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19:16:39
序論:在您撰寫模塊化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所謂的建筑設計模塊化就是對我們要進行設計的建筑物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以往相同地形地貌、相同的設計用途、相同的建筑理念進行歸納總結。對再建造同等條件建筑物的時候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即借用以前的經驗和設計,這樣可以有效地形成結構體系、建筑形態、整體空間的功能。所謂的模塊也是對一個整體進行詳細的分解工作,將所要設計的每一個功能形成一個模塊,并將這些模塊進行具體使用功能的細化處理,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對這些模塊進行使用和拼接,用模塊重新可以組成一個建筑的整體。在進行模塊化的時候不僅僅要參考原有的建筑設計跟重要的是做到以下方面。如果能夠進行建筑設計的模式化那么在節約土地資源方面將會有一個突出的貢獻。但是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建筑也不能保證其使用的功能性完全相同。所以應該在拿來的同時進行仔細的設計,將模式化和具體化相互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這種建筑設計的模塊化來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程的整體進度。
2建筑設計的模塊化的研究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明顯上升,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問題也逐漸的顯露出來。人口數量的逐年增加、土地資源的大量使用和物質生活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導致了我國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量變的發展模式使得我們生存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平衡正被我們逐漸打破,我們不得不去尋找新的發展模式?,F階段由于我們對于土地資源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破壞使得土地資源大量減少,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必須進行建筑設計的模式化,來對空間、結構、能耗進行統一的規劃,使得建筑設計有一個統一的模式,這樣在進行建筑的時候就能夠很好的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地利用,也可以很好的優化室內的設計。在我們長期的建筑發展研究中發現,要實現建筑設計的模式化并不是非常容易,不僅僅要進行大量的資料研究,更加重要的還與政治、經濟、技術、地理、氣候材料、預算等種種因素有關。
3建筑設計的模塊化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1)研究目的。當今我國的發展政策是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要解決我們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在建筑行業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就是建筑同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之下模塊化設計被推上了建筑發展的歷史舞臺,它不僅僅能夠解決結構體系、建筑形態、整體空間之間的問題,還符合當今社會人們的心理審美觀念和生理需求。
(2)研究的意義。建筑設計模塊化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建筑技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可以有效地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矛盾,也可以節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的作用。①空間靈活性高。在我們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可以進行“拿來”,即根據這一區域其余的建筑設計進行有效利用,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復且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通過這種“拿來”可以對空間進行固定,確定設計空間內柱距、設備條件、層高等設計因素,對于不同的空間設計可以進行不同的模塊化設計,因此也具有多樣性。②節省空間。建筑設計的模塊化可以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天氣氣候進行有效地利用,借助原有的模塊設計進行具體的細部設計工作,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多余空間結構的浪費。③簡化施工。在進行建筑設計模塊化施工的時候,由于有先前經驗和設計進行參考,并且由于模塊化設計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可以對整體空間內的模塊進行細化工作。小到螺絲釘大到此模塊內的住房,層高等都可以進行施工的簡化,這樣可以有效地節約時間,降低造價成本。④有利于擴建和增長。建筑模塊化設計最適合是對工程進行分期建設,這樣可以有效地進行資金的籌集并實現逐步投入,使階段內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4影響建筑設計模塊化的因素
(1)功能因素。我們所有的建筑的出發點都是以實用為基礎的所以我們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也要遵循三個要素即堅固、實用和美觀。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考量所要設計的建筑物的用途,如果是居民住宅則需要具備家居功能,如果是商業用途則要考慮的是整體的營業需求或者辦公需求。如果是醫院則應該考慮其生活和商業的雙重需求性。
(2)結構因素。建筑結構也是影響模塊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時候不僅僅要通過模塊化進行有效地參考以此來進行局部的優化,而且應該就所要建造的建筑的用途進行改進工作,不能夠一味的照搬照用。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劃分空間,表明通道、空間隔斷等。在模塊化設計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各模塊之間的連接性,這對于一棟建筑的好壞將會起到相當關鍵的作用。
(3)環境的影響。建筑的環境是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克服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在設計的時候不僅僅需要進行參考,同類建筑還需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仔細的考察、測量,所謂的考察不僅僅是對地形地貌的考察,還是對周圍的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有效地考察,在進行外部設計的時候要與周圍的環境相互統一,不能隨性而為。
5模塊建筑化設計遵循的原則
(1)空間集約原則主要是對土地資源和空間的節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追求量大,而是應該追求實用、美觀、其次是要提高整體空間的利用率,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實現區域內的功能完善。最后是對于環境質量的改善,要進行園林化設計實現綠色生活和營業。
(2)功能靈活性原則就是對模塊內的功能進行具體的優化工作。讓居住人員或者商業用途更加合理實用。
(3)結構合理原則表現在結構設計的功效合理、經濟合理、雅觀合理。只有做到這三個合理才能夠說是做到了結構合理。
1模塊化機械設計的應用
通過對產品的構成進行分析,考察其中的功能互換性與結構互換性的關系,將立體車庫模塊劃分為鋼結構、橫移機構、載車板等幾大模塊,包括了系統級模塊、部件級模塊和零件級模塊,以模塊為基礎進行接口,通過模塊的組合來滿足不同車庫產品的設計。同時對工藝進行優化,達到同類型零部件工藝的統一。
1.1鋼結構的模塊化設計
對升降橫移立體車庫的鋼結構立柱、前后橫梁、縱梁、斜撐等進行通用化設計,無論立體車庫方案如何變化,只要方案中的結構能由現有結構配型得到,就只需對現有結構進行橫向、縱向、豎向的組合,無法通過組合得到的,只需對不匹配模塊進行更改,以項目圖紙形式對項目模塊進行匹配搭建。新式六層升降橫移立體車庫鋼結構如圖1所示。
1.2鋼絲繩設備橫移機構與鏈條設備橫移機構的
模塊化設計
將橫移機構分解為橫移傳動系統、提升傳動系統和橫移框架3個主模塊,通過使用相同型材和改變鋼絲繩纏繞方式,實現了兩種類型橫移框架的模塊化設計(前后吊點中心距、防墜鉤中心距、定位針中心距等關鍵配合尺寸一致),達到了兩種類型的橫移機構共用一套橫移傳動系統的目的,也為鋼絲繩設備與鏈條式設備載車板的統一奠定了基礎。1.3載車板的模塊化設計載車板對邊梁結構形式進行了模塊化設計,提高了邊梁模塊的通用性,并確定了載車板自帶斜坡與載車板無斜坡兩種載車板結構,通過對斜坡的優化設計使兩種載車板結構除斜坡外其他橫向構件模塊完全通用,通過對橫向構件進行選型調整來實現載車板與設備的匹配。
