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8:46
序論:在您撰寫影子教師培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有效實施;國培計劃;關鍵環節;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G6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11-113-03
“國培計劃”是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高端培訓,它要求培訓具有“示范引領、雪中送炭、促進改革”的作用。“國培計劃”堅持以“著力解決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專業能力的發展”為導向。對于組織實施項目計劃的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來說,開展教師培訓項目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做好包括對培訓對象的需求調研、方案研制、師資配置、課程建設、資源開發、組織管理等一系列具體工作。結合多年來開展教師培訓的經驗,我們在實施“國培計劃”的實踐中,提出了加強調研分析――摸清需求;以需為本――精心設計;創新教學――互動參與;全程管理――后續跟進的培訓工作過程管理。綜合運用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參與式研討、案例觀摩、優秀教師的經驗介紹、現場學習以及訪談、問題診斷等多種方式落實培訓任務,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在實施“國培計劃”過程中,我們只有抓好培訓目標定位、培訓內容選取、培訓師資遴選、培訓方式選擇、培訓組織管理等影響培訓效果和質量的幾個關鍵環節,才能為順利實現“國培計劃”目標提供可靠保障。
一、認真做好調研分析,為有效培訓奠定基礎
教師培訓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因此實施“國培計劃”必須遵循教師培訓的規律,要清楚了解培訓對象的基本情況及培訓需求,明確本次培訓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實現的目標,做好培訓前的相關準備工作。
1.做好培訓前的調研分析,了解培訓對象及需求
教師培訓的針對性源于對培訓對象的了解。只有了解學員的基本情況及參加培訓的需求,解決“培訓誰”的問題,分析他們的所想、所求,才能使培訓有的放矢,提高實效。
參加重慶市農村小學骨干教師頂崗置換脫產研修的學員,是重慶市區縣農村小學選的優秀教師。他們具有一定的專業優勢,有的教師在本校及地區的學科教學中有一定的影響。培訓教師對本次培訓內容安排的接受程度與參與態度,是影響本次培訓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我們從了解學員情況人手。通過對部分學員進行培訓前的問卷調查及走訪區縣教委、學校,與學員所在學校的領導及老師進行座談,了解他們對培訓的期望、意見及建議,將所了解的問題進行整理、歸類、分析,以此作為制訂培訓計劃的依據。我們把所了解的不同需求和問題安排到各個教學主題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與講解,同時把一些帶有共性的問題作為本次培訓共同研討的問題設計到教學活動中解決。其次,對參加培訓的學員要求每人上交一份原有教學設計方案,通過組織學員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交流,了解學員原有的教學情況,分析學員存在的教學問題,為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奠定基礎。
2.明確培訓要求,確定培訓目標
確定培訓目標是保證培訓有效性的關鍵環節。(1)必須明確“為什么培訓”。這需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和領會教育部及市教委有關“國培計劃”文件的精神實質,準確了解和掌握國家及地方政府層面對開展本次“國培計劃”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要清楚了解參培教師情況及培訓需求。由于每個教師的基礎條件和具體情況不同,對培訓的需求和期望較大的差異。通常所說的教師需求,是指在廣泛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找出的能代表本次參培教師共同愿望的需求。我們通過前期調研和分析,綜合形成了本次參培對象對培訓的三方面需求:觀念及知識更新需求、實踐方法指導需求、成長示范與引領需求。(2)實現政府與教師對培訓目標要求的一致性。我們將教師的培訓需求與上級要求有機結合起來,融教師培訓需求于實現國家對培訓目標要求之中,在充分考慮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基礎上來確定本項目培訓的目標,即“一重點、二轉化、三形成”。一重點是,重點培養熱愛農村教育事業,師德高尚,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中有一定影響的“種子”教師;二轉化是,通過對培訓研修成果的形成與轉化,促進小學骨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發揮“國培計劃”的作用;三形成是,探索形成一套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農村小學骨干教師研修方案,創新培訓研修的途徑、內容和方式,為有效開展農村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工作進行有益探索。
二、精心設計培訓方案,合理安排培訓內容
培訓目標確定后,要精心設計培訓形式、內容、過程及組織管理等教學活動的細節。這是搞好培訓的又一關鍵環節。
1.圍繞目標制訂培訓計劃,針對要求安排培訓內容
制訂培訓計劃,安排培訓內容,是實現有效培訓的關鍵。這是解決“培訓什么”的問題。針對培訓需求及目標,我們將本次研修培訓設置成四個階段:集中研修階段、影子研修階段、反思總結階段、崗位實踐階段。這四個階段的培訓內容既相對獨立而又各有側重,四個階段緊密聯系,構成完成培訓目標任務的一個整體。集中研修階段以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為目標,主要安排以提高教師專業知識水平、提升專業素質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相關內容,共設置了六個模塊: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專業知識拓展、專業技能提高、教學理論更新、教育科研方法、教師示范引領。在影子研修階段,安排參培教師到“影子學?!?,通過“影子教師”的“傳、幫、帶”開展研修學習。在“影子研修”期間,學員親身感受名校的校園文化氛圍、先進的教學理念、高超的教學技能,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感悟、吸納、重構自身的知識素質。在反思研修階段,參培教師運用從培訓學習中獲得的知識與感悟,對自己以往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并相互交流。大家在這種反思與交流中獲得知識與經驗,促進成長。在崗位實踐研修階段,參培教師通過前幾個階段的培訓之后,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和狀態出現在本校的講臺,進行教學實踐,開展實踐研修。
2.堅持“國培計劃”導向,精心設計培訓教學形式
教師培訓的目標是通過開展培訓活動得以實現的。培訓活動是培訓內容的載體,對培訓活動細節的精心設計是關系到培訓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我們在設計培訓活動時,將重點放到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上,充分調動學員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實施“國培計劃”中,我們對培訓內容及方式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改變以往單一的“專家講授”培訓模式,探索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緊扣新
課程標準、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安排培訓內容,在教學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學、觀摩教學、互動研討、教學實踐,創立了“專家引領--實踐觀摩--反思總結”的培訓研修模式。通過專家講授提升認識,通過實踐觀摩感悟體驗,通過反思總結內化結果。
