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5:23
序論:在您撰寫學校體育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科教興國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部分,特殊學校的體育教育和普通學校的體育教育相比面臨更大的挑戰。相比較特殊學校體育教育,普通學校體育教育一直廣受關注,關于普通學校體育教育的研究可謂碩果累累。而新時期,隨著國家對殘疾人教育事業的關注,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搞好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促進特殊教育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統計顯示,我國聾啞癥的發病率約為2‰,這個數據意味著我國聾啞人群體的龐大。搞好這個群體的體育教育,是搞好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工作。聾啞學校體育教育與和諧社會的發展要求是一致的,與和諧社會的最終追求目標是一致的。要想構建一個更加完善和諧的社會,必須要重視聾啞學校的體育教育,體現對所有生命的呵護和培育。
2聾啞學校體育教育的困頓現狀
要想搞好聾啞學校的體育教育,必須要認清當前聾啞學校體育教育的形勢,綜合分析其當前存在的問題。下文從體育場地和設施、教師隊伍結構、學生體育課學習情況和教師教學質量等方面對聾啞學校體育教育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2.1體育活動場地少,設施器材短缺
聾啞學校在發展中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中,資金短缺是最為突出的困境。辦學資金的不足使得聾啞學校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興建完善的體育活動場所,難以配備齊全的體育運動設施和輔助器材。表現在:聾啞學校體育活動場所少,多數學校都只建設了田徑場、籃球場和兵乓球室等,其他體育活動場地匱乏;聾啞學校體育器材種類少,多是羽毛球拍、足球、籃球等一般性的運動器材,缺乏輔助的鍛煉設施;聾啞學校并沒有配備針對聾啞學生特點的訓練和運動器材,不利于聾啞學生的康復訓練。
2.2師資力量不雄厚,體育教師專業化程度低
聾啞學校教師梯度極不合理,表現在:學歷層次不合理。高學歷的教師比較短缺,學歷層次整體較低;專業化教師少。體育教師多是教育學專業出身,專業化體育教師和特殊體育教師匱乏。而教師的素質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直接的,體育教師專業化程度的偏低化,制約了聾啞學校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2.3學生積極性不高,體育鍛煉效果差
先天缺陷誘發自卑心理,體育課參與熱情不高聾啞學生是殘疾人,和正常人相比,存在明顯缺陷。這種缺陷往往會誘發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使得聾啞學生對很多事物都有抗拒心理,他們不敢去嘗試新事物,對待任何事情都缺乏主動性。在體育課上,聾啞學生往往表現得比較膽小,不愿意或者不敢嘗試體育鍛煉。在體育課上,聾啞學生普遍表現得比較消極被動,不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造成體育課堂的沉悶。聽力和語言障礙增加學習難度,體育課學習效果較差聾啞學生存在聽力和語言障礙,這使得他們只能通過教師的示范或者手語來感知體育課教學內容。體育課上,當教師通過手語動作向學生傳授所要學習的內容時,很多聾啞學生都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導致他們學習進度緩慢,學習進步慢。同時,由于存在語言障礙,在他們遇到不理解教師手語和動作時,無法第一時間與體育教師進行及時有效溝通,極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很難達到理想的鍛煉和運動效果,使得體育課學習效果差。
2.4教師能力素質不高,體育課質量難提升
教師教學理念滯后,影響體育課開展效果聾啞學校的體育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普遍滯后,特殊體育教育理念的匱乏。聾啞學校的教師要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體育教師必須要明確這個特殊的含義,在頭腦中和日常的教學中樹立特殊的教育理念,認真鉆研這個群體的特點,確保體育活動為這個特殊群體服務。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體育教師都不具備特殊化教育的意識。此外,154聾啞學生的聽力程度是不同的,他們對事物的感知程度也不同。但是由于聾啞學校體育教師不具備醫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無法對聾啞學生進行診斷,也就無法科學設置教學內容,不能夠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就會影響體育課的開展效果。教師教學手段單調,制約體育課高效高質聾啞學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尋求突破和創新,在教學手段上沿襲傳統的手語和親身示范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比較生硬枯燥。很難激發聾啞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會讓聾啞學生逐漸喪失體育課的熱情。單調的教學手段也會制約課堂教學的質量,會讓體育課教學目標落空,最終影響體育課的高效和高質量。
3聾啞學校體育教育的出路
3.1重視聾啞學生的體育教育,完善體育場地和運動設施
3.1.1政府加大經費投入,學校多渠道籌措資金
聾啞學校體育場地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就自身來說,很多聾啞學校都屬于福利性部門,沒有創收途徑,其辦學經費多來源于政府撥款,每年能獲得的體育經費有限,這些經費對于聾啞學校的體育教育而言是杯水車薪。要想改變這一經費緊缺現狀,各地政府部門必須要進一步提高對聾啞學校體育教師的重視程度,制定具體的聾啞學校體育經費預算,將其納入到當地的教育經費預算體系內,每年都要保證一定數量的體育經費用于聾啞學校體育場地建設或體育設施的配置上。政府也要多牽頭,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聾啞學校體育教學中來。此外,聾啞學校也要多積極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提高自身知名度,爭取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從而利用自身影響力籌措更多的資金,用于學校的體育事業。要尋求和企業的合作,建立人才輸送和培養機制,在向企業輸送聾啞人才的同時,爭取企業的資金幫扶,為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籌集和儲備足夠的資金。
3.1.2堅持一般性場地設施為本,特殊性場地設施為輔的方針
國家教委對聾啞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聾啞學校必須要建設環形跑道,必須要要有籃球場、排球場,根據學校的班級規模必須要建立相適宜規模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必須要至少有29種。聾啞學校在體育場地建設時,要保證一般性場地設施建設的規模和質量。要根據在校學生人數,制定體育場地建設和體育活動器材配置規劃。首先,要保證相當數量的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塑膠田徑跑道、乒乓球臺、排球場等,并確保這些基本體育場地的規格,為聾啞學生提供足夠的體育活動空間;其次,要建設特殊的體育場地,為聾啞學生體育教學和康復訓練服務。如建設多功能體育教室、建設律動教室。當前,聾啞學校的很多運動場地和器材都是按照正常人的身體結構,根據正常人的動作習慣設計制造的,這些場地和器材都只能供殘疾人進行簡單的跑步訓練。長時間下去,會影響殘疾人的鍛煉效果。因此,聾啞學校必須要充分考慮聾啞學生的生理缺陷,效仿歐美等國,建設針對聾啞學生的特殊資源教室,配備有利于聾啞學生訓練的體育設施,如獨輪車等,以充分達到通過體育活動來補償聾啞學生生理缺陷的目的。聾啞學校要從聾啞學生體育活動和康復訓練的需要出發,編制相應的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目錄;再次,要保證運動場地、器材和學生人數的匹配。聾啞學校由于受辦學經費等的制約,不能夠配備足夠的運動器材,使得場地、器材、學生三者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聾啞學生必須要著力解決這個矛盾,滿足所有學生的體育鍛煉需要。
3.2重視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保證教師層次的合理性、教師素質的專業性
教師是教學質量的保證,聾啞學校必須要抓好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聾啞學校相關領導要認識到聾啞學生在聽力和語言上的缺陷,要引進接受過體育教育和特殊教育培訓的教師,確保體育教師數量和學生數量的匹配性。要積極引進年輕的、高學歷的體育教師,提高教師層次的合理性。同時,要加強體育教師運動技能訓練和手語訓練,提高體育教師的溝通、表達和示范能力,提升體育教師素質。
3.3正視學生理解能力差現實,有耐心、親示范、重反饋
