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5:16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一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學者們用“成熟度”來衡量一個人的生命發展狀況的標準,同樣用職業成熟度來作為教師職業發展情況的標準。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的過程,提出了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進而指出如何促進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措施。
一、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意義
成熟是個體生命發展的質量標準。成熟者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精神力量,與環境建立和諧關系的人。成熟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任何一種成熟,都孕育著一種新的起步。成熟對于個人來說,是一個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過程。
教師的職業成熟度是指教師在職業認識、情感和個性品質等方面所達到的對教師工作的適應程度。教師的職業成熟過程是從進入教師職業準備時開始的,以后不斷發展完善,教師職業成熟度越高,其教育工作質量也就越高。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過程。
二、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
教師職業成熟度的衡量標準的總的原則是既考慮到作為成熟者的普遍特征,又考慮到職業特點。由于社會和個人的價值觀的不同,對教師職業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衡量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也有較大差異。下面就共性的東西討論一下。
1.職業理想與責任感。成人的成長與發展,主要在職業實踐中進行的。那么對于他所從事工作的態度即職業理想與責任感,就成為衡量其職業成熟度的首要標準。由于教師職業的神圣與偉大,教師必須具有獻身教育事業的理想,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教師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傾注于培養人的目標上,這就是成熟度高的表現。
2.職業能力。教師工作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同時又是一種復雜的工作,這就要求除了具有一般能力外,還要具有一種綜合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現為觀察了解學生的能力,信息組織與轉換能力,信息傳遞能力,管理組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這些職業能力的提高是教師職業成熟度的表現。
3.成就感。教師的成就感是指工作所追求的結果獲得成功并帶給他本人需要滿足時的內心感受。任何人都有成就需要,而且成就需要有高低之分。職業成熟度高的教師,不斷提高職業修養,樹立積極的長遠目標,當這些目標通過努力實現后,他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因此,成熟度高的人,往往成就感也高。
4.獨立性與自主性。獨立性與自主性不僅標志一個人已經掙脫了對他人的依賴,走上了通過自強不息的奮斗,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而且是成熟的人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成熟的教師具有創新的意識和自主精神,能夠獨立地和主動地開展多項復雜工作,能夠變通地處理事情。
5.意志力。人生際遇坎坷、遭逢風浪,是常有的事。一個成熟的教師,不僅在順境時,對生活充滿熱情,而且在逆境時,對人生也不喪失希望。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產生形成的。教育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周期長,見效慢,影響因素復雜,而這些也是對教師意志力的考驗??朔щy越多越大,意志就越堅強,表明其成熟度越高。
6.適應能力。適應能力是人最基本的成熟標準。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教師職業雖然相對穩定,但教育內部的變化還是很多的。教師的適應能力,首先表現為遇到困難與挫折的耐受力及對其的調節力。其次表現為正視現實的不可改變性和自己本身不可改變的弱點,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重新獲得對生活、工作及未來的控制。因此,成熟的教師應該把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
7.自我意識與自我發展系統。成熟的教師應該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獨特的自我發展系統。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及自我調控。清晰準確認識自我是成熟的第一步,也是個體順利發展的基礎。成熟的教師對工作和生活的自我具有反思能力,同時具有接受自我的能力以及具有運籌、調控自我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思想發展的動力系統。如果說認識自我是人類永恒的追求的話,那么發展自我則是人類本能的需求。教師的自我發展系統既能體現職業特色,又能表現個人才能、智慧的發揮。成熟的教師有一種不斷進取、接受挑戰的精神,不斷尋找機遇,尋求“高峰體驗”,善于尋求催化自我成功的刺激物,善于變化行為方式,使工作和生活豐富多彩。
三、教師職業成熟度的促進
1.教師積極性的激勵。教師職業成熟度是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過程形成和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積極性有重要作用。積極性是人的活動的一種動力狀態。它表現為內部心理活動(認識的、情感的、意志的和個性的)和外部活動(行動的)的發生及其努力程度。積極性具有主動性、自覺性、目的性及能動性。積極性不會自動產生,它要有內部需要、外部誘因以及由需要轉化行動的動機。所謂“激勵”就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發揮人的內在潛力,使人們工作行為向著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的過程。
激勵教師積極性途徑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類,一是借助目標的吸引去激發工作動機,如目標激勵法;二是靠獎勵的吸引與懲罰的壓力去激發工作動機,如強化激勵法;三是通過改變主體態度來激發工作動機,比如感情激勵法與參與激勵法。
2.教師職業培訓。從某個角度說,社會的人的成熟過程,實際上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教師的社會化主要在學校中實現,教師的成熟度也在學校情境中體現。因此,教師的職業培訓就會成為促進教師職業成熟的一種方法。雖然許多教師在進入職業之前曾受到專業訓練,但是工作以后,特別工作多年以后,進行職業培訓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師職業培訓可以豐富或更新專業知識。其次,可以利用培訓時間,反思自己工作歷程,提高對職業工作的認識,這也間接為教師成熟提供一個時機。總之,人生就是無止境地完善學習的過程。教師職業培訓的形式是多方面的。例如,職前培養,在職業培訓(分為脫產進修和在職學習)、自學及學校有計劃地對個體教師的幫助。
3.加強教學、科研活動。教學與科研活動是教師提高業務水平的一條主要途徑。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能幫助教師掌握所教學科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總結和學習先進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師實際工作能力。同時經常搞科研活動,可以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形成教學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局面。所以,學校領導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職業能力。
