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6:20
序論:在您撰寫醫學表揚信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有人說:感謝陽光和雨露,賜萬物以生命;感謝生活的艱辛,讓我們學會感激……我們想增加一句:感謝全學院的無償獻血者,讓人間充滿了愛,讓失血的生命重獲生機!
5.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人員傷亡慘重,急需大量的血液。5月21日9點,由北師大珠海分校紅十字會組織的“愛心獻血 感恩社會”——年無償獻血活動在圖書館前廣場拉開序幕。來自法政學院各年級的同學積極自愿地參與了這次鮮血活動。
血液是寶貴的,更可貴的是關愛他人的博愛之心。法政學院的30名學子們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行動不僅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而且弘揚了救死扶傷、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以真情奉獻社會,以愛心溫暖校園的崇高思想品德。你們獻出的一份愛心,將使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溫馨與和諧!
我們相信,全體師生都將以你們為榜樣,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在四川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奉獻我們的熱血和愛心。
最后,真誠地感謝法政學院所有獻血的和有心獻血的同學們!祝愿你們今后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為國家和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義務獻血表揚信范文一
教職員工朋友們:
無償獻血,利國利民;獻血有限,愛心無限。
在教育系統組織的20xx年義務獻血活動中,我校教職工踴躍報名,他們是:吳武夫、鄧若梅、李文、文華云、薛玉成、王堃、趙清、程志紅等。經學校安排,有吳武夫、薛玉成、趙清、程志紅等四位同志于3月4日上午參加了義務獻血。
無償鮮血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種關懷,更是一種奉獻。以上同志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彰顯出我校教師高尚的精神風貌,值得全體師生學習。同時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理解并參與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用點滴熱血筑造人間愛心長城,為社會的公益事業傾注更多的熱情。
XXX
XXXX年XX月XX日
學校義務獻血表揚信范文二
可親可敬的獻血者:
有人說:感謝陽光和雨露,賜萬物以生命;感謝生活的艱辛,讓我們學會感激我們想增加一句:感謝全學院的無償獻血者,讓人間充滿了愛,讓失血的生命重獲生機!
5.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人員傷亡慘重,急需大量的血液。5月21日9點,由北師大珠海分校紅十字會組織的愛心獻血 感恩社會xx年無償獻血活動在圖書館前廣場拉開序幕。來自法政學院各年級的同學積極自愿地參與了這次鮮血活動。
血液是寶貴的,更可貴的是關愛他人的博愛之心。法政學院的30名學子們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行動不僅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而且弘揚了救死扶傷、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以真情奉獻社會,以愛心溫暖校園的崇高思想品德。你們獻出的一份愛心,將使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溫馨與和諧!義務獻血表揚信范文由精品信息網整理!
我們相信,全體師生都將以你們為榜樣,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在四川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奉獻我們的熱血和愛心。
最后,真誠地感謝法政學院所有獻血的和有心獻血的同學們!祝愿你們今后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為國家和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XXX
XXXX年XX月XX日
學校義務獻血表揚信范文三
全體教職工:
無償獻血,利國利民,鮮血有限,愛心無限。
在高士鎮組織的20xx年義務獻血活動中,我校教師踴躍報名。他們是:曹金林、吳金犬、王進發、吳世平、肖蕾、吳真、梅宇、葛林峰、劉向陽、吳結茍、焦竹南、陳昌南、石軒、程建兵、朱小龍、檀兵、田為娜、王娣、沈水霞、曾軍、林燕燕等21位老師。經學校研究,我校報名參加義務獻血的老師分年度、有計劃地進行安排。本年度安排曹金林、梅宇、葛林峰、肖蕾、林燕燕、石軒、程建兵、朱小龍、檀彬等9位教師參加高士鎮組織的義務獻血活動。
無償獻血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種關懷,更是一種奉獻。血液是寶貴的,更可貴的是關愛他人的博愛之心。以上同志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他們的義舉不僅弘揚了救死扶傷、樂于助人的崇高美德,也充分彰顯了我校教師高尚的精神風貌,值得全體師生學習,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理解并參與到無償獻血的活動中來,用點點熱血筑起愛心長城,為社會的公益事業傾注如火的熱情,真情奉獻自己的拳拳愛心,讓人間充滿愛,讓社會充滿和諧與溫馨。
有人說:感謝陽光和雨露,賜萬物以生命;感謝生活的艱辛,讓我們學會感激……我們想增加一句:感謝全學院的無償獻血者,讓人間充滿了愛,讓失血的生命重獲生機!
5.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人員傷亡慘重,急需大量的血液。5月21日9點,由北師大珠海分校紅十字會組織的“愛心獻血 感恩社會”——xx年無償獻血活動在圖書館前廣場拉開序幕。來自法政學院各年級的同學積極自愿地參與了這次鮮血活動。
血液是寶貴的,更可貴的是關愛他人的博愛之心。法政學院的30名學子們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行動不僅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而且弘揚了救死扶傷、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以真情奉獻社會,以愛心溫暖校園的崇高思想品德。你們獻出的一份愛心,將使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溫馨與和諧!義務獻血表揚信范文由精品信息網整理!
