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5:21
序論:在您撰寫體檢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經驗和體會
1、高度突出經營理念,城市建設大氣勢、大手筆。
近年來,市從實際情況出發,調整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市、園林城”的發展目標,實施了以經營土地為重點的經營城市戰略,用大氣勢、大手筆構建城市。僅年和年兩年間,通過經營城市,政府收益就高達7.97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靠土地招標拍賣得來。通過對位于市區內的勞動湖進行綜合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湖”變成了房地產開發建設的“黃金海岸”,增值近1億元。并對開發權采取競標方式,興建了一個生態型、智能化的居民小區,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和城市形象;過去,城市公益事業、公用事業一直由政府補貼,如今,道路、橋梁、廣場、戶外廣告權等有形或無形資產都成為了經營城市的重要內容。今年,通過對出租車經營權進行拍賣,為政府增收近億元;自來水公司改制后,每年承擔政府貸款300多萬元;東出口的百米大道冠名權出售給聯通公司,原市府路、新開路的冠名權出售給中環廣場冠名為中環路、中環南路;通過出讓廣告權引資160萬元將市區的公交站牌和候車長廊裝飾一新;通過土地出讓、資產置換、冠名權出售等方式,成功運作了一批城市重點建設項目。拓寬改造了東出城口和南出城口道路,啟動了修建11年的博物館和停建5年的體育館,建設了聯通大道、中環廣場、大齊公路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并在昔日荒涼的嫩江邊上新建了面積7.8萬平方米、高20層的現代化黨政機關中心辦公大樓,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改善了辦公條件,而且帶動了沿江地帶土地的大幅度升值,使周邊地區形成了新的開發投資熱點,增強了政府的威信與凝聚力,為齊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氣與活力。
2、找準區位發展優勢,城市建設新思路、新理念。
地處山區的市山區是我區的友好區,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交通不太發達,但山區委、區政府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創意新奇,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緣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非凡是麥飯石花崗巖資源,找準了區位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山水城市,打造石文化”的發展思路,“靠山吃山”,將自己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把古老文化運用于發展之中,從小處著手,把小事做大,推進城市建設及改造招商項目,建設了重山園,修建了生態廣場,發掘了大臥佛。并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大力宣傳推介,廣交友好市、區,充分讓外界了解自己,關注自己,提升了山區的知名度,變不暢為順暢,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商流,將昔日封閉落后的小城建設的主題鮮明,生氣盎然。
3、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城市建設高起點、高標準。
市地處東北腹地山脈,從該市中心穿過,睿智的人民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非凡是近幾年,把城市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加大融資力度,增加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在市區范圍內開展了以道路建設、住宅建設、小區綠化為主要內容的城市建設攻堅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的供保能力不斷增強,建設了一批以世紀廣場、臨江廣場、松江中路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體現了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造型別致的單體和群體建筑為點綴,以歷史發展為脈絡,創造融山光水色為一體的城市景觀和風格。按照以人為本、以綠為主、以精取勝,地、樹、花、草綜合造景,運用大寫意、小工筆,簡潔、亮麗、新奇、時尚的造景方法,經過堅持不懈的發展建設,松江西路、解放大路等街路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成為一道道綠色的風景線,非凡是隨著清水綠帶工程的實施,沿江西岸在綠化建設上創精品、上檔次,成為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觀路,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和鮮明的地方風格特色。
二、差距與不足
通過考察,雖然各地在城市建設方面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貫穿于其中的普遍經驗仍是大思路、大聰明帶來大發展。大家在考察過程中,邊學習,邊思考,邊討論,對照先進,自揭已短,深刻感到我區的發展還存在著以下需改進之處。
一是要重新認準區位優勢。我區地處大慶市門戶地帶,、、均在中心區內,并且與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遙相呼應,雖然我們已經熟悉到自身的區位優勢,但沒有得到有效和充分發揮,沒有能在“水”字上大做文章。這是我們忽略的優勢之一。
二是要努力做大做強自己。找準優勢是思想和觀念問題,打造特色是水平和干勁問題。那么,做什么,怎么做,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全區二十萬人口和大企業集中的優勢,在城區相聯、市區相聯、泡澤相聯上下大功夫。這是我們忽略的優勢之二。
三是要加快經營城市步伐。近年來,我區在經營城市等方面雖然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廣泛探索,尤其在老城區改造與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城市資源和無形資產等仍沒有得以充分利用。這是我們忽略的優勢之三。
三、借鑒和思考
這次考察,耳聞目睹三個城市在短短幾年的發展變化,令人感受頗深、耳目一新。通過學習、比較,借鑒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增加了我區今后發展新的思想壓力,同時也激活了全新動力。
1、借鑒山發展經驗,找準生態區位優勢。龍鳳區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泡澤較多,植被繁茂,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全國最大的城中濕地在龍鳳,是少有的生態屏障,也是大慶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窗口,必將為大慶打造生態市景觀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區交通發達,地處哈大高速公路路口,而且國家中省直大企業在我區且比較集中,綠色生態農業有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登高遠望,從整體上體現生態立市、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市這個核心,著力營造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拓寬新思路,借助、圍繞灣、和濕地自然保護區大做文章,高水平建設公園游客中心,打造生態旅游品牌。并要搞好旅游開發工作,大力建設工業游、農業游,重點突出生態游、濕地游,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用人流,帶商流,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2、借鑒發展經驗,拓展經營城市新理念。要運用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加大對城市可經營資源的研究開發、整合利用和優化配置的力度。與齊市相比,我區的地理位置更為有利,資源升值空間較大,隨著城市建設的整體推進和環境的總體改善,各種城市資源必然大幅增值,只要經營好這些城市資源,就可以獲得大筆的回報資金,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將土地、道路等城市資產作為城市發展的資本,運用城市經營戰略,盤活城市資產,使土地升值,充分運用經營城市的手段大膽略、大氣勢進行大手筆建設。重點對龍鳳大街、鳳陽路、龍華路等主要街路兩側的站亭廣告權、公共建筑的冠名權進行拍賣、置換或拍租。開發建設好青龍山地區、公安分局四周平房區,消除新村、小區、開發區與區的明顯界限,在地域、經濟、文化上渾然溶為一體,努力構造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真正把龍鳳區建設成東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少年司法制度建設調研;基本情況;主要問題;改革建議
