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1:04
序論:在您撰寫法律實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8日的活動主要分為兩塊,一塊是農民工的街頭法律咨詢,一塊是院落服務,這兩塊服務已經進行了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其實本身做這些服務并不是最初的目的,因為我負責的是打工妹項目,最終是想通過這兩種方式認識更多的打工妹,為以后的活動開展提供資源和途徑,以目前的結果來講,畢竟內地人適應這種服務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活動過程當中參與進來的打工妹很少,我想還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
街頭法律咨詢主要是通過展板和設咨詢點的方式來進行,為那些需要法律咨詢但卻沒有經濟能力的人提供便利,效果還是蠻好,開始的時候由于時間太早,加上中午太陽很大,很少有人過來看我們的宣傳展板,隨著人流量的增加,過來看展板和咨詢的人也開始增多,因為我想著以后的服務盡量晚一點開始,并且配上宣傳冊,以方便他們閱讀和珍藏,我們所請的咨詢老師提到我們這樣做下去永遠做不大,可用的資源太少,宣傳很不到位,只能小打小鬧的那種,我也覺得自己做活動歷來都是在有限的資源內,從來沒有想到去向外界尋求資源,雖然有很多的想法,但很多都因為資金的緣故被擱置了,所以,我想著以后做策劃書,向外界拉贊助,如紅十字會,醫院等,開始嘗試著去做,這又是我項目的一個轉折點!
院落服務還是和小朋友玩游戲,這次不同的是有很多的大人來觀看,雖然他們并沒有參與到我們的服務當中,很顯然他們對我們的服務很感興趣,只是游戲設置有點不太符合小孩子的特點,他們很多都不能理會,所以,以后的游戲盡量簡單一些,關于院落服務這一塊,我還沒有想出新的辦法能讓大人也參與進來,可能有挑戰性的游戲要好一些,中秋節的時候我想在這個院子里面做猜燈謎,大人的參與度就高一些!
社工在內地開展還是有些難度,還是要慢慢來,慢慢的改變,爭取做到活動最終的目的,不過在這個過程和變化中,也是有很多人在受益,很開心!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法律素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家們的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增強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設,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鎮在2020年10到11月,多次組織司法所同志深入企業進行法治宣傳,現場解答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和困難,發放法律讀本1000余本,普法手提袋800余個。
二、深入溝通交流,加強政企聯系
我鎮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了解企業發展方向,鼓勵企業發揮優勢,壯大品牌,爭優創先,壯大自身實力。
三、設立獎勵機制,表彰先進企業
一、課程設計
我國現有的各種法律教育機構,特別是專門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學院在數量上已經相當可觀,但法律教育模式還很不成熟。不少法律院系沒有系統地研究過法律教育的理念和培養目標,大多數院校在教育模式上還是主要采用課堂講授法,以學習相關的法律概念、原則和制度、全面地掌握法律理論為學習法律的必要手段,以至于學生在工作后提出在實踐中應用法律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并不一樣。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后,學生還需要在“社會大學”中重新學習,這無疑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雖然法學界對于傳統教育模式的種種不足已有較為深刻的體察。在法學院的課程設置中,開設了實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模擬法庭以及以案例為主題的辯論等課程以彌補這些不足。但是這些課程只是對書本理論知識的具體化和深化,不可能涉及過多的實踐。即使是實習,學生因只能作為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助手沒有機會獨立辦案加之實習時間的限制而在實踐技巧的學習上大打折扣。
與普通高等法律教育相比,高職法律教育在培養目標上更注重培養具有一定動手能力、能夠從事輔助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實用型人才,在教學內容上更側重于對實用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即使是理論知識也要考慮它的實踐性,在教學方法上更注重示范性、實踐性、可操作性。 但目前中國的高職法律教育在教學上沿襲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因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而無法就業,就業困難,反過來又直接影響招生。要解決這些問題,高職法律教育必須要走出“純粹學歷教育”的誤區,以為真實的社會生活服務為理念,尋找一種以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為指導思想的適合高職法律教育的教學模式,回歸高職教育的本旨。
