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7:41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藝術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數字藝術教育體現在數字、藝術和教育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數字指的是數碼技術?,F代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技術也日臻成熟,因而帶來廣泛的應用領域;藝術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發掘個人的潛質,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面對國際國內大市場,市場的需求是多樣化、多層次的,順應時代開拓和發展數字藝術教育,設計一套完整系統的專業學科體系,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數字藝術教育的主要問題
1.數字藝術設計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國內一些院校師資隊伍中,最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同時又擁有實際項目操作能力和創作經驗的老師。
目前有些院校的課程設置問題很多,過多考慮使用器材、軟件的能力,缺少相應的人文課程,如戲劇學、影視心理學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視賞析、影視剪輯、音樂剪輯課程,去掉一些計算機課程的設置,這樣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
2.數碼藝術教育體系不完備
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動畫學院圖形圖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鑒北美的教學體制,把教學體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個等級:最底層的是技術手段型,以軟件、硬件為側重點來教學的模式;其次是原創內容型,以培養創意為主的教學模式;最頂層的是人文關懷型,與國際化接軌,培養可用性研究人才為主的教學模式。
我國現在還停留在底層的教學模式,以技術培養為主,開設很多計算機課程的階段。
3.理論研究領域空白
數字設計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直到現在,已經過了10多年的風風雨雨,嘗試性的高校數字設計專業教學也不下8年,但數字設計的專業理論研究在國內幾乎還是一項空白。全國為數不多的專業刊物和相關大學的學報很少能見到數字設計的研究論文,也看不到較規范的數字設計教材。
4.輕視設計創意,注重技術操作
當前數字設計教育習慣以軟件的操作熟練程度來評價水平高低,主要看誰的軟件玩得精到。數字設計作品缺乏創造力、相互抄襲的現象普遍存在于學生當中。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曲建方教授認為,各個院校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去培養、發展學生創造力。技術只是種手段,藝術創造力才是核心。
二、數字藝術教育發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視學業修養和基本功訓練
通過開設數字媒體的基礎性課程、方法類課程等,加強學生在數字媒體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寬厚的基礎。
2.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服務于學生的人本思想
開設多種可供選擇的、有針對性的課程,使學生能夠靈活、自主、充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利用開放實驗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時期給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訓練,使學生的數字媒體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與培養。
美國的大學在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面,各個學校都結合本學校以及該專業的發展特點,并根據社會需要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要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選擇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與需要。
專業的設置面對不同的就業去向,如影視、動畫、游戲、廣告、網絡,使得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實踐課程安排。學??梢越⒁惶转毩⑼暾臄底只夹g系統,甚至是完整的數字化生產線。影視數字化系統可以全部采用數字化手段,從攝錄到制作的全過程都采用DV,貫穿影視的前、中、后期。游戲專業同樣根據游戲行業的取向來設計專門的游戲制作訓練。
學校也可能按照學生未來不同的職業崗位,教師完成了基礎課教學后,根據就業的要求來設計他們的專業課程。在美國的大學中,往往是學生選老師,學生有條件根據自己的設想,選擇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選的課程中。
3.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適應市場需求
數字藝術橫跨藝術、技術兩個領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養也要實現藝術、技術的結合,同時兼顧原創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階梯培養。
目前國內數碼設計類公司在招收人才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藝術人才與技術人才之間難以溝通,懂藝術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理解藝術。有專家分析說,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高校等相關教學機構對市場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太差,專業設置和調整尚未跟上產業發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現在現有的學科分割嚴重,對數字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和起點不夠。
4.建立院校高端師資資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軟件學院和媒體與設計學院聯合辦學招生,融合了計算機和藝術兩方面的科研教學資源。另外,還依靠與國際數字媒體業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設數字藝術產學科平臺,并定期聘請國際業界專家執教。
北京大學為教學配備最有效的師資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學力量,以培養實用高級專才為目的。
5.定期舉辦全國性高校數字設計教學論壇或會議
對當前數字媒體教學及影視動畫教育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討。深入領會教育部門、文化部門等有關領導與專家圍繞數碼藝術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文化市場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國內外數碼藝術教育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與國內外數碼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富有成效的交流與互動。
6.許多專家提出數字教育與市場中的企業建立聯系
請有豐富經驗的業界人士擔任客座教授,引入業界的實戰經驗和新鮮創作理念。院校和企業探討的問題是目前數字藝術教育領域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即教育與市場的接軌。參與院校教學的企業人員要保證課程質量、時間安排;企業與學生之間要將寶貴的經驗傾囊而授;安排好學生參與企業的項目制作等。
結語
如今信息時代是建立在以電子計算機為平臺的基礎之上的。視覺藝術和視覺藝術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將來,以計算機為平臺的數字藝術將成為視覺藝術的主流,數字內容和文化產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因此,我國的數字藝術教育應該不失時機地把握住時代主流,及時調整教學體系和學科建設,建立和發展面向21世紀的數字藝術教育,推動中國數字藝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軍.適應與轉換——高速經濟發展下的中國設計教育.國際設計教育大會ICSID論文,北京:清華大學,2001.
