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4 15:08:55
序論:在您撰寫文化思想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根據職工的思想狀態與工作狀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職工進行先進的思想教育,促進職工不斷地用積極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來,不斷地提高企業的俄經濟效益。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不斷的增強,能夠更好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能夠不斷地促進企業員工形成群體意識,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增強企業的向心力,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好地平臺。企業文化倡導企業要有一種催人向上的精神,這些精神主要包括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等等,這些精神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在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形式比較單一,內容比較枯燥,方法模式陳舊,這些舊體制與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完全不相適應,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平臺正好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文化假設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不斷地得以豐富與深刻,使的思想政治共做與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相適應,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斷地提高。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不斷地拓寬。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人們再單單的追求經濟利益,還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塑造員工的集體行為。企業文化要促進員工向心力不斷增強,培養全體員工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企業文化需要規定企業中統一的道德標準與行為方式,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最帶限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促進勞動效率與經濟效益不斷地增強,這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樣就會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相分離的現象,促進企業良性的發展下去。在現代管理體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人為本,促進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要大力培育企業精神,形成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觀及信仰與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營造一種公平公正,有利于工作全面開展的氛圍,促進員工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中不斷地促進自身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因此,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的載體,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僅是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豐富內涵,還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工作思路。
二、企業文化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共開展的途徑不斷地創新
企業文化不是那種硬性規定的規章制度,它需要員工自覺地遵守,是一種自覺地行為。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為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的措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提出一些新的對策。首先,企業文化能夠促進精神與物質的緊密結合、相互融合,企業文化中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按兩個方面,能夠促進思想理念與經營方式的緊密結合,在企業文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更好的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其次,企業文化能夠促進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的結合,將管理制度中強制型的制度逐漸的變成員工能夠自覺遵守的制度,補充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空乏。另外,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的管理理念與價值觀念的統一,促進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不斷地增強,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佳偶方面的不足之處得到彌補。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徑。
三、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可能。首先,企業文化在觀念上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企業文化的發展本身就是在理念上的一種創新,這就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指導。其次,企業文化在方法上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業文化的載體,不斷地豐富內容。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更好的載體,能夠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與針對性,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方法與途徑,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替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及核心競爭力不斷的提高,經濟效益不但增強。
