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2:26
序論:在您撰寫關于農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于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一:農業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思考
農業是民生之本。農業發展關系經濟發展全局。作為百業之本,我國農業自從改革開放后政策變化就不太明顯。目前,隨著我國經濟供給側改革政策落實,我國正式提出了新的農業發展計劃,這必將帶動我國經濟的全局發展。工農經濟性質的變化以及新的發展趨勢這些都必然會倒逼我國的農業經濟格局新發展新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在這樣的形勢下必然也要提升和發展,適應新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1]。便是本文索要討論的問題。
一、農業轉型期經濟新特點
(一)工農產業性質的變化
中國建國之始,效仿的是蘇聯以犧牲農業來發展工業這一模式,自開始到改革開放這種模式為中國工業發展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以至于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農業地位從封建王朝的百業之本淪落為工業、服務業的附庸。盡管農業在這段時間跟隨工業快速發展的腳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農業想要真正發展還需要等待契機。隨著我國社會轉型期工農性質的變化,我國的農業經濟模式必須改變。農業經濟轉型改革,是為了平衡城鄉差距,也是為了更好的增強國家農業宏觀調控能力。目前經濟改革大趨勢下,我國農業轉型已經具備了條件,國家農業轉型期已經到來,農業轉型勢在必行。
(二)城鄉二元結構的變化
我國城鄉經過了四十年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形態,格局,經濟發展狀況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變化。城鄉之間的二元趨勢已經逐漸縮小,目前國家城鄉結構想要進一步得到優化,必須不僅要在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福利狀況和教育水平這些方面下手,更應該從農村發展之本農業經濟著手整理。農業的發展,關系到了農村人均收入、城鄉經濟人均收入差距、社會保障和經濟增速等方面的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就必須要關注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要必然與之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須在這樣的狀況下深入了解城鄉發展趨勢、差異,將城鄉之間的二元發展變成社會經濟一體發展。
二、經濟轉型期農業轉型新變化
(一)我國當前的工農性質變化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經濟的重心應該不僅僅是簡單的農業生產,而應該更加緊密的關注國家工農業政策,國家工農業發展之間的聯系。目前,我國工業反哺農業趨勢正在不斷增強,打破了傳統的農業政策,其更加注重農業經濟生產全過程的研究。產品的深加工、綠色產品的發展、農產品產銷銷售鏈的發展、互聯網+與農業經濟一體發展、農產品的生產質量監察等方面都成為今后農業經濟研究的重點。
(二)城鄉二元結構變化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須對這一問題傾注必要的、足夠的關注。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發展,傳統的城鄉經濟正在一點點從量變向質變轉化,農業經濟結構在不斷提升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伴隨城鄉一體化,城鄉經濟生產要素的生產、流通、銷售將成為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發展重點。
(三)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為農業發展學科帶來的變化
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2]動包含著農業生產、流通、銷售等多個方面,其政策為農業轉型提供了保障。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將會深刻的影響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走向生態化發展趨勢,農業經濟走向生態化是農業經濟提質提效的關鍵,實現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實質便是實現生態化。農業發展學科必然將會向著可持續發展方面發展,與新技術貼合性更強。其次農業現代化戰略性驅動必然會對我國目前農業發展緩慢、發展潛力不足、農業發展前景受限等方面問題進行解決,全盤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能力,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科學性,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將會更具備自己的部門獨立性,提升起產業聯系性,挺高農業產業國際化水平。
三、面對新特點、新變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新發展
(一)差異化學科戰略
農業經濟轉型期,是農業發展全方面的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已經將農業4.0政策提上日程,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應該將培養專業的農業化人才提上日程,早日為國家工業4.0做準備。就農業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做好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在此之外要提升學科的可持續發展性,通過農業學科獨立性提升來提升農業發展的獨立性、高效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培養可持續發展行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
(二)科研人才戰略
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想要做到轉型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科研人才。人才是勞動力,只有提升勞動力素質,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才能持續發展,科學發展。我們的科研人才,要能具備吃的下苦,收的住心、忍受得了寂寞、愿意風險和付出的精神。目前,在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新變化引導下,其理論內容、教學內容、科研內容必然隨之變化,要適應得了變化,將提升自己與建設祖國的偉大理想聯系起來,提升科研人才比例,提高科研人員素質。
(三)學科互補性戰略
當前,我們所需要的人才不再僅僅是只懂得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而是需要懂得國家經濟各個部門與農業經濟之間所有緊密關系農業經濟的人才。只有具備行業前瞻性,才能正確管理農業經濟發展,為農業經濟發展學科發展提供廣闊前景。這就是學科互補性戰略的意義之所在,命脈之所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轉型期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科研發展意義重大。要深刻了解農業經濟轉型,了解農業經濟轉型對農業經濟學科帶來的變化,培養農業學科人才,這才是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所應該做的。對政施措,這是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前提;眾籌廣議,這是農業經濟發展學科發展的基石。要發展好農業發展學科,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農業經濟轉型發展做好準備,真正為三農服務,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馬維東.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吉林農業,2013,(22):15-15.
[2]李想,彭德遠.農業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消費導刊,2015,(6):145-145.
