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4:36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專業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職業教育的重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許多會計教育工作者往往注重會計實務的講授,而對基本會計理論只作淺顯的解釋,這雖然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學生經濟業務的處理能力,但對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收益不大。會計教育工作者應當把會計實務的講授提升到理論的高度,讓學生能夠了解、掌握并利用會計理論,用會計理論去指導會計實務的處理,這雖然不能短期內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能夠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處理問題時能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在財務會計有關材料以計劃成本核算中,我們教師如果對其不僅僅只作簡單的實務講解,而是從會計核算的方法、目的及原理等會計基本理論講起,讓學生熟練掌握計劃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這樣他們不僅能夠更深層次地掌握材料計劃成本計價的核算,而且遇到類似的經濟業務時,如產成品以計劃成本計價的核算,他們就能夠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利用既有理論,輕松的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
二、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學生的基本任務在于掌握知識,如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面臨的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利用學生學習過程的特點:立志——博學——應用,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首先必須幫助學生訂立志向?!爸菊撸闹?,立志是學習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學習才有目標可望、方向可循。同時立志要遠大,信念要篤實,大而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小而為自己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才會刻苦勤奮、持之以恒、淬勵奮進、取得成功。其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產生了學習興趣,他就會孜孜以求、持之以恒,千方百計地探求學習的方法以及成功的途徑。學生的學習具有模仿的特點,我們教育工作者應當親力親為,會計專業教師更應如此,讓學生模仿自己處理各類經濟業務的方法,善加引導,讓學生能靈活地掌握并運用模仿得來的知識。同時為了促進學生學與思相結合,應當提倡質疑問題,所謂“學起于思,源于難”,進而誘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學習不僅要在可疑處求疑,還必須在看似無疑處求疑,這是消化知識的必然,也能夠使學生做到深思明辯、以求真知,是可謂“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再次鼓勵學生時習致用。對學生的既得知識,要及時、經常、不斷地復習和鞏固,以避免知識的遺忘。我們知道知識是前人經驗、智慧的結晶,它本身具有潛在的巨大能量,為了讓學生把這種潛在的能量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必須做到使他們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把書本知識同實踐結合起來,對知識進行經常的不斷的練習和運用,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而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到因勢利導、標本立新,充分利用學生認知過程的特點,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三、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提高創新能力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過去我們教育工作者很少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只要求學生亦步亦趨、順從附和,而不太喜歡那些別出心裁、獨避蹊徑的學生。但知識如果僅僅停留在接受的階段,一個人學得再多也只是知識的保管者,因為他無法超越前人的水平,也不能為社會提供新的有益的東西。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遷移創新能力,我們教育工作者應當消除學生的盲從心理,滿懷熱情地支持學生、鼓勵學生拋除陳說、銳意求新,這在會計教學中也是如此,因為許多會計理論問題,原本在會計學界就存在很大爭議。譬如財務會計中講解到有關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內容時,就有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總額到了資產更新時,由于價格上漲等原因而不能進行資產的重置”。這個學生認為應當以預期固定資產的重置價格為基礎來計提折舊,這雖然有悖于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但符合了通貨膨脹會計的基本理論思想。作為會計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們應對其獨特的思維加以贊賞和表揚,另一方面應幫助其明確現行準則的要求。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從而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知識。
四、注重實踐,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1.1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分別立足不同的角度,旨在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教學方式各不相同,但目標卻是相同的,兩者間的關系是相互統一,互為互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講理論知識,而不講案例,但只會讓學生認為理論知識過于生硬和空洞,這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沒有任何區別。與之相反,如果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只是為了案例而說案例,而不是將案例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理論知識作為案例的切入點,那么,這樣的教學就像無水之源,缺乏基本的理論支持。因此,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之間的關系,從而確保二者間能夠緊密結合,互相配合,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在今后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會計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快速提高實務操作技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下面筆者以“存貨崗位核算”項目中的“存貨的確認”為例來說明如何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法.第一步:案例準備。教師根據案例提問:李強考察后,下列哪些項目是家具廠的存貨?為什么?案例分析李強在紅星家具廠實習,他想知道家具廠的存貨情況,在經過實地考察后,總結出家具廠材料、產品等存放情況如下:第二步:組織分析和辯論。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討論案例中哪些項目構成家具廠的存貨?同時,教師要營造出寬松、自由的討論氛圍,鼓勵學生敢于闡述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第三步:進行案例總結。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及時進行評價總結??偨Y并不是一味強調案例的答案,而是要讓學生了解答案背后的理論依據。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一步提出問題,如總結出企業存貨有哪些特征,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過程中,明確存貨確認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1.2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緊密結合
