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5:36
序論:在您撰寫我的母親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知識與技能
(1)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感情。
(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質樸的語言之中蘊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2、過程與方法
(1)布置預習。通過閱讀有關的傳記,了解文章背景。
(2)精讀課文,概括母親的形象,從具體事件中提煉母親的品性、特點。
(3)聯系學生生活,討論母親的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
學習重點和難點:
了解“母親”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情境回顧
波黑戰爭中,埋在廢墟里的母親,割開自己的靜脈,讓孩子吸吮鮮血來延續孩子的生命。一位母親在飛機失事時,用生命護衛著懷里的孩子,至死都沒有松開摟抱孩子的手……
再現親情齊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走近名人
(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美留學,1917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其代表作有《文學改良芻議》、詩集《嘗試集》、《文存》等。
的母親馮順弟是舊社會傳統的“母親形象”。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許多親人相繼死去。為了她唯一的兒子,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掙扎著熬過了23年。她寧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讀書,她處處為兒子設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資的開明的母親。1918年11月,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了人世。
三、疏通字詞:(讀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縐縐():
佃()戶輕薄:質問:
面紅耳赤:侮辱:
四、默讀課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讀,感悟文章內容。選用下列其中一個句式發言:
1、我從文章中讀出了一個的母親。
2、緊扣文章內容以“我從母親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親的(慈愛嚴厲剛強寬容)”說一句話。
總結:
①通過初讀課文,你能總結文章寫了母親那些事?
明確: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寫了母親幾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4)寫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寫愛學習的性格及兒時最活潑的游戲。
3(3)寫兩次失去了發展的機會。
4(4)過度段
第二部分(5-12)寫母親。
1、(5---7)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
2、2、(8---11)母親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
3、(12)母親“很剛氣”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
小結:母親的為人和作者感情
對“我”:嚴格————待人:寬容
懷念、感激、敬愛{
對親人:和善、忍讓————對人格:認真、不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1、課文標題為“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其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他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3、品味語言分寸感(研討課后練習)
六、心靈共鳴
1、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讀過了少年時代,受到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請回憶一下,并與同學們交流。
2、請回憶你媽媽對你影響很深的一件事。
配樂朗讀
仿佛
泰戈爾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在游戲中間
有時仿佛有一段歌調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動我的搖籃
所哼的那些歌調。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歡花香在空氣中浮動
廟殿里晨禱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來母親的氣息。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當我從臥室的窗里
外望悠遠的藍天
我仿佛覺得母親凝注我的目光
布滿了整個天空。
七、課后作業:
1、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在母親節的那天,為你的母親制作一張賀卡,寫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關于歌頌母愛的詩文作品。
八、名言妙語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萏芈?/p>
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R克·吐溫
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于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史蒂維·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郀柣?/p>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R克·吐溫
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于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史蒂維·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學習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學;
聆聽教誨,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對會敗家子大哥的債主。
第四件: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
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
母親的性格特點:慈愛嚴厲剛強寬容
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
一是對“我”的管教;
二是作為當家的后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寫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寫愛學習的性格及兒時最活潑的游戲。
3(3)寫兩次失去了發展的機會。
第二部分(5-12)寫母親。
1、(5---7)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p>
2、2、(8---11)母親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
3、(12)母親“很剛氣”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
明確: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寫了童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僅為寫母親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
早訓、催上早學嚴厲
重罰、舔病眼慈愛
債主要債,不罵,不露怒色仁慈、溫和
受氣,忍耐、悲哭氣量大、性子好
聽了五叔的牢騷話,質問剛氣,不受人格侮辱
明確: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范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
《我的母親》學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感情。
(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質樸的語言之中蘊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2、過程與方法
(1)布置預習。通過閱讀有關的傳記,了解文章背景。
(2)精讀課文,概括母親的形象,從具體事件中提煉母親的品性、特點。
(3)聯系學生生活,討論母親的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
學習重點和難點:
了解“母親”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情境回顧
波黑戰爭中,埋在廢墟里的母親,割開自己的靜脈,讓孩子吸吮鮮血來延續孩子的生命。一位母親在飛機失事時,用生命護衛著懷里的孩子,至死都沒有松開摟抱孩子的手……
再現親情齊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走近名人
(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美留學,1917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其代表作有《文學改良芻議》、詩集《嘗試集》、《文存》等。
的母親馮順弟是舊社會傳統的“母親形象”。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許多親人相繼死去。為了她唯一的兒子,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掙扎著熬過了23年。她寧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讀書,她處處為兒子設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資的開明的母親。1918年11月,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了人世。
三、疏通字詞:(讀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縐縐():
佃()戶輕?。嘿|問:
面紅耳赤:侮辱:
四、默讀課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讀,感悟文章內容。選用下列其中一個句式發言:
1、我從文章中讀出了一個的母親。
2、緊扣文章內容以“我從母親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親的(慈愛嚴厲剛強寬容)”說一句話。
總結:
①通過初讀課文,你能總結文章寫了母親那些事?