[中圖分類號]D917 3
[文獻表示碼]A
為進一步推進“為了明天工程”,完善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建設,加強公、檢、法、司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矯正未成年罪犯的配套工作,2006年12月11日至12月23日,由中央綜治委預防辦牽頭,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組成少年司法制度建設專題調研組,赴上海、江蘇、河南、陜西等四省市對當地的少年司法保護工作進行考察,并就少年司法制度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體系的現狀、問題與建議聽取了有關部門的意見。
這次調研采用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在我國少年司法工作成績較為突出、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江蘇、河南、陜西四省市進行考察。調研組分別聽取了各省市預防辦、公、檢、法、司、團委等部門以及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部分理事的有關工作匯報和建議,并實地考察了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社工站、江蘇省南京市檢察院、河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河南省高新技術開發區檢察院、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陜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聽取了來自少年司法工作第一線工作者的寶貴經驗和困惑困難,獲得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下一階段修改和完善關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建立互相配套工作體系的通知,促進少年司法工作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四地少年司法制度建設的基本情況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經過多年發展,四地公、檢、法、司機構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創新舉措,并不斷予以規范化、制度化,不斷發展成熟。
(一)創新舉措注重人性化、輕緩化
改革創新是少年司法的生命之源,各地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形成了一些特色創新做法,注重對未成年人的人性化保護和輕緩處理。如上海長寧區法院在全國法院系統率先推出社會服務令和考察官制度,讓未成年人在勞動考察基地以勞動洗涮罪錯;上海閘北區法院嘗試對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審理的綠色通道,有效減少訴訟周期;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法院在全國首先探索暫緩判決,擴大適用非監禁刑;上海閔行區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共同建立了未成年人社會觀護體系,對取保候審未成年人尤其是外來未成年人有效考察監管;上海、南京檢察機關嘗試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減少刑法干預。江蘇省公檢法司積極協調,聯合發文規范社區矯正和社會調查工作。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推動建立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誠愛基地”,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實現了預防矯正的專業化和社會化。河南省檢察機關以檢察建議書、幫教責任書和跟蹤考察表等“二表一書”形式切實落實對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措施,對未成年人案件試行提前介入偵查機制,有效減少羈押措施。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法院加強分案審理未成年案件力度,通過協調,將未成年人案件從公安階段即分案處理,較好地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河南省、陜西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將未成年人九年義務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力地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二)機構建設走向專業化、綜合化
少年司法機構建設各地發展程度不一,部分地區檢察院、法院、未成年人管教所、社區矯正等機構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機構建設走向成熟,建立了固定機構和專業隊伍。如上海檢察機關在全部19個區縣均成立了獨立建制的未檢科,實行捕訴防一體的辦案模式。上海法院在1999年即指定四家少隊伍年法庭集中管轄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006年又在兩家基層法院和一家中院開展少年綜合審判庭的試點。江蘇省法院在全國最早開展少年綜合審判庭的試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全省已成立了18個綜合少年審判庭。河南省法院系統已獨立建制的少年法庭的法院占到全省法院數的41%,居全國前列,并建立19個綜合審判庭,在四城市積極開展指定管轄試點。上海、陜西等地未成年人管教所在開展半工半讀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同時,積極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和心理矯治,為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創造條件。上海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全市建立了青少年事務社工、矯正社工、戒毒社工三支隊伍,并配備到基層社區,實行分類管理和針對性教育,為青少年社區服刑人員提供學業幫助和就業指導。
(三)少年司法工作不斷規范化、制度化
少年司法制度的發展,既要不斷向前發展,也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建章立制。如上海高院于2005年12月制定《關于實施“圓桌審判”的若干規定》,統一規定了圓桌審判的法庭設置、適用案件范圍、庭審注意事項等。上海長寧法院少年庭積極總結多年開展法庭教育的經驗,于2006年制定《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展法庭教育的若干意見》,對法庭教育的準備工作、參與主體及各自職責、教育程序、針對性教育方法等作了詳細規定。江蘇省公、檢、法、司2006年聯合制定《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審前調查實施辦法》,統一由社區矯正組織負責調查,有效解決了審前社會調查的客觀化、專業化問題。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公、檢、法聯合出臺了《公、檢、法互涉問題的規定》,統一了執法標準,加大了不捕不訴和判處非監禁刑的比率。陜西省司法局制定《關于規范兼職法制副校長職責和選聘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法制副校長的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切實提高了學校法制教育的質量。
