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9:46
序論:在您撰寫歐洲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羅馬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設計是指12世紀以前歐洲教堂的整體裝飾風格。
1.以黑白色調的搭配為主羅馬風格時期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意大利的教堂,這一時期歐洲正處在羅馬帝國的統治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建筑體現了鮮明的古羅馬特色。同時,這一時期戰亂頻繁,古羅馬文化對當時文化的影響依然比較明顯,天主教依然是最高的宗教統治者。因此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并不繁榮,受到戰亂和統治者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教堂在裝飾風格上主要是以黑白色調為主,其目的就是為了體現出羅馬教皇的高高在上和主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由于當時戰亂,主的仁愛思想受到很大的壓制,而這也體現在教堂的裝飾風格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這座教堂建于1063年,教堂的外部與古羅馬時期的建筑風格十分相似,采用的都是乳白色的大理石,在內部上與古希臘神殿的建筑風格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內部有很多乳白色的柱子,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又能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走進大堂一眼就能看到高高聳立的柱子,以及兩側黑白條紋裝飾圖案,中央是一副正襟危坐的圣母裝飾畫,中間是著名的伽利略吊燈。整個裝飾風格顯得莊重、簡約,又不失肅穆,很好地反映出了當時的歐洲文化。
2.多用精美的雕刻作為裝飾眾所周知,雕塑是歐洲藝術的杰出代表,在長期的發展歷史當中,涌現出了大批優秀的雕塑家,如烏東、呂德、羅丹等,都是歐洲雕塑的杰出代表。雕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古希臘時期有關希臘神話的雕塑是其優秀的代表,而在古羅馬時期,文化的繁榮讓雕塑出現了第一個。歐洲最重要的宗教文化當中,當然也不可避免會涉及到雕塑藝術的應用。除了比薩大教堂大量地應用了一些雕塑藝術之外,其它的一些教堂也有很多著名的雕塑藝術作品。圣彼得大教堂建于326-333年,隨后雖然經過了重建、修正,但是依然保留了很多帶有古羅馬風格的雕塑,其中就有雕塑藝術史上的無價之作——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圣殤》,當然作品的風格與羅馬時期的雕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依然能夠看到那種傳神的風格,這也是整個教堂最重要的裝飾作品。當然該教堂還保留了公元3世紀的一些浮雕作品,雖然有的雕塑作品時間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依然能夠看到鮮明的羅馬時期的藝術風格。
二、哥特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
哥特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指的是12世紀到15世紀哥特文化流行期間,歐洲教堂在內外部的裝飾情況。
1.裝飾的色調豐富多彩從12世紀開始,歐洲社會逐漸步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繁榮的文化開始從希臘、羅馬傳遞到歐洲各地,同時哥特文化開始興起,這對歐洲教堂的裝飾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在裝飾的色調上。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在12世紀之前,歐洲教堂在裝飾中主要使用了黑白相間的色調,雖然在一些繪畫當中有別的顏色的使用,但是整體上呈現出黑白相間的特點。而到了哥特文化時期,歐洲教堂的裝飾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金色的應用,當時教堂裝飾中一般都是采用的純金裝,金色代表的是高貴和財富,正是因為金色的應用,讓教堂變得金碧輝煌。其中作為梵蒂岡羅馬教皇的駐地,圣彼得大教堂在改建以后,隨處可見金色的應用,而多彩絢麗的繪畫藝術讓整個裝飾色調顯得更加豐富。比如說始建于12世紀末的丹麥奧爾胡斯大教堂,其主祭臺上的神像幾乎都是金色裝飾的,然后用紅色、綠色等其它顏色點綴,增強了一種神秘感,顯得高高在上,不可侵犯。
2.多彩的繪畫藝術大量出現在教堂裝飾當中,除了雕塑之外,最重要的裝飾作品就是繪畫。12世紀到15世紀之間,歐洲的繪畫藝術開始從黑暗向黎明邁進。在這一時期,繪畫開始大量用于教堂的裝飾,并且與雕塑藝術相互融合,主要用于教堂內部墻壁、屋頂的裝飾。奧爾胡斯大教堂的邊門中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帶有神秘色彩的繪畫,這組繪畫雖然以宗教為內容,但是表現的并不是耶穌、圣母等傳統的題材,而是一種神魔鬼怪的裝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斯庭教堂天頂畫》,這是15世紀最著名的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位于意大利西斯廷教堂。作品在教堂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以圣經《創世紀》為主線,先后描繪了九個基督教神話場景,包括《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水和大地》《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樂園》《挪亞祭獻》《洪水》《挪亞醉酒》,全部作品總面積達到600平方米,天頂畫的裝飾圖案全部繪以建筑結構的樣式,這與教堂實際的建筑結構取得諧和,因而當人們仰觀整個天頂畫時,它更顯得莊嚴華麗。在主題思想上,米開朗基羅確定所繪人物的內容時,不拘泥于情節的宗教依據,只著重于表現人的本質力量,蘊含著基督教深刻的精神與歷史價值,可以說達到了宗教繪畫的一個頂峰,與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起被稱為15世紀繪畫中的不朽之作和無價之寶。
三、巴洛克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
巴洛克風格起源于16世紀,從17世紀開始流行于歐洲,這種藝術風格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藝術風格,如錯覺的再現傳統等,但是卻追求一種繁復夸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于動感的藝術境界,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的“浮夸”效果。
1.復雜而宏大的裝飾應該說在羅馬風格時期和哥特風格時期,歐洲教堂在內部裝飾上是越來越復雜的,雖然說在哥特風格時期,裝飾風格比較富麗堂皇,但這只是在一些局部地方的處理上,實際上在教堂內的大部分還是以單色調為主,當然圣彼得大教堂雖然有精美的壁畫和大量的雕塑,但是整體上很協調,并沒有復雜繁瑣之感。但是到了巴洛克時期,不僅壁畫的裝飾范圍越來越大,而且整個雕塑變得更加復雜,甚至出現了層雕等藝術手法,借助于建筑商的宏偉烘托出一個更加磅礴的宗教氣勢。如在意大利圣卡羅教堂的裝飾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幾何圖案,在裝飾上講究的是對稱性,教堂的頂部是半圓形設計,在窗戶的作用下,映照的是一層層的裝飾畫,可以看得到這些繪畫當中有的描寫的是圣經當中的場景,有的純粹就是幾何的裝飾圖形,與繪畫交織在一起,烘托出整個教堂的宏偉
