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4:04
序論:在您撰寫信息化運維工作要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夯實基礎、厚積內功
2018-2019年,我局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高達350萬元,其中建設的主要方向在網絡安全、服務器及通用設備上。我們在省局建設“省-市”范圍網絡邊界安全體系的基礎上將建設范圍擴大到“省-市-縣”三級,實現網絡安全全覆蓋;我們按照省局關于數據庫服務器物理機化的要求,綜合考慮安慶案件數量大服務器負荷重,在省局要求配置的基礎上增配50%;同時根據業務需要采購了三臺中端服務器,不僅承擔了為省局人事系統庫和流程應用分庫分流的任務,還為未來需要上架的應用預留了資源。通用設備配備方面,我們在嚴格執行物資配備及報廢標準的基礎上,高度重視用戶體驗,做到了“不因電腦卡頓造成工作卡頓”。運維外包方面,僅我局在軟硬件外包運維上的年度投入已達76萬元,我局駐場運維人員達7人,同時硬性要求各分局實現硬件外包,鼓勵開展軟件外包。我們希望通過在基礎設施和日常運維上的持續投入,扭轉大家對于信息化建設“爛路跑好車”的誤解,架設好承載智慧應用的“高速公路”,通過用戶體驗積累口碑,通過硬件投入積攢內功。
二、需求導向、薄發外力
2018年我市按照“6+1”模式,鼓勵各分局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出發,百花齊放開展智慧分局建設,各分局引進或自主研發了一批貼近本地實際、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智能系統,2019年我局結合省局信息化工作要點出臺了我市的信息化工作要點,一是對優質成果進行擴大推廣,二是總結經驗加強統籌規劃。
在今年的信息化規劃中我們更加謹慎更加靈活,參考省局逐步加強對核心業務系統的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的趨勢,我們將信息化建設思路逐步從“體系化”調整到“模塊化”,對涉及核心業務、整體投入大或者存在上級統籌可能的項目,繼續鼓勵小范圍試點,待時機成熟再行鋪開;信息化建設整體方向更加側重于空白領域的自主研發探索,如已經完成研發的智慧黨建系統和正在研發的內控流程管理系統,便是準確切中黨員積分制管理和采購行為內部監管難點的建設,這種“模塊化”建設模式優點是“短平快”,即切入準、風險低、投入小、產出快,且具備在空白領域成為行業標準的潛質。
二、回顧歷史、總結提升
圍繞稅收中心工作任務,全市地方稅收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堅持科技引領、務實創新,貫徹全省稅收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管理創新、數據突破、項目推進、運維規范、安全鞏固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信息管稅,著力提升信息化運維和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促進稅收事業科學發展。
按照這一總體要求,全市地方稅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扎實開展應用項目推廣,推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加強項目建設工作,保證建設質量。
一是做好納稅服務績效考核系統的建設和上線工作,完成系統聯調維護和運維工作。
二是開發智能稅務終端應用程序,實現納稅人發票真偽查詢和稅務人員的移動辦公。
(二)做好應用項目的推廣工作。一是完成風險管理系統的推廣工作。按照省局推廣方案,協助征管部門在全市全面推廣工作。二是按照省局推廣計劃做好綜合辦公系統軟硬件和網絡安裝調試,odps公文處理系統歷史數據的備份和遷移工作,配合完成系統上線工作。三是加快pos機查詢繳稅項目的推廣,逐步在全市范圍推廣運行;四是做好社保費通過財稅庫銀方式繳庫擴面推廣的技術支持工作。五是拓展存量房價格評估系統的應用面。做好相關技術支持工作。六是完善網絡在線發票系統。擴大網絡在線發票的應用面,開發網絡在線發票兌獎功能,實現二維碼發票真偽驗證以及短信提醒功能。
二、夯實稅收數據基礎,力爭數據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繼續做好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根據稅收業務和基層部門工作需要,以風險管理系統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電子稅收數據質量審計、核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數據質量日??己藱C制。
(四)以數據分析利用為主題,在數據管理上實現突破。以深化數據應用,服務稅收工作為主題開展數據管理工作。開展征管報表專項主題數據分析利用工作,對征管業務系統中征管報表部分進行梳理,提出省、市、縣級業務部門實際需要的報表需求,提交省局評審和開發。
三、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保障作用
(五)做好硬件平臺項目建設。一是做好硬件基礎平臺的搭建工作。按照省局安排利用虛擬化軟件構建虛擬化云計算平臺,將現有將現有服務器納入云計算平臺,應用系統向云計算平臺遷移,實現應用平臺的優化整合。二是配合省局完成稅收數據災備中心設備平臺升級工作,保障稅收數據災備系統的平穩安全運行。