(四)社會綜合治理著力實效化、系統化
各地公、檢、法、司均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工作,但如何切實有效地提高綜合治理的實際效果,并形成合力,成為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2005年2月,上海市綜治委等八家單位聯合簽署《關于對違法犯罪情節較輕的未成年人實行考察教育制度的意見》,要求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進行處前、訴前、判前考察,有效實現司法分流。江蘇徐州市賈汪區公、檢、法、司狠抓安置幫教的實際效果,與教育局聯合下發《關于落實被判處非監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復學、升學問題的意見》,切實有效地解決了未成年罪犯回歸社會后的就學問題,減少了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上海市閔行區社區矯正組織結合本區外來未成年人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80%以上的實際情況,設立了6名專職社工,并得到公安機關和流動人口協管員隊伍的有力協助,負責對外來人員的服務管理與犯罪預防。該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還建立了司法工作促進會,
吸收8家企業作為成員單位,為罪錯未成年人提供就業培訓機會。江蘇省南京市團委充分利用當地高校眾多的優勢,在十所高校法律系開展“法律人在行動”活動,法律專業大學生紛紛進入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等活動。陜西省律師協會組織西安市120家律師事務所開展覆蓋西安市全部中小學的“知心律師進校園活動”,采用一對一模式,律師與班級掛鉤聯系,解答學生問題,開展模擬訴訟等活動。
二、四地少年司法制度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當前各地少年司法配套體系還存在以下幾個共同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在犯罪形勢上,在經濟比較發達,流動人口較多的地區,未成年人尤其是外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較為集中,增長幅度較大。近年來,外來未成年人犯罪增長明顯,在經濟發達地區的上海、蘇州等地,已占未成年犯罪人總數的70%-80%以上。對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身份年齡確認難、社會調查難、刑罰平等適用難、遣返難、預防重新犯罪難等問題。尤其是新疆籍未成年人在成年人操縱下實施盜竊、搶奪、販毒等犯罪無法得到有效的打擊,成為上海、蘇州、南京、鄭州等地群眾反映熱烈的社會治安熱點難點問題。部分地區新疆未成年人犯罪出現公然化、暴力化、多樣化、組織化、流竄化趨勢,犯罪活動呈迅速蔓延趨勢,并存在取證難、打擊難、處理難、遣返難現象。
(二)在機構設置上,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的司法一條龍配套有所削弱,各地司法機構的機構建設亦存在相當差距。四地公安機關均沒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從而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護上出現了斷層。而檢察機關除上海外僅個別縣市設立獨立編制的未檢部門,絕大多數是成立未成年人案件辦案組或由專人辦理,在管理體系上有的屬公訴部門,有的屬偵查監督部門,尚需進一步理順。法院系統少年法庭的建設相對情況較好,但各地亦差異較大,存在專人負責、少年案件合議庭、少年審判庭(包括綜合庭)、指定管轄四種形式。上海以四個獨立建制的少年法庭指定管轄全部少年刑事案件,江蘇、河南法院結合各地實際四種形式全部存在,而陜西全省70個少年法庭全部是少年案件合議庭,其余法院則是由專人辦理。一些地區由于法院機構改革的問題,少年法庭機構和辦案力量有所削弱,目前全國共有2420個少年法庭,比1994年減少1000個左右。
(三)在開拓創新上,各地一些實踐效果良好的探索創新工作被沒有很好地推廣和實施,并且因為沒有法律依據停滯不前甚至被叫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效果,打擊了地方對少年司法工作的積極性。如檢察機關的暫緩、法院系統的暫緩判決、社會服務令、監管令、未成年人管教機構的試工、試讀制度在四地都普遍受到了未成年人、家長、社會的歡迎,目前卻已基本被叫停,特色工作陷入停滯狀態。
(四)在強制措施上,由于對打擊不力指責的擔心和取保候審條件的限制,各地對涉案未成年人尤其是外來未成年人取保候審的適用比率相對較低。而對采取羈押措施的涉案未成年人,由于各地看守所的羈押條件所限,涉案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管分押”沒有得到較好實行,絕大部分地區還存在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混合關押現象,從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使“單面手”變成“多面手”,影響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
(五)在法律援助上,各地法律援助機構的發展程度不一,經濟發達的地區法律援助情況相對較好,而欠發達地區由于承擔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的律師數量較少,法律援助機構不健全,法律援助的落實存在一定困難。另外由于指定辯護的義務性,一些律師的積極性不高,即使擔任指定辯護律師,也不盡職盡責,應付了事,存在庭前不認真閱卷、庭上不認真辯護和不進行法庭教育現象,無法真正起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作用。
(六)在處理方式上,現行單一刑罰處理模式應當轉變。一方面,對于由于年齡等因素,沒有構成犯罪卻屢教不改的未成年人,司法機關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怪圈,很難有效矯治;另一方面,對于一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由于刑法中缺乏對構成犯罪未成年人的非刑罰處理方式,只能采用嚴厲的刑罰手段(在沒有前科消除制度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導致已經取得的精心教育、有效轉化的矯治效果大大削弱,社會效果也不佳。
(七)在社區矯治上,當前輕刑化、非監禁化潮流下,在全國擴大適用社區矯治的同時,大部分地區社區矯正組織還不健全、不完善。據江蘇省司法部門反映,當前一般的基層司法所負責社區矯正的人員只有2至3人,普遍面臨人員少任務重的沖突。而且社區矯正人員的管理權限和矯正方法由于沒有法律層面上規定,導致缺乏權威性,出現個別對象不服管和個別社工工作方法少的問題。由于人員、經費、制度的相對缺乏,在一些經濟相對落后地區開展社區矯正的效果不佳,有流于形式的現象。
(八)在安置幫教上,公、檢、法、司等部門對未成年人的安置幫教工作各自為戰,費時費力卻收效欠佳,司法教育挽救工作與社會安置幫教工作銜接上還存在脫節現象。在辦案過程中,司法機關和社區矯正部門為解決未成年人的復學、就業、生活問題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與學校、單位、社區做協調工作,卻往往收效甚微。而且前科無法消除或限制的問題導致未成年人復學、就業困難重重,嚴重影響其回歸社會重新做人的信心。一些未成年人經過矯治回歸社會后,由于得不到及時的安置幫教,又重新走上犯罪道路。極端的例子是某未成年人管教所反映一外來未成年人在刑滿釋放當天就因無錢生活實施搶劫犯罪。
三、四地少年司法部門對少年司法制度建設的具體建議
為了少年司法的明天,各地司法部門針對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一)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司法部門應當加強配套組織機構建設,建立專門機構或指定專人辦理,完善司法一條龍。如公安機關應當設立專門機構或專門的青少年事務警官,檢察院應當建立未檢科或未檢組實現專人辦理,法院在完善少年法庭的基礎上可推動少年法院的成立,法律援助部門應當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未成年人辯護律師隊伍。當然具體模式可以因地制宜。