明確: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寫了母親幾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4)寫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寫愛學習的性格及兒時最活潑的游戲。
3(3)寫兩次失去了發展的機會。
4(4)過度段
第二部分(5-12)寫母親。
1、(5---7)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p>
2、2、(8---11)母親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
3、(12)母親“很剛氣”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
小結:母親的為人和作者感情
對“我”:嚴格————待人:寬容
懷念、感激、敬愛{
對親人:和善、忍讓————對人格:認真、不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1、課文標題為“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其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他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3、品味語言分寸感(研討課后練習)
六、心靈共鳴
1、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讀過了少年時代,受到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边@“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請回憶一下,并與同學們交流。
2、請回憶你媽媽對你影響很深的一件事。
配樂朗讀
仿佛
泰戈爾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在游戲中間
有時仿佛有一段歌調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動我的搖籃
所哼的那些歌調。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歡花香在空氣中浮動
廟殿里晨禱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來母親的氣息。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當我從臥室的窗里
外望悠遠的藍天
我仿佛覺得母親凝注我的目光
布滿了整個天空。
七、課后作業:
1、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在母親節的那天,為你的母親制作一張賀卡,寫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關于歌頌母愛的詩文作品。
八、名言妙語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郀柣?/p>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萏芈?/p>
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馬克·吐溫
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于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返倬S·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萏芈?/p>
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馬克·吐溫
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于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返倬S·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學習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學;
聆聽教誨,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對會敗家子大哥的債主。
第四件: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
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
母親的性格特點:慈愛嚴厲剛強寬容
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
一是對“我”的管教;
二是作為當家的后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寫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寫愛學習的性格及兒時最活潑的游戲。
3(3)寫兩次失去了發展的機會。
第二部分(5-12)寫母親。
1、(5---7)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p>
2、2、(8---11)母親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
3、(12)母親“很剛氣”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
明確: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寫了童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僅為寫母親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
