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3 16:48:39
序論:在您撰寫新零售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良好,但不容忽視嚴峻的一面,做好經濟工作要把握和處理好幾個帶有全局和戰略意義
的關系,同時要抓住重點,加大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關鍵詞經濟形勢經濟環境實施宏觀調控改革和發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的最后一年,是改革、發展、
穩定的關鍵一年,是世紀交替之年。這一年經濟工作做得如何,對全局影響重大。最近
中央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形勢,提出了奮斗目標,部署了2000年經濟工
作的主要任務,需要我們認真把握,狠抓落實,繼續奮發努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
健康發展,為新世紀的經濟騰飛創造良好的開端。
一、當前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
(一)當前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
1999年以來,在中央采取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
較快增長的態勢,頭9個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4%.1~10月,工業增加值增長9.1%,增
長速度比較平穩;農業收成穩定,糧食總產量大體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平緩,全國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城鄉集體和個體投資)增長7%,其
中基本建設投資增長6.6%,更新改造投資增長下降0.9%,房地產投資增長17.4%;隨著
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領域的擴大,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2%,增幅比上月提
高1.6個百分點;外貿出口出現回升態勢,9月份出口增長20.2%,10月份出口增長23.8%.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1~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長19.4%,增收1300多億元,財政收入占國
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金融形勢比較平穩,到10月末,M1、M2分別增長15.1%、
14.5%,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國家外匯儲備已超過1500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
加,生活水平繼續提高,10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59270億元,同比增長13.4%.
從前三個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可望達
到7%甚至略高一些。這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當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經濟形勢出現了一些好轉跡象:(1)工業經濟效益水平提高。
1~9月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去年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其中成本費用利潤率
提高1個百分點,總資產社會經濟發展貢獻率提高0.2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提高0.8
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下降1.7個百分點。1~9月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
12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
48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倍。(2)外貿出口進一步回升。隨著亞洲周邊國家
的經濟復蘇、需求增加,我國對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出口增長加快
;同時國家加大了出口退稅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出口的增長。從7月份開始,出口增長
開始回升。7月、8月、9月、10月出口增長分別為7.5%、17.8%、20.2%、23.8%.預
計全年出口增長可達5%左右。(3)物價下降出現減緩的跡象。8月份,受季節性因素
和肉禽價格進一步回升的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1%,比去年同月下
降1.7%;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
區調整學雜費、房租、水電費價格以及部分食品價格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
上月上漲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0.7%,比去年同月
下降2.8%.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價格下降2.6%,降幅均
比上月縮小0.2個百分點。此外,隨著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工業品市場回暖,工業品價
格降勢也在趨緩。7月、8月、9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分別下降2.5%、2.3%、2.1%,工
業品原材料購進價格分別下降3.4%、3.3%、1.8%.
(二)經濟環境日趨嚴峻的一面不容忽視
以上三種跡象表明,經濟增長出現一些好轉的跡象,但還沒有形成好轉的趨勢,目
前還不能作出經濟增長出現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斷。對今后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
是逐步好轉還是比較嚴峻?還有待觀察。
從國際經濟環境來看,美國經濟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長,但由于美國股市出現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對歐元、日元出現一定的貶值趨勢,不排除出現股市動蕩、外資抽逃、
消費萎縮、使經濟增長發生逆轉的可能性。日本經濟開始緩慢復蘇,但由于日本內需市
場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經濟走向如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比較大。歐盟經濟正在穩
步增長,但由于歐元的實施,歐元區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強。亞洲周邊國家和地
區的經濟開始復蘇,即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出現好轉,對我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也
將形成一種競爭關系。綜合以上一些情況,2000年世界經濟增長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即使經濟增長快于1999年,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對我國
經濟形成競爭的不利因素在增加。從總體上看,2000年我國外需壓力還是很大,外貿順
差有可能進一步減少,利用外資也有可能會下降,外貿外資的減少,需要通過進一步擴
大內需來彌補。
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場需求依然疲
軟,大多數工農業產品生產過剩,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消費意愿不強,民間投資不
振,銀行貸款行為趨于謹慎,資金供應趨緊,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社會就業壓力加
大,等等。當前經濟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通貨緊縮趨勢仍在發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為止,全國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連續24個月負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18
個月負增長,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連續42個月負增長。按照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的定義,
一國消費品價格連續兩年負增長,就可視為通貨緊縮。我國實際上已經達到這一標準。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從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從中長期因素看,多年來的重
報告總結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個人總結述職報告實習報告
實踐報告工作匯報辭職報告調研報告黨政報告
演講致辭公眾演講競聘演講
就職演說安全生產愛國演講英語演講開幕閉幕慶典致辭
賀電慰問領導講話
黨政相關入黨申請入團申請
轉正申請思想匯報黨性分析事跡材料申報材料行風建設
公文范例
主持詞
求職應聘個人簡歷英語簡歷自我鑒定自我介紹
自薦信求職信會議發言婚喪嫁娶祝福祝賀廣播稿
心得體會經驗交流公務員法政治學習讀后感
學習心得創業計劃
征文范文應用文論文格式英語作文
綜合范文合同范本文秘工作辦公表格計劃方案社交禮儀
節日相關規章制度畢業設計法律文書時政專欄
論文中心
教學論文
法律論文
商務論文
行政論文
醫學論文
藝術論文
理工論文
文史論文
免費教案
站內范文搜索
|網站首頁|綜合范文|報告總結|心得體會|求職應聘|演講致辭|黨政相關|時政專欄|英語作文|教案大全|論文撰寫|經濟論文|教學論文|法律論文|商務管理|
|行政管理|醫學論文|藝術論文|理工論文|文史論文|文檔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信息管理論文>>正文
相關文章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宏觀視角
會計論文: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宏…
ERP項目在同力公司的實施調查
圖書館實施業務外包的意義和策略
加快實施知識管理,促進傳統企業…
對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管理者收購(…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政策取向
加快實施知識管理,促進傳統企業…
對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管理者收購(…
論國有資本宏觀財務目標的分割
為什么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我國實施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分…
試論會計委派制實施的可行性
有限度的會計委派制及其實施環境
政府宏觀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
熱門文章
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經濟一體化與國家的碰撞
中國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與教學探析
新公共管理對中國行政管理改革的…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責任取向析論
論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則…
中西方法治理念下的政府公共行政…
市場失靈、政府失靈與政府干預
高校圖書館如何為高等函授教育服…
中美教育行政組織比較研究
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論國有資產重組中的合謀行為及其…
國有資產流失的現狀及對策
新公共管理:當代西方公共行政的…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論
創新:邁進新世紀的圖書館管理
高校圖書館如何為高等函授教育服…
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管…
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若干問…
網絡環境下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
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更新時間:2007-8-1621:03:58
復建設導致經濟結構嚴重失衡。這次通貨緊縮,實際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與中長期
的結構不合理因素交織并發,從而使我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通貨緊縮壓力。我國這一輪經
濟增長下滑的周期最長,從1992年算起,至今已長達7年,目前下滑的趨勢仍在發展。
特別是這兩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未從根本上
遏制住經濟增長下滑的趨勢。2000年國內經濟環境依然比較嚴峻。
二、2000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幾個關系
2000年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不容樂觀,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分析,預計這年經
濟增長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率提高0.2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提高0.8個百分點,資產
負債率下降1.7個百分點。1~9月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200多億元,比
去年同期增長7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80多億元,比
去年同期增長1.5倍。(2)外貿出口進一步回升。隨著亞洲周邊國家的經濟復蘇、需
求增加,我國對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出口增長加快;同時國家加大
了出口退稅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出口的增長。從7月份開始,出口增長開始回升。7月、
8月、9月、10月出口增長分別為7.5%、17.8%、20.2%、23.8%.預計全年出口增長可
達5%左右。(3)物價下降出現減緩的跡象。8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和肉禽價格進一步
回升的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1%,比去年同月下降1.7%;商品零售
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區調整學雜費、房
租、水電費價格以及部分食品價格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2%,比去
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0.7%,比去年同月下降2.8%.10月份
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價格下降2.6%,降幅均比上月縮小0.2個
百分點。此外,隨著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工業品市場回暖,工業品價格降勢也在趨緩。
7月、8月、9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分別下降2.5%、2.3%、2.1%,工業品原材料購進價
格分別下降3.4%、3.3%、1.8%.(二)經濟環境日趨嚴峻的一面不容忽視
以上三種跡象表明,經濟增長出現一些好轉的跡象,但還沒有形成好轉的趨勢,目
前還不能作出經濟增長出現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斷。對今后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
是逐步好轉還是比較嚴峻?還有待觀察。
從國際經濟環境來看,美國經濟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長,但由于美國股市出現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對歐元、日元出現一定的貶值趨勢,不排除出現股市動蕩、外資抽逃、
消費萎縮、使經濟增長發生逆轉的可能性。日本經濟開始緩慢復蘇,但由于日本內需市
場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經濟走向如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比較大。歐盟經濟正在穩
步增長,但由于歐元的實施,歐元區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強。亞洲周邊國家和地
區的經濟開始復蘇,即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出現好轉,對我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也