案例教學法適合會計專業的教育教學,但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要避免自始至終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既不能整堂課都采用填鴨式的講授法,也不能整個課程全部采用案例教學法。簡而言之,會計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的講授都適合使用案例教學法。會計專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揚長避短,靈活運用,避免出現生搬硬套的情況。否則,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投入再多的精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1.3正確定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在會計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案例教學的主角,教師只是整個案例教學法的組織者或主持人。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給出意見和建議的方法,引導學生開拓思路,能夠認真思考和積極發言。教師要采取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主動參與課堂辯論。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好主持人的角色,掌握好案例討論的主流方向,確保學生的討論不會偏離主題。特別是在組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討論的時間和節奏,能夠保證絕大部分學生可以各抒己見,闡明自己的觀點,盡量避免隨意打斷或反駁學生的觀點。即使學生的討論或者觀點已經脫離主題,也要在其發言后給予適當的肯定。
1.4正確處理不同層次學生的關系
案例教學中學生間的協作關系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教師在開展教學前,首先要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合理分組,使得每一個小組都能夠順利開展案例討論,從而保證學生可以配合案例進行討論和學習。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聽取教師的講解和解答,將案例討論作為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方法。
2結語
一、會計專業職業實踐教學的具體形式
1.同步教學實訓
同步教學實訓指以理論內容為主或理實一體的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教學,如會計基礎實務、會計核算崗位實務等。同步教學實訓在完成日常教學時設置相關實訓教學環節,課堂教學內容設計要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本課程在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定位入手,基于企業職業崗位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確定實訓教學內容,同時要在過程管理、考核上科學設計。
2.短期獨立實訓
短期獨立實訓指獨立安排以實訓為主、內容主要針對某門課程或某一崗位,時間相對集中、但通常較短的實踐教學,如出納崗位實訓、財務分析實訓。短期獨立實訓一般指4周以內的實訓,一般安排在校內完成。少部分專業也可能統一安排到校外模擬實訓,主要適用于行業背景較突出的部分專業和學校。校外模擬實訓由學校與有關單位統一聯系,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統一安排到實習單位,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學校對實訓內容可以借助企業真實的環境組織實施,但聯系實習單位困難,實習組織難度大,實習費用高。
3.綜合實訓
畢業綜合實訓一般指學生在頂崗實習前進行的時間較長、以校內模擬項目為主、內容綜合、接近頂崗實習的綜合實踐環節,如代記賬模擬實訓、會計綜合實訓。從經管人才培養目標看,經管專業學生將來的工作對象不僅要對物,更要對人;從教學組織看,這些工作又難以完全安排到企業真實環境中去完成,因而以校內為主的實訓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4.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指學生在畢業前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企業擔任企業崗位員工,獨立完成企業工作任務和學校實習相關任務的實踐教學,如工商企業實習。頂崗實習是職業學生更快更好適應就業崗位需求、真正實現“零適應期”的緊要訓練時段,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中的關鍵環節,是形成職業學生職業綜合技能的關鍵步驟。頂崗實習任務和要求具有雙重性:學生既是員工又是學生;既要完成單位的實習任務,又要按學校要求完成學校的各項實習任務;既受單位管理,又要接受學校的管理。頂崗實習的經歷將影響學生的一生,頂崗實習工作計劃到位、實施到位、總結到位,教師對學生指導到位、關愛到位,就會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高,對于促進校企合作工作的實施、擴大學校的社會聲譽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會計專業職業實踐教學實施的探討
1.關于仿真項目的開設
模擬項目指為了滿足特定課程內容學習的需要,模擬實際項目所設計的學習項目。真實項目指直接來源于消費對象的實際加工或服務項目。會計實踐教學究竟是采用模擬項目還是真實項目更好呢?模擬項目雖然缺乏真實感,但它來源于真實項目卻又高于真實限度,能充分滿足課程實施的需要,因而在項目課程設計中是非常必需的。
2.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是會計信息處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工具。信息技術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至少體現在:通過信息技術完成會計實踐教學的部分工作,如通過各類實訓軟件完成各種課程、單項及綜合實訓;通過信息技術完成會計數據的處理及信息傳遞,如運用電算化軟件進行核算,運用Excel進行財務分析,通過稅務軟件進行稅款申報處理。因此,在會計實訓中,既要注重信息技術本身的應用,同時要注重信息技術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3.整班實訓還是分組實訓
會計專業教學中,營造適當的職場氛圍,將教學環境模擬“工作氛圍”,將課程在會計仿真實訓室進行,模擬若干個單位財務科,同時配有多媒體設備、實物投影儀,滿足項目化教學需要,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職場氛圍不僅是硬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軟環境的營造,指導教師(或者師傅)自然是軟環境的關鍵因素。從教學效果看,真實職場項目的訓練與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分組為宜,基本能力訓練以整班制為宜,學校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應均衡辦學成本與效益,做到整班實訓和分組實訓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形成會計的實踐教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力地改革創新高職類學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雖然部分高職類學校已經開始推行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但是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中還存在很多阻礙發展的問題,我們只有徹底認清這些問題,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進而提高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高職類院校學生對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態度不端正
