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5:13
序論:在您撰寫繼續醫學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根據醫院提供或單位提供的繼續醫學教育的部門不同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院方醫務科或科教科根據各專業統籌安排提供的如傳染病防治、藥物耐藥性情況、檢驗報告解讀等方面的學習。另一種是由各實驗室進行定期內部培訓。根據《上海市臨床實驗室管理基本要求和內容》5.4培訓與評估條款中,要求臨床實驗室負責人應組織實驗室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和培訓,有相應的學習培訓制度、計劃和記錄,并定期(每12個月至少1次)對學習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培訓效果評估可以形式多樣,如考卷形式、口頭問答和實際操作等,但必須有記錄。根據2013年底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對本市142家醫療機構的年終檢查結果顯示,因培訓記錄缺失、培訓效果評價記錄不清、沒有培訓制度和計劃等問題導致扣分的共有29家,占檢查總數的20.42%。根據培訓內容不同可以分為3種類型,崗前輪轉培訓(分為應屆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和新進設備操作前培訓。在應屆畢業生的崗前培訓方面,2002年起在上海的三級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中對大專學歷以上的應屆畢業生開設檢驗技師的培養。該培養項目共3年時間,主要涉及內容為要求各檢驗技師在其科室的亞學科間進行輪轉,通過輪轉培訓基本掌握各科室的操作技能。該項工作隨著2010年新出臺的《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而逐步淡化,但該政策中未涉及檢驗技師方面的培養和培訓政策,補充政策尚無。根據對規范化培訓的調研,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三級綜合性醫院考生參加輪轉培訓率為100.00%,三級??漆t院為90.20%,二級醫院為29.70%[3]。非應屆畢業生崗前培訓的目的是了解科室各亞專業情況,對于部分儀器的操作方法進行培訓。新進設備操作前培訓是指在科室新添設備時對操作該儀器的所有人員進行儀器操作培訓,確保儀器操作準確性和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根據培訓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室主任培訓、各專業人員培訓和上崗證培訓。檢驗科室主任培訓其培訓對象多為新晉升的檢驗科主任,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室管理、相關實驗室管理要求的解讀、各專業的管理重點等。根據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2012年的3月對新晉升檢驗科主任的調查結果顯示,參加過科室主任培訓的占室主任總數的27.23%。隨著2012年后各地區室主任培訓班的增多,這個統計數據應明顯增多。各專業人員培訓多指中級職稱以上,需要定期進行繼續教育培訓的人員的學習。上崗證培訓在上海地區主要是基因擴增檢驗技術操作人員培訓、生物安全培訓項目和細胞形態學檢測。基因擴增檢驗技術操作人員培訓主要針對從事基因擴增檢驗技術操作人員中的新手,在開展檢測該項目前進行的崗前培訓。
二、醫學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對醫學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不夠重視不夠重視的原因來自3個方面,分別是衛生行政機構、醫療機構方和檢驗人員本身。衛生行政機構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2002年開展住院醫師相關培訓試點中,將檢驗技師的培訓作為子項目推進,但作為該項目的參與人員,包括檢驗科的主任和技術人員對該項目的理解僅為在取得主管技師(中級職稱)前的一個培訓內容。2010年新出臺的《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未涉及檢驗技師方面的培養和培訓政策[3]。2013年后檢驗技師的技能考核陸續減少,原有對檢驗技師的培訓規定是否執行沒有定論,出現了政策的脫節問題,需要盡快出臺行之有效的檢驗技師培訓制度。醫療機構方對檢驗人員培訓重視不夠,覺得培訓不出經濟效益,不愿花錢;考慮檢驗人員少,外出培訓耽誤工作。因此,當下部分醫院檢驗人員培訓需要檢驗人員自己出資,而美國醫學檢驗人員就業期間的繼續教育費用多由所工作的實驗室支付[4]。當然也正因為如此,部分基層醫院的檢驗技術人員技術水平差,檢驗結果不準確。同時對Ⅱ類學分給予的方式方法和取得途徑,部分醫院解釋不夠清晰,檢驗人員獲得途徑較少,內容單一,多為內、外科專業的內容,專業不對口。檢驗人員本身也有部分認為,進行繼續教育指不過是“賺學分”,遲到早退不在少數,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沒有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培訓班多、質量良莠不齊近5年來,每年開設的國家級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均達到100項以上。2013年開設的國家級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達到251項,國家缺乏對這些繼續教育項目統一的評價機制,每年繼續教育內容和繼續教育名單會以電子版方式上傳到網上,但是該項目是否開設、原申報項目的講課內容是否調整、原申報項目的天數是否按計劃執行、原申報項目的內容是否如實履行都是待考核的內容。各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對這些項目缺乏良好的評審和監督機制。
3.技能操作少,實際應用不多檢驗技術是以操作為主,但繼續教育中開展實驗操作的內容不多。以2013年為例,以新技術掛名的檢驗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就有27個,其中大多以邊緣學科和高新技術為多,在實際工作涉及較少。而具備實驗操作的繼續教育項目僅8項。實際技能操作無法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實驗操作場地和設備的缺乏。
4.遠程教育少,開設內容簡單2013年開設的遠程繼續教育項目有33項。2006年開設的8項遠程繼續教育項目中,“POCT相關技術培訓”、“臨床檢驗進展及質量控制”到2013年尚在開設,內容幾乎沒有調整。在課程設置下,愿意參加遠程教育的人員選擇面較少,學習流于形式。
三、進一步加強醫學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的對策
