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7:02
序論:在您撰寫現代醫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醫學之所以會發展起來并經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還是來源于人類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他人的關心之情。它是讓更多的人通過幫助他人獲得健康身體、延續生命而形成的一種職業。在我國古代的醫德中講究患者的一視同仁,以禮相待。所謂“醫者仁心”,就是在高超的技術下,還必須擁有一顆重視患者,關心愛護他人的善心。這就使高等醫科院校培養的現代醫學生應當具有人文精神。但目前,我國的醫學教育來看,大多數醫科院校的學生為理科類,對于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視力度不夠:人文類課程多為選修,課程安排較少;學生多數上大課,教學形式比較傳統單調……這都導致了許多醫學生完全忽視了一些哲學思想的人文課,只把它當作無聊的思想政治課。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技術純熟的同時,也能自覺的運用人文思維去把握醫學進步的正確方向,醫科院校必須重視醫學生人文課程的教育。在教學中,增加人文類學科的課程和課時,安排具有專業性人文素養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解,摒棄掉之前讓一些其他專業老師來帶班的情況,真真正正地把人文課程作為一門必修的科學。只有高校教育重視起來,在校的醫學生才能夠有機會去接觸更高層度的人文思想,培養高尚的人格和醫德。
2在實踐中引導
2.1學會關愛
對于“醫者仁心”,現在許多醫學生看來,只不過是老教授口中常念叨的詞語,對其中的含義早已淡化和陌生。就像沒有經歷過地震傷痛的人無法深刻領會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中是一種怎樣絕望的處境。同理,只靠實驗和書本知識的學習鍛煉,醫學生也不能深刻的感受到醫生到底是一種怎樣神圣而莊嚴的職業。對此,高??蓪⒕哂幸欢ɑA的醫學生,通過見習的方式安排到病人的身邊進行簡單的日常照護,不斷加強病人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這樣,能讓醫學生在病人的身邊進行細微的觀察,補充學習到那些書本上沒有的或是變動性較強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醫學生親密接觸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能更加理解他們身體上的痛苦和情感的需要,在實際中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幫助患者,關愛他們。這對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會帶來很大的幫助,對培養值得病人信賴的醫師具有重要意義。
2.2培養醫德
醫德,顧名思義就是作為醫生的職業道德,它是調整醫生和病人,醫生和社會關系的道德規范。正如孫思邈曾在《千金方》里提到的:“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至想。”這也是現代醫學生在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師之前需要掌握的精神力量。醫科院??稍谠缙诘囊欢陮⑨t學生送去參加醫療咨詢服務或是社區義工等實踐活動,既能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促進他們對社會認同感的建立,正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在隨后幾年的學習中,有了一定基礎的學生就可以跟隨老師進入醫院實習,這樣的實踐課程能幫助其更好的樹立起“救死扶傷”的職業觀念,培育自己養成學會尊重患者、一視同仁的職業操守,養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準則。
3結語
在大部分現代文學理論背后,都有某種哲學思想作為支撐;而現代藝術理論少有直接、穩定、系統的哲學基礎,不得不經常采取經驗主義的言說方式,并與創作實驗相伴而行。從而,藝術家成為一個又一個“新”藝術觀念的圖解者。與其說,現代藝術在表象上是形式的革命,倒不如說,在骨子里,它是急于求成的觀念的革命,是對“藝術”概念的不斷翻新或發明。在這里,已經孕a育了后現代藝術的觀念性與顛覆性的種子。
如果我們把視覺藝術中的現代實驗與現代文學中的理論建構做一個對應性的比較,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各種現代文學理論接踵而出,儲備了太豐富的話語資源,而且,它們越來越超出了作為文學理論的慣有視野,將自己變成了一種更寬泛意義上的、具有更充分言說能力的文化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許會覺得,想從“元敘事”層面去建立單獨的藝術理論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是不必需的。對藝術研究者來說,如果承認文學理論的母體價值,那么,他一定會發現,文學理論會變得十分慷慨。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感到,文學與視覺藝術的門類界限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大??偸窃谝恍┬枰蠹夜餐紤]的問題上,文學和藝術證明了自己的創造需要。人類文明也是這樣延續和拓展其進程的。因為人類面臨著共同的處境和共同的命運:我們都不過是永恒事物中短暫的存在一作為生物,我們無意識而生,違意志而亡;作為人類,我們無法超越自身的歷史性處境,但卻希望接近自由。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那樣的多,但所有這些問題,卻又貫穿著命運性的單純?,F代文學理論與形形的現代藝術實驗看上去似乎間接的關系,實際上存在著直接聯系的潛力,這使我們想到了人類問題的單純性。這也許就是本文思考的最終意義所在。我希望通過一種互文性思考,從現代文學理論中獲得提示,揭示出現代藝術理論同樣想提出和解決的問題。
現代藝術中的實驗一倘若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一可在現代文學理論中發掘資源,獲得對應的研究策略。我們可以在二者之間列出一條粗淺的對應線索:
20世紀初,三大潮流支配歐美藝術界:以凡?高為先導的表現主義;以高更為先導的原始主義和幻想風格;以塞尚為先導的構成主義??杀粴w結為兩條線索的走向:第一、抽象與表現:形式自律性的探索;第二、幻想與超現實:非理性的追求。其中所包含的種種藝術流派和現象,與現代文學理論可對應如下:1、抽象與表現:形式自律性的探索:(1)世紀之交:象征主義。發端于高更“綜合主義”發展形式為:摩羅、德*夏凡納、奧狄龍?雷東、勃克林、納比派的藝術。對應文學理論一一波德萊爾“應和論”瓦萊里“感性體驗與抽象思維平衡論”葉芝、龐德、休姆“意象主義詩論”。(2)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對應文學理論——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語義學與新批評派、符號學。(3)表現主義:發端于凡?高;以德國表現主義為主要發展形式。對應文學理論——克羅齊直覺表現論、科林伍德表現論、柏格森直覺主義。2、幻想與超現實:非理性的追求。原始主義與幻想藝術、形而上畫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對應文學-文化理論為——象征主義理論;柏格森直覺主義與意識流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現象學、存在主義、闡釋學、荒誕派戲劇理論;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社會批判理論。
