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3:43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管理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二戰結束后,東亞的日本及新獨立的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在較長的時間里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成功地由低收入國家擠進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這些國家不僅在經濟上成就斐然,在制度建設上亦具有特色。當然,這些國家的發展之路絕非平坦,在發展的進程中充滿了挑戰,有時候甚至是遭遇挫折。從 20 世紀90 年初開始,日本陷入了長期的衰退,失去的二十年彌漫日本社會; 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相繼襲擊新加坡、韓國,雖然受打擊的程度各不相同,但迫使兩國進行調整。筆者以為,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在發展過程中的成功與挫折,不但為比較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素材,而且也是檢閱與豐富制度建設理論的機會。
政治學和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在研究國家轉型時提出了俘獲型國家、勾結型國家、掠奪型國家、失敗國家、依附型國家、發展型國家、自主型國家和工具型國家等概念。這些概念并不是規范意義上的國家形態,而是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提出的。具體來說,國家形態是指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因國家社會互動所形成的政治形態( 治理結構) ,以及由此政治形態而產生的政治過程和治理績效。〔1〕東亞的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典型的發展型國家?!?〕根據查默斯約翰遜對日本經驗的總結,發展型國家的構成要素有: 第一,存在著一個規模不大、薪金不高,而又具備高級管理才能的精英官僚隊伍,其職責是識別和選擇需要發展的產業( 產業結構政策) 、促使選定產業迅速發展的最佳方案( 產業合理化政策) 、在指定的戰略部門中監督競爭以確保在經濟上的正常運行和效率。第二,具有一種官僚隊伍擁有充足的空間可以實施創新和有效辦事的政治制度,即政府的立法和司法部門不得超越保險閥的功能。第三,完善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的國家干預經濟方式,在執行產業政策時,國家必須注意保持競爭,但競爭的程度不超過經濟優先的目標。第四,具備一個像通產省這樣的導航機構?!?〕阿圖爾科利從三個維度概括了發展型國家: 第一,在國家結構的變遷上,具有清晰變遷議程的中央權威的建立; 權威的非人格化; 經由紀律嚴明的官僚的建立,國家權威自上而下的滲透到社會之中。第二,國家首次建立了許多經濟機構,而且提高了國家指導經濟的能力。第三,國家和社會建立了一種新型關系: 在農村和城市,國家與有產階級建立了聯盟,一方面,國家欲求并成功地保證了生產的持續增長,有產集團得到了足以保證持續盈利的政治支持; 另一方面,采取成功的壓制勞工的策略控制農民和工人?!?〕
結合約翰遜和科利等人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發展型國家在東亞一些國家的出現,是這些國家在國家治理上的重大轉型。一是治理權威的確立。對于日本來說,并不存在樹立以發展導向的中央權威問題。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是國家主導著經濟的發展。日本要解決的是更新權威的合法性基礎。戰后美國占領當局推行的民主改革,完成了這一任務。對韓國和新加坡而言,則是建立有效的中央權威或者最高國家權威,改變過去國家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變遷等問題上無所作為,或能力低下的狀態,使國家擁有調控社會勢力、將自己的意志滲透進社會之中的能力。二是在治理體制上,限制、弱化立法、司法機關的作用,突出行政機關在發展經濟上的主導地位; 設立新的經濟機構,作為國家落實經濟發展議程的最重要的組織載體; 建立紀律嚴明的、精干的官僚隊伍,保證其不受黨派政治的左右,使其能夠根據國家不同發展階段的要求提出并實施相應的產業政策; 國家與城鄉有產集團結盟,國家支持有產集團發展經濟的活動,有產集團則對國家壓制工人和農民的行為予以支持。三是在治理的內容上,國家將發展經濟視為第一目標、第一任務,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圍繞發展經濟展開。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論文范文一: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跨界應用,農業大數據帶來了思維、理念和技術上的重大變革,是對傳統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改變。
關鍵詞:大數據;農業經濟管理
1農業迎來大數據時代
1.1大數據及其特性
人才素質的提高和基礎信息設施的完善,加快了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互聯網發展臻于成熟,移動終端設備數量增長迅猛,產生了眾多新型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設備,由于這些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客觀上為大數據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從而拉開了大數據時代的序幕。早在20世紀80年代,阿爾文?托夫勒就前瞻性的預測出大數據時代即將來臨,并贊譽大數據將是信息化革命浪潮中的華彩樂章。
2007年美國圖靈獎獲得者吉米?格瑞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演講中提出,科學研究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從經驗探索、理論模型、計算仿真,到現在進入數據探索階段。對于大數據的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
大數據一詞來源于英文BigDate,用海量數據來描述大數據并非十分嚴謹。目前,所熟知的大數據的概念是由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麥肯錫咨詢公司對大數據做出的定義是: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群。顯然,該定義對大數據的判斷采取主觀標準,隨著軟件工具存儲、分析等能力的變化,大數據的標準也會相應的做出調整。同行業數據的大小不同,處理軟件存在差異,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樣的數據量,在這個行業屬于大數據,放到另一行業就不能算作大數據。
根據大數據的特點,通常將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3V,即Volume(大量化)、Variety(多樣化)、Velocity(快速化),這三個特點同樣也表現出大數據所隱藏的巨大value(價值),因此,有些人將其歸納為4V。除此之外,大數據還有veracity(精確性)和Complexity(復雜)的特點。大數據的首要特征就是數據體量大。
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隨著社會活動的增加和數據采集終端設備的增加,我們所獲取的數據呈現出爆炸式的指數級增長,數據量在不斷刷新一個個新的量級單位,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預計,大數據將會以每年50%的速度在爆發性增長。大數據不僅僅是數據量大,而且數據類型多樣化。
多樣化是指大數據種類繁多。大數據與海量數據并不完全相同,大數據除了具有和海量數據相同的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外,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大數據擁有大規模的非結構化數據,而且非結構化數據所占比重快速增長。根據咨詢公司的統計數據,在眾多的數據中,80%~90%的為非結構化數據,增長速度比結構化數據增長快10~50倍。快速化是指數據的流動和處理速度更快。
隨著信息物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源源不斷的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數據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相應的導致數據的處理速度也在加快。大數據處理方式的與傳統的批量式分析不同,大數據更注重實時分析。數據的風靡除了具備信息技術等客觀條件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數據所蘊含的價值,大數據在各個行業都發揮著重要價值。
當然,大數據的價值密度和數據量的大小成反比,一個單一的數據本身并沒有多大價值,但大量的數據則積累和隱藏了豐富的財富。其價值具有稀疏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等特質。大數據所存在的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樣化、數據的快速處理的特點,都表明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
1.2農業大數據及其特征
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龐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廣泛存在于耕地、育種、播種、施肥、植保、收獲、儲運、農產品加工、銷售、畜牧業生產等各環節,包括跨行業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對于調整農業生產、相關農業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農業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思維變革在農業領域的具體體現。農業大數據除具備大數據的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價值性、精確性和復雜性等基本特性外,還有其自身的特征。農業大數據產生于農業領域,涵蓋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農業資源數據、農業生產資料數據、農業技術數據庫、農產品市場信息數據、農業政策法規數據和農業機構等多種數據,而且,農業生產環境具有特殊性,受土壤類型、氣候類型、作物種類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就使得關于他們的數據具有多維、動態、不確定、不完全等特征。
2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管理中的作用
