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7:07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設備實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分析探討
1. 引言
高職教育(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VC)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我國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與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有所差異,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高級的職業技術人員。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特征,決定了實踐教學(Practice Teaching, PT)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但是,在實際的職業教育課程中,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卻讓人擔憂,很多課程與實踐教學的思路差異較大。所以,高職教育過程中,如何真正的實現實踐教學,達到實踐教學的預期目標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學的關鍵問題。本文主要以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為例,通過總結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ET)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路,通過實踐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改革兩個方面分析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2.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中對于理論教學極為重視,將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附屬部分,實踐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驗證理論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理論內容,提高高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直觀認識,并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應用的能力。另外,在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學生一般是依據教師課堂講述的操作步驟或者實踐指導書給出的標準流程進行實踐操作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這樣以來,就導致了在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合理性和系統性缺失。
2.2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管理不嚴,教學效果考核流于形式。
高職教育中,由于很多歷史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了實踐教學管理不嚴,教學效果考核流于形式。在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可以發現很多實踐教學課程的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不科學,對于實踐教學的效果考察的力度較低。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和考核力度低于理論教學,一般只要學生參加了實踐學習,按照教師的講解或者實驗指導書的規定完成了實踐報告,學生都可以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另外,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中的剛性要求缺失,降低了高職學生參加實踐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進而降低了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
3.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要發揮教學的主觀能動性。一般而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要將“教”與“學”雙向互動,要重點突出這兩方面的主體作用。
另外,由于建筑設備工程技術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中很多課程有一定的交叉,這就要求我們要突破專業的界限,實踐教學要求要進行“多學科”和“多專業”的融合。然而,多學科和多專業的交叉融合,需要結合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重授課制度,結合實際的工程操作技術,淡化專業學科之間的界限。
4.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分析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主要可以分為實踐教學內容改革以及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兩個主要部分,因此本部分分別對于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分析闡述。
4.1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的分析。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是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體現,對于實踐教學內容改革本質上是對于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改革。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中,首先要制定可以增加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方案,優化實踐教學課程,提高實踐教學的實際學時,推動高職教育培養方案向提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方向進行改革。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中,要體現本專業的專業特色。就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而言,該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一般適宜的職業主要有操作員、設計員、技術員以及安裝專業的造價員,因此,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要圍繞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進行設置,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
4.2 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分析。
傳統的高職教學在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中,主要是采用的“師徒制度”,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現代先進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應該對于傳統的“師徒制度”進行改革,創新各種新型教學方法,提高具有啟發性教學方法在專業教育中的應用力度。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強化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的構建,將一些專業性較強以及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例如《通風空調工程》課程)有機的結合實訓基地的教學,。
5. 結束語
高職教學中的實踐教學是職業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等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保障和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解決理論教學中對于抽象知識的直觀認識,實現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可以提高高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守督. 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設備工程》課程教學的探討[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 (24):95-95.
[2] 趙瑩瑩, 趙文濤.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探討[J]. 價值工程, 2012, 31(10):252-252.
[3] 崔秀琴, 吳書雷, 代學靈.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高職高專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研究[J]. 中國西部科技:學術, 2007, (10):226-227.
