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2:42
序論:在您撰寫流行音樂欣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 在以往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在教學內容和音樂作品的選擇上往往照搬教材上的音樂作品,學生對教學內容關注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濃,主動地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各種媒體所傳播的不同風格的音樂給學生的音樂生活帶來很大的選擇空間。為此,筆者有意識地選擇了部分節奏明快、內容健康的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欣賞課的切入點,并且著力構建融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音樂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欣賞教學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一個永恒主題。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認識,是憑借音樂音響這個客體,在對它的欣賞中進行和實現的。欣賞既是學生學習音樂的起點,又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和重要手段,更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和音樂教師的責無旁貸的職業責任。
通過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發現:相對于課本上所選的樂曲而言,大多數學生更加喜歡流行音樂。在他們看來,課本上所選的樂曲過于嚴肅、傳統和陳舊,缺乏創意和新鮮感,而流行音樂活潑、歡快、有時代感,更能夠抒發年輕人積極向上、敢于打破常規、富于冒險精神的情懷。加上傳媒的日益發達,許多流行歌曲總是先在學生之間傳唱,然后才逐漸流行開來,不少學生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和偶像,擁有自己心目中偶像的專輯,還有些學生能夠模仿得惟妙惟肖。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調查,我還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希望在音樂課上聽到他們喜聞樂見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能否進入課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一線的音樂教師,不少教師擔心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教不完,完不成教學計劃,還有的教師干脆采取了回避態度,把流行音樂拒之門外。在課程改革熱潮如火如荼的今天,筆者大膽地打破教學常規,把流行歌曲有選擇地引進課堂,選擇了一些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流行音樂如:《中華民謠》、《祝你平安》、《隱形的翅膀》等歌曲,這些歌曲普遍旋律優美,歌詞內容健康向上、朗朗上口,受到中學生的喜愛。我不失時機地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學唱,激勵那些模仿能力強的同學模仿明星的的聲音和動作和手勢等。嘗試結果表明:課堂氣氛迭起,同學們興趣濃厚,由喜歡流行音樂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欣賞音樂的能力。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雖然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放在重要地位,但是作為一種藝術,音樂是知識技能和藝術的有機統一。技術是音樂的表現手段,藝術是音樂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體現。技術訓練是為表現音樂的情感內涵服務的,只有將技術訓練和審美體驗結合起來,才能表現完美的音樂藝術。
如何將技術訓練和審美體驗結合起來,逐步提高中學生音樂音樂欣賞能力?為此,筆者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進行了探索與嘗試。
一、流行音樂導入,活躍音樂課堂
面對課本上的經典音樂和嚴肅音樂,大多數中學生由于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和欣賞能力,往往望而卻步,敬而遠之,因此,我常常將學生喜歡的通俗音樂家如:郭峰、劉歡、韋唯等和流行音樂如:《好漢歌》、《讓世界充滿愛》等引入課堂,簡介、點評音樂家,推介、教唱流行歌曲,作為導入新課的切入點,將流行音樂與書本上的音樂精品聯系起來,并在欣賞中加以比對。如:SHE演唱的《不想長大》,采用的是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曲調,周杰倫的《夜曲》采用的是肖邦E大調夜曲的曲調。我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聽流行音樂,然后再讓學生欣賞交響樂,學生會發現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調原來是來自于嚴肅音樂,從而打消了對嚴肅音樂和高雅作品的距離感,逐漸產生親近感,慢慢地喜歡上經典音樂和嚴肅音樂。
另外,溫馨的教室的環境布置、豐富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座位等均能夠起到活躍音樂課堂氣氛的效果,如:黑板上畫上一些跳動的音符,鋼琴上放上一束美麗的小花,墻上懸掛音樂家的肖像或掛上一些常見的樂器,這些都能給音樂課堂帶來活力。教師要善于使用音樂教學語言,如,音樂語言、有聲語言、體態語言等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景的不同而編排不同的座位模式,如:三角形、半圓形、扇形等,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構建融洽師生關系 營造和諧音樂學習氛圍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為未來教育發展奠定了基本價值和方向。音樂有助于人際交流,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一堂生動的音樂課是學生與教師的和諧協作來完成的,能夠對學生的一生產生影響。因此,和諧課堂是我們中學音樂教師努力追求的課堂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努力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情感的疏導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尊重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自主要求,創建一個民主、寬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著力營造和諧的音樂課堂。
友好互信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營造和諧、愉快的音樂學習氛圍有多種手段和方法,如:上課前與學生交流、談心,與學生一起游戲,和陌生學生握握手等。藝術欣賞也一種審美過程,要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感。教師要衣著得體,莊重大方;教態自然,示范動作要優美、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微笑教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全面,同時要以激勵為主,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多鼓勵、勤表揚,如:“你們的情景劇表演得非常細膩、到位”、“你優美的舞姿令人陶醉”……有時候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對學生自信心的形成往往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要以鼓勵的姿態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遇到問題調動學生共同探究,集體討論,合作解決。如:“把你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吧”、“我相信肯定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講得好”等都能夠起到增強學生自信、啟迪學生思維、打開學生思路的功效。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手段
