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4:52
序論:在您撰寫兒童思想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道德認知主要指個體對道德知識和道德評價標準的理解和掌握。電視廣告可以借助多種媒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判斷,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況是處于生理和心理雙重成長的兒童。兒童缺乏對信息的完全掌握和辨別能力,電視廣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錯誤的引導兒童的的判斷力,從而對兒童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電視廣告中所傳播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兒童在大環境的作用下追求名牌、追求高消費,例如當前電視廣告中的學習商品廣告層出不窮。步步高點讀機的廣告可謂是家喻戶曉,從原來的“有了步步高點讀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到《爸爸去哪兒》節目熱播后明星父女田亮、cindy的加入,廣告詞更改為“有了步步高點讀機,爸爸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廣告用兒童感興趣的小明星來提高兒童的關注度。小天才學習機的電視廣告也是不斷更新,最新的由馬伊琍和童星小葡萄代言,還配有兒童喜歡的喜洋洋動畫,讓兒童眼前一亮,從喜歡動畫到喜歡學習機,很多兒童便會要求父母給自己買一臺來試試,在廣告的作用下產生了利用學習機在學習上投機取巧的心理。
二、電視廣告會使兒童形成物質主義價值觀
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倫理道德原則為絕對的價值尺度,即主體對客體的評價都是以道德原則為準繩。電視廣告中表現的強調自我滿足的物質主義價值觀與中國勤勞節儉的傳統價值觀形成對立,與中國重視人格修養和修身養性的優秀傳統教育觀念相背離。當電視廣告對物質與消費的極大贊美與兒童無法擁有的現狀形成對比,就會使兒童對擁有這些物質產生追求。電視廣告對物質消費的過度宣揚直接導致兒童的物質主義傾向,使他們把物質消費當做獲得幸福感的途徑,而一旦未能獲得想要的物質需求就會感到失望,甚至產生自卑心理。電視廣告直接影響著兒童的價值觀。
物質主義價值觀一旦形成,兒童會覺得擁有品牌商品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奮斗的目標。廣告往往對商品賦予一定的精神意義和文化內涵,這些意義吸引兒童去購買商品,一些兒童覺得廣告介紹的商品都是名牌,擁有名牌商品在別人面前顯著很有面子,這其實是潛意識的激起了兒童的炫富和虛榮的心理。在物質的占有與品牌消費的過程中,兒童陷入了攀比和虛榮的陷阱中,吃哈根達斯、坐豪華汽車、穿阿迪耐克都成為兒童間炫耀的資本。久而久之就使得兒童希望擁有名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炫耀,感覺這樣能有面子滿足虛榮心;反之就會感覺到自卑,丟臉。追求名牌其實就是要追求金錢,因此,一些兒童會將“我長大要成為有錢人”作為人生奮斗的目標,這就滋生了這些兒童的享樂主義價值觀,很可能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為達目不擇手段而走上邪路,成為物質社會的犧牲品。
三、電視廣告會對兒童思想教育產生負面影響
當各類電視廣告向兒童灌輸相似的思想道德觀念時,這些思想道德觀念就在兒童的思想中形成一種文化環境,它所引發的影響會存在于兒童的潛意識中。在廣告的多次播出后,影響就逐步加深,慢慢形成一種道德判斷的依據。
(一)影響兒童道德判斷的方向
電視廣告中成人權威的表現對兒童的道德判斷影響很大,兒童的判斷能力常常受其左右。兒童電視廣告中的權威人物經常是家長、老師、專家等社會推崇的兒童榜樣,當這些榜樣以教育、勸說的形式引導兒童時,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權威形象電視廣告能對兒童形成不正當的心理刺激。比如高露潔廣告中,所有的小朋友都拿著牙膏說的廣告語“用高露潔”“沒有蛀牙”,還得到醫生叔叔的贊揚時,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也希望像電視機里的小朋友一樣得到老師的贊許,家長的表揚,這樣就很可能讓兒童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趨炎附勢,以換取榜樣人物的贊揚。家庭是我們每個人避風的港灣,父母疼愛子女,子女敬愛父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和道德典范。然而,以刺激兒童物質追求為核心的電視廣告會導致兒童產生錯誤的道德判斷,以是否滿足其物質需求來衡量父母的好壞,這使愛變的不那么重要,物質上的滿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在電視廣告中可以見到,兒童電視廣告中一些表現兒童與父母親情的畫面,往往是建立在父母滿足了兒童的物質需求為前提的,這無疑給電視機前的兒童暗示,維系家庭情感的紐帶以物質為主,親情為輔,如果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就是像廣告中一樣的好媽媽,物質等同于父愛母愛。長此以往,兒童不僅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思想道德的評判標準也會改變,會使兒童變得唯利是圖,這對兒童思想教育發展非常不利。