將形成一種競爭關系。綜合以上一些情況,2000年世界經濟增長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即使經濟增長快于1999年,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對我國
經濟形成競爭的不利因素在增加。從總體上看,2000年我國外需壓力還是很大,外貿順
差有可能進一步減少,利用外資也有可能會下降,外貿外資的減少,需要通過進一步擴
大內需來彌補。
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場需求依然疲
軟,大多數工農業產品生產過剩,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消費意愿不強,民間投資不
振,銀行貸款行為趨于謹慎,資金供應趨緊,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社會就業壓力加
大,等等。當前經濟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通貨緊縮趨勢仍在發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為止,全國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連續24個月負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18
個月負增長,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連續42個月負增長。按照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的定義,
一國消費品價格連續兩年負增長,就可視為通貨緊縮。我國實際上已經達到這一標準。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從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從中長期因素看,多年來的重
復建設導致經濟結構嚴重失衡。這次通貨緊縮,實際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與中長期
的結構不合理因素交織并發,從而使我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通貨緊縮壓力。我國這一輪經
濟增長下滑的周期最長,從1992年算起,至今已長達7年,目前下滑的趨勢仍在發展。
特別是這兩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未從根本上
遏制住經濟增長下滑的趨勢。2000年國內經濟環境依然比較嚴峻。
二、2000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幾個關系2000年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不容樂觀,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分析,預計這年經
濟增長的社會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為7%左右,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但仍然要付出艱巨的
努力。對此,2000年經濟工作需要著重把握和處理好幾個帶有全局和戰略意義的關系。
(一)既要堅持擴大內需,又要加大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的力度
擴大內需的核心是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經濟總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
越來越受到結構不合理因素的制約,如果不調整結構,經濟增長就不可能上去。調整結
構,不能是短期的、局部性的調整,而必須是中長期的、戰略性的調整;不僅要調整產
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而且要調整地區結構,加快西部大開發,這是關系
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舉措。結構調整要取得成效,必須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不能再走低
水平建設的老路。應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堅決淘汰落后的、重復的生產能力,發展高
新技術產業和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和企業,對傳統產業進行較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固定資
產更新,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處理好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的關系,實際上
是處理好經濟總量與結構的關系,二者是不矛盾的。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拉動力,就是
擴大投資需求。這兩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以國債投資為主導,重
點投向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領域,不斷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擴大內需是
為了促進發展,增加經濟總量,但同時也是調整結構的過程,是科技進步的過程。我們
要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在擴大內需、促進發展的同時不斷調整結構,在結構調整的基礎
上求得更好的發展。
(二)既要堅持政府投入,又要努力擴大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
堅持政府投入,是在當前經濟不太景氣、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未完全啟動以前的必
然選擇。但是,政府投入數量是有限的,要受制于國家財力的制約,而近幾年國家財政
狀況總體上比較困難,這兩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增加發行2100億元國債,專項
用于基礎設施等項建設。政府的這筆投入,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相比,數量要少
得多。啟動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要靠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正?;厣荒苤豢空?/p>
投入來支撐經濟增長,否則國家財政難以承受,經濟增長也不能持久。所以,政府投入
的著力點,是要努力引導和擴大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使政府投入起到“四兩撥千斤”
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貼息、參股、合資、補貼、擔保等方式,
帶動更多的社會投資。例如:1999年下半年國家增發600億元國債,其中150億元用于
企業技改項目的貼息和補充相應的資本金,以此帶動銀行貸款1500多億元,使社會投資
規模迅速擴大。與此同時,2000年要繼續落實已經出臺的增加城鎮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
政策,要通過實施農村稅費制度改革、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等措施,努力增加農民收
入,并結合出臺一系列鼓勵消費的政策,努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
(3)既要積極推進改革和發展,又要高度重視保持社會穩定
2000年要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和實現科技進步,立足點是要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的發
展。解決當前中國經濟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堅持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一點是不能
動搖的。但是,要取得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以改革為動力。2000年各項改革已處于攻
堅階段。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將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實現三
年改革脫困和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只有國有企業搞好了,效益上來了,才能
為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加快改革和發展,使社會穩定問題顯得更加重要。改革和發展,
最終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取利益的,因而是有利于社會穩定的。但在改革和發展的進程
中,因結構調整、企業改革、機構改革的深化,使下崗、失業現象增加;因社會環境的
不斷變化,競爭加劇,一些人的習俗、觀念適應不了環境變化的需要;等等,如果處理
不慎,極易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社會不穩定,改革和發展將一事無成。一個穩定的社
會環境,是順利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
系,使三者相互協調和統一。
三、抓住重點,加大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2000年經濟工作任務涉及方方面面,非常艱巨而又重要。但基本著眼點是擴大內需、
促進經濟增長,并在貫徹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基礎社會經濟發展上,以國有企業
改革為中心全面推進各項改革,同時注意保持社會穩定。從這個基點出發,2000年經濟
工作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繼續加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
連續兩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其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是顯著的。由于2000年有效
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趨勢尚未有效遏制的矛盾仍很突出,在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未完全
啟動以前,為了保持經濟的較快增長,必須堅持實施行之有效的積極財政政策,并加大
其力度?,F在銀行資金充裕、存貸差達1.2萬億元,生產能力充足、近1/3的生產潛力
未能發揮出來,勞動力豐富,面對錢多、物多、人多的因素,應是加快發展的好時機。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這些資源就會白白浪費掉。實踐證明,財政政策對資源利
用具有見效快、導向作用大、宏觀配置合理的特點,通過財政向商業銀行發行長期國債,
動用部分社會儲蓄資金,將相對過剩的人、財、物資源利用起來,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
力的發展。
2000年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仍以擴大財政支出為主要形式,雙管齊下,
通過發行長期國債進一步擴大投資和繼續落實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來擴大消費支出;同
時要運用好稅收政策,包括實行必要的減免稅政策,通過適當減少財政收入的形式,進
一步刺激投資、消費和出口。這樣,中央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有人擔心,
會不會引發財政風險?據初步測算,1998年,我國中央財政赤字(按國際通行口徑,包
括為彌補債務利息支出而形成的赤字,下同)和債務余額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
別為2.15%和9.9%;1999年約為2.80%和12.0%;預計2000年中央財政赤字占GDP的比
重與上年大體持平,仍控制在3%的警戒線以內,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約為14.0%,仍
明顯低于60%的警戒線。我國發行國債尚有一定的空間。積極財政政策是否有風險,關
鍵在于能否管好用好國債資金。只要國債資金能夠發揮好的效益,促進經濟較快的發展,
就能夠為償還債務創造有利條件,不會引發財政風險,也不會給后人留下債務包袱。近
一兩年,財政稅收每年增收超過1000億元,其中就包含了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增收效應,
國債投入已經出現良性循環的效果。
(二)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
在當前經濟偏冷的情況下,要采取相應擴張的宏觀調控政策,使社會資金得以充分
利用。如果僅僅財政政策是擴張的,而沒有貨幣政策的相應配合,就難以充分調動社會
資金來支持經濟發展,進而會減弱整個宏觀調控的效果。例如:將國債資金投入具有一
定經濟效益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采取貼息方式投入企業的技術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
銀行貸款與之相配套,如果銀行配套貸款跟不上,就會影響整個國債投入的效果。因此,
必須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一是要保證國債資金配套貸款的及時投入;二是要滿
足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的需要;三是要支持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四是要適當降低存款準
備金率,促進商業銀行擴大貸款,同時對有困難但需要扶持的中小金融機構,給予再貸
款支持;五是要大力開展住房、教育、汽車以及大件耐用消費品等方面的消費信貸業務
;六是要發展資本市場,積極開拓直接融資渠道。總之,要保持貨幣供應量的必要增長。
只要積極財政政策不出現風險,實行相應的貨幣政策也不會有風險。金融業要正確處理
支持經濟增長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在改善金融服務的同時,要繼續深化金融改革,
健全銀行內控機制和銀行監管機制,完善金融法制。
(三)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和
加強管理,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初步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00年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后一年,是搞好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
關鍵。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首先要盡最大努力
實現這一目標。要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平衡發展的客觀進程,著
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老工業基地,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為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創造條件?!?/p>
2000年要重點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工業結構調整。繼續壓
縮紡織、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機電、輕工等行業的過剩生產能力,堅決淘汰那些
技術落后、資源浪費、產品質量低劣和污染嚴重的企業。不斷優化工業結構,緩解重復
建設壓力,增強企業活力。(2)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繼續撥出一部分國債資金用于企
業技術改造的貼息貸款。對于技術改造所需先進設備的進口,國家可適當提供外匯、免
稅等優惠政策。對國家鼓勵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行業等項目的國產設備投資,實行按
40%的比例抵免企業所得稅。(3)實行債權轉股權。對一些有特別困難、但有一定發
展前景的國有企業,實行債權轉股權。逐步解決企業資本金不足、資產負債率高的問題,
同時盤活銀行的不良資產。(4)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完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使更
多的經濟效益較好、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上市,增加企業的資本金。選擇一批信譽好、
發展潛力大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配售部分國有股來籌集資金。一些資信好、實力雄厚
的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可在境內外發行企業債券,進行滾動發展。(5)實施規范
化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數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實行國有獨資有限公司外,積極發展具有
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處理好“老三會”(黨委
會、工會、職代會)和“新三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關系,加強企業領導
班子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實行企業會計外派制度,完善企業在經營、用人、分配等方