關于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二: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探討
摘要: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改變著人們的意識和生活,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形式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長期以來,人們過度的重視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但卻忽略了環境問題,付出了高額且沉重的代價,為此要在發展中調整方式。低碳經濟講究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因此對于我國這個農業大國來說,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非常重要。文章主要從我國農業入手,分析了發展中的存在的弊端,對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錯略做了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夠為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農業經濟;低碳經濟;轉變;措施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系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社會根基的穩固,影響著人民的生活的穩定。由于長期在經濟發展中沒有足夠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愈發惡劣,霧霾等生態問題逐漸凸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經濟增長的方式,以更加環保、健康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核心在于技術和政策的創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我國要將此作為農業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業經濟體系,才能確保我國農業走向健康、穩定的發展之路。
一、傳統農業發展的弊端
(一)環境污染
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對較低,文化素質整體不高,因而在農業生產方面,很多人創新性不強,不愿意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新技術、新科技,仍然沿用傳統的粗放式的生產方式,不僅導致生產效率不高,農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重金屬含量超標,也導致環境污染、環境破壞比較嚴重。隨著工業的發展,一些企業開始在農村建立工廠,給當地土地帶來了很大的污染,一些農民由于認識不到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而繼續在污染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進一步加劇了糧食污染的程度。
(二)農業科技滯后
農村地區一般都偏僻落后,農民大多都依靠種地和外出打工生活,整體生活水平比較低,再加上農村教育發展程度不高,農民思想觀念落后,因此,很多農民的文化素質都比較低,對于新型農業科技認識不足,也不愿意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業科技推廣與實施效果不是很理想,農業機械化程度比較低,農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質量。
(三)農業產能偏低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都是二、三產業發展的基礎,為工業和服務業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而且,國家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也將支持的重點放在了經濟效益比較顯著的工業和服務業上,從而導致如今農業經濟之后、農村地區落后的局面。盡管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城市開始反哺農村,以促進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但是,因為農村地區廣闊,發展也需要一定的時日,因而,如今農村很多基礎設施,雖已有了很大的改觀,然而問題卻仍然存在,尤其一些落后、欠發達的中西部農村地區,其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比較滯后,土地生產能力不高。例如,農業必須的水利設施,很多農村地區仍然是沿用20世紀中期修建的那些,不僅灌溉能力不強,而且損壞嚴重,也影響了農業產能的提高。
二、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低碳經濟相關概念是在21世紀初英國首次提出。不同的國家,對于低碳經濟的要求也不同。歐美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減少碳排放絕對量,而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減少碳排放相對量。低碳經濟實現的是世界各國的長久的、可持續發展,每個國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進行低碳經濟發展,以有效杜絕環境污染和氣候改變,做到節能減排并促進經濟發展。低碳經濟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一種強調綠色、可持續的經濟形式。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滲透低碳經濟理念,將有助于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土地、環境和大氣的污染,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同時,還能提高農民保護土地、環境的意識,以及生產創新的意識,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地采用新技術、新生產方式來進行耕作,這樣,不僅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也會提高,最終,將會從整體上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措施
(一)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實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
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污染大,不利于農業經濟的長期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前提的,在確保人與土地、與自然、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基礎上,實現農業高效、高質地發展??沙掷m發展模式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技術、新能源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產品污染。
(二)加強低碳經濟宣傳,提高低碳生產管理力度
目前,低碳環保理念在工業產業中,已經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宣揚,但是,在農業領域還沒有進行大力宣傳。農民對低碳經濟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多,因此,在農村和農業生產中,要加大對低碳經濟的宣傳和推廣。在實行低碳生產的地區,要加強對低碳生產管理的力度,當地領導要從思想意識上重視,注意培養典范和標兵,讓更多農民認識到低碳生產的好處,這樣,將有助于低碳生產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三)提高對低碳農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低碳環保成本內在化
在推進農業生產低碳化的道路上,促進低碳環保成本內在化,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我國農業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目標指導下,政府應在堅持市場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對低碳農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力度。根據農業生產實踐,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優化農業資源配置,規范農業生產行為,以達到低碳環保的目的。例如,低碳環保稅就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它將環境污染的成本,融入到農產品生產成本中,利用經濟手段,從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環境破壞及資源浪費等行為,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有利于實現農業發展與保護環境和資源協調統一。
(四)強化文化教育,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人是生產的重要因素,在實行農業低碳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農民的文化教育,培養出一批文化素質相對較高、頭腦比較靈活、肯鉆研的帶頭人,在此帶領下,因地制宜地發展低碳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往往缺少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因而,培養出一批帶頭人,將有助于加快農業低碳發展理念的宣傳和推廣,農民也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對于快速推進農業低碳生產發展進程,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對于農業低碳發展的問題,我國尚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了規范低碳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國家必須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為發展的依據與參考,農業生產才會真正走上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的時候,需要加強對農業實際的調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實符合農業發展的實際,符合低碳經濟的內在發展理念,這樣,才會從根本上實現農業生產的轉變和農業機構的優化升級,促進我國農業走上健康、良性發展之路。
(六)加強新技術指導和培訓,堅持走科學化發展之路
農業生產方式低碳化的目的,就是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因此,在實踐中,應當加強對農民的新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合理配置低碳農業發展的各項資源,以促進低碳農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最大化。國家積極倡導走科學化發展之路,實現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科技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力,在農業生產中,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將能推進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使農業、農村、農民都獲得充分的發展進步。
四、結語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要改變傳統粗放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和平衡,大力開發和利用自然能源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步的改善農村環境,做好產業結構及社會、發展、生態三方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我國綠色、低碳、健康的現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周玉新.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探析[J].農業經濟,2010(04).
