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9 03:33:55
序論:在您撰寫體驗式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常規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以教學需求為出發點,導入、創造并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且相符的情景和氛圍,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更好地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交流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發展。這種教學法是通過強化師生雙邊情感體驗來創建互動交往的形式,從而產生積極作用的。體驗式教學法植根于體驗式學習理論之上。體驗式學習不但強調學生用腦去思考,而且還要求學生用眼看,動手做,張嘴說,親身去經歷,用心去體會。因為人對認知、概念等的獲取是通過體驗才得出的,所以如果沒有主體與客體間的互動就無法獲得體驗的結果。
二、傳統英語教學與體驗式英語教學
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教學的方式多以向學生解釋教材內容為主。一堂傳統的大學英語課有80%的時間是被教師占據的。與之相比,學生更多的時候扮演的是聽眾的角色,因此才使得“是否認真聽講、是否遵守紀律”成為傳統的評價一個學生課堂表現優秀與否的重要考量標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不多,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也只能通過卷面考試來實現。這也是造成當前許多大學生英語應試能力極強但實際應用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體驗式教學法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它的優勢在新型應用技術大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尤為突出。首先,從課堂教學角度來看,學生的參與增多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本”。在一些新型應用技術大學,很多學生由于英語底子薄,基礎差,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上,學生經常會感到疲憊、困倦,久而久之必然導致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而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不再只是充當聽眾,而是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成為整個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會大大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取知識,培養他們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這種在實踐中習得的知識不但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也會讓他們的所學在互動中得到實踐應用,從而實現真正的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其次,從英語教材的角度來看,當前很多新型應用技術大學選取與其他本科院校相同的英語教材,對于這類學校的學生來說這無異于雪上加霜,因為他們自身基礎不好,學習材料難度又大。而體驗式教學法則強調打破教材的束縛,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還可以圍繞教材設計一些英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學到很多與主題相關的知識,而不是抱著課本“讀死書”。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新型應用技術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探討
體驗式教學法較之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已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那么,應怎樣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學生基礎相對較薄弱的新型應用技術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中呢?
(一)互動換位體驗法體驗式教學法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于它側重以學生為中心?;訐Q位體驗法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探究方式。在這種體驗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學生也可以走上講臺,由傳統的“教師講”變為“學生講”,使得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比以往增加了。而這種互動換位體驗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同時,也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為在這個互動換位過程中,學生的準備工作要遠遠大于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互動換位并不等于教師完全放手放任學生去做,而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互動換位的體驗。做這種互動換位體驗之前,教師應就具體操作進行一定說明,確保學生明確換位后應做的工作,然后就學生需注意的重點加以強調。
(二)模擬情境體驗法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學生能夠身心愉悅地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它有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模擬情境體驗法要求教師能夠依據不同的教學材料,以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為著眼點,靈活恰當地借助實物演示、語言描述、多媒體播放、網絡平臺等直觀的手段為學生模擬出一個語言使用情境,然后讓學生以分組活動的形式開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對話、訪談、演講、辯論、新聞會、戲劇表演等。這種模擬情境可以給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更可以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彼此相互影響,促進學習。
(三)應用實踐體驗法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用知識指導學生的實際應用。任何脫離生活實踐的教學都無法迎合學生的需求。學生之所以選擇學習某種知識技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對于其將來的生活實踐具有指導意義。這種觀念更是符合新型應用技術大學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也應注重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鍛煉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引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知識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從而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
