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7 19:02:27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與職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著重從教師需要實現的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服務對象新的學習需求方面的變化,分析探討教師必須完成的職業角色的轉換及應當承擔的新的職能。
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與此相適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新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對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及時調整,轉換角色,才能真正適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需要。
一、新形勢下教師要完成的教育教學目標
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的變化,必然使教師要完成的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發生變化,教學中我們不再強調課程理論體
系的完整,不再強調學生學習的系統性,而是強調教學應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在學生的能力培養中又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重點。這種變化打破了多年來教師習慣的教育教學目的,況且對于知識體系的界定是明確的和較為簡單的,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與具體職業能力的界定與評估卻是相對模糊和困難的,這使許多教師一時無法適應,教師為適應現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教學目標,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一個學生職業能力設計的引導者和訓練師。
二、新形勢下教師面對的需求權益者
在以往的職業技術教育中,學校和教師直接面對的權益者是企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成為學校培養的唯一指向。但是在今天,社會的發展更強調以人為本,學生本人對自身的能力結構設計和就業取向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
面對企業和學生這兩個需求權益者,學校、教師要做的是充分與企業建立聯系,了解企業對人才能力素質方面的需求,并將這種需求客觀的傳達給學生家長和學生,對其將來面臨的職業環境進行盡量客觀的描述,幫助他們了解將來就業的市場環境、就業條件、能力需求等,使他們盡量合理的制定個人職業教育目標,再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加以貫徹執行。
三、教師角色轉換
(一)計劃課程的設計體現角色轉換
在職業技術教育中,我們強調學生的職業能力,但在當今社會,職業要求和個人職業能力的一一對應法則已被否定,新職業和就業領域中,崗位要求和個人技能是一種開放式的對應,兩者處于一種相互動態適應的過程?;谶@種形勢,在職業技術教育計劃課程的設計中,教師不再是過去意義上的設計者,而首先應當是一位學習者。教師要不斷認識和解讀職業領域中的需求變化,判斷這種變化給就業者職業能力帶來的新要求,思考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設計來適應新的變化和需求,才能實現學生培養與崗位需求的動態適應。
教師在計劃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不再是一個主觀的設計者,而應當首先是一個觀察者,學習者,是一個學生職業能力設計的協助者,是在企業需求與學生個人需求之間的一個協調者,我們要做的是像一個人工智能系統所作的那樣,為我們的服務對象提供一個相對多樣的,能滿足學生不同個性的方案選擇,提供一個參考服務。
(二)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體現角色轉換
課程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集中體現了教育者的教學理念與價值取向。為適應職業技術教育的新形勢,應當首先從教師的角色觀念作起,從課程結構與管理、教學與學習方式、考試與評價制度等方面作全面的變革,具體包括:
課程結構與管理方面:改變過去課程以學科為基礎的做法,以生產生活和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基礎;改變過去一元化、專業化的傾向,向多元化和均衡性的管理轉化;改變過去教學過程管理的同一性與指令性,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更靈活的,指導性的教學管理模式;突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管理中的參與性與自覺自律。
在課程內容與教材的設計中,改變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內容組織習慣,代之以職業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為課程內容的組織中心;改變過去課程組織強調系統與規范的做法,強調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減少過去課程組織中原理與經典知識,增加現代化的技術應用與技術政策問題;變舊有課程教學的難、窄、舊為淺、寬、新;將過去教學過程的概念、法則、練習的漸進模式變為經驗、思考和應用模式;將過去的教學重心從注重結論、獲得知識轉移到關注過程、強調體驗。通過課程內容與教材的設計,使教學從一個單向的授遞過程變為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在課程內容與教材設計發生以上變化之后,教師的角色必然隨之轉變,教師不再成為知識傳授者,而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者和教育教學內容與形式的研究者。
(三)教育評價方法體現角色轉換
教育教學評價應當是根據教學的目的和目標出發對教育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進行的評價。新形勢下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評價應當是與教學過程渾然一體的,通過評價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及時的反饋。評價過程中應以評“學”為主,改變過去學生在教學評價中被動地位,多鼓勵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加強對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精神與學習收獲的總結評價。具體實施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少給定標準化答案,鼓勵學生個人思考;其次改變單一的書面測試形式,多采用論文、答辯和制作作為考核學習效果的方式;在此從評價考核的內容出發,減少知識掌握的測試,加強技能、技巧、參與性、多元思考和創新能力的考評,以此種評價的指向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提升能力。
在這樣的評價標準之下,教師不再作為教學評價的直接對象,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需要通過學生體現出來,因此教師便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在學習種起組織、幫助、溝通的作用,積極啟發學生尋找和搜集學習資料、進行檢視與反思,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專長與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面對問題與困惑,挫折與失敗,引導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和成長,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做出評價,在民主的互動種共享、共進,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在這一評價體系中,教學是一個共同體。
職業技術教育不是一個人職業生涯中的指路者,而應當成為人們職業發展的加油站,我們要做的不是為企業提供由我們設計的就業者,而是時刻準備著滿足企業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滿足勞動者個人對職業技能發展提高的需要,我們應當是一個隨時可以依靠的強大的支持系統。教師此時就是這個支持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為系統能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服務、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不斷解決新問題,使系統運轉的更有效和更富有活力。
參考文獻:
[1]曹莉莉,《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7-8.