1.增強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如開展檢驗技師的執業能力考核,頒發執業證書,對一些新型項目開設上崗證等內容的要求,鼓勵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在政策上給予一定支持。雖然2012~2013年和諧醫院的評價指標中有一條“能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或學習交流;有職工繼續教育條例;畢業后教育職工覆蓋率100%,合格率100%”的要求,但這個僅涉及參與市文明單位評選的大醫院。對于基層醫院,政策上應提出要求,要求醫院方在檢驗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方面給予一定的經費和時間。
2.開設個性化課程檢驗專業繼續醫學教育的對象層次多,類型各不相同。同時對于一些問題較多的檢驗科人員可以開設相應的課程,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提升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于初級人員開設以操作和基本技能為主的繼續教育項目;針對檢驗科主任開設如新晉科主任類型的培訓項目;對于從事多年室主任的人員開設交流學習相關的培訓項目,以開拓視野,增加交流;對于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應開設討論交流形式的培訓項目,共同探討問題,更新知識。增加對檢驗專業的二類學分開設內容,面向基層醫院,面向基本檢測技術教育??傊尣煌瑢ο缶袑W習內容,杜絕“買學分”的想法。
3.開放遠程課程設置鼓勵各種醫學機構開設遠程醫學教育項目,通過不同課程設置,來提升遠程繼續教育的課程內容和數量,進一步加強遠程醫學教育項目的評估工作,通過學員評估結果及時更新遠程醫學教育的內容,確保遠程醫學教育項目內容的新穎和時效性。同時遠程教育的內容也應適當根據專業特點,選擇實用操作的課程,例如一些儀器的基礎操作培訓內容,通過視頻教育完成操作培訓內容,通過計算機來完成上機工作的參數選取,進而分析數據,匯報結果,達到培訓的目標。
4.完善教育項目管理應建立更嚴格教育項目管理機制,教育方應對開設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進行自我評估,對于課程內容、學員滿意度、課程有限性和課程執行情況進行分類匯總,做到持續改進。對學員加強效果評估的內容,通過各種形式,檢驗學習效果,達標后方能領取學分。監督方應定期對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課程進行隨機抽查,給部分學員發放調查表,進行事后評估,確保項目執行方的執行力度,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1.1適應了現代化管理的發展該系統利用靈活的分級授權管理功能,使得下屬二級單位管理人員和項目管理員都能夠在權限范圍內很好地開展工作,充分適應了現有管理結構與人員分工。在開班申請、證書管理等環節引入在線審批機制,使得上下級日常審批能在本系統中便捷實現。這一管理模式的轉變,適應了現代化管理發展的趨勢,促進了對我院辦公室自動化的進程,實現了繼續教育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1.2提升了培訓質量標準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保證項目質量的穩定性,是控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質量良好手段[2]。從項目導入、項目分配、開班申請、教師管理、學員管理、課表管理、證書管理、賬目管理到統計查詢等繼教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被納入本系統中,程序化、規范化流程大大提升了項目培訓質量;并且系統能夠對每一步重要操作進行自動記錄,對項目執行過程起到監督的作用,對提升培訓質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3提高了管理效率相較于傳統的“人工紙介”管理模式,借助一套統一的工作系統平臺,將項目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集中在一個平臺進行,實行在線三級管理體系,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規范化程度。
1.4提供了決策依據管理過程的信息化使得大量管理數據沉淀在本系統中,逐步積累項目數據、學員數據和教師數據,不但使查詢統計更為便捷,而且連續性的時間序列數據為今后的決策工作也提供了充實、準確的數據參考,將會使得決策更加科學化,為今后我院繼續教育的更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系統介紹
本系統包括系統主頁和管理系統兩部分。
2.1系統主頁通過訪問系統主頁,訪問者可以實時了解我院繼續醫學教育信息動態,包括查看我院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目錄和短期培訓計劃;了解最新招生信息和相關管理制度等。同時,訪問者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網上直接報名參加即將開展的培訓項目;學員還可以通過此網站查詢自己的學習記錄。對于我院各級繼續教育項目管理人員,也可通過主頁登陸管理系統或快速鏈接到相關網站,見圖1。
2.2管理系統我院共擁有6家直屬醫院和13家科研院所,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實行院校統一管理,三級管理體系,即院校繼續教育學院監督指導各個院所繼續教育處,各院所繼續教育處直接管理其下設各科室。這一管理組織結構決定了本系統管理員結構:本系統權限角色分為系統管理員、二級單位管理員和項目管理員三個層級。系統通過權限管理實現不同層級管理人員的分工與合作。該管理系統充分結合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流程,將每個具體環節都納入統一的平臺。圖2是本系統的樹狀圖,展示了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共包括七個模塊:我的工作平臺、信息、項目管理、教師管理、學員管理、綜合統計查詢和項目評價。其中,我的工作臺和信息屬于系統擴展功能,非項目管理的常規流程,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人員日常管理。下面主要對其他幾個模塊的功能進行簡單介紹。