1.1水稻插秧育秧技術要求較高
一是想要使用機械插秧,需要一塊標準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要均勻分布;二是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壯,并且無病蟲害,滿足水稻高產的要求。由于我國大多數農戶家庭均采用家庭勞作的農業生產模式,導致農戶更加偏好傳統的插秧技術,機械化的插秧技術成本較高,對于收入較低的農戶家庭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就導致機械插秧技術不能夠在水稻插秧技術推廣中得到良好的運用。
1.2機械插秧的技術限制
機械插秧所選擇的秧苗一般是帶土移栽,秧苗的年齡在15~20天,葉齡在3.5~4葉齡之內,秧苗的高度在12~17厘米。若地里的水越深,秧苗就不會露頭,就不能夠使用機械進行插秧。在插秧的過程中,也可能受到天氣的影響,在秧苗的插秧季節無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導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而機械并不能夠采用大秧苗進行插秧,這樣插秧機就成為了擺設。
1.3水稻農田中的灌溉水利設施落后
在大多數的水稻農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統比較落后,不能夠做到自如地供水和排水,使得農田水深得不到有效控制,這就為插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4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
由于農村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農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較慢。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數人還是比較傾向于傳統的插秧模式,且沒有辦法去創新和改進,改良水稻的種植環境。這就在客觀上阻礙了水稻插秧技術在農村的推廣與落實。
2解決水稻插秧難以推廣的有效措施
2.1加快土地流轉的進程
要將土地集中在比較優秀的種糧大戶中去。過去,為了提高糧食的生產率,國家推行了,將土地落實到每家每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進而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以及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國日益增加的農業需求,這種生產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只有將土地集中到農業大戶中,對土地進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夠有利于水稻插秧技術的發展,這樣才有利于機械化農業生產模式的進一步推進。
2.2改良供水及排水系統
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對我國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使農田實現有效灌溉和排水。推廣的技術人員還要根據實際的農業生產需求,對農田實行隨時灌溉隨時排水,為水稻的種植和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滿足農戶對插秧的要求,進一步推廣機械插秧技術。
2.3加強水稻插秧技術的宣傳與培訓
想要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就要加大新技術的宣傳力度,還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只有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農民配合推廣的積極主動性也會隨之提高,水稻插秧技術也將會得到更好的推廣。推廣人員還要加強農民插秧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機械插秧技術,讓農民群眾主動的改造水稻的種植環境,為機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條件。
3結語
(一)農業科技項目具有很大的社會性。
農業科技項目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農業科技項目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牧業4個領域。以農業產業化項目為例,就涉及種養業、農產品加工、農業資源利用保護和產業服務等方面。農業科技項目的作用旨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加農業收入,促進農村科技進步,有的還提升了周邊地區農戶的規模化種植,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帶動相關貿易、服務、信息等二三產業的發展。可見,與工業項目相比,農業項目的社會效益更加顯著。
(二)農業科技項目有較強的應用性。
與基礎研究相比,農業科技項目具有較強的應用特征。農業項目多數為農、林、牧、漁業產業經營中實際應用問題和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如2011年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目的是建設一批農林種苗花卉農業、稻米加工、天然蜂業中蜂健康養殖、水產羅非魚加工、寶桑園果蔬汁飲料、水稻育種技術、百得佳有機先米國資源精深加工、春麟化工磷肥、微補植物營養、鴻威農漁產品加工機械等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培育一大批新產品、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加速以企業為創新中心的建設開發,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農業科技項目具有成熟期長、社會影響深遠的特點。
農業領域的種植、養殖、加工至少需要1年以上時間,而林業產品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農業科技項目帶來的效益不止是經濟效益,更多的是社會效益。農業項目對當地社會生活、經濟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影響都是深遠和長期的,其社會影響可能遠遠大于所帶來的經濟效果,包括帶動農民就業、促進農業增收、輻射帶動農戶致富、培訓農民技術進步、調整當地的產業結構、節能減排、促進生態平衡、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
(四)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效果很難量化。
除大多數的經濟效果可以量化外,農業科技項目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很多是屬于較難量化的,以貨幣計量或者實物計量都艱難。正因為農業項目的社會影響較之經濟效益突出,而社會效益的難以量化特征導致我們很難去對農業科技項目進行社會效益評價?,F今,人們對科技項目的社會效益都不是十分重視,要么將之附屬在經濟效益評價,或借用對工業項目的社會評價方法來套用在農業科技項目上,是不符合農業科技項目的發展規律的。
二、農業科技項目績效評價的內容設計
考慮到農業科技項目的上述特點,對農業科技項目的評價就不能只簡單停留在經濟評價這個層面,還應該深入研究其社會評價方法。農業科技項目的評價應包括兩方面: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
(一)經濟評價。
經濟評價包括對財務支出合理合法性的評價和經濟指標實現程度的評價。
1、財務支出的合理合法性。
