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21
序論:在您撰寫憲法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對象
用抽簽法選取本校2010級3個護理本科班,并隨機分為3個組,分別采用講授法(51名學生)、一般情境教學法(54名學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學法(53名學生)進行教學,所有學生均已完成中醫基礎理論及相關醫學知識的學習。3組學生中醫基礎理論成績(F=0.115,P=0.895)、年齡(F=0.359,P=0.709)、性別(χ2=0.326,P=0.84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3個班為同一教師授課。
1.2方法
實驗章節為臨床病證辨證施護章節,共18課時。1.2.1講授法按中醫護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結合多媒體展示,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每個病講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學法學生以寢室為單位分組。教學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設計作業,要求學生自學后準備情境表演。②教師講解(15min):授課教師先簡單講解1個病的相關理論知識。③小組表演(8min):學生表演1個病證。④課堂討論(7min):小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組學生根據表演分析討論為何病何證并提出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討論結束后,每組選1個代表陳述自己的觀點。⑤表演組評價學生回答情況并說明理由(5min)。⑥授課教師總結評價(5min):授課教師對所表演知識點進行總結,對表演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討論結論是否正確進行評價。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反思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糾正錯誤,促進學生深入的思考問題并鼓勵表現好的小組。1.2.3缺陷式情境教學法組缺陷式情境教學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學法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設計一個或多個缺陷環節,討論時讓學生先尋找缺陷再根據情境討論,其余具體實施方法與一般情境教學法相同。缺陷環節的設計,如“感冒”,中醫辨證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體虛感冒4種證型。風寒感冒冬春季節多見,如表演小組表演的為惡寒、不發熱、頭身酸痛、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喜熱飲等風寒感冒的癥狀,小組表演時將場景設在炎熱的夏天,炎熱與風寒感冒原因不符,視為一個缺陷。又如“哮病”,中醫辨證有寒哮和熱哮兩種證型,如果表演小組表演的為寒哮的癥狀,在飲食護理時囑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飲食偏涼,寒涼飲食容易誘發寒哮,寒哮患者的飲食宜偏溫熱,西瓜不合適,也是一個缺陷。在課堂討論時,小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組學生根據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設計的缺陷環節,并說明理由;授課教師總結評價時,要對表演缺陷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進行評價。
1.3效果評價
該章節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評價,3組學生均使用同一份試卷在同一時間進行理論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以及病例分析題。對3組學生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課堂氣氛問卷涉及互動情況、學生上課狀態等7個項目,每個項目設有3個選項;滿意度問卷涉及學生上課時的心情、積極性的調動等8個項目,每個項目設有3個選項。統計分析3組課堂氣氛、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組間年齡、成績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性別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學生教學評價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
2結果
3組學生考核成績有差異(P<0.01),進一步兩兩比較,缺陷式情境教學組學生的考核成績、課堂氛圍和滿意度優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法教學組(P<0.01);一般情境教學組學生成績、課堂氛圍和滿意度優于講授法教學組(P<0.01),詳見表1。
3討論
3.1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的優點
3.1.1提高學生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運用能力中醫護理學涵蓋了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方劑、辨證施護等多方面的內容,知識點繁多、分散、抽象。講授法按部就班地講解,很難使學生將知識串聯起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5]。從3組教學方法的考核成績來看,缺陷式情境教學組考核成績優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法教學組,將試卷按題型進行具體分析,發現3組學生在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4種題型的得分無太大差異,但在病例分析題上,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組得分較高,且更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回答得更全面、準確。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不僅將所學知識點巧妙地融入所設計的情境劇中,將分散、細小的知識融合起來,而且有意識地設計了缺陷讓學生尋找,全面調動學生的儲備知識去綜合分析、思考、解決問題。3.1.2活躍課堂氣氛本研究結果提示,3組教學方法的課堂氣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學組課堂氣氛比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方法教學組活躍。情境模擬得越真實、學生越投入[6],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討論的積極性[7],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不僅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如何設計劇中情節并將知識融入情境劇中,而且設有缺陷環節促使學生發散思維,缺陷環節設計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活躍課題氣氛。3.1.3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3組教學方法學生的滿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學組高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式教學組,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設計、識別、判斷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同時促使學生利用一定的知識信息,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和判斷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