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活動一般方法有教材教法研究,舉辦教育教學專題講座,總結交流先進教育教學經驗,教學改革實驗,科研調查與實驗,科研論文的寫作與學術交流等。
4.完善教師職業的管理措施。教師的職業成熟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措施,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師職業成熟度。
一般的管理措施:1.制定恰當的成熟度標準。這些標準要體現教師個別差異、注重教師連續性與發展性,同時提高教師角色意識。2.完善教師的考核制度。如要樹立正確的考核指導思想,要有可行的考核標準,對教師考核要經常化、制度化,要有系統的考核、評估資料等。3.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制定一套循序漸進的繼續教育的計劃,組建相應的機構,對教師提供系統的終身教育。
項目教學法已經成為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中的必要方法,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能力培養起著積極作用。
1.1什么是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在這里,項目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它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該工作過程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商業經營活動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1.2項目教學法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項目教學法對關鍵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它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采用類似科學研究及實踐的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高職學生畢業時須能夠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必備的基本技能,能夠起草和簽訂國際貿易合同,熟練掌握和運用國際貿易慣例、具備運用國際貿易法律處理國際貿易糾紛的能力。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方向具體地表現為以應用為目的,以提升貿易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重技能操作,重實踐教學。
2.1項目教學法使學生更易掌握國際貿易流程。
項目教學法強調知識的獲取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該遵循這一過程;強調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練習、歸納和發現知識,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和學習的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生可以在國際貿易實務的學習中從感性認識入手,通過實際操作,解決具體問題,達成對本門課程的理性認識。使得學生對國際實務更易掌握、接受。
2.2項目教學法可激發學生學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興趣。
項目教學的出發點就是激發學生興趣。在解決貿易實務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由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并且能夠主動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手腦并用。
2.3項目教學法使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課中獲得自信心。
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設計最終會落實到項目結果上,并且老師會對不同的結果給出不同成績的打分。這不僅可以激勵學生,而且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可度,這一點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3項目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
3.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項目設計的原則。
(1)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選取要合理、典型。也就是教師在設計項目時,要特別注意項目的合理性,避免設計一些脫離實際的項目,要利用那些發生在實際業務中的真實、經典的案例,加以選擇和編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用于課堂教學,設計出學生可以參與的項目。讓學生扮演項目進行中的角色,能夠積極參與項目過程。
(2)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適應性。即項目的設計必須突出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可以參考恰當、典型的案例。同時,設計項目在參考案例時還應從授課對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發,對于過于簡單的案例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對于冗長、復雜的案例可根據項目設計要求適當的精簡、縮寫后予以采用。
(3)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評析要恰當、實用,要做到總結性和啟發性相結合。教師的點評總結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
學生在項目完成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在點評中要指出問題的所在及解決的方法,要總結比較各組的特點,引導他們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設計,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在點評中得到提高。
點評的過程既是總結以前學過的知識,提出和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也成為學生一個學習的過程,提高的過程。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來講,項目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處理相關業務問題的能力、技能和技巧,從而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作用。在具體運用上,學生在對項目完成的結果進行評析的時候,一方面要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肯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項目的過程;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予以糾正,讓學生明確怎么做才能避免所犯的錯誤,起到總結經驗教訓的目的。
3.2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具體設計。
以國際貿易實務中貿易結算方式的教學為例,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項目讓學生完成一項貨物的跨國買賣,讓學生扮演買方、賣方的不同角色。此時,可給出學生幾種貿易結算方式的選擇,如匯付、信用證、托收等方式,將學生分組,每組可選擇一種或幾種結算方式,完成各種結算方式的業務流程,完成相應單據的制作,并解決貿易中的問題,如信用證的改證、信用證與合同不相符等。最后,老師對各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可將成績量化,評價每種結算方式的風險和成本,總結經驗教訓,給出最佳答案。最后引入激勵機制,給勝出者(小組)予以分數上的獎勵,激發其積極性;對成績稍低者(小組)可再下一次的項目完成后刷新這次成績,以增強其自主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7.