根據項目結題驗收時提供的專項審計報告和其他財務資料,與項目合同預算科目進行對照,逐一審核其合理合法性。第一,審核所提交的審計報告內容的完整性和數據的正確性。是否有承擔單位提交的審計報告與所附的數據、內容不一致的情況,或因項目負責人缺乏財務知識,或審計人員原因導致的審計報告中項目經費科目與合同書科目不相符等情況。第二,審核承擔單位提交的附件的真實性與合法合規性。所附的附件至少應包括:(1)項目承擔單位出具并加蓋財務印章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表及項目專項經費明細賬。明細賬包括專項經費明細賬和配套經費明細賬。并據以核實科技經費是否??顚S玫?;(2)項目合作單位出具并加蓋財務印章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表及項目明細賬。明細賬也包括兩部分:專項經費明細賬和配套經費明細賬;(3)大額支出的原始憑證復印件。關于大額支出的衡量,沒有統一的標準,應根據項目經費額度的大小來確定。第三,核對項目的預算支出與項目的實際支出是否相符,凡國家有明確規定的,變更合同支出必須經科技部門批準方可變更的,要查實其是否履行手續及手續的完備性。國家沒有規定的,凡實際支出與合同預算科目差距較大的,應有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具體說明,并分析其合理性。第四,檢查政府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情況以及配套資金的到位情況。核查項目的專項經費的使用率、檢查配套資金的到位率以及是否存在虛報配套資金等。
2、經濟指標的完成程度。
核對經濟指標時,考慮到農業科技項目的應用性較強,應核對是否有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反映其經濟指標完成與否的證明材料,如銷售合同、應用單位的證明、合作企業的財務報表等。
(二)社會評價。
對科技項目做社會評價是分析項目的實施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力。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影響力應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1、項目的實施對國家或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第一,評價項目對國家或地方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分析項目是否完成合同書的要求,包括出版的與項目相關的專著、科研論文、獲得的專利、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獎勵、研制成果的應用情況如生產效率的提高程度、科技成果應用的轉化率等,以及項目的成功程度。第二,如果屬于基礎研究的農業科技項目,即使沒有相關的應用效應,也應當視作項目所從事的工作是其他技術發明的后盾,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社會意義。第三,關于科技服務類的農業項目,評價項目的實施對當地關鍵生產活動的重要性。農業科技攻關取得的創新成果,只有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才能實現其最終價值。對廣東省農業科技下鄉活動計劃,要依據項目所派出的農業科技專家、免費為農民群眾發放的科技資料和技術資料、贈送或者以優惠價格向農民銷售水稻、蔬菜、玉米等種子,贈送肥料、農藥,受益農民等情況來評價。對農村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項目,要依據派出的省農業科技特派員數量,這些特派員在各村鎮、種養殖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服務點開展的“點對點”技術服務工作來判斷,包括:舉辦技術培訓專場、發放技術資料等。
2、項目的實施對國家或地方其他社會目標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分析項目的實施對社會環境的其他影響,如帶動社會就業、收益分配效益、節約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等。比如,對廣東省森林生態建設網絡項目進行社會評價,要通過分析項目對定位站的建設,逐步開展不同森林類型的生態效益建設的研究,對促進森林小氣候、森林土壤、森林水文、森林部落、生物多樣性、森林健康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和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是長期而深遠的。再如,廣東省在全國率先推進的現代漁業建設,極大地推進了現代漁業產業發展。廣州、梅州、深圳、佛山等地所發展的集垂釣、美食、娛樂、度假、旅游、商務于一體的高層次休閑漁業,每年觀賞魚產值10億元,占全國的60%,該項目所促動的配套漁具產業也迅猛發展起來,有200多家漁具生產企業,銷售收入占全國的60%以上。廣州、東莞、中山等地已成為觀賞魚養殖集散地,產品遠銷港澳臺、東南亞等地。對農業科技項目的社會影響力的評價往往需要大量的定性分析。
三、案例解析
(一)項目基本情況。
該項目課題名稱為“水產安全生產的綜合示范”,承擔單位略,項目執行期間為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該課題研究內容為:在廣東、湖北兩省,圍繞水產安全生產的綜合示范開展重要魚蝦質量安全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集成、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監控技術研究與集成、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機制和模式、重要魚蝦健康食品安全養殖示范與推廣研究。
(二)項目績效評價指標。
目前世界上正在生產和使用的農藥有幾千種,而我國所在生產和使用的農藥也有上千種。農藥每年的使用量在50萬~60萬噸之間,使用面積達到了2.8億hm2,使用的農藥中有大約80%直接進入環境。我國生產農藥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天津、山東等地,農藥使用量較大的地區是浙江、山東、江蘇等地。以水稻為主要農作物的南方地區農藥使用量相對于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的北方地區要大,生產實踐中,蔬菜水果的使用頻率較其它作物要高,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更為直接。近年來,由于農藥的頻繁使用,導致各種害蟲的抗藥性逐漸增強,最終導致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濃度不斷的增加,各種濫用和亂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現象頻繁發生、屢禁不止,導致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與危害。大量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還會對人體產生直接毒害,引起急性中毒或導致農藥在人體內的積累和富集,從而引發各種疾?。ㄈ绨┌Y等),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同時由于農藥的使用使得害蟲的天敵和益蟲數量急劇減少,使得農藥的使用量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目前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它們分別是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而其中最容易引起農藥食物中毒的是有機磷類殺蟲劑。
