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9:58
序論:在您撰寫高級經濟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經濟師的職業價值
經濟師是企業要設立的重要崗位,在企業發展中意義重大。但經濟師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經濟師一職空缺,經濟師的職責不明,權責失衡等問題比較嚴重。有的企業規定經濟師主管后勤工作,有的規定主管某科或某幾項業務,經濟師在企業中地位的不適當造成其利益也沒有充分的保障,挫傷了經濟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提升經濟師職業價值的建議
2.1經濟師個人方面
首先要不斷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經濟師要將所學到的經濟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經濟管理的工作中,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在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的同時更好的掌握了相關經濟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新問題的時候,要重新學習理論知識,將一知半解的知識系統化,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經濟管理知識,然后將新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其次要增強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每一位經濟師在考取經濟師證的時候,都要考試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目的就是讓從事經濟管理行業的人員明確該行業的職業特點、職業原則等。經濟師要提高自身素質,以職業道德規范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律能力,增強法律意識。再次,勤思考、多學多問。經濟師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用心工作,精益求精。經濟師要定期進行專業的學習,不斷獲得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經濟師還需對本行業的發展及市場環境有相當程度的認知,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與世界及同行業最新的管理理念接軌,結合自身企業情況為領導出謀劃策,做到有的放矢。
2.2企業方面
首先企業領導要對經濟師的地位給予高度重視和認可。企業領導要充分認識到經濟師對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經濟師根據政策和市場的變化,對企業的發展提出可行性報告,并對這些信息反復核實其準確性,這些可以使企業領導的決策更加靈活,更加科學合理,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損失。其次要完善機制,強化對經濟師的激勵。要打破經濟師職稱化的格局,使其職業技能的提高與收益真正聯系起來。如果沒有合適的激勵機制,經濟師能力的高低與其工資待遇不成正比,就會造成經濟師不求上進,消極怠工,甚至是工作能力較強的經濟師離開公司,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進一步調動經濟師的積極性,開發其潛能。因此要提高經濟師的經濟待遇,增加他們的工資、補貼等。另一方面要提高經濟師的政治待遇,邀請經濟師參與企業重要會議的討論,讓經濟師承擔重要的工作,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環境,使其對自身工作有一種全新的高度認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把好舵。再次要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要為經濟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這個環境中要有良好的紀律、工作秩序、合作流程,這樣公司全體人員就會遵照制度辦事,按照流程工作,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團隊意識。經濟師在這種環境當中就會主動學習、交流,用心做好每一項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企業要對經濟師定期考核,監督經濟師正確履行職責。最后要提供優質的培訓。經濟師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企業也要提供培訓。培訓的形式應該多種多樣,可以是專業知識的培訓,也可以是針對某一問題的培訓。加大培訓的范圍,可以是企業內部高層經濟師的培訓,也可以是各個分公司、相關部門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得各層次、各崗位的經濟師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真正發揮經濟師的職業作用,用正確的管理思想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避免出現決策只是高層管理者的工作與其他人無關的不良現象,而應上下齊心,提高管理一線工作建議、意見的專業性、市場針對性,這樣的良性循環才能真正給公司的發展帶來希望。
3結語
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的市場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轉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國已經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經濟師的首要職責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以技術創新為手段,推出市場和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將市場的潛在需求引導為現實需求,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
高級經濟師論文范文二:經濟師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一、知識管理的起因
近20年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著世界經濟的增長方式、企業的經營方式、生產的組織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具體表現為如下方面。
1、全球范圍互聯網絡的形成使得知識與信息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和共享成為可能,這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經營的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企業的經營資源,包括資本、原材料、設備、勞動力、知識等,將不再局限于某一部門、地區及國家內流動,而是按照收益原則和價值規律(價格機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也會延伸至世界的所有目標顧客。
2、隨著本世紀80年代以來知識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知識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發明顯與重要,知識正在漸漸取代貨幣資本、勞動力、原材科等有形資源而成為經濟增長中的最關鍵性生產要素,企業經營的重點也將由實物經營轉為知識經營,企業擁有和能夠利用的知識的種類、數量和質量將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產出、績效和競爭地位,從而決定著企業自身的價值。
