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3:45
序論:在您撰寫多媒體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教學觀念陳舊多媒體技術
廣泛應用于藝術設計教學領域,盡管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處于落后的狀態,并未隨教學模式的改變而進行及時的調整,即依然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為主,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絕對主導者,學生仍是被動、機械的接收教師所教授的課堂知識。當前的多媒體教學雖然從表面上看實現了更新、進步,但實質上是“換湯不換藥”,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二)多媒體教學濫用
在目前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濫用的現象比較常見。并非每門藝術設計課程都適用于多媒體教學,諸如,藝術設計的專業基礎課,就需要教師親自進行繪畫展示,并結合學生的畫圖演練來實現教學目標,而這則需要在專業的繪畫教室進行,多媒體教學模式此時就顯然不適合。另外,多媒體教學濫用現象還表現在過度吸納信息量方面,課堂教學信息并不是一味地多就好,然而,很多教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面對豐富多彩的信息不知取舍,將之全部搬到課堂上進行講解,這就造成教學內容不分主次,使得學生被海量的信息所吞噬,無法實現教學任務與目的。
(三)課件制作不精
對于多媒體教學來說,課件制作的精細與否對于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要制作出優質的教學課件,就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由于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極其豐富,這就導致一些為求省時省力的教師直接從網上粘貼或者下載相關課件,稍加改動甚至不做絲毫修改,就直接拿到課堂上使用。另外,現在的很多教材幾乎都配有多媒體課件,所以,一些不負責任的教師就不再備課,而是將教材中配備的課件或者其他教師的課件內容直接拷貝過來應付課堂教學。這些現象都會降低教師隊伍的能力與素質,對藝術設計教學具有惡劣的影響。
二、多媒體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教學技術的應用與進步,不是通過相互排斥、徹底否定其他教學方式為基礎的,而是相互促進與完善,多媒體技術也不例外,無論其多么先進都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講授課程中,對于藝術設計的基礎專業知識或者課程中的關鍵點與難點,就可以通過板書的形式做更加深入的講解,以此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技藝;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會迸發出一些靈感,而板書就是將這些靈感及時的記錄下來并傳授給學生的最佳手段。而這些正好填補了多媒體教學的缺陷與不足。因此,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更加有利于提高藝術設計教學的效率。
(二)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學生是整個學習的主角,在應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網絡資源與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任務與要求,對課件進行精心制作或者儲備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問,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與網絡,對課堂上教師講解的課件進行搜索查詢,然后進行認真的學習、分析與總結,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精心制作課件在藝術設計教學中
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功能,一方面,必須精心的準備課件,對教材進行詳細研讀,真正領會教學內容與任務。教師制作課件的過程中,除了要從宏觀上掌握藝術設計教學大綱之外,還要弄清楚教學的重點部分與難點部分,從而讓學生清晰學習內容的關鍵之處。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創新性的進行課件制作,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教學內容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講授給學生。
三、總結
一、創設美的情境、展示語言魅力
很多文章文質兼美、給人以豐富的啟迪。在談古道今、寫景抒情、托物言志中揭示生活的本質和人生的真諦,尤其是散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那種充滿哲理意蘊的藝術境界,讓學生走進作品中去想象、去領悟。如朱自清的《綠》,在課件設計上,可用“Flash”等開發軟件自制一幅綠色與流水相映的有動感的畫面作為封面,亦可尋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符能展示“綠”的視頻片斷,使學生在具體的畫面中去把握語言美、大自然的美。為了更好地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首先把文章顯示出來,在要著重分析的字詞句中設置熱鍵,以動感的形式對字詞句進行注釋。還可設計相應的練習,來加深學生對字詞句的把握與理解。在《綠》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有特色的動詞,在軟件的設計上,可通過“Authorware”函數控制讓學生在電腦上填寫相應的動詞,電腦有對錯判斷,有答案提示,還可以把朱自清的《歌聲》一文顯示出來,通過閱讀對比分析,加強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應用。這樣學生就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把握文章的語言特色,能利用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提高學習的興趣與能力。和諧的畫面可以再現作者所創造出來的意境,使人們的想象跨越時空??梢员憩F出作品的情思、韻味,突出主題思想。如在講授的詞《沁園春·長沙》時,可先設計一張秋天的“楓林圖”來體現“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接著用視頻來表現“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情景。各個視頻都可以通過定格一個畫面作為講解的背景。這樣學生就可以盡量從畫面上去想象,才可能進一步理解所抒發的情感。同樣在《水調歌頭·游泳》的學習中,可以引用暢游長江的歷史照片作為背景,同時播放配樂朗誦,激發起學生的激情,從而才能領會的詩詞。語言美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特色,朗讀既是講究藝術性,又是幫助學生審美、理解課文的有力手段。設計時,對許多文章許多文段的處理可先以語言的美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一段富于感染力的朗讀配以優美的背景音樂,與富于表現力的畫面相配搭,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和諧美,可以烘托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這也正是多媒體教學手段與一般傳統教學手段最大的不同,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講究的就是一種藝術性。
