時間:2023-03-15 15:06:33
序論:在您撰寫旅游規劃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產業融合中旅游企業規模化
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一些行業全面重組資產結構,新涌現了一批成體系的旅游企業。因行業不同,對旅游業的切入點也不同。
1.外貿系統外貿系統擁有高檔酒店比較多,如經貿部的國貿中心、五礦公司的香格里拉、福建的外貿酒店、長春國貿、沈陽商貿等。近年來,外貿各大公司實行戰略調整,向實業化方向發展。中糧公司在旅游方面的目的性和市場主動性最強。
中糧公司資產總額300億,其中國內資產180億,近年來投資40億在北京、沈陽、青島、大連、哈爾濱、蘇州、三亞等地建設連鎖飯店12家,由香港凱萊國際飯店管理公司管理,起點高,專業化程度高,比較成規模。
2.煙草系統整個煙草行業都在爭取以目前的資金優勢介入其它產業,把系統內各級公司搞的飯店串起來,如云南省正在實施煙草資金向旅游轉移的發展戰略。
云南煙草旅游總公司總資產近10億,集酒店、旅行社、旅游商貿為一體,旗下已有四星飯店1座,三星3座,在建飯店2家,而且飯店業務向廣州等地區發展。
3.商業系統大的商業企業紛紛呈現連鎖化、集團化、業務多樣化發展,其中投資旅游業比較普遍,形成一種突出的產業融合現象。
西安旅游服務集團在股市上稱為“西安旅游”,實質是商業系統的企業,擁有金花、鐘樓兩家星級飯店的中方股權以及解放、西北、勝利、珍珠泉一批中小飯店的全部產權,也有一些照相館、餐飲企業,還有13口油井。它在市場上主打旅游形象,而且是目前“旅游股”中情況比較好的。
上海新亞總資產18億,投資管理酒店22座,其中有五星的新亞湯臣和四星的揚子江、海侖、建國、新亞長城、新亞廣場等,目前客房擁有量5400間,上海第一。此外,還有配套的酒店管理公司、旅行社、出租汽車公司,連鎖快餐業、系列酒樓也具較高水準。新亞是在規模、管理、品牌各方面都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的旅游集團。
石家莊國際大廈資產規模達3.7億,也是旅游規模、商業規模都比較強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目前正投資興建河北最高星級的“世貿廣場”、“物華大廈”,發展五、四、三星級系列酒店。經營的商場進入本省十大商場,貿易公司做一些商品的大區,綜合實力為河北旅游企業第一。
4.房地產業房地產業轉向旅游的很多。一是將房產改營為酒店、商住樓;
二是土地開發潛能較大的企業綜合發展娛樂、餐飲、休閑業;三是與各地度假區的開發結合。
北京北辰擁有旅行社、酒店、秦皇島度假中心,以及高檔旅游商場和休閑設施,在全國房地產開發中有相當示范作用。該集團已將會議中心、五洲大酒店、康樂宮等優質企業整合為上市公司,1997年5月16日在香港上市。
黑龍江聚興總資產15.8億,在結構調整中,改為以旅游業為支柱,投資2.8億開發太陽島康樂旅游城,占地20萬平方米,內有星級賓館、婚禮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觀光塔、別墅群、水上游樂設施等等,對黑龍江旅游產品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海南寰島原為“旅游房地產開發總公司”,1992年率先上市,籌資2.6億,系列開發翠島溫泉度假村、寰金大廈、珍珠海景花園等項目。1997年增資擴股籌資2億,投資“亞龍灣海底世界”、“寰島大酒店”等項目,已是海南旅游業開發重頭企業之一。
此外,郵電行業組成“郵電集團”,投入8億,發展以旅行社為主干的旅游綜合性集團。鐵路部門有意把鐵道系統的賓館串起來,目前“華運集團”已將各地鐵路局下屬104家旅行社在業務動作上聯合起來。
大公司大集團資本介入旅游
一些國家級公司正加緊向多元化、集團化、國際化全方位發展。旅游業作為“多元”中的“一元”,由原來在本公司業務中拾遺補缺、散狀發展轉向系統化、專業化發展。
招商集團現在招商旅游總公司的旅行社網絡是全國比較好的,也較早探索預訂聯網等經營手段。近年來以旅游業務為主導,在相關領域投資開發配套產品和獨家產品。如蘇州到湖州的高速游覽船等。目前正在籌劃組建招商旅游集團公司,把招商局及下屬全資公司在內地投資興建的旅游企業在資產運作上統起來。
保利集團集團資產總額50%投到旅游領域。一個系列是賓館、商住樓,如北京保利大廈、哈爾濱保利科技大廈(1億人民幣)、上海證券大廈(1億人民幣)、武漢白玫瑰賓館(1.4億美元)、廣州花海大廈(2.2億人民幣)、廣州中天廣場(6億港幣),且擬建九寨溝保利賓館。另一系列是旅游景點景區,如上海海底世界(2億)、鄭州黃河大觀(2億)、西安臨潼旅游項目(2億)。
另一個系統即王府、泰安東都、黃山翡翠、天津京津等飯店和王府國際旅行社,資產總額也在20億人民幣以上,為擴大整體影響,已成立飯店管理機構。
中信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總資產達2000億人民幣。前后在旅游業方面的直接投資約30億人民幣。其中20億投在飯店,主要項目有西安喜來登(7800萬美元)、山東蓬萊閣(8000萬人民幣)、寧波國際(5億人民幣)、汕頭度假村(1.2億人民幣),以及天津喜來登、北京國安、杭州香格里拉、無錫大飯店、石家莊國際大廈、長春國際大廈、湖南華天、沈陽中山、大連海拉爾等地飯店的股份,總計20座。此外,如大型景點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投資5億人民幣,鄭州高爾夫等休閑設施投入數億,以及香港美食城等餐飲企業。今年年初,中信提出了組建飯店管理公司,實行網絡化連鎖經營的方案,將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的飯店集團。
南德集團牟其中是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個人資產38億人民幣,近年來多有資金投入旅游領域。主要項目為:(1)建玉門至敦煌鐵路,與甘肅省政府共同投資1億美元,南德集團控股;
(2)建峨眉山“百里杜鵑花廊”,金頂“國際會議簽字樓”,收購樂山、峨眉山二、三家飯店;
(3)在四川萬縣的景區建纜車項目;
(4)河南新鄭“炎黃故里”項目;
(5)在滿州里對岸的俄羅斯境內5平方公里的土地開發,其中有大型娛樂項目。
中旅集團在傳統旅游企業中,中旅的資產運作是比較好的。1994年成立集團之后,投資權集中在集團公司,加強了計劃控制能力,也形成了拳頭?,F在每年有1億元左右的投資能力(各企業實現的利潤),同時掌握一年3個億的貸款額度,可用作投入的配套資金,還與港中旅在內地的投資有密切協同關系。近三年,投資于張家界、黃山、敦煌、長春等地的飯店開始有了系列化的基礎,目前正通過資產動作從景區飯店向沿海、沿江城市飯店轉移。
股票上市實現超常規發展
全國已有20多家旅游企業股票上市,在股市上吸收資金30多億,目前市值達100多億。20多家企業大致分兩種情況,一是在上市過程中,較好地進行了資產重新配置,獲得了較多資金,很快壯大了企業規模。石家莊國際大廈、上海新亞、海南寰島等都是股票上市后迅速發展成長的。另一種情況是上市主要解決了債務問題,輕裝上陣,企業進入良性發展,但在超常發展上暫時還沒有表現。經過調整,加強管理,這批企業也有發展的潛能。上市的飯店企業半數是這種情況,如新錦江大酒店。
黃山旅游黃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有旅游景點景區要素的上市企業,社會對其旅游業的綜合性很重視,稱為“一只完整意義上的旅游概念股”。這是由黃山旅游發展總公司獨家發起。納入黃山景區的4家三星賓館、2家二星賓館、6家經濟飯店、2家旅行社(國際、國內),此外帶有云谷索道和玉屏索道、飯店管理公司等企業。值得特別重視的是黃山首創以景點門票收入(即景區經營權)入股,形成強大的實力,并具有壟斷性。B股、A股兩次上市,籌資4.1億,還清1.9億負債,開始了加速發展的進程。
華僑城實業作為上市公司,組合了深圳華僑城中旅、世界之窗景點和電力公司等資產,籌資至少2億。擬再建參與性大項目,利用高架單軌車貫通景區,把華僑城建成“旅游城”。另一個設想是帶資輸出其人造景觀的制作和管理,進軍內地市場。
泰山旅游1996年以三條索道為主要資產上市,前后籌資近億元,股本規模與資產總額屬中等。上市機制提供了其擴大索道投資和帶資專業管理的機制和能力,目前正在云南等地尋找有關項目實現其專業化發展戰略。同時,在泰安及周圍地區也擬通過股本擴張等方式,實現其他旅游要素的“借殼上市”。
東方賓館1993年內部募股3520萬,同年底股票上市,募集資金1.26億用以更新改造,繳付了土地出讓金,改善了主營環境,但利潤沒有明顯上升,在股市上壓力較大。1997年實行增資配股,募集2.06億,購買發起人股東東方酒店集團房產物業5.3萬平方米及2.3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包括一些開房率不高的客房,一起用于商業經營出租,在物業的運作方面獲利較豐;另外投資9600萬元控股三亞東方賓館,企業發展能力大為加強。凡上市旅游飯店在資產重組、并購方面都還有文章可做。
上海國旅作為旅行社產業的首家上市企業,上市以后也獲得了全方位發展,幾個主要實業項目改變了原企業資產結構,一是興建國旅大廈,投入1.7億;二是國旅商務樓;還向旅游汽車、廣告、商貿、貨運、通訊傳呼等相關領域延伸??傎Y產由1993年的3677萬發展到1996年的近2億,增長4倍。依托自身品牌優勢、客源優勢,在資本擴張的同時,旅游接待、外聯、票務等主業利潤也都有較大增長,旅行社年檢中排位全國第二。
各地還有一些企業,在上市中迅速發展。如“峨眉山”,采用了與黃山相類似的方式。再如“中國泛旅”,向索道及景區開發等方面跨地區發展。又如成都“蜀都大廈”,資產10億,在酒店、商業、餐飲娛樂、制造業等領域發展?!疤暮髽I發展公司”,資產9億,主營賓館、酒店,涵蓋房地產。“南京中北”,資產3.2億?!笆サ亍保試H體育旅行社為發起人之一,總資產也有1.4億。
政府重組資產運作大集團
目前,旅游企業無論上市與否,總體規模與其它行業相比仍偏小。1996年以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出面,以上市公司為目標,調動國有資產,籌建大集團。有的已列入國家上市的預選計劃。一是在本地區范圍內實現了跨行業的組合,形成大手筆“大綜合”集團;二是在原旅游系統內各企業聯合,搞“小綜合”,這樣的集團幾乎各省都在運作,大同小異。
云南云旅集團主要采用了“資產劃撥”的方式進行重組,把云南一部分優勢資源,如石林、麗江、民俗村劃歸其中;另含有省國旅等四家旅行社、數家飯店和旅游汽車公司。這是一個行、游、住諸要素具備、跨行業的全省性的大集團,總資產達10億。
與“云旅”構思相似的是陜西省,準備把“兵馬俑博物館”經營權或華山經營權組進來,形成省級旅游集團。還有貴州省,通過政府協調把龍宮、黃果樹等景區包容進旅游集團。
其他各省的集團設想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直屬企業的合并,因為做起來難度要小一些,沒有跨系統、跨行業的障礙,但同時也就很難實現資產格局上的突破,且多數省旅游集團不可能獲得上市額度。因此“集”起來以后,資產運作的支持條件不足,有可能陷入原“二級公司”的老套路。當然,社會大環境不同于以前了。浙江、湖北、江蘇、北京、山西、江西等省市正在直屬企業基礎上籌劃運作。桂林“桂旅發展總公司”所屬企業不僅是旅行社,還有“四大公園”,發起者為五洲旅游股份公司、漓江飯店、漓江游覽開發公司、蘆笛公園、七星公園、象山公園、濱江公園,總資產2.3億,已納入預選計劃,B股境外上市預期可籌資4.5億。運作起來,將成為地方實力性集團。
值得重視的是城市一級組建“集團”的能力。在城市范圍內,政府主導能力更直接,困難相應要少,所以才有黃山、桂林這樣的跨系統資產運作。但同時,地方集團以一地為域,自然也有所局限。正在按此模式籌劃的還有南京、武夷山、重慶、佛山等城市。其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巨型企業”,綜合性極強,已無所謂行業概念,得到強大行政支持,對區域經濟也產生明顯影響。
