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0 01:16:38
序論:在您撰寫教學地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二、地理教師的業務素質普遍不高
教學活動是一項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活動,現在特別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可有可無,教師誰都能勝任,特別是新課標、新教材對教師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具備淵博的知識、多樣的教學方法、高超的駕馭能力,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目前全區33名地理教師中,大學本科21名、???2名,但畢業于正規國民教育院校的并不多,而且有19名是非地理專業畢業。且不說那14名教師的畢業院校,就這19名轉行的教師而言,純粹屬現學現賣,只不過有的賣了多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的是現賣。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各學科的教學方法也有相同之處,但各科的本質是根本不同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這33名教師的課都聽過,從聽課的過程發現,一些教師的教學實在不敢恭維,有的連最基本的知識都能講錯,而對于那些較難的知識點,自己都沒有弄明白,所以講起來是一鍋粥,學生聽得稀里糊涂。由于學校對地理教學的重視不夠,地理教師對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不像大科目教師那樣更加迫切地關注教學的新內容、新動態、新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地理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教學理念的落后,再加上教師素質的因素以及相互交流的欠缺,導致了地理教學方法的普遍落后。在全區各學校中,只有少數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多樣,能夠跟上時代的最新潮流,大部分教師還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徘徊,主要表現為:照本宣科式,照著書本講課,生怕離開書本就會出錯,沒有課外知識的補充,結果是教師念念有詞,學生昏昏欲睡。填鴨式,滿堂灌,沒有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生理解了要聽,不理解也得聽。與生活實際聯系少,一方面沒有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使知識成為空中樓閣。實踐活動少,沒有給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知識只是留在了腦子里。不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好多學生學習了地理不會看地圖。不注重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不能運用地理知識對一些現實問題進行解釋說明、闡述論證。課講得不深,只講知識,不進行分析探究。輕重不分,抓不住知識的關鍵,抓不住重點、難點,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讓學生裝了一袋子東西,學生卻不知道輕重。多媒體運用不科學,有的覺得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設備,所以不管講什么內容都用多媒體,該用的用,不該用的也用,用得太亂太濫;有的以為多媒體是萬能的,在課堂自己不講課只當放映員。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不會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等互動活動,一味地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
教學方法的落后,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從而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地理課作為一門學科,在現代學校教育的一開始便被列入教學課程,即使在應試教育最嚴重的年代,雖然遭遇冷落,但仍與數理化一起堅持在學校教育的課程中,這說明地理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學科。而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及逐漸地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教育中地理課的位置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其對實現科學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作用。所以,加強學校教育中的地理教學,提高地理教學的水平,勢在必行。
首先,學校應站在現代教育的高度、站在大局的高度、站在未來的高度認識地理課的重要意義,從素質教育的實際出發,對地理課的課時設置,對地理教師的引進、任用和培養,對教學設施和儀器的配備,對教科研活動的開展,都應做出相應調整,改變過去陳舊的想法和做法,在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上做文章,促進地理教學開創新的局面。其次,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其作用無可替代。而作為地理教師,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教好學,才能培養出符合時展需要的優秀學生。
(一)初中地理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學,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處于弱勢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學科中備受冷落,是一門學校、社會、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都不重視的學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地理學科就被當做是一門副科,因為都認為學與不學,并不影響學生的成績,所以地理教學往往被忽視。這種現象的后果,就會給初中的地理學科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和結果,最后就會導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不理想,效果不佳,這樣的問題在整個初中教育教學系統中變得非常得明顯和突出。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存在弊端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由以往的“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所轉變,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傳統的教師為了成績而教育,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教育模式?,F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質教育,真正地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和技術能力而進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師,受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太深刻,以至于現在仍依據以往的教育觀念來進行教育教學,忽視了現代化的教育觀念,也忽視了現代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現代化的社會,要求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和技術能力。教學觀念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就導致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優化和提高,以致循規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課本上的內容教學,不是死記硬背就是理解記憶,缺乏靈活性的教學,缺乏一定的教學實踐,使學生不能夠很形象地體會到初中的地理知識,硬性的教學會使教學內容變得單調乏味,就會導致教學課堂變得死氣沉沉,缺乏生機與活力。這樣的現象也是導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課本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學內容都比較死板,只是純粹的知識理論,缺乏需要去實踐的教學內容,課本教材比較注重科學性和理論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師在講臺上一味的講課,學生在下邊聽課,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不足以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就能夠可想而知了。
