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7 03:41:13
序論:在您撰寫年度工作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市場為導向,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重點抓好冬季農業增收項目,改善農業水利設施,全面完成退耕還林任務,保持合理冬種生產格局,提高冬季農業整體效益。
奮斗目標
今年全鄉冬種面積4150畝,其中油菜、800畝,綠肥1450畝,蔬菜1400畝,牧草300畝(詳見附表),各村依據各自情況,合理安排部署,可根據市場、效益等情況,因地制宜自行調整,種植效益好的農作物,基本做到有連片面積、有示范大戶,力爭今年冬種生產為農民人平增收40元以上;抓好今年退耕還林工作,今年全鄉退耕還林面積500畝,其中坡耕地250畝,荒山面積250畝;抓好今年冬季水利設施改造工作,重點抓好汛期水毀工程,抓好“三八”水庫和黃石水庫修繕工作;抓好今年冬季牧草工作,特別是養牛、養羊多的村,要有計劃安排牧草。
實施意見
1、加強領導。為促進“五冬”工作的全面開展,鄉政府成立“五冬”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政府鄉長李百強擔任,副組長由胡勇、鐘山擔任,成員由劉方元、賴達友、徐彩銘、楊啟亮、溫美連組成,負責制定計劃、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2、工作要求。要適應市場發展要求,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農民愿種什么就種什么,農民需要什么技術就指導什么技術,什么作物效益高就指導種什么作物。在組織、指導冬種生產時,要具體做到“抓好”。一是抓好示范。各村要抓好1—2個冬種示范點,連片面積要在50畝以上。退耕還林面積在30畝以上,做到標準高、效益好;二是抓好大戶,重點抓好油菜、苗木、蔬菜大戶,種植大戶。標準是種植面積在5畝以上,效益在200元以上;三是抓好市場,要大力發展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疏理市場信息,產前找好市場。
3、工作規劃。各村結合自身發展特點,要有側重抓好冬種的“點面”工作,要求各村做好以下工作(一)耕地翻耕面積不少于本村農田的50%。要求在11月15日前翻耕完成。(二)黃石、下保、東南、官坳村要抓好2個以上蔬菜示范點工作,每一個村示范點不得少于10畝,官坳村要抓好牧草工作。(三)澡面村要抓好苗木、蔬菜示范點工作,苗木主要集中在大段,油菜、蔬菜示范點主要集中在介排、大段,每一塊連片面積不得少于50畝。(四)株梓村要抓好洞下、瑤坑苗木基地建設,抓好洞下、瑤坑、后段油菜、蔬菜工作,每一塊連片面積不少于50畝。(五)坑頭、楊坪抓好2個以上蔬菜示范點工作,九仙要抓好上段油茶播種工作,播種面積200畝。(六)各村要按照9月份退耕還林規劃在10月底做好清雜、打洞工作。同時,按照“一村一議”方式,組織勞力搞好冬季水利設施的修復工作,澡面、黃石要做好“三八”水庫、黃石水庫修繕工作。
檢查和獎勵措施
(一)隊伍建設
1、隊伍建設的總目標是: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業務精通、文明執法、無違章違紀現象發生,無觸及“高壓線、警戒線”的現象發生,單項工作爭第一,全面工作爭先進。
2、隊伍建設的分目標是:
⑴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在思想上、行動上能夠始終與局黨組保持高度一致,無過激言行發生,政治上合格、成熟。
⑵積極參加局、支隊組織的軍事訓練,達到軍事過硬,作風優良。
⑶儀容嚴整,紀律嚴明。衣著整潔,按規定著裝;上、下班以及參加局、支隊組織的各項活動,無遲到、早退現象。
⑷在工作時間不喝酒、休息日不酗酒,無打架斗毆現象。在執勤期間,無吸煙、勾肩搭背、嬉戲打鬧、袖手、背手、插手等影響城管形象的現象發生。
⑸在路段管理中,無與商戶打罵、掀攤,撅稱等違犯“三線”規定的現象發生。
⑹無“吃、喝、拿、卡、要”、打白條等違規違紀現象發生。
⑺無坐崗、待崗、漏崗等出工不出力現象發生。
⑻崗亭摩托車和其他車輛擺放規范。
(二)路段管理
1、路段管理的總目標是:規范路實現“四無”,達標路實現“四無一亮一潔凈”。
2、路段管理的分目標是:
⑴街道兩側基本無亂貼、亂畫、亂涂等現象。
⑵無亂搭亂建等違章現象發生。
⑶沿街門店無店外經營、無店外雜物、無破舊廣告牌匾等違章現象。
⑷在轄區內無違章夜市攤群。
⑸堅決杜絕已實現退路進場的路段發生反彈現象。
⑹鞏固、提高達標路治理成果,把規范路逐步管理成達標路。
⑺加強早、中、晚和節假日管理,杜絕流動商販違章占道現象。
二、采取的措施
為完成以上任務目標,大隊將采取如下措施。
(一)隊伍建設
1、嚴明紀律、公開考核,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自上而下一視同仁,公平考核、互相監督,處罰當場兌現,一個星期一公布,一個月一小結,三個月一匯總,匯總結果做為末位淘汰的依據。
2、成立考核小組,在大隊內部成立以大隊長為組長、以副大隊長為副組長、中隊長為成員的考核小組,隨時隨機對隊員進行考核。副大隊長、中隊長的考核由大隊長負責,對大隊長的考核,由副大隊長、中隊長負責,并接受全體隊員和轄區群眾的監督,對違章違紀的人員實施當場處罰,并登記備案。
3、加強訓練,強化紀律意識。大隊定期組織隊員進行軍事訓練,引導隊員養成優良的作風,不斷強化隊員的紀律意識。
4、加強教育,強化責任意識。大隊定期對隊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通過教育不斷強化隊員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
5、加強學習,強化業務素質和文明執法意識。大隊定期對隊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搞好“傳、幫、帶”,不斷提高隊員的業務素質、強化文明執法意識,不斷提高隊員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6、加強文明共建活動,促進管理上臺階。積極配合轄區企、事業單位、部隊、學校等單位共同搞好文明共建活動,促進大隊的各項管理工作。
(二)路段管理
1、進百家店、交百家友、服百家務,通過開展上述活動,拉近與商戶的距離,尤其是拉近與釘子戶、困難戶的距離,宣傳城市管理法規,定期與商戶召開座談會,實行換位思考,從而贏得商戶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根據實際力所能及地為商戶服務,使管理真正與服務統一起來,徹底扭轉隊員中存在單純管理與單純服務的思想。
2、定人、定崗、定責、定標準。為使隊員在路段管理中有壓力、有動力,同時便于對路段的管理情況實施量化考核,對大隊每個人員實施定人、定崗、定責、定標準,使隊員工作有崗、有責、有標準。
3、集中治理與平時管理相結合。大隊采取對重點路段和重點沿街門店進行集中治理的辦法進行整治,然后,由隊員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管理。
4、文明執法與嚴格執法相結合。文明執法是嚴格執法的前提,大隊在文明執法的前提下,對屢教不改的商戶實施嚴格執法,決不姑息遷就。
5、用科學的方法加大對釘子戶的治理力度。一是對其進行依法辦案,二是宣傳教育,主動與釘子戶交朋友,盡量使其支持、理解、配合大隊的管理工作,同時,加大治理力度,積極協調老干部督導團、公安、工商等部門共同解決難點問題。
6、加大依法辦案力度,大隊繼續把依法辦案作為路段管理的重要手段,用一般程序與簡易程序相結合等方式,不斷提高路段管理效果。
7、加強季節性管理力度。大隊將根據季節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重拳出擊,有針對性地加大管理力度。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強化防災減災工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的要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都強調“充分發揮氣象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職能和作用”。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對新時期氣象工作的新要求。我們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根據市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傳工作,充分展示學習貫徹成效,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經驗總結和交流,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推向持久。
