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6 02:05:10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教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
教學目標的錯位就必然會導致教學方法的簡單化甚至教學模式的填鴨化。無論是考證輔導班式的教學還是《經濟法》純理論教學,都停滯在講授理論和加強課堂與課后練習的傳統教育階段。筆者在中國知網、萬方等學術期刊網上就這一主題專門進行了搜索,搜索結果顯示,雖然有個別教師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職《經濟法》課堂教學方法進行了反思,但結果無外乎在傳統講授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圖表法[1]、案例教學法或雙向提問式教學法[2]等傳統教學方法,并沒有脫離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有些學校倒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網絡手段,可是卻陷入了認識上的誤區,就是只把傳統課堂教學的內容放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瀏覽學習、下載資料。在這些網絡教學中,網絡的教學特征,教學功能,教學互動等優勢都沒有完全體現發揮出來。[3]因此,都沒有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效果一般。
教學理念的陳舊導致教學方法的單一,進而導致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筆者關于這一問題曾經在學生中做過調研,學生們普遍表示,《經濟法》課程給他們的印象就是上課學習、下課背書、考前做題,非常地傳統,也非常地無趣。傳統的填鴨式與題海式的傳授方法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獲得的《經濟法》知識難以鞏固,教學中的前學后忘成為普遍現象,難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本就一般的情況下,這種后果更加明顯。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而非為了幫助學生應付考試,如果純粹為了考試而教學,是不可能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們應該去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地學習知識、應用知識。[4]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通過教育信息化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創新
1.理論依據構建。
筆者認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教學,信息化建設指引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最終形式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完成日常教學任務。這么認為的依據是著名的“情境認知理論”?!督洕ā肥且婚T社會科學,《經濟法》教學的要求契合情境認知理論的特征。情境認知理論認為,教師創設的情境要與真實的社會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動的情境相吻合。這樣,使學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動中,通過觀察、概念工具的應用以及問題解決,形成科學家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共同體的文化。[5]而要在課堂上去模擬與《經濟法》相關的、真實的社會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學情境,唯有通過計算機網絡手段來實現。因此,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應該實現以下幾方面創新:(1)教學目標上,應該以實現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地學習知識、應用知識為目標,立足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試通過率。(2)教學內容上,應該建立在教材基礎上,能夠為網絡所共享的教學課件、多媒體信息資源以及試題庫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脫離教材。(3)教學方法與手段上,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在注意情境設計、協作學習環境設計、網絡教學策略設計的同時,還要注意信息資源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具體的知識點要盡量采用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表現。[6](4)在考試設計方面,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實施考試,實現隨機題庫制與無紙化考試相結合,減輕教師閱卷負擔,減少閱卷出錯率,同時節約學校的經費資源。
2.教學目標設計。
傳統的《經濟法》課堂教學僅僅以順利完成期末考試或提升考證通過率為目標,完全背離了職業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設正好可以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創新,真正實現素質與技能教育。筆者以為,高職《經濟法》教育應根據高職人才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在教學中避免理論與實踐分離、知識和能力分離、教學和考證分離,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與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這一教學目標難以實現,而網絡化教學則可以完成這一任務。筆者認為,《經濟法》課程的網絡化教學,意味著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對理論知識進行情景模擬預設,然后通過網絡手段實現機———機資源共享,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預設的模擬情景去學習理論知識,并運用理論知識對情景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
3.課堂教學創新。
《經濟法》課程的網絡化教學,關鍵在于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這一舉措必須要在充分考慮高職學生心理與認知特點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使之契合高職學生的特點,也符合學生考證與就業的需要,從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的《經濟法》課堂教學模式。第一,教學內容創新。可以考慮在保證《經濟法》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多使用教學案例,只不過教學案例要與情景模擬法相結合,在案例設計時要注意增加學生的代入感,在合適的案例中可以考慮由學生來扮演案例的主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學效果。第二,教學方法創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與情景模擬法,《經濟法》教學過程非常適合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而這也正是引入網絡化教學的根本原因,因為唯有計算機信息技術方可實現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電子元素將教學案例形象的在計算機上表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深刻地理解知識適用的條件,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教學手段創新。網絡化教學離不開電子教學資源的制作與共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前準備好《經濟法》課程的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好教學課件、動畫軟件等電子教學資源,將其上傳到機房或校園網絡平臺上,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網絡手段實現資源共享,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4.考試制度改革。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參加了天津市教委組織的職業院校骨干教師赴加拿大的進修學習。經過這次出國進修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拓寬了思維面,使我對西方國家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中西方職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體驗。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能、非凡技能的勞動者或企業短缺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為我們進行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指導和啟示。
