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09:37:37
序論:在您撰寫游戲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以下為求學網為您編輯的:“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敬請關注!!
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經濟論文論網絡游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影響”,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一: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分析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材的不確定性
西方經濟學教材種類繁多,如國外原著和翻譯版,比較經典的有曼昆、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和平狄克等的《經濟學原理》,國內高鴻業、梁小民、黎詣遠的《西方經濟學》,還有很多高校學者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獨立院校發展的時間較短,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針對獨立學院特點而專門為獨立學院學生編寫的教材,所以很多獨立學院依然采用校本部所指定的教材,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注重培養的是理論型人才,而獨立本科院校在經濟學課程中則需注重培養應用型的人才,這樣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大多采用高鴻業主編的教材,該教材邏輯性、推理性、完整性都很好,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也一直采用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適應,因為高鴻業版本內容較抽象,數學理論使用較多,案例太少,對獨立學院學生來說太難,苦于無其他適合的教材,因此依然采用。
(二)獨立學院學生數理基礎較差
由于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在學術規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數學語言表現,因此,在學西方經濟學之前需先修經濟數學。從獨立學院招生情況看,經管類專業招生文科生比重較高,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2011年經管類專業招生情況看,文史類招生人數高達理工類招生人數的4倍。工商管理專業文史類招收40人,理工類招收10人。整體而言數理基礎較差,所以西方經濟學歷來是學生感到頭疼的課程,學生在剛接觸經濟學時,興趣非常濃厚,當微觀經濟學開始涉及數理推理時,有些同學不堅持,到后來逐漸放棄,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不理想。
(三)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年輕型
獨立學院的辦學機制,開始是依托本部專任教師,只應聘輔導員。但由于依托本部教師上課,因對其約束力小,很多教師應付了事,同時對學生有比較心理,認為獨立學院學生不如本部學生好。這種依靠本部的機制在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出很多問題時,因此開始轉向自身應聘專任教師隊伍的機制。獨立學院是年輕的,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更是年輕的,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自聘教師90%都是講師職稱。西方經濟學教學要求非常高,大多高校承擔該門課程的都是教授職稱或是非常優秀的講師。自聘教師基本是高校畢業直接參與教學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經驗不足,實踐能力有限,這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從各高校教學大綱的教學方法看,基本都是講授,教師教學方法較單一。這種教學形式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必要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只滿足于理解和記憶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通過恰當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理論,如邊際效用論、博弈論、企業競爭等,但宏觀經濟學的例子就較難,易過時,即使通過一些實例使學生理解了某一理論,學生往往也不能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和解釋當前的熱點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學生對社會了解的缺乏,理解教學內容的難度加大,更談不上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和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所以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不佳。
二、提高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方向
(一)選擇合適的教輔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5年以前就進行了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調研工作。2005年1月開始聯合有關高等院校,著手組織編寫全國性的獨立學院系列教材。但至今未出現一本優秀的被大多獨立學院都采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所以高鴻業主編的教材依然被廣泛采用?;诖饲闆r只能備好輔導資料,如茅于軾的《大家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梁小民的《小民說話》、《小民說經濟》;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還有一些經濟論壇,中經信息網等資料都可以作為輔導材料。但是,我國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教材內容很難跟上時代,跟上國情,我國《西方經濟學》才出版到第5版,而薩繆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已到第17版。因此,選擇國內教材,特別是宏觀經濟學,教師必須時時更新教學資料,關注時事結合理論分析,學生才容易接受。作為教學名師,南開大學教授顧沛指出教材不是編出來的,是教出來的,來回反復修改,來回磨。好的教材起到引導點睛的做用。因此,應集獨立學院優秀教師及我國經濟學者之力磨出一本適合的優秀教材。
(二)正確對待學生
從高考招生錄取看,獨立學院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學生已經進入學校,在此方面已不能強求,因此根據現有的條件,提高他們的大學學習熱情是非常重要的。1.尊重學生獨立學院學生心理比較脆弱,特別是有些因高考失利到來的同學,不僅需要輔導員的幫助,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們,只有尊重他們,他們才更愿意合作,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共同進步的過程。剛開始學西方經濟時,學生滿懷著喜悅和憧憬,在他們看來學經濟學和錢有關,當講到需求與需求量的區分和彈性概念時,理解差的學生開始跟不上,因此應該放慢進度。作為授課老師,盡量認識學生,讓其知道教師對他的尊重和認可,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為后續的深入教學工作奠定基礎。2.加強練習西方經濟學習題練習不可少,王則柯老師上中級微觀經濟學提到,如果平時不做練習就不用參加考試,因為即使參加考試了,結果也是基本都不會做。要求學生上課時都必須準備草稿紙以備畫圖和計算,同時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在摸索中前進。常言笨鳥先飛,只有加強課后練習及習題集的練習,才能更好掌握專業術語和更深理解基本原理。教師也應趁熱打鐵,及時指導,吩咐安排監督完成,嚴格要求學生。