(二)不斷強化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切實加強氣象災害監測,準確預警預報。堅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過程不放過”,全力做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等各類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預報。高度重視臺風、暴雨(雪)、干旱、洪澇、大霧、強風、冰雹、雷電等突發災害性和高影響性氣象災害,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預報,做到第一時間監測、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服務。加強城市以及災害易發區域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以及關鍵農事季節的重大災害性、轉折性天氣預報服務工作
拓寬服務領域,繼續加強市政公用事業、水利、國土資源、地震、環保、農業、交通、安監等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完善信息共享和會商機制,強化防災減災聯動機制。
拓寬預警信息渠道,擴大信息覆蓋面。進一步完善氣象預警信息工作流程,準確及時制作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系統的立項和建設工作,搭建起部門內、與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等互聯互通的信息傳輸系統。利用氣象網及時刊發各類服務信息,使其成為公眾氣象服務的品牌網站。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部門協作,建立健全快速、高效、暢通的預警信息傳播機制。進一步推進電子顯示屏建設,并利用社會資源及時氣象服務信息。
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動態修訂和完善部門應急預案,積極協助政府建立健全分災種的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在預防和處置氣象災害中的職責,完善應急處置流程,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建立氣象災害預報應急會商和信息通報機制。建立氣象預警信息員、志愿者以及應急聯系人隊伍。擴大氣象協管員隊伍并進行培訓工作。完善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氣象服務保障機制。適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確保響應迅速、保障有力、服務到位。
宣傳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普及災害防御常識。組織制作更多針對性強、通俗易懂的氣象災害防御和避險知識科普宣傳材料。探索多部門協作的防御和處置氣象災害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合作機制。大力開展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全社會尤其是對農民、中小學生的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三)切實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一步提高人影科技內涵
加強極端氣候事件檢測,開展氣候變化規律分析。加強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影響我市極端氣候事件的檢測,分析氣候變化規律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次、強度和分布特征,加深對大氣環流、氣候變化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建立極端氣候事件指標體系。
開展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和定量化評估分析,編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根據《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結合當地氣象災害特征及防御任務,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提出防范與應對政策措施,為各級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完善大氣成分與環境監測預報,提高服務產品科技含量。做好城市空氣質量等級預報,制作和關鍵大氣成分要素預報產品。加強大氣成分、天氣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環境、人體健康等影響的研究。提高生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產品和生態氣象評價產品科技含量。
充分利用人影基地建設成果,大力開發云水資源,為保泉、生態市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貢獻。一是加大人影科研開發力度,提高人影作業效益;二是強化人影管理工作,在已有管理運轉模式基礎上,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管理與運行機制;三是進一步完善作業指揮系統,建成省級先進國內一流的人影指揮中心;四是加強作業效果評估檢驗工作。
(四)加快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業務
面向決策、面向生產、面向民生,加強公共氣象服務技術研發,初步建立具備信息處理、監測預警信息和預報產品再加工,以及服務產品制作、分發、輔助決策等功能的公共氣象服務綜合業務平臺。深入探索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公共氣象服務管理與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公共氣象服務產品庫,對策建議庫;重點在服務“針對性”、“專業性”、和“影響評估”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服務產品精細化、個性化;初步建立公共氣象服務效益(質量)評估機制。大力開發與公眾生活相關的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公眾關心的重大天氣氣候等事件服務產品。
面向政府決策需求,增強服務的敏感性和主動性。加強對政府決策部門的需求分析,面向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發展問題,制定服務方案,明確服務重點,確立各時段固定上報的決策服務產品。擴充決策氣象服務短信手機號碼庫,完善與政府決策部門的信息傳輸網絡渠道,汛前完成與城市防汛辦的聯網與資料共享工作,豐富并及時更新決策服務網站內容。
