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8:41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輿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德育工作如何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擺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德育與社會的和諧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結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層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協調的狀態;道德則是人類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者關系的倫理智慧與行為規范,是以一種非強制性的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人類良知以及教育去調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保證整個社會有序運行的精神力量。無論社會多么進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會。
(二)德育的和諧價值
新的社會發展觀、發展模式賦予現代德育新的意義,它是通過對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質的塑造,賦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們在一切生產的、生活的社會活動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價值的定向,使人不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認識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僅懂得世界是怎樣的,而且懂得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從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適合人自身的需要與發展,而不是背離人的需要與發展。從這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出發。德育的價值也主要表現于人自身價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與增強。因此。站在人的和諧發展的高度,我們有必要對德育的使命和功能進行再認識。要讓我們的社會成員具備和諧社會中的“和諧人”所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在制約社會和諧的各種力量中,由道德價值觀凝聚起來的精神上的和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只有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面對社會的諸多矛盾和利益沖突,才能達成諒解,形成共識,理順情緒,凝結意志,協調行動,步調一致。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二、和諧德育-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諧德育的特征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諧德育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理念,把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和歸宿;在教育對象上,突出個體價值、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發展學生需要有機結合起來。二是遵循科學規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根據受教育者年齡、心理、閱歷、個性特點,選擇適當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充分認識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實踐中的內在本質聯系,按規律辦事。三是體系完整。協調推進,協調發展。和諧德育應該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具有確定特性和功能的個完整體系,而不是單一方面;應該是作為個完整體系良性運行。
(二)和諧德育觀念的創新
和諧觀念是構建和諧社會派生出來的一個問題,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與前提,又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諧觀念,就是要把和諧的意識、和諧的價值取向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形成和諧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氛圍。在當前社會,要教育學生增強以下和諧意識;1.開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應把封閉式德育變為開放式德育,把學生德育“小課堂”同社會德育“大課堂”結合起來。新時期德育的根本任務,不是培養單純的書生,而是培養品格健全、學識廣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學生成長,而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誠信意識。誠信是現代社會中做人立世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和諧社會一定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善、相互信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每個人都要恪守誠信,信義相交。坦誠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確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當今德育工作對象的思想意識、心理素質、價值觀與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選擇必須以人為本,關鍵在于是否受學生歡迎,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生動活潑,能使受教育者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識的建構。
(三)和諧德育方法創新
一是要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及建設內容納入學校的學科教學與德育課程之中,注重德育內容的現實性。首先要從理論與歷史二個維度結合人手,在各科教學及德育課程中,有機穿插和引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社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思想文化資源,并及時宣傳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所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做好人好事,學先進等行動。其次是內容的現實性,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德育必須適應客觀現實的需要,并與學生的發展需要相一致,才會被大學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人文關懷。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用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二是充分整合學校、社會、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響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個優化的社會關系環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實現和提高,從而有利于德育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構建和諧社會下的高校德育環境,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學生要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學校要努力創設和諧統一、融匯多種價值的校園環境;社會要根據德育與人才培養的目標,系統調整社會結構,改變社會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形成持續優化的社會教育環境。
總之,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諧”為目標,給學生更多的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使他們既關愛自己、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勇于超越自己,逐漸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
