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15:37
序論:在您撰寫財務管理分析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會計監督;財務管理;成本核算
1會計監督工作內容
1.1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
監督與服務是對立統一、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服務不能沒有監督,有監督才能更好地服務;離開了服務就失去監督的意義,離開監督也難以正確服務,監督與服務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各自包含著對方的因素,因此監督要體現服務,在服務中體現監督。
1.2重點與一般的關系
會計監督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正確處理好重點和一般的關系十分重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對具體情況有深刻的了解,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使監督工作做得深入、細致,并達到較好的效果。
1.3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活動更加廣泛,會計在履行監督職責時,應把握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系,對于監督中經常碰到問題的處理,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死摳硬卡,也不隨心所欲,做到既不失掉原則性,又保證了問題處理中的靈活性,使會計監督工作真正起到促進事業發展的作用。
2醫院財務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提倡高科技和先進管理方法,其實所謂的高科技和所謂的先進管理方法,概括起來就是把工作做精、做細,社會分工越細,專業性越好,當然技術就越先進。財務管理也是同樣道路,把財務工作做精做細,相信對提高醫院經營績效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1醫院要成本核算
醫院開展成本核算是為了進行成本控制,其最終目的是要控制成本,節約開支、減少浪費、降低費用,從而增加結余提高醫院的經營績效。開展成本核算最關鍵的、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樹立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和成本觀念。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制定定額成本、實行成本費用包干制,對節約有獎超支罰款等措施,最終使醫院整體增收節支,提高經營績效。成本核算的另一種形式是制定項目成本。
2.2醫院要集團化經營
醫院集團化經營能使醫院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上處于優勢,因為集團化經營使醫院最大范圍、最大限度地占領醫療市場,規模經營、規模效應能夠使醫療經營成本降到最低、效益最大。醫院并構或重組勢必形成醫院集團,醫院集團化經營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僅指醫院的集團化經營,形成集團的各醫院按??苾瀯莘诸?,這樣可以使醫院更加專業化,使醫術更加先進,這樣將吸引更多病人前來就醫,醫院整體效益將大大提高。
2.3醫院項目投資財務可行性分析
醫院項目投資大小不等,但無論大小都要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這樣可以避免投資的盲目性,降低投資風險,防止投資失敗,減少投資損失。要保證分析評價的數據信息來源可靠、真實準確,這樣才能保證分析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最后把分析評價的結果提交給醫院有權決策者作為最后決策的依據,當然醫院最后是否決定投資還要從醫院的整體來考慮,如果該投資方案本身財務可行性分析不可行,但該投資方案的實施能夠帶動其他相關業務的增長,并使醫院整體受益,這樣一來,即使投資方案本身是虧損的,還是應該實施該投資方案,這樣可以提高整個醫院的經營績效。
2.4醫院財務預測與計劃
[摘要]EVA財務管理系統是由美國紐約斯特恩·斯圖爾特咨詢公司(SternStewart&CO.)所提出的一種業績評價與激勵系統,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其行為準則。本文對EVA的理論淵源進行了論述,并介紹了EVA指標對GAAP的相應調整、EVA標準的制訂及與EVA相關的激勵制度,希望能對構建我國企業的業績評價與激勵系統有所啟示。
[關鍵詞]剩余收益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市場增加值紅利銀行
目前許多美、英公司都使用EVA財務管理系統來評價企業業績,西方學術界也出現了大量的文章對其進行探討。有鑒于此,我們集中地論述了EVA系統的理論基礎、對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調整、基準EVA的制訂以及與之相關的激勵制度,以探尋EVA作為一種監控和激勵企業經理工具的內在性質,并希望以此為構建我國企業的業績評價與激勵系統做一參考。
一、剩余收益:EVA的思想淵源
早在19世紀40年代,一些西方會計學者就將一系列未來現金流的現值重新表述成目前賬面值與未來剩余收益的現值之和(Preinreich,1938;EdwardsandBell,1961;Peasnell,1982)。奧爾森(1989,1995)、費爾森和奧爾森(1995,1996)對該方比如,AT&T,CocaCola.Chrysler.QuakerOats等等。法進行的理論分析工作更使得該方法的可信度日益增長,目前它已成為在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框架。我們就借助于這一框架來推演作為EVA財務管理系統基礎的理論公式。
要使由一系列未來現金流現值之和表述的公司價值等于由目前賬面值與未來剩余收益現值之和表述的公司價值,其首要條件是滿足凈盈余會計聯系,即:
Bt=Bt-l+NIt-Ct………………………(1)
上式中Bt表示時刻t權益的賬面價(包括債權和股權),NIt表示時刻t—1到時刻t的期間內的會計利潤,Ct為該期間對所有者的凈支付。凈盈余會計聯系要求所有影響賬面價值的利得與損失都應包括在利潤中,即從一個期間到另一個期間賬面值的變化等于利潤減去股利凈支付。該假設允許基于未來盈余和賬面價值表示投資者獲得的未來現金流,這里的收益是基于股東的角度和利潤的實體觀來定義的。如果采用利潤的實體觀,凈資產等于股東權益加債權;如果采納利潤的所有權觀,凈資產等于股東權益。每個期間的剩余收益(則)被定義為該期間的會計利潤與該期間的資本成本之差,用公式表述為:
RIt=NIt-(rXBt-1)………………………(2)
這里的r是資本成本,表示收益返還率,假設它是常量。NIt表示該期間的會計利潤。
我們用所有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表述公司價值:
上式中Vt表示t時刻公司權益(包括債權和股權)的價值,r是折現率(假定為常量),Ct+r代表來自未來期間的現金流,應用凈盈余聯系,將上式用剩余收益加以重新表述:
如果令τ趨向于∞時,Bt+r/(1+r)τ趨向于零,則方程(3b)又可表示成:
方程(3c)的成立必須以凈盈余聯系為前提,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穩健會計的處理方式可以改變方程(3c)右邊的兩個項目的相對數量,即在t時刻壓低權益的賬面值,但是將提高后續期間的剩余收益。斯特恩·斯圖爾特將賬面值和利潤的傳統會計計量加以調整,并將調整后的剩余收益結果稱之為經濟增加值(EVA)。這時,又可將方程(3c)表示成:
上式中的Bt是經斯特恩·斯圖爾特調整后的賬面價值,方程(3d)提供了EVA財務管理系統的理論基礎。經濟價值Vt與賬面價值Bt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利得與損失的確認時間不同。經濟價值超過賬面價值的部分被認為是企業未確認的商譽。方程(3d)為該觀點提供了一個正式的表述,即企業未確認的商譽是未來EVA的現值。如果企業創造的經濟價值超過了它投入的資本價值,則該企業是成功的。市場是企業是否成功的最后仲裁者,因而企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最后必然導致企業股權和債權的高市值。斯特恩·斯圖爾特將市值超過投入資本的部分稱為“市場增加值”(MVA),并用公式表述成:
基于上述表述,一個企業是否成功主要在于其創造的未來EVA的現值。但是,有人認為,這樣定義成功存在一個困難,首先,賬面價值反映了所有者投資或再投資的數量(即投入資本和留存盈余),這構成了評估未來成就的基準。第二,賬面價值按年累積成就,即確認在過去的EVA中和未分配給所有者的數額。過去確認的利得越大,Bt就越高,所以MVAt就越低。他們認為應從投資基礎中排除留存收益以解決該問題。而且,就在目前和將來通過MVA測試而言,過去對利得的會計確認為此制造了負擔。僅僅在企業剛開始運營時,方程(4)是對企業價值的明確計量,因為在該時點,不存在不完善的會計計量歪曲企業過去的業績。
我們用ROAt表示資產收益率,由于ROAt=NIt/Bt-l,所以,還可以將EVA表述成:
MVAt=NIt-rBt-l=(ROAt一r)Bt-l………………..(5)
NIt是經過調整后的凈收益。經過以上的論述,我們認為:因為可以將EVA植入一個正式的價值評估模型中,并能將其分解成包括獲利能力的項目,所以,它在理論上提供了一個引人注意之處,即能夠基于會計數字表示價值動因。比如,將方程(5)帶入方程(3d),能直接產生以EVA為基礎的會計價值評估模型。
二、EVA:基于剩余收益對GAAP調整的產物
(一)對剩余收益作為單期間業績計量指標的指責與回應
首先,批評者認為,投資費用是沉沒成本,所以考慮固定投資的利息費用不可能提高生產決策的質量。而且,在資本量一定的情況下,由于忽視分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將主要的投資決策推至企業的下層會導致企業價值的損失。對此,斯特恩·斯圖爾特指出,許多現代公司已經成長得過大而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因此應授權給管理者使他們成為準所有者,投資決策權可以下放給分部。所有者不能回避早期資本投資的成本,作為準所有者的管理者也不能回避。所以,沉沒成本的利息費應被作為剩余收益思想的一個主要優點而不是缺點。
第二,批評者認為,基于單期間剩余收益指標的激勵制度會導致管理者的短期行為。剩余收益是基于公認會計原則(GAAP)來計算的,由于會計系統自身存在著未能成功反映經濟真實的危險(包括沒有確認特定重要的資產),可能使管理者并沒有正確地關注企業的長期經營。其實會計系統所計算的實體的賬面價值使其等于實體的經濟價值,而通過對剩余收益調整而得出的EVA可以避免該缺陷。
(二)斯特恩·斯圖爾特對GAAP的調整
斯特恩·斯圖爾特調整了GAAP的120多個方面以得出EVA。但是,他們指出,對特定的公司而言,可能只需要進行10個左右的調整。斯特恩·斯圖爾特對GAAP調整的目標在于創造一種能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樣行動的業績計量方式,他們的調整基于以下三個目的:
1.對穩健會計影響的調整。這里,我們僅列舉了四類敏感的會計處理來說明EVA對穩健會計的調整。(1)對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調整。斯特恩·斯圖爾特認為應將所有無形資產投資(比如商譽、研究與開發費(R&D)、廣告費用、教育和培訓費用)予以資本化,以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為。對于商譽,他們既反對將商譽費用立即沖銷的會計處理,也不贊成將其資本化并予以攤銷的做法,他們贊同將其資本化但不予攤銷的會計處理,認為外購商譽代表企業的一種投資,該企業必須為其創造有競爭力的收益,商譽應該以全部數量在EVA資產負債表上列示;(2)對石油天然氣行業而言,不成功的勘探費用代表發現有生產能力領域的部分真實成本,所以此類成本應該被資本化而不是費用化。而目前的會計處理實務會使管理者過度地厭惡風險;(3)存貨計價方式應按后進先出法予以調整,并在報表附注中增設“后進先出準備”的非正式帳戶,以消除其穩健的會計效果;(4)關于負債的確認,他們反對遞延稅會計。首先,遞延稅負債會計強化了穩健主義,由于遞延稅負債可以被預期在未來支付以致于它的現值為零。第二,該處理減弱了管理者制訂高效稅務計劃的動機。
2.防止盈余管理的發生。斯特恩·斯圖爾特的一些調整在于消除管理者平滑會計利潤的機會(至少是使其機會最小)。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壞賬準備、擔保、存貨減損。他們提出,與這些項目相關的費用應該以現金基礎來確認。有證據表明,當業績計量指標與經理紅利計劃相關時,應計制被利用來管理盈余(比如Healy,1985;Holthauseneta1;1995;Guidry,1998),但是,目前沒有實證證據表明壞賬準備、擔保和存貨減損就是盈余管理的手段。
3.消除過去會計誤差的調整。斯特恩·斯圖爾特提出了一個防止由于過去會計計量的誤差而使投資者作出錯誤撤資決策的程序。如果一項資產的賬面值不等于其經濟價值(歷史成本會計下該現象是非常普通的),可能影響管理者作出經濟、正確的留存或撤資決策。
應當說,斯特恩·斯圖爾特的方法是與傳統會計實踐的成果相結合的。他們對GAAP修正的目的在于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為和玩數字游戲。但是,在單一期間什么構成了卓越的管理業績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并不是通過單一期間的會計計量所能做到的。各種會計調整是否能以一種方式組合,與EVA中的收益概念相一致,關于這一點還并不明確。甚至在調整之后,正的EVA不一定就表示卓越的管理業績,負的EVA也不一定就表明價值已經遭到減損。斯特恩·斯圖爾特也明確指出,即使在他們的調整之后,各種系統偏差仍然存在。
三、基準EVA的制訂:對GAAP調整的再調整
盡管斯特恩·斯圖爾特對GAAP進行了諸多修正,但是偏差仍然存在。這些偏差來自于會計師記錄企業交易的方式。許多企業的支出中包括“利益”的購買,這些“利益”并不直接與它們聯系的項目或行動相關,一個主要的例子是“干中學”,它的成本隱藏在每天的運營成本中,這可能使企業資產自身的賬面價值小于經濟價值。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還有可能大于其經濟價值。這種情況發生在周期性產業和“夕陽”產業,如果在折舊計劃沒有很好的調整以反映資產價值減少的情況下,未來EVA將可能為負。所以,由于經濟環境和會計處理不完善影響的存在(也就是上述調整并不能完全消除它們的影響),不能簡單地將EVA評價業績的基準定位為零,而應相應地定位于零以上或以下。斯特恩·斯圖爾特把這稱之為“不同天賦”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一些企業中,由于競爭優勢的過去意外所得和以前的投資將使得目前的管理團隊在未來獲得正的凈現值相對容易,而在其他的產業,目前管理團隊獲得甚至為零的EVA就可能代表極大的成功。
如果“零”值EVA不是一個合適的基準,那么EVA的標準應該怎樣制訂?