本課程實踐教學正是基于“法律教育為真實的社會生活服務”這一理念,以先進的診所法律教育模式為基礎,注重應用性、示范性、實踐性,以技術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為最終評價標準,試圖總結、探索一條適合于法律實訓的教學模式。所要達到的課程目標是:1、讓學生能夠準確地尋找到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2、明確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責任;3、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4、明析自己對法律工作的認識。
刑事法律實訓課程目標改變了以往刑事法各學科在教學中相互割裂,刑事法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脫離的狀況,吸收和引入了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使學生通過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充分與課堂相融合,與老師相融合,通過角色模擬深入到刑事法理論與實訓當中,最終能夠初步具備:法律知識拓展與應用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調解能力等。
二、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課時)
1、司法機關參與刑事訴訟規范 1 2、律師參與刑事訴訟
1
3、刑事訴訟技巧
2 4、證據的收集、審查與判斷技巧 2
5、分析能力的培養教育
2 6、制作法律文書
2
7、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
1 8、培養團隊精神
1
9、會見
12 10、證據調查
12
11、法律研究
12 12、咨詢1
12
13、調解技巧
12 14、談判
12
15、司法禮儀
12 16、模擬法庭
120
三、組織形式與教師指導方法
本課程實訓環節課程組織形式改變原來一位教師講授、組織的形式,運用“診所式”教學法,每次實訓課為整體三課時,參與教師3—5人,分為主持人、主講人、組織人、和記錄人;課堂形式一般為圓桌式同時結合其他形式;學生組織形式為分組、分角色和現場模擬式;技術支持要求全程錄像以便隨時反饋;教師指導方法分為:角色模擬教學法、單獨指導教學法、評價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
四、必要的條件
本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實訓課程,為了保證是實訓教學的正常進行,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需要充足的辦公設備和耗材
2.需要符合教學要求的多媒體實訓教室;
3.需要符合教學要求的多媒體模擬法庭;
附:2006年教學計劃安排表
06刑法組實訓課程安排
第一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實訓課內容、概述
楊兆峰高習智相關知識講授刑法
高習智楊峰律師事務所約見當事人
張麗佳、楊兆峰、李英霞約見當事人現場演練
牛麗、任麗斌、金寶良人民檢察院工作制度
楊峰高習智
3-4實訓課內容、概述
楊兆峰高習智相關知識講授刑法
高習智楊峰律師事務所約見當事人
張麗佳、楊兆峰、李英霞約見當事人現場演練
牛麗、任麗斌、金寶良人民檢察院工作制度
楊峰 高習智
5-6分組討論
金寶良、李英霞 刑訴相關知識講授
楊兆峰高習智分組演練
牛麗、任麗斌、金寶良
7-8分組討論、作業
金寶良、李英霞刑訴相關知識講授
楊兆峰高習智總結
牛麗、任麗斌、金寶良
第二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人民法院工作制度
高習智、楊兆峰書記員錄入練習
任麗斌、李英霞高習智公安刑偵工作程序
楊兆峰、高習智證據收集、判斷與運用
楊兆峰、張麗佳牛麗現場演示
楊兆峰、張麗佳高習智
3-4人民法院工作制度
高習智、楊兆峰書記員錄入練習
任麗斌、李英霞高習智公安刑偵工作程序
楊兆峰、高習智證據收集、判斷與運用
楊兆峰、張麗佳牛麗分組討論、總結
楊兆峰、張麗佳高習智
5-6書記員錄入技巧
高習智李英霞書記員錄入練習
任麗斌高習智現場演示
楊兆峰、張麗佳牛麗
7-8書記員錄入技巧
高習智李英霞書記員錄入練習
任麗斌高習智現場演示
楊兆峰、張麗佳牛麗
第三周-第十周10月23日-12月15日
主持教師星期一
金寶良、任麗斌、張麗佳星期二
金寶良、楊兆峰、牛麗星期三
高習智、金寶良、張麗佳星期四
任麗斌、李英霞、牛麗星期五
李英霞、張麗佳、高習智
1-2案例
分組分析案例分組準備案例開庭案例開庭討論案件開庭宣判
3-4案例
分組分析案例分組準備案例開庭案例開庭討論案件評議總結
5-6案例
分組分析案例分組準備案件性質分析
7-8案例
分組分析案例分組準備案件性質分析
第十一周12月18日-12月22日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撰寫實訓總結報告學生實訓總結老師實訓總結實訓答辯評定成績
3-4撰寫實訓總結報告學生實訓總結老師實訓總結實訓答辯
5-6撰寫實訓總結報告學生實訓總結實訓答辯
7-8撰寫實訓總結報告學生實訓總結實訓答辯
備注:在整個指導過程中,對學生具體問題隨時進行講解,鍛煉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工作的能力,根據各組辦理案件的進程,具體指導學生法律文書的書寫和制作履行必要的手續,對在啟發下仍不能獨立完成的工作進行必要的協助.在指導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指導重點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觀摩庭審.
各組開庭準備時由不同的教師分別對原告人、被告人和合議庭成員做具體指導.
各組合議時由教師到課組織學生對個案進行討論并予以點評.
