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1:32
序論:在您撰寫影像檢查技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CT的醫學應用已有40余年歷史,經歷了從單層CT到多層螺旋CT,從二維斷層成像逐漸走向多維、多能量成像的發展過程。2007年,320層CT的問世標志著寬幅探測器CT正式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多能量CT成像概念在1970年就已提出,但受限于當時硬件制造水平,能譜CT直至2006年才正式應用于臨床,并成功實現了多能量CT成像。在2014年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2014)上,能譜CT的多能量成像依然是整個會議CT部分的關注重點,也將會成為今后CT研究的熱點。
1.1能譜CT:能譜CT基于人體同一組織對不同光子能量及不同組織對同一光子能量吸收能力的差異成像
可提供除傳統CT圖像外的單能量圖像、基物質圖像、能譜曲線以及有效原子序數等,實現物質成分鑒別、定量分析,提高疾病診斷準確性。能譜CT在肝臟疾病診斷中應用廣泛。多項研究表明,能譜CT在低能量條件下(40KeV-70KeV),能夠通過增加圖像對比噪聲比(contrasttoratio,CNR),提高肝臟富血供小病灶的檢出率[4-7]。其次,能譜CT具有鑒別不同物質的能力,通過使用碘造影劑,能譜CT可將碘和水作為基本標準物質,得到可量化的碘基、水基圖像。Lv等[6]研究指出,碘基圖的應用可顯著提高CT鑒別診斷微小肝血管瘤與小肝癌的能力。同時,得益于碘基圖對新生血管的高度敏感性,能譜CT還是評價腫瘤進展、治療效果、預后情況的可靠手段[8-10]。Kaza等[11]發現,基于門靜脈癌栓與普通血栓組成成分不同而導致的血供差異,碘基圖可用于鑒別門靜脈內癌栓與單純血栓,并且碘基物質分析不受病變血管直徑及強化程度差異影響,可減少測量誤差。不僅如此,通過分析碘濃度差異,觀測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能譜CT還能對肝硬化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此外,能譜CT通過生成虛擬無造影劑增強圖像(virtualnon-contrast-enhancedimages,VNC),在獲得高質量增強圖像的同時,能夠顯著減少患者腹部檢查時的輻射劑量,并為肝內膽管系統結石診斷提供重要信息。相信隨著使用成本降低以及軟硬件設備的不斷完善,能譜CT將以其低輻射、多參數成像的優勢,逐漸取代常規CT,在肝臟疾病的診斷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1.2CT造影劑:CT造影劑在肝臟諸多疾病的鑒別診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的CT造影劑已具備高水溶性、低毒性、高生物耐受性等優點,但目前增加CT造影劑水溶性、降低滲透壓和粘度,賦予其靶向功能等依然是業內關注的焦點。目前碘美醇與GE-145等新型造影劑在改善生物毒性、提高生物耐受性及圖像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并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2、MR
目前,肝臟疾病的MR診斷技術熱點主要集中在MR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MR灌注成像(MRperfusion,MRP)、MR彈性成像(MRelastography,MRE)以及肝臟特異性MR對比劑的應用等方面。
2.1DWI:DWI是基于組織內水分子布朗運動的MR成像技術,通過測量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定量反映組織水分子的活動能力
過去數年里,利用DWI診斷和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纖維化導致受累肝組織細胞外間隙膠原蛋白沉積,影響水分子自由擴散,在DWI成像中表現為纖維化肝組織的ADC值明顯低于正常肝組織,且ADC值降低程度與肝臟纖維化程度具有良好的相關性。但也有研究指出,常規ADC測量對肝纖維化的分級準確度較低,且存在較多重疊區,該技術并不優于血清學檢查以及超聲彈性成像[12]。這可能是由于ADC易受肝臟內脂肪和鐵的干擾,且無法有效區分組織內微灌注與彌散,導致對肝纖維化的評價不準確。此外,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DWI在肝臟良、惡性結節的鑒別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常情況下,以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為代表的肝臟惡性腫瘤的細胞排列及胞內結構與良性結節存在顯著差異,惡性腫瘤的組織密度較周圍正常肝組織和良性結節更高,水分子的自由彌散受到限制,導致惡性腫瘤較良性腫瘤常具有更低的ADC值。DWI在肝臟惡性腫瘤的應用中具有許多優勢:首先,DWI能顯著提高微小肝癌的檢出率[13-16],從而增加了肝癌早期診斷的敏感性與準確性。其次,DWI可用于預測肝癌病理分級[17-19]。第三,DWI可用于抗腫瘤治療的療效監測與評估。研究發現,DWI能夠定量評價肝癌患者TACE術后及系統性治療后腫瘤組織壞死情況[20-22]。最后,DWI不需要使用造影劑,因此不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影響,是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理想選擇。近年來,在DWI技術的基礎上,體素內不相干運動成像(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IVIM)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傳統DWI不同,應用雙指數模型的IVIM能將組織中水分子布朗運動的彌散信號與來自于毛細血管微循環的關注信號作為兩組不同的信號來源,從而更好地描述生物體內復雜的信號衰減方式。IVIM模型認為,在DWI中使用低b值成像時(<100s/mm2),信號主要源于血流灌注,而使用高b值成像時,信號主要源于水分子的彌散運動。因此,IVIM成像能夠克服傳統DWI弊端,更加準確地診斷與評價肝臟纖維化、HCC等多種肝臟疾病。目前在肝臟疾病診斷領域,DWI技術已涌現了大量科研成果,雖然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MR硬件以及序列一致性、周圍臟器運動偽影干擾、測量誤差等因素,DWI仍然在肝臟影像學中前景廣闊。