高職類院校學生對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態度不端正分以下幾種:其一,如今,有很多學生都人云亦云,選專業的時候一點都不慎重,采取別人選什么我也選什么的原則,完全不為自己切身考慮,不考慮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專業,而選了之后卻對其沒有多大興趣,最后采取消極的態度,破罐破摔。其二:部分學生在選了會計專業之后,認為審計課程學習的難度系數非常之大,甚至就認為自己根本學不好審計課程,最后荒廢了自己。其三:有很多學生都沒有認識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就業前景非常之好,所以對待審計課程,學生們都是完成任務的心態,并沒有將學習的熱情投入到審計課程的學習中。這些學習態度對于學習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是非常不利的。
(二)高職類院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高
如今,社會中人做事靠關系非常甚行,進入高校授課的教師魚龍混雜,有的教師的專業知識量根本不達標。即使是知識淵博的教授也由于對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不重視而不盡心盡力地給學生傳授知識,亦或是對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甚為失望而自己也輕而待之。這些現象都是老師沒有足夠的專業素質導致的結果,無論及專業,無論及學生態度,作為老師,育人子弟,就得有足夠的專業素質,就無法將專業知識以最高效、最簡單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更不用說是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將會計專業審計課程學到最好。
(三)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方法太過傳統、落后
由于高職類院校中沒有大力推行開來,所以部分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方法還太過傳統、落后,許多院校使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教學方式都太過陳舊、刻板,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傳統的教學方法實行的都是”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在講臺上撕心裂肺的講,只是原原本本的將課本上的專業知識都原封不動的傳授給學了生,試問,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接受多少,即使學生都接受了,試問能夠實踐多少。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變通,學生心須按照既定的教學方針去學習,學習是一件非常靈活的事,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太過刻板,特是對于比較刻板的會計專業審計課程,加上刻板的教學方法,根本就達不到所謂的學習效率。
(四)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考試形式單一
現如今,大多數高職類院校還在采用閉卷考試的答題形式考評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傳統的測試方法只能考評學生對專業課本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測試是完全沒有作用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本來就沒有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專業實踐活動,再加上考試測評的不周全,使學生本身就對專業實踐能力的鍛煉不重視,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只有紙上談兵的本領,而沒有一點實踐能力,即使學生從學校出來時有最高的分數,也沒有太高的做事能力。這樣,從學校推薦出來的學生進入到企業工作時,就會嚴重的脫軌,學校的就業和社會的實踐工作就斷了鏈接。學生沒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
(五)大部分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都沒有實驗室
在改革之后的教學課程中,實驗室的設置對于高職類會計專業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審計課程的學習是需要實驗室的協助教學。但是如今的大部分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都沒有實驗室的設置。在會計專業實驗室里,高職類院校的學生可以大膽,自由的去研究,實踐審計課程,只有通過不斷的實驗之后,學生才能深刻,清晰的接受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知識。而沒有會計專業實驗室,一切都只是空談,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聽老師“滿堂灌”,或者是老師將實驗的各個原理,流程等逐一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根本不會達到好的效果,而實驗室的設置卻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審計課程的積極性。
二、提高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提高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教師的專業素質
想要提高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得提升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教師的專業素質,高職類院校可以對相關教師進行嚴格的員工績效考核工作,用一定的獎罰制度去激勵老師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學校也可以更多地舉行老師優秀教學的評比活動,讓老師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合作關系,合作高效地完成教學工作,最重要酌是高職類學校應該對相關教師進行專業素質的培訓,保證每個老師都有足夠的專業素質,足夠的熱情投入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中。擁有足夠的專業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積極投入到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工作中,其次就是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用最合適的方法去教育每一個學生,努力將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學習達到最高的效果。
(二)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學生學習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積極性
要提高高職類院校學生學習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積極性,必須得讓學生認識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重要性。首先,會計專業在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變得越來越熱門,那么教師首先就得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就業前景,讓他們認識到學好審計課程的重要性,認識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重要性,學生首先就會盡力地試著去學好審計課程。其次,相關教師應該改變百己的講課方式,盡量讓自己自的講課方式新穎、出奇,讓自己的課堂別有趣味,以此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再者,老師也可以采取一定酌獎罰制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定的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或懲罰,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定的動力,從而以更多的熱情投入到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學習中,這樣,學生才能夠將會計專業審計課程學到最好。