2.大量應用了烘托對比等裝飾手法在巴洛克時期,藝術的自由,也讓很多的教堂在裝飾上借鑒了其它藝術表現手法,如繪畫中的烘托與對比,這一點與哥特時期追求的全景式的藝術表現有了很大的區別,往往會用一種裝飾來烘托、突出另一種藝術表現的主題,從而獲得更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如單色調與繪畫的烘托,裝飾繪畫對主題繪畫的烘托與呈現等等。如圣尼古拉教堂,這座教堂的頂部裝飾畫表現了一個場景和主題,周圍雖有一些幾何形的裝飾圖案,但是也比較少,在柱子上面幾乎沒有什么裝飾,一走進這里就會被中間的巨幅繪畫震撼,我們不禁會稱贊作者的高超技藝,也能看出他們在裝飾上的煞費苦心,力求新意。在其它的這一時期的教堂裝飾當中,也或多或少的體現出了這一特點。
一、羅馬風格時期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設計
羅馬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設計是指12世紀以前歐洲教堂的整體裝飾風格。
1.以黑白色調的搭配為主羅馬風格時期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意大利的教堂,這一時期歐洲正處在羅馬帝國的統治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建筑體現了鮮明的古羅馬特色。同時,這一時期戰亂頻繁,古羅馬文化對當時文化的影響依然比較明顯,天主教依然是最高的宗教統治者。因此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并不繁榮,受到戰亂和統治者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教堂在裝飾風格上主要是以黑白色調為主,其目的就是為了體現出羅馬教皇的高高在上和主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由于當時戰亂,主的仁愛思想受到很大的壓制,而這也體現在教堂的裝飾風格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這座教堂建于1063年,教堂的外部與古羅馬時期的建筑風格十分相似,采用的都是乳白色的大理石,在內部上與古希臘神殿的建筑風格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內部有很多乳白色的柱子,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又能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走進大堂一眼就能看到高高聳立的柱子,以及兩側黑白條紋裝飾圖案,中央是一副正襟危坐的圣母裝飾畫,中間是著名的伽利略吊燈。整個裝飾風格顯得莊重、簡約,又不失肅穆,很好地反映出了當時的歐洲文化。
2.多用精美的雕刻作為裝飾眾所周知,雕塑是歐洲藝術的杰出代表,在長期的發展歷史當中,涌現出了大批優秀的雕塑家,如烏東、呂德、羅丹等,都是歐洲雕塑的杰出代表。雕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古希臘時期有關希臘神話的雕塑是其優秀的代表,而在古羅馬時期,文化的繁榮讓雕塑出現了第一個。歐洲最重要的宗教文化當中,當然也不可避免會涉及到雕塑藝術的應用。除了比薩大教堂大量地應用了一些雕塑藝術之外,其它的一些教堂也有很多著名的雕塑藝術作品。圣彼得大教堂建于326-333年,隨后雖然經過了重建、修正,但是依然保留了很多帶有古羅馬風格的雕塑,其中就有雕塑藝術史上的無價之作——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圣殤》,當然作品的風格與羅馬時期的雕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依然能夠看到那種傳神的風格,這也是整個教堂最重要的裝飾作品。當然該教堂還保留了公元3世紀的一些浮雕作品,雖然有的雕塑作品時間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依然能夠看到鮮明的羅馬時期的藝術風格。
二、哥特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
哥特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指的是12世紀到15世紀哥特文化流行期間,歐洲教堂在內外部的裝飾情況。
1.裝飾的色調豐富多彩從12世紀開始,歐洲社會逐漸步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繁榮的文化開始從希臘、羅馬傳遞到歐洲各地,同時哥特文化開始興起,這對歐洲教堂的裝飾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在裝飾的色調上。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在12世紀之前,歐洲教堂在裝飾中主要使用了黑白相間的色調,雖然在一些繪畫當中有別的顏色的使用,但是整體上呈現出黑白相間的特點。而到了哥特文化時期,歐洲教堂的裝飾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金色的應用,當時教堂裝飾中一般都是采用的純金裝,金色代表的是高貴和財富,正是因為金色的應用,讓教堂變得金碧輝煌。其中作為梵蒂岡羅馬教皇的駐地,圣彼得大教堂在改建以后,隨處可見金色的應用,而多彩絢麗的繪畫藝術讓整個裝飾色調顯得更加豐富。比如說始建于12世紀末的丹麥奧爾胡斯大教堂,其主祭臺上的神像幾乎都是金色裝飾的,然后用紅色、綠色等其它顏色點綴,增強了一種神秘感,顯得高高在上,不可侵犯(見圖1)。
2.多彩的繪畫藝術大量出現在教堂裝飾當中,除了雕塑之外,最重要的裝飾作品就是繪畫。12世紀到15世紀之間,歐洲的繪畫藝術開始從黑暗向黎明邁進。在這一時期,繪畫開始大量用于教堂的裝飾,并且與雕塑藝術相互融合,主要用于教堂內部墻壁、屋頂的裝飾。奧爾胡斯大教堂的邊門中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帶有神秘色彩的繪畫,這組繪畫雖然以宗教為內容,但是表現的并不是耶穌、圣母等傳統的題材,而是一種神魔鬼怪的裝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斯庭教堂天頂畫》,這是15世紀最著名的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位于意大利西斯廷教堂。作品在教堂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以圣經《創世紀》為主線,先后描繪了九個基督教神話場景,包括《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水和大地》《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樂園》《挪亞祭獻》《洪水》《挪亞醉酒》,全部作品總面積達到600平方米,天頂畫的裝飾圖案全部繪以建筑結構的樣式,這與教堂實際的建筑結構取得諧和,因而當人們仰觀整個天頂畫時,它更顯得莊嚴華麗。在主題思想上,米開朗基羅確定所繪人物的內容時,不拘泥于情節的宗教依據,只著重于表現人的本質力量,蘊含著基督教深刻的精神與歷史價值,可以說達到了宗教繪畫的一個頂峰,與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起被稱為15世紀繪畫中的不朽之作和無價之寶。