參考文獻
[1]楊德廣,朱煒.“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述略[J],現代大學教育,2004,(4).
[2]劉平秀,新世紀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李忠杰,建設和諧文化的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光明日報,2006-07-25.
[4]周湘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體構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論文摘要:體育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存在,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活,嚴重制約著我國體育的發展。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需用一系列手段對體育社會問題予以解決和控制。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紀律手段、社會奧論手段。
一、體育社會問題及危害
體育—這一人類社會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在人們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體育的實際社會效能不僅表現在增強人們體質,同時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國家安定團結、豐富文化生活、培養人們良好的個性心理、促進經濟發展、發展國際交往和促進人們之間的友誼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F在出現了一些體育社會問題,不僅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干擾人們生活,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正常運行;同時妨礙體育的正常健康發展,既不利于正確地完成體育的目標,也不能充分發揮體育的各種效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理。
所謂體育社會問題是指:以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社會制度,與體育運動相關聯的社會行為、關系、作用和事實,出現病態或失調,危害了正常社會秩序,并影響體育運動正常運行和協調發展,需動用社會力量解決和控制的社會現象。具體的體育社會問題,有時表現為一種客觀行為,如“吹黑哨”、“打假球”、“濫用違禁藥物”等等;有時表現為一種客觀現象,如“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發展失衡”問題,“我國競技隊伍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以及“‘體育政治化”問題等等。
綜合起來說,我國體育社會問題的影響和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體育的影響:妨礙體育的公平競爭,站污了體育的形象,_對運動員、教練員及人民群眾身心產生危害,導致體育畸形發展。第二、對社會的危害:干擾人們的生活,嚴重時能擾亂社會正常運行秩序,甚至引起和激化社會矛盾。
二.體育社會問題的治理
1、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必要性。
正因為體育社會問題同時具有兩方面的危害和影響,所以要對體育社會問題進行治理。另外,治理好體育社會問題,對消除體育中不公平競爭現象,維護體育原有的純潔的精神,促進體育的健康發展,讓體育更好地為建設我國的“兩個文明”服務,保持穩定的社會秩序,具有現實的意義。同時,我國的某些體育社會問題幾近“瘋狂”,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如前段鬧得沸沸揚揚的“黑哨”事件,但是我就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要“捂著蓋子”,不敢揭開。當我們為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而歡呼時,又有誰知道正是中國的這種“國粹”—“假球”、“黑哨”,耽誤了我國足球運動多少時間。
2、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手段。
①行政手段。因為目前我國政府是利用行政力量來對體育實施宏觀調控,那么治理體育社會問題就少不了要通過使用行政手段。采用行政手段治理體育社會問題,是通過制定體育的方針、政策、調撥體育經費、任免體育官員、審批體育社會團體、開展重大體育活動,以及通過對各種體育理論的選擇和評價,組織研究體育的發展戰略,編制體育的規劃和計劃來實現。
②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在治理體育社會問題中起著主導性和規定性的作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各體育社團的群眾團體法等。它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穩定性和不可違背性,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定:“在體育競賽中嚴禁使用禁用的藥物和方法,禁用藥物檢測機構應當對禁用的藥物和方法進行檢查”,“在體育競賽中使用禁用的藥物和方法的,體育社會團體按照章程規定給予處罰;對國家工作人員中直接負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這是對解決“濫用違禁藥物”問題的直接寫照。在運用法律手段對體育社會問題進行治理的過程中,應注意兩點:其一,具體針對某些問題的法律條文,隨著這類具體問題的解決而自動失效,對于這些條文要予以揚棄。其二,對可預見性的新的體育社會問題,應通過立法的手段提前予以控制,以避免這類問題的進一步發展和惡化。
③紀律手段。紀律是國家機關或社會團體為自己的成員規定的行為準則,與法律不同的是,因各組織的性質、目標不同,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紀律,所以紀律有多樣性的特點。紀律是法律的輔助手段,也具有強制性和不可違背性。紀律手段在治理行為性體育社會問題中起著重要作用。
④社會輿論手段。社會輿論可以督促某些現象性體育社會問題的解決,特別是對一些行為性體育社會問題具有控制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社會行為的導向。社會輿論往往暗示出特定社會的價值規范和行為準則,以體育這一特定社會現象作為一個社會層面,它的基本價值規范是“更快、更高、更強”,基本行為準則是“公平競爭”。這正是社會輿論一直關注和監督足球運動中的“假球”問題和“黑哨”問題的原因。其二是社會行為的約束。社會輿論是一種公意,反映大多數人的意見,對少數人的與眾不同的言行,特別是越軌行為具有壓力。如“吹黑哨”、“打假球”等是少數人的行為,這些人迫于社會輿論的壓力,往往會改變或放棄自己原來的行為。
⑤其他手段。包括道德、習俗、信仰等手段,它們主要是通過對人的思想、觀念、認識等產生作用,然后再對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產生影響。如“運動場暴力”問題,不僅影響正常的體育比賽,還對運動員和觀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通過對運動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后,可以適當地緩解或解決這一問題。這些手段雖然不像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來得強烈和直接,但在治理體育社會問題過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基本要求。
①應具有客觀性。只有對實際問題進行正確、客觀的認識,才能發現問題的癥結,進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然而,我們的認識往往受到許多主觀因素的影響,不能作到公正和客觀,這要求我們對具體的體育社會問題作具體的分析,有效的治理必須建立在正確、客觀的認識上。
②應具有針對性,或稱選擇性。在治理體育社會問題過程中,無論是采取哪一種治理方式或治理手段,都要針對具體的問題?;蛘哒f治理具體的問題時,采取的方式、手段應有選擇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則適得其反。
③應具有靈活性。在治理某一問題時,往往有多種方式或手段可供選擇,在選擇具體的方式和手段時,要依據問題的發展和變化,靈活地變換選擇,才能有利于體育社會問題的解決和控制。
④應具有適時性。體育社會問題都是發展變化著的,因此在治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適時性。比如,相關的法律條文一定要適用于現時期的問題,而不應只是對過期問題的鞭答;社會輿論一定是關注現時期的問題,而不應僅是對未來假想問題的譴責。
4、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兩個基點。
