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9:34
序論:在您撰寫科研課題結題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二、為什么做?課題立項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課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課題研究目的與意義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徑和視角
3.課題難點或關鍵點以及解決辦法
四、做得怎么樣?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項時的預期研究成果和實際達到的研究成果對比
2.課題應該有同行專家鑒定報告(如有需要科研處可組織專家驗收)
3.成果創新程度
五、反思總結:存在問題及需要說明的情況,哪些研究內容未按計劃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結題報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數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掌握,我們給出的字數只做參考。
范文: 新課程下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主持人: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錢萍
一、課題實驗的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指明了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對現代的語文教學賦予了新的定義,提出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悟性、靈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核心。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挖掘語文教育中人文內涵,而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交流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一種精神產品的獨創,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務對于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道德修養有很大幫助。
二、課題實驗的進展
1.方案的制定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我們以個性化教學理論和《新課標》思想等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實際為研究主渠道,從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和學生入手,關注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建設,力求師生和諧互動互進,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教出個性,學生學出個性,實現“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贏發展,以發展求質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點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養青少年的思維能力是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眰鹘y教學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精于分析,教學形式單一,很顯然,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的束縛,更談不上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個性化的教學,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提高教學質量,亟待研究解決?;诖耍覀兇_定以下幾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
(1)寫作教學現狀和對策。
(2)個性化閱讀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培養。
(3)個性化寫作中科學的思維訓練體系。
(4)寫作教學和語文課堂的交融、整合。
(5)個性化寫作過程中資源的開發。
通過重點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課堂教學:師生民主,氛圍寬松,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個性;
(2)隊伍建設:積累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經驗和教學案例,提高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的業務素養和學科科研能力水平,為學校培養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
(3)學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健全人格的形式和發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調查研究法:我們在課題的研究中,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和把握學生、老師在教學中的現狀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②文獻分析法:課題組及時搜集、整理、借鑒國內外教學的相關理論、實踐經驗和教學案例。
③行動研究法:通過一系列社會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積累素材。
④經驗總結法:將在實踐中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并從中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和方法。
4.課題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結題報告是一項課題研究結束,研究者客觀地、概括地介紹研究過程,總結、解釋研究成果,向有關部門(機構)申請結題驗收的文章。它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最主要的依據,其基本結構包括:
題目部分——標題、署名。
正文部分——
(1)序言(問題的提出、研究的動機)。
(2)理論依據。
(3)研究目標。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內容。
(6)研究過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圖表、研究假設的檢驗結果)、結論與建議。
(8)存在的問題或研究的局限性。
結尾部分——注釋、參考文獻、附錄。
