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7:09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課程學習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8016203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王穎(1989-),女,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遠程教育。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學習者對數字化學習的渴求與日俱增,網絡課程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不斷顯現,網絡課程也漸漸地成為數字化學習者重要的學習形式。縱觀網絡課程發展現狀,網絡課程普遍是以文本加視頻的形式呈現,重教學內容呈現與講解,輕學習環境與學習活動的設計等。許多研究者認為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課程設計[12]。如何設計促進學習者參與和自主知識建構的網絡課程是研究者關注的研究課題。
數字化游戲的潛在教育價值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有關游戲與教育的融合機制受到許多高校和研究者的關注,并開展了各種研究項目,游戲在教育中的潛在價值得到了證實并頗有成效[35]。但將游戲化學習應用到課程教學中仍然遇到很多困難,需要進一步實踐探索。筆者試圖將游戲化學習理念應用到網絡課程設計中,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習者動機和持續參與的學習情境,在情感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1 游戲化學習、體驗學習和體驗式網絡課程
當前的大型網絡游戲,即是在一個虛擬仿真情境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漸進性地完成總的任務目標,在及時反饋和獎勵機制的激勵下,進行持續性的沉浸性任務活動,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游戲具有高度的競技性、仿真性和互動性。王大平指出,所謂游戲化學習,即是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就培養目標與發展、評價手段、就學習者心理特征與教學策略等方面借鑒游戲,設計、選擇適當的發展工具、評價方法、教學策略[6]。游戲化學習就是借助游戲的特性,利用游戲化的學習手段進行學習,在游戲化的學習情境中傳遞學習知識,學習者在人與情境的交互過程中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內化知識的同時,體驗學習的愉悅。
體驗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習者的積極主動參與,在基于“直接經驗+情意體驗”的基礎上,充分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和行動應用的反復循環,在特定的情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強調了經驗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體驗式學習等同于個性化的轉變和成長, 其優勢在于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和愿望[7]。相關研究[8]表明,體驗學習在促進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習主動性、培養批判性思維等方面有積極影響。勞拉·喬普林(Laura Joplin)[9]認為,學習即體驗,強調學習環境設計對于促進體驗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體驗學習理論對在線學習課程設計的啟示是課程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技術支持下創設有助于學習者參與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習者進入真實的情境,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學習的過程,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
通過對游戲化學習和體驗學習的簡介,可發現兩者均強調學習者的高度參與和動機的激發,區別在于游戲化學習為學習者創設高度參與的情境,而體驗學習需要創設促進體驗學習的學習情境。游戲化學習情境設計恰好滿足體驗學習對學習情境的要求。兩者結合應用于網絡課程設計中,以期兩者相輔相成,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2 體驗式網絡課程設計策略
基于游戲化學習的課程設計不僅僅是簡單的游戲加課程的組合,也不是將游戲應用到課程中解決某個知識點或者作為練習的手段,而是將游戲的思維和游戲的機制運用到網絡課程整體設計中,通過任務、獎勵、挑戰、競爭、好奇等手段來激勵學習者,引導學習者互動和學習[10]。
(1)目標導向過程體驗 。
游戲化學習明確的可量化目標更有利于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根據游戲化學習中目標制訂策略和網絡大學生追求學習效率的特點,設計明確、片段化和螺旋上升式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導向。在學習過程中,使每位學生都有具體的、可衡量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就是學生進行短期和長期學習的內在動力。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習者,可以像玩通關游戲一樣,進入下一個目標的深化學習中,自定步調進行學習;對于水平較低的學習者來說,可以在選擇合適層次的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在鞏固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2)擬真任務情境化設計 。
根據情境認知理論,在一定情境下的行動中,隱含在人的行動模式和處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會知識將在人和情境的交互中將發揮作用,更有利于知識的構建。游戲化學習和體驗學習都強調情境的創設,在游戲化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游戲化學習一般都將學習內容與一定的仿真學習場景相聯系,在仿真的虛擬場景中解決問題,完成階段性任務,在完成操作性任務過程中,進入強制化學習狀態,在體驗式課程設計中,可將學習內容分解成不同水平的學習任務,創設仿真學習情境。
(3)動機激發和獎勵策略 。
游戲化本身具有興趣性,并存在著內在獎勵與及激勵機制,來吸引學習者沉浸于參與的學習行為當中,游戲化學習使學習者更主動地接受學習。學生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會在操作對象和變量上變得積極,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控制權,并致力于這種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有研究表明,利用游戲給學生創造“流體驗”學習更容易沉浸,從而達到深層參與的效果[13]。大多數游戲里面都會設置一個積分榜,以此來顯示不同玩家的效率等級和成就。同樣,學生通過不同程度的學習可以獲得相應代表等級的徽章,例如學徒工徽章、熟練工徽章等。當這些里程碑式的任務完成時,學習者在獲得類似徽章的這種獎勵過程中成就感油然而生,并繼續投入到下一個任務的學習過程中。
(4)及時反饋策略。
游戲化學習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及時反饋。當學習者在完成測驗時,系統會對其做出相應的反饋,如給出正確的答案或者提供相應的思路或者線索,激發學習者繼續嘗試的熱情。在反饋機制的激勵下,學習者對自身的學習情況如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做出相應的調整措施,進入自我調節的學習狀態中。教師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的地位顯得無足輕重。每一位學生在學習自己所選擇的課程時,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學習速度、處理困難、核對答案、獲得反饋信息,必要時還可以觀看指導視頻,最終獲得積分并提高等級。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更像是一個顧問或是教練,只有當學生在某個特殊領域遇到困難并提出請求幫助的時,教師才會出現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5)反思和評價策略 。
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系統會通過可視化的數據記錄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如做練習的時間、學習視頻的時間、獲得的徽章數量以及成就等級。通過這些數據能反映出學生在哪方面是熟練的,以及在哪方面遇到了困難。教師會在幕后通過這些數據來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并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做出相應評價。在游戲化學習中,學習評價貫穿于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轉變了傳統的網絡教育中重視結果性評價的方式。
3 基于游戲化學習理念的體驗式網絡課程設計案例分析
3.1 課程設計框架