二、增加教學容量、美化教學結構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更能增加知識容量,做到講練結合,突破重點、難點。如在設計《雷雨》的教學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預習篇,包括精彩片斷的朗讀欣賞,故事發展的基本情節,分場景等。二是講解篇,包括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語言特色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等。有些環節可以用練習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檢測,邊分析邊動手做。三是提高篇或擴展篇,可提供對比閱讀的文章,進行鞏固練習以及對應的作文訓練。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突破了教材的重點,有效地解決了教材的難點,又通過電教手段變“靜”為“動”,變“點”為“線”,變“線”為“面”,集聲色畫樂為一體,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多媒體設計無疑也體現了整個教學結構的藝術性。
三、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能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必然引起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教學策略,尤其是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巨大變化,可以促進教學雙邊活動的進行。如教師的主導作用可表現在交代教學目標、激發學習動機、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進行評價分析、解答疑難問題、強化知識記憶等,使學生能充分地動口、動手、動腦,讓多種感官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從而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培養相應的能力。有的地方在小學教育中就進行了結合電教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看、聽、說、寫、想”的能力,這種手段在中學的教學中更應該加以運用。
四、增大閱讀容量、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如何快速閱讀,準確理解閱讀文段的文意,并根據要求做完相應的練習,成為語文教學中值得探索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手段可嘗試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首先教師要編制有代表性的閱讀文章,在文章中利用多媒體的超文本結構對難懂的字詞通過熱鍵方式,可隨時查詢和講解。然后提出一定量的思考題讓學生完成,并在此基礎上設計開展閱讀速度與閱讀理解的競賽,電腦自動檢測與評分。可見多媒體手段的引進,一是可以增加閱讀量,二是可以提高閱讀效率與學生的反應能力,不失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極好的方法。
多媒體具有動態、聲音和圖像等直觀性,能夠刺激初中生的多種感官。多媒體以逼真、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響來創造數學課堂教學藝術情境,使初中生腦、耳、手、眼并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容易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主體探究意識,優化教學過程,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問題變得形象、生動,把靜態的數學問題變得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教學內容直觀化、趣味化、多樣化,學生興趣濃厚,課堂生動活潑,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養成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良好學習品質。精彩導入,誘發動機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起著醞釀學生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把學生帶入課堂情境的作用。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喚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對課堂教學有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地探究新知。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能準確地把文字、圖形、視頻和聲音等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課堂教學藝術環境,學生興趣盎然。如教學“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一節課時,教師運用CAI課件向學生展示海上日出的情景,伴隨著太陽的緩緩升起,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自然引出。教師運用多媒體設置導入情境,在精彩的情境下引出新課。讓學生體會幾何圖形的優美,領會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數學價值,激發學習動機。學生渴求新知,進入最佳的數學探究狀態,課堂教學活力無限,為后續教學做了恰當的鋪墊,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親近數學,讓數學喚起初中生的探究熱情,讓數學課堂充滿魅力。巧設問題,激發欲望問題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心臟,它是打開初中生思維之門的金鑰匙。