講授法(傳統教學模式)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對缺陷式情境教學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應[9],存在學生準備時間較長、上課討論時間較難控制、師生互動受限等問題。少數學生準備不充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較差,學習收獲有限。應加強對缺陷式情境教學的理論研究和指導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小結
“以人為本”是現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在世界萬物萬事中,“人”才是根本?,F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深入地研究學生,有效地服務學生。教師只要落實好“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學工作才能做實、做好,才能把促進全面學生發展。在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是要以人為主、以人為重、以人為先,面對當今越來越多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而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學生觀”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教鞭下,對學生采取同一評價標準和整體劃一的評價方式,教師是教書的機器,學生是學習的機器,教師看重的是學生的分數,而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傳統教學上的失誤或失敗,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學生觀”必須得到徹底的改革。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教師在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差異,研究差異,從學生的角度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既關注那些將來可能成為“家”的少數學生,更要關心那些將來成為“匠”的大多數學生,實現教育教學面前無差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具有“服務”意識,憲法研討式教師不再是唱“獨角戲”,教師不再是課堂上高高在上的權威神圣不可挑戰。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教師必須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服務,樹立“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服務意識。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憲法研討式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給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討論、有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特別是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不要強求課堂上一致的標準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自己來推導出結論,領悟發現、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在憲法研討式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師必須具備寬容的心態。當今學生個性越來越張揚,也許會在憲法研討式中出現突發事件,學生提出與當今主流價值觀相悖的觀點和看法,給憲法研討式教學帶來不利影響。面對突況,教師首先要冷靜,不要以言語壓制學生,要允許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其次,教師要寬容,換位思考,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主流價值觀思考。教師具備寬容的心態,就具備了教師的愛心。愛和感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寬容,因為寬容是一種無聲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種愛和感動的教育,換來的必是教學的雙贏。
二、目標層面的教學理念———有效教學
憲法研討式教學有其教學目標,即實現有效教學。有效教學作為憲法研討式教學目標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豐富學生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所儲備知識的結構體系,是一個人經過專門學習培訓后所擁有的知識體系的構成情況與結合方式。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學生所達到的目標是既有憲法學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憲法學拓展知識。憲法研討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將來擔任現代社會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是人才成長的基礎。憲法研討式教學既注重憲法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也注重相關知識的介紹,學生在掌握憲法學基礎知識基礎上,通過討論或辯論向外延伸和拓展相關知識。學生為了在完成教師布置的研討式教學的任務,必須查閱相關資料,拓展與憲法學相關的課外知識。因此,憲法研討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合理、豐富的知識結構。
(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通過憲法研討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提高學生文獻檢索能力。教師布置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選題后,要求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解決每個選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檢索能力提高了。第二、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第三、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憲法研討式教學要求學生對查閱資料,并對每個選題撰寫1000字左右的發言稿,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了。第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發言,而且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討論或辯論,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憲法研討式教學這種民主、和諧、開放式的教學,有助于解放學生的口,讓其去問、去說、去講、去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長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產生重要影響。
(三)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類心理特征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是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緒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兩部分:性格與氣質。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學生之間互動、師生之間互動,這種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對課堂上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利于學生形成沉穩的性格和良好的氣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層面的教學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創新