早訓、催上早學嚴厲
重罰、舔病眼慈愛
債主要債,不罵,不露怒色仁慈、溫和
理解回憶錄的特點,了解文章的選材和布局,體會文中真摯的感情和簡明平實的語言。
二課時安排
1.課時:兩課時;
2.課型:說讀課。
三預習要求
1.讀課文,了解母親的事跡;
2.根據課文第一層次練習“理解·分析”中的三個問題,理解課文記事的順序和課文的結構布局。
四教學藍圖
全篇文章的教學大致分為三個重要的教學板塊:
1.整體感知課文,
2.整體理解課文,
3.整體賞析課文。
五教學主要過程
教學板塊之一:整體感知課文。
1.同學們讀課文,體會文中母親的事跡,母親的品德。2.請同學們用“母親是……”的格式為題說句子,要求在課文之中盡情搜尋、概括,從而理解課文運用不同的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體地表現母親優秀品質的特點。
同學們進行課堂說話活動:
母親是勤勞一生的人母親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遠回憶的人母親是個好勞動
母親是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親是整日勞碌著的人母親是聰明能干的人母親是能將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的人母親是每天天還沒亮就第一個起身的人母親是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的人母親是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的人母親是同情貧苦人的人母親是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人母親是對窮苦農民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親是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的人母親是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親是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的人……
3.教師小結。
教學板塊之二:整體理解課文。
1.教師:《回憶我的母親》鮮明地表現了回憶錄的特點。作者以時間為經線,以母親的優秀品德為緯線,把很多值得永遠回憶的事情編織起來。請同學們讀課文,以“說說‘母親’的好品德”為題,每人敘述一件事,說說這件事表現了“母親”什么樣的品質。2.同學們讀課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準備進行說話。3.同學們以四人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說話活動。4.學生代表發言。5.教師進行小結:課文有一槌定音的開頭,一線串珠的結構,一筆宕開的結尾,一語關情的抒情與議論。作為回憶錄,文章從兩大方面展示了母親的形象。一是對母親事跡的抒寫,寫了母親勤勞儉樸的習慣,寬厚仁慈的態度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作者在寫作中采取了情隨事明的記敘方法,在贊頌母親的優秀品質的過程中始終寄寓著對母親的真摯感情。二是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之情,從母親“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和“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達了對母親的由衷謝意,從而表現母親對自己的影響之大,恩情之深。作者在寫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議論的筆觸來深深表達對母親的懷念。
教學板塊之三:整體賞析課文。
1.教師:課文以平實樸素的語言表現了母親勤勞樸實的特點。全文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熱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靜的敘說之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摯深沉的愛。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實、寄深情于質樸的特點,值得我們認真品析。
2.請同學們讀課文,對課文的語言進行賞析,每位同學準備用……寫(用)得好,寫出了……”的句式說一句話。
3.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
4.同學們準備發言。
5.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賞析性說話活動,對課文語言的品析大致分為三個層次:
(1)品味作者在詞語中滲透的情感。如“母親是個好勞動。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這一段中,同學們可以說:“母親是個好勞動”中的“好”字用得好……,“從我能記憶時起”用得好……,“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的“總是”用得好……,兩個“還”字用得好……等。
又如“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這一部分中,同學們可以說:“任勞任怨”四個字已經能夠很好地評價一個人的勤勞了,但作者還在這之前加上一個“極”字,這就寫出了母親非同一般的勤勞;又如“沒有同別人吵過架”已是夠高的評價了,但作者說母親“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這就寫出了母親非同一般的好性格……
(2)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達的情感。