三、認真組織實施“國培計劃”.凸顯示范引領作用
建立一支高質量、高水平的培訓師資隊伍,是實施培訓計劃并取得成效的可靠保障。
1.精心遴選培訓師資,優化培訓教學團隊
培訓師資是影響培訓質量的又一關鍵因素。我們精心遴選培訓師資,要求培訓者是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熟悉中小學一線教育教學工作,并在相關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中有所建樹,在全國和地區教育教學中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專家型教師。為了滿足“國培計劃”作為高端培訓對培訓師資的多樣化需求,要求來自中小學一線的特級教師不少于培訓師資總數的1/3,市外專家不少于培訓師資總數的1/3,以確?!皣嘤媱潯睂處熍嘤柕氖痉兑I作用的實現。
2.針對培訓教師的學習特性,改進培訓學習模式
“教師培訓應該是著眼于教師的職業發展,關注與教師職業發展有關的態度、知識、技能,關注教師現有的工作績效與組織變革和外在環境變化所要求達到的績效之間的差距”。教師培訓是針對成人的教育培訓,而成人的學習有其獨特性,不容忽視。(1)成人學習是一種自我導向的學習。教師參加培訓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總是希望了解自己愿意了解的,學習自己愿意學習的。(2)成人學習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學習。教師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來參加培訓的,培訓學習中追求的不是對基礎性知識的系統學習,而是對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索和尋求解答的學習。(3)成人學習是一種資源共享的學習。不同經歷和背景的教師對問題有其獨特的看法,培訓為這些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4)成人學習是以提高實效為目的的學習。教師對培訓內容追求實效性,要求學以致用。培訓對于教師來說不僅僅是對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更新思想,更新觀念,如何將所學所了解的知識、方法、技能技巧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
針對培訓教師學習的特性及對培訓的期望,我們在本次培訓中采取了教師參與度比較高、實踐性比較強的主體參與式培訓模式,使參培教師由被動接受型轉變成主動參與型的學習者,參培教師積極主動參加培訓并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如何有效觀課議課”一課中,主講教師吳家平老師首先以講授方式對如何觀課議課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帶領學員到附近一所學校去實際觀摩一堂課程的教學并錄制教師上課資料,回來之后針對錄像資料組織學員開展議課,討論總結并提煉形成有效的觀課議課要點。參培教師普遍反映這樣的培訓方式收獲較大。
我們成功地開展了“影子研修”培訓。通過對“影子研修”環節的精心組織安排,創新培訓思路及方式,使參培教師無論在顯性知識還是在隱性知識方面都有了較大收獲。例如,參加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影子研修”的學員,通過參加“影子學?!钡母鞣N活動,親身感受和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對謝家灣小學“六年影響一生”的辦學理念和“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的校園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們在參與教研活動中,被學校濃郁的教學研究氛圍所感染,親身體驗了名校教師對科學真理追求的精神和對教學工作的嚴謹態度。用參培教師雷娟的話說:“‘影子研修’使我終生受益,‘國培計劃’將改變我的人生?!?/p>
四、加強培訓管理,實現對培訓管理的全覆蓋
培訓管理是影響培訓質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培訓管理主要包括培訓的目標管理、培訓的過程管理等內容。在開展培訓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訓管理機制,是確保順利完成培訓任務的保障。
培訓的目標管理是為確保培訓任務的完成和培訓目標的實現所開展的組織、控制和協調管理,它是整個管理工作的基礎。“過程管理是使管理取得成效的關鍵。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與調控,使培訓過程自始至終沿著既定的目標向前推進,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創新培訓管理,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通過規范化、專業化、人性化的管理,在培訓中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參培教師在愉悅的心情下參加培訓學習,收到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我們加強對培訓的全過程管理,在本次培訓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在集中研修與反思總結階段,除加強對本階段的目標要求管理外,采取了雙班主任制,為培訓班配備行政和專業班主任,聘請教學一線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作為專業班主任,較好地解決了培訓班的常規管理與專業活動指導管理不協調的問題。在影子研修階段,我們加強與區(縣)培訓基地以及“影子學?!钡穆撓蹬c合作,建立了高校、培訓基地、“影子學?!比墔f調管理的機制,形成了三方協同開展培訓的局面。在崗位實踐階段,我們與學員所在區(縣)教師培訓機構及送培學校加強聯系,落實各個部門對學員在本階段的管理任務,注意激活學員所在學校參與指導學員研修的活力,促使教師從本校教育教學需要出發,既要解決教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專業發展的問題,又要考慮學校的發展目標和需求,把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學校的未來發展目標加以結合,把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學校發展需要統一起來,使學校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搖籃。我們安排指導教師加強對實踐研修指導,到學員單位對崗位實踐研修情況進行調查,做到了整個培訓過程管理的全覆蓋。
教師的成長和專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優秀教師的成長,需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學習工作。忽視對培訓的后續管理,會導致教師培訓學習的知識不能被內化,培訓成效不能鞏固,影響培訓的實效。因此,對培訓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訓結束之后。我們對培訓的后續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學員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二是創建交流學習平臺,共享學習實踐成果;三是及時了解學員動態,加強交流溝通;四是關注學員成長,促進可持續發展。
教師培訓是一項涉及國家教育大計和教師發展的事業。為此,我們需要對教師培訓工作不斷研究、實踐、總結與創新。我們應以“國培計劃”為導向,轉變教師培訓的理念,改革教師培訓的內容、模式和方法,以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的,增強教師培訓的實效性。認真總結“國培計劃”實施工作中的經驗,發揮“國培計劃”在教師培訓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教師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管培俊.精心籌劃精心組織確?!皣嘤媱潯表樌麑嵤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2)
[2]黃佑生.“國培計劃”:為教師培訓導航[J].湖南教育,2010,(10):32-33