治理體育社會問題的基點應該放在對現行體育體制和體育法制的改革和完善上。包括體育社會問題在內的任何社會問題的產生,幾乎都與相應的社會制度和體制的失調有關,并且在導致社會問題的各種原因中,體制和法制的失調往往是根源性的。由于我國正處在社會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變遷的廣泛性和迅速性,使得某些體制和法制上的東西存在缺陷或混亂。如我國的足球管理體制,“中國足協”既是民間足球協會又充當足球運動行政管理機關,既是“甲級”聯賽的組織者,又是管理者、經營者,還是執法者。這種體制,與我國球迷痛恨的“黑哨”、“假球”等問題的出現,有著莫大的關系?!扼w育法》只對體育比賽中的裁判權利義務作了一些規定,但沒有對裁判的違紀違法行為作出相應的處罰。甚至在中國足壇“黑哨”現象曝光后,卻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法律條款來懲處。
根據以上事實,筆者認為為了有效的治理體育社會問題,應該合理地改革我國的某些體育體制,進一步完善體育法制。具體的說:在體育體制的改革方面,應確實分清行政、管理和經營的性質、權限和責任,不能因體制自身的混亂,而成為體育社會問題產生的“溫床”;在體育法制方面,《體育法》中應該具有詳細的對違反有關規定作出處罰、處理的條文,不能因自身的漏洞,而讓某些體育社會問題的產生有空可鉆。
三、正確認識當前存在的體育社會問題
1、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體育社會問題存在兩個方面的影響和危害,不能文過飾非,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和治理。同時應客觀認識到體育社會問題與其它社會問題相比,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和沖擊力要相對較小,在治理體育社會問題過程中,不要將之盲目擴大化。
2、要認識到體育社會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理這些問題需要一個過程,從理論研究到實際矛盾的解決,往往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有些體育社會問題的產生背景相當復雜,需要體育部門和其它部門進行綜合治理。
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的相似
一、形式都具有主觀性。無論是網絡輿論、新聞輿論還是社會輿論,就其形式而言都是主觀的,它們都是人們面對客觀事實、客觀現象或現實問題,經過主觀意識加工而形成的態度和意見。社會輿論是人們對一切感興趣的社會生活領域尤其是社會公共事務所產生的意見、愿望、態度、情緒、期待、評價和想象的公開表達,新聞輿論是新聞媒體自身表達或借助被報道對象之口表達的對社會事務的意見和評價,而網絡輿論則主要是網民通過互聯網所直接表達但通常又被網站或論壇管理者遴選、過濾過的社會意見。在這里,無論是“表達”、“評價”抑或是“意見”其形式都是主觀的。
二、內容都具有歷史性。一定社會、一定時期的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都會受到一定社會經濟制度的制約,它們都是由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所決定。雖然處于不同社會和不同地位的人們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和政治傾向,人們對待同一客觀事實、客觀現象和現實問題的意見也是千差萬別的,但輿論的內容都是時代和社會關系的反映。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都不可能是超時代超社會的,它們都具有社會歷史性。
三、議論都具有評價性。輿論的形成離不開議論,而沒有評價性的議論是不存在的。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都是公眾(通常情況下新聞媒體也被定位為公眾代言人)面對客觀事實、客觀現象和現實問題的評價和判斷,這種評價和判斷決定著輿論的傾向性,也決定著其社會監督作用的發揮。一般來說,任何個人或團體,在輿論的正面評價下往往更自覺地保持其原來的行為,而當面臨輿論負面評價時,一般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社會規范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的影響來源于其評價的力量。
四、表達都具有公開性。不公開表達的群眾意見不能形成為輿論,公開性是輿論的天然屬性。輿論之所以會成為一種人們不可輕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它的公開性,因為公開性具有加強社會規范并迫使人們遵守的功能。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都是人們面對客觀事實、客觀現象和現實問題所公開表達出來的內心意見,并通過公開傳播來吸引和影響廣大公眾的。
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的區別
一、傳播的工具不同。社會輿論往往是通過人們的街談巷議、口傳心受,并以一定的意見、情緒、態度甚至行動表現出來;而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則是社會輿論與媒體的乘積,是兩者博弈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說,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實質是社會輿論的一部分,它們不是與社會輿論相對立的“另一種輿論”,它們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輿論表達形式。就輿論傳播來說,借助新媒體,網絡輿論、新聞輿論往往比社會輿論形成更快,傳播更廣。
二、輿論表達的層次性不同。一般來說,社會輿論和網絡輿論往往具有自發、直接、不確定、混亂、盲目、片面和情緒化等特征,處在輿論的表面的感性層次;而新聞輿論具有理論化和系統化的特征,處于確定的、有序的、條理化的、自我負責的理性認知層次。這是因為,新聞媒體作為一種組織化的媒介,其所傳播的信息受到“把關人”機制的影響,建構的是一種理性、平衡和專業化的信息和意見傳播體系。
三、輿論主體不同。社會輿論的主體是具有社會參與自主性、對具體社會現象和問題有相近看法的人群;網絡輿論的主體是網民;而新聞輿論的主體是新聞從業者。雖然網民、新聞從業者也是社會人,但與一般的社會人群又有區別。截止到2009年,我國的網民仍然大致以30歲以下、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城鎮年輕人為主體;②而新聞從業者則是從事新聞工作的專業人士,與一般公眾相比,他們大多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面廣,信息靈通,熟悉社會公共事務,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見解往往更客觀、全面和深刻。
四、輿論客體不同。新聞輿論的客體是基于媒體報道的新聞事實,這些事實是經過新聞選擇和加工過程傳播給公眾的。社會輿論、網絡輿論的客體既可以是被新聞媒體報道的對象,也可以是沒被媒體報道的鮮為人知的事件,甚至還可以是未必存在、屬于想象領域的事物,如傳說中的“UFO”事件。
五、輿論存在形式不同。新聞輿論包括新聞媒體的各類新聞報道和“社論”、 “編者按”、“記者觀察”之類的文章或評論;網絡輿論包括新聞后跟帖、論壇留言、博客或微博客文章等;社會輿論則通過人們的街談巷議、行為舉動表現出來。其中,網絡輿論與社會輿論在存在形式上的最大區別在于,以文字留言形式表現出來的網絡輿論具有可視性和可讀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我國新聞媒體被視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新聞輿論往往具有鮮明的主流意識形態屬性和政治屬性,起著引領社會輿論的作用。新聞輿論作為輿論的主流地位也不是社會輿論和網絡輿論所能代替的。但由于新聞媒體的政治屬性,因此它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為千千萬萬普通公民提供表達意見的場所,新聞輿論也無法全面地傳達極為復雜的社會輿論和網絡輿論,因此,新聞輿論、社會輿論和網絡輿論必須互相配合,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共同推動社會前進。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1頁。
本文作者:陳家起工作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社會燃燒理論解釋大型體育賽事風險與燃燒現象相比,亦具有突發性、積累性及發生條件的難以替代性等特點。因此,社會燃燒理論亦適用于分析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問題。借鑒社會燃燒理論,將大型體育賽事組織運營過程的各類風險與燃燒現象進行合理的類比,將賽事風險形成與發生視作一種燃燒現象。3.2.1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燃燒物質”—內外矛盾社會燃燒理論中的“燃燒物質”都可幻化為“矛盾”,矛盾的出現與激化是燃燒不可或缺的條件。如上述表2所示的大型體育賽事風險誘因的集合體就構成了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隱性“燃燒物質”。按照社會燃燒理論的解釋,大型體育賽事風險誘因的集合體同樣可以理解為一個矛盾體。組織層面的風險誘因是純粹的“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體現;個人層面的風險誘因是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矛盾的體現;而社會層面的風險誘因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綜合矛盾。因此,可以說:大型體育賽事組織運行內外矛盾的變化,即與賽事相關的“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不協調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和諧是引發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形成的根本動因,是賽事組織運行不穩定的“燃燒物質”。