二、加拿大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在加拿大以進行英語語言強化培訓和計算機專業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特征突出。
1.英語語言培訓的教學特征
(1)教學形式新奇,采用圓桌分組的教學形式,教師隨時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易于師生互動,同時也便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學會合作,以提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肢體語言,提高學生學習喜好,便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利用啟發的形式讓學生盡量地多提出新問題和個人見解,然后和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實用。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培訓內容,教學內容涉及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摘要:參觀用語、基本對話交流等,信息量適度,易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英語的基本會話。
(3)在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教師有獨到之處。教師利用做游戲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很輕易把握所學的知識;另外教師采用的教具簡單而實用,利用情景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參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語語言培訓課程上,上午學習日常生活用語,下午就到有關的相關的地方去進行實踐學習。
(4)進行英語培訓的過程中沒有固定教材,天天學習一個知識模塊,教師會發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這些教學資料是教師精心為培訓專門設計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隨時更新,最后用活頁夾加到一起,累加成冊形成英語培訓教材。
2.計算機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1)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教學實例接近生活和實際工作需要
案例教學是運用案例進行教學實踐,改變傳統教學以本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變成一種促進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加拿大學院的教師根據我們學員學習的特征進行案例教學,所采用教學案例很實用,接近我們的生活和實際工作,為進一步學習提供良好的素材。
(2)課堂作業采用大作業的項目形式
教師為了提高我們學習的創新能力,以大作業形式讓我們完成他們所提出基本練習要求,學員做好大作業后,要在課堂上公開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不僅考察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處理新問題的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積極性。
(3)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為我們進行專業培訓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很強的職業技能,例如,網絡平安教師,曾任教前公司的網絡管理部門經理,有極為豐富的網絡平安管理經驗,另外他所展示計算機網絡教學課件打破了傳統的PowePoint課件模式,以三維動畫的形式講解網絡傳輸的原理,把講解枯燥的原理知識變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喜好;多媒體教師在HBI學院任教時,自己設計開發網站,做專業攝影師,另外他還是一位冰球教練,同時也是冰球隊的經紀管理人。數字技術教師是一位專業的音樂制作人,有豐富的數字音樂制作經驗。他們在講授課程的同時,也向我們傳授了豐富的職業經驗,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三、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
在進修期間,還對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進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職業教育主要是中學后的職業教育,其教育類型有摘要:授予文憑和證書的社區學院(相當于我國的高職)教育;非學歷的職業培訓和預備性練習;成人職業教育和培訓。高等職業教育更是形式多樣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專科、四年制本科(和大學聯辦)和一年制探究生專業證書班等。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是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參和意識,老師講課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學生自學和思索。老師有時會選擇一個project(項目),讓學生自學后提交書面報告或根據項目內容完成相關內容操作,這樣學生就會到圖書館查閱大量的文件和資料,提交書面報告;或者自己通過自學后完成項目操作任務提交操作成果,否則只能得到0分的成績。另外,在許多教學場合,教室和操作車間連在一起,學生在教室中自學,碰到實際新問題可以隨時到操作車間進行練習,并有教師進行現場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和他人合作協調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根據老師提出的新問題,大家商量策略、分頭預備,最后在班上宣講和表演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
加拿大職業教育在理論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把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在安大略省賓頓市FletchersMeadow高中,還推行一項名為Co-op的實踐教育項目,其教學實踐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Co-op,全稱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三方共同參和的一種教育項目。高中學生11年級或12年級(相當于我國的高二、高三年級),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完成學校部分的學習任務,并通過用人單位面試,學生進入公司工作,用人單位也非常歡迎這些學生到公司工作,在這段工作期間學生定期向學校匯報工作情況,負責這個項目的教師也要隨時跟蹤學生以了解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學生的工作、學習進度,工作一段時間后,學生要回到學校接著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直到高中畢業,學生不但熟練地把握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很強的職業技能,豐富的職業經驗。為進一步地學習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摘要:
1、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認知度不高
在調查中發現,中等職業學校認可度很差,只有極少數的人愿意選擇中等職業學校,有些學生和家長寧愿多花錢也要上普通高中。即便收費一再降低,生源也較差。
(2)專業缺乏特點
很多的中職學校,經濟基礎薄弱,受實訓基地限制,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比如,有些被看好的專業,比如挖掘機,數控技術等,沒有相應的硬件配套設施。
(3)學生學習主動性差
由于生源中,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是那些在初中學習較差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學習主動性較差,課堂教學質量也不高。
2、原因分析
(1)就業困難
現在,很多的企業招生都在不斷的擴大學歷門檻,再加上中職學校的學生沒有真正學到有用的,適合社會的專業知識,導致其就業非常困難。
(2)投資不夠
國家對中職學校的資助還不夠多,學校的資金不夠,導致對很多專業課硬件設施的投資不到位。
(3)管理力度不夠
中職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普遍存在散漫的現象,他們從思想上就對管理不夠重視,管理力度也不夠。
二、改革中職教育教學的思路和建議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總結出如下改革中職教育教學的思路和建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中職教育的宣傳力度,確立以社會需要為導向的課程目標,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采用校企結合模式。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要選擇那些有責任心,熱愛教育工作的人員。其次,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在職教師要加強培訓,定期對其進行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來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能力。另外,學校還有多關心教師的生活,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把學校作為自己的家,才會真心的付出。
2、提高中職教育的宣傳力度
我國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來支持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并強調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為我國職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作為學校,也要不斷的加大宣傳力度,讓家長和學生認識到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改變那些錯誤的觀念,從而選擇中職教育。
3、確立以社會需要為導向的課程目標
任何的課程目標必須要以社會需要作為導向,只有這樣,中職學校的學生走向社會,才能較好的融入到社會,才能盡快適應自身的工作。因此,理論課程的開始主要是為技術服務,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學校各級領導應不斷地強化自身的責任心,做到以身作則,這種責任心從一定程度上能推動學校的管理工作。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要在課堂和課下多關心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互動,要用平常心看待學生的出現的錯誤和問題,盡可能多的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充滿滿足感。經常用贊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學生,使他們在校期間都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5、采用校企結合模式
中職學??梢愿鶕幬恢?,與當地的企業聯合辦學,和企業簽訂相關的用人合同,有針對性的培養需要的人才。這樣學??梢愿鶕髽I提出的崗位培養目標,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按照行業企業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技術咨詢等服務。
三、總結
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職業教育也已經基本實現了教學主體的轉化。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陳舊觀念,逐漸將教學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固有思想,主要任務變成了指導學生的學習,而非傳授知識。教師更多的是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多媒體技術也將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而被重新定義。由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所以導致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平臺也處在開發階段,對職業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就是建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汽車服務專業培養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適應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備汽車服務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能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工藝與檢測、汽車使用與維護、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制造與裝備以及汽車美容與保養等方面工作,具有高端技能和扎實理論知識的高級復合型專門技術應用人才。這些能力的培養取決于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能否具備實用性,取決于資源庫的內容。
2汽車專業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專業化部分設置
⑴理論部分,汽車服務專業課程主要由公共基礎課模塊、公共選修課模塊、汽車服務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技術應用基本能力的學習和訓練等模塊,以項目課程實施為載體,強化崗位職業技術核心能力,同時加強崗位持續發展所需的拓展知識學習;同時設置公共任選課、專業任選課知識的學習內容,培養職業崗位后續發展能力,公共基礎課模塊主要著力于學生一般性知識與素質的獲取,并將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公共選修課模塊重視學生知識儲備、人格修養、文化陶冶、藝術鑒賞及繼續學習的需求,為學生全方位、立體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專業基礎課模塊重在建立學生專業知識體系;專業技能課模塊突出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專業任選課模塊給學生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這些全部依靠數據庫實現數字化教學。
⑵實踐部分,根據不同的就業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本著汽車服務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實際要求,以培養學生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制造與裝配,汽車美容與保養技術為核心,培養學生加工與安裝工藝的實踐能力、汽車安裝、調試、維修的基本能力,汽車使用與維護的基本能力,以及熟練使用計算機軟件的能力;有效利用資源安排具體的實踐內容,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夠將理論與操作結合在一起,掌握實際工作的能力對應的實踐環節,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的實施時間交錯、體系并行,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符合學生就業的崗位需求。