我們再一次回到方程(3d)和(4),它們將提供一個制訂合適EVA基準的出發點。因為,MVA可表示成所有未來被資本市場所預期的EVA的現值和。斯提芬(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的執行官、補償咨詢實務的前負責人)指出,應該使用在MVA中被扣掉的預期EVA作為制訂未來EVA的基準,將目前MVA轉變成一套未來EVA基準要求有一些假定,即關于非零的預期未來EVA將遵循時間序列。他回顧了兩個方法。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假定目前的MVA是預期在一個有限的“競爭優勢”期間獲得的未來EVA的現值。他指出,這個方法雖然簡便,但是通過參照在持續經營公司的EVA和MVA的觀察,MVA通常并沒有在一個短期間內消失。因此,他提出一個替換的方法,該方法假定非零值EVA將無限期地持續,或者至少在任何可預測的期間之外持續。最近,斯特恩·斯圖爾特的文獻中提到了基于“預期的EVA改進”制訂EVA的基準。這個方法能在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如果對會計基本原則的調整不能消除EVA作為計量企業非正常收益的偏差,這時集中于EVA基準上的變化可能獲得成功。第二,EVA改進的模型化將預期EVA與一個增長的資本基礎的比例作為常量,這與假定市值與賬面值比率可能在未來保持不變相一致,這意味著將依據一個永久利得的基準來判斷管理者的業績,即假定任何新的投資總能得出與過去投資相同數量級的正利得。
我們現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以市場為基礎制訂EVA基準的方法的要旨。假定預期EVA將永久地以一個幾何方式成長。進一步假定,預期企業的市場價值和賬面價值都以與EVA相同的增長率增長,因而預計市值與賬面值比率將保持不變。在以上前提下,方程(3d)又可以表述成:
Vt=Bt+EVAt+1/(r—g)=Bt+Bt(M—1)……………………………………(6)
上式中的g(gEt[EVAt+1/Bt]=(M—1)(r—g)……………………………………………(7)
在這個例子中,期望EVA率(即方程左邊的項目)與市值對賬面值的溢價率、資本成本率與增長率的差額正相關。假定其他的條件相同,在t+1時刻的EVA如果小于(M—1)(r—g)Bt,則表示管理者的業績是不令人滿意的,所以遲早將伴隨有企業市值的下降。
這個方法簡要地例證了以上通過參照未來EVA的市場預期制訂EVA基準的方法。但是,利用零值EVA作為基準可能是更好的,因為上述方法將導致一個困難的問題,即:將在多大程度上允許未來EVA的市場預期得出EVA的基準?EVA的實踐者不得不盡力克服該問題。比如,假定一個管理團隊具有很好的聲譽,這會導致市場對他們有更高的未來EVA預期。如果在開始期間制訂EVA基準時,這些市場預期被包括在內,那么即使管理者獲得了高預期的EVA,他們也不能受到獎勵。這并不是一個假想的例子,Carm(PitneyBowe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一個EVA的堅定支持者)就提出了相同的考慮。制訂標準以此來獎勵管理者,是因為他們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們的“天賦”,該項任務是非常困難的。一種方法可能達到這個目的,它需要以一個“剝離價值”的基礎制訂EVA基準,即如果用一名具有平均質量的管理者來替代企業的該管理者,通過參照市場對企業價值的估計,來制訂該管理者的EVA基準。
基于以上論述,我們認為,EVA的偏差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對經濟情況人為地反映不管多么完善,總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但經過不斷地調整至少是對經濟真實的一種逼近。所以,我們基本贊同斯特恩·斯圖爾特的調整思路。
四、EVA系統中的紅利銀行
斯特恩·斯圖爾特指出,應設置紅利銀行用以管理以EVA為基礎的紅利獎勵。他們的系統與許多公司實際的制度并不一致,所以,我們首先描述了常規的紅利計劃。
(一)常規的紅利計劃
許多常規的紅利計劃具有表1所表示的特點:在企業業績較低的時候,管理者沒有紅利。業績水平一旦達到了L,管理者開始獲得紅利,隨著業績的增加紅利不斷增大。但是,在超過U之后,管理者將不能獲得額外的紅利。在表1所描述的情況中,管理者并沒有處于準所有者的位置,一個準所有者的紅利支付應隨業績的提高而不斷上升。當業績超過U時,此類紅利支付計劃并未能有效激發管理者努力工作的動機。而且,如果企業業績一直小于L,它也不能刺激管理者努力工作。
之所以實行這樣的紅利計劃,其原因在于:在U點,如果管理者知道依據期間業績的紅利額沒有界限,他們將會有強烈的動機從事加速收入確認的行為。他們將可能利用會計操縱或以未來的損失為代價進行投資決策以改進目前的經營業績。L點的存在,是由于存在法定的和勞動力市場對具有較差經營業績企業管理者的收入水平規定的界限。
(二)EVA系統中的紅利銀行
在一定程度上,EVA是用于避免操縱盈余進而影響紅利支付的行為發生。盡管利潤操縱(期間之間利潤的再分配)改變了這些利潤的現值與相關的紅利,但是此類利潤的再配置并沒有改變EVA的現值。從方程(3d)中能看出這一點:將利潤提前確認所帶來的“貨幣時間價值利益”能通過在未來期間EVA中所征收的資本費用予以消除。因此,如果紅利直接與EVA相關,這時就可以避免通過各期間的利潤操縱來改變紅利支付。然而,如果紅利未反映全部(包括現在和未來的)的操縱影響,價值不變性將遭到破壞。比如,管理者未來收到的紅利可能為0,或者如果管理者能在由于目前的正EVA所導致的未來負EVA效應將影響未來的紅利支付前更換工作,這時價值不變性將發生改變。因為此時EVA系統之下,管理者仍然有動機加速收入確認。也就是說,在EVA系統下,仍然不能避免管理者操縱利潤行為的發生。
斯特恩·斯圖爾特提出了設置將紅利報酬與紅利支付分割開的紅利銀行,以防止管理者操縱EVA的行為。在紅利銀行的制度中,以EVA為基礎的單期間管理者紅利將計人管理者的紅利銀行帳戶中,該帳戶在該期間的期初余額包括以前期間的紅利報酬超過以前期間紅利支付的余額。本期支付的紅利基于更新的紅利銀行帳戶的余額(它由期初余額加該年的報酬組成)。具體運用時又包括各種形式,比較典型的是定期以一個不變的比例支付紅利,通常是該紅利銀行帳戶余額的三分之一。如果紅利銀行帳戶的余額為負,將沒有紅利支付。本期的余額(正或負)將被結轉到下一期。
財務管理學是一門既涉及經濟學,又涉及管理學的邊緣性、綜合性學科。該學科的任務,一是要闡明財務管理的種種規定性,即財務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財務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即如何進行財務管理。前者屬財務管理的基礎理論,后者屬財務管理的應用理論。
一般來說,基礎理論性學科體系的構建應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的表述規律,即從一個最簡單、最抽象的邏輯范疇出發,通過將形成該范疇時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進來,再現研究對象豐富的規定性,從而使人們獲得對研究對象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復雜而不是簡單的,生動的而不是僵死的認識。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構建同樣遵循上述規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構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財務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方法。財務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方法與其體系的構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的表述規律,而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復雜到簡單的思維規律。既然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要從一個最抽象、最簡單的范疇出發,那么,科學地確定這一范疇便成為合理地構建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關鍵。
與基礎理論的任務不同,應用理論的任務在于指導人們怎樣去做事情,因而,應用理論無疑應具備鮮明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務與性質不同,其起點選擇與體系構建的依據也就不同?;A理論的起點選擇與體系構建應遵循的是人類思維活動的規律,應用性理論的起點選擇與體系構建應遵循的則是人類實踐活動的規律。
二、財務管理學理論體系研究現存問題
為了構建起科學的財務管理理論體系,有必要對財務管理理論體系研究中現存的問題作一剖析。
1.有關財務管理學的內容構成。我國的財務管理學,迄今為止,其內容構成基本與西方國家的財務管理學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總論,闡述財務管理的概念、內容、職能、目標、環境等基本理論問題;第二部分,介紹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與財務風險的測算等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紹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股利政策、營運資金管理等財務管理實務處理的理論與方法。其中第一部分為財務管理學的基礎理論部分,第二、三部分則為財務管理學的應用理論部分。財務管理學內容體系存在某些不科學、不完善之處。
