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2:00
序論:在您撰寫協作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該課為學生的第一次專業課,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開始了解汽車發動機專業知識,逐步從基礎課程走人專業學習,此外,情感目標上,教師一定要讓他們覺得專業課學習并不太難,激發興趣。下圖為某四沖程汽油機結構總圖,本教學內容主要圍繞這個圖形展開講解。對于學生來說,汽車發動機專業知識相對陌生一些,與初中所學知識無太大聯系,如何開展教學、如何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是一個難題,而這個時候,小組協作與任務分配法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課程開始,首先介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大致構造,接著引入正題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初步觀察下圖,會被幾十個零部件的復雜構造弄的厭煩、害怕,部分學生初中時候所形成的厭學心理驟然出現,這對開課是非常不利的。而這個時候,就是這種教學方法開始奏效的時候了。仔細觀察下圖,可以發現由29個主要零部件組成,我把整個班級按照座位順序分為4組,并且說明,我接下來要對發動機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大致工作原理進行說明,每個小組理解一部分即可。然后開始將教學內容拆分。第一組記住1-7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二組記住8-14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三組記住15-21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四組記住最后22-29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這樣一說,學生馬上放下心里負擔,更加樂意的去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承擔責任的人數變多的時候,人們的緊張心理總是會變低一些,在學習上也可以應用這一原理。當學習任務分配好后,再由學生推薦兩位到三位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進行最后總結。整個過程采取各個小組互相點評類似競賽的模式。那么,整個教學過程準備就緒,上課開始。1-散熱器;2-冷卻風扇;3-曲軸正時齒輪;4-曲軸;5-發電機;6-機油濾清器;7-油底殼;8-起動機;9-起動機齒輪;10-蓄電池;11-飛輪;12-連桿;13-活塞;14-氣缸體;15-水套;16-氣缸蓋;17-化油器;18-空氣濾清器內芯;19-排氣門;20-進氣門;21-空氣濾清器殼;22-分電器;23-火花塞;24-凸圖1.1某四沖程汽油機結構總圖輪軸;25-凸輪軸正時齒輪;26-凸輪軸正時齒帶;27-水泵;28-點火開關;29-點火線圈。教師首先對散熱器、冷卻風扇、曲軸正時齒輪、曲軸、發電機、機油濾清器、油底殼的作用、位置、工作原理進行解釋,并說明這是第一組的任務,同時提示其他組的學生,稍微了解一下,可以方便他們之后對自己的任務內容的理解。接下來是第二組的任務,起動機、起動機齒輪、蓄電池、飛輪、連桿、活塞、氣缸置、作用、工作原理,然后是第三組的任務,水套、氣缸蓋、化油器、空氣濾清器內芯、排氣門、進氣門、空氣濾清器殼內容,和第四組的任務,分電器、火花塞、凸輪軸、凸輪軸正時齒輪、凸輪軸正時齒帶、水泵、點火開關、點火線圈,講解完后,給學生留出5分鐘時間準備,這個時候很多學生都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個和普通教學相比,學生主動提問的幾率上升非常明顯。而最開始被點名要總結四個組全部內容的兩位同學往往學習會更加的主動,問的問題也非常的多。5分鐘準備結束,學生上臺講解過程開始,每個學生講完,教師在旁點評,修正內容的不足之處,其他組學生提意見,如此下來,一個知識點的內容,由教師和上臺學生反復講解,相當于多遍的復習,效果較好。最后,再由兩位同學將所有的內容講解一遍,給全班同學進行知識的梳理總結,達到對整個知識點的掌握。
將協作學習模式落實到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有效的分組是其開展的第一步。小組成員的構成要具有合理性,分組質量會關系著協作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協作學習的小組的建立方法多種多樣。首先,教師要對每一個協作學習小組的人數進行確定,一般以四到六個人為主。教師最好組織學生以U型安排座次,方便學生的協作學習交流。其次,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初中物理知識結構水平以及智力開發水平、物理學習現有能力,甚至性別等元素進行考慮,將協作小組的綜合性與整體性提高。教師要保證小組內異質,保證小組同質,讓協作合作小組更加合理,讓學生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前,可以針對上一階段的物理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考查。考查需要從基礎知識以及操作水平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之后,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性別,保證每一個小組內男女生比例適當,保證小組的整體實力適當。協作學習小組的成功建立,是初中物理課堂效率提高的基礎。