結題報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規范化。根據具體情況,在體例上可作適當調整,我們反對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違反基本格式。接下來著重談談幾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二、題報告題目的表述要有明確性
結題報告的題目一般格式為:《……》課題結題報告。
關鍵是該課題題目應具體明確,準確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且有新穎性。具體要求是:①應有價值、有新意。②范圍既不會過于寬泛,也不會過于狹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圍、對象、內容、方法。④題目內容最好涉及兩個變量。⑤題目不要用疑問句形式。⑥題目要避免價值判斷。⑦不宜用過分修飾、文學化的題目。⑧用詞規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過程中如果發現題目不當或該研究沒有價值,就得終止研究,重新調整研究課題,并呈報立項審批單位。在結題報告中應寫新的課題,并附上說明。
三、理論依據的選取、運用要準確
理論依據即本課題研究的科學依據,是選題論證的依據,是研究者對所研究問題預先賦予某種假設的理論依據和指導研究過程的理論依據。
選取理論依據要防止三種情況:①無“論”可依;②有“論”難依;③大“論”小“依”;④有論不依。所選取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關系到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論都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針對性,有的還存在其局限性,運用時不能拈來便用。
四、教育科研過程要作客觀、清晰的概述
對研究過程的概述必須符合研究類型特點。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多種劃分標準,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種類型,諸如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發展研究);理論研究、實驗研究、調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等等。對于各種研究,特別是應用研究和實驗研究應明確界定。
應用研究用于應用或檢驗理論,評價它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中小學教育科研大多數是應用研究。
實驗研究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以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過程。教育實驗可分為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推廣性實驗(當前我國進行的有學校整體改革實驗、引進國外教育理論的驗證實驗、教育政策決策的實驗、課程教材的改革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
這里有必要講講教育行動研究,它與教育實驗是有區別的。教育行動研究是教育決策者、校長、教師主動利用有關理論、知識、方法解決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它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強調研究過程與行動過程結合,注重研究者與行動者合作,要求行動者參與研究,對實際工作進行反思。
在研究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滲透而以一為主另一為輔的情況。不同研究類型,其研究過程是有不同的。教育實驗研究與一般性教育研究在研究過程的表述上是不同的。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1、教育實驗研究過程的表述應體現三個階段:
①準備階段。選定課題、形成實驗假設、確定實驗自變量和因量、下操作定義、制定控制無關變量的措施、選擇被試、分配實驗組或對照組、選定測量方法工具、形成方案和工作計劃。
②實施階段。執行實驗程序、方案,觀察實驗對象,記錄所需資料、數據并加工整理。在執行實驗程序、方案過程中,有前測和后測設計(即對被試進行的測量),前測有時會給實驗帶來麻煩,所以并非所有實驗都要前測,但后測卻是不可缺少的。
③總結階段。對資料數據的分析,概括研究結果,形成研究結論。(包括判斷有否充分的實驗控制、實驗結果可否實際運用、可否與非實驗班組比較、所得數據資料能否確保檢驗假設、能否充分反映實驗效應、是否有相關變量的干擾、實驗結果有否代表性、可否大范圍推廣)。
2、一般研究過程的概述內容應包括:
①簡介研究的時間、地點、對象和參與研究的人員。
②對問題、設計和行動步驟、過程措施的回顧;對觀察到、感受到的有關現象的描述、整理。
③對行動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根據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探討規律性的東西并進行論證(只有研究過程而沒有分析論證,因而得不出有價值結論的研究是無效的研究)。
概述時應強調態度客觀,以事實為依據,對事實的描述要明確,遣詞用句以中性為原則。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稱。
五、研究成果與結論的陳述要簡潔、符合科學性
研究成果需作概括性描述,諸如解決什么問題、認識有何提高、師生得到哪些發展。
對于所撰寫的一些文章(著作)的觀點、要點應歸納說明,所發表的文章(論文、教學案例、資料選輯)列出圖表。
主要研究成果如果是巨篇宏論,則應列出該文的綱目結構。
在成果的表述中一般有討論與分析,即討論該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決的問題、應用的價值和推廣的可能性。
結題報告的題目一般格式為:《……》課題結題報告。
關鍵是該課題題目應具體明確,準確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且有新穎性。具體要求是:①應有價值、有新意。②范圍既不會過于寬泛,也不會過于狹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圍、對象、內容、方法。④題目內容最好涉及兩個變量。⑤題目不要用疑問句形式。⑥題目要避免價值判斷。⑦不宜用過分修飾、文學化的題目。⑧用詞規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過程中如果發現題目不當或該研究沒有價值,就得終止研究,重新調整研究課題,并呈報立項審批單位。在結題報告中應寫新的課題,并附上說明。
二、結題報告的基本結構
結題報告是一項課題研究結束,研究者客觀地、概括地介紹研究過程,總結、解釋研究成果,向有關部門(機構)申請結題驗收的文章。它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最主要的依據,其基本結構包括:
題目部分——標題、署名。
(1)序言(問題的提出、研究的動機)。
(3)研究目標。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內容。
(6)研究過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圖表、研究假設的檢驗結果)、結論與建議。
(8)存在的問題或研究的局限性。
結尾部分——注釋、參考文獻、附錄。