一般而言,“燃燒物質”的多寡和風險程度成正比,燃燒物質越多,風險規模與程度可能就越大。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助燃劑”—輿論導向、賽事風險預警系統的不完善(1)輿論導向。媒體在報道中的惡意炒作、過分的夸大,使得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更易引起社會反響,產生“放大”或“輻射”效應。“小道消息”的誤傳、別有用心人的煽動、敵對勢力的惡意攻擊等,亦會引起事態的擴大、風險的蔓延。再如一些賽事管理者非理性的推斷、片面利益的刻意追逐、社會心理的隨意放大等等,都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2)賽事風險預警系統的不完善。大型體育賽事風險預警系統應該是一個包括信息監測、預警分析、預控對策和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綜合系統。在大型體育賽事風險預警管理過程中,準確的賽事相關信息監測、正確的預警分析是減少與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還尚未建立起完善、系統的大型體育賽事風險預警系統,進而導致風險的頻繁出現。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點火溫度”—突發事件(1)社會突發事件。如臺風、地震、SARS及H1N1流感等引發的突發性社會風險事件是客觀存在的,并且這種風險一般來說涉及面廣、影響大,作為社會大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賽事亦很難幸免。這類風險一旦發生將會導致體育賽事的中斷、推延甚至取消的風險。(2)賽事組織突發事件。如食物中毒、火災、賽事治安、因場館器械等引發的運動員意外傷亡等事件,這些都可能成為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導火索”引發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發生。
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形成機理任何風險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本研究從社會燃燒理論視角構建了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形成的動態風險模型(如圖示1所示)。借鑒社會燃燒理論,探討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的生成機理,旨在從源頭上認清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發生的一般規律,進而才能做到對風險事件進行有的放矢,高效及時地實施風險管理。大型體育賽事系統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動態性、自身的復雜性、風險決策行為及其管理機制等決定了它的高風險性。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具有突發性,但其產生卻不是偶然的,不管天災還是人禍都有其產生的深層原因。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形成的機理主要是賽事組織運行失衡導致矛盾沖突。大型體育賽事組織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是動態條件下的穩定,由于各種因素不平衡發展,總會潛藏著不穩定因素,這些不穩定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引發賽事風險的發生。當可能引發賽事外部干擾和內部矛盾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充分平衡和完全和諧時,整個賽事運行處于“理論意義上絕對穩定的極限狀態”。這時只要發生任何背離上述兩大關系的平衡,都會給賽事組織運營穩定狀態以不同程度的“負貢獻”,形成賽事風險的“燃燒物質”。賽事組織管理者如果沒有及時去化解這些影響賽事正常運行的不穩定與不安全因素,或者無力從根本上消除這些不穩定與不安全因素,從而使得不穩定與不安全因素從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迅速累積、凝聚起來時,賽事不穩定與不安全因素就會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內,形成一定規模。此時,在某一“突發導火索”的激勵下,迅速逼近賽事組織運營系統所能夠承受的最大臨界閾值。這樣在自然觸發因子、社會觸發因子或自然觸發因子與社會觸發因子的綜合作用下,即在“導火索”的“點燃”之下,形成一系列危害賽事穩定運行的焦點問題,這些焦點問題不斷地發生漲落與突變。當漲落或突變超過了賽事組織運營系統的臨界閾值時,就會導致賽事組織系統運行崩潰———賽事危機事件的爆發,然后重新形成新的不穩定的賽事組織運行系統;如果漲落或突變沒有超過賽事組織運行系統的臨界閾值,預警系統可以通過一定的調控手段,以保證原來賽事組織運行系統的正常運行。社會燃燒理論把社會系統的無序、失穩、失衡、動亂與暴亂,同自然界的燃燒現象進行類比。根據社會燃燒理論,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的形成實際上就是賽事組織運營系統結構由相對穩定、均衡的狀態逐漸走向無序、失衡乃至崩潰狀態,從初始狀態量變到質變,最終爆發突發性風險事件的過程。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發生的條件就是“燃燒物質”、“助燃劑”與“點火溫度”三者在同一時空條件下的耦合:“燃燒物質”是燃燒發生的基本條件;“助燃劑”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對燃燒過程進行加速;“點火溫度”除了直接使燃燒物質發生燃燒外,還具有激活助燃劑的助燃功能,而且加速了著火溫度閾值的突破過程。
啟示根據對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生成機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對賽事風險事件發生臨界閾值即賽事風險的可接受水平的識別與判定在大型體育賽事風險預防與管理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雖然賽事組織管理者總是期望賽事組織運行能夠免受各種風險的影響,都希望“零風險”的出現,但實際上,任何賽事的舉辦都必須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有效的風險管理并不能夠完全消除所有的風險,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既然任何賽事組織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那么這就意味著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消減風險的必要。因此,賽事組織管理者需要在風險決策之前對賽事風險事件發生臨界閾值進行判定,確認哪些是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哪些是不可接受的風險水平。而賽事風險事件的臨界閾值的確定是大型體育賽事風險預警系統進行預警工作的標準,這就要求風險預警系統在進行風險確定、分析與評估的過程中,根據賽事組織的可承受能力確定賽事組織可接受的風險閾值,當賽事組織面對的風險低于可接受的風險閾值,那么管理者就可以不采取專門的風險控制措施,如果風險超過了可接受的風險閾值,賽事管理者就必須進行風險規劃,實施風險控制行動,力爭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以下。
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的形成與發展實際上就是賽事組織結構由相對穩定、均衡的狀態逐漸走向無序、失衡乃至崩潰狀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賽事組織、參與各方以及社會自然界之間相互形成的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構成了“燃燒物質”。這些矛盾和沖突在輿論媒體的錯誤引導、賽事風險預警系統的不完善的“助燃”作用下,達到一定質與量的規模。大型體育賽事風險事件的發生標志賽事組織運行紊亂無序的開始以及進一步的顯性化、公開化,其進一步的發展就有可能成為危機事件產生的“點火溫度”。因此,在體育賽事風險管理中,務必要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設等長效機制構建中,盡可能消除“燃燒物質”的產生,消減“助燃劑”的存在,并且不斷完善“消防機制”。
1.服務項目構想。
本項目以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介入富寧縣那能鄉那瓜村社區開展云南壯劇傳承人才培養服務為個案,通過對服務實踐過程的研究,探索出一種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機構為服務主體,借助科研平臺發揮專業服務優勢,向校外遺產地社區提供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服務實踐模式,以便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拓展出一項新的服務領域,并為相關的研究和服務積累有益的實踐經驗。
2.服務主客體的選擇。
