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04:58:12
序論:在您撰寫畢業生入職考察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問題;探討
作者簡介:梁正席(1962-),男,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岳文喜(1962-),男,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和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32-0106-02
造成高職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很多,有社會的原因,學校的原因,但更主要還是來自高職生本人的原因,如就業觀念落后、不注重個人職業規劃、基本素質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等。本文擬從高職生的角度來探討高職生的就業問題。
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高度重視職業規劃
高職生的就業準備應該從報考大學開始,要高度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事實上,選專業的確比選學校更重要。從大學入學到畢業,每一個學生都在自己選擇的專業班級中學習,學習和研究專業知識和技能,而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又與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專業與就業有著直接的關系,專業的選擇往往會決定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發展方向。
高職生在大學期間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強化和完善自己的職業規劃,要結合自己的專業進一步了解專業對應職業的性質、工作內容和要求。同時要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能力能否適應今后職業的需要,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否與今后的工作相結合。如果我們規劃的職業目標與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相適應,那就要堅定地按照目標走下去,否則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或者興趣愛好。
二、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全面提升就業實力
雖然現在就業市場整體來說供大于求,但其實高素質人才和實干型人才仍然相當緊缺。對很多企業來說,越來越難招到優秀畢業生才是他們的真正苦惱。所以,高職學生如何把自己變得優秀,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高職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該為將來做準備。一個人學識、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因此一定要珍惜寶貴的大學時光,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實踐反復證明,大學期間過得越充實,將來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也就越大,高職學生應該以社會的需求為導向,變“我想做怎么樣的工作”為“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按社會需要的人才素質把自己準備好,機會始終屬于那些準備好了的高職學生。俗話說:“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根據我們對沱牌酒廠、港宏集團、廣東臺達電子、成都印鈔公司、四川食品研究設計院等十多個單位的調查,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單位在選人用人時最看重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在接受我們調查的單位領導和人事部門干部當中,有多達88.9%的人認為單位或部門在選擇畢業生時將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列為第一考察項目;同時我們對已就業的歷屆大中專畢業生也進行了調查,有多達55.6%的畢業生認為在學校學習時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單位需要高職學生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調查中,有多達66.7%的單位將高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列為選聘人才的第一位。為了更進一步印證這一結論,我們也對參加工作的畢業生進行了調查。有41.9%的調查對象認為,在單位用得最多的是在大學學習時所掌握的實際操作能力,居各選項之首。
第三,用人單位最需要高職學生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吃苦精神。在調查的單位當中,多達57.8%的單位將高職學生的敬業精神列在第一位;在接受調查的畢業生當中,也有46.5%的畢業生認為在學校應加強對高職學生職業和敬業精神的培養,也居各選項之首。
第四,用人單位需要高職學生具有多種職業能力,廣泛獲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具有多種職業能力的憑證。在對單位的調查中,有44.4%的單位認為資格證書很重要,同時多達51.1%的單位認為各種資格證書是招聘時的重要參考;對參加工作畢業生的調查中,有55.8%的畢業生認為要通過考取各類資格證書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高職學生必須按照單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和素質。首先高職學生在校期間應高度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用人單位都是根據工作性質和專業需要選擇高職學生,因此專業素質是必須考察和看重的。其次高職學生在平時應高度重視實驗、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大力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第三要高度重視和加強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培養,做到愛崗敬業,干一行愛一行。第四各類資格證書的獲得是衡量高職學生具備某種職業能力的重要依據。獲得資格證書越多,說明學生的職業能力越強,學生從事工作的適應能力就越強。這既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也是學生就業的重要籌碼。因此,在校高職學生應當積極地參與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并獲取證書。
三、理性認識就業形勢,樹立正確就業觀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隨著人才市場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職學生就業的市場化配置特點逐步凸顯出來。高職學生就業都要通過人才市場自主擇業、雙向選擇、擇優錄用。高職學生要認清形勢,樹立“不等”、“不靠”的就業意識,主動面向市場,走向市場。