合計:
金寶良:172學時 任麗斌:144學時 張麗佳:144學時 牛麗:144學時 高習智:104學時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視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是在課堂理論教學基礎上,通過課堂外的實訓、實習、市場調查、社會實踐、社會服務、畢業設計等形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基本實踐能力、操作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教學環節,對學生形成職業經驗發揮著重要作用。實踐教學是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核心環節,亦是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水嶺,因此,科學合理地設置構建實踐教學環節能體現高職教育的辦學水平,同時也關系到高職教育的成敗。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職業崗位的一線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而非培養學術型人才,所以,高職各專業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培養高職學生的實用能力,實踐性教學不能替代更不能取消。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中,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法律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創業能力?!胺傻纳⒎沁壿?,而是經驗”(霍姆斯語)。經驗的獲得,亦必須依賴于實踐。因此,高職經管類專業的法律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達到培養學生專業職業能力,提高學生法律素養的目標。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前提下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設置合理科學的實訓教學流程,以單項實訓教學、門類實訓教學和綜合實訓教學構成實訓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發揮模擬法庭的作用、創新專業實習形式、注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構建和完善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
一 設置合理科學的實訓教學流程
實踐教學這一環節的完善首先要設置合理科學的實訓教學流程,包括單項實訓教學、門類實訓教學和綜合實訓教學。單項實訓教學是按照某門法律課程的內容結構,在教學中將一門課程的不同內容設置成不同的實踐教學內容,以案例教學法、辯論法、模擬法庭教學法等教學方式,注重課堂交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法律的能力。門類實訓教學是在完成某部分理論教學后,將多個單項實訓教學內容編排在一起進行實訓訓練。如在完成企業法律制度理論部分的學習后,可將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的設立程序編排在一起進行小組實訓,對比掌握這部分的內容。綜合實訓教學在某門課程所有內容結束后進行,主要包括兩大模塊:(1)在校內進行綜合法律知識與技能訓練,根據實踐教學的需要列出教學內容的關鍵詞,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梢阅骋环烧n程中的某個主要內容為主,涉及法律課程其他內容的訓練。例如,商法課程的教學中,以公司設立啟動實訓教學,關涉商法中的商主體、商行為、商事登記等內容。再如,以企業法人破產制度啟動破產程序實訓教學,關涉經濟法中的勞動法律制度、擔保債權制度、破產財產破產程序等內容。(2)校外實訓基地的實際技能教學,由校外實習基地的具體工作人員作為督導,帶領學生直接接觸實際的案件環境、真實案例,運用已經學到的法律知識去分析、了解真實案件,甚至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由此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二 發揮模擬法庭教學的作用
模擬法庭就是選用真實、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分別以當事人等不同身份、依照法律的規定和訴訟程序,進行開庭審理的實踐教學活動。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司法審判的實際過程,熟悉與案件相關的實體法和程序法,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模擬法庭作為一種綜合性、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活動,在經濟法或者商法課程的教學中,如何解決經濟糾紛、消費糾紛或者商事糾紛,就涉及法律程序的問題,用模擬法庭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模擬法庭一般歷經案例選取、角色選擇、材料準備、總結點評五個環節。在案例選取階段,課程教師需注意學生選取案例的真實性、來源是否合法、是否過時,能否反映社會熱點并屬于具有重大影響的真實案例,能否與經管類專業相結合,能否反映和解決經管類專業出現的實際問題。總體而言,授課教師必須把握學生所選取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專業深度和難度,以某一法律知識為主的情況下,可綜合運用其他相關法律知識,具有可辯性,能給案件當事人留下思考辯論的余地;在角色選擇階段,授課教師除了控制組員人數外,角色的分配選擇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自由組合,這也是鍛煉學生協調能力、組織能力、自我評估能力的絕好機會,由學生組合好后按角色的身份各自做好辯論等各方面準備;在材料準備階段,是需要授課教師把關的一個關鍵環節,因為跟案件相關的各種法律文書如起訴書、公訴書、證據目錄和說明、辯護詞、詞等均需要在開庭前由授課教師審核。當然,授課教師不需要一一過問程序性的環節,如法律文書的送達之類的程序;在開庭環節,授課教師注意的是學生的禮儀、法律知識的運用、語言的運用、機智和風度等,學生在模擬法庭中必須從提供的案件材料入手,從與對手的辯論中,找出有關的法律要點、尋找適用的法律規范、形成自己的辯論或意見;在點評階段,授課教師除了全程總結點評外,更需注意的是注重學生的看法,要求學生對模擬法庭活動做總結提意見,交流看法,以進一步鞏固實訓效果。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經濟糾紛或商事糾紛的能力,掌握舉證、質證、辯論的技巧,使學生從教材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提高和鍛煉學生法律實務能力。
當然,模擬法庭教學在知識要求、實際效果、學生參與等方面也有其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注意克服。模擬法庭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完整的實體法和程序法基礎知識,但高職經管類專業的學生缺乏完整的法律知識,即使學生在參與模擬法庭之前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要勉強在短時間及角色有限的情況下處理一件復雜的真實案例,也是背誦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而非臨場發揮,要真正貫徹模擬法庭的教學還比較困難,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達不到教學目標。
三 創新專業實習形式
對法律課程內容而言,有實體法和程序法兩個基本內容。程序法的教學比較容易融入實踐的手段,實踐教學模式多樣化。而實體法的實踐教學過程則很難進行,因為實體法的理論性、原理性內容比較多,也很難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融入實踐教學內容。而這些實體法所涉及的內容又是構成某個專業必備的基本理論知識,不可或缺。因此,在這些純理論的實體法教學中融入情景案例,或者創新專業實習形式,實施頂崗實訓進行實踐鍛煉,有助于豐富這些課程的教學方法,促進實踐教學的不斷創新。目前,頂崗實習實訓已被廣泛運用于中國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中,對培養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起著重要作用。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在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并檢驗學習的知識,了解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等商事糾紛案件的處理方式,在了解企業法務部門、商務部門的處理問題過程中還可以做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對企業各部門的運作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常設性的課程實訓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公益社團活動,如青年志愿者協會、紅愛隊等,讓學生有機會體驗及觀察社會實際生活,并接觸到具體的法律問題及社會問題,懂得用法律思維方式思考社會問題。