二、加強小組分工職責的有效分配,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協作學習模式應用,是要調動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讓每一位初中學生都參與到物理學習活動中來。如果協作學習小組內沒有一個領導者,學生的交流學習會過于隨意。在沒有組織性的協作學習小組內,愛探討的學生一直在探討,不喜歡探討的學生一直處于沉默的狀態。在小組內,教師要組織學生明確自己的協作學習任務,找到協作學習的個人責任。保證小組內成員的分工明確,會大大提高課堂的組織紀律水平,使每一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進步。教師也需要關注小組內分工的定期輪換,使學生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體驗與鍛煉。比如在講解《物質的三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物質有哪三態,并舉出適當的例子。在小組內,一人負責組織小組協作學習,擔當小組長。一人記錄,編輯小組的學習成果,其它人討論。在下一次協作學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轉換學習角色,都成為協作學習中的積極參與者。
三、加強小組競爭力度的合理提高,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競爭對于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有著重要的刺激作用,在好勝心的引導下,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得到激勵,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理學習活動中。在協作學習模式中,小組間的競爭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高。在小組間的整體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學生們通過自我能力的提高來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與其它小組進行競爭時,學生還需要對自己的不足進行發現,從而改正不良學習行為與習慣。比如在講解有關于摩擦力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研究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方案并將其實施。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是不是能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一下呢?”讓學生以問題為學習任務主題進行協作學習。教師要為學生設置一個競爭游戲的規則,針對這一協作學習活動,教師可以以探究方案的合理度與可行性為主導因素,再從學生研究成果的豐富性為學生打分評判。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規劃的研究方案進行展示,并進行部分實施,讓全體學生認識到小組的學習成果。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不僅關系著自己的能力提高問題,還關系著小組榮譽問題。在競爭中,初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大大提高,有利于初中物理課堂效率的提升。
四、加強小組評價方法的有效轉換,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協作學習模式作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需要對小組評價方法進行有效改革??茖W的評價策略,會使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活動參與意識大大提高,也會使學生找到小組內外的競爭感,將自己在物理學習方面的價值發揮出來,自主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利用試卷的分數來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衡量,從分數出發為學生劃分等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從過程與結果兩個方面出發,引導學生端正協作學習態度,找到正確的協作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在協作過程中多交流,多傾聽。在講解有關于天秤的使用方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驗學習。在學生的活動中,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習當中,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小組學習進度。要多發現學生的亮點,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力。
在進行中職計算機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其計算機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這樣也為開展眾多教學活動帶來難度。中職學生與高中生相比,其不論是綜合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不能與之相比,所以老師在布置任務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就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布置的任務,而學習能力不高的學生則需要較長的時間甚至是沒有辦法完成任務,如果一起開展活動就會造成先完成任務的學生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內無事可做,這樣對充分利用時間是不利的,不能夠達到更高的教學效果。不少老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還會帶有個人情感,這樣更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所以進行分組協作式學習可以很好的解決上述難題,作為新型教學方式更是受到廣大好評。