2.2.1項目管理。(1)項目導入。項目自獲批公布之日起便進入計劃狀態。在“國家級CME項目申報與反饋系統”中可以直接導出我院當年所有獲批項目,然后由院校繼續教育處(一級管理員)經過模板化處里導入本系統,系統將根據項目所屬二級單位自動分配到相應的二級單位。(2)職責分配。二級管理員再將本單位的項目分別指派給具體項目管理員。已分配項目將自動轉入“職責已分配項目”中,如果再分配過程中出現分配失誤,也可在此子模塊中更改項目管理員。(3)開班申請。項目管理員登陸后可看到被分配管理的項目,然后根據計劃項目開展時間,完成開班申請。對某項目而言,項目管理員可對項目信息進行修改,其中項目學分只能改小不能改大,而且必須上傳招生公告。對于項目管理員提交的開班申請,將由二級管理員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項目便正式轉為實際項目。此時,項目信息將被自動在系統主頁,并可接受外網學員在線報名。若開班內容有誤或未能達到要求的條件,二級管理員可駁回申請并添加“審批意見”,由項目管理員重新提交開班申請。(4)課表維護。在開班申請審核通過后,項目管理員就可進行課表的添加與維護。同時系統還提供了課表打印和導出功能,供教師、學員或管理員下載打印課表。(5)證書管理。按照項目執行流程,證書管理處于培訓結束后的環節。在培訓結束后,項目管理員需要向二級管理員提交“辦證申請”及合格學員列表;二級管理員進行審批通過;并在線填寫審批意見。辦證申請通過后,項目管理員便可通過證書管理進行證書打印相關操作。當證書被成功打印后,系統便自動記錄學員證書處于“已打印”狀態,將不可重復打印。通過證書管理功能,成功實現了學員學分證書在線審批、遠程打印、系統管理,不僅節約了時間,還提高了管理效率,規范了證書管理,有效避免了以往證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2.2.2教師管理。(1)教師導入與指派。為了使課表添加能夠直接選取配置教師,一級管理員需要在項目開班申請審批通過后對相應項目進行教師導入與指派,可以批量導入、也可按項目添加。指派完成后項目管理員才能在課表添加時選擇教師(項目管理員沒有添加或更改教師的權限)。此項功能使得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對教師的管理更加規范化。以往,由于人工管理的局限性,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在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常常出現不按原計劃執行,教師更換率較為頻繁,影響了培訓質量。而通過該模塊巧妙地將建立起一種有效的監管機制:一級管理員按照最初項目申報時的教師安排指派教師,若在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需要調整教師,項目管理員必須向一級管理員提出書面申請重新指派教師方可繼續開展培訓。這樣一來,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項目執行過程中教師更換率;另一方面也促使各二級單位在項目申報初期,提高對教師選擇的慎重性,從而有效保證了培訓質量。(2)教師信息管理。該模塊可對教師信息進行全面管理,包括查看、修改教師基本信息,添加、刪除教師,查詢重復教師以及查看教師所負責的項目。(3)教師綜合查詢。通過教師導入或添加,教師信息逐漸被累積并沉淀為一個越來越大的教師信息庫,為之后的綜合查詢奠定了良好地基礎。各級管理員根據自身權限與需求,自由設置查詢條件進行綜合查詢。如:按照教師職稱、所在單位類型、參加項目屬性、所屬二級學科等不同的查詢條件進行查詢。并且在查詢結果中可以看到教師參加授課的總學時。這為后期教師評價提供了準確的依據。
2.2.3學員管理。在本系統中,學員分為正式學員和網上學員,正式學員是指由項目管理員自己添加或批量導入的學員,而網上學員是指通過系統主頁自行選擇項目在線報名的學員。對于網上學員需通過項目管理員審核后方能轉為正式學員。以上功能通過“學員管理”下的三個子模塊(正式學員導入導出、網上學員管理、正式學員管理)即可實現。
2.2.4綜合查詢統計。綜合查詢統計各級管理員均可使用,系統將自動根據每個用戶的權限,控制每個管理員可以查詢的范圍。即一級管理員可以查詢全院所有情況;二級管理員可以查詢統計所在二級單位的所有情況;項目管理員只能查看自己所管轄項目的各類情況。由于該系統的數據是逐步累積的,因此,隨著每年項目的開展,綜合統計查詢功能將基于一個龐大的繼續教育項目信息數據庫。連續性的時間序列數據,將為短期或中長期的項目總結、繼續醫學教育規劃提供準確充實的統計資料,為更為科學的管理和宏觀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2.2.5項目評價。督查是保證項目舉辦質量的關鍵[3]。本系統的“項目評價”模塊便起到了項目督查的功能。我院繼續教育處依據以往項目管理經驗,借鑒兄弟單位成功的經驗,經過調研,設計了一套對項目及教師的評價問卷,將其模板化并嵌入該系統。在每個項目結束后,要求學員及時對任課教師和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反饋評價,借助系統的統計功能直接進行統計分析。從中了解掌握學員對項目舉辦內容的符合程度、教師更換情況、學分授予、證書發放情況、教學環境等的意見和建議,這為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改善項目管理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同時,我們基于該系統建立了“按比例不定期抽查”和“自查”制度。各級管理員可借助該系統強大的查詢統計功能,經常性地檢查項目執行情況,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和管理效率。
3系統不足與改進建議
在體驗該管理系統帶來的便捷同時,我們也發現了系統還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3.1數據模板與國家級CME項目申報系統對接不良我們在應用該系統的過程中,感觸最為深刻的一點是:該系統所設計的“項目信息模板”、“教師信息模板”及“學員信息模板”并不能完全與國家級CME項目申報與反饋系統導出的數據相對接。在項目信息模板中,問題主要表現在本系統的項目信息模板字段順序、格式不完全與國家級CME系統導出的excel數據庫一致,這就導致在項目導入前,一級管理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導出的數據格式調整為以符合本系統的模板要求,方可成功將項目數據導入本系統。而對于“教師信息模板”,由于國家級CME系統中并沒有對應的數據,一級管理員必須從項目申請書中一一收集錄入(工作量大),且項目申請書關于教師的信息非常有限,遠不足以滿足模板的信息要求。而通過其他方式收集教師信息的成本太高,且在實際操作中也不可行。因此,在系統應用初期,這一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系統被推廣利用程度。
3.2數據模板字段控制過嚴,數據信息搜集困難由于系統強大的查詢統計功能的實現需要豐富充實的數據為基礎,因此系統開發者在設計數據導入模板時,納入的字段不但數量多,而且對字段格式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只要模板中存在一處必填信息不全或格式不正確的現象,整個數據庫都將無法導入系統。然而,有些字段信息的搜集確實存在困難,如教師的出生日期、證件號,學員的出生日期、身份證號、學歷、所在單位類型等。以上兩個問題,我們經過多次與系統開發者研究討論,要求系統開發者及時作了修改:將本系統數據模板中的字段順序、字段格式盡量與國家級CME系統導出的數據格式保持一致,能夠使本系統的數據與國家級CME導出數據盡量實現對接。對項目管理實際意義不大的字段信息盡量取消或改為選填項,以減輕系統應用的推廣阻力。
3.3綜合查詢統計功能實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強大的綜合查詢統計功能是本系統一個突出優勢,然而這一功能目前還不盡完美,其功能的實現需要完善的數據支持。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部分信息的搜集存在現實性的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查詢統計功能的實現。加之,目前系統剛剛應用不久,庫中累積的數據有限,還不能夠使得該系統強大的查詢統計功能充分實現。