(二)在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建立獨立的未成年人看守所,徹底實現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分管分押”。條件不成熟的地區應當堅持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不同的監室分管分押分教,防止交叉感染。
(三)應當繼續允許各地區探索被實踐證明有效的改革創新措施如監管令、社會服務令、暫緩、暫緩判決、試工試讀等,在法律框架內自上而下有序進行,并及時形成經驗,制定規則,從而推動相應立法的發展。
(四)應當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組織建設,落實人員、場所、經費,完善相關監督管理制度,加強與社會志愿者和其他社會矯正力量的配合協作,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監獄、勞動、民政、社會保障等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取得街鎮、村居、居民等的密切合作,形成合力開展矯正工作。對于在羈押場所服刑未成年人應當保障其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供勞動技能培訓,力爭掌握一技之長。
(五)社會調查工作應當推動社會化、專業化,建議由司法行政機關基層司法所等社區矯正組織承擔,而不應當由檢察院、法院或律師調查,以確保其客觀性和全面性。社會調查工作應當建立全國性協作機制,從而確保對外來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落到實處。
一、基本情況
二、德能情況
(一)思想覺悟高,政治立場堅定。該同志主持局工作以來,能夠認真自覺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市局黨組的各項決定,政治立場堅定,有很強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組織紀律性強,在原則問題和重大事件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
(二)關心職工,工作作風踏實。她關愛職工,組織開展的“我為質監獻計獻策”問卷調查活動,得到了省局主要領導的肯定。為職工辦實事,擠出資金解決了職工午飯難和午休難兩大困難,使局職工更加團結。工作作風踏實,經常帶隊開展食品、特種設備、建材安全專項檢查。深入食品工業園區、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特別是在迎接省局檢查的準備工作中,她帶頭加班熬夜,總是最后一個離開,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三)組織能力強,工作重點突出。在她主持工作期間,一是能站在全局思考問題,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她將局工作情況制成表格向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報送,爭取他們對質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協調好與各部門的關系,僅半年時間就爭取到省、市、區等各項資金54萬元,打開了局工作新局面;二是能圍繞區委、政府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在支持產業發展過程中,積極發揮品牌戰略優勢,將生豬、紫云獼猴桃列為“**省名牌”精心培育,將獼猴桃列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進行爭創,還將韭黃列為首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并組織紫云獼猴桃參加了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與陜西省政府在第十七屆楊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期間共同舉辦首屆全國農業標準化成果展,使區農業標準化工作躍上新臺階。三是大膽創新機制,服務園區建設。對入住園區企業實行提前介入制度、掛聯幫助制度、綠色通道制度,提出了派出人員進駐園區服務的設想,促進食品工業園區發展。
三、廉政情況
她能嚴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以政治堅定立德、以廉潔從政立身,以愛民為民立本,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做廉潔勤政的表率。在個人品質上,為人正直,堅持原則,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在工作作風上,講究民主,善于調查研究,能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在廉潔自律上,堅持用《廉潔準則》規范自身行為,在出差、接待、交往等方面,不搞特殊化,反對鋪張浪費。不利用職權謀私利、辦私事,不在工作中貪便宜、要好處,沒有接受與公務有關的宴請和禮品。能嚴格管好身邊的配偶、子女,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她工作的半年時間里,局局工作管理有序、成效顯著。2016年,質監局被區政府表彰為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工業經濟及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政務服務工作先進單位”,被**省“巾幗建功”領導小組授予**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被市局黨組授予“四好領導班子”榮譽稱號,她本人被評為市質監局先進個人。
四、考評情況
經過民主測評,其結果如下:參加測評12人,發測評表12份,收回12份,有效票份,在推薦意見中,同意票,不同意票,棄權票。
經與局工作人員座談,并征求區人民政府、區委組織部、區紀委領導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該同志完全能夠勝任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希望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學習,注重協調,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為質監事業發展多做貢獻。
一、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及主要經驗
1998年,杭州市工商局與有關部門配合,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圍繞打造“信用杭州”的戰略目標,開展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一)開展誠信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推進全社會的信用進程。
1、開展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活動。2004年7月,由市委宣傳部、市工商局、市民營(私營)企業協會、市個協共同組織開展了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活動和杭州市“百家誠信示范企業、百家誠信個體工商戶”認定活動,予以發證和授牌,并在市級有關媒體進行公告。
2、推動全市企業“守合同、重信用”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媒體、網絡等載體,大力宣傳企業誠信經營的意義。二是對全市1357家“守重”企業上門走訪,指導督促企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三是開展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全市工商機關分別舉辦了合同培訓班71期,參加培訓2023人次,印制學習資料三千余冊。
