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6:47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學概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由于《社會學概論》課在高校不同專業中廣泛開設,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就要注意到授課對象是否社會學專業,以便實施有區別的教學。早在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張從學生的特征、水平和個性差異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的教育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對于《社會學概論》的教學活動而言,秉著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預先了解教學對象是否社會學專業學生,及由此帶來的差別。
不可否認,社會學專業與部分非社會學專業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跋嗨啤币环矫骟w現在理論基礎上,另一方面體現在這些專業所關注的社會現象上。觀察高校開設概論課的各個專業,可以發現它們大部分都屬于人文社會科學類,而社會學也同屬于此類學科。因而,無論是否社會學專業的本科生,他們在所學習的社會理論方面往往具有交叉點。在他們各自專業領域中的大家學者,往往也同樣是社會學界的巨擘。這些學者對于社會的學術分析也被不同專業廣泛接受且奉為經典。所以,學習《社會學概論》課的各相近專業學生在理論基礎上具有較強的共性。此外,同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專業,無論是綜合性的還是單科性的,它們關注的對象都不外乎社會現象、社會組織、社會發展等話題,研究的興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會問題和現象作為案例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同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識。
然而,社會學專業與非社會學專業的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差別還是顯著的。差別主要來源于專業的不同。由于所在專業的差異,學生學習的習慣、思維的方式和看待社會的視角都會存在差異。在學習習慣方面,大多數文科的同學認為記憶是最常用的學習方法,而理科同學更傾向于程式化的推導過程。社會學作為社會科學中的一門獨立學科,不僅有自己專業的理論基礎和分析視角,更擁有一套包含統計學、計算機技術在內的綜合性研究方法。那么在學習習慣上,就不能偏向于單純的文科或單純的理科,而應當在兼有人文關懷和理論基礎之上,同時具備特定的數學技能。在思維的方式方面,社會學擁有一種獨特的“想象力”。
這種想象力要求社會學者不能將分析事物的立場局限于自身和狹窄的個人生活,而是要放諸更加廣闊的社會、政治、經濟、歷史的大背景中。唯有如此,研究者才能以旁觀者的角度,清楚而全面的接近客觀真實。在看待社會的視角方面,社會學往往站在社會關系的視野,探究社會與個人之間的聯系。并以此為主線,展開對于諸多社會現象、社會行動和社會問題的分析。其他專業則各自有各自的理論與實踐視野。即便與社會學同屬綜合性科學的管理學和歷史學,其關注的角度也分別是“管理者”和已過去的“時間維度”,因而與社會學存在很大的不同。當然,不同專業的本科生學習《社會學概論》,都有著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開闊視野、更多的了解“社會”,以期增進個體行動的合理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學常識,則更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社會學與“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針對教學對象的“非社會學專業”特點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找準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是非常重要的;而針對學生的特征和需要去“施教”也是同樣重要的。無論學習《社會學概論》的學生是否社會學專業,擔任該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往往多為“科班”出身?!翱瓢唷背錾淼慕處煂τ谏鐣W理論和方法的掌握、對學科的理解以及對于社會現象的看法,都格外具有“社會學”的學術性、具有“社會學”的專業深度。這個特點用之于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是必要的和理所應當的。但是對于非社會學專業學生,如若教師不考慮“專業差異”而將他們與社會學專業的本科生等同而論,則很有可能在這門入門課程的教學中顯得過于系統、過于專業,甚至過于死板。社會學本身是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社會生活、調整個人行動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科學,對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在這一點上的幫助或許更加突出。因此,在旨在使學生認知社會、增進學生個體行動合理性的非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概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特別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則,把握好“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度”。
(一)在注重知識性的前提下凸顯常識性用社會學的專業術語來說,學校是為個體社會化而設立的專門機構。學校教育通常會強調知識性。課本和教材是知識的總結與凝聚,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和實踐者,教師則是知識的傳播者與普及者。因而在《社會學概論》的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傳播社會學的基礎知識。作為社會學的學習者,應當做到至少了解社會學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等,因為這些都是該科學的基礎知識。講授《社會學概論》的教師就應當將這些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知識正確的、客觀的、嚴謹的傳授給學生。
知識的積累并不是本門課程的全部目標。因為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不僅僅具有社會科學的屬性,它作為人們對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的憧憬和探索,同時更具有其社會常識的屬性。然而,人們創立社會學這門學科,并不單是為了填補學科空白。在孔德時代,社會學產生于社會轉型,來源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蛻變,是為了認知當時隨之出現的新的社會現象、新的社會生活方式,解決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并樹立一套新的思想認識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與其說社會學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社會知識理論體系,毋寧說社會學給普通大眾提供了認識社會的基本常識。比如《社會學概論》中講到的“社會化”,指的是人通過與社會的互動,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習得社會文化知識和價值標準,并學會扮演社會角色,從生物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每個社會人都要經歷的,是貫穿人生命始終的。這個社會學理論有的概念既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規律性的總結,又告訴了人們自己怎樣才能從白紙般的嬰兒轉變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正常個體,還能解釋曾經出現過的“狼孩”與普通人類的區別。一個人要想良好地適應社會,就必須通過家庭、學校、同輩群體等組織和單位來進行個體的“社會化”。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常識呢?在知識的傳授中,讓非社會學專業學生掌握一系列這樣的常識,有助于學生“社會化”的自覺性。
(二)在注重系統性的前提下凸顯趣味性所謂系統性,在此意指在《社會學概論》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全面性,能夠通過概論這一課程將社會學的大體脈絡系統的表現出來,讓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對社會學這門學科形成基本了解。其實這點也是所有概論式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在社會學學科結構中,目前大致可分為這樣幾部分內容。一是關于社會學這門學科“是什么”,二是關于社會微觀生活方面的現象與過程,三是關于社會宏觀生活的分析和闡釋,四是對于社會問題與應對措施的探索,五是社會學獨特的研究方法。一些分支社會學的內容亦可根據上述劃分歸入其中某個部分。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系統的展示出上述構成社會學的五個方面,對每個方面所研究的內容和領域進行基礎性的分析。這樣可為學生梳理社會學這一學科的大致脈絡體系。