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設置數學問題,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運用媒體鼓勵學生從已知處設問,從無疑處設問,從平常畫面上發現問題,自覺地探索新知,使課堂教學活力無限。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教師用課件呈現多幅校園圖片,指著圖片問:“從圖片中能找出哪些平行四邊形呢?”學生積極發言,找到很多平行四邊形。教師追問:“你是根據什么找出來的?”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及時引出: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借助鮮艷的色彩和優美的圖案,通過平移、重疊、閃爍等系列動畫模擬變化的過程,形象生動地描述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增加了圖形的真實感,渲染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打破了學生齊步走的局面,解決了不能“多邊互動,因材施教”問題,使學生勇于探索,主動地去獲取知識。讓數學課堂精彩生成,學生享樂數學,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2營造媒體氛圍,感悟數學課堂教學藝術
動手實踐,啟發思維動手實踐是學生數學知識建構的基礎。通過動手實踐,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容易感覺數學知識是現實的、有趣的、極富有挑戰性的,與生活密切相關,有助于培養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把形、聲、光、色融為一體,打破時空的限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會積極參與動手實踐活動,化“難”為“易”,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培養空間想象力,啟發創新思維。用Authorware與幾何畫板進行課件制作,對動態對象進行有效的“跟蹤”,清晰地顯示該對象的“軌跡”,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如在教學“動點運動軌跡”時,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在屏幕上緩慢移動點、線、面,矩形的一條邊沿其另一邊作平移運動,其上的固定點的運動軌跡就是線段。在屏幕上保留它們移動留下的痕跡,清晰地演示出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軌跡。通過觀察知道:如果動點的軌跡是一條線段,那么其中不變的量就是該動點到某條直線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學生探究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數學天地,讓數學知識植根于學生生活的土壤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運用建模,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建模之前必須認真地閱讀理解分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創設比傳統教學更富啟發性的精彩情境,有助于學生思考,能靈活自主地進行變式教學,使學生有效領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方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從而達到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一個背景,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很快投入到建模中來??蛇\用現成的數學模型,對應用題進行認真分析,確定解題所需要的數量關系,進一步找出模型中所需的具體數學模型,再用現有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一節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巧猜妖魔和孫悟空年齡”,動畫音形色具備。一個妖魔吼道:“我在此修煉了幾百年,能呼風喚雨,你小小的年紀不配與我說話,快快走開!”齊天大圣孫悟空手打涼棚,哈哈大笑:“何方妖孽,俺老孫在此,你竟敢胡言亂語,我孫子都比你大!俺老孫年齡的1/4在花果山占山為王,然后又做了290天齊天大圣,等于你在下界的290年啊。后來我大鬧天宮,在五行山下度過了我年齡的1/2,現在又和師傅去西天取經已經10年了,你來算算俺老孫的年齡?”學生被精美的動畫所吸引,對孫悟空的年齡產生好奇心,積極動腦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建模,鼓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列出方程(解答過程略)。通過體驗數學建模,學生積極動腦尋找答案,嘗到成功的喜悅,為探究新知找到方向,激發了與人交流的熱情,實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目的。
3結語
第一,數碼藝術設計存在技術化的傾向。數碼藝術設計當中往往將設計同藝術相提并論,并且無視藝術設計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從而導致人才供需間出現矛盾。這就導師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的過程當中,往往選擇通過各種專業機構甚至國外的軟件商進行短期的人才培訓。社會培訓的時間通常比較短,但是卻在數碼藝術設計領域滋長出技術至上的觀念。同時出版界為實現自身經濟利益,在很多只是涉及到計算機圖像圖形軟件操作方面的書籍當中,都冠以電腦平面設計以及計算機美術都名號,從而迎合市場需求,導致部分設計人員將數碼藝術設計等同于設計軟件的應用,出現了嚴重的技術化傾向。第二,數碼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欠缺。目前數碼藝術設計在我國的各行各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數碼藝術設計引入我國,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技術方面有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在數碼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研究方面,國內幾乎仍然是一片空白[5]。國內的專業刊物以及大學學報很少刊登數碼藝術設計方面的研究論文,同時市場上也缺乏規范權威的數碼藝術設計絞成。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數碼藝術設計教材,也只是計算機多媒體軟件的操作教程。第三,數碼藝術設計的教育質量不高。很多普通高校以及職業院校設置電腦美術以及數碼藝術設計等專業,不過并未經過系統完整的學科論證,因而處于無序的狀態,未能構建起應當具備的課程體系,例如數字圖形以及數字色彩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大部分的院校將計算機設計軟件操作的教學當作專業教學的核心內容。也就是說,目前我國設計市場已經逐漸過渡到數碼藝術設計的時代,但是在學校教育方面還嚴重滯后于發展形勢,導致學校教育同社會應用之間存在著嚴重的脫節。