2.有關財務管理理論起點的確定。對財務管理學起點范疇的確定,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將復雜的范疇作為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起點。一些復雜的范疇,比如“財務管理”,被作為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起點。勿庸置疑,“財務管理”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綜合性極強的范疇。它既是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運用和收益分配種種財務活動的總和,也是財務預測與決策、財務控制與監督、財務成果評價與考核種種財務管理職能的總和。有賴于其他一系列范疇才能予以說明的綜合性如此之強的一個范疇是無法充當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起點的。
(2)從財務管理學體系以外尋找起點。比如,將“環境”作為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起點。環境對事物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內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內在規定性、本質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揭示環境對事物發展的影響。這就意味著環境不可能處于起點的位置。
(3)將財務管理假設作為起點。任何科學研究都有一個假設問題。這是因為世間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會與其他事物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從而使研究對象處于不斷變動的狀態之中。為了使研究得以進行,便需要首先對研究對象所處的環境條件加以限定,這種限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假設。然而,如前所述,理論體系的起點并不等同于理論研究的起點,該種觀點的不妥之處就在于將理論體系的起點與理論研究的起點混為一談。
(4)將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的起點與財務管理應用理論體系的起點混同。如前所述,財務管理理論包括財務管理基礎理論與財務管理應用理論兩大部分,二者的性質與功能作用不同,其起點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現代財務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
1.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構建財務管理基礎理論體系,首先要解決的是邏輯起點問題。作為財務管理的對象,有人認為是財產,有人認為是價值,有人認為是資金,也有人認為是本金。而在筆者看來,財產、價值、資金、本金,均是財富的不同社會形式,都可以抽象為財富。
(1)財富及其社會形式。財富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獲得的物質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財富的生產都是在特定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特定的生產關系賦予財富特定的社會形式或屬性。撇開社會屬性、社會形式等社會規定性,財富是人類所創造的勞動產品或使用價值。在自然經濟社會,財富直接體現為使用價值,在商品經濟社會,財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價值形式轉化為間接的價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資、稅金等既是財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經濟利益關系的載體。
(2)財富運動及其管理活動的多樣性。在社會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財富是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的,如數量的增減、形態的轉化、產權的變動等等。人們必須把握這一過程,自覺地實施對財富及其運動過程的管理。對為國家所控制的財富進行的管理,就是財政;對為企事業、行政單位等多種經濟組織所控制的財富進行的管理,就是財務。廣義的財務管理,既包括國家的財政管理,也包括事業、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
(3)財務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財富不斷地被消費,又不斷地被生產出來。財富的生產總是在特定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財富的生產過程,既是使用價值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也是生產關系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與此相應,進行財富管理必然具有雙重目的:一是追求經濟效益,用既定的耗費生產出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二是維護經濟利益關系,保證各利益相關者實現各自的經濟權益。
(4)財務管理職能二重性。財務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職能也就不同。為追求經濟效益,財務管理被賦予對財務活動進行規劃、調控、評價的職能;為維護經濟利益關系,財務管理被賦予對財務活動實施規范、監督的職能。隨著財富生產、流通規模的擴大及其社會化、國際化的推進,人們對財務活動中經濟利益關系的維護與協調,不再限于經濟組織自身,而是突破單個經濟組織的邊界,逐漸成為國家乃至國際性經濟組織的行為。
2.財務管理應用理論體系。因為財務管理應用理論是對企事業、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亦即微觀財務管理活動規律性的描述,所以財務管理應用理論體系,實際上也就是企事業、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理論體系。
(1)與追求經濟效益相關的企業財務管理理論體系。目前與追求經濟效益相關的企業財務管理應用理論體系一般是按照財務管理活動的環節,即投資—籌資—權益分配來構建的。筆者認為,這一體系應該遵循企業財務管理實踐活動的規律來構建,而不應該按照財務活動的環節來構建。也就是說,要把財務管理目標作為該理論體系的起點,并按照財務規劃、財務調控、財務考核與評價三大基本職能順序展開該理論體系的內容。
(2)與維護經濟利益關系相關的企業財務管理理論體系。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追求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利益相關者得到各自的經濟利益。如果在經濟利益關系的處理上出現偏頗與失衡,就會使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阻礙,甚至難以為繼。筆者認為,該理論體系的構建,同樣應遵循財務管理實踐活動的規律來進行。該理論體系由管理目標設定的理論與方法、管理職能實施的理論與方法、管理實效評價的理論與方法三部分組成,其要點為:企業對經濟利益關系管理的目標,一是為保障企業財產的安全與完整,二是為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由此財務管理被賦予規范企業財務行為與監督企業理財活動兩大職能。為了行使兩大職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據《公司法》、《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規范與協調;發揮財務會計及內、外部審計的作用,進行事中、事后的財務監督;采取會計核算、財產清查、牽制等方法,保護經濟組織和利益相關者的財產安全與完整,等等。
參考文獻:
[1]黑格爾:邏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財務理論與實踐研究(第二輯)[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
[3]周首華陸正飛湯谷良: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研究對象;資金運動;
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是會計專業的兩門重要課程,但這兩門課內容重復嚴重,以至于一些學校把其中的一門砍掉,不予開設。這樣做雖然可以避免教學內容重復之弊端,但也使許多有用的知識無法進行教授。筆者認為:我們對這兩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及其關系的認識模糊不清甚至混亂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聯系——研究對象均為資金運動