如果說系統性的學習《社會學概論》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發學生系統學習的興趣則更為關鍵。當科學的知識被作為規律總結升華后,總會顯得略帶晦澀和刻板?!陡耪摗纷鳛樯鐣W基礎課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會學的全部研究范疇,集中總結了社會學所關注的社會運行規律,因此對于學生,尤其是剛剛學習社會學的學生而言,更會呈現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會學專業的本科生感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會學的他專業學生全面的且帶有興趣的學習《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程的任務,是對任課教師一個重大的考驗。筆者認為,應將課程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社會話題相結合,通過舉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傳遞知識??梢詫⒁恍┗逎y懂的概念,運用學生所熟悉的電影電視節目、文學作品,或者聯系學生感興趣的諸如大學生戀愛、住宿最佳人數等話題加以說明。例如從泰坦尼克號生還者的艙位和所對應人數這個新的維度闡釋社會不平等并引入“社會分層”的概念,就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總之,既要講授得全面,又要讓學生樂意學、覺得學習有意思、有動力。由于學時的制約,有時甚至可以重點選擇那些既體現社會學研究范圍和研究特色的領域,又能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點的內容來講解。
(三)在注重專業性的前提下凸顯入門性《社會學概論》是社會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一切學習社會學的學生開啟社會學之門、走上社會學道路的必須方式與必要途徑。而概論課則本身就是對社會學這門獨特學科的基本概述,內容涉及社會學獨特的研究對象、專業的研究方法、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等主要方面。尤其是在社會學仍處于發展階段的今天,面對著仍然有不少學生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社會學的情況,可以通過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有效地將社會學的專業輪廓凸顯出來。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彰顯出社會學與其他學科的差異,尤其是與一些類似學科,如歷史學、管理學、人類學等的差異,特別注重講出學科整體特色,突出社會學的專業思路、視野和理論。
事實上,社會學以外的其他專業本科生開設《社會學概論》課程,意義還不止如此。作為一門概論式的課程,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對學習者起到入門的作用。“正是由于社會學研究內容的綜合性特質,使它成為其他相關專業研究的專業基礎”。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從專業的理論和方法的視野,體現社會學學科特色;同時也要注意教學對象是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講授時采用較為專業的概念、方法,特別是理論解釋時,部分學生顯示出接受程度上會存在困難。這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接觸過這些內容,另一方面是固有的學科思路制約了理解的方式。那么,作為一門該專業領域的入門課程和知識的普及課程,教學中可考慮適當降低專業難度和深度,將這門學科的基本研究領域、方法與研究情況加以介紹最佳。希望通過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對社會學這門學科的認識,了解這門學科的由來與發展,明確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使學生得以入門即可。如果學生對社會學領域有特殊興趣,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社會學課程的選修,而不是試圖在概論課中將社會學的方方面面、細枝末節都樂此不疲的全部講授。
(四)在注重學術性的前提下凸顯社會性《社會學概論》課程內容涉及社會學專業幾乎全部的研究范疇,既包括宏觀社會的內容,也包括微觀社會的內容;既包括基礎的社會學原理和理論,又包括做社會學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既包括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又包括解決社會問題的對策。作為一門學科基礎課,概論里展示出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獨特視角與學術特征。社會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一樣,都致力于從學理上分析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幫助人們探尋社會發展的規律。因而盡管在授課過程中許多學生會感覺到趣味和發現社會問題,但教師仍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學術角度進行思考和探索,而非停留在現象的表面層次。深層次的學術性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教學過程中還應當十分重視課程的社會性。社會學本身就是社會轉型的產物,是伴隨著人類對新社會、新時期、新事物的認識才應運而生的。盡管它是對社會規律的總結和認知,但卻不能跨越社會這個主體和基礎。可以說,作為一門課程,社會學是從把握規律、解決問題、增進行動合理性等學術角度對社會進行探索。
然而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問題和其所關注的現象,全部都是社會生活中的產物。所以就像文學和藝術一樣,社會學同樣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體現了它的社會性,高于生活體現了它的學術性。社會學所分析和闡釋的社會現象,往往都是具有較為重大、較為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關乎社會存在的穩定性,關乎社會的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要做到學以致用,就要特別關注課程的社會性。如果將概論課提升至極高的專業水平,一方面略顯枯燥和抽象,脫離了社會生活的實際;另一方面忽視了教學對象是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特點,無形中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所以在概論課的講授過程中,需要說明的社會學原理,可以適當的結合大量社會生活的現象和細節作為案例。這樣既可以做到生動、有趣,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同時可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抽象的學術原理置于普遍而具體的社會生活當中,這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又有助于學生認知社會現實。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學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的能力,理解我國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所存在的暫時性問題,支持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具有非常重要現實意義的。通過與學生的接觸,我深刻感受到當代大學生很愛國,他們的愛國情懷很濃烈,但同時他們的愛國之情又很幼稚,很盲從。他們時而會因為國家的某一個政治舉措而對祖國贊嘆不已,時而又會因為社會上的某些負面時事而對祖國憤恨不已。他們并不了解,作為一個真實的社會存在,社會網絡存在的必然性;作為一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期,我國前進道路的崎嶇與坎坷;作為一個養活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在如此短時間內脫貧致富,趕超先進國家的中國,在成長道路上存在一些暫時性問題的必然性……書中在最后一章提出,為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女里擴大公民參與公共事務和政治生活的范圍,提高公民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程度。
作為青年人,在大學中的所學不僅局限在專業技能方面,更大一個層面是在大學中要學會明是非,辨事理,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最后能夠服務于社會。正所謂,國家是大家,大家好方能成全小家。鄭教授在本書中,用非常簡單的辭藻闡述了社會的特點、社會的基本結構形式以及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通過研讀,自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對祖國的認知更加上了一個臺階。
作為東軟人,作為藝術系的思想政治輔導員,我時常將自己置身于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希望能夠更加近距離的理解學生所思所想,更加有效的引導學生朝向正能量的方向成長?;貞浧鹱约旱某砷L過程,舍去家庭因素的影響不提,我的人生價值觀主要形成于大學階段。對于國家概念的進一步了解,民族文化的理解也主要形成于大學時代。由此可見一斑,大學是青年人形成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階段。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我體會到,很多學生由于家庭出身的不同,價值觀和文化認同有很大的差異。當他們不能夠正確理解文化差異性的普遍性時,常常會滋生矛盾,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鄭教授在本書第五章第一節中闡述了文化的結構及其特征,他在書中這樣講:“任何文化都是人們后天習得和創造的……人類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一個社會或者是一個群體,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種族、國家和社會都有著文化的獨一性。但宏觀的來講,完全不同的人類文化形式又是幾乎不存在的。在大學里,學生們脫離了以往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模式,開始了集體生活。作為一個即將走向社會,扮演社會不同角色的成年人,學生們在大學中應該學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正確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系,避免出現排異現象。
