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3:14
序論:在您撰寫怎樣學好初中數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
課前必須預習,只有通過預習,才能帶著問題去聽講,提高聽課效率。由于七年級學生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狀態,進人中學后,需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但他們在小學聽慣了詳盡、細致、形象的講解,剛一進人中學就遇到“急轉彎”往往很不適應,他們雖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學能力是較差的。七年級教材涉及數、式、方程,這些內容與小學數學中的算術數、簡易方程、算術應用題等知識有關,但七年級數學內容比小學內容更為豐富,抽象,復雜,在教學方法上也不盡相同;而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與中學生也不盡一致,他們往往認為看書就是預習。因此,找不出要點,也不知自己有無問題,上課時只得把老師講的內容“胡子眉毛一起抓”。顯然,這樣做“疲勞有余,效果不佳”。為此,在上某一新課前,應給學生介紹課型、特點及預習方法。如對概念課,一般是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為學生編排相應預習題,讓學生看書思考去找答案,達到預習的目的。
二、集中精力,向45分鐘要效率
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學生只有掌握好正確的聽課方法,才能使課堂上的45分鐘發揮最大的效益。宋代朱熹在他的“三到讀書法”中說過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梢娐犝n必須專心。我結合數學課的特點,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所謂心到:是開動腦筋,積極思維;要求學生會圍繞老師講述展開聯想,理清教材文字敘述思路;要善于從特殊到一般,學會分析、判斷與推理。遇到問題后,要多想幾個“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辦”。只有會想,才能會學,也才能學會。眼到:是要善于觀察,勤看。既要觀察老師表情和手勢,因為數學上有許多抽象的概念,通過教師的眼神、手勢往往會表達的更生動、更形象,利于理解。又要仔細觀察知識語言的表現,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識。耳到:要求學生學會聽,要聽出教師講述的重點難點,聽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弄清問題的實質所在;舊知識要耐心聽,新知識要仔細聽;跨越聽課的學習障礙,不受干擾;聽完一節課后,概念的實質要明確,主次內容要分明。手到:一是嚴格按要求進行操作,掌握技能。二是學會做筆記,根據教師講課特點和板書習慣,抓住中心實質,在理解基礎上扼要記下重點、難點;思路有時也可以記下。教師形象比喻,深入淺出的分析等,尤其是技能的形成必須親手操作才能逐漸形成。顯然,在上面“四到”之中,“心到”是關鍵,善于動腦,勤于思考,是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
三、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四、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一、如何保證運算的準確性
現在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從整個卷面來看考查的都是最基礎的知識點,難度不算很高。好多同學在考試總結時都愛說是太馬虎,太大意彳艮多認為非常容易的題目,在考試的時候答錯了。這些問題看起來好像不大,但長此以往會有大麻煩。首先要端正態度,面對最簡單的小運算,也要平心靜氣,認真仔細地運算,不要想著還有驗算的機會就放松。要爭取一次做準確,養成不需要驗算就能一次做對的習慣。現在考試的題量比較大,往往沒有時間用來驗算。建議同學們在平時多做一些提高運算速度的基本訓練。比如復習完當天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完成課后作業后。找一些運算量大但難度不高的題目,給自己計時。看需要多長時間能完成。在計算過程中要保持心態平和,不要急功近利,想清楚再下筆。開始練習可以慢一點,不要簡化解題步驟,每一步都寫得清晰明了。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做這種練習,可以養成運算準確和解題步驟清晰的習慣。不需要用很多時間做這種練習,每天哪怕只用10分鐘,但是要堅持,長久練習才能有效果。一個清華“學霸”說得好:“人在一定的壓力下能更好地發揮潛能,正所謂‘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生活中不可能每天只處理一件事情,我們要學會均衡地分配時間?!?/p>
二、提高解題速度
訓練了解題的準確性之后,就要開始提高速度的訓練了。做任何事情的捷徑其實是通過看似最傻的基礎性的練習,按部就班地努力。想要做題速度快,要以以下幾點作保證:運算準確;定理、公式的高度理解:海量做題。
現在主要說說如何高度理解定理和公式。這里說的高度理解并不是說能倒背如流就行了。想在解題時運用自如,首先要在課堂上仔細聽老師講解,課下則試著把整堂課的例題和定理、公式用自己的話來概括、總結,并且試試如果你是出題的老師,你會在每個知識點上如何考查學生。然后再參照例題和分析,對比著公式中的每個知識點,看真實的例題里是如何設置考查點的。每遇到一道新題,要試著用多種途徑分析它,用多種方法解答它。如此訓練下去。會慢慢開闊你的解題思路。尤其是在解難題時,一旦找到解題思路你便會覺得豁然開朗,很有成就感。
海量做題并不是指有題就做,不管質量只重數量。要有選擇地,有代表地做。課本中的例題是重點,在對課本中例題很熟悉的基礎上,再做歷年的中考真題,然后是練習冊中的經典題目。很多同學會說,學習這么緊張,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呀。其實時間是擠出來的。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每周計劃表,然后統計出有多少零碎的時問可用于海量做題。
三、培養解題思維
在初中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理智地分析事情。要養成經常反思和探究的好習慣。多思考新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例如,試著閉起雙眼,想象著用各種幾何體組合出栩栩如生的場景。然后再想象著把各個幾何體從場景中分離出來。或者找一道復雜的幾何證明題,想象著把里面的幾何圖形分解,不用管條件和結論,只是單純的想象。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你再遇到證明題的時候就不會陌生,能很快看出圖形中的各種關系。也有同學會被一些定理難住。搞不明白說的是怎么一回事,看了很多例題和講解還是不明白,這時候可以在每天空閑的時候讀讀這個定理的文字說明,天天讀,單純地讀文字。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很有道理的。我在中學的時候怎么也不明白拋物線的定律,于是就每天讀課本里對拋物線的解釋,讀了有大半年,忽然有一天我懂了。后來有很多次也都是這樣。