本課程是按照游戲化學習的設計結構來進行設計的。學習者進入學習課程界面之后,了解本門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和操作方法、定量式的評價方式介紹。課程主要分為五大模塊,按照由易到難的進階方式安排知識點銜接。五大模塊均采用相同的學習內容組織形式,包括微視頻知識點導入、學習任務及反思評價。課程僅要求學習者學習前三大模塊,后三大模塊為選學內容。
課程知識點的學習主要是以豐富的作業為學習載體。根據游戲的設計特點,每一個模塊主題都根據知識點的內部結構和邏輯特點,按照由淺入深的進階方式將知識點以操作式的任務進行學習。此作業是基于真實的學習情境,在真實的案例情境中,分解案例情境中的知識點,將知識點設計成作業的形式,學生在人機操作過程中完成知識點內化。系統會根據學生對作業的完成情況及時做出反饋,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習者。不符合要求的作業,系統會自動打回重做,并做出懲罰,如扣除相應的積分。
關于學習的評價,主要是采用定量式的評價方式,區別于網絡課程注重定性評價的思路。在學習過程中,計算機軟件會記錄整個過程,將各項指標參數作為打分的依據。學生學習過程評價會以學習積分的形式呈現,并讓學生在學習競爭中獲得學習動力。學習積分很好地反映了一個學生在班級學習活動投入的總體情況,積分的多少與學習質量沒有直接關系,只與學習活動的積極程度與活動量相關。根據積分數量,系統會根據學生積分和本班最高分的差率自動劃分為5個等級。學習者通過查看積分了解其它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在相互競爭中促進學習熱情,激發學習動機。
3.2 體驗式網絡課程學習效果
本文主要通過平臺上的統計數據和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感受來分析網絡課程設計的學習成效。共有291個本科生選修了本門課程,其中有198人完成了本門課程,有23人超額完成了所學內容。通過學生發表自己的學習感受可簡單發現,本門課程提高了課程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結語
新媒體聯盟(NMC)及Educause學習計劃的最新NMCHorizon報告稱,對未來5年高等教育戰略技術規劃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有6個,其中3個就是便攜式小工具、游戲化以及學習分析。該報告指出未來2~3年內的趨勢是游戲以及游戲化。游戲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已經越來越多地引入到課程中,游戲化將利用游戲自身的機制和文化來塑造課程本身,創新課程設計模式[14]。游戲化學習與高校網絡課程相結合,也必將給高等教學帶來巨大的革新。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梁林梅,焦建利.我國網絡課程現狀的調查與反思[J].開放教育研究,2002(6).
[2] 伍順比,江 玲.網絡課程設計缺失和應對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07(12).
[3] QUIRE,K D.Replaying history:Learning world history throughplaying civilization III[D].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4.
[4] 程君青,朱曉菊.教育游戲的國內外研究綜述 [J].現代教育技術,2007(7).
[5]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等.教育游戲的動機、成效及若干問題之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 2008(6).
[6] 王大平.基于游戲化學習的網絡教學交互設計研究[D].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2005.
[7] KOLB D A.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M].王燦明,朱水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14173.
[8] LINDA A MOONEY,BOB EDWARDS.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socialogy: service learning and other community based learning initiatives[J].Teaching Sociology, 29(2):181194.
[9] LAURA JOPLIN.On defin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004(1):1720.
網絡背景高職化學課程自主學習
目前的網絡信息技術已經開始與基礎的教育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整個教學課程改革的趨勢,當下的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高職院校的化學是以實驗為主的一門學科,主要就是以實驗為主的知識學習和研究方法的學科,這門學科的本質就是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化學類現象,也可以學習化學的知識,所以化學學科是有普及性和實用性的,這些都體現出來化學是一門極富自主性的學科,而如今的高科技信息網絡時代就可以很好地為化學的自主學習提供途徑,為開放式的化學自主化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一、基于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化學習的特點和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化的學習就是指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利用一些創造性的學習活動來達到學生自身自動性的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探究,自主學習的動力是來自于學生自我的激發。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可以自我意識到學習的結果,對自己學習的整個的過程進行控制,自主學習者在進行學習之前可以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可以做好充足的學習準備,學習者可以學習過程的進度和方法進行調節,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和評價。
在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運用網絡,利用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對學科進行學習的形式的表現,它主要就是有以下的特點:(1)充分的自主性,在網絡化背景下的學習方式,是學生自主化學習的體現,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管理過程,整個的學習活動都是學生自己引出的,而整個學習活動的任務也由學生自己主動完成的,整個學習的過程充分地體現出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2)充分的獨立性,在網絡背景下的學習是完全不依賴教師和其他人自己獨立主動完成的,這種學習方式是沒有外界給予的學習壓力,也沒有任何人進行監督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否有效完全是取決于學習者自身的學習能力,還有學習者對自我的控制能力。(3)豐富多樣化,信息網絡資源中的網絡學習資源是多種多樣的,這是因為網絡中的學習資源的來源是多樣化的,可以是不同的群體提供的,這就是會呈現出許多的不同意見,不同人群提出的觀點就會在一起對立。(4)充分的互動性,因為網絡平臺交互性的特點,所以在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學習是具有一定的互動性的,也實現了學生合作性學習,在網絡的平臺里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和其他的學習者平等地進行溝通和對問題進行探討,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二、基于網絡背景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1.對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策略
在當今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了各種先進科技知識傳播的主體,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尋自己想要的信息,這種網絡信息技術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所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信息能力主要就是包括對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以及運用能力等。一般都是由教師提出一個觀點,學生通過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去查找可以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資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提出一些觀點給學生,通過網絡與學生對觀點進行探討。如果學生在研討的過程找出了自己認可的觀點,這就會促使學生通過網絡平臺來查找自己一些論據材料來證實自己的觀點,這就使得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目標,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多方位的資料查詢,經過一系列的整理分析最終把自己所得的論證觀點的資料交給教師。在這個尋找論據資料的過程就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2.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策略