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提出了“文明沖突論”,他認為:“從西方文化中心主義角度,鼓吹文化中心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特別是從美國價值觀優越論的立場出發,將西方的社會和文化模式視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認為西方文明和價值體系是高級的,其他的則是低級的,其出路和歸宿將是與西方文明和價值體系認同?!盵1]在此撲面而來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年輕的大學生無力抵抗,對西方文化產生很大的好感?,F實生活中,《生活大爆炸》、《緋聞女孩》、《老友記》、《實習醫生格雷》、《犯罪現場》等都是大學生成為網上追求的美劇,學生從美劇中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對待事件的處理態度和年輕人的社交方式,在欣賞故事情節的同時不自覺地受美劇價值觀的影響。美國的好萊塢在電影產業中占支配地位,隨著全球化的加劇,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美國大片式的影響力,借助娛樂業西方文化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讓中國的青年學生目不暇接,為其折服?,F代的大學生對西方的節日也表現出非常大的熱情,尤其是情人節、圣誕節,幾乎成為大學生必過的節日,在商家、媒體的宣傳下,顯得尤為熱鬧和重要。相反,他們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甚至春節都表現得很冷淡??系禄?、麥當勞、卡拉OKKTV、桑拿浴、高爾夫球、保齡球、網球、皮爾·卡丹、XO、人頭馬……西方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在中國的某些階層中風行,也成為部分青少年追逐的目標。年輕一代民族認同感被弱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所喪失,并出現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傾向。西方消費思潮也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的生活消費方式。一部分學生愛慕虛榮,在購買商品時都以購買外國貨特別是美國貨為榮,崇尚洋牌名牌,并把它作為時尚、高品位的表現,盲目攀比現象愈演愈烈。這些不顧個人消費能力的行為,加重學生的家庭負擔,使人際關系世俗化,侵蝕著社會風氣。本質上,青年學生的政治觀念發生改變。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強勢宣傳和打包出售,許多青年人不顧中國革命建設的實際及具體國情,盲目否定中國特色政治制度并對西方政治觀產生了認識上的誤區。學生的價值觀念上西化。西方文化的滲透也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西方個人主義思潮涌入中國,使得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個人主義在大學生思想中已有廣泛影響。這種個人至上、金錢萬能、生活就是享樂的價值觀對正在成長中的青年一代產生不利影響,也對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和道德觀帶來挑戰。西方國家的文化傳播也對我們國家的民族文化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淡化。
二、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一詞由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在歷史長河與世界格局中所處地位及未來發展有充分的認識。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大學生文化自覺是指作為一個群體的大學生對自己民族和執政黨在長期歷史實踐中所形成的歷史化和革命文化的認同和覺醒以及追求和準確把握。當今世界,國際思想文化領域交流日益增多,西方發達國家對優秀人才盡力爭奪,對外文化滲透的力度不斷加大,利用各種方式來傳播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這就需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比較中華文華和其他文化的差異,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華文化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奮斗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淀了悠久的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的力量,是紐帶,在新時期是具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東西。只有深入學習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抵抗西方文化的侵蝕。在高校中,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忽視了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其實,思想政治德育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課應該相輔相成、不分薄厚的同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顯性的教育活動,文化育人應該是一項隱蔽性的教育活動。文化課是藝術性的課程,它不像思想政治課那樣咄咄逼人,目的性、說教性明顯,容易讓青少年接受教育者,不產生抵觸情緒。它可以采取溫和多樣的方式,生動活潑地把中國文化中優秀的文學、倫理、思想與宗教等和弦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教授給學生。往往文化中的美好愛情、熱愛祖國、團結奮斗、孝心勤奮等主題都會得到學生的認同,其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滲透性與感染力都比較強。也就是說,文化課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藝術化,對人的全面成長和發展往往起著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也只有大量的接觸到中國的優秀文化,大學生才會自覺自動地產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在與異文化的碰撞中,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優秀文化,克服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線,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林林總總的時候,才能做到不驚慌、不震驚,守住自己的道德與倫理底線,也有思想武器與其對抗,經得起西方腐敗思想的誘惑。