濰坊新立克(集團)公司原在旅游商貿企業的基礎上發展,下展23個公司包括旅游賓館以及當地的一些制造業,資產達26億。最新一次資產重組,把市內幾乎所有旅游企業,包括風箏博物館、鳶飛大酒店、國旅、車隊成建制地納入新立克,甚至準備把濰坊機場、高速公路、電廠等一些重大基礎設施移交該公司。
如果計劃實現:將成為68億固定資產、營收52億、稅利8億元的巨型企業,目標是形成以濰坊為基地,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集團公司。
鄂州鳳凰山莊旅游實業總公司地處鄂州,卻是湖北最大旅游企業之一??傎Y產4.4億,1996年營收2.1億,大大高于全省其他行業。它的突出之舉是把兩個旅游風景區包括其開發權組合在內,另有飯店、車隊、商城、開發公司等,總占地面積1.38萬畝,水面31.8萬畝。
關鍵詞:貴州;民族文化;特色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7)07―0083―03
一、貴州民族文化旅游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貴州加強了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打造了適應市場需求的貴州民族文藝品牌。貴州旅游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20多年中,由于沒有適合旅游者的晚間娛樂活動,“貴州旅游”這個品牌一直存在文化含量低、旅游活動要素缺失的重大缺陷,來貴州的旅游者只能“日游神奇山水”而多感不夠盡興。沒有日常性的旅游文化演出,使貴州旅游業收入體系不完整,損失巨大,并且不能有效地宣傳貴州,影響貴州旅游業的整體形象。2005年,被熱切盼望多年的《多彩貴州風》這個文化品牌終于誕生了。這臺演出一經問世,就取得了極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反響熱烈。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宣傳進一步到位。平塘縣的大型音樂情景劇《玉水不夜天》的開演、“貴州旅游形象大使選拔賽”、“多彩貴州民間能工巧匠大賽”等活動,為貴州民族文化旅游的開發利用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推動了民族文化旅游的開展。
第三,鄉村旅游得到了有效發展。貴州省旅游業發展的體目標是把貴州省建設成為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旅游大省。屯堡文化旅游景區、岜沙苗族文化旅游景區、肇興侗族文化旅游景區、興義萬峰林鄉村旅游景區等民族文化旅游區域得到進一步支持和發展,尤其是建立了一批具有先進理念的生態博物館,滿足當代對古老文化傳統既要保護又要發展的要求。
在開展民族村寨旅游活動中,一些優秀的民族文學藝術得以挖掘利用,如屯堡地戲、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一方面增加了鄉村旅游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游客的游興,另一方面加強了民族藝術的傳播。
然而,目前貴州省發展民族文化旅游仍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不平衡。
雖然目前貴州省開展鄉村旅游的村寨有2600多個,并且數量在逐步增加,也樹立了一些典范,但開發利用明顯不平衡。主要是地區間的不平衡,民族文化旅游仍然集中在黔東南地區的雷山、臺江兩個縣,其次是“后起之秀”黎平、從江、榕江旅游區,其它地方則較少有開展;盡管有關部門設計了六條蘊含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精品旅游線路,但實際上沒有一條是能夠完整地被廣大旅游者采納,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旅行社和游客為節省旅游成本,選擇了部分線路中的部分內容;二是旅游設施不完備,除了交通的原因以外,旅游住宿的分布極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開發仍處于較低水平。
目前,貴州省開展鄉村旅游的地方仍然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初級階段的“農家樂”形式,民族文化演出也基本是簡單的歌舞表演,而其它的文學藝術形式以及紡織、刺繡、蠟染等幾乎沒有展示;出售的工藝品種類少、質量不高、價格高,不能很好地滿足游客的審美需求。因此,雖然鄉村旅游游客數幾乎占了全省游客總數的三成,但旅游收入卻只占了全省旅游總收入的8%左右,效能較低。
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異化現象”。
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是一些“假民俗”表演和假冒偽劣民族旅游商品的出現。民俗活動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之上,適當進行藝術加工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一些“民俗表演”的編排、演出中,由于業者不懂得這些民族文化真正的審美價值,錯誤迎合旅游者的庸俗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異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成為失去自我甚至媚俗的“大雜燴”式的“假民俗”。
二、合理開發利用民族文化,打造貴州民族文化旅游
如何使貴州民族文化旅游體系更加健全,從而保證貴州特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一)適度開發與適當“反哺”并舉。
首先,開展民族文化旅游必須堅持“細水長流”的原則。民族村寨既不能完全封閉起來,也不能完全一下子放開,政府在這方面的引導、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對旅游資源的評價要以空間容量、經濟容量、社會容量、生態容量為標準,其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生態容量。與之相關聯的旅游環境應以同樣的標準評判。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只看到了貴州旅游資源的豐富性,卻忽視了它的脆弱性,更極少顧及旅游環境的承載力?,F在,文化旅游者人數已大大超過少數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一些村民疲于應付,對旅游者越來越麻木,甚至厭倦;在一些地方,商品意識被空前放大;思想狀態的改變還導致部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出現斷層現象。應對這樣的危機,除了制定合理承載量,采取限量辦法外,對游客應當進行適當引導、教育,要使他們了解貴州少數民族的特點。
其次,對于民族文化,旅游業必須補償性地利用,“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是民族文化開發、利用中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在實踐中要有意識、有組織地搞好民族文化的傳承,不論是“博物館”內,還是“博物館”之外,對民族文化,應有專人研究、整理、培訓、傳授,使之不致失傳。這決定了旅游業對民族文化生態必須盡到“反哺”的義務,要有必要的投入。只有適度的“反哺”,才能實現民族文化旅游的長久發展。
(二)盡快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一是使開發利用的結構趨于平衡合理。做到這一點,不僅可以實現共同富裕,并且可以降低大眾旅游熱潮對于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沖擊力。目前出現的冷熱不均現象,除了交通、住宿等條件制約外,一些旅行社不了解、不推介或推介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二是對少數民族文化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深度開發,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打文化牌,提高旅游品質,滿足游客越來越高的旅游需求,并且實現開發利用效能的提高,增加旅游收入,實現政府、游客、旅游目的地群眾的共贏。三是對于民族文化演出和旅游紀念商品兩個市場,政府應當嚴格控制。對于純粹的假民俗表演應當堅決取締,并且重罰;對于一些有瑕疵的民俗表演,應當加以監管,促其改正。旅游紀念商品是滿足游客審美需求的重要物質,其對于游客旅游滿足感的重要性往往超過民族文化演出,需求量大于民族文化演出,影響力也高于民族文化演出,因此更應重視。
21世紀以來,我國旅游業持續高速發展,各級政府空前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旅游發展,規劃先行”,隨之在全國出現了旅游規劃熱潮,形成了一個供不應求的旅游規劃市場。中國要在2020年左右真正營造成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國,迫切需要有一大批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要使旅游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都要有高水平旅游規劃。面對旅游業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形勢,規劃實踐面臨許多新問題,本文對旅游規劃進行系統、全面、深入的探討。
1中國旅游規劃的現狀與問題
中國旅游規劃出現了一系列新特征,如旅游規劃進入新一輪、“諸侯規劃”、洋專家的大規模介入,及出現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生態旅游規劃、旅游營銷規劃和概念性旅游規劃等新形式。從學術上而言,對旅游規劃的重要性已達成共識,但其理論、形式和最有效的方法在國內外都仍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就國內旅游規劃工作而言,旅游規劃編制的總體指導思想、內容、程序、方法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不少學者和專家,如劉德謙、石建國等都論述了旅游規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不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完善的技術體系、成熟的操作體系、嚴密的實施監管體系以及專業化的規劃人才。
2旅游規劃的標準問題
旅游規劃是一個旅游產業規劃,而不同于城市規劃、風景園林規劃以及各種保護規劃。它必須反映該產業的特性和發展規律及要求和原則,否則對旅游業的發展起不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六大體系,即資源體系、市場體系、生產力布局體系、產品體系、戰略體系和科研(包括教育)體系。旅游產業規劃就是要充分反映六大體系的內容以及六大體系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域旅游規劃的方法與技術路線是旅游規劃的“綱”和“魂”,決定了規劃的指導思想、理念方法、操作程序、體例結構。北方交通大學旅游系主任王衍用教授,根據大量的旅游規劃實踐和多年的旅游規劃研究,設計出了“4162”結構的區域旅游規劃方法與技術路線。
3旅游規劃創新