3、廣泛宣傳企業信用建設工程。以“政府推動、群眾參與、社會關心、道德規范、輿論監督”為基本工作思路,促進企業信用建設。2004年6月,市工商局在杭廣電臺開播的“行風熱線”欄目,以“信用工程”建設為題,以杭廣電臺熱線為互動平臺,進行宣傳,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聽取群眾建議。
(二)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評估、公示、監管機制,完善管理體系。
1、深化組織制度建設,加強工作調研。市工商局成立了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下設辦公室,制定了《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工作目標,就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工作機制、開展信息征集、強化信用監管、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做出具體的部署。2004年,市工商局牽頭完成了《提升企業信用的對策與思路》的調研報告。
2、以完善企業“經濟戶口”制度為重點,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一是制訂并實施《市工商系統企業信用工作職責和信息錄入、修改、刪除操作規范》,明確了系統內各部門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的職責和任務,規范了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等制度,形成了以各業務處室、分局、工商所為單位的信息錄入機制。二是加強各職能部門聯動。2003年實現工商、國稅、地稅、質監四部門聯網,開通了企業基礎信息交換。截止到2004年底,杭州市工商局征集錄入了全市所有的12萬余家各類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24萬余家個體工商戶的信用信息,包括登記時的基礎數據、企業經營數據、資產數據、借貸信用記錄、工商日常巡查時的情況記錄,以及企業自行申報的信用資料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企業信用情況。
3、完善評估體系,實行信用反饋,推行信用公示。杭州市工商局在充分調研和積累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數據模型和指標體系,邀請了專家、學者進行了多次評估,同時多方面征求企業意見,結合地方實際進行修改完善。2003年,以企業“經濟戶口”數據庫為基礎,隨機選擇了600家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的試運行。2004年對整個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加以修改完善。一是將全市所有12萬余家各類企業納入評價范圍;二是將企業信用監管評價分為AAA、AA、A 、B、 C、D四等六級。分別表示信用優良、信用良好、信用穩定、信用波動、信用低下和信用破產;三是將評定結果向企業反饋,征得企業同意后向社會公布;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將AAA級企業及D級企業進行公示。2004年12月,杭州市工商局對全市的12萬余家企業進行了企業信用等級評價,126家企業被評為AAA級,依法對8079家未按規定申報年檢、名存實亡、查無下落,或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做出了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并列入信用破產“黑名單”。召開了省市新聞媒體和AAA級企業代表參加的情況通報會,在杭州日報和市工商局紅盾信息網上進行公示。全國各大媒體也進行了后續報道。
4、確立監管目標,強化分類監管。一是以信用監管評價等級為導向,將信用監管評價結果所自動生成的監管意見作為各業務部門、工商所的監管目標。二是實行“頻率監管”制度,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采取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
5、落實獎懲機制,抓好信用培育。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工商部門實行跨年度檢查、企業年檢免審、優先推薦為“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扶持企業創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等,賦予企業信用資產;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在單項榮譽授予中實行信用等級一票否決。
(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企業信用監管實質上是一個對企業信用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評估、、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通過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平臺來進行。杭州市是全國4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工商局是全市企業信用建設牽頭單位,其信息中心及互聯網平臺是政府信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府將信息化建設列入建設投資計劃, 由市財政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杭州市工商局計算機網絡管理由局信息中心負責,現有8人,全部是計算機專業人員。17個分局、96個工商所全部聯網。幾年來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建設投資近4000萬元。現在的軟件系統包括了工商系統所有的日常工作的辦公自動化,可以實現網上進行開業、變更、注銷登記及年檢。
二、對我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總體規劃,逐年分步實施。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由于我市工作起步晚,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已經很大。我們的起點要高,步伐要快,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
2005年為起步建設階段。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明確內部分工,建立責任制;做好數據的積累,制定數據征集辦法,制定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標準;開發企業信用評價軟件,建立互聯網平臺。
2006年要初步建成企業信用體系。結合市工商局辦公樓建設,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和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實現工商內部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共享;在充分征集企業信用數據的基礎上,對企業信用進行評估;實現企業信用監管(如市場巡查)的計算機指令化;在互聯網上公布企業基本信息和部分信用信息,供社會公眾查詢。
2007——2008年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完成內外結合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實現與相關部門的網絡互聯,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收集的經?;?、制度化;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信息評價系統,實現企業信用信息的動態管理;開展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深入開展誠信企業創建活動。
(二)本著內外有別、先內后外的原則,積極穩妥地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企業信用信息的公示、運用,以及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1、要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在現有企業登記數據的基礎上,完善企業信息數據庫,整合各類企業信息,實現工商內部的信息共享。評定企業信用等級,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