我們相信,全體師生都將以你們為榜樣,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在四川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奉獻我們的熱血和愛心。
最后,真誠地感謝法政學院所有獻血的和有心獻血的同學們!祝愿你們今后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為國家和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創新意識;以生為本;自主探究
中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我們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師范生的我們,畢業后必然走上教師崗位。要成為一線的化學教師,必須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拓寬教學思路,采用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以化學教學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課程改革最根本的變革就在于它的新理念――以學生為本。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比較單一,在教學中處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權威的身份出現;現在要逐漸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平等對話、合作建構。過去我們視學生為“毛坯”,在學校這個加工廠中進行固定方向、固定專業、固定要求的加工;現在要求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根據個人愛好自由選擇專業、方向。改革后的化學教材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化學1》、《化學2》兩個模塊是化學基礎知識,為必修;《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六個模塊為選修。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比作泥土。過去稱贊教師為辛勤工作的園丁,但是園丁是對花朵進行修剪,除去雜草。而泥土是為花朵及其它植物提供養料、水分,更確切的描述了老師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質,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社會所需人才的多樣性要求教育與教學過程和目標也具有多樣性,為了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人才,課程改革是很必要的。
長期以來,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學生學習被動且負擔過重,主體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創新精神欠缺。我國學生整體創新能力的薄弱,正如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屬于追蹤、跟蹤,自主研發創新欠缺。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創造力是個體綜合素質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種特殊素質,是推動全體順應環境、挖掘潛力、走向成功的內在動能。教師應通過創設情境,積極鼓勵、啟發思維,引導探究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一、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有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并了解所學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情景的創設對激發學生的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教材從以人為本、回歸生活和注重發展出發,豐富情景內涵,對情景的創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化學課程準要求情景的創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觀察和操作,主動猜想和推理。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先行組織者”的作用,其方法如下:
(一)從生活入手
從與學生緊密聯系的生活入手,通過生活中熟悉的東西開始,了解事物背后隱藏的化學知識,這樣就給學生帶了新鮮感。如‘硫和氮的氧化物’可以通過生活中天氣預報關于空氣質量的數據來引入。
(二)從自然、社會現象入手
自然和社會中的很多現象都能與化學很好的聯系起來,如‘氨 硝酸 硫酸’可與工業生產聯系起來;‘堿金屬――納’可與相關鈉意外泄露的新聞聯系起來。
(三)從真實的問題入手
真實存在的問題能夠很直接的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的思考。如‘原電池’可以由教師制作的簡易原電池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電流表偏轉……
(四)利用認知矛盾
新、舊知識的矛盾,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矛盾,直覺、常識的矛盾等,都能使學生產生好奇感,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學習愿望。如‘燃燒條件’展示魔術‘燒不著的手帕’,占有一定濃度酒精的手帕燒著但燒不壞的現象。
(五)從化學直觀手段入手
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將抽象知識具體化,更為直觀的展現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集色、態、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一方法與以上幾種方法有所交叉,可以互相結合起來應用。
二、實驗改革,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創新思維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教學中,要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探究思維,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懂得如何去學習。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些動態知識總結為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注重對知識的識記,即使有實驗,大多數也只是單純性的演示,往往使學生形成機械記憶、被動模仿的習慣,而缺少了學生自己的探究思考過程,這對于形成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的學習不利。在力求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宗旨下,新教材著力在化學實驗上做了深刻改革。
(一)探究性實驗內容比重增大
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通過實驗探究來完成的實驗共有13個,占實驗總數的32.5%。高中化學的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明確要求通過實驗探究來完成的實驗有7個,占“內容標準”實驗總數的14.29%;“活動與探究建議”中明確要求通過實驗探究來完成的實驗有18個,占“活動與探究建議”中實驗總數的27.27%。
一、創設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作為數學教學的資源,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并不是枯燥無味且沒多大用處的,而是與生活的聯系緊密.為此,可以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環境問題、治理垃圾問題、旅游問題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循環結構時引進電腦病毒事件“熊貓病毒”,一開始就“引人入勝”,產生好奇心,并由此產生求知欲望與熱情,對理解內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時地進行表揚與鼓勵,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課堂教學中,要對同學們的熱情態度和取得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并回答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講完一個例題后,讓學生歸納其解法,運用了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一些基礎問題,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耐心細致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增強學生提問的勇氣和信心.當學生的作業做得很好時,當學生的解題方法新穎時,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時,當學生表現出刻苦鉆研精神時,都要給予適度的表揚,以增強學習信心,達到表揚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的目的.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數學課堂教學一般有復習、引入、傳授、反饋、深化、小結、作業布置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數學課的最重要的因素.