(二)影響兒童的社交行為
許多產品廣告都把主題定位在送禮的角度,如黃金搭檔、酒品、腦白金、核桃露等,廣告中反反復復表現出用物質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討好別人,笑臉相迎,獲得好評,將成人世界中人際交往的庸俗一面,阿諛奉承禮品往來的丑惡現象在兒童面前暴露無遺。許多兒童以此認為給別人送禮是為了討好別人,請求別人幫忙的一種手段,需要別人幫忙就必須要送禮,加上大環境所致,周圍一些成人送禮求人辦事的表現,許多兒童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久而久之也學會了請客送禮、拉關系和走后門這些歪門邪道,在兒童心理留下了通過物質交換換取利益和友誼的印象。
(三)造成兒童追求新鮮,奢侈浪費的不良道德習慣
電視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廣告以新鮮的面目出現,這會刺激起兒童強烈的物質占有欲。因此每當有新的玩具、食品、文具和服裝的商品在市場上出現并在廣告播出,孩子就會急切地希望可以得到這樣的新商品,之前買的很多曾經也非常喜歡的商品都被放置一邊不再感興趣了。在兒童電視廣告中過多的傳播這種只有得到新的商品才有快樂的觀念會誤導兒童在物質上過分地喜新厭舊,追逐新產品、新功能、新口味和新刺激等。在這種觀念的滲透作用下兒童就會養成追求新鮮,奢侈浪費的不良道德習慣。
1.以“兒童”為基本立場的兒童數學教育思想體系
首先,我們確立了以“兒童”作為數學教育研究和實踐的基本立場“。兒童數學教育”就是以兒童發展為本,滿足兒童發展需求,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教育。進一步,我們需要提煉能反映兒童數學教育系統本質特征的因素。英國學者歐內斯特(P.Ernest)在《數學教育哲學》中,提出了數學教育哲學應圍繞以下四個基本問題展開:數學的本質、數學學習活動的本質、數學教育的目的、數學教學活動的本質。參考這一框架,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提出了兒童觀、兒童數學教育價值觀、數學觀。(1)兒童觀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的“兒童觀”是:兒童是活生生的人、兒童是發展中的人?!皟和腔钌娜恕?,意味著兒童是具有豐富情感、有個性、有獨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體。因此,教師要尊重兒童、理解兒童、善待兒童,使得每一個兒童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在集體中?!皟和前l展中的人”,意味著兒童是有潛力的人,但又同時具備不成熟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兒童,要注意開發、挖掘兒童身上的潛能,兒童能做到的教師一定不要包辦代替,促進兒童的自我成長,讓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創新能力。兒童又是未成熟的個體,所以教師要包容、悅納他們的錯誤,并善于利用錯誤資源,使之成為促進兒童再發展的新能源。因此,兒童的學習應是學生的主動建構及與同伴和教師互動交流的活動,是一個自產生、自組織與自發展的過程。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能”,并使之循著兒童成長的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發展。(2)兒童數學教育價值觀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的“價值觀”是:數學教育的價值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汲取知識、增長智慧、浸潤人格。為此,教師要教與生活聯系的數學,要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數學的發生、發展和應用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要教相互聯系的數學,在學習新知識中播下知識的“種子”,在溝通聯系中體會數學的整體;教有思想的數學,注重數學的基本思想,使學生收獲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方法,啟迪學生的智慧;教美的數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內在魅力,從而產生好奇心和興趣,進而為形成美的心靈和情操奠定基礎;教能完善人格的數學,使學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負責任、有毅力和會自省”的品格。(3)數學觀關于數學本質及其作用的認識對學校的數學課程,教學與教學研究的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J.Dossey)。M.Niss更是強調數學教師數學觀的重要性,他有一段應當引起所有數學教師深思的話:“缺乏多元多維的數學觀也許是今天數學教師的致命弱點?!睂τ凇岸嘣嗑S”的理解,至少可以體現在如下方面:數學不僅僅是計算,而是包括著數量、關系、圖形、規律、不確定性、解決問題等豐富的內容。數學不僅僅包括靜止的結果,更包括生動活潑、富有創造的發生、發展和應用過程。數學不僅僅需要演繹推理和證明,還需要觀察、分析、類比、歸納、實驗等火熱的思考,還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實事求是…………