(三)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1.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課堂教學以講課為主,討論為輔,課外教學專題講座和實踐教學并用,以科學、生動和靈活的講授方式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準確詮釋課本內容,穿插案例教學,使課堂生動有趣。微觀經濟學案例較多,特別是效用論和博弈論,學生經常津津樂道。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其參與討論熱點話題,主動思考。如:當前通脹對自身有什么影響;國家如何解決就業問題;十二五規劃期間怎樣調整經濟結構等,讓其為國家獻策,培養主人翁精神。課外之專題講座,既可以請企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人才,也可以請地方著名的學者作報告拓寬學生的眼界,了解經濟前沿,把握時代方向。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實地調研,深入社會才能了解社會,分析問題才能更透徹,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寒暑假參與企業的生產,了解企業的成本,分析企業的長短期利潤。鼓勵學生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建立課題研究。如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建立了學生創新基金,學生已成功申請了《荊州市區域競爭力調產研究》、《荊州市優勢產業選擇》、《關于提高荊州市農民收入的對策研究》等基金,培養了他們查閱文獻、實地調查、數據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立一師一導制
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擦出思想火花。獨立學院教師普遍年輕,教學及科研水平有限。專任教師少,及時交流提高的機會就少。因此,在節約獨立學院辦學成本的基礎上,可以聘請退休的優秀老教師,建立一名老教師帶一批年輕教師的制度,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條件,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要想講好西方經濟學,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包括經濟數學、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等很多知識,還必須有社會經驗的積累。因此導師對教師的每月一評,周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年輕教師申請科研時能提供有用的建議,提高命中率,對教師的發展和學院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3.激勵機制的建立
獨立學院年輕教師為了生活,承擔了大量的課程,課時量較多,如此,教師又有多少時間思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體系、教學方法呢?資源是有限的,承擔教學任務過多,必然科研水平就欠缺。教學和科研對于教師來說都是不能或缺的,他們相互影響。基于這種情況,一些院校限制教師的選課門數和周課時,但這種方式必削減教師的積極性,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因此,關鍵在于學校建立怎樣的激勵機制。如:獲得教學質量優秀教師的物質獎勵;鼓勵教師科研給予適當的工作量,提供教師外出培訓和考察的機會,讓教師有歸屬感。
三、結束語
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對于獨立學院來說,可以大量吸取前人的經驗,但要充分認識獨立學院問題的特殊性,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各學院還需不斷的探討,如:如何建立有效的長效的激勵機制?如何核算導師工作量?這些具體問題解決不好,必然影響教學質量的長期性。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二:西方經濟學教改思路
一、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學科流派眾多,學生難于區分差別。西方經濟學是我國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之一。英國的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初版于1776年,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秶徽摗返恼Q生,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確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經濟學產生了持有不同觀點的學派。例如,以阿爾文漢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羅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1915-)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以瓊羅賓遜(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爾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以羅伯特韋內克洛委爾(RWClower,1926-)為代表的新凱恩斯主義學派;以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等。正是因為這種百花爭鳴、百花齊放的狀況,經濟學才得以長足的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現實發展得以緊密結合,關于同一經濟問題,不同的學派也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對于我國傳統教育培養的高校學生,也很難理清思路去辨別哪種理論是主導的,這就對學生的課后閱讀和對理論體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樣,學生難于理解掌握。與其他經管類課程不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它包括:實證分析、規范分析、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等。實際上,該門學科大體上分成三種層次: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中級微宏觀經濟學、高級微宏觀經濟學。層次越高理論體系中包含的數理知識和模型說明就越多,歷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多產生在經濟學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領域。這對首次接觸到經濟學的高校學生同樣是個考驗,因為同學們在從前的學習中已經習慣文和理的區別,把二者有機的結合是一個大的挑戰,一旦對數理模型失去信心,經濟學是學不好的。
(三)理論體系龐雜,初學者難于分清脈絡。西方經濟學涉及到微宏觀兩個大的門類,而兩個主要門類之下有劃分成諸多的章節,實際上作為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其他專業課的基礎知識,比如: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需求理論、生產者理論、效用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微觀經濟政策等;宏觀經濟學包括了宏觀經濟總量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理論等。如此多的理論體系讓學生在一次的教學周期內掌握,融會貫通,分清知識脈絡,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
(四)知識體系更新迅速,教師難于及時調整。由于經濟學的學科特點,要求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和現實的發展緊密結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該門課程的理論體系相比其他學科更新較快。國外的西方經濟學的教材幾乎每一兩年就要再版,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已經發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學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經濟學》著作,被稱作最受歡迎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已經發行了第五版,幾乎兩年就會改換版本。這種版式的調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斷更新和理論知識的改動與補充。任課教師必須要及時掌握知識點的更新、新理論的補充及案例的調整。由于西方經濟學的諸多特點,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開拓新的教學方法、采用有效地教學模式是任課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味的板書和講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時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二、對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幾點改革建議