顯而易見,學生對單一的聽教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等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方法感到枯燥、單調,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滿美感的圖片、動畫、視頻、MIDI音樂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夠做到視聽結合,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地感受音樂,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迅速與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造欲。例如在欣賞《青藏高原》這一歌曲時,我用課件播放青藏高原的圖片,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雄渾壯麗的高山、白雪皚皚的雪域高原、綿延起伏的青藏鐵路等,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獨特魅力。再如在欣賞《梁祝》這一曲子時,讓學生觀看越劇《梁?!返木势魏蛢灻缹Π住⒕时硌莸?,使學生通過了解劇情進一步理解作品的內涵。然后,再輔之以教師精辟的講解,使整個欣賞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當中有了美好的視聽感受,進一步去感受和體驗音樂的風格特征,逐步提高欣賞品味和能力。
四、激發學生興趣,師生互動合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c其他學科一樣,要上好音樂欣賞課,教師也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要激活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有改革精神和創新意識。因為音樂欣賞的目的不在于學生最終欣賞了什么,而在于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教師要徹底擯棄按部就班的舊理念,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注意保護學生創新思維與想象能力,引導學生學生敢于發言,敢于想象,敢于創新。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領航者,我們音樂教師只有多動腦筋,緊跟時代的脈搏,了解學生的喜好,敢于打破常規,才能激活音樂欣賞課。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課堂上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高質量的教學活動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學生雙方都積極參與的活動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雙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水平差異,設置不同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展現自己,敢于發表意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在講解、示范的同時,教師要更加注重加強對學生差異的分類指導,通過集體指導、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等形式,啟發學生的潛在能力,開發學生的能力,如:對音高音色的分辨能力、節奏律動的感知能力、四肢的協調能力等。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各盡所長,各顯其能。欣賞完新作品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根據樂曲綜合性的創作表演。如:讓有器樂特長的學生進行伴奏、領奏,讓有舞蹈特長的學生伴舞,讓發音不準的學生操作簡單樂器,或充當指揮、哼鳴等角色,使特長學生和困難學生都能按各自的實際,按不同的教學要求達到目標,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和成功感。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能動空間,并根據中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體驗情感、激發互動,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逐步提高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音樂教育》.
[論文摘要] 在以往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在教學內容和音樂作品的選擇上往往照搬教材上的音樂作品,學生對教學內容關注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濃,主動地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各種媒體所傳播的不同風格的音樂給學生的音樂生活帶來很大的選擇空間。為此,筆者有意識地選擇了部分節奏明快、內容健康的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欣賞課的切入點,并且著力構建融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音樂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欣賞教學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一個永恒主題。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認識,是憑借音樂音響這個客體,在對它的欣賞中進行和實現的。欣賞既是學生學習音樂的起點,又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和重要手段,更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和音樂教師的責無旁貸的職業責任。
通過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發現:相對于課本上所選的樂曲而言,大多數學生更加喜歡流行音樂。在他們看來,課本上所選的樂曲過于嚴肅、傳統和陳舊,缺乏創意和新鮮感,而流行音樂活潑、歡快、有時代感,更能夠抒發年輕人積極向上、敢于打破常規、富于冒險精神的情懷。加上傳媒的日益發達,許多流行歌曲總是先在學生之間傳唱,然后才逐漸流行開來,不少學生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和偶像,擁有自己心目中偶像的專輯,還有些學生能夠模仿得惟妙惟肖。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調查,我還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希望在音樂課上聽到他們喜聞樂見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能否進入課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一線的音樂教師,不少教師擔心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教不完,完不成教學計劃,還有的教師干脆采取了回避態度,把流行音樂拒之門外。在課程改革熱潮如火如荼的今天,筆者大膽地打破教學常規,把流行歌曲有選擇地引進課堂,選擇了一些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流行音樂如:《中華民謠》、《祝你平安》、《隱形的翅膀》等歌曲,這些歌曲普遍旋律優美,歌詞內容健康向上、朗朗上口,受到中學生的喜愛。我不失時機地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學唱,激勵那些模仿能力強的同學模仿明星的的聲音和動作和手勢等。嘗試結果表明:課堂氣氛迭起,同學們興趣濃厚,由喜歡流行音樂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欣賞音樂的能力。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雖然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放在重要地位,但是作為一種藝術,音樂是知識技能和藝術的有機統一。技術是音樂的表現手段,藝術是音樂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體現。技術訓練是為表現音樂的情感內涵服務的,只有將技術訓練和審美體驗結合起來,才能表現完美的音樂藝術。
如何將技術訓練和審美體驗結合起來,逐步提高中學生音樂音樂欣賞能力?為此,筆者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進行了探索與嘗試。
一、流行音樂導入,活躍音樂課堂