2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1先對學生進行分組
分組協作式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關鍵就是進行分組,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分組之前要對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特點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充分了解,這樣才能盡量保持分組時學生的水平在一個基本線上,保持平衡?;蛘呃蠋熞部梢酝ㄟ^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獲得學生的計算機水平能力,之后綜合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將學習能力強的與學習能力弱的各分為一組。不過在分組的時候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以及性別,這樣綜合下來進行分組就能夠得到較好的分組結果,各方面都考慮全面了。
2.2想要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就要放手讓學生去操作,這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感,逐漸培養出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
老師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操作,讓學生多一些親自操作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鍛煉出學生更高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了確保每一組學生學習的過程,老師要常常巡視,對不同的學生做出不同的指導,特別是對學習能力不高的學生,老師最好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講解,輔導學習。當學生完成分組協作式學習之后,發現還存在一些學習問題或者不理解的地方,那么這個時候老師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獲得雙倍效果。在進行分組學習中,如果發現一些學生學習不積極或者怠慢,或者成績出現明顯下降時,老師可以通過取消學生職務的方式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小組間的比賽,對成績提高十分大或者獲得優異成績的小組和個人,老師要大大地表揚他們,讓他們獲得滿足感,而對分組學習過程中懂得創新或者勇敢操作的學舌根,老師要給予肯定,而不是責怪,對成績較差的小組,老師不能夠忽視,更要適當的進行鼓勵,讓他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提高,或者更優異的成績。
2.3按照教學內容布置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讓分組協作式學習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獲得更高的推行老師不僅要布置教學任務,更要在布置任務之前對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都有一個較詳細的分析,這樣再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布置任務,才能夠體現出分組協作式教學的價值與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對都無法完成的任務或者問題進行講解,這個時候講解的內容才能夠更深入到學生的心中,掌握的知識更牢固。老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刺激學生的好勝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效率。
3結論
開展計算機教學的目的就是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與計算機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因此,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制作成果給予肯定,讓學生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比較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積極練習。如在學習打字時,如果單純地讓學生練習指法,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練習的時間也不會堅持太長。而如果把“拯救蘋果”打字游戲融入到教學中,則會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在短時間內熟悉鍵盤的運用。