以文學理論的成熟性為參照,所謂“現代藝術理論”,也許惟有形式主義和視覺語言分析理論——包括符號學、格式塔視覺心理學一一才獲得了系統而成熟的品格。不過,在視覺藝術領域,形式主義也首先是由藝術家倡導的,那就是法國后印象派,尤其是塞尚所開創的道路。塞尚之所以被奉為“現代藝術之父”,原因在于他的“畫面自有其真實性”的思想,這個思想主導了20世紀上半葉現代藝術的主要奮斗目標。它表達了這樣的觀念:藝術是現實世界的等價物,而不是現實世界的模仿。塞尚就像歷史的決策者,為20世紀前期的實驗藝術運動制定了法律,從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直到抽象主義,無不以追求形式自律性、建立客觀化的藝術真實為目標。而在藝術理論領域,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集團(TheBloomsburyCircle)所倡導的形式主義藝術論。
貝爾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也不過是希望把塞尚的觀點賦予理論形態而已。事實上,作為現代藝術最初的理論話語,形式主義藝術論本來就是作為后印象派的自覺回應而出現的,正是布魯姆斯伯里集團的羅杰?弗萊,把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實驗,稱為“后印象主義”。
克萊夫?貝爾極力想說明而看來又無力說明的“有意味的形式”,到了蘇珊?朗格的符號論藝術美學、阿恩海姆的格式塔視覺心理學理論中,才獲得了較完備的邏輯陳述。假如我們對20世紀前期的文學理論稍有了解,便很容易看出,形式主義藝術論的這一套觀念,在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英美新批評派、結構主義文論中,能得到精致的說明。我們注意到,正如語言學方法在“形式主義-結構主義”文論的歷史遞進關系中顯示了愈益深入的重要性,從克萊夫?貝爾、羅杰?弗萊,到蘇珊?朗格、阿恩海姆,一種類似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也越來越發揮了視覺傳達研究的價值。在克萊夫?貝爾和羅杰?弗萊這里,形式還是想被說清卻終于無以言說的“意味”到蘇珊?朗格這里,形式成為“情感的符號”,明確了作為情感傳達的類語言功能;而到了阿恩海姆那里,視覺形式最終變成了思維的載體,來公然爭奪語言的權限了。要是仔細考察阿恩海姆來回運用的那些關鍵詞——視覺思維、完形、場、張力、力的構式、異形同構、簡化原則,等一一我們會發現,它們不僅套用了心理學、物理學的概念,還有從語言學得來的啟示,特別是為形式主義詩論所過濾了的語言學。
這樣,20世紀前期的視覺藝術理論和文學理論,便可在藝術本體論的共同訴求中,兩心無猜、投桃報李了。也正是在藝術本體論這里,文學和藝術理論開始獲得現代性。塞尚說,“畫面自有其真實性”俄國形式派稱,文學作品是“意識之外的現實”。兩樣說法,實在只是同一種想法而已。從野獸派到抽象主義所倡導的“非描繪性”,也不過是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論在視覺藝術語境中的出場罷了。
雅可布森提出“文學性”,克萊夫?貝爾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文學性”使一部書寫文本成為了文學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使視覺圖像成為了藝術作品。而且,在一種被表述為“張力”(tension)的共同感覺要素中,“文學性”和“有意味的形式”獲得了本體論的統一。在我看來,對藝術本體論而言,張力論的價值是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的。正是張力論,將形式本體論研究推進到了語言學層面,從而使“文學性”或“有意味的形式”不再顯得好像是故弄玄虛了。
到了語言學研究的層面,在本體論批評家的眼中,“文學性”就應該像科學實證的對象那樣,具備客觀品格了,因而,在一定意義上,也成了與物質相類似的東西。新批評派理論家維姆薩特說,詩歌是“言語的雕像”(verbalicon)①,這句話聽上去就如蘭色姆的“構架-肌質論”,令人嗅到了“文學性”的物質性味道,盡管二人在對構架-肌質的關系理解上分歧甚大。不過,要是暫時不考慮德里達的“白色神話”,文學,除了語言的聲音層面,我們還只好承認,它差不多只是由隱喻、悖論、反諷、歧義等修辭手段所構成的虛擬的雕像。但在視覺藝術這里,塞尚、立體主義者和抽象主義者,卻希望建立存在于物質現實中的雕像。他們就好像在自告奮勇地為文學本體論制造物證。
【關鍵詞】現代文學;現代藝術;實踐
“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經濟、政治、文化逐漸向全球化趨勢發展。傳統文化理論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現代藝術審美的需求?,F代文學理論是指研究與文學有關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社會作用的社會原理?,F代藝術實踐是建立在現代原理的基礎之上,人們通過發覺現代文學理論中的美學基礎,以此為靈感,進行藝術設計。因此文章以:“如何將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相結合,創造滿足受眾需求的高質量設計作品”為研究話題,深度展開研究。
1現代文學理論的特征
1.1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
和諧發展的年代,現代文學理論中,注重的是情感自然流露。相對于傳統文學理論來說,現代文學理論,沒有太多政治條框的限制。例如一些涉及敏感話題的文學作品、電影作品,在市場上依然存在。傳統文學理論受資產階級統治,需要忌諱和隱秘的東西較多,其中最典型的一點就是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通過對比七十年代和現代的建筑藝術設計,可以發現傳統文學理論影響下,建筑大多以古典中式建筑為主,且為封閉造型,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而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合入了眾多國家的代表元素,圖案、色彩、結構等等,且造型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長方體的造型。
1.2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
多種寫作手法的運用這一特征,主要體現在現代文學作品上,傳統文學理論受經濟、生活質量控制,寫作手法只能借鑒國內人士的寫作技巧。其次,通訊的不發達和信息的封閉性。導致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實現大范圍的傳播,導致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呈現區域性特征。例如,南方與北方的建筑風格,因為文學思想理論不同,導致建筑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呈現較大的差別?,F代文學理論中,呈現的是中西方文學理論結合的狀態,因為信息的共享,單一的文學理論基礎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文學也創作者們通過多種寫作手法的結合,實現文學理論的創新。而這一特點,在現代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同樣體現,通過多種元素的結合,創造不一樣的設計美感[1]。
2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的探討
2.1現代文學特征與現代藝術特征的相關性
上文在具體講述現代文學特征時,將文學特征總結為兩點: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和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根據調查現代藝術設計,發現兩者的特征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現代文學理論引導著社會人群的主觀思想和藝術審美,而現代藝術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從而獲得一定的利益。因此,現代文學特征與現代藝術特征的相關性。例如現代文學理論特征中強調情感自然流露這一特征,在現代藝術設計實踐中表現為環保這一理念。綠色出版理念它是一種生態設計理念,受現代文學理論的影響,從90年代開始席卷全球,將綠色生態融入現代藝術設計實現對生態資源的保護。它從行動和概念上來詮釋綠色生產的概念。這是目前我國現代藝術設計原理中的基礎概念,中國是人口大國,其資源消耗迅速,全球變暖給世界一個警告,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將綠色融入包裝、設計、生產,從而影響更多的人。這是現代文學理論中提出的核心觀點,也是現代文學理論在現代藝術實踐中的具體表現[2]。
