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9:44
序論:在您撰寫播音主持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進行針對性教學
首先從聲、韻、調語音的基本功來練習好語音,這是普通話口語表達的一個關鍵。對于普通話語音,主要是從聲母、韻母、調值等來考慮。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問題,就會影響語音,造成發音的錯誤、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話水平是必須的,應該從聲、韻、調開始練習,這是基礎發音的訓練。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開學前,大部分學生是有良好的語音的基礎,但也存在方言,隨著地區的不同,每個人的語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齒間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現象,甚至有的學生在語音的調值上具有差別,所以,我們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是必要的。這是打好普通話的語音的一個基本。
(二)理論結合實踐
為了掌握正確的發音,對于播音主持與播音員的語音,除了要求規范,還要具有優美的感覺,這里也指唇、齒、舌等的運用,需要靈活、有力;而發音部位、發音的方法,需要準確、到位,即在發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脫漏字、不吃字等情況。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抓好普通話的基礎,尤其是發音理論的教學,在嚴格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的前提下,準確讀好普通話是關鍵,從聲母、韻母、聲調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話的發音、變化的規律。換句話說,從聲母發音的部位、方法上考慮,以及韻母舌位、唇形、動程;或者聲調的調型、調值;音變的形式、規則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這是最基礎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實實的做起,在每個音素的發音上,都要達到準確、到家。只有從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語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學成最純、最正、標準的普通話。
(三)找出方言的差異
為了突破語音的重難點,找出不同地區、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點是必要的,對于普通話的差異和關系,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東、遼寧地區,方言與普通話的不同是聲調上的差異;而四川、重慶等地,普通話的難點是在前后鼻音、輕重上的不同。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語音的條件、背景,在結合各地方言的基礎上,來區別出與普通話的不同,再針對其不同進行重點、難點語音的練習,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與普通話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發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聲母的j、q、x發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韻母的in、en發成了后鼻音ing、eng”等。這些是區別很顯眼的,在記憶和糾正上,是不困難的。對于那些和普通話發音大體相近或相似的語音是最難區別的。如在某些方言中,與普通話比較,陰平調的調型是相同的,但調值不同;而后鼻韻母、兒化時,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輕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對于這些細微的差別,一旦長久不注意,就會讓人聽不懂發音。
(四)需要分階段性教學
我們從“字音”開始到“說話”,是一個應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通話的運用水平需要提高,按照從低到高來劃分為,往往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能夠單獨的去讀字音、詞語,而且語音要正確;第二階段、能夠讀論文,語音要正確;第三階段、能夠以最隨意的狀態來表達,語音也要正確。在教學中,往往最容易不重視的是在第二三階段的訓練。學生往往在大量的訓練后,存在滿足的心理,認為自己在語音方面不存在問題了。這樣的話,在論文朗讀或說話時,只注意了語言的表達,就會暴露出大量的語音問題。
二、結語
對于專業大課,往往是由主講教師進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課,精講其知識理論、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實踐小課,按學校實際情況,把學生組合成為很多小組,每組配備一名專業的教師。教師給學生指導、幫助,使得學生能夠消化、鞏固其中的知識,最后達到掌握。而大課理論的教學和其他專業的教學類似,其教學方法是很規范的;對于實踐小課的教學是在傳統播音教學的方法基礎上進行的,逐漸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學,存在師資和客觀物質條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首先是領著學生去了解節目、分析稿件,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認識播音,從目的和對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師領讀,而學生是跟讀,在讀的過程中去感覺;或者學生自己去讀,教師在聽的過程中,發現其優、缺點,隨時給與幫助來提高。