(六)做好金稅三期工程網絡和安全項目建設。一是做好金稅三期省以下網絡和安全建設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制定實施方案,進行網絡和安全項目建設。二是優化縣區局和稅務所的網絡設置,實現雙線路的自動切換。三是根據納稅服務績效考核工作需要,升級市局到區縣局的備份線路,更換路由設備,提升網絡帶寬。三是建設全市廣域網絡流量監控分析系統。在市局部署廣域網絡流量監控分析系統,加強對全市廣域網絡運行狀態的監控,合理分配網絡資源,提高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七)做好機房基礎環境項目建設工作。一是改造省局稅收數據災備中心暨市局中心機房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完善機房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加濕系統、通風系統的功能,加強機房的統一管理,提高運維效率。二是改造機房綜合布線,增加供電和網絡布線,滿足新增設備的需求。
四、加強運維體系建設,規范運維管理
(八)加強網絡和硬件設備管理。一是加強網絡管理。制定全市地稅系統網絡建設、網絡配置、網絡運維技術規范,提升全系統網絡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二是加強硬件設備管理。制定計算機類設備更新管理辦法;及時更新市局中心機房硬件平臺的老舊設備,保障各業務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九)規范應用系統運維管理。一是建立健康檢查規范,加強系統運行監控。從應用系統的配置信息、性能、業務數據質量等方面,制定健康檢查制度,明確健康檢查指標,定期開展系統健康檢查,有效降低系統風險。二是制定網上辦稅系統運行維護規范,加強系統的運維管理,在實現身份認證的基礎上,逐步在網上辦稅系統實現數字簽名功能,提高網上辦稅的防篡改和防抵賴性。
(十)做好信息化日常運維工作。提高應用系統日常運維質量。在各項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的調整時,配合做好需求分析調研,確保各項稅收政策及時有序的落實;加強溝通,利用各級運維資源,做好問題管理平臺的運維管理工作,按月開展問題分析,為系統優化提供依據;定期更新問題知識庫,充分發揮問題管理平臺效能。
五、強化安全管理,鞏固信息安全體系
(十一)鞏固信息安全建設成果,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各項制度的執行和落實,繼續做好年度安全檢查。將安全管理要求和日常運維工作相結合,梳理和細化基礎環境、硬件平臺、應用系統、數據管理等日常運維工作的規范和要求,逐步建立安全運維制度框架、管理機制,進一步夯實和提升全市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做好信息安全整改工作。根據信息安全風險測評工作、信息安全檢查工作,全面落實各項整改工作任務。一是強化安全管理,開展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工作,進行等級保護專項培訓、對二級以上信息系統完成信息系統有關備案工作。二是加強技術防范,通過部署集中授權訪問控制系統加強對運維工作的安全高效管理,通過部署抗ddos攻擊設備,加強對門戶網站的安全防護,根據省局對ca認證系統意見,制定ca 認證系統的應用規劃。
(十三)推廣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根據省局對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的試點情況,適時在全市推廣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規范終端用戶的使用行為,力爭達到合規進、授權用、加密傳、安全存、審核出、銷毀凈、日志留的應用目標。
六、完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一、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做好信息系統建設
(一)全面推行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升級版。按照總局和省局統一部署,建立電子底賬,全面推行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升級版。使新系統覆蓋所有增值稅納稅人和所有增值稅發票,不再對新辦納稅人推行老稅控系統。加強技術統籌,優化系統運行環境,做好稅控裝置發行、發放管理,確保升級版平穩、有序運行。
(二)完成金稅三期優化版推廣應用工作。按照總局和省局統一部署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扎實細致開展系統初始化工作,嚴把數據清理和遷移質量關,精心實施系統性能壓力測試,全力做好上線運行保障工作,確保我市國稅系統在三季度前完成金稅三期優化版的推廣應用工作。
(三)積極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是今年總局和省局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也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全面落實總局和省局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會議精神,嚴格按照既定目標、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扎實推進。按照總局和省局部署,深入查找風險點,不斷完善風險指標體系,制定風險防范新措施,持續改進內控機制。