(一)緣起
數字藝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網絡媒體的基本特征,涉及電腦動畫、影視廣告、網絡游戲、虛擬現實、網絡藝術、多媒體、數字攝影、數字音樂、錄像及互動裝置以及DV(數字視頻)等領域。作為人類創意與科技相結合的數字藝術產業已逐漸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數字媒體藝術從學科的角度看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既有計算機科學知識,又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因此,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基于科學與藝術的一門學科,是視覺藝術、設計學、計算機圖形圖像學和媒體技術相互交叉的學科。但是,大部分院校新辦的數字藝術專業的學術基礎薄弱,人才技能層次過低,人才培養模式落后,這些都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不可避免地導致教與需之間的脫節,使數字藝術教育難以適應產業調整所帶來的需求變化。因此,目前產業急需的數字藝術專業人才缺口非常大,就影視動畫方向的調查數據表明,2008年的人才缺口為80萬。所以,我國的數字藝術教育所存在著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必然要引起當下藝術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研究以2011年參加第四屆中國大學生(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參賽大學生為調研對象,試圖研究國內文科數字藝術教育的現狀,并就現狀的形成進行可能性的歸因。本研究之所以選擇參加“中國大學生(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大學生為研究樣本,主要基于以下考量:一是參加該比賽的大學生本科均修讀文科類專業,對于數字媒體藝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大部分并非來自傳統課堂,但他們的參賽水平普遍較高,這樣的樣本對于數字藝術教育現狀的歸因分析具有典型性;二是參加該比賽的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多所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地域性特點較為明顯,具有研究價值。
(二)研究問題
1.國內大學生數字藝術探索動因調查。通過對當代國內大學生探索數字藝術的動機的調查,掌握當今大環境下大學生所接受到的數字藝術方面的影響和熏陶,同時推測出教育中應該側重的方面。2.國內大學生數字藝術學習方式調查。學習方式的調查主要基于對樣本平時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的了解,包括制作藝術作品的頻率、擅長作品的門類、獲得數字藝術技術的途徑等等。通過這些情況的了解可以將這些數字藝術教育下的大學生的心態做一個概括,并且反映當下教育環境下人才的技術水平。3.國內大學生數字藝術學習學校環境調查。主要了解大學生在進行數字藝術學習過程中的滿足與需要,從而總結學校環境下的數字藝術教育現狀,更進一步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二、研究方法
(一)抽樣與樣本本次調查以第四屆中國大學生(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參賽選手為抽樣對象,發放問卷388份,回收問卷336份。此次調研對象有兩大特點:其一是全部來自于文科專業,其二是均在數字藝術作品的制作上有所探索。擁有這些特點的樣本最能代表當今國內數字藝術教育大環境下的大學生接受數字藝術熏陶并且掌握數字藝術技術的情況,并且這種樣本排除了某些理工科學生在其與計算機聯系密切的專業上,來源于專業方面的影響自己計算機使用水平的因素。
(二)類目建構1.接觸計算機及數字藝術作品制作時間長短。考慮高校均需設置計算機課程為基礎課程,該變量中以4年為界(文科本科修讀時長),主要考察時長因素對其學習動機、知識技術獲取途徑等變量的影響情況,并總結其規律。2.制作數字藝術作品的動機調查。調查樣本制作數字藝術作品的主要動機,包括“自我興趣”、“身邊朋友影響”、“大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追求某個藝術效果”、“就業需要”、“授課老師影響”在內的六個選項。通過選項比例,推斷國內大學生制作數字藝術作品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形成因素。3.大學生的地區分布。主要考察不同地區文科大學生數字藝術制作學習情況的差異,本研究根據區域地理劃分,并進行順序編碼。4.獲取數字藝術知識的途徑。主要考察文科大學生在掌握數字藝術技術的過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途徑。
(三)數據分析本研究的數據分析采用SPSSforWindows17.0進行。分析方法主要是頻數分析(frequencyanalysis)和卡方分析(Chisquareanalysis),所有檢驗均為雙尾(two-tailed)。
三、研究發現
(一)描述統計
1.對接觸使用計算機的時間的調查。結果表明:樣本中接觸使用計算機的時間以選擇“7-10年”者為最多,達到了24.1%;其次是“4-7年”,達到了20.2%;而選擇“10年以上”的大學生,則占到了19.9%,區段人數位列第三。由此可見,接觸計算機時間達到4年以上的大學生占到64.2%。此次調研的對象大部分都屬于“90后”,可見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大部分大學生接觸計算機時間都始于上大學之前。
2.對接觸數字藝術作品制作的時間調查。結果表明:接觸數字藝術作品制作的時間在兩年以下的群體,占了樣本總數的48.5%,三年以下的則占了74.1%。從結果可知,接觸數字藝術作品制作時間為三年以下的占了樣本的大多數,由此可以推算,大多數學生是在上了大學之后才開始進行數字藝術作品的制作。所以可以說樣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其在高中乃至初中就開始接觸數字藝術作品制作的人是比較少的,同時樣本中也出現了3.6%的人接觸時間達到了10年以上。由于樣本的年齡構成比較集中,但是接觸數字技術的時間長的達到10年以上,短的則不到一年,這可以從側面推斷出國內學生中對數字藝術作品制作技術的掌握水平其實是參差不齊的。
3.對興趣愛好和經常制作的藝術作品的類別的調查。在興趣愛好的調查中,占前四項的是“上網”、“電影”、“音樂”和“攝影”。經常制作的藝術作品的類別的調查中,占前四項的是“修改照片”、“短片制作”、“制作相冊”和“制作動畫”。而這四項恰恰可以對應興趣愛好調查中的電影、攝影選項,同時這些資源也大多來源于網絡。所以,可以做出一個假設,興趣是驅使大學生探索數字藝術的主要因素。在選擇進入數字藝術行業的因素的調查中,選擇“興趣所在”的排第一位達到69.9%,選擇“新興創意產業”的達到60.1%排第二位。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最具創造性和先導性的核心,新經濟時代的創意產業已成為其他產業的核心。在對數字藝術作品的制作動機調查中發現,選擇“自我興趣”這一項的學生最多,達到了82.7%;其次是選擇“大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達到了55.7%。根據這項結果可以總結出:驅使大學生制作數字藝術作品最大的原因是出于自我興趣。
4.對獲取數字藝術技術途徑的調查,見圖1。選擇“非常需要網絡查詢和互動交流”的最多,占到了58.7%。這個結果再一次印證了網絡資源對于數字藝術教育的優勢影響,但是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學校教學的缺陷,作為學生身處的第一環境,這樣的結果可以理解為學校提供的資源不能第一時間內滿足學生的需求。例如在調查獲取學校老師幫助是否便捷有效時,仍然有17.6%的學生選擇了“否”,這個結果證實了目前學校教育環節中存在的師資問題。
5.對所在高校是否開設數字藝術課程的調查。選擇“有”的占到了75.2%,而相應的選擇“沒有”和“不知道”的達到了24.8%。這一數據反映出,相關課程設置不合理,并且當下高校中數字藝術教育的覆蓋范圍還有待擴大。因為接受調查的學生均為本次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參賽選手,所以樣本均在數字藝術上有過一定的探索,探索和學習便離不開所在學校的引導。但是恰恰在這種情況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所在的高校沒有開設相關課程,這就從根本上阻礙了學生對數字藝術技術的追求。