在那時,在沒有教學環節的情況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隨著節目的錄制來進行訓練,這種教學形式是簡單、粗疏的,但跟著播音教學的實質,因而,教學效果是好的,培養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隨著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壯大,傳統的播音教學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約了播音教學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在現代的教學中逐漸提高播音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話語音標準是播音主持的關鍵
在現代的播音主持教學中,提高普通話語音是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我往往告訴學生,目前是一個具有科教、論壇、現代信息的社會,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是說好普通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播音員看做自己學習普通話的榜樣,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通過在學校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楚,使自己的語音準確、規范、優美,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問題。
(一)進行針對性教學
首先從聲、韻、調語音的基本功來練習好語音,這是普通話口語表達的一個關鍵。對于普通話語音,主要是從聲母、韻母、調值等來考慮。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問題,就會影響語音,造成發音的錯誤、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話水平是必須的,應該從聲、韻、調開始練習,這是基礎發音的訓練。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開學前,大部分學生是有良好的語音的基礎,但也存在方言,隨著地區的不同,每個人的語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齒間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現象,甚至有的學生在語音的調值上具有差別,所以,我們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是必要的。這是打好普通話的語音的一個基本。
(二)理論結合實踐
為了掌握正確的發音,對于播音員與主持人的語音,除了要求規范,還要具有優美的感覺,這里也指唇、齒、舌等的運用,需要靈活、有力;而發音部位、發音的方法,需要準確、到位,即在發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脫漏字、不吃字等情況。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抓好普通話的基礎,尤其是發音理論的教學,在嚴格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的前提下,準確讀好普通話是關鍵,從聲母、韻母、聲調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話的發音、變化的規律。換句話說,從聲母發音的部位、方法上考慮,以及韻母舌位、唇形、動程;或者聲調的調型、調值;音變的形式、規則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這是最基礎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實實的做起,在每個音素的發音上,都要達到準確、到家。只有從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語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學成最純、最正、標準的普通話。
(三)找出方言的差異
為了突破語音的重難點,找出不同地區、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點是必要的,對于普通話的差異和關系,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東、遼寧地區,方言與普通話的不同是聲調上的差異;而四川、重慶等地,普通話的難點是在前后鼻音、輕重上的不同。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語音的條件、背景,在結合各地方言的基礎上,來區別出與普通話的不同,再針對其不同進行重點、難點語音的練習,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與普通話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發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聲母的j、q、x發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韻母的in、en發成了后鼻音ing、eng”等。這些是區別很顯眼的,在記憶和糾正上,是不困難的。對于那些和普通話發音大體相近或相似的語音是最難區別的。如在某些方言中,與普通話比較,陰平調的調型是相同的,但調值不同;而后鼻韻母、兒化時,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輕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對于這些細微的差別,一旦長久不注意,就會讓人聽不懂發音。