四 注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
[關鍵詞]法學教育 實踐教學 實訓課程設置
[作者簡介]李曉攀(1979-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民商法教學和研究。(河北 石家莊 050081)王靜(1980- ),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師范大學在讀博士,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行政法教學和研究。(河北 石家莊 05001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1-0129-03
一、法律實訓課程概述
法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法學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也是培養高素質法律人才的需要。實踐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法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從該意義上說,法學的實踐教學決定了整個法學教育的質量,決定了法學專業學生適應社會從事法律工作的能力。為此,加強法學教學的改革,創新與完善法學教學的實踐環節是擺在所有法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法律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的探求與創立就是法學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該課程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開展法律實訓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法律專業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法律職業工作。①法律實訓的常見方法主要有:案件討論、辯論、審判觀摩、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由于法律實訓活動的仿真性、實踐性、自主性、靈活性很強,所以該種教學必須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系統的教學內容、優秀而專業的教師隊伍、豐厚而充足的教學物質資源、適用而便利的教學場地等。當然,法律實訓教學盡管以實踐為主,并不意味著淡化理論教學的作用。實際上理論教學是實訓課的前提與保證。在實訓課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堅持在實訓過程中消化所學理論、驗證所學理論、創新所學理論,離開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法律知識,僅僅依靠法律實訓是無法實現法學教育目的的。所以,法律實訓課并不是孤立的,它與法學理論教學密切相關,共同構成法學教學體系。
正因如此,在法學教學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法律實訓課成為法學專業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然,法律實訓課的稱謂并不一致,有的稱為法律診所,有的稱為法律實踐。其中,以法律診所為代表。診所式法學教學,早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法學院,它仿效醫學院培養醫生的方法由法學院具有律師執照的教師充當“醫生”,學生跟隨教師辦案?,F在,拉丁美洲、西歐、東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院校普遍開展了診所式教學。②我國自1992年開始也嘗試開設了這一課程,目前開展診所式法學教學的學校主要有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由于診所式教學主要以辦理具體案件為主,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具備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擔當教師,這就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這種教學模式的普及。為了彌補該教學模式的缺陷,有必要拓展實踐教學的路徑,創新實踐教學的模式,法律實訓課程就應運而生了。該教學模式更加寬泛和靈活,成為當前我國許多法學院校普遍重視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既包括診所式教學,又不拘泥于診所式教學,而是利用課內理論教學、課外實訓教學的模式,場所相對靈活地完成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法律實訓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一)教學內容的設計
由于法律實訓課程是一個以系統化的法律實踐活動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科目,因此,其內容就始終圍繞著法律理論的實踐化而展開。具體包括:(1)民事法綜合實訓內容。該部分主要有:民法實訓,如債權人與債務人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確認;合同法實訓,如律師關于合同簽訂、公司設立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律師在民事調解過程中的技能;民事訴訟法實訓,如民事訴訟過程中法官、律師等角色扮演過程的審判實訓。(2)刑事法綜合實
內容。該部分主要有:刑事實體法的實訓,如關于犯罪嫌疑人罪與非罪的認定訓練;刑事訴訟法實訓,如公訴、審判、辯護等能力的訓練。(3)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綜合實訓內容。該部分主要有:與審查行政復議案件的能力訓練;與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能力訓練。(4)仲裁法律事務綜合實訓內容。該部分主要包括律師與仲裁人員關于仲裁案件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
(二)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實訓教學盡管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這種實踐畢竟不同于非教學的實踐活動,實訓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教學目的,是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的。因此,教學案例的選擇極為重要。在選擇教學案例時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案例要精,所謂精,就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諸多案例中經過認真遴選、甄別之后而確定的;二是具有針對性,所選擇的案例必須針對教學的進度和具體教學目的,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將復雜疑難的案件放置在實訓教學的初級階段,也不能把綜合類案例放置在單一的教學環節之中;三是案例要準,所謂準,就是案例的選擇要準確,具有法律爭議性的案件少選或不選,因為學生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還不豐厚,對問題的理解能力還不能適應疑難案件的處理,一旦把存在法律爭議的案件作為教學實訓內容,容易導致學生的盲目,會產生事倍功半的后果;四是要新,所謂新,就是選擇與新頒布的法律規范相適應的案件,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新法的理解,培養他們前瞻性的思維能力。
總之,案件的選擇要服務于教學、有助于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要堅持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遵循基本的教學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單一訓練到綜合訓練。為此,在案件選擇時一定要“把法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法律職業技能”作為總理念,把有助于社會主義法律人才的培養作為總目標。(三)教學模式的探索