[2]孫瑞華,國際貿易課程案例教學探索[J].石油教育,2001(2)。
本文關鍵詞: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項目教學法
關鍵詞:高職教育; 悉尼協議; 成果導向; 學風建設; 建筑類專業; 非正式課程;
目前, 我國已加入《華盛頓協議》, 本科工程教育認證體系日益完善。高職層面的工程教育規模較大, 卻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 還沒有加入針對“工程技術專家”認證的《悉尼協議》。近年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一帶一路”等產業發展戰略的提出, 需要高職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人才的國際流動能力?!断つ釁f議》是工程教育與工程師國際互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高職院校參與此項認證已成為必然趨勢。成果導向教育是《悉尼協議》認證的關鍵核心理念, 它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時研究發現, 目前困擾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重要問題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學風, 而高職院校的學風問題必須從理念與制度上著手解決。所以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健全學風建設制度, 構建新的學風建設模式極具現實意義。
1 高職院校的學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學風是學生“知、情、意、行”等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 是一種學習的習慣與狀態。優良的學風有助于教育和引導學生端正學習目的和動機, 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 學風建設工作是學校的基本任務。隨著“中國制造2025”口號的提出, 高職院校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及人民的重視, 培養出高水平的高職人才成為復興我國制造業的重中之重, 而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是決定其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從整體上看, 我國高職院校的學風情況并不理想,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生源基礎較差
在高校擴招及部分院校實施單獨招生之后, 高職院校的整體生源層次不高, 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學習能力差會使學生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 面對較難課程 (如高數、英語、力學等) 時學生望而卻步;沒有好的學習習慣, 讓部分學生把不認真學習當成很平常、沒什么大不了且一向如此的事情;而缺乏足夠的自控能力, 則讓某些學生過分沉溺于網絡游戲、影視小說及戀愛中不能自拔, 這些問題都在無形中破壞了學風。
1.2 學風建設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高職學生自律性不強, 僅靠學校及教師的感召與學生的自覺, 難以達到優良學風的建設效果。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涉及到教育理念和學風建設的整體思路、模式、途徑和措施等, 必須依靠相關學風制度來約束。只有通過制度建設, 才能更好地解決學風建設問題, 讓學生明白高職院校并不是隨便就能達到學業目標的, 可以“寬進”, 但必須“嚴出”。
1.3 學生缺乏專業及職業的自信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對學習缺乏自信, 由此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 使學生畏懼甚至是厭煩學習。與本科院校相比, 專業水平及未來的職業發展也讓高職學生缺乏足夠的信心。高職學生沒有意識到自身職業的重要性及發展潛力, 在學習過程中易產生迷茫等情緒。
2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于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意義
成果導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簡稱OBE, 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1], 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目前, 我國高職院校正努力申請通過國際工程專業教育認證體系之一的《悉尼協議》認證, 采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職院校學風建設, 具有現實意義。
經調研發現, 高職院校學生在學業水平上差異較大, 其中學業優異的學生多出自校級、二級分院班級內的學生干部;而在普通學生中普通存在“混證”, 學業出彩渴望不足的現象。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讓每個學生都成功出彩, 擴大成功機會, 激起學生成功渴望。成果導向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強調能力本位, 緊緊圍繞學生能力的提升設定教學目標與過程, 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能力提升的喜悅, 都享有學業出彩的機會。學風建設主要體現在學校宏觀學習風氣的提升上面, 通過以成果導向理念進行的學風建設, 有利于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學習風氣, 讓學風建設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通過能力的逐步提升, 可樹立起學生的專業自信及職業自信。另外, 成果導向注重評價機制的建立, 其特有的多元化評價機制有助于對學風建設制度層面的補充與完善。
3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開展學風建設的具體措施