脫離實踐的理論是可望不可及的,是教師觸摸不到的。即使我們講授的理論再先進,理念再前沿,也只能幫助教師把學習的內容以概念的形式存儲起來,不可能內化成自己的認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做“實在”的教師培訓,就是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就是把理論培訓和實踐培訓統一起來。只有把“學中做”和“做中學”結合起來的培訓才是學員感興趣的培訓,也是學員認可的培訓。
這幾年,我縣精心組織開展骨干教師培訓,并以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為龍頭,引領各個培訓項目的培訓工作,包括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學科教師教學研究主題培訓、小學校長研修培訓、中小學校本研修培訓、新教師培訓、普惠性民辦幼兒教師培訓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促進了縣域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為我縣教育事業的內涵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骨干教師的培訓是我縣最有實效的培訓項目,對全縣學校最有促動的項目,也是我縣在縣內外有著較大影響的項目,多年來,我們秉承“理論聯系實踐”的理念,不斷研究、總結、完善骨干教師的培訓模式。目前,我縣實施的“三五”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基本形成,成為我縣教師培訓項目的示范項目。
“三五”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就是整個骨干教師培訓由“五”大環節組成,采用“五”種培訓方式,完成“五”次活動,歷時兩年。
“五”大環節,包括集中研修、自主研修、合作研修、成果鑒定、效能考核等環節。內容由師德修養、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組成。目的是全面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促進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五”種方式,包括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影子研修、鏈式指導、異地交流等培訓方式。集中培訓增長學科知識、更新教學理念;遠程培訓提升專業理論;影子研修積累專業能力;鏈式指導提高引領水平;異地交流開闊學科視野。
“五”次活動,包括展示課交流、論文答辯、成長論壇、課堂開放、微電影展播等。一次次的參與、實踐、交流、展示活動,就是一次次的磨礪,更是一次次的成長。
總結,骨干教師培訓“三五”模式的實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形成了我縣教師培訓的亮點。
一是突破瓶頸,突出培訓的實踐性。缺少行為的培訓,缺少實踐的體驗,培訓中容易出現只有“感動”、“激動”和“心動”,而沒有“行動”的現象,這樣的培訓效果將會弱化、衰竭,甚至消失。我們在骨干培訓的五個環節中,幾乎都設計了實踐環節,突破了大規模培訓實踐環節的瓶頸。比如在集中培訓中,學員參與了小組合作建課、上課、議課活動,對真實的課堂進行深入的研討;在自主研修中,我們設計了“鏈式”指導活動,就是市縣級骨干教師指導骨干學員,骨干學員指導新教師的“鏈式”指導,學員在接受骨干教師指導的同時也要指導新教師,要求相互聽課交流不少于8節課;在合作研修中,我們組織所有學員分組分片到全縣各中小學進行“展示課”交流,還分層次分學科遠赴市內的名校去觀摩、學習、交流,今年4月,我縣308名學員分四批分別到重慶十八中、北碚江北中學、江津聚奎中學、永川紅旗小學等12所市內名校交流學習;在成果鑒定環節中,每位學員要在本校完成課堂開放活動,并要求刻錄成關盤,既是學員培訓成果的展示,也為全縣提供了豐富的課例資源。每位學員的參與,突破了大規模培訓實踐環節的瓶頸,突出了教師培訓的實踐性。
二是加強交流,增強培訓的反思性。教師的教學經歷只有經過反思內化才能成為教學經驗,不斷的交流學習,也就會促進學員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從而相互之間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整個骨干培訓中,我們為學員組織了多次的交流學習活動,包括“鏈式”指導活動,“展示課”交流活動,以及到市內名校的觀摩學習活動,通過鮮活的課堂、真實的名校、熱誠的師生,學員們不但開闊了眼界,更實現了與名校的交流、與名師的切磋。學員收獲的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有教學理念的提升,關鍵是還會促動行為的轉變。
三是強化帶動,彰顯培訓的輻射性。在影子研修中,學員與基地學校的領行教師“同行同樂、共同發展”,帶動了基地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分赴全縣中小學的“展示課”交流活動,向全縣中小學展示了骨干學員蓬勃的朝氣和課改的熱情,在全縣掀起了骨干教師“展示課”交流的熱潮,觸動了各中小學學科教師的課改神經,這次活動在全縣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和反響,顯示了骨干培訓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引領示范作用,真正實現了“培訓一個、影響一校、帶動一片”的培訓效能。
“三五”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在我縣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我縣其他培訓項目開展培訓工作的“示范”,特別是她所秉承的“理論聯系實踐”的理念,一直是我們做有“實效”教師培訓工作的方向。
2012年10月,在新任教師培訓中加大行為培訓力度,突破實踐瓶頸。在集中培訓階段我們組織了兩次到基地學校的教學實踐活動。一次是參加“基地學校課堂開放活動”,基地學校將所有課堂開放出來,讓學員自主選擇課堂觀課,并與指導教師現場議課。二次是參加“學員課堂開放活動”, 基地學校將開放出所有課堂,讓345名學員聯系班級進課堂上課,并接受指導教師現場指導和評價。通過這些有效的實踐方式,讓新教師不但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學,還實現了動手做,提高了學員的教學實踐能力。
2013年4月,我們組織開展了“校本研修管理人員及指導教師培訓”,此次培訓重在交流、研討、總結學校校本研修經驗、模式。此次培訓,我們采取了“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我們稱為“兩會模式”。學員通過現場觀摩、親身感受、小組交流、大會研討、聆聽講座,既豐富了理論知識,積累了研修經驗,更提高了研修水平,贏得了學員們的贊賞。
當前,教師培訓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不足,我們應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
一、 整合縣域教師培訓、科研、電教等各方面的資源,促進縣域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科的發展。
二、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項目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完善對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及教師培訓工作的考核和獎補機制。