2.以特色課堂為核心的教學策略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吳正憲團隊創造了體現兒童數學教育的八種特色課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課堂、經驗對接的主體課堂、思維碰撞的智慧課堂、機智敏銳的靈動課堂、縱橫聯通的簡捷課堂、以做啟思的實踐課堂、追本溯源的尋根課堂、充滿魅力的生活課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課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領學生進行學習;用真情營造學生敢說敢為的學習氛圍;用真情喚起學生成長的力量。“經驗對接的主體課堂”的基本特征是:運用情境喚起學生的經驗;用學生經歷過的例子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八季S碰撞的智慧課堂”的基本特征是:激發學生在“問題串”中不斷深入地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在比較中辨析;促進學生在解決“沖突”中提升?!皺C智敏銳的靈動課堂”的基本特征是:預設靈動的學習資源;創造靈動的學習機遇;激發靈動的學習智慧。“縱橫聯通的簡捷課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學生心中的數學;在聯系中啟發學生新的生長?!耙宰鰡⑺嫉膶嵺`課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勵學生在操作和實踐中體驗;促進學生在體驗中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在思考中進行創造。“追本溯源的尋根課堂”的基本特征是:體現數學發生和發展的創造過程;在數學思考過程中體驗數學的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俺錆M魅力的生活課堂”的基本特征是:從生活實際中創設情境;鼓勵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積淀生活經驗回歸數學。
二、“再起航”: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理論內涵的提煉與創新實踐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數學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為了真正體現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價值,促進實現既體現教育真諦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兒童數學教育教學,提煉北京市兒童數學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標志著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研究和實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開展“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理論內涵與創新實踐”的研究。這項研究工作正是對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課程標準中,對于數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些應該在兒童數學教育實踐中得以體現。第二,在價值分析、學生研究基礎上的深化。兒童數學教學實踐,離不開對于教育價值全面實現、遵循兒童學習規律的這些基本問題的叩問。本研究將選擇小學數學的某些核心內容開展教育價值分析、學生學習路線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和評價的整體設計。第三,在實踐效果檢驗下的深化。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進一步做教學實驗,在實踐中加以檢驗。
1.進一步完善和構建“兒童數學教育思想”
本研究將進一步提煉和總結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的內涵,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兒童觀、兒童教育觀、數學觀,指導數學教學的實踐。具體說來,需要回答以下幾個主要問題:第一,兒童數學教育思想下的兒童觀、兒童教育觀、數學觀是什么?第二,兒童數學教育思想體系的核心要素及其關系是什么?第三,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指導下的課程設計、教學、評價的特點和原則是什么?