四、學習態度
那怎樣才能學好初中的數學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實際上并非如此。有些學生把書上的概念,性質,公式完完整整背下來,但就不會靈活的運用;又有的學生生搬硬套,不能舉一反三;有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假思索只注意知識表面,不能深入探究問題的實質。因此對學數學感到困惑,甚至于放棄。初中數學又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基礎,那么怎樣才能學好初中數學呢?教師又該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一、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古人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作為教師在進入新課時,要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帶著目標學習本節課知識,讓學生有目的性,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產生求知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學習習慣,就是在不間斷的學習實踐中養成的那種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學習上的習性。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課前要預習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不懂的要預習,也不知道怎樣預習,把握不住知識內容,即使預習都是流于形式,走馬觀花地看一遍。那么學生在預習該注意什么呢?學生在預習時要做到:
1、看:先大略地看書本這節課的內容,需要哪些已經學過的知識,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及重難點。
2、精看:把重點內容用紅筆勾畫出來,認真思考。尤其是對哪些概念、公式、法則、定理、性質反復閱讀、推敲其中的關鍵字詞;認真思考,對不能理解的內容要作出標記,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到課堂上去,有針對性地聽老師是如何解決的。
3、做:預習后,先自己嘗試做書上的課后練習題。及再做一些有關這節內容的習題.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來檢驗這部分知識的初步掌握的情況,并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
(二)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預習時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否在課堂上弄清了,除認真聽講外應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凫柟瘫竟潓W到的知識。②鍛煉了自己的膽量及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導并印象深刻。真是一舉三得??傊犞v要做到手、口、眼、耳、心要到。除此之外還應做好筆記,“記”是學生要在課堂上做好筆記因“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初一學生一般不愛作筆記,一部分學生也不會做筆記,猴子掰玉米,邊學邊丟,效果不好。要求學生作筆記時應注意:簡明扼要、精煉清楚;利用短語、數字、圖表、縮寫或符號進行速記;直接記在書頁邊,便于復習時查找;記老師解題的新方法、補充的知識及提綱。有了筆記復習時就簡單明了的多了,一看筆記就知道自己在這一章節要掌握什么內容,要復習什么知識點,這樣學習起來就事半公倍。
(三)課后及時的復習并獨立思考完成作業
對數學的復習,要不留疑點。不要急于做作業,在做作業之前對照筆記一定要先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歸納其知識要點,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后再來完成作業。
(四)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反對不懂就問,一發現問題不經思考就問,不是好習慣。經過自己反復思考仍不能理解的問題,應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被老師訓,問同學怕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只會讓你的問題越積越多。所以應勤于思考,對不理解的問題可以先討論,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解題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
我們的建議是:“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五)學會歸納總結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系。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系起來。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不能將公式爛熟于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對這些問題,應該更細心一點,更深入一點,更熟練一點。
2、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學生也要學會自己做。只有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八年級、九年級以后,有一部分同學就會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復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復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弄的一團糟??傊?“總結歸納”是將題目越做越少的最好辦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做了這件事,就會發現,過去的很多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才會有收獲。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發現了不懂的問題,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后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門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