閱讀是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的心理過程。是信息交流和社會文化再創造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知識經驗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而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和探究實踐來拓寬專業視野、夯實專業涵養、提高專業技能與水平,并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在眾多的實現教師專業化的途徑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師自己堅持不懈地學習、讀書、思考。然而在現實中,高職院校更注重教師大規模集中培訓,講座、會議、報告多,教師業余自主學習閱讀少,專業課程團隊合作學習、交流互動少;教師在職教理論閱讀過程中,淺閱讀多,深閱讀少,通過網絡檢索瀏覽查找資料多,通過紙質圖書系統閱讀、反思探究的少,由此導致教師在職教理論閱讀中重功利性,導致教學改革的形式化和概念化,影響了教學反思的深刻性,不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另一方面,職業院校的閱讀條件也制約了教師職教理論閱讀活動的開展。很多院校職業教育的圖書資料.除了教材以外,其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性的書籍相對比較少,筆者通過某校圖書館的圖書檢索系統,分別以“職業教育”、“高職”、“職業院?!?、“職教”、“職業學?!钡葹轭}名,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類圖書進行檢索查詢.發現多數為教材,僅有不到30冊的圖書資料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成果或學術型著作,數量相對于其他教育類圖書而言非常少,職業院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能適應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導致教師對圖書館館藏職業教育資料的利用率較低。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教師職業教育理論閱讀學習活動的對策
高職院校圖書館如何為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閱讀創造條件,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施:
1、設立職業教育學科館員,專人負責職業教育教學
相關圖書文獻的采編與參考咨詢工作為了針對性地為教師教學、科研活動提供幫助,高校圖書館設立“學科館員”。專職與某一個院系或學科專業建立聯系.以其作為服務對El單位,在院系、學科專業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服務橋梁,相互溝通,主動為服務對象有針對性地收集、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高職院校按照往往按照專業大類設置“學科館員”,如我校設置了船舶、旅游、港口、航海等方面的學科館員,而針對于教師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理論學習研究需要的“職業教育”學科館員。則很少去關注。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的閱讀是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也是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重視“職業教育”學科館員的設置與培養工作,與教務處、科研處、高教所等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職能部門建立聯系,為教師職業教育教學點改革與研究提供信息服務。學科館員應熟悉所負責的職業教育教學相關館藏資源的分布情況,深入各教學單位與教育教學研究部門開展調查,收集意見,并積極推動藏書資源建設,并為教師的教學科研提供定題檢索與參考咨詢服務工作。
2、做好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與理論研究
圖書資料的采編與導讀工作當前,我國高職教育已經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各地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相關圖書資料。高職院校要制訂職業教育教學研究的圖書采購計劃.不斷跟蹤職業教育研究的動態,通過網絡圖書電子商務平臺檢索采購相關的圖書資料。不斷豐富館藏資料。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研究的內容具有個性化,圖書出版信息的來源也呈現多元化,圖書館要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梢蚤_展“教師點購圖書”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鼓勵教師自由點購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學研究書籍,并享受優先借閱的權利和樂趣,“職業教育”學科館員負責收集讀者的點書要求,采購教師所需的圖書,一旦圖書采購送達后及時通過電話通知點書者來館辦理借閱手續。要做好職業教育文獻的收集工作。職業教育研究的許多文獻除了通過書店采購渠道獲得外,更多的是通過學術團體的會議材料發放途徑獲得大量灰色文獻,包括一些會議論文集、院校信息資料以及相關的教學改革光盤等。學校應該出臺教師參加學術會議的相關規定,一方面要鼓勵教師參加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學術會議,另一方面應要求參會教師通過各種渠道傳達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信息,并將會議材料遞交圖書館。高職院校參加的各個學術團體數量很多,各個學術團體定期組織舉辦學術研究活動。如論壇、學術年會等。每年各個部門教師參加學術和等獲得的會議資料匯總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因此學校圖書館應在教師巾聘任職業教育文獻征集員,聘請一些校內的學術團體聯絡員擔任文獻征集員,征集職業教育相關的會議資料等灰色文獻。圖書館要積極宣傳文獻征集采編工作,形成文獻資源共享的良好氛圍。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是高職院校教師科研活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關于職業教育的學術期刊和學術論著數量不斷增多,各學術期刊刊登的職業教育研究的學術論文數量也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在海量的職業教育文獻中,良莠混雜。需要進行知識導航;另一方面處于改革期的職業教育的相關研究發展也比較快,不斷涌現許多熱點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職業教育立交橋問題、高職院校招生改革問題等等,如何讓老師們能夠關注職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找到高質量的學術文獻,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重要職責。高職院校圖書館及學科館員,要主動與學校教務部門、高教研究所(室)、科研部門以及教育督導(質量監控)部門等合作,聘請教育研究人員定期研討,跟蹤職業教育研究動態,定期編輯出版《高職教育動態》。將最新的職業教育研究成果的相關文獻以及職業教育政策介紹給教職員工,引導教師閱讀學習。要根據學校辦學實際情況,為學校教育發展以及教師的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定題檢索與咨詢參考工作,服務學校的教育改革重點.服務教職員工的教育科研工作。如為教師的重大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文獻檢索,通過圖書館館際交流、互借系統獲得更多相關文獻。
3、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圖書館不僅要提供豐富的館藏資源,為教師閱讀學習活動提供條件.而且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活動.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好館藏資源。組織開展教師閱讀活動,要解決好閱讀組織發動的全員性、閱讀方式的多樣性、閱讀效果的應用性、閱讀成果的分享性等問題。開展教師閱讀工程,組織開展全員閱讀活動。要通過教學團隊、科研團隊的內部讀書會,開展職業教育理論的閱讀學習活動。通過教師培養的“青藍工程”,資深老教師指導新教師閱讀,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蔼殬窐罚蝗绫姌窐贰?,讀書活動也是如此,在個體閱讀基礎的團隊學習閱讀活動,通過學習者之間相互的啟發、研討,閱讀效果好于個體閱讀,也更有閱讀深度。閱讀方式上.要注重電腦多媒體瀏覽與紙質文獻閱讀相結合。電腦多媒體上閱讀,是一種淺閱讀,由于閱讀的信息量大,受閱讀軟件影響,閱讀者的批注與思考以及閱讀的時間受到一定的限制,閱讀的深度相對比較差一些,但是通過電腦多媒體閱讀是一種捕捉職業教育信息、了解職業教育動態的有效途徑。紙質文獻的閱讀,則可以系統地把握上下文之間的關系,更有助于閱讀者的思考分析:通過批注、劃線等閱讀符號的添加,有助于閱讀者的設疑和思維拓展,因此紙質文獻的閱讀)是一種深閱讀。紙質文獻的閱讀不受電腦等硬件條件的制約,只要有時間就可以隨時閱讀,因此要鼓勵教師利用各種空余時間。閱讀職業教育的紙質文獻。閱讀效果的應用性,這里強調的是學以致用,要把理論知識的學習閱讀和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結合起來,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會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通過反思,能夠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循環。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并尋找理論支持。要鼓勵教師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進行反思、梳理和總結,開展專業寫作。這種寫作不一定是長篇大論式的學術論文。而更注重對自身學校教育管理或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注重教師身邊發生的敘事式的、案例式的研究,教育感悟、教育隨筆、教育敘事、教育教學案例等各種形式不拘一格。學校圖書館可以會同學校工會、教務等部門一起舉行教育理論閱讀學習的征文活動,激勵教師的閱讀反思行為,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我們主張教師閱讀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學習過程。那么閱讀學習的成果應該分享。學校要建立教師閱讀交流平臺,要在校內專家學者中樹立閱讀榜樣,通過讀書報告會、讀書心得交流等途徑,分享閱讀經驗和閱讀成果,引領年輕教師的閱讀成長。