2.開展兒童數學教育視角下的整體教學實驗
能夠對課程與教學實踐產生最直接、最為具體影響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學改革實驗莫屬,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指導下開展的教學實驗必然具備“整體”的特征:第一,教育價值在兒童發展中的整體實現;第二,基于價值分析、學生研究的教學評價的整體設計。根據數學課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師實踐中的困惑、本課題的研究基礎,本課題選擇以下兩個方面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整體教學實驗、發展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統計教學整體實驗。(1)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研究和實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數學問題提出的教學研究引起了國內外數學教育界的關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數學教育改革運動的興起,以及知識經濟社會對數學教育提出的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許多國家都把培養學生的問題提出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目標,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把原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拓展為“發現和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繞著“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下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實踐:第一,一個“好”的數學問題發現和提出的過程一般經歷了哪些環節?學生的思維過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目標和過程方面有何差異?促進他們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從整體設計上看,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不僅僅局限在學習之前,素材也不僅僅停留在根據情境提出問題上,特別是如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還有哪些培養目標、培養時機、選擇素材和活動設計?第四,發現和提出問題,對于不同學生的作用和價值是什么?(2)發展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統計教學研究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將數據分析觀念作為統計課程的核心,并闡述了數據分析觀念的內涵“: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信息;了解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一方面對于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边@實際上也體現了人們對統計課程教育價值的深入理解。在教學實際中,無論是教材編寫還是教學實施,大家普遍感覺統計知識和技能的落實比較容易,但數據分析觀念在各個年級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如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合理的活動來發展數據分析觀念,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以上的兩個切入點,我們將采取教學實驗的研究方法,設計基于價值分析、學生研究的整體教學實驗方案;按照新的教學實驗方案進行教學實驗;對于教學實驗過程中和之后學生的變化和發展進行評估;分析實驗的效果,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現(群體表現和個案學生表現)是什么;在實驗的基礎上對于教學和評價提出建議。
3.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指導下的課例研究
課例研究將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第一,運用量化和質性的方法刻畫特色課堂的具體特征。本研究將進一步提煉和明確課堂的具體特征指標,一方面運用這些指標對于課例進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對于具體案例進行質性分析,由此描述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指導下的課堂教學的具體特征。第二,分析和開發圍繞著核心內容的課例。圍繞著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選擇已有體現兒童數學教育思想的優秀案例進行再次驗證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開發新的課例,從而形成案例資源庫。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據全國婦聯2008年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5800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高達28.29%,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廣泛存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與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一、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現狀
(一)學習生活負擔較重
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進城打工掙錢養家,因此留守兒童家庭的日常生活擔子就落在了老人和孩子身上,留守兒童除了白天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放學回到家要做功課,要做各種農活,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七八歲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做任何雜活,大一點的則要幫助大人到地里做農務,小小的年紀就擔起了生活的重擔。
(二)物質生活水平低下
留守兒童所在的地區基本上屬于較貧困的村縣,僅靠父母外出打工的勞資難以維持家庭的日常開銷,因此經常可見寒冷的天氣下,留守兒童的衣衫單薄,鞋襪破陋,家里和學校教室因買不起煤炭而蜷縮過冬的現象。此外,留守兒童基本處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身體發育階段,但都因為缺乏營養而身體瘦弱矮小,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
(三)缺乏精神關愛
農村留守兒童大都與家里上了年紀的老人相依為命,隔代的代溝、溝通不暢等問題都使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長期堆積,得不到解決,便形成了心理疾病。他們每天接觸的環境是固定的,接觸的人群是有限的,接觸的新鮮事物甚少,父母不在身邊,能夠與之交流內心真實感受的對象缺乏,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與寂寞是城里的孩子難以體會的。
二、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法制觀念淡薄
由于鄉村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局限性,外加沒有定期的職業培訓,致使專業素養存在不過硬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的教育范圍基本上包括語文、數學、政治等基礎性課程,有些偏遠山區甚至連英語課程都沒有開設,更沒有機會接觸到有關法律思想方面的知識了,導致留守兒童法律意識淡薄,在遇到自身及家人的合法權利遭受侵害時,不能及時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二)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大部分留守兒童正直青春期,這個時期是極易產生心理問題的年齡,由于父母外出,他們缺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學校又沒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輔導機構,問題產生后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排解和解決,往往會使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健康問題,輕者會存在性格孤僻、心理自卑等問題。
(三)普遍缺乏理想信念,沒有形成系統的價值觀