(三)大力推行高職類會計專業宙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傳統教學方式的刻板、陳舊已無法與如今靈活多變的社會相契合,所以,要想提高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得大力推行高職類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的措施。首先,我們將從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開始,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其實新時期的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來展開教學工作,而課堂討論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對于會計專業中的審計課程的學習,在討論中,學生完全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再結合同學的們不同的們觀點,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生動地接受這一專業知識,并且可以培養學生自己樹立正確的的觀點。其次,在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板主動地去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方式,學生之間可以用最純潔的心去合作,去競爭,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種良性的合作競爭關示,特別是對于會計專業中的審計課程,學生合作小組中可以自由地探討各種審計結算的方法,審計的方案,審計的結果以及得出的結論,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是最能激發彼此學好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者就是高職類會計專業必須得配有一定數量的實踐活動,高職類院校本來就是專門培養社會實用人材的,而且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是直接與專業就業接軌的,在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配有一定的專業實習活動,可以將個別小公司的審計結算工作交給學生去完成,這樣既可以高效提高高職類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
三、結束語
在案例教學中,需要學生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并積極進行思考、討論、課堂發言、撰寫報告,在一系列實踐活動中,學生進行身份體驗,并在實際工作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實際操作、語言表達、信息獲取、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會計是應用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會計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實踐中。傳統的授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授會計相關理論知識,只對相關會計信息進行簡單描述,學生遠離真實的會計環境,對所講授的內容很難理解和消化,對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會束手無策,不知如何解決,而案例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情境,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去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此外,會計案例可以貫穿多個知識點,融會多學科知識,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作用。因此,案例教學在會計專業課程中廣泛運用是大勢所趨。
二、當前會計專業課程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案例教學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管理類專業,特別是在會計專業課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案例教材質量有待提高。案例教學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例質量的高低。目前在會計專業課程運用案例教學可選擇的教材較少,導致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案例過于簡單,沒有相應的案例背景及相關資料,且將復雜業務分解、刪除,結果變成類似課本例題式的案例,失去了案例的特色,采用這樣的教材往往會使案例教學變成舉例教學。
2.教師實踐經驗有待提高。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教師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還必須有豐富的會計財務實踐經驗和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但目前高校大多數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到企業參加過實踐,接觸會計實踐的機會很少,大部分是從書本中了解企業,其理論功底較扎實,但缺乏實際工作經歷,對會計實務工作流程了解不夠,且由于條件有限,高校教師雖然有些能到企業參觀調研了解到一些企業情況,但了解深度不夠,缺乏實際操作經驗,使案例教學只能照本宣科,可能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脫節,導致案例內容的選擇、課程組織和引導、案例點評等存在不足,進而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
3.學生的參與程度有待提高。案例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學生是課堂的主角,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只起到輔助、引導作用。而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案例教學中參與程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學生受長期灌輸式教學的影響,習慣于老師講、學生學,習慣于接受教師意見或課本中的意見,形成了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參與的習慣,其參與意識非常低。(2)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缺乏系統性和擴展性,對案例中的一些問題,考慮不夠全面,因此不能緊扣案例做分析,甚至是無從下手,對案例中的問題找不出解決的辦法,更談不上靈活運用案例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3)有些學生礙于面子,怕自己回答錯誤被同學嘲笑,而不敢參與到討論中。(4)案例教學要達到較好的效果,應采用小班教學。但由于近年來高校擴招,并且財會專業是熱門專業,學生規模龐大。各學校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往往采用合班上課,人數可達上百人,有的甚至會超過200人。這種情況下不利于組織案例討論,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課時不足。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學計劃中,會計專業課程課時都較少,教師在規定的課時內基本上只能把教學大綱要求的理論內容講解完,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不能將案例中的相關環境信息傳遞給學生,而將案例信息變為了教師加工后的描述信息,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將案例教學變為了簡單的舉例教學。
三、會計專業課程案例教學優化對策