面對課本上的經典音樂和嚴肅音樂,大多數中學生由于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和欣賞能力,往往望而卻步,敬而遠之,因此,我常常將學生喜歡的通俗音樂家如:郭峰、劉歡、韋唯等和流行音樂如:《好漢歌》、《讓世界充滿愛》等引入課堂,簡介、點評音樂家,推介、教唱流行歌曲,作為導入新課的切入點,將流行音樂與書本上的音樂精品聯系起來,并在欣賞中加以比對。如:she演唱的《不想長大》,采用的是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曲調,周杰倫的《夜曲》采用的是肖邦e大調夜曲的曲調。我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聽流行音樂,然后再讓學生欣賞交響樂,學生會發現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調原來是來自于嚴肅音樂,從而打消了對嚴肅音樂和高雅作品的距離感,逐漸產生親近感,慢慢地喜歡上經典音樂和嚴肅音樂。
另外,溫馨的教室的環境布置、豐富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座位等均能夠起到活躍音樂課堂氣氛的效果,如:黑板上畫上一些跳動的音符,鋼琴上放上一束美麗的小花,墻上懸掛音樂家的肖像或掛上一些常見的樂器,這些都能給音樂課堂帶來活力。教師要善于使用音樂教學語言,如,音樂語言、有聲語言、體態語言等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景的不同而編排不同的座位模式,如:三角形、半圓形、扇形等,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構建融洽師生關系 營造和諧音樂學習氛圍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為未來教育發展奠定了基本價值和方向。音樂有助于人際交流,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一堂生動的音樂課是學生與教師的和諧協作來完成的,能夠對學生的一生產生影響。因此,和諧課堂是我們中學音樂教師努力追求的課堂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努力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情感的疏導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尊重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自主要求,創建一個民主、寬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著力營造和諧的音樂課堂。
友好互信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營造和諧、愉快的音樂學習氛圍有多種手段和方法,如:上課前與學生交流、談心,與學生一起游戲,和陌生學生握握手等。藝術欣賞也一種審美過程,要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感。教師要衣著得體,莊重大方;教態自然,示范動作要優美、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微笑教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全面,同時要以激勵為主,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多鼓勵、勤表揚,如:“你們的情景劇表演得非常細膩、到位”、“你優美的舞姿令人陶醉”……有時候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對學生自信心的形成往往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要以鼓勵的姿態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遇到問題調動學生共同探究,集體討論,合作解決。如:“把你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吧”、“我相信肯定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講得好”等都能夠起到增強學生自信、啟迪學生思維、打開學生思路的功效。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手段
顯而易見,學生對單一的聽教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等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方法感到枯燥、單調,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滿美感的圖片、動畫、視頻、midi音樂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夠做到視聽結合,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地感受音樂,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迅速與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造欲。例如在欣賞《青藏高原》這一歌曲時,我用課件播放青藏高原的圖片,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雄渾壯麗的高山、白雪皚皚的雪域高原、綿延起伏的青藏鐵路等,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獨特魅力。再如在欣賞《梁?!愤@一曲子時,讓學生觀看越劇《梁祝》的精彩片段和優美對白、精彩表演等,使學生通過了解劇情進一步理解作品的內涵。然后,再輔之以教師精辟的講解,使整個欣賞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當中有了美好的視聽感受,進一步去感受和體驗音樂的風格特征,逐步提高欣賞品味和能力。
四、激發學生興趣,師生互動合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c其他學科一樣,要上好音樂欣賞課,教師也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要激活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有改革精神和創新意識。因為音樂欣賞的目的不在于學生最終欣賞了什么,而在于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教師要徹底擯棄按部就班的舊理念,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注意保護學生創新思維與想象能力,引導學生學生敢于發言,敢于想象,敢于創新。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領航者,我們音樂教師只有多動腦筋,緊跟時代的脈搏,了解學生的喜好,敢于打破常規,才能激活音樂欣賞課。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課堂上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高質量的教學活動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學生雙方都積極參與的活動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雙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水平差異,設置不同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展現自己,敢于發表意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在講解、示范的同時,教師要更加注重加強對學生差異的分類指導,通過集體指導、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等形式,啟發學生的潛在能力,開發學生的能力,如:對音高音色的分辨能力、節奏律動的感知能力、四肢的協調能力等。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各盡所長,各顯其能。欣賞完新作品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根據樂曲綜合性的創作表演。如:讓有器樂特長的學生進行伴奏、領奏,讓有舞蹈特長的學生伴舞,讓發音不準的學生操作簡單樂器,或充當指揮、哼鳴等角色,使特長學生和困難學生都能按各自的實際,按不同的教學要求達到目標,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和成功感。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能動空間,并根據中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體驗情感、激發互動,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逐步提高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音樂教育》.