由于環境封閉,條件有限,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對我國基本國情、黨的基本路線認識不清,對愛國主義信仰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涵蓋的內容一知半解,認為這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無關,更談不上理想、信仰、追求和學習奮斗目標。
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農村留守兒童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三觀的正確引導和規范,留守兒童的思想意識便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不是僅局限于眼前簡單的書本知識,理想、信仰、精神境界的不斷追求與探索比書本知識更能豐富一個人的靈魂,當然前提是要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因此,加強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變得任重而道遠。父母教育的缺失可以從學校和親友中得到彌補,形成學校與家庭間的聯動機制,多關注留守兒童內心世界的變化,多與他們溝通,傾聽他們的內心感受,為留守兒童多送去一些關懷與溫暖。我們不僅要使留守兒童身體茁壯成長,更要使他們的人格健全的成長。
(二)有利于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孩子不但是國家的棟梁之才,還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和家庭的全部寄托,對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來說,他們最擔心和最牽掛的莫非就是自己留在家中還未成年的孩子了,父母不但要擔心他們的學習狀況,更牽掛家里的孩子是否安全、健康、快樂。因此,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更有利于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三)有利于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
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城市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眾所周知,我國農村人口高達9億之多,在全國總人口數中占絕大比重,因此,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是我國政府職能的重中之重。只有農村教育水平與城市教育水平旗鼓相當、二者平衡發展,我國的整體教育事業才能真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青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三農問題"是我國在奔向小康道路上需要妥善處理與解決的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其中農村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家庭的和諧穩定問題、農村社會的文化發展問題等等都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成員是社會的組成者與建設者,只有每個個體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基本的生存與教育權得到保障,家庭才能和諧團結,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四、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政府以及社會
第一,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認知和關注離不開新聞媒體的報道與宣傳,但目前宣傳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新聞媒體應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客觀報道,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氛圍。社會公益組織、慈善組織應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號召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社會企業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無論是金錢上、物資上還是情感上的幫助,都是值得倡導和鼓勵的,多一點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關愛,讓他們知道全社會并沒有遺棄他們。
第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關注中國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其業務范圍里的第三項就是:組織開展和資助開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項活動。筆者的建議是每學年的寒暑假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夏令營或冬令營活動,可以參觀高校,參觀當地博物館,科技館,活動地點可以是父母打工的城市,既能讓留守兒童與他們的父母短期相聚,又能增長他們的見識,開闊眼界,讓他們有機會走出閉塞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了解外面豐富精彩的世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留守兒童的理想、追求,給予他們學習的動力,使他們更加明確今后的奮斗目標,對于留守兒童的成長也是大有益處的。
(三)學校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轉向城市,于是產生了新的弱勢群體———農村留守兒童。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這一群體的數量不斷增加,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引導,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狀況令人擔憂。新形勢下,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術界一般將“留守兒童”界定為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需要他人照顧的16歲以下的孩子。根據留守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我留守型;“單親”留守型;隔代監護型;他人寄養型。[1]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狀況令人堪憂,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認識模糊
道德情感是隨著人們的認識、信念、世界觀的產生和形成而發展豐富起來的。[2]父母外出打工,與子女聚少離多,親子之間互動頻率降低,導致親情缺失。傳統意義上的雙親教養模式改變,各種形式的家庭教養結構出現,使留守兒童在性格、心理等方面產生不良變化,繼而引發心理問題,無形之中造成他們道德情感的冷漠。同時,父母長期缺位,致使農村留守兒童在道德認識方面缺乏正確的認知,道德認識模糊。
(二)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為失范
道德意志是在自覺執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和障礙時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3]擁有堅強道德意志的人,能利用客觀條件,克服困難,實現目標,反之相反。留守兒童處于心理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大部分都是隔代撫養,缺乏父母的管教,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使道德滑坡。道德行為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壞的根本標志。[4]大多數留守兒童長期和祖輩們生活在一起,他們認為對孩子的監護責任就是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缺乏對孩子進行道德和精神層面上的教育。這種溺愛的監護方式造成了自制力不強的留守兒童任意妄為,道德行為失范。
二、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成因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農村發展相對緩慢,城鄉差距拉大。城鎮化發展帶來的留守兒童問題實質上是三農問題的表現,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從家庭、學校兩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農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通過親子關系、家庭互動等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但是,由于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不完整,無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觀的偏離。同時,他們大多由祖輩們照看,祖輩們文化程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使留守兒童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處于缺失狀態。