障礙,他們無法與教師進行直接的交流,獲得教師所講授信息的渠道有限,他們往往需要通過教師的直接示范和手語動作來感知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很多學生都只能理解一些簡單的手語動作,對一些復雜的手語動作往往無法理解。同時,由于語言障礙,當他們發現某些體育技能無法理解和掌握想要詢問時,往往會因為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疑問而導致最終無法掌握課堂所講授的體育內容。因此,聾啞學校的體育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做手語動作和示范動作時,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要反復多做幾遍手語動作,對一些有難度的動作要進行分解,分解得越詳細,聾啞學生理解起來就會越容易。聾啞學生雖然有聽力和語言障礙,但他們視力正常,教師可以多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采用親身示范和演示的方法來展示體育動作,通過反復示范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當學生有疑問時,教師要認真聆聽和揣測學生無法準確表達的疑問之處,并做好細致的講解,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掌握體育技能要領。在體育教師講授完課堂教學內容時,要引導學生嘗試性的去做這些技能動作,并認真分析學生技能動作存在的不足及缺點,糾正聾啞學生動作技能的偏差。此外,教師要制定體育課反饋表。以月為周期,每月發放體育課反饋表,讓學生反饋體育課學習情況。由教師隊對這些情況進行匯總,概括出一般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找出合理正確的解決方法。
3.4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培育學生自信心
聾啞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多是由于他們自身存在自卑心理,擔心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因此,在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培育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激勵意義的視頻,如殘奧會比賽視頻,讓聾啞學生領略身殘志堅的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風采,并播放一些殘疾人的日常訓練視頻,讓聾啞學生知道榮譽的獲得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鼓勵他們克服自身缺陷,戰勝體育課上面臨的困難,持之以恒的進行體育鍛煉。讓他們在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中,逐漸堅定學習的信心,不斷的練習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
3.5尊重聾啞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聾啞學生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青睞于選擇手語指導法、親身示范法,這些方法雖然能夠彌補學生的聽力缺陷,但是卻會加重聾啞學生的眼睛負擔,會影響教學效果。新時期,聾啞學校的體育教師應該注重直觀教學法的應用。教師要加強對多媒體手段的利用,要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將一些復雜的體育技術動作通過生動形象的圖像呈現給聾啞學生,在教學中采用邊播放幻燈片邊授予講解的方式,引導他們按照要求完成技術動作。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運動項目的訓練短篇和錄像等,讓聾啞學生了解體育項目的競賽規則,擴充他們的體育理論,讓他們掌握更多的體育常識,從而為日常的體育教學更好的服務。
4結語
(一)研究對象
本論文以大連市日新學校,大連市盲聾學校,大連市沙河口區啟智學校,大連市中山區培智學校,甘井子特殊教育中心5所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育現狀作為研究對象??紤]到殘疾學生的特殊性,根據研究需要,抽樣調查學生均為具有一定思想和行為能力的殘疾學生,共計300人,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38名。教師18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特殊教育理論、殘疾人體育的論文、報刊、書籍,下載與學校體育有關的學術論文,以及與特殊教育體育有關的專著,收集國家有關殘疾人的法規、文件,并及時了解殘疾人體育教育的研究動態,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
2.問卷調查法
本論文以大連市內5所特殊教育學校為研究對象提出相關的問題,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300份,回收率為100%。無效問卷15份,有效回收率為95%。教師問卷18份,回收問卷18份,回收率100%。通過調查得出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開展現狀、以及影響開展因素的材料,為大連市進一步推廣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開展提供可實施的方案依據。
3.數理統計法
本論文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所獲得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對調查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運動開展現狀、以及影響開展的因素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4.邏輯分析方法
以邏輯規律為指導,根據事實材料,下定義,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構成理論體系的方法體系。本論文主要采用比較法,對研究內容進行鑒別和分析,對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運動如何順利開展提供可施實性的方案對策。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教學開展現狀
1.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開課情況在新課標中明確規定體育與健康課的各年級學時數分別為:包括0.5學時健康理論課在內,1~2年級相當于每周4學時,3~6年級和7~9年級相當于每周3學時,高中1~3年級相當于每周2學時。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大部分的課時安排都是一個星期3個學時,還有兩所學校只開設了2個學時,3個學時以上的比例基本沒有。其中健康課為0.5個學時,在所調查的5所學校中,每個學校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健康理論方面的教學。說明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課時數基本可以達到國家的標準,開課情況良好。但如果考慮到教學對象的特殊性,相應的增加1-2課時的體育課對殘疾學生的身體恢復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是有必要的。2.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教材使用情況目前大連市特殊學校在教材體系建設方面還缺乏統一規范的執行要求和實施標準,這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達不到特殊體育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更是降低了特殊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3.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內容設置情況體育教學內容是構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是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標而選用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體系。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中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籃球、田徑等競技性較強的運動項目上(見圖1)。教學內容的選擇缺乏針對性,對提高殘疾學生的身體康復、增強適應性用處不大。4.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情況在對教師進行的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調查發現(見表2):采用最多的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教學,占50%,這主要是也因為以教學班為單位組織教學是最簡單、方便、省事,容易實現的一種規模。