2.2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對應的歷時性
現代文學理論所提出的觀點與現代藝術設計所呈現的概念具有同步性。例如,現代文學理論中提出的創新發展,多種藝術寫作手法相結合。而現代藝術設計的概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例如: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創新藝術設計作品“鳥巢”鳥巢的設計中包含了中國瓷文化,在裝飾材料圖案的選擇上,采用了西方美學圖案“冰裂紋哥窯鼎”。以中國傳統文學理論為基礎,融合現代文學理論元素,兩者產生的化學反映,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美感。在現代藝術實踐中,現代文學理論的運用除了體現在圖案文化理論的選擇這一方面之外,同時還表現為色彩文化理論的搭配。中國人的性格特征偏于含蓄、優雅。所以在顏色的選擇上,采用的都是中性柔和的顏色,而西方國家的人群性格熱情開放,他們在顏色的選擇上會采用厚重夸張的顏色。因此要實現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新,需要結合現代文學理論,以最新思想作為現代藝術設計核心[3]。
3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互文性線索
在現代藝術實踐過程中,大多數現代藝術實踐都能與現代文學的理論內容相呼應。因此,筆者分析了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的歷史線索。
3.1形式本體論
當現代藝術從二十世紀初流傳到中世紀的三大思潮時,它成為西方國家的主流藝術。梵高作為現代藝術的奇才,表達了自己的思想,作為藝術的象征,然后以塞尚為先導,形成了現代藝術的現代主義。而這三個思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三個發展趨勢:一是探索現代藝術自律的發展,二是追求現代藝術的非理性。為主要載體的現代藝術的自主性往往需要實踐的探索,然后藝術的非理性是藝術的超現實主義的載體。既是藝術的特點可以概括如下:在學?,F代藝術學校的實踐,以抽象的藝術形式的立體表現,通過生活實踐的藝術形式的藝術符號所替代;另一個是主要的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這種表達特別提到梵高的藝術表達方式的代表,在其發展過程中,對文學理論的現代藝術實踐的相應性能:直觀的表演理論,直覺表現論還有從藝術實踐所發現的幻覺主義。
3.2觀念本體論
現代藝術實踐的發展集中在二戰后為代表,對第二十世紀后半期的發展過程中,現代藝術改變了實踐的原始概念,在傳統的理念之上發展了新興的思想潮派:例如,行為藝術、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而這種藝術實踐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特點:顛覆傳統藝術觀念,消除藝術隔閡;實現多元化的藝術實踐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現代藝術的過渡形式的主要階段,在藝術的過渡過程中,紐約學派的抽象藝術形式的主要性能,如西方國家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康定斯基。藝術家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對藝術的主色描寫,對各種學者藝術的理論回應。二是后現代藝術實踐的進步階段,“達達波普”藝術實踐的發展過程被稱為后現代藝術實踐。從達達主義階段發展現代藝術,形成了一種藝術追求方式,體現了藝術發展過程中對廣義藝術的具體理解。上述歷史的藝術發展了相應的現代文學理論的回應,這是現代主義理論家哈桑斯潘諾斯,有利的代表奧爾塔,等眾多學者的文學理論。在現代文學理論和現代藝術與互文性的課程,而不是兩者之間可以被觀察,也不是一個觀察另一個的發展,現代文學理論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實踐支持發展觀。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文學理論具有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的特征?,F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具有特征的相關性和對應的歷時性。因此要實現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需要以現代文學理論特征作為現代藝術設計外部形式,以現代文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核心概念。
參考文獻
[1]胡小林.美學教育的知彼與提升——讀《中美大學美學課程比較研究》有感[A].棗莊學院學報,易彬.“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C].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30(03):142-144.
[2]郭文成.論視覺文化視域下美學教學改革的基本理路[A].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石艷婷.《現代沙特文學敘事藝術》第三章翻譯報告[C].燕山大學,2013,(02):95-97.
1.健全機構,加強領導安樂小學辦學規模不大。為了切實抓好藝術教育工作,安樂小學構建了“全員參與,人人參加”的藝術教育工作網絡體系。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親自籌劃發展方向。大隊部組織協調各種活動,藝術專職老師具體實施,班主任協助,在全校推行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藝術細胞核藝術素養。
2.開足藝術課程,確保質量安樂小學只有一名美術專職教師和一名音樂專職教師。為了讓藝術教育工作正常開展,學校選取了美術、音樂、書法有特長的劉苑、鄺銀姬、藍明旺、羅宇芬、潘彥峰等老師兼任藝術教學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證藝術教學工作高效開展。
3.創造條件,提高素質學校為藝術教師搭建學習提高的平臺,做好特長教師的培訓工作,讓他們特長能夠持續發展、有效發展。藝術教研組充分發揮了專業優勢,共同研究藝術學科。教師之間形成彼此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良好風氣。學校積極鼓勵和支持藝術教師參加市、鎮組織的藝術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藝術教師的業務能力。與中山市雍景園學校結對子,幫扶我校藝術教育工作,三位專職教師迅速成長為專業較硬的骨干教師。學校為藝術教師打造展示才藝的舞臺,充分發揮特長教師發展的引領作用,為他們開辟用武之地。學校定期舉辦匯報、會演、競賽之類的活動,讓特長師生脫穎而出。
4.多方籌集,保障經費學校有藝術教育經費,學校的藝教設施不斷完善,保證了藝術教育教學工作和藝術活動的正常開展。為了保證經費的順利投入,通過爭取鎮宣傳文化部門、辦學單位、企業老板等支持,多方籌集資金。近年來,投入經費約80萬元,聘請專家指導,新建了美術室、書法室、音樂室、舞蹈室,購置了書法臺、民樂樂器等大量的配套器材,為開展藝術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二、開展藝術活動,豐富學校文化內涵
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校內外藝術活動。全體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主選擇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小組和社團的活動,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30-5:10開展民樂、舞蹈、美術、書法等9個藝術類興趣小組,業余時間常年堅持合唱、書法、繪畫訓練,學生的才藝得以鍛煉和提高。為了活躍校園藝術氛圍,豐富校園藝術文化生活,學校每年都舉辦藝術節、文藝晚會等全校性的藝術活動。