成果導向教育范例的內涵在于期待所有學生成為真正且成功的學習者, 把培育優良學風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題, 堅持以學生為本, 以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導為切入點, 以規范管理和嚴格控制為著力點, 從制度導向、行為約束、過程控制、效果評價等關鍵環節入手, 齊抓共管、標本兼治, 促進學生行為養成, 建立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3.1 健全學風建設規章制度
學院以“讓學生愛上學習, 提升學生核心能力”為學風建設總體目標, 以學風建設為龍頭, 以增強教師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育人意識為基礎, 以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為核心, 以大學生涯設計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抓手, 以班級建設和公寓管理為重點, 以制度建設為保障, 著力構建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由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學業過程表現, 所以黑龍江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嚴格把控學生的課堂表現。為此特設立《黑龍江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課堂管理規定》, 對學生在上課時睡覺、玩手機、吃零食等各項違反課堂管理規定的行為給予相應處罰。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要求有詳細的考評標準, 故制訂《黑龍江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學業表現評定辦法》, 評定學生總體學業表現, 并建立學業預警機制, 通過對學生考勤、成績、學籍異動、紀律處分和畢業審核全程監控, 進行綜合素質測評。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科研成果、競賽獲獎和文體活動等方面進行量化計分, 全面評價學生的在校表現。評價結果將與學生評獎評優及推薦實習就業單位掛鉤。通過學風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讓學習在學生的心中占領制高點。
3.2 構建齊抓共管的學風建設工作格局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管理者, 即從教師“怎么教”變成了學生“怎么學”, 所以需要加大力度改變學生的“學法”。同時學院領導、任課教師及輔導員也需要改變傳統工作思路, 加強責任意識, 在堅持以原有的學生“四率”管理為主要抓手的同時, 加強聯合深入課堂、寢室開展學風檢查的力度, 重點檢查遲到、早退、晚歸和曠課等情況。成立學風督導組, 分管學生工作、教學工作領導為學院學風建設第一責任人;輔導員為直接責任人, 負責學生日常學風建設, 保證學風建設責任落到實處。實訓教學團隊主抓學生技能大賽工作, 在學習效果評價機制基礎上, 優選學生參加省級、國家級技能大賽。建立起“校、省、國”三級專業技能大賽籌備體系, 以此增加學生的專業競爭意識, 促使學生不斷挖掘自身潛能, 同時了解行業前沿技術與工藝, 開拓職業視野。
4 取得的成效
通過以上學風建設措施, 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 學生上課的到課率、自習出勤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均有提高。主要表現在:1) 考試違紀率逐年下降。2015年學生考試違紀率低于0.05%, 違紀人數同比2013年減少50%。2) 學生學習效果明顯提升。近兩年學生專升本報名人數逐年增加, 專升本的升學率同比2015年增加26%;英語二級半、四級與計算機等級通過率同比2013年提高20.60%。3) 實行學業預警, 有效地降低了補考率和延修率。2015年同比2013年, 在校生預警比例減少1.80%, 畢業年級補考人數減少0.13%, 降級學生人數減少0.31%。4) 學生創意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優良的學風激發出了學生身上無窮的創造潛能, 并在各級大賽中大放異彩。如工程造價專業學生李一鳴憑借智能家居項目獲得全省首屆“互聯網+”創業大賽一等獎。同時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發起了一系列課外創意制作活動, 其中“變形金剛焊接機器人”等代表作品均在省級大賽中獲一等獎。
5 結論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高職院校學風建設, 通過健全學風建設制度、構建學風建設格局、開展多元促風活動及實施專業非正式課程等措施, 開創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新模式, 使學院學風建設初見成效, 各項考評指標穩步提高?!昂V學、樂學”成為學生日常主要活動心理, 并通過新老生“傳幫帶”形成了學風的良性循環。學生的職業意識、創新意識被有效激發, 創意作品層出不窮, 在各級大賽中屢創佳績。
人稱的非常規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據不同社交場合對語言的靈活運用,接收者需要正確理解使用者傳達的社交意圖。學術論文中“是否選用人稱代詞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與讀者、同行間的關系”。本文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解釋該語言現象,選擇“社交指示語”來統一稱謂。
一、語料收集和分析結果
本文從語言學、數學和機械領域共30種期刊上選取180篇學術論文。漢語語料搜索“我”。英語語料搜索“I”,“me”,“my”,“mine”,“we”,“us”,“our”,“ours”。結果顯示漢語語料中僅語言學論文有3處使用第一人稱單數,英語三個學科均有使用。漢語語言學領域第一人稱復數的使用達到77%,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依次靠后。英語論文檢索結果表明三個領域對第一人稱復數的使用基本持平。
二、第一人稱社交指示
本節結合語料討論第一人稱社交指示用法。
(一)第一人稱單數
漢語僅在語言學論文出現三處第一人稱單數的使用,英語論文大量使用第一人稱單數。
1.So far as Ican tell,neither way of thinking is uniquely targeted by a significant problem.