結題報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規范化。根據具體情況,在體例上可作適當調整,我們反對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違反基本格式。接下來著重談談幾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三、理論依據的選取、運用要準確
理論依據即本課題研究的科學依據,是選題論證的依據,是研究者對所研究問題預先賦予某種假設的理論依據和指導研究過程的理論依據。
選取理論依據要防止三種情況:①無“論”可依;②有“論”難依;③大“論”小“依”;④有論不依。所選取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關系到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論都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針對性,有的還存在其局限性,運用時不能拈來便用。
四、教育科研過程要作客觀、清晰的概述
對研究過程的概述必須符合研究類型特點。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多種劃分標準,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種類型,諸如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發展研究);理論研究、實驗研究、調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等等。對于各種研究,特別是應用研究和實驗研究應明確界定。
應用研究用于應用或檢驗理論,評價它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中小學教育科研大多數是應用研究。
實驗研究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以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過程。教育實驗可分為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推廣性實驗(當前我國進行的有學校整體改革實驗、引進國外教育理論的驗證實驗、教育政策決策的實驗、課程教材的改革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
這里有必要講講教育行動研究,它與教育實驗是有區別的。教育行動研究是教育決策者、校長、教師主動利用有關理論、知識、方法解決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它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強調研究過程與行動過程結合,注重研究者與行動者合作,要求行動者參與研究,對實際工作進行反思。
在研究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滲透而以一為主另一為輔的情況。不同研究類型,其研究過程是有不同的。教育實驗研究與一般性教育研究在研究過程的表述上是不同的。
1、教育實驗研究過程的表述應體現三個階段:
①準備階段。選定課題、形成實驗假設、確定實驗自變量和因量、下操作定義、制定控制無關變量的措施、選擇被試、分配實驗組或對照組、選定測量方法工具、形成方案和工作計劃。
②實施階段。執行實驗程序、方案,觀察實驗對象,記錄所需資料、數據并加工整理。在執行實驗程序、方案過程中,有前測和后測設計(即對被試進行的測量),前測有時會給實驗帶來麻煩,所以并非所有實驗都要前測,但后測卻是不可缺少的。
③總結階段。對資料數據的分析,概括研究結果,形成研究結論。(包括判斷有否充分的實驗控制、實驗結果可否實際運用、可否與非實驗班組比較、所得數據資料能否確保檢驗假設、能否充分反映實驗效應、是否有相關變量的干擾、實驗結果有否代表性、可否大范圍推廣)。
2、一般研究過程的概述內容應包括:
①簡介研究的時間、地點、對象和參與研究的人員。
②對問題、設計和行動步驟、過程措施的回顧;對觀察到、感受到的有關現象的描述、整理。
③對行動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根據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探討規律性的東西并進行論證(只有研究過程而沒有分析論證,因而得不出有價值結論的研究是無效的研究)。
概述時應強調態度客觀,以事實為依據,對事實的描述要明確,遣詞用句以中性為原則。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稱。
五、研究成果與結論的陳述要簡潔、符合科學性
研究成果需作概括性描述,諸如解決什么問題、認識有何提高、師生得到哪些發展。
對于所撰寫的一些文章(著作)的觀點、要點應歸納說明,所發表的文章(論文、教學案例、資料選輯)列出圖表。
主要研究成果如果是巨篇宏論,則應列出該文的綱目結構。
在成果的表述中一般有討論與分析,即討論該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決的問題、應用的價值和推廣的可能性。
結題報告的題目一般格式為:《……》課題結題報告。
關鍵是該課題題目應具體明確,準確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且有新穎性。具體要求是:①應有價值、有新意。②范圍既不會過于寬泛,也不會過于狹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圍、對象、內容、方法。④題目內容最好涉及兩個變量。⑤題目不要用疑問句形式。⑥題目要避免價值判斷。⑦不宜用過分修飾、文學化的題目。⑧用詞規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過程中如果發現題目不當或該研究沒有價值,就得終止研究,重新調整研究課題,并呈報立項審批單位。在結題報告中應寫新的課題,并附上說明。
二、結題報告的基本結構
結題報告是一項課題研究結束,研究者客觀地、概括地介紹研究過程,總結、解釋研究成果,向有關部門(機構)申請結題驗收的文章。它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最主要的依據,其基本結構包括:
題目部分——標題、署名。
正文部分——
(1)序言(問題的提出、研究的動機)。
(2)理論依據。
(3)研究目標。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內容。
(6)研究過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圖表、研究假設的檢驗結果)、結論與建議。
(8)存在的問題或研究的局限性。
結尾部分——注釋、參考文獻、附錄。
結題報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規范化。根據具體情況,在體例上可作適當調整,我們反對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違反基本格式。接下來著重談談幾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三、理論依據的選取、運用要準確
理論依據即本課題研究的科學依據,是選題論證的依據,是研究者對所研究問題預先賦予某種假設的理論依據和指導研究過程的理論依據。
選取理論依據要防止三種情況:①無“論”可依;②有“論”難依;③大“論”小“依”;④有論不依。所選取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關系到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論都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針對性,有的還存在其局限性,運用時不能拈來便用。
四、教育科研過程要作客觀、清晰的概述