當前必須在以往實踐的基礎上對旅游規劃進行理論總結和創新,從中尋找符合中國國情的旅游規劃理論和方法。
3.1理論創新
“天人合一”的價值觀應成為旅游規劃和可持續發展旅游的指導思想,也是規劃創新的根本和哲學理論基礎。規劃應“以人為本”,以滿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為目標,注重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并通過有效的規劃和引導,使游人在親近自然、欣賞山水、接觸社會、感受人文、體驗風情、享受休閑、美食購物的旅游過程與服務過程中感到身心愉悅!此旅游規劃是要為游客需求而設計服務,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是產品設計時最重要的法則之一;在使用量上以滿足現代人的最大需求量來設計,應秉承不超過環境承載力的精神從事規劃工作。因此,旅游規劃注重自然優先、設計融于自然的準則貫穿至終。
旅游規劃體系的主要內容,是在“知己(資源調查)知彼(市場調查)”、富有創造性的策劃創意的基礎上,為旅游主體創造一個產業運營——產品系列——景觀品質——游憩活動——空間條件——時間序列——信息引導——市場營銷的有機整體,從而為旅游者提供舒適滿意、優質優價的旅游體驗經歷,一種完整的“全景規劃”。
3.2內容創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生態化的大背景下,規劃中的社會因素、信息要素、資本運營與生態環境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旅游創新規劃應是以旅游系統為規劃對象,在對旅游供需關系以及系統諸因子的調查研究與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出全面高適應性、可操作的旅游發展戰略,以實現旅游系統的良性運轉,達到可持續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并通過一系列的動態監控與反饋調整機制來保證該目標的順利實現。其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場系統為導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統規劃為主體,以出游系統為媒介,以支持系統為保障,利用反饋系統來監控,從而達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3.3人才創新
中國旅游規劃創新的關鍵是人才,規劃師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素質全面、知識淵博、崇高責任感、倡導交流、良好的審美觀、富有激情、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創新需要具備很多要素,如創新環境的營造、個人知識程度、合作精神等,然而其關鍵仍取決于人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旅游規劃要在廣博的知識的基礎,建立網絡型、發散式、創新性的立體思維,要有創新精神,沒有高明的創意也難以搞好旅游規劃。規劃師還要是“善于綜合協調的專家”。一個理想的規劃師應能夠把這種綜合的技能專門用于發現公眾利益而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整體利益而非局部或小范圍利益。
關鍵字:城市旅游規劃;政治性;科學性
ReflectiononaFewbasicQuestionsofUrbanTourismPlanning
Abstract:Theintegrationofscienceandpoliticsisabasic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tourismplan-ningwiththedestinationplanning,targetplanningandobjectiveplanningasitsbasiccharacteristics.
Keywords:Urbantourismplanning;Politicalnature;Scientificnature;
1兩種角度認識城市旅游規劃
筆者在博士生階段讀的是旅游規劃與管理,之間和之后做過多處旅游規劃和策劃,例如平遙、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進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就職。因工作關系,直接接觸和操作過多處城市旅游規劃。筆者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規劃,它應當包括哪些內容,應當遵守的規劃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門委托的城市旅游規劃和由規劃部門委托的城市旅游規劃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從旅游規劃看城市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按照空間尺度,從大到小分為三類:區域旅游規劃、城市旅游規劃、景區景點規劃。區域旅游規劃屬于宏觀尺度,側重于旅游業的布局分工;景區景點的規劃屬于微觀尺度,側重于景區的開發,包括景觀的配置、道路等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等。而城市旅游規劃是屬于中觀尺度的規劃,雖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規劃內容大同小異,既要有宏觀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觀上的建設規劃,因而是一種旅游綜合規劃。
這類城市旅游規劃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門;而乙方即規劃編制單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為一個有機體來研究,需要多種學科的支撐,因此,中標單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學科。
1.2城市規劃中的城市旅游規劃
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規劃。在這里,城市旅游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的一個專項規劃而存在。雖然與城市規劃一樣,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法律性,但其內容十分單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區(點)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規劃還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務設施的規劃內容),以及旅游線路的組織等。顯然,這是一個城市的"游覽規劃"或觀光規劃,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旅游規劃。由于這種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規劃主要依托在城市規劃之中,它的完成單位基本上是城建規劃設計單位,而這些單位的技術人員多為城市規劃出身,鑒于其學科背景,對旅游產業和文化的理解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同時,規劃人員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產、游憩)來進行空間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圍比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規劃做成"游覽規劃"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過,作為具有法律效應的城市規劃,如果城市旅游規劃包括過多的不可預測的旅游經濟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規劃的可操作性和權威性。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2城市旅游規劃的性質與特征
筆者在做學者時,是作為乙方完成甲方交辦的規劃任務,主要的著眼點是在學術上是否立得住腳,因而極為重視數據得分析和結論是否經得起推敲;進入旅游主管部門以來,多是作為甲方協助和監督專家組完成旅游規劃,因而更多的是從實踐的角度去評價一個城市的旅游規劃,出發點就變成了規劃的實用性、指導性、可操作性和結論的可靠性。根據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和城市旅游業發展的要求,筆者認為,城市旅游規劃的特征表現為以下三個特征:
一是目的地規劃。其假設是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為客源地進行的規劃。這其中有兩層基本含義,第一,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是要滿足游客到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進行的規劃;因此不必涉及這座城市作為客源地滿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規劃。第二,旅游目的地規劃決不僅僅是旅游線路和旅游景區的問題,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規劃的綜合屬性。
二是目的性規劃。城市旅游發展的目的、方向、指導思想、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規劃的重要內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發展規劃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構筑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會完成后,旅游設施和資源如何可持續利用等;北京考慮的則是迎接2008奧運會,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杭州則是圍繞"旅游業國際化戰略"這一目的展開。離開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規劃就失去了它的實用性,也就不具備可行性。
三是目標性規劃。城市旅游規劃作為一個產業規劃門類,不可能不涉及旅游業發展目標和指標問題。雖然我國學者完成的諸多城市旅游規劃大都進行了指標的測算,但往往是太教條,不具備現實意義,與規劃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學規劃組在給中國東部一個著名旅游城市的規劃提出的指標中,在該市2003年接待2800萬人的基數上,按照年遞增比例,測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規模為2.5億人次。顯然,這是想當然,當一個城市接待達到其最高承受力時,游客還會來嗎?這是沒有考慮現實中存在著"自疏"效應的結果。所以旅游發展目標既要有戰略上的,即城市旅游發展的定位,又要有戰術的,即設定發展的指標,但是,這個指標要合理--既要與規劃舉措相適應--光有目標沒有投入,指標的完成是無源之水;又要與城市的承載力相適應。筆者對中國城市的調查顯示,住宿往往會成為這個城市接待規模擴張的最后的瓶頸要素,例如蘇州,由于星級賓館數量較少,許多游客只好住在無錫等周邊地區。在新加坡則可能是勞動力成為限制要素。