對現在若干高中欣賞教材的思想觀念,內容形式,音樂要素與藝術形象等方面的特點,進行初步分析,提出了以下個人觀點: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的選材與編寫應將學生的興趣與發展作為編寫時應遵循的原則之1。并進而現階段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編寫提出如下建議:要注重教材的科學性、可行性、開放性、多樣性、民族性、審美性以及創造性。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教材
ABSTRACT
This thesis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from its concepts, contents, music factors, artistic images and so on. The author proposes a personal point: Person who compiling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developments into consideration. Suggestions for compiling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Pay attention to combining the scientificalness, feasibility, openness, diversity, aesthetics, multiplicity, n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改革;考核方式
音樂欣賞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欣賞教學給學生以美的感受,是整個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
年輕的大學生不可能都有很好的歌唱水平,很高的演奏技巧,很強的識譜能力,學生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音樂家,但他們每個人都有欣賞音樂的權力。他們都有藝術欣賞的需要,有參與藝術欣賞活動并獲得審美愉快的權利。
如何使學生從欣賞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讓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產生對音樂的喜愛,從中得到樂趣,是音樂教師不遺余力的追求。筆者在近五年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大膽創新,初步嘗試一些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述、學生用耳朵聆聽。主要依靠教師講述音樂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所欣賞的音樂內涵。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傳承了多年。它的優勢在于教學效率較高,課堂秩序較好。但也存在不足,例如,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
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在教學方法上大膽創新,讓學生不僅用耳朵聆聽音樂,還要學會用心靈感受音樂,用語言來表達音樂的魅力。大學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正處于青春洋溢的活躍時期,他們對音樂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個性的追求。教師在課堂上不應只是單純的講述者,而更應當成為正確的引導者。要積極鼓勵學生,無論多么復雜的音樂,都是心靈的表達。讓他們嘗試著全身心投入地聆聽,細細地品味,大膽地想象,真誠地交流,把音樂轉換成語言,描述音樂帶給自己的心靈體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受能力,同時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交流各自感受的時侯,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個人的藝術修養與品位。
二、教學內容的擴展
經典的音樂曲目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必然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然而,當我們的腳步跨入新世紀的大門時,禁不住回首遙望,20世紀這一百年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在音樂的領域里,人們面對豐富多彩、標新立異、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音樂,是那樣的驚訝和迷茫,向往和期待,困惑和不解。
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把音樂的感官表現發展到了極致,音樂語言既有的傳統表現手段幾乎用盡。這時,創立新的藝術觀和新的音樂語言就成為必然了。在古典音樂和浪漫音樂的經典作品的基礎之上,嘗試著把音樂題材和內容不斷拓展,加入更多新鮮的、具有時代特點的音樂形式,比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音樂劇、電影音樂等等。
傳統的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較陳舊,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大學生日益更新的欣賞要求。從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情感充溢,活潑好動,內心生活趨于復雜,審美心理趨于浪漫,這種心理特征使得他們大為喜愛藝術,藝術欣賞的需要更為強烈。因此,在這些經典音樂的基礎之上推陳出新,讓學生不僅能欣賞到傳統經典音樂曲目,更加能夠滿足他們追求時尚,跟緊潮流的時代要求。尋找最能代表時代特點的流行音樂,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魅力所在,激發他們追求欣賞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三、考核方式的創新
音樂欣賞課程作為一門選修課,在考核方式上采用了傳統的寫論文的方式。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存在著非常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弊端,學生普遍存在從網絡上下載、抄襲論文的現象,幾乎很少有學生能夠真正寫出自己的見解,因此考核效果很不理想。
關鍵詞:非主流文化; 音樂元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8-079-001
一、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小學音樂教育的關系分析
流行音樂起源于美國的爵士音樂。20世紀初,美國出現了一種由多民族文化匯集而成的爵士音樂。“流行音樂”(Pop Music),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樂曲和歌曲。
流行歌曲(Popular Music Song)則是流行音樂的一個分支。由于流行音樂的絕大多數載體以歌曲形式出現,以至“流行歌曲”這一提法往往與“流行音樂”一詞混用。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于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之中。流行歌曲作為一種以消遣娛樂為主的大眾文化現象,流行歌曲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脈絡息息相關,儼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流行音樂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對象是平民階層,特別是在校的小學生。它不像少兒歌曲那樣單純,流行音樂具有很濃的時代氣息,貼近生活,語言通俗易懂,旋律通俗上口,易學易記,節奏時而歡快激烈、熱情四射,時而低沉婉轉、如泣如訴,加上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運用迷笛、電聲樂器做出奇特的音效,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
然而當今社會中,商家不斷建構新的市場,通過傳媒宣傳,想方設法把大眾培養成為消費者,以擴大產品銷售量,流行音樂作為工業化的文化商品之一,它的良莠紛雜成為必然。精華與糟粕同在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流行音樂確實存在內容庸俗,曲調乏味,音響震耳欲聾,破壞了人們對音樂藝術的美好情感,給人以消極的影響。也是因為這種負面影響,學校對流行音樂始終保持謹慎的態度。
隨著流行音樂創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逐漸成熟,在一些題材,旋律,內容上易于接受的流行音樂逐漸地被更多的人認可,這時, 有關流行音樂與音樂教學論文的言詞逐漸變得緩和,高涯的《引優秀流行音樂進小學音樂課堂》,認為好的、經典的流行音樂是可以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陳紅的《流行音樂進課堂》,提出教育工作者不要再將其拒之門外,利用恰當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補充現行教材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流行音樂進入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尺度把握
