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05:40:27
序論:在您撰寫物流金融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資本和物資交流日益頻繁,這促使我國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迅猛發展。在網絡和通信技術廣泛應用的條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間強大的吸引力已經產生學科交融的奇葩,它給物資流通帶來的巨大影響被敏銳的學者準確地捕捉到,進而從理論的高度構建出一個嶄新的平臺—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
國內物流金融的理論研究最初是沿著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和保兌倉的業務總結開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的陳淮就提出了關于構建物資銀行的設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學者發表文章,探討物資銀行的運作。但是,那時的“物資銀行”還帶著非常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主要是探討通過物資銀行來完成物資品種的調劑和串換。由于物流的概念沒有被充分發現和認識,所以當時的物資銀行的概念與現在的概念存在較大差異。
1998年4月,時任陜西秦嶺曾氏有限金屬公司總經理的任文超探討了利用“物資銀行”解決企業的三角債問題,是這一概念的一個突破。隨著物流學的不斷發展,物資銀行的概念也逐漸發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學者于洋、馮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的王治等,都對物資銀行的含義重新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較規范的概念。倉單質押業務的理論總結始于1997年6月,當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張平祥、韓旭杰對糧棉油貨款的倉單質押業務展開了研究,但是并沒有將物流的概念結合進來。
此后,隨著物流學的興起,相應的研究開始增多。2001年,煙臺大學的房紹坤;2002年,學者孫寧;2003年,東南大學的鄭金波;2004年,學者邵輝等對此都進行了研究。該業務與物流業發生緊密聯系只是近幾年的事。對于保兌倉業務的研究則是基于倉單質押業務而衍生出來的。
物流金融領域的一項標志性成果是“融通倉”的研究。2002年2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羅齊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倉”的概念和運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5月,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鄒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義了它的內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確立為一個新的研究平臺。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對象、研究方向基本確立,并且與實踐相結合歸納出了一系列的運作模式。在學科概念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學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陳祥鋒、朱道立提出了與物流金融相類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對于“物流金融”在表達上不夠準確,續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領域的另一項標志性成果是“物流銀行”業務的出現與普及。2004年,廣東發展銀行在“民營100”的金融平臺基礎上及時推出了“物流銀行”業務,期望有效解決企業的融資與發展難題。從2004年底至今物流銀行業務迅速在各行業中得到應用,如中儲與華夏銀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團與中信銀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銀行業務是以產品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質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質押為授信條件,運用實力較強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銀行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有機結合,向客戶提供集融資、結算等多項銀行業務于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業務。可以看出“物流銀行”是“物資銀行”業務的升華,具有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遠程化和廣泛性的特點。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基于網絡技術的物流金融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等領域。
物流金融的相關概念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鄒小芃、唐元琦首次定義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們認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通過開發、提供和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資金和信用的運動,達到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機統一。這些資金和信用的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結算、有價證券的發行與交易,收購兼并與資產重組、咨詢、擔保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物流金融是為物流產業提供資金融通、結算、保險等服務的金融業務,它伴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物流和金融的緊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會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會的福利。該定義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領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還強調金融創新思維和金融工程技術的運用。
“融通倉”作為物流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復旦大學的羅齊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統地介紹了融通倉理論。他們認為,因為融通倉所涉及的對象數量眾多,要想把這些分散的個體有機地連接起來,實現資金、信息和物流的結合,除了借助先進的信息通訊系統和交通技術之外,還要用系統的思想和方法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模式和結構,包括基于動產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基于資金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基于風險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等三種。他們設想的融資結構有縱向結構、橫向結構、星狀結構和網狀結構四種。這些結構的設想主要是來自對不同環境與規模類型的企業給出的因對象而異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倉”為突破口,運用各種各樣的信息傳遞程序,實現對倉中動態的物資的計價,使它們可以與資本實現轉化。資本、物流、倉儲是企業運作過程中流動資產的三個代表性的形態,它們覆蓋了企業日常運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論研究強調物流對金融的融資功能的輔助,注重基于銀行服務的討論,給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擴大服務范圍,開發新的高利潤服務項目的思路。其中雖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結算職能,但沒有把它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討論。