言而總之,城市旅游規劃是以特定的經濟區域--城市作為對象而編制的,有關旅游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城市這一特定區域內的細化和落實,是旅游業戰略性、空間性和有約束力的規劃。規劃工作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對旅經濟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和調節的重要手段。
3城市旅游規劃的原則
科學性和政治性相統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規劃應當貫串的一個基本原則。
科學性是一名規劃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規劃科學"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務。但是,作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為乙方的規劃編制單位雖然在大的目標上總體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的措施和行動上往往產生矛盾,特別是在環境、資源、土地、文物等的保護與開發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鴻溝"。這個時候,規劃編制單位就必須堅持真理,通過廣泛而深入的"溝通"來消除認識上的消除差距,力圖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去說服甲方,堅持科學,避免損失。為達到這一目標,要不惜借用權威人士或社會輿論來迫使當地政府"就范"。另外,我們經常談到的規劃的"前瞻性"應當包含在"科學性"這一范圍之內。政治性則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問題上與當地政府、黨委保持統一。由于城市已經成為現代旅游的支撐點,很多城市把旅游當作支柱產業來對待,因此,城市黨委和政府對旅游業非常重視和熱心,有的領導甚至已經成為這個方面的專家,所謂的"旅游書記"、"旅游市長"層出不窮。他們對這個城市非常熟悉和熱愛,戰略構思也基本形成,一個規劃如果與他們的戰略背道而馳,即使是通過評審,也會束之高閣,落入"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的俗套,甚至規劃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這種規劃既然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是失敗的。其實,規劃就是一個甲乙雙方的思想博弈過程,規劃組沒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與當地政府完全背離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鑒和啟發后形成的規劃才是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學在做杭州的旅游規劃時,按照國際化的要求,聽從了西方專家的意見,提出了"大運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并在媒體上,結果與當地政府培育"西湖"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理念相“沖突”,使得規劃編制陷入僵局。最終通過多次交流、溝通、論證,科學的提出了分市場的競爭產品概念,即國內市場和日韓、東南亞市場對應西湖,而歐美市場對應"西湖+大運河",圓滿解決了這種矛盾。
4城市旅游規劃的基本內容
按照規劃的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城市旅游發展規劃應當能夠解決以下問題(也即它的基本內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發展戰略。明確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空間步驟,城市旅游發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對城市旅游資源進行市場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旅游發展的空間結構,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過目標市場分析,提出旅游業發展的目的地營銷規劃。第四,結合城市規劃,提出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體系建設框架,特別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地區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營銷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規劃與設計。第六,對現有旅游產品進行提升與改造。第七,制定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旅游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等。
城市旅游規劃把城市作為規劃對象,而城市的旅游發展對區域產生極大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城市越來越成為區域旅游的主導,因此,城市旅游規劃要考慮這個城市的個性化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研究和規劃:
(1)隨著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觀光休閑需求的增加,城鄉結合部和郊區旅游逐步興起,近遠郊旅游可能成為城市旅游的重要補充和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②為保證城市旅游的健康發展,必須把近郊區的旅游功能定位列入城市旅游規劃的范圍。至于郊區的范圍有多大,要視需要而定。(2)城市康體休閑設施越來越成為城市旅游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晚間娛樂活動,成為一個城市品味的關鍵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不可忽視這些傳統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規劃。(3)要注重城市公共產品轉化為旅游產品。一般認為,城市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旅游產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產品。但是,城市要成為旅游產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諸多公共項目上進行更新和再創造,在不影響原先功能的基礎上,把公共產品直接轉化為旅游產品。例如,大學城、特色街、標志性建筑景觀、橋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貿大廈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當然,在進行大廈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把它建設成為上海城市空中觀光的重要設施,自然就可以減少后期改建帶來的損失)。把城市景觀建筑、城市廣場、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標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綠化等公建設施轉化為旅游資源,既共享了資源,節約了資金--建設新的旅游景點的投入要遠比利用原先建筑要節省費用和土地;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時間。這一點,大連是全國的典范。(4)要對城市的風貌和格局提出建設性意見。城市需要靈魂,這個靈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個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風格的主要載體,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標簽。要從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原則出發,對城市的風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際風景旅游城市,就要從文化的角度去界定這個城市的建筑風貌--體現東方園林之美的江南水鄉風韻,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鴨蛋青"為基本色調。而浙江湖州提出的"親山、望水、見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徑。而地理或旅游學家所作的城市旅游規劃對城市風貌和格局的忽視,顯然也是不應該的。另外,城市設施和旅游設施既要體現這個城市的文化個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現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飯店的大堂和外立面,飲食、娛樂等場所的建筑和裝修,都要滲透這個城市的文脈,既互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規劃不可忽視這些背景要素。
關于規劃期限,原則上應當與城市規劃、區域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一般為10年,其中,近期規劃為5年,重大問題和發展遠景可以展望到15-20年。
城市旅游規劃的文件,一般要包括規劃文本,規劃編制說明,規劃圖件以及主要規劃研究成果(或專題報告)。
參考文獻
[1]崔鳳軍.中國傳統旅游目的地的創新與發展[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
[2]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3]DuncanTyler,YvonneGuerrier,MartinRobertson主編.陶犁,梁堅,楊宏浩譯.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4]陳傳康.城市旅游開發規劃研究提綱[J].旅游學刊,1995,(5).
[5]這是筆者借用的一個概念.所謂"自疏效應",是指當一個區域的旅游密度達到一定比例后,潛在旅游者就會通過信息的反饋,選擇其它地區游覽的現象.如中國的黃金周,如果"五一"黃金周期間這個地區人、滿為患,往往"十一"黃金周期間就相對冷淡.
[6]鄉村度假是國際上流行的四大主題度假產品之一,其余3個是:海濱度假、山地度假、溫泉度假.