采用以障礙類型分類教學的占28%,基本實現了以不同障礙類型來組織教學。其次是能力強弱分組組織教學占17%,采用最少的是以興趣分組組織教學,僅占5%。《特殊學校教育暫行規程》第十九條規定: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要,采用不同的授課制和多種教學組織形式。[2]作為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師,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需要注意學生的意向和興趣,以提高他們參與體育課和身體鍛煉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組織上更要體現創新性,新穎性。5.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方法運用情況體育教學方法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在一定的體育教學原則指導下,師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并合理組合和運用場地、器材、手段的活動方式。由于特教學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體育教師只能采用視覺手語式教法和聽覺觸摸式教法,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了殘疾學生的特殊性,但沒有深入研究針對不同殘疾類型的學生創造一些新的教學方法。
(二)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基本現狀
1.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專業、學歷、職稱比例情況
調查發現(見表3),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有6位,占33%;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有7位,占39%;所學專業即不是體育教育也不是特殊教育的有2位教師,占11%,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特殊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學歷主要是以本科為主,但中專和大專學歷仍占一部分比例,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只有1人。從中可以看出,大連市特殊教育體育教師的整體學歷水平都略低于普通學校。另外,在對18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職稱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初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9人,高級職稱6人,可以看出大連市教師職稱結構總體狀況良好。
2.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性別、年齡比例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男女比例相差明顯,女教師比例只占全部體育教師人數的17%,還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有的學校甚至都沒有配備女體育教師。分析其中緣由,可能是受特殊教育事業的特殊性以及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對特殊學校體育教師年齡構成的調查結果顯示(見表4):30歲以下的教師有7人,占39%;中年教師占61%。由此可以看出,大連市特殊學校體育教師隊伍是以中年教師為主體。從教師年齡和教齡來看,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年齡是合理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為大連市特殊學校體育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
教師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影響因素的認識直接影響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開展。針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特點提出了以上幾條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見表5)。社會對特殊體育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不夠是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實施者認為的影響特殊體育教育的主要因素。教師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影響因素的認識直接影響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開展,對學生的體育意識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消除所有不利因素,提高教師對體育活動的開展的積極性是開展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與經費基本現狀
體育教學設施是體育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它通過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水平[3]。有健身房的學校占40%,有單雙杠的學校占60%,有乒乓球臺的學校占100%,大部分學校體育器材僅滿足于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品種單一數量偏少,特別是可供殘疾學生康復運動訓練的器材更少,有的體育活動根本無法開展。不能滿足所有需求。這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開展情況起著限制作用,所以場地器材仍然是一項急待解決的問題。通過調查得知5所學校中有2所學校體育經費是基本滿足的,有2所學校體育經費充足,只有一所學校的體育經費稍有不足??梢娊陙韲液蜕鐣τ谔厥馊巳汉腕w育事業的關注日益增加,大連市政府以及社會各團體對于特殊教育的關心和愛護是顯而易見的,但仍然需要國家及社會各界對特殊學校從經費方面給予支持。
三、結論
(一)大連市5所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的運行狀況良好,基本可以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課時數。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田徑、籃球等競技項目,但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材使用上,沒有統一的執行標準,過于老化,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三)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主要是以
班級為單位和以障礙類型為單位為組織形式。體育教學方法主要采用直觀教學法,教法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性。
(四)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師資隊伍結構
不盡合理。男體育教師的數量遠遠多于女教師的數量,專業對口體育教師太少,學歷情況不均衡,教師積極性有待提高。但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年齡是較符合教學需要的。
(五)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經費情況良好,但體育活動面積遠遠低于特殊學校建設標準要求,無法達到滿足教師體育教學和學生體育活動的要求,“一場多用”的現象十分普遍。
(六)大連市特殊教育學校應該進一步進行課程改革,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案;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建立科學的體育師資隊伍;加大經費投入建設能夠增強殘疾學生身體恢復的專門器材,在各個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意識。
四、建議
(一)深化課程改革,建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課程新體系