在初步掌握打字要領和指法運用規則后,可以組織打字比賽,以在規定時間內打字多少和正確率高低為標準對學生予以表揚,以此激勵學生積極練習,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轉變教學方式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分層次教學,力爭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要鼓勵成績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地挖掘新知識,引導他們大膽質疑、勇于創新;而對于基礎較差、接受知識較慢的學生則通過強化練習鞏固基礎。計算機知識應用范圍和涉及面都很廣,因此要注重知識的積累過程,從基礎知識抓起,由表及里、由淺及深地逐步學習,這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尤其在剛剛接觸計算機課程時,會遇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義,學生會感到抽象、不容易理解,此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如學習“回收站”時,可以把“回收站”形象地比作常見的垃圾桶,可以把沒用的東西都放到里面,這樣更易于學生理解,并能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3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中加強團結協作,從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學習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讓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最后將各小組的結論進行比較,對正確率高的小組予以表揚和鼓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但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習能力。
1.1合理的分組方式
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所以教師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對學生各個方面的了解進行合理分組,這樣才能保證分組平衡。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并且結合學生以往的學習成績,要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稍微差點的學生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學習好的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還可以學習到好學生的方法,因為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很有針對性的,畢竟教師面對的是全教室的學生,不能因為個別同學學習進度而停下腳步,所以分組的好處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對一些針對性的問題可以進行交流,學生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將不理解的知識點和問題提交給教師,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對小組問題進行講解,提升教學質量。
1.2強調教師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地位
分組協作式學習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對計算機知識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的計算機教學大綱,在對分組協作式學習教學方法的了解基礎上,做出合理的適合分組協作式學習教學方法的方案。例如,在對《信息技術》中計算機組成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該部分的教學目標,對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學習任務進行科學的訂立,全面把握任務的難易程度,并且將計算機外裝硬件給學生看,每個小組之間進行傳閱,讓每個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計算機的組成,理解計算機中的CPU(中央處理器)、RAM(隨機存儲器)、ROM(只讀存儲器)的區別和含義以及作用。教師要把握好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操作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動性;同時,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作用,不能認為學生既然能夠在分組中學習,就可以放松自己的教學安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2]。