發展專業氣象服務,增強服務針對性。進一步完善專業氣象服務系統,繼續開展面向各行業的氣象預警預報、災害風險評估和咨詢服務。切實加強面向新農村建設特別是現代農業、種植業與養殖業等氣象服務,以及面向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市建設的監測診斷和影響評價服務。做好專項氣象服務,保障重大活動順利舉行。積極做好十一屆全運會氣象服務各項準備工作,適時開展服務實戰演練。
(五)大力發展氣象預報預測業務
進一步完善預報預測業務流程,建設多種探(監)測信息、多專業相互交融的預報預測業務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提高預報員隊伍素質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人在預報中的主觀能動作用。著力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啟動災害性天氣及其引發災害的短時預報系統建設。加強短時臨近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特別要提高特定區域、特定時段的精細化預報水平。提高突發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準確率和時效性。提高預報會商質量,實現預報預測技術總結制度化,確保預報員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加強業務質量考核,實施預報員分級制。
優化完善應用氣象預報預測業務。完善農業氣象災害、農田灌溉、農林病蟲害氣象條件監測評估和預報系統。改進作物產量預報方法,提高主要作物產量氣象預報準確率。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天氣條件的短時和臨近訂正預報,科學決策和指揮作業。
(六)努力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才體系建設
健全科研管理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科研項目立項論證、成果考核評價機制,創造激勵創新、環境寬松、多出成果的良好氛圍。建立業務人員每年有固定時間進行科研的運行機制。
圍繞業務發展需求凝練科研項目。加強應用性技術研發與成果業務轉化。圍繞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大力開展市機關基礎性研究工作,在實際業務中努力提高多源資料的綜合應用能力。重點加強突發災害性天氣短期短時臨近預警預報、精細化預報、不同數值預報模式產品應用等技術研究。開展新探測數據處理與分析應用研究。加強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災害性天氣過程的總結分析,從業務實踐中發現問題、凝練課題。完善業務需求—科研開發—應用反饋的科研業務化機制,促進科研成果向業務能力的有效轉化,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和對業務發展的貢獻率。
加強領導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人才體系建設。按照事業單位新崗位設置要求,合理安排和使用好現有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組織有關現代業務知識和技術等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加大對年青科技骨干的培養力度,促進科研人才成長,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選拔任用領導干部,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切實做好后備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工作。
(七)全面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按照全省“五五”普法規劃,制定氣象法律法規宣傳計劃,加強氣象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增強全社會氣象法律法規意識。加強執法隊伍、執法設備現代化建設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氣象行政執法水平。加大對破壞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案件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及時查處違法行為。履行社會管理職能,提升服務質量。強化氣象信息等氣象部門各項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
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進氣象科技服務和諧發展。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嚴格執行《氣象科技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和《氣象科技服務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和機制,嚴格成本核算,規范資金運作,合法分配、支出收益,杜絕違法違紀案件發生。統籌長遠發展與當前利益,將科技服務納入氣象業務發展整體規劃。健全“管辦分開”的獨立法人管理體制。抓好業務技術、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加大科技和項目帶頭人選拔培養,努力造就政治素質硬、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科技服務團隊。探索氣象科技服務新的集約化發展模式,依托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成果,不斷豐富氣象科技服務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發展新型項目。
抓好氣象事業“十一五”規劃落實,圍繞現代氣象業務發展需要,爭取重大項目立項。積極做好工程配套項目工作,嚴格執行上報審批制度。加強項目論證、審批、執行、竣工決算以及資金統籌集約等管理工作。加強財務監督和審計監督,嚴格編制和執行財務預算。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探索新形勢下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保障事業順利發展。
(八)高度重視基層和基礎工作
始終抓好基礎業務質量。針對新增探測業務和各種新的自動探測設備的建設應用,必須加強各項探測業務規章制度的梳理,及時修訂和完善各種制度和規范,建立應急處理流程,強化執行力度;加強新的業務技術與設備維護培訓工作,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加強技術裝備保障能力,按分工做好自動站、天氣雷達、探空雷達等相關設備的備份和應急儲備工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異常數據的及時告警。
深入推進一流臺站建設。全面落實《省氣象部門一流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改善工作生活條件。年內4個基層臺站確保達到一流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創新服務手段,強化基層公共氣象服務職能。重視和加強基層業務保障和管理,提高基層人才隊伍素質和能力,加大基層臺站綜合業務基礎知識崗位培訓。
強化安全生產和保密管理。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確保各項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不斷深化安全生產“雙基”工作,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杜絕責任性事故發生。加強保密教育,不斷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九)全面加強部門黨的建設和氣象文化建設