憲法研討式教學操作層面的教學理念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創新學習。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具有自立性,即學習主體都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人;自主學習具有自為性,即學習主體能夠進行自我學習和思考;自主學習具有自律性,即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的自我約束性和規范性。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課堂研討選題后,要求學生根據選題查找相關資料,對選題進行分析、思考。改變傳統教學中強調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具有四個方面特點:第一、探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第二、探究學習離不開教師指導;第三、探究學習從問題或任務出發;第四、探究學習必須遵循科學的研究方法。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強調學生探究學習,學生在對教師布置的選題進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對選題所涉及到的研究現狀、觀點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要進行創新研究,在辯證分析基礎上提出自己新的觀點和看法。通過憲法學研討式教學的探究學習,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更重要的還能培養他們的探究和創新能力,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學習中,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獲得同樣重要。
(三)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的學習策略,通過分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合作學習是一種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的學習策略。憲法學研討式教學通過分組討論對選題形成小組觀點,然后在教師組織、引導下進行課堂研討,通過課堂研討環節,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憲法學研討式教學中的分組討論和課堂研討都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憲法學研討式教學屬于問題式合作學習。問題式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和學生互相提問、互為解答、互作教師、既答疑解難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種合作學習形式。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又可分為生問生答、生問師答、師問生答等方式。在憲法學合作學習中,能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競爭意識。
(四)創新學習
(一)培養憲法人是我國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理曾經說過,依法治國,最根本的是依憲治國。這就說明了憲法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要實現依憲治國,不僅要求國家和政府的各個機關能夠深刻的了解憲法的重要內容和精髓,還要求社會群體大眾能夠清楚的認識憲法的重要性和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憲法的學習中去,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使用憲法的良好風氣,通過長期的憲法實踐活動,使人人都能夠成為具有憲法意識的憲法人。而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人才,有責任有義務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憲法的學習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憲法意識,進而能夠在社會上帶頭擁護憲法,使用憲法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從而產生強大的社會效應,促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憲法的學習中來,使憲法走進千家萬戶,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從而使國家和政府能夠更好的依法治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因此說,在憲法教學中培養憲法人,是各高校進行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培養憲法人有利于的實現
是以憲法為基礎并高于憲法的政治體系,是在憲法的實施過程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要想做好依法治國,首先要實現依憲治國,通俗的說,建設法治國家也就是建設國家。要想實現,那么就得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的憲法人,使他們在進行任何社會活動的時候都能夠依照憲法的精神,從而在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都能夠依據憲法進行管理和發展,形成良好的憲法氛圍,進而逐步的實現治國。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人才,祖國未來的發展能否繁榮昌盛的巨大任務就落在的他們的肩上,把他們培養成憲法人,從而能夠用憲法來指導國家相關工作,使各個環節都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才能夠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
(三)培養憲法人是促進法學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律師、檢察官、法官因為犯了某某罪而被調查、逮捕。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法學教學時沒有重視對學生的憲法教學,導致他們在踏入社會后,缺乏憲法意識,不能夠嚴格按憲法的規定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做出有害社會與人民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高校的教師只注意對學生進行法律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大部分學生缺乏對法律的信仰,從而也就不能夠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運用憲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是高校法學專業發展的一個弊端,長期以往,只會阻礙高校法學專業的發展。因此,培養憲法人,使學生們能夠擁有高度的憲法意識,是促進法學專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培養憲法人也是憲法教學的重要任務
憲法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夠逐步提高學生對憲法的認識和了解,從而真正的成為一名憲法人。而憲法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會學生憲法的重要內容,并使他們學會運用憲法的能力,從而一步步的培養學生的憲法人意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憲法習慣,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能夠嚴格按照憲法的精神來進行。
二、憲法教學中培養憲法人的重要途徑
(一)從事憲法教學的教師理應加強自身的憲法綜合素養,首先成為憲法人