二、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
任何藝術設計形式出現,都根植于特定的社會環境以及技術條件。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也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普及和信息時代到來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數碼藝術設計的發展帶動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蓬勃發展,設計藝術同多媒體技術實現了高度融合?,F代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藝術設計領域,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視覺表現風格,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品質。不過在多媒體數碼藝術設計給設計工作人員帶來興奮以及視覺新奇的過程當中,同樣因為科技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同傳統藝術設計之間出現情感上的差異以及藝術表現方面的區別。因此接見傳統藝術設計,特別是民族藝術文化來進一步豐富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可以有效改善數碼藝術設計過程當中文化內涵的缺陷,從而體現出數碼藝術設計同傳統藝術設計的結合。數碼藝術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吸收各種文化,實現各個學科的相互補充,從而不斷推動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的進步。結合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以及藝術形式,可以說是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的重要發展趨勢。數碼藝術設計有著自身魅力,可以為傳統的藝術設計與表達提供更加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出設計工作人員的想象能力。靳埭強設計的數碼作品就有著的非常明顯的民族特色,比如漢字主題系列,典型地體現出設計人員對于我國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通過準確把握水墨以及書法藝術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精髓,形成那種鮮明的東方文化色彩的數碼藝術設計風格,從而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到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的過程當中。除此之外,數碼多媒體藝術設計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設計術形式,需要融合多學科以及多知識層面,從而發揮取長補短的效果。這就要求設計工作人員掌握數碼藝術設計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夠熟練掌握數碼藝術設計的操作技巧,具備身后的藝術設計修養以及藝術設計能力,這是做好數碼藝術設計的重要前提條件。數碼藝術設計高度依賴計算機,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設計工作人員應當將計算機當作人腦的擴展與延伸。任何藝術設計形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數碼藝術設計同意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具備相應的藝術修養可以說是做好藝術設計的前提,能夠改善數碼設計形式方面的不足,并且缺乏相應的藝術修養,無法設計出有著文化底蘊以及審美價值的數碼藝術作品。這就要求設計工作人員一方面要熟練掌握各種圖形軟件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藝術設計的規律,加強自身美學修養,只有這樣才可以創作出更好的數碼藝術作品。
三、結語
聲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對音樂基本理論和聲樂表演、教學基本技能、藝術實踐知識的全面性應用型人才。其要求學生能真正的掌握相關的聲樂表演能力,強化其音樂鑒賞意識和辨別能力,掌握對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具有音樂編輯和創造的能力,具有較強工作教育科研意識。將多媒體技術和聲樂教學結合在一起,能讓學生從感性的認識中增強對聲樂知識、學習等相關內容的認識,讓學生從客觀角度正確的評價聲音的概念,使聲樂教學賦予了延續性。從聲樂教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它和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具有自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它存在于嗓音為自身樂器的特殊環境,具有唱歌發生技巧抽象性的概念。因此,在進行歌唱發生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錄音技術針對學生的聲音進行錄音,并且針對其聲音進行分析,從更深次的角度上能分析出聲音的顏色、頻率、音高等改變,達到對自己聲音有客觀評價的認識。并且,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錄音功能以及音樂波形進行分析,能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延續性,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不具有延續性的問題。在課堂結束之后,學生還能在腦海中回憶出關于課堂學習的內容和知識概念,將錄音以及聲音波形作為學生在以后聲樂練習的參考,改變了傳統需要同學陪練聲音練習的不方便出,更好的鞏固了學生的唱歌狀態,強化聲樂教學的目的性。