加強作風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切實加強和改進部門黨的建設和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黨員黨性定期分析制度,落實好“”制度。加強工會、婦委會和老干部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部門和諧促進氣象事業發展。繼續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部門活動、結對幫扶活動。大力弘揚氣象人精神,加大文明創建力度。深入開展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舉辦部門文藝匯演和體育比賽。
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實懲防體系實施綱要《具體辦法》的各項任務,不斷健全我市氣象部門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以領導干部為重點,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營造部門敬廉崇廉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深化和推進局務公開,促進民主管理、科學決策。
一、全局年度計劃
(一)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會議精神,把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貫穿于全年工作始終,重點在結合上做文章,找準切入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二)穩固基礎業務,依靠法律、政府力爭氣象探測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三)加快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步伐
1、構建新一代公共氣象服務系統。建平臺――重點在服務“針對性”、“專業性”和“影響評估”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服務產品精細化、個性化;初步建立公共氣象服務效益(質量)評估機制。
2、構建新一代預報預測系統。建立提高預報員隊伍素質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人在預報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圍繞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大力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在實際業務中努力提高多源資料的綜合應用能力;建立針對暴雨等高影響天氣的短時臨近預警業務系統。
3、進一步完善區域氣象監測系統,構建基本滿足業務服務需求的信息技術保障體系。
4、以人才培養為重點,以科研和現代化建設為抓手,積極構建科技支撐保障系統。
(四)在加快人影指揮中心建設的同時,加大實用性應用項目科研開發力度,努力提高人影科技內涵。
(五)強化管理。修改完善規章制度、業務服務規范、流程等,改變管理滯后于事業發展的狀況。
(六)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依法履行好社會管理職能。
(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事業發展中,確保干部隊伍健康成長;進一步加大文明創建力度,在提升創建內涵上狠下功夫。
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一)發展規劃
為了最大限度地開發空中云水資源,緩解我市水資源短缺問題,06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南部山區人工增雨基地建設工程,年市政府將“人工增雨”列為保泉長效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并下發[]12號文確定進一步加快人工影響天氣基地建設步伐,在南部山區3300平方公里范圍內,高起點、高標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人工增雨指揮中心和固定火箭作業點,該項工程同時作為2007年度創文明城百件實事之一。
2007年初按照市政府南部山區增雨火箭固定作業點建設工作安排,啟動了南部山區人工增雨(雪)保泉基地建設。兩年來市政府先后投資近2000萬元用于人工增雨軟硬件及配套設施建設。到目前為止,僅南部山區就新建固定增雨火箭作業點27處,配置完成機動作業火箭11部,組織成立了由氣象人員、基干民兵253人組成的增雨作業隊伍,無論數量規模都居全省前列,使我市人工增雨隊伍和裝備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規模。
(二)重點工作
1、理順管理體制,健全組織機構。
到目前為止,僅南部山區就新建固定作業點27處,目前共有固定火箭發射架54部,機動火箭發射架18部,合計72具,作業隊伍253人,無論數量規模都居全省前列。下一步要從管理機制上進一步明確成員分工,各負其責,妥善協調解決好人影工作中的問題,更加順暢規范的履行人影組織管理職能,進一步發揮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進行專題研究,促進人影工作的健康發展。
2、完善南部山區固定增雨火箭作業點建設
按照規定,認真做好作業人員選聘和管理工作,對作業人員和指揮人員進行嚴格培訓,經考核驗收合格后,頒發上崗證,堅決實行持證上崗。
抓好標準化炮點建設工作,加強規范化建設,切實抓好炮點的標準化建設。
3、加強人影科學技術研究,完善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系統建設
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完善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系統建設,不斷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強決策指揮系統及人影基地建設;
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力量,做好空中云水資源、云霧活動規律、人影新手段新技術等相關的科學研究,積累經驗,掌握規律,大力提高我市人影科技水平;要做好人影作業效果評估技術的研究開發,不斷提高人影作業效果評估水平;
加強人才和隊伍建設,樹立人才強業思想,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人影專業隊伍。
(三)重點項目
1、南部山區固定增雨作業點建設
2、市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建設
(四)年度計劃
1、統一設計制定印發《人影管理制度匯編》。所有作業人員、管理人員人手一冊
2、按照規定,認真做好作業人員選聘和管理工作,對作業人員和指揮人員進行嚴格培訓,經考核驗收合格后,頒發上崗證。
3、年底組織優秀站點建設、優秀炮長,優秀作業人員評選。加強規范化建設,切實抓好炮點的標準化建設。
4、加強人影彈藥管理。按照人影彈藥管理規定,認真做好彈藥出入庫、運輸管理工作,炮點要人彈分室;臨時彈藥室雙鎖;彈藥運輸要嚴格遵守彈藥運輸的有關規定;彈藥入庫、出庫要嚴格清點,作好記錄。
5、搞好作業裝備的維護維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作業前要對作業裝備進行認真檢查,帶病設備和有故障的設備不得作業。作業后要對高炮進行認真細致的維護和檢修,要達到業務技術要求,保證作業安全。
