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4 18:31:18
序論:在您撰寫四年級語文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教育思想觀念滯后
在我國,雖然素質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推行,但是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產生的影響仍然存在,無論是對學校的領導、老師還是對家長和學生來說,只有在高考中所占比例最多的課程才會得到他們的重視,而信息技術教育并不在高考的考試科目之中,這就導致學校就不會選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這樣的課程當中,所以即使學校開設這樣的課程,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相關的設施配置和組織管理都較為落后
就目前的一些職業中專學校來說,與信息技術教育相關的配套設施還是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的,例如教材落后、沒有設置足夠的課時等等,以至于很多的教學內容沒有講,又或者是講了卻很少將其教學的內容與實踐結合到一起,這樣一來其教學的效果不僅較差,而且也沒有體現出信息技術教育的意義。相反的,有一些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的資源很充足甚至過剩,但是資源的利用率卻很低,這是因為學校只是注重應對上級的相關檢查,這樣就會使其相關的資源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利用而被長時間的閑置,導致資源的無端浪費。
3.教材內容陳舊,知識不連貫
一方面,對于與信息技術教育相關的教學課程來說,其內容的審定通過已經距今有十多年了,以至于教學的內容與現代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很大的出入,其教學內容是比較陳舊的,而且有很多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過又重復出現的。另一方面,對于職業中專的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在之前的教育教學中對信息技術有所接觸,但是真正能夠學到相關知識的學生還是少數,以至于學生還是需要從頭學起,這樣知識就缺少連貫性。
4.缺少相關機制,學生積極性不高
因為信息技術并不是高考的考試科目,所以各個學校也就很少會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教育,雖然一些學校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是因為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的考核標準及其制度,所以并沒有十分有效的加以實行,這樣一來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當然也不會有很高的積極性。
5.學校領導不重視,缺少師資力量
由于受多年的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學校的領導沒能對該門課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計算機又沒有很多的接觸和了解,這樣就導致學校并不注重信息技術方面的教育教學。除此之外,在職業中專中能夠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方面教育的專業教師較少,這就會使教師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他們對學校提出的希望學校可以根據課時標準配備教師的要求也沒有得到滿足。
6.教師在電教中的工作比較瑣碎
對于大多數中職學校從事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教師其工作都是較為繁瑣的,他們需要負責管理與電腦相關的一系列工作,即使學校并不怎么重視但很多的工作卻又離不開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還是很難引起學校對其的重視。相關的信息技術教師在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教師電教工作過于繁忙,以至于教師不能夠全身心地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
二、解決信息技術教育問題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
學校要想得到長期穩定、快速的發展就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這也是校長和教師都應該具備的素養。只有學校本身充滿活力和生機才會孕育出優秀的師資隊伍,才能夠培養出一批批素質過硬的學生。因此,學校的教育思想觀念一定要與時展相適宜,有效地進行組織和管理。
2.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要想使信息技術教育充分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學校一定要盡可能地為學生配齊與信息技術教育相關的設備以及專業的教師,以此確保教學順利、有效地開展。
3.及時更新教材內容,確保知識的連貫性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使用的教材內容是比較陳舊的,沒有與現代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相適應,甚至存在其教材的內容無法讓學生在上機時進行實際操作的現象,這難免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相關的教育部門或機構應該及時地將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容加以修改和更新,將教學的內容緊密地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相連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斷地增長見識,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
4.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機制,努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學校應該將原有的對教師和學生的考核與評價機制加以完善,使其與現代教育發展要求相適應,不僅要將其體現在考試當中,而且要將其在課堂中充分地表現出來。努力將考核與評價的機制做到與時俱進,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其機制下更好地學習和工作。
5.學校應該注重開展信息技術方面的教研活動
教師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開展一些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培訓課程,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運用現代的教育技術手段有效地組織學生在機房中開展教研活動,這樣可以更方便教師對學生傳授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還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更快速地掌握其相關的教學知識,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和能力,也有助于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使學校的機房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結語
一、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德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這一重要的理論創新不但確立了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確立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今社會經濟全球化、體制市場化、文化多樣化,大學生眼界開闊、信息豐富、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在日趨成熟的同時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和影響,產生一些價值觀念方面的混亂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因此,在新時期,一定要重視對高校低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種方式,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質量,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價值選擇,自覺抵制不良因素的選套件然,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國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這就要求在低年級的教育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而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群體的教育之中,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既是對我國古代優秀思想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又是對我國教育事業長期實踐經驗的深刻認識,更是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堅持。
二、當前高校低年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低年級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高校低年級學生,初進大學校門,還處于高校本科初期階段,初等教育教學模式,給他們帶來的深刻影響,還未完全消除。從學習方式上來說,盡管新課標已經要求教師轉變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進行創新教學,但是,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為了提高升學率,教師一般仍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學生也習慣于“聽課式”的學習模式。在進入大學之后,學生對大學階段的“啟發式”“、主動式”的教學與學習方式,無法做到快速適應,導致很多學生不知如何去有效地展開學習。從環境方面來說,遠離了已經熟悉了十幾年的生活、學習環境,習慣了原來的作息規律,很多學生不免會因生活環境、節奏的變化,而深深感到有點“水土不服”,由于低年級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之前彼此不相識,很多低年級大學生遇到問題時,沒有合適的人進行傾訴,就選擇自己悶在心里,極易滋生消極情緒,形成不健康的心理[2]。從心理特點來看,由于高校低年級學生身心還不成熟,生活閱歷比較少,對于事物的辨別與思維能力還不足。而且,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和親友的溺愛,常常存在一些性格方面的弱點,比如自私、團隊意識不強、集體主義意識缺失等、愛宅在自己的小圈子,等等。這些問題,都阻礙了高校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及時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必將會給高校教育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