探究能力就是對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可以使得不同個性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教師可以設置不同學習策略,可以是先分析在進行綜合的學習策略,就是把許多不同的復雜問題劃分為許多簡單的問題,進行逐一的解決,最后把所得結果進行統一的綜合,把這些簡單問題的答案進行總結綜合??梢允窍染C合后分析的學習策略,就是把所有的問題聚到一起匯成一個整體,在對這個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進分析,在這種學習策略中教師要提供一定的分析思路,可以讓學生提高對問題進行綜合性分析的能力。
三、高職化學課程進行網絡自主化學習的優點
1.高職教育的目標給網絡背景下化學自主化學習提供了基礎
高職教育的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適應我國生產和建設以及管理的各個崗位輸送大批的專業性人才,這就讓高職教育很好地擺脫了以往應試教育的約束,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師就可以根據現實的狀況來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為了適應信息網絡時代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可以對教學的模式進行大膽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訓練學生的自主化的學習能力。
2.高職院校校園網的建立為網絡化自主化學習提供保證
隨著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高職院校已經建立起了全面的校園網絡,很多多媒體設備開始步入到教學的課堂中,校園網絡中各種軟件的配備為現代化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網絡平臺,目前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和學習都開始改變人們的教育和學習的方式,網絡的便利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的眼界得到了很好的開闊,也給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一個好的途徑,使得網絡技術和化學的教學找到了契合點,為高職化學教學的建立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網絡學習平臺,使學生自主化學習活動提供一定的技術保證。
3.高職化學的教材為進行網絡化化學自主化學習提供了物質基礎
高等職業教育中化學課程是基本的課程,高職化學教材的內容不是都適合通過網絡來進行自主化學習的,比如許多比較抽象的內容是要通過化學實驗才可以理解的,總體來說,化學知識的內容內在的聯系性是比較強的,化學教材對內容的處理已經十分的仔細了,有一些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或者是與生活有關聯的內容都是可以作為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的對象。在化學教學的實踐中可以發現,化學的教材中一些有關元素周期律和化學與材料以及化學與能源等,這一類的內容通過網絡的自主化的學習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的,這些內容也為開展網絡背景下的高職化學課程自主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四、基于網絡背景下的高職化學自主化學習的特征
1.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化學課程學習的自主性
網絡環境自身具備的特點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決定了網絡背景下自主學習的開放性,網絡資源平臺的資源共享性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瘜W課程的自主化學習就是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而且這種學習活動的內容的選擇是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約束的,在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化學習是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的,在學習化學與環境類的內容時,學生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找尋發生在我們身邊環境污染的案例,在對其主要的化學污染物進行分析,比如為什么在抽煙的環境里不抽煙的人也會受到危害,這就是由于四氯二惡英的化學性質造成的,學生發現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就會積極地運用網絡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查詢,這就促進了網絡信息的交流,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化的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2.網絡環境里資源的大量性和化學方式的多樣性
化學可以進行自主的學習是因為化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化學學習方法的多種性,這也就為學生在網絡背景下自主的學習化學提供了基礎,化學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化學學科與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是有聯系的,而網絡環境資源的大量化更加地契合了化學學科范圍的廣泛化,能夠為不同學習特征的學生提供一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資源,這就推動了學生對知識獲取的渴望和進行自主化學習的興趣。
五、基于網絡背景下自主化學習對高職化學教學的要求
1.對化學教學中角色的改變是基礎條件
進行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化的化學學習,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實施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自主學習的條件,自主學習的條件是與教學和學習的角色之間轉變有關系的,教師的教學角色首先就要進行改變,在過去傳統的化學教學中,一直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許多的化學實驗也是由教師完成的,在網絡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也要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對學生學習知識的促進者,把學生轉化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具體來說,在網絡背景下的化學教學,就是要求教師不再以傳授為主,而要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為主,使得學生真正的變成學習的主宰者,學生也不再是以前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自主的進行知識探求與積極學習者。
2.學生學習化學方式的轉變是關鍵
隨著網絡背景下的學習方式的開放性,人們的學習方式與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對高職化學課程的教學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條件不斷的放松,讓許多的人獲得了學習的機會,但是整體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下降,許多學生的化學基礎很弱,自主化學習的能力不夠,所以為了可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網絡課程教學要求,化學老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促進他們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被動學習轉入到自主化的學習。
六、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網絡背景下的化學課程教學可以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網絡學習的資源大多數都經過一些圖形和音頻以及影像等形式表現出來的,而這些表現的形式正好符合當下學生的個性需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處理能力,在網絡背景下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化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擴展了學生的化學眼界,提升了化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宏才.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模式實施的要點[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9,(2):277-279.
