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1 08:36:36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高中德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學校教育方法欠妥
青少年是德育主體,但不是灌輸客體。一些職業高中對道德教育的理解就是系統地向這些學生傳授道德理論知識,認為他們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識就能提高道德素質,忽視、缺少道德情感的激發和道德意志的強化,使德育過程中缺失了“情”、“意”兩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社會生活中道德失范行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生、膨脹,這些問題使尚未成熟的職業高中學生深受影響。職業高中的學生大多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有失落感,所以喜歡接觸社會、模仿不良行為尋找刺激、緩解壓力。另外,網絡中的不健康內容防不勝防,青少年學生很容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3.家庭教育不當
一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不對子女提出任何道德、紀律等方面的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了任性、自私、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不思進取等不良品質。還有一部分家長重智輕德,家長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子女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培養上,不考慮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據筆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當問到“你對父母提出各種要求時,父母會怎么做”時,有8.3%的學生選擇了“全部滿足”;在涉及“你如果犯了錯誤,家長對你的態度”選項時,有6.7%的學生選擇了“知道了也不問”。
4.學生自身的道德意志薄弱
職業高中不少學生道德意志比較薄弱,缺乏戰勝困難與挫折的勇氣,缺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自制力差、貪圖安逸和清閑自在,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感到難以忍受。一些學生希望將來干一番事業,渴望成才,但卻不愿通過吃苦與奮斗去獲得成功。比如,一些學生對班級和學校分配的衛生勞動感到任務多、臟、累,干了一會就不愿堅持下去了,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走。問卷調查顯示,當問到“成功要吃很多苦,您對此的看法是”,仍有多達36.3%的學生選擇“不想吃苦但想成功”的選項。
二、提高職業高中德育實效性的措施
1.學校要為學生道德教育創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
道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有利的道德教育環境,并進行有效的指導,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我們既要重視顯性的道德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又要重視那些沒有在課程計劃中顯現、隱藏在學校教育環境中、能對學生成長產生潛移默化影響的各種因素,也就是隱性德育資源。它們是學校德育實踐必不可少的并且十分有效的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對自然物質環境很重視,但是容易忽視精神文化環境建設,比如,教師的素養、師生和生生關系、各類知識的文化背景、校風、班風、課堂氣氛等等,都蘊含著豐富的隱性道德教育因素,這些或明或暗、或顯或隱的德育資源對學生的品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創設良好的文化精神環境有利于引導學生開展道德教育活動,有利于實現自然與人、人與人關系的和諧和美化,為學生全面素質的形成提供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氛圍,最大限度地發揮隱性德育資源的正向功能,通過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會促成道德教育意識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學生的道德教育達到預期目標。
2.啟發學生開展道德體驗活動
道德教育的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選擇與其相適應的道德教育內容。在適當時機,啟發學生開展道德體驗活動也是一項很好的道德教育形式。比如,在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時,我們是什么心情,讓同學們體驗一下;在各年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也是十分有效的,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母親和自己個人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和對比,切己反思,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筆者曾布置一項家庭作業,要求學生開展一項調查活動。以一個月為一個時間段,通過調查和直接交流,了解母親一個月的單純個人消費情況,同時,要求學生記錄下自己一個月在學校的各種消費情況,然后作對比研究。調查活動使許多學生都感到震驚,學生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生活學習費用遠遠超過母親的個人消費,在有的家庭甚至超過全家的消費總額。通過同學們的實踐調查,多數學生由最初的興趣發展到后來的震驚和感動,使學生重新認識了母親、自己和家人,增強了學生對家人和老師的感恩意識,重新認識了自己目前的任務,可以說,這時道德教育活動震撼了學生的心靈,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3.提高班主任道德教育的積極性
在理論上,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弄懂弄通道德理論,然后對學生進行明確精辟的傳道解惑,使學生正確理解理想、紀律與道德的關系,明確理論知識與實現自己理想之間的關系,逐步樹立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觀念。在形式上,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各種到班的時間,在班級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方法靈活的活動。例如,舉行主題班會、個別談話、座談會、文體活動等隨時隨地貫串道德教育。因此,職業高中要培養一批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身心健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將班主任工作記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學校績效工資分配要適當向班主任傾斜,使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熱情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將班主任工作成績作為教師聘任、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高職校要將優秀班主任的表彰激勵納入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表彰獎勵體系。