6.對制作數字藝術作品遇到的困難的調查。為了了解樣本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們提出了“您在制作計算機數字藝術作品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編程技術”的最多占到了54.3%,其次是“藝術設計思維”占51•3%。這一結果表示了樣本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來源于“編程技術”和“藝術設計思維”兩方面,這兩個選項“編程技術”比較具象,而“藝術設計思維”則比較抽象,出現這一結果似乎正印證了數字藝術是信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交叉學科這一定義,而目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也在提示教育者在教育環節中應當適當地將課程內容向編程技術和藝術設計思維方面側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培養。
7.對受所在學校硬件設備限制的調查。對學生“受所在學校硬件設備限制”進行調查,并針對不同的區域做了交叉表分析,詳見表1。受調查樣本認為“硬件條件負面影響作品制作”的占大多數,達到62.1%。同時對不同區域的調查結果顯示:硬件條件負面限制作品制作占最多比例的地區為西南地區,占77.3%;其次是西北,占70%。從這個結果可以分析得出,當下數字藝術教育中,大部分學校的硬件設備都限制了學生的創意和創作,尤其是國內西南和西北地區的高校在這方面的情況最為嚴重。
四、討論與結論
創意產業已成為其他產業的核心,有些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已占GDP的60%以上,美國文化創意產業年產值為5351億美元,英國創意產業出口額達到了十幾億英鎊,全球創意經濟每天的產值為220億美元。中國在世界的經濟地位必然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一)當代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國內接受數字藝術教育的學生的數字藝術基礎知識普遍較薄弱,尤其是在正式接受數字藝術相關專業高等教育之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對數字藝術這一門類的具體內容以及生源要求了解不足,更有甚者缺乏自主選擇趨向。采訪過程中了解到:有的學生之所以選擇數字藝術相關專業的學習,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因為有些數字專業要求文化分比較低,而自己又想拿一個好學校的學位,所以便想走捷徑,在經過簡短的培訓之后,通過了應試考試而進入高等學府的相關專業。筆者認為,這樣的情況造成了相關專業生源素質的不可保證性?!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只是因為一時的妥協而選擇了自己的專業,那今后的治學態度必然會大打折扣。所以,高校相關專業的入學準入考核還需要更加完善。
2.國內數字藝術高等教育的師資條件有待提高。目前,由于我國數字藝術產業發展的時間較短,數字藝術教育的起步更晚,國內數字藝術教育的專業教師的知識與能力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專業教師為本科計算機專業或美術設計院校畢業,教師的年齡結構普遍年輕,真正具有數字藝術制作經驗又有教學經驗的高學歷教師少之又少,高端人才更少。甚至存在“美術加計算機等于數字藝術”、“掌握計算機軟件的能力等于掌握數字藝術能力”等錯誤概念,出現了懂藝術的不了解計算機技術,懂數字技術的卻往往缺乏藝術基礎的現象,而且工科院校單純注重數字技術應用、藝術類院校只注重藝術創作能力培養的弊端已經顯現,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普遍存在理論性強、實踐性差,不能滿足企業的崗位要求。
3.調查顯示,多數學生認為所在學校的硬件設備限制了自己數字藝術作品的制作,尤其以我國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情況最為嚴重。在對個別樣本的走訪中了解到,學生受硬件設備的限制主要表現在硬件設備供不應求和設備更新過慢兩方面。
4.國內數字藝術高等教育科目的開設范圍有待擴大。當下國內數字藝術人才缺口很大,供不應求的現象屢屢發生,一大原因是相關專業畢業生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著名華人導演李安的《綠巨人》影片特效制作總共動用了:69位技術人員,41位特效人員,35位合成技師,10位制作肌肉的特效人員,9位動畫模型師,8位動畫總監,6位皮膚繪畫師,5位動作捕捉人員和3位技術指導。僅僅是綠巨人的皮膚,特效小組就制造了100層。可見數字藝術領域需要的人才是從質量和數量兩方面來講的,而且當代數字藝術的普及也需要從教育范圍上進行擴大。但是擴大的同時也要注重“精英培養”模式的繼承,要做好這兩方面還需要校際間的合作與協調。
5.理論型人才與實踐型人才的比例還不夠合理。從數字藝術的定義可以清楚地看到,數字藝術人才應該是對數字藝術的特征和本質有較高程度理解與把握,能跟蹤國外先進的數字技術,跟蹤國外數字化藝術先進的創作觀念,掌握數字化藝術特有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匯的創新人才。跟蹤國外先進的數字技術并不是出于技術迷戀和技術崇敬,而要使其成為一個創作的工具,更好地為藝術表現服務。
(二)加強數字藝術教育的建議
1.數字藝術教育應該在當代教育中將起點提前。例如鼓勵數字藝術教育走進高中課堂,這里的數字藝術教育并非僅僅局限于信息技術,而是應該結合當今數字藝術美學欣賞,從一個較前瞻的位置開始培養學生在數字藝術方面的審美情趣。如果學生在數字藝術方面接受的熏陶僅僅來源于以《阿凡達》、《黑客帝國》等為代表的、數字藝術集成的好萊塢大片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將這種影響貫徹到校園中,才能更好地發掘出相關人才的潛質。
2.國內人才的啟蒙模式應該從興趣出發。將數字藝術教育變成一種普及的、大眾的培養模式。就像現在的學生經常選擇的課外輔導班一樣,學習數字技術也應該像學鋼琴、學畫畫一樣的普及,將數字藝術學習發展成為一種興趣。
3.數字藝術教育要注重網絡資源的整合利用。21世紀的教育不再是單一的、絕對化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以校園為邊界、以知識為目標的教學體系。以用戶和玩家、企業和廠商、家長和社會為代表的網絡文化勢力,相互制約,錯綜復雜。多媒體式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有研究表明,這種方式與傳統的聽課方式相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近5倍。網絡的飛速發展,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現代的教育方式———遠程教育,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完美地體現現代教育手段的優勢。數字藝術中的網絡形式是最適應當下發展的藝術形式之一,網絡除了具有范圍廣、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點,還有一個重要的獨特的魅力在于它的交互性,這是其他任何形式都無法取代的。但是網絡資源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管理網絡資源,配合不同院校的不同課程完成資料的整理、更新、下載,配合與外界交流,使網絡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4.加強國內數字藝術高等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此次的調查發現,由于數字藝術領域教師趨向于年輕化,具體表現為藝術設計師與技術操作員的分化,藝術設計創意與數字技能培養之間的分化或脫節。導致數字藝術產業所真正需要的、核心的職業設計師人才的匱乏。要建設一支綜合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可以邀請企業或其他機構的業內專家擔任教學顧問和客座教授,通過專家將數字領域比較前端的東西、比較高技術的內容帶給學生,使學生充分掌握行業經驗、技術經驗。通過業內專家的引領,可以進一步帶動高校數字藝術教師將理論融合在實踐中,在實踐中提升理論,進而向雙師型教師發展。
5.把握市場動向,細化數字藝術教育的培養方向。我國數字藝術人才的缺乏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一部分教育機構對數字藝術的理解產生了偏差,沒有弄清市場真正需要的數字藝術人才類型,而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越走越遠。有的院校課程設置過于寬泛,也導致了高精尖人才的缺乏。
6.注意實踐型人才的培養。重視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力度,大幅提高實踐課和上機課程的學時。改變純理論教學方式,采用計算機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但是同時也要避免出現“數字民工”型人才的產生。將數字專業的學生放到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環節中去,適應與其他運作部門的合作與搭配,使數字藝術充分地為藝術生產服務。同時,基于團隊的項目學習模式和多層立體教學模式無縫鏈接學生職場生涯,真正讓學生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