四、結語
1、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
體驗指的是人們在參與活動的基礎上對活動全過程形成一定的體會和認知。通過親身實踐,加深自身的認知程度和認知水平,從而增強對知識的把握。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涉及到的教學情境和教學項目中,讓那個學生親身感受來獲取體驗,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之間、個體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重要就是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從而實現養成教育的目標。
2、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特征
首先,親歷性。親歷性是體驗式教學的本質特征,詳細來講,親歷主要包括心理和實踐兩個層面。心理層面的親歷指的是個體在心理上虛擬經歷的事情,通常包括對個人的反思和對他人的移情性理解;實踐層面的親歷指的是個體通過實際行動如勞動體驗、角色體驗來經歷某些事情。以音樂教學為例,通過個體的親身實踐,能夠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其次,個體差異性。從中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主體之間存在種種差異,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體驗也會各不相同。正因為主體的體驗存在差異,他們之間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經過交往和溝通能碰撞出心靈的火花,引入體驗式教學就需要從個性差異出發。再次,過程性。體驗式教學的步驟一般有兩步——先體驗,后領悟。體驗是一種過程,通過個體的不同體驗,獲取所學的知識,領悟則是最后的結果,只有通過這樣的過程,得出應有的結論,體驗式教學才能夠圓滿完成。
二、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1、在聲樂課成中引入體驗式教學
聲樂教學作為音樂課的基本方面,是中職院校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途徑。在聲樂學習中引入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之美??紤]到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音樂教師應該多維度創設情景,讓學生親身體驗。首先,創設表演情景。在學習《漁光曲》課程中,任課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漁夫的角色,身臨其境感受此時漁夫的悲慘境地,進而用歌曲表達出哀傷和壓抑的情緒;再次,創設生活場景。創設生活場景,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學習《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課程時,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學生感受草原的遼闊、藍天白云的融合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進而提升自身的愛國情懷;再次,創設游戲情景。中職院校的學生情商都非常高,表演欲特強,性格也都非常外向,因此,可以給他們機會展現自我,借助游戲環節來體會音樂,在愉快的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在音樂欣賞課程中引入體驗式教學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音樂學習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在中職院校中,很多學校的音樂欣賞課不受重視,學生也感覺枯燥乏味,這就需要引入體驗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欣賞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體驗式教學的角度出發,任課教師應該讓學生“帶著興趣和問題”進入角色,真正“進入”到所鑒賞的內容中。比如:在講授《黃河大合唱》一課時,老師可以問同學們一些問題,比如:有沒有去過黃河?對黃河有啥印象?等等,這樣就會把學生的思路引入到對黃河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提前就形成自身對黃河的印象,再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本首歌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其次,強化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體驗相統一。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老師要及時把握學生的鑒賞方向,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更加準確、更加深入地把握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再次,音樂任課教師應該提高自身對音樂的認知能力,確保認知的敏銳度,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充當向導的角色,處理好引導和自身體驗之間的關系。
3、在音樂活動中引入體驗式教學
課外音樂活動也是中職音樂教育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可以增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首先,以興趣為媒介,在愉快中體驗。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各種課外音樂興趣小組,如街舞、樂隊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獨到領悟,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其次,組織團體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梢耘e辦校園十佳歌手大賽、音樂鑒賞會等,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校園生活,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再次,讓學生在聆聽中獲取自身體驗,加深印象。音樂是聽覺藝術,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育的全部活動中。在聆聽中體驗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提高自身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
三、結語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借助實踐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等方式,靈活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