第一,作為服務主體,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應發揮自身的專業服務人才資源優勢,在服務地方文化保護與發展領域,主動參與少數民族本土文化教育傳承保護的科研服務和教育傳承服務。在研究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發揮非遺保護研究及服務人才優勢,依托兩項國家級科研課題的平臺及其經費支持,在邊疆少數民族非遺教育傳承研究中探索出應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服務實踐項目,重點關注遺產地非遺傳承人才培養的科研模式和教育服務模式。第二,對那瓜社區服務平臺的選擇。那瓜村位于云南省富寧縣那能鄉的東部,距鄉政府駐地18公里,主要居住著壯、瑤兩種民族。社區文化資源豐富,有國家級(云南壯?。┖驮颇鲜〖墸]端街①)非遺保護名錄兩項,二者在活態傳承方面相輔相成的關系,體現在“隴端必有戲,無戲不隴端”的民間習俗中。再次,那瓜戲班和那瓜風流街活動在當地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具備本項目開展研究探索的條件和現實基礎。第三,服務目標及服務對象。重點面向那瓜村小學自愿參與學習傳承云南壯劇的業余愛好者,服務過程中也會涉及家長、戲班傳承人、導演、村組長和活動組織者等服務對象。保護服務的目標重在促進戲班傳授者與學員之間教學的良性互動關系,以便更好地通過培養云南壯劇遺產地傳承人、壯劇愛好者等相關者自覺參與本社區本民族非遺傳承和保護的能力,實現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可持續發展。
3.科研服務和教育服務的方法選擇。
項目服務者應堅持研究與服務并重的原則,在研究中服務,在服務中研究。首先,服務前中后期的研究資料收集方法,涉及現場觀察法、半結構問卷法和訪談法等。其次,服務過程中社工助人自助的方法,涉及個案、小組和社區社會工作方法。
二、社區與社會教育服務的個案實踐過程
服務項目的實施過程,以實際問題出現和解決的先后為序,并按“問題分析能力研究服務介入服務反思新的問題出現”的過程進行循環,待階段性問題得以解決后方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直至服務總目標的達成。為期一年半(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項目服務,分為六個階段。
1.第一階段:初期階段的研究服務
(1)問題分析。第一,如何在遺產地社區找尋可傳承的對象?春節前一個月,在外打工的那瓜戲班成員趕回村中搭建木板戲臺,排練風流街活動的壯劇劇目,鑼鼓聲和唱腔吸引了那瓜村小學生到戲臺邊觀看。一方面,戲班傳承人和導演有尋找接班人進行土戲傳承的需求,另一方面,那瓜村小學生中部分學生對土戲感興趣,有學戲的需求。于是,通過現場觀摩和戲班導演技藝的傳授,在自然情景中完成了師徒間教與學的第一次互動。但需要以某種相對正式而固定的方式確定其師徒關系,避免技藝傳授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第二,戲班傳承人與那瓜村參演學生之間的師徒傳承方式,在社區教育實踐層面是否具有可行性?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2)服務介入。第一,針對戲班傳承者的服務。在老戲臺排練休息空閑時,通過教唱腔的方式激發圍觀學生學唱唱腔和學演壯劇的興趣。并通過個案、小組社會工作方法的綜合使用,認同并敬佩傳承人和導演為壯劇傳承工作的付出,提升其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針對校方的服務。邀請村小學校長關注和支持那瓜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參與家鄉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云南壯劇的技藝傳承活動。第三,針對社區活動策劃組織者的服務。一是支持鼓勵社區活動策劃組織者,以舉辦村級隴端街活動為契機,傳承云南壯劇。二是支持活動組織策劃人、村組長及熱心的社區居民自愿組隊為籌集隴端街活動經費而外出拉贊助,爭取在社區外工作的那瓜籍成功人士的資金贊助與支持。三是服務者共同參與討論傳承活動的相關事宜。(3)服務反思。首先,遺產地小學生參與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克服了戲班成員因常年外出打工導致傳承活動無法常態化開展的弊端,由此組建的那瓜壯劇少年班的學員,可作為那瓜壯劇民間土戲長期重點培養的對象。其次,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正式的文化傳承渠道,卻因師資、教材、校方認識不足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現階段并不具備壯劇進校園開展傳承教學的現實條件。目前只能通過非正式途徑的課外活動方式開展傳承工作,但這種民間傳承活動又面臨種種現實的困境,需在服務實踐中進行研究。
2.第二階段:認知教育與認同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那瓜村參演小學生、戲班成員及其部分社區居民,對本民族的壯劇文化了解不夠、對壯劇文化的傳承價值和現實意義認識不足,需開展引導服務。(2)服務介入。第一,針對云南壯劇是什么的問題,組織服務對象集體觀看文山州電視臺錄制播出的富寧土戲專題節目視頻,幫助其系統認知和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壯劇文化。第二,在第一次小組活動中通過參演意義和行為價值的呈現,引導參演者對傳承本民族壯劇的行動賦予責任感和使命感。具體做法是將那瓜村社區參與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的文化自覺故事進行研究整理,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結合圖片、視頻和文字分享等方式,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引導那瓜社區各類參與者思考傳承價值和意義。一是在故事分享過程中創設一些問題引發思考與成長,如學員個體為何要來參演?參演有何價值和意義?家長為何要給予參演孩子鼓勵和支持?導演傳承人為何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傳授技藝?戲班成員為何愿意請一個月以上長假或辭職,并從打工地自付交通費趕回村參與排練和演出?媒體、壯文化學者等為什么會來關注傳承活動?二是認可參演者參與傳承的正能量,鼓勵其堅持。第三,那瓜風流街活動結束后,通過社區居民走訪、半結構問卷調查反饋和家庭入戶訪談等兼顧社區宣傳和調查的活動方式,為那瓜社區居民提供參與國家級非遺(云南壯劇)和省級非遺(隴端街)傳承價值及其意義的社區宣傳,引導大家繼續參與支持本民族非遺的傳承和保護。(3)服務反思。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員缺乏自信,應開展鼓勵教育服務。
3.第三階段:鼓勵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那瓜小學生在參演活動中暴露出的舞臺經驗不足、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需通過服務給予關注和解決。(2)服務介入。第一,那瓜村風流街活動現場的關注服務。一是在9名那瓜村小學生參演的壯劇唱腔節目演出現場,提供照片的拍攝和視頻的錄制等關注服務,為近期即將開展的那瓜村參演壯劇小學生的成長小組活動,收集活動圖片和視頻資料。二是應主辦方之邀與知名壯文化學者在頒獎晚會上為參演學生頒發獎品,給予行動鼓勵。第二,為第一次上臺參與壯劇節目表演的9名那瓜村小學生,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成長小組活動服務,一是通過贈送組員珍貴照片(包括組員的演出劇照、頒獎照片、活動過程的花絮照片等)的方式進行小組熱身,在正面強化其積極參與傳承行為的同時,激發其榮譽感和自豪感,提升發自內心的自信心。二是倡導組員分享和思考參演壯劇過程中的收獲與不足,學會理性的自我分析、自我肯定與鼓勵。三是連結文山學院“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課堂志愿者學生的資源,并邀請兩位大學生做現場分享與鼓勵:一位壯族大學生以其多次參加壯族山歌比賽的經驗,與小組組員們一起討論交流克服上臺緊張和不自信的方法;另一位楚雄籍的大學生通過介紹自己家鄉的國家級非遺(彝族左腳舞),啟發組員理解不同少數民族非遺的傳承價值和現實意義,拓寬了小組成員的非遺視野。(3)服務反思。本次參與唱腔節目的表演,只是壯劇唱腔中的一個部分,若參演學生要從學唱簡單的唱腔到可以演出壯劇劇目,還需要長期系統的學習。但是,一年一度的那瓜村風流街活動,從壯劇排練到演出結束,也只有兩個月,時間無法滿足壯劇少年班學員學習技藝活動的常態化需求。那么,少年班進一步深入學習壯戲的機會該如何去爭取?又將以什么方式來帶動壯戲的學習與傳承?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4.第四階段:動員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社區活動組織策劃人,為那瓜壯劇少年班爭取到暑假參加富寧縣大型壯劇腔調展演活動的機會,但戲班導演是否愿意繼續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擔任技藝輔導工作?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是否會支持孩子到縣城去參加壯劇展演活動?學生是否有足夠自信從村級風流街的舞臺走向縣里更大的舞臺去展演?(2)服務介入。第一,協助活動組織者在那瓜村小學召開那瓜戲班傳承人、導演、參演學生家長和社區成員的動員大會,對活動參與者開展動員教育:一是宣讀富寧縣政府邀請那瓜戲班參加展演活動的文件,讓家長了解活動的具體情況。二是服務者從青少年傳承本民族國家級非遺壯劇所具有的價值角度進行動員,希望能得到傳承人、導演、參演學生、家長、學校及社區成員的支持和鼓勵。第二,對參演學生提供第二次成長小組服務:首先,動員文山學院第二屆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參與公益活動,為那瓜小朋友收集祝福資源。其次,通過小組游戲和視頻分享等互動活動(一是讓組員選擇彩色紙條并念讀紙條上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所寫的文字鼓勵和祝福;二是播放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在課堂現場拍攝的鼓勵視頻),讓組員感受外界對其傳承行為的關注,激發傳承動力,引發傳承非遺的價值思考。最后,活動結束前邀請組員在彩色紙上寫下對自己鼓勵的話,進行旨在增強文化自信的自我鼓勵教育。(3)服務反思。自信心的培養需要更多此類服務活動的強化,故需要在接下來的服務過程中加強調查研究,以便在學員遭遇各種困境時能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及解決問題的服務活動方案。