面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這是加快國有企業改革、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要繼續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
再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但是,成立再就業服務中心,按“三家抬”(財政、企業、
社會負擔)的辦法來保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只是一種過渡性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
國有企業人員多等方面的問題,最終要靠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覆蓋所有企事業及行政
機關單位職工的、由政府承擔并強制執行的社會保障制度。我國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
是實行由政府通過企事業單位從當期收入中償付各項社會保障費用的現收現付制,近期
社會保障改革的方向是由現收現付制轉向通過個人帳戶實現的基金積累制,即職工在領
取工資后向社會保障基金繳付社會保障繳款,這筆繳款連同企業繳付的部分社會保障繳
款都進入職工的個人帳戶,以后就從職工的個人帳戶中支付他們的社會保障開支。實行
基金積累制,對新參加工作的職工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他們有足夠的工作時間在個人帳
戶中積累足夠的養老金。成問題的是,已退休的職工和在實施個人帳戶制度以前較早參
加工作的在職職工(統稱老職工),由于在過去的工作年限里沒有直接為自己積累養老
金、醫療保障基金、住房基金等,而是通過預先扣除把保障費用轉化為政府收入并凝固
在國有資產中。轉入基金積累制以后,老職工新建的個人帳戶中的資金很少,已退休職
工的個人帳戶則完全是空的。因此,在實施從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轉軌時,政府應
對老職工過去對養老金基金的貢獻作出補償,這就需要由政府出面來籌集和建立社會保
障基金,這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條件。要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對所有不
同經濟成分的企業和職工依法收繳社會保險費,提高收繳率,籌集社會保障基金;同時
也要考慮,在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過程中,對國有股權變現
所得,中小企業的拍賣、租賃所得,國有房地產的出售、租賃所得,以及財政預算支出
的安排,要按照一定比例劃入社會保障基金。條件成熟時要著手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
度。
(五)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科技進步是加快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要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
最薄弱的環節,不是科技水平低,而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環節滯后,這與現行科
技體制和生產體制密切相關?,F行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與生產相脫節。企業
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許多優秀科技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所。這種體制,大大阻礙了將
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使先進的科學技術無法得到及時的應用和推廣。為此,
要深入進行科技體制和生產體制的改革,將應用科技的基本力量從原來的科研院所下放
到企業中去,使企業成為應用科技研究的載體和主要力量。這也是當今發達國家的通行
做法??萍剂α颗c企業合二為一,既可以使科研經費得到保障,使科技人員有了用武之
地,又可以使企業生產有技術創新力量的支撐,增強企業的競爭力。2000年要基本完成
科研機構管理體制的改革工作,使應用科研機構轉制為企業,或納入企業的科研體系中
去。對于高校中的應用科技力量,也要逐步分離出來,按照科研機構改革的方向進行運
作。
此外,要加強知識產權的立法和執法力度,保護技術創新者的利益。盡快制定反壟
斷法和嚴格執行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范技術市場及其他市場,維護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
競爭的市場秩序。建立鼓勵技術投入的稅收制度。政府除了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和對市場
前景好的共用性產業技術的研究開發提供資助外,應制定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投入的政策。
如:對技術轉讓收入、設備投資等扣減所得稅;改進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明確企業研究
開發、科技人才工資等支出劃入無形資產的辦法,等等。倡導推廣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
工業經濟論文范文一:工業能源消費和工業經濟增長關系
一、工業能源消費和工業經濟增長的發展形勢
(一)我國工業能源消費不均衡的原因。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我國能源利用的軟肋,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很低,究其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一)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能源豐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存儲量豐富致使我國工業發展首先以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二)我國雖然是經濟發展大國,但是科技創新能力偏低,對新型資源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不高或者意識不健全,沒能充分意識到新型能源的重要性。(三)我國對核電的開發相對落后,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核電的開發和利用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明顯滯后,而核能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消費意義。
(二)我國經濟增長的發展形勢。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始逐漸強調協調發展輕工業與重工業,以出口工業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同時以進口替代政策,實施優先發展經濟工業的策略。通過這些政策的實施,我國經濟發展穩步上升,發展工業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占有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高。另外國家加強了基礎工業的投資力度,引進外資和控制物品價格來促進工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
二、工業能源消費和工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由以上內容和數據顯示,我國工業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增長有著密切的聯系。工業能源消費形式、耗源類型和能耗比重都與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的工業要求運用科技提高工業經濟產能,建立自動化的高效生產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來全面提升工業經濟增長速度,避免工業生產對能源的過分依賴。十以來,國家一直在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進行改革和調整,目的是有效協調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全面的實現國家經濟增長的二次飛躍。工業能源消費和工業經濟增長的辯證關系如下,
(一)工業能源的消費促進工業經濟增長;工業能源是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能源能夠為工業生產提供電能、工業原料和能源產品。能源科技是現代工業經濟增長的創新力量,以科技創新帶動經濟增長是新世紀經濟發展的主體,是擺脫過分依賴能源消耗換取工業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能源的科技創新推動新型工業迅速發展,為工業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條件。
(二)工業經濟增長增加能源消耗需求;傳統意義上,工業經濟的增長一定會刺激對工業能源的消耗,例如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交通運輸業飛速發展,從而對煤炭和石油的消耗越來越大。新形勢下,工業科技和工業技術創新為新能源的利用和開發提供了技術優勢,能夠促進工業經濟增長由單一能源消耗到多次能源消費轉型,促進工業經濟增長和工業能源消費的持續穩步發展。
三、總結
工業能源是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其不僅為工業生產提高能源動力、能源產品和能源科技,而且為工業經濟增長提供動力保障和改革創新,避免工業經濟增長對工業能源形成過分依賴?,F代工業發展要求工業能源利用創新來促進工業經濟增長,工業的電氣化、機械化和能源的均衡利用是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的關鍵。
工業經濟論文范文二:紡織工業經濟運行及科技創新
一、原因分析
1.1市場問題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紡織企業家的問卷調研,49.7%樣本企業反映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企業經營中遇到的首要問題,22%樣本企業反映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是企業經營中遇到的首要問題。以內外銷為主的企業,占七成以上認為市場需求不足是企業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1.1.1國際市場需求下滑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2年上半年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472.13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5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2.31%百分點。其中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17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8.26個百分點。據日本海關數據,2012年上半年日本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15525.36億日元,同比增長2.1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0.78%。其中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11206.85億日元,同比下降0.4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0.49個百分點。我國紡織品服裝占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72.18%,較上年同期下降1.93個百分點。據歐盟海關數據,2012年上半年歐盟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429.84億歐元,同比下降6.8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4.76個百分點。其中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159.95億歐元,同比下降了7.7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1.23個百分點。我國紡織品服裝占歐盟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35.36%,較上年同期下降0.35%。
1.1.2國內市場需求增長較緩,產品價格提升乏力
2012年1月~7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內銷產值同比增長12.46%,較上年同期下降20.34個百分點;服裝鞋帽、針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0%,低于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高于一季度2.4個百分點。7月份專業市場內服裝產品平均單價同比下降6.71%。我國紡織企業出廠產品價格下行趨勢明顯。據調研數據分析,43%樣本企業的主要產品平均價格均較上期有所下降。從分行業來看,83.7%的化纖企業、52.8%的棉紡企業、52.9%的長絲企業、56.5%的麻紡企業、46.7%的針織企業等產品平均售價均較上期有所下降。
1.2原料問題
1.2.1國內外棉花價差過大
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內外棉花價差不斷拉大。從數據來看,328棉花價格與國際1%關稅后的棉價差已經達5000多元/噸,再度沖破了5000元/噸的高價差線。持續大幅度的國內外棉價差,嚴重削弱了我國棉紡織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1月~6月美國從我國進口棉制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了5.50%,而從印度、越南、孟加拉進口棉制紡織品服裝同比分別僅下降了4.36%、3.46%和2.05%。其中美國從我國進口的棉制織物同比下降了1.39%,而從印度、越南進口的棉制織物卻大幅提升了20.50%和23.44%。
1.2.2化纖產品價格走低
2011年以來,我國滌綸短纖、粘膠纖維等產品的市場需求疲軟,產品價格處于振蕩下行態勢,產品銷售市場競爭激烈。雖然目前有的行業采取了限產方式,使得價格得以穩定,但總體來看,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等產品的價格仍較上年有大幅走低之勢。據有關市場數據顯示,2012年7月我國粘膠短纖價格平均為14870元/噸,同比下降17.08%;同期滌綸短纖價格平均為10300元/噸,同比下降18.53%。2012年以來,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呈現價格振蕩走低的態勢。一方面與市場需求疲軟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上年同期的價格基數密切有關。2010年年底棉花價格暴漲帶來了相關產品的價格暴漲,也帶動化纖類產品價格高企。2011年下半年以來,化纖類產品價格隨棉花價格回調,也一路走低。也正是由于其價格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化纖行業利潤降低較快。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企業家調研問卷數據結果,74.4%的化纖企業表示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居于各分行業之首。
論文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SWOT分析,發展戰略
從經典的營銷學理論而言,SWOT分析是一個普遍運用且科學性較強的分析工具。這種分析工具通過對公司企業的內部情況: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以及企業的外部環境:機會(Opportunities)、挑戰(Threats)以矩陣的形式進行分析,從而可以較為全面的對企業定位,并制定相應戰略。與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不斷進駐的外資銀行相比而言,從金融市場形勢來看,對城市商業銀行發展進行SWOT分析顯得尤為重要,既有科學性,也有必要性。本文通過SWOT分析,能夠使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認識自身的差距和優勢,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得出城市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以及今后的發展戰略。
二、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SWOT分析
(一)內部優勢
1、 地域優勢。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對地方金融市場比較熟悉,與本地經濟主體聯系密切,了解程度深,業務關系較為穩定。另外,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獲取信息方面具有地方經濟交融的地緣性優勢和時效優勢,對當地客戶的資信狀況、經營效果掌握得更詳盡準確。信息渠道的暢通為銀行經營提供了良好的決策基礎,增強其風險防范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小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2、 經營優勢。城市商業銀行在產權安排、機制運行、機構設置等方面比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有效性和競爭優勢。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是依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實施一級法人體制,公司治理相對科學完善。再加上經營地域集中,信息傳遞快捷、決策鏈短,相比大銀行來說更具有經營靈活、對市場變化反應快、決策迅速的特點,對資金需求迫切的企業來說能形成強大吸引力。