對研究過程的概述必須符合研究類型特點。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多種劃分標準,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種類型,諸如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發展研究);理論研究、實驗研究、調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等等。對于各種研究,特別是應用研究和實驗研究應明確界定。
應用研究用于應用或檢驗理論,評價它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中小學教育科研大多數是應用研究。
實驗研究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以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過程。教育實驗可分為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推廣性實驗(當前我國進行的有學校整體改革實驗、引進國外教育理論的驗證實驗、教育政策決策的實驗、課程教材的改革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
這里有必要講講教育行動研究,它與教育實驗是有區別的。教育行動研究是教育決策者、校長、教師主動利用有關理論、知識、方法解決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它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強調研究過程與行動過程結合,注重研究者與行動者合作,要求行動者參與研究,對實際工作進行反思。
在研究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滲透而以一為主另一為輔的情況。不同研究類型,其研究過程是有不同的。教育實驗研究與一般性教育研究在研究過程的表述上是不同的。
1、教育實驗研究過程的表述應體現三個階段:
①準備階段。選定課題、形成實驗假設、確定實驗自變量和因量、下操作定義、制定控制無關變量的措施、選擇被試、分配實驗組或對照組、選定測量方法工具、形成方案和工作計劃。
②實施階段。執行實驗程序、方案,觀察實驗對象,記錄所需資料、數據并加工整理。在執行實驗程序、方案過程中,有前測和后測設計(即對被試進行的測量),前測有時會給實驗帶來麻煩,所以并非所有實驗都要前測,但后測卻是不可缺少的。
③總結階段。對資料數據的分析,概括研究結果,形成研究結論。(包括判斷有否充分的實驗控制、實驗結果可否實際運用、可否與非實驗班組比較、所得數據資料能否確保檢驗假設、能否充分反映實驗效應、是否有相關變量的干擾、實驗結果有否代表性、可否大范圍推廣)。
2、一般研究過程的概述內容應包括:
①簡介研究的時間、地點、對象和參與研究的人員。
②對問題、設計和行動步驟、過程措施的回顧;對觀察到、感受到的有關現象的描述、整理。
③對行動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根據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探討規律性的東西并進行論證(只有研究過程而沒有分析論證,因而得不出有價值結論的研究是無效的研究)。
概述時應強調態度客觀,以事實為依據,對事實的描述要明確,遣詞用句以中性為原則。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稱。
五、研究成果與結論的陳述要簡潔、符合科學性
研究成果需作概括性描述,諸如解決什么問題、認識有何提高、師生得到哪些發展。
對于所撰寫的一些文章(著作)的觀點、要點應歸納說明,所發表的文章(論文、教學案例、資料選輯)列出圖表。
主要研究成果如果是巨篇宏論,則應列出該文的綱目結構。
在成果的表述中一般有討論與分析,即討論該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決的問題、應用的價值和推廣的可能性。
英語組科研課題終結
自97年起,我們承擔了英語學科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驗課題.通過3年以來的實踐與探索,收到了可喜的教學效果,目前實驗已進行完畢,即將申請上級驗收.下面,就中學英語多媒體輔助教學淺談一下我們的體會.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必須有先進的硬件和軟件作前提,有優秀的課件作保證
為了使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為教學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氛圍,提供全方位的訓練,提供更多的教學內容,多媒體電腦的硬件和軟件配置比較關鍵.有了先進的硬件和軟件作前提,還要的優秀的課件作保證.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制作或選擇是至關重要的.課件應集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和靈活性于一身,溶視,聽,說于一體,應具有親切友好的界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寓樂與教.減輕教學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要求制作人員,不但對教學內容了如指掌,而且還要具備相當高深的計算機知識和豐富的多媒體創作經驗,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音樂,美術修養和創意能力.在英語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建設方面,我們采取的是引進和開發的辦法.我們先后購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階梯教育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和杭州托迪斯多媒體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高中英語教材光盤版多媒體課件,翰林匯英語多媒體軟件,還有科利華英語軟件等.另外,我們還購買了與教材配套的錄像帶.同時,我們還根據教材和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先后自行開發和改進了與現行高中英語教材完全配套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們感到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特點,針對每個對話或課文的實際,設計出圖,文,聲并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提供更加生動直觀的學習氛圍,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訓練,事半功倍
我們的英語課堂上,老師只有一本書,一只筆和一臺錄音機(有的老師甚至連音機也沒有或不用),是很難達到視覺,聽,說統一的教學效果的.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電腦的圖,文,聲與一體的特點進行視,聽,說全方位的訓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鞏固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不但可以大大地減輕教師的繁重勞動,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鞏固教學效果.