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對“國培計劃(2013)”——骨干教師高端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學員進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 “國培計劃(2013)”——骨干教師高端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培訓需求調查報告 “國培計劃(2013年)”貴州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脫產置換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國培計劃(2013)” 城市優質教育資源進村校項目活動心得體會 “國培計劃”高中生物骨干教師研修項目培訓方案的設計與實踐 小學科學國培計劃(2015)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送教下鄉”培訓需求調查報告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 “國培計劃”轉崗培訓心得 “國培計劃”培訓策略研究 “國培計劃”小學數學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的服務與管理研究 “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發展研究 “國培計劃”農村體育骨干教師培訓解讀與策略 “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骨干教師培訓的課程建構 “國培計劃”初中美術骨干教師培訓問題及策略分析 "國培計劃"農村英語骨干教師培訓模式探索 體育游戲在留守兒童中的延伸"國培計劃"2013 “國培計劃”輔導教師培訓總結 “國培計劃(2011)”緊缺薄弱學科培訓項目綜述 “國培計劃”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結合兵團實際 創新國培計劃培訓模式 “國培計劃(2011)”緊缺薄弱學科培訓模式探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對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知識需求的分析.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2):62-64
(責任編校:齊媛)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業在教師?!?014年是渝北區實施教師教育“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年,校長班、中層干部班、骨干教師班,上海、北京、重慶,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基地培訓、影子培訓,“國培”“市培”“區培”“校培”整體聯動,形成了教師教育的合力,揭開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新篇章。渝北教師教育“456”行動模式已經逐漸彰顯魅力。
一、基于“四個關鍵詞”的教師培訓實效性探索
提及“教師專業成長”,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現實:廣大教師基于“繁忙、辛苦、沒時間、職業倦怠”等各項理由,各級各類的“培訓”已經成了教師心中的“額外負擔”。費時費力費錢的“被成長”培訓,使教師的專業成長處于“被提升”狀態。隨著新課改的日益推進,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培訓只有走入了教師心里,培訓的價值才能凸顯。有效的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課改實驗順利實施的一個關鍵因素。什么樣的教師培訓才能真正給教師帶來收獲呢?關于這一話題,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四個“關鍵詞”:即 “為什么培訓”“培訓什么” “如何培訓”“效果如何”。
(一)多維理解“為什么培訓”:做好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部門要從追問“為什么培訓”入手,明確培訓需求,把握培訓目的和意圖,結合區域內教師教育現狀,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目標。我們需要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來思考。一是宏觀層面的教育改革需求分析。任何一個教師培訓都要關注項目的“社會價值”,體現其在“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 中發揮什么作用,也就是教師培訓項目設計要關注最新的課程改革進程。其次是中觀層面的組織需求分析。在中觀層面上,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區域內學校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培訓著眼于“要解決什么問題”“能解決什么問題”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最后是微觀層面的學員需求分析。也就是“培訓誰”,就需要對“誰”背后蘊含的意義進行分析,即對學員個體培訓需求開展深度分析,只有這樣才可使培訓主題更加明確。
2014年,我們為全區教師專業成長需求進行“把脈”,區教委成立11個調研小組,先后深入全區108所學校(單位),召集教師代表、管理人員代表、后勤服務人員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學生代表五個方面人員,通過召開座談會或個別談話、發放問卷,就我區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培訓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渝北區教師專業成長“五大工程”。
(二)深度分析 “培訓什么”:聚焦培訓目標和內容
“培訓什么”旨在回答“用什么內容培訓,要達到什么目標”。培訓課程和培訓目標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如果說培訓需求是培訓的現實起點,培訓目標是培訓的預期終點,那么,培訓課程就是起點和終點的連接線路。“基于需求---設計課程---開發資源”是渝北區區級培訓課程開發的基本模式。針對一線教師的需求,在課程的準備、實施以及完成的全過程中,我們采用嚴格的項目、課程申報審議制度。2014年,我們著眼于“深化課改、德育為先、能力為本”的目標,著力于“研訓融合、有效練兵、城鄉互動、提尖培優、全員發展”的策略,采取“分層、分類、分崗、分科”的形式,開展了5個大項30個小項的教師培訓,共培訓干部和教師6668人次。2015年我區的培訓項目先由進修校培訓部向組織部申報,然后由各項目承擔單位寫出詳盡的培訓方案并組織實施。課程設置注重多維目標,兼顧知識、技能和情意三大領域。有以專家講座、案例分析等更新學員理念的“知識課程”;有以參與式分組研討、學校實踐性考察、培訓簡報、培訓心得(作業)等注重實踐的“活動課程”;也有以開班和結業儀式、班級活動文化等影響學員的“情意課程”。每個項目由“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學校實踐與培訓作業”四個基本單元構成,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研修興趣。
(三)積極探究“如何培訓”:著力“走進教育現場”的實踐性操作
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當前一致公認的方向是“研修合一”――既注重對課堂操作的研究、設計、打磨、操作,更講究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積淀、增值、涵養、提升。當前的培訓我們主要采用菜單式、聯動式、案例式、探究式、參與式、情景式、討論式等多種方式,通過開放式開班和結業儀式、專家講座、小組討論、案例(課例)研究、學?,F場觀察(近距離感受學校文化、聽課、聽學校介紹)、組織辯論會、問題解決式活動、虛擬研修論壇、基地學校影子研修等多種途徑讓學員“走進教育現場”,不僅增加了學員的研修路徑,而且拓寬了學員的研修視野。
在“走進教育現場”的具體教師研修實踐中,我們讓參訓者與名師、名校長以及專家的對話、交流、探究、提煉、引領等,提煉研修主題。如我們在“走進北京小學”的校長研修班中,通過與參訓學員、培訓者以及研修基地學校協商、溝通、調研,確立了這樣的研修主題:從名校崛起看校長的作為與使命、現代校長領導力提升的新動向、農村薄弱學校如何實現華麗轉身等。
我們希望通過“走進名?!薄ⅰ盎貙W校影子研修”等讓研修者領略名校文化,學習成功經驗,創新辦學思路;關注名師、名校長成長歷程,解剖名師、名校長成功因素,促進教育家辦學;探索名校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的基本方法,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構建學校合作發展共同體,共享優質資源,形成學??沙掷m發展長效機制;對話教育理論專家,發掘名校、名師、名校長成長與成功的教育規律和理論基礎,共同探討,互動交流,拓展研究視野,提升理論素養。