三、要健全大學生的校園網絡文化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是繼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意義媒體之后的“第五媒體”,主要包括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文化的生產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文化的轉型和躍升。網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給媒體技術帶來了改變,還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網絡化生存已經成為現今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新媒體文化的發展把人們帶入了一個高度壓縮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打破了現實和虛擬的界限,成為當代社會一種流行的趨勢。從目前的局勢上來看,我國網民的數量已經達到5.06億,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手機網民的數量已經突破10億,成為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互聯網應用模式,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新媒體的存在已是社會發展的潮流。
二、新媒體文化視域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從目前的發展局勢上來看,新媒體雖然發展勢頭較為良好,但是其負面作用也不能忽視。新媒體文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草根性方面,這一特點就會導致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和復雜化,這與意識形態一致性的指導思想并不吻合,因此對新媒體文化進行統一管理和監控的難度較大,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發展。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信息數量大,并且較為雜亂,不能夠分辨信息是否屬于真實。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隨意性和隱秘性的特點,手機信息、網絡信息的數量十分龐大,并且內容雜亂,因此信息接收者根本不能分辨自己得到的信息是否屬實,容易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從另一方面來看,新媒體提供的信息魚龍混雜,既有先進的思想,又有危害國家穩定的思想,給人們的思想觀念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第二,能夠對主流意識造成巨大的影響。新媒體文化是互動的雙向性的,因此,網絡也可能成為民眾發泄不滿的渠道,這一現象會給新媒體文化的健康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嚴重的挑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不利影響的同時也能夠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機遇。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時空出現擴展的情況。從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此項工作經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新媒體文化的發展卻突破了這一弊端,能夠讓信息用戶隨時隨地接觸到新的教育信息,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次,能夠促進教育的手段更加豐富。傳統的政治思想教育手段主要是開報告會、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等,雖然這些方式各有所長,并且能夠給思想政治工作的推進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方式的優勢都無法與新媒體文化相提并論。新媒體的發展可以在網絡上通過電子郵箱、社交軟件等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教育的手段。最后,新媒體文化能夠使溝通更加深入。由于網絡屬于虛擬的世界,因此人和人之間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參與到政治思想教育中來,暢所欲言,這樣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新媒體文化視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策略
新媒體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必要的文化平臺,被賦予了教育的意義。想要真正實現新媒體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新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有效溝通作用在網絡的世界中,信息處于復雜和開放的環境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現象和聲音,同時也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取向,給網絡參與者的思想造成了沖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因此在新媒體文化視域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學會通過網絡這種途徑來傾聽被教育者的心聲,解決被教育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育者可以借助網站、博客、QQ、貼吧等形式,設立專門的工作團隊,來解答受教育者人生中面臨的困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兩個巨大的挑戰分別是全球化的挑戰與知識相互割裂的不斷加劇趨勢的挑戰,所以決定了教育改革必須以思想改革為主導。莫蘭有說過,復雜性思維方法的訓練是人類為了應付星球時代的各種可能風險同時保障自身的主動創造精神的思想基礎。所以通過連接各種知識的目的是鼓勵與促進被教育者訓練自己的復雜性思維方式,使人類善于整體地解決與思索其面對的基本問題。所以,在教育中給予學生的復雜性思維方式是訓練他們學會“理解他人”,包括個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種族之間的理解他人的情感、行為與思想。
2以“人”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的轉向
我們熟悉的當代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就是一個具有“復雜性思維”、注重人文學科的音樂實踐者,當地起與當代社會文化思想轉型同步的音樂家的稱號,是莫蘭教育思想在音樂教育中典型的文化個案。2007年,在中國教育部召開的新課程出臺六年后修改課標的全體會議上,有教授發言說教育最重要的是如何培養人與培養什么樣的人。所以培養人的首要問題是屏定“人”,這應該是音樂教育需要思考的一個巨大的問題[1]。
3音樂教育轉型研究方法
音樂教育的轉型需要眾多學科的參與,包括人文社科學、教育學等理論知識,與音樂教育自身的知識相結合,最終形成新的音樂教育理論。許多資料都顯示,上個世紀的音樂教育課程在傳統教學上一直影響著音樂的發展方向,可是當代社會文化思想的轉變,提出了音樂教育的教學方式也應該有所改變,對于傳統音樂教育的教育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形成當代社會自己的音樂教育新教學方式,為培養全素質多方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做貢獻[2]。
4結語
關鍵詞:傳統文化;管理思想;借鑒