1.苛刻的準入門檻
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典型方式是分段接受學校教育與實踐教育,起點是接受了中等教育(例如高中教育)的畢業生。畢業生接受職業培訓或者至少6個月的實踐工作;第一階段是大學階段,進入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制為4年;第二階段是預備實習階段,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后,進入為期兩年的實習期;第三階段是國家考試階段,一共有兩次國家考試,經過第二次國家考試,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如此完成一個職教師資的培養過程,才有資格受聘擔任職教師資工作。大學學習階段:在高校培養職教師資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本科學習階段:入學者至少有26周的企業實習等工作經歷。二是碩士學習階段:碩士階段不再設置單獨的碩士學位考試,而是將第一次國家考試作為學位考試,通過了第一次國家考試也就意味著獲得了碩士文憑。預備實習階段:大學學習結束后即開始了教師的預備實習,預備實習為期兩年,主要在教師進修學院和職業學校進行。在教師進修學院主要進行師范專業課程學習,由教育學、專業教學等課程組成。在職業學校主要開展實習培訓,采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教學形式主要有三種:學生旁聽、有教師指導的授課、單獨授課。每周為8至12學時,其中學生每周應旁聽2學時。國家考試階段:第一次國家考試合格者取得見習教師資格方可進入預備見習階段。在教師的預備實習結束之前,新教師須通過第二次國家考試,即取得政府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荚嚨膬热莅ㄎ鍌€方面,即大學學習成績、論文、所學第一專業的試講、所學第二專業的試講、專題座談等。國家考試要求十分嚴格,對于以上五個方面,考生均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并且總成績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否則視為不及格。據德國近年來的統計,有約20%的實習教師無法通過第二次國家教師資格考試。
2.嚴格的在職培訓
按照德國的法律規定,教師參加工作后必須接受師資培訓。每年每位教師有5個工作日可脫產帶薪參加繼續教育,每年至少有2周時間到企業實習。德國職業學校教師是分級分類接受培訓的,包括州、地區和學校三種層次的培訓。全州范圍內的進修由州文化部組織,每個課程培訓時間為一周左右,內容為通識培訓和企業鍛煉兩部分構成。地區性的進修是相鄰學校的聯合培訓,由區政府組織,每個課程時間為一至三天。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則是缺什么補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德國非常重視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此外,高學位課程也為在職教師開設,目的是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研修的機會。以柏林大學為例,教師可以在任何相關學院注冊博士、碩士學位課程。
二、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特色
1.完善的培養培訓體系
從培養體系看,德國,職教教師是一種獨立的、專門化程度極強的職業,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從本科到碩士,甚至是到博士生培養的專業設置。本科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而碩士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一般教育理論與教學法的學習。大學階段的學習與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兩次國家考試相輔相成。整個流程下來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充分保證了預備教師已具備了作為一名職教師資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形成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人才。從培訓體系看,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培養培訓渠道多樣化。如:有專門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機構,職業教育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內部成立的教師培訓機構,職教教師聯合會,大學的教育系,學校與學校之間、企業與學校之間聯合的培訓機構等等。
2.高度重視專業教學法
在大學學習中,無論是本科階段還是碩士階段均設置了專業教學法模塊,在碩士階段學生還需進行專業實踐,目的是加強對專業教學法的理解及實踐運用能力。在教師的預備實習階段,實習教師需在教師進修學院學習高達140-280學時的專業教學法。通過專業教學法的學習,教師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將專業知識最好的傳授給學生,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注重實踐能力綜合培養
在德國,學生若想進入大學學習職教師資專業,必須具備至少26周的企業實習經驗。并且學生在大學期間也要完成為期26周的企業實習,這樣才有資格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在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階段,在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導下,基于問題導向去嘗試進行授課。另外,德國政府對于愿意提供教師培訓的企業給予了許多政策上的支持,從而吸引了大批的企業參與到教師的在職培訓中來。
4.考試要求非常嚴格
寬進嚴出。在德國要想成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需要首先通過本科學位考試、然后先后通過兩次國家考試??荚囉煽荚囄瘑T會按照考試條例進行,委員會由大學教授、職業學校校長、企業專家及有關考試機構的代表組成。考試不再局限于理論知識,同樣重視對考生實踐能力的考察。考試形式的多樣性及考試過程的嚴格性充分保證了對考生的全面考察,能夠較準確、真實地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備成為職教師資的能力資格。
5.強有效的法律支持
法律健全使德國職業教育界和企業界都有法可依。德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新的職業教育法案,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職業訓練法》、《聯邦職業教育保障法》,確保“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正常運行。另外德國對職業教師培訓也有明確的法規——《職業教育培訓師資規定》,還有370多種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的培訓條例,對于職業教育教師的學歷資格、考核、繼續教育等方面都有具體而嚴格的法律規定。
三、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高地位
在德國,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都必須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不但應當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以及教育和教學的實踐能力,而且應當處處為人師表。
1.公務員的身份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聯邦政府規定,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與政府官員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不受解雇的威脅,并享有免繳勞動保險費等權利。國家公職人員的工資分三類,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教師的工資均在第一類中。在德國人眼中,教師職業是一種相當崇高的職業。教師職業受到青睞。每個教師都是國家公務員,只要不犯法就終身不會失業。
2.豐厚的薪酬待遇
德國職業學校的教師享有優厚的工資待遇。無論與歐洲其他國家同行相比,還是同國內其他職業工作者相比,都是比較高的,并超過國內平均水平。職校教師的工資一般相當于工人工資的1.5至2倍,其中工作五年左右的理論課教師6470歐元/月,換算成人民幣約51760元/月(按照1:8匯率計算)。除基本工資外,教師的收入還包括地區補貼、婚姻子女補助、職務補貼和房租補貼等??疾毂砻鳎诘聡斠幻殬I學校的教師,可謂是“上大學容易畢業難”,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平均需要7年,4-5年能畢業的人很少。難度最大的是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這大約要花3年左右的時間,德國的制度設置杜絕了“走后門”的陋習,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經在30歲上下了,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職業備受尊重,教育界人才薈萃。
四、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對我們的啟示
1.緊扣職業熱情主題,加強職業引導工作