農業大數據的最重要價值就是收集農業大數據對其進行挖掘,尋求蘊含在其中的經濟價值,對未來的農業生產及其相關經營做出科學的預測,以指導農業的發展。
2.1農業大數據助力農業的科學發展
農業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農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不可缺少的物品;另一方面,農業為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具有自身的特點,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屬于自然再生產。因此,在農業生產中,要重視氣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對所收集到農業大數據進行挖掘,通過數據反映農業生產的外部環境特點,并預測外部環境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當地的農業生產結構,將資金、技術投入到需要優先發展的農業生產行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改進農業經營方式,調動生產積極性。農業經營方式屬于制度層面的問題,主要解決如何經營的問題,只有恰當的經營方式,才能充分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如何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傳統的做法是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所抽取的樣本進行統計分析,但確保隨機抽樣是非常困難的。采樣過程中若存在私見,分析結果則會有較大出入。因此,隨機抽樣的準確性受到影響,只是在不可收集和分析全部數據的情況下的選擇。
利用農業大數據的分析技術,我們可以避免遺漏數據的現象發生,通過對全體數據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如在農業合作社管理中,通過對組織規模、生產技能、管理和經營水平以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影響組織管理的因素,進行經營方式的選擇,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發揮信息技術作用,增強農業競爭力。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業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傳統農業生產主要靠經驗指導,具有滯后性和不準確性。在信息技術指導下的現代農業生產,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對農業生產中將產生的問題事前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并及時做出反應。如可以針對作物品種的特性,改良和培育新品種;根據作物的生長狀況使用肥料;通過對氣象信息的預測,合理的灌溉和防治病蟲害等。
2.2預測涉農企業生存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
涉農企業通常有四種類型:一是為農產品生產提供生產資料和服務的農資企業,二是農產品生產企業,三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農產品流通企業。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涉農企業逐步發展并壯大,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涉農企業除了具備普通企業的社會作用外,還發揮著其特殊的作用。
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鏈的形成;涉農企業在運作中創造了大量的崗位,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農產品流通企業解決了農產品流通難的問題,對于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涉農企業在目前的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影響著企業的良性發展。如對市場變化不敏感,技術創新緩慢,生產調整滯后,從而導致企業的競爭力弱,發揮的作用有限。利用農業大數據對涉農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如將農業大數據應用于供應鏈管理上,通過對多個數據庫(比如銷售歷史、天氣預報和季節性銷售周期)進行分析,來提高存貨預測能力,實現最優存貨管理。
對運輸進行優化處理,使用路徑優化功能提高車隊和配送管理水平,優化物流。借助于物聯網技術,采用實時的傳感器數據來跟蹤土壤、氣候等信息,指導農業生產操作。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分析來自客戶反饋的數據,不僅能夠提高營銷水平,而且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及時調整,指導下一步的產品研發。
2.3完善政府運作方式,推動政府科學的農業決策
政府自身組織結構、行政業務流程、規章制度等是影響政府發揮職能的重要因素。物聯網、云計算、數據整合、關聯數據、信息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政府利用大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撐,利用農業大數據的思維和方法,將會促進政府組織形態的改革,轉變政府治理模式。從長遠來看,大數據將會對政府管理范式、政府職能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能夠改變政府的管理方式,促進政府科學決策,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政府決策是政府行使各項職能的基礎,政府決策的質量和效率直接關系到管理活動的成效。利用大數據的思維和方法,政府可以在農業生產以及涉農企業發展等方面做出科學的決策。政府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數據優勢,利用大數據的完整性、快速性特點,可以迅速的對農業生產經營做出反應,及時做出農業指導,調整農業生產以及涉農企業的發展,提高農業收益。
3農業大數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認識誤區
盡管大數據已鋪天蓋地的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并在部分領域得到了應用,但對于農業大數據的認識,仍存在誤區。部分觀點認為,大數據有過度炒作的嫌疑,仍有人認為大數據就是海量數據存儲,大數據僅僅是可以獲取更多信息的平臺,缺乏核心價值。部分觀點恰恰相反,他們過分推崇大數據的作用,認為大數據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認為傳統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將被大數據所取代。這兩種極端的認識都是不可取的。大數據的存在與發展是信息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正確面對,以使其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但應該看到,目前大數據的概念、技術、方法還不成熟,大數據預測結果也并非準確無誤,而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大數據并不是僅僅依靠計算機進行算法處理就可以完成,更需要人在其中發揮指導做用。
3.2數據挖掘存在困難
大數據挖掘主要有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和結果的可視化呈現四部分。數據挖掘需要較高的技術和成本,各個環節都面臨不同程度地困難。在數據收集階段,要根據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收集相關的數據。雖然伴隨著物聯網、終端設備等的發展,收集數據越來越便捷,但從龐大的數據中做到去偽存真,仍是一件復雜的工作。盡管大數據允許數據中存在少量數據的不準確,但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需要保證數據的質量。
高質量的數據,是分析結果準確性的前提。在數據存儲階段,規模龐大的數據也不斷挑戰著傳統的數據存儲,普通的服務器根本承載不了如此龐大的數據集,而類似EC2一類的掩碼計算云服務價格又過于昂貴,一般的科研項目也難以支付得起。在數據處理階段,大量來自不同地方的數據被存儲在一起,在對數據進行正式處理之前需要對所存儲的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工作,目前數據清洗的技術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大數據所面臨的是龐大的數量級和復雜的數據結構,Hadoop相關技術為企業構建大數據處理平臺提供了基礎的系統架構及相關的數據庫、數據流等數據管理工具,但不足以解決全部大數據問題。
龐大的數據中往往摻雜著各種無效數據,簡單粗放式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往往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甚至可能是相左的結論,所以需要更加有效的、精工細作的處理工具。無論是從數據處理規模還是從算法的健壯性等方面來看,都對相關的數據挖掘技術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結果的可視化呈現是將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呈現出來,使結果更加直觀。在這一階段,由于大數據包含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復雜性增強,傳統的顯示方法只能對結構化數據進行直觀的展示,而對于復雜的非結構化數據無法直觀的呈現分析結構。
3.3信息安全存在隱患
農業大數據可以通過預測氣象信息等確保農業生產的安全,然而農業大數據自身的安全卻面臨威脅。因數據來源廣泛而帶來的數據采集安全;因數據種類和業務類型眾多而帶來的數據整合與存儲安全;因外部需求和用戶隱私保護而帶來的數據審計和安全問題等。伴隨著數據收集方式的多樣化,數據對外呈現增加,數據存儲和分析使用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數據保護方法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對規模龐大的數據進行監管是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數據表面的信息,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將反映預期的行為,數據如果利用不當,缺乏必要的保密措施,就很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我國大數據的發展正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信息安全方面尚不完善。隨著數據的高度集中和數據量的增大,如何確保產業鏈中的數據安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同時,數據的分布式、協作式、開放式處理也加大了數據泄露的風險。