2.我個人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文體學的發展,因為我們所謂的文體學……
使用I強調作者本人的貢獻,也體現作者承擔個人責任的意愿,尤其是作者認為自己的陳述可能存在不足。目前提倡用“主動的”第一人稱來進行論文寫作使表達更加清晰自然,而國內學者依然避免第一人稱以保持客觀和謙虛。
(二)第一人稱復數指作者
學術論文中經常出現第一人稱復數作單數的情況,使用“我們”來指代自己。
1.另外我們猜測項鏈圖的嵌入分布為強單峰的,并且其單峰點的位置為其不可定向平均虧格的上取整或下取整……
2.We present the solution of crack problem by introduction of a set of potential functions.
這些論文均由單個作者撰寫完成,該種編者“We”的用法體現作者的謙虛與禮貌。田海龍指出“我們”表示“自謙的人際功能在漢語文化中有著牢固的根基”。同時亦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造成了移情的語用效果。英漢論文中該用法均最普遍,但英語不同領域的論文使用次數基本持平,漢語論文語言學使用最多。這是因為國內理工科領域避免使用第一人稱指示語。
(三)第一人稱復數包含讀者
語料中也發現第一人稱可以用來指稱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
1.由于R一p互T一Q,我們有……
2.Furthermore,we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creating such a multina-tional exposure database……
上邊的例子都在作者和讀者之間創建了“共同處境”,將讀者帶入自己的思路,對學術語境下交際的成功產生積極作用。中英文論文作者對第一人稱共稱現象的使用差異不大。
(四)第一人稱復數泛指
論文中也存在第一人稱復數用來泛指的例子:
1.架構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之中,反映我們的價值取向。
2.It is true that when we signal our inferences in discourse we do not have always the goal of presenting an argumentation to someone else.
上例所有的第一人稱復數均可換成“people”,該用法讓讀者感到更加親近。英漢論文中該用法均較少,英漢語言學領域的使用均多于其他兩個領域,漢語另外兩個領域未有該用法。這可能是三個領域研究內容所致,語言學領域須更多討論泛指的話題。
(五)第一人稱復數指讀者
英漢論文中均發現了第一人稱復數指代第二人稱即讀者的例子:
1.In the first case(8a),which is the most frequently found kind of enthymeme and—as we shall see—the most interesting as regards cultural variability…
2.我們知道,文學文體學主要系統研究文學語言和文學體裁。
(1)中意圖是為了表達“你們將看到的”含義。(2)其本意是為了提醒讀者作者很熟悉的理論,但作者避免使用產生距離感的第二人稱,產生了拉攏讀者的“移情”效果。該用法在英漢論文中使用頻率均較少,漢語論文僅語言學領域出現,英語論文基本持平,體現英漢論文寫作理念差異。
第一人稱單數用法體現了作者負責的態度,在國外學術論文中逐漸提倡。第一人稱復數四種用法避免了主觀的單數“我”從而增加了論文的客觀性與權威性,產生的移情效果讓論文更具說服力。學術論文第一人稱的靈活運用達到一些共同的社交功能,即論文的客觀,謙虛和說服力。英漢論文對第一人稱單數的使用差異巨大,漢語論文受東方文化影響幾乎不存在該用法。
英漢論文三個領域在第一人稱代詞復數使用上差異較大。英語三個領域第一人稱代詞使用頻率基本相同,漢語論文中語言學領域使用最多,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次之,這是由于國內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堅持傳統所致。英漢論文對第一人稱代詞的使用差異主要是由于文化因素和寫作風格導致,不同的領域的研究內容并不是導致這種差異的主因。英漢論文在第一人稱使用上的差異是不同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文化因素制約著英漢學術文本寫作風格。
作者:陳瑞哲 來源:亞太教育 2016年20期
摘?要:技工學校是技能人才的搖籃,與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在教育形式上更容易與民間手工技藝相結合,在緩解城市就業壓力和文化傳承上有其獨特的使命。將民間手工技藝融入技工課堂,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增強了技工教育的吸引力,同時也為地區開發新興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提供了條件。
關鍵詞 :技工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傳統的文化形態在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手工技藝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其活態性和傳承性,面臨著市場萎縮、傳承人數銳減的艱難處境。與此同時,受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等因素影響,技工學校逐年萎縮,招生越來越難,入學門檻不斷放低,培養質量愈顯不足,辦學特色難以凸顯,就業選擇單一化,就業穩定性較差,很多學生缺乏學習和工作的熱情。本文結合以上二者面臨的困境和需求上的互惠關系,在如何發揮技工教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面進行探究。
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技工課堂的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受地區經濟形勢影響,企業產品供大于求,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就業機會。人才輸出的削弱必然導致技工學校師生教、學熱情不足,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形成輸出人才無法滿足用工需求的惡性循環。傳統工匠型職業(工種)崗位吸引力不足、職業幸福度不高、社會認同較低的特點,已經成為技工學??沙掷m發展的巨大阻礙,為了緩解日益增長的就業壓力,不能只依靠政府扶持,而應適時更新就業理念,廣泛拓展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技工課堂,是傳統技藝得到傳承、發展的所需,以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做的是自給自足的事業,是“自我藝術家”,只有把這項技藝發展成產業,才能讓更多的人共享、品味這些藝術,才能反哺藝人,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技工學??梢猿浞掷眯F舐撁说膬瀯?,把民間絕技絕活引入課堂,再將技藝輸送到企業為地方特色產業服務。對于未形成規模但又具有發展潛力的手工技藝,也可通過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發展地方特色產業。