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7:32
序論:在您撰寫針灸推拿專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針灸推拿專業培養能力 1.具備運用望聞問切及醫學診斷方法,對常見病進行診斷、治療的能力;
2.具備運用針灸推拿學理論進行針灸推拿臨床醫療和康復理療保健工作的能力;
3.具備對危重急診病人進行應急處理和轉院前預處理的能力;
4.具備醫患溝通能力;
5.具備書寫規范醫學文件的能力;
6.具備醫療、預防、康復及養生保健的技術應用能力;
7.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方劑知識,具備運用理論和方法進行醫學邏輯思維的能力。
針灸推拿專業就業前景 從學歷方面看,對于本科學歷,一般在縣級院;碩士學歷的,可以在市級的醫院從或事科研工作,除此之外也都可以自己開診所,英語學習好的話,還可以到國外發展。
針灸推拿應該來說在國外比在國內發展好,人的體質不同,針灸推拿的效果也不同,現在有人發現,針推對白種人比對我們黃種人更有效,所以現在在歐美,備受推崇。針灸推拿現在也是要考證書的,如果能拿到針灸推拿師的證書,應該工作會更好找些。是一個適合個人創業的專業。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分析;對策
一、引言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在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如何衡量和評價高等教育的質量,已經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是高校人才培質量的直接反映形式,也是高校獲取外部有效信息反饋,從而改進教育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
對于高校而言,就業質量是專業發展的主要體現,就業質量不高,說明專業培養模式和效果不好,專業也就難以發展和生存。因此,如何通過對就業質量的評價反映專業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從而引導學院調整專業培養模式,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方向轉變,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日益突出,服務學生就業既是高等學校培養學生的出發點,又是就業工作的落腳點,特別是對于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來說,醫療單位對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中、小醫院,像社區醫院、鄉鎮醫院等更是如此。面對這種問題,我校在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探索出了針灸推拿技能培養5年不斷線、臨床見習“早入手,早鍛煉”、實踐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社團提高培養和針刺競賽大眾化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二、研究方法
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培養學生的質量和就業工作的情況,反饋指導我們培養工作內容的設置和改進,本項目對我校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生進行抽樣調研,以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問卷分析的方式,對1980到2010屆近30年以來畢業生從網絡發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4份,男女各占50%。內容涉及對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和就業質量、畢業后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數量、工作單位、教W、科研、勢和就業質量、畢業后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數量、工作單位、教學、科研、學生工作等方面。通過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得出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報告,反饋指導實踐,研究出適應新形勢下更加合理的培養模式。
三、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1、對30年跨度畢業生就業趨勢整體認識情況
表1.1
填寫本次調查問卷的人員中,1980-1985屆共有15人(15.96%),1990-1995屆5人(5.32%),2000-2002屆49人(52.13%),2005屆14人(14.89%),2009屆(11.7%);
目前學歷為學士的有47人(50%),醫學碩士36人(38.3%),醫學博士11人(11.7%);本科畢業后選擇就業的有65人(69.15%),留學的有2人(2.13%),讀研的有27人(28.72%);工作專業為針推專業的有61人(64.89%),醫學相關專業的有28人(29.79%),與醫學無關的有5人(5.32%)。
從表1.1可以看出接近65%的學生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總體95%的學生從事醫學相關工作,接近70%學生本科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專業所學與社會認可度比較好,在培養方面顯現一定的成效,并且依靠專業技能立足社會。
2、從事針推工作畢業生的工作狀況分析
表2.1工作單位類型
表2.2 綜合醫院工作科室:
表2.3錄用性質
表2.4對目前工作的滿意程度
表2.1和2.2顯示,現工作單位為綜合醫院的有61人(64.89%),所在綜合醫院為三級醫院的有50人(53.19%),均達到總數的50%以上,更有高達73%比例的人群工作性質為臨床型,工作科室在針灸科的有33人(35.11%),推拿科的有7人(7.45%),骨科有2人(2.13%),康復科有14人(14.89%),其他科室有21人(22.34%),說明本專業培養出的畢業生就業趨勢較好,社會需求基本符合專業所學。
表2.3-2.4顯示,有51%學生對現工作單位最滿意的地方依次為單位性質和規模和專業對口,錄用性質為合同制的有28人(29.79%),正式編制的有63人(67.02%);通過職醫考試的有83人(88.3%);一系列的數據表明總體85%的學生對目前工作很滿意,依然對工作單位的規模級別和是否能從事專業相關工作兩方面因素比較關注,能夠從入學選擇專業到畢業就業,通過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此外,參加工作后從未調換過工作的有66人(70.21%),再次說明對于自己所學專業以及從事的工作滿意度。
3、畢業生眼中的專業教育
表3.1認為所學專業的優勢
表3.1顯示,認為所學專業的優勢排前三位的是,專業技能的有44人(46.81%),綜合能力的有24人(25.53%),動手能力的有22人(23.4%),沒有人認為組織能力是其所學專業的優勢。相反,在認為不足之處調查中,排前三位的是創新能力的有35人(37.23%),綜合能力的有25人(26.6%),知識面的有18人(19.15%)。不可否認,對于臨床型工作而言,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但是在學校培養過程中,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有相同比例的人認為綜合能力既是優勢也是不足。
在認為通過學校的培養,自己對所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的有27人(28.72%),掌握較好的有37人(39.36%),掌握一般的有28人(29.79%),掌握得不好有2人(2.13%),幾乎沒有人認為掌握的不好。
表3.2認為母校在教學方面,以下哪些最值得研討和改進