三、巴洛克風格歐洲教堂的裝飾藝術
巴洛克風格起源于16世紀,從17世紀開始流行于歐洲,這種藝術風格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藝術風格,如錯覺的再現傳統等,但是卻追求一種繁復夸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于動感的藝術境界,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的“浮夸”效果。
1.復雜而宏大的裝飾應該說在羅馬風格時期和哥特風格時期,歐洲教堂在內部裝飾上是越來越復雜的,雖然說在哥特風格時期,裝飾風格比較富麗堂皇,但這只是在一些局部地方的處理上,實際上在教堂內的大部分還是以單色調為主,當然圣彼得大教堂雖然有精美的壁畫和大量的雕塑,但是整體上很協調,并沒有復雜繁瑣之感。但是到了巴洛克時期,不僅壁畫的裝飾范圍越來越大,而且整個雕塑變得更加復雜,甚至出現了層雕等藝術手法,借助于建筑商的宏偉烘托出一個更加磅礴的宗教氣勢。如在意大利圣卡羅教堂的裝飾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幾何圖案,在裝飾上講究的是對稱性,教堂的頂部是半圓形設計,在窗戶的作用下,映照的是一層層的裝飾畫,可以看得到這些繪畫當中有的描寫的是圣經當中的場景,有的純粹就是幾何的裝飾圖形,與繪畫交織在一起,烘托出整個教堂的宏偉(見圖2)。巴黎圣母院裝飾風格雖然比較簡約,但是巨大的柱子與灰色的色調,顯得教堂莊重而又不失宏偉(見圖3)。
2.大量應用了烘托對比等裝飾手法在巴洛克時期,藝術的自由,也讓很多的教堂在裝飾上借鑒了其它藝術表現手法,如繪畫中的烘托與對比,這一點與哥特時期追求的全景式的藝術表現有了很大的區別,往往會用一種裝飾來烘托、突出另一種藝術表現的主題,從而獲得更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如單色調與繪畫的烘托,裝飾繪畫對主題繪畫的烘托與呈現等等。如圣尼古拉教堂,這座教堂的頂部裝飾畫表現了一個場景和主題,周圍雖有一些幾何形的裝飾圖案,但是也比較少,在柱子上面幾乎沒有什么裝飾,一走進這里就會被中間的巨幅繪畫震撼,我們不禁會稱贊作者的高超技藝,也能看出他們在裝飾上的煞費苦心,力求新意。在其它的這一時期的教堂裝飾當中,也或多或少的體現出了這一特點。
【關鍵詞】形式 思想 古典 現實 現代
應該明確,藝術品的表現形式和思想內涵兩者間無非是主次、滲透與融合的關系。這些關系獨自存在、相互依存又逐漸演化,形成了無數的經典作品,表達了不同時期藝術家的深刻思想和探索、追求的勇氣。
一、古典主義美術
在古典主義風格盛行的時期,各個民族和地區的藝術流派都呈現出獨特的表現形式與精神意義。以古希臘、羅馬神話、歷史事件以及圣經故事為繪畫題材,表現某種哲理觀念和社會問題,宣揚一種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形成了注重構思典型情節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藝術手法。與此同時,畫家還分別探索解剖學、透視學在繪畫中的運用、畫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學原理。這一時代的意大利畫家比較注重明暗法的運用,畫中景物的暗部統一籠罩在陰影中,明暗交界線呈柔和的過渡,造就了畫面集中而渾然的效果。列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的《巖間圣母》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
同時期的尼德蘭畫家則清晰地刻畫畫中景物各個細部,景物之間是色彩的差別而非明暗的過渡,安基利訶(fra angelico 1400-1455)的三葉祭壇畫《受胎告知》就細致地呈現室內外的所有景物。wWW.133229.cOm
15世紀意大利大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的作品《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過羅馬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表現了春天的美和典雅。代表春風的西風神從畫面右端飄然而入,他的雙手觸及了大地的仙女,仙女的口中溢出了鮮艷的花朵,不知不覺地沾在了前面花神的身上,它象征著春天的來臨。顯然,諸神們是為春天的到來而歡歌。美的追求和愛的覺醒是這一作品的主題。它是一首謳歌維納斯愛的勝利的贊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贊美。平面的裝飾性的構圖和生動細膩的人物描寫,體現了波提切利獨特的藝術風格。
1495年波提切利繪制了《誹謗》(calumny)——據說古希臘畫家阿佩里斯(apelles)有一幅同題杰作,波提切利憑想象對它進行了復制。
早在 1435年,阿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就在《論繪畫》一書中稱贊了阿佩里斯的《誹謗》。乍一看,波提切利的《誹謗》中的人物與阿伯提的描述完全相符。但究其實,這幅畫非常有個性,充滿了感情。畫中被“誹謗”拖著頭發的青年沒有像異教徒那樣把手伸向天空,而是像基督徒一樣合什禱告。人們很容易想到,這幅畫中隱藏著薩沃納羅拉在那些不相信他能與上帝對話的批評者面前所作的辯解。波提切利的畫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美感,他的《誹謗》使美本身成了一種令人不安的威脅性力量,其中承載著深刻的個人恐懼……
二、現實主義美術
“現實主義”一詞早在十九世紀初的哲學領域即已出現?,F實主義要求正確、完全、忠實地描寫當下生活的社會環境,譬如庫爾貝等畫家利用寫實的技法,描繪當時不太被重視的農民和勞動者,所代表的理念恰巧與學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為具有革命性的開創之舉。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生于法國南部小鎮奧南,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的偉大藝術家,被稱作“寫實之父”。
庫爾貝最欣賞17世紀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作品。在1846年間他創作了以自己為主題的《抽煙斗的人》。這幅畫富有靈感,暗紅色的背景,灰色的上衣,帶有灰綠色陰影的白色襯衫,黑色的頭發和胡子圍籠著帶有橄欖色陰影的微紅臉部;這個臉畫得猶如提香的手法那樣有力,感覺柔和表現得極其雅致。這種雅致的感覺還帶動了畫面的深色調子,使得這個“得意而調皮、富有幻想的、似乎沉醉在熏污煙斗的煙霧之中的”臉,蓋上了安逸而幸福的烙印。
可以說庫爾貝的現實主義,是19世紀中葉法國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產物。社會上嚴重的兩極分化、貧富不均和政治腐敗的現象,使藝術家更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思辨方式和認識方法上,他要求藝術家揭示事物的本質方面,而不僅僅停留在一成不變的形式模式上。因此,法國評論家認為:“沒有庫爾貝,就沒有馬奈;沒有馬奈,便沒有印象主義?!彼哉f庫爾貝在發現生活中平凡的美和樸實的外光技巧方面給予以后的青年畫家們以重要影響。
三、現代派美術
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賦予了這些標新立異的現代派藝術家們以更多的褒貶和爭論。印象主義(new impression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等等各個流派豐富多變。在這里傳統的畫面構成法則都被逐漸放棄,創造者的印象、感受成了主導畫面一切的原動力。歷史崇高感與現實生活的體會都不如當前生活即時賦予的感受來得更真實、鮮活!