1.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單一而枯燥,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度較低,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可以通過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體驗式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首先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體驗式教學要注意樹立三維教學目標,即為知識與能力(Knowledge&skills);過程與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態度和價值觀(emotionalattitude&values),更加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視頻。比如在指導學生對“運球”這一項籃球技能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NBA的相關視頻或者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案例為學生講解具體的運球技巧等等。在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運球”技能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體育學習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2.借助實踐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學的流程通常為“課前鍛煉—課中指導—自由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較差,體育學習熱情度較低,對于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性影響。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實踐活動,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同時也能夠在豐富的體育實踐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游戲教學法等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例如在指導初中學生學習籃球“傳球”這一項技能時,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傳球”游戲,將學生分為3-4個小組,在相隔一段距離內,進行兩兩傳球。最快時間內完成全員傳球的小組為優勝的小組,可以給予鼓勵或者嘉獎。這種游戲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游戲中,對體育課堂中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和練習,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體育學習情感體驗。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對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影響。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擺脫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更加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上體育課。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提升了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同時滿足素質教育理念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要求,為初中學生體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1.教師觀念落后
酒店管理專業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然而絕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對酒店管理的實際操作缺乏足夠的了解,他們的知識構架也僅限于理論部分,本身就不能將理論與實際完美契合。而且部分老師認為,課堂主要是教授理論知識,要想獲得實踐經驗,就必須投入到實際的工作中去,從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2.教學方法落后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課堂氣氛沉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我國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裹足不前,無法培養出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怎樣才能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發揮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是擺在當前酒店管理專業教育的頭等問題。
3.教學內容落后
目前許多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的教材一直沒有更新換代,仍然是很久之前的版本,這就導致學生的眼界受限,不能了解新的酒店管理方法。有些甚至是以國外的某些教材來進行教學,而這些教材中所選取的國外企業的教學案例并不符合本國國情,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忽視了實際運用中的適用性。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
在《體驗式學習的力量》一書中,作者英國國際培訓專家柯林•比爾德提出,體驗式學習是指人們在以往的體驗和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對經歷或事物的觀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內在化中獲得的洞察。我國對于體驗式教學法并沒有提出統一的定義,從字面上來看,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親身經歷,而獲得的相關知識。因此,體驗式教學法可以被定義為:在教師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從學生出發,設定某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場景,促使學生親自參與這個過程,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大量的知識,而且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從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的。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到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熟悉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把握住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制定出合適的教學計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則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通過形式多變的教學方式和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酒店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酒店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在新的市場條件下,酒店行業對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將體驗式教學法融入到酒店管理課程教學中,有助于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理論知識體驗教學