2.2MRP:MRP技術包括動態對比增強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DCE)、動態磁敏感增強成像(dynam-icsusceptibilitycontrast,DSC)、動脈自旋標記成像(ar-terialspinlabeling,ASL)等。
DCE-MRI在靜脈團注順磁性對比劑后,可動態觀察動脈期、門靜脈期、平衡期對比劑的分布變化及測量容積轉運參數(Volumetransfercoefficient,Ktrans)、血管外細胞外容積分數(Ve)、速率常數(Kep),從而定量地反映不同掃描時間正常肝臟組織及病灶區域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因此,DCE-MRI能夠評價肝纖維化的微循環改變,有助于纖維化的分級診斷[23],并能鑒別肝臟結節良惡性,提供惡性病灶周圍微血管浸潤信息,也可用于肝癌患者的預后分析以及評估局部化療、TACE及抗血管生成藥物的療效等[24-26]。ASL雖然目前在肝臟領域的應用仍十分有限,但其具有無創、可重復使用且無需注射對比劑等優點,可以很好地顯示腸系膜上靜脈及肝內門靜脈的結構及灌注情況,在肝臟疾病的診斷與評估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3MRE:MRE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檢測組織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質點位移,使用運動敏感梯度獲得MR相位圖像,并計算出組織或器官內各點的彈性系數分布圖
該技術能夠定量地顯示肝臟的彈性程度,從而無創地檢測并評估肝臟的纖維化程度。多項研究指出,MRE對肝纖維化的分級診斷具有較高可重復性及準確性,優于超聲彈性成像以及血清學檢查[27-29],甚至可替代肝臟穿刺活檢[30]。其次,由于肝纖維化、肝炎、膽管炎、門脈高壓等肝臟疾病具有不同的機械特性,MRE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鑒別診斷。不僅如此,由于肝臟惡性腫瘤的平均剪切彈性明顯高于正常肝組織、纖維化的肝組織或肝臟良性腫瘤,MRE具有鑒別肝臟良惡性腫瘤的潛力。此外,MRE能夠幫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早期診斷,且對肝移植后肝實質的早期病變較為敏感。
【摘要】:影像物理學是各種影像檢查技術的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影像技術、腫瘤放射治療學和核醫學的基礎。本文介紹了影像物理學的發展情況,闡述了影像物理學在四大醫學影像中的應用.影像物理學知識解決了放射醫學和核醫學所涉及的物理問題,為提高臨床工作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影像物理學;聲學;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
物理學的很多新理論都為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帶來了革新,X射線、激光、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等技術為醫學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對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借助于某種能量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體內組織或器官的形態、結構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為生物組織研究和臨床診斷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紀中葉,一批物理學工作者進入醫學領域,從事腫瘤放射治療及醫學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國醫學物理學家協會,1963年成立了國際醫學物理學組織.并將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學思想和技術引入到臨床的診斷和治療中.物理學與醫學的結合不僅促進了醫學的發展,也對物理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 聲學的應用
超聲成像90年代以來,由于數字化處理的引入,高性能微電子器件及超聲換能器的出現,以及各種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超聲成像的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超聲不但能顯示組織器官病變的解剖學改變,同時還可應用Dopper技術檢查血流量、血流方向,從而辨別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損性質與程度。超聲診斷采用實時動態灰階成像,在掌握正確劑量的前提下,可連續對器官的運動和功能實施動態觀察,而不會產生像X射線成像那樣的累積效應及危險的電離損害。由于超聲診斷具有無損傷性、檢查方便、診斷快速準確、價格便宜、適用范圍廣泛等優點,得以在臨床中迅速推廣。超聲波成像的物理基礎是超聲醫學的基礎,超聲成像是利用超聲波遇到介質的不均勻界面時能發生發射的特性,根據檢測到的回波信號的幅度、時問、頻率、相位等,得到體內組織結構、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學的應用X射線成像
X線實際上是一種波長極短、能量很大的電磁波。醫學上應用的X線波長約在0.001--0.1nm之間。X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與射線光子的能量有關,X線的 波長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強。X顯得穿透力也與物質密度有關,密度大的物質對X線的吸收多,透過少;密度小則吸收少,透過多。利用差別吸收這種性質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與肌肉、脂肪等軟組織區分開來,者正是X線透視和攝影的物理基礎。X射線成像包括X射線透視和攝影、X射線計算機體層成像. X射線計算機體層成像是以測定人體內的衰減系數為基礎,采用一定的數學方法,經計算機處理,重新建立斷層圖像的現代醫學成像技術[1].X射線的幾種特殊檢查技術,分別是X射線的造影技術、X射線的斷層攝影、數字減影.