二、針對解決初中地理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出解決策略
上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點入手解決這些相應的問題。
(一)改變初中地理的位置,使初中地理學科受到重視
初中的地理課程主要就是讓學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運用鄉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門地理基礎知識課程。初中學生只不過都是青少年,他們對地理學科的知識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初中地理學科地位的問題不容忽視,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學科提上日程,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師,首先,教師自身就要高度重視起自己的教學工作,認識到地理學科對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講課中灌輸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比如,告訴學生在人們外出游玩時是需要有相對應的地名、方位、景點知識,需要了解當地的氣候,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現代社會任何一個職業都能夠用到地理學科的知識。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從而間接地使學生家長也能夠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家長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課程。
(二)初中地理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
以往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比較封閉,缺乏開放性和實踐性。身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時代在不斷地發展,教育在不斷地改革,教師應該不斷地吸取新時代,新的教育觀念的精髓,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為學生設計生動、有趣、靈活的教學課件,帶領學生多去戶外實踐,多去實際操作,這樣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靈活、生動,可以進一步地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梢岳矛F代化的教育條件,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師親自做的課件,可以使課件非常靈活、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就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讓學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識,這樣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初中地理教師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一)科學教學內容不夠完善。就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教育整體來看,盡管我國高中地理教育范圍內容得到了相應的擴大,但就某些方面來說,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為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同時,在地理學習中老師還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相較于其他主要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等)來說,學校還未認識到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地理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嚴重影響著其教學質量。其次,教學內容相對落后也是影響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現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改變,國際上地理教學內容及教育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縱觀我國高中地理教育,其教學內容相較于其他國家,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對國際教育形式的不了解,導致我國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相對落后,其教育內容也較為單一,沒有緊跟國際教育發展潮流。最后,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在我國高中教育中,教育模式多為集體式授課,在教學中,主要由老師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老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在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忽略了學生需要學什么,僅注重知識理論的灌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學習僅抱著應付考試的態度。加之,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學生學習成績的差距,導致一些學生出現自卑心理。影響其地理教學質量。制約著我國高中教育的發展。
二、新時期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方法及改革創新分析
(一)改革創新科學教育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國教育主要分為文科類和理科類。地理教育按其教學內容被劃分為文科。在傳統的教學中,文科類教學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地理內容僵硬化、教條化。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地理教學產生厭惡,缺乏學習興趣。降低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老師應積極改善地理教學方法。如舉行一些地理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所需,有針對的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二)充分挖掘地理學科優勢,結合現代先進教學方式,開發課程資源。地理學科是一門充滿時空廣遠性的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身所處環境不斷進行研究。充分發揮地理學科作用。高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地理教學中多穿插一些奇異事物或者奇異現象,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學生進行學習。