1.4工藝的模塊化設計
以傳動軸的加工為例:模塊化前的傳動軸如圖5所示,模塊化后的傳動軸如圖6所示。對比可以看到,所有傳動軸(包括提升、橫移)軸身由原來的必須經過車床倒角、車內孔、齊總長的工序變為現在的直接鋸床下料;軸頭由原來的指定尺寸改為根據無縫管材料內徑的進行配車,并將原來較長的階梯進行分段處理,以方便鏈輪的安裝,焊縫由原來的角焊縫改為縫焊縫,通過工裝對焊縫寬度的調節來實現對傳動軸總長的尺寸控制,這樣極大地簡化了大軸、長軸的加工工藝,節省了工時。
2模塊化機械設計的優勢
通過前述模塊化設計在升降橫移立體車庫設計中的應用可以明顯地看出模塊化設計具有以下優勢。1)盡管升降橫移立體車庫形式多樣,具體項目方案千變萬化,給設計帶來極大不便,但是模塊化設計可以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構成不同顧客定制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對于設計者來說設計任務趨于簡單化、輕量化,設計周期大大縮短,可以給產品的生產加工與安裝留出更多的緩沖時間。2)模塊化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圖紙的數量,同一零件可以在多種產品上使用,從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紙張,也方便了圖紙的管理。3)很多通用化的零件可以批量地進行儲備式生產,這必然帶來成本的降低和人力、物力投入的減少,并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個項目同時開工生產時加工工期緊張的問題,尤其是當安裝過程中項目現場零件丟或失損壞時,可以直接跳過加工,直接從備品庫中出庫發貨,節約了時間,有助于合同的按期兌現。
3結語
模塊化設計理念已被引進立體車庫的機械設計中,特別是在常規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模塊化給機械設計帶來效率和效益的大幅提升。
作者:丁翔 單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參考文獻:
1.細分專業模塊、多層次教學
首先,對原來專業的劃分轉變為根據社會崗位細分的專業模塊。比如機車車輛檢修專業,可以根據鐵路不同層面的需求,將它分為貨車檢修模塊、客車檢修模塊、空調檢修模塊等。其次,根據分好的模塊制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根據各模塊的特點實施具體教學。多層次教學是指安排課程的關聯與銜接,使學生多方向多領域的掌握專業技能。模塊化指所有的課程按照模塊的方式組織,便于各專業方向的調整和組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模塊化教學就是把該課程分成若干訓練項目,針對上述不同崗位需求有重點的教學。
2.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因材施教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別來培養人才,盡量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來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及學習模塊,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按需施教則是按照崗位需要來培養學生。
3.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會受到影響
凡事都有利弊,對于高鐵學院的學生,首要目的是培養他們鐵路崗位的動手能力,模塊化教學正是加強這一點,但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來說會較為弱勢。針對此種情況,主要采取模塊化知識交叉方式來彌補。
二、課程模塊設計
1.認識機器
主要學習的內容為機器的組成及機構的功用。該模塊課程的學習標準是為了了解該課程的研究對象、內容、任務、特點、學習方法,讓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了解設計機構應滿足哪些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驟;對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常用材料及選用原則,機械設計中的標準化有一個初步認識;掌握機構、構件、零件、部件的概念。
2.傳動件
傳動件包括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和齒輪系。該模塊學習的標準為:了解各傳動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和應用;識別帶和帶輪齒輪的結構;能進工作能力分析;列舉安裝及維護方法;聯系實際設計普通V帶和齒輪傳動。說出漸開線齒輪的齒廓形成過程及變位齒輪的概念,掌握齒輪嚙合原理、主要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區別直、斜、錐齒輪傳動及蝸桿傳動的受力及轉動方向。熟練掌握定軸齒輪系、行星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識別實際機械中的齒輪系。當然,由于車輛專業自身特點和專業群的需求,教師將根據各崗位群的不同有針對性的講解。
3.軸、軸承、傳動的箱體
軸與軸承使用最為廣泛,每個專業都普遍使用,故也是學習重點。在本模塊中,學習軸的結構(含分類、結構設計、材料)、軸的基本設計方法、滾動軸承尺寸選擇的基本方法。該模塊學習的標準為:識別軸的功用與類型,能根據工程實際對軸進行設計計算。區別軸承的功用、類型和結構以及選擇材料,說出滾動軸承的組成、特點,解釋滾動軸承的代號。通過現場觀察能說出鐵道車輛中軸承的使用。
4.連接件
連接件包括螺紋連接、軸轂連接、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復雜的連接包括運動副及機構運動、簡圖四桿機構、凸輪機構。該模塊的課程學習的標準為了解螺紋和螺紋聯接的主要參數、類型、特點及應用;說明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措施;理解螺紋聯接的預緊和防松;了解螺旋傳動的特點、類型;掌握螺旋傳動相對運動判斷及運動量的計算。識別鍵、銷聯接的特點和類型,能根據工程實際對平鍵聯接進行設計計算。區別聯軸器和離合器的主要類型、結構,說出聯軸器和離合器的選用方法。認識制動器的主要類型、結構。認識彈性連接的主要類型、結構。通過現場教學能對鐵道車輛的制動裝置和彈性連接有一簡單認識。辨認機構的組成,說出運動副的概念及分類,能繪制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理解自由度的計算方法。說出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理解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區別急回特性、死點位置、壓力角和傳動角的特性。
5.課程大作業――綜合訓練
通過減速器基礎設計這個綜合的訓練項目來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獨立或協同完成所布置任務的傳動系統的動力參數分配、傳動比分配,完成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獨立完成減速器裝配圖及從動軸、從動齒輪的圖紙設計,建議采用二維軟件完成設計;獨立完成設計說明書的撰寫等等。值的注意的是由于我院專業畢業學生都從事鐵路一線工作的特點,對于該模塊教學并不是要求突出學生的設計能力,而是培養學生綜合解決事物、培養學生共同協作的能力;通過作圖,更加掌握典型零件的結構和領悟鐵路工人刻苦嚴謹、半軍事化的工作作風。
三、實驗教學不可忽略
實驗內容主要有:常用機構、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機械零件現場教學、齒輪減速器拆裝等。機械設計基礎實驗多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學生不僅需按照實驗指導書所列步驟進行,而且還要主動參與實驗,需要每個學生動手對零件觀察和裝拆,并且對零件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還為以后該課程和其他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更是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形成標準的課程評價體系
高等職業教學最大的特點是職業性,最終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整個課程的環節中學到相應技能,所以僅用最后的試卷來評判學生的成績是不合理的。因此,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體系來反映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并做出合理的評判。機械設計課程本身的實踐性比較強,考察的是學生的分析和動手能力,所以在評價學習效果的時候,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并以定量方式呈現評價結果。如由平時表現、實驗、作業、理論考試等進行綜合評價。
五、結束語