將體驗式教學融入到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首先要進行理論知識體驗教學,該部分通常作為入門課程來學習。通過對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在選擇酒店管理作為專業方向時,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風性,其本身對于酒店管理并不了解。同時,在進行理論知識授課時,院校還應該組織相應的認知實習,讓教師帶領學生到酒店進行實地參觀,在參觀過程中對酒店的建筑風格、裝飾細節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與酒店員工真正做到零距離,讓學生在參觀過程中獲得對酒店的大致認識。
2.情景模擬體驗教學
酒店管理專業的應用性較強,因此通過模擬酒店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扮演相應的角色,來處理這一角色承擔的某些工作,從而體驗到該角色工作的過程以及工作的意義,這對于學生進一步了解酒店管理的操作機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情景模擬體驗教學中,教師則扮演著導演和教練的角色。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讓學生明確模擬情景的主題、內容、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目的,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主題進行。
3.實踐訓練體驗教學
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綜合化的酒店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酒店的相關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為了使自身的實踐能力有所提高,學生們必須要參加學校組織的一系列實踐活動,比如生產實習等等。除此之外,學生們應該利用寒暑假,到酒店實習,以體驗與酒店相關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各項工作要求,并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酒店管理聯系起來,及時更正和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得自己的知識框架更加完善。
4.畢業實習體驗教學
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之前,學校應當為即將畢業的學生安排一次畢業實習。也就是說,讓學生到與學校合作的星級酒店實習,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酒店的工作環境以及運轉機制,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而言將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在實習期間,學生們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而且通過獨立完成工作的任務,可以使他們的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5.體驗教學成績評定
體驗教學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不再是通過理論試題和實踐試題組成的一張試卷,而是按照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評價系統。兩者中更看重學生的平時表現,因此按照平時成績占60%,期末成績占40%的比例劃分。平時成績主要是看學生的平時表現,比如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網絡教學區的討論活躍度以及體驗教學活動中的表現。而期末成績不只是考察理論知識,還加入了體驗技能的考核,這就順應了體驗教學的改革需要。而對于每個體驗教學活動中學生表現的評定,不再是教師一人評定,而是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總評的方式,并且要保證評定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同時,可以將評定系統分成幾個小部分,比如知識表現、情感表現、方法表現等,分別進行評定之后再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評定結果更具針對性,使學生能夠明白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
四、體驗式教學法在酒店管理專業課程中應用的意義
1.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反而會限制酒店管理人才的成長。因此,為了向市場輸入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保證人才市場的需求得到滿足,院校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上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然而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革新教學理念,其次是改變教師觀念,最后還要創新教學方法,這樣方能使高等教育向前穩步發展,培養出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實踐已經證明,體驗教學法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并推動教學改革。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合作性
體驗教學法通過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而教師只是發揮引導作用,這就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居主體地位。而學生們通過情感的投入,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因而更容易把握教學項目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且可以體會到創新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悅,也就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樂趣。由于體驗式教學中的教學活動通常是分小組進行的,教師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后,小組是在組長的帶領下統一行動的,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組員之間必須團結合作。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小組成員間的充分交流、探討與決策,會使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團隊意識也會有所增強。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需要自主查詢資料,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查詢到的資料分析問題,并解決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這不僅僅是要對操作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們的心智得到提高,能夠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使他們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并著力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4.提高教師的創造性