鄭教授在第五章關于文化的章節中還大篇幅的提及到了文化的分類和文化的功能。文化是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軟環境,正確的認識本國文化,理性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是滋養愛國情懷的有利因素。當今社會,國際化交流日益廣闊而深入,大量的媒體資訊介紹并且推廣著外來文化,雖然大多數資訊是正面的、客觀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媒體資訊故意夸大外來文化的優質性,而過分貶低我國文化。在這樣紛繁復雜的信息社會,很多青年人,尤其是大學生,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將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或是一些亞洲先進國家的文化進行比較。由于一部分青年人對文化本身的理解不夠深入,對我國文化的認識不足,加之比較方式的簡單粗暴,進而形成了片面的哈韓、哈日、崇尚洋文化。對西方國家不理智的崇拜,而貶低自己國家。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這些青年人沒有對“文化”本身擁有正確的理解。鄭教授在書中這樣寫道,撇開國家的概念不提,就不同民族文化比較而言,我們可以講文化分為評比性文化和非評比性文化。前者是指有好壞之分的文化。也就是說在兩種文化進行比較時,能夠評出高低上下。中性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它是我們社會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不同民族的自我標志。中性文化在維護社會穩定和民族統一,加強民族內在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應該深知這一點,重視加強教育學生對我國中性文化的認同,這將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的長遠和穩健。教育學生在接觸和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的同時,注意維護我國的傳統文化,這將有利于我們社會的穩定和團結。我們在教育或教學中,介紹外來文化的時候,也沒有比較大張旗鼓的提倡某種外來文化的中性文化,同時也不應該采取禁令的方式阻止對外來文化的接觸。
【關鍵詞】拓寬思路 獨立見解 能力培養 道德引導
一、學生的思路局限缺乏思辨能力
(一)學生思路的表現及原因
學生們由于多年受框式教育模式的影響,他們的思路總是很有局限性的,看問題只朝一方,想問題也非此即彼,要么全盤否定要么全盤肯定。條條框框的東西太多,思維被束縛住了,思考問題缺乏寬度和深度。例如,在講到迪爾凱姆的《自殺論》關于整合程度高與自殺率的關系。有些學生一致贊成整合程度高自殺率高,另一些學生贊成贊成整合程度低自殺率高。沒有學生想到整合程度太高太低都不好,整合程度適中才是最合適的。在問及對工薪所得的起征點提高的問題時,學生們都看到了提高個人所得稅讓百姓可以少交稅而受益,卻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交稅意味著納稅人的權利,可以把自己與社會、國家緊密聯系起來。在討論離婚問題時,有些學生單純強調離婚容易了標志著社會的進步,另些學生單純強調離婚容易了標志著社會的退步。
(二)解決問題的探索
針對社會學中所涉及的理論及相關話題,教師在課堂上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讓他們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不打斷、不評判,對于他們的闡述要給予積極回應以示鼓勵,然后通過梳理整合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所述觀點的缺憾,想問題的思路的單向性、片面性,教師多角度的分析、立體式地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全面地思考、深入地分析,不斷拓展思路。學生通過在社會學課堂上的學習與教師的引導,逐漸使視野更開闊,洞察力與思辨力更深刻,也能夠更好地認識和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以及社會問題,進行自我提升與完善。
二、缺乏獨立的見解且羞于表達
(一)學生缺乏獨立的見解且羞于表達的表現及原因
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更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怕說錯、怕說的和老師說的不一樣,被教師批評、被同學嘲笑。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回答的對與錯,答案的標準與否,而不是要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創新點。這一點恰恰也正是中國學生的共性問題,他們時刻都要追求正確答案,不敢“標新立異”總是趨同,甚至有的同學在回答問題時只會說“不知道”“沒有想法”“我和他一樣”,即便是一樣也要闡釋一樣的緣由,他們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于表達顯得很無奈語言也很匱乏。
(二)解決問題的探索
針對中國學生不敢“標新立異”這一現象,教師要常常鼓勵學生對于任何問題,首先要去積極地思考,全面的分析,建立自己的判斷,也要敢于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看法,先不要考慮對錯問題。不要因為對錯而扼殺了創新的靈感、智慧的閃光,況且一個人的能力不可簡單地用對錯來衡量。為了改變學生這種狀況,培養他們成為有自己對立思想的人并敢于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想法表露出來,這是社會學課堂教學值得探索的。教師要選擇最為生活化的實例,最為貼近學生的例子闡釋理論說明問題,同時巧妙合理設計問題啟發他們思考,聯系他們的實際,從而引導他們進行表達自己的可能并非正確或成熟的觀點,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無非是讓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在眾人面前,自信地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且能有機地組織好語言闡述自己的想法,做有獨立見解的人。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貼近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案例引入,讓學生有話可說又很容易理解抽象的社會學理論。由簡及難、由淺及深、由少到多,步步為營、層層深入、積極引導,學生在回答過程中不斷思考著答案中也暗含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促成他們建立自己的獨立觀點也能表達出來。
三、思想道德有失偏頗需要引導
(一)學生思想道德需要引導的原因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隨著社會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加之價值觀的多元化,對于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其思想道德素質是大學生成長過程的勢必成為應該關注的問題,如何建立健康的思想道德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挑戰,但是如今大學生的道德狀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了大學生思想道德滑坡的趨勢,這值得整個社會認真的去對待。事實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不僅需要主觀的努力,還需要多種客觀條件的配合,更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幫助學生心靈打造健康陽光的精神家園。
(二)解決問題的探索
在社會學概論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引導與培養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要避免生硬式的說教,要潛移默化式地滲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教師在課堂之上傳授知識之余應當做的。社會學概論課提供了很多課題、話題成為引導思想道德的渠道。角色有先賦角色和自致角色。如果先賦角色無法改變的話,那么自致角色卻是可以通過個人的活動和努力進行獲得的,獲得更為理想的自致角色。所以教師利用這個契機引導學生要建立積極陽光的人生態度,人生沒有后悔沒有抱怨,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來充滿希望,只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定會創造美好的未來。另外,針對于學生們對擇偶的標準,婚姻、家庭等問題,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培養家庭責任心、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社會學概論;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
社會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社會進步培養合格人才,是我們從事社會學課程教學一直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學科專業基礎課――社會學概論為例,談談專業基礎課的定位與改革。
一、突出學科特點,確定課程定位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研究社會的構成及其運行規律的一門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的學科。在專業領域內,“社會學概論”是其中的基礎課,根據多年開設社會學課程的實踐,筆者認為對該課程在整個專業體系中的定位應有明確的把握。
