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2:48
序論:在您撰寫銀行中間業務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WTO后過渡期是國內銀行提高自身實力,迎接外資銀行競爭的關鍵時期。未來銀行的競爭,是新興業務的競爭,尤其是中間業務的競爭。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當抓住時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本文分析了當下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緊迫性,對現行條件下制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做了一些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競爭中間業務緊迫制約因素建議
一、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緊迫性
隨著全球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崛起,使得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等傳統業務面臨巨大挑戰,經營風險加大,生存空間日益縮小,這樣的外在環境迫使商業銀行必須進行多元化的發展,拓展新的收入來源。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越來越多優秀的國外同行加入到爭奪蛋糕的行列,它們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以及強大的研發和營銷能力,讓過度依賴傳統存貸款業務和利差收入的中國銀行業面臨嚴重的挑戰。爭奪利差收入以外的中間業務是中國銀行業必然的出路
二、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現狀和特點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雖然剛剛起步,但可以看到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主要體現在:
產品日漸豐富。1978年以前,我國銀行中間業務只有結算一類,具體品種不到10個。近幾年迅速發展,相繼開辦了、保管、信托租賃、票據承兌和貼現、信用證、型用卡、基金托管等業務,已有上百個品種。雖然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總體上還不太成熟,體現在:
品種單一,結構欠合理。從商業銀行開展的一系列中間業務品種上來看,在傳統的中間業務基礎上創新的產品居多而新興的中間業務品種居少。
收入水平貢獻度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以內,有的甚至不足10%。而許多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往往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我們的中間業務還有相當多的潛力可挖。
科技手段運用有限。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都有比較發達的電子網絡系統,但在對中間業務產品創新的運用上極其有限??萍純瀯葜饕窒拊趨R兌、支付和結算等傳統業務上。
三、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的戰略性對策
(一)提高對發展中間業務重要性的認識
提高發展中間業務認識的高度,關鍵是要實現“十個轉變”,即在營業理念上從專業銀行向現代銀行轉變;在經營目標上從間接創收向直接和間接創收并重轉變;在經營意識上從“副業”向“主業”轉變;經營模式上從“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在經營品種上從傳統產品向新興產品轉變;在經營手段上從科技含量低、單一化向高技術、多元化轉變;在服務策略上從低效向高效轉變;在經營態度上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在經營機制上從僵化向靈活方式轉變;在經營作風上從“以自我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二)完善中間業務的組織管理體系
理順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在中間業務的拓展上要以效益為中心,全面整合中間業務,充分發揮中間業務專業部門或協調機構的統籌作用。中間業務專業部門的功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統一的中間業務發展戰略、拓展領域和主導品種;二是提升技術支持力度,加快創新力度,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成本與收益的核算,避免低效益、高風險的品種;四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三)強化中間業務產品的開發,不斷調整適應市場需要
我們必須注意在發展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要,來開發、設計、推廣中間業務品種。具體要做到(1)整合現有中間業務品種,及時淘汰沒有效益又消耗資源的業務品種,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項目和品種中。(2)要加大金融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力度,開發創新出適合不同類型企業、居民要求的中間業務新品種,提高綜合化、個性化金融服務功能。在產品的開發上,集中力量發展高價值品種,如投資銀行、理財、銀行卡增值服務、網上銀行交易、外匯業務等等,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主打品牌,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確立優勢品牌的市場地位。
(四)完善人才培訓機制,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步伐
壯大中間業務隊伍,一是要立足現實,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辦法對現有員工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以適應業務的急需。二是要在內部公開選拔,挑選精通業務、年富力強、善于鉆研且具有開拓意識的人員安排到中間業務崗位上來,并通過國內外的專職培訓、理論研修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等方式,對他們進行中間業務、外語、計算機、公關藝術等較高層次的知識培訓。
(五)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為規范收費行為,維護商業銀行和客戶的合法權益,監管當局應當盡快出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其它相關事宜做出具體規定。商業銀行以此為據,中間業務的收費自覺地接收入民銀行監管以及客戶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在中間業務收費標準的調整制度上,應堅持收入與支出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管理靠攏的原則,堅持以成本費用為基礎,加上法定稅金和合理利潤,并充分考慮市場狀況和客戶承受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中間業務
文章編號:1003-4625(2006)11-0038-03中圖分類號:F832.33文獻標識碼:A
一、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影響分析
(一)股份制改造促進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
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財、物、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全面重組與再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商業銀行,在其內部資源配置方面,首先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其次是兼顧各項業務發展的平衡;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要求。中間業務作為一種風險低、收益高,且屬于我國商業銀行諸多業務中的“短板”。股改后的銀行必然會在其“短板”業務上有所改進,從而促使其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據對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的調查,目前,建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革“三步走”戰略已基本結束。在中間業務發展上,傳統銀行經營理論正逐步向現代銀行經營理念轉變,現代經營觀念趨于成熟,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了準確定位,在經營戰略上把中間業務作為銀行三大支柱之一進行大力發展。在機構設置方面,目前建設銀行已專門成立了中間業務發展部,具體負責統一的業務規劃、業務指導和有效協調。同時,中間業務在人員配備、經費開支、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自主性,擁有中間業務職能的諸部門在中間業務管理部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整體功效得到較大發揮。
(二)股份制改造使商業銀行利益訴求發生變化