所以我們看到,在十九世紀歐洲的藝術長廊里,獨坐著一個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還在用他的靜物進行著傳統畫面形式的拙劣模仿,幾乎就再沒有人對傳統投入過多的精力。而前進的時間已經不由自主地為現代派藝術樹立了獨特的紀念碑。
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iam van gogh,1853-1890)是繼倫勃朗之后被認為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稱為后印象派。他們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卻反對印象派純客觀理性的描繪,提倡事物的實質和象征意念,是現代藝術最重要的先驅。
梵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于其中,物我兩忘。他著意于表現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所看到的視覺形象。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逼鋵?,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征在后來成了印象派區別于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雖然梵高的大部分色彩觀念用來表達對于人物和自然的愛,及其表現過程中的愉快,但他對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談到《夜晚的咖啡館》時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館》是由深綠色的天花板、血紅的墻壁和不和諧的綠色家具組成的夢魘。金燦燦的黃色地板呈縱向透視,以難以置信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斗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作品預示了超現實主義用透視作為幻想表現手段的探索,但是沒有一種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論文關鍵詞:格拉仄姆布魯斯,爵士樂,寵兒
作為非裔美國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傳統文化及歐美文化的雙重影響。她曾多次談論音樂的力量以及音樂對她作品的影響,并認為音樂是一種理想的藝術形式。無論從敘述手段或是思想內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寵兒》處處滲透著她對爵士樂的自如運用和發展。
當黑人從非洲大陸被帶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貧困奴役的生活長期壓迫著背井離鄉的黑人們。1865年,雖然黑奴獲得自由,但他們的生活依然貧困潦倒,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帶來的音樂,他們自娛自樂,吟唱自己的勞動號子、贊美詩、圣歌。黑人民間音樂遇上歐洲古典音樂,融合當時的流行音樂,創造出爵士樂的雛形。
19世紀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稱為散拍樂,其主旋律數量不固定,演奏略帶即興。貧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沒有機會學習到正統專業的樂理知識,但通過對歐洲音樂的效法,他們又嚴格按照音符節拍進行演奏。循規蹈矩又即興的演奏給聆聽者以節奏起伏的震撼,蘊含其中的掙扎表露無遺。正如法國爵士樂研究專家呂西安·馬爾松所述:“好像在歐洲,一些為養老院家庭舞會或者茶舞會的老小姐,苦于找不到頑皮的表達方法”(呂西安·馬爾松, 2005:33)
布魯斯(Blues)由人聲敘述,配以樂器伴奏,使演奏者與聽眾間形成微妙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文學藝術論文,其旋律憂傷纏綿,包含對世事的感傷和內心的痛苦,對生活與愛的向往和擺脫束縛的渴求。
“爵士音樂直接來源于布魯斯,它的特征也與布魯斯有聯系。爵士樂演奏者用樂器模擬演唱者的歌喉,風格和悲傷的情調…鼓勵演奏者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演奏者同時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摻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樂的曲譜僅有個輪廓,演奏者依據輪廓自由發揮。切分自由,演奏靈活,富于變化,激發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曲風。
一 格拉泰姆式的掙扎
1.愛而弒之
奴隸制下,奴隸及其子女都被歸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黑人女奴更被視為可再生產的一種工具。奴隸主往往已扭曲甚至喪失人性,將女奴當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隸的工具。他們掌握奴隸的生殺大權,可以將奴隸買賣出租,儲存典當。在了無人性的奴隸制下孕育出的濃烈畸形的母愛成為小說《寵兒》的中心線,貫穿故事始終。奴隸制畸變原本偉大的母愛,使母親不得不用殺死孩子的極端行為來保護子女免遭奴隸制的侵害。塞絲對奴隸制充滿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隸制使她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辦法是殺掉自己的孩子,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兒。
殺死自己的嬰孩有悖人倫,殺嬰源于母愛更有悖常理。但發生在塞絲身上卻可以理解。塞絲她深愛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她就“無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卻不能原諒學校老師的侄子搶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給孩子的愛,“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誰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就是母愛將她逼入兩難的境地,沒有孩子她“無法呼吸”,若孩子繼續留在身邊,他們又將經歷她曾經的痛苦。她的“愛太濃烈”,她寧愿自己“無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絲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雖然過程驚險波折,但丹芙最終順利活下并健康成長。但塞絲的弒嬰行為使整個124號處于社會群體甚至是黑人群體的鄙視排斥中。外人的疏遠加上塞絲的過度保護,使丹芙完全與外界隔離,“沒有人跟我們說話。沒有人來。男孩子不喜歡我,女孩子也不喜歡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嚇跑了兩個哥哥。自從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親沉浸于對死去女兒的懺悔中。丹芙雖然在物質生活上衣食無憂,但在精神層面上,她卻從未被真正的關懷。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無窮的孤獨感使她將長期以來騷擾124號的鬼魂當作自己的唯一伙伴。這段一廂情愿的友誼看似詭異,但對于長期處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靈的依靠。但是保羅·D來了,趕走了作亂的鬼魂,也趕跑了她孤獨世界中唯一的伙伴文學藝術論文,他甚至將唯一還在乎她的母親的注意力也轉移了。被孤立的感覺使她將女孩寵兒當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徹底得到寵兒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她將寵兒當作另一個自我。當她發現寵兒回歸的唯一目標是塞絲,面對越來越虛弱的母親,丹芙開始擔心寵兒會殺死母親。為了拯救母親,她走出124號,向社區人求救,最終趕走寵兒。
塞絲畸變的母愛及丹芙和寵兒間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讀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掙扎的風格。
二 布魯斯的憂傷
1. 西克索的悲劇
西克索是《寵兒》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卻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寵兒》中塑造的一個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長著火紅的舌頭”。靛青色是一種穩重沉靜的色彩,讓人聯想到廣闊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這樣的詞來形容西克索實在恰當不過,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為人類追求愛的權利,他歷經千辛萬苦,只為見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為了讓他的血統后繼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絲而癱瘓的人”。
西克索曾是溫柔沉靜的,而且說英語。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從加納先生的統治時,西克索已經預知他們的未來不會美滿,現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慮、知識豐富。他們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設計的,因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約會中,他清楚記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線。只有西克索敢于質疑并反駁“學校老師”“定義屬于定義者,而不是被定義者”的觀點,他無疑是一個善于雄辯、邏輯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頭是火紅的。紅色是《寵兒》中大量運用的一個色彩意向。紅色之于不同人物擁有不同的含義,對于寵兒,紅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隸制的殘酷、人性的血腥;對于保羅·D,是自由與勇氣的想往;對于愛彌爾是希望與光明。對于西克索,火紅的舌頭包含了正負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對未來充滿渴望,他火紅的舌頭代表對自由的向往。逃亡失敗被抓時,他放任自己瘋狂,用火紅的舌頭唱歌大笑,西克索從不笑,“他平生只大笑過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沒有堅持到最后,他最終仍被奴隸制摧毀。他不再說英語,這是對未來的絕望,亦是對英語這種白人語言的反抗。最終,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燒死。西克索微笑著迎接死亡,給人心酸悲傷的感覺。才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嚴。