(二)高校低年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高校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不是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學生、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系,不過,總體看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改進,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首先,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弊端日益凸顯,其集中化、經驗化、權威化的教育方式,與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和興趣特點不相符合,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后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高校低年級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深入理解其內涵與必要性,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認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少對低年級學生的人文關照,過于強調“政治本位”,沒有在教育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由此大大減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意義,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心需求和思維特點。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手段相對滯后?,F在,大部分高校還是比較重視教學與科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未提到高校教育戰略高度,未形成規范、科學的教育與管理機制。鑒于這種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沒有在教育實踐中對教育模式與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一直不高。
三、提升高校低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思政教育意識
在當今社會轉型和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新時期,高校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充分認清當前的形式,分析國內外意識形態領域的新變化,根據高校低年級學生的身心、興趣特點,制定“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計劃、流程與對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性和實踐性,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要明確自己作為教育引導者的角色和地位,增強服務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利益觀。
(二)堅持動態教育管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低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確保高校教育健康、有序進行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復雜性、多變性的特點,涉及到的受教育者人數眾多,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以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前提下,構建科學、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立足高校教育實際,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注重實踐教育,構建完善的教育和信息反饋機制
高校低年級學生對于網絡非常熟悉,高校要充分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和互聯網,來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信息反饋相結合的教育機制,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比如,利用學校海報、廣播、宣傳欄等,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組織開展第二課堂,舉辦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文娛體育活動,寓教于樂,吸引低年級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微信等自媒體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變化,因人而異地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結語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學生成長的有一個轉折點。在語文學科中,四年級以前學生接觸更多的是字詞的識記等,都是奠定語言基礎,而進入四年級后,學生的學習由字詞識記轉向閱讀理解,逐漸培養閱讀能力,教師教學的重點及思路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筆者根據小學四年級閱讀閱讀課堂教學現狀展開分析,并進一步對閱讀教學的展開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為日后教學工作做出
啟示。
一、帶領學生適應多種樣式的閱讀文章
四年級語文學習中,教材中的閱讀文章編排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盡管這種變化在小學三年級已經初見端倪,到了四年級則更為清晰地顯現出來了。新特點包括,實用性文章、描寫性文章在增多,學生的眼界逐漸得到了開拓。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大篇幅的描寫以及強烈情感的抒發等都體現閱讀的新變。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根據不同文章的文體特征,表達的情感內涵等,逐漸教學生如何閱讀,如何面對不同類型的文章。在課堂教學之余,也要分享給學生一些類似的文章,既能引導學生跳出教材,體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點,也要使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對不同文體產生獨特的體味。
二、鼓勵學生進行閱讀
學生進入四年級的學習,識字、閱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跳出課堂,鼓勵學生進行課下的閱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奠定基礎,首先是要教學生如何進行閱讀積累與筆記,例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將遇到的生詞、字或者好的段落摘抄下來。在讀完每篇文章之后,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哪怕只有一句話都可以。當前市面上,青少年版名著很多,但質量良莠不齊,教師可以為學生把關。在教師的堅持下,逐漸形成可上可下聯動的閱讀教學體系。
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n堂教學的意義就在于引導,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語文學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單純地依賴課堂的學習學好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調動學生的閱讀情緒。在遇到一些較為枯燥的說明文等,教師可以同時推薦一些同一主題不同體裁的文章供學生閱讀,讓他們在對比中尋找樂趣。帶領學生與文章中的主人公對話,在學習中反觀自己的生活,將閱讀與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使學生日后的成長受益匪淺。
四、與家長形成互動
與家長形成互動,就是要求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共同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做出努力。在教學過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偏小,生活的環境也限于家庭與學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家長都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家長在生活中自覺閱讀,能夠對學生發揮榜樣作用,并且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的生活環境。家長還要為學生進行書籍的選購與篩選,而教師要對家長進行一定的指導。畢竟作為語文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并且具備專業教育素養的人,術業有專攻,教師要知道什么樣的圖書適合學生,并且推薦給家長。
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表現欲望強烈,開始掌握主動性并去發現世界的階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為學生提供一定展示的平臺。在班級開辟閱讀角,由教師選擇一些書擺放供學生傳閱;評選每周閱讀之星,并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舉辦演說家、故事家比賽,鼓勵學生將自己閱讀的內容分享出來。要幫助學生樹立閱讀有益、開卷有益以及奇聞共享的意識。盡管小學階段學生并不能深刻理解閱讀的真諦,但參與其中,定然能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閱讀的習慣,并且逐漸喜歡上閱讀,這也是教師教學的目標所在。
整體而言,進入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課堂教學已經不能再局限于課堂,教師要從方方面面入手,為學生搭建一個閱讀網絡。教師要照顧到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力,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閱讀與生活結合起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構建閱讀氛圍。
參考文獻:
[1]朱國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尋“閱讀夢”:提高學生課內外閱讀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14,21(9):110-113.
那么,青少年將到哪里去再造他們的私域呢?具有隱匿、流動和非面對面等特征的網絡空間提供青少年逾越社會規范與松弛禁忌壓力的機會空間,因為網絡空間可以保證不會有人監視,也不用太顧忌社會規范的壓力,而且又可以隨時撤退。能夠承載網絡空間的物質載體有兩種:其一是電腦,其二是手機。通常來說,電腦由于其體積龐大、價錢較高、隱匿不方便,因此通過電腦進入網路世界,將受家長現有的監控方法的限制。而手機由于它體積小,攜帶方便,隱匿性較高,通過手機進入自己的網路世界,可以不被父母和學校老師輕易的發現,因此,手機變成了青少年建構自己私域的最佳工具。通過手機,青少年改變了他們的溝通方式,從面對面的交流轉變成人、機之間的交流,使空間日益集中于個人化,無形中使自己的私域在手機中得以建構起來。
一、研究方法
本項研究通過“手機”作為切入點,來闡釋當代青少年虛擬的私域的建構。本項研究主張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因此采用了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的方法。本研究共設計了分別針對有手機與沒手機的中學生兩套問卷,即A、B卷。