3、 規模優勢。除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等位于大型城市的城市商業銀行外,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與全國性銀行相比規模都較小,主要是在它們所屬的二級地區內通過低成本的分銷上為客戶提供基本簡單的金融服務。相對較小的規模在經營上更利于管理,在政策上更便于貫徹,從而更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二)內部劣勢
1、 總體資產質量較差,不良資產包袱重。城市商業銀行曾經面臨著嚴重的資產質量困境,是制約發展的主要障礙。與其他商業銀行的對比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或多或少地高于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外資銀行??傮w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結構以及信貸資產狀況較不合理。
2、 資本充足率差,缺乏權益性融資渠道。按照銀監會2004年新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我國11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中能夠達到8%標準的僅有23家,67家城市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低于這一最低標準(不足4%)。而在這67家城市商業銀行中,還有42家的資本充足率為負數,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面臨著資本不足、撥備覆蓋率低的問題,總體防范風險能力弱,面臨巨大風險。
3、 市場定位不明晰,業務特色不突出,缺乏戰略計劃。城市商業銀行從發展初期至今大多采用追隨型市場定位戰略,業務發展與大銀行存在“同質同構”現象,未能揚長避短,不能反映其特色。加之其服務范圍局限,面向全國的較少。在人才儲備、管理、服務理念、營銷手段等各種軟和硬性指標與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4、 產品創新水平差。目前城市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常常處于被動模仿的地位,而缺少利用金融創新來創造利潤,占領市場的主動權。首先,產品品種單一,例如,在公司銀行業務上,城市商業銀行主要有存款、貸款和結算,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就可以提供貿易融資鏈業務、離岸銀行業務和公司理財等。其次,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集中體現在銀行卡,電子銀行、個人理財等新興高技術產品的發展明顯落后。以銀行卡為例,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功能局限于存款,轉賬和透支三個方面,而有些股份制銀行的一卡通就可以提供理財,網上支付、手機充值、自助貸款等多項功能。最后,產品創新能力弱。受科技和人員的限制,城市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能力明顯比較低。
(三)外部機遇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經濟結構性調整、金融改革的深化都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外部發展環境形成巨大影響,挑戰和機遇并存。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確立和逐步完善,傳統的封閉經濟逐步被開放經濟所替代,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資金配置渠道、社會投融資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社會財富結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政府職能不斷轉變,都為以按市場經濟原則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城市商業銀行提供了有利的成長空間。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出現的日益增長的需求也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其表現為:
1、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的增長速度很快,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支中堅力量,在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其融資渠道仍然不暢通。缺資金、難融資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民營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嚴重阻礙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對中小企業來說,外源融資的主要渠道還是銀行信貸。然而中小企業要獲得銀行信貸資金并不容易,相對于中小企業的“零售信貸”,大企業的貸款資金規模大、風險相對較小,還款比較有保證,收益也比較高,所以商業銀行都傾向于向大企業貸款。尤其是在我國,由于利率受到嚴格管制,批發業務和零售業務的成本差異無法通過利率的相應調整予以緩解,因此經營批發業務較之經營零售業務具有明顯的利益優勢。這就導致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較為嚴重的信貸困境,個體、私營和鄉鎮企業所獲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貸款總余額的比重很低,這就為廣大城市商業銀行預留了廣闊的發展余地。
2、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國民財富分配中居民比重持續上升,居民儲蓄額不斷上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人均財產性收入也不斷增多,反映出城鎮居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這為城市商業銀行拓展異地金融業務提供了機遇。在2005年,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明確表示,對于滿足各項監管要求,且按照《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達到現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業銀行,銀監會將逐步允許其跨區域經營。在現有的11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中,出現了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等一批佼佼者,對這些發展較好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開設異地分行是其渴望走出的一步。比如在上海銀行設立寧波分行,寧波銀行設立上海分行,除了滬浙兩省間的淵源,還因為同屬人行上海分行的管轄范圍,上海和寧波形成了區域性金融安全區。根據銀監會的目標,城市商業銀行力爭到2008年基本具備現代金融企業雛形、到2012年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
(四)外部挑戰
由于城市商業銀行歷史遺留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同時又面臨著貨幣政策變化、利率市場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外資銀行全面進入、監管政策調整、競爭規則變化、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等新情況和新問題,這使城市商業銀行面臨著銀行體系內部挑戰、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制度創新的挑戰、宏觀政策調整和金融監管進一步嚴厲的挑戰。加之最近的由美國次級債引發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可以說,城市商業銀行處于一個開放、競爭、多樣化的金融體系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動態發展的外部挑戰。
城市商業銀行在我國還面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在業務上“同構”的挑戰。所謂同構,是指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在機構設置上的低水平重復。從市場格局上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度非常高,擁有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網絡,具備強大的銀行零售業務能力。而城市商業銀行市場份額較小,屬于中小銀行,在網點的設置受到極強的擠壓,在機構設置方面沒有與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形成應有的互補效應,而是受到了大型商業銀行的強烈挑戰。此外,隨著入世后各項金融服務業條款的履行,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也將對城市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發起進攻。
三、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
戰略對于銀行至關重要,戰略和環境的變化在更大程度上影響銀行的生存和發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自1995年以來在分享中國經濟高增長的過程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金融體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戰略定位和發展遠景不明晰,當前還在走與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雷同的經營手法拼搶市場和客戶,在自身固有資源限制條件下不可避免地淪為銀行業市場中的“弱勢梯隊”。我們已經通過SWOT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商業銀行的優勢、劣勢、競爭、挑戰,從而分析和評價了其商業環境和戰略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定位和戰略,現用下表總結如下:
優勢因素(S)
①地域優勢
②經營優勢
③規模優勢
劣勢因素(W)
①總體資產質量較差,不良資產包袱重
②資本充足率差,缺乏權益性融資渠道
③市場定位不明晰,缺乏戰略計劃
④產品創新水平差
機會因素(O)
①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
②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③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
SO戰略(增長型)
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②立足于地方經濟,擴大自身金融資源的支配范圍,發展較好的大城市商業銀行可以考慮跨區域經營
③借鑒發達國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 結合我國國情,開展現代化的管理,如社區銀行管理
④創新金融產品,開發中小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一攬子服務
WO戰略(扭轉型)
①利用政策盡量剝離不良資產,為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創造條件
②實行差異化市場定位
③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擴充業務范圍,促進中間業務發展
④逐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提高盈利能力
⑤加大營銷投入, 增強宣傳力度
挑戰因素(T)
①全球化帶來的巨大壓力,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
②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
③與其他大型商業銀行業務上“同構”的挑戰
ST戰略(進攻型)
①加快學習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先進經驗,抓住地區重點客戶,優質客戶
②加大發展零售業務
③引進優秀的金融人才,提升人才競爭力;完善人才培訓機制,提高人員素質
④實施品牌戰略,使企業形象得到強化
WT戰略(防御型)
①盡量避免與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的直接競爭,逐步發展個人客戶,中小企業客戶乃至開發其他客戶
②利用地區內市場的忠誠度, 為現有的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總結了城市商業銀行的SWOT分析后,對未來的發展提出四個戰略。 城市商業銀行由于被視作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之后的“第三梯隊”,需要快速的發展和崛起,而其本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必須盡快增強競爭實力,與其他銀行競爭,所以,不適合WT戰略,應該循序漸進地開展WO-ST-
SO戰略。從當前的形勢看,城市商業銀行利用促進自身優勢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核心能力的充分發揮,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城市商業銀行適時進行戰略轉型的目標和方向。
參考文獻
[1] 韋恒:“國有商業銀行SWOT分析及市場營銷戰略”,中國經濟論文,北京,2008年9月
[2] 趙興權:“淺談城市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及市場定位”,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01期
[3] 肖世峰、胡燕軍、李佳:“城市銀行如何決勝后WTO時代”,中國經濟時報, 北京,2002年05月21日
[4] 程承:“對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SWOT分析及建議”,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資金營運部, 2008年4月
[5] 段寧戎,謝珍:“安徽銀行業發展內外環境的SWOT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08(1)
[6] 張金斌:“昆明市商業銀行的戰略分析”,中國金融界網,2007年
論文摘要:加強和完善高等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訓課教學體系改革,是新形勢下高校建設的新任務。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實訓課教學是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的前提和保障。從適應時展的角度來分析,建立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的實訓塞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模型,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199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并實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2000年,又提出并實施了“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這兩個計劃(工程)所立項目覆蓋了本科教育的各個學科專業,極大地促進了各學科專業層面對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問題的微觀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報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這些報告在對本學科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歷史回顧和國際比較的基礎上,似乎都對應試教學培養目標提出了批評意見,并提出了新實訓課教學的培養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研究國際貨物買賣的有關理論和實際業務的課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我們把國際經濟與易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界定為: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現狀,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視野開闊且受到較嚴格的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能運用外語從事外貿業務,并且有能力向經濟學相關學科領域拓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目前,新實訓課教學在高等學校本科培養中的中心地位,已經普遍形成共識,但是必須看到,實踐教學是一項不同于理論教學的活動,它離不開兩個方面的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屬于應用性很強的經濟類專業,從適應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建立合適的實訓基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以國際貿易合同內容為基礎、以簽訂合同及履行合同的業務操作為軸心,以模擬實踐教學為手段,以外貿出口具體業務的模擬操作為目標。使學生熟悉和了解外貿業務的具體操作程序,增強外貿業務的感性認識,了解、鞏固和深化已學過的理論、實務與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利用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教學,使學生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能很快地熟練運用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發盤、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體會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的不同地位、面臨的具體工作和互動關系。讓學生在實訓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為將來步人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1.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實訓基地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普遍做法。在這種模式里,實訓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資建設、由學院自己管理,院校自建國際貿易實訓室的最大好處是一次性投人,使用周期長,便于管理,不用求人,實訓室使用頻率高,受訓對象多。但是,院校自建實訓室也有一些缺點。由于實訓是通過軟件模擬國際貿易的流程,扮演貿易中的各方當事人,而外貿軟件只能實現數據庫之間的數據與表格晉錄、轉換,沒有業務流程操作的實務要求,沒有具體的外貿產品生產跟單形態。因此,與實際的外貿業務還有較大的差距。