我區選擇了上海“竹園小學、龔路小學”兩所學校為培訓基地學校,外派校長、教師參加影子培訓,還在區內確定了“渝北中學、實驗小學、空港新城小學、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渝北幼兒園”等5所學校為影子培訓基地學校,不僅承擔區內城鄉校長、教師的影子培訓任務,還承擔了西南大學的影子培訓項目。2014年5月,四川廣安市21名教育家型校長、教師在渝北區基地學校參加“影子培訓”,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對話,開闊視野。我區空港新城小學校長參加上海竹園小學影子培訓后,把所有的校級領導都帶去學習、實踐,并以田榮俊校長團隊為主持,以空港新城小學為主場,舉辦了全區的班主任培訓班。還通過培訓與北京小學吉春亞老師結緣,邀請吉老師到校舉辦專題講座、現場授課及指導教師課堂實踐,不僅引領本校教師發展,還通過與名校、名師的互動,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區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密切關注“培訓效果如何”:全程監測和控制培訓質量
“培訓效果如何”,我們主要關注三個方面:首先,關注學員在培訓現場的學習反應,了解學員對培訓項目的滿意度。其次,關注學員經過培訓后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及其掌握程度。再次,關注學員學習成果在工作中的運用。我們相信,在實現了“研”和“修”的“雙翼并舉”“雙劍合璧”后,學員們必能積聚起“無招勝有招”的底氣和功力。
二、基于“五大工程”的教師專業成長加速度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2014年度區教師進修學校用于教師培訓經費共計395萬元,農村中小學按生均公用經費的5%共計853.81萬元用于教師培訓。我們認為,僅僅有經費保障還不夠,關鍵是要啟動教師自身的動力系統,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加速度。于是,我們將培訓重心下移到基層學校和參訓教師,狠抓“五個工程”,切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五大工程”即以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為主的“龍頭工程”、以骨干教師培訓培養為主的“提尖工程”、以全員培訓為指向的“主體工程”、以優秀教師主題研訓為主的“特色工程”、以國培市培為主的“示范工程”。從設計上看,“五大工程”既有“點”的提升,又要有“面”的拓展;既面向全體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又重視高端人才的精心培養;形成了“點面結合,分層次、分階段推進”的中小學教師發展新格局。
(一)以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為主的“龍頭工程”
我區在北京市、上海市等發達地區的優質名校,以及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干部、教師培訓基地8個。為提升進修校教研員隊伍素質,我們加大了對教研員選培和送培的力度。2014年先后選送了15位中小學教研員赴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等高校培訓提高。選送了4名小學校長赴上海參加了“影子培訓”,選送了50名中小學中層干部赴北師大參加管理能力提高培訓,選送了50名中小學校長赴華東師大參與高級研修培訓,組織了40名小學校級干部參加了由第二師范學院承辦的任職資格及能力提升培訓,組織了67名小學德育干部參加由長江師院承辦的德育干部培訓,組織了97名幼兒園園長參加重慶市第二師范學院承辦的能力提高培訓,在暑假完成了311名中小學校長(書記)管理能力提高培訓任務,組織了120名校級干部開展了中小學繼續教育管理干部培訓,參與組織了校園安全管理人員專題培訓284人。
(二)以骨干教師培訓培養為主的“提尖工程”
2014年完成了528名區級骨干教師培訓對象培訓結業工作,評選區級骨干教師300名;開展了第二屆名師工作室79名骨干教師研修工作;選送了14名干部、教師到區級影子學校參與培訓學習;開展了“未來教育家”、學科帶頭人、學科名師培養對象的推選工作。
(三)以全員培訓為指向的“主體工程”
截止2014年底,除高中語文、數學、化學學科外,其它各層次各學科均已完成全員培訓任務。2014年完成80學時教師全員培訓的有三個學科,高初中英語、初中政治和化學,共計培訓教師425人。完成313名新聘教師上崗培訓。完成教師資格認定工作之《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培訓,818名學員參加了培訓。2014年下期,我區精心制定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方案,落實培訓時間,分解培訓任務,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巧安排。第一期培訓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啟動,全區1359人參加該項培訓。
(四)以優秀教師主題研訓為主的“特色工程”
本年度,委托市外高校、全國繼教網及培訓基地培訓的項目有7項:選送了小學語文、數學優秀教師各50名赴北京師大和華東師大參加培訓,選送了375名音、體、美、科學學科教師參加由市內高校承辦的緊缺學科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組織104名民辦園教師參加了保教能力提高培訓(由二師承辦)。區內培訓有兩項:組織了1748名學科教師參加了2014年暑期主題教研培訓,組織了101名中小學班主任開展能力提升培訓。
(五)以國培市培為主的“示范工程”
2014年國培、市培人數多,任務重,難度大,對基層學校的教學工作有一定影響。在選送工作中,我們耐心地做好基層學校領導的工作,提高他們對教師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盡力克服困難,解決工學矛盾,努力完成送培任務。全年共計選送國培教師149名,國培示范性培訓教師118名,市培教師221名,共有141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分別參加“國培計劃”、“教育部――中國電信中小學校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英特爾、微軟、樂高和中國移動”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培訓。
三、基于“六個名師工作室”的教師研修共同體建設
(一)啟動“未來教育家”培養計劃
渝北區教委下發了《重慶市渝北區“未來教育家”培養工程實施方案》,開展了20名未來教育家、30名學科帶頭人、70名教學名師培訓對象的選拔工作,力爭打造一批能夠引領全區教育發展與改革,并能在全市產生一定影響的專家型校長和教師。
(二)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打造“卓越教師”
我區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構建卓越教師專業成長“四結構”模式:一是普教學科共同體、職教綜合共同體、區域科研共同體構成的組織形態結構;二是課例共同體、課題共同體、課程共同構成的研修內容結構;三是目標導向機制、制度促進機制、資源保障機制構成的運行機制結構;四是個體研修的自喻文化、同伴合作的互喻文化、專家引領的前喻文化構成的研修文化結構。同時,一些城區學校也建立了校級名師工作室,引領各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形成“點線面”式的發展路線,帶動渝北區全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兩屆名師工作室成果豐碩
湖南省一直面臨著培訓經費投入十分有限與教師培訓需求相當巨大之間的矛盾。“國培計劃”的實施,對湖南省教師培訓而言真是“雪中送炭”。湖南省將“國培計劃”實施作為推動教師隊伍現代化的重大機遇,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以提升培訓質量為核心,積極構建教師培訓基地體系,完善教師培訓管理機制,創新教師培訓實施模式,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并引領“省培”“市培”“縣培”和校本研訓。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全省教師隊伍現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一、構建教師培訓基地體系
實現教師隊伍現代化,首先要有現代化的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體系。“國培計劃”的實施,為湖南省打造切合實際、運轉有效的教師培訓基地體系提供了機遇。