3、社會消費或使用將由傳統的實物消費轉為以高科技產品和知識消費為主,知識價值已成為衡量商品和服務有效性的原則。知識價值是由包含在產品和服務中的知識含量或是智力密集程度決定的,知識含量越高,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價值就越高。知識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甚至消失,因為新知識不斷地產生和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綜上所述,現代企業只有實施知識管理,進行企業管理方式的創新,才有利于知識(包括信息)的積累、傳播、共享與創新,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自身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中獲得新生。
二、知識管理的概念、目標
知識管理是通過改變員工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建立起知識共享與創斷的企業內部環境,從而實現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最終達到企業目標。知識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篩選、分類、分析、評價和分配、利用等內容,而知識管理則強調把信息、人力資源、知識、市場與經營過程等協調統一起來,從而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經營效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知識管理區別于信息管理的最根本之處在于前者強調對人力資源和知識的開發和利用。知識管理的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
1、構建全員參與的以知識的積累、生產、獲取、共享和利用為核心的企業戰略。企業戰略是指引企業去迎接挑戰、利用機會、發揮優勢的保證。在以知識為最重要經營資源和主要消費品的今天,衡量企業成功的尺度在于知識(產品和服務中知識的數量及質量),而不是有形資產或是庫存。因此,只有從戰略上重視知識這種關鍵性生產要素,并努力實施知識戰略,才是經營管理之本。
2、促進人力資源、信息、知識和經營過程的緊密結合。在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信息、知識與人的認識能力的結合將導致新知識的產生。同時,知識(原有知識和新知識)和信息反過來又會改善企業的經營過程,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
3、管理知識資產。知識作為一種資產或是資本,要象對其它經營資源那樣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知識資產的管理步驟包括知識資產的分類、評估、投資、新知識檔案的集中及知識資產的利用。
三、實施知識管理需要進行的工作
現代企業要擺脫工業經濟時代以物質經營為中心的模式,有效地實施知識管理,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組織管理方式的創新。缺乏科學性的憑個人直覺、經驗進行管理的家長制及缺乏靈活性的權力依職能和職位分工與分層、以規則為管理主體的官僚制(等級制度)已不能適應知識社會中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要求,組織管理方式的創新已迫在眉睫,其方向應是利于知識和信息迅速傳播、共享和創新的網絡狀結構。富有彈性的網絡結構能夠對經營環境與市場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從而提高組織績效。
2、設立知識主管。知識作為一種越發重要的無形資產與經營資源,應有專人對其進行有效管理。知識主管的職責是營造一個促進信息與知識積累、共享和創新的環境,促進知識集成、生產和利用,并保證知識流向于有助于實現企業目標的部門和個人。
3、加強物質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物質技術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企業聯系外部的網絡、內部聯系與交流的內部網絡、知識庫(內含數據庫)及軟件系統四個部分。企業擁有了這些基礎設施,就能跨越時空的限制,有效地實現對知識的積累、生產、表示、分類、傳播、利用和評價,從而實現對知識(包含信息)的有效管理。
經濟師作為一個企業經濟決策的實施者,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下,不僅要針對市場做出企業應有的應變,同時還要從企業的組織體制中去找到企業發展的空間。如建立起企業經濟并發性機構,對外協作與信息收集機構等。這些機構的存在是為了提供更多更好的經濟信息以供企業作經營決策。在領導這些機構的同時,還要注意機構間的互查與監督。如在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成立智囊機構,以提升企業經營決策制訂的科學性。對內而言,經濟師作為高級管理層,不僅要把經營決策的目標與經濟責任制掛鉤,同時還要進行經濟目標的分解分配工作。一個企業不僅要有目標,更要對目標進行分解,當目標落實到個人,才能讓整個企業成為勁往一處使的大集體。作為經濟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堅守自身的職業要求,把經濟考核與落實措施做到位。作為經濟師,在自身的專業領域要承擔起相應的工作責任,對于自己分管的范圍應緊緊地扣住企業發展的大方向,以起到立足高遠,協調全局的效果。
2有所側重,逐一突破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管理的內容與領域非常多,不僅涉及技術設備、物資分配、人事安排、財務管理還有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等工作。作為經濟師在進行企業管理時,要考慮到以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措施把所有的工作內容高效地銜接起來。在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還要盡量避免內耗,逐漸把企業的管理氛圍轉向積極向上的方向。一般來說,企業經濟活動中出現的不可預測的事件非常多,因此,作為經濟師,要對這方面進行盡可能的提前預防與備案。這也就要求經濟師在進行工作安排時,要有所側重,對于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進行重點布防與管理,而對于企業管理方面的薄弱處則要逐一突破、提出建議、落實監督,才能讓經濟師的職業影響力發揮得更好。作為經濟師不僅要在日常工作中學習各項專業知識,與其他企業人才相比,經濟師還要從企業管理與經營方面進行更多努力??梢哉f,成為一名多面手才能成為稱職的經濟師。更重要的是,由于經濟的發展非???,經濟師作為企業最為敏銳的信息點,不僅要把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與心得引入企業管理中來,同時還要主動去學習國家政府各個部門間的改革措施,進而保證可以有效應對社會與政府政策的變動,使企業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在自身能力方面,作為經濟師還要盡可能多學習計算機的應用與外語知識等以增加接受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在經濟師這個崗位上更為稱職。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對企業所發生的情況與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并能妥善處理好各種突況,對企業積弊進行逐一突破。
3核心管理,重在擔當
