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2:44
序論:在您撰寫財務外包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財務外包是全球流行的公司財務解決方案,是財務工作專業化分工的產物。早在1991年,埃森哲與英國石油就達成一個財務外包協議,英國石油將北海油田幾乎所有財務業務都交給了這家咨詢公司。在埃森哲公司幫助下,北海油田的成本大大縮減。同時,這份協議也促使埃森哲推出了財務外包業務,其后許多西方企業紛紛效仿。在國內,財務外包尚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中小企業財務外包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近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并提供了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在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具有經營機制靈活、資金占用少、投資省、見效快等特點??梢哉f,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普遍低下,據有關部門統計,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內的中小企業,僅一半企業聘用專職會計,四成企業雇用兼職會計,還有10%的企業委托會計公司打理財務。如此局限于簡單記賬水平的財務管理,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具體而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有以下特點和問題:(1)不設置財務機構或財務機構簡單。中小企業種類繁多、行業門類齊全、所有制多樣化,經營規模普遍不大,員工人數少。相應地,組織結構也較為簡單,有的企業不設置財務管理機構,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機構很不規范,存在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兼職多等問題。(2)中小企業財務信息需求以內部為主,不愿花費太大的財務管理成本。大多數中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企業財力有限,融資能力低,控制風險能力不足,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這便決定了企業比較關注內部生產經營情況,對企業的市場價格、生產成本、費用結構等信息較為關注,以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往往重視市場開發,認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簡單,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在財務機構設置和財務人員聘用上不愿花太大代價。(3)中小財務人員素質偏低。中小企業由于發展前景不明朗,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較低,以及較差的工作機會保障,使得其難以聘用到優秀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專業知識低淺,一些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會計職業教育。
二、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益處
業務外包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現象,通過業務外包,企業可以整合、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充分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應對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財務外包是指企業將部分或全部財務工作委托給有能力的外部專業機構的活動。對中小企業來說,財務外包包括記賬、納稅申報、提供專業財務咨詢與建議等,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益處主要包括:
(1)降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成本。財務外包可以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集聚到專業化的財務管理公司中,實現財務管理的規模效應,從而降低單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一方面,財務外包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節省財務軟硬件設備的采購成本,維護成本和升級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財務外包,將日常財務、會計工作,如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納稅申報以及部分投資、應收賬款管理、籌資業務業務交由專業機構辦理,企業不必再為此類業務設置專門機構和配備專門人力,降低了企業的人力成本。
(2)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財務管理承包企業作為專門的服務機構,在技術、人力、硬件方面都有大量的投入,擁有專業的財務服務人員、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和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他們長期與不同客戶合作,積累了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中小企業將部分或全部財務業務外包給這些機構,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群體負責管理,有利于彌補企業缺乏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缺陷,提高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從而得到供應商、客戶、政府部門等第三方的認可。在與外包方合作的過程中,中小企業能夠分享到先進的經驗和知識,有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