(二)學校道德教育的薄弱
學校作為專業化的教育機構,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課堂,學校在留守兒童德育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從根本上來說:學校區別于其他社會組織,就在于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通過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生產、生活經驗,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使其逐漸社會化?!保?]但是,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學校一直把成績看作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德育地位得不到貫徹落實,這種現象在農村的教育中更為突出。
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中不容忽視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的基礎教育,加強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問題需要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共同作用。
(一)發揮農村中小學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般來說,農村學校教育條件較差,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寄宿條件,為此,學校要積極努力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寄宿條件。班主任可以建立成長檔案袋,記錄學生的成長狀況,定期與學生溝通,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等,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跟蹤教育。學校在保證基本課程的前提下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和愛。
(二)加強社會組織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關注
除了發揮學校、家庭的作用外,社會組織在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社會組織要綜合整治農村中小學學校周圍環境,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留守兒童與社會之間的聯系,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鍛煉留守兒童的意志力,加強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安撫他們孤單的心情,增強留守兒童的社會責任心。
(三)強化父母對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應當義不容辭的承擔起對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責任,盡量陪伴孩子的成長。迫于壓力,即使外出打工,也要經常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定期與他們見面,以便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和學習情況。同時,父母也要經常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全面及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對于他們的心理變化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教育指導。
作者:高萍 單位:濟南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曉瑩.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3):6.
[2]肖祥.論道德情感與感動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1):200.
[3]陳敏.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問題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8,(6).
關鍵詞:思想教育;現狀分析
注:作者:張振麗 論文題名〔學校思想教育現狀分析〕2009年12月獲全國中小學教育論文一等獎。
當今教育界中最受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如何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的思想教育。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并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這一番話不僅給學校教育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而且進一步強調了學校加強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縱觀近幾年來的學校思想教育的現狀,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思想教育有所削弱。實踐證明當前學校思想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一、 學校教育思想單一化
從學校思想教育的內容來看,學生在校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以書面為主,不僅內容單一,其形式也單一,大多是口頭上的教育,缺乏實質性、針對性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單一,教育途徑單一。
二、學校教育教書與育人脫節
目前,大多數學校存在的共性問題是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文化教育輕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所追求的智育第一,只注重了教書而忽視了育人。青少年犯罪低齡化的一樁樁案例證實了紀律教育、法制教育是學校思想教育的薄弱環節,也是教書與育人相脫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三、 學校思想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脫離
由于學校思想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結合不緊密,而導致學生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帶進學校,如個別學生品行不端,有小偷小摸現象,臟話穢語,打架斗毆等。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再次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里,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比欢鴱哪壳皩W校思想教育狀況來看卻不盡人意?,F在的學生發展趨勢是早戀現象、犯罪現象日益突出。在調查中發現他們的世界觀是“家”字,人生觀是“我”字,價值觀是“錢”字。
四、 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隔離
單純的學校教育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同志指出:加強思想教育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關心和支持,只有加強綜合管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但前些階段學校思想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不緊密,因而出現了“十多十少”的現象:好吃懶做的多了,吃苦耐勞的少了;拜金主義多了,馬列主義少了;依賴父母多了,自食其力少了;書本知識多了,社會實踐少了;喜歡表揚多了,接受批評少了犯罪率高了,法制教育少了;自由散漫多了,自覺遵守紀律少了;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教育少了;關心自己多了,助人為樂少了;課業負擔重了,參加活動少了。從以上問題中不難看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都存在相互聯系不足,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沒有做到多管齊下,缺乏綜合管理,沒有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
五、學校德育組織機構效能發揮不夠