[關鍵詞]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課程體系;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還存在著目標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沒有科學的界定。因此,科學、準確地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思路是解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瓶頸的首要問題。高職院校屬于培養高等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知識結構、培養模式等與本科高校存在明顯區別。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與高等教育相適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更要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就業為導向,以取得職業認證為畢業考核條件,以培養職業化能力為核心,并通過創新培養方式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1]。
二、專業建設的思路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是筆者所在學院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專業,本專業主要是針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而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的情況而設置的。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建筑業的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建筑電氣方向,具體的就業崗位包括建筑設備安裝施工員、造價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設計助理、設備運行管理員等,畢業生工作單位主要是建筑設備施工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建設單位、監理公司、建筑設計院、市政管網歸屬公司(如燃氣公司、熱力公司等)和物業管理公司等,畢業生可獲得的崗位資格證書包括設備安裝施工員證、造價員證、質檢員證、安全員證、材料員證、資料員證、測量員證等。根據以上專業定位的需要,提出本專業建設的思路。
(一)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培養的是面向建筑設備安裝工程生產第一線的精通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又懂管理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本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可以確定為以建筑設備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基礎和重點,以建筑設備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培養為必要條件和拓展方向,突出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將其作為專業建設的核心和特色,以建筑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有益補充,專業建設的關鍵是課程建設及其優化整合。
(二)專業建設的核心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是建筑設備水暖通和建筑電氣方向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較強的相關專業領域就業競爭力、相應的擇業適應性和靈活性以及未來良好的職業發展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也是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可靠保證,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深入調查,及時了解建設行業、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優化調整本專業的課程設置。突出以實際工程為背景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訓練,構建以項目導向、工作過程為教學組織特色的課程體系。通過開設建筑給排水、暖通空調、建筑電氣等方向的理論與實踐課程,使本專業畢業生達到理解與掌握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適應本專業就業所面向的復雜工程環境和社會環境。
第二,主要能力與輔助能力緊密結合,要突出主要能力的培養。本專業是高等技術應用性專業,畢業生的主要能力定位于建筑設備安裝施工技術與管理,這是就業的主要渠道,而輔助能力包括建筑設備工程施工圖設計助理以及建筑設備系統運行管理。這兩種能力需要緊密結合,突出主要能力的培養,使畢業生成為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稀缺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第三,強化本專業實際應用能力的動手訓練。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能夠體現教學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臺,通過與企業合作,擴大校外實習基地規模,為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與就業提供平臺。在校期間完成建筑給排水工程、供熱工程以及建筑電氣課程設計,依據真實工程背景完成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和建筑設備施工技術綜合實訓,具備符合就業需要的上手操作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實現教學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第四,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實行課程設置與建筑業職業崗位資格證書要求相結合,資格證書與職業崗位相一致,使畢業生適應職業崗位標準要求。在專業教學改革中,合理設置理論課程和實訓項目,使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相融通。在正常專業教學的同時,能夠完成或基本完成職業培訓任務,達到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基本要求,做到專業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真正互相溝通銜接。學生在畢業時不僅獲得大專文憑,同時獲得相應職業技能證書,參加工作后能通過考試取得建筑設備專業貳級建造師及以上執業資格證書,從而為就業和職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五,強化專業適應能力。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很廣,可在建筑業企業第一線從事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可在建設單位及監理公司從事建筑設備水暖通以及建筑電氣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可在建筑設計院從事建筑設備安裝工程設計助理工作,還可以在市政管網歸屬公司以及物業公司等單位從事設備系統運行管理工作。畢業生應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強化專業適應能力,就會不斷地拓寬就業范圍。
三、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路
本專業強調的是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的應用性,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以模塊化為基本結構,以專業崗位群所需職業能力為框架,以學生獲得職業行動能力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為線索,確定課程結構,以專業核心技能和新技術為主線,優化課程內容,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按照公共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三個模塊進行模塊化設計,形成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需要為根本的專業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體現出理論與實踐教學、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夠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效果,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突出了人才培養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
(一)課程體系建設應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
根據建筑設備安裝行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考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資料員的職業資格標準和學生實際,制定突出能力培養,適應企業崗位實際需要的課程體系。結合實際施工過程,建立符合行業崗位群需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二)課程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法