在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各金融機構為追求短期經營業績,普遍把中間業務作為吸收存款和爭攬客戶的一種手段,許多中間業務諸如工資、信息咨詢、上門收款、零殘幣兌換等業務成為銀行的無償服務。就連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卡收取年費的規定,許多商業銀行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各種技術性操作手段給免除了。這種現象隨著銀行業股份制改造的深入進行正在逐步打破。信用卡收取年費、小額存款收取管理費、工資收取單位費用、零殘幣兌換收費等中間業務已在部分商業銀行進行,其他商業銀行也在跟進過程中,并且各行在中間業務收費上表現出了意志絕對的統一。盡管部分收費單位和個人對中間業務收費表示一定的反對與抵觸,但在商業銀行股改利益訴求壓力下,正在漸次妥協。如,建設銀行代收電力公司和水務公司的電費、水費,前些年代收該兩種費建行都作為吸收銀行存款的一種手段。
(三)業務創新少,品種單一,實用性不強的狀況正在改變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無論是品種,還是實用性方面都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改變。在品種上,目前國內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00余種。在一些傳統的銀行卡業務、結算業務、一般性收付業務上,擴大了業務面和增加技術支持。在技術含量高、盈利較大的諸如咨詢業務、現金管理、風險管理、投資銀行業務等方面,商業銀行針對市場客戶細分人群加強了市場開發和營銷。其他如信托租賃、信用證、各類擔保、投資承諾、外匯買賣及金融衍生等外匯業務也根據地域不同適當推出。尤其是近兩年,各銀行業機構普遍加大了證券、基金、保險等業務的創新與推廣。在營銷手段方面,目前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時充分發揮全員營銷的作用,基層行多數能主動地把中間業務推廣到市場中去。另外,我國多年來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等市場中間業務也相應地推出貨幣市場投資基金、外匯理財等產品。
(四)股份制改革帶來了觀念和經營理念的嬗變,給各項中間業務的發展帶來的歷史性變化
目前,制約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是經營機制和經營理念上的問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可以通過制度性調整強行促使經營機制內生。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不僅是要解決外在的體制問題,更關鍵的是促進內在經營理念的嬗變。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通過統籌局部與全局,速度、質量與效益,資產、負債與中間業務,業務發展與隊伍建設之間的關系,轉變觀念和對現代商業銀行的認識,從而全面提升經營理念。
從焦作市近年來中間業務發展情況來看,也從實證方面體現到了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為:
1.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呈現出快速的增長態勢(如圖一)。2003年,焦作市商業銀行本外幣中間業務收入為2614.33萬元,增長3.7%。進入股份制改革后,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增速加快,2004年、2005年本外幣當年增幅分別達到86.64%、20.79%。增長速度分別高于2003年近80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
2.股份制銀行改革進展不同體現在中間業務發展的不同(如圖二)。建設銀行是2003年以來在焦作市諸多金融機構中中間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銀行(其圖形變化最陡),其中間業務收入總量也由原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排名第三增長到第一。建設銀行2004年、2005年中間業務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50.20%和38.77%,分別高于全金融機構當年增速63.56和17.98個百分點。反觀地方性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2002年以來,盡管中間業務總量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其增長速度要明顯低于原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增長速度。
3.中間業務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2005年焦作市中間業務收入結構如圖三)
如圖三所示,隨著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產品結構豐富、新增業務收入增加等原因,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結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盡管支付結算業務收入仍居各項中間業務收入中的“龍頭”地位,但銀行卡業務、業務等中間業務收入快速上升。與2002年比較,2005年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中結算類收入占比下降了19個百分點,而銀行卡收入上升了19.32個百分點。正逐步形成以結算收入、銀行卡收入、收入“三足鼎立”局面。同時,擔保、融資顧問、托管等新興中間業務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后中間業務發展的趨勢與研判
目前,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大勢已不可逆轉。根據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協議,到2006年底我國將全面開放銀行業,外資金融機構將享受與中資金融機構同等的國民待遇,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推進加快,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創新潛力大的特點逐步成為銀行業競爭的新領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進一步拓寬商業銀行盈利渠道,降低經營風險,增強綜合競爭能力,是我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革后的重要利潤增長源。我們從商業銀行股改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增長因素和削減因素兩方面入手,分析股改后短期內及長期發展趨勢,并綜合得出一個基本性的判斷。
目前,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的現狀是:
1、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低。在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得相當成熟,美國、日本、英國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美國花旗銀行收入的80%來自于中間業務.與國外相比,中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總體發展水平低、效益差,非利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僅為7.25%.
2、中間業務結構層次不高。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共開展了約260余個品種的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收付結算和業務品種方面,為了搶奪有限的客戶資源,各銀行在中間業務中出現任意確定收費標準、少收費、無償服務甚至墊付資金的惡性競爭局面。此外,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起步較晚,發展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從事的業務范圍很窄,金融創新能力差,產品單一,缺乏吸引力。
3、中間業務收費面臨不小阻力。在中國,像代收水電費、工資等中間業務,通常情況下都是被作為拉客戶的一個贈送品,基本上都不收費,久而久之,不論是委托方,還是用戶,在享受著一些中間業務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都覺得免費是理所應當的,然而,隨著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越來越多,由此占用的場地、網絡、人力、技術資源也日益增加,銀行的經營成本日漸上升,加之隨著利率的調低,如果再不對部分業務實行收費,那銀行未來的利潤空間會被大大擠壓。
因此,銀行要幫客戶洗腦,使客戶了解到在商品經濟環境中,銀行首先是企業,不是福利機構,應該根據成本原則和效益追求選擇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為什么投資者能坦然面對證券交易手續費,卻不能接受銀行收費?說到底,國有銀行多年來承擔的社會角色和社會義務,成了收費行動的一大壁壘。障礙總歸要想方設法去除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于2003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大大增加了國內銀行的底氣,使收費成了可能,使收費服務有了依據,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在老百姓的眼中,四大國有銀行多少還應該承擔著替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品服務的角色,這恐怕是國有銀行肩上一個更大、更重的包袱,長期以來習慣了接受“全心全意為‘上帝’服務”的中國消費者,對銀行中間業務收費這種“惟利是圖”的做法產生了一定的困惑。
二、拓展中間業務思路
農業銀行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力促中間業務健康快速發展,已成為擺在各級行面前必須解決的一項緊迫任務。筆者建議:
(一)轉變經營方略、注重效益原則、樹立成本意識。各級行應該充分認識到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大力開展中間業務是銀行業生存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尋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間的需要,也是國有銀行融入國際化的需要。因此,各級行與廣大銀行員工要切實更新傳統的經營理念,確立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與中間業務三架馬車并駕齊驅的思想,盡快實現銀行業務經營和收入來源的多元化。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牢固樹立成本意識和安全意識,加強對中間業務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改變重數量,走形式,輕結果的傳統做法。
(二)建立、完善中間業務發展管理機制。
首先是完善中間業務的考評機制。各行要建立明確詳細的考評激勵機制,把中間業務的發展納入各級行經營目標責任制,加大考核權重,確定中間業務量、收入及發展速度等的年度量化指標,形成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抓實的局面。其次是建立中間業務產品創新、評價及培訓機制。各行要出臺一套鼓勵創新中間業務的獎勵辦法,通過加大對中間業務創新與產品研發力度,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區域,分別推出不同的中間業務品種,使得各中間業務不僅能適應該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客戶群體收入實際情況,也能盡量滿足客戶對中間業務品種的不同需求,通過加快商業銀行電子化的建設,積極發展和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中間業務軟硬件環境的全面提升,為中間業務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多為客戶提供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同時通過針對性的引進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及定期、不定期對職工的培訓與長期培養,使銀行員工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服務態度、服務水平、服務信譽不斷得到提高,多方面滿足銀行在中間業務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層面的需求。
第三是要建立、健全中間業務的組織管理機制??筛鶕陨韺嶋H,按照市場導向重新考慮內部職能機構的設定,組建中間業務部,將原分屬于財會、公司、個人、國際業務等部門的中間業務來一次整合,整合后的中間業務部要特別注重中間業務的系統管理與長遠規劃工作,以更利于深入研究并制定中間業務的發展策略,掌握準確的市場信息和客戶需求,做好中間業務新品種的設計、開發和推廣,并做好中間業務的宣傳介紹和市場營銷,增強客戶對中間業務的認知程度,使中間業務品種能夠逐步進入市場,占領市場。通過整合,應更利于協調和發揮商業銀行的整體功能,調動基層行處開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推動中間業務的良性發展。在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將中間業務與資產負債業務一體化經營與扁平化管理結合起來。
基本構想是:將中間業務按服務需求不同,把不同的業務分別交由各自的基層網點和中間業務部門分別辦理和統一對外經營,對一些簡單的銀行卡業務、代售基金、代辦保險業務等由基層網點辦理,對部分有一定操作難度,新開拓的諸如項目評估、公司理財、信息咨詢、代保管、部分國際業務、金融衍生產品等中間業務,由專門的中間業務部親自經營管理。這種扁平化經營體制既方便基層網點向客戶提供多樣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又解決了部分中間業務基層網點因人才、權限限制不能辦理部分中間業務的瓶頸問題。
(三)進一步規范收費標準,合理解決成本收益問題。正確引導廣大客戶對銀行合法收取手續費的認識,通過對產品的細分,價格的糾正,合理的定價和宣傳、營銷,達到吸引顧客、讓顧客認同中間業務服務收費的目的,建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在調查排摸的基礎上,統一增加或適度調高部分中間業務手續費基礎費率,徹底改變不符合價值規律的低收費情況,并根據我國利率最終的市場化進程,逐步過渡到由各商業行根據自身的成本和客戶情況自主定價的完全市場化定價模式,從而使我國商業銀行逐步適應外資銀行在中間業務方面的競爭、為國內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1.中間業務凈收入占比低
根據各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年報資料,得到這些銀行近三年來中間業務凈收入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顯示,2007年,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凈收入占全部凈收入比重分別是建行14.27%、工行13.5%、中行15.1%??梢姡陙韲泄煞葜粕虡I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迅速,中間業務凈收入無論是從絕對數還是相對占比數來看,都有較大的增長,尤其是進入2007年,中間業務凈收入實現高速增長,工行2007年較2006年中間業務凈收入增加了110.38%,中行增加了91.92%,建行這一比例更是高達130.73%。這說明中間業務正受到各商業銀行的重視,日益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然而,較之國外中間業務凈收入占比40%~50%的平均指標,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凈收入占比仍然處于相當低的水平,亟待發展和創新。
2.中間業務品種單調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主要是利用銀行的人力與技術設備等資源為客戶提供初級層次的中介服務和勞務。近三年來,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構成及發展情況見下頁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第一,各類中間業務的收入呈現出普遍加速增長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及理財業務、托管及受托業務都出現了成倍增長。這說明:一方面,2007年我國資本市場非?;钴S,資本供需均比較旺盛,理財及受托業務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正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同,銀行作為資本市場中介組織的地位凸顯;第二,各行中間業務的范圍比較固定,品種相對狹窄,缺乏創新。由表2可知,三年來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比較固定,而且,雖然各行已經開展了結算與清算、、托管、咨詢、信托等業務,但具體的服務品種卻較為單一。例如,在信托業務方面,我國銀行一般僅開辦信托存款、貸款、投資等,并沒有開辦公益信托等業務;在業務方面,如代收代付款項,目前也僅開辦少量的代收、代付業務(如代為發放工資,代為收取費用等);在咨詢業務方面,僅開辦查賬等簡單的業務,而為大公司充當投資顧問、財務顧問,為公司的收購、合并、重組提供咨詢服務等這樣的業務都沒有開展。另外,新興的中間業務,如資產證券化、互換、期貨合約,期權業務等,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涉足的非常有限。
二、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滯后的原因
1.銀行缺乏發展中間業務的利益驅動力
在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市場化很早,為了在激烈地競爭中贏得生存,各商業銀行廣開門路,積極發展中間業務,促進了中間業務的蓬勃發展。而長期以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收益主要來自存貸利息差。加之,近三年來銀行進入了一個加息的周期,2007年6次加息使得銀行的凈利差進一步擴大;同時,2007年底開始的股市低迷又導致大量資金撤出股市流向銀行,進一步刺激了銀行逐利擴貸的動機。雖然2007年初至2008年國家已經15次調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但是,銀行吸納資金的規模遠遠大于回籠央行資金的規模,這一切都導致了商業銀行資金存款活期化、貸款長期化的特點,對上市銀行的凈息差帶來正面影響,凈息差成為2007年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最大驅動因子。表3為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2005—2007年凈利潤的同比增長情況。
國金證券的2007年銀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凈利差在銀行業績增長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見表4。
巨大的資金流入量,豐厚的利差收益,使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缺乏發展中間業務的利益驅動力。
2.分業經營嚴重制約了部分中間業務的開展
為了防范風險,規范操作,加強管理,我國金融業長期以來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制度。隨著銀行業在金融體系中地位的突出,分業經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銀行、證券、保險企業之間的業務互通,使許多表外衍生中間業務的創新和發展受到了制約,如金融期貨、期權、貨幣互換等與證券業務聯系甚密的中間業務至今無法開展。近幾年來,理論界和銀行界關注實行混業經營的呼聲日高,政府雖然也有所關注,但金融企業分業經營制度仍然沒有動搖。許多銀行紛紛另辟蹊徑開始了有益的嘗試,如中國銀行通過收購香港注冊的保險公司,從而繞過政策的限制推出保險業務。但是這樣既耗時,又有諸多資金面和政策面的限制,不具有普遍性。適度的混業經營成為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推動力。