首先要更新課程理念,打破以競技項目為中心、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主的傳統的體育課程內容和結構體系,根據殘障學生身心特點確定體育項目;課程內容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要開發符合殘疾學生特點的課程資源盡快制定編寫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不同殘疾類型學生身心特點的體育教學大綱以及體育教材,確保體育教師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二)建立科學的教師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全省的特教師資培訓基地,由點及面在全省形成特教培訓的平臺和網絡,形成中等特殊教育師資培訓考級認證制度。另外,要樹立特教教師先進典型,弘揚先進教師敬業精神,提升特教教師的社會地位。宣傳特殊教育教師先進典型,培養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個性品質,樹立堅定的為特殊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教師職業信念,吸引并穩定一批有志青年教師扎根特殊體育教育工作。
(三)加大經費投入,加強特殊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建設
經濟支持是特殊教育最根本的支持措施,特殊教育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高額的教育投入。合理有效的利用政府撥款,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和特教學校的實際情況,爭取國家對特殊教育投資的增加。另外,還要廣開渠道籌集經費,多元投入,吸引社會各界對體育事業的贊助。鼓勵社會力對特教學校體育場館、公益性體育機構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支持。學校要配置一定的必配類和選配類器材,還要根據殘疾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研制和開發殘疾人體育器材。
(四)正確引導殘疾學生養成并提高終身體育的意識
從終身體育的角度來看,特殊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樹立殘疾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正確認識,使殘疾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體育態度。所以我們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提出以下要求:(1)正確引導殘疾學生從事體育鍛煉。(2)培養殘疾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興趣能力。(3)提高參與體育的意識和對體育的認識。順應時代要求,大眾性健身項目不斷涌入校園生活,在科學應用的前提下,對健身、健美、健心等方面做工作,有利于殘疾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以滿足殘疾學生的特殊需求。
(五)加強宣傳的力度,讓整個社會一起關心和愛護殘疾學生
1.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行為的源動力,因此要加強體育教育必須要先從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入手,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才能促進其他體育教育過程的進行。這就要求中職體育教師首先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在民主的環境下,學生才會盡情的展示自己的能力。由傳統的強制體育轉化為學生內發的體育學習。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總是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學生進行練習,這就使得學生的體育潛力得不到好的發掘。體育教師應當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多交流來活躍體育課堂的氣氛,和學生們共同學習、練習,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進步。
2.轉變教育觀念,合理設置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
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任務重在引導。中職體育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學會運動才是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首先,在體育教育觀念上,要樹立好健康第一觀、全面體育觀、終身體育觀和主體體育觀的體育觀。其次,在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尋求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體育教育內容。做好基礎體育教學和專項體育教學的結合,體育學科很容易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如德育教育,中職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需要學生具備完善的職業道德修養,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恰當的德育教育,可以激發中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體育教育效果
要進行體育教育,需要一定的體育教育資源,中職體育教師就要注重對學校各種資源的利用,首先,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來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體育知識的教學,還可以把體育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遷移到課堂中,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體育教師也可以利用學校的各種文化載體傳遞體育信息。這也要求學校注重對學校體育文化環境的建設,可以通過學校的??瑥V播,標語等進行體育運動的宣傳,在無形中加強中職學生的體育意識。此外,體育活動是體育教育的直接途徑,中職學校和體育教師要積極舉辦各種體育活動來帶動全體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如“校運會”“籃球賽”“體育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真正體驗到體育的樂趣、運動的意義。
4.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
體育教育評價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的評價,良好的體育評價機制可以激發學生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分階段性,注重鼓勵性評價。同時要把學生平時的體育參與態度作為考核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課程中。二是對于體育教師的評價,中職學校要注重對體育教師的培養和評測,加強學校體育師資的建設,體育教師也應該具備較高的覺悟和反思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具有創新意識,及時更新教育思想觀念,促進體育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二、結語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學生因素
學生是學校體育活動的主體,也是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受害體。那么,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與學生本人有著一定的關聯。首先,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學生缺少自我安全意識和未能養成良好安全行為習慣。在體育教學中,當教師講解技術動作要點和要求時,部分學生不夠重視,當錯誤的技術動作產生,造成傷痛時,學生又不知如何處置。第二,在體育活動時,學生不能按要求著裝,活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活動后也不做放松練習。第三,學生在體育活動時,身體產生不適,不及時向老師報告。有的學生明知自己身體有傷,不宜參加體育活動,但出于好勝,強忍傷痛也要分個輸贏,致使造成更大損傷。第四,學生體質差,運動技能弱。從近幾年的學生體質監測數據看,我國學生體質呈逐年下降趨勢。學生體質差,其力量、跳躍、奔跑等能力相對都較弱,在體育活動中極易發生損傷。比如在田徑課教學中,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暈倒、休克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猝死。
教師因素