2.校企共建模式。按照雙方合作的密切程度.校企共建的國際貿易實訓基地可分為兩種。第一,淺層次的合作。企業只是院校的實訓場所,院校以付費的形式安排學生實訓,或者企業通過院校獲得廉價勞動力。近年來,由于外貿公司紛紛改制為民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而學生給外貿公司帶來收益的能力尚暫時欠缺,因此,在經濟利益的驅動。外貿公司接受學生實習的意愿明顯不足。同時,從2000年開始,高等院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而與此同時各外貿公司為提高經濟效益,人員不斷精減,辦公場地相對縮小,因此,各外貿公司也不具備大量接受學生實訓的能力。此外。外貿公司出于保守商業機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貿業務一般也不讓學生參與。在一些外貿公司,因為責任風險的明確劃分,甚至連一些簡單的外貿業務,例如制作單據、發送E一mail等,公司員工都不敢放手讓學生做,學生到這類外貿公司實習,形式意義已大于實際意義[3]。第二,深層次的合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參與到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參與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的設置與開發,并按照教學規律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教育。而院校則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和人才輸送等,為企業帶來實惠。這種合作模式相對于前一種來講,具有穩同性和長效性。需要說明的是,在當前大經貿的經濟環境下,實訓基地的建設并非要局限在傳統的外貿公司,一些生產性企業或者外資零售企業都可以作為實訓基地,如沃爾瑪企業,它既有國內零售業務,又有跨國采購業務。與這樣的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深人了解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技巧,熟悉外資零售企業在采購、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運作方法。
3.院、校聯建實訓基地模式
院校聯建實訓基地一般是兩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據資源共享、成本分擔等方式,聯合共建的實訓基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各院校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在這種模式下,往往要求合作院校制定科學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如何去建設和管理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實現優勢互補和效益最大化。這一模式的最大挑戰是實訓基地建成之后對它的運營管理問題,這直接關系到實訓基地的生存與運營效率問題??茖W的管理方法還是應該運用市場運作的方法,比如,由各個院校出資興建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外貿企業,企業運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各個院校按照出資額多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學生的實習可以直接付費或者從出資額中抵減等,具體可根據公司成立時約定的條款確定。
二、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所建立起來的各教學要素有機結合的框架和教學程序。模式通過教學內容的立體化、交互載體和呈現形式的立體化、應用服務的立體化,向師生提供全套的教學解決方案,借以發揮整體教學活動的作用及各要素內部的功能。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運用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
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因特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教學要素組件,實施立體化教學,以完整的要素手段進行人才共育。
國際貿易實務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目標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模式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之間始終保持內在的統一性。
1.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原則
以課前課中課后形成立體空間為原則,以教學要素配套組合為原則,形成各教學要素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相互支撐、集合發力、全天候運轉的立體化體系和結構。 2.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運行系統
(1)教學內容: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內容為基礎,以進出口合同簽訂履行的業務操作程序為軸心,形成二元(理論知識體系和模擬實訓)三塊(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的結構體系。理論單元主要反映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模塊:一是對國際買賣條件的把握與運用;二是整個貿易過程的操作方法與技術;三是防范與處理貿易糾紛的能力。模擬實訓采用兩種環境和方式,一是傳統情境模擬,二是網絡環境模擬,使學生在仿真狀態下展開業務活動并進行相關的意義構建。
(2)內容載體:教學大綱、實訓大綱、EDI模擬大綱、紙介質主教材、實訓教材、教案、電子教案、業務情境范例、光盤、軟盤、硬盤、網絡課程。
(3)傳輸環境: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企業及市場、因特網、局域網、校園網。
(4)輔助教具:投影、圖表、數據、單證實物、黑板、白板、錄音、電視、電腦、計算機、電子助學課件。
(5)教學資源:教學素材庫、慣例法規庫、貿易案例庫、貿易數據庫、貿易網站庫、經濟論文庫、自編試題庫、自編案例庫。
(6)教學手段。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三套INT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
(7)實施程序。模式規定了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使師生有序展開教學做活動,按步驟完成設定的任務。操作程序:講授一閱讀教材一體驗范例一情境中的模擬操作及現場實訓一當面或網絡輔導、自測與評價一操作及知識點綜合考核。
3.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效果
多重組合的“教、學、做”手段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課前課中課后互為支撐,使學生獲得全天候的充實和補償;師生互動及學生自助輔導,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學生的問題;教材和課程的設計結構,使學生通過持續的情境模擬,獲得業務崗位描述的操作技能。
4.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實施建議
考慮到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及實訓課程在不同專業(或學科)的不同定位(導致出現的教學內容、重點、課時、教學條件和師生情況的差異),在運用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使用者應對可供選擇的要素和手段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組合(電子教案、電子題庫管理系統、網絡課程、網絡資源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模擬軟件平臺等),以體現對不同教學條件下的主動適應??梢詫μ峁┑碾娮咏贪高M行適應性修改,在提供的兩套情境范例的基礎上提煉和編制新的范例,以提高針對當地外經貿特點的適應度。在全國多所學校開通“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訓平臺”的情況下,各相關學校的師生可以在因特網上進行校際混合的多角色的模擬仿真實訓,使校際師生間展開密切合作,優勢互補??梢酝ㄟ^網絡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網絡助學系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BBS等,直接進行教師間的互動溝通,以即時解決教師的現實問題。
三、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教學的實施建議
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可以有三種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高等院校應該根據學校自身資源情況、招生情況、外圍企業及外圍院校情況選擇合適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如果高等院校自身財力有限,那么,可以考慮院校聯建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實力較強,招生規模很大,那么,可以考慮自建和與企業共建兩者并舉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地處外貿活動極為頻繁、外貿人才極為短缺的地區,可以考慮校企共建的形式,尤其是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同時,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從計劃到大綱再到指導書、從協調實踐課程排序到技能考證、從理論型畢業論文選題到實踐型畢業論文選題等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革。
1.實訓課教學內容設置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先修課程和后修課程之間的實訓內容應避免重復,如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外貿函電、進出口單證、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實訓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浪費了教學時間。在這個問題上,相關教師應該充分溝通,對教學內容作出合理安排。
2.實訓課教學是綜合實訓與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
雖然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但綜合實訓并不等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在綜合實訓中,以團隊建設為中心,通過團隊的形成、工作方法、溝通技能、時間管理等主題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工,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引導、小組討論等來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對宏觀政策的敏感、商機捕捉、溝通談判、糾紛處理等能力。
3.實訓課教學應把實踐能力培養與專業考證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強調專業考證的意義。一是運用專業知識解決某領域實際問題;二是對國際經濟領域某些現象進行理論探討,主要集中由此可見,學生選題雖然符合專業要求,但是進行理論探討的比較多,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比較少。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既是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畢業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畢業設計的素材,選題來源相對廣泛,資料收集也比較容易,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強。所以,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創新知識,提高技能。
論文摘要:加強和完善高等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訓課教學體系改革,是新形勢下高校建設的新任務。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實訓課教學是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的前提和保障。從適應時展的角度來分析,建立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的實訓塞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模型,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199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并實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2000年,又提出并實施了“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這兩個計劃(工程)所立項目覆蓋了本科教育的各個學科專業,極大地促進了各學科專業層面對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問題的微觀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報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這些報告在對本學科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歷史回顧和國際比較的基礎上,似乎都對應試教學培養目標提出了批評意見,并提出了新實訓課教學的培養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研究國際貨物買賣的有關理論和實際業務的課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我們把國際經濟與易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界定為: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現狀,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視野開闊且受到較嚴格的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能運用外語從事外貿業務,并且有能力向經濟學相關學科領域拓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WwW.133229.coM目前,新實訓課教學在高等學校本科培養中的中心地位,已經普遍形成共識,但是必須看到,實踐教學是一項不同于理論教學的活動,它離不開兩個方面的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屬于應用性很強的經濟類專業,從適應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建立合適的實訓基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以國際貿易合同內容為基礎、以簽訂合同及履行合同的業務操作為軸心,以模擬實踐教學為手段,以外貿出口具體業務的模擬操作為目標。使學生熟悉和了解外貿業務的具體操作程序,增強外貿業務的感性認識,了解、鞏固和深化已學過的理論、實務與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利用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教學,使學生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能很快地熟練運用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發盤、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體會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的不同地位、面臨的具體工作和互動關系。讓學生在實訓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為將來步人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1.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實訓基地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普遍做法。在這種模式里,實訓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資建設、由學院自己管理,院校自建國際貿易實訓室的最大好處是一次性投人,使用周期長,便于管理,不用求人,實訓室使用頻率高,受訓對象多。但是,院校自建實訓室也有一些缺點。由于實訓是通過軟件模擬國際貿易的流程,扮演貿易中的各方當事人,而外貿軟件只能實現數據庫之間的數據與表格晉錄、轉換,沒有業務流程操作的實務要求,沒有具體的外貿產品生產跟單形態。因此,與實際的外貿業務還有較大的差距。