(一)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研水平是課堂教學效果提高的根本。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質量和高度決定了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去讀透該門學科的經典著作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凱恩斯的《就業、貨幣、信息通論》、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等;要與時俱進地閱讀權威期刊的論文,掌握國內外的經濟動向;要通過觀察和調研,更多地去研究經濟學理論與現實問題,從而提高自己對理論體系的理解與掌握,講課時才會厚積薄發、行云流水,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課堂教學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而這些方法的使用要和課堂的講授內容相結合,隨時隨地調動學生的興奮點。首先,經濟學的經典教材都是以案例為基礎的,在大量運用案例的同時,有效地把經濟學理論傳輸給學生是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最大特點。作為任課教師,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案例,讓學生在現實基礎上了解掌握理論。例如生產者理論中可以用一個大公司通用汽車的案例貫穿始終;國內生產總值的講解可以采用上年度本國的實際數據作為案例;基尼系數可以用我國與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比較的真實數據作為重點講解。其次,互動式教學法是適合經濟學課程的重要教學方法。隨時隨地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能夠及時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課堂教學的難點與重點。作為大學教師,保持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和學習氛圍的關鍵所在。經濟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具有爭議或屬于某個流派的,這也正是該門課程的魅力所在,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與見解,老師如能適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無疑對學生是莫大的鼓勵,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實現了教學目的。再次,在經濟學課堂開展多媒體教學。這是為了借助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延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教師應充分調動各種資源進行多媒體課件開發,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有優勢把圖、文、聲、像高度集成于教學活動之中,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提高信息傳授的效率。
(三)經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獨立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經濟情況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是研究商品價格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之間的數量關系。這對于未進行社會實踐的學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是,如果進行相應的分組,讓學生以營銷部經理的身份去考慮如何進行合理定價從而使公司利潤最大化,學生就會在仔細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開動腦筋,結合實際去擬定價格,在此基礎之上再讓每組學生選代表到講臺上闡述本組的定價策略,同學們相互探討利與弊,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形成論文樣式的報告。這樣一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而且對理論知識也不再生疏,從而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奧肯定律是闡述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呈反方向變動,即失業率越高,通脹率越低;失業率越低,通脹率越高。在我國當前的狀況下,經濟發展迅速,物價水平趨高,有通脹發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國失業率也居高不下。這樣就產生了與經典理論之間的矛盾,如何分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如何去更好地解釋奧肯定律在當前中國出現的悖論。學生帶著這樣的思考去學習理論知識,不僅掌握了經典理論,也了解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找到問題的根源的創新與鉆研能力也是當前大學生最缺少的一種素質。
(四)數理模型的雙重講解是解決教學難點的良好方法。西方經濟學的數理模型非常的常見,隨著學習的深入幾乎每一個經濟理論都會有相應的模型和公式。教師在上課時應把每一個模型理解清楚,講解清楚,再用現實的情況加以深入淺出的點撥。例如,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關系是一個教學難點。三條曲線的形狀、交點、拐點等都是有明確定位的。首先,教師要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告知學生三條曲線的畫法及彼此的關系;其次,講解完之后要學生到黑板前板書,檢驗掌握程度;最后以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釋為何三條線是這樣的關系。以班級某門課程的期末成績為例:總產量就是班級的總分;平均產量就是平均分;邊際產量就是新插班學生的得分。邊際產量高于平均產量,平均產量呈上升狀態可以解釋為:只要剛到班上的同學分數低于現在平均分,對于全班的平均分都是向下的拉動作用,反之亦然。當然,這一例子不見得恰當,但通過這樣例子的講解,幾乎所有同學都會理解老師所要闡述的內容,再去理解模型就非常的簡單了。
(五)課堂討論、社會調研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學生時代是一個充滿了幻想的時代,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為了很好的講授一門課程,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顯得異常重要。理論來源于實踐,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去檢驗自己,是師生雙贏的策略。所以,任課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讓他們走進現實社會去感受經濟學理論的魅力。例如,研究商品的促銷手段,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逛商場,不買東西,只觀察商家的定價變化和所謂的活動,然后在課堂上討論這些商家的促銷手段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偏好、收入、預期、替代商品價格中的哪一個影響因素。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專業的知識,加深了印象,甚至對學生在今后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很清楚的分析自己的利害得失,從而進行最佳的選擇。
(一)研究數據的來源由于我國的區域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省市區之間在經濟上彼此相對獨立,所以我國有關區域經濟的調查,都是基于省級行政以上的單位采取的數據。這樣做也有弊端,因為省市區利益沖突不明顯,弱于省級層次。由此,本文采用區域經濟差異的成果,用空間分析尺度的方法,為我國的各地省域的數據對我國省域旅游經濟的空間格局進行研究。因為時間的關系,原始的數據很可能會存在誤差,所以為了確保原始數據的屬性依舊,則要對原始數據做對數處理。