(一)調查總體與樣本量。本項研究根據BJ中學生手機使用人群生活的家庭、社區背景與學習環境差異性隨機選取了HD區的A中學、CW區的B中學和CP區的C中學。進一步,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和操作的可行性,我們設定目標總體為:B中學初二、高二年級,A中學初二、高二年級,C中學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級,共七個年級人群的總和。綜合考慮精確度、費用和調查實施的可行性等因素后,我們將期望的樣本量確定為360名學生。
(二)抽樣方法。本項研究采取的抽樣方法是分層、整群、二階段抽樣。抽樣框由各學校提供,是所有初二、高二年級按班級的全部學生人數,基本抽樣單位是“個人”。每所學校選取120人,然而綜合考慮各校的實際情況,在C中學和B中學,初二樣本分配量為40人,B中學高二樣本量為80人,C中學高二和高一樣本量為80人。A中學的初、高中不加區別,共選樣本120人。每一所學校中,在抽中的學生中隨機選取10名初二——高二年級使用手機的學生作為訪談對象。
(三)資料整理。三所學校共發放問卷360份,三所學校實際回收到的有效問卷350份,回收率高達97%。我們應用社會統計軟件SPSS對350份問卷進行了數據處理,其中我們依據被調查者的入選概率,對每一份問卷加權處理。從樣本中抽取的30位使用手機的學生,我們對他們進行了深度訪談,深入調查訪談對象生活經歷中圍繞手機發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并如實地做了記錄。
二、手機使用的基本情況
(一)基本使用情況
1.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多數人擁有手機。一般來講,在初中時段與高中時段,年紀越高,學生的手機擁有率就越高;女生使用手機的比率高于男生;獨生子女的手機擁有率高于非獨生子女;城市戶口的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更為普遍,然而其擁有率并不十分明顯地高于農村戶口的學生。那么,手機擁有率與是否住校之間的關系,會否因學校不同而有所差異呢?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B中學非住校生使用手機的情況更為普遍,非住校生與住校生的手機擁有率差別較大。而A中學的情況與B中學非常不同,兩者相差不大??梢妼W生是否使用手機與學生是否住校之間的關系并不顯著,因學校而異。
表1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住校不住校
男女高二高一初二獨生非獨生農村戶口城市戶口
B中學A中學B中學A中學
有手機
(61.5)47.452.675.733.349.924.288.144.783.66535.161.567.9
注:C中學抽取樣本中沒有住校生。
2.使用手機的基本情況
從手機的使用時間分布來看,80%的學生手機使用時間已經在一年以上。其中手機使用時間為1—2年的學生占50%,2—3年的占23%,還有8%的學生手機使用時間在3年以上??梢娊^大多數學生手機的使用時間集中在1—2年之間。
從使用過的手機數量分布來看,到調查時間為止,有44%的學生只使用過一部手機,有56%的學生使用過兩部及兩部以上的手機。
從手機的來源來看,學生基本上都不使用別人用過的手機。有77.5%的學生目前使用的手機是當初新買的,22.5%的學生目前使用的是別人用過的手機。
從手機的價格來看,現用手機的平均價格為638元,而大多數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價位在1000——2000元。然而手機價格差異很大,標準差為1120元,最高的手機價格為6000元。
從手機所選的通訊網絡來看,大部分學生手機入的是“神州行”和“動感地帶”,入神州行的學生最多,占總數的44.5%,入動感地帶的占29%。
這可能是由于神州行和動感地帶可能更適合青少年的消費特點,并具有某些優惠??墒?,71.2%的學生并沒有申請套餐服務。
從手機的日?;ㄙM來看,一個月學生的平均手機費用為97元,男生的費用比女生高,相差27元。一般情況下手機每月費用狀況為:50元以下的占36.9%,50—100元的占31.8%,費用在101—150元的占14.6%,150元以上的占16.7%。
從短信費用來看,多數學生手機短信費用占手機費用的50%以上。手機使用者中,每月短信費用占手機費用50%以上的學生占72%,每月短信費用占手機費用70%以上的學生占40%。短信費用之高,是中學生手機使用的一個特征,這與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
從手機費用的來源來看,大多數學生是靠父母支付手機費,全部靠父母解決的占63%,部分靠父母的占25%,手機費的支付完全靠自己解決的只占10%。
從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來看,學生每日在手機上花費時間1小時以內的占69%,1小時以上的占31%。
(二)不同層次的意義
1.交往的意義
從問卷回饋的情況來看,在問及“你使用手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有35.5%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可以及時與朋友同學聯系”,還有32.2%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有事可以隨時告訴父母”,兩者之和為67.7%。在問及“如果此時沒有手機,你會有什么感覺?”時,有超過一半的調查對象表示“聯絡會不方便”。可見,中學生使用手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溝通和交流的需要。同時,交流的方式、內容和頻率又因為交流對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與父母的交流
在有了手機之后,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方式發生了某些改變。有34%的調查對象表示經常使用手機與父母溝通,有40%的調查對象表示偶爾用手機與父母溝通。這種溝通方式與“面談”相比,有25%的調查對象認為“可以與父母說一些以前不敢直說的話”,有22%的調查對象認為“可以說一些直接表達親情的話”,16%的調查對象認為“感覺比以前更親密”??傮w上來說,利用手機這種溝通方式,學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內容增加,兩代人之間的關系會有所改善,向自己父母的表達應該更真實,也更及時了。
從與父母交流的內容來看,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與父母交流的內容是學習及與學校相關的事情。而選擇通過手機與父母聊“心事”的僅占16.1%,可見學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是十分有限的。
從訪談記錄反映的情況來看,孩子可以及時、方便地告訴父母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避免父母擔心,這是父母給孩子買手機的主要原因,也是孩子用手機同父母交流的主要內容。大部分訪談對象認為,手機只是向父母報告自己行蹤的一種工具,能夠讓父母隨時隨地找到自己。
(用手機跟父母溝通過嗎?)用手機!比如告訴他們不回家吃飯、買東西什么的。(訪談記錄:B中學-YX/2004/11/12)
但是在被問及“你認為父母是否通過手機在對你的行為進行監控”時,又有大部分的訪談對象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們要怎么監視我?(比如說,打電話問問你在什么地方呢?在干什么呢?)我會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在干什么,但這說不上監視不監視,我也從來不干那些出格的事。所以我不怕他們打電話。我有手機他們會想著我,我沒有手機,他們心里會更想著我。(訪談記錄:B中學-XJZ-2004/11/10)
在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手機有時還是孩子為了實現擺脫父母控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策略工具。
(你出去玩爸爸媽媽有管制嗎?)不影響學習就行,我媽最長時間給我是一天,但這種機會太少了。如果是放假就可以多玩會兒了,但不允許我住在同學家,但是還是有一次住過。我沒給她打電話,我給她發短信。一般這種事發信息不打電話,這種不答應的事打電話沒法說,發信息好說。結果,她就回信息說可以。不過她要真不同意的話,她就會打電話回來,一般她要不太反對就發信息回來。(訪談記錄:A中學-HC-2004/11/04)
總的來看,手機的使用為父母與孩子之間增加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而且父母可以更方便地掌握孩子的行蹤。但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并不能達到控制孩子行動的目的。相反孩子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擺脫父母的監控(比如中學生選擇關機,并賦予“沒電了”、“信號不好”等等理由)。然而,手機的使用并沒有從實質上改變父母和孩子交流的內容,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功能更多地停留在學習和生活層面,鮮少觸及到孩子的心理層面。
(2)與學校老師的交流
從問卷反映的情況來看,有72%的調查對象認為:在學校使用手機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對學校的規定約有78%的調查對象表示是了解一些的。認為學校規定合理的學生僅占37%,多數認為不合理或說不清。因此超過半數的學生不能完全遵守這些規定。從與老師的交流情況來看:69%的人認為有手機之后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無變化,31%的人認為有變化。在認為有變化的學生中,86%的人認為與老師的交流增加了。同時,與家長相比,老師比較懂得尊重學生的“隱私”,有91.3%偽學生聲稱老師沒有查看過學生手機中的內容。
從訪談資料反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調查對象表示,有了手機之后并沒有促進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這與問卷得出的結論基本相同。大多數調查對象傾向于同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而不會選擇用手機通話和短信的形式。
(你有沒有給老師發過短信呢?)我不給老師發短信,用手機發還不如當面說,因為你發完短信之后他知道你是誰,一樣的結果。反而讓老師覺得太矯情。(你有沒有想過,有了手機之后,你和老師有些問題可以溝通得更好一些?)像我這樣,我敢說,我感覺不到,除非你和老師的關系特別好。我和我初中的物理老師就比較談得來,因為我初中物理比較好,物理老師對我特別好,我跟她溝通比較好。有些老師我喜歡,有些老師我就是不喜歡,不信任,對一些老師就要提防著一點,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的隱私,有些事我跟我死黨說就行,沒必要讓他們知道。像我剛才跟你說的,“我不上大學行不行?”像這種東西就不敢讓老師知道,在老師印象中這種東西不好,也不是不好,是不正常,這種東西就沒必要讓他們知道。(訪談記錄:C中學-WD-2004/10/05)
有的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控制得比較嚴格,也引起了學生的不滿。
一、二十世紀人類國際私法理論之嬗變軌跡
(一)美國國際私法理論之演進:功能主義勃興之后的概念主義復蘇
無可否認,人類二十世紀的歷程是美國強盛的歷史見證。在二十世紀人類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發展中,美國國際私法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與歐洲國家國際私法一起成為二十世紀人類國際私法發展的兩大中心。
1、美國傳統國際私法的理論淵源
美國傳統國際私法的主要理論淵源來自于歐陸的“國際禮讓說”(十八世紀),與英國的“既得權理論”(十九世紀),「3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斯托雷(Story)為代表(十九世紀)和比爾(Beale)為代表(二十世紀前葉)的美國國際私法理論流派。斯托雷認為,一個國家在其自己的領域內享有絕對的和管轄權,所以一國的法律只有在其該國的領域和管轄范圍內才有效力,只有在“國際禮讓”的情況下,才能讓外國法在內國領域發生效力。「4比爾的思想體現在以其為首編撰的1974年美國《第一次沖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First,1934)中,其認為,跨國(州)民事糾紛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的權利之爭,內國并不承認外國的法律在內國的效力,內國僅承認根據禮讓可以獲得承認的外國的權利?!?