1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五千年而不絕,是由其自身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其所具備的時代特點決定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并吸收了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逐漸形成的,是既恬靜、和平又積極進取的文化,而包容、承順則成了此種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因為中華文化能夠承順前代、包容外來,所以她才能夠綿延五千年而不衰。在這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管理思想便是一朵晶瑩剔透、翻滾滌蕩的浪花。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總起來說分兩大類。其中一類屬于宏觀管理的治國學。所謂的治國學就是探討治國方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治國平天下是一個終極目標,因此其中也就不乏關于探討治國方略的思想。這些治國思想雖然在傳統社會中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它卻指導中國歷代統治者完成了諸多輝煌的治國實踐。從西周時期的“成康之治”到漢代的“文景之治”,從唐代的“貞觀之治”到清代的“康乾盛世”,中國傳統的治國管理思想無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妙用;另一類是治生學,就是探討人生哲理、修身養性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家立業乃至治國平天下,沒有好的修養是辦不到的。因此說:“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見治生學在中國傳統管理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從教派、學派的角度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又主要體現在儒、兵、道、法四大家的文化當中。
2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鑒。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論語中講“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體現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質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產管理的主體———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現代管理思想以人為本的要點。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是《論語》,共20篇,492章,是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重大的影響作用。直到“”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在中國封建社會,孔學占統治地位兩千余年,已充分說明孔孟之道管理思想的魅力。中國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標榜說:“吾半部《論語》可治天下?!弊阋姟墩撜Z》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當人類社會進入了后工業時代,孔子的管理思想再度被人們所重視。日本工業之父澀澤容一的起家就靠“《論語》加算盤”,已故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也是靠《論語》來管理并發展企業的。這些事例都充分說明,在現代管理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完全可以繼承發揚《論語》中的思想精華?!墩撜Z》中的管理思想的要點有如下幾點:
2.1“和為貴”的思想。
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薄昂汀本褪呛蜌?、合作、和睦、和諧。強調“和”就是強調對人際關系的調整。我國歷來把天時、地利、人和當作事業成功的三要素,而在三要素中人和為上。對于治生來說,和氣生財。在一個企業中只有做到“和”,講團結、講協作才能使上下級之間關系順暢,平級之間不互相掣肘,共同努力,創造利潤,實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對于治國來講,和能興邦,只有建設和諧世界、和諧社會,和諧城市、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理順公務員、人民和人民代表之間的關系,才能使一國安居樂業,國富民強。
2.2“中庸”的思想。
中就是正,庸就是融合。中庸講得是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不是和稀泥。任何矛盾都有兩個對立面,但兩個對立面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解決矛盾就是把矛盾的兩個對立面中正確的東西提煉出來,并將其融合在一起,使事情得到一個較為圓滿地解決方式。在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管理中,過于偏執是最簡單、甚至是最愚蠢的做法,往往會導致事倍功半的后果,而如果能“執其兩端而用其中?!闭业绞挛镏g聯系的統一的方面并將其融合,則有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德治”的思想。
孔子在《論語》中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币馑际恰敖y治者要以道德來治理政事、教化萬民,就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固定的方位,群星都會環繞在他的周圍”。在管理問題上,不論哪種模式,就其本質而言,都可歸入文化和制度的范疇,這是兩條基本的管理路線。道德屬于文化的范疇是上游,法制屬于制度的范疇是下游。二者一上一下、一軟一硬、剛柔相濟不可偏廢。而德治作為一種管理思想的提出,始于孔子。無論是什么團體,他的領導者必須具備較團體成員更為高尚的道德水準,只有如此才能贏得下屬的愛戴,其政令的實施也才能更加通暢。所謂“政者正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這個道理。
2.4“禮治”的思想。
儒家學說以“仁”為最高的思想境界,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用禮來規范人們的言行,即所謂的“克己復禮以為仁”。在具體做法上要求不同的人都要立足自己的角色說話,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也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團體中各級管理者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都履行著各自的責任,有的需要統觀全局,有的需要獨擋一面,有的需要具體執行。處于不同位置的管理者,充當的角色不一樣,但都要按照他們各自的“禮”來行事。只有這樣,這個團體才能為著一個共同目標,井然有序地安排各項工作,堅決徹底地執行每項任務。
3兵家管理思想的借鑒。
兵家文化在中國起源于春秋時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孫子兵法》。該著作是我國春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所著。孫武是春秋末期齊國人,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后被吳王闔閭拜為上將,率軍伐楚,大獲全勝。《孫子兵法》在軍事上的貢獻世界各國是公認的,可與二千二百年后德國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相媲美。軍事離不開管理,管理又可從軍事中借鑒寶貴的經驗,在我國以《孫子兵法》