3.4個別功能模塊設計不夠完善此外,系統中個別功能模塊設計還不夠完善,不能靈活地應對處里實踐管理中一些特殊情況。例如:
3.4.1教師重名篩查功能實現欠佳。在教師管理模塊中,批量導入的教師重復率很高,因為一個教師可能同時擔任多個項目的培訓教師,篩查出重名教師后,只能一個一個進行刪除,大大影響了辦公效率。如若不對重名教師進行篩查清理又會進一步影響將來的查詢統計功能。對此,我們建議系統開發者在每條記錄前添加勾選框,以實現一次刪除多條重復記錄的目的。
3.4.2教師綜合查詢功能與項目實施相關的統計連接不夠緊密。盡管在教師綜合查詢模塊,管理人員可以按照不同查詢條件進行所需的查詢統計操作,但這些查詢僅限于教師基本信息的查詢與統計,而這些查詢統計結果與項目執行情況相關性不大。鑒于此,我們建議系統開發者在此模塊中增加與項目執行情況相關的查詢統計功能。如教師指派次數,參加的項目數、培訓的課時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頻率等,為后續的教師及項目評價奠定基礎。
1.1醫院和醫務人員對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醫院多“重業務輕培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臨床醫療活動上,對繼續醫學教育缺乏關注,疏于管理。部分醫務人員認為繼續醫學教育只與職稱晉升有關,特別是已經晉升高級職稱或不想再晉升職稱的醫務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出現了“掙學分、走過場”的畸形風氣,即學習只為拿學分,而不關心學習內容,甚至根本不學。
1.2醫院關于繼續醫學教育的制度尚未完善醫院關于繼續醫學教育的規章制度還不健全、完善,對繼續醫學教育相關政策、制度等并未嚴格落實,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培訓評價體系,缺乏強有力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由誰負責組織、授課質量如何保證、如何考核與授予學分管理等環節責任不明,獎懲力度不夠,致使繼續醫學教育活動質量大打折扣。
1.3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出于各種原因,醫院對繼續醫學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缺少專項教育經費的有力支撐。同時由于受到商業驅動,各類學習班、培訓班、學術會議等層出不窮,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也是良莠不齊,內容重復、教學質量差、學時嚴重縮水等現象嚴重,另一方面會務費、學費、住宿費、差旅費等項目繁多,培訓費用日益增高,使教育活動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導致醫院對外派學習存有疑慮,醫務人員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的機會大幅減少。由于經費投入有限,醫院用于培訓的設備設施陳舊,更新速度慢,也制約了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1.4醫院舉辦繼續醫學教育方式落后、缺乏創新機制醫院舉辦繼續醫學教育的內容陳舊,教材方面沒有及時的更新,考試題目方面也沒有合理的規范,只會重復前幾年的考試內容,缺乏實用性也失去了教學的目的。教育形式和培訓手段還較為落后、單一,多數仍以學習班、座談會等集中培訓的方式進行。由于醫院醫務人員數量眾多且專業不同,即便盡量顧及到各個專業,多舉辦一些涉及面廣或新生的邊緣學科項目,但仍然很難讓大家滿意,不能充分滿足醫務人員多樣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需求。
1.5醫院對繼續醫學教育的管理不夠專業化醫院對繼續醫學教育專業管理人員配置不到位,甚至連專職負責教育培訓的部門都未設立。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有待加強,管理方式亟需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管理環節有待進一步細化和優化。
2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的主要途徑與措施
2.1充分認識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繼續醫學教育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醫務人員綜合素質,增強醫院的綜合實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醫院應切實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把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納入醫院長遠發展規劃。建立院、科兩級管理方式,設立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委員會和科室繼續醫學教育領導小組,醫院主要領導親自抓,培訓部門專職負責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組織安排,承擔項目科室對授課質量負責,科室對參培人員進行管理,做到層層有人抓,層層有落實,保障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2突出重點,保證教育培訓的實效性積極開展適應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并貼合臨床工作實際的培訓項目,重點加強臨床診療規范、適宜診療技術、合理用藥等培訓內容,同時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醫學倫理、溝通技巧等知識培訓,不斷提升衛生技術人員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同時緊跟各學科技術發展前沿和趨勢,密切結合醫務人員實際需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增加醫務人員接受、接觸培訓的機會,做到按需施教,開展各專業、各層次專項培訓與考核。