(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所需,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內容。情境教學法是當今教學的主流。在地理教學中,老師應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所需。針對學生學習需求制定相應的學習情境,在地理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根據學生問題進行解答分析。從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真正目的。
(四)充分結合當前先進信息技術,擴大教學內容,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達。在各行各業中信息技術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教學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從而引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注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高中地理是一門推理性比較強的學科,它的空間性很強。在地理教學中,要加強地圖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興趣,讓他們意識到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如果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夠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形象思維,進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首先,通過簡單的讀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學習《板塊構造學說》一節內容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先介紹“大陸漂移學說”的全過程,激發他們的讀圖興趣,進而再讓學生在地圖上仔細觀察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特征,并且進行驗證,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輪廓,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其次,采用形式多樣的讀圖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具體的讀圖教學中,地理教師要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如可以充分地利用書本中的插圖進行知識的講解,或者還可以采用板圖進行邊講邊繪,讓學生也邊聽邊繪,師生互動、共同完成,這樣不僅調動了他們的視覺、聽覺,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了動手、動腦、動口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和思維能力,也能使學生把相關的知識聯在一起,提高了記憶地理知識的效率。
二、增加讀圖方法和技巧
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有了地圖的參與,教師才能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能力,確定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我們地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一些有效的讀圖方法或者技巧,讓學生學會把地圖中比較隱藏的重要因素發掘出來,為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地理成績的關鍵其實就是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重視這個環節的教學。首先,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用圖習慣。俗話說,熟能生巧。學生在多次用圖過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讀圖方法。因此,在平時的地理課堂教學時,地理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地圖進行學習相關知識的習慣,要讓他們勤用圖。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要概括某個城市的基本特征的時候,學生就要結合某個城市的地圖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識記、理解和運用。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對中國鐵路的一些分布圖進行有效觀察,這就需要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也要對鐵路沿線的一些地區或者是主要的河流和省市以及工業基地等給予有效的觀察。此外,教師再配以精練的講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結合地圖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時,要選準圖像,使學生學會識圖和用圖,通過讀圖來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解答“中國地形”特征的規律時,就要讓學生懂得如何使用《中國地形圖》或《地形剖面圖》。學生通過與地圖知識相結合進行圖像記憶,可以有效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再如,如果我們在解決問題時知道了某個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緯35度某大陸的西岸,根據這些相關的信息,我們就會很容易地推斷出它是地中海氣候,這種氣候的特征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春季景色最美,并且沒有長久的冰凍,適合生長比較耐旱的、樹皮很厚的常綠灌木。相關的信息使得相關的地理問題解答起來也容易很多,這樣也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促進他們利用地圖進行解決地理知識的動力。此外,在學生對地圖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還能有效地進行運用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注意進行及時復習鞏固,同時注意讓學生在運用圖導法的時候要建立起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圖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選擇題進行遷移突破,從而化難為易,有效地推導出學習地理知識的規律與原理,促進自己學習地理知識能力的提升。
三、靈活用圖,擴展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地理課堂如果做到“教有趣、以趣促學”,那教學效果是事半功倍的。筆者在講七年級下冊《美國》時,發現有很多學生喜歡看美國的NBA比賽,課前布置學生任務,要求課中展示,讓學生根據NBA的30支球隊的分布,做一個球隊的分布圖,并且觀察各個球隊所在城市的位置,了解其名稱的由來。如姚明以前所效力的休斯頓火箭隊,為什么叫“火箭隊”?因為該市是美國的航天城,是美國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隊的由來是因為以前的汽車城,老板是從事活塞制造業的。通過在地圖找出這些城市的位置,學生比較感興趣,這有利于加強教材的直觀性,使學生樂于學習。又如筆者在緒言“與同學談地理”一課中,啟發學生思考: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男子100米、200米的雙料冠軍是拉丁美洲牙買加的博爾特,為什么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選手,在國際中長跑中,常能取得好的成績?學生積極思考,得到結論:“高原上的選手,因為適應了缺氧的環境,在缺氧耐受力方面有優勢。”然后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那么我國的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能不能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運動員的做法呢?讓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通過創設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和學習,教學效率提高了。