1.藝術教育獨具特色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質。2011年9月,學校正式成立了樂意民族樂團。樂團由四十多名學生組成,有古箏、琵琶、二胡、揚琴、笛子、打擊樂等7種傳統民族樂器,分為古箏、琵琶、二胡等7個訓練班,采取向外聘請專業教師、校內教師跟蹤的方法,確保訓練質量。經過努力,民樂教育已初見成效。樂意民族樂團參加2012年東鳳鎮新年音樂會獲一等獎,參加鎮首屆文化藝術節獲“銀獎”。舞蹈《水開了》、合奏《大中國》參加中山市藝術花會演奏獲二等獎。學校重視書法教學,每學期組織書法比賽,指導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接觸中國文化藝術之美,傳承祖國傳統文化。書法班采取了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法。一是全校利用每周一節的書法課指導訓練硬筆字、毛筆字。每天利用午休時間進行硬筆字訓練,每學期定期組織2次硬筆書法比賽。二是成立了書法興趣小組,在書法室常年訓練。書法興趣小組培養了許多品學兼優的書法特長生。近年來,我校師生參加市鎮書法比賽有多人次獲獎。我校的美術教育以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能力。確定了“線描畫”的特色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有形材料,學會運用藝術手段去表現美和創造美。在美術老師指導下,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學生在繪畫的世界里徜徉,享受著自己創造的美麗。
2.特色活動蔚然成風學校成立了藝術節組委會,制定了系列活動:歌唱比賽、英語歌謠比賽、書法比賽、書畫比賽等。英語歌謠常被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全校19個興趣小組,藝術類的興趣小組就有9個。他們在專任老師的指導下,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堅持每年都舉行“六一”文藝晚會。每年的六一文藝匯演成了孩子們最難忘的時刻,是孩子們期待的夢想。學校為了讓孩子們圓夢,在201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節日里登上高雅的舞臺感受明星般的榮耀,安樂小學在東鳳鎮文體中心大劇院舉行了“七彩童年,放飛夢想”慶六一文藝匯演晚會。本次文藝匯演節目豐富,形式多樣,彰顯了新一代少年兒童的飛揚個性。晚會取得圓滿成功,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三、營造校園藝術氛圍,改變家長教育觀念
關鍵詞:形而上學;深層關懷;人文主義
當西方古典哲學在黑格爾那里以它的鴻篇巨制完成了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偉大基業,西方哲學向何處去?形而上學(metaphysics)是否從此中斷?這是擺在每一個西方哲學思想家面前的重大理論問題,是每一個研究西方哲學的思想家無法回避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西方哲學分成了兩股巨流:一股是科學主義,一股是人本主義。但是無論是現代科學哲學,還是現代人本主義,它們都是以反形而上學起家的。似乎“形而上學”從此就應當終結。哲學的歷史應當翻開一頁又一頁的反形而上學的篇章。
本文作者認為這是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開進去的一種巨大的荒漠,它導引出了當代西方哲學最深刻的危機。正如趙敦華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現代西方哲學新編》一書中所說:“與哲學史上的創造發展時期相比,現代西方哲學沒有產生綜合各種文化形態的體系,沒有一個獨領的哲學派別。一個個哲學派別的興衰枯榮,一批批哲學家的熙來攘往,構成一幅幅撲朔迷離的場景。在這個哲學舞臺上,斑駁陸離的觀點透露出內容的貧乏與重復,新穎時髦的術語遮蓋不住模仿的陳舊痕跡,以致羅蒂借用了一句好萊塢的行話形容哲學場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五分鐘的明星’”[1](282頁)我以為造成這種危機的思想根源,其根本點還是在于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諸多流派瘋狂地拒斥《形而上學》的結果,為此想在本文中對這種現象作一種歷史的和邏輯的辨析,以就教于哲學界的諸多同仁。
一.問題的指出
我以為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無論是科學主義還是人本主義,它們之所以高舉反“形而上學”的大旗,原因在于它們都沒有弄清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深層本質和深層關懷是什么?由于歷史發展的諸多原因以及人類思維的諸種層面,形而上學的深層本質和深層關懷在古典西方哲學的歷史演變中,它始終被重重的迷霧遮蔽著。一提起“形而上學”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諸多哲人往往都把它與亞里士德、笛卡爾、康德和黑格爾這些哲學巨匠的純粹思辨聯系起來,認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就是一種遠離現實生活,遠離現實人生的一種“純粹玄想”。于是他們或者要“還原”,或者要“揭蔽”,或者要“展布”,以敞開現實生活為宗旨,以倡導個人幸福為目的,紛紛構筑他們的反《形而上學》的理論體系。
如果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這些反形而上學體系的構成或許有某種合理性,但從理論發展的視域看,他們又各自陷入了不同的誤區,其共通的缺陷就是在于他們都沒有窺見到形而上學的深層本質和深層關懷,他們總是無的放矢,或者言不中的。
形而上學的深層本質是什么?它的深層關懷是什么?我以為這是一個判斷形而上學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論問題,也是研究現代西方哲學和古代西方哲學相互聯結的樞紐問題。不正確理解這一問題,也就無法正確理解西方古代哲學的本質和它與現代西方哲學的關系,從而也就無法把西方古代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機械地把古代西方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分割開來,不是片面的肯定一方就是片面地否定一方。
例如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哲學的主將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就是這種機械主義者的典型,他之所以在他構筑的《權力意志》的哲學體系中提出要“重估一切價值”,就是因為他片面地否定了古代西方形而上學的全部理論意義,用“虛無主義”來取代人類的一切哲學文化。[2]后現代主義哲學的梟雄羅蒂在他那本聞名全世界的《哲學與自然之鏡》中提出了一種極端地反對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根源于這種機械論觀念。似乎傳統與現代沒有任何聯系,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完全是一種空谷來音。對傳統的西方哲學的斷裂、破碎、搗毀、異質是他們的哲學呼喊。許多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哲學打著回到生活世界、把握現實的人、回到經驗直觀的“以現實境況為起點”的旗號,瘋狂的反對形而上學。但是,他們對古典西方哲學的反叛,對形而上學的拒斥,都是瞎子模象,誤讀了形而上學的深層本質和深層關懷。為了駁倒他們拒斥形而上學的怪論,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在古典西方哲學,即傳統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上籠罩著的重重思辨的濃霧中究竟隱藏著什么?