經濟師的價值體現在對管理的擔當,而對管理的擔當很多時候體現在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把關。一方面,經濟師要對企業所推行的各種決策進行合理性評估,并在強調整體意識的前提下,避免產生個人片面觀點,影響全局。在實際的企業經營活動中,不論是經濟師還是工程師,不論是會計師還是人事管理高層,在具體的工作中都會無可避免地帶上個人主觀意識。而經濟師在最為理性的經濟責任邏輯下,應時刻保持清醒,時刻為周邊管理者提供最為理性全面的建議,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把好關,避免企業重大決策可能產生的失誤。作為經濟師當確定企業經營活動目標的可行性后,應堅守原則,從一而終,時刻站在企業的立場上去做事。這也就要求經濟師不論遇到何種困難,都要敢于創新和敢于承擔,以擔負起核心管理的責任,同時也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發揮出經濟師應有的職業價值,為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4結論
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范文一:新時期的中國經濟師
一、要把產業升級作為新世紀初的主要任務
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征之一,是全面買方市場開始出現。從生產資料到消費資料,從城鎮市場到農村市場,99%以上的產品都處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狀態。工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加工工業開工率一般只有6%左右。技術和資金密集性產品大量依賴進口,而出口產品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農村市場適銷對路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在品種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特別是近一兩年來,市場需求不振,物價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實質上是產業升級滯后于消費和生產發展要求的集中體現。這一新階段的特征之二是,我國初級產品產量雖已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產業技術落后,造成生產過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低。如一次能源、水泥、鋼鐵、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產品等產量已居于世界前列,發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國內生產總值只有近1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7位。我們用同樣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產出來的價值量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我國噸鋼耗是164公斤標準煤,而世界先進水平只需要80公斤;我國每噸氧化鋁綜合能耗為1700公斤標準煤,而國外先進水平只需要650公;我國每生產1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相當于187公斤石油,而日本只需要13公斤,德國18公斤;我國12種主要原料的物耗比發達國家高出510倍。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12.7%,遠低于發達國家的30%以上的水平。產業低度化對資源、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嚴重制約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認真貫徹十五大提出的加速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為主向集約型為主的轉變,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是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戰略性任務,也是中國經濟師肩頭的重任。
二、要有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新經濟理念
據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估計,在2010年左右信息科學中的軟件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將全面超過傳統產業。知識經濟正在叩擊我們的大門,它將對經濟建設方式和理念產生重大影響。有關研究預見,將主要體現以下十五個方面:
1、知識生產要素的相對作用最大。知識經濟正在使生產力結構由物質要素主導型向智力要素主導型轉變,知識已經是比原材料、資本、勞動力等更重要的生產要素。
2、第四產業將成為社會支柱產業。知識經濟社會的產業結構類型四、三、二、一型,第四產業主要包括信息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科學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海洋科學技術、有益于環保的高新技術和管理科學(軟科學)技術所形成的產業群是支柱產業。
3、第四產業部門的利潤率高。工業經濟時代使第一產業的利潤大大降低,而知識經濟的來臨,又使利潤正在向體現知識經濟時代主導技術的第四產業部門轉移。
4、基礎設施的構成變化?,F在我們講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三個部分。而在知識經濟時代,要把知識的生產、傳播、運用各個環節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
5、知識創新和運用將是經濟優勢。工業經濟時代,資源、交通、資本、勞動力價格是競爭力的關鍵。而在知識時代,知識創新與運用能力的強弱、知識總量的多少和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則成為經濟實體綜合經營力強弱以及是否有經濟優勢的關鍵。
6、知識經濟時代的壟斷概念不同。知識經濟中的壟斷一般不會帶來生產和技術的停滯,也不會阻礙產品的升級換代和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7、經濟增長點將發生新變化。知識經濟的發展,是導致全球經濟由總量問題變成結構問題的重要原因;未來經濟增長點將主要出現在反映人類消費熱點轉化的高新技術產業部門。
8、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主要依靠的是智力資源,具有豐富性、可再生性,存在收益遞增趨勢,這會大大緩解經濟運行的周期波動,能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以能夠實
現可持續發展。
9、知識經營成為制勝之道。知識經濟是企業由資本經營轉向知識經營的一大飛躍。知識經營是創造、使用、保存、提升并轉讓知識和智力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
10、中小企業受青睞。隨著知識經濟出現,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靠的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力資本。在這個技術背景下,一改企業規模越大越好的概念,企業規模小同樣也有優勢,一是靈活,易發揮積極性;二是企業綜合效益與每個員工利益關系更密切,有利經營。
11、電子商務成為發展方向。繼PC之后,因特網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一場嶄新的信息技術革命,隨之而來的電子商務代表未來商務的發展方向,跟不上這一潮流,就會失去參與競爭的機會。