1.3加強教學內容的展開,設置相應的任務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以往的教學,都是在理論上進行探討,忽略了計算機的實踐性,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加能把握知識點,并運用到實際當中去。例如,在講解“word”內容時,其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規則,這些內容相對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分組協作式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實踐活動,針對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規則進行實踐,要求每組學生根據相關內容進行海報設計,而且,小組進行設計的話,如果遇到操作問題,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通過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這樣更能夠把握“word”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師再進行相應的點評和講解,對每組學生做出的設計作出評價,并指出一些實踐當中學生常見的問題,達到預期的效果。
2結語
“識解”最初被叫做“意象”?!耙庀蟆笔窃从谡J知心理學的術語,其意指人們在于客觀世界互動之時形成的可以長時間存儲與大腦中的抽象表征?!耙庀蟆北灰胝J知語言學之中,被認為是獲得語言意義的必要組成部分,即概念內容與心理意象。雖然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與認知心理學里的“意象”具有淵源,但也不盡相同。為了將此兩術語區別開來,Langacker(2002)將“意象”改為“識解”,并將其定義為“我們擁有用眾多不同方式來識解同一情景的能力”。Langacker(1987,1991,1999)將其分為五個方面進行探討:轄域、背景、突顯、視角以及詳略度;Talmy(2000)從四個方面來敘述了識解:構形系統、視角系統、注意力系統以及力動態系統;Croft&Cruse(2004)認為Langacker與Talmy對識解的認識不全面,因為Fillmore的框架以及Lakoff&Johnson的隱喻沒有包含其中。故提出其識解觀:注意/突顯(選擇、轄域、程度調節、動態注意)、判斷/對比(范疇化、隱喻、圖形、背景)、視角/場景化(觀點、指示語、主觀性、客觀性)、組合/完型(包括大部分的其它意向圖示)以及結構圖示化(力動態、相關性)。
二、體驗識解觀及其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體驗識解觀。識解,作為人們的一種認知方式,是語言表達式意義的重要來源。Langacker(1987)將語言的意義看作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其貢獻是巨大的。概念化是一動態過程,表明意義是人構建的。但王寅(2009)認為Langacker過于強調人本性與主觀性,客觀層面考慮不夠,應該將體驗二字加于概念化之前,及體驗性概念化。同時,認為識解是觀念化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其提出體驗識解觀(EmbodiedConstrualTheory),旨在分析對《楓橋夜泊》40個譯本不同的原因。體驗識解觀分為兩個部分:體驗與識解,這里的識解采用的是Langacker對識解五方面的描述。此術語充分體現了認知語言學的核心原則“現實—認知—語言”,并明確表現出語言意義來自人與現實的互動體驗及其認知加工這一核心觀點。
2.體驗識解觀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英語寫作是人與現實互動體驗及其認知加工后意義表達的產物,而體驗識解觀正是人們得以認識世界以及獲取意義的方式,故將體驗識解觀用以促進英語寫作教學,實為從認知層面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我國眾多教師所忽略的,因而這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從現實、認知與語言三者的相互關系中可得到兩點啟示英語寫作教學中:(1)要將體驗用于英語寫作教學中,以便學生更好地認知;(2)將識解的五方面內容用于英語寫作中,是英語寫作真正實現對認知方式的外在化。體驗識解觀在英語寫作教學的應用如下所述。
(1)體驗互動:話題熟悉與分析。英語寫作實際就是語言表達,就是認知方式的凝化。而認知內容從何而來?無疑來自人與現實的互動體驗。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方式與活動讓學生互動體驗。體驗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有直觀的視頻、音頻及圖片呈現,可以有相關話題的文字閱讀,也可以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此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并拓寬知識面、增長百科知識,以達到幫助學生有效分析話題、獲得全面與準確信息的目的。
(2)轄域激活:信息獲取與羅列。轄域激活實則為話題相關的百科知識激活。激活百科知識或背景知識,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與話題相關的信息。信息分為關鍵信息與次要信息、原型信息(眾人普遍接受的信息)與非原型信息(非眾人普遍接受的信息)等等,用頭腦風暴寫下與主題相關的觀點,基于自己的視角與立場,選擇相應的中心論點。選取論點時可以是眾人接受的觀點,也可以是非主流的看法,基于自己需要,任其選擇。羅列中心論點之后,寫下其各方面的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的特征都符合自己立場,這就需要用突顯原則將符合自己或能最好體現自己立場的特征保留,將不符合自己的觀點省去,將其隱顯。
(3)語言表達:認知內容的凝化。英語寫作,其實就是用英語書寫人們識解的客觀現實。換句話說,英語寫作就是將認知方式凝化。在英語具體表達時,怎樣將認知內容表達出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詞匯及句型結構選擇與表達的單一。學生詞匯上的問題首先體現在詞匯貧乏、單一,缺少變化,并且概括詞(generalwords)使用更多,缺少一些精確的具體詞。例如,在表示打擊碰撞之時,學生多會選擇hit。雖然hit有打、打擊、碰撞之義,但它不能夠表示所有方式的打。突顯打的不同方式,含打之義的動詞也會有不同選擇。當突顯用皮鞭打時,whip是合適的選擇;當突顯用物體敲擊、攻擊及撞之時,最好選用strike;而表兩物相撞或碰撞的動詞非collide不能傳達其妙;smack突顯打的方式為用手掌摑;beat表示連續擊打。由此可見,突顯打的不同方式,動詞的選擇絕非僅為hit一個。