1.“社會學概論”課程的定位
社會學專業開設30多門課程,包括專業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中“社會學概論”屬于專業基礎課,是社會學系學生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課程。教師如何在“社會學概論”教學中,提供給學生一些常見的基礎性知識,說明該課程的專業基礎課性質很有必要。也就是說,學生通過“社會學概論”的理論學習,對以后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講授“社會學概論”基礎課,需要給學生講清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知識點。如有些概念有幾種界定,每一種解釋都內涵了其認識視角、認識層面的本質及規定,對已達成共識的界定教師需要給學生說明,對有待于討論的概念界定提供給學生自習時參考。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講解的是哪些概念和理論,需要留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是哪些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因為,對于大學生的培養,教師要著眼于啟發他們善于思考、鉆研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初學社會學專業課程時,樹立社會學專業意識,形成社會學專業思維,掌握社會學專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專業基礎課的位置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專業特點,社會學課程的學習不是純書本的知識所能奏效的,它需要社會調查,包括方方面面的、各表層的;然后將調查結果歸類、歸納、分析、綜合。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分析、研究,在分類、分析、研究的基礎上調查,做到調查、分析、研究,循環往復,一致無窮。社會學就是一部調查、分析、研究的社會學說,是歷史與現實統一、結合的學說。它需要社會學的視角觀察和認識社會,有學者稱其為“社會學的思維方式”。作為一門專業,培養的人才要達到這一目標當然需要諸多課程的學習,但對于社會學專業的一年級學生來說,“社會學概論”可以說是專業學習的重要開端,突出專業基礎課的特點則成為教師講授該課程的必要任務。對此,筆者在教學過程別強調以下四點:
一是強調專業知識和專業理論的教學,引導學生使用專業語言、專業理論思考分析問題。二是培養專業興趣,通過展示國內外社會學豐碩的研究成果與寬廣的應用領域,幫助學生認識、了解、熱愛專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三是強化和訓練學生主動觀察社會的能力,樹立社會學專業意識,盡快適應這一目標要求,引導和做出努力是最重要的。四是處理好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系。專業基礎課不能用專業課內容取而代之,它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握好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盡量銜接好內容而不撞車。如講授“社會學概論”,主要提供給學生專業課程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該專業的基本概況、課程性質和作用,學會用社會學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如重于對整體與個體、靜態與動態、宏觀與微觀、結構與過程等關系概念的學習和掌握,要為專業課理論的學習打好基礎。
3.專業基礎素質課的定位
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素質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它需要貫穿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社會學概論”課程涉及的內容從人才培養的密切關系角度看,它不僅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素質教育課。
在傳統社會里,人們適應社會的方式很簡單,生活經驗的積累足以幫助人們適應他所存在的社會。當代社會結構復雜、規范繁多,變化迅速,單純依靠個人的直接經驗去適應社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系統的社會知識的學習。許多發達國家,為培養現代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開設了社會學有關課程。有國家規定,將“社會學概論”納入大學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甚至一些國家的中學也開設了該課程,他們將人文素質的教育和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從基礎教育抓起。在我國,“社會學概論”課程還只在大學文科學生中開設,個別高校只有少量的理科學生才能接觸,顯然我們與之相比是有差距的。
在我國,凡接受過社會學知識訓練的高校學生普遍認為,社會學的學習能幫助自己盡快成人――理性地認識社會現象,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盡職責和義務。
二、完善教學內容,實施“三個結合”
在“社會學概論”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我們按照“三個結合”的原則實施教學:一是結合最新學術成果;二是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三是結合學生實際狀況進行教學。這些做法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結合最新學術成果教學
在眾多學科中,社會學屬于一門新興學科,面對變化迅速、紛呈多樣的人類社會,社會學者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手段不斷進行描述、提煉、總結、概括,上升為各種社會學的理論?!吧鐣W概論”作為社會學專業的基礎課,教師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到課程中去。這給授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一要完成教學大綱,把教材容納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二是圍繞教學目標,把最新的學術成果整理歸納,補充進課程。
結合最新學術研究成果開展教學活動,它要求授課教師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比如,在“社會學概論”教學中,有許多最新出版的社會藍皮書、社會學年鑒、人口學年鑒、社會保障年鑒、出版新著和發表的文章,有相當大的社會學方面的信息量、數據、研究動態。對上述內容的收集、整理、歸納、綜合需要教師完成;這些內容一旦與使用的教材內容相沖突或新容納的量和度超過原教材內容,給教師帶來的壓力很大。如何處理好教材內容與新增信息之間的關系是個棘手的問題,教師若脫離使用的教材,專講最新學術研究動態肯定不妥當,因為常規課堂教學畢竟不同于學術講座,而不涉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樣不可能。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了專業基礎課教學以教材內容為主,在完成教學大綱提出的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穿插有關新的研究成果,將教師瀏覽、查閱到的大量資料、目錄和相關內容交給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信息,促進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傳授和學習達到了得以相長的良好效果。
2.結合社會發展實際教學
社會學以不斷反映社會發展進程,解決新出現的社會問題,被社會所承認和接納,由此成為社會科學領域中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學科。它與社會生活之間是一種源與流的關系,離開了社會的實際,社會學理論也就成了
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題:學習、掌握社會學理論不能脫離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
結合社會發展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有三個問題需要處理好:一是選擇教學內容?,F實社會生活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現象往往是繁雜的,弄清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是聯系實際教學的主要內容。聯系實際傳授知識不只是舉幾個案例的問題,而是通過一些案例說明理論是如何來自實踐又怎樣去指導實踐的。如20世紀80年代后期乃至目前各大城市出現的“民工潮”、90年代國有企業深入改革引發的大量工人下崗、體制轉換過程中凸現的社會保障等問題都可以作為課堂聯系實際的材料,也是學生渴望了解的社會現實問題。對此,教師需要組織、遴選上述材料,供學生參考。二是開展教學活動聯系的方式。來自現實社會的材料多種多樣,教師提供的信息和學生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一致、可靠,對這些信息如何評判,也需要教師在備課中加以考慮。三是開展教學活動達到的目的。結合社會發展實際開展教學,是社會學理論發展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的必然要求。社會學理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豐富、充實和完善,它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理論就能保持其永恒的科學性、真理性并長青不衰,反之,就是僵化、滯后、教條、一潭死水。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的意識,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理論寓于實際生活之中,能說明或解釋實際生活。人類的文明歷史,是在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認識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提煉提升、豐富發展的。只要用心打造,教師把培養學生作為己任,就有可能為社會學理論做出貢獻,為人類的文明歷史增添磚瓦。