關鍵詞:有機化學;網絡教學;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2-0015-02
有機化學是化學科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二級學科,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講授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和合成方法等知識。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教師通常采用機械灌輸的教學方法,巨量的信息魚貫而入,學生常因來不及消化、難于理解,而陷入聽不懂、記不住的被動境地,為了打破這種僵化的教學局面,我們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探索,充分利用教學新科技手段、結合互聯網模式,在本科教學中開展了O2O有機化學網絡教學課
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較為科學的有機化學教學體系。
一、網絡課程的建課方法
哈爾濱理工大學統一引入了超星公司的網絡教學平臺,為每位教師和學生匹配了不同的登錄身份及權
限。每學期開課之前,教師向學校管理員提出開課申請,經管理員審核后,教師將課程內容下發給所教授班級的學生,學生以學習用戶賬號身份登錄后,即可讀取到自己所在班級任課教師發下來的網絡教學資源。任課教師通過該平臺能夠完成建課、布置作業、下發參考資料、設置測驗、答疑、發起討論、查看教學統計等等教學活動。其中建課是教師進行網絡課程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將課程知識碎片化,分節點制作教學資料,上傳到網上,供學生閱讀觀看。其中“課程內容”編輯器,是制作網絡教學課程的核心,在“課程內容”編輯器中可以運用多類型教學素材,諸如插入圖片、輸入音頻、插入視頻、插入文檔、插入超星圖書館資料庫內容、插入其他素材的超級鏈接網絡地址等。熟練掌握這些素材的組織方法,可以令課程內容的內涵豐富、包羅萬象。
二、有C化學網絡教學模式的選擇
網絡教學應用于教學常見的有三種模式:理論講授、翻轉課堂、輔助教學。我們教學團隊把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理論講授與課程輔導有機結合的方
式,將有機化學課程引入網絡教學,具體做法是任課教師將教學視頻和教學PPT等諸多素材,置于網絡教學空間中,學生可以對淺顯的知識進行一般性收看,重點知識循環播放,難點知識逐幀研讀。而輔助教學功能體現在,利用思考題、考試、討論題的形式設置,讓學生邊學習,邊思考互動,在互動社區,學生可以給教師的教學提改進意見,體現了“教學相長”,促進了教學內容的不斷完善。教師通過廣泛收集學生意見,不斷完善課堂教學,體現了“持續改進”的思想。學生可以提出學習疑惑,與教師、其它學生一起討論互動。
我們教學團隊也曾嘗試搞課程翻轉,但是效果不夠理想,分析其原因是由有機化學的學科特點決定的,通
常教師在理論課的講授中,常常有意識地將各章節串
線,注重教學內容的連貫性,使學生跟隨教師在不斷復習前面的內容,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經過反復的強化會令學生形成牢固的知識框架。而采用課堂翻轉的教學過程則是,學生先自學、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的方法進行,由于有機化學知識比較深奧,大部分學生很難通過自學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分散自學后的講述,勢必會存在瑕疵甚至錯誤,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自學時常常不得要領,在反轉課堂時幾乎無法闡述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而在其他學生講述的時候,他又難以分辨出正誤。課堂時間所限,教師在評述時,會把重點放在難點和糾錯上面去,知識結構不容易做到面面俱到、條理清晰,其不良后果是造成部分程度弱的學生或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更加容易陷入知識框架不清晰、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的狀況。
三、有機化學網絡教學課程教法選擇的策略
有機化學的教學環境如今變得更加立體了,包括課堂學習、實驗室做實驗、圖書館拓展閱讀、網絡教學空間的網上學習,有效地整合利用這些資源,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是做好有機化學教學的重要保障。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類似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等內容,其規則都是人為規定的,比較適合教師用理論講授的方法,可以在實體課堂中完成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展現,學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多看、多練、牢
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適合用化學制圖軟件,如chemoffice的系列軟件,將特征模型繪制出來,如果能輔以Flas,則會很更加生動形象,在課堂上PPT的方式演示出來 ,也可以共享到網絡教學空間上去。有機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是前人經過實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的精髓,教師可以選擇課堂講解,還可將教學
PPT共享到網絡教學空間上去,這部分內容通常比較容易理解,學生掌握規律充分理解并分類記憶即可。在學習有機物制備方法時,可配以實驗室的演示視頻,并要求學生動手做實驗。各種類型有機反應的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及其影響因素,是有機化學學科中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領學生步步深入,逐步分析推導進而形成結論,反復、累次重演這個分析求解過程,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有機結構理論、反應機理時,要帶領學生連續、重復地進行階段性總結,剖析現象見本質,在漸進式學習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可以在網絡互動社區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有機化合物的分離鑒定知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測定,則需要通過教師理論講述后,恰當地配合實驗教學視頻,同時強化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四、開設有機化學網絡課程的思考
(一)有機化學教學宜選用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
相結合的模式
有機化學學科的教學,無論是線上教學內容設置,
還是線下實體課堂的教學,都要引領學生一起復述、歸
納,試著讓學生對接觸到的每一個有機化學反應,總結其反應原理、分析其反應條件剖析其反應歷程。并要求學生們自己進行各類官能團化合物的反應與合成方法小結,后期再進行逆合成分析講解,幫助學生們掌握設計反應的一般方法。 在傳統的有機化學課堂上,教師充分運用的啟發式誘導,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逐層推進的方法帶動學生漸入佳境。而單純的網絡論理教學的效果很難達到這個效果,一個個并行的知識節點陳列,貌似并列的關系,往往讓學生難以體會其中千絲萬縷的邏輯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常用到提問、設問等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參與互動,教師往往可以通過學生細微的表情變化,捕捉到學生的領會程度或者存在的疑惑,這種微妙的課堂互動,則是網絡課堂難以彌補的缺憾。
網絡教學的優勢在于自由靈活。在現實課堂中,一些學生因為不敢提問,或者時間所限沒有機會提問,網絡的開闊的空間讓學生們打消了這個顧慮,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在小組學習和討論中,大家提出研究問題,提出創新思想,有助于學生抓住某一個興趣點,從而深入探究,為開展科研訓練打下很好的基礎。在網絡教學中,可加大力度多關注學術動態, 將學術前沿引入教學當中,將自己的科研項目和研究成果結合教材相關章節滲入教學環境,帶領學生進行橫向拓展、縱向挖掘 。
(二)網絡教學推廣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國目前網絡教學方興未艾,但是并非每個高校都建立了高效的W絡教學平臺。因而困擾廣大任課教師的問題有很多,諸如如何制作網課,網課的存儲服務器問題怎么解決,如何實現師生的共享與互動,網絡教學與日常教學的關系,如何量化網絡教學中教師的工作
量,教師的積極性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檢測,網絡教學檢測結果如何與學生學習成績評價系統接軌等等。
一些老教師雖然是教學的高手、科研的行家,但是在利用現代網絡科技教育手段上,卻感覺力不從心,有諸多技術障礙需要克服,也有一些障礙是來自教師心理,阻礙著網絡教學課程的發展與完善。此外,制作軟件的局限性也是擺在教師面前的課題,網絡素材制作方法有很多,受版權、版本等限制,教師計算機技能各異等影響,教師間的教學交流、教學研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縛。
綜上所述,我們教學團隊將有機化學引入網絡教學模式教育實踐,探索將有機化學知識合理碎片化、富媒體化,充分利用實體教室、實驗室、網絡教學空間,教學內容更豐富,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聆聽教師的講授,有便捷的渠道與教師、其他學生進行線上討論與溝通,網絡教學平臺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充分地記載,為教學改進和教學效果評估,提供了很好的數學依據。線上線下互相補充的教學方式,在有機化學教學中以結構、物性、制備方法、化學性質、反應機理、用途、創新設計構想為脈絡,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手段結合起來,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伴_放式”學習和“開放式”提問,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創新意識思考,這種傳承與創新結合、繼承與揚棄并舉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本功;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活其創新思維。
參考資料:
【關鍵詞】 網絡化 網絡課程 信息化教學