(四)需要分階段性教學
主持人和播音員之間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主持人和播音員的共同本質都是創作者和傳播者。主持人和播音員的工作內容逐漸趨于一致。未來播音員和主持人會逐漸融合在一起,從業人員需要是復合型人才,具備多項技能。主持人和播音員的工作更加職業化和專業化。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播技術變得更加現代化、科學化,所以播音主持工作需要做到規范化。播音事業正變得市場化,市場化條件下的運作模式需要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播音事業要求更高的職業化。只有達到高水平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主持人和播音員的素質要求更高,適應力更強,個性更鮮明。由于網絡和通訊方式的不斷發展,電視臺、通訊、網絡等電子媒介相互融合,使得主持人、播音員會出現不止一種媒介上。主持的種類越來越多,節目分化也就越來越細。如文藝節目可細分為娛樂類、綜藝類等,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知識素養和較強的能力,富有鮮明的個性和人格魅力,才能勝任主持各種節目的任務。創作主體的技術含量增多,知識結構加大。創作主體的能力增強,具有多種功能。以播為主,采編播和制作為一體;以節目為單元,對創作主體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使用了大量的現代技術,但創作主體運用規范化語言進行傳播的手段沒有變。播音主持的創作依據音樂、稿件、畫面等要素,這些要素都在發生著不同層次的變化。為了滿足人們對節目的要求,稿件形式、音樂、畫面變得多樣化。
二、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方式
創新是播音主持藝術應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的必然要求。播音主持藝術創新可分為理論創新發展創新。
(一)理論創新
播音主持藝術理論才剛走過啟蒙的初創階段,發展還不夠成熟,還有許多領域有待開墾。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播音主持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填充理論上的空白。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學術研究、實踐工作都是播音主持藝術的組成部分。播音主持的很多方面需要理論研究,在史論方面的理論研究,基本還是空白。播音發聲、創作基礎、傳播方式、審美趨向、節目形態等需要有理論支撐。在廣播業務方面,如評論節目、新聞節目、娛樂節目、專題節目等方面的理論研究需要加強。在專項研究方面,如播音創作心理、播音哲學、播音文化學、播音美學、播音藝術鑒賞學、播音教育學、播音管理學、語言傳播研究、人機對話研究、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等,都需要播音主持工作者進行研究。
(二)發展創新
播音主持工作的發展和整個電視廣播事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數字技術的發展標志著當今世界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播音主持藝術時刻都在發展中創新,如廣播與網絡結合,互聯網給播音主持帶來了廣闊的創新空間。廣播運用數字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后,集文字、音響、聲音、圖像與一身,形態有了根本性變化。廣播電視既有市場的屬性,又有文化的屬性,同時還有技術屬性,各類新技術的運用為創作更多的節目樣式提供了條件,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更多的要求播音員和主持人要有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駕馭能力。隨著廣播電視節目形態的不斷變化,節目主持的形式也會不斷變化與發展,兩人合作主持、多人群體主持、現場同步主持、演播室與現場交錯主持、多地點活動主持、異地交互主持等。時代的發展既給播音傳播技術帶來挑戰和壓力,也為播音主持藝術創新提供了新天地。
(三)創新要處理好與導向、繼承、知識的關系
不同的社會形態,新聞事業都有特定的服務對象、政治目的、價值取向。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服裝服飾、衣著打扮都有導向作用。創新是在繼承上產生的,需要吸取前輩的經驗。同時,任何創新都是同創作性思維聯系在一起的,要體現出流暢、靈活、獨特性。
三、提高播音主持的藝術個性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一個層面,是口頭語言。所謂“口頭語言”,又簡稱為“口語”,是指“口頭上交際使用的語言。與書面語相對。是書面語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和源泉。一般地說,它比書面語靈活簡短,但不及書面語完整謹嚴,而且可能帶有方言特征。當某種語言的文字產生以后,口語和書面語相互影響、相互轉化而共同存在、共同發展。”
播音主持以口語為經常使用的語言,尤其是電視娛樂節目(如游戲類、益智類、真人秀等)中,主持人經常以“脫口秀”的口頭語言形式,并運用小幽默、“甩包袱”等藝術手法,獲得現場互動的親和力。此外,在新聞訪談節目中,也經常使用口頭語言。口頭語言的使用,除了規范化、標準化以外,要凸顯口頭語言生活氣息濃厚、接地氣等優長。但要注意防止濫用廢話廢詞的“語病”,例如“這個”、“那個”、“這種”、“那種”等廢話。就連央視大腕白巖松在近年來主持的新聞訪談節目中,也經常出現多余的“這種”的用詞語病,應當盡早克服。