(二)分析結果1、總體空間存在的差異性。利用軟件得出我國省域旅游經濟Moean’sI的估值是0.31,并且在6%的水平下顯著。這表示我國省域旅游經濟發展水平在相似的空間上聚集。2、局域空間差異性分析。計算所得歌省域旅游經濟的數值和顯著性,用軟件制圖后,將我國31個省域劃分成四種類型區域,具體如下:一是擴散效應區。這種區域差異較小,和周邊的旅游經濟水平發展比較高;(以北京、山東、江蘇、天津、上海等十一個省域為代表)。二是極化效應區。這種區域差異較大,其周邊的旅游經濟水平發展比較高;(以四川、重慶、云南和遼寧四個省域為代表)。三是過渡區。此者和極化效應區類似,都是和周邊差異性大,但周邊發展水平較高;(以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八個省域為代表)。四是低速增長區。這種區域差異較小,但自身和周圍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比較低。(以新疆、、內蒙、青海、甘肅等八個省域為代表)3、旅游經濟增長與旅游資源空間的匹配。旅游資源稟賦空間的差異性對旅游的經濟發展能造成重要影響,地區旅游資源集聚類型和旅游資源空間不匹配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證明旅游資源稟賦僅僅是一個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先天優勢,更多情況下,一個地方具體的旅游發展能力時靠周邊的基礎設施和開放程度以及空間效應。
二、結論
在一個健康的旅游市場中,某個地區的經濟增長不會僅依靠本地資源、產業結構等因素,目前更多的是靠周邊地區的影響。區域間的相互影響能導致彼此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傳統的度量方法忽視了相關地理位置的因素,反映不了真正的旅游經濟省域差異性的空間特征。利用ESDA技術做了相關分析后,得出一些結論:
(一)總體上顯示的省域表現出相似的特征和空間集聚,比較顯著的空間正相關特性表明我國省域旅游經濟之間存在有差異性。
(二)通過LISA集聚圖將中國劃分成四個區域類型,反應了我國省域旅游經濟的空間存在關聯模式。
在旅游者消費行為決策研究方面,普雷德(1967)提出度假者決策行為矩陣,認為在經濟收入一定的情況下,人們如果將更多的錢投入到旅游中,可選擇的旅游目的地就會增多,會增加旅游信息的感知;霍斯特•托特(1976)利用旅游消費可能線和旅游無差異曲線確定人們的旅行距離長度;Middleton(1994)提出了一個較為簡單的“刺激———反應”消費行為模型。
在旅游決策過程研究方面,MathiesonA&WallG(1982)提出旅游決策過程模型,較為詳盡的分析了旅游者進行旅游決策的過程。在旅游購買決策過程方面,最早的模型可能是Wahab(1975)等人提出的旅游消費行為模型,而Schmoll(1977)提出了自己的消費行為模型,并強調旅游者自身感知對最終決定的影響。Moutinho(1987)提出的度假旅游者行為模型,將決策分為三個不同的相互影響的階段,明確指出購買決策是動機、認知和學習的結果。
針對旅游者對多個旅游目的地選擇問題,Um&Crompton(1990)提出旅游目的地選擇模型,Woodside&Lysonski(1989)提出休閑目的地認知和選擇一般模型。吳必虎(1997)通過中國城市居民出游客源市場在距離上的分配研究表明,80%的出游市場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內的范圍內。謝彥君(2004)則指出個體旅游者決策模型和群體旅游決策過程模型的不同特點。
在旅游者消費效用最大化方面,Bull(1995)構建了旅游者在各個旅游產品的組成部分之間進行一定的技術選擇和組合后以求得效用最大目標函數模型;鄒樹梅(2001)則構建了旅游者作為更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將時間與收入在旅游產品和其他產品之間進行資源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函數模型。
國內外學者在中觀層面對旅游經濟模型方面的研究綜述
這個層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產業經濟學理論研究旅游產業群簇上,分析旅行社行業、飯店行業等產業集群的市場集中度、產品差別化、進入和退出壁壘、市場行為等內容。
根據產業組織理論哈佛學派的SCP框架,孫天琦(2001)提出改良的旅游產業組織SCP分析框架。為了科學分析和評價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師萍(1999)提出了反映旅游產業協調發展程度指標模型、旅游產業結構經濟效益指標模型和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評價模型。對于旅游產業集中度的研究可以借助產業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比如絕對集中度指標、相對集中度指標(通常用洛倫茲曲線)、H.I指數(綜合集中度指標)、R.I指數(羅森布拉斯指數)、E.I指數(恩特羅比指數)、C.I指數(重點集中指數)。
對旅游產業結構生產力的分析,可采用旅游產業構成比重指數和旅游產業結構生產力系數。對旅游產業結構效益的分析,可采用旅游產業產值—資金效益系數、旅游產業增加值率超越系數、旅游產業效益偏離—份額系數等模型。
國內外學者在宏觀層面對旅游經濟模型方面的研究綜述
在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型研究方面,Crampon(1966)首次應用引力模型對旅游地引力進行研究,Wolfe(1972)對此模型在距離變量上進行了修改,而Edwards&Dennis(1976)則提出了另一個更為詳盡的距離變量修改形式;Cesario&Knetsch(1976)提出旅游引力綜合模型,將無約束模型和有約束模型綜合,即將旅行產生模型和旅游分布模型的特征合二為一;吉阿林、斯沃特等(1974)在對土耳其旅游地研究中提出旅游地吸引力指數評價模型。
在旅游目的地競爭力模型研究方面,保繼剛(1999)提出同一個客源地的兩個旅游目的地競爭力模型,認為兩地競爭力與自身吸引力成正比例關系,與客源地到旅游地的距離成反比。在旅游目的地發展方面,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Doxey(1975)的四階段模型和Butler(1980)的六階段模型;而厲新建(2002)則構建了旅游目的地創新動態模型,包括旅游景區(點)創新、配套設施及服務創新、組織管理制度創新等。
在旅游目的地經濟發展容量(旅游承載力)研究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旅游地生態環境容量公式、資源容量公式(面積法和線路法)定量測量;而保繼剛(1999)認為旅游經濟發展容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內部的旅游設施接待力和外部的基礎設施及支持性產業的容納量,并借助旅游地食宿、娛樂設施的供給能力來衡量旅游經濟發展容量。
在旅游流運動模型研究方面,馬里奧特的兩地間旅游流模型指出了聯結永久居留地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三種不同路徑———進入路徑、返回路徑和休閑路徑;康貝爾(1967)在休閑與度假模型中則刻畫了一個從城市中心向外輻射的不同的旅游流運動形式;沙羅特的國家模型是在國家和國際尺度上探討旅游流,對旅游需求和供給、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做了區分;蘭德格林的空間層次模型(1982)注重考察不同類型的旅游區點的作用,分層次刻畫了中心城市型、周邊小城市型、周邊鄉村型和自然環境旅游目的地之間所形成的旅游流運動規律。
旅游經濟系統的啞鈴結構“微觀、中觀及宏觀”層次模型
旅游經濟是以旅游活動為前提,以商品經濟為基礎,依托科學技術,在旅游者和旅游企業、旅游客源市場和旅游產業、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間因旅游活動而表現出來的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總和。
旅游經濟子系統是由旅游者消費活動、旅游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和旅游經濟宏觀運行與管理活動等因子構成的。旅游者消費活動是指旅游者從購買旅游產品并離開居住地開始,經過一定距離的空間移動到達旅游目的地,并進行一系列旅游消費活動來滿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過程。旅游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是指旅游企業為保證旅游者的旅游活動順利有效進行,為其提供各種旅游服務的所有經營活動過程。旅游經濟宏觀運行與管理活動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組織及非政府旅游組織,通過旅游行政管理、宏觀調控、行業自律等活動,為旅游經濟系統的運行提供旅游信息服務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旅游企業行為的宏觀經濟管理活動。
從系統論出發,綜合運用地理學、系統動力學、生物集群論及空間結構論等學科理論,結合微觀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經濟學知識,在Leiper旅游系統空間模型、Lundgren旅游流空間分層模型、吳必虎的“旅游系統構成要素模型”和張輝、厲新建的“旅游啞鈴經濟模型”基礎上,通過旅游經濟系統的動力結構、集群結構和空間結構的研究,可以構建出微觀、中觀、宏觀等三個層面相統一的旅游經濟系統的啞鈴結構“微觀、中觀和宏觀”層次模型,如圖1所示。
在微觀層面,從個體角度,用微觀經濟學和系統動力學構建其微觀動力結構層,包括旅游需求推動力及旅游消費動力源泉(能量源)、旅游供給拉動力及旅游生產動力引擎(發動機)、旅游產品及服務等三個方面。
在中觀層面,從群體角度,用產業經濟學和生物集群論構建其中觀集群結構層,包括旅游者集群、旅游企業集群和旅游媒介體等三個方面。
一、關于旅游供求層次問題的分析