首先,要樹立競爭的觀念。在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存在,無時不存在。每個高職學生都要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由于大學畢業生人數多、就業時間集中,競爭激烈,如果不積極參與競爭,就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就業。在競爭中要牢固樹立靠實力取勝的原則,只有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才能在就業市場立于不敗之地。
其次,要樹立自主創業的觀念。國家鼓勵高職學生自主創業,要有風險意識,要敢闖敢干。在自主創業時,要特別注意項目、合作伙伴、技術、市場等關鍵要素的選擇和把握。
第三,要樹立到基層的觀念。目前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主要還是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是很多高職學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很多地區、單位沒有高職學生去工作。很多農村,包括西部地區、邊遠地區就非常需要我們的高職學生去工作。其實農村是最需要技術和知識的地方,農村應該成為高職學生就業的主戰場。
第四,高職學生要降低就業的期望值。一是降低就業地區的期望值。我們通過對許多高職學生就業愿望的調查,發現大部分都想在大城市工作,到經濟發達地區工作,不愿意到一些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工作。其實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人才相對短缺,更能發揮高職學生的能力和實現高職學生的人生價值。二是降低對就業單位的期望值。有些高職學生只想進大單位和事業單位,不愿意到一些急需人才的中小企業、民辦企業。其實中小企業、民辦企業已經成為我們國家主要就業的陣地,而大單位、事業單位人才相對過剩,就是勉強進去了,發揮才能的舞臺也十分有限。三是降低就業待遇的期望值。許多高職學生把一定的工資待遇作為就業的前提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學生的就業,剛出大學無論是技術或者是經驗都有待于磨練和提高,是不是人才還要用實踐來檢驗,一般的單位都不可能給新聘用高職學生很高的薪酬。所以,高職學生應該立足于選擇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我價值的崗位,不能盲目追求大城市、好單位、高工資。如果不了解就業市場的全面“行情”,眼睛只盯住市場的一角,就業將十分困難。
四、把握職場主動權,提高求職擇業能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學生就業,幾乎都要經歷用人單位面試。就用人單位而言,面試是一種面對面的考察,能夠考察出高職學生的真實水平,能夠選到真正的人才。就高職學生而言,面試是就業的前提和必經環節,面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的取舍。因此,每個高職學生都必須提高自己的求職能力。在這里,求職能力一般包括制作自薦材料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穿著打扮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等。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語言表達和推薦材料在就業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31.1%單位將語言表達能力放在了招聘學生的首要位置,有24.4%的單位將推薦材料放在了招聘面試的首要位置;有41.9%的畢業生認為語言表達能力在招聘時起了主要作用,20.9%的畢業生認為是推薦材料起了主要作用。根據我們多年從事就業推薦工作的實踐,高職學生在就業面試中要做好四種準備:一是自薦資料的準備,內容包括求職信、個人的基本情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社會實踐和社會工作情況,資料要裝幀有序,內容要實事求是,既不謙虛,也不虛構和夸大自己的能力水平。二是有關知識的準備,用人單位一般都要了解詢問高職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情況,有的單位要進行專業知識的考試,其主要內容是考察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一些關鍵技術的能力。同時還要考察學生的知識面,如詢問學生對當前的國內外重大新聞和事件的了解和認識等。有的單位還要對應聘者進行心理測試,如要求應聘者在電腦上回答一系列問題,以測驗其心理素質,包括應聘者的性格和上進心等。有的用人單位要故意問一些學生不好回答的問題,甚至用英語、日語和不同方言問學生一些問題,以考察我們應聘者的隨機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三是心理準備,首先做到有信心,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敢于競爭。對答問題從容不迫,在難題面前沉著冷靜。如果在面試人員面前心慌意亂,面紅耳赤,手足無措,多半就失敗了。四是形象準備,面試時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要精神飽滿而不是萎靡不振,要面帶微笑而不能面若冰霜。面試衣著要根據季節和面試單位的情況而確定,總的要求是整潔、大方、美觀,色彩搭配得體,忌穿奇裝和過于新潮的時裝,男生要理發、修面,不能留長發、胡須,女生要施淡妝,不能濃妝艷抹。
無可置疑,高職生是全社會的財富,是社會的棟梁,是人力資源中的優秀分子,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讓每一個高職生都找到自己實現人身價值、為社會貢獻聰明才智的舞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但我們的高職生也確實需要放下“大學生”的架子,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動把自己融入市場經濟的浪潮之中,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不斷壯大自己的就業實力,“天生我才必有用”,求職是高職畢業生的“煉獄”但絕不是“地獄”。但愿以上淺見會對指導高職學生就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聘用考察是確保新聘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良好品行和履職素質的重要措施。為做好XXXX年聘用“雙一流”高校畢業生考察工作,按照上級部門工作要求,確??疾旖Y果客觀公正,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機構
為確??疾旃ぷ黜樌M行,中心成立考察工作領導小組、考察組,負責考察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具體工作。
(一)考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XX
副組長:XXXXXX XX
(二)考察組成員
XXXXXXXXXXXX
二、考察對象
本次考察工作的考察對象為XXXX年新入職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生XX、XX、XXX三人。
三、考察內容
通過多種形式,重點了解掌握考察對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素質、遵紀守法、廉潔自律、職位匹配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學習工作和報考期間的表現,同時要核實考察對象是否符合規定的報考資格條件,提供的報考信息和相關材料是否真實、準確,是否具有報考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情況。
