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4:57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學習經驗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把自己漫游外語天地所獲得的心得體會總結為十條:
1、學習外語一天也不能中斷。倘若確實沒有時間,哪怕每天擠出10分鐘也行;早晨是學習外語的大好時光。
2、要是學厭了,不必過于勉強,但也不要扔下不學。這時可以改變一下學習方式;比如把書放到一邊去聽聽廣播,或暫時擱下課本的練習去翻翻詞典等。
3、絕不要脫離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背硬記。
4、應該隨時地記下并背熟那些平日用得最多的“句套子”。
5、盡可能“心譯”你接觸到的東西,如一閃而過的廣告,偶而聽到的話語,這也是一種休息的方式。
6、只有經過教師修改的東西才值得牢記。不要反復去看那些做了而未經別人修改 的練習,看多了就會不自覺地連同錯誤的東西一起記在腦了里。假如你純屬自學而無旁人相助,那你就去記那些肯定是正確無誤的東西。
7、抄錄和記憶句子和慣用語時要用單數第一人稱,如“i am only pulling your leg”(我只是要戲弄你)
8、外語好比碉堡,必須同時從四面八方向它圍攻:讀報紙,聽廣播,看原文電影,聽外語講演,攻讀課本,和外國朋友通訊,來往,交談等等。
【關鍵詞】不同聽寫方式 單詞記憶效果 短時記憶 對比 長時記憶 學生喜歡 英語學習效率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聽、說、讀、寫、譯等技能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然而這一切的基礎都以詞匯為核心,只有學生在掌握一定量詞匯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積累這些英語基礎的基本技能并有效訓練,從而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并體會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英語教學起步越來越早,很多地區從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開設英語學習科目,部分學生不斷積累語言素材,形成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可是部分學生由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問題,在英語學習方面很早就落后于其他同學,并形成了一種心理障礙,讓學生喪失了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然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詞匯量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擴大,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句子和英語文章的理解。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并樹立信心,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的能力和技巧。
聽寫是老師們督促學生進行詞匯背誦,檢測學生記憶效果,根據聽寫情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態,有效組織后期教學的依據。因此,對于老師來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聽寫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記憶單詞,強化記憶效果,提升英語學習效率。
二、英語單詞聽寫中的不同方式
在英語教學中,聽寫是老師們常用的詞匯檢查方式,然而聽寫方式也不盡相同。讀出漢語意思并讓學生寫出英語單詞,這是英語教師在中高段英語教學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英語單詞聽寫方式;讀出英語單詞并讓學生寫出漢語意思,這種聽寫方式英語老師們也在使用,但是使用頻率不是很高;部分老師給出紙質版漢語意思并讓學生寫出對應的英語單詞或者老師給出紙質版英語單詞并讓學生寫出對應的漢語意思,這種檢查學生單詞掌握情況的方式也可以被稱之為默寫,部分老師也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以上就是英語教學中老師們常用的幾種單詞聽寫方式。
三、試驗對比探究
選取兩個同樣層次的班級進行試驗之后發現,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聽寫方式是老師給出紙質版英文單詞之后學生寫出漢語意思,然后是老師讀出英語單詞之后學生進行英語單詞的聽寫。但是從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效果來看,這兩種聽寫方式能促進學生的瞬時記憶,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單詞記憶并依靠印象完成聽寫任務,可是兩三天之后再次進行檢查發現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較為模糊,沒有長時記憶的效果。老師讀漢語意思讓學生寫出英語單詞是學生們不太喜歡的聽寫方式,學生在聽寫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較多的錯誤,但是這種方式正好能夠督促學生將英文單詞和漢語意思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對單詞的長時間記憶效果。所以,通過實驗效果來看,老師讀出漢語意思讓學生寫出英文單詞是能夠提升學生長時間記憶英語單詞效果的最佳聽寫方式。
四、經驗總結
通過一個學期的試驗之后選出了能夠幫助學生長時間記憶單詞的聽寫方式并選取在單詞憶方面較為理想的學生進行訪談。學生們反映漢語作為母語對學生們的認知和理解影響較大,當學生們把漢語意思和英語單詞緊密結合的時候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效果較好,能夠長時間記住英語單詞并理解其漢語意思,從而加強學生們文章的理解,直接影響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五、選取合適的聽寫方式
關鍵詞: 教學理論 研究生英語 非英語專業 學習策略