1.鼓勵教師編寫高質量案例。案例教學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案例。應鼓勵教師進行案例研究,編寫高質量、適合學生需要的案例教材,這就需要大量資源支持,會計專業課程和企業實務聯系緊密,學校應鼓勵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工作,了解企業對專業的需求,可以通過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以適應社會需求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導向,使教師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在會計實踐中搜集真實的會計案例數據,然后根據收集的資料編寫出高質量會計案例教材,并且要每年不斷進行充實更新,使其不斷完善。
2.教師要精選案例。案例選得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圍繞教學目標精選案例。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開展每一堂案例討論課之前,都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側重點來精心選擇和設計案例。在案例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實踐性,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是應用性、可操作性強。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應以會計實務為藍本,將實務資料進行必要的概括、整理和提煉。二是代表性。應讓學生通過對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進行分析,逐步擴展到對一般的案例的分析和評價,從而歸納總結出會計與理財工作中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能舉一反三,解決實際問題。三是針對性,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并且要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便學生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掌握。四是綜合性,案例教學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從對單一知識點的了解轉化為對問題的綜合分析和判斷。因此,所采用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要讓學生有討論和思考的余地,使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來解決實際問題,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另外,為了彌補課時不足,教師在設計好案例、開展案例討論之前應先把案例資料發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前有足夠的時間對案例進行閱讀、分析,并開展小組討論,這樣不僅節約了課上時間,而且能促使學生在課前對案例進行分析時對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復習,以增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增強案例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案例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應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學校可以通過建立科學研究和實驗基地,開展會計實踐與調研,定期同實務界進行業務交流與研究、技術咨詢和服務等方式,鼓勵教師參與到與企業的合作項目中,增加實踐經驗,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鼓勵和支持教師進行科研活動,提高其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
4.調動學生積極性。案例教學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須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首先,應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應培養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使學生由“要我說”轉變為“我要說”;再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知識水平、素質能力、興趣愛好等,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在課前,可將案例資料提供給學生,要求其閱讀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案例進行分析,課上采取分組討論、總結發言等形式,讓學生在分工合作中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同時又給學生自我展現的機會,充分調動每位同學參與的積極性。
5.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要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使學生身歷其境以會計或審計人員身份參與案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案例教學法在運用過程中要有始有終,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發言情況進行總結,對學生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措施等做出評價,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和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另外,課后教師應對本次案例教學的經驗和不足進行總結,以不斷修正和完善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水平。
6.改革學生成績評價方法。會計專業課程應對以一張試卷來評定成績的方式進行改革,可將學生的成績構成分為:考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和期末考試等幾項,還可以嘗試增加課堂表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對于課堂表現主要是針對會計專業課程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案例討論中的具體表現,包括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和對問題的理解分析水平。課堂表現在總評中所占比重高會促使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對于不參與討論的學生還可實施扣分的方式,以強制其參與討論,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社會公眾對財會出現了不信任的情況,這些情況的發生要求我們應該加強對會計進行監管、強化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對審計的能力以及執業誠信進行高度的重視,環境的變化對審計人員審計能力帶來了挑戰也從另一方面導致了注冊會計師專業服務產品的縱深開發。這些都使得傳統的審計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發生了改變與創新就成為了必然的趨勢。
1、教學實踐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主,學為輔的教學模式,這些只是單純的教學內容的灌輸,這種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的認識,對學生的學習思路產生了閉塞,學生們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限制了學生自身的發展,與培養社會性的人才相悖。審計教學必須采用新的模式使得學生獲取基本技能和更好的應變能力和實踐能力。這就使得我們必須加強對審計課程教學進行創新和實踐,不斷的創新和實踐成為了必然的趨勢,不斷改變傳統的觀念制約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會計專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高職教育體系也有待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與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改變了傳統觀念對會計專業的偏見。