⑶實例研究部分,是由典型案例以及技術指導構成的,這個部分不僅能夠使教師實現對新技術的學習,還能夠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詳實的參照,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實踐經驗。以蓄電池電量過低的檢修為例,學生通過基礎理論庫查閱有關蓄電池電量不足的原因,通過電工電子實訓基本實踐能力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排除各種引起蓄電池電量不足的原因,最終排除故障。通過資源庫的讓學生主動掌握汽車服務的基本知識、常用工具的使用、基本操作、線路的布線與布局和工藝,常用電氣設備的使用、安裝、檢測與維護,電路故障的分析與處理,印刷電路板和接觸常用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的生產實際,了解電子工藝的一般知識,掌握最基本的焊接、組裝產品等汽車服務的基本技能,同時使學生通過技術指導和訓練,注意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促進理論聯系實際。
⑷教學部分,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法。并根據各個模塊所涉及到的內容與特點,分別以交際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行動導向法、翻譯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并舉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等高科技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通過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為學生提供網絡交流互動平臺,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朝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
⑸拓展部分主要是對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以及汽車在技術領域的新技術介紹,通過引進企業先進技術,及時了解汽車服務專業及相應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態,將新內容、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新經驗及時充實到資源庫的建設中去,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社會、企業的工作實際,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這個部分是為了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而設置的。
3汽車服務專業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的應用
1.1課堂教學環境設計不合理,傳統教學形式占據多數現階段課堂教學環境中存在設計不合理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傳統教室沒有拋棄普教課堂教學環境的設置,二是實訓教室一味地強調情境的真實性,沒有設置必要的講授設備。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理論教學沒有真正和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在傳統教室實際的高職教育中,很多的教師都想過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但是由于諸多客觀條件的制約,及課堂教學環境設計中教學資源的分離等原因,一直沒有使兩者真正地結合在一起。在實訓教室,由于過分強調實訓教室的真實性,設置了很多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的設備,但是缺少了一些必要的講授設備,在這種環境下,教學效果不會得到明顯提升,特別是在需要教師干預的關鍵時刻,如果由于教學環境的問題造成學生沒有得到教師的幫助,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因此對實踐教學失去信心。
1.2課堂教學空間資源利用不合理無法滿足項目活動需求課堂教學空間資源利用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空間內資源的缺乏;二是空間管理方式的問題。
1.2.1實訓資源與學生數量很難匹配。實訓設備的臺(套)數與學生數量在分配上很難達到協調,除了資源有限這個原因外,還因為在協調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互助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要求。如果一臺設備分配太多的學生,那么每個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就會不夠,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如果一臺設備只分配很少的學生,由于設備資源有限,這是很難達成的目標。
1.2.2資源的閑置與重復建設。資源的閑置與重復建設這個觀點看似和實訓資源與學生數量很難匹配這個觀點對立,但是從本質上講不是這樣的。閑置一方面是由于實訓資源的“教學性”不足,使得學生無法真正地使用到這些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是由于過于把實訓室細化了,使得每個實訓室變成了某個特定專業的專用實訓室,導致實訓室的受眾面僅僅變成了某個特定專業的學生,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雖然現在很多職業院校都說自己擁有很多的實訓室,但是由于這些實訓室的利用效率不高,真正給學生提供的實訓學習機會并不多,不利于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提升。
2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學空間的建設拓展
2.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課堂教學環境“項目活動”是項目課程的主要內容,在項目活動中應以“工作過程”作為教學空間的建設導向設計。這就一方面要求在設計教學環境時應該盡量參考實際的工作環境,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產生代入感,更加投入到實訓室的實踐性教學當中體會真實的工作情境,并且在這種真實的情境里潛移默化地吸取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被動地接收知識,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同時這種模擬實際工作環境的課堂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地適應崗位,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則要求根據項目活動或者說是實訓項目的流程來對實訓教學空間進行最為合理的配置。項目課程教學是以項目為單位的,通過設立一個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獲取相關知識和技能。此時如果能夠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課堂教學環境,不僅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也可以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潛移默化地吸收知識,通過增加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的角色作用,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2.2情境化的課堂教學空間環境設置情境教學中的“情境”的內涵包括很多個方面,比如功能性的虛擬情境、真實的實物環境、想象的情境等。為了使教學環境更加接近真實情境,在設計專業教室之前應該先到相關企業中體驗真實的環境,因為建設的專業教室越接近真實的企業環境,學生的代入感越強,也越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門專業不需要建立專門的實訓中心,只需要對傳統教室依據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造即可。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只是改變教室的一點裝飾,或者座位的排列形式等,只要是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利的改變都是在教學空間上進行了情境化的設置。所以,不能因為一些環節比較細小就忽略它,應該重視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因為真實的工作場景就是這一個個細小的環節組成的。