當前,由于各種媒體宣傳小學生從不同的途徑接觸流行音樂, 以至發展至近乎狂熱偏執的地步。面對如此的現實,學校與音樂教師究竟是消極回避還是因勢利導?筆者認為應該引導學生去辨證地對待流行音樂,有目的,有意識地學習和探究流行音樂。把流行音樂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诖艘獔猿忠韵略瓌t。
1.適度性原則
小學音樂教學系統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體系,引入一些流行音樂作為教學內容,并不意味著顛倒主次,無視其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除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外,古典音樂、民族民間音樂等無疑應來豐富和充實當前的音樂教學。因此,對流行音樂引入教學內容,應遵循適度的原則,不能因流行音樂的引入而忽視了傳統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中心地位,更不能因此而放棄了傳統音樂的教學。
2.指導性原則
學生的課外音樂欣賞通常都是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自發地進行的,他們常常憑著直覺接受流行音樂,這種接受一般都帶有比較明顯的隨意性利感性文化色彩。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有責任培養小學生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在教學中加強審美觀念等方面的指導性。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流行音樂本身在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復雜性,提高學生的分析、鑒別、選擇的能力,自覺地排斥,拒絕流行音樂中的糟粕和不良文化傾向的負面影響。其次應加強對流行音樂作品的風格技巧、表演力度、表演形式等等方面的綜合分析。最后還應通過對古典音樂、民族民間音樂等與流行音樂的對比介紹,讓學生了解人類音樂文化積累的豐厚與博大,引導學生熱愛傳統音樂,正確對待和接受流行音樂,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提高和豐富自己的音樂審美情趣。
三、探索流行音樂進課堂的技術
運用流行音樂改革音樂教學,在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課前播放技術。老師選擇一些非常流行的、適合學生聽的流行音樂在課間播放,學生在音樂聲中踩著音樂的節奏、唱著流行歌曲走進教室。這樣既可以調節學生的情緒,放松學生的心情,同時也達到學習聆聽的目的。學生有了好的情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課堂上的音樂學習作了情緒的鋪墊,一堂課也就輕松多了。
第二,課內專題欣賞技術。專題欣賞可包括:某一時期最流行的金曲:某一時期最火的歌手的作品:某一歌星或組合或某一樂隊的作品;某一流派某一類風格的流行音樂;某一主題內容的音樂。通過專題的欣賞,讓學生了解與分析并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某一時期、某一歌星、某一主題的音樂的特點和時代的面貌。
第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即利用網絡、CD、CO、MP3等多種途徑學習流行音樂。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有關流行音樂的課題,學生利用周六周日在家里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整理流行音樂,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與見解,并總結歸納自己學習的情況,教師及時地對表現好的學生加以表揚激勵。
第四,利用表演的技術。即在課內舉辦“流行歌曲比賽”或“流行擂臺賽”,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幾組,每組選派2名學生參加比賽。所唱的歌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既可以專門比賽某一類風格的歌曲,也可以比賽某一歌星的作品。
第五,寫音樂小評論。通過自習、專題學習之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觀點和對音樂的理解寫音樂小評論,發表對流行音樂的認識和看法,并與同學交流學習,從而更進一步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存在于我們的音樂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怎樣使流行音樂與小學音樂教學更好的銜接,筆者也只是進行了粗淺的研究,希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音樂作者來關注這個話題。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中不光要有課堂教學,還要進行課外教學,課外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高雅音樂,還要有適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流行音樂。而且,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要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在教學任務允許的前提下對音樂課程進行合理設置,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一種是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筆者所在的院校屬于后一種情況,所以主要針對后一種情況進行論述。
1 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對于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音樂課能安排課堂教學,那就要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讓每個學生充分地進入到音樂中,享受音樂;如果不能安排課堂教學,那么課外音樂生活要豐富多彩,提高他們的音樂實踐能力。
1.1 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欣賞教學是學生自主地感知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匯、通過想象對樂曲進行再創造的一種活動,對激發學生音樂創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欣賞課程是高職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程,是培養大學生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力的一門重要課程。音樂欣賞課不僅要有高雅音樂,還要加入適合大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傳統的教學內容不太受學生歡迎,而流行音樂則以其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領時代潮流而占據學生音樂生活空間。
最近的幾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會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音樂排行榜、演唱會、歌友會等與音樂有關的名詞對于大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陳慧琳、周杰倫等歌手以及音樂團體更是耳熟能詳,而對于古典音樂喜愛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在大學的音樂欣賞課中對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欣賞卻還是占有大部分。筆者曾經對學生做過一次調查:“在音樂欣賞內容的選擇上,喜歡高雅還是流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選擇流行歌曲,而選擇交響樂、藝術歌曲和民族音樂等欣賞內容的學生則較少。翻開所使用的教材,幾乎沒有流行歌曲的位置,因為教師認為只有高雅音樂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素質,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多還是聯想到情啊、愛啊,認為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其實不然,很多流行歌曲內容也很健康,對學生思想教育上的幫助不亞于高雅音樂。筆者曾經有意識地在課堂上進行比較欣賞,先欣賞《我愛你,塞北的雪》《我愛你中國》,結果學生反映比較平淡,根本看不出那種熱愛的感情,而且因為唱法比較專業,他們只能聽而不能跟著唱。但是在放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等時則表現得比較充滿激情,而且能夠跟著音樂唱上幾句,誰又能說這幾首歌所表達的意義不好呢?