2.3規范管理,保證繼續醫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①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要求,進一步加強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舉辦和學分授予等環節管理,避免“走過場”和“人情分”現象。合理安排在醫院舉辦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把舉辦時間集中在晚間及周末患者就診量較少的時段,使醫務人員能安心投入學習。對外出學習和進修的內容、人員、經費等嚴格把關,所學內容必須是先進的新知識和科室急需開展的技術。學成返回后積極在科室開展工作,且在科室或學科范圍內進行講座,達到一人培訓多人受益的效果。同時建立科學、可行的繼續醫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和督導制度,實行動態管理,隨時督查項目進展、學習安排、考核評價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特別是注意對學員意見的收集與反饋,學員的反饋意見及對反饋意見的回應是學習班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②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科室責任目標考核體系,把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和完成情況納入科室綜合目標管理,與科室年終考核掛鉤。切實落實繼續醫學教育與醫務人員年度考核、職稱晉升掛鉤等相關制度,把日??己饲闆r與學分完成情況相結合,激發醫務人員參加學習、培訓的主動性,形成正面、積極的學習風氣。③積極建設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建設,一方面便于管理部門隨時掌握工作數據,大幅提高辦公效率,如學分錄入和審核,快捷準確;學分查詢,簡便詳盡;達標統計,快速清晰等,使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新的培訓渠道和方式極大豐富了網上學習資源提高了繼續醫學教育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1.1對象分別對包頭地區城市和農牧區的17個醫療衛生機構的1423名(城市851名、農牧區572名)在職醫護專技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參與調查的17個醫療衛生機構中,城市6個醫療衛生機構,占總數的35.3%;農牧區11個醫療衛生機構,占總數的64.7%;按照學歷結構(見表1):碩士45人占3.2%,本科770人占54.1%,大專447人占31.4%,中專161人占11.3%;按照職稱結構(見表2):高級職稱268人占18.8%,中級職稱384人占27%,初級職稱771人占54.2%。
1.2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城市、農牧區地域劃分的不同,分別設計調查問卷。
1.3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P值、百分率。
2結果
城市衛生專技人員(學歷、職稱)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需求調查表(見表3):相同專技人員按照職稱調查表統計顯示——希望增加醫學心理學、倫理學項目學習占95.6%;增加疑難病例項目學習占96.1%;增加交叉學科項目學習占95.5%;相同專技人員按照學歷調查表統計顯示——希望增加醫學心理學、倫理學項目學習占99%;增加疑難病例項目學習占98.8%;增加交叉學科項目學習占98.7%。農牧區衛生專技人員(學歷、職稱)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需求調查表(見表4):按照職稱統計顯示——希望增加醫學心理學項目學習占97.4%、倫理學項目學習占97.7%;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及醫院感染項目學習占98.6%;按照學歷統計顯示——希望增加醫學心理學項目占94%、倫理學項目占98.9%;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及醫院感染項目學習占100%。
3討論
3.1改變繼續醫學教育講座模式,增加互動交流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包頭地區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偏重于對專技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缺乏對專技人員人文醫學(包括醫學心理學、倫理學)、相關交叉學科、衛生應急事件處理能力等方面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內容較少;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在城市開展的較多,學習形式上偏重于面對面的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實際能力的培訓。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術講座缺少互動環節。建議通過增加人文醫學、相關交叉學科、衛生應急事件處理等方面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同時增加農牧區多層次、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在項目講座中增加現場互動環節。
3.2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本著終身教育的繼續醫學教育宗旨,推進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機制、項目內容。通過調查分析,建議根據不同地區專技人員對知識層次的不同需求,來調整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設置,在加強??浦R培訓的基礎上,增加醫學心理學、倫理學、交叉學科、衛生應急處理能力方面的項目,將適合城市、農牧區的項目,邀請國內、市內專家舉辦講座,設置互動學術講座,使教學面對面,增加交流與討論,共同提高,為專技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與選擇,從而實現科學的終身教育[3]。
1.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大部分醫務人員對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未將其視為是獲得新知識、新技術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良好機會。工作安于現狀,惰性心理嚴重,認為繼續醫學教育就是拿學分,走形式,只要是講座有學分,不論講座內容是否與自己業務有關,都來聽課刷學分;部分人員認為繼續教育只是與晉升職稱掛鉤,正高級職稱、未到晉升職稱年限的及不打算晉升高一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參加學習不再積極,因此出現找人代替刷學分、混學分、網上答題找人代答等不良現象。
2.管理不規范是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礙
目前繼續醫學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不健全,監督環節薄弱,缺乏有效的績效管理,有些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參加學習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學分,從而使人認為不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照樣可以獲得學分。