二、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農藥的使用不僅對農作物本身有影響,同時還對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著影響。農藥的使用雖然可以使得農作物的產量增加,但是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小覷。農藥中有一部分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被降解,水溶性低,脂溶性高,這些性質使得這些農藥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殘留在環境中,有的已經停止使用幾十年的藥物,至今在一些環境要素中都可以檢測到其殘留物。WHO曾對19個國家進行過統計,統計的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0萬起農藥急性中毒事件,真實數據高達200萬起,有大約4萬人因為農藥中毒而死亡。農藥的使用會對生物鏈帶來嚴重的影響。高毒農藥的使用會使得自然界中害蟲與其天敵之間的平衡關系被打破。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鳥類資源,其中有著許多受到保護的物種,但農藥的使用使得這些鳥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許多高毒農藥對與野生動物而言沒有安全劑量可言,例如呋喃丹。據調查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浙江省義烏市某甘蔗種植區內,在一個由低丘陵地、村莊、農田組成的約5km2的生態環境中,僅發現一只麻雀;在使用多年呋喃丹的甘蔗地lm2的耕作層土壤中,只發現3條蚯蚓,而在鄰近末施用呋喃丹的對照地中有30多條。據當地農民反映,使用呋喃丹初期,施藥后的土表可見到大量死亡蚯蚓,現已少見。當時還可以見到小型獸類被毒死情況。還有研究表明,在珠穆朗瑪地區東絨布冰川海拔高達6500米以上的地區有有機氯農藥痕跡,這表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基本已經無處不在了。因此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有利于緩解水資源矛盾
我國水資源人均擁有量為246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4。同時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西北內陸地區屬于干旱區。全國各地由于地下水過度開發,使得當地生態環境惡化,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1]。
(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我國水資源匱乏的情況,開采新的水資源以及研制各種水資源替代品成為科研主題,但是這些研發工作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研發工作進展較慢[2]。因此就農業領域來說通過提高農業灌溉水利技術,節約農業發展用水量對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
過建立農業灌溉工程降低農業灌溉成本,促進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如芮城縣通過擴建及改造五大泵站引黃灌溉工程,打造五個精品灌溉區,提高灌溉面積,促進工程的長遠發展,在在工程建設中實行招投標制,促進工程的良性發展,提高了灌溉工程對農業發展的效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為建設新農村發揮積極的作用[3]。
二、實現節水目的的措施
(一)節水的途徑
1、建立灌溉工程。建立灌溉工程的目的在于通過渠道防滲技術、管道輸水技術等減少農業灌溉在輸水過程中水損失,從而實現節水的目的。如芮城縣為實現全縣農業灌溉面積85萬畝,根據自身獨特的優勢借助黃河的天然水資源擴建引黃灌溉工程,同時相關部門降低了灌溉水價,降低了農業灌溉成本,從而提高了農業使用引黃灌溉工程灌溉的積極性,促進了全縣農業灌溉的規?;?,有利于節水目的的實現。
2、工程灌溉的措施。使用先進的灌溉技術如采用合理的溝渠灌溉、小畦灌溉等技術提高灌溉效果。溝渠灌溉和小畦灌溉相對于大畦漫灌有利于減少深層滲漏和田間蒸發導致的水損失。在灌溉之前平整土地,有利于提高水流速,減少水損失,從而擴大灌溉面積。
3、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水利部門應該走在農民的前面,樹立節水意識,做好農業灌溉管理工作,提高農業節水水平。如芮城縣為了提高引黃灌溉工程的灌溉效果,采取了加強農業灌溉領導制度,該縣首先明確農業水利工程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建設農業水利工程促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的建設[5]。因此該縣領導高度重視引黃灌溉工程的建設,確立了專門的項目組負責灌溉工作的進行,同時加大農業灌溉物力、技術、人員的投入,為該縣農業灌溉問題的解決保駕護航,為農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4、完善考核制度。通過建立灌溉資金機制,確保灌溉資金的用途,對每一筆資金進行逐級報賬制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灌溉工程的后續發揮作用提高資金保障。同時不斷的完善灌溉績效考評機制,保證花錢辦成事,出效益??冃Э己酥贫劝ㄗ栽u、上級領導考評、農民考評,保證了考評的全面性與真實性,提高灌溉工程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提高工程的灌溉效用,促進節水目的的實現。
(二)節水對策由于我國地域面積較廣,各地農業環境和資源不盡相同,因此農業灌溉節水措施的具體使用應該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環境來制定,但是各地的節水對策具有互通性,可以相互借鑒,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節水目的的對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建立健全的投入機制。只有完善農業灌溉投入機制,加強政府對農業灌溉的宏觀調控,才能保證農業灌溉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中央地方都應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制定相應的農業灌溉預算,加大對農業灌溉的資金支持。其次,通過各種補助措施吸引農民將資金投入農業灌溉,提高農民參與灌溉工程的建設。最后,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業灌溉的需要,加大先進灌溉技術的投入,為農業灌溉提高技術人才保障,切實促進農業灌溉技術的發展。
2、提高灌溉工程的服務效果。相關部門應該帶頭引導農民建立灌溉小組,研究農業用水管理組織模式,研究灌溉工程設施維修策略,發動農民參與灌溉工程的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通過灌溉技術的提高降低灌溉成本,切實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灌溉工程服務農民的質量。
3、創新地下水與地表水聯合運用的途徑。各地可根據當地的實際環境,不斷的探索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的途徑,擴大農業水資源的范圍,如在農業灌溉渠淺層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區鉆井,開發商品井,實行統一管理和收費原則,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4、發揮經濟手段對節水的促進作用。要想農民主動采取節水措施僅僅依靠簡單的口號宣傳是肯定行不通的,必須將節水與農民的經濟利益掛鉤才能鞭策農民采用節水措施,因此對于農業灌溉價格的管理應該實行動態管理措施,對每畝地用水量少的用戶給予較低的灌溉價格,反之,給予每畝地灌溉量大的用戶提高其灌溉價格,在動態價格的實行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認真研究每畝灌溉地的地形與土質,決定用水價格,從而實現農業灌溉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在保證灌溉效果的基礎上節約用水。