其實,在流行歌手以及他們所唱的歌曲中,有很多意義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韓紅的《天亮了》,從側面表現了父母無私的愛,所以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表達了不能放棄夢想,要堅持到底;等等。對于這些歌曲,學生表現得非常熱情,下課時仍然意猶未盡,甚至課間10分鐘都要求繼續欣賞,而且對樂理知識的講解也非常有幫助。很多教師都頭疼樂理的講解,因為學生是非專業的,感覺很難對他們講清楚音符、節奏等,但是因為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可以借助旋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他們唱得更好??梢?,對于流行音樂不能一概而論,要有選擇地進行欣賞,這比只欣賞高雅音樂,但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反映平淡要好得多。
1.2 音樂社團
為了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單單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各種音樂社團活動。開展社團活動是一種很好的高職音樂教育形式,是對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
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社團活動,如濰坊科技學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有專門的大學生藝術團,在藝術團中又按不同的藝術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社團,并且有專門的教師進行指導,教學效果比較好。在所調查的學校中,開設音樂課的學校把社團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而沒有開設音樂課的學校則把社團活動作為主要的音樂教學形式。高職音樂教學的課內時間是有限的,而諸如合唱團、舞蹈隊、器樂團等學生社團,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即使對于愛好者較少的戲曲、曲藝等在課堂上出現較少的藝術形式,學生社團也可以發揮積極的補充作用。另外,學生社團通過組織排練、參加演出、舉辦校園藝術節等一系列活動,不但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也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途徑。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社團活動看成是學生課外的娛樂活動,而是要充分重視社團活動的作用和意義,正確引導,大力支持,使課外社團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
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圍繞積極健康的主題開展,正確定位社團的活動導向,建立明確的社團管理制度,安排固定的分管、指導教師。為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還應該制定配套的監督、激勵制度,對于出色的團體和個人,進行獎勵;對于不良的團體和個人,進行批評教育和指導。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體現尊重學生主體的原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人的選擇,針對不同學生的優點和弱點,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發展機會。
1.3 舉辦晚會
晚會是學生比較樂于接受和參與的音樂教學形式,特別是小范圍內的晚會,比如一個班或者一個系部的晚會,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晚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和鍛煉。晚會的整個過程,從籌備、進行一直到結束都需要學生的參與,而學生不管是籌備晚會的,還是參與演出的,整個過程都被音樂感染著。就是作為現場的觀眾,也能在晚會進行時通過觀看同學的演出強烈地感受音樂,感受藝術。相對于其他音樂教學形式,舉辦晚會更能激發每個學生的熱情,增強班級和系部的凝聚力。
2 合理設置課程
2.1 根據學生興趣安排選修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音樂課主要還是采用公選課的方式,大部分學生還是憑著對音樂的興趣來選課。但是目前各高校在音樂方面開設的公選課基本上還是采用音樂鑒賞的形式,只有少數學校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開設其他類型的音樂公選課,比如葫蘆絲、吉他、合唱等,這類公選課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不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
在進行公選課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調查和上課情況來看,學生對技能性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聲樂方面,比如合唱可以作為音樂公選課考慮的對象;在合唱課中,學生不僅要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還要做到與其他聲部協調好,并且能夠學到指揮,這對當今社會中要求的團隊精神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器樂方面,可以將選修的學生組成小的樂隊,同樣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
2.2 根據教學實際安排選修
在設置音樂選修課時,要根據整個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確定。一是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選修課。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如外語專業可以開設外語作品賞析、外語歌曲演唱等,計算機專業可以開設電腦音樂制作等。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開設選修課。比如對戲曲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戲曲選修課;對某類樂器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樂器選修課。三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開設選修課,可以分為有基礎的和無基礎的。四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選修課。這種選課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性,采用的是“學生聘老師”,只有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認可了,教師才可以上這個課,這樣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課程考核體系