對于高職英語課程而言,在開展模塊化課程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模塊需要圍繞特定的主題與內容開展,但在模塊形式方面可以體現多元性特征(將包括課堂講授、練習、實習、研討等多種方式融合在其中),以達到覆蓋高職英語全部課程教學內容的目的。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模塊化課程設計方式下所劃分的各個子模塊具有相對獨立與完整的教學單位以及評價單位。但與此同時,各個子模塊又在橫向空間上與其他子模塊發生聯系,并最終組合成為一個具有更大目標的模塊化課程。
二、高職英語模塊化設計的主要內容
高職英語模塊化設計是高職英語與職業教育理念充分融合的集中表現。要使高職英語與職業教育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就必須對高職英語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在這個過程中,對英語課程體系的優化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能夠使學生在接受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學到“夠用”的基礎英語知識,掌握“有用”的專業英語知識,同時具備“實用”的職業英語知識,就需要在對高職英語進行模塊化設計的過程當中,將整個英語課程體系劃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和職業模塊。
(一)基礎模塊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英語課程教學方面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絕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比較差,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夠濃厚。根據我國現階段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與標準來看:以高職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為衡量標準,達到A等級,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量需要達到1600個以上;而要達到B等級,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量需要達到1000個以上。然而實踐研究證實:絕大部分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時還遠遠達不到此標準。同時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高職高專教育教學的最根本目標是:使學生在畢業時能夠順利拿到“雙證書”,增加就業機會。因此在英語課程的設計方面,相關課程內容的安排需要嚴格遵循“夠用”的基本原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應用,并在應用的過程中學會融會貫通,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與用的結合。這也正是在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中,引入基礎模塊的重要意義所在。具體來說,基礎模塊所指的是學生在接受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學到“夠用”的基礎英語知識的學習階段。因此,此模塊中對于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選取學習難度較小、學習趣味性比較高的教材內容作為集中講解的內容。基礎模塊對于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側重于對聽、說能力的掌握,同時兼顧一部分日常性的詞匯語法使用技巧。同時,對于高職英語教師而言,在基礎模塊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并引導學生通過參加英語技能考試的方式鞏固英語技能,為后續的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二)技能模塊
技能模塊即專業模塊,該模塊的主要特點是:按照學生所屬專業的不同,在教材內容,以及要求學生所掌握詞匯、語法知識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規定與要求。例如,機械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是與機械技能相關的英語詞匯與知識,物流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則是與物流技能相關的英語詞匯與知識。在技能模塊的課程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針對專業性較強的相關專業,在進行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盡量通過情境引入的相關模式,介紹與專業相關的術語、詞匯,以提高學生的崗位英語應用能力。總的來說就是,在技能模塊當中,所強調的是英語教學與學生所屬專業的充分融合,模塊化課程設計的核心在于:調動并逐步開發學生的職業技能。技能模塊需要建立在各專業實踐工作情境的基礎之上,使學生在真實性的專業情境當中,應用英語語言完成相應的任務,突出“有用”這一基本原則。因此在展開與技能模塊相關的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入任務教學法的方式,以工作過程為第一視角,展開相關的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獲取以及實踐應用是完全建立在真實性專業環境基礎之上的,學生能夠了解為什么要學習,以及實踐應用的重點所在,從而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也有著極為突出的意義與價值。
(三)職業模塊
職業模塊英語是行業英語的一類,但其具有極為突出的專業性特征。高職教育教學體系中比較常見的職業英語模塊包括: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等??梢哉f,這一模塊是為職場中人,或者是即將進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所準備的。若能夠掌握職業模塊所涵蓋的相關英語內容,就可以說學生已基本具備了進入職場后應用英語的基本能力。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英語相關內容來比較的話,職業模塊中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交流能力,以及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進行評估。
舉例來說,將旅游專業的學生放在真實性的旅游工作崗位當中,學生需要具備應用英語向游客講解風景名勝,相關背景知識,以及回答游客相關問題的語言應用能力。目前,評估職業英語掌握能力的考試比較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劍橋商務英語考試、托普考試、托業考試、博思考試等。對高職英語教育教學體系而言,職業模塊可以說是其核心的模塊。所以說,英語教師在進行職業模塊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強調英語語言的實用性。結合筆者實際的工作經驗,建議在對職業模塊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關注以下幾點:應聘與求職、職場溝通技巧、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個人職業發展等。通過對上述各個方面的關注,將學生所具備的英語能力與就業需求充分結合起來。同時,從教學方式上來說,在職業模塊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的是語言應用與語言學習的充分融合,老師通過對訓練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可包括個人演講與面試,雙人談判、多人參觀與接待等),使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能夠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落實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設計的條件分析
結合各大高校在英語模塊化課程設計內容落實方面的實踐經驗來看,為了確保高職英語模塊化教學體系的實施質量,需要在教學設備、教學管理措施、以及師資隊伍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進,在滿足了一定具體條件的基礎上,再來開展模塊化的教學方案,才能夠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具體而言,在開展模塊化的教學方案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教學設備