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考察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紀律等方面的表現,重點了解堅定理想信念,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黨,以及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等情況。
道德品質方面,主要考察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情況,重點考察考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模范遵守社會公共道德,抵制各種不文明行為,在敬業奉獻、誠實守信、清正廉潔、情趣健康等方面的表現。
四、考察方法
(一)考察組成員與考察對象所在學校、原單位、社區的組織和群眾取得聯系,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電話聯系、個別談話、座談、查閱檔案等方式進行。必要時,可請考察對象所在學?;蛴嘘P部門提供其日常表現情況的鑒定或證明。
(二)考察組成員可通過與考察對象面談的方式,深入了解考察對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
五、形成考察報告
考察結束后考察組對每一名考察對象分別如實寫出書面考察報告,提出考察意見。考察報告由考察組全體成員簽名??疾靾蟾嫠降淖C明材料應當注明出處,并由相關證明人簽名或加蓋公章??疾旖Y果作為確定聘用人選的依據之一。
六、考察工作時間
考察工作于XXXX年XX月XX日開始,XXXX年XX月XX日前完成,考察結果以黨組請示的形式,將每個考生考察情況匯總,并提出聘用意見,分別報市委組織部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七、考察工作紀律及要求
(一)考察組成員必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得弄虛作假、歪曲事實,不得以個人意見取代考察組集體意見。
(二)考察組成員必須保守秘密,不得泄露考察情況和考察對象個人隱私。
(三)嚴格考察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誰考察誰負責的原則,對考察情況失真失實的,追究考察責任人的責任。
為積極適應近幾年來管內新線密集開通運營的新形勢,有效緩解運輸生產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緊缺的問題,廣鐵集團采取訂單培養方式,批量引進鐵路主專業高職畢業生,2011年以來共引進約兩萬人。在批量引進人才的同時,為切實提高高職畢業生引進質量,較好地適應運輸生產一線人才需求,本文結合作者自身工作實際,對如何提高引進高職畢業生的質量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改進的建議。
一、細化校園招聘作業流程
1.做足相關準備工作
一是提前收集掌握高職畢業生信息。從集團人才需求出發,詳細了解各鐵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專業名稱、課程設置、學生人數、生源結構等情況,為合理制定招聘計劃打好基礎。二是招聘預告。根據年度招聘計劃和相關學校的畢業生情況,將擬招聘的專業計劃、崗位條件和具體要求等通知學校,由學校公開招聘信息,并委托學校提前做好宣傳發動、報名審查等工作。三是組建和培訓招聘小組。從各單位抽調具有豐富招聘經驗和相關專業背景的人事干部,組建成若干個招聘小組,集中培訓學習招聘政策規定,明確招聘任務和具體要求;招聘時要求統一著裝、佩戴專用證件、注重儀態語言,嚴格遵守招聘工作紀律;提前準備好校園招聘所需的宣傳片、資料、表格、辨色本等,做到忙而不亂、準備充分。
2.加強企業文化宣傳
校園招聘前召開宣講會,進行現場答疑互動,詳細介紹招聘目的、崗位標準、專業計劃等,介紹廣鐵集團的基本概況、企業文化、職業生涯、福利待遇等。另外,常態保持與學院就業部門和院系師生的溝通聯系,在學院開設講座,邀請集團專業人員介紹企業發展形勢、人才需求規劃等,增強學校師生對鐵路的認同感。僅2014年6月,廣鐵集團就到6所鐵路高職院校舉辦了16場企業形象和文化講座,參加師生近四千人次,收到了較好的預期效果。
3.組織結構化面試
一是嚴格審核應聘材料。認真審核學生的個人簡歷、就業推薦表原件、成績單原件及其他證書材料,嚴格把關,從源頭上保證招聘人員質量。二是全面進行面試考核。在學生自我介紹個人簡歷、優點特長和應聘優勢等情況的基礎上,招聘小組通過查閱成績、專業測試、提問交流等方式,對其進行綜合考察,重點考察語言表達、專業基礎、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努力做到了解情況全面、考核方式科學。三是初步了解健康狀況。利用面試的機會,重點觀察形象氣質,檢查肢體活動能力(包括伸開手掌、曲展手指,轉身走步等)、視力及辨色能力等情況,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做一個初步的了解。
4.規范簽約工作流程
對面試合格擬引進的學生,嚴格按程序做好簽約相關工作。一是登記詳細信息。按專業填寫《登記表》,留下求職材料(成績單、就業推薦表原件)并整理歸類。二是簽訂《就業意向書》,加蓋學校和集團印章,學生、學校和集團各執一份。三是組織學生體檢。由學校組織學生到二等甲級及以上醫院體檢,經體檢合格的正式納入訂單班學習。四是簽訂就業協議。訂單班學生校內理論學習結束、通過考核驗收的,方可簽訂《就業協議書》。五是整理簽約資料。對學生成績單原件、推薦表原件、就業協議書等進行認真審核,并按專業整理歸檔。
二、深度介入訂單生早期培養
1.簽訂企校合作協議
近年來,廣鐵集團根據人才培養儲備需要,加強與相關高校、高職院校的合作,與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鐵路高職院校簽訂了共建實習基地、訂單定向培養等協議。由集團公司牽頭組織,支持和推動各運輸站段與學院相關院系共建合作學院、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推薦技術骨干擔任校方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參與校方專業建設,形成了雙方合作共贏的良性發展局面。
2.介入教學課程安排
根據鐵路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情況,有針對性地在訂單班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如《技規》等),強化崗位業務知識學習;支持校方專業教師到站段生產現場考察學習,以提升其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協調指導相關站段根據現場生產實際和學校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合適的現場實習實訓機會,達到以實訓促教學的目的。
3.組織參加社會實踐
為了讓大學生親身體驗鐵路服務旅客一線崗位的工作情況,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經歷,廣鐵集團在每年春運、暑運和黃金周期間,與相關鐵路高職院校共同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其中訂單班學生要求全部參加。通過深入一線和直面旅客,讓學生在入路前對即將從事的鐵路工作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增強其對鐵路行業的認同感。
4.開展預職生產實習