3 電磁學的應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決條件MRI成像的先決條件是被成像樣品中的原子核必須具有磁性,而這種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運動.因此,對原子核等微觀粒子的自旋屬性進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學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觀上也是MRI得以產生的知識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體內水分子中的氫核在外磁場中產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體不同的正常組織、器官以及同一組織、器官的不同病理階段氫核的弛豫時間有顯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場進行層面選擇和空間編碼就可以獲得以氫核的密度、縱向弛豫時間 、橫向弛豫時間作為成像參數的體內各斷層的結構圖像.近年來產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術方法.如擴散加權成像是通過測量人腦中水分子擴散的特性來反映組織的生化特性及組織結構的改變,在臨床上可用于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2].螺旋漿掃描技術,明顯消除患者因運動或金屬異物造成的偽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無偽影、具有臨床診斷意義的理想圖像。
4 原子核物理學的應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礎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蹤劑,結合藥物在臟器選擇性的聚集和參與生理、生化功能,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檢察方法 有4種:掃描機、照相機、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和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PET).核素檢查中產生的正電子只能存在極短的時間,當它被物質阻止而失去動能時,將和物質中的電子結合而轉化成光子,即正負電子對湮沒.轉變為兩個能量為0.551 MeV的光子,并反沖發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分布不同,產生的光子強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術通過探測光子對的差別形成影像.
5 結語
影像物理學在影像檢查技術中的意義非常重要,對影像檢查技術的發展影像深遠,隨著影像物理學的不斷發展,新的影像技術不斷出現,必將對疾病的診斷總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物理學的很多新理論都為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帶來了革新,X射線、激光、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等技術為醫學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對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借助于某種能量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體內組織或器官的形態、結構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為生物組織研究和臨床診斷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紀中葉,一批物理學工作者進入醫學領域,從事腫瘤放射治療及醫學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國醫學物理學家協會,1963年成立了國際醫學物理學組織.并將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學思想和技術引入到臨床的診斷和治療中.物理學與醫學的結合不僅促進了醫學的發展,也對物理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 聲學的應用
超聲成像90年代以來,由于數字化處理的引入,高性能微電子器件及超聲換能器的出現,以及各種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超聲成像的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超聲不但能顯示組織器官病變的解剖學改變,同時還可應用Dopper技術檢查血流量、血流方向,從而辨別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損性質與程度。超聲診斷采用實時動態灰階成像,在掌握正確劑量的前提下,可連續對器官的運動和功能實施動態觀察,而不會產生像X射線成像那樣的累積效應及危險的電離損害。由于超聲診斷具有無損傷性、檢查方便、診斷快速準確、價格便宜、適用范圍廣泛等優點,得以在臨床中迅速推廣。超聲波成像的物理基礎是超聲醫學的基礎,超聲成像是利用超聲波遇到介質的不均勻界面時能發生發射的特性,根據檢測到的回波信號的幅度、時問、頻率、相位等,得到體內組織結構、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學的應用X射線成像
X線實際上是一種波長極短、能量很大的電磁波。醫學上應用的X線波長約在0.001--0.1nm之間。X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與射線光子的能量有關,X線的 波長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強。X顯得穿透力也與物質密度有關,密度大的物質對X線的吸收多,透過少;密度小則吸收少,透過多。利用差別吸收這種性質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與肌肉、脂肪等軟組織區分開來,者正是X線透視和攝影的物理基礎。X射線成像包括X射線透視和攝影、X射線計算機體層成像. X射線計算機體層成像是以測定人體內的衰減系數為基礎,采用一定的數學方法,經計算機處理,重新建立斷層圖像的現代醫學成像技術[1].X射線的幾種特殊檢查技術,分別是X射線的造影技術、X射線的斷層攝影、數字減影.
3 電磁學的應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決條件MRI成像的先決條件是被成像樣品中的原子核必須具有磁性,而這種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運動.因此,對原子核等微觀粒子的自旋屬性進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學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觀上也是MRI得以產生的知識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體內水分子中的氫核在外磁場中產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體不同的正常組織、器官以及同一組織、器官的不同病理階段氫核的弛豫時間有顯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場進行層面選擇和空間編碼就可以獲得以氫核的密度、縱向弛豫時間 、橫向弛豫時間作為成像參數的體內各斷層的結構圖像.近年來產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術方法.如擴散加權成像是通過測量人腦中水分子擴散的特性來反映組織的生化特性及組織結構的改變,在臨床上可用于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2].螺旋漿掃描技術,明顯消除患者因運動或金屬異物造成的偽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無偽影、具有臨床診斷意義的理想圖像。
4 原子核物理學的應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礎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蹤劑,結合藥物在臟器選擇性的聚集和參與生理、生化功能,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檢察方法 有4種:掃描機、照相機、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和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PET).核素檢查中產生的正電子只能存在極短的時間,當它被物質阻止而失去動能時,將和物質中的電子結合而轉化成光子,即正負電子對湮沒.轉變為兩個能量為0.551 MeV的光子,并反沖發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分布不同,產生的光子強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術通過探測光子對的差別形成影像.