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課堂體育學習的教授者。教師在學生體育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一個疏忽,就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體育教師的安全意識不強,是造成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一個誘因。據一項調查顯示,48.85%的教師在體育課上從不強調教學安全,只有10.65%的教師每節課都強調教學安全。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責任心不強,;業務水平不強,違反教學規律教學;安全保護措施不夠;教師擅自離崗;對場地器材利用不合理。以上情況的出現,都有可能在教學中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
學校因素
從學校的角度看,體育活動中發生學生體育傷害事故主要是:第一,學校對體育教學管理不夠。良好的管理是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學校如果不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安全管理,就會疏于對安全制度,場地器材、課堂教學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從而造成教學意外事件的發生。第二,學校對體育活動的場所和器材投入不足。近幾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原有的場地器材已不能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但是由于學校體育經費缺乏,不能夠改善現有場地器材條件,同時又忽視對場地器材的管理,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很容易發生危險。第三,學校組織大型體育活動安全措施不到位。校園體育比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才能展示的舞臺,鍛煉了學生身體和意志品質,同時對于班級建設、學校管理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有的學校由于對體育比賽中的安全防范不到位,從而造成體育傷害的發生。
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互聯網是新媒體的主體。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其獨到的特征。第一,新媒體具有大量的信息源。新媒體是一個大量信息的集合。在網絡世界里,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促使了大量信息的存儲。在世界上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為網絡信息被傳播。第二,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每一個會使用網絡的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源的不斷豐富使得互聯網上的內容也呈現出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復制、瀏覽網絡信息,成為網絡的主體。新媒體的互動性,使得新媒體的使用者不只是信息的制造者,同時可以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在世界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們不僅可以接收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感受、意見通過網絡出去。第三,新媒體具有廣泛性特征。新媒體的廣泛性體現在信息的廣泛性、傳播的廣泛性和受眾的廣泛性。新媒體的信息內容涉及廣泛,軍事、體育、文藝、財經等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包涵內容豐富。通過新媒體可以將信息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使用新媒體的人們都能夠采集到需要的信息。新媒體以其全新的方式對信息進行傳播,用最快的時間將信息傳遞給大眾,而且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傳播工具越來越被大眾普及。第四,新媒體具有資源共享性。通過網絡,人們可以搜索到各種想要的信息、觀看視頻、圖片、討論問題,還可以進行在線學習。通過網絡享受有益的精神大餐。
利用新媒體進行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途徑
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依據教育方針、體育的目的任務、學生年齡特征和學校體育的功能制定的。我國學校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配合德育與智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學校體育不同于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它的突出特點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屬性。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體育并不單獨存在,而屬于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聯系的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F代社會新教育的發展,對學校體育賦予新的歷史使命。體育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以及增強他們的體質外,還要把道德品質教育、終身體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貫穿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
簡單來說學校體育是體育與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內容,是為社會培養出合格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校體育教育學生懂得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必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觀。
社會體育也稱“群眾體育”、““大眾體育”。是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對應的概念。由企、事業單位職工,以及城鎮居民與農民,為達到健身、健心、健美、娛樂、醫療等目的而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身體鍛煉活動。社會體育是指在閑暇時間里,居民自愿參加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長技能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體育活動。它既能夠體現人的全面發展,又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體育最明顯的特點是具有公益性和社會性。它是促進國民素質提高,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關系
(一)學校體育“社會化”
體育是一種以人為實踐對象的實踐學科,它所涉及的任何理論與模式都必須付諸實踐才能夠得到檢驗。通過系統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的思維方式,從體育活動主體、體育活動條件和體育活動形式這三個方面來對學校體育認識是符合社會學、文化學、體育學和邏輯學的有關原則的。
學校存在于社會之中,因此學校體育對于社會體育具有輻射作用和服務功能。學校體育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尋求與社會體育的有效結合點,讓學校體育能夠在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逐漸成為社會體育發展的基礎。同時學校體育社會化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所決定的,也因此學校體育必須打破圍墻,主動拓寬空間,以社會體育發展為動力,來激發出學校體育活力,同時還能夠使學校體育能夠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來開發出社會體育的潛在市場,從而為學校體育的發展開拓出新的空間。
長期以來學校被傳統的組織管理和制度從社會中隔離出來成為一個封閉的系統,這使得學校體育不能夠夠與社會體育進行良好的互動,發揮作用時不能夠很好的進行互動。因此,學校體育逐漸的開始習慣于穩定、規范和單一的封閉式管理體系,與社區體育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很好的銜接,這就導致了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目標、內容、形式上存在著諸多不同,因此出現了體育人力資源等的閑置、浪費。原有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也多為競技體育項目,教學內容大都“難、繁、偏、舊”,這使得很多學生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最后當他們走出校門的時候就會中斷體育鍛煉。為了能夠適應體育事業的發展,學校體育必須要樹立起全民健身的觀念,改變學校體育在社會體育中的傳統角色,由客體變為主體,由被動變為主動,樹立為社會服務的觀念,建立起有效的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互動模式。這樣可以使得學校體育由封閉轉向開放,逐漸的將自身納入到活躍、合作和多元性的社區體育空間之中。這樣做雖然在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徐誒奧體育以及學生帶來各種沖擊與影響,但是卻能夠給學生提供多視覺多方位的觀察、接觸對象與事物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全面、準確地思考與判斷事物提供了事實依據,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和意識。