(3)使得中小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提高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資金、人才等資源往往較為短缺,而且中小企業的管理層一般并不擅長財務業務,財務外包可以將中小企業管理者從不擅長的領域中解放出來,借用外部機構的專業優勢來獲得并挖掘外包環節的增值潛力,從而更多地關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集中資源來努力達到客戶的要求,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三、中小企業財務外包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財務外包對于中小企業是把雙刃劍,在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包括財務信息泄密風險、過度依賴外包企業風險、成本控制不力風險等。中小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往往不愿或沒有能力聘請大型的、專業水平高的財務外包服務企業,更是加大了其財務外包風險。為了降低財務外包的風險,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外包的收益,中小企業財務外包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科學選擇財務外包服務商。選擇好的財務外包服務商是從源頭上降低外包風險、避免合作失敗的良好途徑。中小企業在決定財務外包后,首要的問題是選擇一個專業性強、社會信譽好、服務經驗豐富、服務質量高的財務外包服務商。中小企業在選擇服務商的時候,不應該只看價格而忽視質量,不具備好的業務素質的服務商所提供的財務信息給中小企業帶來的麻煩,將使中小企業承擔更多其他的成本。在具體操作上,中小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成立一個財務外包服務評價小組,建立簡要的評價標準,對候選的財務外包服務商一一分析,確定最終的合作伙伴。
(2)合理確定財務外包服務范圍。財務部門的一大特色就是涉及眾多商業機密,企業經營計劃、定價策略、客戶資源,無一不是商業機密。部分財務外包服務企業或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可能會利用所掌握的財務信息謀取私利,給企業造成損失。西方企業的財務外包通常是將財務處理業務、財務報告編制和分析咨詢業務的部分外包出去,但企業自身仍然保持著基本的和必須的財務控制環節和程序,并非把所有的財務工作都外包出去。中小企業在財務外包前應確定哪些業務需要外包,哪些業務只能由自己來做,尤其是部分涉及商業機密的業務。從目前來看,記賬仍然是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主流,更高層次的財務外包涉及較少。企業在確定財務外包范圍時,應全面考慮企業自身財務機構的實力、財務業務與企業戰略的關系、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等因素,選擇部分業務外包或全部財務外包。
(3)簽訂詳細財務外包合同,明確規定雙方責任、義務。財務外包是涉及中小企業長遠、全面發展的戰略問題,而外包服務合同是界定雙方責、權、利的有效手段,也是鼓勵和約束雙方共同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憑證。由于我國目前的信譽體系還不夠健全,需要依靠制度來培育信用、規范雙方的行為。一般來講,財務外包服務商的違約,對于中小企業的損失更大,不僅會遭受費用成本的損失,還可能導致企業相關財務信息和商業機密的泄露。因此,在實施財務外包前,一定要有詳細、具體的外包合同,明確服務范圍、價格、期限及雙方責任與義務、財務收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方式等,提高合作雙方的違約成本。
由我國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和承包能力來看,服務外包行業在我國尚屬于幼稚產業,主要特點為起步晚,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市場規模不足以形成效應,與印度、愛爾蘭等國相比競爭力尚低,急需要國家政策的關注和扶持。從111號文試點政策到正式“營改增”幾乎都遵從了現行增值稅的相關規定,仍然沿用現有規定增值稅進項稅的抵扣機制或簡易計算方法、納稅人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等。他將服務外包的主要業務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范圍,大大降低了在岸服務外包成本。但我國現存的服務外包稅收政策依然存在著眾多問題,首先,全國尚未建立起統一的稅收政策體系,地區間的稅負不平等阻礙了服務外包業的平衡發展,也不利于在全國范圍內使每個地區根據自身不同發展優勢形成差異性競爭的良性競合模式。其次,稅收覆蓋范圍還不夠全面,稅收力度與服務外包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較小,例如一直頗受爭議的對于軟件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由于門檻過高,實際上納入其范圍并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少之又少,另外對于服務外包出口優惠政策的缺失也影響了出口企業的積極性,不利于形成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力。第三,稅收政策偏向于離岸服務外包給予其更優惠的稅收政策難免會導致在岸外包發展限制,面向國內廣大的在岸外包市場依然應該成為促進我國服務外包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最后,對于服務外包技術人才的所得稅政策和相應優惠政策也沒有發揮對高端人才引入的導向作用以及針對于服務外包行業相關基礎設施產業的配套稅收優政策的缺失也成為阻礙服務外包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二、影響承接服務外包的因素和國外服務外包業財稅政策啟示
A.T.Kearney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主要吸引服務外包因素的作用比例如下:財務環境(補償成本、基礎設施成本和稅收與規制成本)占40%,人力資本(積累外包技術經驗、勞動力規模消耗率)大約占30%,商務環境(國家環境、基礎設施、知識產權安全)也占30%。稅收政策作為宏觀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能否通過合理方式是上述因素變得更加優越和有吸引力是每個追求發展服務外包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在這里值得我們借鑒的是服務外包業發展較早的印度、菲律賓和愛爾蘭。印度所形成的良好服務外包環境和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隊伍源于印度各級政府對于制定扶持服務外包業的財稅政策達成了廣泛和較早的共識,鼓勵企業進入產業園區的“五免五減半”政策,鼓勵技術研發和進口在關稅上實行進口零配件和資本貨物免稅。愛爾蘭政府則以優惠稅率形成了歐洲“低稅港”,地方稅收范圍僅包括商業財產以及較低的個人所得稅,使得其外包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菲律賓也憑借其較低的企業所得稅和豐富的可抵扣項目以及關稅的減免政策使服務外包行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三、我國服務外包業財稅政策的改革建議