表3.2顯示,認為母校在教學方面,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依次為實踐課程設置(40人,42.55%)、師資力量(38人,40.43%)、實習(36人,38.3%)、教學實施和教材(35人,37.23%)、專業課內容及安排(32人,34.04%)、公共課內容及安排(28人,29.79%)、第二課堂設置(20人,21.28%)、就業時間與教學計劃的沖突(15人,15.96%)、上課與做論文時間的比例(7人,7.45%)、其他(7人,7.45%)、學制(6人,6.38%)。
隨著學生走入社會,知識的積累和對能力認識的變化,接近50%的人群認為自己的專業有優勢,同時優勢在于專業技能的掌握,60%的人群比較滿意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接近70%人群認為技能掌握的好壞離不開系統的培養和實踐。
不同年級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頻次不同,學生在參與創新實踐活動中的態度逐漸由廣泛參與轉變為重點培養。低年級學生更注重實踐能力培養,而高年級同學更注重創新能培養和增加社會競爭意識。
數據分析中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不足之處排在前兩位的為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對自身創新實踐能力不滿意,他們參與創新實踐活動僅限于挑戰杯、日常講座和選修課等,僅有少部分高年級同學參與過老師的科研項目,但僅限于參與,并非承擔重要部分。因此學生們期待有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創新實踐活動,為他們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搭建更多的平臺。
4、就業質量請根據在求職中的就業競爭力以及畢業后的工作表現,評價以下各方面能力對就業質量的影響程度
表4.1認為大學教育中哪些素質和能力培養最重要 [矩陣多選題]
表4.1顯示,認為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依次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4人,57.45%)、獲取知識的能力(51人,54.26%)、實踐動手能力(49人,52.13%)、業務能力(45人,47.87%)、人際交往能力(44人,46.81%)、團隊合作精神(40人,42.55%)、思想道德(39人,41.49%)、心理素質(36人,38.3%)、人文素質(35人,37.23%)、創新能力(35人,37.23%)、敬業奉獻精神(33人,35.1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能力(26人,27.66%)、組織管理能力(23人,24.47%)、身體素質(23人,24.47%)。
此外,認為對工作幫助最大的環節依次是專業課程(53人,56.38%)、專業實習(53人,56.38%)、基礎課程(52人,55.32%)、教學實踐(50人,53.19%)、擔當學生干部(17人,18.09%)、課外學術活動(10人,10.64%)、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9人,9.57%)、參加公益活動(8人,8.51%)、其他(5人,5.32%)
通過數據看出,影響就業因素是綜合性的,比如教師引導,溝通能力,較強的專業技能,具備多項業務能力以及在就業價值觀念的認識程度等,這些因素提示出,目前在現有的培養模式下,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綜合能力的素質培養,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_的就業觀和自主擇業觀,從而不斷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服務意識。
四、對策與反思
提出“一個品牌,兩個結合”這一系統工程培養模式。
1、一個品牌
我們提出專業課前(一、二年級)基本功培養,專業課(三年級)創新思維培養,課后(四年級)實踐培養,畢業實習(五年級)引導促就業為模塊的五年不斷線培養模式,在黨建工作的各項培訓中引入相關的指導思想,對就業創業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打造品牌工程。這種創新培養模式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以大量的練習操作為基礎,所以只有經過長期不懈的訓練才能達到要求。
2、形成兩個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1形成專業技能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方面,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通過參與社會服務可以近距離地接觸社會,可以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解決在實踐上碰到的問題,可以達到完善知識結構、培養敬業精神的效果;另一方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通過社會實踐可以得到檢驗,從而找出自身綜合能力與社會需要的實踐能力間的差距,以便有針對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
2.2形成創新能力培養與學術活動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和實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學院黨委頂層設計,鼓勵教師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優秀大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與研究,激發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興趣和潛能,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此次得出的數據分析,從理論方面講,可以為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后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鑒;從實踐方面看,幫助學院對專業進行綜合測評,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客觀反映目前專業建設的水平和層次,以此反饋指導實踐,研究出適應新形勢下更加合理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針灸推拿;人文素養;專業技能
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具備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更要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的專業人才。近年來,高職生素質逐年下降,使得教育工作愈加困難,如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亟待各大高職院校解決的難題。本文以我院為例,總結在學生人文素養和專業技能相融合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提供有益的借鑒。
1提升高職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在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現代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普遍缺乏,綜合素質不高,嚴重阻礙了其今后的職業發展。人文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只有具有豐富情感的人才善于與人相處、溝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知識,85%依賴于人際關系?!贬t學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學科。高職醫學生今后主要從事與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職業,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與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才能符合人們心目中“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才能“精勤不倦、仁愛救人”,才能“救死扶傷、維護健康”。