在落實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設計內容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將技能訓練在整個英語教學活動當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的體現出來,就要求高職院校以足夠的硬件設施作為保障。結合學生選課需求來看,此環節中所涉及到的教學設備包括: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室以及實訓場地等。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充分借助校園網的優勢,加強網絡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實現對既有教學資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二)加強教學管理
傳統意義上的班級授課制度與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設計內容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對其進行改進。改進的核心在于:加大對于班級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進工作。在這樣一種轉變作用之下,要求對學生的管理更加注重個性,而非共性。還可以通過直接面對學生每個個體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比如,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英語分級教學的方式,把同一水平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集中教學,以此提高課堂授課的效率。與此同時,從教學管理的角度上來說,為了能夠達到對現有教學資源利用率的合理提升,就需要高職院校實現對相關硬件設施設備(包括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室以及實訓場地)的統籌安排,延長開放時間。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教學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不斷根據實際的需求,師資水平。可以采取讓教師參加相關專業培訓,或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進行定期評估,讓相關企業的工作人員與教師進行定期交流等各種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觀念進行及時的更新。同時,教師還需要苦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形成自身的教學特長。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良好地與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相適應,還需要關注教師的教學改革意識的激發與提升,重視對教師教學效益的強化,以實現兩者的緊密結合。
四、結語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的專業培養目標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能夠適應較復雜的工程技術環境,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第一線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產品開發及管理和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原培養方案中采用了較為傳統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課、專業選修課的設置模式,由于課程體系按“學科導向”設置,各門課程都比較強調自身的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的情況.部分課程之間相互孤立脫節,課程之間的分工與接口不甚明確.部分課程中的相關內容相分離,部分課程內容多有重復,有的課程則以微細差異而獨立設課,課程設置的合理化、系統化、一體化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大部分課程教學內容仍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講究知識的完整性、連貫性和邏輯性,內容經典卻又抽象、單調,難以及時吸收技術發展最新成果,突出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實驗實踐教學針對性不強,即以傳授知識為本位,而不是以培養能力為根本.由于傳統習慣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科書,脫不開原有課程設置的束縛,教學過程仍沿用較傳統的灌輸式“教”與“學”模式.各門課程均沒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具體的過程和考核要求.存在的重理論輕實際、缺乏工程實踐和工程設計的引入、教與學紙上談兵等教學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強,常常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參與動手的時間少,感性認識較差,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專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受到影響.這樣造成一些企業報怨畢業生沒有實踐經驗、動手能力不強、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愿做;而學生則抱怨在學校沒有機會動手、沒有機會到企業實踐.這種培養模式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也降低了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續學習提高的后勁,嚴重制約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
2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求教學不僅要向學生系統地傳授基本理論和方法,而且要特別注重培養他們應用理論、方法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合肥學院利用本專業與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的優勢,學習借鑒德國成功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在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教學內容設置上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從原有的“學科導向”轉變為“專業導向”,構件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改“知識輸入”為“能力輸出”.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工程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專業綜合素質.德國高等教學中“模塊”(Module)是圍繞特定能力培養而進行的相關教學活動的有機組合,一個模塊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單元.模塊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不過分強調學科的知識性和內在邏輯性.每個模塊都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目標、能力培養要求、教學內容、學量、授課時數、授課形式及自學時間等.為了實現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學活動,主要有講座課、研討課、練習課、實驗訓練課、項目教學課、學生自學、等等.為了實現專業能力應多使用講座課,而實現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自我能力則多采用研討課、練習課、項目教學課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其中項目教學課就是用實踐項目進行新知識的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教師在傳授知識時緊密結合實踐項目,使學生在實踐中間鞏固新學的知識,并做到融會貫通,培養理論和實踐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達到了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
2.1本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確立
通過走訪、問卷、調研等形式在機械行業領域中廣泛深入地調研本專業畢業生適應的崗位群以及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等.合肥學院機制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應突出強調以勝任所需求的職業崗位為目的.通過調研明確了企業對本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從而確定機制專業學生的六大專業能力,進而對抽象的專業能力進行梳理細化,優化分解成能力要素.本專業的能力及其要素如圖1所示.