(一)實行全面和統一的稅收政策政策應既不偏向某一地區又不偏向某一具體外包服務形式(離岸和在岸),這樣既有利于資金在廣泛地區的充分流動,使地區間形成自身差異化優勢,從而形成全國外包行業的競合。不但要關注離岸外包也要關注國內服務外包行業市場,從而使國內、國際雙向推動我國服務外包業發展。
(二)加快、加強外包服務園區建設,加大優惠力度加快和加強服務外包業園區建設要求對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產業提供相關的優惠措施,并制定更大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早日進入園區從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如對園區內企業實行“五免五減半”的政策,對進行持續投資的企業,在接下來的5至十年內依然保持優惠稅率的政策。既要擴大優惠幅度又要延長優惠時間。同時對于享受優惠的標準設置應該秉承使更多外包企業享受優惠獲得發展的理念。
(一)人才適用性差,人才二次培養的任務艱巨從人才適用性方面看,北京人力資源基數較大,但是對口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人才數量卻不多,人才二次培養的任務相當艱巨,產業發展的壓力也在不斷上升。北京雖然在人才規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真正適用于外包方面的人才并不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業人員缺乏熟練的英語能力,國際化人才缺乏。大多的從業人員在語言能力、文化溝通以及國際規則等方面都不能與國際接軌;二是缺乏與職位對口的技能人才,北京服務外包行業缺乏“有效”的“合格人才”供給。比如承接IT和流程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需要基礎科學技術知識、軟件編程調試能力、有關對象行業一般知識等綜合訓練,但是在我國的教育背景下,人才供給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培訓等方面與企業實際需求相差較大。
(二)人才結構不合理,素質參差不齊國發展離岸服務外包最主要的人才劣勢是人才結構嚴重失衡,缺乏復合型通曉困際服務外包業務的高端人才。服務外包人才的規模和水平是決定服務外包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北京服務外包人才主要來源于二、三本院校及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這些院校和機構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上都屬于技能型人才,雖然也有來自重點大學但是數量偏少。另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新興產業方面還處于空白。由于服務外包業屬于新興產業,目前北京的大學此類課程的設置還是太少。
(三)外包人才的流動性大,人員穩定性差。從企業方面看,北京的外包企業在產業人才標準和待遇體系上做得還不夠好,在企業文化氛圍、薪酬福利待遇等多個方面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未形成行業標準;從員自身看,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低,或者是認為自己不能適應目前的工作,從而導致離職率高、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穩定性差。
二、北京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式建議
(一)校企聯合培養外包企業聯合北京高校開設對口專業,通過高校培養專業知識人才,企業提供實習機會,聯系各方優勢形成一條可靠地發展循環鏈條。同時高校通過企業渠道獲得最新、實用的知識,不斷調整對口專業的課程設置;企業也能從高校渠道的得到適合其業務的人才資源,達成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二)聯合發揮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的推動作用明確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中的定位與作用。首先要積極發揮政府的支持與導向作用,繼續鼓勵和支持外包業的發展,重視外包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優惠政策,引進外包人才,減少人才外流。
(一)發展歷程及政策支持情況外包產生于19世紀初期的歐美國家,其產生和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20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進入大規模機械化時期,制造外包出現。由于運輸成本的下降和生產后勤組織的改進,外包向低工資地區延伸,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制造商紛紛將外包中心轉移,使得中國成為主要接包國家,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同時,隨著IT的應用與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通信成本的迅速下降,IT產業應運而生,其效益遠遠超過制造外包并慢慢成為公司的主業,由以硬件為主向以軟件為主轉變的格局也逐漸呈現,從而導致企業將硬件制造外包給低工資國家來降低成本。至此,作為服務外包起源的IT服務外包得以迅速發展。中國服務外包起步較晚,雖然中國成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國際服務市場并不發達,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據統計,中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41%,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43%,發達國家當然平均水平位70%。另外,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較弱。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和財務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客戶服務能力普遍較低,缺乏國際競爭能力。