法律實訓教學不同于法學理論教學,其模式的形成與選擇必須有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我們主張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方法上,注重分層遞進教學法的運用。分層遞進教學是根據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而創造性提出的一種全新教學策略。在法律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有區分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實訓目標,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求每位同學都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進步。具體說,既要有基礎性目標和設計,也要有創新性目標和設計。
基礎性目標的實訓,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認真觀摩實訓,積極參與實訓的實際過程,真實地扮演實訓角色,使他們親自體會“真刀實槍”的法律實務活動。
創新性目標的實訓,鼓勵一些基礎知識牢固、基本技能扎實、擁有創新實力的學生參加。為了確保創新性目標的實現,所選擇實訓案例要具有代表性、綜合性和社會影響力,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甚至帶有某些理論爭議,特別是近年來社會實踐中出現的典型案例。這樣不僅能夠考察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而且還有助于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成為學生綜合能力和設計能力的檢閱平臺。
2.教學內容上,注重模塊教學的運用。所謂模塊教學,就是指以培養學生法律職業能力(尤其是實際操作能力)為目的,將每一門法律專業課作為一個單項實訓模塊,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專業課組成一個綜合實訓模塊,按照先單項實訓模塊后綜合實訓模塊的順序開展實訓教學活動。③
3.教學模式的遴選,采取以基地建設為主、課堂(如模擬法庭等)實訓為輔的教學模式。具體說,在進一步完善校內實訓基地教學體系的同時,積極開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因為,校外基地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是一個讓學生的各項法律專業基本技能得到綜合訓練的場所,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實踐平臺。④
三、法律實訓課程的模擬實訓研究
(一)師資隊伍的建設
法律實訓教學涉及的學科十分廣泛,實踐性十分強,對指導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執業能力的要求相當高。因此,為了圓滿實現法律實訓課程的教學目的,必須建設一支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均過硬的師資隊伍。由于目前法律職業院校教師很少接觸法律實務,這樣就為法律實訓課程的教學帶來了困難。為此,我們建議:(1)鼓勵法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兼職從事法律實務,尤其要求他們獲取司法資格。(2)嘗試聘請法律工作部門的實務人員,如法官、檢察官、律師做學校的兼職教
師或學生的實踐導師。(3)嘗試推行高等職業教師與法律工作者的交流輪崗。據此,培養一支素質高、業務強的法律實訓教學的師資隊伍。
(二)模擬場館及道具的配置
模擬場館及道具是校內法律實訓教學的硬件保證。實訓教學離不開活生生的場地和教學道具,否則,就無法給學生以真實的感覺,滿足不了實訓教學的需求。這些場館與道具具體包括:法律實訓音像庫的建立,模擬法庭實驗室的建立,法律職業人員的職業服裝、國徽、法錘、音響設備等,偵查實驗室的建立,以及打印機、多媒體、網絡設備、投影儀等基本教學設備。
(三)模擬實訓的組織與指導
由于模擬實訓的仿真性特點,要求指導教師認真組織、細致指導,否則,實訓既不能實現預定的教學目的,相反還可能演變為一場鬧劇。在模擬教學上,教師可以按照下列環節組織教學:首先,分組與角色安排。模擬實訓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將參加實訓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適當安排他們所模擬的角色。如,在刑事模擬法庭中,應當把學生劃分為四組:審判組、公訴組、辯護組和綜合組(被告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法警等其他訴訟參與人)。⑤在分組時,指導教師一定要注重主要角色的安排,給他們示范、耐心講解不同角色的地位與職責。其次,模擬實訓的教學方法。以刑事模擬法庭為例,實訓教學法主要有:課堂講授指導法、課堂討論法、錄像播放評講法、真實案件庭審觀摩及評講法、模擬法庭庭審現場指導法。實訓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常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料的準備和運用。以模擬法庭為例,實訓教學應事先準備以下教學工具:電視機和dvd機、攝像機、實訓教學用的音像光盤等。最后,實訓項目的選用。實訓項目就是指模擬實訓活動的實訓課題。 一項實訓課題要安排合理的課時,如民事法綜合實訓課程,一般安排72課時,而一個具體的民事訴訟案件的模擬法庭實訓的教學活動安排8~12課時。課時的安排要根據課題的內容而定。
在實訓教學指導上,應注意教學環節。以刑事模擬法庭為例:(1)閱卷方法及閱卷筆錄制作的指導;(2)與具體案件卷宗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回顧與講解;(3)模擬角色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技巧的指導;(4)模擬法庭的課堂討論指導;(5)法律文書及庭審材料寫作的指導;(6)模擬法庭的實訓指導;(7)分析總結。
四、法律實訓課程的基地實習模式研究
(一)實習基地的建設
實習基地的選擇要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由于在訴訟活動中,檢察官、法官、律師等法律職業技能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所以法律實訓基地以法院為宜。
在基地建設上,學校有必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實行學生集中管理,法律教師跟隨到位,聘請法官作為實踐指導教師,建立相應的教學要求和評價指標。
實習基地的教學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的。如法律專業能力的培養、法律方法能力的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訓練等。
具體的基地建設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基地的硬件建設,如宿舍、食堂等生活場所,以及教室、討論室、法律資料、多媒體等教學場所與設備等;二是基地的軟件建設,包括思維引導、政策、制度、指導人員的實際操作和管理水平等。
基地教學的開展。首先,做好實訓教學的前期準備。如建立實訓機構,確定實訓師資,進行參訓學生的選拔。其次,實訓的實施,包括分組、生活等事務的具體落實,開訓儀式,參訓學生與實踐指導教師的見面,實訓制度的學習與貫徹。再次,總結評估。(二)實習內容的選擇
實習內容應當與理論教學相適應,讓學生切實感覺自己所學正是實踐所用。因此,內容的選擇既要有助于理論的實踐轉化,又要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為了學生全面掌握法律技能,對于多個實習內容要定期進行互換,避免學生掌握法律實訓技能的單一性,使學生全面了解法律事務。
(三)實習的指導與考核
1.實習指導。實習指導采取理論教師與實踐導師相結合、隨時指導與階段指導相結合、單獨指導與集中指導相結合的辦法。
2.實習考核。實訓結束后,應當依照教學目的以及事先制定的考核評估辦法,組織各項工作的考核評估,考核評估的內容包括:(1)對理論指導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的評估。(2)對學生進行考評。
考核的方法是:分小組進行交流,各小組根據
組員的心得形成小組報告,提交實訓報告,學生與理論教師以書面的形式作出,實踐教師用口頭的方式進行。⑥實習結束后由學校和實習召開總結大會,由學生、理論教師、實踐教師分別進行總結,指出該期實習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并提出建議,將實訓報告歸檔,為今后實訓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五、結語
法律實訓教學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教學模式在我國剛剛起步,它的實施還存在著許多外部體制和內部機制的障礙。如何建立一個適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教學環境的法律實訓教學模式,是在培養法律職業人才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建立一套完備的實訓教學體系。
[注釋]
①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課題組.法律實訓課程的創建與實踐[j].中國司法,2006(8):104.