3.經營環境不成熟限制了中間業務的發展
從法律環境來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缺乏相應的配套法律支持。如銀行混業經營尚存在法律;規范銀行和客戶之間關系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能適應業務發展需要;在國際結算業務中,面臨國內有關法律如何與國際法律、慣例的接軌問題;國內信用證、理財業務等新型中間業務,也面臨著國內的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問題。
從市場環境來看,我國的市場機制正處于轉軌時期,金融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各市場主體和要素尚不完善和健全,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缺乏強有力的依托。而中間業務的拓展要求金融市場發育比較成熟,市場要素完備,這不僅關系到資金融通的連貫性,金融工具的多樣化,還體現在中間業務得以延伸的各種復合的市場連通及融資關系。如商業票據市場、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以及離岸金融市場等的發展都有賴于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而我國國內的各類金融市場發展程度不一,普遍不夠成熟,交易數量少,操作不規范,這些因素無疑制約著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拓展。
三、促進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建議
1.樹立現代商業銀行多元化經營理念
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是受其外部宏觀經營環境與自身經營狀況共同影響和制約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存貸利差的擴大是宏觀調控的結果。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由于盲目投資造成的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危如累卵,為了消除可能到來的經濟危機,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先后多次調高利率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實行緊縮或穩健的貨幣政策。如果以后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為了刺激消費、投資和外貿,政府也可能調低利率,從而導致存貸利差減少。可見,存貸利差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只是眼前利益,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應該立足長遠,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看,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后,第一步就是要利用其先進的科技和豐富的經驗,在中間業務上搶占先機。而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于歷史包袱重、業務單一等原因,在競爭中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扭轉經營困境,必須在不斷盤活存量資產和優化資產增量的前提下,努力擴大負債規模。同時,進一步拓展業務經營范圍,實施多元化戰略。中間業務以其鮮明的風險收益特征和與資產負債業務的高度互補性,成為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實施業務多元化戰略的必然選擇。一方面,銀行以中間業務為發展方向實施多元化戰略,可以改善財務收入結構,提高綜合經營效益,從而徹底改變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片面依賴存貸利差收益、收入結構過于單一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以中間業務促進傳統資產負債業務的發展,從而實現各項經營業務的良性互動。
2.允許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適度混業經營
目前,西方商業銀行經營的中間業務品種繁多,尤其在各國紛紛打破分業經營的限制、實行混業經營以來,為滿足客戶各種需求,商業銀行不斷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金融產品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以美國銀行業為例,其中間業務的范圍涵蓋了傳統的銀行業務、信托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共同基金業務及保險業務等。它們既可以從事貨幣市場業務,也可以從事商業票據貼現及資本市場業務。因此,我國可以在加快商業銀行產權結構改革的同時,探索適度實行混業經營,在不違背相關法規的基礎上,尋求銀證、銀保合作的途徑,更有效地發揮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規模經濟效應,提高銀行的收益率。國內金融理論界和實務界應該積極尋找恰當的分業與混業的交匯點,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等可以選擇的途徑,充分利用當前的政策環境,探索分業經營模式下的業務交叉經營。
3.建立和完善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體系
法律法規的建設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第一,理順已出臺的有關中間業務監管的政策、法規。對于已經存在的相關法規,要匯總使之系統化,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以增強其可行性。第二,彌補法律缺陷和法律空白。中間業務,特別是衍生工具類中間業務,品種繁多且涉及多個法律部門,國內相關的配套性法規與國際法律或管理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凈額結算協議安排(歐美國家為了繞過他國破產法而允許本國企業采用的一種金融工具結算方式)就與我國的破產法相抵觸。另外,適度混業經營也需要法律的保護和支持。怎樣開展混業經營,如何保護混業經營,混業經營中銀行之間、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如何界定,這都需要法律法規的規范和指導。第三,法律法規應該體現公平原則。規范銀行與客戶的關系,國家控股銀行與機構控股銀行、內資銀行與外資銀行行為的相關法律應該體現“公平”的原則。不公平的法律不僅不能保護商業銀行的收益,反而會嚴重的危害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的發展。
4.建立與完善中間業務的風險防范機制
首先,要加強對客戶的信用評估調查。在開展中間業務時,要建立客戶信用資料檔案,對于授信類中間業務要嚴格規定保證措施。其次,建立和完善中間業務監督制約機制。在中間業務經營過程中要堅持實行操作、管理與監督分離制度,嚴格區分操作職能、管理職能和監督職能,強化內部制度控制。針對中間業務品種技術含量高的特點,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應積極推行現代化、電子化和網絡化的高新技術手段,實現業務操作與監督職能的高度自動化。再次,建立和健全中間業務風險監測與控制體系。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種類和性質的中間業務品種,制定相應的風險系數與風險識別標識。要參照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原則,借鑒國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建立符合自身經營特點的中間業務風險衡量標準與風險監測體系。同時,還應將中間業務的風險監控與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對風險較高的信用類中間業務確定相應的權重系數,將之列入全部風險權重資產的范疇進行綜合經營風險監控。對于風險較高的信用類中間業務,還要設立單項上限指標進行限制;對于中間業務風險指標超警戒水平的銀行,應停止辦理新的信用類中間業務,直到其風險監控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
5.實施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
一直以來,由于銀行自身對產品缺乏營銷,使相當一些中間業務還未被社會認同,沒有真正形成社會需求。因此,銀行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普及金融知識,推銷中間業務品種和服務,擴大市場占有率。首先,根據客戶對銀行收益的影響,將客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為提供差別化服務做好準備;然后,根據客戶的特點實行個性營銷;最后,定期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加強對成本的管理。
參考文獻:
[1]許崇正.論發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對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于春紅.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分析[J].商業研究,2006,(10).
[3]謝啟標.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金融與論壇,2006,(9).
[4]謝啟標.構建中間業務風險管理長效機制[J].金融風險防范.新金融,2006,(4).