一、旅游景觀釋義
“景觀”一詞,在自然科學中應用較廣,有不同的詮釋。
景觀,“泛指可供觀賞的景物”(《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商務印書館,2001)。
景觀,泛指一定區域及地段內的氣候、水文、植被、土壤、巖石、地貌和動物界的總和,反映一定自然地理環境內的綜合特征?!蔼M義的景觀則是指自然區劃工作中的最低級單位?!薄皬V義的景觀具有宏觀性、綜合性和地域性,一種景觀能夠充分反映這一地區各種自然地理要素的組合特征與認為影響?!保ā哆b感大詞典》,陳述彭主編,1990)。
20世紀70~80年代,“景觀論”被引入旅游科學,出現“旅游景觀”新概念。
旅游景觀,是指旅游者通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等,對特定的某一旅游時間和空間內具有旅游意義的自然(巖石、構造、大氣、陽光、水分、土壤、生物)、人文(建筑、人類和諸文化形態)復合物象和現象的感知景象。換言之,旅游景觀主要包括區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態結構,可供觀賞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娛樂場所等客觀實體,以及能讓旅游者感受、體驗的文化精神現象,甚至于該區域存在的優美的環境條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務等等內容。
旅游景觀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旅游資源”,它具有以下特征:
(1)旅游景觀是旅游者進行旅游活動的對象。旅游景觀對旅游者來說,不僅具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其產生愉悅,因而應該從吸引力和愉悅的角度看待旅游景觀。旅游景觀為旅游者愿望的實現提供了可能。而旅游資源則要從能被人們認識或利用這個角度出發,這是一個前提。如果無法被認識或利用,即使旅游資源本身很美很有吸引力,也不能成為旅游活動的對象。
(2)旅游景觀是一個區域環境。根據地帶規律,旅游景觀系統的地域分異使得處于相同地帶的旅游景觀區域系統有著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特點。旅游景觀是特定區域內相互關聯的自然現象、人文現象,以及自然與人文現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學意義和吸引力的區域總體環境。
(3)旅游景觀具有整體性特征。旅游景觀作為一個系統,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實體、一定的景象、具有一定的形體、具有一定的獨立的單元;另一方面,是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眾多要素組成的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受“系統整體性”規律的作用。
二、旅游景觀規劃的內涵
旅游景觀規劃,簡言之,是指運用旅游景觀學原理,對旅游區內的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使旅游景觀要素空間分布格局、形態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生態過程和人類觀瞻協調及和諧統一的一種綜合規劃方法。旅游景觀規劃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過程的控制和影響,并試圖通過格局的改變來維持景觀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游景觀規劃是旅游景觀學重要的實踐領域,是旅游景觀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體現了旅游景觀學的應用價值。
旅游景觀規劃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出發,確定景觀單元及其組合方式,突出宏觀總體格局、中觀功能分區和微觀單元設計,能夠較好地實現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目的。
旅游景觀規劃圍繞著人與景觀的共生發展這一原理展開,旅游景觀開發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旅游景觀規劃的最終目標。因此,優化整合旅游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旅游景觀設計和旅游經營活動三大系統,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是旅游景觀規劃的基本目標。通過旅游景觀規劃,使景觀結構、景觀格局與各種生態過程以及旅游活動互利共生,協調發展。
旅游景觀規劃始終將某些景觀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慮,從整體上來協調人與環境、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生物以及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旅游景觀規劃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把構成景觀的所有要素都作為旅游景觀規劃的目標和變量來進行研究,在不斷變化中和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下維持旅游景觀穩定性和持續發展。
空間尺度的考慮無論在旅游景觀的概念,還是在旅游景觀規劃中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旅游景觀規劃來說,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旅游景觀為對象的一種生產活動,其核心內容是對旅游景觀內部旅游景觀單元空間配置的規劃。但一個完整的旅游景觀規劃不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實體單元研究,還包括基于區域尺度對不同旅游景觀類型單元間的合理配置進行研究和規劃。
三、旅游景觀規劃的特點
旅游景觀規劃與旅游規劃和景觀規劃有著密切的聯系,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一)關于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是指在旅游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針對旅游資源的屬性、特色和旅游地的發展規律,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勢,對旅游資源進行總體布局、項目技術方案實施設計和具體實施。其中經濟、技術是規劃開展的先決條件,正確處理旅游業發展同環境,同旅游資源的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前提。
從1959年的夏威夷規劃算起,現代旅游規劃已有近50年的歷史,旅游規劃理論形成了相對完備的體系。但由于分析角度不一樣等原因,不同專家、學者對旅游規劃理論體系問題的認識也不一樣。例如,國內著名的風景旅游規劃專家吳人韋先生認為,旅游規劃的理論體系可分為經濟、環境和人文三大板塊,也可從哲學、科學和技術3個層次來考慮。另有學者提出,指導我國旅游規劃的理論依據主要源于4個學派,即景觀園林建筑學派、生態學派、地理學派和歷史經濟學派。影響最大的是以形體規劃見長的景觀園林建筑學派,其次是以綜合規劃見長的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地理學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觀點都對旅游規劃理論體系做出了很好的歸納,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國旅游規劃的實踐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其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側重于旅游資源開發研究階段。我國的旅游開發是從自然山水、名勝古跡加工后的觀光產品開始的,因此早期的旅游規劃大都是資源導向型的旅游規劃,主要以旅游資源開發為研究內容。
第二階段,側重于旅游地旅游者行為與旅游市場研究。隨著旅游規劃的不斷發展,旅游規劃者對旅游者行為和旅游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的分析更加全面,旅游規劃發展成為市場導向型,規劃中多以市場學、技術學理論為指導,方法上也呈現出多樣化和現代化趨勢,傳統技術方法得到更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第三階段,側重于旅游環境與生態旅游研究階段。這一階段,原有理論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驗證和提高,旅游規劃研究的領域和內容逐步擴大和深化,旅游可持續發展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視,旅游規劃逐步轉變為生態導向型,因此生態學理論成為旅游規劃的主要理論指導,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旅游規劃實踐中。
由于各地各時期不同的具體情況以及編制旅游規劃的機構性質和專業特長,旅游規劃表現出不同的類型和方式。一般而言,旅游規劃可分為宏觀層次的旅游規劃(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總體規劃、概念性規劃等);中觀層次的旅游規劃(區域旅游規劃、旅游資源規劃、旅游目的地規劃等);微觀層次的旅游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旅游景區景點規劃等)。
(二)關于景觀規劃
景觀規劃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于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
景觀規劃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從歐洲及北美景觀建筑學中分化出來的一個綜合性應用科學領域,它不僅一直作為景觀建筑學的一個主要分支,而且由于其對自然特性和過程的綜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和應用領域。隨著景觀生態學向應用領域的發展,也逐漸將景觀規劃作為其主要應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觀生態規劃方法體系。
我國景觀規劃起步與20世紀末,對其來源和背景的認識尚有分歧,有的學者將景觀規劃與景觀生態規劃視為同義,也常有學者將景觀規劃狹義地理解為風景園林規劃。此外,由于目標和內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觀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容易等同。
景觀規劃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以風景美為主題的景觀規劃設計。景觀最初被認為是風景的代名詞,景觀規劃也就是對自然景色的修正和改造,人們對景觀的規劃設計單純地以唯美主義為準則,設計的目的是使所處的環境適合形式、線條、立體、對比、變化、色彩、和諧等美學標準。這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是顯而易見。
第二階段,可以劃為人與自然對立的工業化景觀規劃與設計。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開始了大規模開發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的工業化過程,出現了農業和工業景觀。工業化景觀強調的是人對自然的改造、征服,而不是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其結果導致了工業城鎮、高速交通系統等人文景觀迅速取代、分隔和污染了自然景觀,極大地改變了自然景觀的結構和功能。