7.增加高校相關專業教學硬件設備的投入,與國際接軌,加強國內東部與西部地區的聯系和交流。數字藝術是一門技術更新速度極快的門類,也是一門受環境開放水平、科學技術現代化水平影響極大的科目。學校硬件設備投入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培養出的人才的水平。按各地發展特色加大設備投入,加快設備更新速度,保持對國際領先技術的敏銳嗅覺是國內數字藝術教育中亟待改善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國東部和西部的城市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不同也會造成數字藝術教育水平的差距,所以,東部和西部在數字藝術教育方面要加強合作、溝通和交流,可以定期舉辦學術交流、跨地域辦學、授予聯合學位等等。
8.國內數字藝術教育應形成中國特色。中國的數字藝術必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當代的數字藝術合作以及今后的基于數字藝術的競爭中獲取主動,這就要求數字藝術教育應有中國特色。
數字藝術教學,必須創新思維模式,從教法上作為突破口,使得數字化技術應用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用藝術的思維方式指導學生實際技術為主要目的。建立起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1.創新藝術思維方式數字藝術要遵循數字技術實現的規律,創作順應信息時代氣息的作品。在教學中,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要融會貫通于數字信息的時代背景下,創造出個性鮮明的數字藝術作品,尤其注重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
2.理論夠用,實踐主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本著理論夠用,注重技能的方法來主導教學。如電腦美術專業來說,素描、色彩、三大構成是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的軟件教學毋庸置疑,立體構成教學也可以采用數字三維軟件制作立體構成作品的形式開展教學,只不過在制作的過程中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塑造空間的立體形態,用三維軟件來具體實現。
3.數字藝術教育要緊密聯系生活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導師康定斯基在其教學中力主學生對于生的觀察,使得至今對現代藝術教育也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學生的數字藝術作品應該要反映生活,在數字藝術教學中,鼓勵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如觀察植物形態、動物的形態和習性、社會生活中的人等,在頭腦中獲取生活感悟,為藝術創作的積累素材。
二、數字藝術教育的重點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數字藝術教育不是培養的技術工人,也不是培養藝術家,數字藝術是技術和藝術結合的載體,要求師生熟知數字媒體行業的內在關聯、數字技術發展態勢,拓寬視野,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創新能力。
1.培養市場需要的數字藝術人才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創新思維的數字媒體人才,應從數字媒體設計藝術學科的專業優勢出發,結合當前市場發展態勢,提出學科的發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專業優勢和特色,發展從言傳身教的傳統培養方式向培養天賦、獨創性和個性風格等的轉變,另一方面也要繼承舊體制的優良傳統,組合畫家、設計師及學校和企業合作計劃。實施“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掌握數字媒體制作技術,學會把握市場需求,為將來個人發展奠定基礎。
2.雙師結構與合理設置課程數字媒體理論研究課程包括:基礎造型、色彩基礎、數字媒體藝術概論、數字媒體技術、媒體媒介研究、媒介項目策劃與設計、交互媒體、數字游戲娛樂、音頻音像產品設計、美學欣賞等。從課程開設的內容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數字媒體藝術教育課程詮釋了數字媒體藝術的本質和表現形式,該學科所涉及的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交互技術、媒體設計和藝術基礎知識等,對綜合課題有所側重,非常明確地體現了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特征。針對數字媒體研究課程的多樣、復合、交叉等性質,某一個課程或某一個技術的突出已經不足以完全勝任數字藝術教育的要求。數字藝術教育實踐的發展要求復合型的具有雙師結構的教師隊伍和雙師技能的教學能手,既有扎實藝術功底和超前的創意思維,又要掌握最新的數字技術。因此,數字媒體藝術教育必須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培養出數字媒體專業教育所需要的復合型教師。
三、結束語
數字藝術以它獨特的魅力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藝術感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數字媒體作為藝術創作工具。我國的數字藝術起步較晚,雖然在觀念、技術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的數字藝術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數字藝術產業已逐漸成為我國IT業和娛樂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社會急需大量的數字藝術人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成為很多高校新增的專業,就業潛力巨大。從數字藝術教育的現狀抓起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摸索一套符合國際化現代數字藝術教育的培養模式和用人機制,完善數字藝術教育體制。
二、數字藝術教育的教學實踐經驗
數字藝術教學,必須創新思維模式,從教法上作為突破口,使得數字化技術應用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用藝術的思維方式指導學生實際技術為主要目的。建立起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1.創新藝術思維方式
數字藝術要遵循數字技術實現的規律,創作順應信息時代氣息的作品。在教學中,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要融會貫通于數字信息的時代背景下,創造出個性鮮明的數字藝術作品,尤其注重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
2.理論夠用,實踐主導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本著理論夠用,注重技能的方法來主導教學。如電腦美術專業來說,素描、色彩、三大構成是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的軟件教學毋庸置疑,立體構成教學也可以采用數字三維軟件制作立體構成作品的形式開展教學,只不過在制作的過程中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塑造空間的立體形態,用三維軟件來具體實現。
3.數字藝術教育要緊密聯系生活
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導師康定斯基在其教學中力主學生對于生的觀察,使得至今對現代藝術教育也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學生的數字藝術作品應該要反映生活,在數字藝術教學中,鼓勵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如觀察植物形態、動物的形態和習性、社會生活中的人等,在頭腦中獲取生活感悟,為藝術創作的積累素材。
三、數字藝術教育的重點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數字藝術教育不是培養的技術工人,也不是培養藝術家,數字藝術是技術和藝術結合的載體,要求師生熟知數字媒體行業的內在關聯、數字技術發展態勢,拓寬視野,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創新能力。