1、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要保持一致
在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中,應明確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明確就業崗位群。在課程體系中要規定各門課程的界限,避免出現知識介紹的漏洞和重復。教學時要根據課程容量確定,重點突出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將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建議充分體現,從而使畢業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滿足就業崗位的需求。
2、課程體系符合職業能力需要的廣度和深度應進一步加強
滿足職業能力的需要是本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任務。相關課程應以職業崗位課程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改革,以建筑設備工程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崗位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分析,完成專業知識的解構與重構。以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突出應用知識的針對性,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加強崗位技能訓練,突出學生施工過程要素控制、驗收環節質量控制、工序交接進程控制的能力培養,形成以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路,實現基于工作過程進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與構建的有效途徑。還要針對專業核心課程逐步開展精品課建設,從而提升課程建設的質量和影響力,以此來推動教材建設水平、專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提高。
3、優化實踐教學,突出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2]
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是專業建設中的核心問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動手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方面,應考慮以下內容:
1)專業實踐教學
專業實踐教學應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形成人才培養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實踐教學應保持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的一致性、實訓項目與崗位工作任務的一致性,提高學生質量意識、建筑節能意識和涉外工程能力,突出職業化、實用性和針對性。實踐教學過程還應與產學研合作教育相結合,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采取專兼職教師相結合,做好實踐教學基礎建設工作。另外還要努力開展訂單式培養和工學交替等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2)暑假生產實習
由于高職教育的特點,需要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分別利用好大一和大二課程結束后的暑假進行認識與生產性實習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指導教師的統一安排和指導,由學生在假期內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并自主實習,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3)畢業設計的指導方法
畢業設計是使學生真正利用所學開展實質性工作的極好手段。由于學生的畢業設計主要是在校外完成,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所在學院采用畢業設計管理系統進行過程管理,教師除利用系統進行各階段文檔內容評閱外,還采用電子郵箱、飛信和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選題并掌握畢業設計的基本方法。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一般采用遠程交流、指導與控制,因此要求學生在實習現場也要明確現場的指導教師。通過采用雙導師制,并以現場指導教師為主進行畢業設計,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與發展提供了保障。
4)搞好學生課外學習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小組活動,參加科技競賽,參加崗位培訓,獲取相應證書。邀請專家為學生做專題報告,了解前沿科技動態,啟迪人生價值追求,拓展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專業生產實踐活動,以組織課外專業領域科技競賽等手段,促進學生開展創新與科研活動效果。這些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學生技能素養有效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4、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過程中企業的參與力度[3]
按照“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加強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專業核心技能的訓練項目都有對應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在現有實訓基地基礎上改造、擴建、新建實訓基地。主動邀請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的專家參與本專業建設,發揮他們對本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宏觀指導作用。
四、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實現過程
本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二階段以真實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的單項實訓、綜合實訓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第三階段通過頂崗實習的教學環節,達到畢業后能上崗的目的。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優質的實踐教學硬件和軟件條件,學校和企業共同設計開發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與產業對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創新校內外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具有雙師型、雙師結構的優秀教學團隊。在此基礎上,本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會得到可靠保證,人才培養水平將會不斷提升,更加滿足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需要。
Research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 Li
( Hebe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Building Materials, Hebei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the bui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thoughts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making clear the implementational method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ough expatiating on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 system, finally analyzed and summed up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apacity training
參考文獻:
[1] 吳云祥.高職高專建筑設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研究[J].職教論壇,2010(6):48-50
[2]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建設教育,2010(11-12):14-17
按照以上分析思路,確定出建筑設備安裝教學目標以及課程定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分解為以下三項:
(一)知識目標掌握建筑設備系統的組成、原理、分類、特點,掌握各類系統的布置原則與安裝規范。
(二)能力目標能識讀建筑設備施工圖,能完成建筑設備安裝組織和施工;能解決建筑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土建與安裝的協調配合。