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技工課堂,是激發學習內動力,讓學校教育充滿活力的需要。當今社會很多人從事的職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職業,工作的意義更多的是物質上的需要,理想的缺失帶來更多求職的唯利性與學習的盲目性,導致學校教育缺少活力,難以維系創新的土壤和激情。民間絕技引進課堂,則為古板的學校教育帶來新的生命力。將其引入課堂,既為工業化、機械化的技工課堂增添了豐富而歡樂的文化氣息,也更突顯了以興趣為導向的教育理念。經過3~5年的熏陶與雕琢,學生獲得的將不僅僅是一門手藝、一份工作,而是傳統技藝獨特魅力帶來的一種心靈的愉悅。理想的教育,應該是變“我應該”為“我需要”、“我喜歡”,理想的課堂,不應是裝滿知識,而是啟迪智慧。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技工課堂,是實現技工教育促進就業和創業的需要。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富民之源。針對技工教育招生難、生源質量不高的現狀,就必須緊密結合當前就業發展現狀,不斷增強技工教育的吸引力,拓寬就業選擇,鼓勵和指導學生發現、創造新的就業領域。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非主流的民間技藝,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更容易凸顯地方特色,在科技化、機械化占主導地位的就業領域里另辟蹊徑。
二、如何發揮技工教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作用
1.以人為本,師徒雙向選擇
與傳統學校教育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文化的傳承,更注重人的主觀意愿,即傳承是建立在師傅愿收徒、學生想拜師的基礎上的。當前技工教育中,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夠明確,部分學生是因為考不上高中,在家長要求下報考技工學校,對學技術沒有興趣,學習效果很難保證。如果學校面向社會廣招學子進行民間傳統技藝的教育,在接受一定時期的培養后,難免有學生喪失熱情失去學習的動力,難以保證傳承文化的品質。無約束、無原則的傳承也會導致傳統秘方的泄密、復制而失去這種文化原有的味道。因而學校開辦民間技藝課程必須保證受教育者有足夠的學習熱情,通過對經典技藝成果的宣傳從而吸引受教育者,保證人才的純度。
2.求真求實,科學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課程
(1)確定這種技藝是否適合學校教育。有些文化遺產可以成為教育的一部分,助推教育和文化雙贏,有些則注定成為被嚴格保護的“集體記憶”乃至“文化奢侈品”。珠算作為老祖宗傳下來的一種技藝,曾經是很多國營商店會計和出納員用來記賬和算賬的工具,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珠算最終變成一代人的一種文化記憶,將這種文化引入課堂,從實用性角度看,并無太大意義。而同樣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漆器、雕刻、風箏、烹飪技術領域的絕技絕活,除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具有實用性外,還可發展成地方產業推動經濟發展,從內容和形式上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2)確定這種技藝是否與技工教育的培養目標相適應。技工學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促進就業為最終目的,這就要求選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目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易于就業或創業,選取技藝操作性強、行業領域內確屬絕技絕活的科目進行教學。技工學校最終要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應始終把技能培養放在首位,使文化為技能服務,技能為就業服務。
(3)積極開發本地資源,凸顯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點,每一種手工技藝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產生的,與環境息息相關。該地域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產和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習俗等都從各個方面決定了其特點和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今在各自的區域內已經發展成產業且具有一定規模,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技工學校可結合實際對現有的已成規模的或有發展潛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項目進行資源整合,讓民間技藝為特色辦學服務,文化傳承與品牌建校雙贏。
3.?!懊亍眰鞒?,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保留原汁原味
傳統手工技藝表面上傳承的是秘方,實則傳遞的是文化。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課堂進行技藝傳承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文化的保護,不能因為提高技藝而失掉了文化。許多民間技藝、秘方秘訣傳承至今,經過多次復制、簡化,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形態。技工學校要創建平臺使這些珍貴技藝得以傳承,也要發揮對這些文化的保護作用,使這些技藝在傳承的過程中,不失掉最初的本味。
4.工學結合,民間工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與傳統技工教學注重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理念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注重工藝,需要不斷地積累更多的經驗,因而在培養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實踐。技工學??梢园l揮校企聯盟的優勢,工學結合或以工代學,使學生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手工技藝技能,適應生產環境,為未來就業、創業鋪平道路;使學生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獨特魅力與勞動報酬帶來的雙重成就感與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消化學藝過程中制作的成品、半成品,減少材料的浪費。
三、小結