2高職醫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人文素養即做人的基本修養,也就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與基本態度[1]。隨著高職院校的興起,大批高職畢業生走入社會,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由于“技能為本”辦學定位的偏差和職業教育產業化的沖擊[2,3],眾多高職院校以市場為導向,重能力輕素質,過分強調專業知識與技能,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相對本科院校學生而言,文化基礎薄弱,尚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之受當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大多數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無抱負、無志向,思想認識模糊,社會公德缺失,是非判斷力差;文化素質低下,知識面狹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閱讀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差;道德素質低下,缺乏勤奮刻苦、踏實上進、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心理素質差,社會適應能力欠缺,缺乏團結互助的精神品質,等等。以上這些使得高職教育工作困難重重,且嚴重阻礙了學生今后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
3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融合的途徑
3.1轉變教師教育思想
醫學高職院校的廣大教師不管是專業課教師還是基礎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明確高職院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深刻理解先“樹人”再“授業”的重要性,清楚醫學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無論是進醫院、診所還是醫療保健機構,所從事的都是與人、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打交道的職業。因此,教學不光是培養學生技能,更要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要將“治病救人”“人道主義”“人文關懷”理念灌輸給學生,不僅教知識、教技能,更要教做人。在學科教育中,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育學生誠信正直、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倡導學生恪守職業道德,弘揚精誠仁愛的醫德,增強職業榮譽感。
3.2充分發揮公共基礎課的引導作用
發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社交禮儀、醫學倫理、醫古文、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基礎課的引導作用。這些課程雖然課時較少,但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價值觀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通過學習社交禮儀課程,規范社交禮儀,達到改變個人形象、提高自身素養的目的;醫學倫理和醫古文這兩門基礎課程,通過介紹當代各種醫學倫理和古代名醫傳記、醫理闡釋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醫學、繼承發揚醫學倫理道德的優良傳統,深刻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莊嚴與神圣,尤其是我國傳統醫德經典之作———《大醫精誠》,每個習醫者都應將此作為準則來要求、鞭策自己,秉承“大醫精誠之心”“皆如至親之想”,從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3專業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在針灸推拿各專業課教學中,注重滲透人文教育,教知識,練技能,學做人。采用“教—學—練—做”一體化教學方法,通過理論講解、實踐訓練、討論解答、案例教學、角色扮演、任務驅動、知識競賽、技能大賽等多樣化教學方法[4],讓學生不僅學知識、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學表達、學分析、學思維、學關懷。讓學生在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實踐中懂得異位思考,理解體會病人的感受。如在針刺、艾灸等操作中,暴露治療部位時要注意給病人保暖,用治療巾遮蓋,避免其受涼;在進行針刺治療時,先在紙墊、棉團上刻苦訓練,然后學生間互相進行實體操作練習,努力提高針刺水平,避免引起病人的疼痛感與不適感;推拿手法練習中更應督促學生克服怕苦怕累的不良心理,勤加練習,達到“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效果;在針刺推拿治療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時時關注病人的面部表情,詢問其感受,解釋治療的方法、作用、適應證等。
3.4豐富校內外實踐活動,強化人文素養
3.4.1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學生誓詞》在每年一度的開學典禮上,帶領學生在國旗下莊嚴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學生誓詞》,其作用不可小覷。之后的學生訪談顯示,大多數高職醫學生在入校前對醫學專業認識淺薄,不知今后將何去何從。通過宣讀誓詞這一莊嚴神圣之舉,學生心潮澎湃,懷揣“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夢想,對今后的學習生涯有了總體規劃與終極目標。3.4.2舉辦校園技能節展示活動“爭當技能精英,成就精彩人生”,我院每年隆重舉辦一次大學生校園技能節———學生技能展示活動,迄今為止已舉辦了9屆,給各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良好平臺。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在為期一周的展示活動中,向全院教職工、學生、校外人士充分展示了針、罐、灸、手法等各種才藝與良好的專業素養,并積極進行義診活動,為學生、教師、校外人員緩解、解除身體疼痛等,受到廣泛好評,大大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了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自信、成熟、熱愛本專業。3.4.3校園義診與社會實踐當下,大學生也有不少病癥,如常見的頸肩腰腿痛、便秘、失眠、痤瘡、痛經、頭痛、踝關節扭傷等適合針灸推拿治療的病癥。我院充分利用校醫院和實訓室,教師帶領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每周1~2次的校園義診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四診法”收集病史資料,辨證分型,制定合理的針灸推拿處方,并鼓勵學生大膽實踐,之后觀察療效,討論分析;利用每年六、七月份的雙休日時間,教師帶領學生在市區繁華路段,如寶雞市市民中心和行政中心等地進行針灸推拿技能展演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近距離接觸廣大市民,提供咨詢與義診服務,獲得社會一致好評。