6、加強作業指揮管理工作,按照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強人影軌道業務和各功能體系建設,建好人影工作指揮系統,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技術水平;健全完善縣級作業指揮安全管理責任制值班制度。
加強對炮點的作業指揮和管理。開展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空域申請管制,獲準作業后方能進行作業,確保空域安全。目前已經與濟空航管達成合作意向,通過計算機聯網,開發網上空域預申請批復。
一、目標任務
2011年全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新建任務為10000戶,其中陳集鎮900戶、屠園鄉700戶、中揚鎮1200戶、倉集鎮1200戶、鄭樓鎮900戶、洋北鎮800戶、埠子鎮1200戶、龍河鎮800戶、羅圩鄉1200戶,南蔡鄉800戶、耿車鎮300戶。
二、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
(一)資金籌集
按照政府支持引導與集體、群眾自籌相結合原則,多渠道籌集農村改廁所需資金。區財政按規定標準進行配套,由鄉鎮負責組織生產改廁材料,以實物形式配發給改廁戶。衛生戶廁地上部分材料及安裝費用由農戶自籌資金、自主購買,村統一安裝施工。各鄉鎮和區各有關部門要把農村改廁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對本地農村改廁工作給予扶持。
(二)資金監管
區財政設立農村改廁專項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各鄉鎮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供貨廠家和付款方式,區財政按工程序時進度及時撥付資金,補助資金??顚S?,嚴禁挪作他用。年終,區財政、審計部門對本年度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審計,并將審計情況報送區政府。
三、項目管理
(一)實行項目申報審批制
各鄉鎮具體負責改廁項目申報、集體組織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工作。改廁項目村應放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居)或符合上級審批鄉鎮總體規劃的村(居)。項目村改廁必須整村連片推進,改廁普及率應達到80%以上。新農村康居示范點不列入項目改廁。非農民集中居住點的小散農戶,暫不改廁。
項目申報程序為:各鄉鎮根據項目改廁要求填寫申報材料,向區改廁辦申報,經區改廁辦審核同意后報市改廁辦備案。具體申報內容包括村農戶總數、已改廁情況、擬改廁受益戶數、改廁類型、擬施工時間、預算費用、資金籌措等基本情況。
(二)規范改廁材料和施工管理
1、改廁器材采購。由各鄉鎮要公開招標確定生產化糞池材料廠家,統一組織生產和采購。水封式蹲便器尺寸要達到60×45厘米的標準。過糞孔直徑要達到10厘米。化糞池統一推廣三只內徑(120×80cm)的水泥函管式,函管用C30混凝土制作抗滲標號達到S6,內外壁光滑,滲漏量為加滿水時水位減少不超過10mm,樣品要通過區改廁辦認可方可使用。
2、廁屋必須選建在院內或室內。廁屋面積≥1.2㎡,廁窗面積≥0.26㎡,廁門高≥2米、寬≥0.9米,屋頂可用水泥板、機磚瓦、石棉瓦等,地面有地坪并高于室外。
3、施工質量控制。各鄉鎮要嚴格按照《省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技術規范》的要求,加強對改廁材料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管,既要保證質量,又要降低成本,嚴禁使用有質量問題的材料。區改廁辦要組織相關專家,對各鄉鎮所確定生產廠家的采購材料和產品進行嚴格檢驗,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督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工程竣工驗收。各鄉鎮要先行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改廁工程進行質量驗收,按莊形連續編號,建立改廁戶臺帳,并將受益戶全部錄入微機管理并進行公示。鄉鎮自驗合格后,分期分批向區改廁辦申請驗收,區改廁辦組織專業人員對項目村改廁工程質量及受益戶數量進行復查驗收。
(三)進度要求
各鄉鎮要嚴格按序時進度完成改廁工作,具體要求是:2月底完成全面發動,確定改廁項目村、改廁模式,完成改廁材料招投標;3月底完成示范戶建設和全面推進;4月底完成任務的60%以上;5月底完成任務的80%以上;6月底全面完成年度任務;7月份區組織改廁工作考核驗收;10月底迎接省、市全面驗收。
(四)使用管理
各項目村在建成無害化戶廁時,要印制無害化衛生廁所使用方法的宣傳資料,發放到農戶,引導群眾正確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廁專業施工隊在施工結束時要教會農戶使用方法,使農戶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區農工辦、發改局、財政局、住建局、農委、國土分局、環保分局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農村改廁工作。區農村改廁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改廁工作的組織、協調、培訓、督查和考核。各鄉鎮政府要成立改廁工作領導機構,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改廁任務,明確職責分工,明確完成任務時限,于3月1日將領導小組名單、辦公室專職主任和具體推進計劃報區改廁辦。
(二)宣傳發動,典型帶動。各鄉鎮要充分運用廣播、板報、宣傳欄、知識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改廁工作,引導農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理解支持并自覺參與改廁工作。要結合本地實際,在確定材料生產廠和經過培訓的專業施工隊伍之后,動員項目村黨員干部、教師、醫生等條件較好的家庭作為改廁示范戶,先行建好化糞池和新廁屋,以點帶面,連片推進。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嚴格遵守林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新時期林地管理的方針政策,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以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發展為重點,依法依規、科學嚴謹地做好全鎮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提高林地資源對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本次規劃編制工作在“政府組織、專家指導、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前提下,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嚴格保護生態公益林的原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生態公益林保護各項措施。
2、堅持集約節約的原則。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堅持林地征占用限額制度,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占用林地定額,加強林地宏觀調控和用途管制。
3、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調整林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根據林地功能分區,實現占補平衡,保障林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4、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分析判斷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發展階段,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制定切合實際的規劃方案,突出解決規劃期內林地保護利用的主要問題。