物流金融理論在實踐中另一個重要的應用是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物流銀行打破了固定資產抵押貸款的傳統思維,創新地運用動產質押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廣發銀行在國內物流銀行業務的開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廣發行對生產企業的一個(或多個)品牌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經銷給予支持,改變了以往單個經銷商達不到銀行授信條件而無法獲得銀行支持的局面,同時銀行通過全國范圍內的經銷商和生產商內部的調劑,分散了風險?!拔锪縻y行”與前面的“融通倉”在尋求對流通中的資產進行評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區別是它更多地站在銀行努力尋求在擴大貸款的同時控制風險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物流金融理論的研究發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問世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他們的研究豐富了物流金融學的內容。劉高勇(2004)從網絡技術的角度討論了企業物流與資金流的融合。他論證了網絡環境下企業物流與資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當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對生產和經營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陳祥鋒、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應鏈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嘗試從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轉換到物流金融的客戶角度來開展分析。徐莉、羅茜、熊侃霞(2005)介紹了物流銀行業務的特點與作用,指出開展物流銀行業務面臨的風險,并就風險防范和利益分配等問題提出設想。王穎琦(2005)介紹了物流保險在現實的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唐少藝(2005)以UPS和和廣東發展銀行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的物流金融業務,向準備在我國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企業提出了針對市場現有狀況合理運作的建議。鄒小(2005)在《管理塑料價格風險的利器:網上中遠期倉單市場》一書中指出,在傳統現貨批發市場基礎上綜合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模式而建立的中遠期倉單市場,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極具創新意義和推廣價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滿足業界規避價格風險和違約風險的需求。該書以浙江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倉單市場作為研究對象。從闡述倉單交易市場的基本內涵、形成、現狀、功能作用和市場運作等角度入手,對網上中遠期倉單市場的組織架構、市場管理、交易者、交易行為、交易目的等進行論述,對市場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詳細的解說,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務如何結合并產生效益和控制風險。唐少麟、喬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論證了對中小企業開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應的風險可以通過規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統)加以有效控制。
現實世界里,“資金”、“原材料”、“庫存”這三種資產形態經常相互轉換,而轉換過程通常很難受到全程不間斷地跟蹤,特別是“物流”的過程在先進的通訊和信息技術得以廣泛應用之前是很難被考察的。因而傳統的會計學和金融學在研究企業運作時通常取其“現金”或“庫存”的靜止狀態進行分析,很少涉及動態的轉換。“物流金融”的長處就是能解決運動中或處在不穩定狀態下的資產利用的問題。它好比社會科學中的“微積分”,使商業領域中的變量可以計量。
通過眾多學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論體系初步建立,明確了融資、結算、風險控制等主要職能,總結出替代采購、信用證擔保、倉單質押、買方信貸、授信融資和反向擔保等服務模式,在實踐中收到成效。UPS的綜合性物流金融服務、中儲股份的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廣發銀行的“物流銀行”、TCL應用融通倉思想開拓手機市場等案例對理論做出很好的印證。
結論
中國的物流金融研究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學術界已經充分論證了開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確立了開展物流金融的主體,提出了以不同主體為核心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多種模式,并且與實踐相結合,指導相關行業運作。但是物流金融服務的開展仍然要面臨許多問題,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物流金融業務所帶來的風險;金融工程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物流金融服務收費標準;信用評估系統建設;賬單和支付管理系統的完善以及企業應用物流金融時會計記錄怎樣才能更加合理;運籌學的理論如何在物流金融的體系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功效等。這些細節問題還有待學者們進一步研究解決。
參考文獻:
1.陳淮.關于物資銀行的設想[J].中國工業經濟研究,1987(3)
2.張平祥,韓旭杰.糧棉油貸款倉單質押的意義與建議[J].濟南金融,1997(6)
3.任文超.物資銀行及其實踐[J].科學決策,1998(2)
4.房紹坤.論倉單質押[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4)
5.羅齊,朱道立,陳伯銘.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融通倉及其運作模式初探[J].中國流通經濟,2002(2)
6.孫寧.倉單質押貸款的操作要點[J].農村金融研究,2002(3)
7.鄭金波.倉單質押的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15)
作者簡介:
鄒小,男,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物流金融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面向物流運營全過程,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實施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提高資金運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狹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企業以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要求的產品向銀行抵押作為授信條件,運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銀行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進行結合,向公司提供融資、結算等服務于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業務。
2.物流金融的作用
物流金融其實就是物流的組成部分?,F代物流本身就包括商品流通過程中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因此,可以認為物流金融是物流業務發展的內在的、客觀的需要,同時,物流金融也是物流企業提供物流增值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
融資企業。物流金融業務利用動產質押突破了傳統固定資產抵押模式,緩解了貸款企業急需的流動資金;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有效降低企業50%的融資成本,加快了資金周轉率;貸款企業利用銀行的資金與物流企業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縮短了銷售周期、降低產品庫存,加快了產品周轉,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銀行。物流金融業務為銀行完善結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創造了機會;銀行在發展該業務的同時,也開發了新的客戶群體,培育了潛在的優質客戶;銀行通過承兌匯票業務不僅可以快速吸收存款,還通過銀承貼現獲得了一定的利潤;銀行通過和物流公司的合作,極大地降低了資金風險,據有關銀行統計物流金融的壞賬率低于0.2%,大大低于銀行現有業務的壞賬率。
生產企業。生產商參與物流金融業務,可以提高企業資金回籠速度,加快了資金周轉,降低了運營成本;解決了下游經銷商的周轉資金,生產企業可以穩定并拓展銷售網絡,有效擴大了產能。
物流企業。物流業與金融業結合,創造了一個跨行業、相互交叉發展的新業務空間,為同質化經營向差異化經營的轉變提供了可能;物流企業通過融資物流業務,在獲得物流業務的報酬之外還可以得到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報酬,這種報酬通常是與融資金額或與貨物價值相掛鉤,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盈利水平;利用融資物流業務,物流企業可以快速切入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從核心企業向其上游和下游拓展,延伸服務鏈條。