近年來,廣鐵集團在注重訂單班生源質量的同時,強化崗位應知應會和專業技能的早期學習鍛煉,在積極協調相關學校優化課程安排、提前完成校內課程的基礎上,組織訂單班學生到相關站段一線崗位進行預職生產實習,由站段安排優秀技能人才擔任指導老師,面對面、手把手地傳授崗位技能和業務知識,為廣大學生入路后盡快適應現場工作環境和崗位作業要求、盡力縮短獨立上崗的時間奠定基礎。僅2014、2015年,廣鐵集團就組織近萬名訂單班學生參加了為期六個月至一年的預職生產實習,總體效果較好。
三、建立完善考核淘汰機制
為避免學生有進了訂單班就是進了“保險箱”而放松學習的思想,從2014年開始,廣鐵集團對訂單班學生探索實行校內理論學習階段考核驗收和預職實習階段動態考核相結合的機制,加強其在校學習和實習期間的日常管理,確保早期培養質量。
1.建立理論學習階段驗收機制
訂單班學生在校理論學習和校內實踐課程結束后,由廣鐵集團委托學校對其學習情況進行考評驗收。具體做法是: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測評要素包括學習成績、技能水平、操行考核、獲獎情況等),按成績、專業進行排名,并且在校內公示。對各專業排名倒數第一名的,或達到規定淘汰條件的,直接予以淘汰。對各專業排名靠后10%的,由驗收組采取專業測試、面試考察等綜合測評方式進行復核,復核不合格者則退出訂單班。經統計,2015屆訂單班因考核驗收不合格退出訂單班的學生約占總數的3.6%。
2.建立實習月度考核機制
為激勵實習生搞好實習,解決他們實習期間的生活困難,實行了生活補助措施。實習單位每月根據學生遵章守紀、工作態度和學習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核,給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考核結果,再結合學生出勤情況分四個檔次確定補助標準,委托學校發放。
3.建立實習期滿考評機制
為強化預職實習的過程管理,確保實習質量,在實習結束時,由實習單位對實習生進行考評(考評要素包括遵章守紀、學習態度、技能水平、團隊精神等),對實習期間不遵守勞動紀律,實習表現較差的學生給予考評不合格、退出訂單班的處理。個別無法適應鐵路工作的學生也退出了訂單班。經統計,2014屆訂單班預職實習期間因考評不合格或本人不適應等原因退出的約占訂單班學生總數的4.3%。
通過綜合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高職畢業生引進質量,較好地滿足了運輸生產一線特別是近些年來大量新線開通運營的需要。特別是2011年以來引進的高職畢業生,已有部分走上了工班長崗位,有的還通過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取得了技師資格,廣大高職畢業生的整體素質水平正不斷提高。
四、對下一步引進高質量高職畢業生的建議
1.進一步完善招聘相關制度,促進招聘工作標準化
出臺《集團公司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辦法》,形成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畢業生招錄工作機制;優化高校畢業生招聘程序,提高面試考核、專業技能考試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高校畢業生選拔的公信力和示范效應,切實提高招聘質量和工作效率。
2.進一步優化招聘團隊,加快招聘隊伍職業化
按照“公道正派”的基本素質要求,從管內各單位現有的優秀組織人事干部中,選拔培養懂專業知識、熟悉招聘面試技巧和講組織原則的復合型人才,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招聘團隊,促進招聘隊伍朝著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市場需求;就業能力;高職畢業生;職業生涯
一、問題的提出
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和造就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落實這一方針,一個極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學生能實現就業,充分適應工作崗位和社會發展要求。據教育部每年九月份的統計數據資料顯示,近幾年高職學生的就業狀況每年都有改善,2003年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為55%,2004年為61%,2005年為62%,2006年全國大多數省高職學生的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生,這是個質的飛躍,說明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認可度已經有了較大提高,但是與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期望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應有地位還是有不小距離的。影響高職畢業生就業的因素有哪些?用人單位確定和錄用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標準是什么?隨著就業環境與工作要求的不斷變化,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要求有何調整和變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已顯得越來越重要。以往的研究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但是相關研究沒有進行分層細化,以高職生作為特定對象的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與社會對這一研究工作的期待嚴重不對稱。分析、總結用人單位的需求,確定評價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標準,不僅能夠為用人單位招聘學生提供考核標準,更能夠為高職院校完善教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提供重要參考。
二、研究的基本情況
為了研究分析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要求,我們以“長三角經濟區”作為調查范圍,組織了一次高職畢業生市場需求和社會評價情況調查。本次調查共向位于該經濟區域的210家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并邀約了20多家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作深度訪談。截至到2007年10月初,回收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的問卷中,國有或集體企業26家,占13.33%,私營企業47家,占24.10%,三資企業122家,占62.57%。從問卷分布的情況來看,與目前該區域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分布狀況基本相符,可以滿足統計分析的要求。我們用spss11.5統計管理軟件對回收的問卷材料進行了統計。本文通過對本次調查情況進行分析,以期更為準確地把握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構成要素,為高職院校加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力度提供決策依據。
三、市場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需求現狀
高職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企業是接納高職學生最大的“蓄水池”,所以企業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評判和就業需求情況對于我們研究和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來說是一個極其關鍵的指標。在考察企業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要求方面,本研究設計的問題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思想道德水平、團隊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心理素質、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10個方面。