二 、表情語言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二個層面,是表情語言。所謂“表情語言”,指的是表現在面部或姿態上的思想感情,又以眼神為主,素有“眼睛是心靈之窗”的說法。播音主持的表情語言,要自然、真誠、適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溫不火”。但主持人的表情語言,又與演員在舞臺上或屏幕上的表情語言不同,要強調“生活化”,而不要“戲劇化”、“夸張化”。
三、肢體語言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三個層面,是肢體語言。所謂肢體語言,指的是主持人頭部、四肢、軀干的動作語言。例如手勢、點頭、搖頭、側身、邁步等等。要注意充分顯示出主持人文雅、莊重、大方的風度與氣質。
四、服飾語言
在這種情況下,書面語言藝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嚴密化等藝術特點,就必須予以彰顯。在具體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表演性”或“演講性”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要在語音、語勢、語氣等各個方面,做到標準化、規范化,尤其是讀音準確,要作為重中之重。例如“氣氛(fēn)”,不能誤讀為“氣氛(fèn)”,“悄(qiǎo)然”不能誤讀為“悄(qiāo)然”,“那(nā)英”與“那(n?。┩钡摹澳牵╪?。?,均不能誤讀為“那(nà)?!边@種多音字誤讀的現象比較嚴重和普遍,有的至今仍在以訛傳訛,亟待糾正。
二、口頭語言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二個層面,是口頭語言。所謂“口頭語言”,又簡稱為“口語”,是指“口頭上交際使用的語言。與書面語相對。是書面語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和源泉。一般地說,它比書面語靈活簡短,但不及書面語完整謹嚴,而且可能帶有方言特征。當某種語言的文字產生以后,口語和書面語相互影響、相互轉化而共同存在、共同發展?!辈ヒ糁鞒忠钥谡Z為經常使用的語言,尤其是電視娛樂節目(如游戲類、益智類、真人秀等)中,主持人經常以“脫口秀”的口頭語言形式,并運用小幽默、“甩包袱”等藝術手法,獲得現場互動的親和力。此外,在新聞訪談節目中,也經常使用口頭語言。口頭語言的使用,除了規范化、標準化以外,要凸顯口頭語言生活氣息濃厚、接地氣等優長。但要注意防止濫用廢話廢詞的“語病”,例如“這個”、“那個”、“這種”、“那種”等廢話。就連央視大腕白巖松在近年來主持的新聞訪談節目中,也經常出現多余的“這種”的用詞語病,應當盡早克服。
三、表情語言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三個層面,是表情語言。所謂“表情語言”,指的是表現在面部或姿態上的思想感情,又以眼神為主,素有“眼睛是心靈之窗”的說法。播音主持的表情語言,要自然、真誠、適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溫不火”。但主持人的表情語言,又與演員在舞臺上或屏幕上的表情語言不同,要強調“生活化”,而不要“戲劇化”、“夸張化”。
四、肢體語言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第四個層面,是肢體語言。所謂肢體語言,指的是主持人頭部、四肢、軀干的動作語言。例如手勢、點頭、搖頭、側身、邁步等等。要注意充分顯示出主持人文雅、莊重、大方的風度與氣質。
五、服飾語言
一、包容性與交互性相輔相成
包容性與交互性是兩個相互促進的概念,包容意為容納,交互意為交流。作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在語言方面應首先對節目嘉賓與其他主持人的語言具有包容性,然后在此基礎上與其產生交互性。主持節目與為人處世一樣要懂得傾聽,要包容對方的觀點與語言,這訪談節目和綜藝節目中尤為重要。“訪談”顧名思義是一種互動的模式,即追求嘉賓與主持人之間思維碰撞所產生的火花,而在節目中,主持人未必對嘉賓或者其他主持人的意見思想完全贊同,有時甚至持相反意見。這就要求主持人靈活運用語言藝術,對嘉賓和其他主持人進行包容和理解,并借此建立對話平臺,《天天向上》就是這類節目的典型?!短焯煜蛏稀返募钨e來自五湖四海,觀點也不甚相同,但主持人汪涵卻并未急于否決嘉賓的說法,反而讓他暢所欲言,最后再對自己的認識娓娓道來。除此之外,汪涵并沒有建立“一言堂”式的節目模式,反而與嘉賓和其他主持人很好地互動起來,常常妙語連珠,建立了對等的交流,從而拓寬了節目的思想內核,真正使主持人作為一個交通樞紐的作用出現,產生了良好的節目效果。
二、文化性與時代織相融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社會的形成、知識經濟的到來、文化藝術、政治經濟、思想觀念上的變革等等,一方面為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形成了外部條件,一方面也為播音主持藝術創作提供了無限鮮活豐富的內容。外部條件的變化促進了播音主持藝術自身各要素的不斷優化。當然這種優化的實現,最終還要播音主持藝術創作內部動因起作用。具體講,科技進步、經濟改革落實在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傳播上,導致了傳統工具的更新,使傳播條件改善、傳播媒體增多、傳播方式變革,呈現出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傳播技術的數字化、媒體管理的產業化、媒體運作的市場化、傳輸方式的集團化、傳播人員的職業化、受眾需求的多元化、溝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藝術的創作條件、創作環境、創作工具、創作手段、創作樣式、創作觀念、創作依據、創作狀態等發生著變化。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信息來源豐富,播出數量較大,傳播頻率加快,直播節目增多,受眾更加主動,交流更加敏捷,節目相對獨立,媒體競爭激烈。這一切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著未來播音主持藝術的創作模式,都在作用與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趨勢。
二、播音主持藝術發展的趨向
研究播音主持藝術發展的趨向,既要緊緊抓住其基本矛盾運動規律,和由此產生出的基本特征,又要全方面、多角度來表明其表現形態。