2.2模塊及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抽象的專業能力進行梳理細化,優化分解成能力要素,確定能力要素對應的支撐知識點,由相關聯的知識點的有機組合即形成了“模塊”,通過若干個相關模塊的有機搭配,把傳統的以學科為主的課程體系,轉變成以能力為目標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根據機制專業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等的要求,通過打破課程之間界限,整體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將一個專業內相關的教學活動組合成不同的模塊,并使每個模塊對應明確的能力培養目標,當學生修完某一模塊后,就應該能夠獲得相關方面的能力.通過模塊與模塊之間層層遞進、相互支撐,實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同時整合傳統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實現模塊教學內容的非重復性.通過將課堂教學、企業學習、研討、項目、實驗、練習、第二課堂和自主學習等不同的教學形式引入模塊化教學環節,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強化對學生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訓練.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導向,應用“合并-刪減-增加”等手段,打破原有課程之間的界限,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下面是部分模塊教學內容整合情況.
(1)將原分別課設的工程圖學,計算機輔助繪圖,UG三維軟件基礎三門課程內容整合,刪除了原有教學內容中部分抽象的、很少用的畫法幾何理論分析成機械產品表達模塊,打破原有各門課程的界限,從發展學生空間想象和空間構思、培養識圖繪圖能力入手,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手工方法及二維、三維CAD/CAM等軟件進行機械產品表達和構形設計表達方面的能力.
(2)將原有“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工藝”兩門課程,整合為“機械制造基礎”模塊,教學內容更趨合理緊湊.該模塊與前期所進行的“工程訓練”模塊實踐教學緊密配合,力求使學生在獲得初步的金屬工藝學基本圖2機制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思路示意圖技能的前提下,較好掌握有關材料、熱加工等制造工藝的基礎知識.
(3)把切削原理與刀具的內容與數控技術中數控編程并入機械制造技術I模塊,而把數控機床的電控內容并入機械制造裝備及其控制模塊內容.這樣處理的好處是機械制造I、機械制造II模塊以編制機械制造工藝規程為主線,系統介紹了編制工藝規程所需要的知識,包括數控加工知識.從而大大提高編制工藝規程能力.
(4)把機床設計、數控技術部分內容,機電傳動控制部分內容整合成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及其控制模塊,主要針對學生具有設計、維護、改造機械制造裝備能力而設置的,主要涉及機械制造裝備的電氣控制的基本理論及方法,及其主進給運動設計,它主要零件的結構設計等內容.通過上述模塊知識的重組,使教師和學生明確了本模塊所達到專業和能力,不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系統性和內在邏輯性,更加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有機融合.
3模塊化課程的教學實踐
按照模塊化的教育理論,為實現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工科專業的特點,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來實現模塊所要求的能力.
(1)項目驅動方法的教學實踐.機械制造技術模塊中的工藝規程編制這一章大部分內容涉及的是如何編制的規則,如果照本宣科,學生無法理解,只能死記硬背通過考試,無助于提高工程能力.因此,我們以項目設計方法來完成教學,就是把學生置身于工作現場中,以一個典型零件的工藝規程編制為項目,通過互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來完成該項目,通過教學實踐,該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學生能真正理解編制規則,以提高編制工藝規程能力.