第三階段,即整體優化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把景觀作為一個由不同生態系統共生整合而成的整體單元,著眼于景觀的總體結構和格局(包括區域內所有景觀類型單元,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文的),實現總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最優規劃與設計。同時還強調景觀的資源價值、生態環境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其目的是協調景觀內部結構和生態過程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使景觀建設既美觀又能保持生態的健康發展,同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等多個目標,因而景觀規劃是一個多目標的綜合規劃途徑。
現代景觀規劃的類型主要有城市規劃、新鎮和社區規劃、城市公園綠地、城市廣場、社會機構和企業園景、鄉村莊園、花園、濱水區、墓地、休閑地、主題公園、國家公園、森林公園等。例如,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布魯克林的希望公園、芝加哥的濱河綠地、波士頓的公園和芝加哥的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等是美國景觀規劃設計之父F.L.Olmsted在其長達30年的職業生涯中的杰作。
(三)關于旅游景觀規劃
如前所述,從旅游景觀規劃的基本內涵與旅游規劃和景觀規劃的概念及其發展過程比較中,可以概括出旅游景觀規劃具有如下特點:
1、旅游景觀規劃可以用來表達更高層次上的旅游規劃或景觀規劃。近年來旅游規劃和景觀規劃的發展表明,一方面,旅游規劃和景觀規劃更加注重區域的生態功能,二者之間趨向于融合。另一方面,旅游景觀規劃吸收了旅游規劃和景觀規劃的長處,加強其自身生態分析功能,使旅游景觀規劃更加科學、更加具體。
2、旅游景觀規劃是對不同類型旅游規劃或景觀規劃的有效整合。旅游景觀規劃強調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突出宏觀總體格局、中觀功能分區和微觀單元設計三者之間的互利共生,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旅游景觀規劃是對各層次的旅游規劃或各單項的景觀規劃的匯總和綜合??梢?,整體性、綜合性和聯系性是旅游景觀規劃的重要特征。
3、旅游景觀規劃強調以大中尺度的景觀單元利用和配置為主要目標。景觀規劃強調的是對中小尺度的人類棲居地景象居住空間的建筑規劃;我國旅游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感性規劃,缺乏尺度感,使旅游規劃淪為出點子、編節目等。旅游景觀規劃建立在自身的空間設計能力基礎上,其較強的空間定位和格局,使規劃成果更能夠體現出區域空間特色。
4、旅游景觀規劃注重區域的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生態系統。旅游景觀規劃不僅注重景觀規劃中的“土地利用”和旅游規劃中的“旅游需求”,更為強調景觀作為整體生態單元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美學價值和娛樂價值等,并將這種多重價值優化成果融合成統一的整體優化目標,使其景觀功能和服務效益總體達到最大。
5、旅游景觀規劃是對旅游系統進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在人類可以操作的景觀水平上,通過旅游景觀規劃的實施、調整、修改,對景觀采取一種時間延續的動態管理,以保證景觀的可持續利用,最終實現景觀功能穩定、美學價值提升、自然災害降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地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旅游景觀規劃的原則
(一)自然第一原則
數十億年不斷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最為穩定,較人工生態系統有更強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優越性。旅游景觀規劃應把自然第一原則放在首位,包含三層含義:
一是顯露自然。為使景觀生態系統的美學價值得以發揮,旅游景觀規劃應以自然景觀為本底,再現復雜多樣的自然生態過程,使隱藏的生態系統和過程得以顯現,并能為人們所理解,還能夠讓人們充分地認識人與自然的聯系以及對人類自己在景觀上留下痕跡的關注。這種自然意識的加強,無疑會使人類的認識得以升華,自然景觀中的水與火不再被當作災害來看待,而是作為一種維持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必須的生態過程。
二是順應自然。旅游景觀規劃要針對具體的地區、具體的對象。不同地區的景觀結構、格局和生態過程不同,旅游景觀規劃的目標和要求應該與之相適應。進而言之,旅游景觀規劃要順天應時,必須以當地的自然生態過程為依據。此外,旅游景觀規劃要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學習當地的鄉土知識,因為對多數地方來說,當地人長期的生活實踐已經表明,養育他們的景觀總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態規律。
三是模擬自然。人為旅游景觀的建設,應借助于純自然景觀的管理方式,必須盡可能保護、保持和恢復自然景觀資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澤等),維持自然景觀過程和功能,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開發景觀資源的前提。模擬自然狀態,建設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似的人為生態系統,該系統最適合人類生存,最大限度地滿足物種適應周圍環境的要求。同時,依據自然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進行的旅游景觀規劃,可減少投入,形成優化的旅游景觀,實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
(二)整體優化原則
旅游景觀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組成的一個整體。旅游景觀規劃的重點應為整體景觀,是對全部生態系統的組合、平衡和協調進行規劃,改善景觀結構和功能,優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實現人與環境、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景觀利用與景觀發展之間的協調,保證整體生態功能得以保持和發展,達到降低災害、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生產力的目的。進而建設成一個功能完善的、穩定的生態環境,以實現景觀生態系統的整體優化,保證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要求旅游景觀規劃創造多樣化的旅游空間,具體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景觀要素形態的多樣性,即廊道、斑塊形式多樣、大小斑塊相伴、寬窄廊道相結合;二是生物種的多樣性,斑塊的生境、形狀、大小、邊緣條件等諸多因素是保護生物種多樣性的基礎條件。為此旅游景觀規劃必須盡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塊形態,例如旅游景觀中自然殘留的濕地、牛軛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應得到保護。三是生境的多樣性,不同生境的組合有利于整體景觀的穩定,具有抵抗外來干擾的能力。例如單一的“玉米?!薄ⅰ耙煌麩o際的稻田”、“萬畝果園”等農業旅游景觀規劃不可取,因為這在抵御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方面有極大的脆弱性。
(四)異質性原則
異質性是景觀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個地區景觀保持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條件。例如旅游景觀是一個高度人為化的景觀,如果水泥建筑斑塊及廊道占絕對優勢,綠地斑塊及廊道少,就會產生嚴重的失衡現象,進而影響旅游景觀的生態功能,造成空氣污染、水質下降等諸多環境問題。為此擴大旅游景觀的水平空間異質性,對維持旅游景觀的生態平衡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旅游景觀設計還須根據生態學原理兼顧美學特征,加強垂直空間異質性,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形成自穩協調的生態系統,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擾的能力,創造良好的生態旅游環境。
(五)綜合效益原則
綜合效益原則要求旅游景觀規劃突出區域特色,把人類文化、傳統和習俗與景觀疊加,將旅游服務設施、景觀生產價值有效利用融于自然之中,使旅游景觀美不被減弱又能產生最佳經濟效益。進而使當今人類主動地、以科學的態度去美化景觀、創新景觀,通過規劃達到旅游景觀形態美、多樣性豐富、結構復雜,增加可視性,達到與人類的美學要求相一致,從而滿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異、美、樂”的普遍心理需求。
(六)環境敏感區保護原則
環境敏感區是對人類具有特殊價值或具有潛在自然災害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極易因人類不適當的開發活動導致環境負效應。依據資源特性與功能差異,環境敏感區可分為:生態敏感區(河流水系、濱水地區、山峰海灘、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動物棲息地等)、文化敏感區(文物古跡、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產地、革命遺址等)、資源生產敏感區(城市水源地、新鮮空氣補充地、土壤維護區等)和自然災害敏感區(可能發生洪患的濱水區、地質上的構造斷裂破碎帶、空氣嚴重污染區等)。在敏感區內環境的惡化大多屬于不可逆變化,一旦失去穩定將會給旅游景觀的安全帶來隱患。為此旅游景觀規劃應對環境敏感區予以特殊關注。
五、旅游景觀規劃的內容
依據旅游景觀規劃的目標,規劃后的旅游景觀要具有: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統的時空連續性、完整性);多樣性(景觀、建筑、文化、生態及物種多樣性和異質性);進化性(隨自然、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人的需求和社會經濟地位變化的適應能力、自調能力);自然性(水、氣的自凈循環能力、環境安靜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暢達性(水的流動、風的流通、物流的循環再生);標識性(自然生態與人文特性的顯示度);和諧性(內與外、形與神、標與本、虛與實、近與遠、人與自然);經濟性(資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場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文化性(保留當地的傳統習俗、個性歷史和宗教遺跡聚落形式栽培技術)。
為實現旅游景觀規劃的目標,需要對旅游景觀的未來發展情況進行研究,通常包括六個方面的問題:旅游景觀該如何描述和評價、如何運作、運作是否良好、景觀是否要做改變、如何改變、這些變化會產生哪些不同的后果。科學地回答這些問題,也就是旅游景觀規劃的內容,具體分為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的四部分:一是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以景觀環境調查為基礎,評價旅游景觀利用狀況的適宜性,以及旅游景觀格局分析。二是區域的旅游景觀設計系統,主要對結構、功能、動態等方面對旅游景觀生態過程進行研究,探討景觀的最佳利用結構、格局,對旅游景觀進行合理設計。三是區域的旅游經營活動系統,主要從滿足旅游者多樣化需求的旅游活動、旅游設施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研究,提出人與景觀和諧共生的旅游經營活動方式。四是區域的旅游景觀保護系統,通過旅游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監測,實施有效的景觀管理和景觀保護,以實現旅游景觀的多樣性和穩定性。旅游景觀規劃內容框架如下圖所示。