五,典型成果
牛志祿,魏樹欣被市評審組評為優秀課改實驗教師;
李冬梅老師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被市評審組評為優秀課.
牛志祿老師的系列課件被評為國家級一等獎,盛金斗老師的復習課件被市評審組評為優秀課件.
1、小學畢業班數學基礎題正確率的情況調查。
2、小學畢業班數學基礎題正確率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
3、問題解決的相應對策
二、課題背景
小學畢業班考試中數學基礎知識失分較多,這種現象優生中也常出現,且不在少數。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更好的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研究目標
使每一個學生能正確理解掌握小學階段的基礎知識,并能達到正確解答,為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進一步打好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過程
本課題的研究我先后采取調查法,問卷、訪談學生基礎差的原因;
文獻法:查閱、研究文獻資料;行動研究法:先預設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問題、診斷,再行動;個別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同時查閱有關文獻資料,收集信息,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有關理論,分析原因。具體過程如下:
(一)、關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調查問卷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在數學課上,老師講課時只有21.6%的學生認真聽講,對于數學中的錯誤有21.7%的學生不能及時主動訂正;做計算題時81.1%的學生心算不出時才打草稿;做應用題時64.9%的學生一般只讀1-2遍;只有在測驗、考試前復習。教師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的注重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才能達到正確解答,為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進一步打好基礎。
(二)、提高小學畢業班數學基礎題正確率的方法
1、從教師角度
(1)、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閱讀陸志平主編的《新課程:我們怎樣上課》;張定強主編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鞠文燦主編的《差生教育啟示錄》;李希貴的《為了呼吸的教育》;經常上網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堅持閱讀《江蘇教育》、《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等雜志;求購有關著作,進行系統閱讀與思考。并撰寫閱讀心得。
(2)、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材中,反映數學美的內容很多,可以利用其中的美,激發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情感;“親其師,信其道。”我們應該熱愛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情感;“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創設求知情境,讓學生產生探求數學知識的強烈興趣,激發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情感;設計不同層數的問題,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激活數學課堂教學情感。
(3)、加強基本概念教學,夯實學生的基礎: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搞好銜接,注意新舊知識的過渡;
反復練習,加強數學概念的鞏固。
2、從學生角度
(1)、注意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
①、注重引導,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心理學家布魯納把“動機原則”作為一個重要教學原則,認為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是任何學習活動都不可缺少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自然好學上進、刻苦努力,數學能力和數學水平的提高,必將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滲透文化學習與數學學習意義的教育,讓學生懂得他們是國家的主人、未來的希望,肩負著家鄉建設與發展的重任,只有積極進取,發憤學習,將來才能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之人。引導他們感受數學是人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任何事物都離不開數學;滲透數學史教育,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介紹一些科學家特別是數學家的成才故事,學習他們遠大志向和執著精神,從中汲取學習動力,對數學學習充滿必勝的信心。
②、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關鍵在于教師教得“有趣”、學生學得“有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強調“數學生活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組織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③、傾注愛心,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學中傾注愛心,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維護學生強烈的自尊心,以平等、賞識的態度,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敢說、敢想、敢做,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④、著眼成長,發揮評價激勵作用
