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6 06:28:41
序論:在您撰寫云課堂教學應用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問題教學法 大學英語教 有效運用
一、問題教學法概述
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教學主線,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問題教學法源遠流長,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敝蛔x書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挖空心思地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比绻皇墙涍^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如果不是經過思考并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因此,只有把學習和思考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在學習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傳統課堂英語教學中,教師以灌輸式或單純的講授式教學方法為主。教師占主導地位,“滿堂灌”,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沒有提供機會給學生思考;學生被動思維、被動學習,導致他們探究性、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和發展。為了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思維創新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提問題。
二、問題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是大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令人堪憂。第一,很多學校是大班上課,有些班級人數達到100多,不利于師生間課堂操練及互動。第二,不少教師不善于提問題,不善于啟發學生思考。第三,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感到乏味,提不起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第四,很多學校過于重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英語教師偏重于給學生講授考試技巧,忽視課堂提問題對學生能力發展的意義。
1.問題教學法的特點
根據英國samford大學對問題教學法的研究報告,問題教學法有如下特點:以學生為中心,小組學習,教師引導,生成問題,激勵學習,問題只是發展對問題解決能力的媒介,通過獨立學習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2]它的目標是:以問題為載體,把提問題貫穿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思維活動中,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問題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中,可以通過以下環節展開。
(1)課前設計
教師在備課前應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教師在課堂中扮演什么角色。教師應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與學生共同進行知識建構的參與者、合作者。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是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問題的合作者,因此教師要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觀點,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課堂教學,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二,做好一堂課的起承轉合,提問題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根據個人經驗,我認為通過設計合理有效的問題,創設教學情景,有助于導入新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有利于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2)課堂教學
第一,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可以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資源,包括圖片、視頻片段、音頻材料、新聞廣播、名人演說、科普知識等材料,運用多媒體手段,如ppt或相關教學軟件,給學生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生成問題。
第二,換位思考設計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比如設計多種提問題的方案,選取最優的問題,并且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檢驗,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反應及作出的回答進行反思。
第三,注重小組學習。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獨立思考或者進行小組討論,以3至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問題。小組討論有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誘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增進學生間的互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第四,教師提問題的層次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成績差異等諸多因素,提出的問題應該循序漸進,要把問題分成幾個層次。如在做快速閱讀理解時,教師首先設計一種容易、淺顯的問題,即在課文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然后設計一種比較深
層次的問題,這需要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分析、理解、對比、推理、總結等,才可以得出答案。最后設計開放式的問題,這種問題在課文中基本找不到答案,這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班級學生共同討論,同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引導提示,最后一起攻克難關,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成就感。
(3)課堂教學評估
運用問題教學法后,檢測課堂教學效果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運用如下方法進行課堂評估。第一,觀察法。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參與的情況,以及回答問題的質量,來判斷教師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思考是否起到作用。第二,問卷調查。教師通過設計問卷的方法,檢驗學生是否認同教師的課堂提問,從而了解學生對問題教學法的認可度。第三,課后作業。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時,要注意把課堂問題延伸到課外,布置新問題,使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等媒介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習慣。第四,教師反思總結。教師對教學情況要及時進行反思,定期進行總結。教師要反思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是否感興趣,問題的難易程度是否符合,學生在回答問題中遇到什么困難,教師應當如何幫助學生提高等。
三、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問題教學法在啟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有積極意義,具有較好的可行性。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通過設計問題,布置問題的任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baike.baidu.com/view/628592.htm#3.