(三)素質目標樹立協調配合、團結合作的觀念、養成嚴謹踏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培養創新意識。該課程定位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前導課程有建筑識讀與構造、建筑結構與識圖,后續課程有施工組織與管理。一方面該課程在專業學習當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對專業核心課程起到鞏固和支撐作用,有利于學生將來的職業遷移和可持續發展。
二、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建筑設備安裝內容不再是簡單的水、電、風三部分,其內涵和外延都得到擴展,包括了建筑給水、排水、中水處理、熱水、小區給排水、消防、建筑供暖、通風空調、建筑照明與供配電等多方面的內容,簡單的水電知識已經無法完成現代化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教學內容繁多而課時量有限,一般建工專業該門課的課時量約為60-80課時左右,因此必須以“適度夠用”為原則[3]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本課程學習內容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切入點,按照安裝工程施工特點將整個教學內容劃分為6個大的教學項目,依次為建筑給水系統安裝、建筑排水系統安裝、建筑消防系統安裝、建筑供暖系統安裝、建筑通風空調系統安裝、建筑電氣系統安裝。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安裝工作過程將每一個教學項目分解為具體的工作任務,整個課程6個教學項目可分解成24個工作任務。以第一個教學項目“建筑給水系統安裝”為例,該項目可劃分為建筑給水系統分析、建筑給水施工圖識讀、給水系統安裝、給水系統驗收與成品保護四個工作任務。結合完成工作任務所需專業知識和能力來確定教學具體內容,例如建筑給排水系統分析這一任務的教學內容包括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組成、系統的工作原理,給排水附件和器具,系統的設計與設備、附件的選型。表2是對整個建筑設備安裝課程教學內容的一個分解。
三、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繁多的教學內容,應“因材施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此處的“材”,一為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靈活采用任務驅動[4]、案例分析、啟發式、討論式等多樣教學方法;二為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適合于本專業本階段學生學習狀況的教學方法。沿著將教學內容重組為6個大項目,每個教學項目劃分為若干個教學任務的思路,可以采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的方法。以“建筑給水系統施工圖識讀”這一教學任務為例,開展教學任務前先確定教學目標,然后按照任務布置—任務分析—任務實施—拓展訓練—總結評價這五個步驟進行教學組織。具體步驟為:
(一)任務布置提出案例,要求學生識讀《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樓給水系統施工圖》。教師簡單介紹工程概況,學生搜集查閱相關建筑外網供水情況、建筑構造特點、建筑內部供水需求等內容。
(二)任務分析首先分析給水制圖規范,然后結合圖紙實地參觀,分析本建筑供水方式、供水系統的組成。
(三)任務實施1.分組分析討論。將學生分為三個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區域的供水圖紙識讀任務。2.代表發言。每個組將各自的識讀內容進行闡述。3.糾正補充。其他人對發言人的內容進行更正和補充。4.互評與點評。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這一階段要控制課堂節奏,適時就有爭議性的問題作出專業解答和補充,必要時在黑板上列出討論的內容提綱,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重難點。
(四)拓展訓練1.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整棟樓的給水系統試圖報告,訓練學生的識圖能力,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2.學生完成識圖報告后進行自評,教師根據報告的完整性、準確性、邏輯性給出成績。
(五)任務總結總結內容包括識讀的方法與圖紙內容,學生總結,教師點評。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設定好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后,需要合理安排教學進程。在教學進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可環環相扣,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以“建筑給水系統安裝”這一教學項目為例,首先在多媒體理論課堂上講授“建筑給水系統分析”,緊接著在實訓室進行“給水管材、附件、供水線路的認知”實訓;然后在理論課堂上講授“施工圖識圖”方法,再進行“給水系統識圖”實訓;最后針對施工安裝這一環節,在多媒體教室完成“施工準備要點”“安裝工藝流程與驗收規范”的理論教學,再完成“給水管道加工”“水表閥門、管道安裝”“水壓試驗”等實訓內容。
四、結論
一、國內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
1.國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由于在經濟、教育水平上的差異,各國的校企合作有各自的特點,并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作用,從而使校企合作教育呈現出大致不同的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模式,它堅持以企業培訓為主、學校教學為輔的原則,企業在具體的職業培訓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學校要從企業際需要出發,開設為本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和學習課程;美國的合作教育計劃,堅持突出以學校計劃組織為基礎的特征,以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讀交替為原則;加拿大CBE模式,它以職業綜合能力為基礎,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的教學體系;以及英國的工讀交替式培訓,日本的產學合作,新加坡教學工廠,等等。我國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學習了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的經驗。但德國的雙元制具有深厚的社會背景,一方面是政府對于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有著實質性的鼓勵政策,另一方面德國社會貧富差距較小,社會分工沒有很大的高低層次之分,即使是技術工人也能夠有較高的收入和體面的生活。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我國目前都還不具備。國外的這些培養模式,主要還是以培養技術工人為目的,而國內高職畢業生愿意進入技術工人崗位的十分少見,一般都從事于生產第一線的管理工作或技術員工作。因此,國外的經驗不能照搬,要有原則性吸收。
2.國內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較晚。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及其他相關職業教育觀念和方法的引進,我國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探索逐漸從產學研合作、產教結合深入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目前,我國校企合作模式,總體上來說還屬于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
(1)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企業主動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來,與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同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優先到企業就業。訂單式模式強調學校為企業量身打造所需人才,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意味著一旦學生成為訂單培養的對象,畢業后即可優先成為企業的員工。
(2)2+1模式。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學習與生產實習,后一年到企業完成頂崗實習和崗位綜合實訓。通過兩個階段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職業技能,實現與就業崗位零距離接軌。2+1教育模式由于客觀條件所限,學校與企業往往難以緊密合作,造成相互之間意見和信息交換不夠及時與通暢,容易導致兩個階段脫節,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學工交替模式。即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企業的生產實踐與在校學習交替進行,學做結合。這種校企合作形式簡單,但實施起來比價困難,適用于勞動密集型專業。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校企合作是一種與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相適應,與高職教育改革相協調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要做好校企合作,首先應明確校企合作高職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1.市場的需求。近幾年,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大量外來勞動力人口從東部回遷中西部。另一方面,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明顯,每年的勞動力增量在下降。因此,建筑行業對于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勞動技能指數僅居世界第59位。我國技師和高級技師只占技術工人的1.5%,其中高級工只占3.5%,中級工占35%,初級工占到了60%。新的人才需求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只有加強與行業企業的溝通合作,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形成校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合作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具備滿足企業要求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和較好職業道德的綜合職業素質。
