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4:23
序論:在您撰寫立體化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國素質教育的宗旨著眼于全體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多媒體聲形并茂、動畫演繹、人機交互、搜尋查找等功能,具體體現全人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并結合教學實踐創建一套圖文聲像并茂的立體化多媒體教學模式,構建“視聽賞學練”多維度教學模式。視———動畫演繹,心領神會,聽———聲音悅耳,聽覺享受,賞———意境唯美,情感真摯,學———百川入海,為我所用,練———人機交互,即時評測。
1.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從形式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突出學習的趣味性,挖掘孩子學習的潛能,讓孩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具備主動性、愉悅性、操作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遵循以讀感染、以讀代講、以讀會意、以讀認知的原則,在聲、形、情、意中與作者共鳴。把課成動畫,以聲、樂、畫的形式再現課文情境,專業的配音、精美的動畫、優美的音樂,將一行行靜止的文字變成了聲情并茂的音樂電視片,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增強孩子的感受能力,讓他們像欣賞動畫片一樣欣賞文學作品,感悟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設置“英語情境動畫”導入教學,讓學生在看動畫時,不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其學習興趣;還可將課文對話部分做成可進行角色扮演的動畫片,學生可以和動畫片中的人物進行人機對話,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還可將小學英語中的“英文歌曲”制作成旋律動聽、節奏明快的歌曲,讓孩子在欣賞、學唱歌曲時學會英語,寓教于樂。
2.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具象思維教學法”,提高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熬呦笏季S教學法”是指用右腦的形象思維展現并促進左腦的邏輯思維,同時建立二者的平衡關系,使左右腦均衡發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量大,知識面廣,畫面形象生動,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優勢,與課堂教學優勢互補,全面提升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幫助教師進行優質的多媒體教學活動。韓宏宇教授指出“學科思維訓練的內容是:思維器官、思維心理、思維形式、思維方法、思維品質訓練成為各個學科、各年級進行學科思維訓練的實驗變量,即自變量”,將學科思維訓練與學科教學統一起來,才能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任何創新都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始于靈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維,綜合就是創新。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抽象概念、公理定理與感性形象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便于學生理解、創新。例如,初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果僅僅依靠課本上的文字和圖形,以及老師在黑板上的畫圖講解,很難給剛剛進入中學的學生建立一種清晰的空間感覺,而Flash課件的優勢恰恰在這里。采用色彩豐富的動畫演示,幫助學生順利理解空間幾何體被空間平面所截,形成截面的位置以及形狀,并且通過閃動相應的線條,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截面的輪廓。這個課件,首先采用類比的方法,用日常生活中“刀切豆腐塊”的動畫,很自然地引入了“空間平面截幾何體”的數學知識,達到了化抽象為形象的目的,便于學生理解。在講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時,通過常見的投影儀和放大鏡的工作場景引入有關凸透鏡知識,通過精確、清晰的實驗現象,帶領學生進入一個變幻的光學世界,通過光屏與蠟燭的不斷變換,逐步使學生明白凸透鏡成像的真正規律。為什么同樣一個凸透鏡,既可以使物體放大,也可以使物體變小?為什么有時候可以用光屏接收真實存在的實像,而某些時候又接收不到?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這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可以迎刃而解。
3.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優化教學過程。①使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更準確、更清晰。在化學演示實驗中,有許多放出氣體、產生沉淀、發生變色現象的實驗,在課堂上做這些實驗,總是有部分學生對實驗中產生的現象看不清楚,而且有時候實驗也不一定成功。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呈現清晰可見的實驗效果,提高細微現象的可見度,使學生對實驗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印象深刻,經久難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②模擬無法操作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有些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按常規演示難以完成或實現,但借助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可以減少污染;如氯氣、一氧化碳的毒性是無法讓學生感知的,這時可借助動畫模擬小白鼠中毒死亡的過程。對一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接觸法制硫酸、合成氨工業等,大多數學生都未見過,缺乏感性認識,而用多媒體技術可形象、逼真地再現每一個生產環節,對于各個環節也可以反復演示或局部放大。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與展望
高三歷史教學既要抓實課堂教學環節,也要充分兼顧到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在時間上運用各種間隙時間復習鞏固歷史學習內容,在方式上相互幫助,借助于互助學習活動增強歷史學習薄弱環節的突破以及拾遺補缺效果,還可以在學習技巧交流等方面進行探討,實現授人以漁的目標。