1、“傳與受”始終貫穿播音主持藝術生存和發展的規律?!皞髋c受”是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基本矛盾。抓住這一矛盾運動規律,就抓住播音主持生存和發展的規律?!皞髋c受”隨著人類發展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現代社會,它在媒體安家。它用播音主持藝術創造解釋自己,但它不會因為媒體的更迭而消亡,也不因為媒體、主持字面名稱的消化而消失,今天叫播音員、主持人,明天叫傳媒人、傳達者,這些稱謂都無關緊要。無論是廣播、窄播,還是交互式傳播,傳的主動性和地位并沒有改變,“傳與受”這一矛盾的基本性質并沒有改變。
2、“播音員”“主持人”界限縮小,趨于融合。這是因為上邊所論述的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基本矛盾運動所致?!安ヒ魡T”“主持人”的稱謂都只是一個過程,其本質和最終結果都是“傳播者”、“傳播主體”或“創作者”。從未來發展來看,播音員和主持人所從事的創作活動越來越趨于一致。在播音中要編排、要交流、要主持,在主持時要傳達、要報告、要播出。事業的發展,由因人設崗、因人論崗變為以崗定人、因事論人。關鍵不在于你叫播音員還是主持人,關鍵是看你從事的是否是播音主持藝術創作活動。未來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一專多能,由單一型變為復合型,“播音員”“主持人”實際的融合會在本世紀變為現實。
3、播音員、主持人部分脫離媒體,出現“制播分離”或部分“制播分離”現象。由于媒體增多、競爭的激烈、產業化的管理、市場化的運作,也由于傳播的集團化、節目中心制,使得一些非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如娛樂、綜藝節目、少兒、專題節目、體育、科技等的主持人首先脫離某個媒體,伴隨節目獨立走向市場,以便服務于更多的媒體。新聞節目的時效性、政治性決定了在未來的時間里,新聞播音員和新聞節目主持人仍然會就職于某個媒體。
4、播音員、主持人職業化程度加強。越是傳播技術的現代化,越是要求規范化;越是管理的產業化,越是要求規范化;越是運作的市場化,越是要求規范化。規范化,決定了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化。規范化程度越高,其職業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職業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來的現代化、產業化、市場化中具有適應力、競爭力和生命力。其規范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為廣播電視等媒體的新聞工作者所應具有的基本素質,職業道德、紀律、語言的規范(按照國家等級標準要求上崗,未來人機對話、人機互動、人機并用,信息化社會,科技含量高的廣電等傳媒會率先使用,到時,語言不規范難以工作),還包括評估體系標準的規范等等5、播音員、主持人管理的專業化、制度化程度提高。由于“制播分離”,一些播音員、主持人脫離媒體,走上社會,由于媒體對播音員、主持人要求的職業化、專業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市場機制需要一個相同的管理標準,給人以平等競爭上崗的機會和權力,要求國家主管部門設立或委托專門委員會進行專業宏觀管理,制定相關法規法紀,依法管理。其管理不僅僅是“有了任務、有了工作去做”,還應該包括主動的測試、評估、監控、審核等等。管理部門要制定各個等級的上崗標準,定期組織專業人員考核認定專業資格、水平,頒發相應證書,進行跟蹤管理,定期抽查、考評。
6、中央、省、市電臺、電視臺等無論大臺、小臺,無論多媒、單媒,所有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傳播信號上星、入網,都是面向全球播了,如收看省臺已不僅僅是某省的觀眾,信號上星、入網,無論何地,有相應接受器的人都可收到。這就要求各級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主持人都要具有國家意識,都應具備對內對外宣傳的素質要求,要求各級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主持人都要達到較高水平。播音員和主持人對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小,一些人也不能再靠著電臺、電視臺的光環生存了,要憑真本事,要在競爭中站住腳,脫穎而出。
7、播音員、主持人的素質會更高,適應力會更強,種類會更多,個性會更鮮明。這是因為:
(1)電臺、電視臺、網絡等電子媒介相互融合,使得播音員、主持人不光能出聲在電臺主持,也能上鏡在電視臺主持:反之也有可能成立。
(2)節目分化越來越細,主持種類越來越多。如文藝節目主持,又可細分為綜藝類、娛樂類等;少兒節目主持也可有講述式、游戲式、表演式等多種。細化后崗位多了,可能會出現一人多崗,這更要求主持人的適應能力要強。
(3)由廣播到窄播又到交互式傳播,21世紀不光是信息社會,更是美學的世紀,既傳播信息也要出精品。所以,要求主持人要具有較高的知識素養、專業水平和能力,富有較為鮮明的個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8、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屬性呈多質性,播音主持藝術學科的知識構成呈復合型。其創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創造性,是再造和創造的統一。從對其符號系統重新構建來看是創造,從對前一次創作過程創造后所形成的創作素材來看是再造。這創造和再造,有時交互進行,有時同時開展。由于其技術含量增多,其知識結構表現為以新聞、語言、藝術、技術為主要版塊的集成,是各知識結構群的有機統一。