3.結合學生實際狀況教學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活動,沒有受教者的積極參與,施教者的一切努力都將受到限制。
聯系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需要教師深入到學生中,了解他們以便在授課中有的放矢。我們曾經對新生做過調查,問學生“到大學后最擔心什么?”擔心學所無成的占50%,擔心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的占14.1%,擔心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的占14.1%。這表明新生把學業和人際關系擺在重要位置。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的這些擔憂講述專業學科的社會價值與功能,運用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論講述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與原則,收到十分好的效果。
教學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實際狀況是確定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模式的客觀依據。作為任課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還要根據這些情況及課程特點制定講課內容:包括講解的起點內容、授課方式與方法,激發各層面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師生合作互動的效果。
三、注重教學方法,加強案例評析
完成教學目標,還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對此,我們在以往教學改革基礎上不斷改革與完善:在內容上探討如何從理論性向應用性延伸,加強理論與實際的密切結合;在方法上,嘗試運用引導式、參與式、討論式、案例式及實際調查相結合,根據現實社會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設案例分析課程。
1.精選經典案例進行課堂分析
在以往的教學中,為了解釋理論,適當舉例說明,這樣常常是理論與實際脫節,有些例子又比較牽強,學生對案例的懷疑必然帶來對理論的誤解。我們認為,有必要改革過去舉例解釋理論的簡單授課方式,要依據現實精選案例,做到精選典型案例進課堂。教師通過精選的典型案例,交給學生去分析、與理論掛鉤,通過分析和掛鉤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源泉所在,并舉一反三。學生掌握了經典案例,再進行社會問題的調查、分析時,就避免了盲目性。不僅如此,學生在參照經典案例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問題的進一步調查、分析,從中歸納、總結、概括出值得后人借鑒、推廣的新案例,為后人教學選用的案例做貢獻。教師為學生提供典型性的案例,學生通過典型性的案例分析收得了理論與實際、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學習效果。
2.開展有效的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思維視角、應變能力、思考程度的檢驗,也是對教師應急討論問題的發揮水平檢驗,師生在討論中互動,在檢驗中提高。我們選擇討論題目的原則:第一,在理論上有多種不同的觀點和主張,參與討論者有選擇和辯論的空間;第二,參與廣泛,討論熱烈、有效。發言不局限,發言題目確定后,寫出發言提綱,討論有重點發言人,其他同學可以隨時補充并參與辨析。例如,在“社會學概論”案例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大家感興趣的“人的社會化問題”作為討論題目,有的著重于社會化的意義作了準備,有的側重于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對社會化的影響做了準備,有的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社會化問題作了準備。學生準備后的發言討論,獲得了很好的討論效果。
3.走出校門參觀、調研
關鍵詞:非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概論;課程改革
在經濟、政治、文化三者的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我國逐漸步入轉型加速期,各方面發展都進入一個發展高峰期,然而在各行各業都告訴發展的時候,各種問題也暴露出來,并且層出不窮又極為復雜。要想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合理地解決,就要以先進的學科進行指導,充分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查明原因,預測發展趨勢。社會學恰好具備解決這種問題的屬性,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程,這門課程或多或少地進入到專業課堂或者非專業課堂;與此同時,非專業的《社會學概論》有著自身獨到的地方,認真深入對其進行研究,必然能有收獲。
1對課程目標的思考
1.1課程目標的含義
任何事物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對于課程目標的設定也是一樣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于教育和社會的關系,這包含的是大方面,視角比較廣闊,其涵蓋面是全方位的。就像是宏觀經濟,,包含的方面是整個經濟領域所涉及到的。這是廣義上的課程目標,再看狹義的課程目標。在狹義上來說,課程目標的涵義僅僅局限于教育內部中教育和學生的關系,是一個相對狹窄卻又具體化的視角,其涵蓋面是具化的,有特定的目標,主要就是“教育目標”。廣義的課程目標包括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然而狹義的課程目標僅僅包括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卻沒有教育方針。比較一下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宏觀經濟涉及經濟全領域,而微觀經濟的局限性卻十分明顯,但是微觀經濟卻又極具針對性,對于經濟領域的某一方面有著極為重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廣義和狹義相得益彰,才能真正促進發展。
1.2非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概論》課程目標的確定
高等教育司主編對社會學專業的課程目標有明確的規定,主編認為,社會學專業的學習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夠掌握社會學的基礎知識,對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能夠有較好的了解,并且對社會學充滿興趣,能夠自覺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及其概念來認識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并且可以以學習社會學為途徑,來增強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而對于非社會學專業的來說,課程目標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社會學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因此如何增強學生運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對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之后解決的能力是非專業社會學課程的目標。學會如何客觀對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時刻關注熱點問題,對具有強時效性、前瞻性的消息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并分析。再者,社會學有一套獨特的調查研究方法,這套方法為非專業的學生去發現問題、闡釋問題和預測未來都提供了捷徑。因此課程的目標之一就是將這種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意識逐步灌輸到學生頭腦之中。其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信心。社會學的發展歷史悠遠,就社會學來說,其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極為空前絕后,關注民生問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社會問題都有其客觀的分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社會學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20實際80年代我國社會學重建以來,在社會學家苦苦的探索之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逐漸走向明朗,也就是社會學研究的是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F如今,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加速期,社會問題多元化、復雜化,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可持續發展。這對我們而言,我們作為大學生,應當積極學習的思想,靈活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做到能夠及時發現社會問題,在問題加劇之前將其扼殺與搖籃。