二、高三歷史立體化教學實施要點
1.構建立體化目標體系,滿足學生發展差異
進入高三階段之后,學生在每一門學科中的差異性已經較為顯著,歷史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立足實際開展教學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學要求統領整個歷史教學活動,一定要以更為切合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實際的目標組織開展教學,以保護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進步,更好地備戰高考。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教學目標的差異性處置,對基礎知識點的記憶以及理解方面,全體學生統一要求,但是在進一步發掘規律以及橫向、縱向比較方面,則體現對不同學習基礎學生的差異性要求。對優秀生提高難度,對學困生降低學習要求,保證學生在歷史學習活動中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學習目標任務,這也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差異性教學目標的引領下,筆者從教學的不同環節體現對學生的差異性兼顧,適應學生學習差異以及提高教學針對性成效。
2.打造立體化內容梯度,扎實推進教學深入
筆者在高三歷史教學中,堅持以歷史發展為主線,從宏觀上把握概念,從微觀方面引導掌握歷史事件與規律,實現前后連貫、逐層深入,從知識點的掌握、前后的聯系到規律的發掘,以立體化的教學內容優化促進教學深入開展。具體實施過程中,歷史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屬于基礎教學,按照教材編寫的順序教學每一個章節與知識點,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立體理念去掌握知識、加深理解。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需要,以歷史教學內容為依托,進行為立體化內容檢查,將常規的聯系轉變為多層次與角度的練習活動,既有助于學生的靈活掌握與形象記憶,同時也符合歷史教學循序漸進的規律,實現了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第二層面屬于分門別類教學,對立體概念中的知識點進行提煉、概括、分類。在對知識點進行提煉與分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整體方向靈活開展,如可以將中國古代史細分為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文化、民族關系以及著名戰役、農民戰爭等類別,每一個類別之中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如可以將“經濟發展”細化為發展背景、農業發展、手工業進步、商業狀況、對外貿易等不同的線索,每一條線索都連串一系列的知識點,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構建了框架式的教學體系,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與復習都可以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綜合目標。第三層面屬于內化與發掘范疇,指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發掘,以及開展橫向、縱向對比活動,為迎接高考進行實戰演習。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的農奴制度改革等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從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縱向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對比等等。在這一層面進行的教學活動屬于對原有知識點、理解內容上的融合與運用,對于學生歷史綜合能力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功能。
3.整合立體化教學資源,增強學生掌握效果
三峽大學水利工程施工課程教學團隊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進行優化改革,豐富立體化教材建設的內涵,構建了以紙質教材為核心,現代信息技術為平臺,以工程施工影像實錄、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施工過程三維可視化仿真、Flas為載體,集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輔導答疑以及教學質量反饋和實時監控為一體的立體化網絡教學系統。該教學系統的設計遵循了實用性、異步性、交互性、生動性、先進性、可擴展性等原則,實現了由傳統的以單一教材為主的教學模式向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整合學科課程的轉變。
1.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以水利水電工程各類水工建筑物的施工為對象,依其施工技術、組織特征,建立相應的科學體系,歸納了幾個典型建筑物(如土石壩、混凝土壩和地下洞室),引入案例教學法,按這些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施工過程),闡明它們的基本技術組織原理,構成課程結構體系的骨架。
2.構建分級課程導學體系。學生需要通過教師的導學安排來學習,教師導學的任務主要包括三個:一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學習;二是指導學生,解答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三是監控學習過程,并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和考核。本教學團隊按照“課程團隊-課程輔導教師-教學班-學生”設置分級導學體系,導學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分組討論、在線輔導和討論等。課程團隊負責課程的整體設置,包括制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安排教學進度,分配教學資源,以及確定教學方案等。課程輔導教師負責按照課程團隊的安排實施具體的教學活動,如引導學生學習,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教學班的設置是以班為單位組織教學,安排學習任務。學生按進度安排參加課堂教學,完成課外自主學習。