當然,關于就業能力的構成要素,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比較典型的如瑞士的戈德斯密德的五要素說:就業動機及良好的個人素質;人際關系技巧;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銳的、廣闊的視野?!?〕美國培訓與開發協會將就業能力分為5個類別16項技能:基本勝任力(閱讀、寫作、計算) 、溝通能力(說和聽)、適應能力(問題解決、創造性地思考)、群體效果(人際技能、團隊工作、協商能力)、影響能力(理解組織文化、分享領導)等?!?〕國內一些著名學者如夏祖浩認為大學生就業能力主要應當包括四個方面:從心理上表現出的自尊和成就動機、對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思考和學習的能力、人際交往技能?!?〕汪懌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劃分為十個項目三部分,即基礎技能、個體管理技能、團隊工作技能?!?〕
我們以企業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需求層次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再結合高職教育的目標、方向和定位,認為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應分為3個層次10個方面(見表一)。專業基本技能是高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獲取工作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這一能力強調專業的應用性和針對性,是屬于第一層次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夠真正地在企業“留得下”。社會適應能力是指高職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際交流、勞動組織能力、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等,強調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社會的適應性和行為的規范性,它應包括積極的工作態度、思想道德水平、團隊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心理素質等,社會適應能力是企業考察高職畢業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所創造并能提供給個人的工作崗位愈來愈多,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工作空間越來越大,工作的遷移性和工種的可變性要求日益凸顯,工作崗位的邊界也在不斷的變化,新的就業形勢要求高職畢業生在多樣性、多變性的職業生涯中具備專業發展能力,它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專業發展能力的畢業生,在進入用人單位后將逐漸表現出優越性,形成高職畢業生進入職業生涯后的可持續發展因素,是決定畢業生是否“能發展”的主要指標。
我系20*屆有519名畢業生,其中:材料工程36名,冶金技術105名,材料成型42名,焊接技術138名,熱動154名,有機化工44名。在院黨委、院行政的領導下,我系對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領導重視、思想認識到位,采取的措施積極可行,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就業工作取得較大成績。
1、就業率。截止到12月8日,共有20多家企業來我系招聘,學院推薦頂崗實習人數已達到380人,加上自主擇業人數67名(其中集中在世林化工有限公司的10人),總共450(含入伍3名)名,待就業人數69人。20*屆畢業生一次性平均就業率達87%。提前完成了原定的就業目標。
2、就業質量及分布情況。無繼續升學的,3名學生畢業后入伍到部隊,67名學生到上海、蘇南、浙江、武漢等地就業,其余在本省及其他各地就業。到企業就業的占畢業生總數的86.1%,到南方、沿海企業就業的占畢業生總數的13%。
3、由我系聯系企業并組織應聘一次:內蒙古伊泰藥業招聘畢業生,120人報名,面試43人,錄取8人。面試組織有序,畢業生材料齊全真實,企業反映良好。
就業不但關系到學生本人,還直接與學生的家庭以及我院的進一步發展有關。本學年在學院招就處的統一指導下,加強了就業指導工作,*年就業工作成效顯著。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畢業生自我定位不準。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施行,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就業形勢呈日益嚴峻的趨勢。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畢業生要想找到一份理想合適的工作就更是難上加難,面對這種撲面而來的巨大就業壓力,很多畢業生把自己找不到工作歸于社會和企業,認為社會對大學生就業給于的支持還遠遠不夠,認為用人單位的需求量太小,用人觀念盲目。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畢業生就業難有著很多的原因,但是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面對人生的最大轉折,面對用人單位,面對某一份崗位的時候表現出了盲目,眼高手低等一系列現象,而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歸根結底都由大學生自我定位不準所造成的。
2、學生就業中的誠信缺失問題嚴重。比如應聘前答應的好好的,剛應聘完也錄取了突然幡然毀約;就業合同不履行,去企業沒幾天跑回來了等等,給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很多麻煩,同時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嚴重。以上這些都反映了當代大學生令人擔憂的思想道德狀況。由此可見,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提高大學生誠信意識勢在必行。
3、就業歧視是目前我們就業招聘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也是當前社會比較突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應聘中許多應聘者感到自己正或多或少地遭遇就業歧視。比如:應聘中遭受對長相(氣質)的歧視,女同學應聘中遭受到對性別的歧視。近年來,就業歧視不但有增無減,而且花樣翻新,“經驗歧視”、“年齡歧視”、“身高歧視”、“健康歧視”、、“相貌歧視”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就業歧視現象的蔓延是需要引起社會重視,并加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當這種現象泛化,以一種人們所司空見慣的方式而存在時,其危害更加嚴重。
三、采取的措施與做法