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要回歸認識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于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調和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同學初步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后,應安排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練習,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并有意識地讓它們產生“撞擊”與“交流”,這樣,同學們對某一概念的理解,對某一例題的推演,就會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而對知識的領會加深,能力也得到發展.
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
教學方法是教師借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使學生易于吸收.具體一堂課,到底選用哪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考慮.一般而言,每節數學課都要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講授與練習相配合的方法.有些課題要數形結合求解,此時可聯系圖形,以使問題直觀易懂,學生吸收自然好.對于一些綜合題,可結合分析,采用點撥講授法,要挖盡條件,點其竅門,減緩坡度,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也便于學生吸收.
需要指出的是,設置問題時要盡量具體,環環相扣,而且要多范圍,最后也要有“從中你有什么收獲“這樣的總結性問題,切忌蜻蜓點水,不深不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生的自信心不僅來源于自我認知,而且來源于外部的激勵和表揚。可以說,表揚的心理需求伴隨整個人一生的成長。羅斯福的父親正是洞察了羅斯福自卑和自暴自棄的心理,相應地采取了表揚與激勵手段,成就了一個偉人的傳奇人生。教師在教學和管理中,應該善于分析學生的心理,注重表揚的藝術,方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針對學生對正能量表揚的心理需求,表揚應堅持適時性。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學生有進步、有成就、有正能量的思想和行為,都應當給予表揚,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尋找、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閃光點不只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進步,還在于學生在思想、品德、友情、孝心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正能量,都是教師實施表揚的關注點。心理滿足煥發出來的激情足以促使學生儲積更多積極向上的自信心,對知識學習和生活成長各個方面都能起到正面的催化作用。適時性包括經常性、及時性,學生一旦某些方面取得了成績,心理上就期待被認可,這時候的表揚如錦上添花。反之,拖得越久,激情消退,作用也會衰減。另外發散思維,表揚還可不局限于本人,如果當家長、親屬在場時,及時表揚家長教育孩子有方,@種能夠給家長、家庭帶來榮耀而形成的內驅力萬萬不可小視。
第二,針對學生心理需求的層次區別,表揚應該講求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就在于要摸清個體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學生成績的好壞、智力的高低、家境的貧富,乃至身材胖瘦和容貌美丑都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應該觀察、掌握學生的這些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表揚,不能平平淡淡、一概而論。如成績經常差一、二分就是滿分而本次考試得了滿分的學生,教師應當大力表揚,利于學生今后改掉粗心的毛病。但對于學困生,一、二分的進步不宜同等進行表揚,弄不好還會招致其他同學的譏諷,使其無地自容。但如果學困生總分不高,而名次有較大提升,則可以側重在進步方面給予大力表揚,以增強其自信心。
第三,針對學生與生俱來的平等、公平的心理需求,表揚應堅持公正性。學生追求平等、公平,是希望自己獲得社會的認同,受到社會同樣的關注,有享受同樣待遇的權利。在這種心理預期下,教師的表揚就要把握分寸,特別注意公正性。同為一件事,教師表揚了甲同學,但不表揚乙同學,或者大肆表揚甲同學,而對乙同學的表揚只是蜻蜓點水,乙同學的心理感受可想而知。另外,還要注意表揚的頻率,如果將表揚始終集中在少部分學生身上,“春風不度玉門關”,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有親疏厚薄之分,其他學生就會逐漸產生心理抵觸,教學和管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關鍵詞:課程標準;創新意識;教育觀念;師生關系;評價觀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2)10-0055-02
創新意識是指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創新意識是前提,創新思維是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規律,并具備相應的能力,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
實行創新教育,對教師來說,從知識儲備、對學生創新個性的啟發、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一、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正確理解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同時也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創新教育,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有充分發現問題的機會,并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
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正確理解創新意識,要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有的教師說到創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脫離教材的活動,如小制作、小發明等等,或者是借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的離奇,便是創新,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其實,對于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關鍵在于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發表對教材的理解。教師完全能夠通過挖掘教材,把與時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二、樹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樂學的氛圍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把學生看成過去的那種“徒弟”,要創設民主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相信學生,大膽讓學生質疑。有的教師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讓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擔心學生提出的問題無法回答,這就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創新意識,針對自己的不足,勇于沖破障礙,自覺提高自身素質。遇到拿不準的問題,和學生共同研究思考,從而達到教學相長。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到教和學之中,做學習的主人。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課堂上要更多地進行沒有固定答案的研討,使更多的學生在集體的爭論中體驗到思維的碰撞,感受到教學的美感。教師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有較大的“自由度”,這樣,既能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培養,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又增強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的學習方式要以合作互動式為主。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是學生以合作為基礎,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不急于去解答學生的問題,而是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學會知識,學會創新。
三、樹立新型的評價觀,促進創新教育
目前,教學安排和考試評價過多地考慮了那些容易用紙筆測驗的知識與技能,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應結合平時的教學,通過多種多樣的渠道和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創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