二、物流金融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金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物流企業新的利潤來源。世界最大的船運公司馬士基、快遞物流公司UPS等都在大力開展物流金融業務,這些跨國公司依托良好的信譽和強大的金融實力,結合自己對物流過程中貨物實際監控,在為發貨方和貨主提供物流服務的同時,也提供物流金融服務,如開具信用證、倉單質押、票據擔保、結算融資等,這樣不僅吸引了更多客戶,而且在物流金融活動中還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以UPS為例,為了推進物流金融服務,公司于2001年5月并購了美國第一國際銀行,將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門。在UPS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務中,UPS在收貨的同時直接給出口商提供預付貨款,貨物即是抵押,這樣,小型出口商們得到及時的現金流;UPS再通過UPS銀行實現與進口商的結算,而貨物在UPS手中,也不必擔心進口商賴賬的風險。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借用UPS的資金流,貨物發出之后立刻就能變現,如果把這筆現金再拿去做其他的流動用途,便能增加資金的周轉率。
國內物流金融業務發展處于探索階段,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國內大型物流倉儲企業因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和較大規模、良好行業信譽和充足資本儲備,在物流金融業務拓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優勢。2005年以來,國內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攜手開展物流金融的新業務。中國誠通集團在全國各主要城市擁有近100家大型倉庫,占地面積1500多萬平方米,庫房面積200萬平方米,貨場面積370萬平方米,擁有鐵路專用線120多條,存儲能力為1000萬噸,年吞吐能力為4000萬噸,擁有國內最大的倉儲企業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該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十幾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500多家客戶累計提供質押監管融資近200億元,抵押產品涉及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建材、食品、家電、汽車、紙張、煤炭、化工等諸多種類。①2005年12月22日,該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銀企合作協議》,開展監管貨物、倉單質押、動產質押、指定付款買方信貸(保兌倉)等物流金融業務。中遠物流從2006年開始探索物流金融業務,已先后與國內14家銀行簽訂了框架協議,目前開發項目累計達到300多個。業務模式在倉單質押、保兌倉基礎上,中遠物流還結合自身優勢打造了海陸倉操作模式,即銀行為進口商開立信用證向國外的生產商購買貨物,進口商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其余部分以進口貨物的貨權提供質押擔保的貨押業務。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于2006年7月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物流金融戰略框架協議》,在該協議中雙方約定在物流監管與商品融資、物流結算、物流保理、物流擔保和客戶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共同研發新產品,聯結雙方的服務平臺,延伸客戶服務范圍,為客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增值服務。
三、企業物流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
1.代收貨款
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將貨物送至收貨方后,貨方收取貨款,并在一定時間內將貨款返還發貨方。第三方物流企業收取現款后,由于時空、技術條件等限制,一般需要滯后一段時間向供方返款,隨著不斷的收款付款業務的開展,在一定的時間后就會積淀下相當規模的資金,不僅方便了客戶,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代收貨款模式常見于BtoC業務,并且在郵政物流系統和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中廣泛開展。
2.墊付貨款
墊付貨款模式是發貨人委托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墊付扣除物流費用的部分或者全部貨款,第三物流供應商向提貨人交貨,根據發貨人的委托同時向提貨人收取發貨人的應收賬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與發貨人結清存款。這樣既可以消除發貨人資金積壓的困擾,又可以讓雙方放心。在墊付貨款模式中,除了發貨人與提貨人簽訂的《購銷合同》之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還應該與發貨人簽訂《物流服務合同》,在該合同中發貨人應無條件承擔回購義務。
3.倉單質押
倉單質押分為典型倉單質押模式和綜合倉單質押模式。
典型倉單質押模式是倉單質押的基本模式,融資方把貨物存儲在金融機構指定的倉庫后,憑倉庫開具的貨物倉儲憑證即倉單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金融機構根據貨物的價值向客戶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資。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融資方與金融機構簽訂的質押貸款合同以及三方簽訂的倉單質押業務合作協議書,根據質押物寄存地點的不同,對融資企業提供兩種類型的服務:一是對寄存在本企業倉儲中心的質物提供倉儲管理和監管服務;二是對融資方寄存在經過金融機構確認的本企業之外的其他社會倉庫中的質押物提供監管服務,必要時才提供倉儲管理服務。綜合業務型倉單質押模式。金融機構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經營業績、運營現狀、資產負債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業一定的信貸額度,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直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相關企業提供便捷靈活的質押貸款業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直接監控質押貸款業務的全過程。這種運作模式把大部分的業務操作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企業身上,金融機構只要負責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統一授信,其他的都由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
倉單質押業務通過倉儲企業作為第三方擔保人,有效地規避了金融風險,既可以解決貨主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困難,同時保證銀行高利貸安全,又能拓展倉庫服務功能,增加貨源,提高效益。
4.保兌倉業務
保兌倉業務是倉單質押的延伸。在保兌倉業務模式中,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銀行四方簽署保兌倉業務合作協議書,經銷商根據與制造商簽訂的購銷合同,向銀行繳納一定比率的保證金,一般不少于經銷商計劃向制造商此次提貨的價款,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專項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貨款,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提供承兌擔保,經銷商以貨物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反擔保。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根據掌控貨物的銷售情況和庫存情況按比例決定承保金額,并收取監管費用。銀行給制造商開出承兌匯票后,制造商向保兌倉交貨,此時轉為倉單質押。通過保兌倉,大大緩解了交易雙方的現金壓力,提高了資金周轉,真正實現了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和銀行的多贏。
5.物流保理
物流保理模式是保理市場迅速發展的產物,客戶在其產品置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監管之下的同時,就能憑提單獲得物流企業預付的貨款,貨物運輸和保理業務的辦理同時進行。
ZHONG可指物流企業聯合金融機構為其他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從保理業務的服務內容來說,物流保理業務與銀行保理業務無本質不同,但是其經營的主體由銀行變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使物流和金融流的聯系更為緊密。
與金融機構相比,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對客戶的供應鏈管理中,對于買賣雙方的經營狀況和資信程度都有相當深人的了解,在進行信用評估時不僅手續更為簡捷方便,風險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機構保理業務的主要風險來自于買賣雙方的合謀性欺騙,一旦金融機構在信用評估時出現失誤,就很可能財貨兩空,而在物流保理業務中,由于貨物尚在物流企業控制之下,可以降低這一風險。
即使第三方物流企業因無法追討貨款而將貨物滯留,由于對該貨物市場有相當的了解,與該行業內部的供應商和銷售商具有廣泛的聯系,在貨物變現時能夠享受到諸多的便利,使貨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值。