(二)社會體育的“學校化”
這里的社會體育“學?;?,并不是指的將社會體育納入學校體育的范疇。它主要指的是以下的一些方面。
社會體育的發展必須與學習兼容。社會的快速進步使得社會體育的發展十分的快速,其中很多發展都與學校體育有關,對于學校已有的場地設施社區不應重建和重購,而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要發展那些學校沒有的、學校和社區都急需的體育設施上。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將社區用來發展的資金融入到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規劃中;當學校在規劃新建體育場館的時候,社區可以提供計劃用地給學校,共建共用。
社區能夠主動的爭取到學校對體育活動的指導。學校的體育力量是現成的,同時學校體育也擁有著十分雄厚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對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進行指導。因此,社會體育“學?;币笊鐓^體育活動的開展應盡可能借用學校體育力量進行培訓、組織和指導,使得社區體育活動能夠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同學校的指導,可以使得社區體育活動取得有益于身體鍛煉的價值,并能夠活躍活動氣氛,激發群眾進行體體育鍛煉的興趣,達到吸引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
社區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所組織的體育活動中去。學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項目較多,社區可以多和學習進行聯系,并積極的組織織項目愛好者參與到學校的體育運動之中,例如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可組織專項運動隊與師生進行比賽等,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活躍氣氛、增進居民與師生之間的友誼,而且會推動社會體育運動的發展速度。而學校所組織的各種活動,社區在參與時,應該給予經費上的一些支持,或者是提供一些必要的獎品。
(三)終生體育是兩者之間的接口
終身體育源于終身教育,是指一個人終生接受體育教育,始終進行體育參與的一種身體教育過程。即一個人從誕生到生命結束,都要適應環境與個體發展需要,進行體育鍛煉,獲得生活和學習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終身體育在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聯系中,充當紐帶作用,相聯于二者,相融于二者。
首先,在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終身體育已經作為一個基本改革理開始念貫穿于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全過程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學校體育有著嚴格的規范,它是一個規范的體育教育過程,可以起到培養身心全面健康的人這一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力爭使每個學生在中學教育結束后,掌握一到二種體育技能,增強體育鍛煉能力,養好良好體育習慣,形成終身體育信念。
第二.終身體育在社會體育學的學科結構中,充當體育參與角色。利用參與這一角色作用,整合諸如參與主體、時空,以及財物等必要因素,形成相對完整的社會體育運行體系。體現以健身、娛樂為主的社會體育功能,實現其社會價值。
第三.終生體育是學校體育的直接目標,是學校體育的始終追求。除此之外,終身體育在社會體育體系中,保持著參與主體的恒久性,包容著參與形式的多樣性,整合著參與客體的資源性,維系著社會體育發展的動力性。
三、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學校體育肩負著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大使命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部隊體育以及群眾性體育中從事技能傳授、鍛煉指導和組織管理的工作人員,他們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與增進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加強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對推進社會體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體育指導員可以分為健身健美類、醫療保健類、競技運動類、休閑娛樂類這幾類。這四類指導員都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夠對社會體育事業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而高校則可以系統的培養出這些專業人才,促進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能源補充
學校體育的普及性和基礎性這兩大特點,使其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培養競技體育人才,同時還可以促進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我國傳統的教育方針中體育一直都排在德育和智育的后面,這并不標明體育比這兩項所占的分量要小。相反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一定課時數接受體育教育。如果沒有一個號的體魄又如何能夠發展其德與智。眾所周知學校教育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兒童和青少年,這一部分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得比例十分巨大,這也就使得體育能夠盡最大可能的被普及,這些都是任何群體都無法企及的。同時由于學校體育的系統性與規范化,可以對人的身心素質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對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通過學校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終身受用的體育技能與健身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居民整體運動技術水平。因此我們說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能源補充。
(三)社會體育對學校體育進行了延伸
社會體育活動穿插在居民的工作學習、生產勞動、甚至家務勞作之余,它是在居民自由支配的時間里可以從事的一種或幾種健身活動,不具有任何強制性,且活動內容自選,形式也多樣靈活,不僅僅非常符合廣大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同時也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通過社會體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廣大青少年的對體育活動的終身意識。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逐步形成學校、家庭、社區融合狀態下強健學生身心健康的新局面。另外,那些走出學校步入社會的人,社區體育為他們提供了健身、娛樂的場所,使得他們繼續了學校體育的延伸,實現了終身體育。
(四)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互相影響
學校體育資源豐富,能夠為社區體育提供支援,改進管理方法并進行適當的投資,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體育設施支持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這樣做不僅能夠解決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緊缺的問題,也能為學校帶來一些經濟效益。作為學校體育延伸的社會體育,它的發展使學校體育能朝著教育社會一體化方向發展,以優勢彌補不足,有針對性地改革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通過社區體育,促進學校體育更加貼近生活,反過來也利于社區體育的開展。