2.貝比·薩格絲的含恨而終
貝比·薩格絲一共有八個兒子,雖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還有最小的兒子黑爾陪伴在身邊。相比其他女奴,貝比·薩格絲無疑是幸運的。加納統治時代的奴隸們擁有相對稍寬裕的生活,甚至令黑爾可以出賣勞動力為貝比贖回自由身。
長期被奴役后突然獲得自由,貝比被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震撼了。獲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對于她來說,這是自由意識的實際象征。不僅自己擁有自由的意識,她還想要將這種意識傳遞給社區的其他人。她成為一個不入教的傳道師。她在“林間空地”布道文學藝術論文,號召黑人熱愛自己,熱愛自己的身體。
然而,親眼目睹社區人的背叛與嫉妒,看著賽絲被迫殺死自己的女兒被警察帶走而她卻束手無策,貝比心中剛建立起的信念徹底崩潰。最終她選擇封閉自己,玩味無法對她造成任何傷害的色彩打發時間。終其死去,貝比也沒能擺脫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從未笑過,唯一一次大笑,卻是在死亡之時;貝比·薩格絲擁有自由與自我信念的權利,卻被推進虛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終。對西克索和貝比而言,死亡不是結束而是解脫,是新的開始,但就是這樣不正常的死亡,現實而悲哀,傳承了布魯斯哀傷的風格。
三 爵士樂的開放
1.開放的結局
小說最后一字雖已完結,但情節卻似乎沒有完結。作者留給讀者一個全然開放的結局, 一個想象的空間:寵兒是否真的是塞絲的女兒;黑爾是否真的死去;塞絲最后是生是死,與保羅的發展又是如何。
寵兒的到來和離去都充滿神秘感,她沒有交代她從何而來,只說她從水里來,她的脖子“周長不足一個茶碟”,她的名字和塞絲為死去女兒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樣。種種跡象顯示她就是塞絲的女兒。推斷是如此,但小說卻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個逃跑的女奴。關于黑爾,我們只知道他瘋了,失蹤了,臉上涂滿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著鐵嚼子。我們甚至難以確定他是怎么瘋的,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還是因為意識到自己作為奴隸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或是已孤獨的死去。
對塞絲和保羅·D,小說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貝比薩格斯的病床上,塞絲在等死,保羅·D努力勸說,希望她回到過去。保羅走出自己迷失的內心,編織著未來屬于他們的美夢。但最終塞絲是否從寵兒離開的痛苦和殺死女兒的悔恨中走出來,并與保羅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數。
小說雖已完結,故事仍可持續,讀者可以在反復閱讀中尋找想要的答案。開放的結局,不同的讀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詮釋。這就是爵士樂開放自由的體現。
2.最后的解放
貝比·薩格斯,塞絲,丹芙是美國黑人女性在認識自我,尋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標志性形象。貝比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并期望通過傳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傳遞這一想法,但最終卻在深受打擊后崩潰文學藝術論文,預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尋求自我意識的失敗。
塞絲是個極富自尊的黑人女性。這或許可成為推動她尋求自我意識的內在特質。殺死寵兒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當寵兒到來之后,塞絲將已蠢蠢欲動的自我意識建立在寵兒身上。這是種危險的行為--自我意識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當寵兒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剛建立起的自我意識消失殆盡,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識的尋求也以失敗告終。
丹芙從未受過奴隸制的摧殘,雖然孤獨的環境造壓抑了她對自我意識的認知。但長期的寂寞鍛造了這個孤獨小姑娘勇敢堅強的內在。因此,為了保護母親,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逐步累積。成功趕走寵兒,保護了母親,她甚至還將去念大學,這昭示著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識追求之路終于成功。
這種思想解放與開放的結局,體現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音樂特性。在成功地尋求自我意識變為可能之時,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個黑人種族的民族意識得到解放之時。
爵士樂在非裔美國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無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樂特性的影響下,莫里森小說貫徹爵士樂發展三部曲的步調,從拉格泰姆掙扎矛盾性,到布魯斯的悲傷基調,直至爵士樂的自由曲風,在《寵兒》小說中處處有所體現?!秾檭骸返乃枷雰热菖c黑人爵士樂發展歷史的契合這一音樂特性,體現了莫里森對黑人傳統文化的熱愛,對黑人歷史的緬懷,也讓讀者體會黑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過爵士樂的特點,向族人呼吁熱愛自己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歷史文化的。
參考文獻:
[1]MUSIC - Mendi + Keith Obadike[DB/OL]./blacknetart.com/Morrison.html,
[2]呂西安·馬爾松.嚴璐,馮壽農譯.《爵士樂簡明史》[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4:33.
[3]艾琳·索森.袁華清譯.《美國黑人音樂史》[M]. 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983.3:420.
[4]騰金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視野中的<寵兒>研究》[D] :[碩士學位論文].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
[5]許曉萍.《論<寵兒>中色彩的象征意義》[J].宜春學院學報. 2010, 32(1)
論文關鍵詞:格拉仄姆布魯斯,爵士樂,寵兒
作為非裔美國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傳統文化及歐美文化的雙重影響。她曾多次談論音樂的力量以及音樂對她作品的影響,并認為音樂是一種理想的藝術形式。無論從敘述手段或是思想內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寵兒》處處滲透著她對爵士樂的自如運用和發展。
當黑人從非洲大陸被帶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貧困奴役的生活長期壓迫著背井離鄉的黑人們。1865年,雖然黑奴獲得自由,但他們的生活依然貧困潦倒,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帶來的音樂,他們自娛自樂,吟唱自己的勞動號子、贊美詩、圣歌。黑人民間音樂遇上歐洲古典音樂,融合當時的流行音樂,創造出爵士樂的雛形。
19世紀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稱為散拍樂,其主旋律數量不固定,演奏略帶即興。貧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沒有機會學習到正統專業的樂理知識,但通過對歐洲音樂的效法,他們又嚴格按照音符節拍進行演奏。循規蹈矩又即興的演奏給聆聽者以節奏起伏的震撼,蘊含其中的掙扎表露無遺。正如法國爵士樂研究專家呂西安·馬爾松所述:“好像在歐洲,一些為養老院家庭舞會或者茶舞會的老小姐,苦于找不到頑皮的表達方法”(呂西安·馬爾松, 2005:33)
布魯斯(Blues)由人聲敘述,配以樂器伴奏,使演奏者與聽眾間形成微妙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文學藝術論文,其旋律憂傷纏綿,包含對世事的感傷和內心的痛苦,對生活與愛的向往和擺脫束縛的渴求。
“爵士音樂直接來源于布魯斯,它的特征也與布魯斯有聯系。爵士樂演奏者用樂器模擬演唱者的歌喉,風格和悲傷的情調…鼓勵演奏者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演奏者同時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摻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樂的曲譜僅有個輪廓,演奏者依據輪廓自由發揮。切分自由,演奏靈活,富于變化,激發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曲風。
一 格拉泰姆式的掙扎
1.愛而弒之
奴隸制下,奴隸及其子女都被歸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黑人女奴更被視為可再生產的一種工具。奴隸主往往已扭曲甚至喪失人性,將女奴當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隸的工具。他們掌握奴隸的生殺大權,可以將奴隸買賣出租,儲存典當。在了無人性的奴隸制下孕育出的濃烈畸形的母愛成為小說《寵兒》的中心線,貫穿故事始終。奴隸制畸變原本偉大的母愛,使母親不得不用殺死孩子的極端行為來保護子女免遭奴隸制的侵害。塞絲對奴隸制充滿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隸制使她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辦法是殺掉自己的孩子,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兒。