5 結語
影像物理學在影像檢查技術中的意義非常重要,對影像檢查技術的發展影像深遠,隨著影像物理學的不斷發展,新的影像技術不斷出現,必將對疾病的診斷總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胸部X射線攝影檢查
數字X射線攝影(digitalradiography,DR)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簡單及低輻射劑量仍然是檢查胸部疾病時最廣泛使用的成像技術。近年來,DR的時間減影技術通過對同一患者的先后兩次檢查圖像的減影,可以消除如肋骨及肺血管等正常組織的影響,Sasaki等[7]研究證實了使用時間減影技術(AUC=0.990)與未使用時間減影技術(AUC=0.951,P=0.028)和雙重閱讀方法(AUC=0.890,P=0.002)相比明顯提高了肺癌檢出的準確性。在日本,時間減影技術已應用于臨床。DR的雙能減影(dual-energysubtraction,DES)技術是利用高能和低能的X射線獲得兩幅原始圖像,利用骨和軟組織衰減的能量依賴性通過圖像處理以單獨顯示骨組織和軟組織的數字減影技術。由于雙次曝光有短暫的時間間隔,可能會受到運動偽影的影響。計算機X射線攝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單次曝光DES技術[8],使用由一個只允許高能X射線光子通過的銅過濾板分開的兩個片匣同時接受曝光,在第一個片匣上形成正常的胸片,在銅過濾板下的第二個片匣上生成骨組織的圖像,再通過減影就可獲得軟組織圖像,這樣也消除了運動偽影的影響。DES的優勢在于可以顯示那些被肋骨、鎖骨及肩胛骨遮擋的結節[9],在SPN的鈣化檢出方面,DES明顯優于傳統DR(P<0.05)[10]。數字體層融合(digitaltomosynthesis,DTS)是一種全新的X射線診斷檢查技術,從不同角度來采集連續斷層圖像,根據不同臨床需求,采用相應的圖像重建方式,能夠有效避免DR攝影存在的重疊影像問題[11],是早期肺癌篩查較好的影像學檢查方法。Gomi等[12]將DES技術與DTS相結合(DES-DT),發現DES-DT對肺結節的檢測準確度明顯高于DES(7mm非鈣化結節,P<0.05;鈣化結節,P<0.01),其對7mm模擬肺結節的鈣化檢出的敏感性和圖像的信噪比(SNR)也較高。
2胸部CT檢查
CT消除了重疊影像的影響,由于其靈敏度高,正常劑量CT被認為是目前篩查肺癌的金標準[12]。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進行了大規模的低劑量CT(low-dosecomputedtomo-graphy,LDCT)對比胸片篩查肺癌的隨機對照研究(thena-tionallungscreeningtrial,NLST)。結果表明LDCT組肺癌死亡數為247例/萬人,胸片組為309例/萬人,LDCT篩查肺癌相對胸片可以降低20%的肺癌病死率(P=0.004)[13]。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掃描技術主要包括薄的掃描層和用高空間頻率算法(骨算法)重建,可以比較清晰地顯示肺的細微結構,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診斷信息,如結節密度、大小、邊緣特征及空洞、脂肪、鈣化的存在,可以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征象。Harders等[14]發現,HRCT診斷肺結節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分別為98%、23%和87%,其有著很高的靈敏度,但是對惡性結節診斷的特異度較低。Ravenel等[15]認為在測量肺結節體積時骨算法可以兼顧診斷準確性與圖像主觀質量,并推薦使用0.625mm或者不大于1.25mm的層厚。但是由于薄層圖像較多,會增加讀片時間,Lee等[16]推薦先使用厚層(5mm)圖像尋找結節,然后再有選擇性地在薄層(1mm)圖像上觀察結節的特征。動態增強CT可用于評價SPN,Dabrowska等[17]使用簡化的動態增強(平掃,注射對比劑后30s、4min各掃一次)方案,以15HU為閾值,其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和診斷準確性分別為100%、41%、70%、100%和75%,證明了減少了對比劑注射后掃描期數并沒有影響肺結節檢測的靈敏度,而這個簡化方案的輻射劑量僅僅為傳統4期增強掃描的1/4。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對SPN的血流模式進行定量分析及評價,同時具有掃描速度快、空間分辨率高的優點,有助于臨床上對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有研究表明,良性結節的血流量(BV)、血容量(BF)和通透性(PMB)值顯著低于惡性結節(P<0.05)[18]。雙能CT的雙能技術只需在注射對比劑后就可提供虛擬平掃圖像和增強圖像,可對同一感興趣區域在平掃和增強圖像上觀察,減少了由于位置變化而引起的誤差;它減少了一次平掃,其輻射劑量與單能CT沒有明顯差異。SPN的虛擬平掃圖像CT值與常規平掃的CT值及碘分布圖像CT值與強化值顯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89、0.91[19]。SPN內及縱隔淋巴結的鈣化往往是良性結節的征兆,以真實平掃作為標準,虛擬平掃圖像鈣化檢出率為93.02%(80/86)[20]。Chae等[21]發現利用結節在碘圖與普通增強圖像的CT值來診斷肺惡性結節的準確性是可比的(分別為:靈敏度,92%vs.72%;特異度,70%vs.70%;準確度,82.2%vs.71.1%)。通過能譜CT成像的單能量圖像、能譜曲線、碘基圖像和碘物質定量分析,可以反映SPN的血供特點及增強幅度,有助于良惡性的鑒別診斷。陳燕等[22]研究結果顯示,動脈期及靜脈期惡性肺部占位性病變組在不同Kev下CT值均高于良性組,其中當單能量越低時CT值差別越大,肺部良惡性占位性病變組的曲線斜率及碘基值均高于良性組;肺鱗癌組與肺腺癌組CT能譜曲線斜率比較,動脈期及靜脈期肺鱗癌組CT能譜曲線的斜率均高于肺腺癌組。
3胸部MRI檢查
雖然由于肺部的低質子密度,MRI在肺部成像的SNR較低,而且易受到空氣-組織界面產生的磁敏感偽影及呼吸與心臟搏動偽影的影響,使得肺部MRI檢查在臨床不是“常規”檢查方法。近年來,隨著MRI一些新技術的出現,如快速成像序列、動態增強MRI(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呼吸、心電門控等,MRI對肺結節的成像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有效消除了心跳、呼吸等影響,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動態增強MRI在評估腫瘤血管、間質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預測周圍型肺癌患者的生存結果等方面有較好的作用。有研究報道,以最大強化率110%為閾值,惡性結節的陽性預測值、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92%、63%和74%;以增強斜率每分鐘13.5%為閾值,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4%、95%、88%和74%[23]。雖然動態增強MRI可用于區分良惡性結節,但是卻難以區分急性炎癥病變、活動期的感染和惡性病變[24]。王克禮等[25]研究發現,SPN大小是DWI的彌散敏感系數b值選擇影響因素。良惡性SPN的表觀擴散系數(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均隨b值增加而逐漸變小,最大直徑小于15mm組中,良惡性SPN在b值等于500s/m2時,其ADC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5,P<0.05);最大直徑大于15mm組中,良惡性SPN在b值為800~1000s/m2時,其ADC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0,P<0.05;t=4.08,P<0.01)。zh