2對授課技巧的感悟
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由于本身課程的限制,學習時間略微緊張,對于系統學習社會學課程似乎不太現實,所以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在社會的概念和理論的理解和認識上難以與社會學專業的學生相比。這就要求高校要對社會學這門學科足夠重視,給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一樣可以系統學習社會學的機會和時間,這就要求高校要緊緊抓住人才方案這條主線,對課程目標和課程設計兩個方面進行合理安排。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要做到將最新的學術成果結合、社會發展實際結合、學生實際狀況結合,也就是三結合。這種做法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不俗的成就。必須要先明白,社會學是一門時效性極強的學科,它關注的是現在和未來,因此授課教師必須熟知時事,能夠運用新興媒介,科學地將社會學理論與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有機結合,以這種途徑來提高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效加深社會學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其次,適量運用最新學術成果和案例。大家都知道,在教師備課的時候最難處理的就是如何將課外內容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做個假設,如果課堂上老師所講都是最新的學術成果,那么按照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見識,能夠對其進行有效地認識嗎;并且,大量的學術成果的講解,極其容易導致脫離課本知識,導致專業知識學習不牢固,結果就是學術成果不能理解,課本知識沒學懂,得不償失。那么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處理呢?凡事都講求適度,老師在課堂上的教授,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在學術成果與課本知識之中有所側重又能兼顧雙方。既要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又要能夠把最新的學術成果融入其中。學術成果與課本知識的有機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率,使得課堂上的教學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最后,科學選材,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綜合運用。眾所周知,好的選材往往能夠得到出人意料的結果;課堂上的教學材料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媒介,也是老師向學生傳遞其思想與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系統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具。相當適度的選材,比如一本難度適中的教材,對于課堂知識的講解能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近些年來,鄭杭生老師主編的《社會學概論》經常被選作教材,其原因就是這本教材主線清晰、模塊安排合理。這樣的教材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課堂上的學習更加有效。
3對課程成績考核的認識
成績對于學生來說,始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東西,而成績考核自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考核細則的科學合理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成績不僅可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老師的授課情況,更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往的成績考核制度都是單向的,也就是只有老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而沒有學生考老師一說,這就導致了學生在成績考核這一環節上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就相當于老師一樣,這會導致老師上課的懈怠與不重視,這對高校教育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要想建立老師與學生相互監督機制與完善學生的成績考核制度,要注意一下兩個方面:既然是學生的成績考核,那么考試內容就要側重學習過程,緊抓學習內容,千萬注意全面性,單一指標的考核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的步調,如今的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對各方面都略有涉獵,并且有精通一門,這樣的人才是社會的需要,更應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除了期末考核,平時的鍛煉同樣不可或缺,類似學術小論文、主持或者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及社會實踐活動特別優秀的同學,可以獲得額外的加分,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更多的活動,得到充分的鍛煉。其次對于老師的監督同樣重要,老師負責任的工作,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那么要想讓老師盡可能地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責,必要的監督不可獲缺。老師的監督可以來自學生,也可以來自學校領導或是其他老師。老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可以督促老師們認真負責上課,領導不定時的巡查可以給老師以警惕,保持上課的激情。學生是與老師接觸最多的群體,學生的監督可以說是最有效的。在學生群體之中監督相應的監督小組,直接對學校領導直接負責,在對學生監督小組的消息查證屬實之后,學校應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給相應的老師予以必要的懲罰措施?!渡鐣W概論》歷來都是值得人們重視的學科之一,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在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更加的多,因此對其課程進行改革是極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芹.“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7(3):33-35.
[2]鄭杭生.社會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78-80.
關鍵詞 社會學 教學 改革 獨立學院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Reform of College Non-sociology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Teaching Philosophy
XU Jianjiao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Goo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Using the case method teaching sociology courses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favor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lay a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independent thinking; while also helping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sociology; teaching; reform; independent college
1 社會學概論課在高校非社會學專業中的開設的意義
1.1 內化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文化
社會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化,每個人生活在社會當中,都扮演著社會人的角色。而社會學則站在社會整體的角度,不僅關注社會的子系統,更加關注若干子系統及其與社會整體之間的關系。個人在群體或者社會中,都要與他人進行交往,都要有一定的行為準則。一個人從兒童時代過渡到成年時代,都在經歷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個體逐漸成長為一個遵紀守法、合格的公民。這一過程事實上就是社會文化的繼承、傳遞和延續。
1.2 掌握生活技能,培養社會角色
社會化過程就是角色學習的過程,角色學習首先必須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專門技能的掌握為基礎,例如,在課堂扮演學生的角色,在家庭扮演父母或兒女的角色,在工作崗位上扮演職責的角色,在此基礎上了解自己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按社會中所規定的規范行事。使每一個社會人都能夠符合社會的要求,使其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起特定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社會學的社會化研究就是要使個人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并履行好所扮演的角色。