5.第五階段:困境時的抗逆力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在壯劇排練期間,出現了外出念書回村的小伙伴嘲笑參演壯劇學生“土”、少數學員退出和師徒教學互動方式不當等問題。(2)服務介入。第一,邀請外出念書的小伙伴一起做活動,通過分享照片、觀看電視臺的節目視頻等方式,引導其了解那瓜村小學生參與國家級非遺壯劇演出傳承活動和外界對此的關注情況,激發其反思自己的語言歧視行為,并幫助其在認知的基礎之上認同本社區本民族的非遺文化,支持其他小伙伴的傳承行為。第二,針對學員退出事件,一是到退出學員家中做家訪,并靈活開展家庭場域范圍內的小組活動,引導退出者回歸。二是幫助留下來繼續參與傳承壯戲的其他學員,進行負面情緒的疏導服務,即通過小組互動的方式對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如邀請組員匿名寫下對已決定退出組員想說的話,然后由小組活動主持人大聲念出來與所有組員分享,并進行靈活引導;三是邀請學員一起制定小組退出制度的契約,對不遵守制度約定者和無故退出者的懲罰方式進行小組討論,強調任何組員都有退出的自由,但必須根據約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預先告知,經大家商議后方可正式退出。四是結合個別學員已退出的客觀事實和原因分析,引導其他學員在嘗試努力挽回無效的情況下,學會理解和尊重退出當事人的選擇,但需說明退出者無故退出的方式是不恰當的。由此引申壯戲傳承隊伍建設的不易,希望組員加油堅持,拋出“一個也不能再少了”的活動主題,穩定繼續堅持參與學員的情緒。第三,針對師生互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教學方式、態度不當引起的小矛盾問題,一是通過個案輔導的方式,促成戲班導演、傳承人對少年班學員的互動方式問題進行反思,并從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個人輔導,并提出改善建議。二是邀請師徒共同參與成長小組活動,通過傳承游戲體驗師徒合作的重要性,邀請學員現場分享感恩師傅的話,達成相互理解和諒解,為今后和睦的師徒關系奠定基礎。(3)服務反思。作為保護教育的一個難點,學員參與壯劇傳承的抗逆力培養,應以本土化方式強化其內心的認知和認同能力為突破點。
6.第六階段:展演活動結束時的社區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一是展演結束后,如何強化參演學員的榮譽感和傳承責任感,以便長期堅持傳承下去?二是那瓜戲班的團結需提供引導服務。(2)服務介入。通過那瓜社區教育實現那瓜壯劇少年班成員參演壯戲過程中成長的儀式性認同。在壯劇展演活動結束的第二天上午,服務者在活動組織者的協助下,在富寧縣廣電大樓開展那瓜戲班成長的社區教育活動,邀請文山州壯學會會長、文山州壯劇團人員、富寧縣文化館人員、那能鄉中學校長、那瓜村社區內外居民和那瓜戲班全體成員參與?;顒訌幕I備到實施過程的要點,第一,連接第三屆大學生非遺保護教育班學生志愿者的服務資源,為那瓜戲班所有成員制作成長像冊,并在活動現場招募頒獎嘉賓,為那瓜壯劇少年班每一位參演學員頒發成長像冊并口頭贈言,由此提升戲班成員參與傳承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從而強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鼓勵戲班成員在傳承困境中堅持將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進行到底!第二,邀請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壯族剪紙老師,以那瓜村小學生參演壯劇傳承的故事為主題,構圖制作大型壯族剪紙作品,并在社區傳承教育活動中邀請州壯學會會長頒發給那瓜戲班,以間接促進那瓜戲班和全體社區內部成員的團結友愛。至此,以問題與能力解決為導向的服務目標已達成,服務告一段落。(3)服務反思。由于那瓜村服務個案所依托的科研項目經費有限等原因,不具備長期在遺產地社區開展此類服務的條件,那么如何才能將此類服務可持續地進行下去,需在后續研究中思考和探索。從服務效果角度看,本項目從培養傳承人才的角度為那瓜村社區兩項非遺的保護,提供了一次資源整合的社區教育模式探索并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三、小結
1.服務模式的特色
(1)服務模式的創新。首先,面對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目前招生難的困境和土戲傳承人才培養的服務需求,基于地方高校在服務地方非遺傳承保護中的歷史使命和現實責任,以文山學院民研所專業人員為服務提供者,依托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完成了對“地方高校介入遺產地村寨開展壯劇傳承人才培養服務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保護模式”的探索研究實踐,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拓展出一項新的服務領域,并為相關的研究和服務積累有益的實踐經驗。其次,作為一種少數民族劇種,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活態傳承,需要節慶活動隴端街作為存續的文化土壤,兩項非遺并存于同一壯族村寨社區,相輔相成。因此,對于兩項非遺的保護傳承服務,可以同時進行。通過服務項目從研發設計階段到實踐過程階段“邊研究邊服務與邊服務邊研究”的互動實踐,兼顧國家級和省級兩項非遺項目合作傳承的那瓜村模式,為地方高校將學校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少數民族非遺社區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教育保護服務,提供了一項基于實證研究的個案實踐。(2)服務方法的創新,即學校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本項目的服務和過程研究探索,是基于服務者主體與服務對象客體群之間的助人自助關系,以遺產地社區為服務實施平臺,以地方高校介入整合開發遺產地村寨社區各類教育資源為重點,對非遺傳承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探索實踐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保護模式。(3)服務方式的適切性。首先,基于社區動員和社區營造的服務思路,本項目以整合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優勢、戲班傳承者的文化自覺傳承能力優勢和遺產地社區成員自覺參與的能力優勢,對那瓜村愛好壯劇的小學生開展校外教育傳承活動,在暫不具備壯劇正式進校園開展傳承教育活動的現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服務項目研發的過程,在初期經歷了從計劃依靠遺產地中小學教育的正式傳承途徑,到依靠社區與社會傳承教育的非正式途徑介入的轉變與調整,即通過那瓜村本土傳統節日活動和外出展演活動帶動遺產地村小學非遺愛好者參與傳承非遺的社區教育傳承模式,比原計劃進遺產地中小學開展教育傳承服務更具針對性和適切性,服務效果更為明顯,原因在于此模式可同時兼顧培育戲班傳承者群體、參演壯劇傳承的那瓜村小學生、社區內外成員等相關者關注并參與傳承活動的文化自覺能力,并通過遺產地社區非遺文化空間的保護,為后續的可持續保護奠定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
2.服務模式的余論
[論文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偉大實踐。德育教育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德育工作如何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擺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德育與社會的和諧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結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層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協調的狀態;道德則是人類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者關系的倫理智慧與行為規范,是以一種非強制性的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人類良知以及教育去調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保證整個社會有序運行的精神力量。無論社會多么進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會。
(二)德育的和諧價值