[5]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
中間業務收入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利潤的主要來源,據有關資料記載,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份額已達到其利潤總額的以上。這充分說明,發展中間業務在現代商業銀行的整體經營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中,中間業務發展起步不久,但是目前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家銀行的高度關注。從近幾年利潤增長的趨勢上看,銀行利潤來源已經從原來以“存貸利差”為主的方式,更加趨向多元化、提供有償服務、收取業務費用的中間業務方式。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機遇和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
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商業銀行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萬種,收入占總收入的40%以上。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晚,發展慢,品種少,收入比率很少有超過20%的。
2000年后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產品需求的拉動,商業銀行正逐漸轉變經營理念,將中間業務發展作為實現金融工具創新和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快新業務品種的開發與推廣,延伸服務領域,逐步向指導化服務階段發展,以監管防范,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為核心,以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成為新的業務推廣重點。在開展結算、匯兌、等中間業務的基礎上,陸續推出了諸如信用卡、信息咨詢、租賃、代保管、房地產金融服務、擔保、承兌、信用證等一系列新興中間業務,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中間業務品種體系。各行對中間業務的認識逐步由輔業務的間接效益向主營業務直接效益轉變,收費意識明顯增強。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機遇
隨著社會對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加快,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推動中間業務健康高速發展。中間業務涉及國際國內金融財會、法律等各個領域,大力創新和發展中間業務,必將推動銀行內部的改革步伐,推出一大批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業務、善于開拓國際市場的高層次人才,提高金融服務的現代化水平,加快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另外,在個人金融服務方面,向居民提供消費信貸、代客理財等高層次服務也在不斷擴大,以滿足社會各界對金融業務的不斷需求。中間業務的迅猛發展,要求國有銀行的經營理念、服務方式和機構設置都要做相應調整,必然推動金融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問題
1.對發展中間業務存在認識偏差。受體制、觀念、思維方式和實踐經驗的制約,我國商業銀行均以存貸款業務為主營業務,對國際銀行業中間業務快速發展的趨勢認識不足;對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后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壓力認識不足;對中間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業銀行利潤總水平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影響中間業務的發展。
2.中間業務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結構不合理。近年來,盡管我國商業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已達260余種,但實際運用的品種很少且層次低、功能不完善,主要集中在收付結算和業務等勞動密集型品種方面,高附加值品種在我國銀行業中尚處于起步階段。而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推行的中間業務范圍廣泛、種類繁多,涵蓋、結算、擔保、融資、咨詢和金融衍生等眾多領域。
3.中間業務創新能力不夠,缺乏專業人才。中間業務是知識密集型業務,涉及領域廣、知識面寬,具有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和信譽于一體的特征,是金融領域的高技術產業。相關的高素質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銀行業開展高技術含量中間業務品種的“瓶頸”。中間業務的發展需要熟悉銀行業務及計算機、法律、國際金融、投資、證券、保險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和儲備嚴重不足,缺乏一支具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策略
(一)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業務發展的外部環境
要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首先要摒棄中間業務是附屬業務的經營理念。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為推動中間業務的拓展創造各種必需的條件。其次我國金融業應該早日實行混業經營,混業經營是世界金融業的趨勢,只有混業經營才能更好的使銀行進行中間業務創新。同時,應該發揮銀行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能夠信息對稱,能達成一個最優均衡。此外,要完善法律環境,健全法律體系,以法律來規范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培養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金融監控。
(二)加快商業銀行制度創新,建立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組織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中間業務考核指標,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應該借鑒西方現代商業銀行的管理辦法,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改革,在發展中間業務中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基于收益的績效考評體系和配套的激勵機制。[
(三)完善對中間業務的金融監管,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與操作規范
監管部門應出臺中間業務監管原則,為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制定業務規范,加強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分類管理,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管理法規,構建一個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加強金融監管、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始終處于規范、有序、良好的市場競爭狀態。應借鑒國外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監管標準、監管手段、風險測量指標體系等,提高對中間業務的監管水平。由于中間業務不同品種的風險差異很大,監管部門應據此對中間業務實行分類監管,對商業銀行不動用自身的資金,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客戶提供收付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全面放開,由商業銀行自主經營和管理,對擔保、承諾以及金融衍生工具類的中間業務,因其可能形成客戶對銀行的負債,風險較大,監管部門應強化監管,要求商業銀行將其納入授信管理范圍加強風險管理。因此,制定與國際慣例相適應的政策、法規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加大中間業務品種的創新,堅持以滿足基本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以增加新品種為切入點,不斷推出中間業務的新品種;吸收和引進國外商業銀行已經開辦的具有推廣價值和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加以改造,為我所用。
(四)強化管理,注重人力資源開發戰略
中間業務需要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素質、多類型、具有開拓敬業精神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引進一批具備金融、法律、財會稅收、企業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員工長效培訓機制,為員工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使其能了解中間業務的最新動態并參與業務創新;建立起符合現代商業銀行要求的人事激勵約束機制,能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
(五)完善服務,培育中間業務市場
隨著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服務優質、管理先進的外資銀行的競爭。為此,一要強化全員的服務意識,利用高質量的服務,保持和擴大經營網點多、市場份額大優勢;二要實行“一站式”服務,簡化操作程序,推進套裝交易,提高辦事效率,降低成本;三要推行人性化管理,加強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為新產品的研發提供信息保障;四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和企業的金融意識,逐步營造適宜中間業務開展的環境。
(六)加大科技投入
中間業務涉及面廣,種類多,新的業務不斷推陳出新。國有銀行要在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和吸收外資銀行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務意識,力爭以先進的科技手段,多樣化的特色服務,不斷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步伐。要加快金融電子化步伐,建立全國信息共享的通訊網絡,形成較完備的信息系統,在銀行傳統的中間業務結算業務上進一步提高結算工具和結算手段的開發設計能力,完善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的功能,從而更好地改進電子銀行系統和以電子計算機網絡運行為支撐的支付清算系統。投入一定的資金完善開辦中間業務所需的硬件設施,組織研發隊伍不斷開發新的軟件系統以適應新業務發展的需要,還要大力培養高科技人才。
四、結語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利在長遠,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金融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間業務,研究探討和逐漸規范中間業務的發展,對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和自身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跨國銀行的挑戰,我國商業銀行要以傳統業務為基礎,以中間業務為先導,不斷調整經營理念,堅持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相互促進、利潤和市場份額兼顧的市場策略,尋找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最終在行業內形成一種良好的中間業務經營氛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少鵬.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狀透視[J].經濟論壇,2006,(7).