2.人才培養的要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因此,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有明顯的職業性特征,理論夠用,實踐為主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公認。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合作,能夠更好地確定教學與實踐內容,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因此,校企合作對于高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
3.整合教學內容,明確專業定位的需要。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至今,仍有一些院校存在專業設置不夠合理、教學內容與企業人才需求不配套甚至人才定位不準確等問題,這些都與校企之間缺少緊密的聯系和溝通有關。通過校企合作,使高職院校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的設置崗位來制定人才培養目標,調整教學計劃、專業設置與課程內容,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
4.高職院校、企業發展的需求。在校企合作中,高職院??衫脦熧Y力量為提供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技術咨詢以及科研項目聯合開發等各種服務,不僅為企業準備了大量應用型、技術型人才,還增強了企業內部的研究能力,企業獲益很多。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可通過校企教師的雙向流動,即企業定期選派有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為學生授課,學校教師可定期參加企業舉辦的培訓,或到企業掛職鍛煉。這不僅可以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經驗,更主要的是通過讓教師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在工程中的應用,促使教師的更新專業知識,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三、我院建筑設備專業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上述國內外校企合作分析中,中國知網論文可以看出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如何培養符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如何改革,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校企結合是當今職業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解決的具體的方法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建立各種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平臺,而不是簡單的訂單班或2+1等獨立模式,真正將教、學、做融為一體。因此要求高職院校應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實訓基地建設和就業等方面實行校企全方位結合,培養適銷對路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以下以我院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為例進行說明。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是建筑類中的小專業,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建筑在安全、舒適、高效、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作為國家新的發展戰略而大力推廣的綠色建筑、節能建筑,都離不開建筑設備專業的支撐。對于建筑設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對建筑設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1.校企聯盟,共育企業特色人才。我院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校、企業的各自優勢和積極性,相互補充,走出了獨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共同培養之路。根據企業用人需求,我院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以特色訂單形式組建企業冠名班實施教育和培訓。目前已與甬港現代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五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甬港安裝特色訂單班和五洲安裝特色訂單班。所謂特色訂單班,是以合作企業人才需求為特色,以行業人才需求為基礎,將企業個性人才需求與行業共性人才需求合理結合,形成了以綜合素質+職業能力+特色崗位技能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密切合作,根據企業崗位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行業社會普遍性需求等諸多因素確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標準,共同選擇專業教學內容、共同編寫教材。這樣設置的課程即符合企業的需要,也能夠適應本專業社會的普遍人才要求;根據企業工程特點,開發出具有企業特色的實訓課程。企業獎學金是校企雙方深入合作辦學的標志項目之一。中國期刊特色訂單班均由企業出資獎勵那些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和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學業。對企業來說,這部分資金既能夠在學生中營造對企業實力的一種信任,產生歸屬感,有利優秀學生留在企業工作,同時也能夠通過合作辦學冠名獎學金的形式擴大企業知名度??傊ㄖO備工程技術專業特色訂單班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有三點:①專業方向特色。訂單班對學生的主要培養方向做了修正,強化了建筑設備施工管理和造價方向,削弱了原專業中的設計方向。②地域經濟特色。針對企業性質,訂單班對學生的課程體系做了改革,強化了建筑給排水安裝、建筑電氣安裝,通風工程安裝、削弱了供暖工程和集中式空調工程安裝。③企業文化特色。訂單班對學生的企業實踐環節做了改革,將實習環節設計成生產實習+綜合實訓+頂崗實習三階段。從企業的管理出發,要求學生從基層做起,認識企業、了解專業,然后進入技術管理。高校畢業生與企業都有著雙向選擇的權利,訂單班并不意味著全部學生都在合作企業就業,因此我們這種特色訂單班,避免了普通訂單班僅面向合作企業、就業面偏窄的問題,在企業利益和學生利益之間找到了最大公約數,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企業和學生的利益。
2.校企攜手,共建校內實訓。根據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崗位需求、前后課程的銜接,課程實訓必須堅持以崗位要求和工作過程的分析為基礎,內容必須強調工學結合,突出技能培養,能體現技術領域或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這就要求應當參照相關的企業用人標準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選取實訓內容;這些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不僅僅是在教室、校外實訓基地,而更多的是在實驗室、實訓室等真實或仿真的實踐性教學場所完成。因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多元投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新途徑,也是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另一模式。例如2005年我院與上海吉博力房屋衛生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博力)共同建設的給排水實訓室,由吉博力成本價提供設備,并培訓學院教師。此實訓室至今已為我院培訓相關專業學生上千名。又如我院正與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即將要建的輻射地板供熱實訓室和地源熱泵系統展示臺,由我院提供適合需求的相關場地及空間、水電等基礎條件,偉星集團負責對展示裝置的技術設計、材料配置及安裝工作。本實訓室將展示給排水、暖通、管道安裝等專業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不僅針對在校生培訓,更針對企業員工、社會人員培訓,真正發揮我院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服務行業的積極作用。