(四)全面優化完善我市網上辦稅系統。優化和完善我市網上辦稅系統,及時實現與“金稅三期”的系統同步,并以網上辦稅系統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其他新型電子遠程辦稅渠道,實現手機移動終端APP和微信公眾平臺辦稅等方式,打造我市全新電子稅務局辦稅新格局,以實現與實體辦稅廳等同功能、達到“足不出戶,輕松辦稅”為長遠建設目標。
(五)大力推進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行績效管理3.0版和個人績效管理2.0版,實現組織和個人績效管理的全覆蓋。配合做好綜合辦公、財務等行政管理類應用系統的升級優化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優化應用系統運行維護工作機制
(六)著力優化運維工作機制。優化目前運維流程,大力推廣集中運維工作平臺,實現應用系統運維的歸口化管理,減少運維受理環節。
(七)做好應用系統日常運行監控、維護和健康檢查。以實現系統零中斷為目標,強化主動運維和多級聯動,確保各大應用系統正常運行。進一步完善應用系統定點聯系工作機制,擴大聯系點范圍。積極推進金稅三期運維項目建設。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管理水平
(八)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力度。加強對部分縣市區局機房和網絡布線改造項目設計、施工過程中的監管,確保實施到位,確保實用及安全性;加強各級機房及基礎設施的巡檢,加強縣區以下辦稅場所及各級政務中心辦稅點核心設備的保護。
(九)優化基礎設施資源管理。統籌基礎設施資源規劃,推進按需分配、有序運行和精細管理。建立設備信息更新審核制度,推動基礎資源歸類整合。按使用年限、報廢流程和權限,規范設備報廢。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統籌同類設備維保服務。
(十)做好網絡及視頻會議管理。以實現網絡零中斷為目標,優化網絡結構,加強對稅務系統廣域網的全面監控,完善網絡監控平臺,提高網絡利用率。貫徹落實稅務系統廣域網管理規范,提高網絡管理水平。加大高清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和管理、考核力度。
四、持續強化數據資源管理
(十一)深化數據治理、完善數據資源管理機制。嚴格數據校驗和審核,堅持數據“零差錯”不動搖,把好數據入口關,做好歷史數據的修正和“垃圾”數據的清理,持續提高數據質量。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渠道,繼續加大各類稅收數據和擴大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力度,實現第三方涉稅信息的定期自動交換。強化數據資源的統一存儲、統一管理,集中應用,逐步形成科學化、系統化和制度化的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工作機制。做好涉稅數據的保密和安全。
(十二)優化數據分析平臺、深化數據資源挖掘。堅持科技創新和科技引領理念,充分利用省局數據倉庫和稅收風險管理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應用技術,深化數據資源挖掘,不斷優化數據分析平臺,為稅收宏觀分析和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信息。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稅務稽查現代化水平。
五、著力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十三)做好信息安全規劃與網絡安全檢查。逐步建立稅收網絡安全“統一領導、嚴格管理、按章運行、全員參與、考核到位”的綜合管理格局。做好年度網絡安全檢查、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等級保護和應急處置演練工作。力爭實現信息安全防范技術方面的突破。
(十四)加大信息安全宣傳力度。舉辦“稅務系統信息安全宣傳周”活動,以總局《信息安全意識教育大綱》為藍本,向全體稅務干部宣傳信息安全知識和政策要求,切實做到信息安全理念“入耳、入腦、入心”。
六、加強信息技術隊伍建設,強化績效考核和內控機制建設
(十五)提升全員信息化素質。積極推進稅務干部信息化素質能力培養,通過豐富多樣的教育培訓和競賽活動,提升全員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技能。
(十六)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專業培訓,發揮專業人才所長。充實信息技術部門人員,提升專業技術能力,配齊信息安全等專門崗位人員。做好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區環保局要求,并按照市環保局下發的《關于印發<2014年全市環境信息化和自動監控工作要點>的通知》和區環保局《關于印發<目標績效考核辦法>及2014年目標考核任務的通知》文件,扎實工作。