引言:人類社會生產力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影響下獲得了空前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人們行為和思維方式的改變。人們借助于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開始不斷拓寬自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了全新變革,使足不出戶就了解世界成為現實。信息化的發展影響領域很廣,已經影響到了教學領域,傳統教學手段被信息化教學方式取而代之。
一、網絡教學發展現狀評價
網絡教學的發展具有深刻現實意義,不僅推動了學習理念的變革和課程資源的數字化,而且加快了計算機課程的網絡化進程。最近幾年,在計算機相關專業硬件條件日趨完備的背景下,計算機專業實行網絡教學成為可能。很多學校也開始進行網絡課程建設,并且進行了不斷探索,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加快建設進程,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策略,比如行政推動、平臺建設和完善制度等。筆者結合網絡教學理論,借助于本文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路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系統,主要分成四個模塊進行闡述,教學資源管理模塊、學生學習模塊、教師教學模塊和學習成果評價模塊。
二、計算機網絡課程信息化平臺
2.1教學資源管理模塊
①資源統一管理。資源統一管理是是系統比較重要的功能,主要方便資源上傳者和資源審核者使用,主要作用是上傳、修改、刪除和審核等,資源上傳者者的主體是多元的,比如系統管理員、教師用戶和學生用戶,資源審核者主要有系統管理員和教師用戶。
②資源檢索。由于每個用戶需求不同,因此需求會導致不同的檢索,系統根據不同用戶的使用權權限,可以給出準確應答。
③資源分類。資源分類功能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
④用戶管理。用戶信息是一種特殊的系統資源,也需要給予特別關注。教師、學生所擁有的使用權限不同,對系統的使用程度也不同。
2.2學生學習模塊
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將網絡化教育與自主學習理念相結合,使得通過網絡渠道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成為可能。網絡化自主教學的突出優點是打破了地域和時間限制,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在登錄系統之后可以進行的操作很多,比如自己設計教學目標、自己安排學習時間、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己提交作業等,系統則會根據學生的操作給出相應反饋。學生學習模塊的設計是在全面考慮學生學習特點學習層次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的使用權限允許學生自己設計教學計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教師教學模塊
計算機網絡課程實施信息化教學促進了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在單純充當知識傳授者,更多地充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指導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是向學生提供信息和資源,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網絡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的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現在: ①任務的變化。傳統教學方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課堂上大部分時間用來講授知識,向學生提供學習所必要知識和信息資源。但是在網絡化環境下,教師雖然依然為學生提供相關指導,但是重在啟發和服務,最終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②授課方式變化。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使用的授課方式為集中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比較統一,但是教學方式網絡信息化之后,教師因材施教成為可能,這使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③教師地位的變化。以往教學活動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有絕對權威,然而網絡信息化環境下,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被打破,教師成為動態、可變角色。
2.4學習成果評估模塊
教師教學活動進行完之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評,系統專門設置了學習成果測評模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別為學習結果、學習過程和學習表現。學生完成作業或者作品之后上傳至系統教師模塊供教師檢查,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或者作品情況給出正確評分。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網絡化背景下,計算機網絡課程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師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新型教學平臺將會出現,計算機網絡教學會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南國農.信息化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模式;網絡化平臺;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教育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空前的重視。為了培養具有信息應用和開發能力的創新型和應用型藥學人才,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目標,高等院校加快了計算機教學向網絡化邁進的步伐。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層次不同、學生自學能力差別大、依賴性強、計算機教學中缺乏藥學專業特色等特點,我們從2004年開始探索大學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建設與應用研究,并申請了遼寧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網絡化教學模式研究”,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建設了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和Red Hat Linux操作系統的教學服務器,構建了功能齊全的Web架構的網絡教學平臺,創建了適于網絡環境的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實現了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課程多媒體教學和無紙化考試系統,基本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高等藥學專業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為系統地總結網絡化教學模式規律,推進網絡化教學體系的建設和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2發揮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模式優勢,構建網絡化教學平臺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念走向教學實踐的產物,它既要反映特定教學理念的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指導教學實踐,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大學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的建設,構建基于網絡化的計算機教學平臺。計算機教學具有開設課程多,學生數量多、實驗多、教學參考資料多樣化、知識更新快、音視頻形式的實驗素材為主等特點,同時存在實驗結果需要電子存檔處理、學生間易于相互抄襲、學生隨意上傳資料造成服務器存儲容量不足等問題。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學校對計算機教學設備有一定投入,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手段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對教學設備和資源的管理開發和綜合利用不夠,有些已開設的計算機課程不能充分利用計算機自身資源,已開發的多媒體課程或網絡課程的結構模式、構架不盡規范,很難在統一的教學平臺上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對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不明顯。
為了創建一個簡明高效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我們先后嘗試了Windows 2003 Server、Linux等服務器操作系統作為后臺服務器,同時分別嘗試了NetUse模式、Windows工作組模式、Windows域環境模式、Linux賬戶管理模式和SQL Server + Web管理模式等多種管理方式,最終定位于Windows 2003 Server + SQL Server2005 + Web相結合的綜合管理模式,共配置了三臺服務器,構建了通暢的局域網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平臺。該平臺為每個學生設立一個獨立賬號、通過Web管理賬號密碼,為每個學生設定一個專屬的磁盤空間,避免了學生相互抄襲等惰性現象的發生。該平臺適用于不同層次的網絡化教學,在校學生作業及實驗結果可隨時上傳/下載,學生也可異地訪問教師教案、實驗素材、參考資料等,學生還可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網絡討論區及時相互展開討論或由教師參與解答。在創建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的同時,對計算機硬件設備進行了開發,通過建設多媒體教育信息資源網絡,把語音、圖像和視聽信息資源等集成在一起,并通過對音頻、視頻信號的模數轉換和數據壓縮、解壓等過程,實現計算機對不同媒體信息的存貯、傳遞、加工、變換和檢索。這種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多媒體系統,大大擴展了單機多媒體系統的功能,它不僅具有各種媒體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網上多媒體信息傳遞和多媒體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了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為構建網絡化的計算機教學平臺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3針對藥學專業學生特點,探索網絡環境下的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