這些活動的舉辦,讓學生直接充當醫者,零距離接觸病人,當場驗證學習效果,展現個人素養,激發了學習動力與興趣,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3.4.4參加國賽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技能大賽———針灸推拿技能大賽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我院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已參加過兩屆大賽,收獲頗豐。在2014年國賽中,我院4名參賽學生分別獲得高職組“保健按摩技術”項目一等獎,“常用推拿手法”項目二等獎,“畫經點穴技術”“針灸操作技術”和“常用推拿手法”項目3個三等獎的好成績,極大地鍛煉、鼓舞了學生?;匦:?,參賽學生與在校學生進行參賽心得體會面對面分享與交流,更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衛東.高職生人文素養的缺乏與培養策略探析[J].繼續教育,2012(8):26.
[2]艾紅梅.高職院校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實踐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3):59.
[3]郭海峰,李瀅,王軍.淺析人文素養對高職學生就業的影響[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15):34.
關鍵詞:針灸推拿專業;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五年一貫制辦學模式,在江蘇省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后已取得較大成功,并得到了教育部認可,認為其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規律,明確了高職培養思路,全面提高了教育質量,且能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極大地發展了地方經濟,故鼓勵地方發展五年制高職。筆者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和教學工作多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發現要及時對高職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率。本文從以下方面來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重新明確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向
要辦好一個專業,首先要嚴格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培養目標。針對我院針灸推拿專業,教師首先要改變觀念,明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清楚我們招收的是什么樣的學生,要培養成怎樣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上都要重新定位。首先,深入我省鄉村衛生院和社區服務站,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調研,了解當前及今后5~10年內這些基層醫療單位需要多少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其次,調研我省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狀況,了解招收人數和招收計劃。目前我省設有針灸推拿專業的學校有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及以上層次)、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衛生分院、淮陰衛生分院(2009年開始招生)。最后,調研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學生人數和就業去向,把握醫療市場需求。從目前我院學生就業形勢看,保健和休閑場所對針灸推拿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我們重新定位培養目標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加強職業與人文素質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1世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必須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創新能力,溝通合作、自我導向和學習能力。對針灸推拿專業學生而言,除了加強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外,還要加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教育。筆者認為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要根據中醫特色,重點加強古典文學、歷史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此外還要根據學生素質能力培養要求鼓勵學生考取證書,如按摩師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等。
2突顯五年制高職特色
五年制高職生在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前就學習專業知識,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正符合高職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為突顯五年制高職教育特色,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行業,改變教學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體現專業特色:(1)體現中醫學特色。加強中醫基本理論教育,強化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教學,強化學生專業思想,激發學習熱情。(2)體現職業教育特色。職業教育強調學生動手能力,不要求學生掌握高深的醫學理論,而要求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學生在校的后3年,我們將培養重心放在實踐技能訓練上,從點穴到推拿手法的基本訓練,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
3重新設置課程體系
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已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應加大課程體系改革力度,公共課開設要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教學要為就業服務,要學有所用,壓縮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專業課設置應以中醫基本理論和針灸推拿課程為主,減少西醫課程。
3.1專業課調整