2、就業發展導向的要求目前的就業壓力大,形勢較為嚴峻,為了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的走向工作崗位,學校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實現教學與實踐零距離,教師與學生之間零距離,畢業與上崗零距離,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讓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大程度上能使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短時間內提升和發展,并且能夠很好的參加工作。
二、審核課程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一)教學目標的定位
會計專業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就要求審計教學應該以學為主,以教為輔,不斷強化學生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審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僅是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還要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兼顧審計實務操作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模式的實踐
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為主體,同時教師要進行引導與多媒體教學資源相結合,實現教師導學-學生自學-教師助學的互動模式,教師進行引導性的作用,學生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更好地發揮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更好的促進教學內容的進行。
(三)嘗試審計模式訓練的方法
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審計相關程序和方法的理解,強化學生對審計技能的靈活的掌握,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自身的動手能力,夯實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就需要實施對學生開展審計模式的訓練。
三、審核課程教學在會計專業中的實踐總結與改進方法
(一)教師對教學前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助學導學的角色,并對教學內容做好前期的準備,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耐心的指導,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程中的相關內容,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得專業知識。
(二)讓學生對審計工作的整體流程進行理解和很好的把握。對于實物性較強的課程來說,學生要對整體操作流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能夠深入的了解這種科學的審計模式。
自從2012年以來,我國教育部提出了關于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若干條意見,指出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建立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對此,筆者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高職的會計專業中嘗試了“以賽促建”的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我國高職會計專業的發展。高職會計專業屬于一種操作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如果想辦出會計專業的特色,那么關鍵便是實踐教學。而“以賽促建”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實踐教學的過程,組織學生去參加相對應的會計競賽,進而開展與會計專業高度的適應性和針對性的理論教學、實踐能力的考核、操作訓練等等,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會計專業其各項知識,提升學生良好實踐能力和設計的思維方式,培養出創新性和實用性人才。
二、高職會計專業其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的主要原則
1.滲透性原則:會計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兩者相結合。高職會計專業所有的課程體系都是依據其高職能力培養的要求而整合,這些課程能夠組成一個良好的有機體,進而完成其特定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成本會計、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出納實務這幾項課程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培養提升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處理能力與會計的流程操作。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其實踐教學的體系并不是獨立的,他與會計專業的理論教學體系之間是彼此相互關聯的。
2.漸進性原則: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是以學習鏈為主,實現分層式的架構。對于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習,特別是實踐教學需要與多門課程的學習相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高職會計專業所有的課程之間都是存在一定的聯系,包括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的一個漸漸遞進的關系。學校在安排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時,首先需要理清專業課學習的鏈路,在此條學習鏈上,所有的課程都應該以任務的形式驅動,再以能力的遞進方式作階段式的排列。
3.開放性原則:跨越時空進行新型的“以賽促建”的實踐教學。在會計專業教學計劃里,通常情況下實踐教學的課時數都是有一定的限制,而對于學生的學習時間卻完全是沒有限制的。因此,怎樣解決好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課時數的有限性和學生其學習時間的無限性,筆者認為,可以通過現代化技術,包括網上的虛擬來模仿實訓,因此要構建一個高職會計的實踐教學的體系,網上的實訓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高職會計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高職會計專業主要承擔著為我們社會培養出高素質與實用型的人才,而最終的目的是更好的培養出一個未來能夠在工作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實踐教學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可以說尤為的重要。雖然近幾年我國的高職會計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并影響到了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效果。
1.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依據當前高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師資隊伍情況來看,目前高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師資力量是比較缺乏,與此同時,既能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素質,又具有熟練的實踐經驗的教師更是缺乏。當前年輕教師很多,他們在進入高職院校以后,因為其教學任務繁重,因此也就很難會抽出時間進行較多的社會實踐。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也沒有安排充足的時間讓教師多參加社會實踐,也就會隨之造成年輕老師脫離實際,隨之會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產生不好的影響。