5、結合水利與農業生產措施的相互結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農業生產中實行水利措施與農業措施的相互結合,提高農業灌溉效果,取得農業用水減少和農業生產效益提高的綜合發展。根據農業生產需要不斷改進灌溉技術,降低每畝灌溉區的用水量,實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率。如使用新的栽種方法,減少植物生長對水資源的依賴性等。
三、結語
“那”是壯族文化中最能代表稻作文化的一個詞,壯族聚居地中很多以“那”命名的地名是其縮影。壯族的稻作文化,內涵豐富,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到各種獨特的節日和隆重莊嚴的宗教祭祀活動等都與之有關,“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提出就是體現壯族稻作文化的一種極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傳統。隆安也不例外,如那桐、那重、那朗、那門、那降、那料、那營、那昆、那灣、那可、那婁等地名,具有鮮明的“那文化”印跡。由“那”衍生出的節慶、祭祀儀式、傳說在隆安壯民族文化中普遍流傳,如四月初八農具節、六月初六芒那節等節慶和祭祀活動,《會走的谷子》和《再生稻谷》等民間傳說,緊緊附會于稻作文化而產生的濃郁的傳統文化,特別是農具節和稻神節這兩個活動,與稻作文化緊密相連,是無可置疑和客觀存在的。但是,仔細研究后我們會發現,其一,從東起我國的珠江口,西到緬甸西南部,南起泰國南部、越南中部、老撾和我國的海南省,北到我國的貴州省中部這一片壯侗語民族生活的區域內,分布著大量的“那”字地名以及與“那”緊密相關的民風民俗。但“那”字的原意,據劉志一的研究,“那”原生語義是“厚”“密”(指植物生長又厚又密的地方),以后就略微音變為“水田’,的“那”他認為“那”原先指的應該是野生稻生長的地方,后來才轉化為稱人工載培水稻田為“那”。從廣西生長大量的野生稻來看,這個推論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次,壯語和壯族不是最原始的語言和民族,她是原始侗臺語母體與原始越人(侗族)在和其他民族(淮人)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次生民族語言和次生民族。氏族形成于原始社會末期,即新石器時代晚期,生活于隆安一帶的壯族先民是駱越部落,該部族出現的時間為先秦至兩漢時期,至宋時趨向于發展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民族。因此,隆安圍繞稻作農業產生的一系列活動應該是在語言出現和民族形成之后,時間比較晚。
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南寧市壇洛和那龍一帶發現5處打制石器點,這是南寧地區至今發現的最早人類活動遺存,出土打制石器94件,沒有其他伴出物。這個時期的廣西地區,氣候溫熱,雨水充沛,植被繁茂,自然資源豐富,但生產力低下,以簡陋的打制石器從事狩獵、捕魚和采掘各種野生植物的根莖和果實維持生活。進人新石器時代,古人類在琶江一左江流域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早中期以分布于琶江兩岸的貝丘遺址(圖6)為代表,晚期發展為大石鏟遺址(圖7)。從發掘的頂獅山遺址、豹子頭遺址、灰窯田遺址、鯉魚坡遺址等貝丘遺址來看,第一、二、三期(10000一 7000年前)仍以各種水生動物遺骸—螺殼為主要堆積,并包含大量陸生動物遺骸,說明這一時期的經濟生活仍以食用水生、陸生動物與采集食物為主,過的是漁獵、采集生活,農耕文化的痕跡則不太明顯。到第四期(6000年左右),蚌器基本不見,堆積中不含螺獅殼,出現夾植物碎末的輪制陶器,而且在頂獅山遺址第四期的土壤樣品中發現有一定數量的稻屬植硅石,此時可能已出現農業經濟。
有學者根據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遺址中出土的磨制石斧、鋅、柞、磨棒等工具和陶器等推斷此時已有原始鋤耕農業出現,但這一結論與考古發現相矛盾。根據考古資料證明,新石器時代,廣西一帶氣候溫熱、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植被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如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出土大批野牛、野豬、象、鹿等動物的骨骸。因此,游修齡教授認為“廣西的塊根、塊莖類植物源如薯菠、魔芋、芋等,是極其豐富的,這些植物的栽培加工要比稻作簡便。這也是根莖類作物先于禾谷類馴化的普通規律。石磨和磨棒與其說是稻谷加工工具,不如說是根莖類加工工具更為合理”。這一解釋更符合廣西當時的生存狀況。再者,在琶江兩岸分布的十余處貝丘遺址,從頂獅山遺址的內涵來看,在距今100006000年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遺址面積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主要器類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技術進步有限,附近的豹子頭遺址、灰窯田遺址、西津遺址也相似,這反映出南寧一帶經濟長期處在漁獵、采集的形態,發展極為緩慢。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采集、漁獵為主的貝丘類遺址讓位給農業經濟類型的臺地遺址,南寧地區的貝丘遺址此時己消失,山坡類型的遺址則大量出現,琶江、左江、右江交匯地帶匯合成的三角地帶分布密集的大石鏟遺址群即是這種變化的突出體現。這一時期的石鏟,制作精致,工藝水平較高,是對之前作為主要生產工具的石斧、石鋅的改良,反映農業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說明經濟生活已發展到以農業為主的階段。
從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提供的服務看,主要任務是執行青島市農委指派的推廣任務,主要包括關鍵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防治,農業公共信息和農民教育培訓,主要通過在農忙時節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現場講解示范指導,發放科技宣傳資料,定期組織農民技術培訓等方式將農業科技推廣到戶。例如2009~2012年實施的“青島市百萬畝果蔬花卉現代示范園建設項目”,根據青島市區域布局、生產結構以及各市農業產業特色,市財政撥款,建設糧食、蔬菜、果茶花卉和花生四個特色品種的示范基地,通過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推廣如設施栽培技術、培肥地力、綠色控害技術等關鍵技術,依靠基層農技推廣員開展“綠色證書工程”、“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植工程”和“農民遠程培訓工程”等多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從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兩方面保障了該項目的落實推進。從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發展演變的歷程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以及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青島市農民增收、農業增產以及農業轉型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持。然而,隨著青島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現行農業科技推廣不論是管理體制、機構設置、推廣內容、推廣方式、推廣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問題都日益凸顯,難以適應并滿足農業轉型需要。