作者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段,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實的語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應該感謝母親”的反復傾吐,“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復詠嘆,“母親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回環往復,都是意蘊豐滿、情感深厚的。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發的濃重情感。
如課文開頭“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這一段,有敘述,有議論,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動詞,有表示強調的虛詞,表達了作者極為濃郁的情感。又如課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議如母親一樣的千百萬勞動人民的偉大,三表自己的決心,語言質樸莊重,深沉之中涌動著激情,既抒寫了深摯的孝心,又表現了博大的胸懷。
另外,文中大量褒義詞語的運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點點議論,都可以在同學們的品析、品味之中。
[創意說明]
這個教學設計在如下方面表現出創新:
父母沒有上過學,一輩子務農,卻有一套只屬于農民的成功哲學。
在父親看來,營務好四季莊稼,不耽誤農時就是成功。記得有一年大旱,地里的麥苗點火就著,眼見得顆粒無收。村里彌漫著一股悲哀,沒有人出山,老老少少袖著手扎堆兒怨天怨地。父親沒有放棄希望,默默地收拾好四副水桶,帶上一家人挑水抗旱。我們從幾近干涸的小溪里挖坑囤水,妹妹蹲在坑邊負責舀水,我負責在地頭澆水,父母每人兩副擔杖挑水。一擔水挑到地頭放下,回到水坑邊另一擔已經舀滿,挑回去我正好澆完,一點兒不耽誤功夫。有人在一邊看笑話、說閑話,我覺得委屈,父親摸摸我的腦殼兒說: “甭聽那些閑漢瞎咧咧,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做好眼前的事兒,老天爺不會虧待勤快人!”果然,父母的汗水保住了金貴的麥苗,不久天降甘霖,我家的麥田迅速返青、豐收在望,那些看熱鬧的閑人只能眼巴巴瞅著自家的麥地雜草叢生。麥收時我家收獲一包包新麥,那些閑人只能在一旁干瞅著贊嘆我父親能干。
在眾多農人當中,父親無疑是個成功者,他的成功秘訣就在于做好眼前的事兒。
母親是個理家好手,地里的活兒落不下,家里的事兒不耽誤。母親嫁過來時家徒四壁,外人都替她發愁,這樣的窮日子該咋過?母親沒有一句怨言,歇工時別的婦女聚堆兒閑扯,她拿起鐮刀、繩子割牛草,晾干后賣給生產隊。母親用賣草的錢買雞苗、豬仔,幾年下來,別人家仍然塌墻爛院,我家不僅蓋起院墻、偏房,還置下一屋子齊齊整整的家具。左鄰右舍走進我家兩眼放光,嘴巴敲得嘖嘖響。有人眼饞得不行,巴問母親置下這一屋子財富的訣竅,母親一邊忙活手中的繡活兒,一邊輕聲細語地說:“哪有什么訣竅,做好眼前的事兒就是了。”
我參加工作至今已經二十年。剛到單位的時候,摩拳擦掌巴不得立刻進教室講他個聲情并茂、滿堂喝彩。老校長卻不給我排課,送我到教務處管理教師們的各項教學常規材料。在一排排講義、試卷、作業本、備課本之間徜徉、瀏覽,我如同一條游魚遇到了大海。老校長又特意帶我進教室聽課,旁聽老師們的說課、磨課、研討,我猶如久旱的禾苗,貪婪地汲取甘霖。這時候老校長交給我一套課本,打開其中一課,說一起同課異構。我運用所學精心組織每一個教學環節,設計每一張教學幻燈片,打磨每一行教案,終于信心滿滿地與老校長彼此交換教學方案。
看完老校長的教案后,我有些困惑。我的教案看似充盈豐實、花樣繁多,跟老校長的比起來,卻總感覺那么飄。老校長一針見血地指出:“教案設計不是編故事,不用考慮情節多么跌宕起伏,應該俯下身子盯緊學生,學生的需要是最根本的,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币徽Z點醒夢中人,我的教案著眼點在如何出彩兒,老校長的教案落腳點在眼前的學生!
在老校長的傳幫帶下,我慢慢撫平自己急功近利的心,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不知不覺就是二十年,從生澀的毛頭小子,成為地方名師。
成功之道,是腳踏實地一件一件干出來的――眼前的事兒做好了,成功還會遠嗎?
為更好地實施新課標,本學期我校語文組首先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大家一起來分析教材,設計教學,最后由一人執筆寫出集體教案。教案每面的右邊都有一方框備課札記,供任課教師補充之用。這樣,既有集體的智慧,又有個人獨特的教法。我們初一語文組以集體備課為依托,在教學實踐中能做到同中有異。
適逢教育部課程改革評估調研組來我校指導工作,初一語文組承擔了一節聽課任務。為上好這一節課,我們備課組多次開會研討,首先選好課題《紙船》,然后大家各抒己見,把自己的好點子報上來,緊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最后形成集體教案。
我在教學《紙船》的過程中,以集體教案為藍本,同時篩選、補充其他內容,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這中,具體做法如下:
一、導入
集體教案中的導入語是:假如你在茫茫大海中船行,身邊沒有通訊工具,你如何與親人聯系?
針對這一導語,我是這樣想的,學生都預習了課文,肯定會異口同聲地說“紙船”,這樣就自然地進入課題,效果比較好。但是,學生缺乏思考后的交流。于是,我就設想了這樣一個導入語:小時候你有沒有折過紙船?(很多同學都回答折過,有了氣氛),當你把折好的紙船放入水中,隨水飄流而去時,你有什么感想?小小的紙船載去了你的什么愿望(大家紛紛發言,氣氛活躍起來了)。今天,我們要學習冰心的詩歌《紙船•寄母親》,看看冰心通過紙船寄給了母親什么》(即刻板書課題),這樣做的好處是引入了童年生活美好的回憶,并和本詩有機結合。
二、語言積累
雖然集體教案中準備了小黑板,但有注音、解詞、造句,也得花上好幾分鐘,由于設計的教學內容較多,時間緊,我在一個班上課時就顯得時間不足,于是在另一個班上課時,把它融入到詩歌朗讀中去。
三、整體感知
教案中有這樣一個步驟:朗讀全詩,你能根據詩歌提供的信息,知道詩人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寫下了這首詩的?