學生在詞匯上體現的問題還有動詞使用過多,不能將其靈活地轉化為與其具有同樣意義的名詞或介詞結構等靜態表達。王寅(2007)在其《認知語言學》一書中敘述了ICM與轄域、認知域、圖示、框架、腳本等術語的關系,它們之間可以用約等于連接,所以轄域可以用框架來表示??蚣茉谠~性轉換上能起到極大的作用,用一雇傭框架能夠很好的說明:在雇傭框架中,必定有參與者(雇傭者與受雇者),也存在雇傭這一動作以及這整個事件。參與者及這一事件是Taylor(2002)所說的事體(thing),雇傭動作為其所言的關系。因此,對不同方面的突顯可以獲得不同詞性的詞匯。如若突顯參與者,employer與employee將會出現在句中的主語位置;如突顯雇傭這一整個事件,employment會被選用;而若要突顯雇傭這一動作,employ能被選擇出現在表達中。
可見,在轄域中突顯不同實體(關系或事體),不同詞性將被選擇,這有助于解決學生詞匯選取單一,動詞使用過多這一問題。在句子層面,也可以用識解觀解決學生表達單一這一問題。每個句子其實就是一個事件域,Ungerer&Schimid(2011)在運動事件域中列出了六個構成要素,即圖形、背景、路線、運動、方式與原因。在這一運動事件域中有三個要素必不可少,即圖形、背景和路線。其它三個成分基于表達的詳略度選擇呈現與否。因此,表達運動事件的句子就可能包含這六個要素。在這一事件域中,突顯不同要素會產生不同句子結構。倒裝句是將突顯成分提于句首而產生的句子非常規表達。例如,Myfatherstandsintheroom(我父親站在此房間中)因突顯成分的轉換將導致句子結構的變化。要是對背景intheroom突顯,這句話就會轉換為Intheroomstandsmyfather.倒裝句的出現顯然就是對不同要素的突顯所致。句子不同要素的突顯會豐富句子的表達形式,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表達過于單一這一問題。
三、結語
“微寫作”作為一種正式的寫作題目已經名正言順、堂而皇之地進入2014年北京市高考,大有與傳統高考作文一小一大、分庭抗禮之勢。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微寫作”本身,還是以“微寫作”帶動傳統寫作,于高中作文教學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微寫作”與中國寫作傳統的聯系
“微,隱行也?!睆臐h字源流來看,“微”的本義是隱蔽,藏匿,引申為“秘密的,不顯露的,暗暗的,”“細微的”“精妙、深奧的”等。從“微”字的釋義來看,或可對“微寫作”的特性有所了解,即私密性、隱蔽性、微小、精短、玄妙而見性靈等,總之一句話,微寫作是貼身寫作,是及物寫作,是性靈寫作。它必定是從作者的切身事物出發,抒寫真情實感且頗見獨特性靈的寫作。立足生活,觀照自身,及物而抒寫性靈,正是中國古典寫作傳統之一翼,從對聯到詩詞,以及后來晚明小品,無不與瞬間靈感迸發的即興式性靈寫作有關。此間之道,正與今日“微寫作”暗合!而貼身的、及物的、見性靈的寫作又幾乎是一切成功寫作的必備條件。如果能深入挖掘“微寫作”這一與生俱來的特性,引領學生從短小而靈妙的角度切入寫作,涵養文字,陶冶文思,練成開口即成金玉良言的能力,那無論是對繼承中國優良寫作傳統,還是開拓當今高中作文的新文風,都是一件功德無量之事。
三、微寫作與高中作文教學
當前高中作文教學,大弊有二,一是喪性靈,二是失魂魄。二者互為因果,以致惡性循環,漸成絕癥。今日普遍意義上的高中作文教學,重在呼喚靈性的重歸,有靈性方能從內向外生出興趣。而“微寫作”的即時性、趣味性,恰可在消解寫作這一顯在目的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微寫作”可賦予傳統高中作文以久失的性靈
任何意義上的寫作,其實都是作者性靈的舞蹈。而性靈的生長與呈現是需要寬容而自由的環境的,是需要一種私密甚至幽暗的環境來蔭庇的,是需要興趣的激發的。但在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的現實景觀中,老師視學生作文如做賊,非當堂布置,當堂完成不可,且嚴加監督,嚴加剪伐,將本來活潑潑如幼樹的學生束縛修理成了了無生趣的盆景,或者即如梵蒂岡內的園林植物,整齊劃一而僵硬呆板,不見一絲一毫的性靈。此一弊,梁啟超先生早在九十年前就已教訓道“:我是教他作文,不是教他做賊?!币饧磳W生作文需有自由與空間,教師也正該為其創造自由與空間。而“微寫作”恰可在自由抒寫中重新賦予學生以性靈?!拔懽鳌蔽淖志蹋驹?40字到200字之間,學生不視其為畏途,且“微寫作”多切學生之身,與其生活距離甚近,言之可有物,不至于強為文而空洞言。尤其重要的是,“微寫作”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學生多可在其中表達自己的真實心聲,抒寫內心真正的情感,而這些恰可為學生營造一定的寫作自由與寬松的言說空間。如果能在高中作文教學中重視“微寫作”,并將其特點與傳統作文教學有機相連,則不但“微寫作”能有所成,傳統的作文亦可性靈頓顯,面目一新。
(二)“微寫作”可使傳統高中作文魂魄立顯
當前高中生作文,因喪失性靈而導致學生好空言,洋洋灑灑、連篇累牘,卻難見中心,此為空具其形而失其魂魄之病。而要想使文章魂魄立顯,必須具備迅速呈現文章核心內容、意旨的能力。其實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將某一事物描述清楚,將某一事件敘述完整,或者將某一情感抒發到位,將某一觀點論述明白,根本無需長篇大論,只要具備迅速呈現中心的能力,即可在限定字數內直達目的。而“微寫作”140字的字數限制,恰恰具備使作者專注于呈現核心內容的功能。所以我們認為,“微寫作”所具備的言簡意賅以及直接呈現核心的寫作技巧,對當前高中生作文長篇累牘卻難以抓住中心,難以說清問題的“失魂病”是有對癥下藥之效的。
四“、微寫作”忌淺俗與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