2.3“教、學、做”結合的課堂教學空間環境設置很多的教學模式都使課堂空間環境設計的“教、學、做”結合在了一起,比如德國的“學習島”模式、加拿大的“專業教室”模式等。就拿加拿大的“專業教室”模式來說,其一體化的專業教室是多功能的,不僅有傳統的傳授專業理論的“教學區”,也有強調職業技能培訓的“實操區”,以及著眼于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小組“計劃區”和訓練科學習慣的“實驗區”。這種硬環境的設置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從而適應了項目課程課堂教學的需要?,F階段,職業院校在項目課程實施的初期改造應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傳統教室設置相應的實訓設備,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因為如果只靠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不能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知識的用途,知識就只是停留在學生的記憶表面,但是如果有相應的實訓設備進行展示,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二是在實訓教室配置必要的教學設備,以便教師在項目活動過程中及時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必要的講解。另外,在設置實訓教室時必須注意它的安全性,以此為基礎為教師設置合理的講解位置,使實訓設備和教學設備合理科學地結合在一起,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得到教師的講解。并且學校還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進行統籌規劃,真正使實訓教學和理論教學結合在一起,通過建立多功能的項目教學教室,不斷地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
中等職業教育當前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教什么?怎么教?學校如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精品課程作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內涵建設的重點,不僅可以解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更是推動中等職業學??沙掷m發展的有效手段和動力。精品課程建設,是促進當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更是中等職業學校提高教學質量,辦特色專業,樹品牌教育,保障學??沙掷m發展的關鍵。課程是學校教學的最基本要素,實施精品課程建設是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綜合改革與實踐,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各個中等職業學校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中等職業教育重點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一所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數量和質量等已成為衡量其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該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精品課程建設也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因此,作為職業教育的載體,中等職業學校實施精品課程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精品課程的建議
(一)正確把握精品課程內涵,明確精品課程建設目標
精品課程是體現“五個一流”特點的示范性課程。雖然精品課程是多層次、多樣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的核心內涵是永恒不變的,即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適應相應層次的優秀教材為核心,以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前提,以優化的教學內容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平臺和以科學規范管理體制為保障的課程體系。這是集教育理念、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制度于一身的整體建設,是精品課程先進性、科學性、教育性、整體性、實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高水平定位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舉、教學活動與科研創新同步教育目標的基本保障。
(二)科學確立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要素,全面提升精品課程建設水平
確立合理的精品課程建設目標標準是搞好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保證。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可將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分解為五類要素,即基本建設要素、主體建設要素、過程建設要素、教學評價要素和成果特色要素,并對精品課程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1.基本建設要素
課程的基本建設要素是指課程最基礎的構成要素,如: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檔案、管理制度和教學參考資料等。作為精品課程,應當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大綱,精品化、立體化的教材體系,完整規范的教學檔案,科學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等。
2.主體建設要素
課程主體建設要素是保證和實現課程建設目標的主體因素,如:課程負責人、教師、學生、教師的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等。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培養造就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學緣范圍廣泛,且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養成積極和創新學習的態度等。
3.過程建設要素
過程建設要素是指課程教學組織過程的基本要素,如:教學組織運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教師的配備等。作為精品課程,其教學過程應體現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組織科學嚴謹,各教學環節制度化,教學安排合理;教學內容適應培養目標,與時俱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服務于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多樣化和個性化,教學手段先進且恰當應用。
4.教學評價要素