高校是“國培計劃”實施的龍頭。湖南省依托現有資源,在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范疇內,初步形成了校長園長培訓以湖南師范大學為主體,初中教師培訓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主體,小學教師培訓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主體,學前教育教師培訓以長沙師范學院為主體,其他十余所有師范類專業的高等院校為補充的高?;馗窬帧_@些高校以高度的責任感、歷史感和使命感,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建高水平專家團隊,專業精細實施國培項目,加強了對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的研究,實現了與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的有效對接,逐步實現了培養、培訓、研究、服務一體化。通過“國培計劃”實施,師范類高校的龍頭地位日益鞏固,示范引領作用日益顯現;綜合性大學的師范情結逐漸恢復,對教師培訓日益關注。這些高校已成為湖南省相對穩定的教師培訓核心基地。
優質中小學校(幼兒園)是“國培計劃”實施的基礎。“國培計劃”啟動之初,各培訓機構自主選擇優質中小學校(幼兒園)作為培訓實踐基地,組建教師專業發展聯盟,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2013年,省教育廳制定遴選標準,專門下發文件,遴選省級教師培訓基地校(園),將其建設成為全省教師培訓的教學實踐基地、課程資源開發基地和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示范基地,首批評審認定128所。省級基地校(園)充分發揮實踐性培訓、訓后跟蹤指導等優勢,主要承擔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影子教師”培訓任務和短期集中培訓觀摩考察任務,特別優秀的學校(園所)可以獨立承擔國培項目。岳陽市君山區許市中學獨立承擔了“國培計劃”初中課改實驗主持人高級研修項目,株洲市景弘中學、湘潭市和平小學等6所學校承擔了“國培計劃”中小學班主任短期集中培訓項目,82所省級基地校(園)承擔了置換脫產研修“影子教師”培訓。遴選、建設和使用省級基地校(園),不僅完善了全省教師培訓基地體系,而且提升了全省教師培訓質量。省教育廳不斷加大對省級基地校(園)的支持力度,2013年安排773萬元專項經費對82所基地校(園)進行獎補。
教師培訓機構是“國培計劃”實施的重要支撐力量。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是全省教師培訓者培訓的主體,對全省教師培訓機構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積極參與到“國培計劃”實施工作中來,承擔了學員送培和組織協調、遠程培訓項目輔導服務和技術支持等工作,逐漸成為教師培訓工作的組織者、研究者和實施者,成為上聯高校、下聯中小學校的重要紐帶?!皣嘤媱潯睂嵤?,推動了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職能轉型。
在“國培計劃”實施過程中,湖南省以高校為龍頭,以優質中小學校(幼兒園)為基礎,以教師培訓機構為紐帶的分布式、廣覆蓋、高質量、有特色,開放靈活的教師培訓體系逐步形成。
二、完善教師培訓管理機制
“國培計劃”的實施過程,是湖南省不斷建立并完善教師培訓管理機制的過程。
建立并完善了項目招投標制度。湖南省所有國培項目堅持項目招投標,并實行差額遴選制,凡是有多家單位同時申報同一個子項目,該項目定標時至少有一家以上單位要被淘汰;同時實行末位淘汰制,凡承擔教師培訓項目、經績效評估獲得優秀的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競標,而績效評估中排在末位的單位及項目被自然淘汰,且三年內不得承擔同類項目培訓任務。差額遴選和末位淘汰制大大激發了各培訓機構的責任感,全省出現了百花齊放、力爭上游的喜人局面。
建立了多方參與、過程性測評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項目績效評估機制。下發了績效評估辦法,研制了科學性、操作性強的考評細則。市州教育局、培訓機構、專家、學員及省國培辦均參與了績效評估工作,培訓機構和市州教育局相互考評對方的工作,實行培訓機構之間交叉檢查,聘請省外專家對各培訓機構實施方案和培訓成果進行評價,通過學員現場測評、部分學員座談、學員網絡匿名測評、電話隨訪學員等方式了解學員對培訓的評價。按照“過程性檢查督導測評+學員網絡匿名評價+專家考評”的模式,對培訓機構進行考核評估,過程性測評主要評價培訓即時效果,網絡匿名測評主要評價培訓延時效果,專家考評主要是學科(領域)專業評價。分值比例上,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轉崗教師”培訓項目,過程性檢查督導測評占40%,學員網絡匿名評價占30%,專家考評占30%;遠程培訓項目,過程性檢查督導測評占20%,學員網絡匿名評價占50%,專家考評占30%。通過上述措施,確保了績效評估的客觀公正性。
實行教師培訓學分登記管理制度,完善教師培訓約束與激勵機制。湖南省于2011年頒發了《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登記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教師培訓學分登記管理工作,規定教師參加培訓所獲學分每年最低不得少于30學分,五年一周期累計學分不得少于360學分,其中校本研訓不超過120學分。將培訓學分與教師考核獎勵、評優評先、職務評聘、特級教師申報等掛鉤,一個年度內參加培訓累計少于72學分的教師,原則上在當年度考核中不能評為優秀等第。同時,開發了全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登記管理系統和專門網頁,具備對全省中小學教師個人基本信息以及年度培訓學分信息的錄入、審核、查詢功能。湖南省教師培訓信息管理日趨科學和規范,201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教師培訓學分管理試點省。教師培訓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完善,使湖南省實現了教師由“要我培訓”向“我要培訓”,由“不愿參培”向“爭要指標”的根本性轉變。近三年,國培項目學員參培率穩定在99.5%以上,結業率達到99.9%以上,學員整體滿意率在99%以上。2013年,出現10多名中小學教師自費參加國培、往屆國培學員回到國培教室旁聽的可喜現象。
三、創新教師培訓實施模式
“國培計劃”實施以來,我們積極探索符合項目特點、適應學員需求的實施模式,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為既成功置換出農村骨干教師進入高校研修,又確保頂崗實習師范生的安全并得到優質的實習指導,我們創造性采取“兩次置換”實施模式。第一次置換在農村骨干教師和師范生之間進行,按照一名在職教師置換一名或兩名師范生的原則,把農村骨干教師從農村學校(園所)置換出來,把高校的頂崗實習師范生派到學校(園所),但頂崗實習師范生并不是一一對應地進入置換出來的農村骨干教師所在學校(園所),而是集中安排在縣城學校(園所)實習;第二次置換在城鄉教師之間進行,農村骨干教師進入高校脫產研修形成的崗位空缺,由接受師范生頂崗實習的縣城學校(幼兒園)選派優秀教師以支教方式補充?!皟纱沃脫Q”模式實施了3年,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受到教育部和各兄弟省市的充分肯定。2013年,根據培訓形勢的變化,考慮到基層學校(園所)的實際情況,采用“五段式模式”實施,項目實施由集中研修、“影子教師”、返崗實踐、集中研修、總結提升等五個環節組成。學員在高校集中研修40天左右后,到省級基地校(園)參加不少于20天的“影子教師”實踐,之后回到自己所在的單位應用所學的成果在崗實踐,然后帶著問題回到高校進一步解決,并總結提升研修成果,真正實現了理論研修與實踐提升的有機結合和螺旋式上升。同時,高校與市州教育局密切協作和溝通,按照“一一對應,按需頂崗”的原則和中西部項目1∶1、幼師國培1∶2的比例要求,選拔優秀師范生直接到置換教師所在學校(園所)頂崗實習。
短期集中培訓,各培訓機構按照“前移后拓”思路實施主題式培訓?!扒耙啤?,就是培訓前向參培學員提出調查研究、教學反思、撰寫論文等要求,學員必須帶著問題和任務參加培訓?!昂笸亍?,就是布置訓后任務要求學員完成,創設網絡學習平臺等供學員訓后交流研討,采取現場指導、電話訪問等方式對學員進行跟蹤指導。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培訓機構做好訓前需求調研、訓中跟進調研、訓后實效調研,科學確定學員急需解決的最主要問題,并據此確定培訓主題和設定核心培訓課程,實施主題式培訓。