2.校企共建模式。按照雙方合作的密切程度.校企共建的國際貿易實訓基地可分為兩種。第一,淺層次的合作。企業只是院校的實訓場所,院校以付費的形式安排學生實訓,或者企業通過院校獲得廉價勞動力。近年來,由于外貿公司紛紛改制為民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而學生給外貿公司帶來收益的能力尚暫時欠缺,因此,在經濟利益的驅動。外貿公司接受學生實習的意愿明顯不足。同時,從2000年開始,高等院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而與此同時各外貿公司為提高經濟效益,人員不斷精減,辦公場地相對縮小,因此,各外貿公司也不具備大量接受學生實訓的能力。此外。外貿公司出于保守商業機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貿業務一般也不讓學生參與。在一些外貿公司,因為責任風險的明確劃分,甚至連一些簡單的外貿業務,例如制作單據、發送e一mail等,公司員工都不敢放手讓學生做,學生到這類外貿公司實習,形式意義已大于實際意義[3]。第二,深層次的合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參與到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參與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的設置與開發,并按照教學規律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教育。而院校則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和人才輸送等,為企業帶來實惠。這種合作模式相對于前一種來講,具有穩同性和長效性。需要說明的是,在當前大經貿的經濟環境下,實訓基地的建設并非要局限在傳統的外貿公司,一些生產性企業或者外資零售企業都可以作為實訓基地,如沃爾瑪企業,它既有國內零售業務,又有跨國采購業務。與這樣的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深人了解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技巧,熟悉外資零售企業在采購、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運作方法。
3.院、校聯建實訓基地模式
院校聯建實訓基地一般是兩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據資源共享、成本分擔等方式,聯合共建的實訓基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各院校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在這種模式下,往往要求合作院校制定科學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如何去建設和管理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實現優勢互補和效益最大化。這一模式的最大挑戰是實訓基地建成之后對它的運營管理問題,這直接關系到實訓基地的生存與運營效率問題。科學的管理方法還是應該運用市場運作的方法,比如,由各個院校出資興建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外貿企業,企業運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各個院校按照出資額多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學生的實習可以直接付費或者從出資額中抵減等,具體可根據公司成立時約定的條款確定。
二、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所建立起來的各教學要素有機結合的框架和教學程序。模式通過教學內容的立體化、交互載體和呈現形式的立體化、應用服務的立體化,向師生提供全套的教學解決方案,借以發揮整體教學活動的作用及各要素內部的功能。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運用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
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因特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教學要素組件,實施立體化教學,以完整的要素手段進行人才共育。
國際貿易實務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目標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模式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之間始終保持內在的統一性。
1.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原則
以課前課中課后形成立體空間為原則,以教學要素配套組合為原則,形成各教學要素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相互支撐、集合發力、全天候運轉的立體化體系和結構。
2.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運行系統
(1)教學內容: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內容為基礎,以進出口合同簽訂履行的業務操作程序為軸心,形成二元(理論知識體系和模擬實訓)三塊(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的結構體系。理論單元主要反映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模塊:一是對國際買賣條件的把握與運用;二是整個貿易過程的操作方法與技術;三是防范與處理貿易糾紛的能力。模擬實訓采用兩種環境和方式,一是傳統情境模擬,二是網絡環境模擬,使學生在仿真狀態下展開業務活動并進行相關的意義構建。
(2)內容載體:教學大綱、實訓大綱、edi模擬大綱、紙介質主教材、實訓教材、教案、電子教案、業務情境范例、光盤、軟盤、硬盤、網絡課程。
(3)傳輸環境: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企業及市場、因特網、局域網、校園網。
(4)輔助教具:投影、圖表、數據、單證實物、黑板、白板、錄音、電視、電腦、計算機、電子助學課件。
(5)教學資源:教學素材庫、慣例法規庫、貿易案例庫、貿易數據庫、貿易網站庫、經濟論文庫、自編試題庫、自編案例庫。
(6)教學手段。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三套int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
(7)實施程序。模式規定了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使師生有序展開教學做活動,按步驟完成設定的任務。操作程序:講授一閱讀教材一體驗范例一情境中的模擬操作及現場實訓一當面或網絡輔導、自測與評價一操作及知識點綜合考核。
3.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效果
多重組合的“教、學、做”手段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課前課中課后互為支撐,使學生獲得全天候的充實和補償;師生互動及學生自助輔導,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學生的問題;教材和課程的設計結構,使學生通過持續的情境模擬,獲得業務崗位描述的操作技能。
4.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實施建議
考慮到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及實訓課程在不同專業(或學科)的不同定位(導致出現的教學內容、重點、課時、教學條件和師生情況的差異),在運用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使用者應對可供選擇的要素和手段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組合(電子教案、電子題庫管理系統、網絡課程、網絡資源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模擬軟件平臺等),以體現對不同教學條件下的主動適應??梢詫μ峁┑碾娮咏贪高M行適應性修改,在提供的兩套情境范例的基礎上提煉和編制新的范例,以提高針對當地外經貿特點的適應度。在全國多所學校開通“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訓平臺”的情況下,各相關學校的師生可以在因特網上進行校際混合的多角色的模擬仿真實訓,使校際師生間展開密切合作,優勢互補??梢酝ㄟ^網絡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網絡助學系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bbs等,直接進行教師間的互動溝通,以即時解決教師的現實問題。
三、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教學的實施建議
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可以有三種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高等院校應該根據學校自身資源情況、招生情況、外圍企業及外圍院校情況選擇合適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如果高等院校自身財力有限,那么,可以考慮院校聯建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實力較強,招生規模很大,那么,可以考慮自建和與企業共建兩者并舉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地處外貿活動極為頻繁、外貿人才極為短缺的地區,可以考慮校企共建的形式,尤其是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同時,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從計劃到大綱再到指導書、從協調實踐課程排序到技能考證、從理論型畢業論文選題到實踐型畢業論文選題等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革。
1.實訓課教學內容設置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先修課程和后修課程之間的實訓內容應避免重復,如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外貿函電、進出口單證、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實訓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浪費了教學時間。在這個問題上,相關教師應該充分溝通,對教學內容作出合理安排。
2.實訓課教學是綜合實訓與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
雖然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但綜合實訓并不等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在綜合實訓中,以團隊建設為中心,通過團隊的形成、工作方法、溝通技能、時間管理等主題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工,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引導、小組討論等來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對宏觀政策的敏感、商機捕捉、溝通談判、糾紛處理等能力。
3.實訓課教學應把實踐能力培養與專業考證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強調專業考證的意義。一是運用專業知識解決某領域實際問題;二是對國際經濟領域某些現象進行理論探討,主要集中由此可見,學生選題雖然符合專業要求,但是進行理論探討的比較多,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比較少。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既是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畢業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畢業設計的素材,選題來源相對廣泛,資料收集也比較容易,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強。所以,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創新知識,提高技能。
論文摘要:加強和完善高等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訓課教學體系改革,是新形勢下高校建設的新任務。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實訓課教學是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的前提和保障。從適應時展的角度來分析,建立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的實訓塞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模型,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199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并實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2000年,又提出并實施了“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這兩個計劃(工程)所立項目覆蓋了本科教育的各個學科專業,極大地促進了各學科專業層面對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問題的微觀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報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這些報告在對本學科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歷史回顧和國際比較的基礎上,似乎都對應試教學培養目標提出了批評意見,并提出了新實訓課教學的培養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研究國際貨物買賣的有關理論和實際業務的課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我們把國際經濟與易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界定為: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現狀,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視野開闊且受到較嚴格的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能運用外語從事外貿業務,并且有能力向經濟學相關學科領域拓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目前,新實訓課教學在高等學校本科培養中的中心地位,已經普遍形成共識,但是必須看到,實踐教學是一項不同于理論教學的活動,它離不開兩個方面的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屬于應用性很強的經濟類專業,從適應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建立合適的實訓基地和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以國際貿易合同內容為基礎、以簽訂合同及履行合同的業務操作為軸心,以模擬實踐教學為手段,以外貿出口具體業務的模擬操作為目標。使學生熟悉和了解外貿業務的具體操作程序,增強外貿業務的感性認識,了解、鞏固和深化已學過的理論、實務與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利用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教學,使學生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能很快地熟練運用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發盤、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體會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的不同地位、面臨的具體工作和互動關系。讓學生在實訓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為將來步人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1.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實訓基地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普遍做法。在這種模式里,實訓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資建設、由學院自己管理,院校自建國際貿易實訓室的最大好處是一次性投人,使用周期長,便于管理,不用求人,實訓室使用頻率高,受訓對象多。但是,院校自建實訓室也有一些缺點。由于實訓是通過軟件模擬國際貿易的流程,扮演貿易中的各方當事人,而外貿軟件只能實現數據庫之間的數據與表格晉錄、轉換,沒有業務流程操作的實務要求,沒有具體的外貿產品生產跟單形態。因此,與實際的外貿業務還有較大的差距。