要想給學生設計一個適宜的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通過對相關教學知識進行整合,將教學內容融入教學活動之中,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并在實際操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創新,以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
五、總結
體驗式教學的系統構建
陳亮根據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將體驗式教學設計為四大系統:目標系統、內容系統、過程系統和組織系統。目標系統主要解決體驗式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內容系統關注體驗式教學的學習任務;過程系統則是體驗式教學的教學程式;組織系統是體驗式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評價對達成目標的保證。
1.目標系統:突顯實踐性思維
實踐性思維是“以自己的需要、價值取向、認知結構、情感結構、已有的經歷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構,從而生成自己對事物的獨特的情感感受、領悟和意義”。它有助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內化書本知識,獲取獨特的生命感受和知識經驗,體驗生命的成長與發展,真切感受到學習的意義與自身的價值。以實踐性思維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目標系統的構建主要從以下兩個層面入手:
第一,實踐性思維內部的目標系統。實踐性思維的核心成分是問題意識、信息統整力、思維發散力和思維情境化。在此基礎上,實踐性思維的內部目標系統建構為:第一,發現和提出實踐性問題的能力;第二,有效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第三,個體基于已有經驗與獨特感受、綜合已知信息并從不同角度構建不同解決方案的能力;第四,個體得出符合現實生活中真實情境的結論的能力。
第二,實踐性思維外部的目標系統。通過實踐思維的訓練,提升實踐能力僅僅是實踐性思維訓練的初級價值,更重要的是實踐性思維的訓練與發展可以連結個體體驗知識的內在意涵,體悟知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實現完整精神與生命的成長這一高級價值。因此,實踐性思維的外部目標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將知識經驗有效內化,體悟知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二是幫助學生完整發展,在尊重現實生命與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發展理性與認知能力,成為理性與情感有機統一與和諧發展的完整生命體。
2.內容系統:訓練與發展實踐性思維
實踐性問題設計是體驗式教學內容設計的核心,應體現問題理解的多元性、問題情境的現實性和問題目標的真實性。
第一,針對實踐性思維發展階段的問題系統。一是提問型實踐性問題,訓練問題意識。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對當前情境和信息進行深入分析,還能將新信息與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反復關聯,關鍵在于為學生提供較為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二是條件型實踐性問題,訓練信息統整力。使學生認識到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常常是條件模糊的,需要根據問題情境、智慧與感受去搜集、整合各方信息,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關鍵在于對條件開放性程度的把握。三是方法型實踐性問題,訓練思維發散力。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解決方案更符合現實情境,關鍵在于從學生的發展水平與生活感受出發去建構具有多種解決方案的實踐性問題。第四,結論型實踐性問題,訓練思維情境化。將問題結果與現實情境不斷對比,最終得出符合現實情境的問題答案,關鍵在于把握邏輯性答案與情境性答案的異同。
第二,針對實踐性問題相關知識的問題系統。一是單元型實踐性問題,整合單元內知識。以實踐性問題的解決為主線,使學生將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內容與已有的知識經驗整合起來,讓學生把知識優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二是學科型實踐性問題,整合單元間知識。突破單個單元的界限,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擴展到整個學科內部,將學科內的知識邏輯拓展為以實踐性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知識網絡。三是綜合型實踐性問題,整合學科間知識。將被分割為多個不同知識體系的知識整體重新融為一體,使學生所學的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體系優化與整合。
3.過程系統:關注實踐性問題的解決
第一,教材內容情境問題化。即將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關聯起來,從中引發出具有“實踐性”和“不確定性”的實踐性問題。一方面,要將教材內容植入生活情境,將書本知識嵌入或還原到現實情境中;另一方面,要從實踐情境中引發出實踐性問題。
第二,問題內容多元表征化。為學生創設寬容、積極的氛圍并給予指導,促使學生將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命感受活化,與問題解決情境反復關聯,生成獨特的問題理解與問題表征。
第三,表征內容方案構想化。即對各種解決方案比較、評判,從中選擇出最具說服力的優良方案,關鍵在于引導學生選擇某一立場去分析問題,構建方案,并為構建的方案尋找辯護理由,同時對比自己與他人的方案,生成一個較為合適的優良方案。
第四,構想內容有效實施化。學生將經過比較、辯護與評判而生成的優良方案加以操作化、實施化。
第五,實施內容全面評價化。要在方案實施中與實施后對整個前期的問題解決方案與過程進行反思與評價,診斷方案本身及方案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或經驗。
第六,評價內容表征重述化。要對實施內容全面評價化所獲取的知識經驗在個體頭腦中重新表征。第七,重述內容遷移實踐化。要將表征重述所獲得的概念化、遷移性強的知識用于解決其他實踐性問題。
4.組織系統:促使學習體驗生成
第一,教學目標向學習期望轉化。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將剛性與抽象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具體的學習期望,先將教學目標轉化為教學期望,再將教學期望轉化為學習期望,最后監控學習期望。
第二,教學內容向學習內容內化。教學內容的學習要讓學生以自我去理解、感受而生成情感與意義。首先進行經驗活化,再開展教學對話,最后再將內化的知識經驗有效運用于生活實踐。
第三,教學傳授向教學對話轉變。在教學活動中提倡對話,會使學生心靈舒展,首先需要激活對話意識,再選擇適宜的對話方式,最后進行對話指導,糾正對話中的偏差。