教學評價要素是保證課程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包括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等。作為精品課程,應當建立教學效果評價制度,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嚴格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講求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根據不同內容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教師教學技巧的藝術性進行評價,具有強烈的藝術性和感染力。應當注重學生對本課程的評價,達到較高的學生總體滿意率。要接受專家和同行教師評價,得到同行和校內外的廣泛認可。摘要:本文圍繞精品課程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的建設標準,探討了中等職業學校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對中等職業學校在建設過程中幾個建設環節的建議。通過精品課程建設的積極引領,以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為今后中等職業學校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進行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參考信息。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示范作用
5.特色與標志性成果
精品課程建設重在過程,但衡量課程的精品性也必須通過一定的特色和標志性成果體現出來。其主要體現的內容包括教師群體的影響和聲望、重大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質和質量,并且在教學改革方面應具有鮮明特色,在課程建設中具有長久的發展和積淀。作為精品課程,首先應具有一、二名國際或國內知名的優秀教師,發揮該學科課程的學術帶頭人作用;建立有利于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良性機制,培養一批高素質并具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學和學術骨干;有多人次獲國家和省級的集體和個人榮譽。其次,取得重大的教學改革和建設成果,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第三,人才素質高,學生在與該課程有關的單項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畢業生對該課程給予較高評價。第四,特色鮮明,成為某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支撐性課程,得到廣泛認可和認同。
(三)研究和探索精品課程目標的實現途徑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為保證精品課程建設的預期成果和目標,必須研究和探索科學可行的實現途徑。主要包括明確的指導思想、科學的建設規劃、明確的目標要求和建設過程的動態監管。
1.明確精品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課程建設目標應與學校定位相適應,與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與社會需求相吻合。由于不同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師資水平、學科發展水平以及對精品課程的認識角度的差異,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也不盡相同。但應明確:精品課程建設要遵循“加強基礎、注重應用、增強素質、培養能力”的原則,有計劃、有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地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以建設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為先導,以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為前提,以課程內容和教材建設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為依托,以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切實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2.科學制定精品課程建設規劃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涉及教師、學生、教材、教育技術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學管理制度等。課程建設規劃反映了各個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戰略、學科和專業特點。在新形勢下,首先要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和培養一支素質過硬、技術精湛的教師隊伍;并在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建立知識結構合理、整體優化、符合社會行業企業崗位需求并反映學校教學特色的課程內容體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開發網絡教育資源等立體化教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強實驗、實踐教學工作,增強能力的培養;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和教學交流活動,開闊視野,為建立青年教師培訓機制創造條件。
(1)教育思想規劃:教育思想是指導教師在課程理論建設和教學實踐中的綱領,教學規律的掌握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學校應要求精品課程負責人要根據學科專業的特點,認真深入學習現代教育思想,牢牢把握科教興國、素質教育這一總體指導思想,樹立主體教育思想,科學、人文教育思想、創新,實踐教育思想和終身教育思想,力求教育思想的創新,把課程建設與教書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程建設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統一起來。
(2)建設目標規劃:按照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確定精品課程建設層次,最終將集中建設好反映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在師資、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手段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體現“五個一流”,能起到示范和牽動作用的精品課程,并使這些課程在國內同類課程中居領先或先進水平。
3.圍繞“五個一流”,把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要求
“一流的教師隊伍”,就是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要培養學術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成果顯著、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主講教師梯隊,并使這支隊伍成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主力。“一流教學內容”是指在教學內容上,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深入開展教育理論研究,結合課程的歷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識整合為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重在課程的精品內涵建設,始終保持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及時反映和吸收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積極整合優秀教學成果和科學研究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要充分體現“加強基礎、注重應用、增強素質、培養能力”的教育原則,對理論課程實施以知識點為模塊,聯系基礎、拓展應用的構建模式;實驗課程應科學合理地設置自主設計性實驗和綜合設計性實驗;注重實踐課程環節的設計,應該包括科學研究活動、科技發明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一流的教材”,就要以科技創新為源泉,以新的教材體系為基礎,結合教學實際,修訂教學大綱,開發建設以紙質教材為基礎,以網絡課程建設和學科專業網站建設為依托的集紙質教材、電子教材、網絡課件、網絡課程、實驗教程、習題集、試題庫、電子教案、系列參考書和輔助教材等構成的一流立體化教材。