4展望
關鍵詞: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堂教學提問技巧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育的必修專業課,是借助于某種介質(如X線、電磁場、超聲波等)與人體的相互作用,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的結構及其密度以影像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一門科學技術。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內容多、更新快,要求學生掌握X線機、超聲、CT、MRI等設備正規操作方法、成像特點,能正確評價影像圖片的質量,其學習時間為200學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十分緊迫。筆者多年來通過對多種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課堂提問技巧,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明顯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獲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此介紹幾點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1.提問要有目的性
1.1檢查、鞏固已學的知識。
教師應檢查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了解學生該記的是否記住了,理解是否正確、是否完整。通過提問,教師可以發現教和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予以補救。
1.2引導學生接受新知識。
對于前后聯系密切的知識,教師通過提問喚起學生舊知識是很重要的,這是引入新知識的切入點。教學的成敗與師生的思維活動是否協調一致關系極大,對于每堂課的重點、難點,一般來說教師是心中有數的,但學生卻很難把握。因此,教師在關鍵處向學生提問,引起學生重視,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提問的結果,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學生答得上,這當然好;二是學生答不上,這也有好處,便于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對接受新知識做好思想準備。
1.3培養學生對專業術語的應用能力、表達能力。
教師應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使用專業術語來表述醫學影像檢查操作過程,通過他們的回答來規范專業術語的使用。教師應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課堂練習和學生作業中發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做到腦中有形,胸中有數。
2.提問要有針對性
2.1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難易有別。
提問對象是指教學時的教學對象,也就是全體學生。教師提問時應考慮學生能力的高低,并對他們的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讓更多的學生能主動回答問題。對比較簡單的問題,教師應盡量讓中、下層次的學生回答,較難的也可讓中等層次的學生回答,然后讓學優生補充、解答。這樣,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課堂教學是當前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針對學生學習水平不齊的實際,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提問的難度,使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信息,起到“學優生能吃飽,學困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激發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的做法是教師利用系列提問,從易到難。
2.2圍繞重點、難點,設計提問。
恰當的提問能使教師的教學目的明確地被學生掌握,使學生不再是被“填喂”的鴨子,而有了自己的問題,能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根據教學目標,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這樣就能抓準方向。重點解決了,教學的任務也基本落實了,教師扣住重點引導點撥,可謂事半功倍。難點主要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學上又必須落實的知識點。它是教學過程中的攔路虎,也是教師解疑的一個靶心。抓難點,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教師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猶如寫文章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干脆利落。
3.提問要有啟發性
3.1提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趣的問題具有吸引力、凝聚力,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參與學習,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教師提有趣的問題既能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3.2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關鍵詞:腦血管;血管;影像技術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spection Medical Imaging Technical Progress
YANG Hai-yan, CUI Cheng-li, LI Hong-wei