[2]徐通剛.淺析我國銀行中間業務的缺陷及拓展渠道[J].經濟師,2004,(5).
[3]彭建剛.商業銀行管理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4]薛群英.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思路探析[J].財經論壇,2004,(9).
[5]李揚,王國剛,何德旭.中國金融理論前沿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一)定價權完全歸政府部門所有階段。2001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規定“對國家有統一收費或定價標準的中間業務,商業銀行按照統一標準收費,對國家沒有制定統一收費或定價標準的中間業務,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銀行業協會按商業與公平原則確定收費或定價標準,商業銀行應按中國銀行業協會確定的標準收費。”同年10月,國家計委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銀行系統有關收費政策問題的復函》,函中規定:“未經國家計委、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各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對不同城市間異地通存通兌業務收取手續費,對要求出具資信證明的儲戶收取證明費、對購房、購車等貸款人收取評估費、律師費、抵押登記費,在收取電子匯劃費的同時繼續收取郵電費以及銀行同業公會制定收費標準的,均屬于擅自設立收費項目、制定收費標準的行為,應予以糾正。”從連續兩個規定看出,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標準在2003年10月之前一直由國家有關部門,如央行、物價部門或銀行業公會來制定,商業銀行沒有制定費率標準的權限。
(二)商業銀行擁有大部分定價權階段。2003年10月份開始實施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四項基本業務(人民幣開戶、存款、大額以下的存款、銷戶)外,商業銀行的各項服務業務可以而且必須收費,并且收費將分成兩個部分。對結算業務實行政府指導價,對商業銀行提供的其他服務實施市場調節價,由商業銀行總行、外國銀行分行自行制定和調整,但要求制定和調整價格時,應至少提前15天向銀行業協會報告,并至少提前10天在相關營業場所進行公告。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項目主要是涉及廣大居民和企業利益的收費項目,具體項目包括辦理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本票、支票、匯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人民幣基本結算類業務。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價格的內容及其定價的目標
(一)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價格的內容。一是中間業務的成本,如業務開發費用、宣傳費用、人力成本費用、設備費用以及業務風險成本等;二是中間業務的目標利潤,包括直接的傭金、手續費收入和間接的因中間業務帶來的潛在收益,如業務帶來的存貸款業務收益等。因此,其價格決定因素至少包括以下5個要素;(1)成本。包括開發服務的實際成本和風險成本,理論上這是中間業務價格的底線。正如M.A茲羅所言:“除非一家企業有充分的理由做出虧本銷售的決定;否則,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就是該企業的價格底線。”(2)供求關系。即現有的銀行機構提供某一中間業務的總體能力和社會公眾對該項業務的需求程度對比,反映為中間業務的需求彈性。該彈性主要取決于銀行所提供服務的互補性、可替代性,以及中間業務相對于客戶的價值。(3)顧客心理。指銀行對所提供服務收費及收費水平變化的社會認可度,它受顧客收入水平、年齡構成、文化程度、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等諸因素的影響。按照格文(GWIN)的“利益定價”原理,價格是根據客戶所感覺的從特定服務獲得的利益決定的。如果一種服務的價值或利益在客戶看來較高,他或她將更愿意支付一個較高的價格。(4)競爭。包括競爭對手的類似服務的定價。由于金融產品具有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克隆”的可能,因此,任何中間業務開發后形成的比較優勢都是短暫的、暫時的,競爭者的價格必然成為中間業務定價的一個重要指導價格。(5)政策。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對中間業務產品價格的控制政策以及同一時期政府的利率政策都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銀行中間業務的定價。由于交易方式和風險程度的不同,中間業務價格的決定又因具體業務品種而各有偏重。傳統中間業務,如、結算、信用卡、代保管及咨詢等,其價格決定偏重其開發成本;而新興中間業務即表外業務,如貿易融通、信用擔保及衍生工具交易等,則主要考慮業務所承受的風險及貨幣的時間價值。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的目標。所謂定價目標,是產品的價格在確定后,企業應達到的目的。任何企業都不能孤立地制定價格,而必須按照企業的目標市場戰略及市場定位戰略的要求來進行。因此,不同的企業或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或不同產品,其定價目標是不同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定價目標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實現利潤最大化。商業銀行作為一個企業,追求企業或股東價值最大化是其經營的最終目標。利潤最大化不一定意味著高價格,因為過高的價格會引起客戶抵制、競爭者涌入,反而會引起產品的銷量下降,降低總利潤水平。為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商業銀行需要權衡產品的規模、成本和價格的關系、市場競爭狀況,最終確定能夠使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的價格。
2.提高市場份額。搶占市場份額是商業銀行競爭的目標之一,它是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為銀行提高利潤總額提供了保證。市場占有率是商業銀行經營狀況和競爭實力的綜合反映,顯示出商業銀行及其金融產品的市場地位,高市場占有率使商業銀行具備更強的市場控制能力,金融產品擁有更大的知名度,可以保證商業銀行產品有較高的銷售量。為了提高市場份額,商業銀行通常采取降低價格的策略。
3.適應價格競爭。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內容,處于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中的商業銀行,往往對競爭者的行為十分敏感,尤其關注其價格變動。銀行為了避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生價格戰,導致兩敗俱傷,便以適應競爭作為定價目標,以高于、低于或等于競爭者的價格出售金融產品。
4.篩選客戶。根據“二八”法則,20%的高端客戶為銀行帶來了80%的收益。每個銀行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為了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銀行必須把資源提供給能為銀行帶來更多收益的客戶,為了抓住這部分客戶,給他們提供優質服務,銀行有時會為中間業務制定較高的價格,阻止低端客戶的進入。如銀行規定國債的購買起點為5萬元,以整萬為單位增加,避免了小額客戶占用資源。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定價存在的問題
(一)客戶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定價存在誤區。在我國,對以經營貨幣為主營業務的商業銀行來說,獲取存貸利差自然也就成為其最傳統、最基本的利潤來源,有些銀行甚至90%的收益都來自傳統存貸利差。像代收電費、工資等中間業務產品,通常情況下都是被作為拉存款拉客戶的一個贈送品,基本上都不收費。久而久之,不論是委托方,還是用戶,在享受著一些中間業務產品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都覺得免費是理所應當的。由于商業銀行為了吸引存款,一直以來向客戶提供“免費大餐”,而客戶為了資金安全在商業銀行開立了大量的業務結算賬戶,包括水費、電費、煤氣費、管理費、保險費等結算賬戶,但是這些賬戶中大部分是屬于小額賬戶(即日均存款金額小于500元)。小額用戶對銀行貢獻利潤少,而耗費成本多,所以,商業銀行要向小額賬戶的客戶收取賬戶管理費,對于高端客戶則繼續提供“免費大餐’,并采取各種優惠手段以留住客戶。實際上,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偏重于對自己貢獻大的高端客戶是正常的。因為高端客戶在商業銀行的日均存款量較大、結算頻繁,商業銀行從中得到的手續費收人遠遠高于低端客戶的賬戶管理費收入。所以,商業銀行按照“二八理論”來區別對待客戶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商業銀行是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特殊企業。