1.培養市場需要的數字藝術人才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創新思維的數字媒體人才,應從數字媒體設計藝術學科的專業優勢出發,結合當前市場發展態勢,提出學科的發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專業優勢和特色,發展從言傳身教的傳統培養方式向培養天賦、獨創性和個性風格等的轉變,另一方面也要繼承舊體制的優良傳統,組合畫家、設計師及學校和企業合作計劃。實施“校企合作”,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掌握數字媒體制作技術,學會把握市場需求,為將來個人發展奠定基礎。
1.數字藝術設計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國內一些院校師資隊伍中,最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同時又擁有實際項目操作能力和創作經驗的老師。
目前有些院校的課程設置問題很多,過多考慮使用器材、軟件的能力,缺少相應的人文課程,如戲劇學、影視心理學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視賞析、影視剪輯、音樂剪輯課程,去掉一些計算機課程的設置,這樣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
2.數碼藝術教育體系不完備
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動畫學院圖形圖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鑒北美的教學體制,把教學體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個等級:最底層的是技術手段型,以軟件、硬件為側重點來教學的模式;其次是原創內容型,以培養創意為主的教學模式;最頂層的是人文關懷型,與國際化接軌,培養可用性研究人才為主的教學模式。
我國現在還停留在底層的教學模式,以技術培養為主,開設很多計算機課程的階段。
3.理論研究領域空白
數字設計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直到現在,已經過了10多年的風風雨雨,嘗試性的高校數字設計專業教學也不下8年,但數字設計的專業理論研究在國內幾乎還是一項空白。全國為數不多的專業刊物和相關大學的學報很少能見到數字設計的研究論文,也看不到較規范的數字設計教材。
4.輕視設計創意,注重技術操作
當前數字設計教育習慣以軟件的操作熟練程度來評價水平高低,主要看誰的軟件玩得精到。數字設計作品缺乏創造力、相互抄襲的現象普遍存在于學生當中。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曲建方教授認為,各個院??筛鶕约旱奶攸c去培養、發展學生創造力。技術只是種手段,藝術創造力才是核心。
二、數字藝術教育發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視學業修養和基本功訓練
通過開設數字媒體的基礎性課程、方法類課程等,加強學生在數字媒體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寬厚的基礎。
2.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服務于學生的人本思想
開設多種可供選擇的、有針對性的課程,使學生能夠靈活、自主、充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利用開放實驗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時期給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訓練,使學生的數字媒體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與培養。
美國的大學在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面,各個學校都結合本學校以及該專業的發展特點,并根據社會需要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要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選擇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與需要。
專業的設置面對不同的就業去向,如影視、動畫、游戲、廣告、網絡,使得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實踐課程安排。學??梢越⒁惶转毩⑼暾臄底只夹g系統,甚至是完整的數字化生產線。影視數字化系統可以全部采用數字化手段,從攝錄到制作的全過程都采用DV,貫穿影視的前、中、后期。游戲專業同樣根據游戲行業的取向來設計專門的游戲制作訓練。
學校也可能按照學生未來不同的職業崗位,教師完成了基礎課教學后,根據就業的要求來設計他們的專業課程。在美國的大學中,往往是學生選老師,學生有條件根據自己的設想,選擇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選的課程中。
3.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適應市場需求
數字藝術橫跨藝術、技術兩個領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養也要實現藝術、技術的結合,同時兼顧原創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階梯培養。
目前國內數碼設計類公司在招收人才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藝術人才與技術人才之間難以溝通,懂藝術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理解藝術。有專家分析說,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高校等相關教學機構對市場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太差,專業設置和調整尚未跟上產業發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現在現有的學科分割嚴重,對數字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和起點不夠。
4.建立院校高端師資資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軟件學院和媒體與設計學院聯合辦學招生,融合了計算機和藝術兩方面的科研教學資源。另外,還依靠與國際數字媒體業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設數字藝術產學科平臺,并定期聘請國際業界專家執教。
北京大學為教學配備最有效的師資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學力量,以培養實用高級專才為目的。
5.定期舉辦全國性高校數字設計教學論壇或會議
對當前數字媒體教學及影視動畫教育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討。深入領會教育部門、文化部門等有關領導與專家圍繞數碼藝術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文化市場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國內外數碼藝術教育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與國內外數碼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富有成效的交流與互動。
6.許多專家提出數字教育與市場中的企業建立聯系
請有豐富經驗的業界人士擔任客座教授,引入業界的實戰經驗和新鮮創作理念。院校和企業探討的問題是目前數字藝術教育領域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即教育與市場的接軌。參與院校教學的企業人員要保證課程質量、時間安排;企業與學生之間要將寶貴的經驗傾囊而授;安排好學生參與企業的項目制作等。
結語
如今信息時代是建立在以電子計算機為平臺的基礎之上的。視覺藝術和視覺藝術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將來,以計算機為平臺的數字藝術將成為視覺藝術的主流,數字內容和文化產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因此,我國的數字藝術教育應該不失時機地把握住時代主流,及時調整教學體系和學科建設,建立和發展面向21世紀的數字藝術教育,推動中國數字藝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軍.適應與轉換——高速經濟發展下的中國設計教育.國際設計教育大會ICSID論文,北京:清華大學,2001.