學生通過朗讀,一般能作答,且和教案中的點評基本一致。我在小結的時候補充了這樣一段話:粼粼的海波也曾喚起冰心童年的回憶,如和小伙伴們一起套圈子,拋沙袋,有優美的大自然:海景,一顆純真的童心,但作者去國離鄉,少了母愛……我邊板書“自然、童心、母愛”之后點明這是冰心愛的哲學的三根支柱,并引導學生課后閱讀課本后面的附錄,進一步了解冰心詩歌內容及特色。我以前總是在作者簡介時介紹冰心的“自然、童心、母愛”,現在卻能巧妙地利用這樣一個情節,伺機插入而又點化無痕,比起以前來,確是勝了一籌。
四、分組討論
討論內容是:小小紙船到底承載了作者哪些情感
在學生熱烈討論交流后,針對詩句“求它戴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我補充了這樣的內容:以船載愁,古詩詞早有之,如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保ò鍟┫驅W生解說:愁是看不見,摸不著,是不可以衡量的,尤其是不能用重量來衡量。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可見愁之重。冰心在詩中也借鑒了這種寫法,把抽象的愁具體形象化,用紙船來載愛和悲哀,形象生動感人,可見其對母親的思念之深。
也許有的教師會說:現在實施新課標了,注重交流合作,老師只是起引導和組織的作用,你在這里大講特講古詩詞,豈不是有背新課標的理念?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學生的探究交流是難能可貴的,但學生的知識面畢竟有限,由老師補講一些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傳統教學并非一無是處,新的教學法應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一堂課下來,教師也要補講一些內容,以開闊學生的知識面,不過要注意相機引入,要與整個教學融為一體,而不可孤立開來。在這里,我不但要講李清照的詞,而且還要引導學生說出所知道的類似于這樣化抽象為具體可感之物的詩句。學生果真就說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樣,就恰到為處地把知識連貫起來了。
五、創新活動
在教學時,我完全采用了教案,把集體智慧化為己有,那就是讓學生現場折紙船,并在上面寫一、二句話獻給母親,回家后帶給母親。這一適合兒童的特征、富有童趣的活動,在臨近下課前幾分鐘,把課堂氣氛推向了。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學案導學 教學模式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教學法的核心是教“學法”,以“學案”的形式先交給學生,讓學生借助“學案”自學,讓學生了解新課的內容知識,學會概括、總結知識網絡,優化知識、能力結構,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自主學習。
一、“學案導學”概述
學案導學,是以學案、教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訓練達標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其突出的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行為,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力培養,把學生由觀眾席徹底推向表演舞臺。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其操作要領主要表現為“先學后教,問題教學,啟思導練,當堂達標”,這也是該教學模式的靈魂。
二、“學案導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三個階段
(一)預習導學階段。
葉圣陶曾說過:“要養成學生閱讀書籍的習慣”就“非教他們預習不可”,“上課以前,學生要切實預習”,“預習一項,規定為必須使學生實做的工作”。“預習的事項一一做完,然后上課?!边@樣重視和強調預習,正是因為預習既是讓學生運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又是從開發智力入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一般分三個層次安排預習:第一層: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致內容,能辨別課文的文體、主要表達方式,能說出這篇課文寫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等,為理解課文作好鋪墊。第二層:弄清文章結構層次,作者寫作思路,找出一些與中心密切相關的句子、段落。第三層:抓住關鍵詞語,用圈點勾畫加批注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初步感知。在預習的各個層次啟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階段。
這個階段是在自學預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前提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進行探究課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整個階段主要分為檢查預習一知識鏈接一合作探究一精講點撥一拓展視野一歸納總結等六個環節。首先老師在備課階段要充分領悟課文,把握文章的重難點,合理選擇有普遍意義的、典型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在問題的設置上要有梯度逐層設置,要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如在《我的母親》的“課堂合作探究”環節中,我們組織學生討論了以下2個問題:(1)作者選取的這幾件事分別表現了母親的那些性格特點?(2)從母親嚴厲但仁慈、溫和的為人及教子方式中,作者體味到了一種怎樣的母愛?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合作探究,學生較好地理解了作者筆下母親可親可愛的性格特征,體會到了作者內心所流露出對母親深深的敬意和愛戴,在這基礎上,又因勢利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了敘事散文的閱讀賞析方法,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本文的學習目標。
(三)檢測反饋階段。