二、多媒體教學強化了聲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傳統的聲樂教育模式,是通過聲樂教師的口述以及學生做示范達到聲樂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在這樣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不足的問題。比如說,聲樂教師所教授的學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男高音、又有男中音。因為男女性別的差異性、聲部的多樣性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麻煩。不僅教師在進行示范的過程中很麻煩,而且學生在接受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于,教師在進行聲音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性的掌握各種聲音,導致教學效果低下的情況。但是,將多媒體技術教學和聲樂教學融入在一起,能通過光盤資料的播放,讓學生通過圖片的形式正確的了解每個聲部的特色,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意識。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聲樂教師能研究如何整合優化教師、學生、多媒體、教學內容等教學因素,從而達到構建一個新型的聲樂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構建相關的情景模式,強化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融入,引發學生的討論激發學生主動研究、協調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MIDI技術強化學生的音準和節奏感
正確的節奏、準確的音準是學生學習聲樂的必然手段和技術,對于學生更好地表達聲樂作品內涵具有積極影響。在傳統聲樂教學過程中,是通過鋼琴訓練學生的音準和節奏感,其避免在于鋼琴自身的音準和調律師水平的高低有積極影響,節奏的正確與否取決于教師自身的水準,阻礙了學生形成準確音準和正確節奏感的意識。但是,通過多媒體教學,利用MIDI技術先制作好鋼琴彈奏以及練聲曲,通過管弦樂隊的配合讓學生進行演唱或者是練習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進行聲音的練習和演唱能具掌握準確的音準以及正確的音源伴奏,能更好的體會音樂的意境和情緒。并且,聲樂教師也能從彈奏過程中脫離出來,更全面的指導和注意學生發聲的狀態,強化其音樂表達能力和意識。對于歌唱技能運用不熟練的學生,經常性的會因為音準掌握不正確、氣息等原因會造成音準和節奏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其實在他們心中音高的準確的,但是因為在歌唱技術掌握不熟練的情況下造成了音準的差異性。在沒有任何參照情況下,學生并沒有正確的感受到自己發出的音高沒有達到標準。但是,對于聽者而言卻能從其聲音中找出轉卻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音高不準的波形剪輯下來,通過問題的指出、研究、分析,從而達到建立準確、修正音高、正確聽覺,調整學生在歌唱過程中聲音掌握的程度,從根本上調整其氣息,幫助其打開喉嚨,從而將其聲音的位置,達到提高學生音高,強化學生音高的印象。
四、通過多媒體的錄像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和舞臺表演狀態
從目前聲樂的教效果來看,尚不理想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就此從以下兩個方面指出其問題。第一,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學校度過,其所需要面對的實踐表演次數非常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實踐能力具有消極影響。對于舞臺的表演經驗、塑造舞臺形象、舞臺表演能力等環節存在欠缺。第二,在學校學習期間,學生會在聲樂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演唱。但是,畢竟聲樂教師自身的水平有限其掌握的歌曲有限,難易水平有限。因此,導致了學生所學習到的東西只能局限于一個小范圍內。久而久之,學生在較易或者是不規范的環境下無論從技能亦或者舞臺表現力都呈現一個不良的狀態。當學生真正處于舞臺當中的時候,會顯得尷尬和緊張。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舞臺表現能力的培養和學生聲樂練習的培養具有消極影響。因此,筆者認為將多媒體伴奏功能和錄像功能融入到學生的聲樂練習當中。針對學生演唱的內容進行錄音或者是攝像,并且將這些內容作為教學素材進行講解和播放,能讓學生在畫面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調整自己所存在的不足改變學生的缺點,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具有積極影響。并且,通過電腦伴奏能調整學生的韻律和整體音樂的感知意識,通過反反復復的練習和糾正能幫助學生調整到一個良好的狀態中,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強化學生的演唱能力。
五、結語
(一)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本屆奧運會的開幕式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一致稱贊,對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驚嘆不已。在開幕式中,有許多節目讓人難忘,如倒計時的展示,借用LED光源的缶,分別用漢字與阿拉伯字母兩種文字形式展示,是國內外文化融合的產物。再如,以一個發光的巨大卷軸來展示中國的戲曲、漢字以及四大發明,整個表演都惟妙惟肖,表演者用自己的形體來展示,給觀眾以良好的視覺與聽覺享受。以上這些,都是現代多媒體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的詮釋,使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多媒體藝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二)2010年的世博會中國館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是一屆盛會,其規模之大、人數之多,都是歷屆所無法比擬的。在整個展會過程中,多媒體藝術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為傳承各國文化的“信使”。在中國館當中,多媒體藝術也是無處不在。從“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河到“尋覓之旅”的亭臺水景再到低碳行動”的感悟之泉,都是用多媒體藝術的形式來展示的。這些多媒體藝術作品栩栩如生,與實際緊密結合。如“清明上河圖”,讓觀眾瞬間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來到北宋年間,融入到熱鬧的汴京市井之中。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該館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而這正是現代多媒體藝術所帶來的。