4.充分利用德育課堂教學
【關鍵詞】職業高中;心理問題;德育教育;人文關懷
一、職業高中學生的特點分析
當下的職業高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人際交往困難。當下大多數的職業高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愛好,不愿意遷就別人,這種性格和心理導致他們普遍難以交到知心和長久的朋友,在朋友中得不到支持的力量,往往心理會覺得十分孤獨。當下的職業高中學生會出現很多人際沖突的問題,尤其是“宿舍沖突”日益嚴重。學生缺乏充沛的自我意識:二是生活欠缺自理能力。職業高中學生雖然已經擺脫了父母的束縛,但是他們也陷入另一種不安當中,由于環境的改變,受到各項規定的約束,他們的生活完全被現有的秩序打亂,喪失了生活處理的主動性。上課是被動的、活動是被動的、生活是被動的,莫名其妙地又會出現一些失落和自卑的心理使得他們面對生活不能報以積極的態度。職業高中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受到他們年齡以及生長環境的限制,他們往往缺乏較強的心理素質。將近一半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障礙,具體表現在學生經常會出現逃課的情況。更有超過一半的學生缺乏具體的生活目標,沒有充足的堅定意志力去面對生活,學生的惰性和自卑壓倒了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性,這些都使得他們缺乏一定的抗壓能力,在外界的惡劣環境下,導致心理走偏,如果不及時梳理他們的心理問題、加強德育教育,將影響他們的終身發展。
二、職業高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1.立足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與目標,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擁有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實現道德理想、集體主義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師從事德育教育工作,要積極結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本著為教學實際服務的原則,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用豐富的體驗、情感與態度投入在工作當中。實現在班級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這就需要充分地重視學生的思想。學生作為有思想、有靈魂的個體,他們是德育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當中的主要踐行者,隨著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提升,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在課堂上,他們踴躍發言,希望得到的一定是教師的肯定,所以,即使學生表達不當,或者文不對題,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充足的信任,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告訴學生什么是錯的,從另一個角度去贊美學生思維的獨到性。踐行人文主義關懷,就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思想,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個性特征,實現分層教學,這樣才能夠將關愛播灑到每個學生身上。2.重視學生的終身發展。職業高中的德育課程,要始終堅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所服務。職業高中教育現代化,要實現德育教育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個人狀態,為其終身發展、持續發展做出良好的準備。職業高中學生就業之后,并不是職業高中德育教育的結束,而是驗證德育教育效果的開始。職業高中學生在校園里接受的教育,為適應就業以及達成業績保駕護航。3.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為學生培養良好的適應能力,對于其今后步入社會有著更好的幫助。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一些調整的策略,剛到新的環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要鼓勵學生及時和教師溝通,讓學生找到歸屬感。其次,學??梢越M織一些團體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讓學生通過一些比賽或者活動來展現自我,贏得同伴的支持。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盡快地讓學生適應環境,從而為其樹立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目標,從心理上盡快地適應集體,適應自己的身份。職業高中的德育課程在信息媒體的支撐下,實現了教育方式、內容的創新與革新。借助當下職業高中的教學環境,利用網絡、多媒體、廣播等形式豐富德育教育活動,營造濃郁的德育氛圍,凸顯德育效果。在職業高中生的日常行為中觀察其表現,幫助其成長。讓德育教學真正地走進職業高中生的生活當中,這樣才能夠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圖文并茂的授課形式,多元化的聲形結合,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生活體驗,這樣更符合他們的接受特點。
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的利用,激發職業高中生的共鳴體驗,更有助于職業高中生領悟能力的提升。職業高中的德育教育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的想法和思想也各有不同,形成的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如果德育教育只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必然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讓職業高中的德育教育不斷完善,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切實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范宗剛 單位:浙江省浦江縣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薛賽男.人文關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現代教育管理,2016(6):113-118.