2 社會學概論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2.1 課前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在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的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根據啟發式教學的特質,筆者一般會在每個章節講授前,通過資料、視頻或設計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思考。例如在“社會網絡與社會群體”這一章的講解前,提出“什么是社會網絡與社會群體”、“社會網絡和社會群體的氛圍哪幾種類型”、“我國的社會群體有哪些”等問題供學生們思考,增強學生們主動探究知識、探究社會的積極性。
2.2 多元情景教學
社會學概論是理論與實際結合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是否有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技能也是學業評價的關鍵內容。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使學生理解、掌握并真正內化為自己知識結構的組成部分,必須設身處地地進行角色扮演才能完成。因此,采用情景式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及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學習“人的社會化”和“社會角色互動”等內容時,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學生在小組內部扮演自己期望的社會角色,通過上臺編排表演情景劇,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顒咏Y束后,每個小組由一位學生進行總結發言,點評各小組的表現,教師根據不同的小組表現進行過程性評價。
2.3 案例教學
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都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成為教學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常常選取社會生活中熱點和焦點事件,如教育、養老、醫療、就業等典型案例作為學生討論的話題,因為此類問題貼近現實生活,學生感覺案例的研究和討論能夠對自己現在或將來的生活、工作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從而激發他們參與案例討論和辯論的積極性。例如圍繞“社會保障與社會工作”這一章節內容,引導學生們發散思維,比較討論全國不同地區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差異以及完善的對策;圍繞“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學生參與了“一年一度大遷徙之春運”的熱點問題討論。針對不同的案例,采取不同的討論方式,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自由發言和點名發言相結合,讓學生針對案例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蛘呷喾殖刹煌〗M,由一位學生充當小組組長,在小組內部討論,匯總整個小組意見后再上臺發言。
2.4 立體化教學
課堂是第一教學場所,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發展的課外、校外實踐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實踐課是利用課堂以外的時空組織的教學活動,主要采用參觀、實地調研、現場參與等形式。使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生活,接觸社會,在課本之外進行實地調查,親自了解社會。例如在學習“社區”這一章節時,帶領學生們深入社區進行實地考察,使同學們真切感受到社會化過程中社區所發揮的作用;在學習“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這一章節時,鼓勵學生了解自己家鄉三十年以來的歷史變遷和發展變化,調研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狀況的改善情況;在講到“社會保障”這一章時,組織學生去福利院慰問老人,了解老人的喜怒哀樂,傾聽他們的心聲。社會實踐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層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5 參與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分重視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效果,不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力,筆者采取了參與式的教學形式,具體做法是: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把書本上的內容拿出一些章節,每個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內容,以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形式提前備課,等到提前備課的章節,小組同學來當老師,輪流上臺講課。學生在課后對自己上臺講課的內容做足了準備,都能把所講的內容講得生動活潑,有滋有味?;蛘哚槍δ骋粋€社會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社會中做調查,把調查的結果整理匯總,到課堂進行展示。通過這種讓學生換位扮演教師的角色自我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模式,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學們也普遍反映更能接受這種教學方法,更能深入掌握學習內容,經過這樣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也大大增強。
3 結語
總之,社會學概論的課程對于高校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社會人”角色的轉變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是一個雙向過程,教師要有效地傳播知識,學生應當有效地接受知識。“教”與“學”之間應有良好的互動。在非社會學專業的社會學概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非社會學專業特點,充分把握好教學的理念和原則,這樣才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社會學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3.
[2] 鄭文昭.試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6(1).
關鍵詞:反身性教學法;OBE理念;教育教學活動
社會學概論課程反身性教學法的實施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我校“OBE”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是構建我?!?13”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在教學方法方面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所謂反身性教學法就是借用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麗娜多米內利(Dominelli,2002c)提出的社會工作“反身性—治療性”觀點[1]所實施的一系列相關教育教學活動,從而完成預期的教育教學目標。
一、反身性教學法的基本觀點與教學實踐
OBE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善用示范、診斷、評價、反饋以及建設性介入等策略,來引導、協助學生達成預期成果?!胺瓷硇浴委熜浴庇^點十分符合OBE理念,它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持續不斷的互動螺旋改變學生的觀念,并讓教師得以影響學生;同樣地,在教師體驗學生世界時,學生也影響著教師對學生世界的理解。這個互相影響的過程,使教育教學活動得以具有反身性,這樣,在教師從事教學時能夠捕捉到社會關注,并獲得理解,如此,教育教學活動便對這些社會關注做出反應。[2]反身性教學法的實施目的在于改變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來完成學習。通過反身性教學法的實施,使學生獲得素質和能力來掌控他們自己的感覺和生活方式。借著這種個人力量,他們能夠克服學習與生活的痛苦和困境,從中自信起來、站立起來、富有起來、強大起來,完成社會所需要的學習成果(畢業要求)。這種方法:一是體現了教育教學活動中關于個人發展和實現方面的特點,強調的是情緒和人際關系的反應,關心的是人的改變(協同化育人、家庭化培養、個性化指導)。二是體現了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反身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改變了教師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特性,還因此改變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理論”(教學相長、教學方法改革等)。因此,在“協同化育人、家庭化培養、個性化指導”中深入貫徹落實這一教學方法意義重大,本學期我們在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教學中嘗試踐行了反身性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本課程擬達到的特定教學目標(4)規定“培養學生能以社會學的觀點分析一個具體的社會現象或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通過對“第四章社會和社會運行第三節社會學考察社會的幾種角度”的理論學習,開展了社會學概論課程反身法教育教學活動———課堂辯論賽:老人跌倒扶不扶(個人關系、群體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角度)?