1.前言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教學目標比“使學生成為獨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學習者”更重要。教會學生學習,傳授有效的學習策略,已被當前教育心理學界視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和練習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者們對智力、認知策略、元認知等進行了的積極探索,產生了大量有關學習策略的新理論、新知識,為學習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Rubin、加拿大的Naiman,Frohlich和Tedesco等人。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發表了題為“善學語言者能教給我們什么?”的文章,文中她總結了善學語言者的七條策略。同年Stern和Naiman研究小組也就善學語言者這一課題分別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和“TESL Talk”上發表了文章。從此,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逐步成為應用語言學和心理學研究的熱點。文秋芳以“英語專業學生信念與策略的變化”為題對大學生的學習信念和策略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顧永府研究了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策略;還有研究者對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聽力策略和交際策略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特點、信念與策略之間的關系,以及男女研究生在英語學習策略和信念上的差異。
在我國現行研究生教育體系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作為國家的高級人才培養對象,在英語能力上不適應社會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變得日益迫切。
2.英語學習策略研究的意義
研究英語學習策略的意義在于:①通過大規模、大范圍的調查和實驗,獲得詳實的材料,結合經驗總結,將經驗總結概括化、理論化,提煉出符合我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集中力量構建中國化的、有影響的專門學習策略訓練教程,大力推動我國學習策略教學的發展。②學習策略研究的內容將從學習環節的研究轉向更側重提高信息加上水平的認知和元認知策略的研究及影響認知策略操作的情感策略研究。學習策略的外部指導將轉向外部指導與發展學生的自我總結、自我反饋相結合。③學習策略研究應向操作性、適用性發展,使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更接近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實際,這樣既便于師生對學習策略的理解與接受,也利于對學習的指導與實際應用。
3.英語學習策略模式
英語學習策略模式如圖1所示,模式分三個層次,分別為輸入層、知識層和輸出層。四種語言學習策略“語言形式練習”、“語言功能練習”、“監察”和“推理”在模式中將三個層次聯系起來。
輸入層次是學習者以外的內容,它指任何語言接觸,這種接觸可來自課堂上的正規語言學習,來自閱讀材料、交際體驗等。語言接觸具有提供三類知識的潛力。這三類知識分別為:①與英語相關的知識,包括學習者的母語知識、各種語言常識等,用“其它知識”表示;②意識到的語言形式知識,包括明確知道的語法和詞匯知識等,用“明示的語言知識”表示;③憑自感而達到自動化的語言知識,用“隱含的語言知識”表示。在模式示意圖中,三類知識與“語言接觸”通過實線連結在一起,表示語言接觸產生至少三類知識中的一種。知識層次是學習者身上的“黑箱”。第三層次是輸出,它是語言推理和使用的產物,圖中用“反應”表示。反應只與“隱含的語言知識”有直接的聯系。實線將兩者聯系起來。隱含的語言知識是大多數語言行為中的底層系統。反應又分為兩類:第一類反應是直接和自發性的,如與人交談和聽廣播。第二類反應是經過思考的,需要時間,速度慢些,如筆頭測試、課文閱讀、強調語言規則使用的筆頭練習等。所有這些作業都能夠重復檢查和修改。在第二類反應輸出中,監察系統發生作用。
4.以策略訓練為基礎的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
以策略訓練為基礎的英語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它是在教室策略的教學中把外顯性指導和內隱性引導融入統一的教學內容中。學生現在接受的語言學習策略和使用策略是系統式的,他們已感受到了其優越性。而且他們有機會與其他同學分享他們更喜歡的策略。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策略訓練,使用專門性的語言策略,在進行規則性的課程教學的同時,加強策略教學。在典型的以策略訓練為基礎的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做法:①對有潛力的有用的策略進行描述,模仿并舉例說明。②以學生自身的學習經驗為基礎引出其它的例子。③對策略教學進行小組討論,在策略教學使用背后所反映出的理論基礎上,制定一個針對專門性活動的方案,評估所選擇的策略教學的影響力。④鼓勵學生對策略教學進行廣泛的實驗。⑤把策略式教學融入到每天的教學內容中,用外顯性指導和內隱性引導的方式把策略訓練滲透到語言課程之中,幫助學生進行連貫的策略訓練。
對于怎樣引導以策略訓練為基礎的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教師至少有三種選擇:①以提前準備好的課程材料為開始,然后決定在什么地方加入什么樣的策略訓練。②以一種策略訓練開始,并圍繞該訓練設計活動。③隨意地把策略訓練在恰當的時機滲透到課堂中,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問題,加速課程的進程;允許學生選擇他們自己的策略訓練,并任意發揮,把其他的策略訓練隱性地滲透到語言課程中。無論策略訓練是否滲入到了教學中,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英語教師都應將策略訓練和普通的語言課融為一體,為學生提供連貫的策略訓練。
參考文獻:
[1]劉電芝.學習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蘇遠連.論聽力學習策略的可教性――一項基于中國英語初學者的實驗研究[J].現代英語,2003,(1).