二、引圖識圖,獲取新知
學習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農作物、交通、城市等內容,利用地圖學習,要比讀課文更直觀、形象,更容易形成空間概念,學生更能感知和理解知識。比如,筆者在講八年級《疆域》中的中國地理位置及優越性時,就以課本插圖為核心,讓學生結合文字讀圖,讓學生找出緯線讀出,我國位于52°N~4°N之間,判斷出我國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大部分在北溫帶,一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導致我國熱量充足,跨緯度大,有利于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還通過經線讀出,我國位于70°E~135°E之間,判斷出我國位于在20°W以東、160°E以西的東半球。然后讓學生熟悉圖中注記,讀出我國是位于亞洲東部和太平洋西岸,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再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俄羅斯、加拿大和巴西等國家的位置,加以比較,說明我國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原因。
三、圖文轉換,鞏固知識
課本中有許多地圖是配合課文內容而設計的,可以是幫助理解課文內容的,也可以對課文內容加以補充和拓展的,文字用于解釋地圖,地圖又為文字作注釋。地圖是文字的載體,單獨掌握文字部分忽略了地圖,掌握的知識是片面的、枯燥的。課本中有許多地圖是直接表達地理事物,特別是有關國家和地區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等地理事物。筆者在講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時,讓學生按照方位“東北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北部邊疆省區”,結合地圖,按空間方位找到和記憶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然后為學生提供一組順口溜“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陜甘,云貴西四北上天渝,內蒙臺海福吉安”,進一步在地圖上找到這些省區的位置。這樣充分利用地圖,圖文結合,學生掌握知識更牢固,記憶更扎實,效果更明顯。
四、創繪地圖,增強記憶
應用于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學案例。就像子彈之于槍支。所選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關鍵先關聯并具備代表性的實際,具備說服力,和可靠性,這種包含著事物本質的元素能夠讓地理知識變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學案例通過對實際案例包括,個例,群例的描述,結合以地理科學為基本研究理論的方法,顯像管內容變得實體化,讓相應的問題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滲透。其次以學生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本,配合學生的個性,思維方式,以相對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從案例中發現知識。因為學生發現的知識,是根據實際發生或者真實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識。所以,在學生根據教學案例得出相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作出歸納和總結。對于地理案例教學的案例,可以選擇與課堂知識重點相關的信息,圖片,新聞報道等等案例,所選的案例應該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學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嘯等等,學生可以再這一個過程中從一個被動的學生身份變成一個善于探索的觀察者。當然學生的觀察過程應該有教師帶動和引導,帶動學生參與到案例的情境當中,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隱藏內容,使學生對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義。通過這種引導,能讓學生對案例的本質內容作出相應的探索和總結,以最有效的方式從個體案例中,歸納出一類情形,從而獲得了真實可靠的知識。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的社會觀察力,事態發展洞悉力和博愛的人文氣息。這就是地理教學案例的存在價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開發策略
課堂上所選取和利用的案例應該是和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具備直接聯系,并具備實際的代表性,具備說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撐點,這種包含著事物本質的元素能夠讓地理知識變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學案例通過對實際案例包括,個例,群例的描述,結合以地理科學為基本研究理論的方法,顯像管內容變得實體化,讓相應的問題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滲透。其次以學生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本,配合學生的個性,思維方式,以相對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從案例中發現知識。所以,在學生根據教學案例得出相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作出歸納和總結。例如海嘯,可以向學生展示印尼海嘯的相關情報,和訊息以及新聞報道,讓學生從相關的已有訊息中總結出已知的知識,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表述和訊息,講述海嘯的破壞,破壞范圍,再讓學生發現新的問題(海嘯以什么樣的發生速度,為什么沿海地區的居住人群沒有及時的做出相應措施,海嘯的持續時間,還小的征兆,當地政府對于海嘯的相應預防工作是什么樣的,海嘯帶來的附帶性的自然災害是怎么樣的,每年地球上會發生多少次海嘯,海嘯是怎樣形成的),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回答,或者根據其他學生的回答給予相應的質疑或者肯定,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再調動課堂,讓學生一起總結出,與海嘯相關的地理自然科學知識(海嘯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發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發或者地面上火山爆發、海底發生滑坡現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通常會在地震高發帶形成海嘯,并對沿海的設施及居民帶來危害。海嘯的速度高達700~800千米/小時,幾個小時內就能波及整個大洋,海嘯的波浪長度長達數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損失幾千公里持續幾小時,本身在海內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區,就會由于岸邊的阻力作用,導致海嘯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達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數分鐘就會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內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劇烈的,能夠將沿海地區的堤壩摧毀,沿海地區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嘯鋪平。海浪的形成,大體主要是因為海底的地殼發生了變形或堆積交錯。據可靠統計,全球發生海嘯的高發地區多是因為深處地震帶的原因,也就是說,地震因為海底的地殼形變可以較高幾率的帶來海嘯,比較具有規模,并且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打擊的海嘯,大約有270次左右,每年都會有6次左右大規模的海嘯災難,海嘯多發生在環太平洋海域,日本作為一個地震高發島群,日本相關海域發生海嘯的總數占環太平洋區域發生的海嘯總數的半數以上)。教師要從全部的信息網絡中搜尋到具備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書本內容直接相關的訊息,未必非要局限與地理自然科學里,也可以從財經,政治,生物,歷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開發新的訊息,以作為案例教學的案例素材。