關鍵詞:交互式教學主體地位主導作用合作學習教學評價
據研究表明,交往互動在母語及第二語言學習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興起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交互式教學模式(ReciprocalTeaching)是目前西方所普遍采用推崇的教學模式,它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朗和帕林薩(A.L.BrownA.S.Palincsar)提出的一種旨在改善學生閱讀理解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模仿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教學和學習行為,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預測、提問、澄清和總結等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我學習、自我監控的能力。在這種交往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發生著頻繁而密切的聯系。這種師生間、學生間的廣泛交往與聯系,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以發揮的前提,是促進學生語言交際應用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而不是教他們準確無誤地掌握單個的結構。然而我國的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相對薄弱,這是我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幾乎沒有自然的語言使用環境。其次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教學活動中心,以教師講授知識與基本技巧為主,而學生只能成為被動的接受者。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參與使用及演示英語的機會,學生在語言上所學的主要是理論方面的知識,而理論知識的獲得不應當是語言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面。
交互式英語教學就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既不同于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法,也不同于放任學生自由學習的“放羊”式教學方法。它既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系統地學習,也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有針對性地重點施教。這樣,既有利于促進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又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勇于質疑,培育他們的閱讀理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真正達到這一教學相長的目的,如何運用交互式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一系列師生活動,努力優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是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師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更應該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積極創造一種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獲得“我是學習主人”的體驗,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端莊、精神飽滿、表情自然、目光親切、態度和藹,舉止要大方、得體,語言要純正、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板書設計要合理、醒目等。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能聽懂或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故事、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自由演講、唱英語歌曲等,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完成教學前的Warm-up。課堂上更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師生配合”,努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二、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還應該認識到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教學中要了解、把握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挖掘教學情景和素材,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和有話能說,使學生樂學、愛學和會學。具體教學實踐中,因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視野開闊、對時事要聞和社會熱點問題頗為敏感,教師可以親自選取或引導學生收集來自于報刊、廣播、因特網等媒體的時事、賽事、時尚和娛樂新聞和信息,并將這些材料帶進課堂。這樣不僅有利于信息資源共享,還可以讓學生迅速接觸新的詞匯、語言形式和語法結構,體驗學以致用的快樂。英語新教材的Warm-up部分通過呈現多幅圖片把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英語知識或生活經驗相聯系,以引出中心話題。教師可以圍繞這些話題設計一系列具體的課堂活動,如看圖回答問題、組織小組討論、聽錄音補全句子和合作編對話等等,形成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幫助學生“用語言去學”和“學會用語言”,也為整個單元的后續學習有效地“熱身”。
三、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交互式教學在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學理念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新的課程標準也指出,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首先,教師要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努力做到師生人格上平等、思想上一致、情感上相通,教師真正能以知、以德、以理服人。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盡可能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丟得失。為了適應新教材,應對新課改,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改變過去英語課堂上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局面,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變被動的聽取和接受為積極的思考和參與。