為代表的兵家文化內涵了極其豐富的管理思想。
3.1不戰而勝的思想。
《孫子兵法》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币馑际牵?/p>
“百戰百勝不算最高明的,不經過戰爭而使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制勝,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制勝,再次是動用武力來制勝,而強攻敵人防守最堅固的地方則是最下策”。作為管理者要實現管理目標,不能強攻硬取,在制定一項工作計劃時,要先進行成本和利潤分析,看看所得到的產出是不是能夠補償成本獲得利潤,否則便得不償失了。在進行成本利潤分析之后,還要尋求一種最節約、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任務,蠻干必然付出較高的代價,不會獲得較高的回報率。
3.2重視戰前籌劃的思想。
兵家提出“廟算”的思想,所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這就是強調在戰前要進行周密的謀劃和詳盡的部署。
謀劃越周密,部署越詳盡,則勝利的把握越大。
作為國家或企業在推行一項政策前也要進行周密的謀劃和部署,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管理者就可以運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和網絡信息技術對一項政策的實施進行沙盤推演,或者模擬實驗,從而預先估計政策實施所帶來的效果,并提出修正意見,改進政策措施。
3.3分級管理管理思想。
兵家提出“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本褪钦f對于一個龐大的團體進行管理首先要進行分級,增加管理層級,縮小管理范圍,使之符合有效管理的實際要求。管理層級也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管理信息的有效傳達;管理層級又不能過少,否則又會使管理者管理的范圍過大,超出其自身能力的要求。如果能進行合理的分級,再龐大的團體管理起來也能得心應手,運作自如。
3.4因變制勝的思想。
兵家主張“因變制勝”?!秾O子兵法》說: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轉化者,謂之神?!币馑际擒娛戮拖袼饕粯記]有固定的模式,能夠根據敵方的情形變化而變化的才能叫做用兵如神。山間的溪水緩緩流淌,經過一個狹長的地帶,它就變得狹長,而經過一個開闊的地帶,它就變得開闊。一泓清水,用一個圓形的容器去盛它,它就是圓形的,用一個方形的容器去裝它,它又變成方形。因此,管理行為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陳規,只要能夠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改變管理策略,最終完成管理的目標就是成功。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能夠根據現實情況的改變來改變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在現代管理經濟學中,這種變化的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執行稱之為動態博弈。
4道家管理思想的借鑒。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人。他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室的史官,職位低微,但卻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許多文獻,這對老子思想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唯一著作是《道德經》,也稱《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簡意賅、觀點明確、論證嚴謹。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老子哲學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管理原則、管理環境、管理策略和管理者自身修養等多個方面,其中“無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4.1“效法自然、無為而治”的管理原則。
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種觀點反映了人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道”即規律,而規律又是來源于自然的。管理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須順應自然規律,以自然規律為基本原則,制定管理方法和策略,以完成管理目標。而要遵循自然規律就必須盡量減少人為的干涉,于是老子又提出了“無為而治”的原則。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蓖ㄟ^“無為無不為”、“必先為而后至于無為”的方法,以期實現“明刑至于無刑,明賞至于無賞,百職不戒而舉,萬事不勞而成”的最終目標。所謂“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求管理者不要過多地干涉被管理者的行為,只給被管理者營造一種規范,使被管理者在規范之中自由行事,這樣才能發揮管理的最高效率。在市場經濟改革當中,政府便應當成為一個無為的管理者,不去直接干涉企業和消費者等市場主體的生產消費行為,而是通過制定法律制度的方式營造一個和諧、有序、順暢的市場秩序,并輔之以稅收、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的各項財政和貨幣政策,在市場出現問題時進行及時宏觀調控。只有這樣市場的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生產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4.2創造清靜安定的管理環境。
老子主張:“清靜可以為天下正?!本褪且蠊芾碚弑仨殲楣芾砉ぷ鲃撛煲粋€清靜的管理環境。如果在管理環境中充滿了嘈雜的噪音,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必將影響決策;另外,如果在管理環境中充斥著個人的主觀欲望,而缺少清靜的理性思考,那也必將使管理策略的制定失去方向。因此,管理者要想創造一個清靜的管理環境,必須要減少外界事物的干擾。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弱其志,強其骨;虛其心,實其腹。”通過減少人們過分的主觀欲望,來凈化管理環境。
4.3以退為進、以弱勝強的辯證管理策略。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許多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他認為各種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并由此提出了后發制人,柔弱勝剛強的辯證管理策略。老子認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p>
這說明物極必反,對立面可以相互轉化。水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是水滴石穿,能夠不動聲色,擊穿頑石的東西又非水莫屬。事物發展到極點后必然要向對立面轉化,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斷地變換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退為進、以弱勝強、后發制勝。