二、規劃期限和基礎數據
以年為規劃基準年,以2020年為規劃目標年,林地利用現狀基礎數據采用年的資源檔案數據。
三、規劃編制的主要任務和重點
(一)主要任務
將我鎮林地和可用于林業發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村并落實到山頭地塊,確定林地保護等級和質量等級,明確林地保護利用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強化對我鎮林地保護利用的宏觀調控;推進我鎮林地結構和空間布局的優化,指導我鎮林地保護利用的協調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學的林地保護利用體制機制。
(二)工作重點
1、客觀反映我鎮的林地保護利用現狀。規劃的基準年是年,以“十五”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為基礎,采用補充調查和逐年資源數據的更新資料,將林地保護利用的各項數據更新到年。
2、提出林地保護利用的戰略任務。根據我鎮社會經濟發展對林地的要求和國家以及省市規劃的宏觀需要,通過供求分析,測篇規劃期內各類林地需求、布局和發展趨勢。分析林地保護利用面臨的主要挑戰與機遇,提出林地保護利用的戰略任務。
3、確定林地保護利用的主要控制指標。按照省市規劃提出的相關目標和要求,確定全鎮2020年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森林覆蓋率、林地生產率、重點公益林地、重點商品林地結構和征占用林地定額等主要調控指標。
4、落實林地邊界。根據林地現狀和政府規劃的林地范圍,將所有林地小班落實到1:10000的地形圖上后,再疊加至最新的衛星遙感影像圖上,最后形成全省、全國的林地“一張圖”。
5、確定林地保護利用的區劃布局。在銜接省市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內林地保護利用區域布局,明確林地小班的森林類別、林地保護利用等級、林地質量等級。
6、確定林地保護措施。按照加強森林保護,嚴格用途管制,實行分級管理和差別化管理的要求,分別區域、類別、等級確定林地保護的具體措施。
7、確定林地利用措施。按照優化結構、保障重點、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要求,分別區域、差別和等級確定林地利用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8、制定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與措施。圍繞規劃的落實,制定有關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機制,落實行政領導責任制,確保規劃的實施。
四、工作安排和要求
(一)成立領導小組
為切實加強對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鎮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周主任、徐主任任顧問,陳主任任組長,張主任任副組長,黨政辦、財政所、城建所、國土所、環保站、交通辦、民政辦、林業站、統計站、規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鎮林業站),由彭波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實施與協調,具體規劃編制工作由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乙級資質)承擔。
(二)召開動員和培訓會議
召開相關人員參加的規劃編制動員會,部署工作任務,明確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基礎資料;召開技術人員業務培訓會,掌握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技術,確保規劃編制各項技術要求落實到整個編制工作過程和成果之中。
(三)制定規劃框架
由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召集成員單位提供各單位相關2010-2020年的規劃資料,及時進行資料統計、匯總,認真編制林地保護規劃框架,報上級審查,9月上旬完成。
(四)落實林地邊界
我鎮按照10個村(居)委會、連云山林場和金坑采育場進行落界(村名、面積、邊界以民政部門提供資料為準),明確林地小班的森林類別、林地保護利用等級、林地質量等級,制定林地保護和利用措施。合理安排三個約束性指標: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限量和林地保有量;三個預期性指標:林地生產率、重點公益林比率和重點商品林地比率。9月底完成外業,10月完成內業。
(五)內部評審和報批
林地利用規劃編制組在11月底提交初步規劃文本,由領導小組進行內部評審。內部評審后組織專家評審,再上報上級審核,上級審核通過后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實施。
1.做好貫徹實施《辦事處依法行政第五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總結驗收工作。總結交流五年來全街推進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經驗做法,推動全街依法行政工作整體發展。籌備并提請辦事處召開2015年全街依法行政工作會議,辦事處與各部門簽訂《辦事處人民政府2015年度依法行政責任書》。
2.在全街開展“法治建設提升年”活動。制定并下發《關于在全街組織開展“法治建設提升年”活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提升行政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3.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認真落實《省行政程序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進一步健全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建設,嚴格落實“五個”法定程序。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提請集體討論前必須經政府法制機構合法性審查制度,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會議討論。
4.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切實發揮政府法制機構的主體作用,強化對全街法律顧問工作的指導,積極推進辦事處法律顧問工作。健全工作制度,規范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涉法事務的工作程序。積極探索黨政一體的法律顧問制度體系。
5.組織領導干部集體學法。以《行政訴訟法》、《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省行政程序規定》為重點,認真抓好各級領導干部學法活動,特別是抓好《行政訴訟法》和《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等新實施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
二、以規范行政行為為重點,加大規范性文件的管理力度