在對待學生課堂發言時,采用鼓勵性的語言、手勢和贊美的眼神。對他們解題或回答中的錯誤或不當之處,誠懇地指出并提出希望,絕不粗暴否定或諷刺挖苦。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尊重學生的思考角度,評價分寸得當。
(2)、注意夯實“雙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Ⅰ、正確使用草稿紙
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生不注意正確使用“草稿”,隨意性太大,書寫習慣差,直接影響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學生的草稿有以下三個特點:
①.腹稿多,草稿少。低年級由于知識難度不大,學生依據“心算”就能解答好數學題。可隨著年級升高,知識難度增大,思維層次變多,有相當一部分題光靠“心算”是不能正確解答的??墒?,有些學生卻還在用低年級的方法,試圖一下子就能把題解出,以致出現了大量顧此失彼、丟三落四的錯誤。
②.計算草稿多,分析草稿少。學生作業或考試結束??梢园l現草稿上密密麻麻,各種計算草稿很多,而很少有分析的關系式、線段圖等分析思考的草稿。
③.隨意打草稿的多,有序規范的少。草稿適當“草”些無妨,但有些學生沒有專門的草稿本,有的在橡皮上打草稿,有的在作業空白處、課本上打草稿,更有的在桌面上打草稿等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
①.讓學生備好專用的草稿本子。
②.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育學生草稿要遵循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書寫要求,依次排列,字跡清楚、規范。
③.引導學生對思考難度較大、解題步驟較多的問題,借助草稿來分析思考,發揮草稿的分析功能。
④.教師經常檢查評價學生草稿紙,及時糾正不良習慣,表揚、評比、展覽優秀草稿本,引導大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Ⅱ、整理錯題,記錄“錯誤病歷”,徹底診治自己的錯誤
教師在教學中常常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學生通常會對于同一個問題,犯不止一次的錯誤。這里就體現出學生在解決問題后不能很好的進行解題的反思,沒有重組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而加深、強化。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進行反思,“錯誤病歷”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它不同于普通的改錯本,而是一種優秀的改錯本。學生不僅對出錯的事實進行改正,同時還要診斷自己出錯的詳實原因,找出解決辦法。記錄錯誤病例的好處,從心理學來看,一是可以對頭腦中錯誤的認知聯系(結構)進行重組,建立知識間的“非人為的、實質性聯系”,防止理解的片面性;二是可以強化對相關知識(結構)的理解和記憶,防止知識模棱兩可,從根本上破除自己不正確的思考方式,有利于錯誤的糾正。這比單純地訂正錯誤或大量反復模仿雷同的練習要經濟、有效得多。
Ⅲ、加強基礎練習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瑣分析,有些家長更愿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試卷,不愿讓他們讀課外書。
2、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完成145萬字的閱讀任務。實驗的基本目標是通過教材建設,制定課外閱讀規劃,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使課標中關于課外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
二、課題的提出.
1、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應該完成400萬字的閱讀任務,其中小學階段應該完成145萬字。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課外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養。
2、通過課內拓展閱讀,擴大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積淀民族文化。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進一步研究并掌握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體系,擬訂各年級各年級課外閱讀的培養目標。
2、探索課外閱讀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徑和基本經驗。
3、探索課外閱讀與語文教學活動的關系,研究課外閱讀的模式。
4、研究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認知的作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5、通過本課題的實驗,推進我校小學語文教育素質化,促進兒童全面素質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課外閱讀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徑。
2、課外閱讀的基本特征以及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3、課內外閱讀的相輔相承。
4、課外閱讀的方法探索。
5、創造性課外閱讀教學。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
2、調查法。
3、問卷法。
4、檢測法。
5、比較法。
6、綜合法。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1、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理論認識。