論文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教育已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影響孩子教育的各個因素被人們備受關注。其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孩子的個性塑造與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我國,農村家庭教育日益凸顯出嚴重的問題。文章針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相互影響的教育,是協調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中,應試教育將學習的重點全部轉移到學生和學校上,卻未曾將家庭教育納入教育中來。良好的個性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家庭教育與孩子個性發展密不可分[1]。家庭教育的影響是隱性的,但卻是不容忽視的。目前,我國農村的家庭教育還存在嚴重的問題,需要特別關心和注意。
1農村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1認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學?!钡氖?/p>
表現為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管不問,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將責任全部歸結于學校。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與學校的溝通很被動,大多數父母只有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才會向老師咨詢孩子的學習情況,還有些家長會找出各種理由推脫。孩子的教育應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大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毫無家庭教育觀念的思想,嚴重與學校教育脫節,孩子的身心發展增加了許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思想“代溝”嚴重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發展還不是很健全,思想和處理事情的能力還不成熟,特別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長期缺乏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對其正確引導的機會,表現為只關心學習成績,其他的一概不問,孩子長期處于這種缺乏交流溝通的環境中,感受不到愛與關心,缺乏愛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閉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心
農村由于經濟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給家里的老人照管。作為隔代的血緣關系,老人都會以溺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成長,只顧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至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認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會管。作為父母,掙錢都是為了孩子,但卻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只要他們生活上需要的東西,從不過問是否是必須的,而是盡一切可能滿足,最終導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會上的不良習氣,這便是農民出現的“留守兒童”問題。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對孩子的正確引導
農村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處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對教育的不正確理解,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為,更會對孩子形成錯誤的引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品德素質對孩子影響是綜合的,相互滲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實行錯誤的教育方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也逐漸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樣教育,如何教育,仍是眾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識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舉一動,沒有選擇主動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時,亂翻孩子東西,偷看日記等行為。這種以愛、關心為理由不尊重孩子隱私權利的錯誤行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不僅容易引發之間的矛盾沖突,而且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父母應該是孩子行為的模范者,而不是窺探者。
2農村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2.1在社會方面,政府創設家長培訓機構,定期對家長進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作用的結果。農村家長文化素質低,教育觀念落后,必然導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解決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對家長進行思想教育,學習新時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在這一方面,可將政府作為組織培訓的機構,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以村為單位對家長進行思想教育,設立家長教育學習示范點,讓其真正的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與影響,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并表揚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之談,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標志。在家庭教育的環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斷溝通、學習的過程,父母的思想觀念提高了,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2.2在學校方面,積極和家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動態變化的,從某種程度來說,孩子在不同場合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卻自視孤高,不能正確處理好朋友之間的關系。有的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但在家里卻十分懂事和孝順父母。孩子在成長中所形成的這些行為及情緒,是需要學校和家庭高度重視的。因此,學校要和家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正確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揚長避短,引導學生高尚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的優劣也是影響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家庭的環境好了,能讓父母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節假日和孩子一起參觀博物館、出外旅游等等,這些以家庭為主的活動,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愛,讓他們學會怎樣的愛別人,而且極大地豐富孩子的知識和視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和目標。其次,家庭環境良好,有條件創設信息技術學習環境,能及早地培養孩子的信息素養,為文化課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3結束語
農村家庭教育的脫節是經濟落后和父母文化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質的同時,更要學習現代的家庭教育觀念,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把孩子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
參考文獻:
[1] 謝宇婷.淺談家庭教育與兒童個性的發展[J].科技信息,2010.1.