在德國考察學習期間,不萊梅大學研究院的Hauschild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德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培養的投入與產出成本測算和職業教育的定位。通過調查問卷研究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對職業定位的影響,經研究發現三者之間職業熱情影響最大。反觀職業教育現狀,如何提升學生對職業的歸宿感和認同感?如何提升職校教師的職業熱情?研究顯示教師的能力、素養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學生的選擇和定位是否長久、穩定并充滿激情,而非全部受制于收入的多少來決定職業熱情的高低。教師的職業熱情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職業熱情和定位,通過培養教師的職業熱情和歸宿感,最終實現學生的職業熱情和歸宿?;诖耍ㄗh學院從兩個方面,加強職業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對在崗教師的職業引導工作,通過教育、培訓、實踐、考核、待遇、事業等多方途徑,制定教師的成長計劃,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愛校興校、為人師表的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另一方面,在人才引進時,一定要考察教師的在職業引導上接受到的教育,加大對教師在職業熱情、企業熱情和道德熱情三方面的考核力度,認真分析其入職擔任教師崗位的工作動機,防止投機教師職業以及不具備為人師表素養的人員混入到教師隊伍中來,為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在人才引進上把好選人的第一道關。
2.緊扣實踐能力主題,加強學歷提升工作
基于學歷層次不高、年輕教師比重較大的現狀,學院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但是學歷提升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拿一個文憑,而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上。在教師學歷提升期間(例如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要對下企業實踐鍛煉提出具體的要求。在職稱評定時,要注重實踐能力的職稱評審制度建設。以往職業院校教師評職稱依據綜合性大學教師升職稱評等級標準實施,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差異性。強化教師以專業實踐能力為導向之升職稱評等級,把“教師到一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服務的實踐成果”作為評職稱的依據之一。此外,學院引進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要在職稱評審領域給予政策傾向。
3.緊扣產業園區主題,加強各類培訓工作
一是要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師范素質和教師基本功培訓。德國的職業學校教師,都經過了為期兩年的預備實習。當前我們基本上是直接選用大學畢業生(碩士為主)來擔當職教專業課教師,因此,必須對新教師進行師范專業培訓和專業教學論方面的培訓。對新入職的教師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聘請校內外的專家進行師范技能的培訓,主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的集中訓練,實踐一般為1-2周。培訓結束時要進行達標考核,并將考核的結果和年度考核、職稱晉升等掛鉤,存入個人業務檔案里。二是要加強雙師素質隊伍培訓??梢圆扇∫韵峦緩剑旱谝?,選送新入職專業教師到園區合作企業進行1年的實習,熟悉生產流程、業務流程,掌握實訓設備的操作規程,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第二,認真組織實施兩年一個周期的專業教師到園區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系部結合專業和師資實際情況,了解所從事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教師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推廣和應用新技術開發的能力。第三,依托園區企業進行師資培訓。我們可以借助園區搭臺,主動積極地邀請企業參與到教師培訓中來。園區可以來協調企業和學校在整個職業教育的領域達成協作關系,保障雙方有充分的話語權,能夠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解決具體問題。
4.緊扣國際接軌主題,加強國際項目合作工作
近幾年來,會計的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鼓勵的“雙師型”教師應在教師隊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只有展,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就這些問題提供專業論文寫作服務,包括寫作畢業論文,寫作碩士論文等高端論文服務,請聯系:電話13795489978,qq357500023談一下自己的看這樣,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才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融為一法。體,“邊學習邊實踐”體現了會計職業教育的特點。
一、課程學時重復性問題為了加強會計師資力量的建設,高等職業院校應鼓勵自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生員有兩類:職專類考己的專業任職教師,走出校門到相關的行業、企業去兼職鍛生和普通高中類考生。絕大多數職專類考生在職專時學過煉;教師自己也應該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建設一支《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會計課程,而高中類考生和少一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院校生存、發展的關部分職專類考生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也就是說,同時進人鍵,會計專業尤其不能例外。會計專業學習的學生專業基礎相差甚遠。我認為可以從兩個
三、教材問題途徑加以解決。第一,按照兩類生員有針對性地設置不同的教材是聯系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優秀的教材能夠提高學課程和學時;第二,規定免修但不能免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目二、專業教師問題前,各高職院校使用的會計教材有以下兩種情況:高等會計職業教育的鮮明特點,在于它的職業性。怎樣1.高職??剖褂矛F有本科類會計教材。如果學校原有本體現這一特點,主要取決于學生的會計職業技能。而絕大多科會計專業,則大多數學校在給自己的高職院校的??茖W生數情況下,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和技術又取決于任上課時選用的教材基本上和本科生一樣,只不過在講課時做課教師。
因此,作為一名高等職業院校的會計教師,如果沒有一些刪減或降低一些難度。這樣造成的后果是教材和學生不從事過企業會計實務工作,那他在職業教育這方面是欠缺能很好地協調,學生在預習時不知道該看什么,該掌握哪些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重要區別就在于:普通教育是基內容。而且,一本教材有自己的前后順序,有自己的體系,講礎知識傳授在先,實踐實習過程在后。而職業教育則強調實課時如果跳著講、挑著講,勢必造成知識體系的不連貫、不暢踐與基礎并重,甚至實踐課的學時應多理論課時。這就要求通。這樣做,教師講課費勁,學生聽課也不容易。會計教師必須是身兼兩職:教師和會計師,即國家教育部門2.高職專科使用??祁悤嫿滩?。如果學院是新成立的或會計專業是新設置的,那么教材很可能是從各出版社買進的,可能出現不盡適用的情況。針對以上狀況,學校最好是組織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自編教材。根據學生的情況和專業建設的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相關內容、案例,做到特點鮮明、重點突出。如果學校不具備自編教材的能力,在購進教材時應該舍得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詳讀、研究,做到優中選優,而不是盲目購買。
四、課程設置和考試方法問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畢業后能立即就業。這就要求它所設置的專業課程要緊跟社會經濟環境、經濟形勢的發展。教育部的有關文件指出:專業設置是社會需求與高職高專實際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紐帶。專業建設是學校教學工作主動、靈活地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要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針對地區、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實際要求設置和調整專業。專業口徑可寬可窄,寬窄并存。根據上述文件精神,很多高職院校都設置了與經濟有密切聯系的會計專業,課程安排大多模仿會計本科設置。其實,很多高等會計職業教育定位在??茖哟紊?,學歷水平比本科教育低,學習時間也比本科教育短。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不應該模仿本科教育,可以少設置一些專業課程,如只設置《會計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其他如《國際金融》、《國際貿易》、《高級財務會計》、《西方會計》、《稅務會計》則可以不設置或開設課時量較少的專題。這樣,我們把較多的時間用來講專業核心課,讓學生有一技之長,可以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職業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采用傳統的試卷測試顯然不很適合。超級秘書網
那么,怎樣才能考核出學生的實際能力呢?解決案例和大作業不失為很好的方法。如,考查《會計原理》時,可以布置相關企業的背景資料,給出若干必備條件,讓學生有所選擇地使用,從憑證到帳簿,再到報表,每個學生的選擇和實際操作都會有所差別,但可能都正確。除此以外,學生課余時間對會計知識的認知、理解和探討,都可以作為考試成績的參考。那種期末卷面成績一錘定音的考試方法最不符合會計職業教育的特點。
五、會計誠信教育貫穿高等職業教育始終高等會計職業教育與會計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實踐技能,但這并不等于忽視對學生的會計理論教育和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尤其是后者。只有夯實理論和技能基礎,學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們的畢業生更多的是從事具體的、簡單一些的會計實務工作,接觸帳務和金錢的機會多。因此,在學期間,要不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這方面,除了學習《會計法》以外,更多的引進國內外的相關案例教學,會對學生起到警示作用。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中職教師,課堂教學,職業倦怠