2、傳統美國國際私法理論的特征:概念主義的國際私法觀
“美國沖突法是美國法中少有的具有大陸法系傳統的法律部門之一”,「6因此,傳統美國國際私法理論同大陸法系國際私法理論較為近似,都體現為概念主義的特點。所謂概念主義,以法國民法典的冠名者拿破侖的名言最有代表性:“將法律化為簡單的幾何公式是可能的,任何一個能認字并能將兩個思想聯系起來的人,就能做出法律上的裁決”。「7因而德國法學家耶林批判此種觀念所指導的法學理論為“概念主義法學”。這一特征集中體現在1934年美國《第一次沖突法重述》中,根據該示范法,為了使外國的權利根據禮讓可以在美國法院獲得承認,建立了一套概念主義國際私法觀的沖突法規則體系,其通過連結點這一抽象概念將某一權利固定在某一地域(該地域必定是該權利得以產生的地方),形成了一種概念化的系屬公式以及固定的沖突規則來解決適用何國法律的問題。“毫無疑問,概念主義占據了比爾在《第一次沖突法重述》中所采取的方法中的主體地位,這一制度是建立在具有形而上學意味的既得權理論基礎之上的……”「8美國法學家龐德曾經指出:“十九世紀的法學家曾試圖從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們努力排除法律適用所有的個體化因素。他們相信按嚴密邏輯機械地建立和實踐封閉的法律體系,在他們看來,在這一封閉的法規體系的起源和適用中承認人的創造性因素是極不恰當的?!薄?盡管龐德的評論是針對十九世紀所有法律領域而言的,但我們仍可以將之視為對美國傳統國際私法理論的精辟論述。
3、美國“沖突法革命”-概念主義的衰微與功能主義的勃興
概念主義的國際私法觀指導下的傳統沖突規則具有明確性與穩定性的特點,但其最大的缺點“在于機械地抽象預設單一連結因素以供做選法之媒介,法院依此模式機械的操作,往往將導致不符合個案公正(individualjustice)之判決結果?!薄?0傳統的沖突規則“過于僵硬和機械,使得法官必須運用一切可行的例外條款,如識別、公共秩序、程序問題與實質問題的劃分甚至反致制度來尋找公平的判決結果,《第一次沖突法重述》也因為這些例外條款而受到重視。由于頻繁而廣泛地適用例外條款,《第一次沖突法重述》漸漸地被認為不足以實現它的制定者所肯定的法律確定性及可預見性目標。反過來,這樣的結果進一步促進和刺激了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沖突法革命……”「11
1933年,凱佛斯(Cavers)教授于《哈佛大學法學評論》發表了《法律選擇過程批判》(ACritiqueoftheChoice-of-lawProcess)一文,「12拉開了沖突法革命的序幕。作為這一場大批判運動的第一人,凱佛斯以其冷靜的思維、敏銳的視角揭示了傳統規范的痼疾所在:傳統的沖突規范是一種管轄權選擇規范,并不是對實體法做出選擇,這種選擇方法根據一個機械的沖突規范,通過單一連接點的盲目指引,確定某一國法律具有管轄權,將其實體法用于審理案件的是非曲直。「13到了六十年代,美國國際私法革命浪潮風起云涌,更為激進的柯里(Currie)教授指責傳統國際私法理論是“概念式的”、“毫無用處的”,“是一個詭辯的、神秘的和失敗的領域”,「14他極力鼓吹要徹底拋棄舊的沖突法,取而代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即“沖突法的核心問題或許可以說是……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州的利益存在沖突時,確定恰當的實體法規范的問題,換言之,就是確定何州利益讓位的問題?!薄?5他的學說中新的視角、獨特的分析方法是國際私法學說史上的一大進步,因為他揭示出一切法律沖突背后所隱藏的實質,而在傳統的理論幾乎全“用一些被普遍適應的抽象的規范來掩蓋法院實際上最先考慮的問題”,即選擇什么法律才符合本國對內對外利益,其作用影響深遠。與之同時,還有艾侖茨維格(Enrenzweig)與利佛拉爾(Leflar)提出的“法院地法說”與“較好的法律規范”等大量學說先后涌現,「16目的都在解決傳統沖突規范只指引管轄權法律的弊病,試圖從實現實體正義的最大化出發來重構理論體系。
可以看出,美國沖突法革命的實質是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對概念主義國際私法觀的革命,所謂國際私法的功能主義,是指“通過對案件中涉及的法律規范所體現的立法者的目的和政策的考察,更確切地說,就是考察立法者對于其法律在該案件情勢中適用的期望和意圖以及在其適用中的利益,確定是否適用該法律,以解決法律沖突問題……功能主義的基本特征就在于排除沖突規范的運用。”「17
4、“沖突規則的回歸”-概念主義的復蘇「18
沖突法革命之后的各種美國現代沖突法學說雖為美國各州公共利益的實現和公平解決個案糾紛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性,但純粹功能主義的美國現代沖突法學說運用于司法實踐,往往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容易造成法官在選擇法律上的擅斷,致使所追求的實體法上的公平目標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各種靈活的現代方法實際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戀家情節”(homewardtrend),即擴大法院地的適用,以至有損于內外國法的平等地位;其次,過猶不及,美國現代沖突法方法一味追求以功能主義的“政策定向”解決法律沖突,使得法律選擇過于靈活,再加上各種方法五花八門,同一種方法又有不同版本,而且新方法層出不窮。方法上的混亂使得法律選擇的穩定性、連續性、統一性及可預見性蕩然無存。此外,這些功能主義方法的運用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分析過程復雜,適用這些方法的結果,使得法官不堪重負。
因此,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隨著各種激進的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缺陷的日漸顯露,以及面對不斷遭到美國司法實踐冷落的現實,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新檢討純為法律選擇“方法”的功能主義學說,逐步認同概念主義的沖突“規則”在解決法律沖突中所具有的一些不可替代的優勢。這種理論上的轉型導致了七十年代以來沖突規則在美國回歸傾向的出現。1971年,美國法學會公布了由里斯(Reese)教授負責起草的《第二次沖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Second,1971),該重述以最密切聯系原則為理論基礎,將傳統的概念主義國際私法觀與現代的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協調起來,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沖突法體系。
(二)二十世紀歐洲國家國際私法理論演變歷程:功能主義對概念主義之改良
1、傳統歐洲國家國際私法的理論沿革-概念主義的國際私法觀
傳統歐洲大陸國家的國際私法理論源自德國法學家薩維尼(Savigny)的“法律關系本座說”。薩維尼從普遍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為了使涉外案件無論在什么地方,均能運用同一個法律,得到一致的判決,涉外民事關系應適用的法律只應是依其本身性質確定的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在薩維尼看來,每一個法律關系根據其自身的特點,總是與一定的地域的法律相聯系,聯系所在地即法律關系“本座”,該法律關系的準據法即是其本座法?!?9薩維尼及其后來的學者在法律關系“本座”學說的基礎上,抽象出每一種涉外民事關系的“本座”,建立起一套穩定的沖突規則體系。薩維尼的學說是典型的概念主義思維方式的體現,即將法律關系與“本座”的聯系固定化、機械化、公式化,唯心地認為每一個性質的法律關系只有一個本座法與之相適應、相聯系,并將它作為一種硬性的沖突規范,以為就可以解決國際私法中法律適用的所有問題?!?0“他們最終都以構造基本相似的普遍適用的抽象的沖突規則來解決各種法律沖突??梢哉f國際私法在幾百年的發展史中,學者們追求的是法律適用的明確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即普遍性規則的統一適用。”「21自十九世紀以來,許多歐洲國家的國際私法立法受到薩維尼的影響,根據法律關系本座說,人們只要通過對各種法律關系的性質進行分析,就可以制定出各種雙邊沖突規范去指導法律的選擇,因而該學說對各國國際私法立法乃至制定國際私法法典都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這些立法都明顯地出現了對涉外民商事關系進行集中、系統、全面、詳細規范的趨勢?!?2
2、二十世紀后葉歐洲國際私法新動態:規則、方法并重-功能主義對概念主義之改良
六十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國“革命浪潮”波及到了歐洲,1964年,德國國際私法學者克格爾(Kegel)在海牙國際法學院作了題為《沖突法的危機》的著名演講,「23揭開了歐洲傳統國際私法改良的序曲。與美國學者完全摒棄沖突規范的作法不同,歐陸國家國際私法的改良(而不是革命),「24還是以沖突規則為主來構建國際私法法典,只是在其中引入了功能主義的方法。對此,美國國際私法學者西蒙尼(Symeonides)的評論頗為精辟:
“舊的沖突法規則不是被徹底摒棄,而是逐步得到改進。此外,歐洲國家對于落后規則的主要反應不是以立法取代它們,也不是在司法實踐中拋棄它們。通過立法方式干預沖突法的變革是少見的,即使有也是經過了充分的辯論。司法領域對沖突法的修正是謹慎并且尊重現有規則的存在價值和功能。歐洲國家的國際私法從來沒有傾向于拋棄沖突法規則而采取美國國際私法意義上的‘理論’方法-即開放式系屬公式。此種系屬公式并不明確指定準據法,而是規定法院確定法律選擇方法時應考慮的因素和指導原則。實際上,大陸法系國際私法的長處在于其認為所謂的方法與法律法典化的觀念格格不入。因此,對于法典化的國際私法體系來說,由里斯教授提出的困擾美國國際私法的‘規則’與‘方法’之間的選擇問題得到了一個簡單的答案-壓倒性地傾向于規則而不是‘方法’。另一方面,正如幾個世紀以來法典化實踐所表明的那樣,采用成文沖突法規則并不一定意味著必須排斥司法裁量權。相反,司法裁量權在新的國際私法立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反映。理論上傾向于法律靈活性的國際私法立法者可以選擇多種立法工具實現法律的靈活性,最常見的是可選擇連接點(alternativeconnectingfactors),彈性連接點(flexibleconnectingfactors)和例外條款(escapeclauses)?!薄?5
西蒙尼教授所指出的功能主義的工具集中體現在最密切聯系原則當中。以1999年通過的德國國際私法改革法案為例,該法案在傳統的沖突規范的基礎上,引入了大量的功能主義的新方法,出現了由“規則”向“方法”轉變的趨勢。「26例如在非合同債權關系上,其接受了“意思自治原則”,其第41條采納了“例外規則”的規定,“只要另一國的法律比本法所確定的法律存在實質性更密切的聯系,則適用一國法律?!边@就是最密切聯系原則。事實上,二十世紀晚期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國際私法改革立法及國際立法均采納了最密切聯系原則,如1978年奧地利《國際私法法規》第1條的規定,1989年《瑞士國際私法法典》第15條的規定,1992年羅馬尼亞《關于調整國際私法法律關系的第105號法》第73條、第77條的規定,1996年列支敦士登《國際私法法規》第1條第2款,第19條第2款的規定等等。最密切聯系原則是歐陸國家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對概念主義國際私法觀進行改良的重要手段。
二、最密切聯系原則:功能主義與概念主義交互作用的結果
從上文之論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紀國際私法理論發展的基本軌跡是功能主義與概念主義的交互作用,而這兩種理論的斗爭與妥協的重要結果之一便是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產生。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
“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產生和發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歷史根源的。一方面傳統國際私法的沖突規范由于呆板、機械的缺點,已很難適應變化中的形勢發展需要。另一方面,種種現代學說又由于‘矯枉過正’而使法律適用的確定性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最密切聯系原則應運而生。它對傳統國際私法并未采取完全否定的態度,而是對其進行了揚棄,即它吸收了‘法律關系本座說’的合理因素,但同時指出:‘本座’不是只有一個,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最密切聯系原則不象‘本座說’那樣希望人們接受其結論,相反,它本身并沒有結論,而只是試圖告訴人們走到目的地的途徑。這種合理的改良主張是為那些習慣于歷史漸進沿革的人們所樂于接受的?!?7同時,這一學說又借鑒了‘結果選擇說’、‘政府利益分析說’等學說的內容,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現代、當代國際私法理論各派的學說,凝聚了它們的總體力量。顯而易見,最密切聯系原則是在‘法律關系本座說’基礎上發展起來,但它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在批判的基礎上吸收其精華,它們之間反映了一種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因此,可以說,最密切聯系原則是國際私法傳統法律選擇方法與現代法律選擇方法的融合與折衷,是國際私法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該原則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目前已為世界許多國家的立法所效仿,在司法實踐中也得到了運用,呈現出勃興之勢?!薄?8
(一)最密切聯系原則的形式淵源與實質淵源
1、密切聯系原則形式上的淵源來自于概念主義國際私法理論
根據通常的理解,最密切聯系原則的主要內容是:“在選擇某一法律關系的準據法時,要綜合分析與該法律關系有關的各種因素,確定哪一個地方(或國家)與案件的事實和當事人有密切的聯系,就以該地方(或國家)的法律為法律關系的準據法?!薄?9用規則表述就是“某某法律關系適用與該案件的事實和當事人有密切的聯系的地方的法律”,因此從形式上看,這與傳統的概念主義的國際私法觀指導下的系屬公式-“某某法律關系,適用某某地方的法律”是一致的。實際上我們可以將最密切聯系看作一種新型的連結點,一種新創的、并列于傳統的國籍、住所、物之所在地、行為地等的又一連結點,盡管在這個問題上學者們還存在著分歧,「30有人認為最密切聯系是法律選擇適用之原則性指引規范,而不是連結點。對此問題的認識,我們認為應從分析連結點概念入手。所謂“連結點”是指一種把沖突規范中“范圍”所指的涉外民商事關系與一定地域聯系起來的紐帶或媒介,從而在實質上反映了該涉外民商事關系與一定地域之間存在的實質性的聯系。而最密切聯系原則要求通過對具體案例中各個連結因素進行比較分析,在綜合比較的基礎上做出利害的抉擇,其注重的是爭議問題與選擇法域法律的實質上的利害關聯性,體現著實質上的“最密切”。雖然在具體的連結因素上不確定,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運用在具體個案中取決于法官對其司法經驗、理性認識的把握來權衡確定,但這一過程本身是一個確定連接點的過程,即在諸多連接因素中選擇出最為反映本質利害沖突的連接因素,完成客觀媒介指引準據法的作用。從其形式到實踐應用都應當認為“最密切聯系”是作為連接點在產生具體的作用,而不是一種概括的宏觀的從思想、認識上的指導原則性規范。
2、最密切聯系原則在實質內容上的淵源來自于功能主義的國際私法觀
最密切聯系原則從其誕生起便在于打破傳統沖突規范的僵化,媒介連結點的單一化,在選擇法律時要求突破舊的框架局限,從一個新的浮動連接點“最密切聯系”出發,以功能主義的靈活的法律選擇方法取代概念主義的傳統國際私法規則的機械與盲目,無論是從范圍到視角、還是思維過程,最密切聯系原則都對傳統進行了革新,賦予社會公正理念的追求于其中。因此在看待最密切聯系原則本身性質時,也不可拘于舊有“連結點”的框架,不可否認最密切聯系的具體實用的媒介指引。
不僅如此,最密切聯系原則還標志著人們對國際私法功能的傳統認識的改變。國際民商事交往需要有序的法律規制,但各國均將其納入本國法調整,使得國際民商事關系沒有一致規則可循。在各國實體法律無法統一的情況下,人們只能企圖在適用哪一國國內法上達成一致,從而間接實現法律適用及法院判決的一致,以實現法律關系的穩定性。這就是國際私法產生的緣由。此外,由于長期以來無法寄希望于直接協調國內法,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于認為只有沖突法才能在國際民商事關系調整中起作用,漸漸將國際私法等同于沖突法,將其功能局限于在各國立法管轄權之間統一分配案件,而忽略對相關實體法(實際上后者才直接決定案件的結果)的關注,不管這種分配是否適合于案件的實際。于是人們十分強調沖突法指引的確定性,對同一類法律關系往往只規定一個連結點,以確保案件無論在何處訴訟都適用同一法律,取得相同的判決,不得已時,不惜削足適履。傳統國際私法的種種不合理性如機械性、僵化即根源于此概念主義的理論。最密切聯系原則則與此相反,它認為國際私法不應只起到路標的作用,為當事人提供公正的行為規則才應成為其宗旨,也就是說,合理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才是其功能,在個案中,公正的解決才是首要的追求,其價值高于確定性、可預見性及一致性等目標,而這就要求對案情進行全面分析,以確定適于解決案件的相關法律,以對案情的全面分析代替“閉門造車”的演繹過程,有效地克服傳統國際私法之盲目性、機械性。另一方面,最密切聯系原則又通過對傳統沖突規范的改造,增強其適應力,在沖突法范圍內盡可能促進國際民商事關系的合理調整,將其從激進的美國“沖突法革命”的炮火中挽救出來,并為之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作為“革命”成果,它終于成了美國國際私法學界占主導地位的理論,《第二次沖突法重述》便是充分的證明,并且在司法實踐中,這一理論也得到廣泛的承認與運用?!?1