2.校企共建模式。按照雙方合作的密切程度.校企共建的國際貿易實訓基地可分為兩種。第一,淺層次的合作。企業只是院校的實訓場所,院校以付費的形式安排學生實訓,或者企業通過院校獲得廉價勞動力。近年來,由于外貿公司紛紛改制為民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而學生給外貿公司帶來收益的能力尚暫時欠缺,因此,在經濟利益的驅動。外貿公司接受學生實習的意愿明顯不足。同時,從2000年開始,高等院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而與此同時各外貿公司為提高經濟效益,人員不斷精減,辦公場地相對縮小,因此,各外貿公司也不具備大量接受學生實訓的能力。此外。外貿公司出于保守商業機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貿業務一般也不讓學生參與。在一些外貿公司,因為責任風險的明確劃分,甚至連一些簡單的外貿業務,例如制作單據、發送E一mail等,公司員工都不敢放手讓學生做,學生到這類外貿公司實習,形式意義已大于實際意義。第二,深層次的合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參與到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參與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的設置與開發,并按照教學規律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教育。而院校則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和人才輸送等,為企業帶來實惠。這種合作模式相對于前一種來講,具有穩同性和長效性。需要說明的是,在當前大經貿的經濟環境下,實訓基地的建設并非要局限在傳統的外貿公司,一些生產性企業或者外資零售企業都可以作為實訓基地,如沃爾瑪企業,它既有國內零售業務,又有跨國采購業務。與這樣的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深人了解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技巧,熟悉外資零售企業在采購、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運作方法。
3.院、校聯建實訓基地模式
院校聯建實訓基地一般是兩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據資源共享、成本分擔等方式,聯合共建的實訓基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各院校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在這種模式下,往往要求合作院校制定科學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如何去建設和管理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實現優勢互補和效益最大化。這一模式的最大挑戰是實訓基地建成之后對它的運營管理問題,這直接關系到實訓基地的生存與運營效率問題??茖W的管理方法還是應該運用市場運作的方法,比如,由各個院校出資興建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外貿企業,企業運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各個院校按照出資額多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學生的實習可以直接付費或者從出資額中抵減等,具體可根據公司成立時約定的條款確定。
二、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所建立起來的各教學要素有機結合的框架和教學程序。模式通過教學內容的立體化、交互載體和呈現形式的立體化、應用服務的立體化,向師生提供全套的教學解決方案,借以發揮整體教學活動的作用及各要素內部的功能。
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運用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
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因特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教學要素組件,實施立體化教學,以完整的要素手段進行人才共育。
國際貿易實務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目標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模式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之間始終保持內在的統一性。
1.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原則
以課前課中課后形成立體空間為原則,以教學要素配套組合為原則,形成各教學要素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相互支撐、集合發力、全天候運轉的立體化體系和結構。
2.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運行系統
(1)教學內容: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內容為基礎,以進出口合同簽訂履行的業務操作程序為軸心,形成二元(理論知識體系和模擬實訓)三塊(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的結構體系。理論單元主要反映三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力模塊:一是對國際買賣條件的把握與運用;二是整個貿易過程的操作方法與技術;三是防范與處理貿易糾紛的能力。模擬實訓采用兩種環境和方式,一是傳統情境模擬,二是網絡環境模擬,使學生在仿真狀態下展開業務活動并進行相關的意義構建。
(2)內容載體:教學大綱、實訓大綱、EDI模擬大綱、紙介質主教材、實訓教材、教案、電子教案、業務情境范例、光盤、軟盤、硬盤、網絡課程。
(3)傳輸環境: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企業及市場、因特網、局域網、校園網。
(4)輔助教具:投影、圖表、數據、單證實物、黑板、白板、錄音、電視、電腦、計算機、電子助學課件。
(5)教學資源:教學素材庫、慣例法規庫、貿易案例庫、貿易數據庫、貿易網站庫、經濟論文庫、自編試題庫、自編案例庫。
(6)教學手段。電子教案、實務與實訓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助學課件、三套INT網和局域網環境下的模擬實訓平臺、電子題庫及考核管理系統等。
(7)實施程序。模式規定了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使師生有序展開教學做活動,按步驟完成設定的任務。操作程序:講授一閱讀教材一體驗范例一情境中的模擬操作及現場實訓一當面或網絡輔導、自測與評價一操作及知識點綜合考核。
3.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教學效果
多重組合的“教、學、做”手段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課前課中課后互為支撐,使學生獲得全天候的充實和補償;師生互動及學生自助輔導,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學生的問題;教材和課程的設計結構,使學生通過持續的情境模擬,獲得業務崗位描述的操作技能。
4.實訓課立體化教學體系模式的實施建議
考慮到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及實訓課程在不同專業(或學科)的不同定位(導致出現的教學內容、重點、課時、教學條件和師生情況的差異),在運用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使用者應對可供選擇的要素和手段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組合(電子教案、電子題庫管理系統、網絡課程、網絡資源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模擬軟件平臺等),以體現對不同教學條件下的主動適應。可以對提供的電子教案進行適應性修改,在提供的兩套情境范例的基礎上提煉和編制新的范例,以提高針對當地外經貿特點的適應度。在全國多所學校開通“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訓平臺”的情況下,各相關學校的師生可以在因特網上進行校際混合的多角色的模擬仿真實訓,使校際師生間展開密切合作,優勢互補??梢酝ㄟ^網絡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網絡助學系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BBS等,直接進行教師間的互動溝通,以即時解決教師的現實問題。
三、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本科實訓課教學的實施建議
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實務本科專業的實訓基地可以有三種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高等院校應該根據學校自身資源情況、招生情況、外圍企業及外圍院校情況選擇合適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如果高等院校自身財力有限,那么,可以考慮院校聯建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實力較強,招生規模很大,那么,可以考慮自建和與企業共建兩者并舉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地處外貿活動極為頻繁、外貿人才極為短缺的地區,可以考慮校企共建的形式,尤其是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同時,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從計劃到大綱再到指導書、從協調實踐課程排序到技能考證、從理論型畢業論文選題到實踐型畢業論文選題等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革。
1.實訓課教學內容設置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先修課程和后修課程之間的實訓內容應避免重復,如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外貿函電、進出口單證、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實訓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浪費了教學時間。在這個問題上,相關教師應該充分溝通,對教學內容作出合理安排。
2.實訓課教學是綜合實訓與課程實訓之間的關系
雖然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但綜合實訓并不等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在綜合實訓中,以團隊建設為中心,通過團隊的形成、工作方法、溝通技能、時間管理等主題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工,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引導、小組討論等來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對宏觀政策的敏感、商機捕捉、溝通談判、糾紛處理等能力。
3.實訓課教學應把實踐能力培養與專業考證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強調專業考證的意義。一是運用專業知識解決某領域實際問題;二是對國際經濟領域某些現象進行理論探討,主要集中由此可見,學生選題雖然符合專業要求,但是進行理論探討的比較多,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比較少。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既是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畢業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畢業設計的素材,選題來源相對廣泛,資料收集也比較容易,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強。所以,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創新知識,提高技能。
經濟論文|證券金融|管理論文|會計審計|法學論文|醫藥論文|社會論文|教育論文|計算機論文|藝術論文|哲學論文
財政稅收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公共管理理學論文政治論文文學論文工學論文文化論文英語論文應用文寫作指導
您現在的位置:>>免費論文>>工商管理>>電子商務>>論文正文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作者:網友投稿文章出處:時間:2005-6-3
-
電子商務個性化需求的條件研究
摘要: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本文從網站策略需求、產品策略需求研究個性化需求的內在性,從生產模式、經濟模式、經營模式、價值模式的變化和相關案例,研究電子商務活動的個性化需求的必然性,從而得出個性化需求條件形成之必然。
關鍵詞: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個性化產品,無差異產品
Abstract: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questionine-commercedevelopment.Theinherent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theserequirementsofWebsitetacticsandproducttactics,theinevitabilityofe-commerceactivity-based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somerelatedcasesandthechangesofproductionmodel,economicmodel,managementmodelandvaluemodel,andthentogettheinevitabilityofforming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nthispaper.
Keywords:E-Commerce,individualizationservice,individualizationproduct,Non-divergenceproduct
0、引言
一場廣袤而深刻的變革已經來臨,不算上個世紀中葉起就有先知先覺的學者、政治家和企業家們,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進入新千年門檻時,都感覺到即將到來的震動,盡管這新的時代才露端倪,不管我們它將它稱為什么:“知識經濟”、“新經濟”也好,“數字革命”、“虛擬經濟”也罷,或是“網絡經濟”、“信息經濟”……我們知道它的主要來源是信息技術和網絡。網絡時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產中,通過因特網提供的企業與顧客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顧客可隨時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業務,獲得基于信息的服務,提出反饋意見,發出訂單乃至根據自己的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
從[1]中利用個性化服務成功的范例說明了網絡營銷個性化服務的成功之道和實施個性化服務的局限性,到[2]中傳統工業的經濟、技術和管理等諸多方面闡述了前瞻性的理念所引入的個性化服務,到[3]中為了實現個性化服務從技術層面而提出的虛擬設計系統,它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基于電子商務的個性化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現實,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因此,全面地研究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尤其是從個性化服務和產品的條件形成上研究,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應用個性化特色。
1、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