參考文獻:
[1]唐少麟,喬婷婷,發展物流金融強化供應鏈整合———物流金融系列研討之一[J],物流技術,2006,(2)。
[2]林惠丹,第三方物流[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5)》,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2006。
[4]馬克·格林布萊特(美),施瑞丹·蒂特曼(美),金融市場與公司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林勛亮,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服務的思考[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6)。
[6]唐少藝.,物流金融實務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
[7]傅新平,潘朝暉,我國發展物流主導產業的必要性與對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1)。
[8]劉士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與風險防范[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7)。
[9]戴湘榮,一種新型增值服務模式———倉單質押[J],物流技術,2004,(11)。
[10]陳祥鋒,石代倫,朱道立,金融供應鏈與融通倉服務務[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6,(3)。
[11]謝鵬,物流金融運作模式探討[J],福建金融,2007,(2)。
[12]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年度報告,新浪財經。
[13]孟超,田志軍,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物流金融[J],理論界,2006,(9)
[關鍵詞]物流金融;現狀;業務模式
-
一、物流金融的主要作用
1.物流金融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面向物流運營全過程,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實施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提高資金運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狹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企業以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要求的產品向銀行抵押作為授信條件,運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銀行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進行結合,向公司提供融資、結算等服務于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業務。
2.物流金融的作用
物流金融其實就是物流的組成部分?,F代物流本身就包括商品流通過程中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因此,可以認為物流金融是物流業務發展的內在的、客觀的需要,同時,物流金融也是物流企業提供物流增值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
融資企業。物流金融業務利用動產質押突破了傳統固定資產抵押模式,緩解了貸款企業急需的流動資金;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有效降低企業50%的融資成本,加快了資金周轉率;貸款企業利用銀行的資金與物流企業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縮短了銷售周期、降低產品庫存,加快了產品周轉,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銀行。物流金融業務為銀行完善結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創造了機會;銀行在發展該業務的同時,也開發了新的客戶群體,培育了潛在的優質客戶;銀行通過承兌匯票業務不僅可以快速吸收存款,還通過銀承貼現獲得了一定的利潤;銀行通過和物流公司的合作,極大地降低了資金風險,據有關銀行統計物流金融的壞賬率低于0.2%,大大低于銀行現有業務的壞賬率。
生產企業。生產商參與物流金融業務,可以提高企業資金回籠速度,加快了資金周轉,降低了運營成本;解決了下游經銷商的周轉資金,生產企業可以穩定并拓展銷售網絡,有效擴大了產能。
物流企業。物流業與金融業結合,創造了一個跨行業、相互交叉發展的新業務空間,為同質化經營向差異化經營的轉變提供了可能;物流企業通過融資物流業務,在獲得物流業務的報酬之外還可以得到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報酬,這種報酬通常是與融資金額或與貨物價值相掛鉤,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盈利水平;利用融資物流業務,物流企業可以快速切入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從核心企業向其上游和下游拓展,延伸服務鏈條。
二、物流金融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金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物流企業新的利潤來源。世界最大的船運公司馬士基、快遞物流公司UPS等都在大力開展物流金融業務,這些跨國公司依托良好的信譽和強大的金融實力,結合自己對物流過程中貨物實際監控,在為發貨方和貨主提供物流服務的同時,也提供物流金融服務,如開具信用證、倉單質押、票據擔保、結算融資等,這樣不僅吸引了更多客戶,而且在物流金融活動中還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以UPS為例,為了推進物流金融服務,公司于2001年5月并購了美國第一國際銀行,將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門。在UPS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務中,UPS在收貨的同時直接給出口商提供預付貨款,貨物即是抵押,這樣,小型出口商們得到及時的現金流;UPS再通過UPS銀行實現與進口商的結算,而貨物在UPS手中,也不必擔心進口商賴賬的風險。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借用UPS的資金流,貨物發出之后立刻就能變現,如果把這筆現金再拿去做其他的流動用途,便能增加資金的周轉率。
國內物流金融業務發展處于探索階段,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國內大型物流倉儲企業因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和較大規模、良好行業信譽和充足資本儲備,在物流金融業務拓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優勢。2005年以來,國內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攜手開展物流金融的新業務。中國誠通集團在全國各主要城市擁有近100家大型倉庫,占地面積1500多萬平方米,庫房面積200萬平方米,貨場面積370萬平方米,擁有鐵路專用線120多條,存儲能力為1000萬噸,年吞吐能力為4000萬噸,擁有國內最大的倉儲企業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該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十幾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500多家客戶累計提供質押監管融資近200億元,抵押產品涉及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建材、食品、家電、汽車、紙張、煤炭、化工等諸多種類。①2005年12月22日,該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銀企合作協議》,開展監管貨物、倉單質押、動產質押、指定付款買方信貸(保兌倉)等物流金融業務。中遠物流從2006年開始探索物流金融業務,已先后與國內14家銀行簽訂了框架協議,目前開發項目累計達到300多個。業務模式在倉單質押、保兌倉基礎上,中遠物流還結合自身優勢打造了海陸倉操作模式,即銀行為進口商開立信用證向國外的生產商購買貨物,進口商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其余部分以進口貨物的貨權提供質押擔保的貨押業務。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于2006年7月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物流金融戰略框架協議》,在該協議中雙方約定在物流監管與商品融資、物流結算、物流保理、物流擔保和客戶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共同研發新產品,聯結雙方的服務平臺,延伸客戶服務范圍,為客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增值服務。
三、企業物流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
1.代收貨款
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將貨物送至收貨方后,貨方收取貨款,并在一定時間內將貨款返還發貨方。第三方物流企業收取現款后,由于時空、技術條件等限制,一般需要滯后一段時間向供方返款,隨著不斷的收款付款業務的開展,在一定的時間后就會積淀下相當規模的資金,不僅方便了客戶,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代收貨款模式常見于BtoC業務,并且在郵政物流系統和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中廣泛開展。