教師應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并逐步減少對學生的控制,讓學生自主運用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去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耳朵、眼睛和嘴巴,能力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交互式教學方法倡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彼此交流,交互式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學習,將傳統教學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策略;也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監控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并促進了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當一個學生對一個話題感興趣而又沒有機會表達自觀點時,他會很沮喪,經常如此無疑會打擊他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而在大班教學中,讓多數學生都在課堂上發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小組討論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這一范圍內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還可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在新教材的Warm-up和Speaking部分的教學中就曾大量地運用小組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在交互式英語教學活動中,若小組成員太多,可能會因意見分歧太大而不易形成一致的見解;若小組成員太少,學生之間的討論又不易產生新的思路,因此,每組以3至6名學生宜。為了保證小組活動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全程監控,否則就可能流于形式,偏離既定的課堂教學目標。
五、實施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能夠得到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在實施課堂評價時,既要避免那種耗時費力且程序繁瑣的評價方式,也要避免那種為評價而評價的形式主義。評價還要因人而異,視活動的難易而有所不同。評價可以由教師實施,也可有學生的參與。對于學生的參與,教師要密切關注、仔細聆聽,并對此進一步做出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恰如其分的評價。同時,也要使學生真正明白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讓他們樂于評價他人,樂于接受他人評價,也樂于評價自己。綜上所述,交互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助于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學斌.實用英語教學法[A].當代英語教學法使用模式與技巧[C].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俞唐、沈玲娣.對外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再思考[J].中上學外語教與學,2002;(7)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對話”理論 英美文學 課堂教學
引言
現代課程理念是一個具有綜合指導意義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對各門科目有效促進的教學理念。在英美文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不少一線教師將文學課作為一種精讀課的模式來進行,由此文學作品的教學就往往變得索然無味。在“對話”理論的相關主張下,則更主張對話和討論的相關模式,從而使得英美文學的教學充分利用到這樣的對話和討論模式中,從而使英美文學的教學更具有挑戰性。
一、“對話”理論?“對話”理論最早由文藝理論家巴赫金提出后,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和認同。在巴赫金的相關研究中,人的主體性和主體間對話的開放性和平等性成為了他對“對話”理論研究的重點。在“對話”理論所倡導的一系列關于對話的說法中,其“對話”的定義往往不是表面上的語言的交流和傳授,而是整體上的包括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精神上的傳遞和整體溝通等。在“對話”理論中,研究者們倡導平等而富有創造性的交流,認可平等主體之間的思想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及對文學作品賞析過程中的體驗和分享。
二、英美文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呆板單一
當下英美文學課堂教學中,首先呈現出來的一個現狀是教學模式的呆板單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師生關系放置在了一種主客對話的關系上,也就是說,教師作為一種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教學模式往往是固定的照本宣科。例如,以當下的英美文學史的相關課程來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了對學生進行幾個方面的講解,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這樣就容易造成教師在填鴨式的教學中感到十分疲累,而作為客體接受者的學生,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甚至由于長時間對枯燥題材的講解和模式的灌輸,使學生產生怠倦心理,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
當下英美文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熱情不足,出現怠惰和排斥的心理也是較為常見的現狀之一。在當下很多教學中,尤其是對后現代主義作品的教學中,學生更表現出來一種排斥的心理。長時間以來,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只是有所耳聞,而對于后現代的文學理論和相關作品則知之甚少。
(三)教材的編排繁瑣缺乏新意
當下英美文學教材的編排主要遵從的還是傳統的模式,將文學作品和文學流派按照時間的發展進行歸類并依次排開,而每一章節的內容則根據這個時代的大背景開始敘述。例如在現行的英美文學作品的相關理論書籍中,各章節的內容大體上都是先敘述文學流派,然后介紹代表作家,進而將代表作家作品獨立為一個內容抽分出來單獨羅列和詳解。這樣的流程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教材枯燥呆板,而教師的照本宣科的教學習慣則更使得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可以說教材的排版繁瑣而缺乏新意也成為了不能夠將有關作品和流派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三、“對話”理論下的英美文學教學
(一)對新的師生關系的合理建立
在“對話”理論的指導下,師生關系更多是倡導了合理平等的主體流,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師和學生看作互相平等的主體。這樣則有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加合理關系的建立。
以波德萊爾的相關詩歌教學為例,波德萊爾的作品是受到了美國著名作家、詩人、文論家愛倫?坡的深刻影響、具有一種頹廢唯美風格的詩歌作品。在“對話”理論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就愛倫?坡和波德萊爾的相關文論和詩歌,包括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進行先行的了解和深入對比,尤其是可以以主體身份對愛倫?坡及波德萊爾兩位重要文學人物進行傾向性認識,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對愛倫?坡的相關文學理論作合理的、詳盡的了解,并對波德萊爾的相關詩論進行比對。在分析波德萊爾的重要代表作品《惡之花》和《巴黎的憂郁》時,尤其可以對作者本身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可以由學生組織教學中的具體過程,互相配合,甚至可以進行小組式的合作,并將這種探討的結論或對兩位作家具體作品之間的聯系、差異、風格、文論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經驗分享和體驗共享等等,由此有可能彌補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枯燥的植入和灌輸的不足。