從最早的管理會計專著之一,奎因斯坦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一書的書名上我們不難看出,奎因斯坦所指的管理會計是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另外的一門學科。其次,從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來看,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雖然學術界有各種表述,但都不可避免地與財務管理對象重合。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盡管各派觀點存在差異,均離不開資金二字。即管理會計的活動目標也離不開資金或價值。1999年第11期《財會月刊》發表了王曾清、樓勝亞《淺論管理會計的對象》一文,文中對管理會計研究對象的描述可以說頗具代表性:“由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質上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創造和實現的過程,而價值量是通過貨幣來表現的,因而在商品經濟社會里,必須同時運用實物的形式和商品的價值形式即貨幣形式來保證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資金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現金、原材料、產成品和固定資產等。它們雖然形式不同,但具有質的同一性,都代表了一種價值,可以用觀念的貨幣來統一表現。由于商品生產運動從價值形式來看就是價值運動,而價值量用貨幣來表現,價值運動也就表現為貨幣的運動。在貨幣轉化為資金的條件下,資金運動成了價值運動的表現形式”?!百Y金運動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完整地描述著價值系統靜態和動態的變化,從而更全面的反映著企業價值運動”。會計“作為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直接面向企業的資金運動,也即會計的對象是資金運動,因為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也是聯結作為法人的企業和企業內部、外部的紐帶。而管理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和財務會計同屬于一個系統,因而兩者的對象應是一致的,即管理會計的對象仍應是資金運動。”由此可見,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在研究對象上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造成兩門課程內容的大量重復。
二、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研究對象的區別——資金運動的不同層面
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都是資金,卻是資金運動的不同方面。財務管理區別于管理會計的顯著特征在于其主要是一種實體管理。日本學者宮匡章在《會計信息手冊》一書中這樣寫道:“財務是以資本為對象的實體活動,會計是以財務活動及其結果為對象的情況處理活動。會計的機能是組織情報,不處理資金籌集、供應與運動,僅在必要時反映其結果,這就是說財務是進行有關資金籌集、供應與運用的意向決定,會計是為這種意向決定提供情報的?!币虼?,財務管理內容應涉及財務制度制定,財務機構設置,財務人員安排,外部財務環境的適應,內部財務環境的協調及資金籌集、運用、分配等方面,并要具體組織財務預測、決策和財務控制等財務方法的實施。而管理會計只是為財務活動的組織及財務關系的處理提供相應的信息。如在投資籌資活動中,企業高層財務管理者根據企業內外部理財環境,確定企業長遠發展目標,并據以提出投資戰略,圍繞投資戰略,管理會計應廣泛搜集資料,進行預測、決策分析,為高層財務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當投資方案確定后,高層財務管理人員應按照決策方案制定籌資戰略,提出各種可能的籌資方案,管理會計人員則圍繞這些方案廣泛搜集資料,進行預測、決策分析,為籌資決策提供信息依據。并據以編制財務預算。財務管理人員負責安排預算的執行、協調,控制。
根據企業運用管理會計的目的,可將其視為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為財務管理提供價值信息,換言之,就是對企業資金管理活動提供信息。目前,管理會計的內容雖然較多,但最終均可歸到企業資金運動過程中。這樣的處理有利于確定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可使管理會計的其他理論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也有利于理順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關系。作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會計,應將籌資、投資、資金運用、資金耗費、資金收回及資金分配活動作為其研究對象,將預測分析、決策分析、控制分析和評價分析作為其主要環節,目前管理會計的內容在系統的分析整理后均可找到適當的歸屬。
三、財務分層理論為界定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如果更進一步分析的話,管理會計屬于經營者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在現代企業兩權分離的體制下,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是出資與受資經營的關系,這種關系實質上是一種財務關系,因為出資與受資經營本身都是一種財務行為。企業財務管理權必然要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分割,形成所有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所有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均需要相應的信息體系,會計的兩大分支正好可以分別側重于其特有的服務對象。財務會計,我們通常稱之為對外會計,即主要通過記賬、算賬,并定期編制報表的專門方法,提供企業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盡管財務會計也向企業管理當局傳輸財務信息,以便加強財務管理,但它的服務主要是外向的,側重于對企業外界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和個人進行報告。企業與所有者的財務關系作為現代企業的主要財務關系,所有者作為企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理應作為財務會計的主要服務對象。換言之,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而言,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所有者財務;而管理會計主要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它有關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對比、分析,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并幫助經營者作出各種經營決策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管理會計的服務主要是內向的,側重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而言,管理會計主要服務于經營者財務。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這樣構架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關系:即企業財務首先可分為出資者財務和經營者財務兩部分,財務會計作為出資者財務的信息系統,管理會計作為經營者財務的信息系統。由于財務管理研究的對象是企業資金運動的各方面,而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僅涉及其中的信息方面。財務管理應包括管理會計,而管理會計應屬于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兩者可以合二為一,但也可以自成體系,就象財務管理屬于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價值方面,但并不排斥其有自己的體系。管理會計屬于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但也同樣不排斥其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因為其畢竟有獨特的研究內容。
持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合二為一觀點的專家和學者并不乏其人。如李天明教授在其《管理會計研究》一書中為會計專業設制的專業主干課程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和《會計理論》六門,沒有《財務管理》。財政部組織編寫的中等財經學校教材《企業財務管理》中,將管理會計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但通常情況下,兩者可自成體系。
四、對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學科目前狀況所進行的反思