2.墊付貨款
墊付貨款模式是發貨人委托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墊付扣除物流費用的部分或者全部貨款,第三物流供應商向提貨人交貨,根據發貨人的委托同時向提貨人收取發貨人的應收賬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與發貨人結清存款。這樣既可以消除發貨人資金積壓的困擾,又可以讓雙方放心。在墊付貨款模式中,除了發貨人與提貨人簽訂的《購銷合同》之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還應該與發貨人簽訂《物流服務合同》,在該合同中發貨人應無條件承擔回購義務。
3.倉單質押
倉單質押分為典型倉單質押模式和綜合倉單質押模式。
典型倉單質押模式是倉單質押的基本模式,融資方把貨物存儲在金融機構指定的倉庫后,憑倉庫開具的貨物倉儲憑證即倉單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金融機構根據貨物的價值向客戶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資。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融資方與金融機構簽訂的質押貸款合同以及三方簽訂的倉單質押業務合作協議書,根據質押物寄存地點的不同,對融資企業提供兩種類型的服務:一是對寄存在本企業倉儲中心的質物提供倉儲管理和監管服務;二是對融資方寄存在經過金融機構確認的本企業之外的其他社會倉庫中的質押物提供監管服務,必要時才提供倉儲管理服務。
綜合業務型倉單質押模式。金融機構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經營業績、運營現狀、資產負債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業一定的信貸額度,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直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相關企業提供便捷靈活的質押貸款業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直接監控質押貸款業務的全過程。這種運作模式把大部分的業務操作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企業身上,金融機構只要負責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統一授信,其他的都由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
-
倉單質押業務通過倉儲企業作為第三方擔保人,有效地規避了金融風險,既可以解決貨主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困難,同時保證銀行高利貸安全,又能拓展倉庫服務功能,增加貨源,提高效益。
4.保兌倉業務
保兌倉業務是倉單質押的延伸。在保兌倉業務模式中,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銀行四方簽署保兌倉業務合作協議書,經銷商根據與制造商簽訂的購銷合同,向銀行繳納一定比率的保證金,一般不少于經銷商計劃向制造商此次提貨的價款,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專項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貨款,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提供承兌擔保,經銷商以貨物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反擔保。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根據掌控貨物的銷售情況和庫存情況按比例決定承保金額,并收取監管費用。銀行給制造商開出承兌匯票后,制造商向保兌倉交貨,此時轉為倉單質押。通過保兌倉,大大緩解了交易雙方的現金壓力,提高了資金周轉,真正實現了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和銀行的多贏。
5.物流保理
物流保理模式是保理市場迅速發展的產物,客戶在其產品置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監管之下的同時,就能憑提單獲得物流企業預付的貨款,貨物運輸和保理業務的辦理同時進行。
ZHONG可指物流企業聯合金融機構為其他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從保理業務的服務內容來說,物流保理業務與銀行保理業務無本質不同,但是其經營的主體由銀行變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使物流和金融流的聯系更為緊密。
與金融機構相比,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對客戶的供應鏈管理中,對于買賣雙方的經營狀況和資信程度都有相當深人的了解,在進行信用評估時不僅手續更為簡捷方便,風險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機構保理業務的主要風險來自于買賣雙方的合謀性欺騙,一旦金融機構在信用評估時出現失誤,就很可能財貨兩空,而在物流保理業務中,由于貨物尚在物流企業控制之下,可以降低這一風險。
即使第三方物流企業因無法追討貨款而將貨物滯留,由于對該貨物市場有相當的了解,與該行業內部的供應商和銷售商具有廣泛的聯系,在貨物變現時能夠享受到諸多的便利,使貨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值。
參考文獻:
[1]唐少麟,喬婷婷,發展物流金融強化供應鏈整合———物流金融系列研討之一[J],物流技術,2006,(2)。
[2]林惠丹,第三方物流[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5)》,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2006。
[4]馬克·格林布萊特(美),施瑞丹·蒂特曼(美),金融市場與公司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林勛亮,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服務的思考[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6)。
[6]唐少藝.,物流金融實務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
[7]傅新平,潘朝暉,我國發展物流主導產業的必要性與對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1)。
[8]劉士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與風險防范[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7)。
[9]戴湘榮,一種新型增值服務模式———倉單質押[J],物流技術,2004,(11)。
[10]陳祥鋒,石代倫,朱道立,金融供應鏈與融通倉服務務[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6,(3)。
[11]謝鵬,物流金融運作模式探討[J],福建金融,2007,(2)。
在現實中,物流金融的風險主要與質押物有關,由于物流企業在發展前期為了快速占領市場,往往忽視了業務的后續管理,比如缺乏對質押物的有效監管,融資企業以次充好,掉包貨物的現象頻頻發生,企業工作人員缺乏職業道德,與融資企業內外勾結出具虛假倉單、虛假入庫單,加上企業的過程監督不力,信息化水平不高,很難監管到質押物的出入庫異常情況。在對企業授信的時候,也沒有科學合理的質押物價值評估體系,質押物面臨價格波動劇烈和物理化學性質不穩定的風險。往往當融資企業無力償還貸款,物流企業需要變現質押物時又發現沒有良好的變現渠道。針對質押物本身的風險大致有幾下幾個方面:
2.1質押物的合法性
質押物的合法性是指融資企業質押在物流企業的貨物的所有權是否歸出質人所有。要判斷該質押物是否是重復質押,是否屬于違禁物品及禁止交易物品,是否足額繳納了關稅、增值稅等稅費。
2.2質押物的價格穩定性
物流企業在選擇質押物時要考慮質押物市場價格的穩定性,在商品持有期間,一旦市場價格下跌,商品的實際售價很可能遠遠低于預期售價,這樣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將會增大。質押物價格波動劇烈也會導致物流企業對融資企業的授信額度不準確,如果沒有一個平臺可以讓物流企業鎖定價格風險和及時預測判斷價格走勢,物流企業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2.3質押物的變現能力
質押物能否銷售出去直接影響著融資企業的還款能力,流動資金充足的企業違約的可能性比較小,如果質押物的變現能力很好,就算融資企業不能及時歸還貸款,物流企業也可以將質押物變賣來降低自身的風險。
2.4質押物是否投保
物流企業一般會要求融資企業為質押貨物購買保險,并將銀行作為受益人,這種操作降低了不可抗因素帶來的風險。
2.5質押物的損耗
質押物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的改變會影響到物質的價值,還有的風險源自物流企業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導致貨物丟失、毀損。
二期貨市場功能
在質押物融資中的應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幫助貨物持有者規避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鎖定貨物成本。如果融資企業判斷持有貨物面臨市場價格下降的可能比較大時,在實際操作中融資企業存入質押物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現貨品種相當,數量相當,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以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以達到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