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關鍵靠教師,因此,加強語文教師的培訓與學習是重點。從課題申報立項開始,我們就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開題報告,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課題整體情況,積極撰寫學習筆記,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使實驗教師的現代化教育理論知識,逐漸豐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一些知識和科研閱讀知識競賽。以便讓教師的課外閱讀儲量不斷注入活水源頭。
2、重視課題管理,規范課題行為。
根據揚州市課題組管理的規定,我們非常重視課題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開提論證——中期評估——結題鑒定”來實施。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做了如下要求:*
(1)課題組例會制度
我們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會議,進行有關課題實驗的學習,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獲。
(2)堅持課題月報制度
在每個月底,課題主持人將對本月所所做的額工作以及收獲體會,填寫月報表。
(3)填寫《課題實驗手冊》
根據學校教科研管理的額規定,課題組要求每一位實驗教師認真填寫《課題實驗手冊》,一般在學期初填好計劃(本學期個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專題研討課例或活動方案,學期末做好小結,撰寫實驗論文。
七、課題研究的大體框架。
1、制定課外閱讀規劃。
根據本校的具體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外閱讀規劃,從課外閱讀的目標、閱讀內容、閱讀總量、閱讀活動、閱讀文體等幾方面拿出明確而具體的計劃和措施。
2、創造條件促進“讀”。
(1)課內閱讀延伸。
(2)允許在“早讀”或“自習”時翻課外書報,每周抽出一小時,集中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
(3)布置作業以啟發學生理解書報中的有關內容情節,學習其中的方法為主,從而增加課外閱讀的興趣。
(4)推薦讀物與傳觀讀書筆記并重。教師一定要做好書刊導讀工作,利用圖書資源,廣泛開展閱讀。
3、介紹方法,引導“讀”。
結合閱讀教學,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
4、開展活動強化“讀”。
(1)談天說地三分鐘,每節語文課開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
(2)開展課外閱讀競賽。展評優秀讀書筆記,讀書與征文有機結合。
(3)舉辦各種語文活動,如“成語擂臺賽”,“古詩文朗誦會”等。
八、課題研究的實驗步驟及日程安排。
(一)實驗步驟
1、成立課題研究組,議定課題,制訂方案,明確分工。
2、完成課題前期的調查、論證工作,向市教委立項申報。
3、課題組成員集中討論教學方案,開展一人一課活動,落實方案。
4、開展階段性的測試工作,撰寫實驗報告和論文。
5、匯總材料,完成實驗總結,迎接結題驗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課題組。
2、2001.11——2002.1開題、評審、修改。
3、2002.2——2003.2實驗、明確要求。
4、2003.2——2003.4初步總結。
5、2003.5——2004.12歸納模式。
6、2004.1——2004.6匯編成冊,成果展示。
九、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歸類:
課題研究三年來,我們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歸類如下:
1、超額完成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任務。
課程標準提出了小學階段應該完成課外閱讀145萬字,實施這一課題以來,我校學生超額完成了課外閱讀量。
2、基本確定了各年級的課外閱讀內容。
經過課題組成員的反復研究和從實踐中的反饋調整,我們按年級規定了課外閱讀的內容,有步驟,有計劃,有系列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積累。
3、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通過課題實驗,我們教會學生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并教會學生摘錄、剪貼、查找等許多種積累的方法。
4、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
我們在實驗中,開展了許多閱讀活動,如“談天說地5分鐘”,“征文競賽”,“成語擂臺賽”等,寓教學于活動之中。
5、形成了一套課外閱讀教學模式。
對于課外閱讀,我們保證課時,要求教師認真備課上課,并研究教學模式。很多教師不斷探索,從而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外閱讀實效。
6、提升了語文教師的理論素養。
課題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許多教師勤于總結,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養,撰寫了許多優秀論文。
7、注重學生的心理意志品質的熏陶。
我們通過多種活動,主要是演講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對所讀文章中重點人物的印象,從而以之精神導行,通過閱讀提高學生自身修養。
(二)學生閱讀量分析:
年級
古詩20首,文章10篇,成語40個
二
古詩15首,成語4類,50個左右,文章20篇
三
古詩34首,文章35篇,成語9類,名言警句30句
四
古詩10首,文章10篇,成語3類,歇后語10個
五
古詩20首,文章20篇,成語6類,名言30句,歇后語20句
六
古文30篇,古詩33首,文章30篇,對聯(學習類)16副,歇后語成語如干
(三)閱讀面分析
通過查閱“讀書摘錄卡”,“教師備課筆記”等,目前我校學生參與課外閱讀面達1000%,各年級既定的課外閱讀內容的額閱讀面達100%。
十、課題研究的反思建議
1、課題的研究最終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閘小學課外閱讀材料》。
2、要進一步改革現有的課時數量,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