[3]王鑒棋,詹元靈.大學英語閱讀情感因素分析[J].中國英語教學,2003,(1).
[4]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英語教育出版社,1996.
[5]Rubin J.Using multimedia for learner strategy instruction.In Oxford RL(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Technical Report 13).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University of Hawaii,Honolulu,1996:151-6.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中專;英語;積極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B
反思性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并努力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活動。本文主要探討反思性教學對中專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反思性教學能夠突出中專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目前大部分中專院校受到普通高中、大專以及普通高等院校擴招影響,生源質量降低,且大部分中專學生本身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英語基礎較弱,甚至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完全采取無所謂的態度。而大部分中專英語教師,僅僅是進行機械教學,對教學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按學校規定的時節以及教學大綱的進度開展教學活動,沒有認識到好的教學內容對激發學生積極性的積極作用,也沒有認識到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實際生活以及職業教育需要,這也就導致出現了中專英語教學中 “學生不愿學、教師難以教”的現狀。
通過反思性教學,教師能夠加深對中專英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學生除為自身的終身學習進行英語學習外,還需要為未來步入社會早做準備。為了使中專英語教學突出實用性,可以委托就業市場調查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英語能力及水平的要求,然后中專英語教學以此為依據進行調整,使中專英語教學更具實用性、科學性以及可行性,摒棄傳統教學的機械性以及盲目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反思性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專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有些人可能在課堂教學中開小差,甚至因為不喜歡英語學習而擾亂課堂紀律,從而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爭執,使得教學效率降低。而通過反思中專英語教學,能夠發現部分學生不是由于不想學,只是由于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對等原因成為英語學困生。教師需要貫徹“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并有效發揮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盡最大的力量幫助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部分中專生在初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喜歡向同學或老師提問,課前課后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不善于與教師溝通、上課時不能將心思完全放到課堂上等,導致其英語成績不理想。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提高教學積極性,并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并鼓勵、表揚學生,幫他們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使學生正確看待英語學習。
三、反思性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教育學家G.J.Posner曾經指出,沒有對教學經驗反思的總結是狹隘的教學總結,只能形成淺顯的教學經驗。教師僅僅只滿足于教學經驗的獲取而沒有對其進行反思,則其發展會受到較大的限制。若一位教師有20余年的教學經驗,也可能將1年的教學工作重復了20余次;但只有對教學工作以及經驗進行反思,才能從中獲益;否則只是進行機械的動作重復,不可能得到有效發展。
反思性教學是通過對自身教學行為的總結、分析、研究,從而不斷地完善自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通過將反思與終身學習相結合,其強調教學行為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促使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各階段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除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人文教育以及情感教學,重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在強調英語成績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反思性教學在中專英語教學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在我國教育界受到了廣泛關注。中專英語教師要在反思性教學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論,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中專英語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參考文獻:
在英語詞匯之中,一些詞匯被定位于“高級詞匯”,就是應用頻率非常高的詞匯。這些詞匯是被英語教學大綱有所要求的,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必須掌握并能夠做到靈活運用。針對這部分英語詞匯的學習中,就要掌握一些學習方法。
比如,高中英語詞匯中,包括fascinated、frustration、significant、relatively都屬于是“高級詞匯”,對于這些詞匯的學習,可以在閱讀文章中學習,以對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正確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詞匯的運用能力。
比較下列的語句:
I found the test is simple. (翻譯:我發現考試題是比較簡單的。)
I found the exam question very simple.(翻譯:我發現考試題是非常簡單的。)