一、中職學校 “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現狀
經調查顯示,教師中認可“現在中職學校‘差生多’”的占80.70%,只有19.30%的教師表示“不同意”。教師認為學生“差”的理由,排在第1位的是“學習習慣差”、“行為習慣差”, 第2位是“自主學習意識差”。
1、學習習慣及行為習慣差
中職學校學生基礎較弱,習慣較差,問題行為比較集中,相當一部分學生上課不愿聽講,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課堂教學出現以下問題行為:不帶課本、不記筆記、講廢話、思想開小差、煩躁不安、做小動作、看課外書籍、聽音樂、玩手機、吃東西、睡覺、發呆、擅離座位、喧嘩、起哄、遲到早退或隨意離開課堂等等。
2、自主學習意識差
一部分中職學生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習缺乏主動性,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感,缺乏興趣,對前途渺茫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無任何理想,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久而久之,他們便對學習沒有任何信心,產生厭學心理,根本沒有意識到自主學習對今后自我發展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學生都覺得學習是家長逼來的,老師硬要教的事,學習好與壞是家長和老師關心的事,與自己無關。
(二)教師現狀
面對綜合素質明顯下降的中職學生,使不少中職教師深感“課堂教學”過程的艱辛與無奈。“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成了教師們不約而同的心聲。時間一長,教師就會產生“職業倦怠”心理。成功的體驗甚少,迫使自己體驗平庸感,感覺苦海無邊,沒有激情,缺乏創造欲望,僅僅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長期下去就會與學生的厭學形成惡性循環,制約著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的健康發展。
二、改進現代中職“課堂教學”,消除“職業倦怠”
作為老師,誰都想有十八般武藝,假如你有小品大師趙本山的兩下子,有魔術師劉謙的功夫,都可以來一段精彩的表演,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們飽了眼福,看了熱鬧,也讓學生們通過老師的表演,獲得了更開闊的知識。事實上大多數教師沒有那樣的細胞,面對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現狀,使得教師對現代”課堂教學”顯得束手無策,甚至對職業教育產生厭倦。因此,中職教師必須自我調整,以適應現代中職學校“課堂教學”論文的格式中國。
(一)教師自身心理的調適 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我們要熟悉教學對象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針對目前的學生現狀來因材施教,及時調整自身的心理并不斷提高心理素質,以積極樂觀、向上、努力進取的心態來面對學生,以快樂的、平靜的心境與學生相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中職教育教學的挑戰,心里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心里健康的學生。
1、努力調適自己的心態與情緒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要善于調整自身情緒和心態,掌握調節和控制自己消極情緒,適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因材施教,不斷進取,才能適者生存,適者坦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舒適感。并通過自身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學生,從而找到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對待學生應該“一見你就笑”,而不是“一見你就惱”、
2、注意提高自我認知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學生,還要認識自我。有不少教師不與學生溝通,對自己缺乏了解,教學工作不能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目標定得過高,導致付出與回報不相符,從而心理也就失衡了。因此,教師應勇于面對現實,注重學生的情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達到維護和增進師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善于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凡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壓力、挫折對每個人來說也是難免的。作為中職學校教師在目前生源素質普遍降低的情況下,教育教學問題、學生的行為問題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就很難經得住這種壓力的考驗,就有可能因此而情緒消極,從而影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重者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以寬容、接納、愉悅和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并適應眼下的學生問題,善于通過營造良好的心境來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以寬廣的態度看待所面臨的壓力,把負面的情緒變成生命禮物,以良好的精神風貌來展示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風采。
(二)中職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首先要了解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和動態,掌握最新職業教育理論,了解行業、企業一線實際。轉變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教學質量能否提高,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師駕馭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師工作、成長的主要陣地,是不斷創新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
1、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教育已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要確立“職業教育是大眾教育,不是淘汰教育;是成功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教育觀念。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當然包括尊重學生基礎差和習慣差的現實。“差生”也是人才,某方面差,不等于各方面都差,今天不行不等于將來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而現實教育往往只注重數理邏輯智能與語言智能,通常把這兩項智能弱的學生誤認為是差生,而忽視了這些所謂差生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優勢。作為我們的教育應盡量開發學生的各種智能。人無全才、人人有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因材施教,努力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
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教學摘要由教師的“單向灌輸”向“師生交往與互動”轉變論文的格式中國。運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掌握“課堂教學”控制藝術。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師能眉飛色舞,能手舞足蹈。假如教師能活靈活現的將“課堂教學”與“表演藝術”相結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3、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不僅要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有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評價。面向學生全體,針對學生現狀,制定出能激發學生積極性,讓大部分學生取得較好成績的多元評價方法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注重過程評價,激發學生的生命熱情,養成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
(三)學校應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發展要以教師為本,學校要設置更多的平臺,從物質、精神、情感,心理各個方面激發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體現人文關懷,建立激勵機制,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使教師身心健康,專業得到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教師的身心健康創造安全、寬松、團結、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建立以學校為一體的團隊意識。讓教師遠離“職業倦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面對當前職業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一定會堅持以學生為本,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調適好心理狀態,以滿腔的工作熱情投身到職業教育教學中去。為我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切。