2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存在問題分析
為更好地了解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狀況,發掘存在問題,為進一步改革完善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提供決策建議,課題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對來自膠南、膠州、平度、萊西、即墨五市來我校參加青島市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班的150名基層農技推廣員及其對口服務村的400名農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34份和352份,有效率為89%和88%,較為全面和深入地把握了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狀況和存在問題。
2.1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管理體制不完善,機構設置不科學
目前,除了個別區市外,青島市絕大部分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直接受鄉鎮黨委、政府和區市農、林、水務業務部門的雙頭領導,鄉鎮黨委、政府負責農業服務中心人、財、物的管理,以及推廣人員的職稱評聘、薪酬福利,區市業務部門只負責相關業務的分派與指導,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必然導致政出多門,多頭領導,政府管理和業務職能混淆,不可避免出現推廣員任務的重疊性和多樣性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結果。另一方面,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管理體制不順,農業服務中心是隸屬于鄉鎮黨委、政府的事業單位,必然決定鄉鎮黨委、政府對其擁有直接管理權,由于鄉鎮工作繁雜多樣,常把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當作行政干部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其本職工作———農、林、水利、畜牧業生產技術推廣和指導、動植物防疫和檢疫、水土保持監測等職能被削弱,推廣服務功能弱化。調查發現,51.4%的農業科技推廣員的工作是從事本職農業技術推廣,余下的48.6%的人則在完成鄉鎮政府指派的非推廣任務,或是滿足農民其他需要。座談會上,推廣員也反應工作內容繁雜,有時需要身兼數職,從事一些非專業性工作,比如農業保險、防火防汛宣傳、落實惠農政策、計劃生育政策落實、等等。
2.2推廣經費財政撥款不足,缺乏履行公益性職能的經濟保障
農業科技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政府理應為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的主體。當前,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用于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的三項經費偏低,被擠占或挪用的情況較為明顯,農業服務中心大多數編制內財政經費不能落實到位,人員經費不足,導致推廣項目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和裝備落后,工作環境條件差,推廣手段方式落后,農業科技推廣缺乏履行社會公益性職能的經濟保證。調查中,有40.5%的農業技術人員工資在3000元以下,福利待遇情況不容樂觀,下鄉經費、辦公條件、技術裝備不足,嚴重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和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2.3推廣人員考核激勵機制不活,制約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有效運行
目前對農業服務中心推廣員尚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勵機制,責、權、利沒有很好地結合。一是推廣員進入推廣系統缺乏相應考核。由于推廣機構編制少,為了維持推廣工作的正常運轉,存在政策性安置人員以及臨時招聘人員充抵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現象。訪談中了解到,萊西、膠南此現象比較明顯,農業服務中心正式編制人員少,萊西五人,膠南九人,余下全部是“雜牌軍”。這種臨時拼揍的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經驗,難以擔當農技推廣的重任。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目前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的職稱晉升、薪酬發放更多依靠的是資歷和年齡,能夠有效激發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作為有效激勵方式的教育培訓,目前還難以較為普遍的應用。調查顯示,僅有24.3%人員能得到每年培訓的機會,51.4%的農業技術人員2~3年才有機會接受培訓,甚至有20%以上的人員幾乎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由此也導致了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低、知識結構老化的問題。青島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中43.8%是本科以下學歷,其中13.5%的人員只有高中學歷,獲得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只有5.4%。座談會上了解到青島市農技人員年齡40歲以上居多,縣級單位以本科生為主,鄉鎮農技站工作人員的學歷以??坪透咧袨橹?,年齡偏大。
2.4農業科技推廣方式落后,限制了技術的傳播
當前青島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比較單一,73.2%推廣員主要還是采用現場講解示范、發放宣傳資料等傳統的推廣方式,使用現代傳播方式如網絡、電視的僅占14%。從接受者看,農民獲取農業科技的渠道較為混亂,有70%以上的農民選擇向親友、鄰居學習,以網絡、電視、報紙、短信等媒體作為獲取農業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選擇政府科技下鄉和村干部宣傳指導的只有20%[2]。從科技信息傳播與接受對照看,顯然存在農業科技服務供給與農民需求脫節錯位現象,究其原因,調查的農民認為,一是推廣內容與自己所需不匹配,理論與實際結合不起來;二是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與推廣員溝通,后續跟進指導幾乎沒有。
2.5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質量較差,農民滿意度不高
農業科技推廣必須注重市場和農民實際需求,才能激發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采用新產品、使用新技術,才能發揮科技的現實效力。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科技需求,使得農民接受新技術、新產品受阻。調查顯示,在推廣技術是否滿足農民需要這一問題上,只有40%的推廣員認為農民十分需要政府推廣的新技術。在“農民的農業科技需求”的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農藥、良種選用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而推廣員推廣的技術則是“病蟲害防治技術”、“田間栽培管理技術”、“農藥、良種選用技術”[2]。由于農業服務中心推廣服務未能與農民需求完全對接,導致農民對農業科技推廣評價較低,滿意和很滿意占22%,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則占到49%。農民對推廣服務評價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推廣員數量少,平均三個村才有一名推廣員;二是農業科技服務次數少;三是提供的技術理論性太強,難以與農業生產結合[2]。