[關鍵詞]學生安全教育責任管理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各種新情況、新變化、新矛盾不斷出現,影響小學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復雜,對學校的安全穩定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因此,如何做好小學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小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是擺在我們班主任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
一、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
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推廣和我國人口發展的規律,在校小學生人數大幅度增長,校園社會化現象日益明顯,校內及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學生來校途中發生意外事故、宿舍內財物丟失、打架斗毆事件等時有發生。大量事實說明,安全問題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在其他節假日要遇到的問題。小學生在學校學文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不僅可以做到在校期間自已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他人,自己不違法違紀并能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而且還可以依靠法律法規的力量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2.提高小學生安全意識的需要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他們的安全意識普遍比較薄弱,自身安全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隨意亂放。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社會了解不夠。小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生活、接觸社會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還有的小學生不注意用電、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看到違法事件,沒有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裝作視而不見等。認識不到打架斗毆、盜竊等給自身、他人、家庭、學校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因此,要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小學生安全的防范意識。
二、班主任在學生安全教育中承擔的責任和管理方法
1.班主任安全管理責任
(1)安全教育責任。班主任除對班級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基本道德規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礎文化科學知識教育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護和安全自救知識。班主任不僅自己要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如山、生命責任大如天的意識,還要努力使學生樹立安全第一觀念。
(2)安全告知責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把學校或班級進行的各種活動中有關安全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對學生告知。二是把校園及其周邊的設施包括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告知學生。三是把學生的有關情況對家長告知。四是把發現的班級內部、校園內部及校園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學校領導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義務,可積極有效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安全告誡責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負有對學生告誡的責任。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等是班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對學生的危險行為或潛在的危險行為要及時地告誡、制止和糾正。
(4)安全防范責任。班主任要對班級活動以及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防范。如對流行病、傳染病的防范,對班級進行的各種活動以及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校園欺侮、包括隱性傷害在內的預防等。要防微杜漸,而不要亡羊補牢。
(5)安全救護責任。學生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除要及時按制度規定上報,還要力所能及地進行自護自救,并采取得力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
2.安全教育的方法
(1)多講
班主任要對學校制訂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經常宣傳,具體落實。在五一、十一、寒暑假時讓學生簽定公約。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落實到位。安全工作,要天天講,處處講,時時講,人人講,不厭其煩地講,哪怕每次說的是現話,都要時時向學生敲警鐘。因為學生易沖動,自制力差,可塑性大,所以班主任“千萬不要忘記安全工作”。利用班會、晨會、采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等方式,把安全風吹進學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識扎根于學生頭腦之中,我們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
(2)多做
每周的班會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如: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教育管理,有一定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作為班主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安全工作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和投機取巧,而應該腳踏實地、防患未然。教室內,書寫安全標語,危險處設置警示牌,多組織學生學習有關安全、法制知識,演唱安全歌等。班級開展爭當“安全星”活動。利用各種活動,不同形式讓安全意識“隨風潛入心,潤人細無聲”。進行有關安全的主題班會。
(3)做細