12、科教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組成部分。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工業社會相比,已發生了質的變化,由潛在生產力變成現實生產力,科技、教育由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變為經濟發展的內在有機組成部分。
13、社會財富分配要素變化。知識經濟社會分配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識要素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中占最大比例,而不再是資本、資源等要素,掌握和運用知識的人是這個社會最富裕的人。1997年美國前六位富豪中的五位信息業人士,就是預示。
14、將面對結構性的失業問題。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將面臨結構性失業問題,即一方面新的第四產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智力型勞動力,供需缺口日益拉大;但另一方面傳統經濟部門不可能吸納更多的體力型勞動力。
15、將創立新的管理模式。知識經濟生產的主要是知識產品,其生產存在分散化、非標準化的趨勢,主要是小批量、多品種、多樣化的生產,這樣,我們的管理就應該著眼于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建立以激勵為主的柔性管理模式。知識經營把體現人的素質和智力等人力資源的主要環節即信息、技術、市場、預測、經營策略和戰略等,敏捷、快速地統一起來,使企業得以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和發展競爭優勢。常言道,天氣變了要增減衣服,對象變了要改變方式。面對知識經濟將對經濟建設方式和觀念產業的重大影響,我們中國經濟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經濟理念。
三、要適應新世紀企業管理目標的新特點
本世紀以來西方的管理理論與管理模式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并形成了現代管理的六大學派。這些管理科學的理論是需要認真去學習并且在實踐中運用的,而現在有人認為,誰當了廠長(經理)或車間主任,他就自然懂管理了。其實,管理者的知識結構要求很高,不但要有專業的深度,還要有知識的廣度。單懂你那一行專業,搞化工的就只懂化工,那就不一定能搞好管理。要了解有關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對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全面了解,能夠站在社會、經濟等等各個方面看問題,不能只埋頭看你這一個企業。另外,還要有遠見。成思危教授說,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是四維結構三維空間,再加一維,就是時間維。所以,面向21世紀的管理者,學習任務很重。在我們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面臨著一個必須重新學習的過程,不僅要認真樹立一種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管理思想,還需要認真地學習管理科學。新世紀的到來,從個人電腦到因特網的廣泛使用,怎么樣才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好更有效地搜集、過濾、提煉和傳播。這是21世紀企業管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面臨的,往往是大量的沒有過濾的信息,這樣,我們的管理者就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了。訂了很多報紙、雜志,實際上一天看不了多少。如果再上網的話,在網上隨便一呆,就是兩三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需要能夠有一套對知識信息的精煉和過濾的辦法,只有這樣才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把最需要的知識拿到手。另外,還需要知道你可以到什么地方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和信息。這對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非常重要。從國內屢屢爆發的價格大戰看,不少企業管理者以為價格就是競爭力。其實這個理解是遠遠不夠的。競爭力應該包含價格競爭力和非價格競爭力。而非價格競爭力,又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競爭力,是指質量、交貨期和售后服務。廣義的競爭力,還應該包括根據用戶的需要靈活調整產品的能力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概稱為企業創新能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培訓,管理的創新靠實踐,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成思危教授指出:一個高中畢業生如果直接學管理,他是學不懂的,容易走火入魔,以為他學的那套管理理論能用之四海而皆準。一旦真正到了企業里工作,他就會碰許多釘子。
美國有許多MBA就是這樣。我本人也是MBA。拿到MBA,只能說明他對于管理學理論知識懂得了,但是真正的到了企業里行不行,還很難說。所以學管理的學生不僅一定要高素質。最好事前還要有兩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效果才有可能比較好一些。由于管理面對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設定完全相同條件的實驗環境。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著的組織的內外環境。因而沒有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復驗證的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所以它又含有特定的藝術成份。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管理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不是因為自身的缺陷,而是不存在一次又一次完全相同的實驗環境條件可以證明存在,因而似乎是決策因人而異,顯出藝術性;第二,管理對同一決策對象而言,決策本身既包含有實驗意義,又具有實施價值,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可以重新再來的機會,因而顯現出決策者對機遇的把握;第三,管理者的三項重要資源:決策能力、用人和運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均是因決策者個人而異的,更多的體現為一種藝術;第四,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并非優秀的管理專業畢業生就一定能管好一個企業,因而,不僅要求科學嚴謹而且要求藝術。在21世紀科學技術、社會和各種思想都有了很大進步的情況下,企業管理的目標,除了強調企業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外,還要強調用戶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這是21世紀管理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要求我們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社會效益三者有機聯系、緊密結合為一個系統工程。而我國的改革和發展需要從體制、結構、管理等各個方面推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是整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21世紀的管理,在管理目標、管理對象和內容上,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精神上,都會有新的變化。因此,面對新世紀的中國經濟師,有必要很好地研究探討和盡快適應這些新變化。