專業課分為醫學基礎課和針灸推拿專業課兩部分。高職教育根據勞動力市場實際需要而培養人才,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中心。根據目前就業實際情況,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應培養保健康復型人才,屬于第一、第三醫學范疇,即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故醫學基礎課輕西醫、重中醫,應減少臨床課程,尤其是西醫臨床課程。在中醫方面可開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骨傷課程等,減去中醫內科學課程,因為該課程大部分學生聽不懂,且今后幾乎用不上。西醫方面可開設解剖學、疾病基礎、社區醫學、老年醫學、護理學等課程。我們增加了護理學等課程,因為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定位為第一、第三醫學,故學生必須懂得一些護理常識。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應重推拿、輕針灸,因為臨床上對針灸醫師要求特別高,要內、外、婦、兒科樣樣精通,至少要針灸推拿專業本科畢業生才能勝任;故五年制針灸推拿專業只開設經絡腧穴學、針灸治療學、針法灸法學,無需開設針灸各家學說、針灸醫籍選、實驗針灸學等課程。推拿學應作為重點,可開設氣功學、推拿手法、推拿治療、小兒推拿學、足療學、保健推拿課程,同時增加理療學和中醫康復學課程。
3.2公共基礎課調整
公共基礎課分為政治基礎課和應用基礎課兩部分。筆者認為中醫是一種古代文化,要想學好中醫必須先了解中國古代歷史,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中醫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政治基礎課部分可開設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學,同時結合醫學專業特點開展醫學心理學、法律學課程。在應用基礎課部分,結合針灸推拿專業特點,減掉數學、物理、化學課程,同時保留語文、醫古文、計算機和英語課程。
4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根據就業需求選擇實習科室
實習分為教學實習和臨床實習兩部分,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五學年全年。要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最適合的是延長第三年教學實習。目前各學校教學實習一般為兩個月,可以改為一學期,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針灸推拿臨床工作有足夠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在畢業實習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就業方向選擇實習科室。如想從事保健工作的學生可以專攻推拿科或者去保健場所實習,無須在醫院實習;準備從事康復工作的學生,可重點到推拿科和康復科實習,這樣學生一畢業就可以上崗工作,不需要再培訓。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和高級技工的緊缺,國家急需培養一畢業就能上崗的實用型人才,教育部曾提出高職院??筛鶕陨砬闆r實行半工半讀。衛生職業類學校學生未來工作服務對象是人,故不能完全實行半工半讀,但可以縮短在校理論學習時間,相對延長實習時間;這樣學生畢業后也能盡快適應工作,提高五年一貫制高職人才培養質量。
5建議增加針灸推拿技師證書
為順應當前形勢發展,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要進行調整,由原來主要面向醫療機構、其次面向康復保健場所改為主要面向康復保健和休閑場所、其次面向醫療機構,各職業崗位要求并不一樣。
5.1醫療機構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對醫學知識要求最高,學生需要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才能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工作。此外,該崗位對學生所學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也很高,必須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熟練掌握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取穴原則和方法,熟練針刺和推拿手法,同時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
5.2康復保健及其他場所相關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所對應的工作任務包括針灸推拿足療、醫療器械和藥品推銷等。所對應的技能和素質要求包括掌握一定中醫基礎知識,掌握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保健和康復知識,熟悉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取穴原則和方法,熟練針刺和推拿手法,同時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5.3休閑場所職業崗位要求
該職業崗位所對應的工作任務主要為推拿工作。所對應的技能和素質要求包括掌握推拿手法,熟悉一定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熟悉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保健康復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關愛精神?,F在的五年制高職生很少能通過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故大部分學生畢業后沒有資格進入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只能到康復保健場所和休閑場所工作。目前只能取得保健按摩師證,但該證書較容易取得,沒有全國統一考試標準,門檻很低,故含金量不高。因此,筆者建議增加針灸推拿技師證書,要求比執業醫師低、但比保健按摩師高,且全國統一考試,以適應五年制高職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就業需要。
6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在培養學生方面,我們要有新職業主義教育思想,培養學生核心能力。在當今社會,一個人一生不一定只從事一種職業,尤其是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因多方面原因,很多畢業生不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因此培養學生跨專業就業能力相當重要。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學生不能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又不想進保健和美容行業,很多學生畢業后從事其他行業,雖然專業知識沒用上,可當時學校的多元職業能力培養在其工作中還是起了很大作用。多元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并進行課程改革也是我們目前要思考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敢想敢做,不怕困難,有開拓進取精神。
7拓展針灸推拿相關專業
1注重學科交叉聯系,促進知識融會貫通