遠程培訓,采取“統一管理,分網學習”模式實施。通過招投標,湖南省遠程培訓由6家遠程培訓平臺承擔培訓任務。根據遠程培訓的特點,我們充分發揮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的管理網絡優勢,實行全省“統一管理”,做到“十個統一”,即統一報名方式、實施時段、賬號形式、注冊方式、反饋學情、評價標準、組建省級課程專家團隊、輔導教師管理、市州工作研討、組織校本研修。同時,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設立“國培計劃-湖南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專頁,并與其他5家遠程培訓平臺實現鏈接,學員統一注冊、登錄專頁后分別進入相關遠程培訓平臺“分網學習”。管理模式的創新,既發揮了省外優秀遠程培訓平臺的資源優勢,又發揮了本省遠程培訓平臺的管理網絡優勢,實現了遠程培訓效益最大化。
“轉崗教師”培訓,采取“三環節三統一”模式實施。將整個培訓分為三個環節:集中培訓8天,送教培訓3天,遠程培訓60學時,共計126學時,時間跨度3個月。長沙師范學院對項目實施進行“三統一”管理,即統一制訂課程、學指導、統一質量監控,并直接負責“送教培訓”專家團隊組建和教學工作。集中培訓任務、送教培訓組織管理由每個市州在當地遴選一所具備中專層次幼兒教師培養資質的師范學?;驒C構來承擔。遠程培訓由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和長沙師范學院共同組織實施,同時發揮網絡平臺功能強大齊全和學校課程資源豐富的優勢。
除了各大類項目的模式創新外,湖南省各子項目實施也各具特色。如“送培上門”項目,一改過去的“往上走”為“往下走”,將高端培訓送到農村教師的家門口,受到市縣教育局和農村教師熱烈歡迎。中小學送培上門項目涉及5個學科,分別是初中語文、數學、外語和小學語文、數學。每個學科分四個模塊,如小學語文分為“口語交際、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四個模塊。每個模塊有“當地教師的研討課,省級名師的示范課,專家即時點評與教師互動,專家微型專題講座”四個環節,培訓更具針對性。
四、引領全省教師培訓事業發展
“國培計劃”實施,引領了“省培”“市培”“縣培”和校本研訓實施工作,推動了全省教師培訓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培計劃”對全省培訓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市州、縣市區教育局紛紛采取國培管理模式,對本地培訓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如湘潭市教育局借鑒國培招投標機制,采取競爭擇優方式,通過招投標和答辯會等形式遴選培訓項目承辦單位。
“國培計劃”實施過程中,各培訓機構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和教學計劃,并根據學員的需求動態調整培訓內容,聘請高水平專家和優秀一線教師組建結構合理的專家團隊,建立“雙班主任”制、項目首席專家聽課制、課堂教學測評制對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培育豐富多樣的培訓文化,對學員進行嚴格而人性化的管理。這些專業化和精細化的做法與經驗對全省教師培訓工作具有引領示范作用,必將推動全省教師培訓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國培計劃”的實施,還培訓了一批優秀的培訓者。他們在國培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培訓結束后將國培的理念、精神帶回到本單位,促進了高品位培訓的種子在全省各地生根發芽。正如學員李枝紅參加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高研班后所言:“作為教師培訓機構的教師和管理者,接受過數次培訓,但是,從來沒有像這一次培訓受感動,受教育,有收獲。這次培訓為我們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進行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和引領。這次培訓是在播撒春天的種子,這些種子在不久的將來,會在三湘四水的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關鍵詞】縣級教師發展中心;職責;置換培訓;送教下鄉
一、“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背景
(一)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對于解決當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吸引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穩定鄉村教師隊伍,帶動和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高,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2015〕43號]
(二)從2015年起,“國培計劃”集中支持中西部鄉村教師校長培訓。繼續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采取頂崗置換、送教下鄉、網絡研修、短期集中、專家指導、校本研修等方式,對中西部地區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繼續實施“國培計劃”――示范性項目,加強培訓團隊建設,探索培訓新模式,為各地開展鄉村教師培訓培養“種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教育部 教師[2015]10號文件]
(三)“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
中央財政支持中西部省級教育、財政部門組織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按年度分批遴選項目縣,主要面向鄉村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進行2-3年的周期性培訓,持續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
實施置換脫產研修,建立鄉村教師培訓團隊;實施送教下鄉培訓和教師網絡研修,建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形成區域與校本研修常態化運行機制;實施短期集中培訓,支持村小和教學點教師、鄉村幼兒園教師和鄉村校園長培訓。
二、“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中縣級發展中心職責分解
在國培計劃有關文件中,明確規定采取頂崗置換、送教下鄉、網絡研修、短期集中、專家指導、校本研修等方式,對中西部地區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同時也明確了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的各項職責。
(一)送教下鄉活動
由省級統籌,項目縣組織,高等學校、縣級教師發展中心、鄉鎮片區研修中心協同承擔,以本地教師培訓團隊為主體,整合全?。▍^、市)專家資源,分學科組建送培團隊,開展送教下鄉培訓??h級教師發展中心在此項活動中的職責為:
1.制定縣級送教下鄉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2.積極整合本地培訓資源,建立院校中心教研鄉校四位一體送教體系。3.建立高水平送培團隊,制定激勵政策,按1:30標準建立縣培團隊。4.落實培訓經費,保證經費的合理使用。5.健全制度,落實職責。 6.加工生成性資源。7.進行過程監管, 績效評估。8.發掘先進和典型經驗,宣傳推廣。
(二)網絡研修,鄉村教師工作坊
遴選具備“國培計劃”遠程培訓資質的高等學校和教師培訓專業機構承擔網絡研修任務,組織實現網絡研修任務承擔機構與項目縣對接,每縣對接1家機構,支持雙方協同開展2-3年周期性培訓,建立縣域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形成區域與校本研修常態化運行機制。
網絡研修包括網絡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和教師工作坊研修兩類培訓
1.按省市要求,制定計劃方案。2.完善制度,明確職責,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3.加強中心建設,建立協作機制。4.建立縣級網絡研修社區。5.建立縣級培訓者隊伍,加強校長培訓。6.經費落實7.開展跨校區研修。8.做好資源庫建設。9.過程監管,績效評估。10.發掘先進推廣宣傳。
(三)置換脫產