(二)和作者之間平等的對話與交流
在“對話”理論指導下,我們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不僅實現教師之間,也同時實現與作者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對文學作品的賞析是一種不斷挖掘和經驗發掘的過程,其中對于文學作品本身的背景、內容和思想內涵等等的挖掘都成為了學習文學作品過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對話”理論講求對作品思想和思想傳遞、交流的理解和體驗,學生通過“對話”理論的指導,對文學作品中傳遞的深刻內涵進行主動探討和挖掘,而不僅僅局限于教材文本所贅述和引導的方向。
例如,就??思{的作品《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來說,文學史中更傾向于將它與南方文學進行關聯。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南方種植園文化下的沒落貴族愛米麗,在極端的壓抑和引導下最終將她的丈夫殺害,并在小說的最后引入了一段房間中尸體的陳述,這樣的尸體是“灰色”的,發絲也是“毫無生氣”的,而這個房間則早已被蛛絲覆蓋,呈現出死亡的氣息,成為了沒落南方種植園制度的典型代表。小說和南方種植園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同時和作者內心對于南方種植園時代的緬懷也有著重要的聯系,而具體是怎樣的關聯,是否只是像文學史中所引導的和美國南方文化之間具有關聯?這都可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對話”理論的指導下,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對美國南方文學進行整體、全面的了解,從而對美國南方文學所體現出來的特有的對種族沖突的思考、對種植園文化的思考以及對美國命運本身的思考等等做出自己的判斷,再返回到具體的文學作品中,就具體文學作品進行合理、詳細的挖掘。
(三)構建自我完善的平臺
通過對“對話”理論的充分利用和合理認識,也能夠促進學生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合理的構建和自我完善。學生在進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借鑒“對話”理論的相關主張,通過和文學作品、作家之間的平等對話及富有創意性的自我體驗,增強對知識體系的構建,同時對自我素養和學習模式的完善也都具有良性的作用。
在對西方經典名著《荷馬史詩》的學習過程中,應當了解希臘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變革等,然后才能對作品中阿喀琉斯做出的行為有本質上的理解。在《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由于自己的手下被阿卡門農所殺而憤怒地進行了征討,發動了十分有名的特洛伊戰爭,之后在對方國王哀求下承諾在治喪期間停戰。阿喀琉斯在這個過程中集結了希臘人渴望看到的、渴望達到的一種尚武精神和人本主義的追尋和探究,是對人格、尊嚴和榮譽的維護,這樣的體驗來自于學生對西方人文思想的前提式了解和條件性總結。
結語
“對話”理論彌補了傳統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不足,將學生的主觀體驗和作品、作家之間的平等交流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并提升了學生的主體性,形成了師生之間的主體性平等交流對話。無論是對教學本身還是對學生自身素養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語
參考文獻
[1] 保羅?弗萊雷.顧建新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教學小論文 教學活動
教學貴在總結,重在實踐,精于應用。“寫”,作為學習對象學習文化知識、展現才能智慧的重要手段,成為學習對象必須具有的學習技能。筆者認為,“寫”不僅是學生必備的技能,而且是教師必有的技能。但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寫”活動的實施,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閃現的感觸,不能及時“留檔”,采用撰寫教學小論文的形式及時記載,予以呈現,導致教學技能、教學效果得不到顯著提升和增強。教育實踐學認為,教學論文,為教育教學“服務”,應為教育教學提供有效“指導”和“遵循”。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放大教學小論文功效,科學高效運用教學小論文,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效并舉”。
一是反思課堂教學過程,記錄課堂教學“點滴”。教學活動要實現“教”與“學”持續、健康、科學的發展,就必須切實協調好“教”與“學”二者之間的關系。教學小論文的撰寫過程,實際就是“回放”課堂教學過程、反思課堂教學實踐的再現進程,將課堂教學進程中的實踐感悟和體會,運用文字進行記載和呈現的過程。教學小論文的撰寫,能夠推動初中數學教師更深刻地思考和探究,促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更貼近課堂、更貼近學生。但筆者發現,不少初中數學教師注重對自身課堂教學的反思和檢查,但僅停留于“腦中”,沒有及時將所思、所想、所感進行“記錄”,形成文字材料教學小論文,導致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消除,發揮不出指導、促進功效。因此,教學小論文運用課堂,首先要做好“記載”工作,也是課堂教學活動“實錄”工作,第一時間思考自身教學活動過程,記錄下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以便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課教學時,教師在平行四邊形邊、角、對角線等相關特性講解傳授基礎上,利用初中生鞏固練習活動環節,結合初中生鞏固練習實情,自身進行教學舉措的思考分析活動,并將講授平行四邊形性質感觸體悟要點“記載”在備課筆記上,在課后教學感悟撰寫時,圍繞感悟要點,結合教學實情,撰寫關于如何實施平行四邊形性質有效教學的小論文,在記錄自身教學“點滴”過程中,進一步反思教學實踐過程,優化教學活動舉措。
二是剖析教學實踐得失,明晰教學整改舉措。教學小論文一定程度上承擔著“修正”、“整改”教學實踐手段、舉措的“重任”。初中數學教師撰寫教學心得、教學感悟等小論文時,不僅僅“停留”在總結教學活動,歸納教學心得的“淺層次”程度,而是“上升”到自我檢查、自我剖析教學得失,優化教學流程的“深層次”程度。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應結合以往教學經驗,學習借鑒他人教學成果,學習致用,進行自我剖析、檢查等實踐活動,準確找出教學實踐活動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將自身教學過程、教學實情、教學成效等方面,一一對比,進行分析,內心形成針對性、深刻性、實在性顯著的教學舉措,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運用,提高教學活動實效。同時要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及時整理和歸納,形成更具實效性的教學小論文,為以后課堂教學提供科學參考。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教學中,教者以往采用的是開門見山、直接告知的講授法,在教學心得、教后感等教學小論文撰寫中,結合教學實情和學習實際,認真思考剖析后,認識到直接告知答案的講授法存在的不足。在教學小論文教學設想部分寫作時,經常深入思考研析,提出了師生互動式、類比法等教學舉措,將初中生融入探究知識內涵要義活動范圍內,引導初中生自己通過“已知、求證”的格式,進行性質定理1內容的書寫活動,并共同合作進行初步分析活動。教師實時向初中生指出尋找判定兩三角形相似應具備的條件,使初中生深刻認識到,其相似條件要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得來。并在以后的教學舉措中進行利用和實踐,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