二.在思辨《形而上學》的宏偉體系中黑格爾暗筑一條通往現代哲學之路。
的確黑格爾哲學不愧為思辨哲學的頂峰,他完成了傳統的形而上學,這是歷史給予他的偉大使命。但是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在他的哲學體系中決不只是對過去哲學的回顧和總結。因為,他有一句名言“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就此而言,我們以為黑格爾決不會真正糊涂到認為歷史上一切哲學都凝固在他的哲學體系中,哲學因此就終結了。雖然黑格爾常常自己也自我夸耀,他的哲學是以往一切哲學的總結,但辯證的思想卻使黑格在他完成了的傳統形而上學體系中暗筑了一條通達現代西方哲學的思想之路,僅管這條思想之路在黑格爾那里是不自覺的,朦朧的。但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在黑格爾的思辨哲學體系中的確勁吹了一股現代哲學的思想之風,這是不以黑格爾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書中對黑格爾哲學體系所做出的精彩的解剖就導出了這一重大的歷史使命:
“在黑格爾的體系中有三個因素:斯賓諾莎的實體,費希特的自我意識以及前兩個因素在黑格爾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統一,即絕對精神。第一個因素是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人的自然。第二個因素是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自然的精神。第三個因素是形而上學的改了裝的、以上兩個因素的統一,即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保?](177頁)
不謀而合,列寧在讀黑格爾《邏輯學》時也摘錄了這樣一段話:
“在這里,……應當把概念看做不是自我意識的悟性的活動,不是主觀的悟性,而是既構成自然階段又構成精神階段的自在和自為的概念。概念出現在生命或有機界這一自然階段上?!绷袑幵谂赃吪ⅲ骸犊陀^唯心主義轉變為唯物主義的“前夜”。》[4](179頁)
雖然黑格爾是以他的《邏輯學》涵括一切哲學意識,但是黑格爾把人的生命也包涵在他的《邏輯學》中。列寧就此寫道:“把生命包括在邏輯中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天才的……”[4](216頁)往后列寧還指出黑格爾“客觀(尤其是絕對)唯心主義轉彎抹角地(而且還翻筋斗式地)緊密地接近了唯物主義,甚至部分地變成了唯物主義?!保?](308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里所說的“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和列寧所說的唯心主義轉變為唯物主義的“前夜”(把生命包括在邏輯學中)就是深刻隱藏在黑格爾思辯的哲學體系中的現代哲學精神。雖然傳統的“形而上學”在黑格爾那里完成了,甚至可以說終結了,但是歷史的發展和哲學的發展是不會中斷的,在黑格爾哲學的形而上學的思辯中傳出了現代哲學的跫音。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沿著黑格爾所說的“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踏上了現代哲學之路。這是為什么?因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黑格爾思辨的《形而上學》所研究的人并不是某些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哲學所描述的那樣完全脫離了人的具體生活,是一種純粹抽象的實體。恰恰相反,黑格爾以其豐富的內容和百科全書式的巨著闡明了人的具體的歷史性的生存,這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一書中在比較費爾巴哈和黑格爾的人學思想時所說:“在這里,和黑格爾比較起來,費爾巴哈的驚人的貧乏又使我們詫異。黑格爾的倫理學或關于倫理的學說就是法哲學,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倫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在這里,形式是唯心的,內容是現實的。法律、經濟、政治的全部領域連同道德都包括在這里。在費爾巴哈那里情況恰恰相反。就形式講,他是現實的,他把人作為出發點;但是,關于這個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卻根本沒有講到,因而這個人始終是宗教哲學中所說的那種抽象的人?!保?](232頁)
只要我們認真地全面地研究黑格爾哲學,我們會發現黑格爾對人所生存的世界的描述,遠遠超過了某些后現代主義哲學大師的自我吹噓。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黑格爾的描述是宏大的,整體的,歷史具體的;而后現代主義“大師”們的描述卻是瑣碎的、孤立的、卑微的,片面的;他們所說的“現實性”才是真正的“非現實”。僅管某些后現代主義大師打出了反對“宏大敘事”的旗幟來反對古典形而上學,但是離開了宏大敘事,那么哲學就只有去追求薄弱,日常的、簡單的“語言游戲”了。這樣必然把哲學變成一種和工具,根本喪失了哲學的真實內涵。不過在這里我們還應當把馬克思所說的現實生活與一切后現代主義哲學的所說的現實生活嚴格地區分開來,因為馬克思所說的現實是一種以實踐為基礎的現實生活,是一種以人類的勞動為生存條件的具體歷史的生存。在《巴黎手稿》中,馬克思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存過程?!保?](131頁)而后現代主義哲學所說的“現實”卻是一種人無法
把握的“生存游戲”,是人無法擺脫的煩惱、孤獨、惡心和死亡的世界,人的現實生活的世界和人對現實的認知,對人說來只是一種幻想,有如后現代主義大師雅克·拉康的魔鏡。關于這一點褚孝泉先生在“穿越拉康的魔境”一文中已經指出:“人的自我既然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虛幻基礎上的,那么,由于自我功能在人與世界的關系中起著中心的作用,這種虛假認同的結構必定同時主宰了人對普遍知識的認知。也就是說,人的知識——包括科學——的根源是一個幻像?!保?](168頁)但是后現代主義的某些大師卻打著人文主義的旗幟,大喊大叫“回到生活中去”,這難道不是一種自欺欺人么?其實黑格爾思辨哲學的人文主義精神才是一種真正的人道主義,是一切后現代主義哲學所望塵莫及的,這正如黑格爾在評價康德《批判哲學》時所說:通過康德的“理性批判”,“終于使人類登上了一座哲學高峰”。“哲學家論證了人的尊嚴,人民將會享有這種尊嚴,將不再只有受踐踏的權利,而是通過自身去爭取人的權利?!保?]黑格爾說:“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說,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保?](26頁)“自由是人的本性”,這就是在黑格爾思辨形而上學的濃霧中深藏著的現代人文主義精神。
三.回到亞里士多德
《形而上學》(metaphysics)追本溯源,在古希臘那里,我們找到了亞里士多德。因為正是亞里士多德首先完成了古希臘《形而上學》的建構。今天我們讀到的《形而上學》這本書,就是集古希臘哲學之大成,是古希臘哲學的一部百科全書。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見到的這一部書亞里士多德在其中集中全力地探索了《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世界產生的本源和根據以及它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實體”和認識世界的范疇體系,等等。但是作為亞氏《形而上學》一書的深層本質是什么?它的深層關懷是什么?卻很少有人認真研究。如果孤立起來研究《形而上學》我們完全可以把亞里士多德認定為一,可以毫不猶豫地稱之為呂克昂講壇上的第三哲學?!保?0]