3.繼續醫學教育內容不夠豐富
目前我院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開展有國家級、市級、區級及院內自管項目,項目較多,但培訓內容缺乏創新,如培訓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或培訓內容有重復,醫務人員自愿聽課者少,講課者也感覺很吃力,從而影響了繼續醫學教育質量。
4.重學分,輕學習,工學矛盾嚴重
醫務人員既要從事繁重的醫療任務,又要從事一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我院醫務人員多采取課堂聽課刷卡獲得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尤其是護理人員表現尤為突出,這與護理工作的特殊性有關。繼續醫學教育規定每年修滿25學分,護理人員為了獲取聽課學分出現了只為刷卡,刷完卡就走人或講座即將結束時來刷學分的現象。
二、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對策
1.加強培訓,提高認識
醫院領導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平滩繉B毠芾砣藛T每年參加北京市醫學教育協會組織的繼續醫學教育相關培訓,接受培訓后將相關的培訓內容對醫院各臨床科室科教秘書進行培訓,再由科教秘書對科室醫務人員進行分層培訓。力求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知曉,達到改變醫務人員觀念,提高其認識,最終使醫務人員從繼續醫學教育中獲利。
2.加強管理,保證質量
健全的制度和科學管理的規范是保障繼續醫學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促進繼續醫學教育健康發展的基礎。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完善切實可行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制度,管理人員認真落實執行,真正將繼續醫學教育完成情況與個人年終考核、崗位聘任、職稱晉升和執業資格再注冊等密切結合起來。
3.豐富繼續教育內容,滿足個性化教育需求
我院的繼續醫學教育已經形成了以繼續教育項目為主要形式的繼續教育體系,針對各學科初、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舉辦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的繼續醫學教育學習課程,并提前一個月公布繼續醫學教育課程安排,使醫務人員可以根據所學專業選擇聽課。
4.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
妥善安排繼續醫學教育活動,針對各層級護士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設置相應課程,從而保證繼續教育培訓的效果。隨之嚴格執行刷卡制度,改變刷卡方式,將刷卡次數改為不確定,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上課前、下課后兩次刷卡或者下課后一次刷卡。
三、小結
調查對象:對全程參與培訓的學員進行問卷調查。被調查對象均為工作在醫療服務第一線的基層醫務工作者,涉及醫療、護理和檢驗等專業。調查內容和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經歷、對培訓的評價、對基層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態度、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形式及培訓評價等。共發放問卷131份,收回完整有效問卷124份,有效回收率為94.65%。所得資料采用Excel電子表格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邏輯檢測。使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被調查者一般情況:二級醫院80人,一級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共44人。被調查醫生平均年齡38.57歲,45.96%(57/124)為女性,54.04%(67/124)為男性。28.23%(35/124)的基層醫務人員具有大學本科學歷,62.90%(78/124)為大專學歷,8.87%(11/124)是中專學歷,不同級別醫院的醫生學歷構成有明顯差異(P<0.01)。在基層醫院中的醫生中,高級職稱占2.42%(3/124),中級職稱占43.55%(54/124),有54.03%(67/124)是初級職稱,不同級別醫院的醫生職稱構成也存在明顯差異(P<0.01)。調查對象曾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情況:在參與調查的124人中,曾經接受過繼續醫學教育培訓者有53人,占42.74%;其中二級醫院為45人,占56.25%;一級及以下醫院有8人,占18.18%,二者相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1)。被調查者對培訓效果的評價:在全部被調查者中,表示收到很好培訓效果者91人,占73.39%,選擇培訓效果好者33人,占26.61%。本項調查在不同級別醫院間沒有統計學差異。對在基層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態度:124名被調查者中,有120人選擇希望繼續在基層進行繼續醫學教育,其中二級醫院為76人,占61.29%;一級及以下醫院有44人,占35.48%。對培訓內容的評價:在參與調查者中,91人認為通過本次學習收獲很大,占73.39%;33人認為通過本次學習收獲較大,占26.61%;對授課教師教授內容很滿意者95人,占76.61%,對授課教師教授內容滿意者29人,占23.39%;對本次教學計劃安排感到很滿意者91人,占73.39%,對本次教學計劃安排感到滿意者33人,占26.61%。
3討論
繼續醫學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進行的在職進修教育。其目的是使衛生人員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不斷學習同本專業有關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以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適應醫學衛生事業的發展,更好、更安全的為廣大患者服務。作者及其團隊采取不同常規繼續醫學教育的方式,將培訓地點安排在某國家級貧困縣的二級甲等縣醫院進行,目的是方便基層醫師就近接受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的培訓,吸引更多工作在最基層的醫務人員,減少培訓隱形支出,使授課內容更容易為基層醫生掌握,增大輻射效應,從而可以使授課內容更容易直接應用于廣大山區群眾。
3.1在基層舉辦繼續醫學教育的必要性