中醫內科學是運用中醫學理論,闡述內科所屬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并采用中醫藥治療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1]。本專業不同的課程由不同的教師任教,每位教師所授的教學重點及教學內容各有差異,部分教師難以對所教課程與其他相關性課程進行緊密銜接,這使得知識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本課程以前期各門理論課程為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時候,應注意結合其他中醫基礎課程,其中與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的聯系頗為重要。教學上既要突出本學科的重點,又要聯系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溫故而知新,促進對知識的融會貫通。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目前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相結合的醫療方法,已成為治病救人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學也應符合當前醫療情況的要求,要與時俱進,不能單一的、純粹地進行中醫知識的教學,而應建立以中醫知識為主、西醫知識為輔的知識結構。在疾病的講授過程中,適當講解相關西醫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
2合理分配教學課時,突出實踐能力培養
中醫內科學是連接中醫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橋梁,具有較強的臨床應用性,其在高級中醫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眾人皆知[2]。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運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辨證論治,并能結合臨床變化靈活運用。在本校,以往的教學課時僅有80學時,教師對所授內容高度概括,學生難以消化理解,且主要分為課堂講授和臨床見習兩部分,多采取4∶1比例,這顯然達不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對課時比例的調整為首要任務。要增加總體課時,將以往的80課時延長至100課時。對于課堂講授與臨床見習的比例宜調整為3∶1。二者的安排不必遵循舊有的先理論后臨床的教學方法,可在理論課之前進行一次臨床見習,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在課堂講授與臨床見習的基礎上,增設課外實踐活動和課后自學兩個環節。課外實踐活動可根據學校具體情況進行組織、安排,如開設模擬診所、邀請著名學者進行專業講學或專題講座、舉辦與西醫內科學專業學生的交流會、開展校外義診活動等。讓理論與實踐交叉進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感。
3把握教學環節,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3.1靈活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啟迪學生臨床思維
中醫內科學闡述的是內科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臨床證候、證治規律及其理論的學術源流。課程知識面廣,涉及到各科基礎知識及多系統疾病。本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點在于針灸推拿課程,對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掌握程度欠佳。因此,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缺乏興趣與信心。那么,教師怎么使教學內容系統化、條理化、淺顯化,關鍵是抓好教學的“三環節”,即定義、病因病機、各病證型[3]。以此為主線,點面結合,多方位、多角度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筆者主要是采用網絡多媒體教學手段與病案討論法、圖表法、提問式、啟發式、探究式、導入式、歸納比較等各種教學方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3.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中醫理論相對來說比較深奧、抽象,中醫內科學知識體系龐雜、繁多。以往因本校教學條件有限,單憑教師的一張嘴、一只粉筆、一本教案來進行教學,這樣無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得枯燥乏味,對所學知識不能深刻理解。網絡教學具有即時性、共享性、互動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和優勢[4]。多媒體教學方式則具有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立體演示特點,可使許多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5]。因此,應合理、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制作集影像、圖片、動畫、文字于一體的課件,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復雜的知識體系簡單化。并且通過網絡隨時給學生展現最新的醫學知識及醫學研究成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鼓脹與水腫,則在文字的基礎上添加圖片、影像等輔助手段,通過看臨床患者圖片,聽患者腹部叩診音,真正地達到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去鑒別地理解兩種疾病。這種教學方法能促進教學更加專業化、現代化,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3.3開展病案討論,培養學生臨床運用能力
我校以往采用的“教師講,學生聽”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呆板,學生不能把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不能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致于存在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局面。鑒于本課程的重心在于辨證論治,學生不僅僅要記憶知識,更要學會面對一種疾病怎么運用辨證論治體系。因此,在每一疾病的講授前后,選出一些適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的,具有真實性、代表性的病案,讓學生討論。在病案的選擇上,可選用古今經典醫案,或臨床實際病案(臨床治療成功病案、臨床誤診誤治病案),或根據疾病知識教師自編案例。病案內容以教材為中心,要反映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且要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教師要全面掌握案例可能涉及到的縱橫知識面,對案例問題的解答做好十足的準備。病例或以文字、圖像的形式呈現,或教師、學生根據臨床實際病例,自己充當患者表演,或讓患有本病的學生自行展示。學生需按臨床診療的思路,通過中西醫診斷方法,圍繞“病人”的病史資料,做出中西醫病名及中醫證型診斷,并說明診斷依據,再確定治療原則,最后列出處方用藥。先要求一個學生進行整個過程的分析解答,然后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并提出各自的疑問,再師生一起討論。討論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要引導、啟發學生的臨床分析思維,緊密圍繞所學內容進行討論,最后做出歸納總結。通過這一方式,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實際運用能力,培養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于教師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4臨床見習融入PBL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在臨床教育中其指的是在臨床前期課或臨床課中以患者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6]。