目前我國職高德育課程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為了加強課程改革滿足當今社會環境下對職高畢業生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的新要求,同時也增進社會的長遠發展。 加強職高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及對職高學校德育建設理論基礎研究,小編為此收集了大量的職高德育論文題目課程改革體系以供大家參選。
1.論國畫藝術手法在職高德育課教學中的運用
2.職高德育引入就業教育的研究
3.大眾傳媒沖擊下的職高德育課教學初探
4.探討職高德育課趣味化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5.對職高德育課程改革研究
6.以學生職業素養為核心的職高德育模式研究
7.初中,職高德育教育銜接問題初探
8.職高德育課趣味化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9.課改契機下職高德育課學習興趣的時效性研究
10.職高德育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
11.對新形勢下職高德育課教學的思考
12.職高德育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13.從細節做起——基于“魯班文化”的職高德育管理策略
14.在真實性評價統領下建構職高德育課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15. 網絡信息技術在職高德育教學中的應用和探索
16.論學案導學”法在職高德育課中的運用
17.增強職高德育課教學有效性初探
18.淺析如何提高職高德育課的學生學習興趣
19.職高德育課作業的實效性探析
20.提高職高德育課堂設問有效性初探
21.評《職業高中德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
22.職高德育教育的技巧與方法淺談
23.創設情境,優化職高德育課堂教學
24.加強職高德育工作努力服務經濟建設
25.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加強職高德育課學法指導
26.職高德育工作應增強實效性
27.科學構建新時期職高德育工作體系
28.職高德育課不妨滲透English教學
29.主題學習在職高德育課的實踐及有效性探究
30職高德育課情感價值觀目標達成策略探索
31.職高德育課生活化教學淺議
32.職高德育課教改滲透成功學理念的嘗試
33.讓職高德育課煥發生活魅力
34.職高德育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
35.淺談如何做好職高德育課教師
36.職高德育課案例教學探微
37.淺談職高德育課堂的導入方法
38.談談職高德育課教學中的理論聯系實際
39.談職高德育課中的“活動單導學”
40.淺談職高德育課新課導入注意事項
41.網絡環境下職高德育課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
42.網絡信息技術在職高德育教學中的應用和探索
43.職高德育課學習興趣的激發
44.職高德育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教學案例
45.職高德育途徑初探
46.以學生為本激活職高德育課
47.淺談職高德育課教學的激勵藝術
48.實施啟發式教學,上好職高德育課
49.職高德育的“模塊”教育研究
50.淺談職高德育教學
51.職高德育途徑初探
52.盛開職高德育之花
53.對職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4.新時代下職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5.職高德育課教學初探
56.職高德育案例
57.職高之德育教育
58.職高德育成功的秘訣
59.職高德育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60.職業高中德育的理論與實踐
61.激活職高德育課堂
62.職高德育教育論文
63.職高德育創新的思考與實踐
64.職高德育工作案例個案分析
65.職高德育課堂管控探索
66.滲透職高德育課教學途徑.doc
67.提高職業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研究
68.職高德育的“模塊”教育研究-kjq
69.在職高德育課中滲透美育
70.關注職高德育成效共話職高德育創新
71.縣職高德育科研課題實驗班開展
72.鄞州職高德育工作又添新彩
73.職業高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分析
74.情”與“法”并重,上好職高德育課
75.職高德育論文范文_職高班主任德育論文,職高德育論文
76.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77.職高德育教育的技巧與方法淺談
78.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意義與困惑
79.職高德育課程教案
80.提高職業高中德育實效性的思考
81.(職高德育高三職業生涯規劃第一次月考
82.對新形勢下職高德育課教學的思考
83.我市普職高德育工作會議在市職教中心舉行
84.職高德育路線圖
85.淺談職業高中德育課的情境教學
86.職業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7.如何在職業高中教學中滲透德育
88.新形勢下實現職高德育管理模式
89.對新形勢下職高德育課教學的思考
90.職業高中德育問題研究
91.東莞長安職高德育新模式
92.談談職高德育課教學中的理論聯系實際
93.淺談如何提高職業高中的德育教育
94.78東莞長安職高德育新模式
95.田東中學職高德育工作的經驗與做法
96.職業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97.職高德育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98.職高德育高三第四次月考及答案.