成功的教學模式都具有明顯的適應性和針對性。現代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應以滿足開放、網絡、多種媒體、學生為中心等基本要求為目標,各個層次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育理念,實現培養目標,指導教學活動方面是統一的,但在具體方法、形式、模式建立的依據上又必須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性。由于藥學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具有部分學生自學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應用能力等特點,網絡環境下的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實際可行的途徑。
網絡化教學分為異步教學和同步教學。同步教學具有空間上的自由度,異步教學則在空間和時間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歸級交叉分層次教學模式是近幾年在實踐中產生出來的適應性較廣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實際操作易于組織,具有適于應用,便于檢驗;干擾因素少,負面效應少,成果顯著等特點。網絡化計算機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借鑒上述指導思想,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和課程劃分成不同層次,以便使學生自主選擇,適應各自的學習環境。基礎較差的同學可從低層次學起,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同時采用異步教學方式,課堂以外拓展學習內容;基礎較好的同學在熟練掌握教學基本內容和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上,注重擴充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層次上增加難度大及應用廣泛的開放性的計算機知識,提高綜合應用計算機能力及結合藥學專業自主開發計算機應用的能力。這種網絡環境下的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既增強了基礎較差的同學學習計算機課程的信心,又增強了學習好的同學更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突出了實事求是、注重發展、人文科學等網絡化教學的特點和要求,為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指導。
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時空不限性給教學活動帶來虛擬性。這種虛擬教學可分為校內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內模式是指在校園網上開發的各種教育應用,讓學生在課上共享教學資源以及課下利用業余時間上機,繼續課堂中沒有完成的有關開放性的計算機技能培養知識;校外模式則是指網上遠程教育,可以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點,在離開學校后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和平臺。把校內模式與校外模式有機結合,將成為一個無縫連接的新型教育系統。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能真正實現學生與計算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交互。學生與機器的交互是通過課件或網絡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講解,教師通過網絡環境感知學生學習的過程及遇到的困難,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解決;學生與學生的交互是通過網絡平臺協同學習、共同探索和解決問題實現的;學生與老師的交互表現在當教學環境感知到學生的困難并經初步引導無效時,由教師親自輔導。
4開展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與案例化教學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內容覆蓋面廣、強調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學科。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室里先進行課堂講授,課后學生再上機實踐。我們對在教室里連續2個學時上理論大課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 30%的學生反映由于缺乏計算機環境,理論教學枯燥,后一個學時的聽課效果明顯不如第一個學時,注意力不能集中;50%的學生反映由于不能及時上機或間隔時間較長上機,許多教學內容已經淡忘,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為此,我們在網絡平臺上開展網絡化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一方面將理論課和實驗課都安排在機房中的網絡環境中進行,邊講邊練,理論和實驗交叉進行,學生將所學內容及時消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結合藥學專業的特點,把教學過程中主要知識點由一個更加貼近藥學實際應用的實例來引出,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在哪里使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更加規范、準確的應用計算機進行操作打下了基礎,案例教學的實踐凸現了較強的優勢。
5引入網絡無紙化考試,完善網絡環境下題庫建設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的學科,筆答試卷無法全面考察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過大比例的選擇、填空、簡答題只能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一些條條框框,不但學生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則要求學生了解一門編程語言,掌握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思想與方法。由于編程語言中對語句的細節格式要求較為嚴格,在傳統的筆答試卷中學生丟分率非常高,因此不得不降低編程的難度。而在實際的程序語言環境中不但界面非常友好,而且還有功能強大的提示、調試、診斷系統,程序設計者可以從繁重的瑣碎記憶中解脫出來,致力于程序功能的開發。傳統的筆試考試模式對于計算機課程有很多弊端,特別是對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教學不合適。為進一步強化計算機教學工作,實現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我校在自主開發的網絡化教學平臺上又設計完成了具有沈陽藥科大學計算機教研室自主產權的計算機技術基礎(Visual Basic)無紙化考試系統,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進行更全面的雙向考核, 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和實際能力的測試。
網絡環境下的無紙化考試系統需要進行題庫建設。針對網絡教學平臺層次適應性教學模式的特點,我們分別為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兩門課程設計了大量的考試題目,組成了適合各層次學生計算機課程考核的題庫和管理規則,題庫中的每一道試題都有相應的測量特征參數,用以保證試題的出處和權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試題出題策略和試卷模型,用以保證所組成的試卷與考核目標間的一致性,避免了人為經驗命題帶來的考試內容不一致
或出現各種偏差的可能,有效地減少了專家命題的繁復勞動,也保證了高質量的試題能夠得到可靠的重復利用。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在線評閱功能也,也為試卷質量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了計算機教學質量。
6結語
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特別要注重信息科學課程更要充分利用和發揮信息技術及資源的優勢,在狠抓教學質量上下功夫。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按照預定的目標和計劃,我校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基本建成。它強化了教育工作者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理念,促進了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深化,促進了學科內涵的發展,促進了師資團隊的建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大學計算機課程網絡化教學體系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衛國.當前深化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幾個問題[J].大學教育科學,2003(1):49-51.
[2] 潘洪軍.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結構體系構建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5,195(4):116-118.
[3] 余善云.現代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4] 姚利民,陳劍光.多媒體網絡技術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J].中國遠程教育,2002(6):3-7.