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范文二:經濟師論文語言連貫性分析
一、加強語氣的前后呼應,使上下文銜接
句子之間,除了內容的連貫以外,還要注意語氣的呼應。語句之間缺乏條理性,主要是思維邏輯方面的問題,語氣的前后呼應,則主要在于語言技巧。在經濟論文寫作中,加強語氣的呼應,使上下文銜接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恰當運用銜接性的語言。銜接性的語言,以連詞為主,還包括某些代詞(這里、這樣、那樣等)、副詞(顯然、誠然、其實、同時等)和某些固定詞組(實踐證明、顯而易見、由此看來、總而言之等),此外,還有一些承接性的習慣用語,如在這里、所謂是指、這就是說之類。這些詞語許多就是復句中所用的關聯詞語,也有一些是只用在句群之間的。銜接性語言具有兩種功能:其一是表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其二是使語句前后銜接。因此,缺少了必要的銜接性語言,語氣就不連貫。例如下面這段話:作為經營和運用貨幣信用杠桿的職能機構,①要適應市場經濟對信用高度集中的要求。②要適應市場機制要求靈活運用信用,人民銀行應在這兩方面發揮其調節作用和紐帶作用。③不論社會制度如何,貨幣信用的高度統一集中,已成為當代一切國家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信用活動都已為該國中央銀行加以有效的駕馭。我國社會主義銀行當然更應如此。這段話的意思是清楚的,句子的排列順序也沒有什么問題,但讀起來卻不大通暢,總覺得疙里疙瘩。如果我們在①、②和③處分別添上既、又和事實上,讀起來就通暢多了。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并不一定都要用關聯詞語來體現,不用關聯詞語而讓讀者去體會這種關系的叫做意合。在口頭表達中,意合的現象比較多,書面表達就比較少,這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可以用意合方式的卻過多地使用了關聯詞,也會影響語氣的通暢。第二,利用代詞稱呼。為了在語氣上呼應,除了運用銜接性詞語外,還可以利用代詞作呼應。因為代詞和它先前所代的詞語有一種自然呼應的關系,所以當我們讀到代詞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把它和前面的所稱代的事物聯系起來,從而使文氣銜接,上下貫通。請看下面這段話:在銀根放松時,由于貸款利率偏低,加之軟約束又沒有得到硬化,企業進入資金市場的熱情往往并不高,它們通過種種手段最終常常能得到貸款。這顯然不利于資金市場的發展。這段話里用了它們、這等代詞。通過這些代詞的前后呼應,使我們讀起來覺得既流暢又簡捷,連貫感也非常強。如果把這些代詞統統換成它們所指代的詞語,行文會顯得口羅嗦,自然語氣的連貫就更談不上了。代詞除了稱代的作用外,還起著關聯詞語的作用。在所有的代詞中,那么、這樣的銜接作用更為明顯,寫作的時候,它們往往是我們行文的助手。
二、應避免語言穿插過多,回復過大的現象
要想經濟論文的語言通暢,就要使論述的各要點之間保持連續性。有的人喜歡說繞圈子話,從一點扯開,說了半天才回到本題上來,這樣的語言當然是不會連貫的。例如下面一段話:所謂另一種匯價出現的問題,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從非貿易收匯來看,一些人主要認為,非貿易收入外匯后,一部分換成人民幣,另一部分換成外匯券,而這些外匯券在黑市上兌換人民幣,黑市交易在目前情況下還不能夠完全取締,但是國家曾明文規定,外匯券兌換外幣必須憑外幣兌換外匯券的兌換證明,與國家規定的匯價不一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且不談黑市交易的法律性質問題,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外匯券的購買力高于同等額度的人民幣的購買力,使用外匯券能夠買到較為便宜的商品和勞務。作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卻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這樣當然令讀者感到吃力。在論證中,先退一步說的情況也是有的,但是穿插過多,回復太大,闡述同一論題的語句之間的間隔過遠,就會造成上下文的脫節。上段話中前一部分畫橫線的語句應該移到下文適當的地方,后邊畫橫線的可以刪去,也可以用括號括起來。只有這樣,文章的脈絡才清楚,語言才連貫。經濟論文的上下文之間應該有明確的邏輯聯系,這種聯系如若受到破壞,語言的連貫性也隨之受到破壞。上面那段話多少反映了口頭表達時即興思維的特點??陬^表達時對語言銜接的要求比較低,而且帶有即興的性質,說話人往往愛從一點生發開去,繞了一大圈才回到本題。如果我們完全按照自己說話的習慣來寫作,就很容易出現這類毛病。
1.1整體構圖
對成功的戶外廣告來說,構圖是最先考慮的要素,它直接影響戶外廣告的視覺傳達。隨著發展,人們對廣告畫面的要求已經不拘于明白的層面,而是追求人性化和個性化。一個戶外廣告的構圖要求統一中有變化,變化要在協調的基礎上張揚、突出,圖字兼備,突破傳統的平衡式、拘謹的構圖風格,在原有好基礎上發展出優質的構健畫面。
1.2顏色體系
顏色可以說是戶外廣告的外衣,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顏色起到了調節整個廣告畫面的醒目作用,不僅吸引人的注意與情感的反映,還揭示戶外廣告的特點和主題,進一步深化廣告特征,給人留以深刻印象。色彩的運用要高度概括廣告的內容,強調色彩的醒目、夸張度,用少而刺激的顏色來吸引受試者眼球,用對比強烈而又和諧統一的顏色來激起大眾的共鳴。
1.3受視效果
戶外廣告是張貼設置在室外的廣告形式,注重遠距離的視覺效果。由于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街頭戶外廣告注視的時間更為短暫,所以廣告要能在瞬間引起注意,并能準確的傳達出信息。
1.4形式創新
戶外廣告自身的靈活特點,在創意的發揮上有很大空間。創意是一個廣告的靈魂,戶外廣告分為內容上和形式上的創新。形式上的創新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人們與廣告產生共鳴。
1.5地域特點
戶外廣告設計就算有再新穎獨特的形式,再搶眼夸張的顏色,也要有其自身文化的內涵存在,這樣才能豐富充實。作為某一地區的戶外廣告要能體現出該城市自身的風土人情、本土化優勢,打造特色城市時尚文化。就拿沈陽這樣的老工業城市為例,在歷史的沖洗下加上時尚的元素,別有一番特色。
2戶外廣告設計與城市環境的關系
2.1戶外廣告設計與城市環境的互動性
戶外廣告是街道的風景,增添城市風情的時尚元素,富有創意個性的戶外廣告是讓人難忘的,也是讓人震撼的,同時也能使商家的產品更好的得到宣傳。作為和諧城市的一分子,戶外廣告與城市景觀的特殊效果,不僅給城市添加了個性、美化了城市,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2.2戶外廣告設計與城市環境的協調性
協調性是指戶外廣告與周邊環境的和諧,不論是繁華的商業區還是歷史文化厚重的文化區,都需要根據其特定的環境來設置適應的廣告。戶外廣告與城市風貌的和諧,戶外廣告與城市文化的融合,只有與周圍環境合理的進行搭配、協調,此廣告才可以令人賞心悅目,印象深刻,達到廣告應有的效應。
2.3戶外廣告設計與城市環境的視覺傳達性
戶外廣告作為一個信息傳播的媒介,在城市中占有越來越重的分量。作為城市景觀的一個分支,戶外廣告在美化亮化城市中起著推波助瀾和點綴的作用,像紐約的時代廣場、倫敦的皮卡迪里廣場、日本東京的銀座、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西單大街等,這種已經成為城市地標的戶外廣告,其代表的不僅是單純的一個戶外廣告,一個商業的宣傳,而是成為了城市的一種精神,一個象征,一個不可缺少的時尚景觀。
3戶外廣告設計與城市環境的互動
3.1自然環境的相融相合