4.4管理者謙恭、溫和的修養。
老子對管理者的個人修養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如“不敢為天下先”、“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币蠊芾碚呔由现t下,時時處下、事事居后,不要讓自己高高在上,而應永遠謙恭、溫和像山谷、大海一樣容納萬物,從而獲得被管理者的愛戴和尊敬,使其政令能夠得到順利地貫徹實施。
5法家管理思想的借鑒。
我國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后經演變形成體系。法家堅持以法為中心,主張法治,反對人治,主張“尚法不尚賢”,認為管理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規制度作為保障。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戰國末年韓國的貴族,著有《韓非子》一書,現存五十五篇。韓非總結前代法家思想實踐,提出了完整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管理理論,對于現代管理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鑒意義。
5.1法、術、勢相結合的管理方法。
韓非之前商鞅強調“以法治國”;申不害強調“以術統臣”;慎到強調“以勢馭民”。所謂“法”就是管理中的各項規章制度;所謂“術”
就是權術,也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技巧;所謂“勢”就是管理者所擁有的權力。韓非子認為,作為一名管理者必須將法、術、勢三者相結合,管理者要依靠自身所擁有的權力制定規章制度,如果沒有背后的權力,規章制度就不會真正生效。在規章制度頒布以后,還要運用一定的管理技巧去引導被管理者遵照規章制度辦事,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迅捷高效的管理。超級秘書網
5.2重利富國的經濟管理思想。
法家的經濟管理思想重法而不重德,重利而不重義。韓非認為,只有規章制度確定下來不再變動,人們的利益劃分才能明確,權責才能清晰,監督才會有效,人們才會有更高的熱情去創造經濟效益。只有人民百姓富裕了國家才會富強。
5.3“法治”優于“人治”。
韓非在論證“法治”優于“人治”時,舉傳說中舜的例子。舜事必躬親,親自解決民間的田界糾紛和捕魚糾紛,花了三年時間糾正了三項錯誤。韓非認為此法不可取,“舜有盡,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以有盡逐無已,所止者寡矣?!币簿褪钦f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現實中的錯誤是無限的,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糾正錯誤中去,就不可能使天下絕大多數的錯誤都得到糾正。
作為一名有效率的管理者則應當制定法規并公之于眾,違者依法糾正,管理工作就方便多了。
5.4法規應當公開、平等。
韓非子還主張管理法規應當公開、平等。即實行“明法”、“一法”原則?!懊鞣ā本褪恰爸诎鎴D,布之于百姓。”使整個管理范圍皆知?!耙环ā奔慈巳硕嫉檬胤?,法規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任何法外特權?!靶踢^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备骷壒芾碚吆捅还芾碚叨疾荒苡坞x于法規之外。
6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管理思想更是燦若群星,不經過系統地研究和探索無法一一摘取。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任何一名學者都不得不肅然起敬,研究起來也應本著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嚴謹態度,從而繼承先賢絕學,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并為現代社會管理服務。本文僅從中國傳統文化管理思想中的某些側面以管窺豹,以期拋磚引玉爾。
參考文獻:
[1]馮達甫。老子注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1
[2]金池。論語新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09
[3]中國人民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孫子兵法[M]。北京:中華書局,2005-01
我國的煤炭行業在安全文化思想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煤炭生產安全文化的制度和操作方面都取得進展。煤炭企業各級部門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實現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安全文化思想模式。但是,煤炭企業安全文化思想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分析和改進。
1、管理層缺乏安全第一理念
一些煤炭企業的管理層過分關注業績和經濟利益,在實行礦長負責制后,為實現生產任務,達到指標產量,缺乏對安全和預防的重視程度。尤其在生產任務緊急時,為了加快生產而忽視對安全的強調甚至違規操作。有的領導在發生各類安全事故時,強度事故是常態,推脫責任。不主動對各類安全設施和建設進行投入和重視,對技術設備的維護和改造、對安全設備的資金投入等都不到位。
2、作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能力
煤炭企業的基層作業人員主體是重體力工人,一般文化素質不高,操作技術不強,對高強度的集約化、機械化生產作業適應性差,工人缺乏安全預防和操作的主動性,被動遵守操作章程,認不清安全操作的重大意義,缺乏總結安全事故教訓的自覺性。
3、安全管理經驗落后,重形式、輕落實
傳統煤炭企業的管理方式較粗放,不重視對安全管理方法、手段的改進和創新,雖然在安全技術、裝備方面都有很大進步,但有些安全軟科學,如安全系統工程,安全心理、安全行為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較少。在安全宣傳方面,重形式、輕落實。為了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與警示,煤礦管理者制定了許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也經常結合時勢,利用各類傳媒烘托氣氛;通過安全征文、安全評比、安全警句、安全標志、開展安全牌板展、安全知識競賽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打造安全文化氛圍。但這些措施并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習慣性違章仍然屢禁不止,工傷事故依然時有發生。
4、安全規章制度不完善
影響煤炭企業安全的上述理由的源頭在于規章制度不健全,關于事故調查人員的責任和義務規定不明確,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環節不完善。在重大事故的組、追查處理時,負有相應責任的主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不突出。安全管理考核獎勵章程規定不科學,沒有針對管理人員做出處罰措施,對主管領導的處理缺乏統一標準,體現了人治思想,喪失了權責統一的現代管理理念,使安全規章制度對人們的預警功能大大減弱,使管理層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文化思想意識淡薄。
二、如何構建煤炭企業的安全文化
1、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針