4農業大數據工作重點
4.1轉變思維認識
首先,要對農業大數據樹立客觀的認識,摒棄之前片面、唯技術論等不正確的觀點,既要認識到農業大數據的價值所在,又不能盲目依賴農業大數據。其次,農業大數據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應用,也帶來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我們要改變在信息技術不發達時代下所產生的思維方式,如采用小樣本量進行統計分析等,應樹立農業大數據思維,采用全部的數據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通過借鑒大數據在其他行業所采用的方法,政府、企業等要積極推進農業大數據的發展。
4.2培養大數據人才完善農業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挖掘是大數據的核心工作,傳統的數據處理手段無法適應大數據的發展,根據大數據的特征開發新技術是大數據發揮價值的關鍵,改進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改變過去已經建立起來的數據存儲和傳輸的方式。
制約大數據技術發展的重要原因是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強農業大數據人才的培育是今后工作的重點,人才的培養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緩解短期人才缺乏,通過對已有的相關數據處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技能,以此滿足人才急需的現狀;另一種是從長遠解除農業大數據人才缺乏的問題,需要在高校設立數據科學的專門研究機構和相關專業,來培育充足的農業大數據人才。
推動農業大數據發展的另一措施是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農業信息化是農業大數據的基礎,而目前農業信息化水平整體低且地區差距大,影響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因此,要建立并完善農業信息化建設,解決農業大數據應用領域中存在的信息服務個性化不足、實時數據采集難等問題,建設農業信息服務的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智能化、人性化和個性化,并為我國的農業動力大數據應用建立基礎。
4.3保障大數據應用安全
針對大數據安全問題,在技術層面上,構建統一的大數據安全架構和開放數據服務,需要重新設計和構建大數據安全架構和開放數據服務,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災難備份、安全風險管理、安全運營管理、安全事件管理、安全治理等各個角度考慮,保障大數據計算過程、數據形態、應用價值的安全。在政府層面,應該明確重點領域數據庫范圍,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加強規范和引導,進行日常監管,企業層面,要加強內部管理,對設備尤其是移動設備的使用加以規范,規范農業大數據的使用和流程。
5展望
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跨界應用,農業大數據帶來了思維、理念和技術上的重大變革,是對傳統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改變。針對農業大數據在起步階段存在的錯誤認識、技術應用水平低、數據安全存在隱患的現狀,積極轉變觀念、提高技術水平、保障農業大數據應用安全,必將不斷改進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預測指導功能,提高農業及相關產業的效益。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論文范文二:農業經濟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摘要:農業經濟管理完成了對農村合理規劃的任務,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解決辦法,并解決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經濟發展
一、農村經濟發展現況
1.農村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農村居民對教育的認知不夠,導致子女不愿上學或強制退學等現象出現,以及一些農村的教學條件落后,導致農村子女的文化水平不高,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卻留在了城市,這些因素就導致了農村的文化水平始終不高的根本原因。
2.農業生產規模較小
農村的經營方式比較分散,對于集體和大規模的生產,還有新技術的推廣都不能很有效的進行,農作物的播種和收割都無法統一進行,這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就很大程度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農村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隨著工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大量的土地因為不正確的使用,造成了農村環境的污染,植被破壞,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現象。這就嚴重的破壞了生態平衡,制約了農業的發展,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村經濟管理所采用的形式
1.改善農村教育條件,提高農民文化水平
農村基礎教育條件有所改善,在農村建立起正規的中小學,推廣義務教育,宣傳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適齡兒童都有學上,上得起學,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礎,為農村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不會因為沒錢上學而錯過受教育的機會,這樣對于農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統籌城鄉發展,落實扶持政策
切實落實三農政策,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新技術、新人才,把經濟建設作為核心,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拓寬銷售渠道,打通城鄉合作,積極幫助農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科技保障
結合科技的發展,將新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改變農村現狀,用科技實現高產,在良種培育、防蟲、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機械自動化等節省了勞動力,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引入新技術,用科技的力量推動新農村經濟發展。
4.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如此才能穩定、可循環,保證經濟發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資源,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在發展中要重視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發展經濟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
5.加大農業投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在農村經濟發展之初,沒有完善的農業機制,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沒有多渠道的信息資源,銷售渠道少等問題難以解決,需要政府等部門的支持,加大農業投入,幫助農民建設新農村,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完善生產機制。
三、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1.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好了制度保證
綜合農村現在的經濟條件狀況,農業的經濟管理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好了制度的保證,好的經濟管理制度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的農業經濟管理下農村的經濟才能快速、穩定的發展,這也成為了一種非常合理的發展模式。農村的經濟發展行為得到了有效的規范,這使得農業的發展得到了提高,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滿足。所以說好的科學規范方法能夠很大程度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優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制度,使得農業的發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證,采用優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發展經濟,保證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經濟發展的速度。
2.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指導,也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指明了道路,就是有了這種引導,農村經濟才會有目的的進行有效的發展,這也大大的加快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農業經濟管理不僅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明確了市場經濟地位,農村經濟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占有重要的組成成分。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點發展,明確經濟地位,更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3.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解決了制約問題