在各個高校中,運用最多的課程考核方式是學分制。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新的辦學類型,辦學時間較短,辦學經驗較少,這種現狀對學分制改革的實施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一些舊有的制度框架和觀念束縛相對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學分制改革的推行減少了障礙;另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管理基礎較薄弱,教學改革的經驗不足,因而在學分制的推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高職院校的音樂課程考核,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音樂欣賞課,可以探求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去欣賞、感受、討論、表現音樂的欣賞途徑,因而建議教師多組織學生對授課的內容進行思考、發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考試時可采取開卷的形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樂理課采取筆試答卷的形式;實踐課可采取面試的形式,由學生唱奏或表演幾個本學期所學的作品,并接受教師的現場提問,由教師當場打分;參加社團的學生,考核合格可取得相應的學分。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音樂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聽聽音樂、放松身心,而是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優秀的音樂作品,體會美妙生動的音樂語言,用形象的思維方式來達到作品內涵與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進而提高自身素養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滿足他們對音樂的愛好。大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情感世界比較豐富,興趣也很廣泛。教育者要準確把握高職學生音樂學習心理,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在講課過程中把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效結合,不斷探尋最佳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大膽創新,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構建順暢的溝通平臺,才能使每一堂音樂課都充滿生趣,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的殿堂,感受音樂的美好。
參考文獻
[1]高雁南.高職的音樂教育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8)
[2]王靖怡.讓葫蘆絲走進理工類高職院校學生的課堂[J].現代經濟信息,2009(4)
[3]張文.高職非藝術專業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考[J].職業時空,2009(9)
[4]馬琦.對高職非音樂專業《音樂鑒賞》教學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09(20)
論文摘要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中不光要有課堂教學,還要進行課外教學,課外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高雅音樂,還要有適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流行音樂。而且,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要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在教學任務允許的前提下對音樂課程進行合理設置,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一種是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筆者所在的院校屬于后一種情況,所以主要針對后一種情況進行論述。
1 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對于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音樂課能安排課堂教學,那就要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讓每個學生充分地進入到音樂中,享受音樂;如果不能安排課堂教學,那么課外音樂生活要豐富多彩,提高他們的音樂實踐能力。
1.1 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欣賞教學是學生自主地感知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匯、通過想象對樂曲進行再創造的一種活動,對激發學生音樂創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欣賞課程是高職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程,是培養大學生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力的一門重要課程。音樂欣賞課不僅要有高雅音樂,還要加入適合大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傳統的教學內容不太受學生歡迎,而流行音樂則以其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領時代潮流而占據學生音樂生活空間。
最近的幾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會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音樂排行榜、演唱會、歌友會等與音樂有關的名詞對于大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陳慧琳、周杰倫等歌手以及音樂團體更是耳熟能詳,而對于古典音樂喜愛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在大學的音樂欣賞課中對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欣賞卻還是占有大部分。筆者曾經對學生做過一次調查:“在音樂欣賞內容的選擇上,喜歡高雅還是流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選擇流行歌曲,而選擇交響樂、藝術歌曲和民族音樂等欣賞內容的學生則較少。翻開所使用的教材,幾乎沒有流行歌曲的位置,因為教師認為只有高雅音樂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素質,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多還是聯想到情啊、愛啊,認為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其實不然,很多流行歌曲內容也很健康,對學生思想教育上的幫助不亞于高雅音樂。筆者曾經有意識地在課堂上進行比較欣賞,先欣賞《我愛你,塞北的雪》《我愛你中國》,結果學生反映比較平淡,根本看不出那種熱愛的感情,而且因為唱法比較專業,他們只能聽而不能跟著唱。但是在放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等時則表現得比較充滿激情,而且能夠跟著音樂唱上幾句,誰又能說這幾首歌所表達的意義不好呢?