殺死自己的嬰孩有悖人倫,殺嬰源于母愛更有悖常理。但發生在塞絲身上卻可以理解。塞絲她深愛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她就“無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卻不能原諒學校老師的侄子搶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給孩子的愛,“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誰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就是母愛將她逼入兩難的境地,沒有孩子她“無法呼吸”,若孩子繼續留在身邊,他們又將經歷她曾經的痛苦。她的“愛太濃烈”,她寧愿自己“無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絲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雖然過程驚險波折,但丹芙最終順利活下并健康成長。但塞絲的弒嬰行為使整個124號處于社會群體甚至是黑人群體的鄙視排斥中。外人的疏遠加上塞絲的過度保護,使丹芙完全與外界隔離,“沒有人跟我們說話。沒有人來。男孩子不喜歡我,女孩子也不喜歡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嚇跑了兩個哥哥。自從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親沉浸于對死去女兒的懺悔中。丹芙雖然在物質生活上衣食無憂,但在精神層面上,她卻從未被真正的關懷。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無窮的孤獨感使她將長期以來騷擾124號的鬼魂當作自己的唯一伙伴。這段一廂情愿的友誼看似詭異,但對于長期處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靈的依靠。但是保羅·D來了,趕走了作亂的鬼魂,也趕跑了她孤獨世界中唯一的伙伴文學藝術論文,他甚至將唯一還在乎她的母親的注意力也轉移了。被孤立的感覺使她將女孩寵兒當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徹底得到寵兒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她將寵兒當作另一個自我。當她發現寵兒回歸的唯一目標是塞絲,面對越來越虛弱的母親,丹芙開始擔心寵兒會殺死母親。為了拯救母親,她走出124號,向社區人求救,最終趕走寵兒。
塞絲畸變的母愛及丹芙和寵兒間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讀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掙扎的風格。
二 布魯斯的憂傷
1. 西克索的悲劇
西克索是《寵兒》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卻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寵兒》中塑造的一個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長著火紅的舌頭”。靛青色是一種穩重沉靜的色彩,讓人聯想到廣闊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這樣的詞來形容西克索實在恰當不過,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為人類追求愛的權利,他歷經千辛萬苦,只為見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為了讓他的血統后繼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絲而癱瘓的人”。
西克索曾是溫柔沉靜的,而且說英語。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從加納先生的統治時,西克索已經預知他們的未來不會美滿,現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慮、知識豐富。他們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設計的,因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約會中,他清楚記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線。只有西克索敢于質疑并反駁“學校老師”“定義屬于定義者,而不是被定義者”的觀點,他無疑是一個善于雄辯、邏輯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頭是火紅的。紅色是《寵兒》中大量運用的一個色彩意向。紅色之于不同人物擁有不同的含義,對于寵兒,紅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隸制的殘酷、人性的血腥;對于保羅·D,是自由與勇氣的想往;對于愛彌爾是希望與光明。對于西克索,火紅的舌頭包含了正負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對未來充滿渴望,他火紅的舌頭代表對自由的向往。逃亡失敗被抓時,他放任自己瘋狂,用火紅的舌頭唱歌大笑,西克索從不笑,“他平生只大笑過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沒有堅持到最后,他最終仍被奴隸制摧毀。他不再說英語,這是對未來的絕望,亦是對英語這種白人語言的反抗。最終,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燒死。西克索微笑著迎接死亡,給人心酸悲傷的感覺。才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嚴。
2.貝比·薩格絲的含恨而終
貝比·薩格絲一共有八個兒子,雖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還有最小的兒子黑爾陪伴在身邊。相比其他女奴,貝比·薩格絲無疑是幸運的。加納統治時代的奴隸們擁有相對稍寬裕的生活,甚至令黑爾可以出賣勞動力為貝比贖回自由身。
長期被奴役后突然獲得自由,貝比被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震撼了。獲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對于她來說,這是自由意識的實際象征。不僅自己擁有自由的意識,她還想要將這種意識傳遞給社區的其他人。她成為一個不入教的傳道師。她在“林間空地”布道文學藝術論文,號召黑人熱愛自己,熱愛自己的身體。
然而,親眼目睹社區人的背叛與嫉妒,看著賽絲被迫殺死自己的女兒被警察帶走而她卻束手無策,貝比心中剛建立起的信念徹底崩潰。最終她選擇封閉自己,玩味無法對她造成任何傷害的色彩打發時間。終其死去,貝比也沒能擺脫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從未笑過,唯一一次大笑,卻是在死亡之時;貝比·薩格絲擁有自由與自我信念的權利,卻被推進虛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終。對西克索和貝比而言,死亡不是結束而是解脫,是新的開始,但就是這樣不正常的死亡,現實而悲哀,傳承了布魯斯哀傷的風格。
三 爵士樂的開放
1.開放的結局
小說最后一字雖已完結,但情節卻似乎沒有完結。作者留給讀者一個全然開放的結局, 一個想象的空間:寵兒是否真的是塞絲的女兒;黑爾是否真的死去;塞絲最后是生是死,與保羅的發展又是如何。
寵兒的到來和離去都充滿神秘感,她沒有交代她從何而來,只說她從水里來,她的脖子“周長不足一個茶碟”,她的名字和塞絲為死去女兒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樣。種種跡象顯示她就是塞絲的女兒。推斷是如此,但小說卻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個逃跑的女奴。關于黑爾,我們只知道他瘋了,失蹤了,臉上涂滿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著鐵嚼子。我們甚至難以確定他是怎么瘋的,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還是因為意識到自己作為奴隸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或是已孤獨的死去。
對塞絲和保羅·D,小說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貝比薩格斯的病床上,塞絲在等死,保羅·D努力勸說,希望她回到過去。保羅走出自己迷失的內心,編織著未來屬于他們的美夢。但最終塞絲是否從寵兒離開的痛苦和殺死女兒的悔恨中走出來,并與保羅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數。
小說雖已完結,故事仍可持續,讀者可以在反復閱讀中尋找想要的答案。開放的結局,不同的讀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詮釋。這就是爵士樂開放自由的體現。
2.最后的解放
貝比·薩格斯,塞絲,丹芙是美國黑人女性在認識自我,尋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標志性形象。貝比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并期望通過傳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傳遞這一想法,但最終卻在深受打擊后崩潰文學藝術論文,預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尋求自我意識的失敗。
塞絲是個極富自尊的黑人女性。這或許可成為推動她尋求自我意識的內在特質。殺死寵兒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當寵兒到來之后,塞絲將已蠢蠢欲動的自我意識建立在寵兒身上。這是種危險的行為--自我意識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當寵兒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剛建立起的自我意識消失殆盡,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識的尋求也以失敗告終。
丹芙從未受過奴隸制的摧殘,雖然孤獨的環境造壓抑了她對自我意識的認知。但長期的寂寞鍛造了這個孤獨小姑娘勇敢堅強的內在。因此,為了保護母親,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逐步累積。成功趕走寵兒,保護了母親,她甚至還將去念大學,這昭示著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識追求之路終于成功。
這種思想解放與開放的結局,體現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音樂特性。在成功地尋求自我意識變為可能之時,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個黑人種族的民族意識得到解放之時。
爵士樂在非裔美國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無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樂特性的影響下,莫里森小說貫徹爵士樂發展三部曲的步調,從拉格泰姆掙扎矛盾性,到布魯斯的悲傷基調,直至爵士樂的自由曲風,在《寵兒》小說中處處有所體現?!秾檭骸返乃枷雰热菖c黑人爵士樂發展歷史的契合這一音樂特性,體現了莫里森對黑人傳統文化的熱愛,對黑人歷史的緬懷,也讓讀者體會黑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過爵士樂的特點,向族人呼吁熱愛自己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歷史文化的。
參考文獻:
[1]MUSIC - Mendi + Keith Obadike[DB/OL]./blacknetart.com/Morrison.html,
[2]呂西安·馬爾松.嚴璐,馮壽農譯.《爵士樂簡明史》[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4:33.
[3]艾琳·索森.袁華清譯.《美國黑人音樂史》[M]. 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983.3:420.