(二)忽視產品和服務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成本是指為了達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棄的資源,它是產品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間業務產品雖然不使用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但它仍然會發生一定的費用,具有一定的成本。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按照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運作。必須遵循成本與收益相配比原則,否則商業銀行就無法生存和發展。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的定價策略主要著眼于客戶的承能力,而忽視了產品和服務成本的核算。經濟效益不明顯,一方面,難以調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導致商業銀行設備投入減慢,設備維護資金不足,服務經營環境變差,服務質量下降。隨著國內金融業務全面開放,商業銀行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
(三)傳統的中間業務產品定價體制缺乏彈性。傳統的中間業務產品定價體制缺乏彈性,定價缺乏效益觀念。中國人民銀行及有關部門制定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價格,基本上是統一標準,商業銀行在執行時沒有什么自,這種價格形成機制不能準確體現市場供求關系,沒有考慮到商業銀行的自身成本及客戶的差別,與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內在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我國的商業銀行應成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金融企業法人,這也是建立我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的基本要求,商業銀行要做到自主經營,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中間業務產品的自主定價,有充分的經營自。
四、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合理定價的對策
(一)建立會計核算體系,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對銀行的全部管理行為和業務活動進行量化,為計算銀行及各項業務、各責任單位、職工個人單位時間內的投入產出比、成本利潤率、凈利潤服務,可以為計算銀行產品的變動成本、營運成本、網點成本、完全成本服務。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最終要轉化為銀行收入關鍵在于定價,使中間業務產品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合理定價的基礎是有大量真實、完整、連續的會計數據。商業銀行只有建立健全了會計核算體系,推進了全面成本管理,積累了大量數據,才能為中間業務產品的準確定價提供保證。而目前國內各商業銀行只是對中間業務進行一些粗略的統計,中間業務收人大多在損益表的“手續費收入”、“其他營業收入”、“匯兌收益”三個科目核算。因此,應當依據“提供決策者有用的、真實的會計信息”和有利于會計管理的會計目標,推行全面成本管理。通過建立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核算體系,業務品種、業務項目、經營單位以及其他主要生產力要素的投入產出情況進行充分的、完整的數據化,并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價,形成以全面成本管理為基礎,以效益為核心,投入產出比為主要決策依據的內部綜合管理系統,同時又為經營決策提供各種有效數據支持的完整的經營管理信息系統,使會計體系更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為產品定價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實施市場細分。市場細分可以從客戶偏好、銷售地點、銷售時間等角度進行。若以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細分,在不考慮性格的情況下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對產品的認識較為全面、對金融工具的特點有一定了解的客戶通常是高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他們可能為獲得更高的收益而承擔一定風險。反之,經濟實力有限、年齡較大,無法把握產品特征的客戶一般僅具備較低的風險承受能力。銀行可通過觀察、交談或者問卷的方式把握客戶類型。若以產品的銷售地區細分市場,在發達地區,應注重增強中間業務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不斷創新,以產品的價值取勝,并在價格里體現出其價值所在。在發展中地區,則應側重于服務和產品使用的便利,以服務取勝+定價適中。在欠發達地區,應側重低風險的傳統中間業務,低價位策略較切合當地實際。若以產品的銷售時間細分市場,在市場價格處于有利于產品發行的時候,中間業務產品的定價可以相對較高,客戶會因為對該產品的良性預期而忽視價格因素,其價格敏感性較低在市場價格處于不利于產品發行的時候,中間業務只能通過降低定價盡量爭取客戶。
細分定價有助于銀行充分開發市場,減少價格浪費,實現利潤和銷售量的雙豐收。但細分定價難以把握,對市場深入研究、細分定價的過程本身就將消耗大量的成本。同時,每一種細分定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統一的公式和實施方案。尋找一個市場劃分的基礎,就是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著市場劃分的成敗。
(三)人民銀行應盡快規范中間業務的有關政策法規。人民銀行應盡快建立一個專門指導中間業務發展的政策和監管機構,在認真清理、合理規范已經制定的若干個單一的中間業務管理辦法和搞好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一個融理論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為一體的政策法規,主要應包括:中間業務的內涵和性質;中間業務的種類;不同種類中間業務的收費標準、收費方式;中間業務的科目設置、賬務處理;中間業務成果反映和考核;我國商業銀行可以開辦的中間業務種類及其具體內容;違規經營中間業務的處罰等等。這樣,就可以改變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競爭無序的狀況,促使商業銀行合法經營、合理發展、有序競爭。
(四)建立中間業務的監督機制。在理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同時,必須建立完整、統一的中間業務監管機制。加強對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政策法規的“免費服務”、“低價服務”收費行為進行嚴肅查處,防止商業銀行之間在中間業務收費上大搞價格戰。禁止商業銀行利用中間業務收費進行無序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為中間業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中間業務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狀制約因素對策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現狀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全面開放,國有商業銀行所面臨經濟和金融挑戰愈趨嚴峻,經濟全球化和金融混業化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潮流。國有商業銀行若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從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為主要經營渠道的模式調整到以中間業務為重點的發展方向上來。目前,中間業務在銀行業中越來越占據重要的地位。花旗銀行80%的利潤來自中間業務,恒生銀行為40.26%,法國興業銀行達到43.62%,由此可見,中間業務是銀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不超過20%。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幅度大。為了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保持健康、持續、穩步發展,人民銀行頒發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辦法》,最近又制定了《關于落實〈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辦法〉的通知》,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制約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分析
1.觀念不新。銀行管理者對中間業務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經營觀念上只重視存貸款等傳統業務的營銷和拓展。
中間業務是現代商業銀行的三大主業之一,銀行管理者往往把主要創利點放在資產負債業務上,把中間業務作為附加業務,置于次要地位。近年來雖然中間業務有所加強,但由于我國金融體系方面的不完善,與國外銀行比仍然差距巨大。造成管理者不重視中間業務發展的原因大體有:
(1)存貸收益過大,缺少發展中間業務的內在動力和壓力。由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滯后,在存貸款利率上各銀行缺少真正的競爭,雖然人民銀行近年來不斷調整利率,但存貸利差并未明顯縮小。2007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加息后,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3%,一年期貸款利率6.84%,利差達3.51%,存貸款業務仍然對商業銀行的利潤貢獻起決定性作用。而根據國際利率市場化改革經驗,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初期,存款利率將會呈現大幅上升趨勢,同樣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管制,也會使商業銀行競相放貸,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由此商業銀行存貸利差空間進一步收窄,沖擊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商業銀行必須以非利息收入彌補利差縮小帶來的損失。