旅游經濟的運行實際上就是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矛盾運動的結果。正因為如此,旅游供求研究幾乎成了每一位旅游經濟學者的理論研究重點,同時也是解決旅游經濟實踐問題的理論基礎。為了探尋增長點戰略下旅游經濟的有效增長,我們先對旅游供求層次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2]。
先分析旅游需求。旅游需求產生的最基本決定變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時間和旅游動機。在三個變量同時得到滿足時,旅游需求就表現為現實旅游需求,這部分旅游需求有可能進入旅游經濟系統:
l當有相應的外界旅游供給保證時,現實旅游需求能夠得到完全充分地實現,這部分旅游需求可以稱之為符合意愿旅游需求。
l當沒有相應的外界保證時,旅游支付能力和余暇時間不能完全消費,產生旅游需求剩余,這部分剩余就是非意愿性潛在旅游需求。
l從跨區域甚至跨國界的角度來看,由于政策限制、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不在我國開放目的地國名單之列等原因[3],有一部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無法到達其消費傾向目的地,這時旅游者只能在限制的地域空間內實現其旅游需求,這部分旅游需求可稱為強制替代旅游需求。
l符合意愿旅游需求和強制替代旅游需求合成實現了的旅游需求,這部分旅游需求真正進入旅游經濟系統循環。
從長遠來看,三個基本變量中旅游支付能力和余暇時間不能同時得到滿足時,旅游需求就以潛在旅游需求的形式沉淀下來,可稱之為意愿性潛在旅游需求,加上非意愿性潛在旅游需求構成總的潛在旅游需求,這部分旅游需求只有在下一次旅游時才可能轉化成實際旅游需求,也有可能會流失(主要是入境旅游需求)。
旅游供給也可以分為相對應的幾個層次。不同的是:
l有一部分強制替代的旅游供給具有實現的不穩定性,比如由于三星級飯店在旺季時無法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從而使得一些四星或二星飯店的客房成功出租,但是一旦旅游地的三星飯店建設得到發展,這些二星、四星的飯店就可能再次淪為少人問津的旅游供給;這種狀況在旅游需求爆炸式的涌現的時候表現地尤為明顯。比如1999年國慶期間的得以實現的旅游供給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強制替代旅游供給,這部分旅游供給在節后的實現很可能遇到困難。
l無效旅游供給具有存在的長期性,比如有些旅游飯店已經嚴重虧損,但是由于存在各種退出壁壘,這些無效旅游供給將會長時間地存在于旅游飯店市場,并將對供給市場的競爭有效性產生負面影響,成為削價競爭的根源之一。
從上述對旅游供求層次的基本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新經濟增長點戰略條件下旅游經濟有效增長的路徑框架。
二、旅游經濟增長點戰略的路徑框架
通過對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的內含層次分析,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的需求和供給都能進入旅游經濟循環,入境旅游需求可能流失,國內旅游需求可能沉淀;有些旅游供給不但不能促進旅游需求的實現,而且可能攪亂旅游供給市場,抑制旅游需求的形成。由于總量與結構問題始終存在,所以經濟增長必須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入手,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想使旅游經濟能夠有一個持續、有效、快速地增長,一方面必須著力促進旅游需求的有效化,另一方面必須保證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推動旅游供給存量的有效化。
(一)旅游需求的有效化
所謂旅游需求的有效化,就是要盡可能減少潛在旅游需求在旅游需求轉化過程中的比例,并且使潛在旅游需求盡快地轉化為旅游經濟進而國民經濟的現實推動力量。促進旅游需求有效轉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時間
1995年我國實行周五工作制后國內旅游的蓬勃發展的現實表明,有充足且集中的余暇時間對旅游需求的市場化十分重要?,F在既然已將旅游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就需要旅游需求的實現能夠跳出城市周邊和短途旅游方式,從更大程度更大范圍地帶動經濟增長。因此更多的市場化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長、更集中的余暇時間。關于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時間問題,在近期可以借鑒國外的連休制度來推動旅游發展,比如日本的“快樂的星期一經濟復蘇計劃”,美國的靈活安排休息日的方法;中期則可以在現行勞動工作制下,通過靈活安排每周休息日來相對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時間,比如單周休一天半雙周休兩天,從而將每周多出的半天在通過適當的方式集中用于旅游;遠期則必須立足勞動用工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切實實行帶薪休假制度,探究進一步縮短勞動時間,增加余暇時間的有效途徑。
2.增強旅游支付能力
居民旅游支付能力的增長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上進行改革。既然要讓旅游業發揮國民經濟新增長點的作用,旅游業本身就會有強烈的政策需求,政府應該考慮對旅游產業提供充足的政策供給:在消除儲蓄黑洞時給旅游消費一些支持政策。比如是不是可以利用加薪設立旅游專用戶頭,實行先消費后報銷非現金付給制度?是不是應該重新認識公費旅游問題?是不是可以給予國家企事業單位每年一定金額的職工國內旅游專項資金(當然資金的使用要有嚴格規定)
3.著力于國內與出境旅游需求的有效化
鑒于政策影響的有效性,旅游需求有效化的重點應該放在國內旅游和國民出境旅游上。從我國旅游企業的國際化進程與國民經濟的要求兩個方面來看,出境旅游還不能象旅游發達國家那樣引致國民旅游消費的貨幣回流。所以有效化的重中之重是國內旅游。對于旅游經濟增長點戰略的重點——國內旅游的發展,國家旅游局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促進措施,包括產品體系、市場體系、經營體系、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內容[4]。國內旅游發展的政府主導戰略也已付諸實踐。
4.大力發展國際入境旅游
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面臨的是一個舉國競爭的現狀。雖然我國有許多壟斷性旅游吸引物,在國際旅游市場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性,但替代現象的存在也是不容質疑的,而且因為出游距離、旅游成本、旅游需求的變動性等因素,這種替代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可能該旅游者多年以后才會再涉足該區域,甚至不再涉足該區域。所以我們在積極發展國內旅游的同時一定要繼續重視大力發展國際入境旅游:
l在國際旅游市場上樹立國家整體旅游形象[5],提高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l對目標市場國進行卓有成效的促銷,防止促銷中的走過場與
l深化基于旅游吸引物特征的面向國際市場的旅游產品的開發
l實行旅游購物出口退稅制度
l簡化短期旅游簽證并在更多的口岸實行落地簽證或72小時免簽制度
當然,潛在旅游需求激發起來,形成現實的旅游需求后,要想使這些現實的旅游需求能夠真正地對旅游經濟增長有推動作用,即完成現實旅游需求的市場實現,則還需要旅游供給方面的保證,這也就是要有合適的旅游產品的供給,只有市場上旅游供給有效,旅游需求才能得到滿足,才談得上需求的有效。
(二)旅游供給的有效性與有效化
旅游需求具有多樣性、發展性、多變性等特點,尤其是在買方經濟下的“消費者第一”的新世紀,需要不斷地有新的旅游供給增長來滿足不斷出現的旅游需求的增長點,但是這些新增旅游供給能不能有效滿足旅游需求呢?這就產生了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問題。在以往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經濟發展總是在重復著這樣一種狀況:增量不斷地轉化為存量,存量不斷地僵化,經濟的發展于是需要更多的增量來支持,于是形成了一個“增量—存量—僵化—增量—存量”的惡性循環現象。存量在經濟中總是占絕對比重,所以如何有效配置經濟存量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對旅游產業也是如此。
因此,旅游經濟增長點戰略對旅游供給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切實保證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積極促進旅游供給存量的有效化。
1.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
從旅游需求的層次轉化過程中可以發現,旅游需求之所以沒有轉化為旅游行為,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旅游供給的保證,所以旅游供給的增加是必要的。旅游供給的增加是旅游產品的增加。旅游供給增量首先是表現為作為資本物化的旅游產品生產能力的增加。因此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將涉及:
1.1旅游吸引物的開發
發展旅游產業必須有適應旅游需求的旅游產品,旅游產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吸引物。所以,為了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首先必須考慮的便是旅游吸引物的開發。
1.1.1吸引物類型的選擇
旅游吸引物的類型基本上可以分為自然吸引物、人文吸引物、特殊吸引物等三種。作為旅游者最核心的消費對象物,不同的旅游吸引物是有不同的消費者指向的:不同的旅游吸引物會形成不同的旅游體驗;即便是針對相同的旅游吸引物,具有不同知識架構和審美背景的旅游者也會形成不同的旅游體驗和評價。所以在開發新的旅游吸引物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旅游目的地國(地)的目標客源市場發展狀況,在小國或島國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多地考慮外源性的客源市場發展狀況,但是象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旅游業,國內旅游才是旅游經濟的堅實基礎,所以尤其要顧及本國(地區)旅游者的成長狀況。
1.1.2吸引物區位的選擇
我國旅游業是在一種非常規的發展戰略指導下發展起來的。表現在旅游吸引物開發的區位指向上就是“輕中西,重東部”的格局。這種“市場距離[6]”思想指導下的開發思路對我國旅游產業基礎的建立、規模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現階段,在旅游產業確立新經濟增長點地位后,這種吸引物的開發思路也應該相應有所改變,形成“穩定東部,著力中西”的新格局。這種格局的提出符合我國政府開發西部的大戰略和擴大內需的大方針,也符合國內旅游者的“圈層輻射[7]”模式,同時,也符合我國旅游吸引物的資源稟賦和我國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當然,中西部旅游大開發應采取何種模式、方略仍值得細細探討,這是21世紀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1.1.3吸引物開發方向、規模、程度的選擇
度假旅游、生態旅游似乎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那么我國旅游吸引物開發的方向是不是跟隨潮流呢?這里首先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堅持市場(或項目或產業)贏利空間與本國(或企業或目的地)贏利能力相結合,市場贏利空間是本國獲得高贏利的重要前提,本國贏利能力是實際高贏利的重要保證。較大的市場贏利空間往往能夠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或地區或企業)獲得較大利潤,但是如果旅游目的地(或地區或企業)自身有較強的贏利能力,則即便在較小的市場贏利空間內仍能有所發展;如果自身的贏利能力較弱,則即便在較大的市場贏利空間中也難有作為。這就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問題。在旅游經濟增長點戰略條件下,一定要改變以往那種將吸引物的壟斷性等同于資源優勢、將吸引物優勢等同產品優勢、將產品優勢等同于競爭優勢;以為吸引物的壟斷性天然會導致旅游經濟優勢的觀念。當然,也不可否認吸引物在旅游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另有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旅游產品存在不同的吸引半徑:游樂型旅游產品具有地區性吸引力,度假型旅游產品具有區域性吸引力,觀光型旅游產品具有全球性吸引力。因此,我國旅游吸引物開發的方向是否可以考慮仍以觀光型旅游產品為開發主方向,輔以文化教育型的度假產品(可多考慮西部地區),再以其它多樣化旅游產品為配套的較合理的產品體系。
人造旅游吸引物,尤其是主題公園的建設開發要注意保證適當的開發規模,造成集群效應,使吸引物能有效地被組合到旅游生產力體系中去。這一方面是旅游經濟發展內在規律的要求,適當的經濟規模可以降低成本;一方面是因為人造旅游吸引物首先是一種注意力經濟,如果不能引起潛在旅游者的注意,則價值的補償根本是不可能的;再一方面,通過有鮮明主題的公園的集群建設,可以在較小的空間轉移成本的狀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效用。
1.1.4吸引物的保護
在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戰略下,旅游吸引物的保護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我們認為,要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去分析、探討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旅游吸引物的保護應該是開發性保護,正如旅游業21世紀議程中所說的,在看到旅游業發展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旅游業對環境的有效作用,真正樹立這種辨證的思想對旅游經濟增長點戰略的實現至關重要。
1.2旅游企業的進入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持續的企業進入是保持經濟活力的根本。阻止進入不是解決供給過度的根本,要想使新進入企業效率更高,不再復制重復建設的悲劇,方法只有一個:使現存企業能高效率地存在。當然,企業進入策略中依然要解決相應的選擇問題。
1.2.1進入時機的選擇
1.2.2進入規模的選擇
以飯店為例。從投入產出狀況看,高星級大型飯店的盈利狀況要優于其它類型飯店,那是不是新進入的飯店應以此為最優選擇呢?其實,現在的“追星”、“求大”現象某種程度上表明了投資者的不成熟性和非理性。因為他們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沒有以結構分析、實證分析的眼光看問題,忽視了強勢管理力量在其中起的作用。
1.2.3進入市場的選擇
這里的選擇包括投資者進入區域的選擇和進入目標市場的選擇問題。選擇的合理與否,從小處說將影響進入企業的成長環境進而影響企業的成長潛力及成長能力;從大處說這種選擇會影響整個市場的競爭狀況進而影響產業素質及旅游經濟增長的有效性。
1.3政策供給
1.3.1產業政策區域化原則[8]
要保證宏觀意義上的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提升旅游產業的內在素質,保證增長有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防止旅游產業發展中的“一窩蜂”現象。也就是發展旅游產業要注意把握“產業政策區域化原則”,通俗地說,并不是每一個地區都適合發展旅游產業,更不是每一個地區都可以將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如果不能處理好旅游產業規模擴張與內在素質提高之間的關系,勢必會影響產業的長遠發展。
1.3.2投資政策:投資約束機制、扶貧資金、以工代賑
“五個一起上”投資政策的利弊現在已經分析的比較清楚。在繼續執行“五個一起上”政策的同時要強化投資的約束機制,使資本籌集、資本運營、資本收益間形成捆綁式關系,實現投資行為的政企分開。
鑒于旅游吸引物的區域賦存特點,應該加強對這些旅游吸引物富集地區的有效旅游投資機制的研究,比如如何將扶貧資金的使用與旅游吸引物的開發很好地結合?比如如何將貧困地區人力資源轉化為有效投入?
1.3.3財政稅收政策[9]:財政支持、稅收返還、旅游稅
1.3.4金融政策:旅游企業上市資格、旅游建設債券
優先考慮旅游企業的上市資格,探索旅游建設債券的可行性,利用資本市場為旅游產業的新經濟增長點戰略提供資金保障。
2.旅游供給存量的有效化
資源充分有效配置是推動旅游經濟有效快速增長的前提。通過對旅游供給的層次分析發現,在旅游供給存量中存在無效配置的可能:
l在已實現的旅游供給中,強制替代部分旅游供給表現出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使得供給能力只是一種短暫有效的能力。
l短缺原則[10]導致的潛在旅游供給存在的客觀性,這部分供給能力顯然沒有充分利用。
l無效旅游供給由于高退出壁壘將長期存在,而且還將擾亂整個供給市場的競爭秩序,影響整個供給市場的配置效率。
考慮到旅游供給的有效與否只能通過市場來判斷,供給的有效化應該通過市場競爭來完成,構筑一個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是供給有效化的前提條件。因此旅游供給存量的有效化的途徑包括:
2.1解決制約旅游供給存量有效化的瓶頸
2.1.1優化旅游產業結構
2.1.2優化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結構關系
2.2核銷無效供給
2.3構筑有效競爭市場結構
2.3.1供給市場的競爭現狀分析
我國旅游產業中供給市場的競爭表現為:“過度競爭”和“競爭不足”并存,在某些地區或城市、在某些旅游細分市場由于進入的旅游企業數量過多,以至于市場容量不足以支撐相應的旅游企業的生存“需求”,競爭異常激烈,常表現為“削價大戰”;同時在另一些地區或城市、另一些細分市場卻表現出相反的狀況。也就是說,我國的旅游供給市場表現為“非有效競爭”。
這種在旅游產業實際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是與市場結構中旅游企業進入與退出壁壘相聯系的,因此,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2.3.2構筑規模經濟進入壁壘