(二)最密切聯系原則之不同立法模式「32
1、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為主導的模式(美國)
功能主義國際私法觀在美國目前還是占據主流地位,這從《第二次沖突法重述》中關于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解釋可以看出,其第6條規定法官在進行法律選擇,判斷何地的法律是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時,要考慮“州際和國際制度的需要;法院地的有關政策;在決定特別問題時其他有利益州的有關政策及其相應利益;公正期望的保護;構成特別法律領域的基本政策;法律的確定性可預見性和統一性;法律易于認定和適用。”「33綜合“革命”的各派學說所總結出的這七條聯系因素,并不強調其先后優先順序排列,相反起草者只希望法院在沖突法的不同領域分別有針對性的對某一特定因素或某些因素的重要性做出自己的判斷,即賦予法官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權,以求實現所選擇出的實體規則的具體個案功能,達到功能主義所追求的目標。
2、概念主義國際私法觀為主導的模式(大陸法系國家)
第一,以最密切聯系原則作為沖突規則的一般原則。以奧地利為代表,在其國際私法典中第1條便開篇名義地提出以最密切聯系原則為其法典的普遍性原則,最密切聯系原則有著一般指引的意義。其規定:“與外國有連結的事實,在私法上,應依與該事實有最強聯系的法律裁判。本聯邦法規(沖突法)所包括的適用法律的具體規則,應認為體現了這一原則。”這條規定明確指出,最密切聯系(最強聯系)原則是整個奧地利法規的基礎,法規在確定每一項法律適用時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第二,以最密切聯系原則作為沖突規則的補充原則。以瑞士為代表,其在立法之初便考慮到法律本身固有的滯后性,為了防止這一缺失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在立法時便早先為之預留余地,其在《瑞士聯邦國際私法典》的第15條的例外規范中規定如下:1)、如果從全部情況來看案件顯然與本法指定的法律有很松散的聯系而與另一法律卻有密切得多的聯系,本法所指定的法律即例外地不予適用。2)、前款規定在當事人已進行法律選擇的情況下不予適用。可以發現,瑞士的做法是界于美國與奧地利之間的,較為合理的處理了穩定與靈活的矛盾,形成較為客觀的統一。
第三,將最密切聯系原則作為一個具體的沖突規范。如中國《合同法》第126條第2款的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具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贝送膺€有《民法通則》第145條、《海商法》第269條等類似模式的規定。在這種立法模式中,最密切聯系被當作一個連結點而使用。
三、功能主義與概念主義之互動:最密切聯系原則于當代國際私法之意義
首先,最密切聯系是功能主義的產物,其本身是一個不確定概念,其外延界定是一個浮動框架,有著彈性的伸縮機制,與傳統的以國籍、行為地、物之所在地等明確概念界定,相對固化的雙邊或單邊沖突規則相比,前者的靈活性優勢明顯,其突破了條塊局限,為選擇法律提供了一個充分、完整信息化的前提條件,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律的公正性實現,有利于案件中實體權益的保護即“結果最優”。在當代社會這樣一個發展迅速的環境中,各種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而面對這些不斷涌現的問題僅以傳統的單一、封閉體系來解決問題,缺點是顯而易見的,社會發展的動力便在于不斷的變革,“變則通”,最密切聯系原則便是對傳統的變革,在面對具體個案中個別、例外的情形,舊有的連結點指引相關的準據法將導致案件處理不恰當的情況下,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運用便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法,最有可能實現法律公平正義的秩序追求。
其次,在最密切原則的具體運用、法律選擇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法官的司法判斷,這就賦予了法官極大的自由裁量權,使得法官能在整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充分運用其司法實踐積累的經驗與法律邏輯思維,本著法律公平正義理念來實現法的社會價值能動追求,這一特色是受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產生地-美國的判例法特征影響的。因為在英美法系國家中,注重于司法審判的實踐,判例也成為其司法制度的正式淵源,為司法審判所援引,在他們看來,司法審判過程不僅是一種簡單的機械法律條文運用操作過程,而且為法官在法律精神指引下運用法律進行再創造性勞動提供可能?!?4正是基于這一觀念,最密切聯系原則也得以在其國內最先予以確立并為司法審判所運用,成為對舊有概念主義國際私法的突破。
再次,法律沖突在本質上是一種利益的沖突,因而以最密切原則來解決沖突,就是通過對于當事人意思、當地政策、案件的性質以及不同的法律領域等各方面客觀影響的考慮,來把握其關鍵的、不局限于表象的、本質的利益上的矛盾因素,即要求法院對不同連結點在具體案件中的相對重要性做出認定,從而確定最密切聯系。從利益沖突本質來把握問題,便不會在一些細枝末節問題糾纏,法律的最高價值是公平正義,但也因具有效率性追求,有限的社會成本應力求其效用最大化,運用最密切的聯系原則,就是在把握“主脈”,尋求利益爭端焦點,以期最迅捷化解糾紛。
最后,最密切聯系作為功能主義對傳統規則的變革,其出發點便是在于對舊有封閉沖突法的突破,擺脫簡單的靜態的公式化模式,以期實現在制度層面的彈性化、體系的開放化、個案的公正化等社會功用的價值目標。將此問題上升為法理學的思考,將演化為對于法律的秩序與公平價值的衡平。隨著社會的發展,以秩序束縛而犧牲個體利益的作法日益為人們所拋棄,相對于概念主義的傳統沖突法模式的簡單的、靜態化的統一,最密切聯系原則突出其靈活性,其要求從多個連接因素中,權衡確立決定因素所指引的準據法,即由偏重于秩序、穩定而轉向注重具體個案中的正義公平的追求,這是時展的必然趨勢,秩序與公平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但在有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齟齬,如何平衡兩者成為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確實目的。
四、功能主義的矯枉過正:最密切聯系原則之隱患
第一,如何避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如何實現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范化?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我們考慮最密切聯系原則賦予法官自由裁量的靈活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自由裁量權力本身,使其有了隨意適用的空間,這對法律內在的穩定秩序、追求可預見性目標構成威脅。設立司法制度目的便在于追求法律公正目標的實現,在此存在著一個預先的假定前提,即法官能本著客觀公正的觀念,毫無偏差的領會法律的精神,并具有高度的技巧,能妥善的處理面對的案情。然而,“由于最密切實際原則本身沒有提供必要的嚴密而精確的分析方法,就使得它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法官的分析和判斷。法官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對發生沖突的有關法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然后根據這一印象確定法律的適用。這種做法潛在的弊端是:缺乏精確性;無法排除法官的地域偏見;比較適合于判例法國家而不太適宜于法典化國家?!薄?5所以為了使法律制度的運作在具體的實踐中不偏離其原有的初衷,為了避免學者們以上批評所指出的問題,有必要形成一些原則性規范來對最密切聯系原則進行補充修繕,即有必要進行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范化。