中醫內科學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性,臨床見習是中醫內科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臨床見習的教學中,結合本校的校情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入PBL教學模式,取得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先選擇證候典型的住院患者,簡要地介紹患者的情況(包括年齡、性別、主訴等)。依據患者病情與中醫內科學臨床見綱設置問題,比如消渴病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有哪些?如何辨證施護?其次,到病房查看患者,要求學生運用中醫四診內容,進行病史資料收集,且運用西醫診法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期間教師要隨時記錄學生錯誤的詢問及查體方法,在后面討論過程中再指出糾正。然后,組織討論,輪流發言。學生依次匯報病史資料,并結合實驗室等輔助檢查對資料進行分析,作出中西醫病名診斷及鑒別診斷、中醫證型判斷,制定出治療方案,且對患者的預后與轉歸作出判斷。把事先設置的問題與患者的具體病情相結合展開討論,為自己所作出的結果闡明理由。教師注意控制討論的時間和范圍,并適當給予指導,對學生們的發言及時作出歸納總結。最后,要求學生以住院病歷的形式撰寫一份病歷,教師對學生書寫的病歷要認真批閱,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足。PBL教學促使學生在已有的問題上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不斷地去解決存在的問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對疾病的臨床分析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知識綜合能力
本專業以往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考試(占90%)和平時成績(即課程學習中平時作業、答問、紀律等各方面情況,占10%)兩部分為主,這種方式存在諸多弊端,不少學生臨陣磨槍,考場作弊,不能真實地反應出學習水平。因此,在這兩種考試方式的基礎上,增添技能考核、病歷書寫兩部分,成績采取百分制。卷面考試部分為閉卷考試,占總分數的50%;技能考核部分占總分數的20%,這部分要求學生對患者或模擬患者進行四診運用及相應的體格檢查,然后辨證論治,教師則在旁通過目測酌情給分;病歷書寫部分占總分數的20%,需要把第二部分的內容書寫成一份完整的住院病歷;最后結合10%的平時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公平、公正,杜絕了考試抄襲和舞弊的現象,能全面、客觀地去評價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
適用于評估特殊教育學校針灸推拿專業各個臨床學科中視障學生的臨床技能掌握情況及畢業考核,也適用于目標參照性考試,如全國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考試,以評估視障學生在畢業前是否達到全國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資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實際的創新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組織與實施
1.成立考核評價小組
由特殊教育學校針灸推拿專業臨床技能培訓骨干教師組成考核小組,負責組建考核題庫、制定評分標準、標準化病人培訓、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考核實施及總結。
2.建立考核試題庫
考試內容在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基礎性的同時,也要重點突出。因此,試題庫的建立既要結合特殊教育實際,還要參照視障學生畢業后從事推拿行業所要取得的職業資格(即全國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考試大綱)的要求。試題庫中包含傷科、內科、婦科、兒科四門中醫學科的常見病臨床技能測試。
3.標準化病人培訓
標準化病人是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的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中標準化病人的應用,既可以解決教學資源緊缺的問題,還能夠克服傳統考評方式缺乏公平的缺點,使視障考生在面對標準化病人中進行考核,提高了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還能夠為視障學生模擬一個醫患之間面對面交流的平臺。教師通過前期對視障學生進行相關學科醫學知識授課后,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前對視障學生統一進行如何作為一名“標準化病人”,即標準化病人的職責與要求及在考試中表演技巧的培訓。培訓結束后對全體視障學生進行標準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下一階段的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特殊教育學校針灸推拿專業,考生本人即要模擬盲人醫療按摩師作為考生參加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又有機會作為標準化病人,這是與其他醫學院校的選取低年級學生或在社會上招募有醫學愛好的的人士作為標準化病人的重要區別。其優點體現為:視障學生在作為標準化病人之前勢必要對疾病的病史、臨床表現中的癥狀、體征等相關知識有準確的認識及掌握,通過作為合格標準化病人的培訓與練習,有利于視障學生對所學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內化。有了充當標準化病人的經歷也有利于視障學生在臨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為中心進行醫療服務。
4.符合特殊教育實際的創新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考站設置
創新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共分為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標準化病人站):問診,重點測試視障學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點、內容四個方面??荚嚂r間10分鐘,滿分10分。第二站(標準化病人站):體格檢查,重點測試視障學生體格檢查的合理運用能力,包括檢查的內容、順序、方法三個方面??荚嚂r間10分鐘,滿分30分。第三站(非標準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筆試及問答的形式重點測試視障學生中醫辨證施治能力及臨床思維方法是否科學有效,包括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型、治則、治法等??荚嚂r間10分鐘,滿分30分。第四站(標準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點測試視障學生治療方法的選擇及實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療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療手法??荚嚂r間20分鐘。滿分30分??脊俑鶕曊峡忌诟髡就瓿汕闆r按照得分要點進行打分。
5.創新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實施結束后的總結