目前,雖然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力還有所欠缺,但中國政府和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根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要求,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優化出口結構,擴大服務產品出口,商務部決定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并在全國相繼建設了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規劃建議又指出“: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服務外包,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蓖瑫r,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經過30多年穩定的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基礎環境。中國在城市環境、交通電力、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具備了較好的條件,這都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服務外包行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的服務外包行業中,印度是最大的服務外包國家,自20世紀末以來,承接了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總量的80%,尤其在IT外包領域業務承接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印度獨攬世界服務外包行業的基本格局。雖然各種分析和資料顯示,中國是印度服務外包業最大的威脅,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印度最強大的對手,但是隨著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服務外包專業人才卻逐漸在數量、質量與結構上呈現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情況,如專業人才短缺、能力較弱、流失嚴重、供給不足、結構不合理、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問題,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雖然中國擁有大量具有一定素質、低成本的人力資源,但是具有從事外包服務業務能力又熟悉業務并能熟練運用英語的專業人才比較匱乏。全球85%以上的服務外包項目都需要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如軟件外包中,英文軟件就占據了80%以上,而國際呼叫中心服務就更離不開英語,可以說,英語語言能力已成為跨國公司選擇接包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對于中國外包企業來說,如果想成為主要服務外包地區,必須要克服語言障礙,這也成為了僅次于成本因素的第二大問題。教職成[2011]6號《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中指出“推進構建專業課程新體系,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要指導、參與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標準和教學指導方案開發。要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緊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指導學校加強專業建設,規范專業設置管理,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探索教材創新,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特別是與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痹谌绱苏咧笇?,高職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應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針對職業和崗位需要設定課程內容,真正從職業標準內涵出發,使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與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相符。
二、當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服務外包職業標準對接現狀
目前,我國個別城市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外包學院,部分學院成立了服務外包相關專業,或者是在課程設置上安排了一到兩門服務外包相關的專業課程。缺少針對服務外包崗位實際開設的課程,且課程注重語言的理解和語法的掌握,缺少與服務外包業務和崗位需求為重點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接觸類似外包業務情景和真實工作場景學習的機會,導致學生不能準確、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大部分學生雖然通過了高職高專使用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甚至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卻嚴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與服務外包企業的需求相差很大。通過對在服務外包企業實習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首先,學生知識面窄,專業英語詞匯了解少;其次,知識運用能力差,處理的文件語法錯誤百出;經過一段時間的企業培訓和實踐后,能與客戶進行基本信息的交流,處理和完成服務外包業務中一般性的工作,如對一些基礎的資料進行翻譯,讀懂簡單的客戶信函并回復,書寫基礎的技術材料等,能達到外包企業低端崗位的要求,而諸如隨時與發包方進行業務溝通,正確理解項目中的英語資料,并根據業務發展情況撰寫英文報告等中級層次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與服務外包職業標準對接實現途徑