安全工作,我們做得多,說得多,這還不夠,必須細管理。班主任工作,其中安全工作的細致教育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環。安全工作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泰山。的確如此,事實上,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但千萬不要忘了那少部分時間(即課余時間)。事實證明,我們很多的糾紛,安全事故,就是發生在這段時間內的。我們平時的工作就疏忽了這一點,認為學生該休息,我們也該休息,此時學生失控,最易出亂。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善于空檔的管理,細致入微的管理。否則,必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
(4)多溝通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定位與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課程承載培養市場營銷專業熟悉國際市場慣例和規則以及掌握外貿業務具體流程的專業能力的任務,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必修課程。
二、學情分析
(一)基本學情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一般較為端正,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分析,這些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較弱,但內省智能較突出,能自律、按時完成任務。交流交往能力較強,擅長分組合作。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掌握了市場調查分析能力和經濟學基礎理論,具備商務英語基礎,掌握計算機、互聯網知識,能熟練使用PPT制作軟件。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學習目的現實,希望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能直接應用到工作中或取得較高的考核分數從而獲得獎學金,理論學習興趣不足,缺乏意志力、易出現學習障礙,學習方法單一,學習動力不足。
(三)學法指導
針對以上學情,采用任務驅動,開放、互動式的多樣化的學習方法,模擬真實外貿工作過程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均以積極評價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
針對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和以上學情,將課程內容按真實外貿過程設計為五大任務14個子任務。其中,任務三合同簽訂和任務四合同履行為本課程學習的重點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任務設計
任務名稱 分項任務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國際市場調研
尋找客戶
資信調查
任務二 交易磋商 建立業務關系
出口報價核算
還價成交核算
任務三 合同簽訂 合同條款擬定
簽訂合同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商檢報關
制單結匯
落實貨款
備貨出運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核銷退稅
索賠理賠
四、教學模式與方法手段
(一)教學方法設計總體思路
本課程按照高職項目化課程改革進行教學設計,選取教學模式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即把進出口業務流程設計為一個完整的項目,用五大任務驅動這個項目。這五大任務均是企業或職業活動典型工作任務,以外貿合同為主線,基于真實工作過程而設計。每個任務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組成,又分成進口和出口兩個分支。
(二)教學模式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具體操作為,在學期初,將每個教學班劃分為六個任務小組,分組時注意氣質搭配、知識結構搭配和性別搭配,分小組完成各教學任務。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每個任務小組的成員相同,但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中的任務不同。在理論教學中,各任務小組按區域構建模擬貿易公司,組內確定公司內部職位。每個模擬貿易公司對應一個外貿區域,分別為:歐洲、亞洲、中東、美國、東盟和非洲。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分小組扮演船公司、進口商、出口商、進口地銀行、出口地銀行和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角色,完成外貿工作實訓。理論、實踐教學穿插、同步進行。
理論教學把課程內容分為進口、出口兩大分支。實踐教學則是按外貿流程實施,具體過程為:由進口商、出口商經過交易磋商環節簽訂外貿合同,在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銀行、船公司參與下共同完成合同的履行。
(三)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各任務所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各有不同。教學方法選擇總的原則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表2所示。
表2 各任務主要教學方法
任務名稱 教學方法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任務驅動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二 交易磋商 角色扮演法
任務驅動法
任務三 合同簽訂 案例教學法
分組討論法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分組討論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案例教學法
任務驅動法
(四)教學評價
對于學習成果如何進行量化考評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課程旨在構建多元化、全方位、過程化課程考核體系。考試以行動過程為導向,重過程考核。為了更好地構建以上考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考試改革的探索,方向如下:總評成績=理論成績(70%)+實踐成績(30%)。其中,理論成績(70%)為末考筆試成績,在理論成績中,加大實操考核力度。實踐成績(30%)構成如圖1所示。學生實踐成績中,每次任務由教師對于學生分組完成情況打分占40%,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況打分占30%,學生各小組互相評價打分成績占30%,每次任務三部分成績相加為學生實踐成績。
圖1 實踐成績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