通過比較上面的兩個英語語句,后一句的英語表達更為精確,在語句的運用上更為順暢。如果是在高考中對這兩個語句進行評分的時候,詞匯的正確運用是一項重要的考查項。對這種高級詞匯的應用,就可以充分印證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量。 2. 在英語閱讀學習中要對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予以掌握
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語言,都是語言文化。因此,在英語學習中要基于文化背景展開學習。對英語閱讀的學習中,要注意對閱讀文章的正確掌握,從文化的角度理解英語詞匯是非常必要的。對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予以掌握,可以對語句以深入理解。英語語言與漢語語言之間存在著不同,兩者并不是一一對應的,英語有著一詞多義的現象。所以,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英語語言文化的理解,基于此正確理解閱讀文章的內容。如果從漢語文化的角度對英語語句的內在涵義予以理解,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錯誤。
比如在英語文章中有下列的詞匯:垃圾短信,正確的英語寫法是:Junk messages。但是,很多學生在寫作中,會受到漢語語言的影響而錯誤地寫成Rubbish messages。由于對英語語言文化的錯誤理解,在閱讀中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錯誤。 3. 在英語寫作學習中要對英語語句多樣化運用
英語寫作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特別是我們高中二年級的學生,英語寫作是重點,如果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就會影響學習效率。新課程背景下,對于英語寫作的要求已經不拘泥于正確表達,而是要具有文化表現力。所以,我們在英語寫作學習中,就要做到英語語法結構準確,英語文化表達要正確,通過英語語句就可以將寫作的中心思想以及要體現的文化內涵體現出來。
比如,He was fired because he was slack in his work.(翻譯:因為他在工作中偷懶,所以被公司解雇了。)
The company fired him because he was slack in his work.(翻譯:被公司解雇了是因為他在工作中偷懶。)
前一個語句強調“他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在工作中偷懶”。按照漢語語言的表達方式,原因在前,需要強調的語句是放在后面,以鋪墊為條件,需要將結果突出。英語的語言表達方式則不同,是將強調的結果放在前面,用以表示突出,之后⒃因陳述出來,所以,后一句的表達是正確的。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二年級的英語學習中,要保證學習質量,就要采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英語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學習規律是建立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的。作為高中學生,在對高中二年級英語知識的學習中,掌握學習方法非常必要。
[1] 馬靜雅. 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風格偏好的相關性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07).
[2] 李梅. 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教師運用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3(04).
很多同學都是在進入初三后才意識到聽力的重要性,這就損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因為聽力訓練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初三緊張的練習對一些簡單的、有規律可尋的題型還能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拉開檔次、決定你是上普通還是重點學校的那部分題,就絲毫沒有作用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聽力學習態度:從初一開始我們就要注重聽力的學習。這是目前很多初中生沒做到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來進行練習呢?每天花很多時間盲目地去聽是沒用的,我們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有策略的去聽,也就是四有原則。
所謂“有目的”就是指針對具體的題型來練習。我們平常的英語考試和中考的聽力題型幾乎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逐個地將各個題型的題目拿來練習,也就是選一段日子來專攻一個題型,并且把這段時間學習的經驗總結,把錯題也分析總結。
“有計劃”和“有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有計劃”就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攻克一個題型的周期。有計劃也是指每天循序漸進的做練習。 每天保持半小時的訓練比較好,這樣比較容易堅持,而且效果好,半小時的時間也于考試的時間相適宜,可以培養考試狀態。
“有選擇”即不要什么都聽。首先要量體裁衣,接著再逐漸提高難度。比如在初一時,應選擇一些簡單的、有點娛樂性的聽力材料:如:《英語九百句》或者《迪士尼學英語》。到了初三左右,可以選擇《新概念英語》(一)。平時也可以聽些英文流行歌曲或看英語動畫片作為休閑,這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
“有策略”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它講究的是方法和效率。首先,我們要學會泛聽和精聽的結合。在我們聽力練習的計劃中要適當的安排泛聽和精聽,針對不同的題型我們也要采取不同的聽的方式。例如,對于會考到細節題的短文,我們要精聽;對于考主題的文章我們就泛聽。當然,“策略”還包括許多學習的小竅門。比如我們在聽短文時,心里要懷著“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也就是七個“W”來聽,就能很快掌握大意。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5)11-010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27
在徹底批判行為主義語言觀的基礎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著名語言學教授喬姆斯基以心智主義認識論為基礎,從生物學角度提出了普遍語法的思想,改變了以往對語言本質的認識。所謂的普遍語法是指由人類所有語言所共有的原則、條件和規則組成的系統,是人類語言的本質所在。具體到語言習得來說,喬姆斯基認為,兒童出生時,大腦中便存在具有生物遺傳性的語言習得機制(LAD)。兒童習得語言是語言習得機制和后天語言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另外,按照普遍語法理論,人類語言表層結構的差異是不同參數設置的結果,其底層結構是相同的,從而為兒童或成人習得語言提供了條件。這些觀點可以看作是本文寫作的認識論基礎。從語言技能來看,對語言的學習無非就是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教學最基本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各項語言技能,最終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常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都是語言教學,那么一種語言教學的經驗肯定對另外語言教學有所借鑒。國內的語文教學歷史悠久,形成了比較豐富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完全可以將其中的一些方法嘗試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以幫助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本文以此為條件,以在中國期刊網絡數據庫中搜索到的核心論文為研究對象,對國內該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并指出了該領域今后尚待拓展的研究方向。