2、在互聯網上建設承德紅盾信息網,將企業基本信息、企業信用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在網上公示。在企業信用信息不夠全面、充分,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公示評價結果,做為監管依據。
3、由政府組織建設“誠信承德網”,作為承德市企業信用信息運行的平臺。將“紅盾信息網”與“誠信承德網”對接。實現政府各部門的資源互通,信息共享。在充分征集、整合各類企業信用信息,并且對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進行充分的論證、試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評定結果在“誠信承德網”上進行公示。逐步將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評價、公示等職責移交企業信用協會。
(三)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內部合力。
成立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責任。市場合同科(或成立專門辦公室)負責總體協調和組織工作,企業科、企業分局、個體科、外資科、商標廣告科、公平交易管理科、個私協、消協、市場分局等相關科室,本著誰產出,誰管理,誰錄入,誰審核的原則,負責本科室的企業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工作;信息中心負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建設,搭建局域網及互聯網平臺等技術工作;法規科負責研究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及的法律問題。
一、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及主要經驗
1998年,杭州市工商局與有關部門配合,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圍繞打造“信用杭州”的戰略目標,開展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一)開展誠信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推進全社會的信用進程。
1、開展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活動。2004年7月,由市委宣傳部、市工商局、市民營(私營)企業協會、市個協共同組織開展了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活動和杭州市“百家誠信示范企業、百家誠信個體工商戶”認定活動,予以發證和授牌,并在市級有關媒體進行公告。
2、推動全市企業“守合同、重信用”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媒體、網絡等載體,大力宣傳企業誠信經營的意義。二是對全市1357家“守重”企業上門走訪,指導督促企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三是開展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全市工商機關分別舉辦了合同培訓班71期,參加培訓2023人次,印制學習資料三千余冊。
3、廣泛宣傳企業信用建設工程。以“政府推動、群眾參與、社會關心、道德規范、輿論監督”為基本工作思路,促進企業信用建設。2004年6月,市工商局在杭廣電臺開播的“行風熱線”欄目,以“信用工程”建設為題,以杭廣電臺熱線為互動平臺,進行宣傳,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聽取群眾建議。
(二)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評估、公示、監管機制,完善管理體系。
1、深化組織制度建設,加強工作調研。市工商局成立了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下設辦公室,制定了《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工作目標,就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工作機制、開展信息征集、強化信用監管、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做出具體的部署。2004年,市工商局牽頭完成了《提升企業信用的對策與思路》的調研報告。
2、以完善企業“經濟戶口”制度為重點,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一是制訂并實施《市工商系統企業信用工作職責和信息錄入、修改、刪除操作規范》,明確了系統內各部門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的職責和任務,規范了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等制度,形成了以各業務處室、分局、工商所為單位的信息錄入機制。二是加強各職能部門聯動。2003年實現工商、國稅、地稅、質監四部門聯網,開通了企業基礎信息交換。截止到2004年底,杭州市工商局征集錄入了全市所有的12萬余家各類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24萬余家個體工商戶的信用信息,包括登記時的基礎數據、企業經營數據、資產數據、借貸信用記錄、工商日常巡查時的情況記錄,以及企業自行申報的信用資料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企業信用情況。
3、完善評估體系,實行信用反饋,推行信用公示。杭州市工商局在充分調研和積累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數據模型和指標體系,邀請了專家、學者進行了多次評估,同時多方面征求企業意見,結合地方實際進行修改完善。2003年,以企業“經濟戶口”數據庫為基礎,隨機選擇了600家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的試運行。2004年對整個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加以修改完善。一是將全市所有12萬余家各類企業納入評價范圍;二是將企業信用監管評價分為AAA、AA、A 、B、 C、D四等六級。分別表示信用優良、信用良好、信用穩定、信用波動、信用低下和信用破產;三是將評定結果向企業反饋,征得企業同意后向社會公布;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將AAA級企業及D級企業進行公示。2004年12月,杭州市工商局對全市的12萬余家企業進行了企業信用等級評價,126家企業被評為AAA級,依法對8079家未按規定申報年檢、名存實亡、查無下落,或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做出了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并列入信用破產“黑名單”。召開了省市新聞媒體和AAA級企業代表參加的情況通報會,在杭州日報和市工商局紅盾信息網上進行公示。全國各大媒體也進行了后續報道。
4、確立監管目標,強化分類監管。一是以信用監管評價等級為導向,將信用監管評價結果所自動生成的監管意見作為各業務部門、工商所的監管目標。二是實行“頻率監管”制度,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采取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
5、落實獎懲機制,抓好信用培育。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工商部門實行跨年度檢查、企業年檢免審、優先推薦為“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扶持企業創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等,賦予企業信用資產;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在單項榮譽授予中實行信用等級一票否決。