旅游景觀規劃內容框架圖
六、結語
論文摘要:將情景規劃的內容引入旅游區規劃設計,運用商業分析和商業過程創造的方法,使其作為旅游規劃設計的商業戰略的一種手段,實際上就是對未來會產生什么結果進行思考,是對將來可能發生的情景的預測。規劃設計者根據情景規劃的預測為旅游者創造出適宜的旅游環境和旅游產品,最終達到提升項目和景區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情景規劃是理清撲朔迷離的未來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求先設計出幾種未來可能發生的情形,接著再去想象會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這種分析方法可以開展充分客觀的討論,使戰略更具彈性。情景規劃與其它傳統的戰略規劃方法不同,它考慮到戰略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使得規劃從“畢其功于一役”的短期活動,轉化為持續性的研究方案。將情景規劃的理念引入到旅游規劃設計中,能夠突出市場的作用,使其發揮旅游規劃商業戰略分析的作用更為明顯。
一、情景規劃在旅游規劃設計中的商業戰略作用
情景規劃的第一個作用是管理工具。殼牌石油公司運用它成功地預測到發生于1973年的石油危機,令情景規劃第一次為世人所關注。當時傳奇式的情景規劃大師,法國人皮埃爾·瓦克領導著殼牌情景規劃小組。該小組于1972年構建了一個名為"能源危機"的情景,他們想象,一旦西方的石油公司失去對世界石油供給的控制,將會發生什么,以及怎樣應對。在1973年至1974年冬季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石油禁運政策時,殼牌公司已有良好的準備,成為惟一一家能夠抵擋這次危機的大石油公司?,F在,從一定意義上說,情景規劃已經成為大公司通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情景規劃的核心作用,就是改變一個組織的理念、思維方式、分析方式及研究方式。因為它是一套可以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幫助決策者高瞻遠矚地進行分析的方法,所以不僅能幫助決策者進行一些特定的決策,同時也能使決策者對需要變革的信號更為敏感。情景規劃如果不能影響決策者的心智模式,不能引導組織的變革,那么對組織來說,它也很難創造真正的價值。誠如皮埃爾·瓦克所言:“除非我們能夠影響重要決策者對于實際狀況所持的心智印象,否則我們對未來的各種看法就像是灑在石頭上的水一般,四散而無法凝聚?!?/p>
情景規劃的第三個作用是提供了一個預防機制,讓管理者處變不驚。因為情景規劃是在問題發生前假想可能發生的情景,并做出反應,所以當想象過的情景真正出現的時候,就能夠從容和周密地加以應對。在旅游景區的規劃設計中,我們經常會感到缺乏特色和個性,設計上追趕所謂的潮流,求大、求洋、求多、求全。而如果運用情景規劃的方法,便能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資源浪費和不良的市場反應。因此,這對設計團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更多地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研究旅游者所接觸的情景,研究旅游者的需求,設計旅游者的體驗。如果只從經營者自己的概念出發,就會天馬行空地出現許多并不關注游客,但自我感覺很好,市場反應不盡理想的旅游產品。
情景規劃可以推測出將來的市場價值取向、技術發展方向以及政府的政策等情景。所以這個工具有系統、科學的一面,但同時又必須發揮想象力,把復雜的決策過程感性化,使其能夠被更好地把握。
二、情景規劃如何使旅游規劃設計創新
1.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
運用市場情景規劃的工具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導向方案,首先要了解旅游者究竟需要什么,為什么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創造什么樣的產品才能使他們感興趣,這是對市場調查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們在旅游市場調查方面,即使有了具體實際地進行市場調查的觀念,現實中很多調查的原始數據的準確性仍然有限,所以,一般的方法是數據分析和專家分析相結合。但這又帶來一個問題:專家的感受和眼光實際上并不能代表旅游者的眼光。所以,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應更多地考慮旅游者的感受,并研究市場的前瞻性。近二十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時期,消費現象的變化極快。每當我們意識到適應需求的時候,可能已經落后于市場潮流了,而市場前瞻在本質上應當是引導潮流。這個工作難度很大,首先要做好相應的預測,然后再研究如何引導,由此情景規劃分析工具預測變化、預防風險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市場需要培育,特別是培育終身顧客和挖掘潛在需求。當前技術迅猛發展,消費取向千變萬化,企業需要通過市場的前瞻來培育一個現實的市場。在我國,旅游是新興的市場需求,如果能考慮到各年齡層的市場培育,尤其是孩子的市場,這樣,從小培養起來的旅游消費者,往往以后就是終身旅游消費者。
2.差異與特色
旅游規劃應該強化每個地方的特色。針對不同的特色資源,突出差異性、惟一性,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形成相對的壟斷優勢,才能占領市場、吸引游客。只有創造性地使自然及人工美匯于一處,發揮其特色,旅游產品才能真正地滿足游客的需求,才能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旅游區域。
總之,要堅信有特色,不存在絕對沒有特色的項目,其次是如何把特色挖掘出來,最后要落實到如何強化特色上來。情景規劃正可以幫助規劃者更準確地抓住每個地方的特色,并進行判斷,從而推動規劃設計中的創新。
三、最終目標
設計行業本身都有共同的特征,即設計的產品創新。創新需要創意,創意需要追求差異,差異產生特色,特色產生吸引力,吸引力提升競爭力。情景規劃正是為設計者提供了一個預期的平臺,使我們的想法和設計的創新得到更多的支持,這也是情景規劃在旅游規劃設計中的商業戰略作用。情景規劃的預測為旅游者創造出全身心的感受,追求差異、形成特色,最終達到提升項目和景區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關鍵字:旅游規劃景觀規劃設計時空形態格局
Withfocusonthecreation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discipline,thetrilismoftourismplanningisestablished.
Basedonthepracticeorientation,conceptformation,disciplinecon2struc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etc.,thecharacterizing,posi2tioning,formingandorienting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aredemonstrated.
Keywords:tourism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pat2ternsoftimeandspaces
“旅游規劃”近年正在中國驟然興起,作為這一學科領域的核心,中國旅游管科和風景園林學科因此而發生著轉變。其動因來自4個方面:國際旅游與景觀規劃學術,工程實踐的示范,中國國務院學位辦對于原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目錄的取消,以及環境等新興學科專業與實踐領域的興起。這些變化一方面促使中國旅游規劃領域正在經歷著初期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國現代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形成。為此,確有必要認清形勢,理順思路,把握“現代旅游規劃”在中國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出現的前兆,明確該學科領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應的實施對策。
基于20年來風景景觀規劃設計和近年旅游規劃的研究實踐,筆者以為,旅游規劃其狹義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規劃、旅游項目設置、客源市場在內的旅游策劃,這是旅游界的強項、核心。其規劃的形式特點是以文字、數字、圖表為主的描述、、論證、設想;然而,過去的實踐結果和未來的需求告訴我們,僅有這種旅游策劃是不夠的,尤其要把設想計劃落實在有形的空間形體和有階段的時間范圍上,這就需要有更為具體的時空規劃以及對應于單體項目的設計,需要以景觀規劃設計界的規劃設計圖紙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規劃中,大家都無法回避旅游地生態環境保護和優美旅游景觀環境創造這兩大;同時,除了產業的問題,游憩心理行為和旅游地時空形態格局正在成為旅游規劃研究的重點。
因而,新一代的中國旅游規劃,實踐深度:要從宏觀的策劃這一元走向宏觀策劃、時空規劃、單體設計的三元;實踐:要從以客源市場為主的一元擴展為客源市場、生態環保、美景創造的三元;理論研究:要從產業經濟為主的一元擴展為產業經濟、游客心理行為、時空形態格局的三元。這三個層面的三元及其分別從一元向三元的擴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規劃三元論的核心實質。
1、現代旅游規劃的三元
如同傳統的旅游規劃,現代旅游規劃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為旅游者創造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文化與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滿足。筆者認為,現代旅游規劃自始至終都應以此為核心和最終目標。
以此為出發點,從中國旅游規劃的實踐需求看,筆者認為,其中均蘊含著三個層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歷史與藝術層面,包括潛在于旅游環境中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關的文明,即關于人們行為活動以及與之相應的經營運作的規劃需求;(2)景觀時空層面,基于景觀空間布局的規劃,包括區域、總體、景區、景點的時間與空間上的布局、設計,即關于景觀時空布局的規劃需求;(3)環境、生態、資源層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體、動植物、氣候、光照等人文與資源在內的調查、分析、評估、規劃、保護,即生態環境大地景觀的規劃需求。這些構成了旅游規劃需求的三元。與需求對應,現代旅游規劃的內容同樣包含三元:(1)以“旅游”為核心的群體行為心理規劃和項目經營;(2)以“景觀”規劃為核心的優美的旅游景觀環境形象創造;(3)以“生態”為核心的旅游環境生態保護。簡而言之,旅游、景觀、生態,這就是筆者所提出的現代旅游規劃的三元素(劉濱誼,2001)。
筆者認為:對于中國,全面的旅游規劃應包括“旅游”、“景觀”、“生態”這三元的規劃,并以這三元作為基本側重。“旅游”的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資源(分為自然天成的和人為創造的兩類)、游客行為心理與項目經營運作,這相互交織的三者進行揣摩、分析、設定、預測,統稱策劃;“景觀”的規劃,又稱風景園林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項目、游客活動、設施建設這三者進行空間布局、時間分期、設施設計,統稱規劃;“生態”的規劃,其核心是對旅游區、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環境與因旅游開發建設而引起的進行識別、分析、保護規劃。一個幾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旅游發展規劃也好、一個旅游地的項目策劃也好、一個旅游地修建性詳細規劃也好,雖然規模、層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規劃中都必須將這三方面作為基本內容予以考慮,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v覽全球旅游規劃的實例,任何一個具有風格和現代意識的成功之作,無不飽含著這三個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慮,所不同的也只是視具體規劃設計情況,三元素所占的比例側重不同而已。