(五)兩者結合能夠為兩者帶來不可想象的作用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契合對學校體育的轉型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學校體育可以引入社會體育的思想,使得學校體育能開發出新的教訓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將會更加的注重對學生的個性的發展,能夠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活躍的氛圍。同時還能夠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能夠使得學校的師資力量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還能夠促進學校體育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
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顯得比較滯后,主要存在的困難是缺少設施、專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同時居民參與率也比較低。要想使得這樣的局面有所改觀,就必須依靠現有的各級種類學校,并充分的發揮這些學校的體育資源優勢,以學校為中心開展社區體育。通過學校體育能夠促進社區體育的文化建設,而學校的學生也能夠為社區體育活動注入新鮮的活力,使得社區體育能夠朝著輕松、愉快、活潑的方向發展。
1.1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針對的是身心存在一定殘疾或缺陷的兒童少年,其生理和心理明顯區別于普通的少年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對象的這一特殊性對其體育課程的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有著特殊的要求,也使得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等也有別于普通的學校體育.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較強,如對有視力障礙的學生,教學內容著重培養與鍛煉定向運動能力;對有聽力障礙的學生,則側重培養與鍛煉視覺、觸覺等感知覺能力;對有智力障礙的學生,更注重培養與鍛煉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平衡能力.在體育教學組織過程中,更注重直觀教學法和個別指導.為滿足不同身心障礙兒童特殊體育教育需要,體育教師既要掌握基本體育專業素質,還要掌握特殊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技能,諸如盲文、手語等的特殊教育技能.此外,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也有其特殊性.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中規定,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的體育教學應設置適宜殘疾學生使用的200m環形跑道田徑場(含60m以上的直跑道);9個班規模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活動用地面積指標盲校為4628m2,聾校和培智學校為5186m2,體育康復訓練室面積指標為56m2[1].
1.2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缺陷補償功能
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要求特殊教育學校培養目標中對體育提出的要求是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補償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教育部的《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規定: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要培養學生掌握身體鍛煉的基本方法,養成較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自身缺陷補償與康復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方法.顯然,特殊教育學校最重要的體育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通過體育補償殘疾學生的身心缺陷,這也是特殊教育賦予學校體育的特殊使命.所謂缺陷補償是指“通過各種途徑在不同程度和范圍調動機體潛能彌補、代償損傷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建立在機體自身的代償基本條件之上,功能訓練、心理治療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康復器材的應用是重要的因素”[2].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缺陷補償功能主要有生物功能和心理功能.缺陷補償的過程是機體特殊的適應過程,其生物學機制是學生自身產生新的技能組合和條件聯系.缺陷補償功能的實現在充分發揮生物功能的同時也需要經歷心理強化,需要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缺陷,通過體育教學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實現缺陷補償的康復目標[3].
1.3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與提高殘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是指個體的觀念、行為方式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而改變,以適應所處社會環境的過程.由于物質與精神需要都只有在社會適應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較好地滿足,因此能否適應社會,對個體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殘障的存在或他人的社會偏見,殘障兒童往往會出現社會適應困難,導致社會適應能力的下降或缺陷.如何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是特殊教育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絕大多數的殘障兒童在校期間與外界社會的接觸機會并不多,而體育集體活動往往需要分工協作,學生們還要經常扮演不同的角色,遵守相應的規則和道德規范.這些角色往往和一些社會角色相似,通過科學設計和引導促使學生的品行符合基本的社會準則,逐漸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規范.特殊教育學校體育以其獨有的功能積極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學校體育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互動時間和更廣闊的人際交往空間,通過選擇適宜的團隊合作類型體育活動以及體育教師的積極引導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體育活動過程中時刻存在著競爭,既可以利用體育運動中的競爭有效激發殘疾學生的競爭意識,又可以通過對失敗者的心理疏導提升其抵抗挫折的能力.隨著一次次成功和失敗的心理調適,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抵抗挫折的能力也在不斷加強.
2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的實施
2.1現有教育法規和學校體育法規的相互補充
2.1.1特殊教育督導與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
《教育督導條例》第十六條指出:“教育督導機構可以根據需要聯合有關部門實施專項督導或者綜合督導,也可以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專項督導或者綜合督導活動”[4].目前,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督導評估標準或評估細則都是以各地區教育工作或基層學校整體工作情況為督導對象.各地已出臺的特殊教育督導評估細則也不例外,都是針對基層特殊教育學校層面的綜合督導,其中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評估指標很少,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的建立將是對現有的特殊教育督導工作的一個有益補充.鑒于特殊教育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專業性都比較強,可以考慮由特殊教育學校資深體育教師、特殊教育體育科研工作者等相關專業人員領銜和參與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的編制和實施過程,這也符合上述《教育督導條例》中“可以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專項督導或者綜合督導活動”的規定.