管理會計這樣一門被譽為可以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學科,一些西方會計學者認為其已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這主要表現在管理會計訖今為止仍沒有一套完整的能夠解釋、指導并可以應用于實踐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學科之間的界限沒有明確的界定。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CIMA)前任主席、倫敦經濟學院布羅姆威奇(M.Bromwich)教授指出:目前管理會計看來缺乏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反映在雜志和教科書中的管理會計似乎是一群松散的材料,沒有在理論水平上形成一個整體。世界各國對管理會計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務中都明顯缺乏規范化或規范化程度較低。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由于沒有解決好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管理會計的歸屬等基本理論問題,難以確定經濟活動的哪些內容屬于管理會計的研究范疇,哪些內容不屬于管理會計的研究范疇。所以,確定管理會計的研究對象,理順其與財務管理的關系,不僅影響的管理會計的發展應用,也影響的財務管理的發展和應用。
目前,大多數財務管理教材存在著重預測分析、決策分析和控制分析,輕財務活動實體管理的缺點。一方面,從西方財務管理中引入的數學模型大量充斥其中,而這些模型往往建立在一些并不存在的假設的基礎上,難以實際操作;而另一方面,對財務組織、財務實施、財務控制與協調等涉及較少,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也就是說,目前大多數財務管理教材所研究的內容應由管理會計來進行研究,為避免重復,財務管理應著重研究財務制度設計、財務組織設置、財務預測、決策、控制和協調等活動的具體實施,及具體從事籌資、投資、收益分配、各部門業績評價等工作的方法和步驟。惟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理順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關系,并避免兩者之間的重復現象。
「參考文獻
1.孟焰:《西方管理會計的發展對我國的啟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
網絡財務是以會計信息使用者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對會計信息處理流程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并以集成化的方式,面向對象并行地進行重新設計,將現代網絡技術與會計理念有機結合,具備全面預算管理和資金動態控制能力,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遠程報表、報賬、查賬等遠程處理,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改變財務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方式,以期充分實現整個企業內部全面及時的管理,并提供網絡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運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使其能為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完整、可靠、合理的會計信息,發揮財務的決策支持作用,以使財務能較好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通過網絡財務的實施,最終實現財務管理的網絡化。
二、網絡財務的實施途徑與具體方案
1.網絡財務的實施途徑
網絡財務一般通過網絡財務軟件和網上理財服務兩種途徑來實現。網絡財務軟件是基于網絡計算技術,以整合實現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會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
網上理財服務是以專營網站方式,具備數據安全保密機制,在網上提供的專業財務應服務。這樣一來,中小型的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不用購買軟件,而是購買財務處理服務,由服務提供商直接在網上提供會計處理和財務管理服務。
2.網絡財務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法
對于網絡財務的實施,一般來說有以下兩個步驟。
(1)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需求分析,確定到底要利用網絡財務系統完成的工作,網絡財務系統應用要達到的目標和要求。企業管理核心在于抓財務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網絡財務的需求分析,確定開展網絡財務應做的工作和要求。①要使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緊密結合,全面實現財務業務管理一體化;②要實行集團財務集中監控;③支持電子商務,能提供方便的網上應用;④具有良好的可擴張性和融合性;⑤軟件功能實用。
(2)根據企業需求進行網絡方案設計。目前常用的高速網絡技術包括以下幾種:①快速以太網,②FDDI(分布式光纖數據接口),③ATM(異步傳輸模式),④干兆位以太網。前兩種技術價格較低,性能也不錯,適用于一般企業,后兩種技術性能遠遠超過前兩種,但價格較高,投資很大,適用于有實力的大型集團企業,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就是用ATM技術和千兆以太網技術。對于一般企業,可以采用快速以太網或FDDI技術建立自己的局域網,遠程子網可以用DND專線連接,移動用戶群可以用電話連接。在網絡設計時可采用GS或B/S的結構技術,主要依企業自身條件而定。
企業無論是建立自己的網絡財務信息系統,還是購買財務軟件公司的網絡理財服務,都想實現財務、業務協同運作,信息自動傳遞共享。典型的網絡財務業務一體化數據流程如下:
—采購計劃系統生成物料采購計劃,傳遞到采購管理系統據以生成采購定單。
—采購管理系統錄入采購發票,在應付系統核算該發票的款項。
—采購管理系統錄入采購入庫單,在庫存系統對該入庫單登記出入庫明細賬,在存貨核算系統核算采購成本。
—銷售系統開出銷售發票,在應收系統核算該發票的款項。
—銷售系統開出銷售出貨單,在庫存系統對該出貨單登記出入庫明細賬,在存貨核算系統核算銷售成本。
—庫存系統錄入各種出入庫單,登記出入庫明細賬。
—庫存貨核算系統生成存貨成本的憑證傳遞到總賬。
—存貨核算系統可以為成本核算系統提供原材料領料單。
—成本核算系統為存貨核算系統提供入庫產品成本。
—工資系統為成本核算系統提供人工費資料。
—固定資產系統為成本核算系統提供折舊費資料。
—工資系統生成計提工資憑證傳遞到總賬。
—固定資產系統生成折舊等憑證傳遞到總賬。
—應收系統生成銷售收入以及款項收回等憑證傳遞到總賬。
—應付系統生成采購以及支付款項等憑證傳遞到總賬。
—資金管理系統生成利息憑證傳遞到總賬。
—財務分析系統可以制定各項支出費用等預算,在總賬系統中進行控制。
—報表和財務分析可以從總賬中提取數據進行財務指標分析。
—現金流量表系統可以實現現金流量表的自動編制。
—決策支持系統可以從各個系統提取數據進行決策數據推算。
—行業性單位和集團性公司通過行業(集團)報表進行報表上報及匯總。
—系統數據生成Web數據可根據權限自由。
企業網絡財務系統主要由這三個子模塊共同構成,模塊1以庫存管理為中心,主要負責對實物資產的管理;模塊2以總賬為中心,模塊2的數據進入應收、應付系統,連同其它子系統數據輸入總賬系統,這里的總賬系統與前面網絡財務系統模型中的賬務處理系統功能相同,都是接收數據輸入,在將其處理后的數據傳到模塊3;模塊3是報表匯總、合并系統,財務分析系統,最后生成行業集團報表、合并報表、網絡財務WEB版數據、決策支持數據等等。自行開發從這三個模塊展開,系統設計好各個模塊的接口,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選取需要的模塊,還可添加企業需要的其它模塊,這種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以與企業的發展變化相適應。
三、總結與展望
網絡系統的絕對安全是網絡財務發展的前提。由于財務問題涉及資金問題和公司機密等,任何一點漏洞都可能導致大量資金流失,因此,對其傳遞手段和儲存工具要求嚴格。網絡是網絡財務信息傳遞的重要工具,對其安全性
和可靠性要求高于現有網絡系統,因此,發展適合網絡財務的新技術是網絡財務發展的基礎要求。
總之,網絡財務管理是未來財務管理發展的方向,我們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擴展財務管理的空間范圍,由此完善、加強和拓展財務管理的各項功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在網絡經濟的人潮中傲立潮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必然會得到增強,競爭優勢同樣會得到提高,在全球經濟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競爭優勢也將會更加鞏固和穩定。
參考文獻:
[1]劉軍: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創新,現代財經,2003.
[2]孫春林:實施網絡財務系統的風險與對策,企業管理,2005.