(一)開拓多種渠道,遞進開展人才培養,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第一,建立長期穩定的服務外包校外實訓基地,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搭建平臺,及時了解行業企業需求,校企統籌協調,組織學生參加培訓,為深度合作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通過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及就業競爭力。校企共同制定培訓和工作計劃,確保工作與教學安排的目的效果統一。第三,通過訂單培養模式,組建企業訂單班,校企共同制定教學計劃,企業主要負責企業文化和業務技能講授,實現校企共育共教,學生技能培養和就業目標明確,達到在校學習和崗位工作的無縫對接。第四,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聘任企業負責人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建立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根據合作的不同階段和企業需求采取了頂崗實習、工學交替、訂單培養、勤工儉學等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明確學校、企業、教師、學生分別享有的權益和承擔的責任,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實現校企生有意愿、有保障、有效果,三方共贏。
(二)培養目標對接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產業發展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立足外貿轉型升級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將培養服務外包技術技能人才增設為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之一,通過服務外包行業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根據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夯實服務外包基礎技能培養,并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增設服務外包理論與實務、服務外包英語、英文數據處理、BPO崗位技能訓練等相關專業課程。校企分析歸納服務外包崗位技能點,確定或調整服務外包相關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重點打造“4+1”職業能力: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數據錄入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服務外包業務能力,不斷縮小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升學生行業就業競爭力。
(三)引企入校,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生產,搭建教學做一體化平臺學院或專業可與當地服務外包公司創新開展“引企入校”合作模式,雙方共建服務外包生產性實訓基地。雙方簽署協議后,企業可提供設備、項目、業務培訓等方面資源,學校提供場地、設施、人員等,雙方成立管理小組,共同制定生產性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及相關文件,并由校企雙方各自安排指導教師對基地運營和教學安排進行管理,共同協商制定基地業務安排和計劃。如此操作,生產性實訓基地可兼具公司交付中心和實訓基地職能,并能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教學做一體化、業務技能訓練問題,解決工學交替中教學與工作協調的矛盾,為學院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供真實業務的實訓環境,實現企業真實職業環境和真實工作項目,提高人才培養的職業化水平。
(四)校企共育師資,優化雙元師資結構教師定期到服務外包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具體工作項目,有效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可聘請外包企業骨干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將最為真實優秀的工作理念、職業態度、業務技能傳授給學生,優化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結構,建立一支富有實際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五)校企共建資源,服務行業企業培訓建立校企智力合作,學院與服務外包企業可共同組建一支工學結合教材開發團隊,在雙方通過研討確定方案框架之后,按照各自分工進行完成,企業更側重實際案例、任務項目、行業前沿知識的選取,學校更側重職業知識、能力、素質的歸納提煉,校企共同開發教材解決教無所依、教材不切合實際、不利于學生掌握實際業務技能等問題,為企業培訓和學生服務外包課程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從知識和能力方面充實,更要從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上出發,全方面多角度加強。因此,學校、企業、教師和學生應共同協作,為達到此目標進行努力。
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是外包企業的中堅力量,代表了外包企業的重要發展優勢。和一般外包操作人才相比,中高端外包人才在知識結構和發展潛力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通常認為,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素質結構可以從多個角度描述,如教育學角度探討的智力、知識、品德、以及心理學角度探討的人格、智商、情商等等。因此,結合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制約要素,本文認為,高校是服務外包人才特別是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最重要培養載體,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知識結構應具備如下特征:第一,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多維而非一維的;第二,相比一般服務外包人才,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知識結構更具關聯性和可延性;第三,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在知識吸收方式和能力構成上與一般服務外包人才有較大不同;第四,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重要;第五,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知識結構中,隱形知識的影響力更重要;第六,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實踐體會和組織學習同等重要。由此,可以提出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優化路徑。