(2)現場教學方法的教學實踐.本專業很多模塊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學生大都是高中直接進入大學,缺乏現場實踐經驗.比如滾齒機教學中,學生連滾齒機都未見過,教學效果較差.在夾具教學中,對限制自由度、定位基準的選擇一直是教學難點,學生無法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差.因此,我們可通過現場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在滾齒機教學中,首先帶學生到現場了解滾齒機的組成及所需的運動,然后到教室分析其傳動鏈組成及其調整原理,課后完成某個齒輪掛輪的計算,最后學生分組到現場對滾齒機掛輪進行調整來完成本模塊的實踐教學.在夾具的設計教學中,對夾具的組成、定位原理進行講解,然后把學生分組對某個夾具進行測繪、組裝,并畫成相應的裝配圖.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體會到這樣做法的好處是學生不僅了解夾具的組成,而且對定位原理有著比較直觀的了解,現場教學彌補實踐經驗的不足,使學生的工程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3)畢業設計結合實習基地產品進行真刀真槍完成.過去畢業設計大多偏重于理論,滿足于公式推導,計算機模擬,學生不知道自己設計產品,能否滿足于生產工程需要,這不僅能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而且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現在,學生在教師、現場工程師共同指導下,圍繞工廠的產品進行研發設計,以及該產品的生產工藝進行設計.學生不僅從理論上考慮設計問題,還要考慮成本、效率、市場等各方面因素,為自己成為優秀工程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4結語
通過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以能力為導向,通過優化和整合了教學內容,使課程設置更加實用化.真正實現了做到了“基礎知識適用、專業基礎知識夠用、專業知識管用”這一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具體做法是:在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時的同時,突出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2)在教學改革中,教師實現了從“知識的傳授者”到“學習的促進者”角色轉型,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工程能力,通過探索了項目驅動方法,現場教學,畢業設計真題真做等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主性,實現了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找東西要學的轉變.教與學的有機互動,在增強了教師教學的責任感和危機感和同時,教師自身的知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通過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
(一)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日趨深入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得到重視,高等職業院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推行工學結合,在發展中樹立自己的品牌,涌現了一批成功典范。如: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與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合作,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其特色為校企雙方簽訂用人及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利用校企雙方的教育資源,共同實施人才培養;企業參與人才質量評估;企業按照協議約定,落實學生就業。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工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學生一、三、六學期在企業實習、實訓和畢業設計,企業給學生講授實踐課程,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模式中的“學”,包涵了學校的理論技術學習和企業的實踐課程學習;“工”指學生在企業頂崗工作中,完全就是企業的員工,企業付給學生相應的勞動報酬。還有河南機電高等??茖W院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實訓—科研—就業”人才培養模式等等。
(二)模塊化教學的實踐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模塊化教學是以工作過程為主,進行教學分析與教學設計,形成相應的教學模塊,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以技能訓練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法是從感受、認知、分析、把握、訓練、實踐等幾個環節調動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創新性和實踐能力,具有靈活性、針對性、現實性、經濟性的特點”。高職教育模塊化教學不僅強調知識的傳授,更著眼于知識的應用。通過模塊化教學設計,使教學有講有學,循序漸進,使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及時與專業實踐聯系起來,邊學邊練,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普遍提高,真正實現了專業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模塊化教學的推廣和應用,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促進高職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
《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在“十二五”時期,推動產學研戰略聯盟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秉承以人為本的精神,全面推動會計人才培養。為實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加強實踐經驗,并兼顧職業道德與專業實用技能的教育,使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實施結果真正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
(一)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定位
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如財務管理、企業納稅會計、證券投資實務等課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為學生今后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等。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遵從“工學結合、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針對財務會計行業的人才需求,收集與整理相關資料,基于工作過程對該課程進行模塊設計,“即根據職業工作內容,分析典型職業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并轉化為學習領域、學習情境,再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突出“實踐性、應用性”的技能教學特點,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一個主題、一條主線、四個層面”。“一個主題”是以學生的發展,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為主題。在設計財務會計核心能力方面,重點培養學生做人、做事的本領,變專才教育為通才教育,專才僅僅學會某一課程技能,但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生有更廣博的知識和技能去處理層出不窮的問題;通才是從多個角度去看問題,強調掌握根本性、啟發性的知識與方法和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養成終生受用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環境和職業的不斷變化。“一條主線”是由以“傳授知識”轉變為“傳授學習方法”和“增強學生職業素質和崗位技能”。在設計財務會計職業素質方面,體現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敬業精神、溝通能力、吃苦耐勞以及團隊精神;以“任務驅動”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適應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發展的快速化、多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才能走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四個層面”是按照財務會計認知、基本技能操作、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實踐教學和工學結合思想進行設計的,突出實踐教學在財務會計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作用,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實踐教學內容,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1.財務會計認知。