本案例中,企業的老板在與俄羅斯及東歐國家的邊貿中曾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在銀行建立了良好的信譽。伴隨邊貿的不斷降溫,該老板果斷作出向加工業轉移的決策。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最終選擇了液體奶的加工。據該老板介紹:之所以選擇液體奶加工,是因為哈爾濱的周邊地區是世界三大奶牛帶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企業確立的發展目標是建立中國最大的液體奶加工基地。為了充分利用各方優勢,企業以中外合資的方式選址在哈爾濱的近郊。由于體制上的優勢,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就建好了3條生產線,迅速投入運營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暫時取得的成績面前,公司的決策層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模式產生了分歧。結果是中方的合營者從企業中退出,由外方合營者(實際為本案例中所稱的老板)買斷了該部分股份,改制為外商獨資企業。由于該老板以前在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個人信譽,改制為外商獨資企業后很容易就從銀行開出了信用證,從瑞典進口了另外四條生產線,以便向建立中國最大的液體奶生產基地的目標邁進。四條新生產線上馬后,企業的生產經營卻陷入深度危機之中。突出表現是:流動資金周轉緊張,銷售市場網絡的開發跟不上,財務費用負擔日漸沉重。在突如其來的壓力面前,該老板沒能很好地冷靜分析、穩定心態,不能夠通過激勵機制依靠各方面的專業人士來克服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該老板在不懂專業的情況下,頻繁更換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導致企業人心渙散,人員流動率較高。以至于該老板在言及此現象時,悲壯地說:“我這里成了中國液體奶加工業的黃埔軍校。”目前,該企業仍在艱難地維持著不關門的狀態。該老板早已把折舊、財務費用等置于腦后,在日均存款不超過5萬元的情況下,只能勉強支付原材料、水、電、煤、氣、人員工資等費用,期待銀行再注入資金,使企業起死回生。
經過對該企業和該行業的深入了解后,筆者感悟到了該企業運轉失敗的真正癥結。原來該企業屬于流動資金密集型行業,具體表現是:生產設備只能使用設備供應商生產的專用包裝材料(磚式包裝盒),且在購買該包裝材料時,供應商規定了最低限量。而作為保鮮產品,如果沒有良好市場營銷網絡,很難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千家萬戶,這在液體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現實中是非常殘酷的。如在保質期內還不能將產品售出,最終只能割包、倒掉,所有投資血本無歸。
由此不難看出,本案例企業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盲目決策,資金結構安排失調,忽視激勵機制的建立。
二、現代企業離不開財務監督、科學的制約和制衡機制
本案例企業的控股股東是一個凈資產為5億元左右的企業集團。該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物業管理、傳統加工業等業務。集團的領導者敏銳地意識到,集團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力爭營造一個百年企業,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結合國際和國內的經濟發展趨勢,集團的領導者果斷地作出向高科技產業進軍的決策。經過多方努力,該集團將高科技企業定位在高科技人才濟濟的上海,并得到了上海某著名高校的60余位從事IT行業研究的博士的技術支撐,最終定位在銀行系統的平臺結算系統的研制與開發。為確保該企業的高效運作,集團的領導者對該企業的運作模式定位為股份制加年薪制,以期吸引高素質的IT人才加盟到企業中來。具體做法是:集團通過出借資金的方式將資金借給掌握關鍵技術的科技人員,借此確立了關鍵技術人員在企業中的合法股份,該類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近40%;授權關鍵技術人員招聘技術人員,所聘用的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一律實行年薪制,年薪在15~20萬元之間,對外地人還一次性支付10~15萬元的安家費;為充分調動關鍵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集團不介入該公司的日常財務管理。我們從中不難清晰地看到,該集團試圖超脫地以大股東身份分享高科技給其帶來的豐厚回報,該集團的領導者的膽量和氣度確實令人贊嘆。
那么該企業的實際運作效果如何呢?經過一年的實際運作,實際的結果與該集團的預期大相徑庭,一年的實際虧損近2300萬元。這一數字令人震驚!經過深入了解,筆者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概括一句話則為:缺乏制衡機制、管理失控、費用開支過大。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工資過高且冗員過多;二是財務監督形同虛設、費用開支沒有約束。實際已經面臨不追加投資公司運轉不下去、追加投資有去無還的境地。透過這些表面的現象,經過認真的分析后,筆者感悟到如下兩點:第一。沒有任何約束條件的高額年薪制,不能真正發揮激勵作用,只能助長人們的惰性;第二,股份制作為良好的企業組織形式,只有在科學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下,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優勢;第三,當自然人不是以“真金白銀”投資人股,而是以超越其自身的償債能力被動地從他人那里獲取所謂的準“干股”時,并不能激發起這些所謂的股東的自我約束意識。面對出人意料的結果,該集團的領導層痛定思痛,客觀分析導致企業運轉不理想的癥結,并果斷地作出調整企業運行機制的決策。一方面,對高額年薪制附加了相應的約束條件,將高科技人才真正推向市場,讓他們依托自身優勢到市場上去掙工資;另一方面,將財務主管人員聘用的決定權交給公司董事會,強化了財務監督,以便將公司所制定的激勵機制真正落到實處。目前,經過近兩個月的實際運作,該公司的運作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受聘員工的緊迫感明顯增強,冗員大幅度減少,控制項目費用率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我們有理由相信:該公司在新的運行機制下,依靠高科技人才的強有力支撐,一定能夠實現該公司投資人與公司受聘員工雙贏的格局。而不再是“犧牲”大股東,“幸?!贝蚬と?。
三、充分利用本行業內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是企業成功運行的根本保證
本案例企業的主人公是一群有著特殊經歷的人,他們共同來自于某知名的上市公司。兩年前,該知名上市公司的二號人物,因為體制上的原因帶領近50名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中層和基層干部憤憤地離開了他們十分眷戀的公司,踏上了新的創業征程。之所以50余人同時離開該知名的上市公司,一方面是因為領頭人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認識到他們的組合具有強大的“無形資產”。離開上市公司后,這群人傾其所有注冊成立了本案例企業,人人都持有股份。帶著自己投入的真金白銀,他們開始了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運營。由于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該知名上市公司的市場營銷網絡,只要能生產出產品就能順利銷售出去。但是,企業剛剛組建尚不具備生產能力,他們就將視野盯在本文的案例中的某企業上。他們一行九人集體受聘于案例中某企業,主管該企業的供應和生產。由于案例中某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緊張,生產能力嚴重過剩,他們就設法與該企業簽署委托生產協議,借助該企業的生產能力迅速生產出產品,利用該知名上市公司的營銷網絡迅速將其品牌推向市場。盡管半年左右,案例中某企業的老板發現了這些人的真實身份,解除了聘用合同,但此前他們已經選擇了另一家加工企業,從而保證了產品順利供應。在采用委托加工方式迅速占領市場的過程中,適時利用所賺取的利潤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及時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在產品有了一定知名度的前提下,該企業逐步上了生產線,一方面減少對受托加工企業的過分依賴,另一方面提高產品利潤率。通過上述的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該品牌在全國已經有了較高的知名度。
可見,該企業充分利用本行業內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是其成功運轉的根本保證。
四、結論
通過對上述3家企業實際運行案例的介紹與原因剖析,筆者試圖對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做如下小結:
1、現代企業制度有利于現代財務管理方法的充分運用。一般說來,股份制企業能夠構造出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創造必要的外在環境。即該類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主體明確、動力充足。這樣就可以使該類企業在財務結構和資金成本安排與選擇、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利潤分配中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取舍、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流動比例的把握乃至各項業務周轉率的控制中,充分利用現代財務管理的科學方法,借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行之有效的年薪制作為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確保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員工收入最大化,實現企業效益與員工收入雙贏的格局。