戶外廣告與城市環境互動既是兩個獨立個體又是兩個相互依存結合體,作為美化城市的一個方面,戶外廣告是融合于城市之中又服務城市環境,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戶外廣告的和諧、融合,一些天然淳樸的自然環境可以給戶外廣告提供不凡的創意和想象空間,想做一個精彩的戶外廣告,往往就是來自于人們最熟悉的環境。
3.2周邊建筑的協調統一
建筑是一個城市發展的一個主要方面,它不僅能反映城市的直觀風貌、還是協調城市景觀的主力軍,而戶外廣告在協調城市環境上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因素,其結果不僅會賦予城市時尚化和個性化的一面,還會烘托城市氛圍。
3.2.1應用在樓體上的戶外廣告
近年,城市高樓形狀各異,很多戶外廣告都選擇了高樓來做其創意媒介,這會產生直觀、震撼、與受眾群體互動的效果。
3.2.2建筑物之間的空間利用
很多有創意的戶外廣告是直接利用建筑物本身來做文章,但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空間、建筑物本身的空間往往卻被忽視。利用實物造型戶外廣告跨空間的把建筑物或其它建筑的元素巧妙的結合起來會做出動感性和趣味性的出彩戶外廣告。
3.3應用追求的獨特創意
創意是廣告創作經久不衰的話題,是戶外廣告的靈魂,有了好的創意,才能豐富戶外廣告的內容,也能引起受重的興趣。如果一個廣告中沒有了靈魂,那么就算有再獨特的形式再絢爛的色彩也是枉然,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毫無生氣而言。一個有創意有特點的廣告出現不僅會讓人興奮,也會成為傳承的經典。
3.4地域文化的和諧烘托
地域文化是指本城市特有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生活方式、習慣。這種差異習慣的存在便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而作為城市傳播媒介之一的戶外廣告更是與本市的地域文化息息相關,像深圳、上海等發展較快較早的城市,生活方式、節奏較快的城市,對于事物的要求都是功能性占主導地位,而一些文化古城,更多的一些是對傳統的詮釋,更多的體現了歷史的內涵。
3.5以人為本的功能互動
和諧社會,以人為本,這也體現在設計上,講求人性化、功能性的設計,以方便于人為基準,并參與到其中。而現在很多戶外廣告也是這樣做的,采用活動的人和平面、實物結合的形式。阿迪達斯的戶外立體廣告在這方面就是很具代表性的,把足球場設在了樓體上,采用活動人的形式在場上踢足球,以此來體現產品的適用性和運動精神。
4戶外廣告在與城市環境互動效果的設計應用
戶外廣告設計不可缺少的一個媒介就是城市環境,要充分利用城市環境來達到設計畫面與其的統一和諧。
4.1巧妙的利用平面與立面的關系
這里所謂平面與立面的關系就是指二維與三維的關系。建筑是三維立體的,而戶外廣告則是是二維的,想達到和諧互動的效果就要巧妙利用這兩者關系。如圖,抬拳道系列戶外廣告,讓我們看過之余感嘆其設計精妙。抓住抬拳道的性質與此建筑景觀的特征,找到了契合點,完美結合在一起,殘缺的建筑環境不僅沒有影響城市的整體效果,反而通過合理的利用,給城市增添了趣意和靈活。
4.2視錯覺的妙趣橫生
視錯覺廣告是戶外廣告設計常見的一種形式。咖啡的廣告已經不只一次成為學習的范例,不同凡響的效果,逼真、生動、回味無窮,讓過路的行人駐足、停留,這就達到了戶外廣告的最終目的。
4.3建筑物上的實物造型設計
實物造型設計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設計形式,具有最直觀的特點,直接通過實物的表達,來傳遞產品的性質和功能,視覺沖擊力強。還以上海南京路上的可口可樂的廣告為例,一個戶外廣告包含了很多的信息,最本質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它的廣告效應,從而引發他的視覺識別效應,地標性的體現,最后匯成城市品位的在現。
4.4建筑環境上的平面設計
我們本身就生活在城市的空間中,戶外廣告作為戶外的傳播媒介,更應充分的利用空間。清潔的戶外廣告,利用了我們在熟悉不過的拐角處,只是單一的貼了一張相關內容海報,卻出彩的利用了這個天然優勢,讓廣告不需任何解釋的言語,便吸引過往的行人,給生澀孤獨的建筑上添加了一筆幽默。
4.5城市中有趣的公共設施
公共資源是戶外廣告的另一種形式,在城市中不僅起到了宣傳作用,還起到裝飾點綴城市環境的作用,也會成為城市獨有的一道風景線。像滾動式電子屏、候車停、智能擦鞋機、地下通道、垃圾箱、地名牌、月報欄、出租車乘降站廣告等都是便民的設施,起到形式與實用的雙重效用。
5結論
1.1模型引進以引力模型測算城市間經濟聯系是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及經濟地理學研究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之間經濟聯系的一個重要工具。然而引力模型自形成之初便是以距離作為參照標準的,隨后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雖然對引力模型作了諸多的演變,但核心指標“距離”均未改變,本部分借鑒國內外部分學者對城市間的經濟聯系強度的測度標準,采用以下城市經濟聯系強度的引力模型。
1.2數據分析
筆者以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和廣州6個節點城市為界線,計算相鄰節點城市包含之間的地級市相互之間的經濟聯系,如鄭州-武漢區間段,包括鄭州與武漢分別到他們之間的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孝感5個地級城市以及鄭州-武漢的高速鐵路交通時間。另外,對于北京和廣州這兩個國家級中心城市,適當的進行空間拓寬,可以測算到北京-鄭州、廣州-武漢。另外,京廣高速鐵路沿線共24個地級以上城市,人口和GDP均采用城市市轄區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4年》。
2模型分析
2.1數據計算通過數據查找、整理及計算,可以計算出北京等6個節點城市分別與之相鄰的地級以上城市的高速鐵路城市經濟聯系強度表。通過對表1的數據研究分析可知,以時間為指標測算的節點城市與臨近地級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與距離呈現出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即隨著距離的增加,城市經濟聯系逐漸降低,但由于城市規模的原因也會出現少部分如距離較近的許昌-鄭州要比距離較遠的漯河-鄭州的經濟聯系強度要小的現象。
2.2數據分析高速鐵路提高了沿線地區的可達性,使沿線城市跨區域的交流成為可能。根據表1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并取沿線城市經濟聯系強度的中位數Eij=137為分界線,當節點城市i與其區域內的j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大于或等于137時,就視為j城市屬于i城市的經濟圈輻射范圍;當節點城市i與其區域內的j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小于137時,就視為j城市不屬于i城市的經濟圈輻射范圍。據此,針對京廣高速鐵路的經濟聯系強度分析,京廣高速鐵路沿線6個節點城市與沿線18個地級城市將形成3大城市經濟圈(見圖1(a))。北京經濟圈橫跨北京與河北兩省市,包含北京、保定、石家莊3個城市;鄭州經濟圈同樣橫跨河南與河北兩個省份,包含鄭州、邯鄲、安陽、鶴壁、新鄉、許昌和漯河7個城市;武廣經濟圈橫跨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4個省份,包含信陽、武漢、孝感、咸寧、岳陽、長沙、株洲、衡陽、廣州、郴州、韶關和清遠12個城市。從京廣高速鐵路城市經濟圈圖(見圖1(a))可得出以下三個結論:一是武廣城市經濟圈呈現出跨區域經濟的特征。京廣高速鐵路沿線信陽以南的10余個城市出現了城市間的經濟聯系的無縫對接,從信陽—廣州占京廣高速鐵路沿線一半的地級以上城市都完全處在節點城市所在的經濟輻射圈范圍內,其中岳陽受到了武漢經濟圈和長沙經濟圈內兩個節點城市經濟的雙重輻射影響。二是中部經濟塌陷與城市經濟聯系相關性強。京廣高速鐵路沿線所在的湖北南部、河南南部等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城市規模不強,表現在城市經濟圈中則呈現出北京城市圈、鄭州城市圈及武廣城市圈三個經濟區之間不能有效的實現無縫對接,形成了城市經濟聯系的“經濟塌陷區”。