1、領導重視、思想認識到位。我系多次召開畢業生就業工作研討會,學習就業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提高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思想認識,切實轉變就業觀念,研究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式、方法。2、堅持上好就業指導課,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本屆13個班畢業生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時與內容。就業指導課主要是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掌握正確的就業方法與技巧、獲取就業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就業指導,讓學生了解就業政策、就業方式、方法,掌握必要的就業技巧,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等。(1)樹立只要通過誠實勞動取得合法收入即為就業的觀念。(2)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3)樹立到基層到第一線建功立業的觀念。(4)樹立到西部地區就業的觀念。(5)樹立不斷創新、勇于創業的觀念。20*年12月為學生作了大學生素養與職業生涯設計的專題講座。
3、注重研究高職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高職學生職業規劃指導主要集中在三個階段: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指導內容與要求。落實職業規劃指導的有效途徑包括: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指導功能;加強職業規劃指導的實踐訓練;搭建職業規劃指導工作的平臺;加強對外合作交流;營造校園內職業規劃指導的文化氛圍。積極參加學院“第二屆大學生人生規劃與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加強大學生就業專題研究,撰寫論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切實加強高職生涯規劃教育》并在系報“冶金時空”上登載。注重有關就業工作內容的調研、材料收集等工作。
4、采取內引外聯辦法,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與服務。就業信息的獲取是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基礎。只有獲取大量的、有價值的就業信息,才能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我系是采取以下辦法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與服務的。首先指導學生準備一份能反映其真實情況的就業推薦書,動員組織學生參加本院及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畢業生就業雙選會,利用就業雙選會這一平臺,獲取就業信息,積極推薦學生參加面試、考核。其次,從院就業辦公室獲取就業信息,從已就業學生中獲取就業信息,從報紙等媒體上獲取就業信息。我系設立了畢業生就業信息公布欄,及時公布就業信息,并指導學生參加用人單位的考察、考核。再次,把用人單位請到學校來挑選畢業生,為用人單位提供條件與方便。
5、建立就業基地,積極推薦學生就業。就業市場是落實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在鞏固已有的就業市場的同時,繼續開拓更多的就業市場,同時聯系有關企業,做好校企聯合的嘗試工作,本年度重點與伊泰藥業、黃河工貿、北方電力、呼市豐泰電廠、包頭稀土企業(華美等企業)、蒙牛集團聯系、開拓實習基地和就業渠道。其中伊泰藥業來我系招聘學生8名。
6、邀請有關單位到系里考察。利用師生的各種人際資源,先后邀請伊泰藥業等單位來系里考察。
7、做好未就業學生工作。對還未就業的學生,做好思想工作,登記其家庭地址、聯系電話、就業意向等,電話跟蹤服務,繼續為其提供就業信息與就業指導。
四、20*年就業工作設想、思路
20*年12月8日尚有69名畢業生等待就業。為做好20*年畢業生就業工作,初步設想與打算如下:
1、繼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擇業。本屆畢業生截止到現在自主擇業的學生有62名,3名學生入伍。
2、開拓市場。在鞏固已有的就業市場的同時,繼續開拓區內就業市場,同時聯系有關企業,做好校企聯合的嘗試工作。
3、開好系內小型畢業生雙選會。在開好學院組織的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的基礎上,繼續開好系內小型畢業生雙選會。
4、就業率。確保20*年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達95%以上。
5、鼓勵學生考工、考級。為更好促進畢業生就業,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現在本屆畢業生中已有147名學生通過英語考試認證(其中包括過四級10人),計算機有56人通過考試認證,有315名學生通過考工認證,今后,還要進一步擴大認證工種數量,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學生通過考核認證。這些認證的取得為就業應聘增加了有利的條件。
6、加強就業研究。20*年計劃開展《大學生就業專題研究》,通過市場調研,認為我系冶金技術專業、焊接技術專業人才企業需求量大,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撰寫《相關專業的調研報告》,為今后論證專業設置時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調研;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企業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滿足化工生產一線對人才規格的要求是目前國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的目的。為此,我們對化工企業人事部門負責人、生產車間負責人、技術人員以及本專業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座談,現場考察企業崗位的工作過程和企業日常管理運行情況。
本文探討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為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改革提供依據。
一、調研內容及方法
從用人單位和往屆畢業生兩方面進行調研,調研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就業職業崗位、崗位職業能力、知識和素質的要求。
1.用人單位調研
對化工生產企業進行問卷調研和企業人事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生產一線技術員訪談,可以準確地把握用人單位對本專業人才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實際需求。
主要調查內容包括:用人單位今后對本專業人才可能的需求情況;就業工作崗位群情況(1-5年可能的工作崗位);本專業的素質、知識、能力要求;就業崗位群所需的專業技能要求,最需培養的專業能力;崗位工作過程。
2.畢業生調研
著重調研畢業3-5年學生,因為工作3-5年后,他們完全熟悉工作崗位要求,工作中最有幫助的知識、最有用的能力體會強烈;另一方面高職人才培養不僅需要崗位技能,更需要考慮職業的發展。
對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訪談或者信函調研。主要調查項目包括:目前從事工作的性質,對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最有幫助的知識,本專業畢業生最有用的能力。