主要途徑是旅游飯店的集團化、旅行社的網絡化。這是由旅游經濟的地域分割特性決定的。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飯店的集團化和旅行社的網絡化將再次成為理論研究的迫切課題。發展現實要求有關此類研究應該更加注重實證研究而不是一如既往的規范研究。
2.3.3構筑產品差別化進入壁壘
構筑產品差別化進入壁壘主要通過品牌化戰略來完成。產品差別化壁壘是競爭走向高級化的重要一環。旅游產品的特性使得在旅游產業中研究品牌化戰略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旅游產品的品牌化應該依賴于企業品牌的創立。旅游產品的所謂保護,最根本的還是需要通過品牌戰略來實現。而且品牌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在資金壁壘失效的情況下能夠更加有效地阻止無效進入。
2.3.4通過政府援助降低退出壁壘
由于企業從產業內退出時會產生沉沒成本,這部分沉沒成本如果由政府承擔一部分,則將能有力地促進一些企業的退出,從而改善市場效率。
2.3.5通過企業援助降低退出壁壘
通過企業間的兼并、聯合和集團化等方式,完成產業內調整,即完成產業內經營退出:經營區域退出和目標市場轉向。
(三)強化旅游產業營銷力度
在現實中,還有一部分旅游供給沒能進入實際旅游經濟系統循環,產生經濟效益,造成資源浪費,是因為信息傳遞出了問題,酒雖香,巷太深。所以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之間需要營銷這根紐帶。我們必須形成一套“能與境內旅游供給能力相適應,與境外旅游競爭對手相抗衡”的促銷機制,包括促銷費用的籌集,尤其是有限費用的優化配置:
1.利用資本市場籌集更多的營銷資金
1.1各地的旅游發展基金
1.2旅行社上繳的質量保證金
2.發揮有限的促銷費用的最大效用
2.1邊際比較基礎上優化預算地區配置
WTO在對109個國家的國家旅游局經費預算調查后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分配到特定市場/地區的花費與該市場/地區對目的地國的重要程度不一定呈正相關。比如日本只吸收了我國促銷費用的4.0%,卻占我國入境總人數的22.0%。眾所周知,我國旅游促銷一直面臨著促銷經費不足的難題,那是不是說我國應該削減在其他國家(地區)的促銷費用比例而增加對日本市場的投入?或者從日本市場節省一部分費用用于其它市場的促銷?對這個問題,即對某一地區的促銷預算的增減與否往往采取的是絕對值的比較來決定,而科學的方法應該是運用邊際產出的比較來決定增減與否。
2.2優化促銷預算在各促銷方式中的配置
3.聯合促銷問題[11]
3.1加快集團化步伐,使這種“剝削”現象轉化為“內部共享”
3.2設計一套有效的“有選擇性激勵”機制,以保護大企業的積極性
3.3考慮在各個地方先制定出相關的聯合促銷的法規、制度
3.4強迫各個旅游企業參加旅游促銷的聯合行動[12]
3.5增強旅游主管部門的促銷支付能力
3.6積極探索利用INTERNET等新的促銷方式[13]
四、結語
旅游產業新經濟增長點定位是起點而不是終點,如何把旅游產業真正地培育成國民經濟增長點是當前業界與學界的共同任務,筆者在此提出一個初步的基礎性分析框架,以此為戰略任務的順利完成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與讀者諸君共同來完善之。
參考文獻:
1.張輝.旅游經濟學(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1
2.張輝.旅游經濟現象的深層思考(J).旅游學刊,1996,11(6)
3.吳曉求.社會主義經濟運行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4.厲新建.旅游供求非均衡與旅游經濟增長(D).西北大學碩士論文,1999
5.秦宇.旅游產品優化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論文,1999
6.秦宇.旅游產品優化理論再思考(J).旅游學刊,1999,14(5)
7.厲新建.旅游供求理論再認識(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2)
8.李樹民厲新建等.旅游聯合促銷的困境及突圍途徑選擇(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旅游經濟(人大復印資料),1999(4)
9.魏小安.旅游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戰略(J).旅游學刊,1997,12(5)
10.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何光暐主編.新世紀·新產業·新增長——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99.7
--------------------------------------------------------------------------------
[1]本文與張輝、秦宇合作完成
[2]張輝是國內較早對旅游需求進行層次分解研究的旅游學者。Lavery在1974年提出effectivedemand、potentialdemand、deferreddemand等概念。
[3]到目前為止,我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僅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等八國。
[4]“旅游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戰略”魏小安《旅游學刊》1997.12(5)
[5]整體旅游地形象的樹立已經引起各個大尺度旅游區的重視,比如TourismManagement(vol.18NO.4June1997)曾刊登文章“MarketingEuropeasatouristdestination”。
[6]這種市場距離包括旅游目的地與旅游客源地之間的經濟距離和文化距離。在旅游客源的非促銷性原生性增長階段,經濟距離往往起著主要作用。比如在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國際客源就是一種原生性的增長,基本沒什么促銷投入。
[7]所謂旅游客流的“圈層輻射”指的就是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選擇的一種常態。由于旅游者的余暇時間有限,尤其是旅游支付能力在一定時期內的限制,一般地,在旅游效用無差異或差異較小的情況下,旅游者總是先選擇離居住地較近的旅游地,然后隨著余暇時間和旅游支付能力的增強,逐進選擇越來越遠的旅游地。當然,這還與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以及旅游者的心理類型有關。
[8]不注意產業政策的區域化將導致吸引物開發非優化、資金配置非優化等問題,尤其是支柱產業熱由中尺度向小尺度蔓延的時候。
[9]魏小安在“旅游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旅游學刊》,1997,12(5))中已有相關論述。
[10]短缺原則與短邊原則不同:短邊原則暗示短邊供給總能夠在市場上找到相應需求;短缺原則表明由于存在結構錯位,無論是長邊供給還是短邊供給都不一定完全得以實現。
[11]由于聯合促銷結果的公共性,使得在這種集體行動存在著有趣的“智豬博弈”的現象,存在著小企業剝削大企業的狀況,所以造成小企業沒有能力、大企業不愿參與聯合促銷的困境。關于旅游產業內的聯合促銷的進一步分析詳見“旅游聯合促銷的困境及突圍途徑選擇”。
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內涵是樹立管理中檢查精細,生產中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通過抽油機井檢查方法創新和危險點認識思路創新引領作用,達到精細化安全管理的目的;通過健全管理制度,明確管理目標,實施管理計劃,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通過員工培訓,有針對性地提高抽油機井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強責任心教育,健全考核制度,并貫徹落實,提高公平考核,實現按勞分配,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抽油機井管理的“全準快清”。“全準快清”是我們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的顯著特點。“全”是指每天巡井檢查的點數要全,不漏項;“準”是指能發現問題,檢查出來的問題要準;“快”是指處理措施要快;“清”是指對危險點的認識要清,入腦入心,懂規避風險方法,能規避風險。“全準快清”是檢查方法創新和危險點認識思路創新的目標,檢查方法創新和危險點認識思路創新是實現“全準快清”的基礎。主要做法如下: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內容主要包括確定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和實施步驟;加強宣傳和培訓,樹立企業精細化管理文化理念,營造實施精細化管理的良好氛圍,轉變各級管理者觀念,搭建精細化管理平臺,加強員工培訓,夯實精細化管理基礎;精細化管理中的檢查方法創新和危險點認識思路創新以及案例分析,按照本質安全理論,治理抽油機井本質安全問題,抽油機井分區層次管理法的建立,抽油機井危險分區管理法的建立和案例分析;促進業務流程改造,加強制度建設,確保維護處理做到“全準快清”。
2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主要做法