(三)春節晚會的LED升降舞臺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春節晚會又是春節最豐盛的一道佳肴。收看或收聽春節晚會,已成為無數中華兒女必備的事情。春節晚會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有音樂、戲曲、小品、雜技、相聲、舞蹈、魔術等等,這些節目都匯集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而這些元素會通過LED等現代多媒體藝術展現出來。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不斷發展,如數字藝術設計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LED顯示技術等等,春節晚會的舞臺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LED升降舞臺的應用,將整個舞臺分解成無數個五面能發光的LED立方體。舞臺管理者可以根據節目的需要,選擇完整地升降平臺,或者單獨升降某個平臺。如武術節目《少年說》,通過舞臺中的造型變化以及圖案變換,使整個節目集聲、色、形于一體,向觀眾很好地詮釋了中華傳統武術的精髓和真諦。
(四)結語
關鍵詞:多媒體;中獸醫學;利弊;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多媒體教學更新和優化了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形象、生動和豐富多彩[1]。目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項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中獸醫學教學中,同樣具有優勢。例如,中獸醫的理論抽象、模糊、晦澀難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板書的形式往往難以表述清楚,如果借助圖像、動畫等形式,則可以形象的表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然而,在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多媒體技術在給教學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課題組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多媒體在中獸醫學教學中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以供相關教學人員參考。
1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中獸醫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并能貫徹“繼承和發揚祖國獸醫學的遺產”的方針,為發展畜牧業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2]。中獸醫學課程內容知識量大,且理論部分較為抽象、晦澀、難懂。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通過板書、標本、掛圖、模型等進行講解。而多媒體技術能將中獸醫學的課程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使文字與圖像、動畫等相結合,從而將晦澀、難懂的內容以課件的形式直觀、且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因此,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獨特的優勢。
1.1把教學中抽象的基礎理論直觀化,利于學生理解
以往的中獸醫學教學中,文字表達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由于中獸醫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思辨性,內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奧,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困難,“一支粉筆,一本講義”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目前的教學現狀[3]。而如果在講課時若能結合相關的圖片、動畫進行解釋和描述,則能將抽象的基礎理論變得直觀、易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對陰陽學說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對陰陽的概念和分類,可用圖片表達出來———向日為陽,背日為陰,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宇宙萬物均可分為陰陽;講解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時,可用太極圖進行輔助解釋;講解五行學說時,可先在多媒體課件中畫出五行之間的關系圖,上課時圍繞此圖進行詳細講解;講經絡時,配以氣血在十二經脈中的流注動態圖像;講察口色時,可將舌色、舌苔、舌形等通過圖片顯示;講脈象時,可用動態圖像表達脈搏的變化;講六致病時,可配以自然界中六氣和六致病時的病態圖片,進行講述。通過以上方法,將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例如,在講中藥的炮制時,將各種炮制方法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配以講解,學生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講常用中草藥時,將中藥采收前和炮制后的形態分別配以圖片,從而顯得形象、生動;在對形態相似而藥效不同的兩種或幾種中藥進行辨別時,把中藥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分別用圖片的形式概括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此外在講針灸時,可以提前給學生播放于船老先生拍攝的《千古神針》錄像,將針灸的效果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3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中獸醫學教學模式,在內容和方式上均為比較單調、乏味的教條式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激情[4]。而多媒體教學則能夠有效的克服這一問題。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將抽象的內容和枯燥的語言講解變得直觀、形象,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基礎理論中的氣血津液部分,可以將動物體內不可見的、抽象的“氣”,結合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氣體,解釋氣的狀態,再結合現在生活中的氣功養生,說明氣的功能。在講解的過程中配以相關的圖片,從而把抽象、虛無的“氣”變的生動形象,同時也能夠順便給學生解釋氣功能夠強身健體的原因,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4擴充教學知識量,豐富課堂內容