基層醫生是農村實施初級衛生保健的生力軍,有效地解決了農民常見疾病的診治和農村的基本預防保健問題,為廣大農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社會進步,醫學快速發展,醫務人員面臨服務手段、服務方式、知識結構、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轉變,基層在職醫務人員業務能力的提高將顯著改善該地區的醫療環境。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在二級醫院中僅有56.25%的醫務人員參加過繼續醫學教育,而二級以下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繼續醫學教育參加率為18.18%,從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的的人員組成來看,基層醫務人員中大專及中專學歷者較多,相對于擁有本科學歷的其他醫務人員,他們在校培訓時間較短,學習的深度及廣度不夠,對于疾病的理解不足,限制了在臨床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疾病的系統治療,傳統的“師帶徒”模式不能徹底改變目前現狀,因而這部分醫務工作者更應成為繼續醫學教育今后重點培訓的人群。
3.2對于在基層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態度
隨著繼續教育觀念的逐步深入,基層醫務人員無論出于提高自身醫療水平或是晉升職稱等目的,對繼續醫學教育抱有積極態度,但現有繼續醫學教育特別是高級別繼續醫學教育從體制上不能滿足基層醫務人員的需求。繼續醫學教育申請人主要集中于三級甲等醫院范圍內,基于申請人所在工作區域,相應培訓課程的承辦單位一般不會繼續醫學教育的場所安排在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進行。基層醫務人員由于信息傳遞、工作沖突、經費限制、領導不重視和專業不對口等原因,無法充分享有與高級別醫院相同的繼續教育機會。在基層舉辦繼續醫學教育可以解決基層醫務人員的上述實際困難。
3.3繼續醫學教育的內容
在本次繼續醫學教育前期籌備過程中,我們參考了以往對于基層醫務人員學歷構成及培訓經驗,立足于使本次繼續醫學教育更加貼近基層實際需要,能夠達到使基層醫務人員聽得懂、用得上的效果。在課程設置上不能按照通常繼續醫學教育的教育思路,應以突出當地常見病的診治為原則,兼顧學歷提高和執業資格的培訓,以該疾病最新指南和成熟的診療技術為課程重點,輔助以相應三基知識,注重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新知識的傳授。調查結果顯示本次繼續醫學教育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得到了基層醫務人員的一致好評。
3.4進行基層繼續醫學教育的措施
通過繼續醫學教育,已有相當多的醫務工作者從中受益。結合本次問卷調查,基層醫務工作者在前期繼續教育過程中并未成為培訓的重點。針對既往基層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選擇在縣醫院舉辦繼續醫學教育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①將縣醫院從原來被動參與培訓轉變為主動承辦,使該地區的醫療機構優先獲得培訓便利,減輕參加培訓的隱形支出,另外將培訓時間、地點安排在工作日和醫院內部會議室,可使參與培訓人員兼顧臨床工作。
②轉變培訓理念。常規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地點一般選擇在省級或地級的中心城市,通過信函或學會通知形式進行培訓信息傳遞,培訓人員在培訓會場“等待”學員的到來。對此我們的思路是———通過培訓人員的流動達到送知識下基層的目的,使基層醫務人員花費最少的時間、經費并且在對工作影響最小的前提下完成知識更新。
1.1感染性疾病的存在和疾病譜的改變
從20世紀初,英國的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了青霉素,并通過臨床實驗證明它是有效的殺死和抑制炭疽桿菌、白喉桿菌、葡萄桿菌等革蘭氏陽性細菌的廣譜抗生藥物。隨著醫學醫藥科學的發展,各種抗生素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感染病。一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各種抗生素在對革蘭式陽性病菌治療的臨床應用取得了重要的主體作用。而到了八、九十年代初以革蘭氏陰性病菌感染為主,感染病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伴之而來的是真菌、厭氧菌感染率的上升。近幾年來,新生的病菌和病毒又急速襲來,如SARS、禽流感、埃博拉、登革熱等,更需要我們的醫務人員以新的思維、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藥物及疫苗迅速的根除它。
1.2感染病藥物的合理使用和對新藥臨床應用方面的學習、應用
隨著現代醫藥科學的發展,各種新型和升級換代的抗生素飛速上市。當然這對于感染科醫生和患者應該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一些臨近學科的患者,(比如感冒、呼吸科疾病等)為了實現自身疾病的快速好轉,也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抗生素甚至過量使用,從而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后果,引起了國家醫務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多次下發文件規范抗生素的使用。當然治療的過程就是初步診斷、檢驗、用藥、觀察、進一步實施有效的治療直至病愈。而對新型藥品的使用更是要通過大量的臨床使用,觀察其治療效果與有關該藥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從而使醫務人員在使用藥物上更加合理。尤其是對抗生素的使用,而這類藥物的使用集中在感染科醫生上。所以正確使用新型抗生素及同類藥物是感染科醫生要學習和領悟的重點。只有通過自身醫療水平的提高才能教育好新參加醫療工作的醫務人員,并擴展到整個社會。這在當前也是備受社會和國家醫療管理部門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新的課題又擺在我們的面前,同時也說明了作為感染科醫生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感染科醫生在新的知識理念指導下,對新接觸受外來感染患者確診和治療方案的實施,對被感染者病理認知和對感染源的認定。比如此次對肆虐非洲大陸的埃博拉疫情的治療和控制,我國毅然決然地派出了醫療隊并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和寶貴經驗。從感染學上講,這次醫療救援行動是使我國醫護工作者對埃博拉這種新的病毒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治療以及發病原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感染學上的研究以及藥物的使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于這些來之不易的知識也成為對感染科醫生在臨床理論研究上進行再學習和再教育的重要資料,也說明了從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接受再教育并在實踐中反復應用這種理論的重要性。作為這方面的管理人員更有義務在組織專業人員業務交流會上、學習資料的準備和充實等工作上把工作做細做好。