2.1.2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與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
國家制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最主要的目的是確保學校體育工作能正常開展,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自《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實施以來,一直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工作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但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并不包括在內,這是因為《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二條規定學校體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5].迄今為止,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性指導一直是盲區,因此,建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可以作為《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一個補充,即可以補充特殊教育學校在體育教學指導性文件方面的空缺.
2.1.3學校體育專項督導與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
為了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科學發展,完善我國教育督導制度,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提出的“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體育的督導檢查,建立對學校體育的專項督導制度”的要求,教育部2008年制定并出臺了《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并要求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制訂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實施方案[6].各省市陸續制定并實施了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以遼寧省為例,2009年出臺《遼寧省中小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督導評估驗收細則(試行)》.通過對中央和地方學校體育的專項督導性文件比對,難以找到真正適合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這些學校體育專項督導評估文件對普通中小學體育工作是比較合適的也是可行的,但顯然不適用于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正是鑒于學校體育工作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國家和地方才制定了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和實施細則,并成為我國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2加強本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間的合作與交流教育部
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1853所[7].隨著近幾年國家對特殊教育的政策與資金扶持,部分地區通過資源整合,將本地區多所特殊教育學校合并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同一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數量有相對減少的趨勢.根據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多年調研的情況顯示,我國絕大多數省市特殊教育學校設置到區縣一級,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多且學校間距離較遠,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特殊教育學校間的相互學習、交流與合作.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與普通學校體育工作相比,其教學的對象、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都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最理想的學習交流對象應該是本地區的同類特殊教育學校.一個地區依據這一特殊性所建立起來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專項督導制度,可以更為適宜地為本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照標準.建立督導制度的最終目的不在于檢查和評估,而在于以評促建.在特殊教育體育專項督導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通過有針對性的積極引導,可以促進同類特殊教育學校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既有助于本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間的橫向聯系,也有助于本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發展.
2.3加強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不難發現,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體育課一直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學生喜歡體育課并非是體育教師教學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體育自身得到健身娛樂功能吸引著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但目前學校體育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體育教師存在言語粗暴、過于嚴厲甚至要求苛刻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缺少教學經驗,年輕的教師,當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領會教師所教的動作技術時,教師就會覺得是因為學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結論,然后大發脾氣的情況,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對學生的關愛,這是與后現代教育思想嚴重背離的。另外,當前體育教學還存在機械式的教學,為了教授技術動作而教學,不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灌輸,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學生逐漸對體育課感覺越來越無聊,甚至產生反感情緒。后現代主義教育觀反對長期以來被中外教育領域看作是現代課程“圣經”的泰勒式的“機械課程論”,這種機械教育視學生為機器,把教育作為一個機械的過程。即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生學習的好已壞僅僅是憑借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多少來評判,而容易忽視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所以這種教學方式在后現代主義觀點的審視下顯得機械、簡單、刻板、僵硬的特點。學校體育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其次,還存在強迫式體育運動情況,參與體育不是來自于學生內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種強迫,家長強迫孩子運動、老師強迫學生運動。體育運動變成了學生負擔,體育不能給學生帶來快樂,而恰恰相反是無休止的煩躁與痛苦,這樣的一種被迫運動狀態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鍛煉,最多也不過是及格萬歲罷了,“其結果是學習對學生不是一種快樂,而是一種苦役;不是靈性的滋養,而是精神的荒蕪”正如美國教育家卡伯萊早在1916年一針見血指出,“我們的學校在一定意義上是工廠,學生在其中作為原材料將被制成產品以滿足生活各式各樣的需求。后現代教育思維認為,學生是鮮活的生命,不是機器,不是制造社會工程的零件。學習、考試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活出生命,活出尊嚴,活得快樂,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機械,活得萎縮,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教育是把學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無生命的知識積壓他們本來存有的創造空間,把他們逼上死路。”
2.后現代教育觀點給學校體育的啟示
2.1體育課應重視身心合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情感教育
體育教師應懂得視學生的身心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反對分裂學生的身心。我們面前的學生不是身心分離的,而是身心一體的,他們是“整合成一體的人的存在?!币虼?,整合教育強調對學生身體的重視,強調學生身心愉悅對學習的重要性。因為人的身心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在懷特??磥恚爱斀處熯M入課堂的時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級的學生在那兒高興。
2.2注重學生的運動參與與感受
運動應該是一種宣泄,一種釋放,或者說是一種享受,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時能夠體會這種參與的良好感受要比學生被迫的學到一點點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來,參與的熱情和感受的獲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在學校有機會學習,但是在課程結束不久,由于疏于練習和缺少參與的條件和機會,他們就會迅速的忘掉學習過的動作技術,而當時獲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因此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學校、家長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育學習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的各級學校、家長、甚至全社會對于青少年學生的體育關注不夠,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機會也是少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相比之下,美國很多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都會把學生的體育特長、體育參與等情況作為一項指標來綜合考核學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標準。
2.4體育教學要更多地接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