[2]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國教育綠皮書[Z].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當前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場變革,那就是信息化的變革,信息化的變革依托于數字化的變革,這種變革現在已經廣泛地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世界正在進入成熟的數字化時代,數字已成為貫通世界所有人群、行業的基本要素。誰領先擁有不斷刷新的數字化技術,誰就名列前茅,如不把握數字化技術,必將落后挨打以至于被淘汰。這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
在國外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數字藝術產業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畫生產和動漫產品輸出國,包括動漫業的文化產業早已名列6大支柱產業之一,在其國內產業結構中僅次于軍事工業,位居第二,動漫及其衍生產品的出口額甚至超過了汽車和航空航天工業的出口。日本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動漫生產國,數字藝術產業的出口額是其鋼鐵出口額的4倍,包括動漫業在內的文化產業成為僅次于旅游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韓國政府十分重視數字藝術產業的發展,專門成立了“文化產業振興院”,對動漫產業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很大的支持,使韓國在短短的10多年內一躍而成為第三大動漫產業國。英國數字藝術產業所創造的年產值已超過了任何一種傳統制造業所創造的產值。印度近幾年數字藝術產業的發展,使其的綜合國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近幾年,中國對發展數字藝術產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使我國的數字藝術產業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成為信息技術及文化產業中一個重要的陣地。數字藝術產業正在帶動其它相關產業,如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訊以及運營、出版、媒體、醫療造像、軍事、制造業、娛樂休閑等諸多產業的迅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飛躍發展。同時,政府建立了一批動漫游戲產業發展基地,專門設立了高達30億元人民幣的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優秀動漫原創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并為創立我國原創動漫品牌和培養數字藝術創作人才,精心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以及信息傳遞方式的多元化,數字藝術領域正日益拓寬,其中動漫技術就包括了二維藝術動畫、三維計算機動畫、網絡動畫、四度立體全息影視動畫等泛動畫現象,手機游戲、網絡多媒體、影視廣告、電視節目制作、科技成果演示、虛擬漫游、娛樂休閑、模型玩具等領域都被叫作數字藝術,而事實上這些概念反映的是藝術與計算機相結合之后的一個發展歷程,并且,作為不同的分,都在朝著各自的方向深入發展。由于數字藝術領域發展太快太廣,似乎很難給數字藝術下一定義,然而,還是可以把數字藝術定義為:“使用以下三種方式的數碼技術的藝術,將他們成為作品、將他們成為過程、或者是事物本身”。當然,對數字藝術的定義,并不是希望區分數字藝術與其他藝術的界限,而是為了獲得數字技術對于藝術領域的影響,盡可能地使數字藝術完善起來。
二、科技進步,教育先行
藝術伴隨著人類的誕生而誕生,千百年來,人類科技的進步時時觸發藝術創作的靈感。著名科學家李政道教授曾經講到:“科學與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意指藝術與科學殊途同歸、不可分離。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更加成為了藝術創作的現實工具和傳播載體,也因此而誕生了數字藝術和新媒體這些新的領域。同時,藝術又往往先于技術而行,良好的藝術構思往往可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促進技術的發展。有新的領域的誕生,就需要有教育的跟進,所謂“科技進步,教育先行”,教育是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和意識形態的反映,同時又對它們給予影響和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教育領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茖W技術對藝術的影響在近代歷史上也已經發生過多次,每一次都催生了新的藝術門類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產生的新的藝術教育門類和學科。因此,積極探索一條適應產業發展的數字藝術教育之路,是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我國數字藝術教育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數字藝術產業發展的時間較短,數字藝術教育的起步更晚,目前,國內數字藝術教育的專業教師的知識與能力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專業教師為本科計算機專業或美術設計院校畢業,教師的年齡結構普遍年輕,真正具有數字藝術制作經驗又有教學經驗的高學歷教師少之又少,高端人才更少。甚至存在“美術加計算機等于數字藝術”、“掌握計算機軟件的能力等于掌握數字藝術能力”等錯誤概念,出現了懂藝術的不了解計算機技術,懂數字技術的卻往往缺乏藝術基礎的現象,而且工科類院校單純注重數字技術應用,藝術類院校只注重藝術創作能力培養的弊端已經顯現,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普遍存在理論性強、實踐性差,不能滿足企業的崗位要求。而且,大部分院校新辦的數字藝術專業的學術基礎薄弱,人才技能層次過低,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后,這些都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不可避免地導致教與需之間的脫節,使數字藝術教育難以適應產業調整所帶來的需求變化,因此,目前產業急需的數字藝術專業人才缺口非常大,就影視動畫方向的調查數據表明,2008年的人才缺口為80萬。這已成為制約數字藝術產業發展的瓶頸,同時也使得數字藝術企業的運行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這些都是制約技術發展、阻礙產業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數字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及社會各界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四、數字藝術教育的構架思考
教育的好壞需要社會的檢驗。我們不能脫離社會的大環境來討論人才的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式。目前,對于數字藝術教育來講,最為緊迫的是,明確數字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構建完整的數字藝術教育體系、教育模式,系統規范的數字藝術專業教材,打造課程與實訓之間的創新平臺。