2.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在實踐教材上比較落后。近幾年,隨著我國的經濟改革在不斷深入,隨之而來新的經濟法規也在更新,包括會計制度與會計理論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雖然高職院校會計教材也在不斷的修訂,然而卻遠遠的落后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材。過去的教材錯處比較多,教材的質量也不是很好,更與會計實踐業務相脫離。這些已經遠遠不能與培養會計高技能人才的發展相適應,也會直接對會計的實踐教學產生消極的影響。
3.教學方法相對陳舊。過去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方法最開始是由老師向學生講授最基本的理論與基本的方法,然后再通過模擬實驗進行操作。學生只需要按照其既定的方法與程序進行操作即可,而至于真正的操作技能則是由實習單位其財務人員進行言傳身教,包括給學生講授其會計專業業務的程序處理與方法。學生則會在企業財務人員的悉心指導下,開始學會處理各種實際會計業務。此種教學方法主要體現了素質教育這一思想,但是已經與當前的培養實用型、創新型會計人才不相符合。因此,需要對會計實踐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創新與改革。
四、“以賽促建”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提升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
質量是教育主要的生命線,因此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不但是立足我國當前現代化建設階段性主要特征,是我國高等教育未來改革發展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而且也是國際目前和未來發展潮流的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屬于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怎樣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此同時提升學生會計實踐技術進而達到各個公司的要求,這也是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以賽促建”改革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調動學生對會計課程與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創新精神和專業意識,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質量與職業技能都有很好的作用。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任何東西的學習,都需要有極大的興趣,會計專業的學習也不例外,可以說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學生,關鍵問題便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而比賽競技活動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對會計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由過去的“要我學”到“我要學”;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通過技能競賽,可以找到其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點,進而提升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五、高職會計專業進行“以賽促建”的教學改革實踐
高職院校組織各種會計專業的競賽,為會計專業的各人士,特別是各大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身操作能力與個人才華的舞臺。所有的這些賽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進而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靈感。促進各個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模式上的改革。與此同時,對于課程的設計、學生策劃能力與綜合素質能力都展現出積極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師生應該充分利用組織競技活動這一平臺與資源,將這些競技活動恰當的引入到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科學合理組織學生參賽。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比賽,不但能夠為學校學院爭得榮譽,還能夠更好促進此院校與其他院校專業的老師與學生在教學觀念上的轉變,最終形成一個“教、產、研”三者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為此創立良好的教學條件,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未來的發展都能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高職會計專業通過組織各種比賽,注重“以賽促建”實踐的教學方法,注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實踐的能力,引導學生能夠正確把握住公司在財務會計上的動態,立足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積極參賽,活動雖然是以學生的競賽為目的,但是卻是以社會的實際需求為核心。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各種不同的競賽項目,這些競賽項目都是以學生自身最真實的訓練為基礎。這些比賽項目促使會計專業的教學邁上了一個全新的平臺,根據近幾年的調查研究可知,現在的學生都是敢想敢做,沒那些條條框框限制,他們的思維方式與過去的學生還是有很大不同。通過選用動態的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可以跨專業,自由組成參賽小組來參加學校,省市以及國內外各種會計競賽活動,最終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組成一個全新有機聯系整體的教學體系。“以賽促建”的教學方法不但具有其自身的教學特色,而且又能夠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的兼容,這樣就能夠保證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計劃與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也能夠更加貼近學生未來的就業需求,另外還能夠增強學生對會計理論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六、高職會計專業“以賽促建”實踐教學方式的改變
筆者認為,高職會計專業當前的實踐教學方式由過去的單一順序法和障礙法逐漸轉變成“4+1”的“以賽促建”教學方式的轉變。當前各個高職院校對于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仍然是以順序法為主,也就是依據課程安排的內容,慢慢的向前推進,使學生能夠理解與掌握會計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操作技能,最終實現實踐教學的目的。此種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優越性,即能夠讓學生掌握住基本的理論知識,但是仍不能體現實踐教學的本質。若順序法教學方法能夠與“以賽促建”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便能充分展現兩者優越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以賽促建”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從相關的信息中尋找自己所需求的,展現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七、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