(一)落實我區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傳輸有效率考核責任。企業自動監控傳輸有效率達到75%列入國家減排考核三條紅線之一,中心把這項工作列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專人強化平臺值守,建立運維臺賬。總體情況是:1月傳輸有效率是71.3%,2月傳輸有效率是99.66%,3月傳輸有效率是99.23%,4月傳輸有效率是99.63%,5月傳輸有效率是99.48%,達到了國家75%紅線指標的要求。
(二)配合省、市做好國控重點污染源現場端建設。今年全省將對457家國控企業安裝視頻監控,我區3家國控企業已經通過現場調研。另外徽記食品也申請安裝視頻監控,這將有助于今后執法效率的大大提高。
(三)完成了“12369”語音和排污費征收管理系統的鏈路割接工作。
(四)積極推動環境信息應急中心達標建設和省控監控系統建設?,F已擬定達標建設方案和企業現場端建設方案,由于我區在開展各平臺整合,現已將方案移交區信息中心。
(五)加強業務系統的運維,保障“12369”語音系統,國控平臺、排污費征收管理系統等安全運行;健全網絡管理制度,確保信息和網絡安全。
二、2014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推進環境信息應急中心平臺建設進度,確保我區平臺整合后滿足業務目標要求。
(二)制定環境應急演練方案,預計在9月份開展一次應急演練;加大應急物資儲備。
(三)繼續做好自動監控傳輸有效率指標不低于75%。
(四)做好視頻會議系統聯網建設,待市上視頻會議室建好后,保障順利接通。
(五)強化環境信息能力達標建設。采購辦公設備,引進環保人才,開展業務培訓。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高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長足發展,無論是計算機數量還是網絡覆蓋情況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移動網絡迅速普及的情況下,高校的互聯網接入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泛,
在信息化日益受重視的今天,校園網建設的資金投入與籌措早已不成問題,而如何進行日常的運行與維護,各個學校的模式各不相同。
向師生收費,仍然是主要的運行資金來源。在對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的一項調查顯示,被調查的700多所學校中,有55%的學校對老師和學生收費,以維持校園網的運行,另有45%的學校尚未收費。學校在保證持續發展中,資費政策不一,其中“按流量收取,以網養網”仍然是主流做法。但如何保障網絡運維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模式是長期以來高校探討的一個話題。
目前來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以網養網”,然而高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對學生日益增多的移動設備進行管理和計費,甚至如何杜絕一個賬號一宿舍學生蹭網的問題;而對于高校的在校生來說,則是如何更便捷地登錄校園網絡、更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不同設備的流量使用情況。
用戶體驗,對于高校的網絡管理者和校園網絡使用者來說,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
傳統的采取專有客戶端認證上網的方式,學生要記住學校上網賬號和運營商賬號兩個賬號,進行兩次撥號操作,體驗自然好不到哪去。而對于校園網的管理人員來說,在移動終端變多的情況下,專有客戶端的認證方式帶來的工作量也相當大。
“基于開放和兼容的理念,銳捷網絡新一代認證計費管理平臺SAM+基于標準Radius協議開發,支持準入、網關準出、準入準出一體化、扁平化多種認證模式,同時兼容產品與品牌無關、網關模式下與基礎設備無關,擁有豐富且開放的第三方接口?!变J捷網絡認證計費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趙敏表示,“全新的UI設計,通過軟硬件高度融合的高可用方案,以及多品牌融合對接,可以為用戶帶來一個兼具體驗和簡易運營的認證計費管理平臺?!?/p>
RADIUS協議最初是由Livingston公司提出的,原先的目的是為撥號用戶進行認證和計費。后來經過多次改進,形成了一項通用的認證計費協議。
關鍵詞:智慧校園;機制保障;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01-0019-03
一、引言
自從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國內外教育信息化領域有關“智慧校園”的研究分析很快成為熱點,許多活躍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專家學者紛紛提出智慧校園的內涵和建設方案,并在高校付之于實踐,大力推動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2010年南京郵電大學提出并實施了“智慧校園”建設方案,正式拉開了中國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序幕。經過這幾年的積極探索和總結經驗,智慧校園建設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從理論研究角度來看,以技術角度對智慧校園進行探討的研究占大多數,在CNKI中以“智慧校園”為關鍵字對期刊論文和碩博論文進行搜索,找到348條結果,90%以上的論文是從技術角度對智慧校園展開分析??梢哉f,智慧校園建設依舊還處于起步階段,作為一項具備基礎性、長期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人造工程,其推進過程最大困難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也勢在必行。