任何理論的成熟都必須經過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再進入實踐的不斷循環前進的過程;在一開始并沒有現成的模型可以直接運用,便應在不斷實踐中去發現、歸納、總結、完善,然后提升為結論予以確立。最密切聯系原則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萌芽、發展與推廣,已日趨成熟化,也即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美國紐約州最高法院的富德法官是在司法實踐中引入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的第一人,其在1963年審理的貝科克訴杰克遜案(Babcockv.Jackson)「36成為國際私法發展史上的經典判例,在該案中富德法官采用的是一種抽象的最密切聯系原則,而到了1972年在同為富德法官審理的紐邁椰訴庫切納案(Neumeierv.Kuchner)「37中,便明顯的體現了最密切聯系原則從任意性而漸漸轉化為規范化的趨勢。該案從性質上同于貝科克案,亦是關于免費乘客遭受交通事故侵權的案件,在該案中富特法官提出了三條規則:1)、如果免費乘客與駕駛者在同一州有住所,且汽車是在該州注冊登記的,那么該州法律就應支配和決定駕駛主人對其客人的注意標準。2)、如果駕駛者的行為發生在他的住所州,而該州法律不要求給予賠償,一般情況下免費乘客就不能因為其住所地法規定其可以獲得賠償,而要求駕駛者承擔責任。3)、如果乘客與主人位于不同的州,一般應適用事故發生地法。此三條規則成為在交通事故侵權案件中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范,從而避免了最密切聯系原則適用的隨意性。
由于法官自由裁量的擴大而導致法律判決的隨意性,是片面關注個案“具體的公正”而對法律普適性、秩序安全性的最大破壞,從特殊正義為出發點而最終導致普遍不正義的做法將為社會最終淘汰。判決的隨意的惡果是嚴重的,是對法律根本價值目標的違背,人們之所以在社會治理模式中選擇法治、舍棄人治,其原因便在于相對于人治,法治更為穩定,使人們可預見自己行為結果,從而維持心理的安全感,秩序與安寧是與公平并存法律價值追求。由此,我們有必要對最密切聯系原則予以規范,這種規范更應偏重經驗上的歸納總結性,即選擇法律的管轄范圍有個大概構架,而不是重新將法律選擇問題置于固化,否定靈活機動的最密切聯系原則本身。規范最密切聯系原則絕不是建立于對概念化國際私法規則簡單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礎上,而是在發展過程中對傳統觀念的不斷的超越、重構、充實與完備。
第二,如何避免在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時,片面強調法院地利益的“返回家去的趨勢”?富特法官在審理“貝科克案”中,將最密切聯系原則與政府利益分析方法相結合,從此這兩種理論似乎結成不解之緣。在今日推崇“至上”,政治國家林立的現實世界中,法官雖然是司法運行程序中的“中立者”,但亦絕不可忽視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其施加的影響,權力對司法的干預從來便不曾間斷過,尤其在涉外案件的處理中,涉及爭議的是本國或與本國相關的利益與外國利益之爭,法官基于其主觀前見,在法律選擇中不免有所偏重。這樣一來,最密切聯系原則有時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成為了一場虛假游戲的道具,這是對最密切聯系原則精神實質的違背。在當今這樣一種經濟全球化局勢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為根本出發點,片面強調法院地法優先,來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作法將被唾棄。隨著各國經貿往來的增加,相互間經濟上的依存性也日漸加深,在目前這樣一個利益日漸復雜化的網狀結構中,司法的透明、公正成為必要,否則引致的負面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經濟沖擊的壓力下使政治干預威勢在日減,“市場是天然的法制經濟”,相信在市場一體化的大潮中,政治權力對于司法的滲透將得到排除。
第三,如何避免最密切聯系原則顛覆整個國際私法規則體系?最密切聯系原則在國際私法領域適用范圍的過于寬泛化,最終可能導致這樣一種后果:即從整體上拋棄舊有國際私法規則體系,而忽視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性的積累,最后所有的國際私法規則全部變成了“某某涉外民事關系,適用與其具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這樣一條規則。這種全盤推倒重來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在法律選擇這一本來就比較混亂的領域中希求以模糊不易把握的最密切聯系原則來解決一切紛爭,無益于在渾濁的池水中再攪拌幾下,使得更為混濁不堪。批判的目的只應為更好的繼承。因而,最密切聯系的適用不可過于寬泛化,而應量入為出,即在適時必須時運用,而不可凡是都援用,而將經歷實踐運用行之有效的舊有沖突規則擱置。綜觀歷年的實踐我們不難發現,作為軟化傳統概念主義國際私法的彈性規則-最密切聯系原則在充斥變量因素的侵權法、合同法等領域發展迅速,并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而歷有革新。這是因為,傳統沖突法以法律關系的“本座”為出發點,單一化的強調侵權行為地在法律適用中的絕對化作用,而在今日隨著法律關系變化的迅捷,行為地的支配性地位日益受到挑戰,尤其網絡經濟中大量存在的侵權行為與侵權結果地的分離,再簡單地以靜態的行為發生地作為指引規則將不合適;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合同法領域,由于合同本身的技術性,意思自治便不再是簡單地以單邊或雙邊規則機制可以解決,因此在這樣一些領域內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突破成為必然。然而并非國際私法所有的問題最密切聯系原則均可包辦,在一些傳統領域如婚姻、家事領域,概念化的傳統沖突規則更具有市場。
總之,新生事物往往在一開始,由于寄托了人們過多的熱情而感情化,不可避免的存有隱患之處,只有經歷實踐的不斷磨礪,新理論才能在不斷的提升與總結中形成理性化的成熟形態,最密切聯系原則亦是如此。
關鍵詞:斑點叉尾鮰;成魚;養殖技術
斑點叉尾鮰,又名溝鯰,屬鯰形目鮰科。原產于美洲,具有生長快、適溫范圍廣、抗病能力強、肉味美、出肉率高等特點,深受廣大養殖戶和消費者喜愛。目前在我國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具有投資小、見效快、收益大、生產穩定、不受面積大小限制等特點,適合我國大部分淡水水域養殖。筆者根據多年養殖與研究經驗,現將斑點叉尾鮰成魚健康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養殖條件
1.1養殖環境
要求生態環境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在不受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的同時,還要兼顧到交通、電力方面的便利。
1.2池塘條件
池塘為長方形,東西走向,面積在2000~6667m2,水深1.6~2.0m。池底平坦,淤泥少,有注排水設施,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pH值7.0~8.5,每口池塘配備3kW增氧機1臺,2.2kW潛水電泵1臺。
二、魚種放養
2.1清塘消毒
魚種放養前15d,先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深6~10cm,用生石灰900~1125kg/hm2進行消毒。消毒2周后,施有機肥1500kg/hm2,然后逐漸加水至1.5m,待池塘水體中出現大量浮游生物后即可放苗。
2.2魚種消毒
斑點叉尾鮰魚種必須到正規場家購買,魚種要純正,宜就地購買,以減少運輸損傷。魚種放養前用3%~5%的食鹽溶液浸泡5~10min。以殺滅魚種體表的病原微生物,同時具有消炎作用,從而增強魚種的抵抗力。
2.3放養模式
一般放養大規格斑點叉尾鮰魚種1.2萬~1.8萬尾/hm2,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表無傷、活動能力強,同時可以套養規格為50g/尾左右的濾食性魚類(如鰱、鳙魚)600~750尾/hm2。不宜套養吃食性魚類,如鯉魚、鯽魚、草魚,否則不利于斑點叉尾鮰的攝食和生長。
2.4放養時間
斑點叉尾鮰宜選擇春節前后放養,因為冬季水溫低,傷亡小,能延長魚的適應時間,增長生長期,有利于魚苗早開食、早生長。最好于晴天現捕現放。鰱、鳙等濾食性魚類的放養可在4月上旬進行。
三、日常管理
3.1投喂
斑點叉尾鮰屬于攝食性魚類,在實際生產中,應選用正規廠家符合質量標準的斑點叉尾鮰專用顆粒飼料,切不可使用霉變過期的飼料,以保證斑點叉尾鮰的體色和品質,并獲高產。投喂時須做到投勻、投足、投好。魚種階段投飼量為魚體重的3%~5%,成魚階段為魚體重的4%~6%。具體投飼量應根據水溫進行適當調整。
根據斑點叉尾鮰喜歡弱光攝食的習性,開始馴化攝食顆粒飼料的時間應定在黎明和傍晚,每天2次,經過10~15d的馴化后,就可定于每天8∶00和17∶00定點投喂。投喂要堅持“四看”和“四定”?!八目础?,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一般陰雨天少投或不投食,魚攝食少時少投食。“四定”,即定位、定時、定量、定質。另外,為了觀察魚的吃食情況,應在池中搭設飼料臺,這樣既能掌握投飼量,也易于殘餌清理和疾病防治。
3.2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查看水質,觀察魚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要撈除池中雜草、污物、死魚,保持塘口清潔衛生,并做好塘口記錄。