“當堂檢測”,即實踐吸收。它是對前面兩個階段的檢測,是對本課重點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測。在完成課堂討論,基本達成學習目標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完成學案上的“當堂檢測”部分,并及時講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既加深了記憶,又提高了應用能力;通過完成當堂檢測,反復運用新知,鞏固新知,并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將知識逐漸轉化為技能。測試的題目首先要典型,直奔學習目標,適度適量,便于學生完成,其次題目內容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針對個別,做到低起點、多層次。時間不宜過長,可采取分組互評等方式。例如,與學生完成對文章《我的母親》探討分析后,我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10分鐘內完成這樣的測試題目,(1)作者深情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四個片段及所體現的性格特征,請分別加以概括。(2)作者說“受到了母親極大的影響”表現在哪幾方面?結果學生基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在相互糾錯的過程中各自鞏固了對易錯點的記憶及文字深意的理解??梢哉f,“當堂檢測”既是“預習自學”和“合作探究”這兩個階段的消化和深化,又起到了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作用。
三、結語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學的常規做法,以學案為載體實施對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的指導,將課下與課上相結合,學案與教案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引導相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知識技能與能力素養的培養相結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橋”,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的自主探究以教師的指導為前提,教師的指導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基礎,從而達到師生共同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我的《只有一個地球》成長紀實
杭州市拱宸橋小學 王崧舟
在我的眼里,自己創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靈性的。這正如畫家之于他的畫、音樂家之于他的譜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說、設計師之于他的時裝……很多時候,自己創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楊、丑小鴨等意象呈現的。因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楊、是丑小鴨,所以她們就有了屬于她們自己的成長詩篇和流轉旋律。
于是,從我的《只有一個地球》誕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像一條小溪,從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她無法知道去路是坎坷還是平坦,明天是風雨還是響晴?是痛苦的降臨,還是其樂也融融?但她的天性卻是一徑地向前流淌。砂石磨出了她的清澈,溝壑磨出了她的激越,堤壩磨出了她的洶涌,峽谷磨出了她的奔騰。既然“青山遮不住”,還有什么能夠阻擋她的呢?不管是曲曲折折,還是平平庸庸,她終歸擺脫不了流入大海的宿命。
于是,我的《只有一個地球》就有了這樣的成長軌跡和生命節律:
起——孤帆一片日邊來
我創作《只有一個地球》動念于2003年3月30日。那時,我正在西安講課,遇到了江蘇海門實驗小學的周益民老師。周老師是一位質樸真誠、才情四溢的青年教師,他在西安上了《只有一個地球》,可惜我無緣聆聽。晚上,周老師拿了他整理好的課堂實錄請我指點。我看完這一課的實錄,不禁驚詫于他對文本獨特而細膩的對話。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個純粹的星球,沒有生命,沒有感情。但是,在周老師的課上,地球已經不僅僅是地球,地球是母親,是人類的母親,是可愛、可親、無私、美麗的母親。正如周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文字后面是地球母親的心跳,是地球母親的呼吸。”于是,與文本的對話成了與母親的對話,與地球的溝通成了與母親的溝通。周老師的《只有一個地球》,真恍如一片來自日邊的孤帆。她給我帶來的,是生命的燦爛之光,是人性的海闊天空,是浪漫而多情的海市蜃樓。
就在那一刻,我產生了創作《只有一個地球》的沖動。2003年4月4日,是我祖母的百年誕辰?;氐嚼霞易鐾昙漓?,我就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創作。身邊除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沒有其它任何資料。但我的創作狀態卻出奇得好,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到子夜時分,在一片如潮的蛙聲中,《只有一個地球》在我的筆下誕生了。也許,這是我獻給祖母的最好的一柱心香吧!
這個版本的《只有一個地球》,大體思路如下:
第一課時
一、創設問題情境
講述《時代周刊》評選“年度新聞人物”的故事,然后導入本課教學。
二、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暢談自己的心情。
三、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初步讀悟寫地球資源的兩段話和寫人類別無去處的兩段話,然后借助課文的最后
一段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回歸課文整體
引導學生將課文的最后一段跟課文的內容、課文的結構、《時代周刊》評選地球為新聞人物
等聯系起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想像情境
(課件呈現“地球”圖片。)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就是人類的母親。是她,無私地養育著我們;是她,
精心地保護著我們。曾經,我們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美麗壯觀;曾經,我們的地球母親
是那樣的和藹可親。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就在人類生
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們的地球母親卻止不住發出了悲慘的哭聲。這哭聲,是從課文的
什么地方傳來的呢?