3.建立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包括了優選的課程紙質教材、立體化的多媒體課件與輔助教學的案例庫動畫短片、習題庫等教學資源。(1)多媒體課件。教學團隊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開發了多媒體教學軟件和工程資料錄像等教學課件,主要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課件的信息量與課程教學的學時相適應,用提綱式的幻燈,闡述課程的重點、難點。(2)輔助資源庫。為了輔助教學,除了多媒體課件外,還需要大量腳本數據、圖形、音頻、視頻、教學軟件等元素釋解教學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些資源以施工對象為單元形成輔助資源庫,用于教師備課和學生擴展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導航(已建工程施工技術影像實錄)、視野拓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仿真動畫(對難以理解的復雜施工過程及其組織開發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三維可視化動態仿真模型,對復雜的工藝過程開發Flas等)等模塊。教學團隊自主開發制作和整理了三峽、水布埡、龍開口等工程施工過程的三維動態演示視頻及部分施工機械和施工技術的視頻,根據教材中的附圖制作了flas,通過對施工技術的說明及工程實例的演示,將枯燥的文字表述和靜態的黑白圖片變成動態影像,直觀形象地演示大壩的澆筑過程,進行施工方案優化分析等。(3)習題庫。試題庫,是以課程為單元的測試手段集合,用于檢驗教學效果。團隊精選并編寫習題,兼顧題目的難度和廣度,注重解題思路和技巧的培養。其特點是可以通過計算機隨即抽取、組合,以適應不同的測試對象,利于考教分離。主要用于教師對學生考核及學生自測。
4.開發網絡互動平臺。其主要功能:(1)系統導航與管理。本系統主要通過檢索、導航條、圖文鏈接等方式實現導航,提供對應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簡介、教學大綱、任課教師情況、考核方法以及使用本系統的操作步驟和方法等。(2)基于網絡的教育資源共享與互動學習?;诰W絡的虛擬教學環境,讓遠程共享與遠程學習成為可能,為學生深入學習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為師生之間提供即時的討論、答疑平臺。(3)實時反饋與評價。系統可以實時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和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包括單元測試、課后作業、綜合測試和教師課后評價等。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進行自我測試,教師依據測試結果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可以根據自測結果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識水平,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學習。
二、結論
1.我校參照二級醫院護理崗位和工作流程設計建成了現代醫護實訓中心———仿真病區。實訓中心設有多媒體教室,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進行實訓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授課中涉及操作就地使用用物給學生演示,學生也能立即練習,使理論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提高學生整體知識的掌握。彌補了傳統教學先在教室講授理論,下次課再到實訓室上實訓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弊端。
2.仿真病區實訓中心堅持高標準、高起點、以模擬真實護理臨床工作環境,讓學生體會到“上課就是上班”,盡量縮短學校和臨床差距。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大綱操作項目并增購實訓用物,實訓內容和操作用物與臨床相匹配,添置臨床上常見的器械和儀器如超聲波霧化吸入器、靜脈微量注射泵等,教會學生在校期間正確應用這些儀器和操作技術。為了能使學生親自體驗一些操作,如鼻飼、靜脈穿刺、肌肉注射等,除在模擬人上反復訓練外,還為學生提供練習的一次性用品,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互相進行真人練習,使實訓練習與臨床工作實現“零距離”,既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可以讓學生體驗患者的感受,讓學生每次實訓課都置身于仿真環境,猶如在醫院病房、以護士角色進行各項操作及對各類患者進行護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實現教學與臨床工作的無縫對接。
二、教師管理與學生自主管理相結合
由于護理學實訓課學生是在操作中完成的,教師又需兼顧教學、指導和管理等職責,往往存在管不過來的現象,課堂紀律會比較混亂。改革后將班級人數分為10~12個小組,每組大概4~5人,按學習和動手能力強弱合理搭配,每組選擇責任心強、操作水平高的成員為小組長,對其他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班長和課代表負責管理各小組長,教師管理班長和課代表。這樣就形成了“教師—班長(或課代表)—小組長”三級管理體系,各個負責人各司其職,管理好自己的人員,課堂紀律就比較有序。
三、傳統實訓課
由實訓管理員安排實訓,上課前實訓管理員將操作用物準備好,學生對于某些用物的使用目的都不知道,更不會自己準備用物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學生在開課前預習操作項目,熟悉操作相關理論知識,課前學生自行根據課程內容準備用物,實訓管理員給予指導,而且小組內成員輪流準備用物,將學生角色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管理者,使學生向主動學習、手腦并用型轉變,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有較大幫助。
四、嘗試多種教學方法
一、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必須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老師從主觀愿望出發,以老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依據,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主觀意志,進行安排和策劃,其適用性和合理性都較差,教學效果常會事倍功半。而現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新理念指導化學教學設計,盡管使用化學舊教材,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在現在使用舊教材的情況下在教學設計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呢?