3.校企結合,促進專業改革。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原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的不足,中國知網在合作企業的帶動下,分析當前建筑設備專業形式,分析常規企業對建筑設備人才的需求,分析學生應具有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培養能夠零距離上崗、滿足生產一線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設備人才,我們對原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其課程體系、課程教學、實踐環節更具區域特色,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對課程的知識點按照企業工作內容進行整合,對不同課程內容按照實際工作需要進行整合。我們不僅強調水、暖、電等相近專業內容有效合理的相互滲透,而且注意到跨學科(如安裝、土建、裝飾的互相配合)的交叉滲透。在教師培養方面,我們通過組織教師經常性地到相關企業參觀調研,及時了解企業的最新技術和企業人才需求,促使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和從業意識的培養。在學生成績評價體系方面,考慮到企業在關注學生成績同時,更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勞動態度等綜合能力。教師不再簡單地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而重新制作評價體系,不僅考核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考核其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等;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關鍵詞】轉型發展 建筑設備 教學改革 應用技術型
《建筑設備》作為設置土建類專業的高等院校廣泛開設的一門課程,其主要章節包括建筑給排水、暖通空調和建筑電氣三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建筑設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術,了解建筑設備的功能和用途,學會建筑設備的系統布局。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目前在《建筑設備》的教學過程中,也正處于學校積極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背景下,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響應轉型發展時期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方針,深入開展了《建筑設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1 建筑設備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1.1課程是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加強課程建設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是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改變《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建筑設備》課程的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改革,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2《建筑設備》作為注冊建筑師、設備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中的必考科目,如果能結合以上考試大綱來開展《建筑設備》教學改革,使課程教學與各類執業資格考試相聯系,課程實踐環節與當下建筑設計的發展相適應,可以使學生初步具備綜合考慮和合理處理各建筑設備系統與建筑本體之間關系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一定基礎。
1.3現在用人單位更希望大學生能在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創造經濟效益,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踐環節掌握初步走向社會的能力。因此開展和完善《建筑設備》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能夠使學生了解到社會需求,通過自我鍛煉,有針對性提高而更加適應社會需要。
2 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現狀
結合我校實際教學,經分析總結得出,目前《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授課主要以基本理論、原理為主,結合工程實例過少;
2.2教材內容繁雜、沒有針對性,教學內容不能體現專業特點;
2.3教材部分內容陳舊,與建筑設備新技術的發展及新規范、新標準的出臺不能完全同步;
2.4缺少實踐教學環節,由于我校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全,老師帶領學生參觀有關建筑的課程操作等存在困難,教學計劃的實踐學時未能正常進行;
2.5考核方式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優劣的唯一標準,形式過于單一。
上述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效果,阻礙了我校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提高,無法使學生從建筑設計開始就對建筑設備系統的運用做出主動地設計回應。由此可見,《建筑設備》課程現有的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轉型發展時期我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需求,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3 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改革
3.1教學內容的改革
充分遵循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淡化《建筑設備》課程中相互獨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界限,將理論課與實踐性教學環節重新分解、整合,構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體現專業特點,對建筑學專業,重點應放在滿足建筑的功能性、舒適性、安全性的建筑設備的選擇及對各種建筑設備的統籌布局上,教學內容要增加流體力學的基本知識、室外給排水工程概述,以滿足建筑特殊功能的建筑設備設計及配套設施設計的要求。
3.2教學方法的改革
結合當今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傳授與時代同步發展的新技術、新知識。本課程可采用三維動畫、設備實物圖、現場施工錄像、工程制圖等手段將建筑設備的大量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具體的設計、施工方法。在使用建筑設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應注意板書和課件的有機結合。比如:在講授建筑給水系統所需水壓的確定時,堅持用黑板講解水壓計算公式的意義,然后輔以多媒體動畫演示。
3.3實踐教學的改革
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開發實踐教學平臺,重點聯系能全面反映建筑設備功能和布局的實訓場所,使學生參觀后能生動了解建筑設備在建筑中的系統布局,同時加強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逐步實現對建筑設備的初步設計。如在講解集中式空調系統時,帶領學生參觀有中央空調系統的圖書館,看人工制冷機、表面式冷卻器、冷卻塔、風機、送排風管道、送回風口等。如此一來,學生會很容易地記住集中式空調系統的4個組成部分,即工作區,空氣的輸送和分配部分,空氣處理設備部分,空氣設備的冷、熱源部分。
3.4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據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對學生的考核中淡化技術細節,重視工程原理和方法的考核,重視學生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核。根據建筑學專業特點,課程考核應重視基本原理和應用能力的考核。因此,考核采取平時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在平時作業中,強調從設備體系角度出發,鍛煉學生以技術構思為出發點的建筑設計能力及建筑設備知識的應用能力。在期末考核中,強調對注冊建筑師考試大綱內容的考查,使學生熟悉大綱內容,為未來的注冊建筑師考試打下一定的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4 結語
基于轉型發展的地方院校重點培養面向工程實際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建筑學等專業開設的建筑設備課程要緊跟科學發展的時代脈搏,與時俱進。授課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努力進行教學改革,把建筑設備課程的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培養出適合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工學結合;建筑設備;多媒體技術