(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企業信用監管實質上是一個對企業信用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評估、、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通過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平臺來進行。杭州市是全國4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工商局是全市企業信用建設牽頭單位,其信息中心及互聯網平臺是政府信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府將信息化建設列入建設投資計劃, 由市財政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杭州市工商局計算機網絡管理由局信息中心負責,現有8人,全部是計算機專業人員。17個分局、96個工商所全部聯網。幾年來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建設投資近4000萬元?,F在的軟件系統包括了工商系統所有的日常工作的辦公自動化,可以實現網上進行開業、變更、注銷登記及年檢。
二、對我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總體規劃,逐年分步實施。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由于我市工作起步晚,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已經很大。我們的起點要高,步伐要快,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
2005年為起步建設階段。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明確內部分工,建立責任制;做好數據的積累,制定數據征集辦法,制定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標準;開發企業信用評價軟件,建立互聯網平臺。
2006年要初步建成企業信用體系。結合市工商局辦公樓建設,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和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實現工商內部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共享;在充分征集企業信用數據的基礎上,對企業信用進行評估;實現企業信用監管(如市場巡查)的計算機指令化;在互聯網上公布企業基本信息和部分信用信息,供社會公眾查詢。
2007——2008年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完成內外結合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實現與相關部門的網絡互聯,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收集的經常化、制度化;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信息評價系統,實現企業信用信息的動態管理;開展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深入開展誠信企業創建活動。
(二)本著內外有別、先內后外的原則,積極穩妥地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企業信用信息的公示、運用,以及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1、要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在現有企業登記數據的基礎上,完善企業信息數據庫,整合各類企業信息,實現工商內部的信息共享。評定企業信用等級,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
2、在互聯網上建設承德紅盾信息網,將企業基本信息、企業信用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在網上公示。在企業信用信息不夠全面、充分,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公示評價結果,做為監管依據。
3、由政府組織建設“誠信承德網”,作為承德市企業信用信息運行的平臺。將“紅盾信息網”與“誠信承德網”對接。實現政府各部門的資源互通,信息共享。在充分征集、整合各類企業信用信息,并且對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進行充分的論證、試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評定結果在“誠信承德網”上進行公示。逐步將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評價、公示等職責移交企業信用協會。
(三)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內部合力。
成立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責任。市場合同科(或成立專門辦公室)負責總體協調和組織工作,企業科、企業分局、個體科、外資科、商標廣告科、公平交易管理科、個私協、消協、市場分局等相關科室,本著誰產出,誰管理,誰錄入,誰審核的原則,負責本科室的企業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工作;信息中心負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建設,搭建局域網及互聯網平臺等技術工作;法規科負責研究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及的法律問題。
——赴某地調研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考察報告
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是省廳近年來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為了解各地這兩項工作的進展情況,最近,省廳單成繁副廳長率有關處室赴**、**、**三市進行了工作調研。調研期間,省廳先后聽取了**等三市的工作匯報,參觀考察了**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市中小企業局、遼寧**電磁線有限公司、**市炬豐食品有限公司、**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富祥曲軸有限公司、**佟二堡皮裝市場、**七星集團造船項目、**希瑞集團、**泰達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茂華木業有限公司。從調研結果看,**等三市服務體系架構初步構建,相關工作陸續展開;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形式多樣,新上項目不斷增加,成效開始逐步顯現。
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幾年來**等三市做了大量工作,各市積極爭取有關方面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建設、信息平臺建設等軟硬件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創業輔導、教育培訓、融資擔保、投訴咨詢、信息服務等各項業務陸續展開。**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擁有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服務大樓,設有創業輔導基地、投訴中心等機構,工作人員30多人。目前,全市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各種服務機構約500家,人員2000人左右。**市融資擔保體系初具雛形,他們通過“兩臺一組”模式為17戶中小企業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貸款3545萬元,與市人民銀行合作,批準和承諾貸款2.9億元,引導9家信用擔保機構為各類中小企業貸款擔保14620萬元。**市信息平臺建設速度快,網上信息交流活躍,利用率高。僅5-9月就點擊12萬次。**市從信息平臺、創業輔導、基地建設、融資擔保、維權投訴、人員培訓等幾個方面全面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市經緯中小企業信息服務中心和**縣中小企業信息服務中心,經緯信息服務中心為六個縣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建設開通了網站,目前正在免費為百戶中小企業建設網站。創業輔導基地建設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建成工廠化養殖創業孵化基地、服裝加工業創業孵化基地、石材加工業創業孵化基地、商業零售業創業孵化基地、旅游服務業創業孵化基地等五個創業孵化基地。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又有新進展,今年新批準成立**金鼎擔保有限公司、**縣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和楊杖子金益創業擔保有限公司3個2000萬元以上擔保公司。全市今年共為企業擔保32筆業務,擔保資金總額4260萬元,比上年增加一倍。