⑴王珂 淺析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職業倦?。跩]職業教育研究,2007(6)
⑵王利 教師職業倦怠與應對[K]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6
論文摘要: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國家、社會、高校都在努力改善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但在就業指導工作模式方面還缺乏創新。本文分析了專業課教師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優勢,并對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探討。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督逃筷P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及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中指出:“要盡快提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把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擺到整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為了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目前各高校成立了就業指導的專門機構(就業指導中心或辦公室),培訓就業指導師等專業人才,組成以學校就業專門機構人員、學院(系)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為主體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專職隊伍負責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跨越式的發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也相應地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以往簡單的政策性、觀念性的就業指導已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他們渴望在職業素質培養、就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層次的指導。雖然現有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已初具規模,熟悉學生情況,并擁有一定的用人單位資源,能較順利完成畢業生的推薦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工作單位的落實,但也存在著以下問題:就業指導老師大多來源于黨務、政工領域,整體學歷層次不高,缺乏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難以適應市場經濟下開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時,他們長期習慣于作為管理者的身份,短期內難以轉變角色,難于用新的理念為學生提供輔導和咨詢服務等不足。因此,為了更好地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發揮專業課教師熟悉專業、了解學生的優勢,建立全員參與的有效就業指導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等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也結合學校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開展了一系列的就業指導工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缺乏專業背景,針對性不強。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的就業指導模式是:學校領導一學院主管領導一輔導員(班主任)的學生管理系統,他們大多不是專業的職業咨詢師,沒有接受專業知識的培訓。一般來說,只能在普遍問題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針對性不強,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生涯的指導,而占學校教職員工大多數的專業課教師對大學生的就業工作關注不多,以致出現了教學工作和就業工作處于各自為戰的“現象”。
就業指導內容上缺乏職業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盡管許多院校都已經開設了就業指導課,有的也已經真正納人學校的教學課程體系,但是由于開設此門課程時間不長,在教學內容上往往僅是為學生提供政策法規、職業信息、求職技巧等應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導,缺乏職業成才以及職業生涯教育,總的來說,理論知識相對較多,實際性和應用型的知識較少,如: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心理、如何制作簡歷、面試的技巧、面試的禮儀等等。
就業指導課程形式上單一。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主要采取課堂講授和講座的方法。這種“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明顯凸顯其不足,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授課形式上,可采用團體咨詢、拓展訓練、職場演習、參觀企業等多種方式,增強就業指導課程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就業指導時間上的誤區。目前就業指導課程往往是在臨近畢業時才開設。其實包含擇業觀的樹立、就業知識的講授、就業意識培養等內容的就業指導應該是貫穿學生大學四年學習生活的主線之一,但是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特點教授不同的內容,而不是在大四或臨近畢業臨時抱佛腳。
二、專業課教師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優勢
專業課教師作為高校發展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學生就業指導中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專業課教師可以利用專業課的講授,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梢岳脤W生學習專業課的機會,開展全程性、連續性、個體性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合理地設計、實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專業課教師是學生學業的引領者,他們在大學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學識受學生崇敬,他們的話語容易讓學生接受,做就業指導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說服力。專業課教師相對熟悉所教學科的專業特點和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優勢、長處與不足,在日常教學和課余交流中,通過溝通和了解,能較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確立合理的職業目標和方向,促進其在校期間有的放矢自覺培養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專業課教師能夠利用專業優勢,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技能訓練??梢詰{借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對行業的了解,把教學工作和就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開展職業能力(或專業技能)的培養,讓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高其專業技能,為學生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對本行業了解的優勢,引導學生沿著行業要求合理發展。目前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與企業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畢業生競爭力的情況比較普遍。就業創業指導專家丁力教授曾指出:學校和企業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完全一樣,有三個錯位。一是企業的崗位和學校的專業本身存在著錯位,專業設置需要一段時間、需要一個過程,而用人單位所需崗位必須緊跟市場變化,大學所設專業和社會用人需求崗位存在“時滯”;二是高校人才觀和企業用人觀存在差異,學校的人才觀更多看重學生的學業、在校的表現,而對于企業,為企業作出貢獻、創造利潤的就是人才;三是,高校培養人才價值觀和用人單位人才價值觀又有不同點。專業教師在本行業中已有一定的建樹,并對行業內的信息變化十分熟悉、快捷,因此,專業教師比起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在避免出現以上“差異”更有優勢,并能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教育,利于矯正“畢業生”這種教育產品與市場需求相脫節的問題。:
三、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
發揮專業教師在就業指導中的優勢,尋求有效的途徑,能彌補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不足。
專業教師納人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形成專家、就業指導中心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專業課教師四位一體的體制。專家針對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給予解答,就業指導中心老師負責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測評和正確引導,提供給學生及時準確的信息,輔導員和班主任負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學生有意識的灌輸與就業相關的知識,專業課教師負責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專業及發展前景、就業方向的知識,從而營造一個“全員參與、全程滲透”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氛圍。