9、創作主體知識結構加大,技術含量增多,能力增強。創作主體具有多種功能,以播為主,采訪編輯兼做;以節目為單元,廣播電視兼播,對創作主體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多。上述各方面情況的發展,條件的變化,使得創作主體要具有政治辨別力、敏銳觀察力、現場反應力、轉換應變力、快速記憶力、信息采集力、語言表達力、藝術審美力、技術操作力、策劃創新力、節目制作力、市場競爭力、媒體適應力、心理承受力、整體駕馭力和綜合調節力,這樣才能把握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基本矛盾運動。在上述新的變化中,創作主體的創作主導地位沒有變,依然是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矛盾運動的主要方面。創作主體作為黨的宣傳員、新聞工作者的身份沒有變。創作主體運用規范化語言及副語言進行傳播的手段沒有變。盡管有數字機器參與,那只不過是語言的幫手、輔助而已,不能代替創作主體自身語言的表達。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沒有變,播音主持的創造性在新的條件、新的形勢下將更充分地顯示和發揮出來。
10、播音主持創作依據節目稿件、音樂、畫面、音響等要素,都在發生著不同層次的變化。節目的中心地位日益顯現,人們的節目意識日益增強。部分節目脫離媒體而走向傳媒市場;稿件形式的多樣化,稿件體現形式的立體化,稿件有形和無形的彈性化;音樂、音響的電腦化、仿真化;畫面圖像的多維化、立體化等等,但是各種創作素材的創作依據地位沒有變。、受眾在新的時期,素質日益提高,審美能力日益增強,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多媒體、網絡等由廣播到窄播到交互式傳播方式的形式,使其分類更細,其接收和反饋更為便利,越來越呈現出較強的主動性和選擇性。但是受眾的接收規律沒有變,依然是物理—生理—心理的運動過程。民族審美心理沒有變,受眾者的地位也不因其主動性增強而改變。
三、如何面對未來
在21世紀的初期,我們已經看到了未來播音的樣態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變與不變的統一”。那些“變的因素”,給我們提出了挑戰,同時又給我們提供了機遇和新的領域;那些“不變的因素”,為我們積累了經驗,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如何運用這些經驗的新的挑戰??梢?,面向未來,迎面而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我們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戰,在不斷地解決新的課題中發展和前進。
在播音主持藝術創作實踐中,創作主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這里提出挑戰主要是針對創作主體而言。迎接挑戰,就是要求創作主體能夠做到適應、優化和統一,即主動適應外部條件的變化,優化內部要素的構成,使“變”與“不變”的因素在播音創作中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播音主持藝術創作在新的天地里獲得更大的發展。
在時代的科技、經濟、政治、文化促進傳媒的發展和變革中,播音主持藝術創作主體應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質,不斷更新觀念,擴充現代知識結構,增強掌握和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語言功力和語言表達水平。因為越是與機器結合,越要求語言的準確規范,提高運用變化了的創作素材進行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能力,進一步樹立為受眾服務意識,滿足受眾更
高的信息需求和審美追求??萍嫉陌l展、傳媒的進步,已經把廣播和電視、中央臺和地方臺的播音員都推到了一個平臺上,形成了平等競爭的狀態,這對廣大播音主持藝術創作者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一大批真具水平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必將應運而生。他們以節目為單元,以播音為主業,做到既能播音又能主持,既能干廣播播音又能干電視播音,既能采訪又能編輯,既能創意策劃又能制作節目,成為高素質的播音主持藝術工作的創造者。
在播音主持藝術理論的研究方面,要堅持正確導向,拓寬研究領域,緊密結合實踐,服務傳媒一線,總結歷史經驗,關注國際傳媒,僅僅抓住規律,加強預測研究,組建研究梯隊,活躍學術空氣,開辟傳媒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在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方面,要更新觀念,加大改革力度,根據傳媒一線對未來人才的需求,拓寬人才培養口徑,提高人才培養規格,更新人才培養方法,注重學員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做到發揮特色與拓寬口徑、強化基礎的有機統一,培養更多更好的具有較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一專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在未來發展的世界中,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受眾始終需求有聲語言的傳播,播音主持藝術創作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不斷以新的更加多樣的形態呈現出來。播音主持藝術創作主體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創作要素的優化、“變”與“不變”的有機統一,必將使播音主持藝術創作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姚喜雙,未來播音主持藝術的展望[J],語文建設,1996,6
[2]蘇曉瓊,播音藝術與主持藝術札談[J]現代傳播,1999,4
[3]蘇曉瓊,播音、主持藝術之我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3(3)
[4]孔憲毅,自然辯證法的根本出路在于原始性創新[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