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制約問題,然而農業經濟管理為這些問題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或者緩解了問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農業經濟管理完成了對農村合理規劃的任務,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解決辦法,并解決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
實現了農村發展資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節約人力物力,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和快速。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論文范文一:建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
摘要:經濟管理在現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建筑企業若想真正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順利、建筑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就一定要實施有效應對措施對工程的經濟進行合理管理。就建筑工程來說,其經濟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并且產品生產周期較長,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所受的不確定因素也較多。本文就將強建筑工程中經濟管理主要措施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經濟管理;建筑工程;措施
建筑工程的經濟管理是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核心所在,而工程的造價對于項目管理以及控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建筑行業中一定要不斷加強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有效地控制并且抓好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這兩點是一個建筑項目最為基本的要求。經濟管理就能夠達到有效合理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造價能夠合理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項目在竣工之后能夠符合國家規范和要求。
一、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的意義
建筑工程經濟管理涉及到較多的內容,比如資本預算、財務預算和經營預算等預算方面;還包括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管理、驗收管理、建筑質量管理等等的管理方面。經濟管理活動具有全面性,加強各個方面的管理,有助于促進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非財務資源的合理配置;對資源進行考核、分配以及控制,可增強建筑工程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之間的協調性,幫助企業既定目標的順利完成。同時,加強企業建筑工程的經濟管理有助于有效進行項目的成本控制,獲得更多的經營效益。
二、建筑工程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獎懲機制的未有有效落實
在一個建筑工程企業之中,權責分離、獎罰分明的獎懲機制能夠有效促進對本錢的管理。而在現代社會之中,許多的施工企業往往因為部門和崗位之間權責不符合從而無法做到有效的考核制度,這樣無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甚至產生拖沓倦態的工作態度。并且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對于優秀員工的獎勵制度往往沒有得到貫徹的落實,只是做了表面的功夫,而因為工作失誤而應該得到處罰的員工時常出于情面等原因而不了了之。所以這種獎罰無法貫徹落實的獎懲制度沒能充分考慮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實施效果,這不僅僅對對于員工工作積極性大大挫敗,更會使建筑工程本錢管理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建筑工程企業能否貫徹落實獎懲機制實現真正的權責分離是員工關心的核心問題。
(二)權責分離機制不完善
建筑企業要堅守權責分離的準繩做到獎罰分明,這是促進建筑企業的本錢管理工作深入開展的有效方法。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往往由于各個部門與具體的崗位之間的權益不相映襯,使考核的難度加大,無法考量員工在工作中的優劣性并且造成獎懲模糊的尷尬局面。尤其是國有的施工企業由于大鍋飯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獎懲工作往往一概而過,這種只布置工作而不考慮其效果的做法不僅僅會挫傷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且給企業以后的管理工作造成不小的難題和無法估量的嚴重損失。
三、加強建筑工程經濟管理措施
(一)建立建筑工程經濟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經濟管理制度只要包括了現行規則在經濟管理中的實際運用、房地產開發與經濟運營、項目管理與監理制度、建筑企業的運營管理、工程質量管理決策預測、建筑工程的招投標以及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的預算和定額等多方面的內容。建筑工程產品的價值原理以及應用、利潤、本錢、售價以及資金時間、等值計算、投資評價計劃、建筑企業的本錢管理以及經濟的核算和設備更新經濟的剖析,項目可行性分析以及資金的籌措,在建設項目結束之后還要對其評價、經濟評價以及價值工程等方面進行管理。
(二)引進先進管理人才
針對建筑工程的管理來說,可以通過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的方式來提升管理創新水平,對于現代化企業內部的人才引進問題,可以不斷地開發新的人才引進機制,通過多元化的測試方式來獲取人才,積極地利用網絡化的宣傳方式實現企業的宣傳和人才的獲取,在人才渠道的獲取上也可以實現進一步的拓展和創新。針對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問題,則是可以根據因人而異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員工選擇不同的培訓方式,通過科學化的培訓機制,針對有發展需求的員工為其提供相關的專業培訓和教育機會,為其發展創造基礎條件;同時建筑工程企業還可以在內部成立專門的評估小組來進行員工管理制度的構建或通過外聘專家進行指導的方式來落實人力資源管理方案的實施。對于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考察,通過科學化的員工管理制度能夠更好的提升管理效果,并且根據內部管理制度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問題解決措施,保證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三)完善建筑工程經濟管理體系
有效的組織機構的建設是保證經濟管理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若沒有有效的機構來管理和協調各個部門,經濟管理人員就會面臨孤獨無援、無處下手的尷尬局面,從而導致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失控。經濟部門是建筑企業經濟預算的制定部門和主要執行部門,其他部門要為經濟預算提供資料和相關數據,保證經濟預算的準確和順利實施。經濟管理中的防護性機制又稱為排除開擾控制,指在經濟管理活動前,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控制可能產生的差異。排除干擾是最為徹底的一種控制方法。但是排除干擾必須對被控制的對象有絕對控制能力。在建筑工程經濟管理過程中,在工程預算之前事先制定的制度、規定、標準都能夠作為是排除干擾的手段。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不斷迅猛發展,建筑工程項目也在逐漸增加,這給建筑行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加大,如何實現建筑行業良好經濟管理已經成為建筑企業廣泛關注的問題,優秀的工程經濟管理對于建筑企業效益的擴大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都起著十分重要的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學民等.淺析建筑工程中經濟管理的問題現狀[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12
[2]劉鎮明.劉思遠.建筑項目經濟管理問題分析[M].北京:中國地質出版社,2012
[3]王林泰.建筑企業經濟管理方法[M].深圳,深圳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常軍,張林超,鄒林強.突破中國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瓶頸[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10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論文范文二:工程項目EPC總承包建筑經濟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進行,世界經濟開始逐漸進入新的發展,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據相關數據統計,1999至2005年全球建筑市場的年均增長速度平均約為5.2%。根據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的預測,全球建筑市場未來幾年將保持5.1%的年均增長率。在如此活躍的國際大背景下,我國的建筑承包領域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伴隨著建筑事業的蓬勃發展,工程項目的相關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地進行完善并使之與工程項目的發展相適應。EPC總承包模式的應運而生不僅能是工程項目的整體管理更加趨于科學合理化,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為實現承包商的經濟效益而有效控制成本以及優化工程的設計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項目承包方面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可謂是明智之選。