1.1高職教育到底是姓“高”還是姓“中”
在將高職教育劃分為職業教育教育體系開始,又出現了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之間的模糊界定,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二者之間存在太多的相同點,所以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體制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在一定意義上來講,高等職業教育應該要比中等職業教育高出一個層次,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理論研究上,還是實際的技能培養方面,都要有一個質的提升。但是實際卻完全沒有做到,從我國的教育部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來看,二者都具有“高素質”和“技能型”的特點,這就在概念上存在模糊性。由于定位不夠明確,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二者的專業設置幾乎相同,課程體系一樣,教學內容出現大量的重復,在實踐教學中的實習內容也幾乎是一樣的,所以根本沒有明顯的區分度,這嚴重擾亂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體系,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設置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1.2就業面向與崗位沒有明顯的區分度
由于中職與高職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培養過程方面沒有明顯的差別,導致兩者最終產出的成品也極度相似,人才質量包括素質、技能、態度都沒有明顯的區分度。由此帶來中職畢業生和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沒有多少區別,從就業崗位、薪酬、保障等方面也沒有多大差別,有時高職生還競爭不過中職生。這樣的高職教育對市場的吸引力不會太強,對社會的貢獻率也不會太大,甚至沒有必要辦高職,只要把中職辦好辦精就可以了。
2我國高職教育的未來走向
2.1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兩個對接”
從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趨勢看,是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需要。最近,教育部提出了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具體改革意見“:增加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對口升學比例,拓寬高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進入本科學校應用性專業繼續學習的渠道。鼓勵高等職業學校與行業背景突出的本科學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專業碩士培養制度。”據此,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路徑中,最關鍵的就是實現兩個對接:一是向上與應用本科或高職本科對接;二是向下與中等職業教育對接。在向上對接中又有兩種路徑可走:首先是拓展“專升本”空間。第二個關鍵點就是與中等職業教育對接。
2.2辦好特色鮮明的高職教育需要“練好內功”
從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看,只有那些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教育形態,才會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性。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只有“練好內功”,在內涵建設上打造出自身鮮明的個性特色,才會贏得社會的認可與發展空間。而這種“個性特色”的標志就是要與中等職業教育有明顯的區分度,否則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為此,有人將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設定為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術性技能型”人才。
2.3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高教資源的需求
從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期待來看,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的需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特別是近年來全國上下興起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升級,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對高等教育的期待也越來越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高層次的教育。
3結論
(一)準確定位各個德育階段的職業道德教育目標
“目標”是可操作的,是鑒別職校生道德發展水平的有意義的標準,對課程內容體系銜接起著指導、調控作用。中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的制定既要考慮教育目的、德育目的的總要求,又要考慮具體學校教育的任務和特點。根據職業教育的辦學要求,其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是職業能力。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目標設計要從社會用人標準及學習者職業發展要求出發,堅持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相結合的原則,以“四元標準”即職業教育學歷標準、國家職業標準、行業用人標準和不同德育階段學生的道德認知特點為依據,從課程銜接視角準確定位每個學段的學科課程目標,以便體現課程的教育性與職業性的雙重特性。制定課程目標,需要著重從職業能力的培養方面完善課程目標的內容、結構,以便指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序化。從課程銜接的視角出發,對每個學段所要達到的道德能力水平進行分析,解構道德能力結構要素,并準確描述道德能力要素所應達到的能力水平,以體現能力培養的層次性。在德育初級階段,發揮感性思維和經驗思維能力,以“規則”的認知為基礎,引導和激發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使之了解職業義務和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形成基本的規范意識和道德品質;在德育的中級階段,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使之學會運用“原則”調節職業生活中的各種關系,理解道德“原則”,將道德原理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培育道德主體的道德能力和道德自律精神;在德育的高級階段,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價值目標,發展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使其學會將抽象的道德知識與具體的道德事實結合,增長道德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促進職業道德的自律性與他律性的高度統一。服務于德育目的、目標的達成而選擇和組織德育內容,能夠促進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緊密銜接。
(二)增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連貫性和囊括性
職業道德是從業者在特殊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主要用于約束本職業人員,它既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職業化”,也是個體道德品質的“成熟化”。遵循職業道德的特點以及社會職業化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編制應體現囊括性原則,課程內容應包括公共職業道德教育和有專業、崗位針對性的專業倫理教育。從課程內容銜接角度看,高年級的職業道德教育側重點是專業倫理教育。由于職業道德在形式上,特別是行為準則的表達方式方面,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和多樣,客觀上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應貼近個體未來職業生活實際,以增強其道德實踐能力。在以目標定位為依據,從目標中的內容、結構要求選擇和序化課程內容突出道德能力培養時,應按能力培養的層次性要求,對能力結構各個要素所要達到的能力水平準確定位。要根據職業教育特點以及未來學生職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德目”,并有機組織德目,從價值結構的“三個維度”不同程度地詮釋重要德目,按照螺旋上升式序化課程內容結構,以促進德育目標的達成,彰顯職業學校德育務實性特點。加強課程銜接體系建設,不但要促進課程內容銜接,還要以“技能”目標和“應用”目標為導向,促進認知性德育和活動性德育的有機結合,以多種方法促進課程體系銜接,才能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三)在現有國家課程體系下分專業開發專業