新的社會發展觀、發展模式賦予現代德育新的意義,它是通過對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質的塑造,賦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們在一切生產的、生活的社會活動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價值的定向,使人不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認識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僅懂得世界是怎樣的,而且懂得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從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適合人自身的需要與發展,而不是背離人的需要與發展。從這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出發。德育的價值也主要表現于人自身價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與增強。因此。站在人的和諧發展的高度,我們有必要對德育的使命和功能進行再認識。要讓我們的社會成員具備和諧社會中的“和諧人”所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在制約社會和諧的各種力量中,由道德價值觀凝聚起來的精神上的和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只有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面對社會的諸多矛盾和利益沖突,才能達成諒解,形成共識,理順情緒,凝結意志,協調行動,步調一致。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二、和諧德育-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諧德育的特征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諧德育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理念,把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和歸宿;在教育對象上,突出個體價值、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發展學生需要有機結合起來。二是遵循科學規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根據受教育者年齡、心理、閱歷、個性特點,選擇適當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充分認識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實踐中的內在本質聯系,按規律辦事。三是體系完整。協調推進,協調發展。和諧德育應該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具有確定特性和功能的個完整體系,而不是單一方面;應該是作為個完整體系良性運行。
(二)和諧德育觀念的創新
和諧觀念是構建和諧社會派生出來的一個問題,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與前提,又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諧觀念,就是要把和諧的意識、和諧的價值取向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形成和諧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氛圍。在當前社會,要教育學生增強以下和諧意識;1.開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應把封閉式德育變為開放式德育,把學生德育“小課堂”同社會德育“大課堂”結合起來。新時期德育的根本任務,不是培養單純的書生,而是培養品格健全、學識廣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學生成長,而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誠信意識。誠信是現代社會中做人立世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和諧社會一定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善、相互信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每個人都要恪守誠信,信義相交。坦誠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確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當今德育工作對象的思想意識、心理素質、價值觀與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選擇必須以人為本,關鍵在于是否受學生歡迎,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生動活潑,能使受教育者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識的建構。(三)和諧德育方法創新
一是要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及建設內容納入學校的學科教學與德育課程之中,注重德育內容的現實性。首先要從理論與歷史二個維度結合人手,在各科教學及德育課程中,有機穿插和引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社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思想文化資源,并及時宣傳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所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做好人好事,學先進等行動。其次是內容的現實性,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德育必須適應客觀現實的需要,并與學生的發展需要相一致,才會被大學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人文關懷。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用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二是充分整合學校、社會、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響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個優化的社會關系環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實現和提高,從而有利于德育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構建和諧社會下的高校德育環境,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學生要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學校要努力創設和諧統一、融匯多種價值的校園環境;社會要根據德育與人才培養的目標,系統調整社會結構,改變社會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形成持續優化的社會教育環境。
總之,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諧”為目標,給學生更多的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使他們既關愛自己、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勇于超越自己,逐漸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
參考文獻
[1]楊德廣,朱煒.“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述略[J],現代大學教育,2004,(4).
[2]劉平秀,新世紀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李忠杰,建設和諧文化的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光明日報,2006-07-25.
[4]周湘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體構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論文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偉大實踐。德育教育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德育工作如何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擺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德育與社會的和諧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結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層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協調的狀態;道德則是人類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者關系的倫理智慧與行為規范,是以一種非強制性的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人類良知以及教育去調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保證整個社會有序運行的精神力量。無論社會多么進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會。