②畢惜茜.偵查專業實訓教學探索——以公安大學偵查專業模擬實訓教學為例[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2.
③歐錦雄.法律實訓模塊教學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2):10.
關鍵詞:法學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訓;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2-0058-02
一、法學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訓的界定
法學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訓是一個從教學目標厘定、案例選編、教學組織到后期分析、信息反饋的系統化、全方位、綜合性的實訓過程。它是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根據精選的典型案例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以庭審、仲裁、調解、商事談判為參照所進行的模擬教學活動,是融實踐、理論與思想于一體的實訓方法。綜合性模擬實訓具有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和公開性、知識運用的綜合性和實效性、能力培養的全面性和實用性等特點。通過綜合性模擬實訓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辦理刑事、民事、經濟和行政案件的基本知識,提高應用法律處理各類法律案件和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和社會交往能力,以適應未來從事法律工作的實際需要。
二、法學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訓的意義
1.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
法律的生命并非邏輯,而在于經驗。因此,法律人才的培養應尤其注重培養學生關注法律現象、思考法律問題、提高法律運用的能力。綜合性模擬實訓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融入具體生動的案件中,并通過模擬審判、調解、仲裁、談判等模擬情景加以展示,這就要求學生既要學好基礎法學知識,能夠對案件材料進行分析、歸納以形成對案件性質的正確判斷以及法理上的充分闡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辯論技巧和談判技巧,提高了法律化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系統的邏輯思維能力等。通過綜合性模擬實訓,不僅可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可增強學生在庭審、調解、仲裁、談判中的各種技巧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法律職業素養。
2.有利于活化學生的法律思維
良好的法律思維品質是法律職業綜合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現代法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綜合性模擬實訓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將法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案件審理需要的實踐知識、普通思維轉化為法律思維、通俗化的表達轉化為法言法語的平臺,又可以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敏感地意識到并且尋找到既存法律規則在適用特定事例中的“不確定性”,找到所謂法律的“邊緣”,從而為日后的法律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3.有利于實現師生的教學互動
在綜合性模擬實訓中,學生扮演模擬角色既有原告、被告、法官、證人、調解員、仲裁員等不同角色又有案情陳述、邏輯推理、法律論證、質證辯論、調解、仲裁、談判等不同的法律行為要求,使學生身臨其境,換位思考,充分滿足了學生的思維需求以及求知欲、參與欲與表現欲,使其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和興趣得到極大激發。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挑選適當的案件、提供具體的指導,而且要能夠控制教學過程,充分發現庭審、調解、仲裁中出現的問題并認真分析總結,及時反饋改進,有效地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觀念
綜合性模擬實訓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熟悉、掌握糾紛解決的各種方式和過程,較直接地面對法律實踐問題的考驗。由于模擬所采用的案例一般來源于社會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案件處理中,要從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風俗、倫理等各個角度去研究、分析,這會使學生對案例進行全方位的思考,深刻分析社會生活實際,了解廣闊復雜的社會。通過不同角色的訓練,使其理解不同職業的內涵,塑造其職業責任感與職業道德觀念,為今后的從業奠定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
三、法學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訓的實施策略
1.要明確綜合性模擬實訓的內容設計