[4]騰金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視野中的<寵兒>研究》[D] :[碩士學位論文].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
論文關鍵詞:格拉仄姆,布魯斯,爵士樂,寵兒
作為非裔美國黑人作家的代表,莫里森深受黑人傳統文化及歐美文化的雙重影響。她曾多次談論音樂的力量以及音樂對她作品的影響,并認為音樂是一種理想的藝術形式。無論從敘述手段或是思想內容而言,莫里森的不朽巨作《寵兒》處處滲透著她對爵士樂的自如運用和發展。
當黑人從非洲大陸被帶到美洲的那一刻起,貧困奴役的生活長期壓迫著背井離鄉的黑人們。1865年,雖然黑奴獲得自由,但他們的生活依然貧困潦倒,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故土帶來的音樂,他們自娛自樂,吟唱自己的勞動號子、贊美詩、圣歌。黑人民間音樂遇上歐洲古典音樂,融合當時的流行音樂,創造出爵士樂的雛形。
19世紀末,拉格泰姆(Ragtime)盛行。拉格泰姆,稱為散拍樂,其主旋律數量不固定,演奏略帶即興。貧苦的生活使的拉格泰姆演奏者沒有機會學習到正統專業的樂理知識,但通過對歐洲音樂的效法,他們又嚴格按照音符節拍進行演奏。循規蹈矩又即興的演奏給聆聽者以節奏起伏的震撼,蘊含其中的掙扎表露無遺。
布魯斯(Blues)由人聲敘述,配以樂器伴奏,使演奏者與聽眾間形成微妙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其旋律憂傷纏綿,包含對世事的感傷和內心的痛苦,對生活與愛的向往和擺脫束縛的渴求。
“爵士音樂直接來源于布魯斯,它的特征也與布魯斯有聯系。爵士樂演奏者用樂器模擬演唱者的歌喉,風格和悲傷的情調…鼓勵演奏者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演奏者同時又是作曲家…便需要摻入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方式”(艾琳?索森,1983:420)爵士樂的曲譜僅有個輪廓,演奏者依據輪廓自由發揮。切分自由,演奏靈活,富于變化文學藝術論文,激發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曲風。
一、格拉泰姆式的掙扎
1.愛而弒之
奴隸制下,奴隸及其子女都被歸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黑人女奴更被視為可再生產的一種工具。奴隸主往往已扭曲甚至喪失人性,將女奴當成是泄欲和繁殖新奴隸的工具。他們掌握奴隸的生殺大權,可以將奴隸買賣出租,儲存典當。在了無人性的奴隸制下孕育出的濃烈畸形的母愛成為小說《寵兒》的中心線,貫穿故事始終。奴隸制畸變原本偉大的母愛,使母親不得不用殺死孩子的極端行為來保護子女免遭奴隸制的侵害。塞絲對奴隸制充滿仇恨,但根深蒂固的奴隸制使她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為使孩子不被奴役,她唯一的辦法是殺掉自己的孩子,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上帝那兒。
殺死自己的嬰孩有悖人倫,殺嬰源于母愛更有悖常理。但發生在塞絲身上卻可以理解。塞絲她深愛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她就“無法呼吸”,她可以承受虐待毒打,卻不能原諒學校老師的侄子搶走她的奶水。奶水是唯一能給孩子的愛,“除了我自己的孩子,誰也不能再得到我的奶水。”她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就是母愛將她逼入兩難的境地,沒有孩子她“無法呼吸”,若孩子繼續留在身邊,他們又將經歷她曾經的痛苦。她的“愛太濃烈”,她寧愿自己“無法呼吸”也要把孩子送往安全的地方。
2. 丹芙的矛盾情感
在塞絲逃跑途中,丹芙出生了。雖然過程驚險波折,但丹芙最終順利活下并健康成長。但塞絲的弒嬰行為使整個124號處于社會群體甚至是黑人群體的鄙視排斥中。外人的疏遠加上塞絲的過度保護,使丹芙完全與外界隔離,“沒有人跟我們說話。沒有人來。男孩子不喜歡我,女孩子也不喜歡我”。在家中,怨恨的鬼魂嚇跑了兩個哥哥。自從哥哥逃跑后,祖母整天沉迷于色彩研究,母親沉浸于對死去女兒的懺悔中。丹芙雖然在物質生活上衣食無憂,但在精神層面上,她卻從未被真正的關懷。她被家人忽略,被外界孤立。無窮的孤獨感使她將長期以來騷擾124號的鬼魂當作自己的唯一伙伴。這段一廂情愿的友誼看似詭異,但對于長期處在寂寞中的丹芙而言,那是唯一心靈的依靠。但是保羅?D來了,趕走了作亂的鬼魂,也趕跑了她孤獨世界中唯一的伙伴,他甚至將唯一還在乎她的母親的注意力也轉移了。被孤立的感覺使她將女孩寵兒當作另一精神寄托,她想要徹底得到寵兒所有的注意力。生平第一次,丹芙有了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她將寵兒當作另一個自我。當她發現寵兒回歸的唯一目標是塞絲,面對越來越虛弱的母親,丹芙開始擔心寵兒會殺死母親。為了拯救母親,她走出124號,向社區人求救,最終趕走寵兒。
塞絲畸變的母愛及丹芙和寵兒間矛盾的皈依,矛盾又成其自然,向讀者展示了拉格泰姆式矛盾掙扎的風格。
二、布魯斯的憂傷
1. 西克索的悲劇
西克索是《寵兒》中不甚起眼的人物,但他卻是“甜蜜之家”男黑奴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是莫里森在《寵兒》中塑造的一個完美黑人的形象。莫里森形容他“靛青色的西克索長著火紅的舌頭”。靛青色是一種穩重沉靜的色彩,讓人聯想到廣闊深邃,但又不失孩童的天真。用這樣的詞來形容西克索實在恰當不過,西克索知道料理食物;知道作為人類追求愛的權利,他歷經千辛萬苦,只為見他那“三十里地女人”一面,“為了讓他的血統后繼有人”,“西克索是唯一不因渴望塞絲而癱瘓的人”。
西克索曾是溫柔沉靜的,而且說英語。在其他黑奴都甘于生活在“甜蜜之家”服從加納先生的統治時,西克索已經預知他們的未來不會美滿,現在的生活只是五彩泡沫。西克索深思熟慮、知識豐富。他們的逃亡是由西克索設計的,因為在每次和“十三里地女人”的約會中,他清楚記下了“甜蜜之家”以外的地形路線。只有西克索敢于質疑并反駁“學校老師” “定義屬于定義者,而不是被定義者”的觀點文學藝術論文,他無疑是一個善于雄辯、邏輯清晰的智者。
西克索的舌頭是火紅的。紅色是《寵兒》中大量運用的一個色彩意向。紅色之于不同人物擁有不同的含義,對于寵兒,紅色是死亡、暴力和奴隸制的殘酷、人性的血腥;對于保羅?D,是自由與勇氣的想往;對于愛彌爾是希望與光明。對于西克索,火紅的舌頭包含了正負面的所有情感。早期的西克索,對未來充滿渴望,他火紅的舌頭代表對自由的向往。逃亡失敗被抓時,他放任自己瘋狂,用火紅的舌頭唱歌大笑,西克索從不笑,“他平生只大笑過一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克索沒有堅持到最后,他最終仍被奴隸制摧毀。他不再說英語,這是對未來的絕望,亦是對英語這種白人語言的反抗。最終,他在大笑中被活活燒死。西克索微笑著迎接死亡,給人心酸悲傷的感覺。才為他自己乃至所有反抗非人性待遇的黑人保有了生的尊嚴。
2.貝比?薩格絲的含恨而終
貝比?薩格絲一共有八個兒子,雖然其他的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下落不明,但她還有最小的兒子黑爾陪伴在身邊。相比其他女奴,貝比?薩格絲無疑是幸運的。加納統治時代的奴隸們擁有相對稍寬裕的生活,甚至令黑爾可以出賣勞動力為貝比贖回自由身。
長期被奴役后突然獲得自由,貝比被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震撼了。獲得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掉自己的名字。對于她來說,這是自由意識的實際象征。不僅自己擁有自由的意識,她還想要將這種意識傳遞給社區的其他人。她成為一個不入教的傳道師。她在“林間空地”布道,號召黑人熱愛自己,熱愛自己的身體。