將就業指導內容分階段地滲透到日常專業課教學中。將就業指導課納人學校的教學系統,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挑選優秀的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改變單純在高年級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使就業指導課程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階段,并針對不同年級的特點,有計劃、分層次地進行指導,確保高校就業指導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在新生教育階段,主要是學生自我探索階段。專業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專業方面的信息傳達,使學生更好了解本專業的特點、所學的內容、研究前沿、就業前景以及自己的發展空間,從而盡早制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二年級是學生拓展職業生涯視野階段。在這一階段,專業課教師可以利用專業課講授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種不同的職業和工作;三年級是學生縮小范圍選擇職業的階段。專業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與學生探討自己的職業觀點,并給學生一定的意見;四年級是學生作出決定的階段。專業課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需求,提供一些就業信息,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結合專業課開展形式各樣的職業指導。專業課教師可以采取四種方式豐富就業指導的形式:①素質拓展訓練。拓展訓練是在體驗中接受培訓的特殊教育方式,是一種適用于現代人和現代組織的全新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手段,專業課教師可以合理使用拓展訓練,不僅能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②職業技能訓練。在校內結合專業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如:醫學院校的臨床技能大賽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者小組進行科研活動有助于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踐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學生將來畢業的競爭力。③校友經驗分享。為學生設定專業杰出人才訪談,專業教師結合自己在一線工作的實況進行現身說法引導學生為自己今后的職業生涯進行設計,有助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更具實效,避免憑空設計。④競賽性活動。由專業教師擔任指導老師,發揮專業教師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的專業指導作用,共同為學生搭建自我規劃的平臺,并在競賽中讓學生更為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汲取他人所長。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延續、提高和發展。它典型的應變性、突出的技能性、較強的實踐性,決定了課程設置應始終圍繞培養對象的職業能力這一主題,將課程與培養目標以及專業能力有機結合,不單純追求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根據培養目標的能力因素和崗位需求,篩選學科中與培養職業能力直接有關并且使用效率較高的專業知識內容,配合實踐教學,形成一個以綜合能力培養為主體、突出技能和崗位要求為目的的課程教育體系。
圖1-1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相關課程模式
實踐性教學課程體系是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環節。面對信息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現代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片面追求專業理論的系統、精深和廣博,或者片面強調單一技能的熟練,已經不符合面向未來的高等職業人才的要求。圍繞市場營銷專業整體課程體系架構,我們認為建設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從九個方面來進行,即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網絡營銷實踐教學模式、營銷模擬實驗室建設、國際市場營銷實踐教學、電子商務實驗室平臺建設、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模式、消費行為學實踐教學模式、經濟法課程實踐教學模式和畢業設計(論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實踐。
二、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施模式
(一)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需要通過教學模擬環境和網上模擬環境理解、解析、認知專業知識,掌握從事市場營銷職業所需的技能,實現學院教育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為此,東軟信息學院實施了“1321”的教學模式,即每學年有三個學期,兩個理論學期,一個實踐學期,每學年的實踐學期平均為80學時左右,實踐學期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分別是大學一年級完成概念實習、大學二年級完成技能實習,大學三年級完成畢業設計。
圖2-1市場營銷專業實踐學期三個階段
實踐學期的三個階段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動腦又動手,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強調職業素質的培訓。在實踐教學的組織過程中,可分為課內實驗、階段實訓和畢業實踐。
課內實驗是根據課程內容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進行的實驗,一般安排在課堂教學期間,與課程同步進行,由任課教師組織在校內實驗室或計算機房進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對專業知識了解和運用,尤其是對專業課程知識點逐個認知和技能點的訓練。
階段實訓是一門或幾門課程講授完成后,為了將知識系統化所進行的訓練,一般為一周到兩周的時間,由實訓指導教師組織學生在實驗室或校內實訓基地進行。主要目的在于將不同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有機的結合。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鏈條。
畢業實踐體現市場營銷知識的綜合應用,考查學生參與實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調動學生的創造力。一般為三個月到半年,由系部總體布置,實習指導教師具體負責在校外實習基地或相關企業內進行。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并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檢驗,能夠通過知識的學習積累結合實際進行創新,最終使知識線和技能線和諧拼接,完成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習任務。
(二)市場營銷教學組織模式
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具體講,也就是企業市場營銷實踐經驗的概括與總結。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除理論講授外,還要求有課堂討論、計算機模擬、社會實踐、案例分析、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營銷咨詢與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內容中適當增加調查分析、市場預測、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較強的技能訓練,并適應知識創新的需要積極推進市場營銷教育創新。
圖2-2市場營銷實踐教學環節
(三)校企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圖2-3東軟信息學院SOVO運營模式
東軟信息學院設立了SOVO(StudentsOffice&VentureOffice)——大學生創業中心,把申請進駐中心的學生都按照“虛擬公司”(VirtualCompany)的形式來組織,公司中設有“董事會”、V-CEO來負責組織、管理“虛擬公司”的運營,學生在虛擬公司中輪流擔任不同角色。創業中心下的創業公司可以得到學院數字化教育研發中心的項目支持和東軟創業投資公司、大連軟件園創業投資基金的風險投資支持,是學生理論與實踐達到無縫鏈接的基地。同時,東軟信息學院擁有東軟集團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高新園區華光新技術有限公司、大連新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數十個校外實訓基地,與SUN、IBM、HP、松下電工等企業合作建立的企業實驗室,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項目訓練提供了保障。
三、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相關課程設計
(一)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模式設計