倫理教育課程促進課程銜接職業道德是依據本職業的業務內容、活動條件、交往范圍的要求,使從業者更好地履行職業責任而制定的行為規范,具有鮮明的行業性和多樣性特點。職業道德的特點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具有適合行業、職業要求的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以便使本專業學生盡早了解和掌握該專業的職業道德知識,形成專業道德能力,養成專業自律精神。當前,我國的德育課程是國家課程,在現有條件下開發專業倫理教育課程,需要國家、學校和教師三方合力推進。從國家層面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積極探索專業倫理理論,以及德育課程開發技術,為不同層面的德育課程開發實踐決策提供理論基礎。此外,國家應盡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健全中高職銜接的管理體制,制定中高職貫通的課程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評價機制。
二、總結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食品專業無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職業道德教育大多通過公共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完成。該課程內容是廣泛和普遍的,缺少針對食品行業特殊性的職業道德內容,不利于食品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理想,將來難免出現因職業道德意識薄弱而發生違背食品職業道德的行為。基于此,筆者認為結合專業課程內容進行食品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并在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過程中做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二、高職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中強化職業教育的措施
1.在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明確職業道德教育。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對教師的教學起指導作用。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目標中均明確了職業道德教育,如《食品分析》課程要求學生“增強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意識,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食品營養與保健》課程要求學生“擁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意識,具備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食品加工技術》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嚴謹踏實、實事求是、講究效率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敢于奉獻,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尊重、理解和寬容他人的綜合職業素養”;《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課程提出培養學生“具有自覺執行食品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素質,以及愛崗敬業、嚴謹踏實等食品從業者必備的職業道德”。各專業課程教師能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有效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2.在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體現職業道德教育。
教學內容一般指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是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的。各專業課程的教學在傳授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包涵其特有的道德精神。例如,《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課程中涉及食品安全性影響因素教學內容時,教師可從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劑、染色饅頭、獸藥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入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生動講解了獸藥、有毒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等對食品安全性影響的專業知識內容,使學生對有毒食品危害性有深刻的感性認知,引導學生對此類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層層剖析,主動思考,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觀點,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也使學生明白了“食品安全重于山,遵紀守法責當先;有毒有害不添加,違法生產眾難容”。
3.在教學過程中創新職業道德教育。
人的道德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良好的道德習慣與人格素質是需要培養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價值觀、能力和品質的培養。專業課程教師首先要用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感的調控,幫助學生建立自尊、樹立自信,確立學習目標,使學生具有食品專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所授內容不斷探索新方法,培養探究意識,激發學習興趣。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內容較多,專業教師能結合課程內容特點,采用項目化教學和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典型項目教學任務,如《微生物檢測技術》有“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食品分析》有“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著色劑)的測定”、《食品加工技術》有“甜面包的制作”等項目。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教學過程,教師充分發揮其協助引導作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組獨立制定工作計劃并實施完成,培養協作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師的激勵和引導下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練習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完成好教學任務。此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既有利于學生初步形成團隊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助于其社會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4.注重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優勢和作用。
道德不僅是一種規范性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能力,加強實習、實訓,既是高職院校專業實習訓練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精神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高職生只有將學習和專業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工作實踐中去領悟、體驗和感受職業道德,才能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同,強化自己職業道德養成。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大型的食品企業如蒙牛乳業、可口可樂等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請食品企業的品控、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引用企業文化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利用頂崗實習的環節,采用校企合作形式,通過工學結合,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要求學生獨立承擔工作,接受企業的教育、磨煉和考驗。這些教學實踐增強了學生對職業精神、職業規范、職業素質等的理解,有利于其養成良好職業道德習慣,且經得起用人單位的檢驗。
三、高職專業教學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兩點思考
1.要重視食品專業課程教師思政理論的提高。