筆者提出現代旅游規劃三元論,首先,源于旅游與景觀規劃實踐的切身體會和理論思考(劉濱誼,1999a),其次,源于人類聚居環境學的系列理論研究(劉濱誼,1999b),再次,分析旅游規劃本身,筆者發現旅游規劃在層面、重點、階段、支撐專業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規劃的三個層面:區域—景區—景點;
②旅游規劃的三個重點:資源(區域上)—布局(總體上)—選擇(景點與項目策劃);
③旅游規劃的三個階段:發展規劃(階段1)—總體規劃(階段2)—詳細規劃(階段3);
④旅游規劃的全過程:“策劃”—“規劃設計”—“管理”;
⑤支撐學科領域:旅游游憩學、景觀園林(包括建筑、規劃、園林)、環境藝術。
根據旅游規劃三元論,在眾說紛紜的各類旅游規劃傾向和流派中,我們可以辨別出三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流派:(1)以旅游策劃為核心,重在大眾行為心理景觀策劃的游憩流派;(2)以景觀規劃和環境藝術設計為核心,重在空間規劃布局與景點設計的景觀流派;(3)以旅游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利用為核心,重在自然生態的生態流派。這三種流派代表著現代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旅游規劃,提出旅游三元論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決旅游規劃的定向問題,尋求符合中國國情的旅游規劃發展方向。
2、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新觀念
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新觀念,其形成與現代旅游管理和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觀念的轉變有關。與全世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潮流同步,向國際同類先進學科專業看齊,在今后5~10年期間,中國旅游規劃設計作為一門學科專業,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知識體系、實踐取向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結構性的體系,,作為這種體系的雛形———現代旅游規劃的觀念正在形成。
中國的旅游規劃,盡管在過去20年中,依附于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風景園林規劃等相鄰學科專業的研究與實踐,已得到一定的發展,然而,就現代與國際接軌的旅游規劃意義而言,這一學科領域目前尚處于形成初期,姑且稱之為“生成期”,正在經歷著最為關鍵的結構確立、反饋調整、轉變重組。學術方面,一是受到中國旅游界、風景園林界、建筑規劃界的影響,二是受到國際旅游學科專業的推動;社會實踐方面,一方面,迅速發展的旅游市場需求為該學科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魚目混珠、外行多于內行的狀況,導致該專業實踐成果缺乏原創、“克隆”國內外旅游景觀實例成風,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首先需要在學科專業上形成正確的觀念,這是解決生成期該學科專業“定性”問題的基本出發點。這種觀念的形成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原管科關注重點的轉移和范圍的擴展:從后期管理運營轉移到先期開發建設,從單一傳統專業擴展為綜合交叉的專業;二是指隨之而來的學科核心的轉變:從以項目策劃為核心的旅游規劃轉移到以包括項目策劃等多種元素構成的以旅游規劃三元素為核心的綜合旅游規劃。對于旅游界,這種新觀念已經具備客觀條件基礎,這就是近年迅速擴展的旅游規劃市場需求及其工程實踐。與過去20年的實踐相比,旅游規劃項目種類、規模和工作深度均已大大擴展。例如,在許多城市規劃中,旅游發展規劃已從總體規劃中的專項規劃中分離出來而作為一項相對獨立的規劃;又如:近年興起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景觀風貌規劃、濱水區規劃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城市廣場規劃設計、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旅游度假區規劃設計等,這些項目都在不同規模層面上與旅游規劃相互交織。此外,隨著國外高水平旅游規劃實踐的介入和國內旅游規劃院所日趨國際化的旅游規劃的操作方式,學科領域新觀念的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實踐操作已開始深入人心而勢在必行。
這一新觀念形成的主觀條件是國內一批專家學者數十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倡導、宣傳、開拓。誠然,時至今日,在專業內容側重的理解上,仍然主張各異,稱呼有別。對此,筆者呼吁,關鍵需要就以下3方面學科領域基本原則達成共識:①學科領域核心:廣義的旅游—景觀—生態;②學科領域根基:旅游學、景觀規劃、景觀生態學;③與近鄰專業的關系:該專業是與景觀規劃設計、環境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學科領域新觀念的確立,這是解決中國旅游規劃定性的關鍵。
3、旅游規劃學科領域的支撐專業
當今中國旅游規劃學科正在迅速擴展。傳統旅游規劃界由旅游經營為導向的規劃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旅游游憩學、景觀園林(包括建筑、規劃、園林)、環境藝術三大類專業共創旅游規劃設計天下的“三國格局”。就發展趨勢而論,這三大專業正在構成現代旅游規劃設計交叉學科的支撐專業。對于旅游規劃設計學科,其核心就是這三元的綜合。一元是藝術,即以景觀環境形象為核心帶動的景觀藝術,在這方面,環境藝術專業最為擅長;一元是物質環境的規劃設計,即以植物的綜合運用、以環境綠化、水土整治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藝術與技術,這是建筑、規劃、園林專業的強項;此外,園林綠化也好,環境藝術也好,所營造的景觀園林環境終究是為人類所使用的。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行為,什么樣的環境為人們所喜愛,什么環境下會引發什么樣的行為活動,進一步通過組織人的活動、安排娛樂休閑時間,以及由此引發的經營投資回報效益等問題,這樣又引出一個大的分支,國際上叫游憩娛樂學。在中國名義上沒有這個專業,但在實際上正在從旅游管理、風景園林學科中派生。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從與這三元相對應的來看,全國設有環境藝術專業的大專院校約100所左右;設有園林專業的大專院校有50所左右,設有旅游管理類專業的大專院校約80多所。盡管迄今中國還沒有“旅游規劃”這一學科專業名稱,這些院校專業背景也不盡相同、專業名稱各異,或是一級學科、或是專業、或是某一專業中的方向,但都或多或少具備了培養從事旅游規劃專業人才的能力。從與這三元素相對應的規劃設計院所來看,國內已存在風景園林類、環境藝術類、旅游規劃類三類規劃設計院所,其工程實踐的都與旅游規劃有關。
從學科領域基本組成而論,現代旅游規劃學科領域包含這三大方面。從專業操作過程看,環境藝術以“設計”為全過程,風景園林以先期“規劃”、后期“設計”為全過程,游憩娛樂以項目選取、游人活動組織管理的先期“策劃”和旅游景區運營的后期“管理”為全過程?!安邉潯薄耙巹澰O計”—“管理”這三個過程的結合構成了現代旅游規劃的全過程。
從學科發展演化來看,環藝、游憩娛樂都是近現代、革命以后引入的,景觀園林專業則較為傳統。
學科的綜合交叉、學科支撐專業的增加、實踐過程的完善、實踐領域的擴展,這是當代任何具有競爭生存力的現代學科的必備條件。對于現代中國旅游規劃學科,面對未來學科之間的競爭,這種學科交叉與專業綜合無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國內3個專業及其依托的主管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各自為主的局面已經造成了學科發展上的混亂。應當改目前這種群雄逐鹿的“三國格局”為現代旅游規劃學科的“三位一體”。對此,對于這一學科專業的整合“定位”,基于數十年的積累和未來將要發揮的作用,中國旅游界和國家旅游局理應為主,擔起重任。
4、旅游規劃專業教育的結構
要使中國旅游規劃學科領域具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其專業教育需要有三個層次:①面向學科發展,為長遠學科建設培養高層次博士、碩士人才;②面向需要,為國家旅游管理和旅游規劃設計建設部門培養大學本科、碩士人才;③面向中國數量與質量日益高漲的旅游開發市場需求,為各類規劃設計院所、園林工程公司培養???、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在這三個層次中,第三個層次已運轉若干年,為中國旅游規劃業培養了一定數量的專業人才,第二層次也已開始運轉,隨著近5年專業教育的發展,第一層次正在走上正軌。專業教育層次結構的完善,將為旅游規劃學科領域未來的加速發展鋪平道路。
三個層次教育中,大學本科專業教育當為基礎。但是,目前這個基礎還相當薄弱。原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科)本科專業的取消,原來獨立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碩士點降級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點中的一個方向,在轟轟烈烈、日漸上升的旅游規劃事業表象的背后,教授講師們已感受到了由于這兩方面所造成的學科專業危機:旅游規劃專業人才奇缺,高層次人才培養斷源,外行大量涌入,學科專業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需要一個專業教育上的“革新”、“強化”:一方面,爭取恢復原風景園林工科本科和碩士點專業目錄,另一方面,強化“旅游規劃設計”本科、碩士、博士這一專業方向的獨立專業教育,采取多層次、多途徑、多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其次是專業知識結構的調整。當前中國社會的旅游規劃業需求孕育著新型的專業人才知識結構。除了城市規劃中的風景園林規劃(工科)、環境藝術(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規劃(理科)專業的興起,一批近鄰、邊緣學科專業的實質性介入也大大擴展了旅游規劃專業的知識范圍:建筑學科、地理學科、機與信息學科等。旅游規劃專業教育課程設置面臨著擴展轉變的需求。對于這種轉變,筆者主張:一方面,要開設旅游管理的專業課程;同時,更要引入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學、城市規劃、建筑學、環境藝術的專業課程。這是以課程設置為實質的專業知識結構調整。對于一名立志成為現代旅游規劃師的學生而言,如果要把三大專業及其近鄰邊緣學科知識都濃縮于一身,在四五年內,他應當如何掌握如此廣泛的知識呢?
筆者認為,可以把知識獲取的渠道方式分解為三種:一是通過看書、聽講座、思考學到的,比如管理學、游憩行為等;二是必須動手實踐才能得到的,比如景觀規劃設計;三是并非靠學校書本,而是通過社會實踐、靠閱歷、經歷去逐步積累起來的。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也就大不一樣。與一般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相比,旅游規劃方向的學生培養所要求的這三個方面的比重需要一個大的調整,根據教學研究與實踐,對于4年制(或5年制)旅游規劃專業方向的教學,筆者認為三方面的比重控制在2∶6∶1為好。
總之,培養什么樣的旅游規劃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這些都直接關系著中國旅游規劃學科專業的發展壯大,關系著學科專業的“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