[5] 楊起帆.計算機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211”培養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課程;現狀分析;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012) 19-0000-02
1 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源的重要的途徑。信息的網絡化、社會化都受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影響,這就對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一些中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相對落后,與實際脫離并且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教學的要求與主要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距離,并且與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相配套的實習、實訓設備與實際的計算機發展具有很大的差距,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實驗不能按照要求進行,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提高的進程。
2 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優化分析策略
為了提高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深化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應該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進行優化,具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課程體系的優化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程要根據中職學生自身特點安排。一般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動手能力有限,所以學校應該注重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對課程的認識從感性逐步過渡到理性,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相關知識,提高其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力。與此同時,也要針對學生自身實際制定其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某一個領域的培養,這樣才能使他們在畢業之后迅速適應崗位的需要。為此,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安排上應該從網站建設、互聯網網絡管理、網絡搭建幾個方面著手,重點培養學生在這幾個方面的實際動手能力。并且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接受和動手能力將學生分成專業的興趣小組,對其制定教學技術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社會需求安排學時的比例以及教學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盡快的掌握職業崗位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逐步掌握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并將這些原理方法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學習中,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對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判斷、從而解決問題??偠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中要逐步的培養學生掌握理解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具有職業技能,勝任職業崗位。
2.2 構建網絡教學環境
網絡環境是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網絡教學的基礎,也是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上的教學系統。網絡是知識與信息的載體,也是書籍、媒介等教育媒體的延伸。中職院校的網絡環境教學環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建設實驗、實訓室局域網教學環境。首先要實現多媒體教室實現內部的網絡連通,這樣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向學生實行廣播教學,并且在網絡環境下訓練學生的網絡操作能力。
(2)建設校園局域網教學環境。校園網的教育網絡環境下,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但可以進行個別化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進行協作性的教學方式,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方式。例如老師在講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關Windows網絡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時就可以使用校園網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將學生分為幾組,每一組配設一部服務器,通過設置校園網的路由器,就可以使教學中所有的計算機訪問到這些服務器,這樣就可以將教學課件等資源與互聯網上的資源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練習、測試,強化學生的知識體系。
(3)建設互聯網教學環境?;ヂ摼W上的資源豐富,并且信息速度更新很快,就可以彌補常規教學中知識更新不足的缺陷,也可填補學校專業設備和教學資源的不足,同時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手段,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傊?,互聯網資源可以作為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是教室中很難擁有的教材,這樣可以豐富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內容,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當然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實訓的過程中,也要合理的利用這些網絡資源,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
2.3 教學方法的優化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占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網絡的拓撲結構、網絡設備、網絡應用、網絡體系等方面。中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在知識的運用上要理論聯系實際。例如,在學習網絡設備中的網卡時,老師在介紹的是網絡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時,要注重與實踐的結合,即結合網卡的性能指標及其分類介紹網卡的選型、安裝等知識,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掌握知識。老師在介紹網絡技術應用中有關電子郵件等的工作原理、協議等比較枯燥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實際的電子郵件,這樣在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對實際應用的認識。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的實驗、實訓教學中,更需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在面對工作學習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時的獨立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只有通過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夠真正達到教學方法優化的目的。首先老師要是一名積極的學習者及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并且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趕上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
2.4 豐富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時效性非常重要,為了提高其實效性,應該采用項目教學的方法。即建立工作學習興趣群,在實訓室建設時打破常規的實訓室設置,根據興趣群的需要建立四到七人的興趣小組,并且按照獨立的單元配置控制模塊、交換器、路由器等,并由教師布置相應的工作任務,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間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成員在獨立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要和其他隊員交換角色,在團結合作的基礎上理解掌握有關網絡管理、網站建設、網絡搭建等知識,這樣,不但培養了同學們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為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內容上也要注重將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融入其中,在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設計制作、現場模擬、案例分析等各種方式,豐富教學過程,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共享、網絡通信的特征,在有效縮短老師和學生之間距離的基礎上,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提高教學的效果。
2.5 強化知識考核
知識的考核在充分發揮教學的實際效果、督促和引導功能的同時,也能夠鑒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是人才培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效果的鑒定方法,可以有效的促進人才的培養質量。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理論考核時要跟具體的實際結合,獨立完成有關網絡等方面的實際操作。在考核的內容上,要注重將實際技能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檢測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傊浞职l揮知識考核的多種功能,平時多考核并與期末的總結性的考核密切結合,夯實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理解,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結論
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的優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深化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響."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8).
[2]褚建立.許運華,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改革與創新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7(5).
[3]胡飛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開發與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09,30(17).
[4]魯志萍.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8(5).
一、開放教育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現狀