遴選培訓成績突出的高等學校、網絡研修績效居前的國培遠程培訓機構、能發揮示范作用的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顯的中小學幼兒園協同承擔,組織高年級師范生頂崗支教,置換出擬承擔送教下鄉和網絡研修培訓任務的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教研員,進行為期4-6個月的脫產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實施。培訓主要包括院校(機構)集中研修、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小學幼兒園“影子教師”跟崗實踐、返崗培訓實踐和總結提升等四個環節,跟崗實踐時間不少于1/3。須建立工作坊,將網絡研修貫穿始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專家統籌設計課程,合理配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系統整合網絡研修課程,堅持教研類課程與培訓類課程并重,培訓類課程須涵蓋送教下鄉培訓、網絡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實施方法與技能。高校集中研修,影子跟崗實踐,返崗實踐,總結提升四個階段。
1.建立協同機制。2. 遴選優質學員,實行(四級協同)局、鄉、校。3.組織置換。4.建立優質資源庫。5.總結宣傳,激勵卓越成長。6.經費落實。7.組織影子培訓。
(四)鄉村教師訪名校校訓
分批組織本省(區、市)教學點教師到一線或東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村小教師到本?。▍^、市)省會(首府)或東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進行為期10天左右的集中培訓,針對教育教學突出問題,采取專題講座、案例研討與名校觀摩等方式,幫助教師開闊視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1、專題講座、案例研討、名校觀摩;
2、15天跟崗實踐研修,提升課堂課堂教學能力。
三、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的任務綜合匯總
搭建平臺提供資源,組織研修實地指導,線上線下活動助學,培養骨干建設團隊,開發資源提煉特色。
四、優秀縣級發展中心的要求:
1.實現培訓教研電教部門的整合。 2.承擔過省以上培訓項目,效果好,社會譽高。3.教師培訓團隊數量足,機構合理,水平高。4.課程資源建設豐富,質量高。5.注重模式創新,有特色。
主體性培訓是指在教師培訓的過程中,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和教師培訓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啟發、引導參訓教師內在的教育需求,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規范各種教育活動,使他們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簡而言之,主體性培訓就是一種培育和發展參訓教師主體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實施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培訓目標的人本化
目前教師培訓之所以會出現諸多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始終不見“教師”的影子,聽不到教師的聲音。主要表現為:一缺少對教師境況的關懷,二缺乏對教師人格的尊重,三缺乏對教師需要的了解。[1]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中規定,教師培訓的目標應是“為了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培訓目標的人本化,是主體性培訓模式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培訓目標應關注每一位參訓教師的人格發展
教師發展的核心和本質是要以人為本,要求目標人本化。在教師培訓過程中要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參訓教師也是有喜怒哀樂的人,我們在提倡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的同時,對教師培訓教育更應該如此。
2.培訓目標應追求每一位參訓教師的專業發展
只有遵循了教師成長的規律才能促進每一位參訓教師的發展?!熬徒處煶砷L而言,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例如適應期的新教師最關注的是熟悉鉆研教材;處于發展期的教師最關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學與其他教師的不同,嘗試總結經驗,形成風格;處于創造期的教師更加關注如何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靈活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師培訓必須遵循教師成長的規律?!盵2]
二、培訓內容的情境化
1.培訓課程編寫的參與性
培訓教材的編寫,一直是教育專家和培訓者的事情,參訓教師是無法參與其中的。而事實上,“教師是一種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課程即教師”,“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鑒別、開發、積累和利用,是素質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而且教師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基本條件資源?!盵3]所以在培訓課程資源的開發上,參訓教師應該參與其中,與專家學者以及培訓者們共同選擇和編寫培訓課程。
2.培訓者應分享參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
在教師培訓中,參訓教師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因素,其本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是非常豐富的,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領域,參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顯得尤為重要,但“當前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開設在思維方式上,局限于傳統較穩定的學科知識體系,而沒有從廣義的課程概念出發,把教師個體的經驗、社區的特色文化及其他相關的教育內容融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盵4]
三、培訓中的互動
1.培訓者應引導參訓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在教育中,教育者永遠起著主導作用,受教育者處于主體地位,在教師培訓中也不例外。培訓者應擯棄傳統的“教師中心觀”,堅持參訓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方式方法中主動引導參訓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2.培訓方法應多樣化
當前教師培訓中培訓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以培訓者中心”的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所以面對這種現象,培訓者在培訓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多樣化,既需要講授等以培訓者為中心的方式方法,更需要討論、訪談、案例分析、情境體驗、自我反思、現場觀摩等其他互動方式方法。
四、培訓評價的科學化
教師培訓的評價問題一直是教師培訓的瓶頸,也是導致教師培訓實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必然導致實效性的低下,因此在教師培訓中,必須堅持“四個結合”的原則,即培訓機構評價與參訓教師自我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即時評價與發展性相結合;書面測試與教育教學能力測試相結合。
注釋:
[1]高靚.教師培訓:請多些人文關懷[J].中國教師,2004,(8).
[2]陳永明等.教師教育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99.
[3]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