近年來,中獸醫學課程課時數被大幅度的壓縮和減少。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中獸醫學》由90年代的120學時逐漸被壓縮為目前的64學時。對于中獸醫這樣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想要在有限的學時內把課程內容講完,并能夠保證學生能夠學會并應用中獸醫,對中獸醫授課教師來講無疑是一個挑戰,而傳統的授課方式進度較慢,已不能夠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前可以提前制作好課件,在講課過程中,點擊鼠標即可完成教學過程,板書需求較少[5]。此外,將抽象、枯澀的內容用圖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觀的表達出來,也可以大大節約語言描述講解的時間,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給學生講授更多的內容,加快講課節奏。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一部分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成果,比如,中藥在動物病毒性疾病治療中的所取得的成效,針灸技術在國外的獸醫領域的應用狀況。從而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和拓展了知識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廣度和深度,并豐富了教學內容。
1.5重復性強
傳統的教學方式,每節課都需要板書,相同內容在不同班級講授時也需要重復板書,勞動量相對較大。而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可重復利用課件,只需要制作一次,在講課過程中,點擊鼠標,即可代替大量的板書。此外,多媒體課件增刪和更新均比較容易,遇到需要更新或增刪的知識點,只需要在原課件中進行變更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課件,工作量小,可以大大節約教師在制作課件上消耗的時間,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研究工作。
2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中應用的缺點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中獸醫學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解決了以往教學中難以講清的抽象、枯澀的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為此,一些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推崇備至,甚至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列為評課標準之一。盡管多媒體教學具有一系列的優點,但在教學中,主體是學生,如果過多的依賴于多媒體技術,有時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從而產生弊端。
2.1反客為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目前,大部分的多媒體課件均為教學演示型課件,課件為教師自制,而有的教師為了省事,直接用別的老師制作的課件,或是僅進行了少量的修改。因此,教師對于課件中的內容不夠熟悉,對所講內容的把握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上課模式僵化,有的基本是在讀課件,沒有與學生互動,也沒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了多媒體課件中,而學生對于此種教學也失去興趣,課堂上不記筆記,不認真聽講,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而課下把老師的課件拷貝下來,回去自己看。因此,教師也從以前的知識傳播者變成了現在的計算機操作員,毫無個性。
2.2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
多媒體課件能將枯燥的文字與形象生動的圖像、視頻相結合,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從上課開始,就按照課件的內容開講,直到下課,中間都沒有停頓,沒有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有的教師甚至只會盯著自己面前的顯示器,點擊鼠標,讀自己的課件。這樣的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且由于缺少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及展示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不僅使教師未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也使學生容易產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甚至犯困。久而久之,教學又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填鴨式”教育,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無形中教師就把學生的思維方式限制在了課件的固定框架內,長期下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必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2.3信息量過大,學生難以完全掌握
多媒體課件可以儲存大量的信息,這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但有的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害怕內容單薄,或是害怕沒備好課,于是將與教學有關的內容,不分主次,全部納入課件,造成課件容納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由于課件是提前制作好的,在課堂上只需要點擊鼠標放映即可,需要板書的地方很少,從而導致相同的時間內講授內容增多,不利于學生當堂消化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而學生由于進度過快,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好筆記,給課后復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多媒體課件集圖、文、聲、動畫、視頻于一體,給學生強烈的刺激,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學生抓不住重點,從而忽略了動畫、圖片等所表達的知識內容[6]。
3多媒體教學中采取的應對策略