“一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其核心在于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邏輯形式把教材內容多角度地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要用生動、豐富的教材,有價值有說服力的理論,接觸實際的實驗課,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用“啟發式”或“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思想,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根據課程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積極使用網絡技術,實現教學與管理的網絡化,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將課程全部開發建設為網絡課程,依托精品課程網站,創建現代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實現資源共享。建立科學規范的教學管理機制,實現“一流的教學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本保障,規章制度的執行是保證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而規范完整的教學檔案,是科學管理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保證精品課程建設在科學制度的框架下,得以有序進行。
4.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動態監控和管理動態監管
對保證精品課程建設質量十分重要。學校應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相繼出臺一系列相關的規章制度,重點把握如下幾個環節:嚴格申請、評審程序,確保評審的公平、公正、公開;定期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年度和中期檢查,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嚴把驗收關;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并依據辦學主體自身發展需求和社會需求、課程發展特征和世界教育趨勢、課程改革方向和教育政策等,對課程建設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實現監管過程和驗收指標的雙重動態管理,明確精品課程質量的時代特征,確保課程的創新性、先進性、科學性、系統性、整體性、適用性及示范性。
三、結束語
1.1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教師的老齡化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狀況,不論是高等職業學校還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師的年齡都比較大,受傳統教育方式熏陶的時間比較長,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對于當今的教學需求已經無法滿足。這些教師雖然有著十分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于基層的實踐鍛煉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其講授的內容大都是以理論為主,比較枯燥,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辦學經費短缺
因為教學經費投入不足,使得學校很難置辦先進的教學設備,使得實踐教學受到了影響,嚴重的影響到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隨著高職院校不斷的擴招,學生數量的大量增加,政府投入的資金不足,使學校補錄時無論在師資力量方面還是人才培養方案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很難有效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質量。
2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方法
2.1更新教學質量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教學管理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對質量管理理念進行不斷的更新,所以,教師就必須要對相關的質量管理理論有著明確的認識,對于高等職業學校的本質很規律有著明確的認識。其中最為主要的有兩點:第一點,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高等職業學校的立校根本就是對人才進行培養,而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要堅決將教學質量作為教學發展的中心,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保障的制度,正確處理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第二點,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建立一套比較健全的工作認知制度,在全體教師的心中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質量意識,對教學質量進行掌控,保證教學質量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貫徹落實。
2.2對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進行完善
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體系直接關乎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所以學校應該對現有的規章制度和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進行不斷的完善,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科學的評價和監控,以此發揮其最大的效果。為了能夠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一定要對教師素質、專業設置、時間環節考核、教材建設以及學業評價機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時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要與實際的社會生產生活相結合,因此在選擇教材時一定要慎重,選擇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以及連續性的教材。
2.3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對高職院校教師素質進行全面的提升。師資隊伍的力量直接影響著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為此應該從各個方面著手,增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招聘具有專業技術和理論知識的教師。同時,學校對教師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信息動態以及技能操作要求。同時,與企業進行商討,讓企業將優秀的技術人員派遣到學校當中兼職教師,將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經驗傳授給學生,做到合作辦學,將學生按期的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實習,更多的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之中。
2.4加大辦學經費的投入
就我國目前的高等職業教學來說,基本都是以政府投資為主,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所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政府的財政很難進行支撐,如果想要使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得到持續性的發展,國家就必須要調整經費投入的比例,確保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有著足夠的資金支撐。同時,政府還可以鼓勵企業和個人對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投資,改變傳統政府投資的單一模式,拓寬融資的渠道,使學校的資金得到有效的保障,保證高等職業教育能夠正常的進行。
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