1 . 語文教學對英語教學影響的研究回顧
1 . 1 語文教學方法或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理論探討
從搜索到的文獻資料來看,很多論文著重于探討語文教學在英語教育中的應用、語文教學對英語教學的啟示、英語教學中語文教學功能的發揮或者語文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借鑒等等。之所以稱它們為理論探討,是因為這部分文獻資料大多只經驗性地強調語文教學對英語教學的影響,但是缺乏必要的數據或實證研究支撐。比如:李倚梅指出可以將語文教學中包括朗讀、默寫和交流運用等成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于英語教學,并提出加強課文的語篇分析、結構梳理;引導學生從詞句、修辭和意境等方面體會語言的優美以及注重通過朗讀和背誦促進英語知識的積累等三點啟示(李倚梅,2011:50-51)。周輝則提倡運用語文教學的方法開展英語教育,具體包括:通過不斷的閱讀增強英語語感、通過模仿強化英語正確發音以及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擴展學生眼界等(周輝,2013:69)。潘正芹提出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名篇佳作;改變英語學習的基本途徑,讓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消化所學英語知識;以及降低語法學習程度,強調語塊在學習英語中的作用(潘正芹,2014:29-30)。陳有和洪文靜則將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經驗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以強調語言輸入為立足點,提出勤讀辭典,記憶單詞例句;廣泛讀聽,尋找表達方式;勤于模仿,吸收他人長處;勇于講述,克服自卑心理;設置情景,進行自我對話;以及回譯譯文,學習表達思想等六條促進知識內化的英語學習策略(陳有、洪文靜,2014:3-4)。
1 . 2 語文教學方法或思維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相對于上一部分所涉及到的純理論探討或經驗介紹,這部分研究文獻則是關注將語文教學方法具體應用到英語教學的某一技能方面的培養,主要包含了將語文教學方法應用于英語教育中的閱讀、口語和寫作等技能培養方面。在英語閱讀教學方面,韋祖安討論了如何將語文教學滲透到英語閱讀課教學中。他指出,用語文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識、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以及實現有效的課堂補充等(韋祖安,2014:78-79)。王康妮則探討了語文閱讀技巧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指出正確認識閱讀的價值,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確定閱讀文體,根據其特征展開閱讀;合理安排閱讀步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閱讀心理,提高視讀速度;對于優秀的文章可采用誦讀的方式來培養語感;以及加強對閱讀文章整體情感的把握,提高閱讀體驗和閱讀感受等六條通過運用語文閱讀技巧有效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技巧(王康妮,2015:84-85)。在英語口語教學方面,蔡燕探討了英語口語教學中語文教學應用的價值。她在闡述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語文教學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作用及其實現途徑,比如,以語文教學為基礎選擇英語信息輸入材料、選擇信息輸出模式和進行英語口語實踐等(蔡燕,2014:74-75)。程紅霞以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為著眼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探討了如何將語文教學法運用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以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綜合能力(程紅霞,2014:74)。李樹剛對語文閱讀與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比較,通過總結兩種語言閱讀教學的異同點,旨在發現一些具有潛在借鑒意義的東西(李樹剛,2014:79)。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朱曉丹指出英語寫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面臨諸多瓶頸,而借鑒語文作文的寫作方式來指導英語寫作,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和創造性的努力。接著,作者以寫作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為切入點,具體探討了如何借鑒語文作文寫作方式指導英語寫作(朱曉丹,2014:77)。
此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獻搜索過程中我們發現,探討誦讀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或作用的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多達幾十篇。誦讀作為我國傳統的語文學習手段,其在語言學習方面行之有效的特點已被絕大多數研究者和教師認可,并且也能自覺地踐行于英語教學中。比如秦小雅和李紅梅以分析背誦和默寫的語言輸入模式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為基點,按照語言實驗的常規流程,以英語專業本科生一個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了一學期的分組實驗。他們的實驗結果表明背誦和默寫的語言輸入模式對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語言能力有明顯的功效(秦小雅、李紅梅,2013)。此外,董衛、付黎旭(2003),戴禎瓊、丁言仁(2010),丁言仁、戚焱(2001)等均探討了背誦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2 . 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研究方向
縱觀該領域研究的相關文獻,可以看出將語文教學經驗應用于英語教學已開始得到研究者的重視,并且相關經驗或技巧手段也被嘗試應用于相應的英語語言技能的培養,但是研究中出現的問題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