然而,親眼目睹社區人的背叛與嫉妒,看著賽絲被迫殺死自己的女兒被警察帶走而她卻束手無策,貝比心中剛建立起的信念徹底崩潰。最終她選擇封閉自己,玩味無法對她造成任何傷害的色彩打發時間。終其死去,貝比也沒能擺脫心中的恨意,找回迷失的自我。
西克索從未笑過,唯一一次大笑,卻是在死亡之時;貝比?薩格絲擁有自由與自我信念的權利,卻被推進虛幻的色彩世界,含恨而終。對西克索和貝比而言,死亡不是結束而是解脫,是新的開始,但就是這樣不正常的死亡,現實而悲哀,傳承了布魯斯哀傷的風格。
三、爵士樂的開放
1.開放的結局
小說最后一字雖已完結,但情節卻似乎沒有完結。作者留給讀者一個全然開放的結局, 一個想象的空間:寵兒是否真的是塞絲的女兒;黑爾是否真的死去;塞絲最后是生是死,與保羅的發展又是如何。
寵兒的到來和離去都充滿神秘感,她沒有交代她從何而來,只說她從水里來,她的脖子“周長不足一個茶碟”,她的名字和塞絲為死去女兒墓碑上刻的名字一模一樣。種種跡象顯示她就是塞絲的女兒。推斷是如此,但小說卻又暗示她好像只是一個逃跑的女奴。關于黑爾,我們只知道他瘋了,失蹤了,臉上涂滿牛油和酸酪,自己在嘴上勒著鐵嚼子。我們甚至難以確定他是怎么瘋的,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還是因為意識到自己作為奴隸的悲哀。他是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或是已孤獨的死去。
對塞絲和保羅?D,小說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貝比薩格斯的病床上,塞絲在等死,保羅?D努力勸說,希望她回到過去。保羅走出自己迷失的內心,編織著未來屬于他們的美夢。但最終塞絲是否從寵兒離開的痛苦和殺死女兒的悔恨中走出來,并與保羅幸福的生活,都仍是未知數。
小說雖已完結,故事仍可持續文學藝術論文,讀者可以在反復閱讀中尋找想要的答案。開放的結局,不同的讀者心中自有不同的詮釋。這就是爵士樂開放自由的體現。
2.最后的解放
貝比?薩格斯,塞絲,丹芙是美國黑人女性在認識自我,尋求自我,塑造自我旅程上的三代標志性形象。貝比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并期望通過傳教的形式向其他黑人傳遞這一想法,但最終卻在深受打擊后崩潰,預示了第一代黑人女性尋求自我意識的失敗。
塞絲是個極富自尊的黑人女性。這或許可成為推動她尋求自我意識的內在特質。殺死寵兒后,她一直活在悔恨痛苦中,當寵兒到來之后,塞絲將已蠢蠢欲動的自我意識建立在寵兒身上。這是種危險的行為——自我意識怎能建立在她人身上。因此,當寵兒消失后,她好不容易才剛建立起的自我意識消失殆盡,第二代黑人女性自我意識的尋求也以失敗告終。
丹芙從未受過奴隸制的摧殘,雖然孤獨的環境造壓抑了她對自我意識的認知。但長期的寂寞鍛造了這個孤獨小姑娘勇敢堅強的內在。因此,為了保護母親,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她的自我意識逐步累積。成功趕走寵兒,保護了母親,她甚至還將去念大學,這昭示著第三代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識追求之路終于成功。
這種思想解放與開放的結局,體現了爵士樂自由開放的音樂特性。在成功地尋求自我意識變為可能之時,就是黑人女性甚至是整個黑人種族的民族意識得到解放之時。
爵士樂在非裔美國人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無可替代的。在深受爵士音樂特性的影響下,莫里森小說貫徹爵士樂發展三部曲的步調,從拉格泰姆掙扎矛盾性,到布魯斯的悲傷基調,直至爵士樂的自由曲風,在《寵兒》小說中處處有所體現?!秾檭骸返乃枷雰热菖c黑人爵士樂發展歷史的契合這一音樂特性,體現了莫里森對黑人傳統文化的熱愛,對黑人歷史的緬懷,也讓讀者體會黑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莫里森正是通過爵士樂的特點,向族人呼吁熱愛自己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歷史文化的。
[參考文獻]
[1]呂西安?馬爾松.嚴璐,馮壽農,譯.爵士樂簡明史[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艾琳?索森.袁華清,譯.美國黑人音樂史[M]. 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3]騰金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視野中的<寵兒>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07.
[4]許曉萍.論《寵兒》中色彩的象征意義[J].宜春學院學報, 2010,1.
金民合,國家二級演員;1987年考入河北省藝校,1990年在邢臺市梆子劇團工作,曾獲第四、五屆河北省戲劇節表演一等獎;1999年他主演的《包公賣鍘》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他本人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河北省優秀劇目進京匯報演出表演一等獎。
金民合嗓音洪亮、能文擅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花臉演員。1999年加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后,他與彭艷琴主演的《包公賠情》,獲得北京市新劇目評獎小戲改編獎;他本人獲表演獎。
2001年在大型河北梆子劇目《忒拜城》中,出演男一號克瑞翁。該劇赴希臘參加德爾菲國際戲劇節受到歐洲戲劇專家與希臘觀眾熱烈歡迎;在第九屆BESETO中韓日戲劇節開幕式上的演出獲得中韓日戲劇專家好評。
2005年在新編歷史劇《竇娥冤》中,團里決定讓他扮演張驢,這對一向在舞臺上塑造正面英雄和清正廉明、懲惡揚善的包公形象的金民合是一個自我挑戰。他仔細揣摩刻苦鉆研,憑著多年的舞臺經驗和身體條件實力,成功地打造了一個橫行霸道、貪財好色的潑皮無賴張驢的形象,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認同。
2006年,隨劇團參加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的“拉丁美洲國際戲劇節”。飾演《忒拜城》中克瑞翁一角。他是此次出演的主要演員中唯一沒有B組的演員,在高原條件下他演滿6場,獲得了觀眾的強烈好評。
王洪玲: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王洪玲,國家一級演員,第2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1978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師從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賈桂蘭先生,主工青衣。19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2004年調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她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現為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生。
王洪玲扮相俊美,表演細膩傳神,嗓音高亢激越,身段沉穩嫻熟,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并在各種藝術賽事中屢獲殊榮。她大膽創新,廣采博收,向聲樂老師系統地學習聲樂的發聲方法,并科學地運用到河北梆子唱腔中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得到專家的肯定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