我以為苗先生研究亞里士多德“思辨哲學”的方法具有極強的獨創性,他不是孤立地考察亞氏的《形而上學》”而是把亞氏的《形而上學》與他的《物理學》和《人事哲學》聯系起來考察,這種考察方法必然展示出亞氏《形而上學》所張揚的思辨是一種真正的人文主義的精神。理解“思辨”就必須把握“toauto”這一核心,那么形而上學的思辨必然從外界反觀自身,從客體回到主體,回到“人”這個自身。《形而上學》的真正的人文主義精神也就在“toanto”中鋒芒畢露?!按嬖谥詾榇嬖凇边@一《形而上學》研究對象的原初規定,離開了“人自身”還有什么意義呢?因為“之所以”是人對“存在”的追向。其實《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本來意義就是“物理學之后”,后來衍生為智慧之學,或第一智慧。然而,正如苗先生所指出的:“智慧這個詞,據說來自光(phoos),它通過基督教的經書,而獲得了更高的神圣。然而在希臘哲學文獻里還是十分通俗化,人們把最完滿的德性,最嫻熟的技術、最精確的科學都稱之為智慧,擁有這樣德性的人稱為智者。”[10]然而古希臘的智者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難道這不是一種深刻的人文主義精神嗎?其實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一書中,論述到“愛智”時指的并不是一種為目的的求知,而是一種對知識的自由的探索。他說:“我們追求它并不是為了其他的效用,正如我們把一個為自己、并不為他人而存在的人稱為自由人一樣,在各種科學中唯有這種科學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僅僅是為了自身而存在?!保?1](31頁)亞里士多德在這里指的最自由的科學就是《形而上學》。它深深地浸透在亞氏的全部哲學之中,這也是正是亞氏《形而上學》的深層關懷。
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的諸多流派大聲疾呼:思辨哲學應當解構,形而上學本體論無用,因為哲學應當關注人生,關注現實人的最大幸福。然而不無諷刺意味的是苗先生說:
“在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中,思辯是最大的幸福(eudaimonestatos)。思辨是理智的德性,理智是人的最高貴部分,是主宰和向導,是我們各部分中最神圣的。思辯就是這合乎本己德性的實現活動。它最為經久,最為快樂?!豹?/p>
“哲學以其純潔而經久,而有驚人的快樂?!保?0]
這無疑是給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拒斥《形而上學》的諸種流派一記響亮的耳光。
哲學是理性的事業,思辯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最經久的愉快。
四.康德哲學的啟示
其實對《形而上學》的拒斥和批判并不是某些現代主義哲學和后現代主義哲學的發明和專利,在西方哲學史上自有形而上學產生起就有對它的反抗。古代希臘的高爾吉亞就不說了,就是在近代哲學中,休謨首先舉起了批判形而上學的大旗。在休謨之后,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山祖,依曼努爾·康德又給了《形而上學》致命的一擊。但說來又很奇怪,康德這一致命之擊的結果卻使康德在歐洲哲學史上建立了一座可與黑格爾哲學體系比美的龐大的“批判形而上學體系”。這的確是一種怪圈,但也顯示了形而上學的強大生命力。以致康德在他最后一本著作《實用人類學》中,道出了《形而上學》的科學人類學本質。
今天,讓我們來回顧康德的《三大批判》,與其說康德的功績是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完成了哥白尼式的哲學革命。不如說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完成了人類道律自律的先天律令,正如康德所說:“自由”乃是他“思辨理性體系整個建筑的拱頂石”??档碌恼軐W革命可以歸結為他對自然與自由,科學與道德進行的新的探索。這種探索的之所以可能是在人類文藝復興時代崛起的人文主義思潮和盧梭和洛克等哲人的啟蒙思想深刻影響的歷史背景中形成的。這種探索的結果,使康德得出了哲學就是最自由的學問的結論,正如謝林所說:“朝霞伴隨著康德升起”,“自由貫徹全部哲學而始終?!保?2]但是康德的探索也并不是空谷來音,它是從古希臘哲學開始到德國古典哲學的一種歷史延續??档屡姓軐W深刻的人文主義精神是西方哲學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矗立在康德批判形而上學體系上的是一干永遠飄揚的人文主義大旗: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档屡行味蠈W的深層關懷由此顯露畢竟,以致康德自己認為他的整個先驗哲學體系都在著力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我所能知者為何?
2.我所應為者為何?
3.我所可期望者為何?[13](549?/FONT>550頁)
在康德生命的晚年、他又提出“人是什么?”的問題,而且認為“人是什么?”乃是統攝所有其它哲學問題的核心。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說,人是追求幸福的有理性的動物,因為“幸福乃滿足吾人所有一切愿望之謂,就愿望之雜多而言,擴大的滿足之,就愿望之程度而言,則增強的滿足之,就愿望之延續而言,則歷久的滿足之。自幸福動機而來之實踐的法則,我名之為實用的(處世規律),其除“以其行為足值幸福之動機”以外別無其他動機之法則——設有此一種法則——我則名之為道德的(道德律)。前者以“吾人如欲到達幸福則應為何事”勸告吾人;后者則以“吾人為具有享此幸福之價值起見,必須如何行動”命令吾人。前者根據經驗的原理;蓋僅借經驗,我始能知有何渴求滿足之愿望,以及所能滿足此等愿望之自然原因為何。后者則置愿望及滿足愿望之自然方策等等不顧,僅考慮普泛所謂理性的存在者之自由,及此種自由所唯一由以能與幸福分配(此乃依據原理而分配者)相和諧之必然的條件。故此后一法則,能根據純粹理性之純然理念而先天的知之?!保?3](550?/FONT>551頁)
康德的“人是什么?”的問題在哲學上不僅是一種對人性深刻的追問,而且又是一種黑格爾式的《形而上學》的大圓圈運動,從古希臘蘇格拉底的自我陳述式“認識你自己”,到近代哲學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主體性思想,以及現代哲學帕斯卡等人“我是誰?”的憂思,完成了形而上學的哲學人類學之夢。
但是,后現代主義哲學對形而上學的拒斥和反叛,其哲學本質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用姚大志先生在《現代之后》一書中所說的一段話來準確地表述它,姚先生說:“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啟蒙哲學的本質,那么我們可以借用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如果同樣用一句話來表達后現代主義的實質,那么我們可以引用??碌乃枷耄鹤鳛橹黧w的人死了。后現代主義的核心任務就是終結關于人的神話,就是祓除啟蒙思想中人類學之夢。但是沒有主體的哲學道路并不是一條坦途。啟蒙之前,基督教神學是最高權威,評價一切的標準是上帝而不是人類制定的,所以它們是“客觀的”。啟蒙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其位置由人來代替,評價標準是作為主的人的確立的,從而它們也就變成“主觀的”。后現代主義消解主體之后,任何標準都沒有了,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由此必然陷入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真理)的相對主義,無政府主義是一種關于實踐(解放)的相對主義。在后現代主義的批評中,啟蒙的兩個偉大理想隨著主體的死亡而煙消云散了。”[14](8頁)然而在哲學主體性死之之后,哲學所面臨的是一種什么情況呢?“因為后現代的作品沒有了寄托的主體,所以它們都是平淡的、輕飄飄的、沒有個人情感的。正如詹姆森所說,每一首古典樂曲(現代音樂)都是獨特的,并令人耳目一新,而所有的流行音樂(后現代音樂)都是雷同的,并似曾相識?!?4](9頁)這樣的情況與趙敦華先生陳述的當代哲學的危機是多么相像啊!然而,哲學作為對人的存在的自我意識是永遠不會在歷史文化中消失的。從古代形而上學對存在的追問發展到現代哲學對人的存在的追問,這是一種歷史的延續,一種在變化發展中把握人的生存狀態,在事實上,它仍然是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學的追思。海德格爾認為存在論上的真理是存在者的狀態,情景。因此,它用“此在”(Dasein)這個范疇來構筑它的形而上學宏大篇章。詹姆森則認為“主體性為現代文化提供了獨特的風格和個人特征”。[14](8頁)形而上學在歷史上的發展只能奏響它向人性本質的深層探索,向人的主體性的深層探索,而決不會消滅“形而上學思辯”本身。后現代主義哲學的某些大師想斬斷形而上學的歷史傳統,但是,有一名著名的美國學者杜維明卻說:“傳統對現代性并非只是起著抑制作用。恰恰相反,它們既是束縛力,又是加強力,能在任何特定的社會勾畫出現代性的特有輪廊。因此,當我們討論現代化的進程時,把傳統棄置為無用的殘余范疇,這在思想上是幼稚的,在方法上是錯誤的。確實,現代化是一個極為不同的文化現象,而不是一個同質的、全面西化的過程。為了懂得這一點,我們有必要研究現代性中的傳統。”[15]我以為要真正使當代哲學沿著健康道路的發展,哲學的任務不是拒斥傳統的形而上學,而是研究、探索、繼承發揚光大傳統的形而上學中所包孕的現代性哲學因素,正如人們把自由理解為現代哲學的基本要求一樣,但自由又有各種各樣的區分,例如有法治自由、人身自由、經濟自由、政治自由、思想自由……等等,而西方古代經典形而上學大多數都是以哲學的本源存在或本體存在的方式來追問和探索人類的自由,其實這才是一種真正自由,是從根基發展出來的自由,是自由的終極本質。一切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哲學的自由觀,都是由它衍生出來的。因此,無論現代西方哲學和后現代西方哲學派別如何五花八門,觀點如何分歧別類,其實他們都離不開傳統形而上學,特別是康德批判形而上學體系所留給后世哲學的哲學話語語景。