(二)德育的和諧價值
新的社會發展觀、發展模式賦予現代德育新的意義,它是通過對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質的塑造,賦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們在一切生產的、生活的社會活動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價值的定向,使人不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認識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僅懂得世界是怎樣的,而且懂得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從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適合人自身的需要與發展,而不是背離人的需要與發展。從這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出發。德育的價值也主要表現于人自身價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與增強。因此。站在人的和諧發展的高度,我們有必要對德育的使命和功能進行再認識。要讓我們的社會成員具備和諧社會中的“和諧人”所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在制約社會和諧的各種力量中,由道德價值觀凝聚起來的精神上的和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只有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面對社會的諸多矛盾和利益沖突,才能達成諒解,形成共識,理順情緒,凝結意志,協調行動,步調一致。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二、和諧德育-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諧德育的特征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諧德育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理念,把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和歸宿;在教育對象上,突出個體價值、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發展學生需要有機結合起來。二是遵循科學規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根據受教育者年齡、心理、閱歷、個性特點,選擇適當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充分認識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實踐中的內在本質聯系,按規律辦事。三是體系完整。協調推進,協調發展。和諧德育應該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具有確定特性和功能的個完整體系,而不是單一方面;應該是作為個完整體系良性運行。
(二)和諧德育觀念的創新
和諧觀念是構建和諧社會派生出來的一個問題,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與前提,又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諧觀念,就是要把和諧的意識、和諧的價值取向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形成和諧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氛圍。在當前社會,要教育學生增強以下和諧意識;1.開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應把封閉式德育變為開放式德育,把學生德育“小課堂”同社會德育“大課堂”結合起來。新時期德育的根本任務,不是培養單純的書生,而是培養品格健全、學識廣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學生成長,而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誠信意識。誠信是現代社會中做人立世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和諧社會一定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善、相互信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每個人都要恪守誠信,信義相交。坦誠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確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當今德育工作對象的思想意識、心理素質、價值觀與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選擇必須以人為本,關鍵在于是否受學生歡迎,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生動活潑,能使受教育者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識的建構。(三)和諧德育方法創新
一是要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及建設內容納入學校的學科教學與德育課程之中,注重德育內容的現實性。首先要從理論與歷史二個維度結合人手,在各科教學及德育課程中,有機穿插和引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社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思想文化資源,并及時宣傳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所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做好人好事,學先進等行動。其次是內容的現實性,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德育必須適應客觀現實的需要,并與學生的發展需要相一致,才會被大學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人文關懷。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用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二是充分整合學校、社會、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響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個優化的社會關系環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實現和提高,從而有利于德育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構建和諧社會下的高校德育環境,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學生要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學校要努力創設和諧統一、融匯多種價值的校園環境;社會要根據德育與人才培養的目標,系統調整社會結構,改變社會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形成持續優化的社會教育環境。
總之,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諧”為目標,給學生更多的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使他們既關愛自己、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勇于超越自己,逐漸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
參考文獻
[1]楊德廣,朱煒.“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述略[J],現代大學教育,2004,(4).
[2]劉平秀,新世紀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李忠杰,建設和諧文化的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光明日報,2006-07-25.
[4]周湘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體構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