三是放大教學指導功效,推動教學活動進程。教學小論文的撰寫,其目的之一,就是推進教學進程,優化教學流程,提升教學實效。實踐證明,經驗成果重在應用,貴在運用。教學小論文是具有深厚“底氣”、科學“指導”特性的經驗成果,教師不僅要善于“寫”,更重要的是善于“用”,要由拿來主義精神,吸收其精華,應用于教學實踐,最大限度放大教學小論文的指導功效,推動教學進程。如“切線的性質和判定”習題課教學前,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借鑒夏桂云老師所撰寫的《關于切線的判定和性質的習題變換》此篇小論文,認真閱讀體悟,認識到切實的判定和性質的條件變換主要有互換條件結論、角動線定、線移量變等形式,并借用該論文所提出的典型案例,在此節習題課講解中,現對教材典型案例進行深入講解,然后采用變式訓練的方式,對所講案例進行條件或結果的變化,組織初中生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條件下或不同結論下的切線的性質及判定,并且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和策略套路,從而在多樣變化的變式練習中,思維得到開闊,增強駕馭復雜數學習題的能力,提高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以及增強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
教學小論文的運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中,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教學課題,參考的資料相對較少,形成的成果相對較少,還望同仁積極參與此項課題研究,為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提供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劉可諧.初中生數學小論文撰寫的策略研究[J].小學數學教育報,2012(12),
關鍵詞:高職;文秘;社會資源嵌入;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5-0200-02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安卓:英文名Android,是由Google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的一種基于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于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2.微平臺:是以“微博”、“微信”為代表,以手持終端為主要載體,以語音、圖文、視頻等為主要應用,以互動交際為主要特色,并與傳統互聯網無縫融合的新一代移動互聯平臺。
3.隨身課堂:是指在安卓智能操作系統和“微平臺”等新技術支持下,建構于移動設備之上的一種“自由、自在、自如”學習的新方式,“隨身、隨時、隨地”學習的新課堂。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安卓是當前移動設備上最熱門的操作系統,微博和微信是當前最熱門的移動應用。微博和微信在國內外都屬于“熱點”新生事物,尤其是我國騰訊(QQ)公司首創的微信更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許多有識之士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并形成了部分研究成果,但研究還不夠深入。通過中國知網和萬方網搜索,相關研究論文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的商業化運作上,也有部分論文對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進行了研究。具備一定代表性的研究論文有:陳曉靖等的《淺談高校微博隱形課堂》、萬國迎等的《探討微博教學對公共英語教學的促進》、袁磊等的《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楊敏的《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等。直接以“微平臺”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未找到與人文素質教育直接相關的論文。由此可見,對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平臺”在教學上的如何應用、如何建構隨身課堂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具有非常廣闊的研究空間,極具研究價值。
三、研究價值
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會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計算機與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使得多媒體應用成為教學常態。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又催生了教學云平臺、云課程和云資源。當下,智能化手持式移動終端快速普及,一場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平臺”移動互聯浪潮正席卷而來。這一新技術、新平臺的出現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怎樣的變化呢?教育界必須對這一新技術的應用保持足夠的關注并加以研究。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具備較高人文素質的學生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我們認為開發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可以極大地拓展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學空間,使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在提升高職學生人文素質上發揮重要作用。本項目的研究價值有二:第一,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微平臺”,運用移動互聯技術,拓展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學空間,將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通過“隨身課堂”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這正是本課題研究的價值所在。第二,對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絡等先進的教學手段,開發手持移動終端的教學資源,運用“微平臺”構建高職人文素質隨身課堂的研究還幾乎是空白。因此,本課題以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為切入點,在安卓“微平臺”上建構隨身課堂,在開發手持移動終端教學資源應用于教學實踐以及教學空間的拓展上具有一定的開創價值。
四、研究思路
1.研究目標。①探明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在高職人文素質教學中的運用現狀。②探索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的本質與內涵,應用于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的具體實踐方式。③在安卓“微平臺”上建構隨身課堂,開發移動終端可用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資源。④在實踐中對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應用于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不斷改進。