小學教育論文范文
《淺談小學教育藝術》
摘 要:每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他們就像一張張白紙,純潔無暇,你給予他們什么,他們就收獲什么,因而小學教師的教育與管理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呢?作為一名教師,光有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教育要講究策略,講究藝術。
關鍵詞:教育 學生教育 教育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89-01
兒童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教育不斷改進的今天,對教師的教育能力與教學藝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育與管理孩子,使其快樂健康向上的成長呢?廣大教師不僅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培訓,也組織了各種形式的研討與交流?,F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1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教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欣賞,也許你一句鼓勵的話,將會是孩子以后成功的動力。我在教育教學中進行了嘗試,有不錯的效果,那是在教授《同學,老師眼中的我》這一課時,我先叫同學們互相說說自己眼中的好朋友,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積極的把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樣的告訴我,讓我更多的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當輪到說一說“老師眼中的我”時,我看到了同學們那期待的眼神,霎那間,一雙雙小手爭先恐后高高舉起,就怕我看不到他一樣,于是我開始一個個說說他們在我心目中的樣子,正當我評得興致盎然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雙膽怯的眼睛,她可是個文靜的姑娘,可是她的書寫一直讓我頭疼。我曾多次和她交流溝通,都沒有多少效果,想到這些,多少批評責備話要沖口而出,可轉念一想,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被夸獎,大人不例外,孩子更是如此,不是有人說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批評中,她就學會了自卑,如果經常生活在贊美中,她就學會了自信。因此,我微笑著對她說:“在我心中,你是個聰明能干的小姑娘,老師特別喜歡你,作業再做認真點,老師都為你感到驕傲的!”她聽了,好像明白了似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我驚奇地發現這孩子變了,交來的作業竟然比以前認真了。后來我才知道,那天她回家后就高興的告訴她的媽媽說:“老師今天在班上夸她了,以后要做老師眼中喜歡的好學生”。她的變化讓我意識到,班上像她這樣的學生有很多,如果一味的批評,責備,只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只會讓他們厭學,只會讓他們討厭老師。是她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學生,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作為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欣賞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2 發揮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小學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班級中評選四好少年,讓孩子們有學習的目標,當然,我也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我們要嚴于律己。教學字詞的時候,在黑板上的書寫我也不敢馬虎大意,書寫字跡潦草,而是一筆一劃,工工整整的板書。學生這個群體有其個體差異,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我經常用身邊的小榜樣鼓勵他們,激勵他們,我知道,身邊的榜樣是真真切切的,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在班上樹立榜樣,尋找榜樣,從而給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有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我會在每周的周隊會上專門提出表揚,給操行加分,并號召大家向他學習。時間長了,不用自己強調,孩子們也會自覺撿起。這樣教室干凈了,校園變美了,學生也得到了講衛生的思想教育。
3 適時引導
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教育條件等因素的不同,我們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活潑外向,敢說敢做,有的孩子膽小內向,不善言語。對于膽小的孩子,我們主動和他親近,一個微笑,一次溫暖的擁抱,一次不經意的撫摸他的頭,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安慰與喜悅,從而自信心倍增。在教育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一位同學經常遲到,你會怎么做呢?是批評,責罵,還是罰站,諷刺?這時就需要我們運用教育機制將孩子的不良行為轉化為良好的行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給予他適時引導。記得那次,我正津津有味的講著課,突然一聲響亮的“報告”打斷了我的講課,又是那個同學來遲到了,我微笑著說:“你今天又遲到了,你說怎么辦呢”?他干脆的回答道,如果再遲到就抄《弟子規》三遍。我說,那么多你抄得完嗎?他說不能抄完?!澳悄氵€說”,我說道。他不好意思的說:“因為以后不會再遲到了”。我默許了他的說法,還別說,他真的再也沒有遲到過。
4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獲知所必備的一個條件之一。好習慣,可使學生終身受益。學生在學習中若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給學習帶來無形的阻力。有的學生上課時不專心,東張西望,對教的內容是一知半解。有的學生對學習用具今天不帶這,明天不帶那。因此,在工作中,我有意識地注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比如:一入學的時候,我就要求家長配合老師完成教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每天檢查第二天要用的學習用品,別人的東西再好看也不準拿,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識。許多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可以變成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材。孩子經常不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他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老師既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也不能一味的遷就他,而是要在他的方式和我們想教給他的東西之間找個平衡點。事實表明好的習慣左右了成敗,習慣改變了人的一生。
總之,對兒童的教育是設計到很多方面的,在新課標指引下,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思想,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用愛滋潤我們祖國的花朵,讓花朵開得更紅更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