(Baotou Medical Colleg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China)
Abstract: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common disease,Frequently-occurning disease.In recent years,the onset ag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end to be younger,because of the high fatality rate and morbidity,the accturate early diagnosis and the prognosis estimate playing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This test which mainly for medical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techniques and different inspection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indications is reviewed
Key words:Cerebral artery; Artery; Imaging technology
腦血管病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兩種。據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腦血管病以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多見,約占腦血管病的75%以上,且患者有30%會出現復發[1]。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每年每10萬人中就有200例腦血管疾病發生,其中有80~120例患者死亡[2],而存活患者有70%以上的會有不同程度的勞動能力喪失。因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較高,腦血管病已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甚至是導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3]。所以,對腦血管病進行早期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尤為重要:一方面對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對腦血管病患者的預后和康復發揮積極作用。
1腦血管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的分類
在X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血管造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技術;核磁共振腦血管成像;經顱多普勒超聲血管成像。
2 X線血管造影技術
2.1 X線血管造影技術的發展歷程 1895年倫琴發現X線后僅2個月,Haskek和Lindental首次在離體上肢的動脈內注入白堊溶液進行動脈造影的嘗試。1927年葡萄牙Moniz.E使用碘化鈉作為造影劑使頸總動脈顯影,發明X線動脈血管造影。1928年Santos等完成了經皮直接穿刺主動脈造影;1931 年Dos Santos首先用針穿刺腹主動脈完成了動脈造影,同年Forsmann報道了心臟的X線造影[4]。1940年古巴放射學家用股動脈切開的方法將導管送入主動脈,但是此方法操作繁雜未被推廣。直到1953年Sdldinger設計的循導鋼絲插入導管,使經皮穿刺法成為簡便、安全的動脈造影術。60年代,神經影像醫生直接穿刺頸總動脈、椎動脈或頭臂動脈,逆行注射造影劑進行X線腦血管造影。至70年代初,已經采用股動脈穿刺進行選擇性腦血管造影,并一直延續到今日。
2.2 X線血管造影的優勢與不足 它主要的優勢是實施動態觀察腦血管的血流,分期顯示血管的動脈相、毛細血管相及靜脈相,并能夠清晰顯示血管的狹窄、擴張及閉塞。在X線血管造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具有各自的優勢,但禁忌癥較多,這三種血管造影技術不適于以下情況;①碘和麻醉劑過敏;②嚴重的心肝腎疾患;③嚴重的血管硬化或穿刺血管嚴重阻塞病變;④急性炎癥、高熱;⑤嚴重的出血傾向和凝血功能障礙;⑥穿刺部位感染;⑦孕婦、嬰幼兒。
2.3 X線血管造影臨床應用 目前主要應用于血管自身的病變,在X線血管造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介入放射學不僅能夠精確的顯示病變,而且具有治療作用,主要利用成形術及灌注栓塞術治療血管狹窄、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及血管破裂出血。田洪[5]等利用介入治療成功的進行了動脈瘤術中腦栓塞的溶栓治療。
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3.1 DSA的發展歷程 早在1934年Ziedes des plantes就報道過膠片減影法,1961年曾有人提出利用兩張相似圖像的膠片與膠片間作光學減影處理,從而突出兩者大差別,但光學減影過程丟失信息量,不能實時顯示,要消耗大量膠片,在臨床上沒有得到推崇[6]。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的Mistretta小組和亞利桑納大學的Nadelman 小組首先研制出DSA,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開的北美放射學會上公布并展示了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裝置。1981年布魯塞爾國際放射學會上DSA得到了一致推崇。之后DSA技術在血管成像上有了進一步發展。
3.2 DSA的優勢 DSA主要是通過股動脈穿刺,再利用導管向動脈內快速地注射造影劑,使用數字系統電子設備獲取單純的血管圖像。其優勢是①對血管分辨率高,對比劑用量少,且屬于診斷血管疾病的"金標準";②具有實時成像和繪制血管路徑圖的能力。③可以在診斷的同時,便于介入治療操作。
3.3 DSA臨床應用狀況 DSA適用于①血管:血管狹窄、擴張;閉塞和阻塞;血管瘤;動靜脈畸形和動靜脈瘺等;②出血性病變;③血管的介入治療;④術后隨訪等。許多學者利用DSA進行了腦血管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馬先軍等對60例腦血管病患者行DSA檢查,發現血管結構異常高達83.3%[7]。而黃文諾[8]等利用三維成像(3D-DSA)在研究腦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CT血管造影(CTA)
4.1 CTA的發展歷程 1969年英國工程師漢斯菲爾德利用加強的X線放射源對人的頭部進行試驗性的掃描得到了腦內斷層分布圖。1971年他與神經放射學家合作,開始了頭部臨床試驗,在1972年4月召開的英國放射學家研究會上首次發表,宣告了CT的誕生[9]。之后CT機逐漸更新換代,由單排CT發展到螺旋CT,緊接著多排螺旋CT出現,目前較突出的是多排螺旋CT,2005年推出的64排多層螺旋CT(MSCT)能直接獲得容積數據,可進行任意方向圖像的重組,得到高分辨率的重組圖像。MSCT掃描速度增加,顯著提高了造影劑的強化效果,極大促進了CT血管成像(CTA)的發展[10]。