2.研究內容。①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在高職人文素質教學中的運用現狀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教師訪談、課堂觀察等方法,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取得的經驗等,為本課題的研究找準基點。②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應用于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的理論研究。主要研究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的本質與內涵以及應用于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的具體實踐方式。③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內容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安卓“微平臺”上建構隨身課堂,開發移動終端可用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資源。④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在高職人文素質課程中的實踐研究。運用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進行人文素質課程教學,通過分析試點班級的學習效果,從實證的角度對基于“微平臺”的隨身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不斷改進。
3.研究假設。①安卓“微平臺”是熱門的新技術,將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②高職人文素質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而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化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應打破課內課外的界限,全面滲透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
4.擬創新點。①將安卓“微平臺”這一新技術手段引入高職人文素質課程。②探索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隨身課堂應用于高職人文素質課程的具體實踐方式。③在安卓“微平臺”上建構隨身課堂,開發移動終端可用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資源。
綜上所述,總體研究思路是在參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文獻研究、學生調研、教師訪談、專業座談等方式,明晰微博、微信在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中的使用現狀,進而開發出基于安卓“微平臺”的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資源,在教學中進行實踐,探索其應用方式,將試點班級與對比班級進行比較,從實證的角度對“微平臺”應用于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韋星.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12,(12):128-130.
[2]韋星.高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現狀調查報告――以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才智,2013,(14):153-154.
[3]韋星.項目驅動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中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09,(21):375.
[4]韋星.例說項目驅動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J].消費導刊,2009,(21):176.
[5]韋星.項目驅動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項目設計[J].青年文學家,2009,(21):203.
[6]韋星.項目驅動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消費導刊,2009,(23):150.
[7]韋星.項目驅動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青年文學家,2009,(24):83-84.
[8]韋星.高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問題與對策研究[J].華章,2013,(21):239.
論文當中引用的論點內容必須是作者親自查閱過的相關文獻,依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列在論文的最末尾。關注學術參考網,查看更多優秀的論文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采編收集的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張海娟.針對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兩級分化現象的研究策略[J].學周刊,2016,05:52.
[2]李艷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05:104.
[3]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5:185.
[4]張婷婷.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63.
[5]石麗君.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123.
[6]張琦.小學英語有效教學途徑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6,08:178.
[7]駱北剛,陳偉娜.性別差異對小學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陳歡.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教導刊(下旬),2016,01:130-131.
[9]劉順利.小學英語歌謠情境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英語廣場,2016,04:153-154.
[10]馬毅新.讓情感教育成為小學英語和諧課堂的催化劑[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6,09:178-179.
[12]張婧.小學英語教育理論與移動學習資源設計和應用的有效結合[J].電子測試,2016,07:165-166.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劉珊珊.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6,17:154-155.
[3]易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方法[J].學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47-48.
[6]顧詩月.也談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0.
[8]沈蘭.興趣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催化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1.
[9]謝潔紅.農村小學新任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困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36-38.
[10]王洋.小學英語教材話題適切性的現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14:53-55.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高敏.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仲偉秀.幼兒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8.
[3][意大利]蒙臺梭利.任代文主譯校.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吳牧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雙語教育網,2004.