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言以身教,以身作則,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帶頭作用,促動學生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深入到學習中去。同樣,作為憲法教學的教師更應該首先成為憲法人,這樣才有資格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憲法意識,進而逐步的促進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憲法人。教師要想成為一名憲法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憲法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自身憲法綜合素養,并在教學上做到創新,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調動學生學習憲法的積極性,使他們認識到學習憲法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時刻按照憲法的相關準則進行一切的社會活動,這樣給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開始,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步的培養他們使用憲法的良好習慣。最后,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特點,注重他們在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從而指導學生運用憲法知識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決,這樣就提高了學生應用憲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他們成為合格的憲法人打好基礎。
(二)在憲法教學中注重運用憲法實例,來提高學生學習憲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從我國大部分高校憲法教學情況來看,許多教師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是一味的向學生灌輸憲法知識和理論,造成課堂教學氣氛的枯燥無味,從而大大降低的學生學習憲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憲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使用憲法實例進行分析和研究,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自己對實例的不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也使學生對憲法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國憲法規定了我國是人民民主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憲法教學中,運用鮮活的教學實例可以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從而促使他們提高憲法意識和參與國家政治建設的意識,這樣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就能夠運用課堂學習的憲法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通過長期的憲法經驗積累,逐步培養成合格的憲法人。
(三)在憲法教學中注重憲法教學重點,從而使學生具備憲法人意識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由于受根本法的性質影響,憲法的內容必然會包括國家的性質、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等政治問題。教師在憲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憲法教學重點,并重點講解,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到憲法內容的精華部分,從而能夠真正的掌握憲法精神來指導社會實踐活動。至于相對次要的憲法內容,教師可以稍微加以點撥,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加以學習,這樣學生們就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憲法教學的重點,從而能夠把主要學習精力放在憲法教學重點上,使他們真正的掌握憲法的文化內涵,才能夠在遇到實際問題時,知道運用什么憲法知識加以解決。
(四)在憲法教學中,著重公民基本權利,塑造憲法人格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與社會群體大眾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內容,也是社會群體最為關心的內容??v觀世界各國憲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機構和公民基本權利兩大類。因此,在憲法教學中,要著重公民的基本權利,塑造學生的憲法人格。有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經說過,憲法學本質上是人學,它的最高價值和核心命題就是人的尊嚴,可見公民基本權利在憲法學中的份量。大部分學生在學成畢業以后,都會進入到社會成為普普通通的社會大眾,那么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權利的完善和保護。而在學校教育中,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他們牢牢的掌握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法內容,從而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憲法習慣,使他們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能夠增強公民權利意識,當自己的權利受到危害時,能夠勇敢的運用憲法武器與違法犯罪作斗爭,從而有力的保護自己的公民權利。
(五)在憲法教學中重視提高學生憲法應用能力
憲法教學的任務不僅包括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憲法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運用憲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憲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想學生運用憲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現達的多媒體教學,在講解憲法知識的同時,多放一些關于憲法內容的影像資料,例如我國憲法的發展歷史等等,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掌握憲法精神。其次,教師要多舉行一些憲法辯論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提高憲法應用能力。最后,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社區走訪,讓學生們深入群眾中去,了解憲法在群眾的使用情況,并在課堂上形成激烈的討論,這樣學生在長期的學習時間活動中就能夠逐步的提高應用憲法知識的能力,這也是培養憲法人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1.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下,鼓勵學生大實施膽創新
體育課的目的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并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小學生的體育課會有很多的游戲活動,不管是游戲,還是體育賽事,都必須守規則,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崩蠋熢谛加螒蛞巹t時,需要告訴學生必須遵守規則,但可以在規則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不要把思維限制在原有游戲中,需要進行發散思維創造新游戲。以丟手絹為例,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讓學生沿著逆時針跑,而一年級的學生一般對方向不太敏感,所以老是會出現逆時針和順時針混亂跑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老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會學生怎樣辨別方向,而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創新。這樣,不僅避免了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運動的能力。
2.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