二、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優化路徑
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優化思路是:第一,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專業能力和公共能力是互為融合、互為促進的。發展能力的提升會極大改善人才的專業能力,反之,較高的專業能力使得人才深度思考外包產業的未來發展,并融合產業環境對領域內工作產生更深刻體會。第二,從活動過程和內容看,組織學習和實踐體會沒有嚴格的界限,因此,對于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來說,參與研發、協同培養等活動都是很好的知識吸收方式。
(一)實現教學內涵式發展,促進教學質量質的提升教學內涵式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結構的設計,一是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結合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知識結構的特征,高校要特別重視推進課程研究性教學改革以及強化學科交叉。為此,有條件的專業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研究性教學的專業課程,將部分研究生課程和本科生課程互為開放,鼓勵學生跨學科甚至跨大類選修一定的課程,鼓勵課程采用研討式、啟發式、案例式教學,增強課程教學的研究性,引導學生追蹤學科發展最新進展,進行學術討論和思維碰撞,提高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
(二)讓學生參與科研,并設立專門管理機構為了提高隱形知識吸收能力,面向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需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參與科研,通過實踐實現有效的知識轉移。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本就是高校教學過程的一大特點,也是高校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最基本的方法,讓學生直接參與或制訂研究項目,接受科研基本技能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研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交流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對指導科研的教師在工作量和獎勵上予以體現,為了鼓勵學生深度開展學術交流和校企實訓,高校也通過創新基地和實踐基地建設經費形式予以支持。
(三)重視師資培訓,建成外包師資人才隊伍中高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是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此,高校需要基于雙師型教師培養的要求改革服務外包實驗教學教師的培養和使用機制,并結合服務外包行業對人才的要求,采用各種方式有計劃、分層次地培養服務外包專業教師,建成服務外包師資人才隊伍。尤為注意的是,要立足本校校情,從自己的培養規格出發,采取多層次、多樣性、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培養措施,通過外部引進和自身培養等途徑,培養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服務外包學科帶頭人,匯集一大批具有服務外包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另外還可以加強原有師資的培訓,選送優秀的教師到企業掛職,引入服務外包企業的工程師加入到服務外包工程教學,給傳統的教師以示范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服務外包產業的需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調整并優化現有教學模式。結合我校英語專業教學實踐,外包產業應用型英語人才的培養要注重以下幾個環節:
(一)優化師資結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還應對外包產業十分了解,這樣才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這一環節是不容疏忽的。首先,要激勵教師進行學術科研活動,培養骨干教師,形成穩定的教師團隊;其次,可以為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服務外包產業方面的知識;并且在教師的引進上要做合理調整,做到教師整體知識結構合理。除此之外,還可以與相關企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在相關行業有工作經歷的人員和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以保障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二)調整課程設置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在設置英語專業的課程時,都把基礎課程安排在前四個學期,而把培養職業技能課程安排在后四個學期。這樣的安排存在諸多不合理因素。在設置課程時,可以適當將基礎課學時進行壓縮,并且在前四個學期盡量多安排一些就業方向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使學生盡早完成職業規劃,掌握職業技能。