根據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市場、行業需求調研,由校企合作單位與來自企業的會計專家共同討論,以會計工作崗位職責、任務、工作流程分析為依據,開展職業崗位分析。針對《財務會計》課程“,將理論知識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然后對這些知識點進行重新整合”,按照崗位目標要求,確立了往來賬結算崗位、財務核算崗位、投融資管理崗位、納稅籌劃崗位等教學模塊。
2.基本技能操作訓練。
在融教、學、練為一體的虛擬會計仿真實訓中心,利用配置豐富的教學資源,如財務軟件、數據庫等,建立一套仿真會計工作流程,按照崗位目標要求,完成財務會計課程中往來賬結算崗位、財務核算崗位、投融資管理崗位、納稅籌劃崗位等教學模塊的實訓,培養學生仿真軟件的使用與會計虛擬實訓的能力。
3.專項技能訓練。
在學習完財務會計相關模塊后,組織一次集中性的校內模擬實習,即校內綜合實訓,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完成崗位基本技能的訓練。①模擬崗位實習。在這種模式之下,選擇的會計主體最好是真實的企業、事業單位,設計的內容既可單一也可綜合。具體包括:制度設計;會計核算方法、流程的設計,憑證、賬簿資料的設計;會計核算崗位及分工的設計;融資、投資方案的設計;稅收籌劃設計等。明確經營活動的來龍去脈及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有利于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以及財務工作的理解。不同成員處于不同的崗位,承擔一項或若干項不同的工作,并定期進行崗位輪換,直至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一整套賬務處理。同時也能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縮短職業訓練的磨合期,從而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提高就業競爭力奠定基礎;②手工模擬與會計電算化實習相結合。要求學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運用計算機進行憑證處理、賬簿管理、個人往來款管理、部門項目核算管理等。從填制憑證到編制會計報表一整套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的操作,實現企業日常財務工作和會計報表及會計電算化管理。通過對多個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進行設計、評審、討論、實施,可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深化、提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綜合能力。
4.頂崗實習。
加強校企合作,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實行“工學交替”。校內財務會計實訓中心無法滿足培養學生吃苦、敬業、誠實守信、合作忍耐等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需求。而素質導向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借助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實訓平臺,通過真實設備、真實業務、真實客戶業務流程訓練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和綜合會計職業能力。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實習指導等教學工作;在財務會計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同時財務會計教師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提供咨詢、技術服務和職工培訓。
(二)改進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方式
在進行財務會計各模塊教學時,根據實際情況綜合應用案例討論法、情境設計法、角色扮演法、沙盤模擬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技能競賽等流程結合工作任務進行訓練。
1.案例教學法。
在財務會計教學中,案例教學應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設計案例—布置任務—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評價歸納的思路,使學生在辯論和教師指導中真正從實際工作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提升財務會計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和自身的職業能力。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將言、行、情境融為一體,有較強的直觀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仿佛置身其境。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具體到財務會計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個虛擬的會計主體,通過模擬該會計主體的日常業務,設置相關會計崗位,將學生分工,通過對各種會計崗位角色的扮演,熟悉所學知識,從而獲取直接知識和職業關鍵能力,為提升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打下基礎。
3.沙盤教學法。
學生在校園環境中,缺乏通過實踐來應用理論知識,所學的各科知識都被割裂開來,很難理解財務會計工作的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關聯性。學生僅通過教師的描述很難想象財務會計工作環境,學生的思維僅局限于自己想象的空間,與現實情景差別較大,不利于從本質上理解財務會計課程。沙盤教學法提供了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可彌補課堂教學中,無法大量深入進行案例討論的限制,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學生通過接觸和了解仿真企業經濟環境,能夠意識到實際財務會計工作中所需的職業技能,在學習中便可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地訓練自己欠缺的能力。
(三)構建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考核評價體系
為檢驗財務會計模塊教學的實際效果,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必須打破以往單一的知識考核方式,以財務會計教學過程考核為主,著重考核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敦攧諘嫛氛n程考核體系由理論考核、實踐考核、職業資格證書考核三部分組成。推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考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全面融入職業資格技能鑒定內涵,如學生學完經濟法基礎課程后,結合財務會計課程可參加助理會計師的考試。課程的考核應是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機結合,考核應在理論知識測試的基礎上,加大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的比重,淡化期末考試,建立多樣化評價方式,其中平時出勤、工作態度占20%,實際操作能力占30%,職業素質、團隊協作精神占20%,理論考試占30%。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傳統的“重理論變為重實踐”、“重結果變為重過程”,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這樣有助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做好準備。財務會計課程的宗旨是讓學生掌握本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塊和能力訓練項目的操作流程,課程內容的設計突出“四性”:理論性、實務性、時效性、綜合性,因需施教,適度、夠用、簡略、易懂,講究實效,注重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的思考
根據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以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企業財務會計崗位的需求和畢業生的反饋信息來看,財務會計急需反映企業現設崗位和實操能力為主要的模塊化學習內容。從高職學生的知識結構、接受能力與未來財務會計工作崗位需求出發,突出基礎理論知識夠用、應用和實踐技能加強的特色,從財務會計的行業知識、能力及素質要求的角度進行模塊化設計。
(一)教師的重新定位