作者簡介:肖才遠(1979-),男,貴州威寧人,邵陽學院城市建設系,講師;張桂菊(1979-),女,布依族,貴州貴陽人,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師。(湖南?邵陽?422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湖南邵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1JG0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2-0079-01
工學結合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體包括學生、企業、學校。它以職業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貫穿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之中。根據邵陽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制定的創辦“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水平較高,位居省內外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地方性、教學型、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素質高、基礎好、知識廣、能力強、有個性、會創新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我院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將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作為我院大學生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在此背景下,筆者對“建筑設備”進行有益的教學改革與探索,提出在工學結合模式的理念下以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一、“建筑設備”課程基本情況介紹
“建筑設備”是以建筑給排水、通風、供暖、空調、電氣技術為手段,創造、維持與改善建筑內部的生活、生產環境的一門科學。隨著科技的發展、高層建筑的增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設備所涉及的范圍已由原來單一的生活給排水發展成為以解決必須的給水、排水、消防給水、供暖、建筑防排煙技術、照明、供配電、以及高層建筑有組織通風、智能建筑系統等等,成為建設工程領域內的一門新興學科。學完該課程后,一方面學生要掌握建筑給排水和建筑采暖、通風、空調工程的系統組成、常用設備、工作原理,建筑設備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方法;另一方面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二、“建筑設備”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建筑設備”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教材內容更新慢,專業針對性不強,與現代建筑設備的新規范、新技術、新成果發展不能完全同步;第二,課堂學時少,課程涵蓋的知識點較多,專業跨度大,涉及面廣,對授課教師要求較高;第三,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與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向結合不緊密;第四,教學手段單一,以課堂講授為主,較少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第五,師資力量弱,教學質量有待提高。針對存在的問題,課改小組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
在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方面,充分遵循學生職業理論培養的基本規律,淡化學科中相互獨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界限,對課程教學內容重新整合,突出職業定向性。將知識和技能隱含在工作任務中,將課堂教學活動的邏輯主線定位在實踐活動上,理論知識的組合按照實踐訓練工作任務的相關性進行,不同的任務按照不同特點,組合對應的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實施情景式教學。為此,將“建筑設備”課程整合為三個知識模塊(見下表1)進行教學。
表1?教學模塊順序及對應學時
模塊 課程內容 合計 理論授課 實習參觀
水 建筑設備基礎知識 4 4
室外給排水 2 2
建筑給水工程 10 8 2
建筑排水工程 6 6
暖通 建筑采暖與燃氣供應 8 6 2
通風與空調系統 8 6 2
電 建筑電氣系統 10 8 2
總??計 48 40 8
另外,在課程結構上實行以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即將知識和技能隱含在工作任務中,將課堂教學活動的邏輯主線定位在實踐活動上,理論知識的組合按照實踐訓練工作任務的相關性進行,不同的任務按照不同特點,組合對應的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讓學生融入工作情景,經受實際工作的鍛煉,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2.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課程改革以來,課改小組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驅動,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根據本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模式。即教師提出一個實踐案例,引發學生思考,導入幾個理論知識點,學生完成一項綜合實踐訓練。如施工圖識讀案例,教師展開施工圖案例,重點引發學生思考,進行必要的系統基礎知識,以及常用的管材、附件、設備理論知識等與案例相關的知識點教學,賦予學生完成具體工作任務必需的理論、知識、理念,再通過參觀,管道、設備安裝等實踐教學活動,加深對理論教學的難點的理解、然后回到課堂,由教師對大部分課業的“學習準備”階段采用正面課堂教學,部分采用學生獨立學習;多數實施階段采用小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設置與崗位工作內容一致的工作步驟及要求。讓學生把學習成果公開展示,共同交流、相互觀摩,進行總結。使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工程相結合,在交流與表述中完善自己的認識,從而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
(2)工學結合實訓操作模式。即學生參與一套實踐訓練或觀摩一個實驗演示,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得到一個簡單理論總結,導入一部份理論知識。該方法的教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達到提升崗位職業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新知識獲取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職業素養的目的。
(3)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既是輔助了教學演示,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與情感激勵;圖文并茂,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簡化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面對日新月異的建筑設備更新,多媒體課件更有利于精選教學內容、進行知識更新,表達設備工程的流程、工作原理、設備外形、內部構造,充分傳達教師的教學意圖。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式教學方式,加強教與學的交流,有利于擴大學生的信息吸收量,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4)加大師資力量培養。因該課程涵蓋的知識點較多,專業跨度大,涉及面廣,課程中“水、暖、電”三部分由一位教師難以講授。實施課改以后建筑設備(水、暖、電)課程拆分成建筑設備(水)模塊、建筑設備(暖)模塊和建筑設備(電)模塊,由專業和相近專業的教師講授,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和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開發課程,學習情境構建、行動導向教學實施,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及時掌握建筑設備方面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及新規范,同時也要注重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積極參加科研、設計施工相關活動,不斷傳授新知識。特別在建筑設備教學理論與方法上有所突破。因此課題小組采取下企業鍛煉、培訓、進修等多種途徑培訓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三、結語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建筑設備”課程改革長期而艱巨,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敖ㄖO備”課程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要緊跟科技發展的時代脈搏,與時俱進。通過對“建筑設備”課程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改革討論中,建立新型的課程教學體系。授課教師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工程實踐,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將“建筑設備”課程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EB/OL]..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建筑設備 資源共享 職業資格