首先應該摸清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持能,生活經驗、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再進行教學設計。包括目標設計、內容設計、學習的情景設計,教師與學生互動設計、復習設計、實驗活動設計、作業設計等?,F有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而設計。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老師處于引導的地位?,F就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這一小節的教學內容設計老師與學生互動這一環節:
老師活動:出示問題,創設良好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1)、復習提問酸有哪些五條通性?(2)、出示本節實驗的用藥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NaOH的化學性質。(3)、指導學生完成以下實驗:A、氫氧化鈉與指示劑的反應。B、氫氧化鈉溶與CO2的反應(學生可以用嘴吹),C、氫氧化鈉與酸反應(中和反應)D、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反應。
學生活動:1、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再設NaOH的化學性質。2、積極完成各個實驗,有問題請老師指導。并記錄現象。思考討論得出結論:NaOH共有四條化學反應性質。本環節設計主要以實驗來提問、探討、通過老師的引導,進行學法指導,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達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宗旨。
二、課堂教學的學生為主,切實變“講堂”為“學堂”。
過去的課堂教學絕大多數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或“一言堂”老師把知識傳授給一個個的容器,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只是應付考試,分數還可以,而實際能力欠佳。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皆不敢提及。教學陷入了誤區,忽略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是一個可以點燃的火把,要達到教學的宗旨,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變“講堂”為“學堂”教學才能圓滿完成。因此,課堂教學首先應該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再根據課型的不同,找準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最佳切入點。
(1)、如教學化學肥料這一節內容,作為本校所有學生都是農民的子弟。對化學肥料這節內容并不陌生,因此采用的學生自學,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討論的解決怎樣才能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
(2)、在復習課中仍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摒棄以往,教師講解知識、結構、進而分析例題,學生練習的課堂復習模式。如《溶液》一章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復習中,先讓學生回憶知識點,可以自己查閱教材,筆記,也可以閉目搜尋,也可以兩人討論。也可以多人合作。將本章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整理出知識網絡。再由老師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根據學生答情況掌握到差異方面,及時進行學法指導??梢栽O出以下問題:
你能舉出一種溶液嗎,說出其中的溶質,溶劑。
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你有幾種方法,使它成為飽和溶液?
30℃時KNO3的溶解度是45.8g,它表示什么意義?
固體KNO3的溶解度曲線有哪些用途?
結晶有幾種方法?
20℃時,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6.4%,其含義如何?
課堂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解決問題,并引導學拓展思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如: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20℃時將20g食鹽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Nacl質量分數是多少?讓學生分析:辯論學生自己得出,在飽和溶液中,溶解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這樣學習效果很好。
怎樣做到更好的符合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一、對材料不流連、不依賴。
不流連、不依賴,就是審題時不要在材料上過多的動腦筋。
第一,如果你讀一遍材料和話題,知道了話題是什么意思,這時你就沒有必要去讀第二遍。當然前提是你理解了話題。如果話題還不理解,你還是有必要讀二遍。
第二,一般情況下更宜把材料拿到文章里來分析。要分析的應該是話題而不是材料。材料不等于話題。材料的內涵大于話題,分析材料就有非常容易離題。材料是堆土,土里有無數顆可生長文章之樹的種子。你流連他、依賴他,你就會在里面自尋種子,但是話題作文的命題者沒有給你自尋種子的自由(話題作文有立意自定、文體自擬、題目自選的三自原則,但也只有三自原則而沒有四自原則)。你在材料之土里自尋種子就是自尋煩惱、自尋沒趣、自尋痛苦。你尋找的可能是梨,而命題人要你栽培的桃。本次作文,你從材料中尋找出“選擇”,而命題者要你寫的卻是“拒絕與獲得”。