3.1融資企業購買
期貨合約提高融資額度銀行在分配貸款額度時要計算質押率,質押率為貸款本金與質押貨物價值的比率,質押率一般根據期貨和現貨的價差及價格波動幅度、趨勢等因素合理確定。價差大、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價格趨跌時,質押率相對應低一些,反之,則質押率可以高一些。物流企業要求融資企業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質押物數量相等,交割日期和貸款到期日相近的期貨合約,并用合同約定當質押物市場價格下降時融資企業應將在期貨市場上獲得的權益轉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在協助銀行評估貸款風險時,通過這種操作方式提高融資企業的質押率,融資企業可以獲得更高額度的貸款,物流企業也降低了因為對質押物的占管所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
3.2利用期貨交易交割環節
實現質押物變現當融資企業貸款到期不能償付本金和利息的時候,物流公司可以通過期貨交易交割環節以交割結算價賣掉商品,以彌補融資企業違約造成的損失。物流公司代期貨公司收繳交割手續費。雖然操作方式對質押物的品種和質量有較為嚴格的要求,但是卻拓寬了質押物變現的途經,增加了融資企業的信用等級。
三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雖然利用期貨市場可以降低融資風險,但是這種操作方式還有很多缺陷需要完善。比如當后期質押物市場價格走勢與前期預測的下跌相反,那么在期貨市場上的賣出操作反而會帶來虧損,而對價格的走勢判斷完全依賴于分析人員的經驗和分析。動產質押融資的質押物由于行業的不同一定是種類繁多,但是期貨市場上的期貨合約涉及的交易品種卻是有限的。針對這兩個問題筆者提出兩個改善方案。
4.1利用期貨期權減少
預期價格走勢反向發展的損失期貨期權規定買方有權在將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者賣出相關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合約。在看跌期權中,該期權買方有權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和規定的時間向期權賣方賣出一定數量的相關期貨合約,但是不是附有必須賣出的義務。如果質押物市場價格上漲,物流企業可以賣掉該期權或者讓它自動到期,損失的僅僅是權利金。如果質押物市場價格下跌,物流企業可以執行該期權,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賣出期貨合約,這樣一來可以對沖現貨市場上的虧損。
4.2借鑒“交叉套期保值交易”的做法
選擇期貨合約由于不是所有商品都能成為期貨交易品種,當融資企業的質押物在期貨市場上沒有對應的期貨合約,就可以選擇另外一種與該質押物種類不同但在價格走勢具有相關性而且走勢大致相同的相關的期貨合約來操作。一般而言,選擇作為替代物的期貨商品最好是質押物的替代商品。
四總結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能夠滿足借款人因應收賬款占用造成短期流動資金不足的融資需求,優化客戶財務報表。銀行的貸款額一般為應收賬款面值的50%-90%,企業將應收賬款抵押給銀行后一般不通知相關的客戶。
二、物流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物流金融在我國的發展
近年來,物流金融在中國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一方面,它加速了供應鏈貿易流轉,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金融安排大大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物流公司利用在貨運與貨物監管方面的優勢為銀行融資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火墻,實現客戶、物流企業與銀行的共贏。在中國物流金融服務的推動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作為一種較新的金融及物流創新服務產品,目前市場處于加速上升狀態,也成為國內銀行擴展新業務的趨勢。
(二)物流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于物流金融服務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時間不長,還沒有制定相對科學、合理、統一的作業規范,物流企業和銀行沒有統一標準可以參照。銀行沒有專門針對物流金融信貸業務的操作規范,還是運用一般信貸操作流程規則來辦理物流金融信貸業務,致使物流金融信貸業務手續異常繁瑣,效率低下。同時物流金融方面人才缺乏,國家的政策法律也不夠健全。
三、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
(一)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優勢分析
商業銀行作為資金流動的樞紐,在同物流企業建立長期穩定業務關系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延伸服務,拓展與物流企業相聯系的上下游優質企業,使得生產企業、物流企業、零售商或最終消費者的資金流在銀行體系內部實現良性循環,得到理想的投資收益。商業銀行還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繼續擴大服務面,開發新客戶,培育優質客戶。同時,商業銀行也能通過簡便快捷的收付款服務,為物流客戶解決付款信息和銷售資金速到賬等問題。
(二)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劣勢分析
商業銀行的物流金融業務目前還缺乏相應制度規范,沒有制定相對統一的物流金融業務流程、合同條款規范和相應的操作標準。由于與物流企業在業務上分歧大,難以對業務涉及的擔保品進行有效的保管和監控。專業人才儲備不足,難以提供物流金融系統化的產品設計,繼續將業務擴大。同時,商業銀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于,使得物流金融業務相關數據的收集與管理遠遠不能滿足業務的需要。組織機構的不完善,缺乏合適的考核機制與內部激勵機制使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范圍較為狹窄。
(三)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機遇分析
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對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放基本處于敞口狀態,作為物流業命門的交通運輸行業,一直是商業銀行重點支持的對象,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競相爭奪的優質客戶。機遇促進了物流金融的發展,物流金融的發展為商業銀行完善現代結算支付工具,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創造了機會。物流與金融的結合,產生了許多跨行業的服務產品,相應地也出現了對金融衍生品的需求。物流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穩定的現金流,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創造存款貨幣的優勢,為物流企業提供高效的理財服務,從而獲得客觀收入。
(四)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挑戰分析
現代物流是人類社會全部經濟活動的連接紐帶,同時物流水平的高低也決定著企業的生存。然而目前物流業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經營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觀,并且物流行業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經營中不規范操作的現象仍很嚴重,因此商業銀行難以找到經營可信賴,信譽有保證的物流企業合作。同時,金融機構本身就存在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風險,金融衍生工具發展遲緩等也阻礙了物流金融的發展。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物流金融面臨著將物流企業與銀行、生產商等外部企業的資源整合起來,使得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物流金融構建起來網絡結構中得到充分的流動的巨大挑戰。
四、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建議
(一)提高物流金融業務的操作能力
物流金融業務對我國銀行來說還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業務,因此,在了解物流金融業務知識的基礎之上,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操作能力,招聘具有專業知識的業務人員來帶動業務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同時可以采用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最后,建立專門業務的法律顧問,對于可能出現的糾紛,制定相應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二)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統