第四,創設真實的物質環境。營造的物質環境并不要求絕對真實,而要注重學生是否能從環境中體會到真實的意境,可以實境再現,實現“形真”,也可以意境營造,實現“神似”。
第五,設計開放動態的教學時空。目的是要改變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傳統師生角色,促使師生展開多種類型的教學互動。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與開放性、師生及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互動、學習內容的不斷拓展與深化以及實踐性問題的有效解決都可以實現教學時空的不斷延伸與拓展。
體驗式社會學教學的模式設計
根據體驗式教學的基本構想和社會學教學的特點,本文選取“社會學概論”教學中社會分層的教學安排來說明如何構建促進學生實踐性思維發展的社會學體驗式教學模式。
1.教學目標
該節課的教學目標總體來說是通過社會分層的學習,訓練學生的實踐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領悟學習的樂趣與價值。具體來說,先要在掌握社會分層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發現和提出實踐性問題;然后,搜集國內外社會分層的相關資料,并分析資料、整合資料;接著,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與獨特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分層案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后在提出眾多問題解決方案后,能從中選取最符合真實情境的方案。
2.教學過程
第一,課前實踐性問題準備。選取與社會分層相關的材料,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再現真實情境,將社會分層的相關知識植入生活情境,再從實踐情境中引發出實踐性問題。例如,剪輯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讓學生在觀看后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從社會分層的角度思考并提出疑問,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后,準備材料解釋歷史上和現今社會的社會分層形式,即奴隸制、種姓制和等級制。要求學生比較這三種社會分層形式的相同之處,得出社會分層的含義,訓練學生的信息統整力再讓學生運用社會分層理論結合自身的生活感受分析目前社會上關于“屌絲和高帥富”的討論,訓練學生的思維發散力。同時,要求學生聯系社會流動的基本知識,思考如何使個體由社會底層向更高的社會層級流動,以此促使學生將本章知識優化為一個有機整體。
第二,課堂上的體驗式教學。首先是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教師運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將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關聯起來,為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物質環境。例如,教師選取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在學生觀看影片時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和生命感受。鼓勵他們思考為什么不同等級艙位的乘客逃生率不同,婦女和兒童優先逃生的原則是否適用于所有乘客。然后是實踐性問題的解決。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立場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親身參與實現實踐性思維的不斷發展。例如,讓學生運用社會結構和社會分層的知識,分組討論中國的社會階層固化現象,并提出解決方案。每組學生經過充分討論,對各種解決方案比較、評判,從中選出最具說服力、最符合真實情境的方案。最后,總結評價。經過前期的體驗和實踐后,每個學生對體驗式教學活動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促使學生總結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最終由教師評價,客觀公正地指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喚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第三,課后的教學延伸。為了不斷深化學習內容,拓展教學時空,要求學生圍繞“‘中國夢’還會夢想成真嗎?”這一主題,運用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理論分析當代中國的社會流動困境,尋找社會底層向上流動困難的原因,并思考中國未來社會流動的發展方向。為學生推薦陸學藝的《中國社會流動》、邊燕杰的《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美國社會學者分析中國》和李培林的《社會流動與中國夢》,學生也可搜集其他相關的資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整合、分析各方信息,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形成觀點。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教學模式是著眼于留學生漢語思維習慣的養成,能夠在深刻理解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靈活自如地學習漢語知識。其過程為幫助學生認知,進而理解漢語思維習慣,再逐步內化,經過反復操練,經由語言輸出的檢驗和反饋,最終逐步形成漢語思維習慣。我們采用了情景模擬法、現場實踐法、比較分析法等多種教學手段,對象為近兩年來所教授的喀麥隆留學生和一個美國留學生,教學效果比較明顯。下面詳細陳述試驗過程及實施情況。
(一)結合漢文化挖掘教學內容,啟發漢語思維
在給學生講解語言點時,要時刻注意到漢語與其他語言的異同??溌W生精通英語和法語兩種語言。因此,我們在講授漢語知識時主要還是強調漢語與英語的異同,要預先充分設想學生可能會產生的理解困難。漢語作為一種綜合性語言,虛詞和語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會導致有些問題學生不太好理解。如漢語中的修飾語,不論長短,都放置在被修飾成分之前。如學生會說“我喜歡杭州非?!薄拔蚁爰液堋钡鹊取_@就需要耐心地向學生解釋,漢語是“流水式”的語言,中心語和修飾語往往同時出現,而且修飾部分一定位于中心語之前。應該說“我非常喜歡杭州”“我很想家”等。然后再讓他們自己組織幾個類似的句子,有錯誤及時糾正。經過反復講解和訓練,學生們加深了認識并成功掌握這一現象。提到漢語語序,漢語的時間表達方式也不同于英語。漢語的語序是從整體到個體,如“2013年3月28日下午3點20分”“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下沙學源街998號”“每周五晚上我都要在學校教學樓旁邊的花園里坐一會兒”等,這也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認知語言學家認為,時間順序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現象,是人類認知結構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漢語中,往往是先發生的事先講,后發生的事后講,從無到有,逐步展開,語序與時序有較高的象似對應性,兩者往往自然合拍。這說明漢語的語序結構直接反映現實的時序結構,漢民族的認知猶如對現實生活的臨摹一樣。然后讓他們體會現實生活中順序的特點,再反復操練,他們會在認知的基礎上深刻理解并掌握這一語言現象。
(二)遇到難的知識點,盡可能運用恰當的理論