二、品讀重點語段
1、從傾聽地球母親哭訴的角度切入,補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導學生品讀第4自然段。
2、從傾聽地球母親哭訴的角度切入,補充《生物圈2號》,引導學生品讀第8自然段。
三、傾訴讀后感
從向母親訴說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寫話并朗讀。(播放滿文軍的《懂你》)
地球!我親愛的母親:
你的孩子:
四、點題結課
關鍵詞:職業教育;兩課評比;語文教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157-03
為進一步深化全省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總結體現課程改革精神的教學模式,促進語文課程改革成果在教學領域有效轉化,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樹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典型,全面提高職業學校教學質量,江蘇省已連續3年開展了“五課”教研工作和“兩課”評比活動。筆者于2012年參加了語文課程的“兩課評比”活動,結合參賽的經歷,現將語文教案的撰寫與各位同仁共享。
根據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關于組織開展全省職業學校“五課”教研工作和“兩課”評比活動的通知》(蘇教科院科[2010]11號)精神,一份完整的語文教案包括6個基本要素,分別是教學目標、內容安排、教學策略、教學程序、資源開發、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明確具體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和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從“語言文字應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三個方面提出課程目標。
(一)按三個維度進行設計
《課程教學要求》指出:“課程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個唯獨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闭n程目標體現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核心理念。首先,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了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重要維度。其次,從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出發,突出課程目標的實踐性,將“過程和方法”這一維度也作為目標的組成部分;而語文素養是存在于每個學生內部的文化心理結構,它是不可傳遞的,只能靠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才能養成。最后,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對語文的“知識與能力”這一維度也應有新的理解。
例如,《雷雨》的教學目標從三維目標確立。一是知識與能力:(1)了解戲劇基本知識及戲劇欣賞的方法;(2)能夠根據戲劇語言、情節挖掘人物性格,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如周樸園),提高戲劇鑒賞能力;(3)能夠根據人物性格沖突把握戲劇,感悟主題(矛盾根源)。二是過程與方法:(1)初步感知戲劇,理清〈節選〉情節;(2)指導學生從文本語言情境進入人物內心世界,理解人性的復雜。三是情感價值觀:(1)感受作者借助濃重的戲劇氛圍所傳達的悲劇意識;(2)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對“假、丑、惡”的摒棄。
(二)按總目標、分目標來設計
這里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兩方面: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文教學目標。單元教學是一種多層次多視角的教學形態。單元教學法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組織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實現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它以某一基本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篇課文組成的教學單元為教學單位。單元教學具有如下特點。
1.單元教學的整體性,著眼于一組文章制定教學目標,通盤考慮教與學、講與練、讀與寫、聽與說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明確目標,了解內容、探求方法、嘗試知識遷移、檢測和矯正學習結果,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3.每單元由若干單篇組成,單元有重點、有共性,單篇有特點、有個性,因而單元教學往往在異中求同的過程中把握規律,又在同中辨異的過程中學會活用。
單元教學和課文目標有密切關系,課文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的出發點,單元教學是若干教學變量的組合。明確課文的教學目標,主要結合教材、學生情況?;凇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惫P者更傾心于將課程目標與單元目標結合起來,對《雷雨》的教學做了修改,單元教學目標如下所示。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了解不同時代的中外戲劇,從分析戲劇的藝術形象出發,聯系作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戲劇的主題。
2.學習戲劇語言,更加全面地理解戲劇。
3.通過本單元所選中外戲劇的閱讀欣賞,感受戲劇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認識人物的典型意義及其審美價值。
教學目的如下所示。
1.理解戲劇中個性化的語言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戲劇作品的特點: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個性化的戲劇語言。
3.深刻認識舊社會的腐朽、黑暗和罪惡,認識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勇于斗爭、追求光明的光榮傳統。
二、內容安排詳盡周全
能準確把握所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對教學內容的處理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切合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梯度;內容的組織能體現應用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基于公共基礎課,必須交6課時的教案。為了湊齊6課時,選手會另起爐灶,不參考教學大綱,故意將3課時的教學改成4課時。如《林黛玉進賈府》教學參考用書中明確3課時,這容易給評委留下投機取巧之嫌。
筆者參賽的單元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基礎模塊(下冊)第一單元――生活的滋味,在撰寫《我的母親》教案時,根據教學指導用書,我分兩課時講解。第一課時,指導學生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母親性格的語段,用準確的詞語概括母親的性格。從母親教子、母親為人兩個角度把握母親的仁慈、嚴厲、容忍、剛氣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第二課時,母愛的表達有多種方式,可本文以質樸、真切的敘述語言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敬意。文章在平淡的語言下,多了一份感情,引導學生體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指導學生鑒賞語言的方法,讓學生鑒賞自己喜歡的語句學習本文平實自然、樸素明凈的語言特點。筆者認為,兩課時的教學安排符合教學的實際,也考慮學生的學情,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初中已經有所涉及,學生與家人的關系也比較親密,學生愿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可是,有些選手硬將本課確定3課時,通過“回憶母親―理解母親―感恩母親”三個環節,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這樣的延伸拓展,顯得有意拔高作品的主題,將語文變成說教課。顯而易見,已經背離《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的明確規定。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三、教學策略靈活適度