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統,可以使整個貸款過程所涉及的物流與資金流的周轉透明化,使銀行能夠隨時得知商品流轉與資金回收的現有狀況,更好地把握風險。但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在物流金融業務上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還很落后,缺乏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共享系統和機制,這使得物流金融業務相關數據的收集與管理遠遠不能滿足業務的需要。所以商業銀行想要更好的發展物流金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加強銀行與物流企業的信息溝通。
(三)提高風險控制水平
根據物流金融的運作特點,可將其風險來源歸納為來自融資企業、抵押物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三大方面。借鑒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1977)提出的第二代“ZETA計分模型”中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3],將來自融資企業的風險細化為中小企業營運能力w1、盈利能力w2、償債能力w3、及信用記錄w4四大方面的十個具體指標,分別為w11持續經營、w12資產回報率、w13存貨周轉率、w21連續盈利、w22稅后利潤率、w23銷售利潤率、w31穩定存貨、w32資產負債率、w33速凍比率、w41履約率。我國現階段的物流金融業務主要集中于基于權利質押以及基于存貨質押兩種,因此質押物本身的質量也直接關系其風險大小。指標包括:所有權w51、市場性質w61、保險率w71三方面。作為重要參與方的物流企業為實現其對質押物的有效監管,企業規模w81及企業信譽w91也即成為影響物流金融風險的重要指標。
2基于BP神經網絡和證據理論的評價方法
2.1BP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
BP神經網絡,是由Rumelhart和McCelland等人(1986)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由信號的正向傳播與誤差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組成。正向傳播時,輸入樣本從輸入層通過隱含層傳向輸出層。若輸出層的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不符,則轉入誤差的反向傳播階段,并將誤差分攤給各層的所有單元。正向傳播與誤差反向傳播周而復始,一直到網絡輸出的誤差減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預先設定的次數為止。
2.2證據理論的基本原理
①定義1:設為一個互斥又可窮舉的元素的集合,稱作識別框架,基本信任分配函數m是一個集合2到[0,1]的映射,A表現識別框架的任一子集,記作A哿,式中:m(A)稱為時間A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數,它表示證據對A的信任程度。②Dempter合成法則:假定識別框架下的兩個證據E1和E2,其相應的基本信任函數為m1和m2,焦元分別為Ai和Bj,則m(A)=m1(A)茌m2(A)2.3信用風險評估算法為了保證神經網絡的收斂和穩定性,本論文中將15個指標分為四組,建立4個神經網絡NN1,NN2,NN3和NN4。神經網絡的輸出設計為(0.1,0.1,0.9)T、(0.1,0.9,0.1)T、(0.9,0.1,0.1)T,表示的信用風險級別分別為高風險、中度風險、低風險,記為A1,A2,A3。將輸出歸一化,得到向量(a′i1,a′i2,a′i3)T,記作V′i。令mi(Ai)=a′il,i∈{1,2,3,4},l∈{1,2,3},表示由NNi得到的對信用風險級別Ai的基本信任度,即針對事件Ai的證據。之后,再將4個證據利用DS證據理論融合。就可以對信用風險進行評估,最初最終決策。
3應用實例
本次數據采集共發出問卷200份,收回135份,有效問卷92份。將前91組數據分別訓練神經網絡。再將余下1個樣本輸入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歸一化處理輸出結果即得該證據對該命題的基本概率分配,而后利用DS證據理論將其融合得到最終優化結果。
4結論
[摘要]物流金融是面向物流運營全過程,有效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提高物流和供應鏈效率與效益的一系列經營活動。本文從物流企業延伸物流核心業務價值鏈的角度出發,在分析物流金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物流金融業務的主要模式進行了歸納與分析,包括代收貨款、墊付貨款、倉單質押、保兌倉、物流保理等。
[關鍵詞]物流金融;現狀;業務模式
一、物流金融的主要作用
1.物流金融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面向物流運營全過程,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實施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組織和調節供應鏈運作過程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提高資金運行效率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狹義上講,物流金融是指企業以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要求的產品向銀行抵押作為授信條件,運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銀行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進行結合,向公司提供融資、結算等服務于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業務。
2.物流金融的作用
物流金融其實就是物流的組成部分?,F代物流本身就包括商品流通過程中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因此,可以認為物流金融是物流業務發展的內在的、客觀的需要,同時,物流金融也是物流企業提供物流增值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
融資企業。物流金融業務利用動產質押突破了傳統固定資產抵押模式,緩解了貸款企業急需的流動資金;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有效降低企業50%的融資成本,加快了資金周轉率;貸款企業利用銀行的資金與物流企業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縮短了銷售周期、降低產品庫存,加快了產品周轉,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銀行。物流金融業務為銀行完善結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創造了機會;銀行在發展該業務的同時,也開發了新的客戶群體,培育了潛在的優質客戶;銀行通過承兌匯票業務不僅可以快速吸收存款,還通過銀承貼現獲得了一定的利潤;銀行通過和物流公司的合作,極大地降低了資金風險,據有關銀行統計物流金融的壞賬率低于0.2%,大大低于銀行現有業務的壞賬率。
生產企業。生產商參與物流金融業務,可以提高企業資金回籠速度,加快了資金周轉,降低了運營成本;解決了下游經銷商的周轉資金,生產企業可以穩定并拓展銷售網絡,有效擴大了產能。
物流企業。物流業與金融業結合,創造了一個跨行業、相互交叉發展的新業務空間,為同質化經營向差異化經營的轉變提供了可能;物流企業通過融資物流業務,在獲得物流業務的報酬之外還可以得到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報酬,這種報酬通常是與融資金額或與貨物價值相掛鉤,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盈利水平;利用融資物流業務,物流企業可以快速切入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從核心企業向其上游和下游拓展,延伸服務鏈條。
二、物流金融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金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物流企業新的利潤來源。世界最大的船運公司馬士基、快遞物流公司UPS等都在大力開展物流金融業務,這些跨國公司依托良好的信譽和強大的金融實力,結合自己對物流過程中貨物實際監控,在為發貨方和貨主提供物流服務的同時,也提供物流金融服務,如開具信用證、倉單質押、票據擔保、結算融資等,這樣不僅吸引了更多客戶,而且在物流金融活動中還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以UPS為例,為了推進物流金融服務,公司于2001年5月并購了美國第一國際銀行,將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門。在UPS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務中,UPS在收貨的同時直接給出口商提供預付貨款,貨物即是抵押,這樣,小型出口商們得到及時的現金流;UPS再通過UPS銀行實現與進口商的結算,而貨物在UPS手中,也不必擔心進口商賴賬的風險。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借用UPS的資金流,貨物發出之后立刻就能變現,如果把這筆現金再拿去做其他的流動用途,便能增加資金的周轉率。