三是規模大的節點城市或位于省的邊界的節點城市都實現了跨省區組合城市經濟圈。如北京經濟圈兼并了河北省的兩個城市;鄭州經濟圈兼并了河北的邯鄲;武廣經濟圈兼并了河南省的信陽??缡〖壭姓^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將成為京廣高速鐵路沿線地區的經濟協調發展及一體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京廣高速鐵路城市經濟圈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在京廣高速鐵路沿線五省一市形成的城市行政圈(見圖1(b)),城市行政圈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各級行政邊界是城市經濟發展難以逾越的鴻溝。除北京的首都行政圈能夠跨省聯合河北省的兩個城市,其他行政圈都局限在本省范圍內,行政區阻隔是區域間和城市間經濟交流的最大障礙。二是城市行政圈一旦形成,將處在相對穩定態勢。如珠三角城市群這個行政經濟圈的經濟勢力范圍自形成之初就一直限定在珠江口的9個城市,粵東粵西粵北的廣大地區則由于省上發展政策、現實經濟發展環境等因素限制難以與發達的珠三角經濟圈實現經濟對接,致使城市間經濟發展差距越拉越大。
2.3比較分析將京廣高速鐵路沿線由節點城市形成的城市經濟圈與城市行政圈進行對比:首先,可以發現城市經濟圈普遍要比城市行政圈空間范圍更大,鄭州可以將沿線河南省中部及北部城市乃至河北的邯鄲都全部納入到鄭州經濟圈里,而中原行政圈則在行政手段的干預下,僅包含鄭州及其京廣高速鐵路沿線鄰近的新鄉、許昌和漯河等3個城市,即以經濟聯系規劃的經濟圈幾乎是以行政手段規劃的行政圈城市空間范圍的數倍。其次,城市經濟圈以經濟聯系為衡量指標,故可以實現跨省區的經濟交流和經濟融合發展,使節點城市的空間經濟影響力和輻射力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而城市行政圈以城市行政區為主導下形成的,基本不會跨越省級行政邊界。最典型的就是武廣經濟圈,武廣經濟圈橫跨4省共12個城市,形成從信陽至廣州延綿1200余公里,涵蓋武漢、長沙、廣州三大中心城市的高速鐵路城市經濟帶;再看武漢行政圈、長株潭行政圈、廣州行政圈,其經濟區規劃范圍都只局限在本省有限的區域內,城市圈之間各自為戰,受行政力量制約,無法實現跨省區的經濟勢力范圍的空間擴張。再次,不同城市經濟圈之間可以實現不同省份之間的無縫銜接,實現大區域間的融合發展,最終將實現北京經濟圈、鄭州經濟圈與武廣經濟圈三者的大融合發展趨勢。隨著京廣高速鐵路的全線開通,每天來往沿線的高速鐵路近100列,沿線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鎮與大城市之間的同城化效應異常明顯,再看京廣高速鐵路沿線城市行政圈,每個城市行政圈都嚴格的以行政區范圍為界限,致使京廣高速鐵路沿線5省1市之間形成了明顯的4段缺乏節點大城市輻射的經濟“塌陷區”,這顯然不利于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一體化發展乃是區域的融合發展。
3結論及建議
當前的高校經濟行為不同于以往的比較單調的僅僅是為了教學的模式,現在的經濟行為是社會主義經濟活動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它在經濟活動中為社會提供有償的服務,并以獨一無二的方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各個高校經濟行為的出現和進一步發展,同時高校的經濟行為對學生的成長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高校經濟行為需要學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等,但是很多學校面臨費用緊缺、教學任務繁重的問題,這就為經濟行為帶來了一些不便,因此學校應該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得學??梢越o經濟行為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使得經濟行為可以更好地發展。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經濟行為的體現方式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1.高校經濟行為是在我國改革的體制下出現的,雖然在經濟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方面還很不完善,因此,對于高校的經濟行為應該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同時采用一些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經濟行為主要體現在:不同于以往僅僅只是依靠國家撥款提供資金的事業單位,當前的經濟行為主要是以國家撥款為主要部分,學校自籌經濟費用為輔助部分,同時在經濟活動中具有其相對獨立性;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各大高校與社會上的經濟活動合作關系越來越多,在經濟關系方面,也已經從純粹的撥款發展為更加全面的聯系;各大高校在不影響完成國家給到的教學以及科研任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更多形式的可以創造收益的活動,同時開設了很多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校辦工廠和科技開發公司,更好的發揮了其特有的技術優勢、智能優勢;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除了國家財政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進行特定的撥款,各大高校內部也通過不同的經費指標以及不同的方法實行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經濟費用的分解和劃分。
2.但是各大高校在其經濟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經濟活動中的經費支出比較隨意,沒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這就導致經濟活動中的財力不能集中到一起,這樣資金就不能合理統一調用,就出現了一定的浪費,當前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現象;還有一些學校內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攀比,搞另類,不但浪費了資金,還減少了相關設備的使用率,這樣就打亂了學校的財政計劃,沒有很好地實現學校財務經濟的宏觀調控;實行完全獨立的核算經濟實體,在經營方面,由于學校給了完全的自,雖然有合同制約,但是經濟實體只重視盈利方面,忽略甚至不負責虧損方面,這就導致很多高校利用教育事業方面的費用來負擔應該分配到經濟實體成本中的各項費用。同時虧損后,企業法人代表,不從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推卸責任,不了了之。有更甚者居然用教育事業費用來補救這些虧損,這樣必然給學校的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執行制度不完善、不規范,特別是在收入費用的上交方面,很多學校不執行應有的制度,或者是方法不正確,經濟實體以及部門在上交費用方面不按照規定的制度來執行。
三、當前學校的會計核算體系不
(1)事業方式統籌下的公路管理模式。這種以非盈利性機構為主要構成部分的管理模式跟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地人民的認知水平相適應,實現地區統一,防止了管理公路建設的多元化。同時,還適應當下的金融環境,在政府的幫助下,用很低的融資成本獲取一定的建設資金。但是事業型的公路管理模式,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政事不分、管理人員自我監督不夠的現象,同時還和現行的政策、法規要求相抵制,其統貸統還的方式不利于社會資金的廣泛利用。