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提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中心。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以老師授課為中心,導致學生自己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太呆板,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更無益于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教學質量也必然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當然,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方式在剛開始實施時會比較困難,因為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老師和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大家都適應之后,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便能夠得到突顯。先學后教教學法需要老師不斷地進行總結反思,不斷地探索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地實踐這種方式,學生逐漸地就會接受這種學習方式,而且越學越好,越學越輕松。因此,體育教學必須要做到先學后教,即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學習的時間和機會。
先學后教教學法要求老師相信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務必做到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這種先學的方式與之前的預習最大的區別在于,它是學生必須自己親自參與的活動。老師也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并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使得老師授課有重點、有方向,學生聽課有興趣、有理解。
3.展示教師的核心地位,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自學結束后,老師就開始教的過程了,這也是教學的重心。這個過程的目標就是糾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犯的錯誤,并解決遇到的問題。此過程大約需要10分鐘,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率。老師一般只需要講重點和難點,大約占內容的20%左右,這樣一來,老師的教學任務就是糾正錯誤、解決問題、歸納總結。
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都是以學生自學為中心,但不管哪一步,都需要老師的指引。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就像人在黑夜中行走,需要路燈指明方向;也像人走在陌生的路上,需要路標指明目的地。老師就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路燈和路標。當然,老師需要從以往整個課堂都是自己在講課的權威者,變成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開路人。
4.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中,促進學生將模仿與創新有機結合
很多老師對先學后教這種教學模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自學,不需要老師指導學生練習。實際上,這種認識是大錯特錯的。大家都知道,一個人模仿能力是很有限的、很表層的,要想充分掌握并深入理解是必須經過專門的指導、訓練才能完成的。不經過指導、訓練,學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動作要領,更不要談創新。我們這里的創新是指學生在深入理解之后提出自己的新想法。
5.以學生為焦點,進行先學后教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學生甲和學生乙的理解能力就不相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多關注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在給他們指導動作要領的時候,還要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攀比心理也很強,要避免學生之間由于動作不規范而被嘲笑的情況發生。老師的教學過程應始終以學生為焦點,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老師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
6.以學生興趣為教學基點,在先學后教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覺得哪些地方會出現問題,從而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理解范圍和理解能力及興趣愛好,導致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溝通出現很大的障礙,而原因在于老師沒有了解學生的想法。要想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必須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想法,采納學生好的觀點意見,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應該做到因材施教。以跳繩為例,本來要進行跳繩的訓練,可是學生卻喜歡擲沙包,那么我們就可以把跳繩豎直放置,看同學誰扔得高,或者把跳繩放遠一點,看誰扔得遠。將跳繩和擲沙包結合起來,讓同學在快樂中學習。
二、結語
總之,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可以同時減輕老師和學生的負擔,使得學生能享受學習的過程,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第一階段:釋疑解難階段這一階段又稱為啟發聯想階段。在這一階段,對于教師而言,就是要創造啟發的條件,解決在第一階段提出的疑問,促使學生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發生聯系,達到解決疑問的目的。教師在這一階段必須做以下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對于過去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做一個簡要的回顧或者總結,讓學生對新提出的問題產生困惑,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第二,對于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喚起學生對原有知識的已經產生的觀念。而對原有知識的復習,要有所選擇,一般是按照新知識的學習需要選擇的,目的就是要將新舊知識加以聯系。例如在學習“憲法關系”這一問題時,我們一般要講授的是憲法關系的概念以及憲法關系三要素等內容。而在講授時,教師就可以先設問:憲法關系是否是一種法律關系?如果是,法律關系是如何定義的?法律關系的三要素是什么?這是學生原本已經熟悉的舊知識,對這一原有知識進行復習后,再將這一知識與新的知識聯系,這就實現了新舊知識的同化。
(二)第三階段:釋疑類化階段這一階段又稱為作用啟發階段。第二階段我們實現了新舊知識的同化,而在第三階段我們要做的是使取得聯系后的新舊知識在聯系點上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具體化的過程。奧蘇伯爾指出:“這是把抽象的上位知識推廣到同類的下位的具體事物上去,使抽象的知識與它所反映的具體事物之間建立聯系”。[7]按照大教育家孔子的觀點,其提到的“舉一反三”中的“一”就是這里的抽象概括,這個“一”就具有“反三”的類化遷移的功能。這一具體化的過程既是檢驗抽象化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標準,也是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以上幾個過程就體現了啟發式教學的基本模式。當然,啟發式教學能否發揮最佳的效果,還要視乎教學材料的選擇,學生的學習態度,教育者的啟發誘導的方式是否得當等幾個關鍵因素。
二、啟發式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憲法學課程運用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具體有:
(一)重結論,輕過程具體表現為教師把重點放在啟發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上。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則對回答錯誤的內容視而不見,只注重得出的結果是否正確,卻對學生得出結果的過程忽略了。很多教師在實施啟發式教學時,總是本著一種希望學生能盡快洞悉教師設問的目的的心理,總是期望學生很快得出老師預設的答案,所以就勢必造成“重結論,輕過程”。這實際上是傳統的教學思想在作怪。
(二)變“主導”為“主問”“啟發式教學內在本質是建構和塑造學生的主體性,體現教學雙主體性的規律。”不過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應該由教師啟動,所以從這個層面而言,教師具有主動地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誤解其“主導”地位,將簡單的提問視為“主導”。雖然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提問不是簡單的“對不對”、“是不是”之類的問題。啟發式教學中,問題是教學的出發點,適當適時地提出問題并指導學生答疑解難,是啟發式教學的主要模式。但是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啟而不發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體現的是教學互動。教師設問之后,必須由學生回答,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問完某一個問題之后,學生沒有及時回答或回答錯誤,教師就會認為對這樣的學生啟發是白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理性分析,如在啟發過程中是否考慮到了學生的不同水平,有沒有針對學生的興趣,等等。
三、啟發式教學在憲法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師生互動,促進教學相長“啟發式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教與學雙方互動的過程?!苯處熢诮虒W時,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運用不同的啟發手段,通過釋疑解難,帶動學生積極的思維,幫助學生認清問題,而學生在這一啟發之下,主動思考,獲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師生雙方實現了交流和互動。此外,啟發式教學還能促進教學相長。教師在憲法學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方法,先對學生進行啟發,把他們的思維帶動起來,再促使他們積極思考,這體現的是教師在促進學生的“學”。
怎樣使學生具有“發現交流”的能力呢?
一、重視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發現交流”的本領
指導小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應從小學生思維發展的實際出發。因為他們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一般形象思維和初步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這就是說,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具體的形象的知識,所以對小學生的學法指導,不是進行抽象的講解,而是應結合具體內容的學習逐步進行滲透。為了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首先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對此,我不是要求學生去背解釋,而是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聯系上下文,知道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即使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了詞、句的本義后,我也總是再要求學生聯系課文來理解這些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然后,啟發學生通過想象體會詞句所描寫的意境,通過與同類同語的比較,體會這些課文運用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
二、創造機會,鍛煉學生“發現交流”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它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生初步感知了一種學習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經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會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當然更談不上熟練地運用。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發現交流”的能力,我在教學的全過程――從課文的導入、審題,到初步感知課文,到分析理解課文,到小結歸納,都創造機會,讓學生來進行發現交流。至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則是在學生想講而講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結而結不了的時候才加以點撥,加以啟發引導。轉貼
三、確切地評價學生,激發學生“發現交流”的興趣
要在課堂內實施“發現交流”,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發現交流”的興趣。為此,我十分重視正確評價學生“發現交流”的積極性,對學生發現交流得好的,常常是發自肺腑地贊一聲:“你講得真精彩?!薄澳阏鏁幽X筋,想得比老師還深。”“你能緊扣中心,理解得很有層次?!薄瓕σ恍W習有困難的學生,我更注意給予真心實意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是充滿希望的:“你今天講得真好,說明你有能力學好語文?!薄澳愕陌l言令人對你刮目相看了,進步真快。”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我在評價學生時注意緊緊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和魅力。
四、重視課外閱讀,拓寬“發現交流”的知識面
語言文字產生于生活、生產,運用于生活、生產。如果教師只是把眼光停留在幾十平方米的教室,只是停留在一學期教二十幾篇課文,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很困難的。學生課內發現交流的質量水平很大一方面取決于課外的學習、生活。因此,我十分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把學生的眼光引向浩瀚無垠的社會,引向課外讀物。經常表揚一些課外閱讀好的學生,介紹一些報刊雜志上的好文章。豐富的課外閱讀,提高了學生課內發現交流的水平。
課堂教學的改革,為了適應學生的發現交流,我備課時首先做到目標明確。不僅是每一課的目標明確,而且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年級乃至整個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目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使我能把每一課的教學放到語文教學的整體中進行考慮,知道每個知識點在整體中的地位。
還有就是在備課時心中要有學生,要對學生的知識基儲思維能力有清楚的認識。
(一)師資隊伍整體法律素質不高原來,高校法制教育課程主要是《法律基礎》課程,經過改革,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合為一門課程,形成新的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簡稱“基礎課”)。新的課程方案出臺以后,對擔任該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的素質要求提高了,該課程要求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法學專業知識。但在現實中,擔任該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往往仍然是原來的德育教師,他們中大部分人主要專修思想道德修養,受過專業法學教育的為數不多,他們的法制教育教學水平在總體上可能遜色于其他專業教師,導致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制約。法律知識無法講透,法律專業術語解釋得不夠精準,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如果學生提出與法律相關的問題,部分教師往往無法給予學生準確的答復。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受到制約,限制了法制教育工作的發展。