所謂訴訟模擬就是我們通常所知的模擬法庭。但是對現有的模擬法庭作了改革創新,建立了綜合性模擬法庭實訓演練。針對模擬法庭課程實踐教學的不足,如真實對抗不足、模擬內容單薄、模擬方法簡單、模擬設備缺失、模擬教材空洞、缺乏相關制度等弊端,我們需要豐富模擬法庭的內容,重新制定教學大綱,設計模擬實訓環節,構建綜合性模擬實訓模式并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同時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時配置充足的課時量。
這種綜合性體現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橫向的綜合實訓是指對同一個案例分別適用大陸法系、英美法系進行對比模擬的模式,使學生在了解訴訟法具體程序的基礎上,能夠清晰地感悟兩大法系審理模式的不同,進而加深了對實體法的認識;縱向的綜合實訓是指對同一個案例分別適用馬錫五審判方式和當代的審判模式進行對比模擬,使學生了解我國審判模式的歷史變遷,并對當代的能動司法有更深刻的感悟。
除了常規的訴訟模擬之外,本文所指的綜合性模擬實訓還可拓展至非訴訟模擬,即由單純的模擬法庭拓展至模擬仲裁、模擬調解、模擬商事談判等非訴訟的糾紛解決方式,見圖1。
(1)模擬仲裁
在溫習仲裁法課程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仲裁的程序和技巧有更深入的認識與運用,并培養仲裁中各主體的職業道德修養;掌握仲裁文書的寫作技巧;分組、分角色進行仲裁的模擬練習并作出各小組的總結。
(2)模擬調解
在溫習有關調解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調解的計劃和實施步驟,進而培養學生調解的技巧與技能;分組、分角色進行調解的模擬練習并作出各小組的總結。
(3)模擬商事談判
在了解商事談判的含義和作用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談判的步驟與技巧,并進行模擬練習,通過商事談判,培養團隊精神,追求合作與雙贏。
2.綜合性模擬實訓應從課內延展到課外
豐富的綜合模擬實訓內容僅憑課內的實訓是不夠的,為了很好地實現綜合實訓的目的,筆者認為,有必要將課內實訓延展至課外。課外實訓的形式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實現:
(1)設立綜合性模擬法庭訓練營
綜合性模擬法庭訓練營是一個法律人職業訓練培訓基地,其設立的直接目的在于通過訓練營的系統培訓,締造一支參加各種模擬法庭比賽的學生精英隊伍,而其設立的根本目標則是通過鍛煉學員的法律思維,提高其處理法律實務的能力,進而為促進學生直接與社會接軌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同時,訓練營也力爭為擴展學生的國內外視野、加強與國內外法學院的交流搭建平臺。
該訓練營面向有志于參加模擬法庭大賽、鍛煉法律實務能力的學生。訓練營成立后,將開設各類模擬法庭賽事的培訓課程,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項國內外的重要模擬法庭賽事。
綜合性模擬法庭訓練營是一個新興事物,其如何設置,如何有效地開展活動,特別是要保障建立的訓練團隊在各項賽事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一項有待摸索、嘗試和研究的艱巨任務。筆者建議,訓練營擬設立總部、辦公室、培訓部、組織部等部門。訓練營總部總體負責模擬法庭訓練營的宏觀事務,包括訓練營的制度建設審批、團隊建設等;辦公室負責各部門的協調管理、各種賽事的后勤保障及設備道具的購進維修等工作;培訓部主要負責模擬法庭培訓課程的設置及具體培訓等工作;組織部主要負責組織和管理各種模擬法庭比賽項目、對外宣傳以及總結留存各項教學成果等工作。
(2)成立12355青少年維權中心工作站
12355工作站是青少年維權中心設立的青少年維權工作機構,各法律院??梢耘c青少年維權中心合作設立工作站。設立該工作站的目的在于面向全校師生及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其與綜合實訓模擬交相呼應。一方面,工作站解決的實務案例可以作為綜合模擬實訓的案例來源,另一方面工作站可以作為學生真正的實訓平臺,實施診所式教學。該工作站可由各法律院校類似于法律實踐中心的部門負責運作,由擁有法律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輪流值班帶領學生團隊接洽當事人。
3.要加強相應的教材編寫工作
現有的模擬實訓教材只是針對三大訴訟法編寫的模擬法庭教材,無法滿足綜合性模擬訓練的需求。綜合性模擬實訓的具體操作不僅包括程序法的模擬,也包括實體法的運用,不僅包括庭審訴訟的模擬,也包括非訴訟的模擬,如仲裁、調解、談判等;不僅包括大陸法系的模擬,也包括英美法系的模擬,并進行對比研究。相應地,配套教材也應體現這種綜合性,對各種糾紛解決方式進行模擬設計。為此,應編寫與綜合性模擬實訓相配套的綜合性實訓教材、實訓指導手冊及相應的教學大綱。
4.要強化綜合性模擬實訓的規范化管理
綜合性模擬實訓的規范化組織管理是發揮綜合實訓功效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強專業建設規范化管理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須制定綜合性模擬實訓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如《模擬法庭大賽選手遴選方案》、《模擬法庭大賽操作細則》、《模擬法庭教學管理細則》、《模擬調解規則》、《模擬仲裁規則》、《模擬實訓講評制度》以及《模擬實訓教學資料管理制度》、《模擬實訓教學記錄制度》等等。通過建立健全這些管理制度可以實現綜合模擬實訓教學的規范化高效運作,加強專業建設的規范化管理,同時,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及相關的課題研究繼續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參考文獻:
[1]郭英杰. 創新商法教學方法,培養有競爭力的法學應用型人才[J]. 中國大學教學,2009(10).
[2]張士磊. 模擬法庭仿真實訓教學改革理論研究[J].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1).