教學形式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等確定和運用;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活動有明確設計,有符合學生特點的學法指導,合適的教學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策略依據不同的文體而千差萬別,散文的教學無非是情境法、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詩歌的鑒賞主要有誦讀體驗、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說的學習方法有問題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對比鑒賞法;這些傳統的教學策略雖然簡單,卻很實用。例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問題支架式教學法。它是積極主動探究,最終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目的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情,立足文本,圍繞關鍵句“因為馬克思首先是個革命家”設計了一系列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解,形成問題鏈,形成以問題驅動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由文章的外表深入肌理,由內容探究語言文字表達的技巧,不斷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2.語感教學法。語文教學中,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借鑒寫作方法,訓練思維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等都可以統一和落實到語感教學中。教學中,以比較揣摩法為主,輔之以美讀感染、語境創設、切己體察等語感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聯系具體語境,從四個維度(內涵、情感、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對文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品析、玩味,探究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從而憑借語言文字,深度解讀文本,把握文章的內在肌理,切實提高學生品讀關鍵語句的能力。
3.對話教學法。通過研讀、問答、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立足文本,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實現作者、文本、學生、教師之間的對話。在教學中,圍繞“一個人”,教師設計一系列問題,在師生、生生對話中,啟發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概括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和高尚人格;圍繞“一份情”,在師生、生生的反復對話中,引導學生與作者、文本深度對話,解讀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圍繞“一句話”,學生將對文本的獨特體驗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分享,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四、教學程序有效實施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應當包含下列內容與步驟。(1)教學目標分析:對整門課程及各教學單元進行教學目標分析,以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2)情境創設: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3)信息資源設計:信息資源的設計是指:確定學習本主題所需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本主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對于應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源,如何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等問題,如果學生確實有困難,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幫助。(4)自主學習設計。依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進行靈活適度的教學設計。
以《我的母親》為例:第一課時包括導入新課、整體感知、文本研讀、品讀課文、拓展延伸、體驗感悟六個環節。第二課時包括進入情境、揣摩語言、拓展延伸、比較欣賞、體驗反思、課堂小結六個環節。
五、資源開發重在挖掘
語文課程實質上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根據語文教育資源、教育理念,為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以教師為主體,通過與課程專家、家長、社區人士等的合作為學生設計言語實踐活動以提高語言能力的過程。地方語文課程資源是中職學生身邊的語文學習資源,它有一般經典不可取代的情境性和適應性。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資源,把它們當作實現新的課程目標的中介,充分發揮其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作用。筆者在講解《我的母親》時,根據散文文體的特點,使用了江蘇省規劃教材及配套的資源,搜集網絡資源,開發了授課需要的資源。
六、教學反思促進教師成長
教學反思簡單說就是對照該課教學目標,即過程和方法、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重難點、教法、學法等方面進行反思,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收獲和感悟,也可以是教與學的預設與生成情況的反思。教學反思包括亮點之處、不足之處、改進措施三個方面,主要側重于改進措施。教學反思既要貼近實際的教學環節,不能夸大其詞,也不能憑空捏造。語文課程評價的策略思想是:以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為立足點,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程評價中的主體作用為切入點,以學生的言語能力、言語智慧為重點。在這樣的策略思想指導下,具體的評價策略不妨作以下嘗試,在活動中進行。隨著語文課程內容的結構改革,語文學習活動成了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過程,既是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運用語文的過程,同樣,還是對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等語文素養進行檢測的過程。葉瀾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學,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獲。反思之功效對教師大有裨益。以上六方面是筆者參賽的淺薄認識,有不當之處還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我會努力前行,爭取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張國平.關于教學目標的設計[J].常州師專學報,2002,(2):76-77.
[2]李悅.語文教學方式轉變的策略[J].石油教育,2002,(6):36-37.
[3]李乃生.淺談中職校語文教學策略[J].中職教育,2011,(667):135.
[4]王存新.對中職語文課堂有效教學評價的反思與構建[J].中國商界,2010,(204):190-191.
[5]李冬青.中職校課堂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和策略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