(三)改進教學模式1.實施導師團隊制目前,服務外包產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三項內容。為培養出業務能力強的英語人才,可以實施導師團隊制進行教學。導師團隊制是指由學生依據服務外包產業的相關要求按照自己的興趣及就業意愿選擇學習方向,每個專業方向由4~6名導師指導學生學習,組成一個團隊,進行服務外包相關領域的深入學習。導師指導學生學習每個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探討相關課題,組織學生進行業務的相關實踐,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幅度提升,從而達到培養符合外包產業需求的應用型英語人才的目的。2.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加強實訓,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使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設置訓練主題,進行職業技能模擬訓練。如為客戶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服務、銷售及批發服務、產品售后服務等。這樣既可以考查學生對相關業務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變能力及交際能力。通過模擬訓練,可以發現學生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以此為依據,做到重點、難點突出,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不斷進步。再者,學校可以與相關企業單位合作,建設實習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這樣,就可以對教師及學生做定期業務培訓,并輸送學生進行實習,也可以進行人才的定向培養。近幾年,我校英語專業推出了“3+1”人才培養模式,即選派優秀學生進行“3年校內學習+1年實習基地學習”。目前,學校已與大慶浦東平臺軟件公司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學院完成了30余人的聯合培養,成果顯著。3.強化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可以自發地參加相關培訓,聆聽講座,利用自主學習平臺進行遠程課程的學習,并自發進行互動交流,真正做到課內外一體化。
二、結語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合并;財務報表;市場經濟
一、合并財務報表理論的比較及其優越性
合并財務報表,簡稱合并報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為基礎,調整或抵消個別會計報表中有關項目的數額后編制的,用以綜合反映合并個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和資金流轉情況的財務報表。編制合并報表的目的在位于向母公司的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信息。這里的外部利益相關者主要指投資者和債權人,因此他們是公司資金的提供者,承擔著資金的風險而財務報表是其了解經營者對資金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主要途徑。編制合并財務報表要以一定的理論為依據。所謂合并理論,實際上是指認識合并財務報表的觀點或看問題的角度。即如何看待由母公司與子公司所組成的企業集團(合并主體)及其內部聯系。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合并理論主要有所有權理論、實體理論與母公司理論。母公司理論認為合并報表主要滿足母公司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合并財務報表是母公司個別會計報表的延伸。實體理論下合并報表的服務對象更加趨于合理化。隨著企業目標從股東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轉變,合并報表的服務對象也從主要服務于母公司這個大股東,轉為重視股東、債權人、政府、員工等利益相關者共同的信息需求。
二、規范合并財務報表的理論基礎是適應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規范上市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報,財政部于1995年頒布實施了《合并財務報表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現就該規定體現合并財務報表理論的理論基礎略作分析。在合并財務報表計價基礎方面,暫行規定認同母公司理論,即采用雙重計價基礎,在計算合并價差(其中包括股權購買價格中所蘊涵的商譽以及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異)時,對于母公司所擁有的那部分凈資產,只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推算并確認公允價值,對于少數股東擁有的那部分凈資產,仍維持歷史成本基礎;在少數股東權益性質的認定方面,暫行規定采納了折衷母公司理論和實體理論的做法,將少數股東權益單獨列示在負債與股東權益之間;在收益確定方面,暫行規定強調反映母公司股東所享有的凈收益,將少數股東損益視為一項費用,作為合并凈利潤的一個扣減項目,與母公司理論的合并理念一致。
三、對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理論選擇的趨勢性分析
在暫行規定中合并財務報表的理論主要側重于母公司理論,但在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的理論轉向了主體理論,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發展趨勢,企業合并可能會取消權益結合法(美國FASB141《企業合并》已取消了權益結合法)。有人認為,主體觀成為合并報表主流理論已是大勢所趨。之所以出現這種重大變化,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一股獨大的現象會逐漸改善,尤其是隨著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成長,股權會越來越分散,少數股東的持股份額總和可能會超過母公司的持股份額。在這種情況下,僅為母公司股東服務的報表編制目的已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實體理論下對少數股權的處理更符合少數股權的性質。母公司理論下,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將少數股東權益視為一項負債,而將少數股東收益視為一項費用,這種界定并不符合要素的定義。
第二,從股權的性質看,少數股權與控制股權的區別在于對企業經營及其他事項的影響程度不同。母公司可以依靠控制權,采取有利于母公司自身利益的經營方針和利潤分配方案。少數股東對子公司的權利僅限于清算時對剩余財產的要求權、出售和轉讓股權及取得股利的權利。除此以外,少數股東與控制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因此,與其說少數股權是一項特殊的負債,不如說是一項特殊的權益。實體理論將少數股東和控制股東同等看待,反映集團全部的權益和收益。我國暫行規定中堅持了母公司理論,而新準則的諸多規定反映出我國對合并理論選擇從母公司理論轉向了實體理論。
第三,從國際形式上看,按照所有權理論所設計的比例合并法已受到大多數國家會計準則的限制,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都建議用主體理論,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的理論轉向了主體理論體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