煤炭企業要真正理解安全的重要意義,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同時要注重預防,綜合治理,把安全當做企業的生命線。要圍繞安全生產的各項任務,大力創設安全輿論氛圍和文化氛圍,力爭培育企業安全文化,能夠用文化的力量引領和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要達到讓安全文化思想內化于全體員工的內心,外化為企業生產的實際行動,提高安全思想覺悟,將事故排除在有效預防和綜合治理之外。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機制
煤炭企業管理人員要檢查以人為本,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從管理上真正落實,加強安全管理結構和管理人員的組織和建設,提高安全管理的實效性;要從上到下做好各個環節的排查治理隱患工作,加大安全生產的資金和設備的投入,重視對一線工作人員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設施的改善,設立事故應急預案和援救系統,增強煤炭企業事故預防和抗災能力。煤炭企業領導層、各部門主管、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實行權力和責任統一的機制,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頭,做到有全必有責,出現事故各級責任人負責受罰。避免因為互相推卸責任而忽視崗位安全意識。
3、重視安全生產的精神文化建設
要做好重注以安全和生命為主題的精神文化建設,積極做好企業安全思想文化觀的傳播和落實,可以結合本單位實際,創造典型特色車間班組文化建設、煤炭企業特色安全文化思想宣傳等活動,全面開展現場安全作業標準化建設。企業要加強安全文化思想建設成果的鞏固,凝聚安全文化思想觀念,提高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一線作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工人的信息化、機械化理論和技能的輔導和培訓,增強安全實踐的軟實力建設,使安全生產的精神文化建設與煤炭生產的實踐相結合。
4、強化安全生產常規工作
要在煤炭企業日常運行中,注重常規安全檢查和監督工作。堅持節假日輪流值班和重點時段24小時監控相結合、領導帶隊檢查和員工值班結合、每周例會和安全形勢分析會議相結合。要制定標準化質量標準,發揮其示范,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定期檢查煤礦井下系統,對破壞設施進行維護,對落后設施和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對地質水文情況動態檢查記錄。對巷道維修必須遵循標準,實時檢測監控,對礦產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合理設計開采,每次都要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排出事故隱患,提高煤礦安全整體預防效果。
(一)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有了新的內涵。一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企業發展的根本,在意識形態領域對于員工進行知識教導,讓員工能夠不斷提升自己,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企業發展中。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屬于整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使企業凝聚員工力量、樹立良好形象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企業在開展各種文化建設的同時可以讓員工對于企業更加有凝聚力,為企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各種精神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內涵,同時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一改以前簡單硬式的工作方法,使其緊緊跟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企業加強文化建設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更加清晰和明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合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向,同時大大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轉化為推動物質生產的充足動力。
(二)企業文化創新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有了新的渠道。人既有適當的經濟訴求又有合理的精神訴求是當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企業員工的做事方法和原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企業的文化是一種凝聚全體人員力量積極進取,把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相結合的一種精神,企業文化可以讓員工把最大的熱情和集中的精神投入在企業生產中去,達到企業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一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標也是如此,二者有機結合可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到企業的文化活動中,通過企業的文化建設來帶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讓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加強有力的作用。企業的文化建設是讓全體員工自覺遵守一種原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三)企業文化創新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有了新的機制。企業的文化建設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的進行氛圍,讓員工增強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讓他們對于企業領導者更加信任和認可,從心底里愿意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個穩定的獎勵機制。企業文化可以引導員工奉公守法,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提高員工的精神文化素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人為本,企業的文化建設注重提升職工素質,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激發員工為企業積極貢獻的熱情,使其更貼合企業發展。這種新穎的獎勵機制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對于員工個人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以文化建設帶動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一定會讓企業的發展來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