智慧校園正逐漸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為更好地全方位地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適當適時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有助于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促使教育信息化正能量最大發揮,對于今后智慧校園的發展將有著積極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智慧校園建設保障機制的必要性
制約智慧校園發展的因素各有不同,拋除技術原因,主要表現為:各業務部門溝通協調困難;相關法規制度不健全;持續發展資金不到位;人力資源建設不到位等。
1.信息部門主導項目,全員參與意識淡薄
總結近幾年智慧校園建設的經驗來看,多數建設的主導負責是技術部門信息中心,其他業務部門項目參與度往往取決于信息部門的傾向性、協調性,這樣建設的智慧校園雖然有利于突出新媒體與新技術,但其缺點也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1)信息部門作為一個技術部門,其角色的能力、權力有限。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主管校領導的強力參與,在智慧校園的整體管理、溝通和協調方面顯得舉步維艱;(2)對辦公、教學、科研和后勤等業務流程不了解,造成重技術輕應用的傾向,一定程度上忽視教與學等主流服務;(3)其他業務部門人員在思想上存在知識依賴,缺乏主人翁意識,很多日常信息化工作都被動地由信息管理部門承擔,不能充分調動每個崗位上業務人員的積極性,致使不能全員參與校園信息化建設。
2.項目一次性投資,缺乏持續資金支持
目前,很多學校以項目方式籌建智慧校園建設初始資金,這種資金是一次性的投入,項目結束也就意味著資金投入結束。這種方式的資金一般投入比較大,主要用于購置軟硬件基礎設施,無法兼顧資源建設、團隊建設、運維升級等方面的持續投入。智慧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建設過程,除了初期建設一次性投入,還應該保證每年投入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系統運維、教學資源開發、人員信息素養培訓等方面。
3.信息素養偏低,人力資源建設不到位
智慧校園系統作為典型的人造系統,構架圖中最上層是應用系統,其主要使用者包括行政人員和教師,他們的信息化水平對智慧校園的推進程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證明,項目團隊的整體信息化水平越高,智慧校園的推進越順利。為提高團隊整體信息化水平,必須先梳理目前智慧校園建設團隊普遍存在的問題:(1)團隊組員的不可選擇性。智慧校園建設團隊成員一定來自各業務部門,包括辦公室、教務處、后勤等。他們來自不同崗位,兼職成為智慧校園建設團隊成員,具有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背景,年齡、學歷、職稱等也各有不同。(2)缺乏提高信息素養氛圍。業務部門行政人員、信息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和學校領導的信息化素養均需要提高,必須建立長效保障機制,以營造潛移默化提高信息素養環境。
4.專項政策法規缺乏,激勵機制不健全
近幾年,教育部下發了諸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規,涵蓋了教師教育信息化、數字化校園、教育資源信息化方面等建設內容: 2010年1月,教育部下發 《關于印發<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加強終身學習網絡和服務平臺建設”, “推進教育信息化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2010年5月,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共同《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把建設數字化校園作為重要目標;2011年8月,教育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的通知》;2012年3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等。
[關鍵詞]營銷 抄表例日 線損率 電費核算
中圖分類號:TM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6-0295-01
第一章 引言
抄表例日是指定抄表段在一個抄表周期內默認的抄表日。根據供電單位范圍內客戶數量、客戶用電量和客戶分布情況確定客戶抄表例日。
為避免抄表例日的變動給線損統計、電量電費的準確計算帶來的影響,加之合理分配抄表工作量、降低電費回收風險等的需要,國網公司、省公司出臺了大量的制度與標準,為客戶抄表例日的確定和變動作了詳細的規定。