其實,在流行歌手以及他們所唱的歌曲中,有很多意義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韓紅的《天亮了》,從側面表現了父母無私的愛,所以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表達了不能放棄夢想,要堅持到底;等等。對于這些歌曲,學生表現得非常熱情,下課時仍然意猶未盡,甚至課間10分鐘都要求繼續欣賞,而且對樂理知識的講解也非常有幫助。很多教師都頭疼樂理的講解,因為學生是非專業的,感覺很難對他們講清楚音符、節奏等,但是因為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可以借助旋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他們唱得更好。可見,對于流行音樂不能一概而論,要有選擇地進行欣賞,這比只欣賞高雅音樂,但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反映平淡要好得多。
1.2 音樂社團
為了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單單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各種音樂社團活動。開展社團活動是一種很好的高職音樂教育形式,是對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
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社團活動,如濰坊科技學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有專門的大學生藝術團,在藝術團中又按不同的藝術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社團,并且有專門的教師進行指導,教學效果比較好。在所調查的學校中,開設音樂課的學校把社團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而沒有開設音樂課的學校則把社團活動作為主要的音樂教學形式。高職音樂教學的課內時間是有限的,而諸如合唱團、舞蹈隊、器樂團等學生社團,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即使對于愛好者較少的戲曲、曲藝等在課堂上出現較少的藝術形式,學生社團也可以發揮積極的補充作用。另外,學生社團通過組織排練、參加演出、舉辦校園藝術節等一系列活動,不但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也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途徑。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社團活動看成是學生課外的娛樂活動,而是要充分重視社團活動的作用和意義,正確引導,大力支持,使課外社團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
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圍繞積極健康的主題開展,正確定位社團的活動導向,建立明確的社團管理制度,安排固定的分管、指導教師。為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還應該制定配套的監督、激勵制度,對于出色的團體和個人,進行獎勵;對于不良的團體和個人,進行批評教育和指導。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體現尊重學生主體的原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人的選擇,針對不同學生的優點和弱點,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發展機會。
1.3 舉辦晚會
晚會是學生比較樂于接受和參與的音樂教學形式,特別是小范圍內的晚會,比如一個班或者一個系部的晚會,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晚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和鍛煉。晚會的整個過程,從籌備、進行一直到結束都需要學生的參與,而學生不管是籌備晚會的,還是參與演出的,整個過程都被音樂感染著。就是作為現場的觀眾,也能在晚會進行時通過觀看同學的演出強烈地感受音樂,感受藝術。相對于其他音樂教學形式,舉辦晚會更能激發每個學生的熱情,增強班級和系部的凝聚力。
2 合理設置課程
2.1 根據學生興趣安排選修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音樂課主要還是采用公選課的方式,大部分學生還是憑著對音樂的興趣來選課。但是目前各高校在音樂方面開設的公選課基本上還是采用音樂鑒賞的形式,只有少數學校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開設其他類型的音樂公選課,比如葫蘆絲、吉他、合唱等,這類公選課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不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
在進行公選課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調查和上課情況來看,學生對技能性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聲樂方面,比如合唱可以作為音樂公選課考慮的對象;在合唱課中,學生不僅要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還要做到與其他聲部協調好,并且能夠學到指揮,這對當今社會中要求的團隊精神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器樂方面,可以將選修的學生組成小的樂隊,同樣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
2.2 根據教學實際安排選修
在設置音樂選修課時,要根據整個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確定。一是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選修課。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如外語專業可以開設外語作品賞析、外語歌曲演唱等,計算機專業可以開設電腦音樂制作等。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開設選修課。比如對戲曲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戲曲選修課;對某類樂器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樂器選修課。三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開設選修課,可以分為有基礎的和無基礎的。四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選修課。這種選課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性,采用的是“學生聘老師”,只有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認可了,教師才可以上這個課,這樣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課程考核體系
在各個高校中,運用最多的課程考核方式是學分制。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新的辦學類型,辦學時間較短,辦學經驗較少,這種現狀對學分制改革的實施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一些舊有的制度框架和觀念束縛相對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學分制改革的推行減少了障礙;另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管理基礎較薄弱,教學改革的經驗不足,因而在學分制的推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高職院校的音樂課程考核,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音樂欣賞課,可以探求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去欣賞、感受、討論、表現音樂的欣賞途徑,因而建議教師多組織學生對授課的內容進行思考、發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考試時可采取開卷的形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樂理課采取筆試答卷的形式;實踐課可采取面試的形式,由學生唱奏或表演幾個本學期所學的作品,并接受教師的現場提問,由教師當場打分;參加社團的學生,考核合格可取得相應的學分。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音樂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聽聽音樂、放松身心,而是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優秀的音樂作品,體會美妙生動的音樂語言,用形象的思維方式來達到作品內涵與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進而提高自身素養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滿足他們對音樂的愛好。大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情感世界比較豐富,興趣也很廣泛。教育者要準確把握高職學生音樂學習心理,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在講課過程中把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效結合,不斷探尋最佳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大膽創新,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構建順暢的溝通平臺,才能使每一堂音樂課都充滿生趣,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的殿堂,感受音樂的美好。
參考文獻
[1]高雁南.高職的音樂教育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8)
[2]王靖怡.讓葫蘆絲走進理工類高職院校學生的課堂[j].現代經濟信息,2009(4)
[3]張文.高職非藝術專業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考[j].職業時空,2009(9)
[4]馬琦.對高職非音樂專業《音樂鑒賞》教學的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