(2)以事業方式統籌的干線公路建設。如某省70%的高速公路都是由省公路局管理建設及資金的統貸統還和運營的。這種統一管理的模式能夠讓管理部門很好地監管公路建設,有利于打造一個較好的公路運輸服務體系,方便社會,方便人民。不過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由于公路局承擔了全部公路的建設、管理和運營等各個方面工作,其管理范圍太大,容易出現管理效率不高、事企不分的現象。在公路建設完成的運營管理上,也容易出現機構臃腫、權責不對應等問題。
(3)從分散到統一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如江蘇省采用的模式就是省政府人員提出決策和監管,公司集資,市里提出建設方針,這種統一領導下四分開的格局,使各部門各司其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建設管理的效率。但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其指揮部的指揮模式比較傳統,屬于建管模式,這已經不適應當下的市場經濟環境了。再比如,企業為了追求企業利益,使其利益最大化,而政府建設公路是出于社會公益效果,很明顯,這兩者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并且,在省政府的領導下,高速公路集團企業幾乎與省交通廳是同一行政位置,這極容易造成交通行業的監管工作無法開展。
(4)部分集中的企業化公路管理模式。如四川省高速公路的建設管理大部分是由建設開發的總公司———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川高公司)負責的,其中包括建設資金的籌措、建設過程的管理、管理經營管理、經營資產的管理和公路養護的管理等各項職能。這種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好處,省交通廳直接管理川高公司,川高公司在管理建設和管理的過程中具有一些行政管理的權利,如公路建設監督、路政管理等,簡單的說,就是將事業性公路管理模式變成企業化管理的性質,這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在實踐中對公路的管理控制。
2我國現行公路經濟管理模式中的幾大問題
2.1管理機構的設置繁瑣重復
因為我國公路建設的投資主體和投資建設渠道太多,導致公路管理機構、管理制度的多樣性。如股份制的、有限責任制的、國有企業性質的。一個公路工程的建設在政府、企業等多種主體的管理下,非常容易出現建設與運營管理不當的混亂局面。因此產生了機構設置不當和重復設置的問題。有一些省或市里不僅設置公路管理局,還設置公路項目辦公室,除了這些繁瑣的管理機構,還有政府支持成立的通過支配國有資產投資的公路集團、企業等。這些重復設置的機構導致同一片公路地段內出現多個管理公路的管理機構,由于各部門職能的交叉,當交通運營中出現問題時,極容易發生互相推諉和糾紛的狀況。
2.2交通法規體系不完善
我國現在還沒有制定一套專門針對公路建設和運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目前公路的執法還是根據1997年7月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該法只是規定了公路的建設和收費問題,并沒有提出具體的管理內容和管理手段的規范要求。由于沒有針對性的實用意義,導致執法過程中的執行力度不足、適應性差等問題,這根本就不能滿足公路建設和運營管理的要求。很多地方性的道路交通法規跟《公路法》的法律條例又相互沖突,互相抵制,在遇到交管問題時,應當作出的處理方式卻不一樣,致使管理混亂。目前,公路管理部門管理路政的主要問題是職責不明、交通執法范圍模糊等方面。
2.3路政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沒有銜接公路的性質要求公路管理需要做到高效、統一、集中等標準。一段公路的管理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如收費、養護、通信、服務、交通安全和路政等,這些管理內容是一個整體。但是,現在很多省、市的法規都從中割裂了交通安全管理的條例。
3公路經濟管理模式的經濟適用性分析
在公路經濟管理模式的經濟適用性評價的分析中,公路管理與經營情況作為被分析的主體。這需要處理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結合評價指標的一般原理分析,數值大的作為輸出指標,數值小的作為輸入指標。所以,將公路工程建設資金、公路收費的收入、公路通車里程設為輸出指標,將公路建設的負債、公路經營管理機構的數量經營型公路的收費設為輸入指標。通過軟件和模型評價分析得出公路經營管理模式的經濟適用性評價值。
(1)目前我國公路經營管理模式的經濟適用性總體評價值很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國公路暫時還處于建設階段,在交通網規模擴大的時期,無形中加大了公路運營管理的壓力,而有關公路管理的模式又沒有統一,各地區在公路建設管理的經驗中摸索出來的模式又存在一定弊端。如管理主體繁多、職責不明、服務質量低、路政下達不清、不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環境等。
(2)中江蘇省的評價值最高,因為該省的公路管理模式是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化管理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適應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所以相對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廣東省、四川省采用一路以公司的模式,其中收費經營型公路較多,可以有效引進資金,不過建設階段造成的負債很重,同時不方便對公路的統一管理,從而降低管理效果。山東省、遼寧省、陜西省主要以事業統籌的方式管理,這樣會加大投資資金的壓力,不利于社會資金的廣泛利用。
(3)評價值和各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得出,我國東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其他地區的要快,當前東部地區管理經營管理的主要問題是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所以,針對性的采用具有集中性特點的企業化經營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公路的服務體系和規模效益。而對于我國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所以在公路工程建設方面需要相對減少資金的投入,同時擴大建設資金的來源,適當地用事業統籌的模式來管理公路建設和經營,這樣有助于提高集中資金的能力,也可以在保證公路服務效果的基礎上實行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
4公路經濟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法律手段
①立法階段:市場經濟得以安全、快速發展的保障是相關法制基礎。只有擁有一套合理的法律保障制度才能使公路管理有序、穩健發展。政府需盡快制定公路建設與管理的相關法律條款。②執法階段:管理管理的執法問題是其體制改革的首要問題。繁多、低效的執法主體嚴重阻礙了公路發展的速度。當下,主要是解決行政管理體制中的行政執法管理問題,第一個需要明確劃分的就是公安部門和交管部門的職責問題和行政分工,確保公路管理體制的精簡、統一和高效。從而建立一個完善的公路交通管理模式。
4.2經濟和行政手段
因為公路工程的建設規模大,建設周期長,需要大量籌備資金,其投資的成本回收又很慢,同時還具有公共性和非盈利性的特點,所以一般企業通常都不愿接手建設管理。這個時候,政府部門可以進行市場干預,給予合適的企業以壟斷公路的經營權利,讓該企業獨家經營指定公路,不過同時通過微觀規制對管理該企業進行管理,這樣不僅符合公路建設運營的發展規律,而且還體現了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
5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