供人們使用的房子是否舒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設備中給排水、供暖、空調、燃氣、電氣的應用,這些建筑設備就是建筑的神經、血管和內臟,它不斷地向建筑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并逐步走向智能化[1]。而相關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則決定了這些建筑設備能否正常工作。
《建筑設備工程》是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物業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的專業主干或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主要包括給排水、消防、燃氣、通風與空氣調節、供配電、電氣照明、防雷與接地、弱電(安防、監控等)等系統的組成、設備、材料、施工工藝、施工圖識圖、管理維護等基本理論和技能,以便學生能從事建筑設備工程建設期的預算、施工、監理以及運營期的管理維護工作。
一、《建筑設備工程》課程的教學特點及課程資源建設現狀
1.《建筑設備工程》課程的教學特點
(1)課程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知識面廣,內容繁多。本課程主要包括給排水、消防、燃氣、通風與空氣調節、供配電、電氣照明、防雷與接地、弱電(安防、監控等)等系統,這些系統里面的每一個都可以獨立出來作一門課甚至一個專業。
(2)因為專業總課時的限制,課程課時偏少。大多數安排課時在30~50之間,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培養出工程應用能力,難度非常大。應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不同教學目標上的側重點,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
(3)課程教材內容陳舊,內容豐富,面面俱到,沒有體現出針對性。教材應本著高職“高素質、技能型”的培養目標,書中的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原則,不強調學生的設計能力,而強調實踐性環節。還應根據專業需求來進行編寫,如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使用的教材應主要是設備施工圖的識讀,施工時各工種協調問題,設備對結構的要求,以及設備用房(如水泵房、鍋爐房、電梯房等)的要求等內容;工程造價專業側重于造價咨詢和管理工作,則應重點強調對圖紙的理解;物業管理專業使用的教材應主要是建筑設備的認識及管理維護知識;建筑設計、裝飾工程專業使用的教材應主要是與對管線所需的空間要求的認識和設備用房面積、位置的確定;監理專業則需要學習各方面內容,要求全面。
(4)還在存在著諸如缺乏實際工程案例、時效性差、理論多實踐少等問題,這些都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造成的。
2.《建筑設備工程》課程資源建設現狀
目前,網絡上僅有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建筑設備》和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校級精品課程《建筑設備工程技術》,這個兩門課程建設時間較早,存在內容較為單一及資源數量較少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教學需要,及時建設《建筑設備工程》課程資源共享對于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建筑設備工程》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思路與方法
1.教學目標確定及教學內容選擇的思路
要進行整體化的職業資格對接,如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對接施工員、監理員職業資格,工程造價專業對接預算員、造價員職業資格,物業管理專業對接物業管理員職業資格,通過不同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的落實將各項教學目標具體化、明確化。以建筑設備各個系統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建筑行業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重構課程內容和知識體系,課程內容和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落實課程學習領域和教學大綱,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按照行動導向原則組織教學,達到通過工作而學習的目的。
2.課程基本資源的建設思路
以建筑設備的各種子系統組成來劃分課程模塊,具體劃分方法見圖1。
圖1 建筑設備工程的課程模塊組成示意圖
課程概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內容,課程介紹包括課程特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覆蓋面、教學方法及組織形式、授課對象要求、教材與參考資料等內容。教學大綱以綱要形式規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具體包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結構、模塊或單元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教學日歷是教師組織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計劃表,明確規定教學進程、授課內容、課外作業、授課方式等。這些內容都要按照不同專業需求來單獨制作。
以典型工作任務和各專業需求為依據,結合職業資格標準將各教學模塊劃分為若干教學單元,例如可將建筑給排水系統模塊劃分如圖2所示,不同的專業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單元來進行相應的學習,如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側重于施工管理、施工工藝和施工圖識圖而無需學習系統管理維護。
圖2 建筑給排水系統模塊的教學單元組成示意圖
各教學單元的教學資源包括了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虛擬仿真等資源,例如“常見設備、常用材料的認識”單元的課程資源組成如圖3所示,以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資格標準為主線,收集網絡上的共享資源,同時充分利用本校現有的給排水設備、電氣設備、消防設備等現成的工程實例來做教學資源,這些設備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觸手可及的、非常熟悉的,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
圖3 “常見設備、常用材料的認識”教學單元的教學資源組成示意圖
3.課程擴展資源的建設思路
課程擴展資源一般還包括: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學科專業知識檢索系統、演示/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試題庫系統、作業系統、在線自測/考試系統等。
案例庫的建設思路:選取校內有代表性的幾棟建筑,分別畫出建筑平面圖、建筑設備平面圖、建筑設備系統圖、建筑設備大樣圖等圖紙,拍攝相應照片和錄像。同時根據圖紙、照片、錄像,撰寫建筑設備各個子系統組成、材料、設備等概況,分析各子系統的施工工藝,估算各子系統的造價,描述各子系統管理維護的現狀及改進方向,設置練習題等內容。
專題講座資源庫建設思路:
邀請企業專家到校分別做建筑設備工程造價、建筑設備工程施工、建筑設備管理專題講座,攝制講座錄像。
演示/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建設思路:
利用FLASH和3D MAX等軟件制作設備仿真模型、施工工藝流程、設備維修工藝虛擬/仿真程序。利用游戲開發軟件,以建筑安裝工程招投標、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建筑設備管理等知識為藍本,分別開發相應游戲。比如,施工方面的游戲,分別設置建設方、設計方、監理方、施工方、設備供應方等角色,其中,施工方又可以分為企業法人、企業總工、項目經理、施工隊長、班組長、工人等角色,設定一個特定工程,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扮演,按照該角色的崗位職責去完成工作,這個工程可以是一段時間的工作,例如一個星期,教師則擔任裁判的角色,隨時關注學生(所對應角色)的工作,指出其工作的問題所在,直到最終工程結束,在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分析。
4.課程網站建設
基于學院網絡課程平臺,整合并上傳課程資源,建設滿足課程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及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建設的網絡共享課程。
三、結束語
《建筑設備工程》課程資源的建設可以有效滿足現代教學需求,改變原來滿堂灌和理論脫離實際等教學弊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技術在不斷發展,課程資源建設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更新,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新茹,賈孟立.高職院校建筑設備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科教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