一、工程項目EPC總承包模式概述
EPC總承包模式是當下國際以及我國建筑承包領域普遍所采用的一種工程項目承包方式,其在我國的建筑市場中受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EPC即由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組合而成,分別是指設計、采購和施工。具體而言,EPC總承包模式主要是指負責項目工程的建設單位作為業主將自己所負責的工程發包給總承包商并且由總承包商對整個項目工程的方案設計、施工采購等事項進行管理并對項目工程的造價、質量、安全以及進度等進行全面負責,最后直接將建設完成的并且符合工程合同規定標準的竣工工程交由建設單位驗收的項目工程承包模式。與以前較為傳統的工程承包模式對比而言,EPC總承包模式將工程的整體設計以及優化完全交由總承包商進行,此舉可以使總承包商在施工的過程中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不斷對施工方案進行改善和優化而無需經過繁雜的請示手續,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此種模式有利于項目工程整體運行的順暢性,使得施工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進而有效的控制造價并進行合理的進度安排,此外EPC總承包模式使得工程質量出現問題之后的法律追責變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時確定法律糾紛的參與主體并及時息訴。
二、工程項目EPC總承包模式下建筑經濟管理與發展的有效途徑
1.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有效途徑
總承包商作為工程項目的主體施工單位,其除了要保證工程的質量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這取決于項目工程的造價控制。然而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多種多樣,施工材料的選取、機械設備的購買、施工人員的安置、突發狀況的解決、工期的合理控制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如果上述因素難以得到合理解決,那么承包單位的施工成本就會明顯上升,甚至難以實現成本回收。因此在對工程項目進行造價管理的過程中,承包商首先應該對施工方案作出合理設計并對施工的階段進行細致劃分,在每個階段確定好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實現的施工進度,而且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和控制,避免出現不合理的浪費。同時對材料的價格進行核查以免相關采購人員弄虛作假,而且在編制造價方案的時候要進行整體考慮,對每一項費用支出盡量控制在施工方案所預先設定的支出范圍之內。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變更情況要及時進行變通并對更改后的成本核算進行再次計算,以免出現大額度的不合理支出。
2.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有效途徑
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是當下社會較為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在實際的施工進程中,如果工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就是去了建設的意義,因此工程的質量問題應成為承包單位以及建設單位關注的重點環節。每一位施工人員都應將工程質量放在首位,相關負責人要將施工的各個階段安排專門的負責人對施工材料的質量以及施工人員的態度進行檢查和監督,防止偷工減料以及工作散漫的現象出現。同時承包單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責任意識的教育,嚴格要求施工者必須遵守設計方案和施工標準,對于不合格材料要及時更換,對于不合格施工人員要進行及時培訓和懲戒,對施工的質量監督要定期組織并完善相關的責任機制。
3.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徑
當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之間簽訂的合同過于簡單或者不符合標準的時候,會由于協調困難而出現施工工期延長的情形,不僅影響工程進度,而且也會增加建設成本。因此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也為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在建設單位與總承包商進行項目工程合同簽訂的時候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以及法律規定的格式進行,對于各自負責的內容以及責任承擔的范圍要作出明確的規定,這樣既能在施工過程中對相關問題盡快進行協調,也使得出現問題之后能準確及時追責。
4.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
安全事故不僅會影響施工的整體進度,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造價,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會受到威脅,因此總承包商在日常的施工活動中應強化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問題,集中組織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并健全相關的安全管理機制,對于違規操作的人員給與必要的懲罰。除此之外,對于施工現場的各個環節也要隨時進行安全檢查,對于材料的放置位置進行明確規定,對施工結束后的夜間巡視進行合理安排,對相關設施的安全操作標準嚴格遵循,對相關技術人員的資格進行核實驗證??傊┕がF場的活動必須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至今已三年有余,危機不僅給西方國家帶來嚴重困難,而且迅速影響到全世界。2009年全球經濟下跌0.6%,西方國家下跌3.4%,國際貿易萎縮23%,國際直接投資下降37%,失業人數增加3000多萬。2010年經濟雖然有所復蘇,但增長乏力,美歐經濟僅增長了2.8%和1.7%,全球經濟增長5%主要是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帶動的。今年疲勢依舊,西方國家赤字增加,債臺高筑,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勞動群眾示威此起彼伏,表達自己的不滿。西方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反映,它周期性地出現,隔七八年必來一次,不自今日始,也不會至此結束。但這次金融危機有其特點,告訴了我們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值得加以研究。這里僅提出幾個與我國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有關的問題,談一點看法。
美國這次金融危機是由次貸泡沫破裂引發的,是虛擬資本天馬行空式的發展與實體經濟嚴重脫離的必然結果。虛擬資本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暴露出資本逐利的本質,逐利達到反常的程度,不僅使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借貸資本與實體資本矛盾激化,借貸資本之間的矛盾激化,危機必然爆發。
虛擬資本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以股票、有價證券、國債為代表的虛擬資本,自身沒有價值、它所代表的資本的貨幣價值也是虛擬的,只是代表有權取得未來剩余價值的資本所有權證書。股份制和債券制可以使資本與資本持有者分離,使資本持有者的資本在保持資本所有權并索取一定剩余價值權的基礎上與實有資本相結合,使閑散資本通過買賣流通集中集聚和重新組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這是非股份制經濟所不能完成的。它這種可以分離買賣組合,所有權及剩余索取權含量會隨著其市場價值變化而變化波動的特點,使之既具有集聚資本、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發展作用的一面,又具有風險、投機和欺詐、破壞生產力的一面。由于股票價格會受供求關系、輿論、政治形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預期股息收益成正比,而與銀行利息成反比,可以脫離實體資本實際運行狀況,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投機和欺詐,成為資本榨取剩余價值的一種手段。馬克思指出:股份制再生產出了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一種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 ② 因為財產在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和轉移就純粹變成了交易所賭博的結果。恩格斯說: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贏利的頂峰,在那里所有權完全直接變成了盜竊。③
100年后的今天,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再發展到金融資本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的寄生性與腐朽性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虛擬資本及其投機、欺詐性也有了新的更大發展。其生產職能下降,投機、欺詐職能上升為主體地位;聚集資本的職能下降,利用資本運動逐利的職能上升為主體地位;規模無比增大,實體資本規模下降,虛擬資本規模上升為主體地位。2006年美國金融衍生品總量達518萬億美元,是GDP的40倍,其中各種債券和資產券是GDP的6.8倍;現在金融衍生品總量則發展到高達GDP的418倍。美國制造業的產值占GDP的比例由1960年的29.7%,下降為1980年的23.5%,1987年的20%,2007年的不到12%,虛擬經濟和服務業的產值占GDP的比例則從1950年的11%上升為80%,而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的利潤則占到總利潤的70%。美國本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質生產基地,能源、鋼鐵、汽車、制造業都居世界第一位,這些年來這些產業都逐步衰落了。制造業不斷空洞化,證券業、軍事工業以及與軍事有關的高科技研究卻瘋狂發展。美國每年軍事開支高達5000多億美元,軍事開支占世界軍事開支的40%。債臺高筑。2010年,美國公債達到11萬億美元,占GDP的54%和稅收的674%,每年借款占稅收的248%。美國財政部必須每年再支付其債務的一半以上,國債券利息占到債務負擔的34%。不僅國家負債,老百姓也負債。美國家庭私人負債由1979年占GDP的46%,上升為2007年98%,負債比自有資金高50多倍。1974~2008年,美國家庭負債由6800億美元增至14萬億美元,④平均每個家庭負債21.7萬美元。