國內物流金融業務發展處于探索階段,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國內大型物流倉儲企業因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和較大規模、良好行業信譽和充足資本儲備,在物流金融業務拓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優勢。2005年以來,國內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攜手開展物流金融的新業務。中國誠通集團在全國各主要城市擁有近100家大型倉庫,占地面積1500多萬平方米,庫房面積200萬平方米,貨場面積370萬平方米,擁有鐵路專用線120多條,存儲能力為1000萬噸,年吞吐能力為4000萬噸,擁有國內最大的倉儲企業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該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十幾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500多家客戶累計提供質押監管融資近200億元,抵押產品涉及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建材、食品、家電、汽車、紙張、煤炭、化工等諸多種類。①2005年12月22日,該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銀企合作協議》,開展監管貨物、倉單質押、動產質押、指定付款買方信貸(保兌倉)等物流金融業務。中遠物流從2006年開始探索物流金融業務,已先后與國內14家銀行簽訂了框架協議,目前開發項目累計達到300多個。業務模式在倉單質押、保兌倉基礎上,中遠物流還結合自身優勢打造了海陸倉操作模式,即銀行為進口商開立信用證向國外的生產商購買貨物,進口商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其余部分以進口貨物的貨權提供質押擔保的貨押業務。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于2006年7月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物流金融戰略框架協議》,在該協議中雙方約定在物流監管與商品融資、物流結算、物流保理、物流擔保和客戶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共同研發新產品,聯結雙方的服務平臺,延伸客戶服務范圍,為客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增值服務。
三、企業物流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
1.代收貨款
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將貨物送至收貨方后,貨方收取貨款,并在一定時間內將貨款返還發貨方。第三方物流企業收取現款后,由于時空、技術條件等限制,一般需要滯后一段時間向供方返款,隨著不斷的收款付款業務的開展,在一定的時間后就會積淀下相當規模的資金,不僅方便了客戶,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代收貨款模式常見于BtoC業務,并且在郵政物流系統和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中廣泛開展。
2.墊付貨款
墊付貨款模式是發貨人委托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墊付扣除物流費用的部分或者全部貨款,第三物流供應商向提貨人交貨,根據發貨人的委托同時向提貨人收取發貨人的應收賬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與發貨人結清存款。這樣既可以消除發貨人資金積壓的困擾,又可以讓雙方放心。在墊付貨款模式中,除了發貨人與提貨人簽訂的《購銷合同》之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還應該與發貨人簽訂《物流服務合同》,在該合同中發貨人應無條件承擔回購義務。
3.倉單質押
倉單質押分為典型倉單質押模式和綜合倉單質押模式。
典型倉單質押模式是倉單質押的基本模式,融資方把貨物存儲在金融機構指定的倉庫后,憑倉庫開具的貨物倉儲憑證即倉單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金融機構根據貨物的價值向客戶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資。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融資方與金融機構簽訂的質押貸款合同以及三方簽訂的倉單質押業務合作協議書,根據質押物寄存地點的不同,對融資企業提供兩種類型的服務:一是對寄存在本企業倉儲中心的質物提供倉儲管理和監管服務;二是對融資方寄存在經過金融機構確認的本企業之外的其他社會倉庫中的質押物提供監管服務,必要時才提供倉儲管理服務。
綜合業務型倉單質押模式。金融機構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經營業績、運營現狀、資產負債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業一定的信貸額度,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直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相關企業提供便捷靈活的質押貸款業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直接監控質押貸款業務的全過程。這種運作模式把大部分的業務操作集中到第三方物流企業身上,金融機構只要負責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統一授信,其他的都由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
倉單質押業務通過倉儲企業作為第三方擔保人,有效地規避了金融風險,既可以解決貨主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困難,同時保證銀行高利貸安全,又能拓展倉庫服務功能,增加貨源,提高效益。
4.保兌倉業務
保兌倉業務是倉單質押的延伸。在保兌倉業務模式中,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銀行四方簽署保兌倉業務合作協議書,經銷商根據與制造商簽訂的購銷合同,向銀行繳納一定比率的保證金,一般不少于經銷商計劃向制造商此次提貨的價款,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專項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貨款,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提供承兌擔保,經銷商以貨物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反擔保。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根據掌控貨物的銷售情況和庫存情況按比例決定承保金額,并收取監管費用。銀行給制造商開出承兌匯票后,制造商向保兌倉交貨,此時轉為倉單質押。通過保兌倉,大大緩解了交易雙方的現金壓力,提高了資金周轉,真正實現了制造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和銀行的多贏。
5.物流保理
物流保理模式是保理市場迅速發展的產物,客戶在其產品置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監管之下的同時,就能憑提單獲得物流企業預付的貨款,貨物運輸和保理業務的辦理同時進行。
ZHONG可指物流企業聯合金融機構為其他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從保理業務的服務內容來說,物流保理業務與銀行保理業務無本質不同,但是其經營的主體由銀行變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使物流和金融流的聯系更為緊密。
與金融機構相比,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對客戶的供應鏈管理中,對于買賣雙方的經營狀況和資信程度都有相當深人的了解,在進行信用評估時不僅手續更為簡捷方便,風險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機構保理業務的主要風險來自于買賣雙方的合謀性欺騙,一旦金融機構在信用評估時出現失誤,就很可能財貨兩空,而在物流保理業務中,由于貨物尚在物流企業控制之下,可以降低這一風險。
即使第三方物流企業因無法追討貨款而將貨物滯留,由于對該貨物市場有相當的了解,與該行業內部的供應商和銷售商具有廣泛的聯系,在貨物變現時能夠享受到諸多的便利,使貨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值。
參考文獻:
[1]唐少麟,喬婷婷,發展物流金融強化供應鏈整合———物流金融系列研討之一[J],物流技術,2006,(2)。
[2]林惠丹,第三方物流[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5)》,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2006。
[4]馬克·格林布萊特(美),施瑞丹·蒂特曼(美),金融市場與公司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林勛亮,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服務的思考[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6)。
[6]唐少藝.,物流金融實務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
[7]傅新平,潘朝暉,我國發展物流主導產業的必要性與對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1)。
[8]劉士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與風險防范[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7)。
[9]戴湘榮,一種新型增值服務模式———倉單質押[J],物流技術,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