6.制定《辦事處2015年度規范性文件制發計劃》。緊緊圍繞黨工委、辦事處中心工作,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急需為先、質量為上的原則,科學安排規范性文件制發計劃。重點做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工作急需、惠及民生的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充分發揮制度對經濟社會的規范調節和引領作用。
7.繼續貫徹實施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嚴格實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和有效期制度。
8.加大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審查力度,提升規范性文件質量。切實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提高規范性文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審查率、糾錯率。按照《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制定的法定程序。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開門立法”的原則,不斷創新公眾參與的方式。
9.開展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活動。按照《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落實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行政程序規定》出臺前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清理評估后,對確需繼續執行的,重新登記、編號、公布,并重新設定有效期;需要修訂的,按照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辦理。沒有重新登記、編號、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宣布無效,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三、以貫徹實施《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為抓手,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0.組織開展《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的學習宣傳活動。利用廣播、櫥窗、文化廣場、法制長廊等多種平臺,采取專題培訓、法制講座、案例解析、印發宣傳圖冊等多種形式在全街范圍內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知曉度及依法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11.完善執法監督體制機制。加強專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為符合條件的人員申領《行政執法監督證》。嚴格執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和備案制度,督促各部門對作出的重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行政執法決定進行法制審核,并將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按照法定期限向辦事處法制機構備案。開展全街執法案卷評查活動。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對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執法權和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評議考核。研究建立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網上政府法制監督系統和行政權力事項動態管理系統,推進網上辦案、網上監督、網上服務,實現行政權力運行規范化、信息化、公開化。
12.加強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公告制度,加強對全街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人員檔案。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和持證上崗制度,對聘用的勞動合同制人員、勞務派遣人員、臨時借調人員以及其他無行政執法資格的人員進行清理。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推進網上考試。
13.制定權力清單,規范權力運行。全街法制系統結合自身職能梳理權力清單,確定廉政風險點,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把轉作風、抓廉政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日常內部督查和社會評議監督,把權力清單及廉政風險點主動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努力營造清正廉潔、優質高效的政府法制工作環境。
四、以化解矛盾糾紛為落腳點,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機制改革
14.暢通行政復議案件受理渠。加強辦事處行政復議受理聯絡點建設,在全街普遍建立行政復議聯絡員制度。
15.提高行政復議工作的公信力。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好案件審理工作。所作維持類的復議案件,通
過宣傳教育、以案釋法等形式說服申請人,做到“案結事了”。
對糾錯類行政復議案件,要嚴格依據法律程序,突出復議監督
職能,使行政機關做到知錯能改、知錯善改。
16.增強行政復議工作的溝通協調。強化與辦事處有關單位的聯系,著力做好“事前介入”工作。充分利用調解、和
解等手段,將行政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強化行政復議與法庭、檢察室等部門的聯系,著力做好“事中介入”工作。在案件審
理過程中,強化行政復議與紀檢監察部門的聯系,著力做好“事后介入”工作。建立聯系協作機制,對在行政復議中被撤銷的案件向紀檢監察部門備案,對發現的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存在的違法違紀行為及時向紀檢監察部門移交;落實司法與行政互動,完善行政與司法合作平臺。強化行政復議與維穩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化解涉法、維穩行政爭議,提升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17.提升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重點把握好行政復議立案審查、案件審理、復議決定、復議監督等四個關鍵環節。不斷完善行政復議案件受案通報制度,形成復議案件審理工作長效機制,同時加大行政復議公開審理機制;深入推行行政復議決定書公開、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等制度;健全行政復議案件統計、通報,分析報告和行政復議
案件歸檔制度。
18.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加強學習和研究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及時轉變出庭應訴觀念,按規定推動落實復議機關當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等法定新要求。
19.完成縣法制辦指派到辦事處的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工作。