在推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方面,一年來**等三市工作扎實,效果明顯。**市重點圍繞兩大支柱和三個重點產業開發更新換代產品。截止10月末,全市共完成新產品開發101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9項,國內領先水平的46項。三羥甲基丙烷、彩色塑料型材等28個項目列入省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瓶級聚酯切片等12種新產品榮獲第六屆省優秀新產品獎。調研中參觀考察的富祥曲軸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具有強烈創新意識的科技型企業,公司共有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內”字牌商標為省著名商標,公司還與東北大學、中科院**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市積極鼓勵支持企業開展多層次的產學研聯合,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已有100多家企業同國內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科技合作關系,合作項目200多個,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近百人。**市積極扶持企業開發新產品,不斷增強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今年全市試成新產品170項,投產85項,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12項和8項。奧龍射線公司申報省級技術中心、曙光汽車申報國家級技術中心均獲得成功。在校企合作方面,東方測控公司積極支持與中外院校合作專攻軟件開發難題,并與國家原子能研究所、**理工、東北大學廣泛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在推進企業技術創新中新上了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大項目,如七星集團投資7.6億元的30萬噸造船項目、天星集團一期、二期投入4億元新上中錳合金項目,以及海思科投入6500萬元新上心腦血管藥物項目。這些大項目的啟動,有力地帶動了地區規模經濟的發展。今年全市民營企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達到163項,總投入100億元。
一、增強信息意識,為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要進一步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必須卓有成效地開展信息知識宣傳和教育,增強政府管理部門及農業生產經營者的信息意識,提高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以觀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來推動農業信息化的建設。政府作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組織管理者,同時也是信息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員的信息意識對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起著重要作用。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高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對信息的重要性、嚴肅性、風險性、時效性的認識;基層科技人員作為農業基層科技的主體,要加深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正確認識,找準自身的位置,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農業企業和農戶是信息服務的最終用戶的接受主體,要加大信息的宣傳力度,擴大宣傳領域,提高他們的信息意識,刺激農民利用農業信息的欲望、動機,并積極引導其投入到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之中,使他們不僅成為農業信息所帶來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為農業信息的生產者。推進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思考調查報告范文
二、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業信息化建設奠定物質基礎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社會公益性工程項目,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在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下,嚴格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使有限資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發揮實效,避免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農業信息化建設又是一項新興的事業,政府要充分利用計劃和市場的作用,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個人、集體、企業和外商多方投資,形成多元化投資渠道,共同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同時要盡快建立農業信息化引導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以扶持農業信息技術業和農業信息服務業的順利健康發展。不斷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盡快建成相對完整的縣、鄉、村三級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信息網站,建立和完善計算機局域網,加快信息網絡軟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加強各種農業適用數據庫的研制與開發,加強并完善包括農業自然資源信息、農業生產管理信息、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農業實用技術及科研成果等數據信息在內的各種類型數據庫。加強信息資源建設,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現有涉農信息資源,繼續拓展實用性的信息資源的整合。在不斷完善現有的信息資源的同時,應著手研發構建高質量的實用性農業應用系統。
三、強化組織和引導,為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領導保證
政府部門特別是涉農部門要把推進農業信息化作為一項重要職能,把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