二、職業崗位與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就業工作崗位調查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一方面通過企業問卷以及人事負責人、車間主任訪談,另一方面通過往屆畢業生問卷調查。企業問卷以及車間主任訪談是調查畢業生認真工作3-5年可能的工作崗位,問卷調查工作3年以上的往屆畢業生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兩方面的調查情況統計如下圖:
兩方面的調查基本一致,就業崗位主要以操作崗位(現場操作、中控操作、班組長)為主,部分進入生產管理崗位(生產調度員、工藝員),個別從事產品銷售、分析或安全環保等管理崗位。
進一步對車間主任或車間技術人員訪談,從他們自身的職業成長經歷了解畢業生職業成長的變遷情況:(1)應用化工(高職)學生剛在化工企業就業,基本是副操作崗,在崗接受師傅培訓,學習崗位操作規程,期間不斷進行考核,3-5個月可以上現場主操崗,是化工生產的基本力量。(2)在現場主操崗工作1-2年后(對現場的設備、儀表熟悉后),可能進入中控崗。也有可能在副操崗培訓后直接進中控崗,但大多數是在主操崗鍛煉后進中控崗的。(3)在操作崗位認真工作3-5年,可以成為班組長。在這個崗位上可能工作較長時間,班組長需要進行生產操作,也要進行班組管理,是維持生產重要力量,但仍是操作崗位。(4)班組長熟悉整個車間的生產后,可能為生產調度員、可能成為值班長,若能力較強,可能直接作為工藝員。(5)若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強,也有可能在主操后成為化工產品銷售工程師,但不是主流,因此,沒有作為主要就業崗位考慮。(6)大企業高職學生要成為車間主任(分廠廠長)難度比較大,要經過長期的學習、鍛煉;本科生相對容易些,容易成為工藝員,成為考察主要對象。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分析,考慮高職教育時間、學生特點,盡管有少數學生進入分析崗位,但考慮化學分析是高職的一個長線專業,因此,我們認為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應是:生產操作崗(現場操作、中控操作、班組長崗),生產管理崗(生產調度員或值班長、工藝員)。
三、職業崗位對畢業生職業能力要求
職業崗位對畢業生職業能力的要求也通過企業和畢業生兩方面進行調研,內容主要是崗位職業能力、職業素質。
對于職業能力兩方面的調查統計基本一致:100%認為化工單元設備操作能力很重要;100%認為單元設備常見故障的判斷、處理能力很重要;68%左右認為化工單元設備維護能力重要;48%認為化工單元設備選用能力重要;100%認為儀表會讀識、電氣設備會安全使用很重要,而選用能力不重要;100%認為自動控制操作很重要,而只有20%左右認為自動控制系統原理及組態等重要;100%認為產品分析、新品開發能力一般就行;100%認為識讀工藝圖能力很重要,65%認為畫圖能力重要;78%認為物料計算能力重要,30%認為熱量計算能力重要,58%左右認為設備工藝計算能力重要,100%認為危險化學品防護能力很重要,65%左右認為安全裝置、安全設施選用能力、安全措施的制定、化工三廢處理方法的選擇能力一般(認為由相應專業做);100%認為發生事故時的應急處理能力很重要;50%認為生產組織能力重要(僅對應屆生)。
對于職業素質兩方面的調查統計也基本一致:100%認為規范操作、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敬業愛崗、團隊合作能力很重要;90%左右認為自我學習、提高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與他人交流能力、信息分析、處理能力很重要。
對于計算機能力、英語能力兩方面的調查統計不是很一致:95%以上企業要求能熟練地進行文字處理,45%企業要求能進行CAD繪圖,而只有20%畢業生認為要能進行CAD繪圖;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不同的企業顯示出較大的差異,但100%以上企業要求能看懂工廠所涉及的專業(儀表、設備、化工原輔材料)英語單詞,65%以上企業要求能借助字典較熟練地閱讀化工專業文獻,外資企業要求畢業生達到江蘇省A級或B級及以上水平。
對于職業資格證書,企業看重的是真材實料的能力,如證書與職業能力相一致,則企業職業資格證書認為很重要,若僅是一張證書,企業認為職業資格證書不重要。
四、建議
1.以職業活動為導向,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以職業崗位由現場操作員至車間工藝員的崗位變遷設置項目課程內容,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內容、標準制定考核標準。
2.項目教學中以新手到行家里手的個人職業能力的上升設計任務訓練。以職業能力訓練為明線、理論知識為暗線,形成相對完整的職業能力,理論知識也需要相對完整,因為本專業更重視心智技能,沒有理論基礎,難以實現。
3.大班教學中難以實施項目化教學,必須大量引進、聘請行業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作為專兼職教師。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平臺,通過企業掛職、國內外培訓、科研、技術服務等方式,提高在職教師專業實踐能力。
關鍵詞:人才成長;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人本導向
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高職生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發展高職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促進高職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活動,是以引導高職生進行并落實職業生涯規劃為主線的綜合性教育活動,在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促進人才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人本導向存在的問題
(1)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內容的指導性不強。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偏重時效性和實用性,內容以生涯輔導和個體咨詢等為主,而對高職生就業與職業發展起較大影響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的指導以及對大學生職業意識、自我認知與職業發展的輔導顯得不足,缺乏針對性與吸引力,致使不少高職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仍存在職業意識缺乏、自我認識不足等有礙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方面的問題。
(2)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方式不夠合理。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課程教學仍以填鴨式的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對這種授課方式興趣不大,師生間的課堂互動較少,授課教師的成就感普遍不強,授課質量欠佳。近年來,不少高校創新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方式,如開展“企業精英進校園”系列活動、開設職業生涯名師講座、籌辦優秀校友講堂、組織大學生創業實訓、安排學生去企業實習見習等,有效提升了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效果和質量,但整體而言,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應該更趨合理并多樣化。