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旨在基本掌握市場營銷理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以致用,對市場營銷實務操作進行專題培訓,注重實用性和可實施性,緊密結合企業市場和營銷崗位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市場營銷實戰能力。教學形式包括講授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學習法、模擬法、角色扮演法、專題講座、親身實踐等。教學方式鼓勵勤于思考,踴躍發言,鼓勵發散性思維,養成寫報告的習慣,摒棄完成作業的思想,以企業實際實施要求為考核標準,模擬企業環境,實施市場行為。教學效果評估包括理論知識測試,演講和發言踴躍性、創意和深度,論文、分析報告、企劃書等文檔寫作水平,營銷工具使用水平,營銷實際業績評價。
(二)畢業設計(論文)多元化模式
畢業設計(論文)是對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專業實踐能力檢查的重要環節,是檢查畢業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并能否運用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實踐過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來約束指導教師和學生,能更好地促進指導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在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選題、教師指導、教師評閱、學生答辯等各環節中結合實踐能力的運用和培養,確定具體的管理程序與要求,促使指導教師和學生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去完成畢業設計工作,以確保畢業設計更好地體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三)國際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模式
國際市場營銷課程鼓勵學生上網或是查閱相關書籍雜志,了解國際營銷理論的最新發展,讓學生能利用所學理論來指導營銷的實踐操作,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普及推廣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對國際營銷實務和案例進行分析,充實和鞏固理論知識。就目前我國企業國際營銷實踐中的理論及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會或辯論會,提高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能力。實踐性教學借助simtrade實習平臺,每個學生分別注冊一個自己的公司,組建“模擬營銷公司”,結合國際市場營銷所學內容開展“虛擬營銷”活動。通過考核學生的銷售量和盈利情況來評定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在輕松的“寓教于樂”環境中,了解營銷活動的全過程以及業務的處理程序以鞏固理論知識。
(四)營銷模擬實驗室教學模式的研究
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和互聯網絡通訊技術構造一個有效的無風險的營銷環境,讓學生扮演企業營銷主管的角色,從各個角度分析營銷案例,進行營銷決策,并且得到決策的結果,然后做出下一階段的決策。這種模擬營銷實踐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保證教學、培訓質量,又避免了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決策風險。市場營銷模擬實驗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論和案例為主的教學,而是一種體驗式的互動學習。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專家診斷于一體,其最大特點是"在參與中學習"。在實際演練中,學生會遇到企業經營中常出現的各種典型問題,涉及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產品研發、價格制定、生產安排、廣告策略、資金需求規劃、市場與銷售、財務經濟指標分析、團隊溝通與建設等多個方面。
(五)網絡營銷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
網絡營銷,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嶄新的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是近年來眾多營銷理念的進展、凝練和升華。網絡營銷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作為軟件示范學院的實踐性課程,為學生提供了網絡營銷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學校就能夠體驗到網絡營銷的內容和流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營銷平臺建設、網站營銷策劃和營銷實踐。營銷平臺建設包括網站功能策劃、網站風格策劃、網站技術選擇等;網站營銷策劃包括營銷模式的選擇、營銷費用的預算等;營銷實踐由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實際的企業作為實踐基礎,為企業策劃并制作網絡營銷的網站,并且與實際的業績要聯系在一起,體現學生所學課程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特色。
(六)消費行為學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
消費行為學研究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和勞務的行為規律,需要“理論內容重深入淺出,實踐教學重技能培養,理論與實踐重緊密銜接”。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校內市場營銷實踐活動,根據實際的銷售情況,從消費者個性特征、消費者購買過程的心理活動、消費者群體等方面了解消費者心理的各種影響因素及影響效果。讓學生根據實際營銷活動的銷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形成分析報告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中強調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如以學生為消費者進行心理小測驗;并共同分析討論測驗結果。組織學生到企業和市場實地調查和了解消費者行為,親身感受作為消費者的心理活動變化過程等。
(七)電子商務實驗室平臺教學模式的研究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近年來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通過建設電子商務實驗平臺,在一個協同化、集成化的開放型的電子商務平臺上,通過電子化手段,完成信息、產品采購、產品交易等實踐性電子商務初步應用的活動。實驗平臺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電子商務兩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設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的電子商務應用,包括信息錄入、查詢、修改、預覽、刪除等功能,選擇旅游行業信息或企業商務應用作為實驗平臺的基本建設內容。電子商務平臺部分包括各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網上企業動態、行業信息,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檢索產品和瀏覽等內容。
(八)會計電算化實踐模式的研究
會計電算化課堂講授以引導啟發為主,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加強課堂討論,使學生充分參與,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論分析能力。加強案例分析,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建立考察和考試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將企業會計信息化經典案例引入教學中,輔導教師在網上與學生交流。重視教學手段的建設與更新,建立并完善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軟件網絡模擬實驗室,自制多媒體實用型電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實行多種形式的專門輔導,鞏固教學效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全方位進行教學媒體設計和教材編制。
(九)經濟法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
經濟法課程以案例教學、疑案抗辯、模擬法庭、旁聽審判、設立“第二課堂”等實踐性教學形式,充分發揮法學素質教育的功效。模擬法庭通過學生模擬審理全過程,在檢驗理論掌握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膽量和應變能力,形象、直觀,印象深刻。帶領學生到法院旁聽審判,使學生在熟悉程序法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掌握實體法的具體運用。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對疑難案例采取控辯式、正反方辯論式等對抗方式進行討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帶領學生走進社會,開展法制宣傳、社會調查活動,檢驗理論知識并增強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邁克·R.所羅門,愛諾拉·W.斯圖加特.市場營銷學(實踐篇)[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李海瓊.市場營銷實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王文藝.市場營銷實訓指導手冊[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4]秦燕.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訓[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
[5]劉希平,劉安平.網絡營銷實戰[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6]盧泰宏.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