雖然多媒體技術大大的改善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課堂內容變得十分豐富,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課堂的主體依舊是學生,而不是課件,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認真仔細的進行教學設計,使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于中獸醫學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3.1教師仍應發揮主導作用多媒體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演示的工具,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不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防止教學思路被多媒體所左右[7]。例如,在講六致病時,首先在一張課件上標出六邪,然后啟發學生,自然界中的六氣有何特點,先讓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下一張課件中,寫出六的性質,然后再根據其性質,啟發學生推測出六的致病特性,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在講血與津液時,先將血液和體內的津液以圖片的形式放在一張課件中,啟發學生用現代醫學觀點,分析血和津液的來源及作用,然后在另一張課件中寫出中獸醫學中學與津液的來源和生理功能,最后進行總結,歸納中西獸醫中血與津液的異同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引導者的角色,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深入。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2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應當科學、合理的設計多媒體課件,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和課堂氣氛的調節,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不應該只顧講自己的課,從而忽視學生的課堂表現,讓學生沉默一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比如,在講臟腑辨證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幾個病例,然后挑出幾個病例,讓學生來講,教師在旁邊適當的引導,并適時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在講八綱辨證時,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感冒、發燒、腹瀉等病癥,讓學生自己分析,屬于什么證,該如何治療,這樣既能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又能增強趣味性;在講針灸時,可以播放一些運用針灸治病的視頻,然后再配以講解,或是播放一段后,暫停一下,等待學生提問,然后解答。通過這些措施,來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3多媒體課件內容要適量
多媒體教學雖然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但其內容也不易過多。如果內容太多,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很容易不自覺的加快速度,導致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師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入或是完全沒有理解。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應該能對教材中的內容做出精煉的總結和概括,要分清主次。例如,在講五臟的生理功能時,只需把要點寫上即可,詳細的解說可以用語言跟學生講解,而不必寫在課件上;講臟腑辨證時,只需把主證、治則和方例寫上即可,具體的分析用語言進行描述。此外,課件不能全是一片文字,要盡量用少的文字歸納出重點,目的在于,一是防止教師過度依賴的課件,杜絕只會埋頭讀課件的現象;二是讓學生有重點的做筆記,而不是全篇通記,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課后的復習和鞏固。此外,在多媒體教學中,必要的板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不應把節約板書的時間用來過度的增加教學內容,而應該安排一定的板書時間讓學生思考、理解和記憶。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必須要做到內容適量,使學生有理解、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的余地[8]。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優越性,雖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多媒體技術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在教學中一定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要時刻謹記“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手段為輔助”的原則,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揚長避短,同時還要結合中獸醫學的特點,摸索出一種適合于中獸醫學的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來提高中獸醫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4]。文中所列,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初步做法和體會,還不夠成熟,也可能有錯誤,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中獸醫學教學,有待中獸醫教育工作者繼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范云鵬 麻武仁 張為民 宋曉平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楊修國.多媒體輔助教學利弊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12):2859-2860.
[2]胡元亮.中獸醫學[M].科學出版社,2013,1-7.
[3]盧德章,馬新武,張翊華,張德剛.多媒體技術在獸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養殖技術顧問,2013,11,267-269.
[4]蔡丙丙,畢禛.論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利弊及解決對策[J].河南科技,2014,4,260-261.
[5]宿曉舟.淺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利弊[J].科技教育,2012,3:365-366.
[6]齊越.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