[5][美國]喬姆斯基.喬姆斯基語言哲學文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6]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7]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8]強海燕,趙琳,西格爾.幼兒英語浸入式教育活動[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9]哈默,田貴森.怎樣教英語[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2.
[10]邊靜.TPR教學法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運用[M].宿州學院學報,2007.8.
【關鍵詞】開放性實驗 應用型本科 畢業論文
開放性實驗是指在原教學計劃安排實驗教學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實驗教學活動,是近年來很多高校紛紛開展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已有學者探討了開放性實驗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作用。而畢業論文也是該類院校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這兩種教學方式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本文探討開放性實驗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的影響,旨在拓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途徑。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現狀
本科畢業論文,是衡量本科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標準,也是學生畢業資格與學士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基本步驟為選題、確定試驗方案和技術路線、試驗觀察與分析、總結與討論,從而實現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的全面提升。畢業論文的質量,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圍繞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問題,引起了廣泛熱議,因為當前畢業論文質量確實令人堪憂?;颈憩F在畢業論文缺乏創新性、可靠性、針對性和實際意義,參考價值很小,寫作水平低,抄襲現象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時間安排不合理、論文撰寫時間短、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等。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論文還存在著一些特有的問題:
(1)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實踐內容的教學,因此學生的畢業論文大多涉及實驗內容,但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實驗技能就會造成實驗反復操作,而拖延畢業論文的進度。
(2)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鉆研精神,只是單純模仿實驗教學中的傳統過程,主觀能動性差,不善于主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3)由于偏重實踐教學,導致很多學生文字表達能力有限,對實驗結果說不清、討論層次混亂。
二、開放性實驗教學的特點
開放性實驗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教師只安排實驗日程和任務要求,對實驗原理和步驟都不做具體交代,由學生自注選定實驗課題、實驗設備、設計實驗步驟、計算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學生可以充分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發揮主觀創造性來完成實驗過程。因此,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得到激勵。該模式可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機會,進而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可為學生獲得相關的實踐體驗。
三、開放性實驗教學的優勢
1.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由于需要學生查閱大量資料自己制定實驗方案,設計出最佳方案,培養了學生的設計思維、開拓意識、創新能力、科學素質和動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畢業后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單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難以保證的。與傳統實驗教學不同,開放性實驗教學更多地開設了具有應用性、設計性、綜合性強的能夠體現現代先進實驗技術的教學實驗項目,削減了陳舊的、以驗證理論為主、且內容單一的實驗項目。實驗中,教師只負責提供實驗條件,具體的實驗設計、方法、步驟、數據采集處理、實驗報告等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培養學生探索研究精神
學生在開放性實驗中不再受教材、教師等因素的限制,可以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和答案,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有利于發揮創造性。在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解決問題后,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會空前高漲,形成良性循環。
四、開放性實驗對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影響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畢業論文非常注重科研與實踐應用的結合。目前,很多開放性實驗也是傾向于將科研工作和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科研工作的內容、手段和目的融進實踐性較強的實驗教學中,并鼓勵學生在從事實踐活動過程中參與一定的科研工作,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學科發展的前沿。因此,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教學方向非常符合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
開放性實驗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選擇實驗設備和實驗方法,這一過程與畢業論文的設計過程非常相似,且這兩個過程中都需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搜集資料,閱讀相關文獻,整理結果,合理討論和得出結論。如果學生接受過開放式實驗的學習和訓練,那么,當他們遇到畢業論文設計課題時就不會覺得手足無措。如果學生或指導教師能將開放性試驗開展的內容延續到畢業論文中,那學生會在設計和思維上環環相扣,對畢業論文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他們必將更快地投入到完成畢業論文的角色當中去。
開放性實驗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筆者曾對本校動物醫學專業09及10屆畢業論文質量開展過調查,結果顯示:最終被評為“優秀畢業論文”的學生中,有約83%的人參加過開放性實驗活動。而且,將開放性實驗內容撰寫成在專業期刊或獲獎的事例也已不罕見。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開放性實驗對學生論文寫作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綜上所述,開放性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有促進作用,對提高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的論文質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鯉文,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性實驗室建設的研究[J]卷宗,2011,(9):62-63.
[2]葉云飛,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
[3]熊科云,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J].科技廣場,2011,(8):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