(3)高校對企事業單位的用人指導做得不夠。高職校與用人單位的被動聯系多、主動調查少,對企事業單位的用人指導和高職生初次就業后的跟蹤服務做得不夠。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應在幫助畢業生就業穩定方面發揮作用,幫助就業穩定的目標相比于幫助就業目標而言是一種遞進,也是對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更深入化的要求。當前,應切實研究高職生就業崗位流動頻繁的現象,分析其本質,為有效開展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提供鮮活的素材。
二、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人本導向的思考
(1)堅持以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教育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根本任務。①堅持高職生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的教育,加強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態度和人生道路的教育,為高職生進行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教育、挫折與生存的教育,尤其要發揮好專業教師在高職生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教育中的引領作用,鼓勵高職生成為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旋律的生力軍,矢志不渝地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奮發有為。②鼓勵高職生將國家社會需求與個人職業發展相結合,努力實現職業發展與個人成才最優化的選擇。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是立體化、多維度的教育過程,需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實際,鼓勵高職生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尊重高職生多樣化的自我價值選擇,引導高職生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勉勵學生做到立志、修身、博學與報國的統一。
(2)從幫助高職生實現就業穩定的角度,實現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以人為本”的現實要求。①加強對用人單位的回訪交流,考察單位選人用人的實際情況。對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分批次進行電話回訪與問卷調查,重點企業可采用現場座談、交流訪談等形式,了解企業選人用人的標準和具體要求,既進一步明確企業對人才的招聘需求,又可酌情提出招聘方式的建議。如:組織師生進單位實地考察與業務交流,既側面了解畢業生的實際工作情況,又可以對該單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用人標準、企業文化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②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并查找問題。分批次對歷年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電話跟蹤、網絡問卷調查,了解畢業生上崗后的思想動態和就業狀況,針對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書面材料。③形成有針對性的調研報告,更好地服務于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結合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情況的調查,進一步研究分析,形成書面調研報告,作為學生了解未來就業市場狀況和將從事職業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反饋于高校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和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真正使就業工作與高校事業發展、規模擴大適度掛鉤,與高校專業設置、招生計劃確定適度掛鉤,為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服務。
(3)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引導大學生實現健康的職業發展。①將高校專業教育和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相融合。吸納專業教師參與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教學,擔任學生職業發展導師和創業導師,在專業教育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發揮專業教師和業內校友在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引路人”的作用,培育學生的自我期望和成長動力,使學生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②健全高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教育評估功能,指導高職生有效地進行職業決策和職業規劃。1)高職校應指導高職生及早、有效地進行自我評估。由于多種原因,我國的職業生涯教育在適齡青少年中起步較晚,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直到大學階段才在青年中逐漸地普及,高校應指導學生洞察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就業形勢,堅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觀,學會并善于尋找個人與社會需要的結合點,挖掘并發展自身專長和特色優勢,指導學生有效制訂學習計劃和職業發展策略。2)在《高職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建立專家顧問隊伍,幫助高職生更新職業觀念,掌握求職方法,學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創造條件,著力提高職業發展教師的業務水平,使他們朝著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3)高校要以教學科研和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出發點,著力完善學生的實習見習制度,與用人單位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拓展長期穩定的就業實習基地,推動高職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切實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2.
[2]陶德麟,汪信硯.哲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