4.2 CTA的優勢 ①檢查時間短,創傷小,可適用于病情嚴重和不合作的患者[11];②較好地顯示顱骨和血管的解剖關系,有利于指導診療方案的選擇;③便于發現超早期血管病變(如早期血管硬化等),對鈣化病灶顯示良好;④多方位成像,有利于觀察隱蔽部位的血管病變,且有利于篩查早期、無臨床癥狀的動脈瘤。
4.3 CTA的臨床應用狀況 CTA主要適用于腦血管解剖變異、腦動脈瘤、動脈畸形、腦血管硬化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研究顯示[12],利用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夠清晰顯示顱內動脈及顱底willis環解剖變異。程曉青[13]等研究顯示與DSA相比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診斷腦血管狹窄性病變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100%、98.5%、98.9%,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取代或部分取代DSA檢查。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5.1發展歷程 磁共振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1977年達馬安迪等人建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全身MRI設備。1978年英國取得了第一幅人體頭部的磁共振圖像。1980年前后,MRI在醫學上的發展取得了空前的進步。1985年第一臺國產的MRI設備研制成功并逐漸應用于臨床。磁共振腦血管成像為磁共振檢查的常規技術之一。目前常用的血管成像方法包括三維時間飛躍核磁血管成像(3D-TOF MRA)、對比增強MRA(contrast enhancement MRA,CE-MRA)。
5.2 MRA的優勢及不足
5.2.1普通MRA的優勢及不足 優勢有:①無X線電離輻射;②具備多參數、多方位成像能力;③MRA對腦實質的血管畸形顯示良好,檢出率較高。不足之處有:①患者體內有鐵磁性植入物,心臟起搏器、早起妊娠、幽閉恐懼癥患者。需要帶監護設備的危重患者不能進行檢查;②檢查費用偏高;③MRA檢查時間偏長;④對鈣化灶的敏感度較差;⑤MRA圖像容易產生偽影,影響圖像效果;⑥MRA所用的造影劑引起副反應。
5.2.2 3D-TOF MRA的優勢及不足 它具有以下優點:①空間分辨高;②受血流湍流的影響相對較小;③后處理重建的質量好;④利用人體內的H質子成像,無需造影劑。不足包括:①不利于慢血流的顯示;②背景組織的抑制效果相對較差;③掃描時間相對較長。
5.2.3 CE-MRA優勢及不足 它主要的優勢[14]是①對于血管腔的顯示,CE-MRA技術更加可靠;②出現血管狹窄的假象明顯減少,血管狹窄的程度反映比較真實;③一次注射造影劑可完成多部位動脈和靜脈的顯示;④動脈瘤不易遺漏。缺點在于:①需要注射造影劑;②不能提供血液流動信息;③成效速度快。
5.3 臨床應用狀況 目前磁共振血管成像主要應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檢查。有研究表明[15],3D TOF-MRA(三維時間飛躍)可以作為較可靠的檢查方法用于顱內動脈狹窄和閉塞的診斷,對狹窄程度在50%?郯99%的顱內動脈的靈敏度為78%-85%,特異度為95%,對于閉塞血管的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99%。研究表明[16],MRA和DSA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基本相似,80%的血管狹窄病灶顯示,二者結果一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征象較信號缺如或部分丟失征象可靠。
6經顱多普勒(TCD)
6.1 TCD的發展歷程 TCD是利用超聲波的多普勒效應來研究顱內大血管中血流動力學的一門新技術。TCD是1982年由挪威Aaslid等首推[17],將檢測到顱內動脈血流速度的經顱多普勒超聲儀應用于臨床,國內于1988年陸續引進。隨著能量M型TCD(PMD-TCD)的出現,經顱多普勒超聲在臨床應用價值將有很大提高[18]。
6.2 TCD的優勢與不足 TCD是一種無創的影像檢查技術,用于檢測顱內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利用動脈的血流速度的變化間接反映血管狹窄的程度、部位、側支循環及動脈閉塞后的再通情況。但也有不足之處[19]:①對顱內段血管的病變,由于受到顱骨的影響,常常不能準確的反映其真實病變;②對操作人員技術要求較高;③無二維引導,不直觀,有些血管不易辨認。
6.3 TCD的臨床應用狀況 TCD可探測到大腦前動脈(ACA),大腦中動脈(MCA),頸內動脈末端,大腦后動脈主干(PCA),以及基底動脈(BA)、椎動脈(VA)顱內段主干;①用于顯示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及側支循環建立。80年代國外的研究和90年代國內的研究,均證實TCD診斷顱內動脈狹窄與DSA比較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作為腦血管病的一項可靠的篩查手段[20];②腦動靜脈畸形檢測。
7結論
綜上所述,腦血管造影各有優勢與不足;X線血管造影動態顯影,但輻射較大;DSA被認為診斷腦血管病的金標準,但禁忌癥較多;CTA可以任意角度觀察腦血管,對腦血管的解剖顯示較好,但需要造影劑且具有放射性;MRA相對無創,可以清晰顯示腦血管影像解剖,但對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TCD無創、經濟、便捷,可以反復多次動態觀察血流動力學變化,可作為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篩查手段,但功能較局限。隨著醫學領域不斷發展,不同的影像學技術相互結合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互相補充,更加有利于腦血管及其病變的正確診斷。
參考文獻:
[1]黃立軍,蔡成仕,劉英峰,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在腦血管病診斷及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5):962-963.
[2]Light, E.D., Mukundan,S., Wolf, P.D., et al. Real-time 3-d intracranial ultrasound with an endoscopic matrix array transducer[J].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7,33(8):1277-1284.
[3]李坤成.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影像學診斷[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8,8(6):499-502.
[4]于建明,劉建新,楊艷敏等編著.,2009年6月出版.