教學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特別是初一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科目少、知識內容淺。進入中學后,科目增加、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尤其是數學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從文字發展到符號,由靜態發展到動態……學生認知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加之一部分學生還未脫離教師的“哺乳”時期,沒有自覺攝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不得法而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開始陷入厭學的困境。這也往往是初二階段學生明顯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視對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根據學生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鞏固與作業、總結),從宏觀上對學習方法分層次、分步驟指導。
預習
預習就是先學后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不斷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們的主動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預習的具體任務是:初步理解所學內容和思路,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和舊方法,并把新舊內容聯系起來,找出新內容的重點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數學預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可采用“粗、細、問、用”的方法進行。
粗,是把要學的內容粗讀一遍,了解這些內容要說明什么問題,要解決什么問題,用到哪些舊知識。粗略懂得所學內容及其重、難點之所在。這里關鍵是正確理解數學語言。
細,是仔細閱讀所學內容。對于數學概念既要掌握其定義的來歷和方式、概念間的關系及其分類,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抓關鍵,揭本質。數學概念是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和反映,學習數學概念時弄清其本質屬性就是關鍵。
(2)舉反例,抓變式。對于數學概念可以通過學習“去”(去要點)、“換”(換條件)、“拆”(拆開看)等手段加深認識,搞清定義中每個要點或條件在界定概念外延中起到什么本質作用。
(3)新與舊,辨異同。學習新概念,要密切聯系與它有關的舊概念,理清新舊概念的來龍去脈和結構關系。對于易混概念要通過分析比較,辨清異同,并歸納要點,形成知識網絡,完善認知結構。
問,是對所學內容中的每一個概念,每一個方法,每一步推理、演算,都要問一個“為什么”。對于自己能夠解答的問題,把它寫進讀書筆記中,等教師講課時對照、比較;對于自己不能解答的問題,作出特殊標記,作為聽課的主要目標。
用,是按照自學的理解,獨立完成預習作業或練習,作出最初的實踐,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查自學效果。
上課
在上課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應注意:(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引入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聽好課后小結。
“思”是指思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會產生一種懷疑、困惑、自問、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才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
“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作筆記時應注意:(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3.作業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 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學生每天需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要求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并要掌握:(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
4.小結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 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應該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一、過兩關
1、過“算”關。小學,主要是加、減、乘、除及它們的四則混合運算,乘法還包括平方和立方。進入初中,主要掌握含有負數的加、減、乘、除及它們的四則混合運算(含有根式的運算重點是化簡)。代數部分大量存在計算,幾何部分也不少??梢哉f,計算是基礎的基礎,過不了這個關,數學學習就無從談起。過了這一關,還可以為其它方面的知識學習節省大量的時間。
2、過“點”關?!包c”,就是知識點。題目再復雜,都是由一個個的知識點構成。掌握了“點”,只要會將復雜的題目分解成一個個的知識點,就容易解決了。所以,復雜的題目,不是會“做”,而是會“分”。 對于綜合性比較高的題目,許多基礎薄弱的學生(又稱“學困生“)解決它感到困難。例如:關于x的方程x-3a=2的解為非負數,求a的取值范圍。這道題有哪些知識點呢?①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什么?即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②什么是非負數?③解為非負數,就是什么?④會解不等式(本題涉及的不等式是3a+2≥0)。
“點”過不了關,數學學習的效果就難以提高。如 是多少?如果老師說明就是 ,一些學困生會算出答案是9。但練習時還是容易錯,原來因為他們不知道 的意義,未掌握“冪”這個知識點。掌握不了這個“點”,所有含“冪”的問題都難以解決。
二、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數學也需要大量的閱讀。數學題是讀不完的,但數學題更是做不完的。比較起來,讀數學題比做數學題效率要高得多。
如何閱讀數學題呢?