參考文獻:
[1]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參見:姚定一.理性的殞落——論尼采的《權力意志》[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第17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寧《哲學筆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馬克思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重寫現代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8]《黑格爾書信集》德文版.譯文轉引自《讀書》1982年第5期:《在合理為現實之間》
[9]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10]《哲學研究》.1998第12期.
[11]《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2]《黑格爾通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藍公武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82.
醫學的目的是打破基礎、臨床、預防和藥學等領域之間的壁壘,使它們相互溝通、密切聯系,避免單一領域研究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縮短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的進程。目前,轉化醫學的研究主要關注:腫瘤(如乳腺癌、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等)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分型和個體化治療研究;生物標志物的鑒定與應用㈤;干細胞轉化研究;動物模型開發研究;藥物研發(主要分子靶向藥物研究和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究),從而將基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盡快轉化為臨床問題的解決方法,將基礎研究獲得的知識、成果快速應用到臨床上門“。
2轉化醫學與醫學各學科關系
2.1轉化醫學與基礎醫學近年來,盡管人類在解決健康問題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科研領域,常常出現投入大于產出,基礎研究與臨床之間脫節等問題的不對應性,而且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們需要生命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醫學領域專家的通力合作與交叉研究,破解緊迫性的難題:如何將大量的數據轉化為解決醫療問題的有用信息?比如,世界各國正在全基因組范圍內開展的基因與疾病的關聯性分析,尋找與疾病相關的易感基因和醫學研究模式,從“組學”到系統生物學研究的轉變等方法,在肝癌的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在肝癌的發生與發展相關的分子機制方面。正因為有這些方法的轉變才使得我們能系統解決醫學問題,做到基礎研究的大量有用數據能實際應用于臨床診斷與治療。
2.2轉化醫學與預防醫學轉化醫學以推動醫療改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戰略目標,主要方法就是將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及相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凝聚到4P”醫學中n。轉化醫學就目標而言,就是預防醫學,它是健康促進的引擎。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患者在患病初期未加以重視,大多要進展到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時才會到醫院就醫,從而導致病情延誤。因此,醫生只注重治病是不夠的,人類健康問題的解決根本應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申衛生事業模式轉換,要從疾病的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貫徹三級預防模式。最終通過精確的診斷與治療,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降低發病率、提高治愈率、減少疾病所造成的各種損害,降低醫療的綜合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在我國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面前,老齡化將帶來諸多疾病,腫瘤、糖尿病、神經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加上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危害,使我們要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
2.3轉化醫學與臨床醫學轉化醫學最終將產生2種結果:分子醫學和個體化醫學?;诜肿臃中偷膫€體化治療,其發病機制復雜、疾病異質性很大,例如各種多病因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及糖尿病等),不能僅采用單一的某種方法來進行疾病診治。一種尺度或者一種方法適用于所有人的醫療時代已經不復存在。要實施個體化的治療必須基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等一些基本特征、基礎醫學的分子生物學特征,選擇合理治療方法和藥物,最終使患者在最佳的經濟條件下產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和最高的效益。研究發現,同一種疾病在機體不同遺傳、營養、免疫狀態下,對同一種治療方法或同一種藥物的療效和預后存在較大差異n。因此,臨床可利用基因分型、生化指標等生物標志物預測和評估患者藥物敏感性及預后,以便合理選擇藥物和劑量,提高療效,改善預后。通過臨床與基礎的關聯性分析,找出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并闡明疾病的機制,最終以循證醫學的原則實施醫療工作,為疾病治療反應和預后評估。
2.4轉化醫學與藥學在人類生活質量提高和壽命延長以后,醫學重大問題的解決將通過基礎研究和藥物研發及醫學實踐三者的緊密結合。藥物研究是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新藥研發的源動力n。在藥物的研發過程中,轉化醫學的典型含義是將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成真正治療患者的手段,主要通過明確藥物靶點n,實現個體化治療的真正目標。其有3個共同的特征n:①以“組學”為代表的系統生物學為研究手段;②以“多學科交叉”為指導思想的研究策略;③以“服務臨床”為目的的研究方向。
3轉化醫學研究前景