“從學術型向應用型轉型發展中,越往深處越艱難,改革最難的是課程體系,轉變最痛苦的是教師。財務會計課程模塊化教學法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活動的互動性,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的教學活動完全服務于學生,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以身邊事例,以淺顯化、通俗化方式講授;將財務會計實際工作過程展示給學生。在逐步熟悉、掌握相關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務的同時,讓學生主動參與教與學;避免只學不練,只聽不練;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主需求和學習動機,主動控制和調整學習過程;克服傳統教學方法中只注重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單項信息傳遞的教學方法。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變“一言堂”為“群言堂”;運用、消化、鞏固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教師應提升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藝術性、機智性、創新性,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學理念。
(二)柔性教育的新理念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加快、職業變換頻繁,對財務會計教學中提出了柔性教育的新理念,柔性教育的直接功效就是培養了學生的可轉移技能。一是要教給學生必要的柔性技能,以提高其未來適應性;二是增加學校自身的柔性,以抵御知識更新和職業崗位變化對學校的沖擊。注重能力和技能教學;強調以應用型為基礎的經驗性教育;采用個體化學習方式,讓學生對自我發展負責;以實踐能力為導向;以個人、社會及職業技術教育,構建新的學生評價標準;實行終身學習。
(三)雙師隊伍的建設
1.研究的意義及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具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與整個家具行業相比,學校家具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模塊化應用于學生公寓的研究工作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面對如今市場家具模塊化的發展,學生公寓家具模塊化設計方法是很必要的,模塊化設計是通過設計具有標準性和通用性的功能模塊,達到組合多樣化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過探討學生公寓家具模塊化設計的方法和思路,對家具模塊化進行分析,在美學設計的角度上,對學生公寓家具進行模塊的建立、模塊的選擇、模塊的組合,充分體現出模塊化的實施過程。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合理的劃分來提高學生公寓內部空間的使用效率,為學生提供功能豐富、使用安全、設計美觀、靈活多變、相對獨立的家具,以符合現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滿足學習生活的需要,實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研究的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針對學生公寓組合家具進行模塊化設計,結合學生公寓布局相關規則,研究實用、合理、高效的公寓空間布局方法,利用量化的算法合理地評價量化學生公寓布局,從而改善布局的效率以及優化布局的格局,使學生公寓組合家具模塊化設計具有如下特點:
模塊化設計可以創造多種不同形態的產品,而且是降低產品成本,縮短生產周期的一種有效方法。所以,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對學生公寓設計進行探討,一方面有利于標準化的設計和規范的管理,另外一方面能充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節約資源,可提高學校家具行業的市場競爭力,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模塊化設計系統在家具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適合時展要求和生產的實際需要,對于促進現代工業進步與模塊化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與指導意義。
3.國內外研究的情況
20世紀初期,德意志制造聯盟的HermanMuthesius開始倡導標準化。后來包豪斯校長WalterGropius進一步強調了標準化的重要性,并聯合部分設計師進行標準化設計以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二戰以后,重建歐洲使得家具業十分需要生產效率高、標準化、系列化、便于裝配且具有良好結合性能的家具。在這種情況下,32mm系統應運而生,產生了“部件即產品”的全新概念。它是以單元組合設計理論為指導,通過對零部件的設計、制造、包裝、運輸、現場裝配來完成板式家具產品。70年代,32mm系統的逐步成熟,生產設備、五金件及原材料生產實現了模數化、系統化,拆卸設計模式在板式家具生產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而在我們中國,在傳統家具設計中就已經體現出模塊化設計的概念,主要是體現在幾案類家具中。從宋朝黃伯思設計的“燕幾”,到明代戈汕設計的“蝶幾”,到后來的組合式家具“匡幾”和“套幾”,無不將模塊化設計的意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宋朝由黃伯思設計的“燕幾”(如圖1所示),以七張幾桌為單元,可以拼合成25件76種格局的組合桌。這七個單位三種規格是:長7尺,寬1.75尺的長桌兩張;長5.25尺,寬1.75尺的中型長桌兩張;長3.5尺,寬1.75尺的小長桌三張??梢姡鼈兊膶挾认嗤?,而長度則分別是寬度的4、3、2倍。
明代戈汕設計的“蝶幾”(如圖2所示)是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組合而成,計六種十三只小幾。能組成瓶、山、鼎、亭和蝴蝶等方類、直類、曲類、空類和雜類等130多種形式,變幻無窮。
“匡幾”(如圖3所示)以委婉勝,拆卸后的小部位可整理成箱,組裝后可成架、成柜。變化組合更見精妙之處。
“套幾”(如圖4所示)是清代制作得十分有特色的家具。套幾使用方便,一般為四件套,同樣式樣的幾逐個減小可分可合,使用靈活,可根據需要決定是套用還是拉出分別使用,故名套幾。這種套幾的組合方式在現代模塊家具中仍有運用。
從20世紀后期開始,我國對于家具模塊化的重要研究、重要的學術理論為家具模塊化設計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楊文嘉教授在1992年和2002年在《家具》雜志上連載了文章《32mm系統家具的應用》以及《嶄新的制造模式:大規模定制》。為我國家具模塊化設計開了先河,行業開始關注系統家具的設計,并為中國家具業實現大規模定制和家具模塊化設計奠定了基礎。胡劍虹博士2002年的博士論文《面向大規模定制的家具設計與制造――住宅家具系統設計》重點討論了家具模塊化設計當中標準板的設計方法以及家具的接口設計,為我國家具模塊化設計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論基礎。隨后,林海博士2003年的博士論文《面向大規模定制的家具設計與制造――論家具的模塊化設計》中明確研究了大規模定制下的家具模塊化設計的系統框架與設計的方法、步驟,提出家具產品通用化、標準化和模塊化的思想。
近幾年,與家具產業息息相關的主要體現在板式家具的模塊化的設計上,最突出和集中的是應用在廚房空間的櫥柜模塊化設計。此外,重點大多都是以宏觀的角度,分析家具模塊化的等相關理論,對于家具模塊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其中具有代表作用學術研究如東北林業大學楊玲的碩士論文《模塊組合家具的設計研究》,南京林業大學李雪蓮的碩士論文《家具模塊化設計方法研究與設計實務》,南京林業大學柳獻忠博士的博士論文《現代美式家具結構模塊化及其應用研究》等,都在家具的模塊化概念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與觀點。如重點研究拆裝、組裝等家具形式,拓展了模塊組合家具的范圍,借鑒其優點和長處,豐富和發展模塊組合家具的設計和生產;研究了如何令不同結構的產品在最大程度上進行模塊統一的方法,實現了較高的模塊化通用程度,并對其他品種的家具模塊化設計提供了研究方法;應用模塊化原理和方法對結構模塊化進行了應用研究,對現代美式各種常見家具結構特點進行系統的模塊分解和詳細設計等等。還有合肥工業大學鐘華的碩士論文《基于模塊化的柜類家具的綠色設計應用研究》以家具為研究對象,立足綠色設計理念,運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探索柜類家具的設計原則,達到保持產品個性,提升產品綠色性能的目的。并對柜類家具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建立了綠色模塊化系統,從良好的可拆卸性能和綠色材料選用體現家具的綠色性能。以上的研究內容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4.結語
迄今為止,在國內對于學生公寓設計相關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空間布局以及室內設計上,對學生公寓家具進行模塊化設計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關于學生公寓組合家具模塊化設計方法研究具有意義非常的價值,擬通過相關對應的研究,為學生公寓家具模塊化的相關研究提供有效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胡景初,方海,彭亮. 世界現代家具發展史[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 楊文嘉. 嶄新的制造模式:大規模定制[J]. 家具,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