(二)重視法律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法治觀念的培養,影響了法制教育的實效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所謂“法律素質”,是指人們認識上、行為上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素養和能力。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用法能力構成了法律素質的三項基本要素??梢?,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除了要傳授大學生法律知識,還要幫助大學生培養法治觀念,樹立法律信仰,從而使大學生將法律知識和法律信仰外化為守法、用法、護法的行為。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傳授法律知識,而不注重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培養,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因為畏懼法律而學法、守法,而不是出于對法律的信仰而學法、守法。
(三)傳統的教學方式較單一,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由于教材篇幅和課時的限制,目前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仍采取傳統的方式,即在課堂上只注重灌輸課本知識,而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忽視了課外的實踐教學,這種單一的教育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對基礎課缺乏熱情和興趣,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影響了法制教育的實效。
二、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往往只關注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課程,如專業課、英語課。對基礎課則不夠重視,有些大學生認為基礎課不是主課,學不學無所謂,只要考試過關就行。正是由于這種偏見,所以在基礎課課堂上,經常能見到學生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如復習其它課程、做課外作業、閱讀課外雜志、甚至是補足睡眠時間,認真聽課的學生很少。很多學生往往到了考試前幾天才開始復習,只求平安過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是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所以,大學生對法制教育不夠重視是影響法制教育實效的重要原因。
(二)學校教育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來完成。從教材內容含量來看,法制教育在形式上有弱化趨向,這為法制教育目標的實現增加了難度,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課程內容多而課時有限,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有時只能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而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往往因課時限制而無法進行。其效果是大學生只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貌,能夠知法,卻不懂法,更不知道如何用法,至于培養法治觀念,樹立法律信仰更是難上加難。
(三)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隨著幾十年的法制建設,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執法工作不斷加強,司法狀況有所改善。然而,國家機構的執法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司法腐敗現象。在信息時代,大學生可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和知識,一些執法不公、司法腐敗的現象也被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報道和轉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法律的看法,大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時不能理智地看待某些事情,這些負面報道使大學生對法律產生了不信任,甚至對法律失去了信心。所以,當前社會中的行敗現象、司法腐敗現象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沖擊也是影響大學生法制教育實效的原因之一。
三、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模式
(一)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優化師資隊伍前面已述,有些高校的基礎課教師往往是由德育教師擔任,而沒有專職的法制教師授課。若沒有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法制教育工作難以取得成效,進展緩慢。因此,高校應當優化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立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法律知識以及法律精神,從而保障法制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作為一名高校法制教育專職教師,要了解法制教育的目標,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教學方法的完善,以及注重自身法律素質的提高,這樣才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改變目前單一的法制教育形式,實現教育形式的多樣化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是主要依托“基礎課”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但由于“基礎課”內容的深度、課時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實效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開拓其它的教育形式,來彌補基礎課的不足。比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法制宣傳片、開設法律選修課、組織法律咨詢、設置法制教育宣傳欄,通過校園廣播、校報、講座等多渠道宣傳法律知識,營造濃厚的法制文化環境。
(三)完善教學模式和方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仍然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授課老師應該注重完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除了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外,教師還應注重對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1.將課堂教學方式從單向灌輸方式轉變為灌輸方式和啟發方式相結合。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增加互動環節,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3.將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案例教學法由案例、問題、分析、結論四個部分組成,最大的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因此,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利用案例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學生更好地領會法律精神。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法律課的枯燥和難懂了。