1.3多學科交叉
感染性疾病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出現,它會呈現與多種疾病的交叉感染的綜合性疾病。這為治療的初期診斷帶來了困難,所以感染學不能是單一面對和解決患者病痛的學科。感染科醫生必須對大內科和其他內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的情況下會同其他病科的醫生共同解決患者的病痛。醫療知識的廣泛性和全面性對感染科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學習與感染科相關的綜合性醫療知識是非常必要的。20世紀90年代通過各方面科技人員的努力終于成功研究破解了基因-這個支持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的新學科,并將這一科研成果引入診斷技術,為最終確定病原微生物做了方法上的補充。這一技術上的研究成功使人類在生理學、病理學、遺傳學等領域里邁出了一大步,其實用價值涉及眾多領域。好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迎刃而解,好多以前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了確定的答案。這說明深入研究的理論的存在意義。作為感染病的醫護人員應及時的學會和應用這一成果來探索微生物感染更深層的意義,找出救治感染病更新更快捷的方法。所以更好地利用外來的科研成果為己所用,這種轉換更需要刻苦學習和實踐。然而隨著人類經濟的發展,人員和物資的大量流動,自然和生態的負性改變,戰爭與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存環境危害的存在。還有極大一部分地區的人對環境衛生和傳染病存在有著極大的認識誤差??股乇粡V泛應用與污染致使耐藥菌株的出現,為可能新的傳染病暴發和快速傳播提供了客觀條件。
2加強感染科醫生的繼續教育
2.1繼續醫學教育內容必須緊跟時代步伐
近幾十年來世界在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治療上都取得了飛躍的發展。廣大醫務人員深感自己原有的知識已跟不上新形勢的發展,非常有必要接受新的理念與臨床技術。因歐洲黑死病的肆虐,使人類明白了傳染病的嚴重性。隨著顯微鏡的發明,人類清楚地看見并認識到了細菌———這個單細胞微小動物的存在,細菌為了自身的生存而產生的生存液體,這是直接導致人類生病或死亡的致命因素。而在客觀條件充分允許的條件下它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包括它的載體動物和植物、空氣、患病者的唾液)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傳播。在人類消滅了眾多傳染病菌(如鼠疫、傷寒、天花)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客觀條件的改變,新的傳染病菌又先后出現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比如2003年的SARS、現在依然流行的禽流感、登革熱以及新發現的埃博拉疫情。人類在承認客觀事物是在不斷地發展事實的面前,就必須以全新的理念去應對這一事實的出現,并從主觀上去研究控制它。對傳染科醫生要廣泛開展學習班,病理、臨床研討班更新他們的知識領域,提高他們對新知識理念的掌握和運用,使他們在臨床實踐中得到提高。
2.2重視學科交叉
現代科學不斷地向高度細化、專業化發展,同時在某些領域又進行統一化和綜合化發展使之系統化。醫學界為了臨床應用的需要首先細化了它的學科,即原來簡單的內科細化成胸內、腎內、呼吸、腸道、消化等不同的專業科室,這只是讓醫務人員在某一領域的知識更加精細化、專一化,這是從縱向看。那么從橫向來看其中各科更有著緊密的聯系。這樣的縱橫聯系就表明了從事醫療工作人員的知識既要有它的專一性,同時還要有綜合掌握相關知識的能力。具體講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在掌握了一項專長以外,在其他相關領域里盡可能地造就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盡快成長、提高,盡快的適應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具體一點即感染科醫生要經常和大內科醫生進行臨床和基礎理論的交流,掌握臨床病原微生物知識,用以提高自己對感染病患者醫療水平的實力,從綜合病情來處理患者病情。用藥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選擇合適的用藥途徑、合理的劑量及給藥間隔療程,這樣才能提高對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和重癥感染的綜合診治能力。
2.3加強醫院感染隊伍建設
將醫院感染科納入專業教育體系,加強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內容除醫院感染學、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隔離與防護等基礎知識外,還應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應急條例、傳染病學、災害醫學等知識的學習。加強對感染性??萍膊〉闹匾暎黾痈腥拘约膊?漆t務人員學習、進修和交流的機會,可以使科室學術團隊的科研意識、創新意識、臨床能力等諸方面均得到不斷提高和加強,學術隊伍建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2.4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
為推廣本學科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積極申辦各級各類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通過各級繼教項目的舉辦,全面調動了感染科醫生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積極性,增強了大家自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意識,提高了他們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學水平、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發展。廣泛宣傳感染病和醫院感染預防知識,教育全體人員重視醫療活動中的隔離原則和無菌觀念,了解各種傳染病和感染致病菌的傳播途徑,做好針對性隔離措施。
2.5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及時掌握全球傳染病流行趨勢,保持與WHO等國際組織的聯系、交流和合作,建立全球性信息合作關系非常重要[2]。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