現代陶藝課程開設的作用與價值在綜合性大學藝術教育中,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在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印象中,它是可有可無的專業補充課程,缺乏一定的獨立性,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是最好的課程設置模式。由此可見,綜合性大學的師生對陶藝課實踐活動帶來積極意義的認識是膚淺的,大家忽略了陶藝課的動手實踐是最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精神的活動,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綜合性大學陶藝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強化師生對陶藝課價值意義的認識,讓大家對當代陶藝教學作用與價值作深刻的思考,明確中國現代陶藝教學體系是建立在中國傳統陶瓷手工制作、技能培訓的基礎上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其本質強調“動手實踐”,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通過構思、設計、制作等勞動過程獲得知識,并從中體驗到快樂和美,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升。同時,了解陶瓷材料作為教學的應用載體,它應用廣泛、實用性強的特點能為學生頭腦中蘊藏的豐富想象力提供用武之地,為學生的創新設計提供廣闊的空間。在陶藝教學活動中其制陶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學生只有通過課堂實踐活動才能發現現代陶藝的材料美、工藝美、功能美和裝飾美,同時,現代陶藝帶來的美的效果完全區別于其他藝術門類。在陶藝教學過程中,陶藝實踐活動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帶給學生以全新的藝術感受,最主要的是它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只有當教師和學生弄清楚了現代陶藝教學意義和專業獨特性,才能使陶藝教學的目標更明確,學生才能有著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產生學習自覺性來共同尋找實現目標的內容和方法??梢姡诰C合性大學扎實地搞好現代陶藝教學,有必要使教師、學生兩個主體在教與學之間對陶藝教學的目標和意義有著深入的了解。
二、強化學生對傳統手工陶藝技能的學習,提高現代陶藝的綜合表現能力
在現代陶藝實踐活動中,由于學生的興趣點往往更多地放在對陶瓷材料、形式運用和主題表達上,陶藝手工技能的掌握決定其綜合能力的表現,所以強化學生對傳統陶藝手工技能的學習很有必要。雖然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傳統陶瓷技藝非常成熟、完整,但是綜合性大學并沒有很多陶藝教學的優勢資源,它們缺乏像美術學院或藝術專業性很強的藝術院校的陶藝專業那樣有著完整的教學體系和現代陶藝實踐活動的實習基地或工作室等教學資源。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對陶藝傳統技能的學習方式非常單一,學生們獲得知識的來源除了來自教師在課堂陶藝技能教學以外,對陶藝的學習只能通過網絡媒體來完成,有限的師資力量和學習時間導致掌握傳統手工陶藝技能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不要說具備掌握多種制陶成型方法的能力,能熟練掌握一種手工制作方法都比較困難。因此,強化學生對傳統手工陶藝技能的掌握就顯得更加具有意義,它是學生提高現代陶藝的綜合表現能力的基礎。因為不掌握陶藝手工制作技能是無法進行綜合性陶藝創作的,就如學習書法一樣,我們如果對書法基本的橫、豎、撇、捺等筆畫都無法掌握,那么就不具備創作書法的能力。任何藝術形式的表現都是在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以后,才能開拓出該藝術表現形式,現代陶藝亦不例外。而值得進一步強調的是:當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還必須學會將材料與創作者的思想相結合,讓陶藝的創作形式與表現內容相吻合,只有形式而沒有內容的作品是沒有藝術價值的。由于現代陶藝教學顛覆了傳統陶藝的藝術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對傳統文化和藝術規則、藝術價值重新做出判斷,這意味著,在綜合性大學進行現代陶藝教學改革,不僅是技術或媒介之間的交替,關鍵還必須引導學生從一開始就以獨特的眼光去觀察日常的事物、事件或現象,并帶有一種哲理性的個人體驗和批評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件。如果陶藝教學改革只僅僅停留在對改革傳統的技藝教學模式的修補和調整中,循規蹈矩服從教學管理、教學評估,這是無法提高現代陶藝教學效果的。
三、優化綜合性大學現代陶藝教學體系
綜合性大學的陶藝教學從一開始由于缺乏傳統專業性陶藝教學的系統性,它的教學結構來自于對其他美術院校陶藝教學體系的照搬或模仿,并沒有完全依據自身教學需要的要求與發展形勢來制定它的培養目標,它往往造成不切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和不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新的教學改革形勢下,要提高陶藝教學效果和實現陶藝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修改原有的教學體系,學校需要在傳統陶藝教學結構中適當地精簡相關專業的課時,對課程設置進行優化組合,留出一定的課時來進行必要的陶藝教學補充。既順應新的教學形勢需要,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人才培育的需求。比如,我們將課內專業教學延伸到課外專業教學,在教師的合理安排下,組織學生開展工廠實踐活動,向民間藝術大師、民間藝人、工藝技能師學習,將課堂無法開展的技能培訓放到工廠,一來增強學生對陶藝成型工藝的認知,加強藝術技能的培養;二來通過多樣的實踐活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陶藝創作過程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學生獨立完成作品制作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藝術創作的自信心。眾所周知,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藝術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引導學生加強人文知識的積累、拓寬知識面、增強藝術修養的第二課堂。同時,綜合性大學還需優化相關的制度來鼓勵老師、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陶瓷科研學術活動,帶動現代陶藝創作的良好氛圍,讓師生在教與學過程中進行互動,通過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而教師也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組織團隊建立高標準、高要求的現代陶藝精品課程,在課程建設中不斷地對教學進行總結、充實和完善,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當然,在信息化時代,我們也不能忽視教學媒介的作用,陶藝教學要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和多媒體設備來擴大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培養大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將陶藝技巧的提高放到突出位置,同時,對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即眼界的提高也不能忽略,要學會進一步強化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知識、能力向素質的升華,提高自己對陶藝技能的應用性和適用性。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