3.3水質管理
斑點叉尾鮰窒息點低于四大家魚,耐低氧能力相對較差,易浮頭或泛塘,對水質要求較高,養殖過程中要長期保持水質肥、活、爽,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定期注排水,7—9月每10~15d換水1次,每次換水20~30cm。水色過濃,透明度低于25cm,應及時沖注新水。每月用生石灰150~225kg/hm2全池潑灑,使池水呈微堿性,以利于魚類的生長和魚病的預防。
養殖池配備的增氧機械,每天于午后和清晨各開增氧機1次,每次2~3h,高溫季節每次3~4h。悶熱或陰雨天氣及傍晚下雷陣雨,提早開機,魚類浮頭應及時開機,中途切不可停機,傍晚不宜開機。
四、魚病防治
斑點叉尾鮰抗病力相對較強,患病少,很多情況是養殖水體環境不良、飼養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體侵襲所致。因此在飼養過程中要采取綜合防病措施,以預防為主。主要措施有:①在魚苗、魚種入塘前,應嚴格消毒,用2%~4%食鹽水浸浴5min或20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浴20~30min。當魚苗、魚種下塘15d后,1m3水使用1~2g漂白粉潑灑1次。②在高溫季節,飼料中按每千克魚體重每天拌入5g大蒜頭或0.47g大蒜素,同時加入適量食鹽,每次連續6d。③巡塘時,若發現死魚應及時撈出,埋入土中。病魚池中使用過的漁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食鹽水浸浴5min,或20mg/L(20℃)高錳酸鉀溶液浸浴20~30min。④魚體轉運時溫差不能超過3℃,池塘換水時換水量不宜太大,以免魚體產生應激反應,降低魚體抗病力。⑤平時除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外,還可不定期使用水質凈化劑改良水質,飼料中定期添加多維,預防魚病的發生。
五、收獲
5.1捕撈
到8月底部分斑點叉尾鮰已達上市規格,可起捕上市,讓小規格斑點叉尾鮰繼續生長,提高凈產量。斑點叉尾鮰用網捕,拉網3~4次,上網率可達90%以上。捕前10h應停止投喂。
5.2運輸
長途運輸前,斑點叉尾鮰應停食1d,排除糞便,減少運輸途中對水質污染,這樣可以提高運輸成活率。
參考文獻:
[1]曾慶祥.斑點叉尾鮰不同模式池塘主養試驗[J].科學種養,2010(2):38-39.
[2]高山,劉洋,閆長新.網箱集約化養殖斑點叉尾魚鮰試驗[J].水產養殖,2010(3):12-13.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文化修養和審美品位日漸提升,環境設計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環境設計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國內當下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前景卻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的環境設計教育始于中國工藝美術設計教育時期,發展至今僅有幾十年,處于起步時期。近年來,才漸漸形成初具規模的科學體系。而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過分強調“效果圖”“意向圖”“渲染圖”等繪制,這其實是本末倒置——初衷本該是培養環境藝術設計人才,重在設計和創新,最后卻發展成培養專業的繪圖員,直接忽略了設計人才教育的靈魂和精髓。對于設計教育,真正可取的做法應該是踏踏實實思考、研究國外先進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本質,并借鑒性地引入國內的高等教育體制,使其對學生整個設計行業有切實的幫助。
二、包豪斯設計教育理念
德國現代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格羅皮烏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開創了現代設計教育模式。包豪斯試圖舊的設計教育模式和理念,開拓一個完全創新的、先鋒式的設計教育王國。格羅皮烏斯認為,以往的“竹節式”BeauxArt系統學院派教育系統存在缺陷。他認為,線型教育模式支撐不起一個龐大的以理念、思想等上層建筑為靈魂的設計教育。所以格羅皮烏斯將藝術設計教育分為三個部分:基礎課(Foundation)、理論課(Theory)、工作室(Studio)。如果說基礎課訓練了形式和關系的了解和表達能力,理論課教育思維、啟發思維,那么第三部分工作室就是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融合到一起進行真正的實踐。與學院派BeauxArt系統一個點確立的平面相比,包豪斯這種教學、研究、實踐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設計模式,對塑造素質全面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具有明顯的優勢。
三、基于包豪斯設計教育理念的創新創業理論
對于包豪斯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設計模式,在我國1000多所設計學院中真正使用該體系的比例并不高。國內高校在教學、研究方面守有余而攻不足,即只能做最基礎的教學研究工作,不能兼有深度和廣度地開展教學。高校最核心的實踐教育又是最受忽視、最薄弱的環節,而實踐的缺乏,反過來直接影響教學、研究的質量,使得學生和教師只會照本宣科,無法進行真實案例的研習,造成設計教育的惡性循環?;趯Π浪箘撔略O計教育理念的深層研究和深刻認同,和對國內設計教育現狀的深切擔憂。2012年,筆者所在的團隊衍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即依據包豪斯設計教育理念三大部分,堅持第三部分是整個體系的創新精華的原則,嘗試將設計教育創新創業理論,建立在國內這片設計教育創新領域尚無人開拓的地方。我們希望通過構建一個媒介,能同時連通起教學研究、實踐和創業三大部分,用一種創新創業的方式讓學生既能夠積極研習校內的專業知識,又能給所學的知識創造用武之地,進行設計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同時幫助學生盡早接觸社會,寓教于工作,掌握真實項目操作流程,并挖掘人生第一桶金。這就是受包豪斯設計教育理念啟發的,符合中國國情的設計教育行業的創新創業理念。
四、創新創業理論實踐
改工作室創新創業理念的初衷是為開創國內新型的設計教育模式,同時嘗試搭建與學?;A設計教育接軌的、盈利型的,同時也能給予學生大量寶貴實踐機會的媒介。本著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態,在理論聯系實踐的指導思想下,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成立了日龍建筑裝飾設計工作室。
(一)工作室主要運作特點
1.團隊中的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擔任不同的職位,從領導到具體執行人,要求團隊間融洽溝通、相互合作、各司其職。這是包豪斯理念中強調的集體工作方式,用以打破藝術教育的個人藩籬,為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2.工作室模擬真實企業的工作流程,即從客戶要求和客觀限制等信息的搜集,到與客戶對提案的協商,團隊討論定下整體策劃方案,再到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進而開始具體設計等一系列規范有序的工作。這是包豪斯理念中強調藝術家、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緊密合作,學生的作業和企業項目密切結合的原則。
3.指導方針:工作組密切結合當代教育發展趨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探索現代環境設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4.學生極大的興趣和支持:這種模擬真實企業的工作方式在一開始就獲得學生極大的支持,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企業運作的實際情況,也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擅長的設計方式和工作崗位,為以后正式進入社會開始參加工作提供有效的經驗保障。
(二)工作室的成果
工作室在成立的3年內,收獲頗豐,項目參加各種全國大型藝術設計大賽已榮獲國家級一等獎(金獎)2項,國家級二等獎(銀獎)9項,國家級三等獎10項,國家級優秀獎16項、國家級入圍獎若干。并且工作室與國內多家建筑裝飾公司、材料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已完成多項實際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極大地鼓舞了團隊成員的斗志和信心。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