3推進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對策與建議
青島市作為現代化都市,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從糧食作物的增收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科技發揮的作用相當明顯。近幾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識到科技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力量,于2012年圍繞科技創新、推廣服務等關鍵環節,開展了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2013年以科技作牽引,實施現代農業“十大工程”項目。在青島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的背景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體制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成為傳統農業向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轉型的桎梏,亟需通過改革和創新等方式加以解決。
3.1理順農業科技推廣的管理體制,強化區市主管部門管理
青島市20世紀90年代末形成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的雙頭管理體制導致農業服務中心主動性和靈活性受到極大限制、推廣服務功能弱化的狀況。必須以理順管理體制作為改革的抓手,強調區市農業主管部門的管理,解決人事分離的問題。為此,可以考慮將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人、財、物的管理職能收歸區市農業主管部門管理,建立“三權歸縣”的管理體制,可以實現管人與管事的統一,保證農業服務中心從事本職工作,也有利于區市農業管理部門統一協調區市范圍內的工作安排,發揮縣鄉農業服務機構的整體作用。另外,結合青島市鎮行政區劃調整、農業產業布局以及現有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狀況,可以考慮撤銷現有農業服務中心,成立跨鄉鎮建立的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全面負責鄉鎮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疫病防控、農業經營管理和農產品質量監管事務,充分發揮區域站整合資源、統籌規劃的職能。
3.2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政府是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的主體,要確保每年投放到農業科技的三項經費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加大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改革和推廣項目經費的支持,保障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公益性職能的發揮;其次,在土地流轉背景下,依據農業經營主體的變化,要逐步滿足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農業科技需求,逐步增加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動植物疫病防治、集中統一育苗育秧等推廣項目上的經費投入,針對青島市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對涉及到的重要新品種、重大新技術設立專項資金,保證農業科技示范推廣的順利開展;第三,在明確政府作為農業科技推廣投入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推進推廣投入主體的多元化,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鼓勵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協會等加入農業科技推廣,吸引其對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的投入,拓寬農業科技推廣經費來源渠道,尤其要注意對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的各類經營性組織或個人在稅收、信貸方面給予優惠。
3.3充分發揮農業高校、科研院所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
以政府主導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是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的主體,為了彌補政府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本身存在的有效供給不足、服務方式滯后,推廣效率低下等問題,需要建立政府與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結合、充分合作的農技推廣長效機制。青島市現有農業院所10余家,擁有豐富的技術、信息和人才資源,可以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一定的技術、成果、知識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為此,圍繞青島市農業主導產業,農業院所與政府合作建立農業試驗示范站,開展新品種培育、新技術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各級各類科技特派員的價值與作用,開展各種技術下鄉、科技咨詢、農民教育培訓服務;利用農業院所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優勢,開展應用型農業科技研究與推廣,使農業科技研發推廣的取向與農民實際需求有機結合。
3.4拓寬農業科技推廣渠道,豐富推廣形式
青島市傳統農業科技推廣方式主要以田間地頭示范講解和發放宣傳資料為主,手段陳舊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技術的有效傳播。豐富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形式,除了繼續加強推廣員的下鄉下地直接指導外,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如現代通訊和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農業技術信息平臺,通過視頻交互、遠程控制等現代化手段,實時對農民農業生產進行指導;通過廣泛開展諸如專題技術講座、農民田間學校等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層次的農業科技知識培訓,逐步把農民培養成具有較高科技文化素質,掌握并能應用現代農業科技的新型農民;另外,強化農民合作社、農業各類協會、專業大戶及科技核心戶“人際傳播”的科技示范輻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的示范推廣模式。
3.5以農戶需求為導向,驅動政府科技推廣服務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