[關鍵詞]法律實訓課程內容結構項目體例
[作者簡介]馮軍(1972-),男,河北邯鄲人,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民商法教學和研究。(河北石家莊050081)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2-0167-01
一、法律實訓課程的概念與特征
(一)法律實訓課程的概念
法律實訓課程是近年來各法律院系新出現的一類實踐性課程,該類課程以培養法律實務操作技能為目標,以實案情景為教學內容,以實際操作為實訓模式,以完成工作任務為考核指標,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法律人才為最終目的。實訓課程與傳統的理論知識課程有著明顯的區別。在教學目的上,傳統理論知識課程以學生掌握相關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為目的,而法律實訓課程則以學生掌握相關法律實務操作技能為目的;在教學模式上,傳統的理論知識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而法律實訓課程則以實訓、實習為主;在教學手段上,傳統理論知識課程多以教材講授為主,而法律實訓課程則以實案操作為主。傳統的理論知識課程是實訓課程的基礎,實訓課程是傳統理論知識課程的綜合運用和實踐。法律實訓課程的教學過程就是將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轉化為法律職業技能的一項實踐性活動。
(二)法律實訓課程的特征
1.綜合性。綜合性是實訓課程的首要特征。對于傳統的理論課程而言,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單一性是其基本特征,通常不涉及本學科之外的其他內容,就連相近學科或關聯學科的內容也只是一帶而過。例如,“刑法學”課程很少涉及“刑事訴訟法學”的內容。但實訓課程則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相關課程的內容,實訓課程本身就是好幾科關聯課程的綜合運用。
2.技能性。技能性是實訓課程的類型特征。在課程的分類上,實訓課程屬于專業技能課程,它不以培養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為目的,也不以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為目的,其目的在于以培養學生的法律實務操作技能為己任,使學生通過實訓課程的歷練,能將此前所學的相關法律知識和基礎理論有效地運用到實務工作中去,并在實訓過程中進一步學習相關法律工作的實務常識,使學生在具備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具備從事相關法律職業的基本技能。
3.實踐性。實踐性是實訓課程的本質特征,是此類課程區別于傳統理論課程的本質所在,就法律實訓課程而言,其實踐性表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案操作和工學互動等方面。所謂實案操作是指每一個教學單元都以實際案件的操作或模擬操作為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不再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和學習,而是讓學生直接介入案件的辦理工作,通過實際操作相關實務工作來培養其相關的職業技能。工學互動是指工作和學習的互動以及實踐單位與教學單位的互動,使通過學生參與實際工作和反復模擬操作來實現理論知識到職業技能的轉化,再通過實踐單位和教學單位的溝通、互動來考評學生的學科成績并據此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法律實訓課程的內容與結構
法律實訓課程的內容結構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而變化。實體法實訓課程應根據學科或部門法的內在結構設計課程的內容,以“民事法律實訓”課程為例,其實訓內容和結構可做如下設計:項目一為物權法律實訓,項目二為合同法律實訓,項目三為侵權責任法律實訓,項目四為婚姻繼承法律實訓等。每個項目之下又可以分設若干個子項目,教學實踐中根據培養目標逐項訓練,以達到培養學生操作民事法律實務工作的技能。程序法實訓課程則應根據社會實踐中真實的操作程序,按照程序發生的前后順序和內在邏輯關系來設計實訓課程的內容及其結構。以“民事訴訟實訓”為例,其課程內容和結構可做如下設計:項目一為原告,項目二為法院立案,項目三為被告應訴,項目四為開庭審理,項目五為上訴與二審,項目六為申請執行等。同樣,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和工作實踐,可以在相關項目之下分設子項目。如在項目四開庭審理之下分設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合議與裁判等子項目。
無論是實體性實訓課程還是程序性實訓課程,都可以在課程的最后安排若干個綜合實訓項目,以此對前面各單項實訓加以綜合訓練,其目的在于總結、鞏固該學科要求的各項技能,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綜合性法律事務的職業能力。
三、法律實訓課程的項目體例
項目體例或稱章節體例、單元體例,是指各實訓項目中內容的安排和實訓環節的設計。實訓課程的項目體例決定課程的教學模式,畢竟教學過程是依照項目體例逐步進行的。基于法律實訓課程的技能性和實踐性特征,其項目體例可做如下設計:
第一,實訓目標。各實訓項目都應有本項目的實訓目標,實訓目標是學科培養目標在各實訓項目中的細化和體現,是各實訓項目對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各項目的實訓目標都是本項目的綱領和教學目的,實訓案例分析、實訓任務和提示、實訓操作、鞏固練習等各個實訓環節都將圍繞實訓目標而逐步展開,都以實現實訓目標的要求為目的。實訓目標因各項目在課程結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而不同,但各項目的實訓目標之間又有著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所有項目實訓目標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個學科的培養目標,共同完成培養學生相關法律職業技能的總體任務。
第二,實訓案例分析。法律實訓課程應以實案情景為實訓內容,因此,在確定了實訓目標之后,首先應該引入一個案例。通過對案例情景的介紹和分析,讓學生融入一個仿真的工作環境,思考案件存在的各種法律關系和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從而逐步展開相關法律實務工作。為了避免案例的空洞和不切實際,所有實訓案例都應來源于實踐中的真實案件。實訓案例的選擇應以當前項目的實訓目標為導向,案例的內容應能反映實訓目標所要求的技能標準。
第三,實訓任務與提示。實訓任務是根據實訓案例提出的具體問題和工作任務,為下一步的實訓操作設置工作目標。實訓任務的設計同樣以實訓目標為導向,并以實訓案例為基礎,力求通過具體、明確、有針對性的工作任務來指引教學過程,使得整個項目教學圍繞實訓目標展開。同時,本部分內容還要針對實訓任務中的復雜問題、疑難問題和易錯問題給出適當的操作提示,提示內容應包括實踐工作經驗、職業技能常識和相關實務操作技巧等。提示范圍應包含但不限于實訓任務所涉及的全部內容。
第四,實訓操作。實訓操作是實訓項目的主體內容和重點環節,是為了實現實訓目標而完成相關實訓任務的操作過程。各項目的實訓目標以及整體課程的培養目標都依賴于實訓操作環節來實現。在實訓操作環節中,教師可根據實訓目標、實訓案例和實訓任務的具體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實訓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獨立完成各項具體工作,自行搜集、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行政規章等,了解實務操作規范,并結合實訓案例充分展開實訓操作。整個操作過程應由學生自己完成,各組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案件辦理來獲得更直接、更感性的技能訓練。操作過程根據教學情況可以反復模擬、修正、不斷完善,直至各組學生全部掌握實訓目標要求的各項技能為止。教師在必要時給予提示、指導或幫助。實訓操作環節完成后,各實訓小組應匯報操作過程和工作完成情況,并對照實訓目標做出自我評價。本環節要求教師最后對各組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比較、點評、總結,并根據實訓目標的要求和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分別給出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