自從1999年啟動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以來,通過電大在線三級教學平臺的不斷完善,已逐漸形成“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自學為主,導學為輔”的教學形式。教學模式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也是難點和重點。中央電大從2006年秋季對信息化會計課程實施考核形式改革。通過考核既要檢測學生對會計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要檢測學生對會計軟件工作原理的運用程度,重點考核學生對會計軟件的實際操作能力。中央電大在形成性考核平臺公布的十五個考核任務,其中考核一是理論考核,考核學生對信息化會計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考核二到考核十五是實踐考核,采用計算機網絡與學習軟件相結合方式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考核。與傳統的形成性考核相比,實施全面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平時學習,推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和提高。課程教學上要求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建立服務于學生個別化學習的教學環境。信息化會計的操作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工作經驗存在差異,在接受信息化會計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方面還存在差距?;鶎与姶笤谡n程教學及服務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
(一)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影響教學效果 信息化會計課程的教學要求輔導教師至少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若由不能兩者具備的輔導教師實施教學,其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縣級電大。
輔導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時容易存在兩個誤區:一是忽視引導學生完成系統理論知識學習。學生基礎理論知識不扎實不易理解實務操作,獨立完成理論考核有困難,主要通過查找資料來完成。二是忽視引導學生完成實驗練習。部分教學點輔導教師缺乏會計專業知識,面授課以輔導學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考核知識點,尤其是考核二到考核十五的實踐考核。這種教學過程機械化,會導致學生依賴教師心理嚴重。這種忽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原本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知識,學生掌握起來很困難,即使實踐考核任務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也無法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學生學習動機不純,自主學習效率不高 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主要來自社會成人,他們可能因為職務晉升需要、加工資等因素而參加學習,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學習期間以順利通過課程考試為首要目的,對能否真正獲取知識并不在意。學習目標低,缺乏學習動力。且基本上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工學矛盾突出,難以主動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認真學習,平常比較關注的是期末復習模擬題及相關復習資料。與其他課程相比較,信息化會計課程的到課率相對較高,但主要是以完成考核任務為主,希望面授課經過教師的指導,順利通過課程考核。電大在線學習平臺提供課程教學輔導,還可利用課程討論答疑。學習平臺資源利用率還不太高,學生對這些資源并不感興趣,所以許多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能夠自覺完成課程實驗操作的學生尚不太多。
(三)教學軟件操作繁瑣,教學點難以提供實時教學服務 不管是在信息化會計課程的實驗練習還是實踐考核過程,都需要安裝教學軟件。開放教育學生一邊參與工作,一邊參與電大學習,學習時間有限,特別是外地學生,一般在家或辦公室完成學習任務。盡管廣播電視大學通過教學平臺提供多種形式教學資源,包括IP課件、開展教學活動、進行論壇答疑等多種教學服務,而在實時教學服務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學軟件安裝不成功難以得到實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進行信息化會計理論的學習,還要進行上機實驗操作練習,然而軟件的安裝存在諸多問題。開放教育學生往往在家里或辦公室出現教學軟件安裝不成功情況,可能是計算機的配置差異引起,也有可能是學生自身安裝不當引起,這時迫切需要得到教師的實時指導,如果通過課程討論區,E-Mail郵件答疑,難以得到及時回復。二是實驗練習或實踐考核中操作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學生對軟件掌握的程度不同,操作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若無法得到解決,將導致很多學生在家里無法完成練習及實踐考核任務,使學習過程中斷,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述問題的存在會使學生的開放性學習受到阻礙,這有悖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初衷。
二、基于網絡考核的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構建
網絡環境下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應該建立適合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和教學支持服務體系。課程教學離不開學生、輔導教師、班主任、技術人員的參與,教學過程中明確各方的職責,并且充分體現一個中心一個目標,即“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以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為目標”。通過多方努力促使課程教學及其考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操作技能,確保教學質量,滿足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引學過程 班主任通過短信、QQ群等方式通知學生信息化會計課程的教學安排及考核方式,要求學生及時到中央電大形成性考核平臺注冊,并且按時參加導學課。輔導教師一方面通過導學課為學生下一步自主學習提供指導,主要對教學資源、教學媒體、教學軟件安裝、課程形成性考核情況等相關內容進行介紹;另一方面為未能參加導學課的同學提供網絡導學服務,如制作幻燈片,錄制教學軟件安裝視頻等。學生在該階段的學習是自覺完成課程的注冊、熟悉導學課內容及學會安裝教學軟件等。
(二)接受與探究學習過程 本階段教學中,主要體現教學點的“助學”與學生的“自學”相結合。
(1)助學?!爸鷮W”也稱面授輔導,即提供教學服務支持。輔導教師的面授教學應該進行合理安排,具體教學內容涉及基礎理論知識和財務軟件學習。面授課不能忽視會計信息化理論知識的講解,另外財務軟件的學習可以進行模塊化教學,財務軟件內容包括賬務處理子系統、報表處理子系統、工資管理子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子系統、存貨管理子系統、采購與應付子系統、銷售與應收子系統。本階段的教學中,以案例進行啟發式引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主,而并非簡單的操作演示,并且提出一些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學服務支持一方面為學生提供IP課件等視頻資源,另一方面提供自學過程幫助,主要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和疑問,提高學生利用網絡的技能,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學生利用電話、論壇、電子郵件等交流平臺,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網上討論交流,甚至以QQ遠程協作的方式完成學習幫助。
(2)自學?!白詫W”指學生自主選擇并利用媒體資源和交互手段,依靠自身努力完成學習,包括完成課后的實驗操作。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獨立、系統地完成一套會計實驗的操作,包括從系統初始化、記賬憑證的輸入、記賬到報表的產生等,使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該會計軟件的操作方法。教學點可建議學生將實驗資料用于其它版本財務軟件練習,還可以視學生基礎情況分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學生通過會計軟件的操作,掌握了會計軟件的基本流程及基本方法,為他們將來掌握其他會計軟件的使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前面的學習過程幫助來解決。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自學能力的培養。
(三)督學與考核過程 督學與考核過程主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促使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該階段的考核任務主要是完成中央電大公布的形成性考核。實施全面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平時自主學習,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和提高,更好地實現課程的考核目標。不管是理論考核還是實踐考核都應該由學生自主完成,考核任務的完成情況需要班主任及時加以監督,一方面可以提醒截止日期,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壓力,促使其認真完成考核任務。
三、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實施要點
為了更好地實施信息化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要點:
(一)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目前信息化會計課程的網上教學資源主要通過電大在線三級平臺,資源建設方面中央電大在線平臺比較全面,具體包括課程說明、教師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設計方案、課程輔導、直播課堂、IP課件等。由于成人學生工作繁忙,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盡早完成學習任務,并且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盡相同,因而在資源建設方面還需要加強體現個性化學習的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教學安排、學習要求及考核要求等;二是將課程理論學習內容分為基礎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理論知識,實務知識點結合財務軟件講解;三是將常見問題分類,包括學習軟件安裝問題、形成性考核問題等,便于學生查找,提供解答服務;四是將每個實驗的操作演示過程及其講解傳到網絡平臺,以供學生自己查看。
(二)整合教師資源,提供實時教學服務 就以往的教學情況,學生一般通過郵件、電話、BBS方式討論問題。遠程教學中師生分離造成交流上的不便,電話答疑和電子郵件答疑可以盡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電話答疑方便快捷,但即時解答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電子郵件答疑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但往往無法得到及時解決。筆者認為應充分發揮電大的系統優勢,充分調動各教學點的輔導教師力量,登陸論壇或討論區,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此外,對于輔導教師及有關人員還應做好幾點工作:第一,個別操作問題,難以電話中說明的,可以利用QQ軟件的遠程協助來解決;第二,對于許多不會安裝教學軟件的學生,教學點技術人員可以提供咨詢和幫助。
(三)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彼此依賴,互相幫助,并兼顧個人績效完成整組的共同目標。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多,專業基礎差異大,部分學生一直從事會計工作,具有比較豐富的會計工作實踐經驗。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來沒接觸過會計相關的工作,在會計的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及財務報表編制等實際操作能力方面比較欠缺。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中應充分考慮成人學生個體經驗差異的特點,將合作學習引入到實踐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實現經驗的自然同化。小組成員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完成形成性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可以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并且能夠激勵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會計分崗的合作學習可以加深對崗位分工的理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是小組中不可或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通過合作學習,將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使學生個體從一些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迪。
[本文系浙江省現代遠程教育學會 2010 年度規劃課題(DES-
10G3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