2.1確定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和實施步驟
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在此過程中,向管理縱深發展,理順和健全管理流程,加強制度建設,明確班組間的責任分工,健全考核項目和考核指標以及績效考評體系,提高生產運行效率,使精細化管理深入人心,容入抽油機井管理系統各個環節,成為員工的行為規范。其實現過程分為學習分析、重點推進和全面提升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是宣傳和培訓,建立精細化管理文化。第二階段的重點是結合實際情況,以提高抽油機井管理水平和員工規避風險水平為關鍵環節的重點推進。第三階段的重點是理順關系,完善制度,改進業務流程,健全考評體系。
2.2加強宣傳和培訓,樹立企業精細化管理文化理念
明確精細化管理目標和內容,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滲透到每個人的日常工作中;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精細化管理,提倡全員參與,使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結合安全生產要求和創新管理方法,進行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培訓,自覺踐行精細化管理要求,努力做到“全準快清”。班組自學,掌握日常精細化管理要求,不斷實踐,互相學習,持續提高。注重團隊建設,加強精細化管理的受控性,使其發揮整體效能。
2.3抽油機井精細化管理的創新重點是解決日常工作的“六個管理區”和解決規避風險的“五個危險區”的管理新概念
根據本質安全理論,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實現本質安全,因此首先要加強本質安全管理,治理設備安全漏洞。分區層次管理法和危險分區管理法,創新點在于:創新了抽油機井管理新概念,探索研究了“六個管理區”和“五個危險區”管理新概念,建立抽油機井安全生產管理新方法。“六個管理區”包括“五率”管理區、井口工藝管理區、抽油機架管理區、配電傳動管理區、文字標記管理區和井場環境管理區,管理區下面設管理項,再下面分管理點,實行百分考核制;“五個危險區”為曲柄掃及危險區、配電傳動危險區、高處作業危險區、光桿閉合危險區以及井口高壓危險區。此外,深化本質安全治理。同時加強培訓,深刻理解新概念,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并積極運用新方法,探索抽油機井安全生產管理新思路。
2.4抽油機井分區層次管理法的建立
抽油機井管理按抽油機井結構特點依次可劃分為六個管理區,即“五率”管理區、井口工藝管理區、抽油機架管理區、配電傳動管理區、文字標記管理區和井場環境管理區,每個管理區下面分若干管理項,每個管理項下面又分若干個管理點,并且對每個管理點打分,實行百分制檢查、定類考核。
3結束語
在中國加入WTO之初,中國與國際接軌,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大量國外企業的涌入,還有國外的管理模式與經營理念,這是與國內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在目睹國外企業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為企業所帶來的巨大優勢與增益效果后,使得我國很多企業家為之效仿,有些企業是將自己曾經的管理方式及理念全部丟棄,完全接受新的管理理念,有些國企則是在自己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借鑒其優點,然后相互結合形成綜合性較強又不同于人的管理模式,但也有很多企業,在借鑒與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對其管理模式的根源核心無法滲透了解,只是學習了管理的表象,沒有領悟其內在與精髓,不但沒能將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革新成功,反之弄成了四不像。
二、重視并明確精細化管理概念
1.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概念
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概念是企業預計建立一段時間的企業管理目標和成本要求。管理目標必須詳細,企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以什么為目標去奮斗、以多大的經濟彈性作為成本止損,這些都要在管理目標中明確指出。為了使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概念能發揮出作用表現其價值,需要企業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都參與進來,不能區域化進行,要將精細化管理概念覆蓋企業全部,共同完成石油管理任務。
2.突破傳統石油企業管理觀念
在傳統的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中,降低成本節省開支是傳統石油企業管理的主要目標,以現代的角度去衡量這個目標就會發現這種過于局限的管理方式不僅無法帶動石油企業的經濟發展,甚至連市場的最低需求都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必須結合時展與市場的走勢,制定出有戰略性的管理模式,使企業能達到與時俱進的發展。不能忽視單位生產效率,要引進高科設備與先進技術,在最短的時間內以生產力的提升來營造最高的利益,在質量與效率雙贏的基礎上將精細化管理凝聚在價值的創造上,這樣才能使我國石油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展的更穩健。
3.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
會計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企業管理都不可或缺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成本,費用的支出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無時不刻不在消耗著,所以必須將成本節約任務落實到企業的每一處細節并動員企業所有人員配合該項任務,使員工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任務所在的同時還能對其進行范圍分化,落實之后,要對項目的成本支出與工作時間等環節進行控制。為了調動企業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可以制定獎勵制度,將工作量以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快最好的員工給予資金的獎勵,相對的,為了樹立企業管理體系的威嚴性與有效性,對不遵守制度不配合工作的員工或部門要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對應的懲罰措施,以此來完善管理體系。
三、推動石油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發揮出企業的人文關懷,以此來激發員工對崗位的熱愛與敬業,要將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推進建立在以企業為家的基礎上。企業員工是企業的戰斗力,要想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度就需要管理者將企業員工自身潛能最大化開發并運用到石油企業中,當然,這需要一定手段,如果企業管理者什么也不去做,僅靠口頭的宣傳與動員是無法讓企業員工為此效力的,必須結合企業員工的真實需求,通過管理的協商統計出最有效的帶動方式,以此來調動企業員工潛能的開發,使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工作獲得支持與推進。第一,通過每一位員工的配合,在工作過程中尋找可以進行成本控制的環節,進一步完善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問題,同時對現有的節能損耗措施可能存在著不完善,若企業員工有好的建議,石油企業精細化管理者應積極采納并且立即落實,同時給予提供幫助的員工進行獎勵。企業的成本節約要從企業內部全體工作人員做起,所以企業在開展成本控制之初,要動員企業成員成本控制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節約能源精打細算。第二,企業不論其規模還是企業所涉及的領域是呈多樣性的,然而在這些多樣性的背后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經濟效益,企業為了獲得經濟效益而經營各種項目,盡管經營項目不同,但目的卻一致,那就是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利益,市場能否接受企業,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其結果就能得知市場對企業開展項目是否認可。基于這一點可以看出,決定企業盛衰的不僅僅是精細化管理控制策略,經營項目的產品才是關鍵所在,所以企業在進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一定不能影響石油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