2、現代企業制度不會自發地形成科學的財務管理。通過本文對案例二企業實施股份制和年薪制實踐過程和實際效果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該企業控股股東的決策者簡單地認為,實行股份制并附之于年薪制就會產生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作為大股東可以分享“豐盛的晚餐”。而實踐的結果遠非如此,沉痛的教訓應足以引起我們的思考。實施股份制后,必須利用其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科學的相互監督和制約機制,使管理層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才可以避免管理失控。年薪制只有配以相應的考核指標時。才能激發其員工的積極性,經過不懈的努力,實現了企業和員工的“雙贏”格局。否則,在人們固有惰性的作用之下,企業只能見到“費用頻頻發生、不見收入進賬”。股份制只有在科學的監督、約束和考核機制下,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功效。
通過對案例實際運轉狀況的介紹與剖析,我們不難看出:雖然現代企業制度下產權是明晰的、實施財務管理的主體是明確的,但如果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其財務管理活動實際上只能按照“老板”的意志和悟性來進行,往往會發生貪大、求快、盲目擴張的現象,企業的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流動資金周轉趨于緊張,到期債務償還較難。
根據財務分析完善醫院各項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醫院的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這對于有效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整體競爭力有積極效果。
二、財務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有效的財務分析體系。財務分析作為財務管理中的一個環節,可以通過分析處理公立醫院財務信息來得到醫院具體的工作情況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但是醫院大多主要關注醫療工作,對醫院的管理方面投入精力不足,特別是在財務分析工作方面缺乏完善的工作體系。醫院對于財務分析的結果利用率也不高,沒有將相關結果轉化為實際的工作優化措施,導致醫院的管理工作較長時間不能得到提高。(2)財務信息有效性與正確性不足。財務分析工作需要醫院的相關財務和統計信息才能完成,對信息的依賴程度較高。醫院財務和統計信息的質量決定了財務分析工作結果是否有效?,F在公立醫院的財務分析的質量不高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醫院的部分信息不夠完善和準確,其中包括國家劃撥的工作資金、醫療保險支付的相關資金收入以及在運營過程中的各項經濟支出,由于撥付時間差異、金額差異等造成匹配錯位,統計信息也時常出現差錯或次月的更改,所以在進行財務分析工作時不能收集到全面準確的財務信息數據,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也不能夠得到精準的財務分析結果。(3)財務人員工作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財務人員是財務分析工作的執行者,所以財務人員自身的能力與素質將會對財務分析的具體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公立醫院的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升,整體的財務工作能力相對不強,而醫院對財務人員的培養也不足。財務人員整體工作能力不足同時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所以不能夠有效利用現階段最新的財務分析方法來完成相關工作,同時不能夠有效地進行分析和處理工作,不能協調醫院各部門完善醫院自身的管理工作。(4)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財務分析與其他財務工作一樣,需要在必要的監督管理下才能夠保證工作質量并及時完善在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財務分析有關的監督工作開展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于醫院財務工作監管不足,其次是對于財務分析工作的監督不足,這兩個方面共同導致財務分析不能有效開展并將相關結果反饋至財務管理當中。此外財務分析沒有將財務管理中的風險控制結合起來,對近期以及以后醫院可能面臨的運營和管理風險不能做出相應的判斷和具體的應對措施,這對于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利,特別是遭遇財務風險時容易造成巨大的財務損失。
三、完善財務分析措施
(1)構建財務分析工作體系。財務分析工作需要在完善的工作體系下才能夠有效地開展,這也是公立醫院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有效的工作體系,需要包含財務分析的工作制度、財務分析的執行部門以及相應的結果利用方案等,通過該工作體系將醫院的各個部門工作聯系起來。醫院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時,需要根據該體系來實行,及時獲得相應的分析結果,并根據結果來完善醫院各部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優化工作方式并整合醫院的工作資源,同時可以推動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效,可以有效明確財務管理的優勢和劣勢,對于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有較大的幫助。醫院還需要重視財務分析體系的完善工作,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優化,確保該體系能夠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并推動醫院的優化發展。(2)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財務分析工作是建立在有效且可靠的財務和統計信息基礎上進行的,所以需要控制相關信息的整體質量來保證財務分析能夠有效開展。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保證財務信息的全面性,這需要醫院建立完善穩定的財務數據信息庫,將醫院涉及到的財務信息全面地記錄到該數據庫中,不僅可以保證財務信息及時被使用,同時還可以結合定期披露醫院的財務狀況等措施來提高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度,避免因為財務信息不全面而導致的分析出現效果不佳。其次加強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經常對統計信息質量進行定時檢查,對于其中錯誤的數據及時處理,特別是對于惡意財務數據的事件需要嚴肅處理,保證相關信息的真實性,使財務分析可以準確地把握醫院的管理狀況并根據財務信息指導財務管理工作。(3)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公立醫院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工作素質和能力帶動醫院財務管理的效果與質量。首先需要提高財務人員工作的規范性,在執行財務分析工作時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來完成,避免因為操作不規范而發生人為錯誤。其次醫院需要組織財務人員對最新的財務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學習,并提供一系列的操作實踐活動,使財務人員能夠在具體的實踐當中規范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素養,能夠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來實行進一步的財務管理,同時使其具備較強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除了對財務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以外,財務人員必須熟悉醫院各科室工作流程和職能,經常深入相關科室進行調查了解,掌握財務分析時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完成醫院的管理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僅可以優化財務分析工作,同時對醫院整體的財務管理能力都有極大的積極影響,能夠促進醫院更好更穩定地發展。(4)優化監管工作和風險控制工作。公立醫院要想保證財務分析在醫院內發揮引導作用,必須實施相應的監督工作。首先需要建立相應的監督工作制度,該制度需要集中監管力量在財務分析工作與相應結果的反饋工作兩個方面,前者是確保財務分析工作能夠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并經過財務人員的分析和處理后得到醫院各部門的工作方案,而后者是需要確保該工作方案能夠在醫院各部門中可以積極實施,確保醫院工作整體的有效優化。同時通過財務分析與醫院發展目標的結合可以開展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控制工作,根據醫院的發展需求、醫院的實際運營情況以及未來醫院所處的發展環境來綜合分析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可能遭遇的風險,并根據風險報告做出具體的風險控制工作,避免未來突然遭遇財務風險而無法及時應對的窘迫局面發生。公立醫院應不斷完善財務分析。有效的財務分析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效果,防范并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這對于保持公立醫院在復雜環境中的競爭優勢起到積極的作用。
作者:宋海峰 單位:青島市市立醫院
參考文獻
1.萬葆華.新醫改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財經界,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