又如,一個話題作文命題;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無辜燒死。試以“善待生命”為話題作文,有人可能就老想,這個碗怎么放,裝上水螞蟻就爬不上去了嗎?弘一法師是不是不懂科學?——這種想法就是對材料的流連、依賴導致了鉆牛角尖?!还苣惴治龅亩嗝从械览?,但如果與命題者給定的話題無關,就是做無用功。
第三、即使要把材料作為文章生成的例證,也應點到為止。如呂洞賓拒絕了點石成金,卻獲得了成仙。切忌大篇幅的引用出題人給的材料。這樣做有寫不出文字用材料湊字數之嫌。因為這個材料展現在考卷上,是人人皆知東西,你照搬它就顯得你貧乏。這種照搬要么導致文章的疤痕感。
第四、如果材料中確實有很有意思的內容,如格言警句般的話,可以寫入題記。
二、題目最好包含話題。
流連、依賴材料往往導致偷換話題。對于議論性文章,題目包含話題可以有效避免離題。話題字數較少的,在話題前加關于,在話題后加斷想、聯想、沉思等。如《關于誠信》、《選擇斷想》、《水的聯想》。話題字數較長的可以直接用話題作題目,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情感與認知》。
題目是一雙眼,是一個航標。我們寫作時有本能的關注題目的習慣。所以題目包含話題有望提醒我們在自由馳騁時不能信馬由韁,在沉醉時不忘題目這理性之光照耀。請聽以下題目:奮斗,收獲,近利與遠算——他們與拒絕和獲得有沒距離?如果你還拿不準,聽聽一個開頭: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自古以來,許多君王都敗于享繁榮。他們不去奮斗探索創造,所以被下一個王朝代替?!@是文章的開頭,它的話題什么?顯然不的拒絕與收獲,而是安樂與憂患的話題。
三、開頭的第一段要展現話題。即開門見山。開門見山是應試作文最穩妥最經典的開頭
四、文章生成過程中要分析話題。
五、回答話題:對主要問題進行強調。這是文章結構上“合”的需要,也是明確中心的必要。
三、文體最好是議論文。
學生學習零件普通車床加工這門課程,主要掌握車削基本知識、車內外圓柱面、車內外圓錐面、加工成形面、加工螺紋、切削原理和刀具、常用車床夾具的結構和原理、車削較復雜零件及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提高學生車工中級考證的通過率。根據學校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需求,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聘請企業專家共同提煉的典型工作任務。在機械制圖課程的基礎上,將零件普通車床加工課程教學內容分成七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分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模塊一,車削基本知識,分成:任務一,車床的使用和保養;任務二,認識車刀和刃磨。模塊二,車外圓端面,分成:任務一,手動車削外圓端面;任務二,機動車削外圓端面;任務三,車削軸類零件;任務四,外圓溝槽車削、切斷。模塊三,孔加工,分成:任務一,使用麻花鉆刃磨;任務二,加工鉆孔、車刀刃磨;任務三,加工通孔、臺階孔車削;任務四,加工盲孔、內溝槽車削;任務五,加工鉸孔。模塊四,加工圓錐面和成形面,分成:任務一,小滑板車削外圓錐面;任務二,小滑板車削內圓錐面;任務三,車削成形面;任務四,表面修飾加工。模塊五,加工車削螺紋,分成:任務一,使用三角形螺紋車刀刃磨;任務二,車削螺距螺紋;任務三,車削大螺距外螺紋;任務四,車削內三角形螺紋。模塊六,加工梯形螺紋及蝸桿車削,分成:任務一,使用外梯形螺紋車刀刃磨;任務二,車削外梯形螺紋;任務三,車削內梯形螺紋;任務四,車削多線螺紋。模塊七,車削復雜零件:任務一,車削偏心工件;任務二,車削細長軸。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實施
每個模塊分成若干個任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任務引領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如在車削螺距螺紋任務中,按照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組織實施課堂教學。
1.分組
根據各班實際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分4~5個人,培養學生團隊意識。每個組選出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做組長,組長負責本組學生的實訓管理和任務分配。組長要用“活動記錄表”對本組學生的考勤、工作表現和工作成效記錄在案,為學生的最后評價提供依據。
2.教師講授
螺紋車削加工工藝流程是車端面、車螺紋大徑、車退刀槽、倒角、車螺紋。
3.教師示范
根據給定的零件圖,一是分析零件圖,得出數據。二是確定加工步驟:車右端端面,粗精車外圓,車螺紋大徑,切槽,倒角,車螺紋。三是選擇刀具及切削用量,教師與學生互動,計算進刀次數、背吃刀量確定粗加工、精加工的數據。四是安裝工件,選擇合適的夾緊位置和足夠的夾緊力。五是安裝刀具,教師示范,學生演示,注意刀尖分角線垂直于工件軸線。六是調整機床,調整主軸轉速和螺距。七是螺紋車削操作方法,采用正反車車削法,對刀、車螺紋、退刀。
4.學生操作訓練
教師巡回指導,遇到典型問題,集中講解,提醒學生注意事項和操作規范,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5.評價
學生完成作品后要進行螺紋的測量,使用量具游標卡尺、鋼尺、螺距規、螺紋千分尺對測量要素大徑、螺距、牙型角、中徑進行有效測量,并將測量結果記錄在活動記錄表中,教師要點評學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問題,現場評分確定學生成績。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總結
1.加強課堂管理
有些技校學生不守紀律,在實操場地走動,亂拿工具當玩具,擾亂課堂紀律。老師應嚴抓課堂紀律,合理安排學生操作,維持課堂秩序。
2.教師要加強指導
教師要加強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操作。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操作,老師應督促學生人人動手。
3.師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