由于數字藝術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加上數字藝術橫跨藝術、技術兩個領域的特性,這就要求數字藝術行業人才的培養也要實現藝術和技術的結合。因此數字藝術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融藝術與科學為一體的,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表現能力、扎實的動手能力、既具備藝術素養和精通專業技能,能將數字藝術語言、運動規律體現在計算機相關的應用中,又能依據相關軟件進行數字藝術新作品的創作與研發,更能適應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要培養高素質數字藝術專業人才,傳統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顯然不能適應數字藝術教育的要求,更不能適應行業和市場的需要。但通常的大學教育規律,是相對穩定的,幾年調整一次,不可能隨便更換。而數字藝術行業發展很快,時常會有非常大的飛躍與更新,可能在今天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功能,在新的軟件里只需幾分鐘就可以幫你完成了,如果你還只是維持一、兩年前學到的軟件,那么效率就要比別人低得很多,加上行業所發展的新的東西很難反映到大學里來,因此如何以產業發展和行業需求為切入點,和著名企業聯合辦學,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并以項目驅動和實訓環節為主,堅持把實訓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搭建合理的實訓平臺,使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結構完全符合企業和就業的要求。從而使課程、實訓、就業構成一個系統的、互動的數字藝術教育體系。
要建設一支綜合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邀請企業、機構的業內專家擔任教學顧問和客座教授,通過專家將數字領域比較前端的東西,比較高技術的內容帶給學生,使學生充分掌握行業經驗、技術經驗。同時,基于團隊的項目學習模式和多層立體教學模式無縫鏈接學生職場生涯,真正讓學生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進企業的核心項目進行教學,貼近企業對人才的實際要求,按照行業、企業的需要來確定專業課,再根據確定的專業課來按排專業基礎課,根據行業和企業的用人標準來制定完整的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上,可以采取模塊化方式,將人文科學、前沿技術分解到相關模塊,加強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由于數字藝術教育的范圍很廣,本文僅以影視動畫方向進行課程體系的研討。
影視動畫方向的課程體系可以分成5大模塊:
1.繪畫技能
培養學生的手繪能力,使之具備繪畫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平面手繪動畫、二維角色背景設計、二維動畫設計、手機像素畫設計、視覺廣告平面設計、游戲原畫設計等能力。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速寫。
素描:系統的闡述動畫素描的概念和基本理論,包含動畫片中常見的各種人物、動物、場景、表情、動作等創作思想和技法。
色彩:系統地講解色彩構成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色彩繪畫的基本技法。
速寫:全面的概括動畫中線描技術的應用、基本方法應用、以及關于線描造型的基本訓練方法。
2.專業認知
了解專業發展、行業技術、基本操作,使之了解本專業的特點,以增加專業認知能力。具有前期策劃、基礎操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動畫概論、影視技術概論、操作系統、電腦動畫基礎。
動畫概論:系統的介紹動畫的基礎知識,包括創作要素、制作流程和基本制作法。
影視技術概論:全面系統的概括影視技術的發展過程。包含對影視技術的內涵、沿革和發展。
操作系統、電腦動畫基礎:講授計算機基礎理論、windows操作系統。
3.藝術素養
全面學習動畫理論知識,提高動畫作品鑒賞、藝術美感、動作理解及運用。具有藝術素養、動畫鑒賞、培養造型美感、動畫感覺的能力。
主要課程:視聽語言、作品賞析、動畫造型、動畫場景、動畫運動規律。
視聽語言:視聽語言概論、鏡頭、軸線、場面調度、剪輯技巧、電影聲音等影視動畫視聽語言學的本質和核心內容。
作品賞析:通過精心選擇國內外經典影視動畫作品,從獨特的視角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深入探討這些作品的成功和缺憾。
動畫造型:系統講解動畫造型的創作基礎,包括創作規律和基本方法,動畫造型中分類的創作技巧,不同風格動畫造型的賞析與應用。
動畫場景:系統介紹動畫場景制作的各種技巧,包括場景造型的構思方法、場景的空間構成、影片色彩創作、光影造型、陳設道具、場景圖等。
動畫運動規律:介紹加速度、力學原理、動作基礎、夸張、變形等運動規律的基本原理。使學生掌握人物、動物及自然的基本運動規律。
4.專業技能
系統學習影視動畫的主體制作工具MAYA軟件,全面培養影視動畫制作的實戰技能。具有動畫建模、動畫材質、動畫動作、動畫特效、影視動畫短片制作、工業造型設計、多媒體制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平面軟件、Maya制作基礎、Maya制作基礎建模、Maya制作基礎渲染材質、Maya制作基礎動畫、Maya制作基礎特效。
平面軟件:以Photoshop、Painter、Illustrator等軟件為例,全面介紹平面繪圖軟件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Maya制作基礎:介紹Maya軟件的功能、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模型、渲染、動畫、特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Maya制作基礎建模:MAYA界面介紹和基本操作應用、各種場景和角色制作、各種建模介紹、NURBS生物和人物制作、細分建模介紹和細分角色制作等。
Maya制作基礎渲染材質:hypershader界面介紹、基本計算程序節點、各種貼圖、貼圖的繪制、強烈鏡面反射的材質、燈光與陰影、復雜程序節點的綜合使用、層材質和筆刷特效等。
Maya制作基礎動畫:動畫基礎操作、animatio菜單、路徑動畫學習、BlendShape學習、晶格、簇、骨骼、IK解算器、蒙皮、各種約束、角色骨骼、角色化設置、動畫創作技巧等。
Maya制作基礎特效:粒子屬性及類型、粒子、流體、軟體、剛體碰撞、剛體約束、火焰、煙霧、閃電、彈簧、各種動力場的應用等。
5.就業準備
完整掌握影視動畫制作流程,為就業做好準備。具有影視后期合成、影視后期特效、影視后期剪輯、影視
動畫作品制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非線性特效、電腦動畫短片制作。
非線性特效:通過大量的實例練習,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軟件的基本編輯技巧和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掌握應用級的影視編輯技巧,熟練掌握軟件的核心內容和高級使用技巧,以及實際應用的操作。
電腦動畫短片制作:全面介紹動畫短片的制作知識,包括動畫基礎知識、動畫短片的特點、動畫制作技術、動畫聲音等一個完整動畫短片所必需的內容。使學生掌握動畫短片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關 鍵 詞:計算機 數字藝術 藝術設計 教學體系
一、數字藝術的發展趨勢