[5]田洪,張玉波,劉磊.顱內動脈瘤術中腦栓塞后成功溶栓1例[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第11期)
[6]李月卿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7]馬先軍,董萬利,邵風揚.60例后循環缺血患者腦血管形態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9,6(1):37-39
[8]徐躍,梁碧玲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9]黃文諾,王立富,王書祥等.3D-DSA在缺血性腦血管病造影與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1):40-42
[10]Maruya,J., Yamamoto,K., Ozawa,T., et al.(2005).Sinultaneousmulti-section perfusion CT and CT angi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Acta Neurochir,147(4):383-392
[11]Susanne,W., Michael,K., Tobias,B., et al. Role of CT Angiography in patient selection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hemispheric stroke[J]1998, 29:935-938.
[12]方瓊,永強,劉斌,等.MDCT血管成像對顱內動脈及顱底Willis環解剖變異和其代償潛能的評估[J]解剖與臨床,2007,12:383-396.
[13]程曉青,左長京,田建明,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8,18(2):113-115.
[14]Choi,C.G., Lee, D.H., Lee, J.H., et al.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occlusive disease with 3D-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inance angiography with sensitivity encoding at 3T.Am J Neuroradiol,2007,28(3):439-446.
[15]邵康為,楊軍,劉偉,等.3D時飛法磁共振腦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中的價值[J].上海醫學影像,2007,16(4):278-280.
[16]李暉,劉懷軍,李靖武,等.應用MRA評價后交通動脈開放與后循環形態的關系[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8):1456-1458.
[17]Yeo,L.L., Sharma,V.K.(2010) Rol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Recent Pat CNS Drug Discov,5(1):1-13.
[18]鄭文權,王淑梅,張柳燕,等.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頸動脈超聲檢查與腦血管造影的比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4):117-118.
【關鍵詞】 螺旋CT;MRI;胰腺癌;臨床價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6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410-02
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胰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有朝年輕化發展的趨向。作為一種臨床癥狀表象不典型的疾病,胰腺癌多發于中老年人身上。關于胰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理論醫學界和臨床醫學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一般認為主要是由于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的引發、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不合理等[1-2]。在胰腺癌的臨床診斷中,影像學診斷方法作用非常大。然而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具有不用的作用和不同的效果,因此,加強對不同影像學檢查技術在胰腺癌診斷中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實際病例,探討了CT和MRI技術在胰腺癌診斷中的作用,現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診的31例經病理和手術確診為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為41-85歲,平均年齡為68歲?;颊叩闹饕R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左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佳、體重下降明顯、出現黃疸。23例患者的腫塊直徑大于3.5厘米,8例患者的腫塊直徑小于3.5厘米。
1.2 方法 螺旋CT設備使用的是由GE公司生產的16排螺旋CT,磁共振設備則是使用西門子公司的1.5Avanto磁共振儀。在31例患者中,行MRI(T2W+MRCP)和螺旋CT三期檢查的患者有22例,僅行螺旋CT薄層動態檢查的患者有5例,僅行MRI檢查的患者有4例。
1.3 觀察指標 觀察CT在動脈期、平掃、門脈期等三種時相中的結果與胰腺期做比較,螺旋CT三期掃描與MRI作比較,觀察二者在胰腺腫塊(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中的顯示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其中P
2 結果
2.1 CT在動脈期、平掃、門脈期等三種時相中的結果與胰腺期征象顯示結果 見表1。
3 討論
由于胰腺癌主要是發源于腺管或腺泡而形成白色、硬度大、邊界不清楚的塊狀,部分腫瘤還有多灶性分布的可能?;颊呋忌弦认侔┲笕菀壮霈F的臨床癥狀是上腹疼痛和食欲不振。在影像學的表現中,直接征象就是胰腺腫塊的出現,間接征象則是、膽道擴張、胰腺管擴張和胰腺萎縮侵犯周圍血管及臟器、臟器和淋巴結轉移[3-4]。在臨床影像學診斷中,螺旋CT和MRI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是CT診斷正確率要高,因此可以作為診斷胰腺癌的首選影像學方法。
在本組研究對象中,發現不同時相的檢測在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上面有著不同的表現。在螺旋CT三期掃描與MRI(T2W+MRCP)檢查的結果比較中,發現在直接征象的顯示上,二者比較具有顯著的差異,而在間接征象的診斷上,二者之間不存在差異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腺泡中高水樣蛋白的含量高而增強了信號,致使胰腺的輪廓更加清晰,從而可以更加明確地診斷到直接征象[5-6]。
總之,CT是胰腺癌影像學檢查的首選,但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輔助以MRI進行檢測,這有助于提高胰腺癌診斷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 李傳福,張曉明,劉松濤,等.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在小胰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24:1531
[2] Randoux B,Marro B,Koskas F,et al.Carotid artery stenosis:prospective comparisonofCT.Three-dimensionalMR,andconven-tionalangiography.Radiology[J].2011,220(1):179-1851
[3] 周存升,孫叢,柳澄,等.螺旋CT雙期掃描技術及其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35(2):90-95.
[4] Choi BI,Chung MJ,Han JK,et al.Detection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relative value of arterial and latephases of spiral CT[J].Abdom Imaging,2012,22(2):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