在特殊教育學校針灸推拿專業每次實施完創新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后,參與考評的教師組織學生馬上進行總結。通過考生及標準化病人的自我總結及教師針對視障學生在考核過程中的優、缺點的歸納總結及點評有利于視障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正,以達到提高臨床技能的目的。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增加,導致針灸推拿在國內外的應用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各醫療領域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發展,對于針灸推拿的教學質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針灸推拿學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的模式,并在結合實際教學目的的基礎上來進行實踐平臺的構建,還能夠對現有的針灸推拿教學模式起到良好的優化效果,從而起到一定的人才培養目的。
一、針灸推拿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尚無統一的培養標準。近年來針灸推拿技術的應用范圍雖然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其人才培養目標也被各高等院校跟社會所認可,但是開設針灸推拿專業的院校還存在有比較大的差異,有著是職業技術院校,有的則是本科院校[1]。個院校之間因為生源的差異性以及教學水平的差異性,也就使得針灸推拿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存在有一定的人才培養標準缺乏統一性的問題,對于該專業的發展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并難以獲得良好的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二)教學資源匱乏。針灸推拿植根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中醫中藥學,其也是自然科學跟人文科學相融合的知識體系。但是我國現階段開設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也多為中醫藥院校,并存在有社會資源匱缺以及實踐平臺不足等諸多問題。此外中醫院校自然學科跟人文學科相對比較薄弱,學生們的知識面也相對比較狹窄,也就難以獲得良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效果,并無法很好滿足針灸推拿專業的實際發展需求。
(三)教學內容局限性比較大。在現有的針灸推拿專業中還存在有專業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更新緩慢以及教學模式過于傳統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有著臨床教學經驗不足的情況,這也就導致了在具體的針灸推拿教學過程中存在有比較大的局限性,部分學生們對于教學內容也無法進行有效的理解,這也是導致教學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基于實踐平臺創新針灸推拿專業教學模式
(一)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跟優化。為了獲得良好的針灸推拿教學效果,還需要同時做好基礎理論跟基本技能的訓練工作,這樣才能夠實現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們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梳理、模型展示以及學生提問等多個環節,來讓學生們的理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為后續的臨床實踐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2]。目前我國中醫院校針灸推拿專業開設課程的局限性比較多,也無法獲得良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效果,這也就需要在進行針灸推拿教學過程中進行西醫理論以及社會人文類學科課程的適當增設,借此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針灸推拿專業體系模式。
(二)進行多種教學資源的統籌管理。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教學模式中雖然能夠獲得良好的理論知識教學效果,但是因為中醫理論、針灸推拿等基礎理論相對比較難以理解,部分知識跟西醫還存在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也就導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就需要對針灸推拿專業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形象化教具的應用以及多媒體演示的模式,能夠使得一些抽象的中醫知識變得更加的形象化,并能夠幫助學生們對這些中醫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此外通過增設讀書交流環節的模式,也能夠促進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現有的中醫理論多來自于經典文獻,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對這些經典中醫文獻的閱讀,才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了解相應的針灸推拿理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們還可以通過講解經典的模式,讓學生們在結合自身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經典文獻的閱讀,并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來進行經典文獻的推薦以及交流,從而促使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并能夠掌握相關針灸推拿知識的精髓。最后教師們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知識競賽的模式,來在班級中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這樣也能夠促進學生們的針灸推拿學習興趣跟愛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給予其實踐訓練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進行實踐途徑的整合,并不斷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在具備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之后,還要求教??們將學生實踐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一項重點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多種實踐平臺的有效整合,并需要適時來讓學生們進行相應的針灸推拿操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們充分領會到針灸推拿的奧妙跟內涵,從而獲得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之中,還需要對以下幾點實踐途徑進行有效的整合:①積極進行校內實踐平臺的建設,來給予學生們進行實踐機會的提供,并使其能夠成為優秀的臨床應用型人才。②進行校外實踐平臺的擴展:對校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倆將學生們培養成社會醫療服務中的優秀人才。③進行社區實踐平臺的建立,并進行醫療服務站的成立,來讓學生們定期在社區中進行針灸推拿以及宣傳,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們進行專業信心的樹立,并促進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