第二章 抄表例日的現狀分析
一、抄表例日與線損統計的關系
浙江省電力公司《線損管理標準》第5.3.2條規定,線損率是線損電量占供電量的百分率,
若線損電量是由電能表統計供電量及統計售電量的差值計算得出,則對應的線損率稱為統計線損率;若線損電量是通過潮流計算或等值電阻法等計算得出,則對應的線損率稱為理論線損率。
因供電量關口抄表時間都固定在月末24點,準確度相對較高,影響統計線損變動的主要因素就是售電量,而售電量又與廣大客戶的抄表例日及抄表周期密切相關。在實際工作中,影響月度統計線損變動的原因較多,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受大、小月日歷時間差影響,供、售電量統計天數不一致,影響的線損率波動在±3%左右。
2.供電量和售電量的抄表時間相差較大,造成供、售電量統計區間不一致的情況。富陽公司考慮到電費回收、電費抄表核算工作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自然月抄表例日最遲安排在每月的25日,中、小型用戶都安排在每月的20日之前,抄表例日后至月末之間用戶用電量的較大變化,也將給線損統計帶來較大的影響。
因此,要改變統計線損受電費抄表例日影響的現狀,使線損率統計真正體現供電企業的在電網的規劃設計、生產技術和運行管理中的水平,承待出現一種新的線損統計體系與方式,杜絕抄表例日變動以及抄表例日設置不合理帶來的影響。
二、抄表例日與電費準確核算的關系
按照現行的電價政策,存在以月或年為周期計算電費的特定用戶,比如:兩部制用戶的基本電費按月為周期計算,居民一戶一表用戶的階梯電費按年為周期計算,抄表例日的變動將影響這兩類用戶電費的準確核算。考慮到居民一戶一表用戶按年執行階梯后,抄表例日變動給電費準確核算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抄表例日的變動或設置不合理將對兩部制用戶的基本電費準確計算帶來一定的影響。根據國家發改委2005年公布的《銷售電價管理暫行辦法》,工商業及其它用戶中受電變壓器容量在100千伏安或用電設備裝接容量100千瓦及以上的用戶,實行兩部制電價。受電變壓器容量或用電設備裝接容量小于100千伏安的實行單一電度電價,條件具備的也可實行兩部制電價。今后,執行兩部制電價的用戶將大幅度增加,抄表例日變動的影響范圍也越大。
第三章 抄表例日的未來展望
一、變革線損統計方式,取消售電量抄表例日與傳統線損統計的關聯。
(一)主要做法
準確的講,影響線損率計算值變化的兩個因素應該是供電量與用電量,從供電量與用電量的定義來看也符合這個說法。供電量是指一段時間內的供應電量的總和,用電量是指一段時間內用戶使用電量的總和。
(二)工作要點
1.加強“營配貫通”數據治理,完善數據治理檢查機制。通過建立數據質量管理平臺對基礎數據更新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進行監督,對電子化移交完成率和營配數據質量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整改。
2.堅持“營配貫通”數據同源,完善設備異動協調監督機制。在堅持數據同源,確保不同部門(不同系統)同類數據一致性的基礎上,完善設備異動的相互協調監督機制,對影響數據準確統計的關鍵設備信息。
3.開展“供、用同期線損”統計深化應用。以“供、用同期線損”統計結果為依據,運用理論線損的計算方式,準確確定分區、分壓、分線、分臺區線損率的合理變動區間,進一步優化“臺區線損準確可算率”統計規則。
二、變革抄核收方式,逐步弱化抄表例日概念。
(一)主要做法
營銷信息化技術經過近20年的發展,營銷業務已從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由各自為戰的業務管理走向了統一規范的標準化業務管理,由傳統業務逐漸走向了以客戶導向型為指引的,集約化、互動化、智能化、精益化的現代電力營銷業務信息化模式。
利用表計的電量凍結功能,對各類用戶按照電價政策和便于電費回收設定不同的凍結日,此凍結日即可作為電費的“賬單日”,然后在經過固定的時間完成出賬工作。使抄表工作逐步回歸營銷貿易結算的屬性,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現有模式下抄表例日變動給電費準確核算帶來的影響。
(二)工作要點
1.按用戶類別固化“賬單日”、“出賬日”。通過準確把握銷售電價的發展方向,研究確定新形勢下符合一般貿易結算規則的抄核收制度,按照不同用戶類別逐步固化“賬單日”及“出賬日”。如:居民用戶設定每月1日為“賬單日”,5日為“出賬日”,電費周期取上月末24時至本月1日0時,1至5日作為電費發行的日子。
2.建立統一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運維監控機制。強化主站運行監控,開展適用于載波模式的終端自動維護技術研究,實現了系統的智能化和批量采集設備的即裝即用;對常見采集異常現場處理業務實施分片外包,通過量化指標和績效考核,有效提升了外包業務質量。
3.變革了傳統模式下電費復核的方式,實施電費智能復核。實現了電費異常處理的流程化和集中監控,確保系統自動啟動電量電費計算,智能篩選甄別量、價、費問題。大大降低傳統模式下的電費復核工作量,提升了電費復核效率,壓縮電費出賬時間。
第四章 結論
1.利用供、用同期的理念,變革線損統計體系與方式,改變依賴嚴格執行抄表例日制度統計得到售電量來代替用電量計算線損率的現狀。
2.利用先進的營銷信息化手段,徹底改變傳統的抄表模式,同時逐步弱化抄表例日的概念,最終以“賬單日”取代抄表例日,使抄表工作回歸營銷的貿易結算屬性。
參考文獻
[1] 國家電網公司電費抄核收工作規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