韓愈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具有清晰、鮮明的是非觀是高職食品專業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食品專業教師必須在職業道德規范方面言傳身教,時時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為學生做出表率。但專業課教師因專業背景的限制,自身思政人文理論有欠缺,還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政素養。學校也應重視對食品專業課教師思政理論的培養和提高,并給其在學習、交流等政策支持。
2.職業道德教育評價方法有待改進。
1.1 高職語文職業能力培養的目的
高職語文職業能力培養的目的只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促進培養學生的個性,并開闊其自身的視野。高職語文教學所涉及到的內容十分廣泛,有語言、思想、哲學以及文化等等,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滿足學生個性的需求,發掘其對語文某方面理解能力的優勢,從而促進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第二,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對聽、說、讀、寫的訓練來加以實現,這樣不僅有助于豐富學生語言文化,還可以增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素養。第三,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來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教師將語文文化傳授給學生,使其對人文、歷史、科學有了系統性的了解,從而培養出一名具有科學品質的現代化人才。
1.2 高職語文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語文職業能力就是將語文知識應用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能力,換言之也是一種溝通交流的能力,語文職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傳遞信息的能力、對不同語文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通過語言實現目標的能力。培養高職語文職業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而溝通交流的能力正是目前社會正常交往的重要因素,教育領域的研究者都將溝通交流能力作為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要素,由此不難推斷,語文職業能力也已經成為工作單位選擇人才的一大指標。高職語文中對職業能力的培養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確保其可以正確面對未來的社會競爭以及市場挑戰。
2 高職語文中培養職業能力的策略
2.1 高職語文中培養職業能力的課程教學策略
高職語文這一門教學科目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可謂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而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課程上應將其劃分成三個環節,分別是:必修環節、指定選修環節以及任意選修環節,必修環節主要培養高職學生對職業相關信息收集的能力,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社會和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指定選修環節主要通過構建一個職業環境來培養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任意選修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和人文素養。三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僅彰顯了靈活性與原則性的有效結合,更能滿足高職院校在培養職業能力體系的基本要求。
2.2 高職語文中培養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策略
為了提高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效率,應該加強自身建設,對其課程體系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將學生語文職業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大力發展學生職業實踐能力,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課程體系的建設,第一,創建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相關課程,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不僅需要寬闊的知識視野以及出色的語感,更需要具有構建語言知識框架的能力,而這些內容是無法只通過高職語文課堂來獲得的,所以創建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相關課程是志在必行的。第二,構建培養學生漢語職業能力的相關課程,比如說口才與演講課程、應用閱讀課程以及寫作理解課程等等。第三,構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實踐課程,這一環節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是一項需要經過長期積累的過程。
2.3 高職語文中培養職業能力的評價機制
高職語文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包含教學機制和評價機制,評價機制是針對教學內容開展的,通過審視語文職業能力培養階段,尋找出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完善,大多數評價機制的要求都依照于課本內容,只有這樣教學機制與評價機制才能共同發展。建立評價機制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加以實現,首先,構建起高職學生的個人檔案,讓教師對學生的特點有更好的了解,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有助于高職學生對語文職業能力產生興趣。其次,構建評價功能的轉換機制,注重發展性的評價方針,通過分析個體之間的差異,制定出質性指標。最后就是完善評價機制,使其達到滿足課程發展需求的目標。
3 目前高職語文對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3.1 使用的語文課本不具有高職教學特點
高職語文教育是保證學生專業知識得到提升的基礎上,突出實際性與技術性,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所使用的語文課本也應該完美的體現這一點,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在保證理論知識深度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高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是根據科學統計,全國一共有超過五十本的高職語文教材,教學內容大多數是文化欣賞、語言表達等眾多能力的一個方面,不能滿足高職語文全面發展職業能力的要求,理論知識過于繁重,高職教學的特點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3.2 高職語文教學內容與對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存在脫離情況
根據調查發現,眾多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與對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存在脫離的現象,舉例而言,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過于歷史化、教育化,歷史化指教學內容往往偏重于經典,對現代化技術不夠重視,教育化高職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往往是通過“填鴨子”的方式獲取的,即學生沒有通過自身實際操作來提升自身能力,更不用談對職業能力的培養了。而且學校為了保證教學體系的完整和鞏固,在使用教學設備方面上沒有突破與創新,這與培養職業能力應具備的靈活性背道而馳。
4 針對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問題應采取的解決措施
4.1 高職院校選取適宜的教學模式
只有適宜的教訓模式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如何根據語文教學優點以及特征制定教學形式與內容也是目前眾多學者熱議的話題。高職院校應該通過考察、開展講座、調研等形式來獲取適宜的教學模式,考察主要指帶領同學參加實地考察活動,讓高職學生對我國未來的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有一個大體的輪廓,從而促使產生對職業能力培養課程的興趣,以便于高職學校根據學生興趣選出最適宜的教學模式。開展講座的形式能夠最直接的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其自身的知識面,以便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為高職院校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家打下夯實的基礎。
4.2 建立培養職業能力相應的管理部門
建立培養職業能力相應的管理部門,以便在第一時間內針對目前的培養情況采取改進措施,管理部門主要包括職能部門與領導部門,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制定職業能力培養課程的基本計劃,聯系相關的高職語文教學基地,并監管教師的工作質量。領導部門主要是協助學生開展職業能力的培養工作,以便提升高職院校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