(2)目前我國的融資體制使商業銀行暫無近憂。由于我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發展滯后,尤其是企業債券市場。目前企業融資中的80%來自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比重較小。這種情況使得企業融資主要依靠商業銀行,銀行的貸款客戶源源不斷,貸款業務利潤成為銀行的主要盈利途徑。隨著我國資本貨幣市場的迅猛發展,企業融資渠道不斷拓寬,間接融資比重縮小,銀行貸款業務勢必受到沖擊,轉向中間業務經營,這是商業銀行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
2.由于分業經營的限制,銀行經營中間業務的開展受到法規條例的限制。
我國《商業銀行法》第43條中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于非自用不動產。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我國目前商業銀行的分業經營模式,雖然有利于金融監管,能保證金融業的整體穩定,但同時也限制了商業銀行業務開拓的空間,尤其限制了中間業務在股票發行與買賣、基金管理、資產管理、保險銷售、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和金融互換等業務領域的發展。
3.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商業銀行經營中間業務無法可依。
立法上的空白使銀行開展中間業務面臨較多的法律風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商業銀行才開始逐漸開拓中間業務,而且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引導和規范銀行中間業務。2001年才公布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相對于中間業務的發展而言,仍有不少空白,而且有關中間業務立法內容側重監管,忽視了銀行與客戶關系的調整,缺乏對中間業務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規范,使得中間業務法律關系缺乏穩定性、可預期性和確定性。法律上的空白,造成了較多法律風險。相關監管部門進行管理和監督時增加了自由裁量權,使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的認定及其處罰均有一定的隨意性。各商業銀行則無法可依,商業銀行和客戶的許多行為在法律效力上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尤其在中間業務收費上更是混亂。
4.專業人才匱乏、技術手段落后。
中間業務是銀行的高技術產業,集人才、技術、機構、信息、資金和信譽于一體。作為知識密集型業務,中間業務涉及到有關銀行、保險、稅務、證券投資、國際金融、企業財務、法律、宏觀經濟政策、信息技術等多個知識領域,從事中間業務開發與經營的人員,在具備這些知識的同時,要求有敏銳的分析和決策能力以及較強的公關能力和較廣的社會關系。而目前商業銀行正缺乏這種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一些知識含量高的中間業務如財務顧問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顧問業務、企業信用咨詢業務難以得到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以電子技術、信息通訊為中心內容的金融信息化已成為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技術依托。近年來,盡管商業銀行對信息管理系統與配套設備投入大量資金,但總體來看,仍處于電子信息化的初級階段。系統覆蓋面有限,比如POS、ATM機在基層網點數量不足,還時常由于故障中斷使用,客戶服務系統滯后,網上銀行、企業銀行、家庭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的開展受較大限制。
(三)改善發展中間業務的條件,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股改后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明顯改善。截止到2007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由2003年17.2%降到6.63%,商業銀行資本達標的數量由2003年的8家上升到2006年末的100家。銀行資產質量、資本充足狀況的改善,為商業進行深層次改革提供了寬松的環境,也為我國商業銀行向國際水平看齊奠定了基礎,為商業銀行借鑒國際經驗,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條件。
1.轉變觀念,將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我國商業銀行依靠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獲利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促使商業銀行不得不轉變觀念,把培植開發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未來獲利重點。因此必須從中間業務的產品開發和創新上下功夫,各商業銀行必須以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為原則,加大對金融產品的研發力度,開發創新出適合不同類型企業、居民要求的中間業務新品種。商業銀行在選擇中間業務目標市場時應該采取差異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戶需求的差異性,并按不同的消費群進行市場細分,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金融產品。同時,加大中間業務品種的創新,堅持以滿足基本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以增加新品種為切入點,不斷推出中間業務的新品種;吸收和引進國外商業銀行已經開辦的具有推廣價值和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加以改造,為我所用。
2.加強中間業務的法律環境建設。
從西方金融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來看,混業經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雖然《商業銀行法》等法律為我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預留了空間,但須盡快明確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與國際接軌,轉化成真正的混業經營,這樣才能極大的拓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空間,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真正激發出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動力。另外對商業銀行經營中間業務的具體細節,如收費標準等盡快做出規定,回避中間業務經營中的法律風險,創建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維護競爭的公平性,解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后顧之憂。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中間業務從業隊伍對促進中間業務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間業務是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和信譽于一體的知識密集型業務,是銀行業的“高技術”產業。中間業務的拓展需要一大批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實際經驗豐富、勇于開拓、敢于競爭、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中間業務越往深度發展,越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識,人才的欠缺是制約中間業務發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現階段必須要加快人才的培養,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培養一批復合型人才。建立中間業務人才的培訓和管理機構,面向社會專門培訓中間業務人才并建立人才備選庫,鼓勵員工參加資產評估師、工程造價師、房地產估價師、注冊會計師、注冊律師和保險人、證券咨詢人員、基金托管人員等各種執業資格考試,培養各方面的專才,并重視對中間業務人才的引進、吸收和培訓,保證及時滿足中間業務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武思彥.論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商業研究,2006,(5).
[2]晉重文.從中間業務中尋找贏利增長點[J].西部論叢,2006,(2).
[3]杜逸冬.中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比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