再例如,本課程擬達到的特定教學目標(5)規定“對學生進行社會角色扮演和社會互動能力的訓練,掌握常見的社會角色扮演和社會互動的技巧,初步具備對常見的社會角色扮演進行設計與分析的能力,為將來深入研究和解決社會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蔽覀兺ㄟ^對“第三章社會運行的條件和機制第二節社會運行的機制”和“第七章社會角色、第九章社會群體”的理論學習之后,開展了《社會學概論課程反身法教育教學活動———課堂講課比賽》(角色扮演)。通過對“第八章社會互動第三節社會互動的類型”的理論學習之后,開展了《社會學概論課程反身法教育教學活動———小游戲1:心有靈犀》(暗示)和《社會學概論課程反身法教育教學活動———小游戲2:看動作猜詞語》(模仿)。這些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專業溝通、互動和社會角色扮演能力,應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社會焦點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對教師也給予了較為深刻的影響,使教師進一步走進了學生的世界,了解學生的需求、興趣愛好,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協同化育人、家庭化培養、個性化指導”,也進一步改變了教師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特性。
二、反身性教育教學活動建構的場域
反身性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社會建構是一個由社會(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意識形態等)、學校、個人[教師(包括其他教工)、學生]參與相互影響而成的復雜體。社會建構的三個場域對反身性教育教學活動很重要,每一個場域都會影響其他兩個場域。一個是政治—社會—意識形態場域。在這個場域中,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改革形成了指引學校的政策,并形成了學校為自己而建立發展的目標。教師通過職業協會和其他組織,通過參與到社會議題中,作為行動分子、投票人或者著者,還通過學校的影響力,在其中起作用,從而提升教師本人和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另一個是學?!殬I場域。在這個場域中,學校是教師(包括其他教工)和學生的集體組織,學校的上級機關和行業協會,就教學活動將如何運作這些更具體的要素上相互影響(如“OBE”理念和CDIO培養模式的提出和應用)。第三個場域是學生—教師—學校場域。本文主要是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因此它是本文所涉及的最重要場域,我會隨后進行更全面的探討。這其中的每一個場域都會影響其他兩個場域。每一個場域中包含的各個要素也會相互影響。例如,學生能夠通過投票、集合行為及其他很多方式(如教學狀況、教育教學質量、就業率、就業質量等),影響政治—社會—意識形態場域。他們通過大規模聚集行為或其他形式(如校長信箱、舉報、教學反饋等)要求改善教學環境和條件,能夠影響學校—職業場域,這將引發政策和教學活動的實質變革。在本文中,我們的焦點聚集于教育教學活動中影響力螺旋的一個方面,引導教育教學活動的理論:學生—教師—學校場域。教育教學活動總是從三個要素構建而來:學生、教師和學校。因此,關于教育教學活動一般性陳述及其理論,必須能夠表達一個理解———一個關于建構如何發生的理解。在社會背景脈絡里和現實的互動之中,社會建構得以發生。在教育教學活動的互動中,我們創造了教育理論,反過來,教育理論又和社會進行更廣的接觸。構建教育教學活動的力量有三種:一種力量能夠創建并控制教育教學活動,使之作為一種職業活動(主要是第二種場域);一種力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生,主動尋求教育教學活動的幫助,或被派送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主要是第三種場域);第三種力量編織了社會背景脈絡,讓教育教學活動在此之內進行運作(主要是第一種場域)。
三、教師、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
我們可以把教師、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關系描述為中心三角關系。教育教學活動是一項特殊的活動,人們用諸如“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等特定社會角色在其中互動,從而讓這些角色部分地勾畫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有時,教育教學活動的其他形式,如家庭化培養,制造了“家長”和“孩子”這對特殊角色;協同化育人,制造了“師傅”和“徒弟”這對特殊角色;導師制,制造了“老板”和“雇員”這對特殊角色。理解教育教學活動,涉及分析那些因素———它們建立了在社會關系復雜體中這些“演員”的社會位置。這些因素長期互動,在權力的背景脈絡中互動。由過程性結果(比如參與者之間的關心和信任:家庭化培養、個性化指導的結果)而使得互動富有成效,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畢業要求)。教師是在與學生的相遇之中通過職業期望和教育教學過程建構而成的。職業期望是對教師是什么的有組織的陳述和理解;而教育教學過程把某些人定義為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多方面歷史,以及它和其他職業團體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決定了教師作為一種職業的特性。這種特性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改變、增強,也可能消退。因此,教師所使用的知識和思想,也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改變。許多教育者的著述忽視了學生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影響———學生僅僅只是為理論所定義的一項活動目標。事實上,我們認為,他們通過成為所謂的“大學生”這一特殊人群的過程,部分地構建了該項活動。這個“大學生”的制造過程,依賴于社會對教育教學活動本質的一般理解,因此它本身就是由社會建構而成。過程稍有不同,會建構不同的學生,如“大專生”或“高職生”。當學生帶著外面的世界進入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時,他們改變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特性。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反身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改變了教師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特性,還因此改變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理論”。從特性來說,教育教學活動的特點是它在一個學校的組織性背景中進行,也就是說,人們組織在一起,來實現特定目標。學校是另一種形式的社會關系,社會建構通過它來影響教育教學活動。在形式上,學校受到代表所服務地區的黨政機關、行業協會等的控制。作為組織,它們受到各種影響,經濟的、政治的、組織的或理論的,等等。它們所受到的這些影響,不同于那些教師和學生所受到的影響。我們正在探討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社會建構思想,把教師、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關系脈絡描述成是反身性的,其中的一方都會影響并改變另外兩方。任何令人滿意的教育教學活動模型,其本質特征是能夠提供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教學相長。一個理論,如果不能像學校體現學生需要一樣,闡明學生的真實需要,可能僅會部分地被接受,或被其他理論取而代之。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指出教育教學活動本身是反身性的,因為它回應著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會影響到教師。理論發展反映了這一點,因為那些理論如果沒有滿足實際所提出的需求,我們就會拒絕它們或對之進行修正。因此,理論經由參與者的中間媒介,在觀點和現實的互動之間建構而成。學生如何經歷他們的現實,會影響到教師如何思考其教育教學理論;學校對兩者同時進行約束,也同時做出反應,它們一起就完成了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它們所做的教育教學活動,會影響“教育教學活動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領域是怎么被看待的。因此,一個教育教學活動理論必須通過學生、教師及其社會環境,去回應當代現實的社會建構;如果該教育教學活動理論沒有做到這一點,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認識到理論需要具備如此的反身性,是更現代的教育教學活動理論的一個特征,如生態系統理論和批判理論,就非常強調和環境的互動。根據這種教育教學活動理論觀點,教育教學活動理論必須經常變化,以反映其參與者對教育教學的建構。因此,對教育教學活動特性的闡釋不可能是普遍性的。相反,教育教學活動是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大多數社會構建中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一個社會建構是一個(至少部分地)經過共同認可的世界觀,它在社會團體里作為一個“現實”而被接受。也就是說,大家對此達成共識,至少是對世界的合理描述,幫助我們處理外在于我們的事務。因為理論描述并解釋教師所做的事情,它必須也對其社會建構的種種現實做出反應,否則,我們就會拒絕它或修正它。所以理論是反身性的,允許我們通過教育教學來改變它、發展它;但同時,理論在我們之間也是確定的,改變它、發展它,要通過一個創造“正式理論”而不是“非正式理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