來啟發教學在漢語學習中,詞匯教學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漢語有的詞匯,如“量詞”,仔細分析之后我們會發現,實際上英語中是沒有專門一類量詞的。而漢語中有一類詞專門只做量詞,沒有其他用處,所以說“形形量詞的大量使用”是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給留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例如:為什么說“一顆米粒”,而不說“一顆西瓜”;為什么說“一條黃瓜”,而不說“一條西紅柿”。這就需要教師對“顆、條”等量詞的詞義做形象解釋,以便讓他們理解并掌握。要理解“顆”,先看其形旁“頁”。“頁”是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是“”,像個人頭,所以《說文》“頁,頭也”[1]4355。因此,“顆”在《漢語大字典》中被這樣解釋:《說文》“顆”,小頭也。從頁,果聲[1]4378。發展到后來引申為量詞,僅與體積比較小的物體搭配。“米?!陛^小,用“顆”;而“西瓜”較大,不用“顆”。而“條”則是《說文》“條”,小枝也[1]176。因此,它的本義是“細長的樹枝”,引申為量詞,用于細長的東西。這樣講解他們既了解了漢字文化,又較深刻地理解了這些量詞的用法。方塊型漢字的書寫和認讀對于留學生來講也是一大難題。首先要學習的是筆畫。學生曾提出“筆畫‘’(提)和‘丿’(撇)為什么寫法不一樣,但寫出來看起來是一樣的啊”,我便帶了本毛筆字帖來,告訴他們,漢字最初都是軟筆來寫的??梢钥吹?,這兩個筆畫的運筆方向及最后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硬筆寫出來有時看著一樣,實際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筆畫,漢字就是由這些各不相同的筆畫通過空間組合形成的。這樣他們就知道了這些筆畫的來歷以及具體的運筆方法,也可借機向學生介紹漢語書法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然后我送了他們每人一本字帖,一支毛筆,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去學習中國書法。這樣,既有效地講解和學習了漢字的筆畫,也成功地向他們推薦了一門中國文化,可謂“一石二鳥”。語言學習離不開學習者對如上一個個語言點知識和技能的逐步掌握。教師需要在恰當時間精心組織關于中國文化的主題活動,鞏固和升華學生對漢語特點的整體把握能力。
(三)創設多種體驗模式,促進內化漢語思維
良好的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語言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兩種。物質環境指在學習者的生活環境中精心布置漢語標識、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飾物符號,多看漢語書籍,多聽漢語歌曲、多看漢語的影像資料等。人文環境指創設一個有利于漢語學習者進行漢語交往、學習與生活的環境。對于在我國學習的學習者,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多結識中國朋友,多參加本地的一些活動(如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踢足球、打籃球等),盡可能增加接觸和運用漢語的機會。在本研究中,我們共創設了如下一些體驗模式,效果還不錯。1.在具體情境中體驗。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習者學習語言非常重要。漢語學習也不例外。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營造更多符合真實生活場景的情境。例如,買東西、問路、打電話等。在我們學習買東西這一節時,提到了一些表達,如“請問,這個怎么賣”“這個多少錢”“蘋果多少錢一斤”“蘋果一斤多少錢”“多少錢一斤蘋果”等等。課堂學習后做練習還是有點生疏。下課時告訴學生,課后可以自己去練習買東西。接著又安排一次實習課,帶他們去菜市場和數碼市場這些真實的情境中,去和老板練習買東西用語。經過一上午的走訪,他們已經能流利地使用有關詢問價格和商量價格的用語,如“可以便宜/少點嗎”“太貴了”“很便宜”等等。每到一個柜臺或攤位前,會很自然說“你好,請問這個怎么賣”“可以便宜點嗎”等。同時還學會了很多蔬菜以及電子產品的中文名稱,如蘿卜、紅薯、玉米、白菜、山藥等,還有移動硬盤、手機外殼、內存條等。這樣看來,實際的生活情境對于學習語言來說,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習者身處這樣一個環境,親身體驗到了語言的語境及表達方式以及是否對錯等??傊?,我們應該就不同話題多多開展學生合作互動的活動,多到現實情境中去體驗,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多媒體互動中體驗。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多渠道的輸入學習內容,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各種感官,特別是視覺和聽覺,能使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有關研究也同時表明,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有其自身的規律,他們已具備了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認知的能力,缺少的只是第二語言的表達能力。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作用,利用形象直觀的圖形圖像作為橋梁,使學生盡快地建立起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關系。例如,學生最初學習拼音和聲調時,看些較為夸張的口型發音訓練的視頻資料很有幫助。非洲學生有些發音分不清楚,如“b”和“p”,“z”和“c”等等,另外聲調也比較難。通過多媒體視頻反復播放口型的變化,講解發音技巧,讓他們互相看彼此的口型與視頻里的是否一致,聽自己的發音和準確發音是否相同,反復訓練。課后練習的時候注意口型的準確性,平時上課的時候遇到錯誤的地方就糾正。一個學期結束,發現他們的發音和聲調的準確性大大增強,而且也比較自然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提供真實的語言使用范例。如我們講到幾個能愿動詞(如“可以、能、會、要”等)的區別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多選擇幾組體現這些詞匯不同點的真實語境,讓他們真正體會其中的差異。然后再自己多設計幾組對話,多造幾個句子,反復訓練,最終效果還是不錯的。
(四)采用多種操練方法,養成漢語思維習慣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不可否認大量的語言材料輸入是學習外語不可缺少的環節。成功掌握9門外語的語言學家斯蒂夫•考夫曼在總結他學習漢語的經歷時就提到課堂學習之外自己大量的密集學習。就漢字而言,他每天都要加大自己識記漢字的量,后來,每一天都差不多要掌握30多個生詞。所以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料輸入,不斷練習,也是學好語言的必經之路。除了課外的大量聽說訓練外,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筆者所嘗試過的教學法有快速回答法、復述法、概括法等??焖倩卮鸱ㄊ墙處熖岢鰡栴}后,讓學生用簡短的語句快速回答的一種思維教學法。多用于初級階段。筆者所帶的班級正好是零起點,所以此類教學法就是重點。課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內容比較少,逐步加快回答速度,可以逐步強化他們的漢語思維,以免總是通過翻譯成英語再來理解漢語。通過將近半個學期的訓練,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學生基本可以用漢語思維來直接理解課文內容。復述法是讓學習者把讀過的課文內容和情節簡略地復述出來的思維教學法。本學期學生進入了第二個學期的學習,逐步要求他們用復述法來回答問題。學生在復述課文內容時,既可以用書中的語句,也可以摻進自己的話語。因為是剛剛讀過的課文內容,學習者無須用母語幫助思維,用漢語直接來表述大意,多少帶有一點兒創造性,所以是培養、訓練漢語思維的好辦法。實踐中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概括法是要求外國學生對課文或閱讀材料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進行概括的思維訓練法。要求學習者在對課文內容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重新組織和創造語句。這是在培養、訓練、檢驗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更能促進學習者形成漢語思維的習慣。但是由于學生還只是第二個學期的學習,所以這種方法還沒有正式實施。這些操練的方法都有助于學生在體驗漢語表達方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直接用漢語來思維的習慣。實際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五)選擇恰當“體驗”方式,注重學生的語言輸出