1.它涉及到什么運算?會,繼續往下讀(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節省時間的原因);不會,停下來思考,動筆算,一定要過關。
2.它涉及到哪些知識點?特別是復雜的題目,一定要分解,即所謂分散難點。這些知識點有沒有掌握?沒有掌握,這是好事,說明閱讀有收獲。第一次碰到不懂的知識點,必須花時間搞懂。否則,你可能永遠也掌握不了它。因為這個知識點不過,碰到其它知識點你照樣采取這個態度對待它,當未過的知識點越聚越多時,再想解決已經沒有時間了。
3.讀完后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盤考慮。還可以想一想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等等。
4.如果有解題過程,看看這種解題有什么獨到之處、技巧之處,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當然,也不能一味的閱讀,關鍵時還是要動筆的。
三、訓練三“思”
1.訓練敏捷的思維。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笨”,怕思考,這就大錯特錯了。思維是可以訓練的。 這個問題,在一年級,肯定有人回答早,有人回答遲,但到了四年級,會得到“異口同聲”的回答。這是反復訓練的結果。計算、每一個知識點、閱讀,都可以鍛練思維。而要達到敏捷程度,計算不僅要過關,還要熟練;知識點不僅要掌握,還要能靈活運用;閱讀不僅仔細,還要深思。
2.訓練清晰的思路。同樣一個題目,有些學生的解題過程,老師看了一目了然。而有些學生做完后,老師看了云里霧里。這種情況,在幾何問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老師詢問“某一步”是如何得到的,學生會加以解釋。要知道,正規考試時,閱卷老師不可能到你身邊詢問的,他看得出來就給分,看不出來就扣分,甚至不給分。因此,解題規范性非常重要。解題過程的書寫規范,就是思路清晰的一個體現。
具體解題時,先思考容易的,再思考有困難的。對于困難的問題,可以考慮解決它需要什么條件?條件具備,接著往下做。條件不具備,就繼續尋找。例如,在ABC中,已知∠A=60°,∠ACB=70°,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點。求∠ABE、∠BCF的度數(圖略)。首先,在RtABE中,利用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互余,易求∠ABE=30°。求∠BCF,主要有兩個途徑:①90°-∠ABC;②∠ACB-∠ACF=70°-∠ACF。無論哪個途徑,都必須再進行下一步:或求∠ABC,或求∠ACF??紤]到求∠ACF與求∠ABE的“同理性”,可以選擇第②個方法解決。
3.訓練新穎的思想。這一點體現在方法的選擇和解題的技巧上。在上面的幾何題中,再求∠BHC的度數。方法有:①在BHC中,∠BHC=180°-∠HBC-∠HCB,再求出∠HBC和∠HCB;②在四邊形AFHE中,利用四邊形內角和求出∠FHE,再利用對頂角相等,求出∠BHC;③先求∠ABE,再求∠BHF,然后利用鄰補角關系,求出∠BHC;④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質,∠BHC=∠ABE+∠BFH。第④個方法顯然簡單。
(一)預習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方法上可采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聽課方法的指導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 、“思” 、“ 記” 的關系。
“聽” 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 )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2 )聽知識引人及知識形成過程;(3 )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 )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 )聽好課后小結。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 注入式” 、“滿堂灌” ,一定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 思” 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1 )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 )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3 )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4 )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 聽” 是“思” 的基儲關鍵,“思”是“ 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 記” 是指學生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 記” 代替“ 聽” 和“ 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要求學生:(1 )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 )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 )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 記” 是為“ 聽” 和“ 思” 服務的。
掌握好這三者的關系,就能使課堂這一數學學習主要環節達到較完美的境界。
課堂學習指導是學法中最重要的。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授課內容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
(三)深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
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直觀記憶等)。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 寫法” 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 )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 )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 )正確地由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結或總結方法的指導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初一學生容易依賴老師,習慣教師帶著復結。我認為從初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結的途徑。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應該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學生總結與教師總結應該結合,教師總結更應達到精煉、提高的目的,使學生水平向更高層發展。
二、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形式
(一)講授式
它包括課程式和講座式。課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常規要求的課。講座式可分專題進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紹“怎樣聽課” 、“ 如何學習概念” 、 “解題思維訓練” 等。
(二)交流式
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烧埍景?、本年級或高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三)輔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