傳統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記錄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如今數字化的信息時代給傳統美術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數字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正在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狂潮沖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數字藝術應運而生,由此引出了目前很流行的一個詞“CG”(Computer Graphic)。但數字藝術設計又不同于純美術,它伴隨著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是科學技術和美學藝術的交叉、融合。數字藝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網絡媒體的基本特征,涉及電腦動畫、影視廣告、網絡游戲、虛擬現實、網絡藝術、多媒體、數字攝影、數字音樂、錄像及互動裝置以及DV(數字視頻)等領域。作為人類創意與科技相結合的數字藝術產業已逐漸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
二、數字藝術的教學體系討論
2004年,我國僅動漫產品消費就已達到800億元,預計未來3至5年內,數字藝術產業也將成為我國IT業和娛樂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伴隨著這股迅猛發展的數字藝術產業浪潮的卻是令人尷尬的人才瓶頸。如今兼通藝術與計算機數字制作技術的數字藝術人才日益成為搶手的高薪一族。我們的數字藝術教育體系也要圍繞藝術性和計算機能力這兩個重要的方向發展。
1.課程設立的原則
課程的設立要遵循科學性、特色性和靈活性的原則??茖W性原則體現在課程體系要符合學科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特色性需要在專業設置上進行市場調查,不能盲目跟風。靈活性要求保持課程的多樣性,加強實踐教學的比例。
數字藝術設計其中心仍然是藝術設計,而所謂“數字”就是指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設計。藝術設計是理性的思考,計算機再先進、再實用,也是進行藝術設計的使用工具,和平時所用的畫筆和染料一樣。所以,在課程設置上采用六分“藝術”四分“數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藝術性的培養是對傳統美學的延伸;要加強基本理論教育和手繪等基本功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數字”性強化教育是適應時展的需要。
2.教學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教學中需要明確以“藝術”為中心的基本原則,避免重“表現技法”輕“設計思路”的傾向。要清醒地認識這個問題,設計圖是設計師的圖形語言,是用圖像這種直觀的形式表達設計師的意圖和理念,具有自由、快速等特點,效果圖只是一種表現手段,它是不能離開設計思維的,設計思維是本,效果圖是末,二者不可倒置。
其次,藝術設計教學中要注意將藝術里面的設計語言運用到數字設計中去,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并認識到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可以了解數字應用和專業設計的關系。在教會數字應用技術的同時,要與專業特點結合起來,啟發和引導學生如何運用計算機去創作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設計作品。
再次,計算機軟件的教學需要掌握規律,既能從整體上全面把握軟件框架,同時又能概念清晰地層層深入。計算機發展的速度之快我們有目共睹,隨之軟件的版本更新周期也越來越短,而我們的教學速度卻無法趕上。但無論是三維軟件還是二維軟件,影視動畫等數字藝術類軟件涉及的許多概念是相同或相似的,同類軟件的功能或處理方法呈現的外在形式也越來越相似。這就需要明確各種軟件的功能,了解其特點;理解軟件中的名詞概念,舉一反三;熟悉軟件的制作流程,化繁為簡;使用軟件自帶的隨機幫助,隨時查閱,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先易后難、逐步推進、層層細化。
最后,采用數字化輔助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式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有研究表明,這種方式比傳統的聽課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近5倍。網絡的飛速發展,也為我們提高了一個更現代的教育方式——遠程教育,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完美地體現現代教育手段。
3.教師隊伍的培養
教師是達到教學目的最重要環節的人物,其授課態度和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現代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進行變革,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成為學生的協作者。從對學生專業設計作品的評價轉變為對其制作過程和設計思想的評價上來,也就是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不但要對授課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索、討論和研究,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合理化建議(例如,引導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教材),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目前,有些學校存在基礎課與計算機設計課的脫節現象,這是因為基礎課仍然延續舊的教學方法,而計算機設計課只講軟件的使用,所以在專業課的學習階段學生對軟件的應用就顯得力不從心。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不但要在課程安排上合理地穿插基礎課和計算機設計課,更重要的是避免這些授課老師的各自孤立。
4.學校的作用
學校的重視是數字藝術良性發展的有力保證。作為學校或院系來講,應該全面監督教學體系中的各個環節,核查課程的設立,保證教學思想的順利實施,傾聽師生的心聲,吸收合理化建議。這些對數字藝術的課程的良性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數字化的出現,不僅對傳統的美術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沖擊著我國整體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信息時代要求學校培養出能夠掌握各種新的視覺語言的美術人才,計算機的融入不僅是美術教學上的簡單加法。構筑新的數字藝術的教學體系,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關注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關系必將成為高等藝術教育與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永寧,陳東生,張向寧.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的現狀與展望,裝飾.2003(9).
[2]仵剛.藝術設計教學中數碼的應用.藝術教育[J].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