其他西方國家的情況也是這樣。二戰以來,西方國家GDP年平均增長不到4%,全球貿易年平均增長6%,但貨幣則以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4%,股市值年增長達到14.8%。2010年全球貨幣交易額超過1000萬億美元,其中與物質生產有關的僅占1%,貨幣存量比GDP高16倍。2007年,世界外匯資本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為3259萬億美元,是當年世界GDP的67倍;2009年,全球外匯市場日均成交量4.2萬億美元,是商品和服務量日交易量的90倍;金融衍生品場內交易日成交量10萬億美元,達到產品和服務日交易量的200多倍。2010年全球債券市場109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1.9倍。⑤2010年,歐洲的公債相當于GDP的80%,其中英國為100%,日本為204%,加拿大為100%,法國為77%,希臘為135%,其中2/3是欠國外的。
西方國家虛擬資本如此瘋狂地發展,是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資本本性的必然反映,是資本主義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發展的集中表現。
(一)忽略了金融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金融類課程的設置,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足夠了解和熟悉常見金融實務,具備初步投資和理財的基本技能。但是,對于金融類課程,不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其實務類課程和基礎課程也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實務類課程的開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金融基礎知識,但金融基礎課程的開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師將金融實務類課程作為教學重點,忽略了金融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導致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實務類課程中出現聽不懂或難以理解的現象,尤其是金融實務的操作原理及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因素等,在這樣的條件下,是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的。
(二)不重視實驗和實踐教學
面對社會發展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和實踐教學對培養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必須注重實驗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據調查顯示,學校開設的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和實踐教學課程較少,一般每周課時僅為二節,在這種條件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交易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往往教師只能通過一些案例來講解。然而,在日新月異的社會金融下,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僅僅通過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靜態的案例分析,學生是難以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的。
二、加強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金融實務課程的比率
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金融理論課程的開展,有利于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金融理論,為金融管理專業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為了實現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的目標要求,僅僅開展金融理論課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強金融實務課程的學習,提高金融實務課程的比率,在學生基本掌握貨幣、國際金融學、保險概論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加上對證券投資分析、外匯交易及金融理財等實務類課程的學習。根據經濟管理類的具體專業開設金融實務課程,如對于國際貿易與經濟專業,可以增加外匯交易、保險實務等課時;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可以增加金融理財、證券投資等課時,合理設置課程及課時,以保證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經濟管理專業人才。
(二)注重實驗和實踐教學課程的開展
在社會金融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金融發展主要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金融交易形式逐漸多樣化,交易流程也變得更加復雜,尤其是各種金融衍生出的新產品;二是金融在居民生活中的滲透程度日益增強,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面對金融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僅僅采用傳統的金融課程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難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種新心的金融業務。為此,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應加強金融理論課程的學習,尤其是金融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金融實驗和實踐教學,適當提高實踐課程和實驗課程的比率,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對于實驗課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學校應假期那個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建設,在現代化時代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工作中常見的金融交易過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虛擬交易,使學生對金融的常見知識有深入地了解。
(三)構建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科研”互動機制
為了進一步促進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建立“教學-科研”互動機制,從教學、科研、教學與科研等三個方面下手:在教學方面,適當調整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體系,改變現行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興趣;在科研方面,加大經濟管理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注重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引進,建立科研平臺,以保證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教學與科研方面,應形成完善的教學與科研考核評價體系,將年度考核體系融入到教學與科研考核評價體系中,充分發揮師資的力量,以保證經濟管理專業的正常開展。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經濟管理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借鑒外校豐富教師的經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通過自身的學習,為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
三、總結
我國中職教育的改革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改革不系統、不深入。很多職業院校對工科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多,但對經濟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少。與工科類人才的培養模式比較,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顯得非常薄弱,特別是沒有與工商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因而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職業教育與其培養目標存在偏差。
1.學校的教學內容滯后于企業發展需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學生就業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越來越高。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兼并重組、管理理念的更新、企業體制的改革等,都導致了企業對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趨不穩定。而穩定的專業教學內容、實踐性教學計劃、從業教師、教學環境、教學理念、教師知識體系等適應不了企業的快速變化,出現了教學內容與實際需要的斷裂。
2.實訓場所的缺乏和落后影響教學的質量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訓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實訓教師缺乏,實訓基地難以建立,實訓方式單一。由于學校缺乏二次開發能力,所有的實訓室都是由生產商和供應商提供相關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交付使用。由于經濟及其它各方面的因素,許多實訓室的設計功能單一,沒有兼容性。在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許多實訓室難以建立或無法及時更新,嚴重影響了實訓教學。