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能力的培養,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更好的語言交流效果,即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輸出。因此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及時修正語言知識,鞏固并提高漢語表達技能。當然,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對于初學者而言,語言訓練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他們練習的對象應該是教師或同學。練習中要以鼓勵為主,注意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使他們越來越敢說。到了高級階段,則要鼓勵他們走向具體情境,大膽地與漢語使用者進行交流和溝通,有錯必糾,能夠準確大膽地使用漢語。
二、實踐“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法中的“體驗”,必須要學生親自的參與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體驗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生生物知識的動力;體驗式教學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景化的教學法,教師在設計的各種情景下講授生物知識,能夠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這樣的學習氛圍才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生物知識。
(二)構建融洽的師生氛圍
體驗式教學法中重要一環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盡量交流、溝通共同的經驗和所能理解的知識程度,這樣不僅能讓師生都融入到自己構建的教學氛圍之中,也讓師生之間相互的尊重、信賴和鼓勵。教師也能更加的了解學生到底適應怎樣的教學方法和生物知識學習的程度,這樣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學。
2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現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師都明白體驗式教學所占的優勢,但是卻很少有人去嘗試。一種是不明白該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不肯定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另一種是大膽的去嘗試了,可是卻沒有收獲到想象中要的結果,這也打擊了教師們想改革教學方法的信心。針對這些情況,下文主要淺析幾點體驗式教學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措施:
(一)構建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情境教學時目前各種教學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也同樣適用,教師根據生物的教學目標,構建真實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們在這些情境中體驗到真實感。在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始時,可以構建情境來導入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生物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在一節課的考試階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針對情境的構建有多種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際情境,將書本上較為難懂、抽象的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見的情況,讓生物知識更加的有趣,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講解細菌作用的知識時,由于細菌較微小,并不能被我們所直接的觀察到,對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教師就可以將我們生活常見的“腌咸菜”和“涼拌菜”的事例滲透到教學課堂中來,讓學生們認識到細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多媒體技術是近幾年來興起的技術,在教學中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運用以體驗式教學法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到,這樣學生可以通過教師課件的展示,更加直觀的理解生物知識,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例如:在學習生物膜系統功能的知識時,由于大多數學校實驗條件和經費的限制,并不能構建太多的情境,這時就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了,教師可以講這一章節的知識,制作成動畫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在教學課堂中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親自的看一遍,比教師照著書本講幾遍更容易讓人理解。
(三)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體驗式教學法的一個重要階段“。知識源于行動”,因此教師要在生物課堂中引導學生們發現自己所難以理解的點,再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親自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索和體驗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純的實驗中,學生就提出了“玻璃棒為什么只能朝一個方向攪拌?”傳統的教師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這樣學生們仍然不明白,只是記住了答案。利用體驗式教學法,教師讓學生們自己分組利用小棉線來代替DNA來做DNA收集的實驗,一組的玻璃棒始終朝一個方向去收集棉線,一組隨意的改變玻璃棒的方向來收集,最后將兩組的結果進行對比,讓學生們自己總結得到的結論,這樣不僅讓學生直接的體驗到結果,也讓學生們懂得主動去探索。
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