五、以“為民務實清廉”為總要求,著力打造“崇法護民”政府法制工作隊伍
20.強化督查督導。辦事處將重點工作特別是列入黨工委、辦事處重大任務的指標進行分解細化,加強工作調度。堅持月調度、季匯報,隨時了解工作推進和任務落實情況,研究分析工作形勢,加強具體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21.強化改革創新。要始終把工作創新貫穿工作全過程,積極推動體制機制、思維思路、方式方法創新,倡導采用科學手段推進工作,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各項工作的新舉措、新模式,運用工作創新適應和引領新常態。
一、督查目的
通過督查,全面掌握34項民生工程實施情況,具體了解每項民生工程項目實施進展及運行管護等情況;及時發現民生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實施效果。
二、督查形式
此次民生工程督查分為綜合督查、專項督查和重點督查三種形式。綜合督查由縣市場監管局、司法局、教育局、衛計委、文廣新局(體育局)、水務局6個部門牽頭,分成6個督查組,每組由1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帶隊,組員從民生工程部門聯絡員中抽取。專項督查由各牽頭部門按照年度工作需要自行組織實施。重點督查由縣政府督查室、縣民生辦根據民生工程項目推進及各督查組督查情況擇機開展。
三、督查分工
綜合督查由縣民生辦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制定具體督查方案;6個督查組根據督查方案要求,認真開展督查,及時形成督查報告報縣民生辦;縣民生辦根據各組督查報告,匯總形成綜合督查通報。專項督查由各部門根據民生工程進度,自行組織實施,并向縣民生辦報送督查情況。重點督查由縣民生辦會同縣政府督查室組織開展。
四、督查內容
(一)綜合督查
1.民生工作開展情況。全面了解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民生工程協調機制建立、項目監管、政策宣傳、資料歸集等工作開展情況。適時評價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對民生工程重視程度及相應工作開展成效。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到位。
2.民生工程推進情況。及時掌握各項民生工程實施進展情況,確保達到上級要求的序時進度。補助補償類項目低于序時進度發放的、工程類項目實施進展較慢的、軟件資料沒有按“十制”要求規范存檔的,督察組要幫助牽頭部門和鄉鎮(開發區)查找原因,制定對策,及時整改。
3.運行管護落實情況。實地調查了解建設類民生工程投入使用情況,評價已建成項目運管成效。對部分已建成項目存在的未投入使用、運行管護未落實、制度不完善、所列經費未到位、運行維護記錄不完整、使用效率不明顯等問題,督察組要及時發現,盡早提出整改措施,督促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及時整改落實到位。
4.清單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檢查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是否建立民生工程清單管理臺賬、是否嚴格按照任務清單要求推進、是否嚴格履行責任清單事項、是否認真落實問題清單整改和銷號等。對發現的問題,督查組要配合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認真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有效、可行的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到位。對責任未落實、整改不到位的,要及時通報;對造成影響,妨礙全縣民生工程考評位次的,要追究項目實施責任人和督查責任人的責任。縣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到民生工程項目實施現場進行重點督查,了解各民生工程督查組工作開展情況,并及時匯報。
5.開展社情民意調查。各督查組要按照要求,深入基層,走訪群眾,開展群眾知曉度和滿意度社會問卷調查,并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評價民生工程宣傳成效。對群眾知曉度、滿意度不高的項目,要及時向縣民生辦反饋,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項目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盡快落實。
6.進行民生工程考評。各督查組要按照縣民生辦制定的評分標準,認真對鄉鎮(開發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考評??荚u結果由各督查組長簽字后報縣民生辦??h民生辦要將每次督查結果作為年終民生工程考評重要依據。
(二)專項督查
1、督查項目組織實施情況,重點是否嚴格按程序規范操作。
2、督查項目進展是否按省市民生工程要求的序時進度推進,工程質量是否合格。
3、督檢查項目軟件資料是否按要求整理歸檔,工程類項目“十制”管理是否落實到位。
4、督查已建成建設類項目運行維護情況,重點是是否按要求及時投入使用等。
5、督查項目清單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三)重點督查
1、督查各督查組工作開展情況,對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
2、隨機抽查部分民生工程實施進展情況,查看是否按照省市民生工程序時進度要求推進,工程質量是否達標等。
3、督查項目軟件資料歸檔情況,已建成項目是否按要求投入使用等。
4、走訪群眾,了解群眾對民生工程政策知曉度和滿意度,聽取群眾對實施民生工程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等。
五、督查方法
一是查閱資料。看各牽頭實施部門和鄉鎮(開發區)在實施民生工程中相關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軟件資料整理歸檔情況。二是走訪群眾。直接征詢有關民生政策的落實情況,了解民生工程政策宣傳情況。三是實地察看。對工程類民生工程項目,每個已建設項目都要現場察看,非建設類項目要了解政策執行情況,有無優親厚友等損害群眾利益現象。
六、結果運用
根據綜合督查、專項督查、重點督查結果,縣民生辦要按月收集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同時與市民生辦每月33項民生工程打分及皖西日報媒體公示情況相結合,每月對縣直牽頭部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進行綜合排名。根據全縣財稅暨民生工程會議精神,20xx年民生工程實施實行“紅”、“黃”旗循環發放制度,縣民生辦要根據市民生工程每月排名情況,適時提請縣民生工程協調小組,對民生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調度、約談,對排名第一、第二的牽頭實施部門給予“紅”旗表彰,對后兩位的給予“黃”旗懲戒。
七、督查時間
綜合督查從5月份開始,原則上每月開展一次,必要時開展不定期督查。專項督查由各單位根據情況安排,原則上每月不少于2次。重點督查根據項目實施及督查組工作開展情況,適時開展。
八、督查組職責及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各督查組要高度重視,切實做到深入基層、深入現場,真實全面調查核實項目具體實施情況。
二要嚴格獎懲。凡在民生工程督查工作中態度端正、認真負責,督查整改工作成效明顯,在各級民生工程督查、暗訪、檢查考評中沒有新的問題出現,年終考評時將予以適當獎勵。同時,在民生工程督查工作中態度消極,對督查發現的民生工程問題不能及時整改,在上級民生工程督查、暗訪、檢查考評中有不同問題出現,影響全縣民生工程考評位次的,將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