3.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和影響
由于教育資源的有限性和教育體制的制約,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中職教育仍然處于標準化的階段。具體表現在:主講教師單一,甚至沒有專門的實訓老師;每班學生人數較多;教學環節程序化、標準化;實踐性教學也多采用案例教學、模擬實驗等,且由系部統一安排。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創造性,也必將影響畢業生的工作能力。
二、解決教學與職業環境相脫離的措施和辦法
1.通過開展互動式教學,完善課堂內教學體系在管理類的教學課程中,要拿出一半的課堂時間進行各種形式的參與式、交互式教學,這也是管理學課程實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不再以講解為主,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要用于分析各種實際管理問題,采用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臺發言、自我評估、模擬管理游戲等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活動,要利用經過整理的基本知識,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造性地、靈活地運用。
2.積極開展校內模擬實踐活動,彌補課堂的不足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必須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加以驗證和提高,在校內進行模擬實訓必然成為專業實訓的一個主要途徑。在各種理論知識及單項技能訓練結束后,利用學期末的一定時間,組織學生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實訓活動。如可以系統模擬一家公司從組建到營運的全過程,以創建公司為主線,讓學生小組設計創建屬于自己的公司。學生可以通過各項模擬活動如總經理就職演講、領導風格優缺點分析,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組織機構設計、團隊合作、招聘模擬等實訓項目,再現實際管理中涉及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技能。
3.在企業建立契約式實訓基地
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高級技師等為實習指導委員會成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由企業定期向學生提供實習場所、設施和機會,學校定期向企業輸送優秀人才。這種形式由于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的一部分實習成果直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時在解決學生實習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三、結語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一:建筑經濟管理問題及應對
摘要: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快速提高,在我國城市化建設規模得到迅猛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建筑經濟管理作為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還促進了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對此,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加強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本文分析了現階段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措施,以期加強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促進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建筑經濟管理;問題;應對措施
當前,建筑行業已成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但隨著各大建筑企業發展步伐的不斷增快,建筑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格外突出,建筑經濟的利潤也受到了壓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建筑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日益顯露,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正確的解決建筑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抓住發展機遇,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已成為現階段建筑行業相關工作人員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
1建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理論普及力度有待增強
目前,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建筑經濟管理知識并沒有在行業發展中得到廣泛的普及,這不僅是開展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一大限制,而且還影響著建筑企業的穩步發展,也就致使著一部分建筑企業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建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可有可無的。但事實上,一個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有利地位,熟練的運用建筑經濟管理理論,開展建筑經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建筑經濟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工作理論,它不但是推動建筑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砝碼,也是建筑行業與時俱進的突出表現。因此,在建筑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加強建筑經濟管理的理論普及工作至關重要。
1.2項目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偏低
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對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不僅需要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相關實際操作經驗,還需要在積累好相關的建筑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對建筑經濟管理領域、建筑經濟法律領域和涉及到其他相關領域中的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和掌握。簡單來說,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相關復合型人才的支持?,F階段,在建筑行業這個復雜的大家庭中,建筑經濟管理人員的組成種類較為復雜,不僅有普通的專職???、建筑設計學院中的人才,還有從事建筑經濟管理工作已退休的人員,以及大學實習生。由此可知,大部分的成員并沒有足夠的有關建筑經濟管理工作方面的實際操作經驗,甚至還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必須要了解的建筑經濟管理知識以及法律知識,而這些知識內容的缺失讓大多數的工作人員很難承擔起建筑行業相關工程的管理工作,很難帶動建筑經濟管理隊伍的發展與進步。
1.3其他相關輔助管理不完善
在我國,盡管建筑經濟管理這一理念才剛剛起步,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它在技術更新周期不斷增快的同時,還涉及到越來越多的學科和管理部門。對此,隨著建筑行業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建筑經濟管理的其他相關輔助管理已無法滿足建筑行業發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健全與完善。同時,在建筑經濟管理迅猛發展的過程中,其也暴露出一系列管理上的漏洞,也就造成了其他輔助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不合理性以及管理隊伍的無秩序競爭,甚至導致著建筑施工項目質量與性能不達標現象的出現。但總的來說,做好建筑經濟管理相關輔助管理的完善工作,能夠更好的促進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令其更好的適應于建筑經濟管理的發展步伐。
1.4管理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大部分的建筑企業雖然注重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但并沒意識到建筑經濟管理理念需要及時更新。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動態的管理意識?,F階段,存在一部分建筑企業的管理人員目光較為短淺,他們只注重對現階段出現的現象進行管理和分析,并沒有隨著建筑施工的開展而對建筑經濟進行動態管理,這一管理理念的存在就致使著建筑經濟管理成本與建筑工程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現了不相符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建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小部分管理者缺乏全面性的管理觀念。在開展建筑經濟管理工作時,一些建筑企業只對建筑材料、施工人員、制造費用等顯性的成本進行管理,并不注重由于工程返工和設計變化而引起的隱形成本的管理。他們只注重當前建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忽視了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建筑經濟管理的范疇。
2建筑經濟管理問題的應對措施
2.1在建筑行業中增強宣傳力度