3.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學類文化知識這種最接近于人類追求真理的動機意識類知識,其實是最有研究和探討價值的知識,應該是作為常識了解熟知的東西。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標示著人類思想進步與否的參考依據,實際上錯過了這些知識文化的普及,或者說是以錯誤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識變得讓人抵觸實在是當代人類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學案例是類似于改變現有狀況的革新動作,也希望在現有的教學體系當中,能夠體現出相應的價值,帶動當代教育的發展與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本質實際上是借助對一件具體的地理實際情景,讓學生能夠對該情景作出觀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夠對自己目前所知道的東西所質疑,或者與他人進行探討,這是一種開放思維式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接收到教師所傳達的訊息。所以結合以上表述的教學理念將知識傳授,并讓學生學會探索,并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分享自己的探索發現,與他人交流,獲得新的內容,通過質疑,得到相應的參考依據,變為新的知識。
4.結語
隨著初中課程的不斷變革,課堂教學教學的改革逐漸被人們重視。近年來,多元智能理論在我國廣泛傳播,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和重視,并成為我國的基礎教育變革的重要理論基礎。多元智能理論同樣適用于初中地理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初中地理課程的特點,將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起來,將教學方式多樣化,發揮地理學科的優勢,建立個性化地理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或文化環境下,個體獨自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指的是針對某一特定目標,找到通往這一目標正確的路線。該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組合體,并且每個人都至少有八種智能,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節奏智能、運動智能、空間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自我認知智能。這一理論為傳統教學模式變革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切入點,并隨著多元智能學校的成功開辦,被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認可和接受。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每一位學生都是多種智能有機組合的整體,因其不同的組合方式讓每一位學生的智能各具特色。這些智能在學生的身上有強勢和弱勢的體現,但每一方面都有無限發展的潛力,因此,學校里不應該存在所謂的“差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個體。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
3.多元智能理論與初中地理教學的關系
3.1多元智能理論與地理教學目標的關系初中地理教學的課程標準具有多樣性,因而在地理教學中應依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析,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就初中地理課程《中國的疆域》為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學會辨別中國的疆域圖,并能夠在空白地圖上標注我國的重要鄰國、海峽、島嶼。針對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課程標準分為學習中國疆域圖和借助疆域圖辨別位置,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智能、自然觀察的智能、語言智能以及邏輯智能。
3.2多元智能理論與初中地理教學內容的關系針對地理學科“借助中國地圖辨別我國的地理位置和特點”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自然觀察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對于地理教材上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圖、相關文字說明以及課后的活動題,學生應該把位置圖的學習作為重點,總結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特點。
4.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初中地理教學
4.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初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不是單純以應試為目的。教師應充分了解傳統教育的不足和缺點,運用多元教學理論,不斷革新教學觀念,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學生觀、評價觀和教學觀,有意識地從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動了解學生,認識學生和關心學生,尋找學生的優勢,依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對學生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地理學科特點為基礎,擬定不同的教學方式,配合學生的智力組合特點,尋求適合學生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4.2豐富教學方法和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認識到學生思想的多樣性和看待問題的多角度性,但其認知過程仍以具象思維為主。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認識到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智力結構是不同的,將教學設計多樣化,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充分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動態化、多樣化地展現地理信息,營造地理學習的氛圍,記錄并展示學生學習的成果,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思想,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找到學習并理解地理知識的不同途徑。例如,教師在堅守麥哲倫航海時,由于大部分學生對世界地圖了解程度不夠,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或地球儀,動態展示麥哲倫航海時的航線,或者是組織小組競賽,詢問航海的起點和終點,從而讓學生理解麥哲倫航海對證明地球是球體這一結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