電子商務的個性化需求包括個性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產品。
個性化服務是指商家根據每一位顧客的年齡、身份、職業、品味等個人特點,過去的購買行為和購買偏好等因素,因人而異的提供獨特的產品和針對。
在產品的表現上,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尤其是早期階段(包括概念設計、詳細設計、工藝規劃和制造階段),處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吸引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注意力,可以幫助制造企業設計和生產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2、電子商務中個性化需求的內在性
當人們把電子商務活動說成是“鼠標+水泥”模式時,不管這種說法在初期的理解上的褒義或貶義,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鼠標+水泥”的確刻畫出電子商務活動的內在性。
從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來看,“鼠標”表示了客戶的屬性,即客戶利用鼠標在網絡上對網站點擊的隨意或隨機性;“水泥”表示了網站的屬性,即,網站的吸引人之處,也就是如何利用個性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產品,有效地將潛在的客戶轉變成真正的客戶,將新客戶轉變成忠誠的客戶,轉變靠的就是“水泥”的“粘合”屬性。
2.1網站策略需求
網站策略是網絡營銷特有的策略。在網絡空間中,網站是企業最重要的標志,在Internet上設立網站是企業進行電子商務的基礎。網站不僅代表了企業自身的形象,而且也直接關系到網絡營銷的效果。通常,企業的網站策略主要是通過網站宣傳策略和網站設計策略來實現的。
網站宣傳可分為網絡渠道和傳統渠道兩大類。傳統渠道就是指借助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的媒體宣傳企業網站,這和傳統的廣告方式并沒有區別。另一種方式,則是借助于新興的網絡媒體宣傳企業的網站,其目標是設法使企業網站信息散布在眾多的網絡空間上,并建立從這些空間直接鏈接到企業網站的路徑。具體的方式就是采用網站登錄和建立鏈接。因此,網站的宣傳策略很難表現出網站本身的獨特個性化,更多的是需要網站設計策略的個性化。
網站設計是網站能否成功的關鍵,客戶登錄網站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查閱相關的內容,獲得相關的信息。因此,在網站設計過程中,在符合國際通行標準的基礎上,滿足為客戶提供需要的內容和快速反應客戶的請求??蛻粼谠L問站點時,關心的不是管理者的個人信息,也不是企業的機構設置,而是你能生產什么商品或提供什么服務,商品與服務的質量、價格,以及售后服務等信息,因此,在以生產商品為核心的企業,產品應成為整個站點建設的基本核心;在以提供服務為核心的企業,服務就成為建站的核心內容。除了具體內容表現外,網站上商品和服務項目放置的位置,隨著客戶訪問的頻次動態調整,使客戶能更方便地獲取所需信息,體現出更多的個性化。
2.2產品策略需求
產品是傳統營銷組合理論中的核心,是企業實現利潤和再生產的保證。在“4Ps”向“4Cs”轉移的過程中,客戶占據了產品的中心的地位,但產品在營銷中的價值卻沒有降低。
在產品的各個層次(核心利益層次、基本產品層次、期望產品層次、附加產品層次、潛在產品層次)中,一方面,由于網絡市場所特有的虛擬性、與消費者交流的及時互動性和產品本身的不同特性,在網絡營銷的產品和傳統市場營銷中的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需要的個性化、多樣化,使產品概念中的核心利益層次、基本產品層次和期望產品層次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附加產品層次和潛在產品日益成為企業獲得客戶的重要手段。
盡管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方式相比在信息渠道、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同樣在產品不可觸摸、缺少人情味等方面也處于明顯的劣勢,所表現來的、最為明顯的就是產品的無差異化。所謂的無差異化產品是指適合在互聯網上進行銷售的產品,而網絡市場是全球性的,產品在網上銷售將面對全球的消費者,并且都是以數字化的信息向消費者展示。
由于網絡產品展示的無差異化,很容易造成網絡產品的質量不確定性。原因是:①客戶通過瀏覽接觸產品,而產品的數字化則使客戶對產品的了解無法像傳統般對產品進行全面的了解,客戶只能從電子商務網站上了解到產品的價格、性能和大致的外觀等,無法真正了解產品的質量,數字產品更是如此;②INTERNET上信息的真實程度,無法得到識別;③目前INTERNET不屬于任何組織管理,廠商并無法保證信息能夠完全的、不被惡意修改的傳遞到客戶手中,客戶對此產生懷疑態度;④大部分網站高額的維護費用,形象包裝和廣告推廣費用,網上商品的價格不具有明顯的競爭力,一些網站為了生存,采取低價策略,用假冒商品替代,價格不一致,導致“檸檬問題”。上述問題的產生,是網絡產品的無差異化屬性,也是信息不對稱的結果??朔@些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就是使客戶能夠對產品有差異化的體驗,具體表現在無差異產品在不同商業運作方式網站所附帶的增值不同,能夠為客戶提供的如支付服務、物流配送、功能更多的后臺支持和網站功能及產品的相關信息服務。這也是產品策略個性化需求的因素。
3、企業經營方式的個性化需求
回顧十數年來從工業經濟到網絡經濟的轉換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的經營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大致可歸類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3.1從大規模生產到敏捷制造
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造就了工業社會。專業化的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單位成本,形成了規模經濟??梢哉f,工業社會相對于農業社會的特征優勢就存在于大批量生產之中。然而,大批量生產并不是盡善盡美的:在農業經濟時代,生產者與使用者距離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造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東西。到了工業經濟時代,分工越來越細。環節越來越多,生產者與使用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使用者的聲音常常由于過長的生產——銷售鏈而傳不到生產者的耳中。
從第5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我們可以看到工業社會為克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分離而做出的努力:從亨利·福特的生產觀念到產品觀念,從推銷觀念到市場營銷觀念及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所做出的轉變。但由于科技手段或稱為時代的限制,此種分離只能在一定程序上得以緩和卻無法完全消除。
但在網絡時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產中,通過因特網提供的企業與顧客即時雙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顧客可隨時了解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業務,獲得基于信息的服務,提出反饋意見,發出訂單乃至根據自己的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這樣,企業的產品雖然可能由于顧客的個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網絡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產的規模經濟——即所謂“敏捷制造”。生產者和消費者因為工業革命而離異,現在卻由于網絡時代的敏捷制造而破鏡重圓,融合了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生產制作的優點,敏捷制造使得網絡經濟時代的產品不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因此貼近顧客需求。借著信息技術,使用者和生產者已經合二為一了。
如果要以兩個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來形象的說明這一轉變,則最好的選擇是“從福特(FORD)到戴爾(DELL),正如享利·福特首倡了大規模生產并成為其代表一樣。戴爾卻是敏捷制造或曰大規模個性化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驅和典型。
3.2從商品經濟到服務經濟
工業經濟向網絡經濟轉變,在產業結構上表現為經濟重心的角色轉換。20世紀80年代經貿組織成員國凈增的6500萬個工作崗位中,95%都是由服務業提供的。美國企業家保羅·霍肯在《下一代經濟》中提出:信息經濟的對立面是特質經濟。每一項勞動,每一件產品都包含物質和信息兩部分,如果物質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物質經濟——即傳統經濟;那么,如果信息部分占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經濟——即下一代經濟。信息經濟是“智能”占主導地位的服務型經濟。
網絡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與工業經濟時代的服務性工作不同,后者只限于生產輔助(如配送設施,銀行等)和個人服務(如商業零售、家政服務等),而前者先包含4個層面:①個性化服務;②商業服務;③交通運輸、通信和公用事業等方面的服務;④信息、教育、衛生研究和政府部門的服務。這些部門的中心任務是創造、處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個層面在工業社會也會有涉及,但對社會的發展最有決定意義的正是第四個層面服務的增加。
網絡經濟時代,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和成本方面的競爭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競爭焦點將轉移到服務質量上。IBM公司表示,該公司不是在從事電腦制造,而是在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說過,今后微軟80%的利潤將來自產品銷售后的各種升級換代和維護咨詢等服務,只有20%的利潤是來自產品本身。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服務貿易異軍突起,發展迅猛,目前的經營額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1/5。
3.3從實體經營到虛擬經營
虛擬化這一嶄新的企業組織和經營方式,似乎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一經出現就迅速在全球開花。虛擬化正為世界經濟提供一個全新的、倍增的拓展空間。其實,虛擬化經營說到底也是一種通過專業化生產提高效率的行為,類似這種行為早就存在于勞動分工出現后的人類歷史中。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溝通等問題,導致輔助專業勞動無法社會化?,F在,網絡的出現,使得這種輔助勞動大規范社會化成為可能,也是目前為止最有可能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的模式。
網絡經濟從兩個方面引發了虛擬化經營的出現:首先,國際互聯網絡虛擬化經營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企業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為取得競爭中的最大優勢,可以僅保留其核心的功能,而將其他功能通過各種方式(如聯合、委托、外包)借助外部的資源力量進行整合來實現。其次,市場情況和競爭方式的新特點,形成了對虛擬化經營的內在需求。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服務競爭的取勝條件,要求企業必須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和富有彈性的動態組織結構,即需要建立虛擬企業。
虛擬企業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企業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賴;專業人員地位強化;虛擬經理的出現。應客戶要求,改變產品或服務的彈性大,由此帶來虛擬企業的如下優勢:有利于技術開發,有利于客戶關系管理方式開拓市場,有利于共同籌資,有利精簡結構,有利于專業化生產,有利于多元化經營。
3.4從價值鏈到價值網
由以上關于虛擬企及其合作和未來組織特點可以看到:網絡經濟時代,是傳統價值鏈重新構造的時代。工業時代企業賴以創造和建立競爭優勢的,由基本活動(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和銷售——服務)和輔助活動(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的管理——企業基礎設施)組成的,已在企業內部強化了的一條價值鏈,在網絡時代,將由虛擬化經營,更加專門的分工與合作和網絡結構所代替。在網絡結構中,自由職業者將增多,企業、團隊乃至個人是一個個的節點或核心,承擔著相當于傳統價值鏈上某一個或幾個環節的更加專業化的核心業務,其價值將由他客戶聯系的多少,親疏和服務的滿意程度來決定。只有采取這種方式,個性化服務在電子商務中的開展才能面對最小的阻力,以最靈敏的狀態一一面對“新經濟”下的多樣客戶。
4、成功案例簡單分析
電子商務個性化的產品和個性化服務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的成功案例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4.1案例1
滿足個性化需求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成功者一定得談談PC零售業的巨頭——Dell公司。Dell公司是由其創始人MichaelDell于1983年在其德克薩斯州的大學宿舍創辦的,現在Dell公司年銷售額可達180億美元,共PC機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了老牌的電腦巨IBM.、Hewlett-Packard和Compaq。Dell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與其獨特的經營模式是分不開的。電腦銷售,一般是通過商進行的,而Dell公司卻采取一種直銷模式即“按用戶訂單裝配電腦”的模式。用戶可以通過電話和互聯網將自己所需的電腦組合、配置、型號等資料告知Dell公司,Dell公司就按用戶的要求定制出用戶所需的電腦,從客戶訂貨到送貨時間不超過36小時。此外,Dell公司還為其最好的客戶創建了1500個個性化主頁,使得他們可以直接獲得公司的許多信息資料。Dell的個人電腦單機銷售額年增長率為70%以上,遠遠超過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長率(11%)。
4.2案例2
如果說Dell是把一個新興的科技產業帶入個性化的大潮的話,那么Amazon就是把一個承續上千年的書籍銷售也帶入這場大潮。
Amazon是一個虛擬的網上書店,它沒有自己的店面,而是在網上進行在線銷售。它提供高質量的綜合節目數據庫和檢索系統,用戶可以在網上查詢有關圖書的信息。如果用戶認為需要購買的話,可以把選擇的書放在虛擬購書籃,最后查看購書籃中的商品,選擇合適的服務方式并提交訂單,那么讀者所選購的書在幾天后就可以送到家門上了。Amazon書店還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務,例如,讀者可以在拿到實質的30天內,將完好無損的書和Music退回Amazon。Amazon將原價退款。當然Amazon的成功還不止源于此,如果一位顧客在購買一本書,下次他再次訪問,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這顧客的名字和歡迎的字樣;Amazon使用推薦軟件對他曾經購買過的書以及該讀者對其他書的評價進行分析后,將向讀者推薦他可能喜歡的新書,只要用鼠標點一下,就可以買到該書了;Amazon能對顧客購買過的東西進行自動分析,然后因人而異地提出合適的建議。讀者的信息將被再次保存。這樣顧客下次來時就能更容易買到想要的書。
4.3案例3
如果說Dell和畢盡是銷售有形的商品的話,那么前程無憂網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販子”了。因為人人都是不同的,那么這個“人販子”的生意就是徹徹底底的個性化,為買家量身訂做的了。
前程無憂網目前是業內公認的最大招聘網站,就北京地區而言,其網站收入占據了總收入的50%以上;他們的另一塊王牌就是前程周刊,這份由前程無憂自辦的報紙在武漢,西安、成都等內地城市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實,前程無憂所做的很簡單,人才來找它,用人單位也來找它,它只要把各方面的資料整合后再搬上平臺,本來沒什么可個性的,但因人才這種特殊的商品,使得前程無憂網在個性化服務方面就更加前程無憂了。
前程無憂網在2000年底就已經達到收支平衡,2001年收入達1.6億,預計2002度可以突破2.7億大關。就在本文成文前,本人收到來自前程無憂網的一封電子郵件,信中提醒我在其網站上注冊的個人簡歷已經半年沒有更新了,并建議我為了保證簡歷的實效性立即更新。前程無憂網就是這樣做到對客戶貼身服務。
5、結束語
由以上三個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個性化服務的電子商務化企業,無不是在其組織結構和產品組成上具有極強的敏捷性,要想在電子商務個性化的舞臺上有施展空間的話,除了應意識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趨勢外,更應該理解滿足個性化的動因和必然性。
參考文獻:
[1]許統邦,寧亞萍,網絡時代的個性化服務,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2]高長明,當代水泥工業發展方向,水泥技術,1/2001。
[3]韓偉力,陳剛,董金祥,面向個性化服務的虛擬設計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第7卷第12期,2001年12月。
[4]趙林度編,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吳叔平著,電子商務的價值鏈與贏利模式,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