為了提高建筑企業領導者對建筑經濟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我們應當增強建筑經濟管理在建筑行業領域中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工作的開展,促進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思想意識的提高。為此,我們首先可以采取教育培訓的方式,通過對企業領導者以及企業員工進行建筑經濟管理知識的培訓與教育,來增強領導者和企業員工對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認識,讓領導者意識到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推動建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力度的增強。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公司網站等一系列新媒體的使用,來做好建筑經濟管理的宣傳工作,讓企業工作人員在瀏覽網站的同時,可以查看到關于建筑經濟管理的宣傳,讓工作人員從主觀上重視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并在實際工作中,將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理論有效運用落實到實際操作中。
2.2加快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
做好建筑行業領域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不僅能夠對建筑經濟管理的相關理念做到充分運用,還能促進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為此,建筑企業要想有效提高建筑經濟管理水平,就需要注重建筑經濟管理人才的引進工作。在招聘建筑經濟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員時,需加強對應聘者的考核力度,并在招聘初期,對招聘進來的新員工進行實時的培訓,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同時,企業應當注重現有管理者與新來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讓新來管理者學習現有管理者的工作經驗之外,加強他們管理能力的培訓,從而促進管理者專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工作人員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念,在休息之余主動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地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2.3健全與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經濟管理制度是開展建筑經濟管理的其他相關輔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我們應當加強對建筑經濟管理組織的保障工作,通過建立專門建筑經濟管理部門,明確建筑企業各個管理者的管理職責,做好權責分工、獎罰分明,以此來促進建筑經濟管理體制的建設。同時,我們應當完善成本核算的監督體系,在明確監督主體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監督方法的使用,來提高監督工作的實效性與全面性,從而保證建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2.4促進管理理念的更新
加強建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首先應當樹立動態的管理理念。通過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施工、竣工、收尾、檢查等方面進行定期檢查,在整個建筑施工項目中始終貫徹好經濟成本預算,讓建筑經濟管理落實到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落實到建筑工程的動態發展中,以便于工程建設中所存問題得到及時發現與解決。其次,我們應當樹立全局意識,通過對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顯性成本以及隱形成本進行全面合理的預算,來推動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做好統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能夠加強建筑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還能夠將建筑施工的成本降到最低,從而有利于各項工作在真正意義上落到實處。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競爭激烈的建筑行業領域中,開展建筑經濟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是優化建筑行業管理模式的重要表現,也是推動建筑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但現階段,在建筑經濟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急需解決和處理。為此,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建筑經濟管理在建筑行業中的宣傳力度,加快建筑行業領域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在健全與完善建筑經濟管理制度的同時,促進建筑經濟管理理念的更新。通過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能夠推動建筑行業獲得健康穩步發展,能夠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鮑家美.芻議我國建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07).
[2]楊小寧.建筑企業經濟成本管理中的突出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8).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二: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探討
一、采用信息技術的建筑經濟管理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輔助建筑經濟管理教學模式有很重要的作用,且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手段。其創新之處具有幾個方面。第一、具有創新性,教師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辦法創新課程,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微課,學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機實現按照自己需要去有針對的學習,可以重復實現知識的記憶。第二、主體性,實現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的教學結構的重要突破,實現信息技術與建筑經濟管理教學的有機結合,突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整合手段。如果想要讓信息技術輔助建筑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就需要進一步的計劃實施,讓這一想法運用到實際當中。首先要實現備課教學網絡化,運用信息網絡技術聯合學校網絡完成網絡備課,在公共校園網上共享建筑經濟管理教學的教材,利于學生的預習,經驗交流。其次要建立健全校園資源共享網絡庫,在資源庫提供共享有用的知識,如:教學視頻,教學課件,教學材料等,為學生的更好學習建筑經濟管理知識提供方便的知識庫。進一步引進先進的多媒體來輔助實驗教學,實現課堂教學信息網絡化,讓教師能夠更好地結合實際社會經濟發展講解建筑經濟管理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具有發現問題并采用理論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尋找最優的解決方案。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建筑經濟管理學科的整合。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做到有好的技術和設備要有優秀的教師來使用,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在這些工作中,除了實施實驗教學發展的方案,還要加大宣傳、鼓勵更多的工作者參與信息技術輔助建筑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的工作中。
二、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高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新模式,是提高高職院校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創立學科品牌、提高院校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是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推進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積極積累實踐經驗,也是現階段為社會提供符合現實需求的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必要措施。
(一)提升教學形式的互動性
高職院校應加強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形式的改革,徹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教師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提升教學形式的互動性,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如演講、團隊討論、現場問答等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加強與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并主動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后復習工作。積極搜集資料,全面提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形成樂觀進取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